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语言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言文化论文

第1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5)目录

    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小4号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页。

    (7)论文标题:用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标明年级、专业、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号楷体,居中排列;下空两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为避免与注释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9)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统一为“①”,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定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某年第几期〈例如 : ①龚祥瑞:《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载《法学杂志》1987年第1期。);引用着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着作名称、出版者、某年第几版、页数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韦德着:《行政法》,楚剑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页。)。

    (10)附录

    项目名称为小四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空两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示范文本”。

第2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英语起源于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及罗马人征服古代大不列颠岛后产生的盎格鲁,即撒克逊英语。而英语真正成为民主标准语言是在15世纪时形成的,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统一的、标准的民族语言。二次世界大战将英国文化推向国际化,但此时向国际化发展的英语文化是美式英语。主要是因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贸易等众多领域的优势,使美国英语成为英语文化发展的主体。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的崛起,这大大促进了英语文化的发展,英语文化在美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各个国家中,最终取代欧洲文明本身,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强势文化。英语文化发展至今已经非常成熟,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占有绝对的地位。

二、基于文化归属感分析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

文化趋同实际上就是指对不断进步的理念和普遍价值观的追求,是超越本土文化的文化和价值认同。文化趋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文化归属感的指向,是一个民主从众、附和心理和价值取向的真实体现。英语文化这一世界主流文化和强势文化,在现代化的今天,出现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实现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对于我国文化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1.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为我国文化归属感指明方向

在现代化的今天,英语文化作为世界主流文化和强势文化,在当今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我国要想在国际中更好地发展,注重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是非常必要的,其能够促使我国文化更加向国际化文化发展方向靠拢,以辅助我国在国际化这条道路中前进。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经历时间考验的英语文化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促使其归属感更加强烈,其能够将一个民族的从众、精神、价值取向、附和心理等方面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这正是我国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为此,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出发点,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使其为我国文化归属感指明方向,促使我国文化不断向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进行。

2.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促进我国文化多元化

文化归属感往往体现出一个国家的从众、精神、价值,也能与世界大国及主要民族国积极倡导文化多元性相吻合。从此观点出发,就英语文化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的是英语文化的文化归属感特别强,能够在现代化的今天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在我国文化向外延伸的今天,注重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是实现我国文化多元化的有效措施,将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融合在一起,我国文化会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国际化,有利于我国文化更好地发展。所以,从文化归属感出发,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得以实现。

3.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提高我国文化的重视度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国民了解的信息更加广泛,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已不复从前那般重视,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为了促使我国文化能够一直传承和发展下去,基于文化归属感出发进行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英语文化这一主流文化和强势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大增加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让国民将目光落到英语文化方面的同时也关注着民族文化,这将大大提高我国文化的重视度。所以,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帮助,值得在我国有效地实施。

三、结语

第3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医学留学生不同于汉语专业和中医专业留学生,他们大都来自发展中国家,来华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获取上述知识和技能的媒介语指定为英语,这就必造成医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化教学举步维艰。为此,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其中第十四条规定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并提议开设中国概况、汉语、医学汉语考试或考查课程[3]。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下面以国内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医学院校开设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的情况为例,以观目前来华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课教学现状(见表2)。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的现状存在两方面不足:(1)教学管理不足。体现在课时量少,语言和文化授课内容脱节,授课教师都不是专职教师。(2)教学模式不足。体现在内容缺乏时代性、授课方式缺乏实践性、评价手段缺乏多元性。难怪有学者感叹: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教学可以说是处于真空地带,是医科来华教育的最薄弱环节[4]。

二、问题解决

(一)加强教学管理

设置专职文化课授课教师,使其隶属对外汉语教研室管理,以便与语言教师及时沟通,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适当增加文化课课时量,使理论授课和实践授课相结合,避免生硬说教的政治宣传,增加体验式和实践式活动,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是基础,教学模式是保障。通过与从事汉语专业留学生教育的学校以及弘扬中国文化的社会团体合作,借助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开放式汉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概括为“三合作”模式,即“校外合作、校内合作、小组合作”。

1.与校外合作。校外合作包括与兄弟院校及社会团体间的合作。(1)与兄弟院校合。①聘请资深专家对医学院校教师进行汉语言文化培训,增强教师的中国文化自觉意识;②遴选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承担一、二学期的基础汉语授课,同时根据实际内容拓展文化知识,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避免文化课的生硬方式和政治色彩;③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合作组成督导组,每月听课一次,及时反馈,指导和监管汉语言文化教学;④挑选对外汉语专业优秀研究生参与到医学留学生的汉语课后辅导和其他文化活动中,帮助医学留学生尽快克服“文化休克”的不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⑤建立两校留学生互相参加双方举办的语言文化活动机制,互相学习,共同促进。

(2)与社会团体合作。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Dewey)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5],与社会团体合作是引导留学生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中了解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核心价值观,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合作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走出去;二是请进来。①走出去创建“中国文化实践基地”。与社区及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合作,创建“中国文化实践基地”,每个自然班每学期去实践基地活动一次。保证活动目标明确、活动内容充实、评价手段一致、评价标准公开,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每一场文化实践。②请中国民俗艺术家走进校园。与当地民俗学会或民俗博物馆合作,聘请剪纸、泥塑艺术家走进校园为国际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每一次艺术体验课程包括概况介绍(种类、用途、方法、精神内涵等)、示范表演、分步指导、作品评价、优秀作品展示,使留学生透过艺术品表象深刻了解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2.校内合作

(1)协同学校团委和学生会,选拔中国学生参加留学生举办的汉语演讲比赛、中文歌曲比赛和汉语角活动,既能起到语言的示范作用,又能将中国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和谐、友善”精神传递给国际学生。

(2)选拔留学生参加中国学生举办的汉语普通话大赛,通过中外合作完成成语接龙、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加快留学生融入中国文化,并能在与中国学生的接触中体验原汁原味的汉语。

(3)与图书馆合作,开展“走进图书馆发现图书馆”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呈现给留学生丰富的“三媒体”信息,即“平面媒体、声音媒体、网络媒体”信息,对培养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现代信息素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为留学生医学汉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4)与体育部合作,开设太极拳、武术等选修课,尽量满足留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小组合作

(1)课堂小组合作。以小组形式展开协作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自主学习方式之一[6]。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一起讨论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讨论时,小组内每个个体的思维与智慧供大家分享;小组代表发言时,小组间在友好的竞争中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课后小组合作。科学适度的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第二课堂。因此,设计合作性家庭作业,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体现协作性和创造性,是教师备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结论

第4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毋庸讳言,如欲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汉语国际教育资源数据库,必要的前提是建立汉语言文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汉语言和汉文化资源,如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本体知识,以及口语教学、阅读教学等分技能教学项目的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相关素材。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索引与搜索引擎,方便教师与学生快速寻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按照汉语教学和研究界的通常做法,我们首先将汉语言资源分为汉语言本体和汉语言教学两类。其中汉语言本体可从语言要素和语言运用两个纬度来观察,前一个纬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四项,后一个纬度包括语义、修辞、语用三个方面。汉语言教学可从面向汉语为母语者的语文教学和面向汉语非母语者的言语技能教学两个纬度来观察,前一个纬度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四项,后一个纬度包括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四个方面。汉文化资源的分类我们参照许嘉璐(2005)的研究,首先将其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表层文化或物质文化、中层文化或表象文化、底层文化或观念文化。其中表层文化分为建筑、服饰、饮食、工具、地理等五个方面,中层文化分为习俗、礼仪、文学、艺术、科技、制度等六个方面,底层文化分为哲学、宗教、伦理、审美、历史等五个方面。

二、汉语言文化资源的应用评价体系

毋庸讳言,虽然进行了类型整理,但由于汉语言文化资源内容繁多、形式多样、数量庞大,这些资源的质量如何,在应用实践过程中是否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是否有学习者积极参与,能否实现其教育价值,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个综合、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进行应用评估。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比较权威的专门针对汉语言文化资源的应用评价开发的标准。教育部2000年2月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征求意见稿)》,对网络学习资源、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提出了一些比较基本的要求。我们根据这一标准,并结合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实际,尝试探索汉语言文化资源的应用评价体系。汉语言资源的评价包括汉语言本体评价和汉语言教学评价。汉语言本体资源主要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知识性描述和有效储存,此类资源评价的关键在于是否便于使用者快速方便地进行检索和参考。也就是说,针对汉语言本体知识的评价,主要着眼于考察汉语言本体知识的内容,如内容的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全面性,与其他资源的链接关系等方面。相对而言,汉语言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一些,从呈现媒介和呈现方式来看,汉语言教学资源涵括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九类,针对不同内容形式的资源,评价上也有差异。概括而言,汉语言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汉语言资源的教育性考虑所整合的汉语言资源的教育意义,评估是否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是否符合不同阶段不同水平汉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能否为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们提供教学参考。(2)汉语言资源的科学性评估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合理,资源的编排是否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是否有错别字或容易使人产生歧义的常识性和专业性错误。(3)技术性评价资源的清晰度,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4)艺术性主要是针对资源中的多媒体素材而言,主要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等几方面来考虑。汉语言资源评价的方法必须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在资源的整合中我们既要注意资源整合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资源在后期试用与使用中的评价。汉文化资源的评价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指标:收录范围,包括广度(即相关主题资料涵盖面是否广泛)、深度、时间(所收资料是否限定在某一时间范围内)与格式(是否包含多种格式的资源,如TelnetGopher,FTP等);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独特性,与其他资源的链接、写作质量等;图形与多媒体设计,是否生动有趣。其中内容是评价和选择利用汉文化资源的首要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衡量:(1)汉文化资源的知识性知识性是汉文化资源的重要特性。评估汉文化资源的知识性,要考虑其收录的知识、信息和文献资料等内容是否正确,收录是否完备,该收的不漏,不该收的不滥收,材料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解释引证是否客观、准确,语言表述是否严谨、规范,是否有拼写和语法错误。(2)汉文化资源的实用性实用性指汉文化资源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否明确。(3)汉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在选择使用汉文化资源时,最好选择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或者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开发的知识库,对于那些纯属出于个人兴趣目的的网络爱好者自主开发的数据库要慎用,以避免录入质量不高甚至低劣,内容相近甚至重复的资源。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主页上的aboutus、contactus等超级链接提供的内容来考察网络资源的权威性以及资源信息来源的权威性。(4)汉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考察汉文化资源除文本信息之外,是否有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如图像信息、声音文件、数值公式、图表工具以及知识点等更多的相关资源链接。汉文化资源的组织形式、检索途径、检索方法、稳定性和在线帮助信息等是衡量其质量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用户决定产品取舍的重要依据。各指标详细描述如下:(1)资源组织形式资源组织形式衡量资源的信息组织是否有条理,网页结构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重点是否突出,文档的结构是否具有逻辑性和一致性,是否提供分类目录和索引指南,数据结构是否兼容各种文件格式(如PDF、HTML、XML、gif、databases)等。(2)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指标关注界面是否直观明了,是否有使用指南、导言等帮助信息,提示信息是否通俗易懂,如版本信息、帮助信息是否有助于解决用户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退是否快捷,每个网页是否设有直接返回本部分资源起始页或网站主页的功能键等。(3)检索功能检索功能和检索入口可以方便各类读者都能够瞬间找到所需资源。考察网络资源的检索功能强大与否,关键是看其检索方式是否灵活多样,检索途径是否多样化。(4)稳定性资源展示平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包括网站的链接是否顺畅,是否常常出现死机或脱机状况,网址是否经常变更,网址变化时,是否公告等。

三、结语

第5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俄罗斯对于语言文化场的研究成果较国内的要多,俄罗斯著名学者沃罗比约夫提出语言文化场的理论,并且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民族个性的语言文化学研究首先要从场性分工开始。沃罗比约夫称之为语言文化场。语言文化场作为沃罗比约夫语言文化学理论体系(或他所谓的语言文化学范式)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方法,脱胎于(功能)语义场(彭文钊、赵亮,2006:63)。沃罗比约夫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теорияиметоды”(《语言文化学:理论与方法》,1997)一书中,对语言文化单位组合与聚合关系的语言外层面做出了阐释,随后,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语言文化学》)(2008)一书中又对语言文化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和界定,同时对语言文化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进行了界定。米亚格琴科(Г.Ю.Мягченко)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поле”(《语言文化场》)一文中对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的定义、内涵以及研究现状等做了具体的描述。戈斯捷娃(И.В.Гостева)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поле‘Духовность’:структураидинамика”(《“精神”的语言文化场:结构和动态》)一文中,对духовность语言文化场的结构以及动态做出了研究。此外,还有一些外国学者对这一概念做了系统的研究,这里不再做一一介绍。国内有关语言文化场的研究借鉴了俄罗斯的相关成果,而且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呈现了上升的态势。杨春虹在《В.В.沃罗比约夫及其语言文化学研究观简析》(2010)一文中,简要介绍了语言文化场。朱达秋在《СОБОРНОСТЬ的语言文化场分析》一文中,转引了沃罗比约夫对于语言文化场的理解:语言文化场由语言文化单位组成,把语言文化单位(词、词组、成语、格言等等)联合成统一的语言文化场的是共同义素。它是判断语言单位是否属于某一语言文化场的重要标准(朱达秋,2003:15)。彭文钊在《语言文化学》(2006)中引用了沃罗比约夫有关语言文化场的相关理论,对语言文化场进行了场性分工,逐一言明语言文化场的结构划分,为语言文化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语言文化场是一个复杂多维的语言文化单位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包含了语言的各种环节,也包含了语言外部的测定。语言文化场的语义实质上是语言意义和语言外部意义的统一。从语言的表意符号的观点看,语言文化场的成分是相互作用着的各种语义场体系的形式,构成每一种语言的复杂的世界图景(王英佳,2002:52-53)。综上所述,国内外很多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文化场进行了充分的界定与分析。并且对几个词进行了场性划分,通过组合与聚合研究把这几个词纳入到语言世界图景中来研究,研究既深入又透彻。

二、关于свобода/自由观念的研究

对свобода观念进行研究的俄罗斯学者主要有维尔别茨卡娅、科列索夫(В.В.Колесов)、马斯洛娃(В.А.Маслова)、索洛辛娜(А.С.Солохина)等。维尔别茨卡娅在“Язык.Культура.Познание”(《语言•文化•认识》)(1996)中,通过对比英语、德语和波兰语中的自由发现,俄语中的语词свобода具有独特的含义:轻松(легкость)和不受拘束(непринужденность)。由此她联想到俄罗斯文化习俗中的襁褓(пелёнка),并以此来比喻俄罗斯心灵中的свобода观念。她还指出,语词свобода的语义要素集中在“没有某种外部压力的感觉”,某种压迫、桎梏等的消失会使人产生一种幸福感。科列索夫在“Языкиментальность”(《语言与心智》,2006)一书中指出,свобода具有多重含义,这些含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显示出来。对俄罗斯人来说,свобода是重负,是责任。作为“人民的意志”的自由,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还对意志的自由(свободаволи)和自由的意志(свободнаяволя)加以区分,并指出,俄罗斯的放纵不是自由,但它使现代俄罗斯避免了奴役的普遍、单调的痕迹。马斯洛娃在“Когнитивнаялингвистика”(《认知语言学》,2004)一书中,把свобода看成是一个社会概念,从语言和使用的上下文(контекст)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第6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 元话语 农科学术论文

一、引言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做出总结与评价,并在前文基础上进行演绎推论,包括指出研究的重要性与局限、对未来的研究给出建议(Yang&Alison,2003)。因此,结论部分在学术写作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就要求作者要慎重考虑语言的选择问题,才能做到简洁有力地收尾。

元话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Harris(1959)提出,此后,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其中,Hyland和Tse(2004)认为,对元话语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观点强调元话语的组织篇章的功能;广义的观点是,元话语体现了作者在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和修辞的方法,以及把话语组织和话语含义结合起来的方法。

在元话语的分类上,前人从词语、标点、视觉等不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分类。Hyland将元话语分成两大类十小类,两大类分别是文本交际型元话语(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文本互动性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前者发挥语篇衔接功能,后者则帮助作者建立起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更细微的功能差别,文本交际型元话语又可分为:过渡标记(transitions)、框架标记(frame markers)、内指标记(endophoric markers)、证源标记(evidentials)和解释标记(code glosses);人际互动型元话语可分为:模糊限制语(hedges)、强调词语(boosters)、态度标记(attitude markers)、自我提及(self mentions)和参与标记(engagement markers)。

近些年的研究显示,元话语研究领域更加宽泛,研究内容日益深化,研究对象也愈加精细化(付晓丽、徐赳赳,2012),而跨文化的元话语研究便是其中的一大趋势。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元话语研究主要聚焦于英语论文的对比分析:Abdollahzadeh(2011)探讨了英美作者和伊朗作者所写的英语论文中的元话语使用差异,结果显示,差异主要体现在互动元话语上;Perez-Llantala(2010)在研究中采集了三方语料,即1/3由北美作者撰写的英语论文、1/3由西班牙学者写的英语论文及1/3由西班牙学者撰写的西班牙论文,综合考量了跨文化和跨语言因素对元话语使用的影。国内跨文化视角下的元话语研究不及国外丰富。鞠玉梅(2013)对比分析了英汉学术论文,发现汉语论文元话语使用少于英语论文;徐江、郑莉、张海明(2014)以中国大陆学者和英语本族语学者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的英语论文为语料,集中讨论模糊限制语,研究显示前者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比例略高于后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跨语言视角下的研究都更为丰富(Peterlin,2008、2010;Abdi,2009;鞠玉梅,2013),相比之下,跨文化视角下的元话语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研究从跨文化角度出发,研究英汉学者所撰写的英语论文中元话语使用的异同,以期丰富这一视角下的元话语研究。

在研究领域上,国内外的元话语研究涉及的学科都较为广泛。Hyland(2001)对机械工程、物理、哲学、社会学等八个学科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进行了研究。M.Milagros del Saz Rubio将Hyland的元话语与Swales的CARS模型相结合,研究了农科科研论文引言部分的元话语。国内学者对元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科,如鞠玉梅(2013)所选取的语料来自于《外国语》等语言研究期刊,而近年来随着传媒的发展、元话语研究领域的拓宽,新闻中的元话语逐渐得到重视(穆从军,2010;黄勤、熊瑶,2012)。可以看出,国外的元话语研究虽然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但针对农科的研究并不多,国内的元话语研究在农科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为农科科研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术论文元话语的学科领域。

从数据的容量来看,国内外元话语研究样本数量小。例如Ting Li&Sue Wharton(2012)的研究选取了80篇中国学生所写的英语文章,从跨语境、跨学科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周岐军选取了60篇学术论文,对比了文理科学术摘要中元话语使用的异同。不同于小样本的研究,本研究依托大数据,组建的语料库由286篇学术论文组成,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偶然性结果出现的可能。在研究方法上,McEnery&Wilson(1996)曾指出传统意义上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定量研究过于依赖计算机而忽略了具体语境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因而,本研究将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借用大数据的优势,又通过人工判断减少误差。

无论是从研究视角、学科还是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对元话语的研究都趋于成熟,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学者对学术语篇元话语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较于国外,无论是跨学科还是跨文化视角,这一领域的研究都值得不断拓宽、不断深入。本研究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究英汉学者在动物科学、植物科学、水产科学和园艺林学这四个农科学科的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元话语使用异同,并尝试在教学层面为中国学者提出一定建议,帮助其提高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二、语料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语料库HZAU CQPweb为语料来源,选取动物科学、植物科学、水产科学、园艺林学四个子库中的结论部分,组成农科英语科研论文的结论部分。其中又分为两个库:专家库和学习者库。专家库收录英语母语者发表的期刊论文,共40835词;学习者库收录中国农科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撰写的英语学术论文,共17418词。

本研究根据Hyland(2005:218-224)给出的元话语列表分别对专家库和学习者库进行检索,统计出十类元话语的使用频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出现次数的统计,判断英汉学者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并统计出十类元话语中高频词的使用情况,从跨文化角度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

三、数据结果与讨论

(一)专家库和学习者库在英语学术论文结论部分文本交互型元话语的使用情况

2.黑体字代表差异显著

3.“+”代表英语学者比中国学者使用得多,“-”代表英语学者比中国学者用得少

如表1所示,专家库中使用文本交互型元话语的比重是32%,人际互动型的比重是68%,而学习者库中使用文本交互型元话语的比重是39%,人际互动型的比重是61%。在文本交互型元话语中,英语学者比中国学者用得多且差异显著(sig=0.000-),其差异主要是在于框架标记、过渡标记、内指标记和证源标记。

1.过渡标记

根据语料库检索结果,中国学者比英语国家的学者在论文结论部分使用了更多的过渡标记(sig=0.002-),差异显著。过渡标记是表达句与句之间的各种连接关系,如添加、因果、比较、对照等,是一种基于语篇内部的元话语,帮助读者理解观点之间的连接。(鞠玉梅,2013)

在过渡标记的高频词中,英汉学者的前五类高频词基本一致,都是“and,also,but,however,further”,只是具体的排序有所差别。从各高频词的每万词的频率来看,中国学者使用的频率都更高。

2.框架标记

数据显示,中国学者比英语学者在论文结论部分使用了更多的框架标记(sig=0.000-),差异极其显著。这一结果和过渡标记的结果一致,这两类元话语都属于组织篇章结构的显性衔接手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长期以来对它们的强调可能造成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度使用这类显性的衔接手段,即过渡标记和框架标记,因而往往忽略了隐形的衔接手段,如使用同义词、上下义词、替代、重复等手段来组织语篇的结构。这一研究结果应当引起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注意。

框架标记又分为四个小类:顺序标记(first,finally,then)、阶段标记(in conclusion,in summary,overall)、目的标记(focus,objective,purpose)和话题转移(well,return to,with regard to)。具体的使用情况如表2,阶段标记是造成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故而只分析阶段标记的使用情况。从阶段标记的高频词来看,中国学者倾向于并集中使用“In conclusion”(中:17.80>英:3.67)和“In summary”(中:8.61>英:1.71),这也表明了中国学者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阶段标记,如“overall,in brief,all in all,to sum up”,增加用词的丰富性。

3.内指标记

数据显示,英语学者比中国学者使用更多的内指标记,且差异显著(sig=0.048+)。内指标记用于标示语篇中的某个成分跟其他部分之间的一种相互照应的关系(鞠玉梅,2013)。具体来看,专家库与学习者库前4个高频词都是“Fig,Figure,table,above”,说明在用词类型上,英汉学者比较相似。但是,专家库中的每一类高频词的每万词频率均高于学习者库中的数值,这表明在每类词的数量上,中国学者使用较少。因此,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中国学者应适当增加内指标记的使用数量,提高用词多样性,但应避免过度使用。

4.证源标记

数据结果显示,专家库和学习者库中证源标记的使用差异显著(sig=0.019),英语学者使用更频繁。证源标记是指标示其他渊源的观点,即来自其他语篇的信息,主要功能在于引导读者理解并且建立作者对信息的控制。在学术语篇中,主要是指来自同类其他文献的资料,可用于支持作者的论证(鞠玉梅,2013)。由于在结论部分主要是阐明自己的发现与总结,所以在两个库中,证源标记使用均较少,专家库中出现次数为53,学习者库中为11。并且,在专家库中,绝大部分证源标记以(姓名,日期)的形式出现,如“Videos from the detector were recorded at a speed of 17 frames/s as previously described(Bai et al.,2013)”,即在观点或论点后标明出处。除此之外,“according to”“quote”和“said”数量极少。而在学习者库中,“according to”出现10次,(姓名,日期)形式仅为1次。相较于英语学者,中国学者证源标记使用数量少可能会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推测学习者在结论部分引用较少。第二,学习者有一定数量的引用,但由于z漏或者欠缺必要的学术论文规范的知识而没有将应该标记出来的地方标出来。故建议中国学者在进行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时要注意论文格式与规范,避免一些不应出现的错误,提高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质量。

(二)专家库和学习者库在英语学术论文结论部分人际互动型元话语的使用情况

如表1所示,在人际互动型元话语这一大类中,英语学者比中国学者用得多且差异显著(sig=0.002+),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模糊限制语和参与标记(两者的sig值均小于0.05)上。中国学者对模糊限制语和参与标记的使用量不及英语学者。这说明中国学者在农科科研论文写作中对人际互动型元话语使用不够恰当,缺乏与读者互动的意识。

1.模糊限制语

根据语料库搜索结果,英语学者比中国学者在论文结论部分用了更多的模糊限制语(sig=0.006+),差异显著。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数量上,本族语学者除论文结论部分使用的模糊限制语总体比例高于大陆学者外,其余各部分使用总体数量均低于中国大陆学者(徐江、郑莉、张海明,2014)。科研论文中,结论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通常需在前文所述的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在此部分提出新的命题,而根据Hyland的观点,模糊限制语可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命题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论文作者为自己以及其他持不同观点者保留余地。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在动物科学等农科的论文写作中未能充分利用模糊限制语降低话语肯定程度,保护自己的观点。因而,为提高农科科研影响力,中国学者需在论文中恰当使用更多的模糊限制语。

英语学者与中国学者在高频词的使用上的差别不大,都用到了“may”“could”“would”“might”,但有所差别的是各自的使用比例,如在学习者高频词列表中,“could”在每万词中的数量为2526.12,是专家列表中相应数据的两倍多,这表明中国学者存在过度使用“could”的趋势。虽然同为模糊限制语,且这前五位多为情态动词,但这些词实则在使用上有着细微差别。以“might”为例,Hyland和Milton(1997)就曾认为,用“might”表达可能性似乎太弱而无法表达说服意图,从而使作者显得“模棱两可、缺乏自信或者幼稚可笑”。而根据上表,中国学者有过度使用“might”的倾向(861.18/每万词>759.15/每万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学者在对模糊限制语尤其是情态动词的使用上不够精准。这可能是因为中学是我国学生集中学习情态动词的主要阶段,大学基本不再涉及,然而中学英语教学由于教材等原因往往只是有选择性地对情态动词的用法进行讲解(程晓堂、裘晶,2007),加上情态动词的使用较为复杂,中国学者在后期英语论文写作中便容易误用。

2.参与标记

总体而言,专家库中的每万词频率高于学习者库,且差异显著(sig=0.000)。参与标记用于明显地建立与读者的关系,用于直接地与读者交流,目的在于聚焦读者的注意力或者将他们视作语篇的参与者,与读者建立某种直接的关系(鞠玉梅,2013)。这说明在结论部分,英语学者更加注重读者的参与,引导读者去思考,将其看作整个研究的一部分,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便其更能接受自己的观点。从高频词(如“use,develop,increase”)来看,英汉学者都更倾向于使用动词。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英汉学者在元话语上的差异,原因如下。教学过程中,对过渡标记,框架标记等极其显性的连接手段的过分强调可能导致中国学者比以英语学者更频繁使用这两种元话语。在语篇内部的连接上,中国学者可能较为缺乏以此引导读者阅读的意识,以及正确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方式,因此造成对内指标记和框架标记的使用不足。对自身研究成果过于自信,缺乏严谨性会导致模糊限制语使用较少。对读者的忽视会导致参与标记的使用不足。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各元话语的作用,避免对某几类元话语的过分强调而忽视其他元话语。中国学者也应尽量多阅读规范的学术论文,学习规范的学术论文写作模式。在学术研究态度上,要尽量严谨,避免绝对,学会为自身研究成果保留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此外,应充分考虑读者,让读者参与其中,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研究能否为人所理解。

本文是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项目[项目编号:2016313]。

参考文献:

[1]Hyland,Ken.Metadiscourse[M].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5.

[2]Hyland,K&J.Milton.Qualification and Certainty in L1

and L2 Students’Writing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7,(2):183-205.

[3]Hyland,Ken and Polly Tse.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J].Applied Linguistics,2004,(2):156-177.

[4]McEnery,T.&Wilson,A.Corpus Linguistics[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5]Yang,R.&Allison,D.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3,(4):365-385.

[6]鞠玉梅.英h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从亚里士多德修

辞学的角度[J].外语研究,2013,(3).

[7]徐江,郑莉,张海明.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

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科技》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2).

第7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懂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而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第8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无比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之魂,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基地和传播途径,是它的血肉之躯,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面对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民族、国家也纷纷依据新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策略。由于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为地把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倾向,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当前的特点,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到社会效益的原则下。文化事业与产业分立,通过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雄厚文化事业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又成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是根据意识形态新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文化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9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油画语言的表达的历程即是油画艺术的发展变化。一种艺术语言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并进而转变了人们的观察方法和审美理念,从而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其自身的发展。是画家进行形象思维并把这种思维转化为无声的东西的手段。艺术思维是注入艺术家个性的思维,想法的不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油画表达的个性,所以,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个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认识世界的画家,他的绘画语言最多是熟练和模仿,熟练地陈词滥调和鹦鹉学舌,是画不出优秀的、新颖的、独具个性的作品的。在艺术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艺术个性得到了拓展,绘画语言也随之得到了发展,油画语言表达体现了画家个性特质和审美倾向。在语言的运用上,因受不同的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以不同特色的语言形式反映在画面上的特性。最后通过艺术家品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在各画家油画创作中的体现也有所不同,就形成了不同风格。事物是画家所存在的这个真是的世界,油画语言是画家的精神追求与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某种艺术语言形式的展现,在油画作品中呈现的油画语言作为审美符号所出现。把客观事物通过油画语言所展现,通过心灵对外界的感性把握,使其具有精神思考与启迪的特点。印象派时期的大师梵高,他的油画作品《麦田与收割者》他试图用色彩去揭示精神,用了很耀眼的金灿灿的黄色来表达收割时人们喜悦的心情。用短而有力的笔触来传递那种收获的情感,在他笔下那强烈的色彩清晰的点旋转运动和夸张的变形的形象作画更生动了表现了他的作画心情和他要表达的情感。

二、艺术个性已经成型的画家

他的绘画语言已经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的形成,除了画家的自身知识素养之外,主要靠平时的生活的积累与艺术的实践,只有这样积累生活,在发现与表现人的思维的时候时,才能认艺术的独特性对于一个画家的重要,包括自己用怎样的绘画语言以表达自己所获取的审美语言又用怎样的方式。当代画家任传文的作品大多冷色调,清雅、静谧,充满童真与性灵的悸动,般若禅意的流贯。《秋声》是早期代表作,此时造型工整细致,但手法已体现出精神性探索。画面上方,一线风筝逸出蓝空,两旁鱼儿般云朵满怀意趣;中间,幽蓝湖水,倒映黄树林,左侧红砖房,前边白褐树,每一笔通灵般描绘细致;一男孩手举纸风车,奔跑于金灿灿路上,这儿时,旋转画布上,竟有莫名喜悦与感动。我认为画家存在的意义是画家不仅仅能够在平凡淡泊的岁月里和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唤出某些心灵深处的特别的情感,而更在于他能够在其中发现一种崭新的艺术语言,并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它。任传文先生就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真实情感以一种与之相吻合的特别形式的袒露,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在笔者多年的习画过程中,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要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也离不开借鉴,模仿为了学步,一旦能独立行走,掌握了方法,就应当抛弃掉。甚至有意回避掉。绘画中的个性不是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绘画语言也不能特殊很神秘或没人知道。我们所提倡的艺术个性,应与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相契合。每一个艺术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都遵循着某种艺术原则,适应人的审美需求。艺术家拿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通过艺术思维转化为绘画语言。绘画语言既是表现对象、表达情感的手段,也是画家和观者审美交流的桥梁。要使画家在思想感情上发生共鸣,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种共鸣和交谈应该是独特的,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真挚的、高尚的。画家不可能和所用的观者产生共鸣,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艺术素养,欣赏习惯都是不一样的,画家永远不可能也不必要去追求人人满意的绘画效果,要争取人们热爱生活和艺术的绘画效果。艺术家应该是时代的领航者,他有义务提高和引导观者审美能力和趣味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语言传出画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