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人才培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第1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最早的生物技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传统的生物技术被用于发酵食品,或抗生素,现代的生物技术被用于分子生物学,如克隆技术等。高端全面的技术人才是生物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生物技术是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如:医学、环境、农业粮食等领域都应用到生物技术,可谓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技术息息相关。生物技术的特殊性,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高等院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基地,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技术作为近些年高等院校先增添的一门学科,已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高校而言,发展一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在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过程中一定要与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合,这样才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又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其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发挥其优势。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生物技术学科教育,是在课堂上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然后再进行一些理论性的实验教学,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引导。同学们没有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一些毕业学生进入企业后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要更多带学生到企业中去学习实践,把企业中所用的生物技术更好转化成教学实验,改变传统的实验条件和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回报社会。

(二)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培养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其发展必将带动更多的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而生物技术的实践必须靠一批高素质人才去开拓,传统的理论教育可能无法满足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特点特长,指导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化教学,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更有效率的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至于一群学生去挤着一台机器做实验。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的科教方案,可以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出学生的特长,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模式,不仅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减轻了,也使学生学习方向更加明确,掌握的知识更加扎实,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今后就业的竞争力,更能体现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和水平。

(三)加强创新思想引导,提高创新能力生物技术学科是一门发展的学科,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所以在生物技术学科人才培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把培养创新的元素融入到整个教育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工具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条件现代化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性引导。

三、生物技术的展望与生物技术人才的未来

第2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

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第3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在信息社会中,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质是其中的基本层面。什么是信息素质,国内外学术界尽管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培养人才信息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的培训与教育,即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信息含量、评价信息价值、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

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信息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

创新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介而进行的,没有信息,创新教育就无法实施。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

1.创新意识发源于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内容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发现意识和发明意识两个方面。发现意识就是有意识地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发明意识是指自觉地进行创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技术或方法的心理活动。而这两种意识活动都源于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能动反映,包括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力。一个具有敏锐信息感受力的人,可以从大量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和现象中捕捉到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发现意识;同时,他还会将所获取的信息重新整合,使之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发明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的人,才有可能在貌似平凡的事物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新的观念和想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信息意识是其感知的来源。因为缺乏信息意识的人,就缺乏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就不可能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多种知识的积累,更不可能出现新知识的火花和新观念的创新。

2.创新思维的训练要依靠信息源的指导。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创新意识、还应具有创造性思维。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训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期刊、音像材料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数据库等)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要学会并自觉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探索,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自主的学习方式必须依靠正确的信息源的指导,学生只有具备了对信息资源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才能不拘泥于课堂的讲授,通过自主寻找学习材料,了解更多知识,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3.信息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等。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个体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地收集各种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通过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的方法。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存储和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的利用指的是对于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掌握。信息整合和信息传播能力指信息主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并将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的能力。

上述因素都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与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各种系统软件的处理。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的研究都不同程度上地依赖于人们对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起码的信息技术都不会利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所适从的人,能在科学研究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观点。因此,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学习或工作中有创新精神的人,其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显然会更胜一筹。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是培养信息素质的目标。创新与一个人的信息素质是分不开的。在信息社会里,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能赢得发展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应该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两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面教育,目的要使每个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只是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等方面,同时还必须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文化素质等。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应当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2.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讲授基本的信息理论、认识各种信息源的特点及搜集方法、让学生学会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进行相应资料信息的采集、获取、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实现知识的扩展和学科间的交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联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造力。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用户的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用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预见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来看,它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的能力。

三、信息素质教育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也是善于自主学习的人,而独立自主地学习正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与危机,信息量的增加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划分成为历史,学习成为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事情。这意味着学习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急剧扩张的情况下,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一个大学生无论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多年以后,都会碰到相对应用领域而言的专业知识过时问题。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只有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87.5%则来自工作实践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主动地获取知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需要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新学习模式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即从“学会”转向“会学”。大学生只有通过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顺利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能使信息素质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十年,真正把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从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在很多高校,对作为信息素质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文献检索课”重视程度很不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选课学生人数偏少、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课程的投入与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在部分高校实行的课程改革中,受冲击最大、压缩学时最多的公共选修课就是文献检索课。有些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课”。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总学分数、与其他专业和基础课程冲突的影响,许多学生虽然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最终仍只能放弃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改革相应的课程内容,重视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介绍与利用,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将信息素质教育放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把握。

信息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基本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方法,还要通过信息理论的指导,使他们能自主地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和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信息,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阶段,要设置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修改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获取、评价和存储利用等能力,通过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全力造就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成为信息时代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赵建明.信息时代的学习执照——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26):30-34.

第4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第5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知识正在不断地减少单位产出对原料、劳动、资金、空间及时间的要求,在创造财富的全部资源中,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范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越来越感到人力资源管理对增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但是对我国许多企业而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定位不准确、不科学,仍在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战术性”的作业层面上,没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一、知识型员工与传统企业员工的本质区别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由于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特殊性。知识型员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能力,宽泛的知识层面,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一般员工往往只是被动地适应组织和环境,而知识型员工是企业里最富有活力的细胞体,他们倾向于拥有一个灵活的组织和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约束于人甚至无法忍受上司的遥控指挥,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知识型员工有一种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他们心目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不单纯是为了挣钱,更加有着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成就自己事业的追求,他们很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相比更热衷于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知识经济对传统的雇用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本、物质不再是稀缺资源,知识取代了它的地位,上升为第一资源。知识存在于知识型员工的头脑中,企业是无法拥有和控制的,因此雇用关系由资本雇用知识转变为知识雇用资本。这种雇用关系的转变决定着雇用时间的长短主要由知识型员工来决定,知识型员工出于对自己职业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人才流动成为知识型企业的普遍现象。知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所以,知识型员工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企业组织的承诺。

根据上述的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特点可知,知识型员工是一个追求自主性、个体性、多样化以及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员工群体。这个群体工作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其工作者内在报酬本身,而非金钱财富。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朴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约占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8%)、金钱财富(约占7%)。由此可见,与其他类型的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重视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对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使之能够以他们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得自己能够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

二、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

传统人力资源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直接对副总裁或总裁负责,一般设立有人力资源招聘部、人力资源培训部、员工薪酬分配部、劳动关系及安全保障部。传统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管理,来提高产出效率。具体表现为通过对员工上班时间、任务完成状况、下级对上级服从程度和员工对制度的遵守等方面来进行严格管理,甚至将一系列管理指标进行量化积分,将积分与工资收入直接挂钩。从员工的角度而言,获得满意的薪水是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也愿意服从严格的制度管理。因而这类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将企业人力资源职能进行了细分,形成专业化分工,各类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都有专人负责,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与规范性大大增强。由于这种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职能并重,难以协调。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的企业开始改用矩阵式、网络式或虚拟式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力图改善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在非知识型企业,主要重视对物质资源和员工重复性工作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让员工被限制在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和固定的工作地点,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管理者进行严密监督和指导,因此,员工的自主性得到很大限制,大大地抑制了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在知识型企业,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活动是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活动。要把员工的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就必须创建一种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知识型员工主要从事思维性工作,这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固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对他们没有实际的意义,不同的知识型员工有自己独自的工作安排。知识型员工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因此,企业的工作设计应体现知识型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特性,避免僵硬的工作规则,实行可伸缩的工作时间和灵活多变的工作地点。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手段的完善,为人们远距离办公及工作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灵活的工作方式使员工能有效地安排工作与闲暇,从而达到时间的合理配置,这显然切合知识型员工的实际需要。

三、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在知识型员工占据多数的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不能仅仅把员工视为以满足生存需求和物质利益为追求的单纯的“经济人”,而要注重员工的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精神需求。强调对员工的控制和使员工服从的传统官僚等级管理作风只会碰壁,甚至使员工产生逆反和对立心理。知识型员工受尊重愿望比普通员工强烈,管理者要学会对知识型员工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此外,要重视员工个性差异。以人为本,首先体现为尊重员工个体差异并促使其发展。具体表现在要为每个员工安排与其个性相适应的角色与工作。如联想电脑公司为营造一种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氛围,提出了“行政和技术”两条主线的晋升体系制度。员工可根据自身优势与能力在“行政和技术”两条主线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现代知识型企业要更加重视员工在工作自主和创新方面的授权。一方面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允许员工自主制定他们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切忌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指令;另一方面,要为知识型员工独立承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所需的资金、物资及人力支持,保证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知识型企业中,员工与企业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知识型员工应当与企业经营者一道,共同参与决策过程。让员工参与决策过程,这是企业给予他们的最大尊重。一旦员工对公司事物有了更强的参与感和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增强。此外,委以重任也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重要途径。联想集团提出“小马拉大车”的用人理论,坚持“尊重人就得委以重任”的用人原则,有十分之才,交给十二分的重担,不管才大才小,都使员工获得略大于自身能力的舞台。其结果,使“小马”感受到集团的信任,迅速成长为“大马”。正是这种委以重任式的用人方法,使联想获得了快速发展。知识型员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的成果应该得到企业和社会的承认,要在企业建立知识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知识明晰制,明确员工的知识成果,体现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成果;其次,要建立知识绩效机制,核实员工的知识成果并评价其价值;再次,要建立知识奖惩机制,将员工的绩效具体化为员工愿意接受的收益,对不能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员工进行处罚。

“全面薪酬战略”是实现多元化价值分配体系的有效方式。所谓“全面薪酬战略”,即公司将支付给雇员的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两者的组合即为“全面薪酬”。“外在的薪酬”主要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比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认股权、购买公司股票、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退休金、医疗保险等货币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开支,如住房津贴、俱乐部会员卡、公司配车等等。“内在的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便利工具(如电脑),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如为著名的大公司工作),吸引人的公司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谢意等。由于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是全面而复杂的,既有物质需求,又有许多高度的精神需求,因而“外在的薪酬”与“内在的薪酬”相结合的“全面薪酬战略”是实施多元化价值分配,充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人才成为知识型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被经济学家称作“第一资源”。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源的巨大作用。新型的企业,必须要有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必须从创新型、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重构其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黎群:《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M].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2001年版

[2]佘继标:《好员工是怎样炼成的》[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3]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第6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1.创新思维培育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今后各项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核心,决定了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发挥的有效性。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坚守“以人为本,创新为先”的教学理念,遵循锐意进取、去旧革新、灵活应变、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始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学生逐渐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促进学生构建坚实的建筑学理论底蕴、实践经验和人文意识。其次要使学生思维处于开放的活跃状态,突破思维障碍,不囿于既有理论和固定模式,不盲从,能多角度换位思考,勇于求异,敢于超越,关注新兴科技并加以利用。再次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养成,如诚信,坚毅,专注,严谨,思维开放,富有挑战精神,具有旺盛的求知欲、风险防范意识、科学的批评质疑精神以及奉献社会的良好志愿等。非智力因素可以促使学生创新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课程体系改革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建筑学科本身是一门美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兼融的综合性学科,注重开放性、实用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融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技术和实用要求,保持对现实的批评和反思。因此,高校建筑学专业应以就业岗位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跨学科发展的建筑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向更宽的知识领域迈进,增强本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在建筑设计课的作业中,经常反映出学生综合考虑欠周详,在结构布置、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消防设计、设备安排、声光处理等方面概念模糊,为此,高校建筑学需加强课程综合化,优化课程整体结构:(1)应将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及建筑材料等多门课程联系起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注重专业课程的衔接、渗透与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综合知识交叉学习及运用,建立平衡的综合专业课程体系。(2)加强学生系统的建筑设计表现思维的训练。手绘、模型和计算机的图形绘制能够使设计构想具体呈现,扎实的建筑表达功底能够提高工作环节的效率。(3)关注学术前沿,及时吸纳建筑科学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先进内容,促进国外多元建筑文化的引进,把最新的学术观点、案例补充到教学内容中。由于建筑学相关知识体系的知识量急剧增长,可根据建筑企业需求增加新课程。(4)每学年的春季学期末尾、暑假前抽出3~4周构成一个较短的小学期,小学期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快速设计、综合实践等,用于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横向联系,互相促进。除课堂以外,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为常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活跃同学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创造性的追求:(1)邀请建筑名师、专家开设讲座及研讨会,开设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新技术、绿色建筑与人类的行为方式等论坛沙龙。(2)让学生更多地观摩学习丰富多样的建筑实体及校内或校际间建筑设计作品展。(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级别、富有挑战性的建筑设计竞赛。“以赛促学”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潜心向学。

3.教学模式多样化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

面对建筑市场的日新月异,高校需要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式的教育和多方位的培训,拓展教学时间、空间、范畴、目标、手段、成果等,对建筑学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和良好的建筑素养。以理论课“城市规划原理”为例,除课堂理论精讲外,可以将学生们划分小组,分别对学校所在城市按区域划分进行课下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区域规模,建筑规划、功能、布局,道路设置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设情况。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可以把调研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除实地调研外,还可利用网络、图书馆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互动交流,最后整个小组完成一套城市区域规划图纸。每组学生选派代表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对调研成果进行总结汇报,组际间可以互相概括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营造思维活跃、自由开放、人人争先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加强理论思维的训练与设计方法的学习,强化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建筑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采用“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即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企业导师,由导师确定专题,如公共服务设计、绿色建筑、低碳城市与建筑、城市生态景观等,题目要具有前瞻性、多元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生选择适合的专题进行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方案讨论、设计分工、最终成果表达等,导师起到向导与顾问的作用。“设计工作室”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既提高了学生自我构架知识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

4.实践教学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源于实践”,建筑学科是一门与实践连接紧密的学科,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传统建筑测绘实习、美术实习、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工地实习等。上述大多数实习以参观、学习为主,偏于感性,缺少与实际工程接触的机会。因此,高校建筑学专业应增加企业建筑师业务方面的实习,建立“校企合作——行业标准、任务载体、项目驱动、能力核心”的有效机制,使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在“真枪实干”中得以强化,同时职业道德观、人格和意志品质也得到不断提升。企业建筑师业务实习激发实习学生创造活力的关键在于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方面:(1)在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师指导下,锻炼实习学生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建筑方案设计须经历形象构思、细部深化、平面功能和结构设计等环节,指导学生不要过于注重设计结果的视觉传达,而忽视建筑归根结底为“人”服务的本质。(2)建筑施工图设计需要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学生绘图软件的表达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但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如交通流线、防火、防洪、节能、地下空间以及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协调等,建筑整体考虑很重要,因此指导学生注重建筑设计基础规范知识的学习,增强综合理论的融合能力。

5.多元化教学评价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

客观、科学、全面、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是建筑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教学评价应注重目标导向,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实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评价目标需要具体化、明细化和可操作化,改变以往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摒弃肤浅创作习性和浮躁学风。每一门主干课程可采用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考核内容包括作业、论文、调研报告、设计调研等。期末则采用多维评图方式结合的形式,可采用学生答辩式评图、师生分组评图、教师联评、外聘专家评图等方式,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例如答辩式评图,通过学生讲述和发表意见,锻炼学生的描述讲解图形能力。高校应加强建筑师企业业务实习的管理与评估,实习生所在实习单位根据统一标准给予学生相应分数,包括学生对于岗位实习的认识、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吃苦耐劳及协作精神,将社会评价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之一,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效,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在岗”锻炼。

二、总结

第7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发展过程证明,创新人才是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培养的。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

一、校园文化与创新人才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育人环境中以师生为主体、以提高师生素质为目标,与社会和时代相关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环境。今天的校园文化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学校当前的奋斗目标等。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集体体现。其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包括校园的总体规划、校园的绿化等环境文化,也包括教学办公设施、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条件等基础设施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以校训、校风为主,体现师生凝聚力的校园激励文化;以师生组织的、健康向上的,以文体实践活动为依托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师生科技成果的校园科技文化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课程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

3. 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严谨向上的校园教学科研制度文化,保证校园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目标实现的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学校管理艺术的管理文化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保障,体现着学院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群体意识。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高校相比,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等高职元素的独特校园文化, 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校园精神为底蕴, 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

(二)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一个层面,既与其他类型的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创新型人才不是创新与人才简单的相加,他应该有独特的内在素质。创新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几方面的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衡量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第一,是否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否富于想象力,并具有灵活性和全面性的思维方式;第三,是否具有好奇心与开拓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第四,是否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出头、冒尖。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内容和功能主要是从优化成才环境、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方面着手,应该说,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寻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有着新颖的视野,也必将对教育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图书馆建设、活动中心建设、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的美化等,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具有丰富的藏书,在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的速度、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而网络的建设为学生知识的更新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方式。面对不断变换的未知世界,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发展。美丽的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钻研和探讨,有利于师生宽容态度及身心健康的形成。因此,校园文化的有效物质载体的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可或缺。

(二)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思维不仅来源于对科学领域的深入钻研,也得益于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当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出现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叉融合。人们面对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伦理道德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新的发现往往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之间产生,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知识。高职院校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大了各种信息数量,增加了知识种类和技能种类,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产生丰富联想,寻求多种事物的交叉点,产生新的思路,提出多种设想,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单调和不足,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社团等,使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优势互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同一定的文化环境分不开的。我国传统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播,着眼于证实已知的东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和开发潜能。宽松的环境应该是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活动的开展,校园精神的塑造,正是为了创建一种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主、进取、开放的外部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民主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健康的个性意识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没有民主的环境,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多只能以潜意识的方式存在。只有民主才能有自由、平等,才能有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才能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机制。进取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这种进取精神,给我们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提供了社会文化动力,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发展。开放的文化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民主、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才能克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元化人才观,才能在更好地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培养更多既全面发展又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由学校的建筑设计、物质设施、活动场地以及校园的绿化、美化和景点设置等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一个学校的传统、校风、师生精神面貌的物化形态。高职院校应注重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适用美观、环境优美高雅,体现校园环境所具有的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本校的传统特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此外,应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校园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开展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校园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渠道和空间。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沃土

1.优良的校风、学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能创设出一种潜在的、弥漫于整个校园的学术风范,能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风气、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的精神,对学生有启迪和感化作用。优良的校风能够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能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

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师生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搞好校风、学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2.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各系部、学生处、团委、图书馆要以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积极开展学术讲座、素质教育讲座和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创业大赛、征文比赛、英语知识竞赛、专业设计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寓教于乐,在学校内制造一种好学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一个过程,都有一个思维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和勇于创新。

(三)深化制度文化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支撑

1.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创新

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近年来,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科技与社会发展,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增加了部分新的课程及其内容,但教学计划中只有加法没有减法,课程门数越来越多,致使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需要,调减部分远离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增加反映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发展,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是一项严肃的活动,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应该是科学的准确的,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内容,教师可以把多种观点介绍给学生,留给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要采用体现高职理念的项目教学法来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技能。并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改革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要创造宽松的教与学的环境。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和意见发表,支持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支持青年学生的奇思妙想。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思想问题还是学术问题,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

3.加强对寝室、班集体、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 也是学生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表现自我的重要领域。加强对寝室的管理, 能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班集体是学生大学生活中最为稳定的一个群体之一,抓好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发挥集体创造的力量;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它可以多渠道、多途径熏陶大学生的情感,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并为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生活、思考人生、探知社会的广阔场所。因此,必须加强对寝室、班集体、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帮助学生制订一系列科学、严格、合理的工作计划,以保证学生在有序、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广泛发展自己聪明才智和一切合理的正当的兴趣爱好,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力。

【参考文献】

[ 1 ]孙莱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1999.

[2]张维平.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J ]青海社会科学,2008(2).

[3]谢秀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4).

[4]黄洛阳.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5]陈灿.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5)

第8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 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37?03

研究生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崇高使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交流活动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国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注重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学术交流环节[2],如哈佛大学重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大量的开放式学术讨论会、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一流的学术活动带动研究生人才培养。我国作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而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是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为研究生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交流”和“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所谓研究生学术交流主要是指由研究生参加的涉及学科前沿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集会、报告、讨论、培训、竞赛等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术交流活动具有跟踪学术前沿、提倡学科交叉、倡导学术思想碰撞、激发奇思妙想等特点。学术交流最根本的作用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励和启迪。学术交流的流程可简单地表述为:研究生——学术思想或学术观点——学术交流——学习与创新——新学术思想或新学术观点。所以学术交流的最终落脚点是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创新,学术交流不仅是“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 而且也是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的动力和重要措施之一。

所谓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创新思维、超常的创新理念、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等特征的研究生[3]。笔者认为在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方面,应建立如下几点共识:①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将每位学生的这种创新潜能激发出来;② 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专业化培养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间的矛盾;③ 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④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4]。

二、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研究生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5]。通过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可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拓展其创新思维,激发其创新研究热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在学术交流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面对面地与专家学者直接交流,可获取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信息、获得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探讨学习和研究中的知识困惑,了解最新学术动向,启迪科学思维,发现创新研究方法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自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或进展奠定基础。利用学术交流机会,研究生可与相关专家或学者建立长久的联系,为今后探讨学术问题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不仅能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与同行交流的技巧,而且还可以提升研究生的严谨学术态度和科学素养。可见,学术交流活动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学术交流有利于研究生出色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承担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任。学术交流的本质是质疑、激励和启迪,在同类学科领域或相近学科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通过自由讨论、相互质疑,提高创新想象和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展现自己学习感悟、科研能力、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舞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分享彼此间的学术成果,研究生不仅可以检验和宣传其科研成果,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很好地加强研究生与科研人员、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促进学术成果的共享和转化。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研究生之间开展多渠道的交流和沟通,探讨开展实际研究课题研究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第三,学术交流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6]。学术交流活动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能使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通过创新思维的激励与科学方法的启迪,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取得创新研究成果。如校企联合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互利共赢,学校可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研究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企业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升产品质量。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可有效地锻炼研究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国际视野。所以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是丰富研究生知识储备、积累实践经验、拓宽研究视野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多层次学术交流培养模式的实践

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必须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传统模式主要以课程培养和论文培养的“两维”培养模式为主,培养的研究生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策略的实施,学术交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学术交流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因此培养模式也应向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三维”培养模式转变。为了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构建了“多层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其主要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这里的“多层次”主要包涵三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学术交流平台的参加者层次多,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工程师、教授等;另一方面是指学术交流平台的组织者多、涉及面广,包括校内校外、国内国际,涉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此外,“多层次”也是指学术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专题讨论、培训或竞赛、联合培养及名师讲坛等。

多层次学术交流的基本模式与特征如表1所示。第一类平台为专业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课题组讨论会、创新团队研讨会和各专业的研究生学术沙龙等,主要由课题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或系主任组织,由本专业研究生和教师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小、专业性强、形式灵活、交流程度深、成本低等特点。第二类平台为学院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等,主要由学院学科带头人、主管研究生工作或科研工作的院长组织,由本院全体研究生和教师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较大、专业性强、涉及学生较多、成本较高等特点。第三类平台为学校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专家论坛、名人讲座(如我校的中南讲堂)、国际会议等,主要由学校知名专家或教授引领,研究生院、科研部或团委组织,全校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大、影响深、涉及面广,但专业性不强、成本高等特点。第四类平台为跨校级或国际级, 其学术交流形式包括暑期学校、创新论坛或联合培养等[7],由资深专家和学者引领,一般由学校国际交流处、研究生院组织,参与者主要为各专业的优秀研究生,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自愿申请、专业性强、时间长、成本高等特点。

平台的构建是基础,建立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则是保障。一方面,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生必须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研讨会,并积极参加省级以上的学术会议;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生必须做2次公开的学术报告,考核合格才准予答辩,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研工办负责。另一方面,学校和学院对参加大型竞赛活动组织免费培训和辅导,以创新课题的形式提供研究经费支持,对参加校外暑期学校或研究生创新论坛的研究生提供差旅费补贴。对参加学术交流的研究生,凡论文被论坛录用并获奖的研究生,在相关评优评奖活动中予以一定加分。这样,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与讨论已成为研究生们的自觉行动,学术气氛日益浓厚。

通过研究生培养改革,特别是强调学术交流培养以来,我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以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为例,其具体表现在:① 在最近几年的湖南省研究生论文抽查中,均一次性通过;在优秀论文评选中我院有4篇硕士学位论文和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省级优秀。② 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被SCI和EI检索的明显增多,如有的学生在《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物理学报》《Chin. Phys. Lett》和《Chinese Physics B》,有的甚至在国际期刊《Appl. Phy. Let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Optics Communications》上。③ 毕业生的就业面明显拓宽。目前,理科专业(如物理学)的毕业生就业不再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是有近1/3的毕业生被高新科技公司聘用,成为公司科技开发的主力,破解了物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工科专业(如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毕业生除了大部分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外,也有一些学生因其较扎实的理论背景和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而受到了科研院所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王普霞,郭胜伟. 谈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术交流制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75-176.

[2] 彭远奎,张薇,雷稚蔷. 研究生学术交流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33-35.

[3] 曾旭日,孙克辉. 培养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97-99.

[4] 郭广生. 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12-15.

[5] 吴洁. 对研究型大学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认识[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155-156.

第9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 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当勇敢面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新挑战,慎重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努力采取和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进行产学研结合、实施高等教育国家化、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人才类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重任。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工科院校,则“应用”应成为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出跟传统本科教育的差异。

2.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应用型特色。从提高生产的效益和工艺水平上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为显著。与理论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我们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我们更要强调技术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更要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应用型创新特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性是特色,是优势,是本质特征。

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要突出“创新”特征。在明确了本校、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规格之后,设计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培养方案就成为实现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的关键,而构建逻辑性强、相对完整的培养体系则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起能敏锐地反映社会需求,重基础理论、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起重基础理论、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切入点首先应调整教学培养计划,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真正能够反应本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特色。要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目标出发,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建立以社会适应性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

1.重基础理论。重视基础理论教育,保证基础课程设置,不可轻视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教学,要按应用型创新人才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需要,合理设置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课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55%-65%,搭建扎实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加大教学改革和研究力度,提高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建设水平,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纯粹的研究人才主要掌握系统科学知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理论技能;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相关的财务、管理和人际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为限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从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逐步向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方面逐步转变。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研发能力,要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发展后劲,须具备较为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

2.重创新精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充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比较完整的实践体系,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减少课内授课学时,增加课外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研究型、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设立创新实验室,扩大实验室开放,支持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对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必须到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获取必备的感性知识和生产企业改革创新思路。回校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要写出一定的创新意义论文,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必要的综合评分给出等级。通过后可以获得相应的隐性环节奖励学分。

转贴于

3.强实践技能。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保证在40周左右。前提是在掌握应有的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并不是指强化熟练程度,而是指强化掌握的必备理论应用于实践技能。在此加强硬件建设,加大实验设备投入,提高实验室开放率,保证实验开出率。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实效,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外语等手段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使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整合实验内容,确定相应的基础实验(实践)技术系列、专业实验(实践)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实践)技术系列等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验证性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系;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要体现技能的综合训练,体现设计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体现统一实验课的阶段要求;要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为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实验课程性质的设定上,可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点设定为必修实验(实践),对于技能延伸性实验(实践)或次技能点实验(实践)设为选做实验(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以基础性与先进性、综合性相结合为原则,筛除部分传统课程体系内的验证性经典实验,更改、串连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方法,解答、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培养。

在实验教学的方式上,要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钻研的好奇心,这对自主学习习惯与研究氛围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可使所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

4.强综合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即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应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材、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在此方面应减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设置小型化,少学分、多课程,便于学生选修。学科基础课程按专业大类、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成选择性模块,拓宽学生专业面。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总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最为关键的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营造突出个性发展、崇尚实践创新的校园氛围,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旭.构建新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J].江苏高教,2004,(2).

[2]曹中一,刘舜尧.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3]邹晓燕.论创造性人才的独立性人格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5).

[4]欧阳康.如何构建中国大学创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