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健康安全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生产无事故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追求的终极目标故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追求的终极目标。加强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的工作重心,也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核心任务水平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
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1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日益完善随着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日益完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在工程施工中引进了诸多高精尖的技术诸多高精尖的技术,对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普遍进行了三大体系认证,其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目前被广泛采用被广泛采用。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是我国提出的一项安全管理政策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是我国提出的一项安全管理政策,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80年代初年代初,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工程数量也逐年呈现递增的趋势呈现递增的趋势,然而,工程管理人才缺乏,安全管理人员基本上学历偏低本上学历偏低,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员工教育培训重视度不够够,管理方法单一,监督机制不健全,施工中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薄,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造成了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分析
当前当前,建筑业的“四新”(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技术应用广泛技术应用广泛,诸多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的引进都对新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五种安全事故有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五种安全事故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针对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繁的特点特点,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环节,同时,也是员工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管理中仍存在误区工程管理中仍存在误区:(1)安全管理制度未完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未完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建筑企业应严格落实落实。同时,项目管理部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应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办法。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2)全员安全意识淡薄全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风险掌握不到位。风险意识是项目管理的侧重点是项目管理的侧重点,安全意识需要项目管理部全员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是联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是联动的,上层领导与基层员工需要密切配合,实行企业考证与项目考评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实行企业考证与项目考评相结合的管理办法。(3)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化训形式化,未真正落到实处。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员培训,班前会应每天召开,班后会应每天总结后会应每天总结,定期组织项目管理部班组评比,制度相关奖惩措施惩措施,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4)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全隐患未及时发现,整改不彻底。安全预案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制定的工前制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全员高度重视。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工特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5)安全检查记录不详实安全检查记录不详实,安全档案未及时归档。安全检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提前规划出安全检查方法查方法。针对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检查,应形成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资料检查记录资料,作为安全档案及时进行归档。(6)安全总结不全面全面,未吸取教训。工程项目自立项至建成投入使用需要经历一个周期历一个周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安全总结尤为重要。安全总结具有阶段性安全总结具有阶段性,一个工程项目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总结资料全总结资料。安全资料做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凭证,记录全面,文字清晰文字清晰,对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研究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在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详细的记录,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到警示作用。
4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是需要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是需要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安全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业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注重企业的全方位策略展一方面注重企业的全方位策略,另一方面注重项目管理部的全方位发展的全方位发展。强化自身的管理措施,寻求现代的管理理念,探讨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探讨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具体应做到;(1)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制定企业安全管理办法。建筑企业是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生产法》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生产单位。及时关注相关网络动态网络动态,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思路,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工作不滞后滞后。(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安全管理人才。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是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员的基本要求,安全管理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在施工期间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同时,建筑企业和大专院校联合培养人才是大力提倡的一种新型模式人才是大力提倡的一种新型模式。(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搞好企业竞赛评比活动好企业竞赛评比活动。建筑企业可针对安全事故特点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预警体系全生产管理预警体系,并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监督机制。安全检查的内容非常全面全检查的内容非常全面,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工,组织好安全检查工作,在项目管理部间进行安全竞赛评比比,采取奖优罚劣,切实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4)定期组织安全观摩全观摩,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培养安全管理工作典型管理工作典型,同时,在企业内部展开安全观摩,学习优秀项目管理部的安全管理经验目管理部的安全管理经验,也可制作视频资料在企业项目项目管理部中传播目管理部中传播。(5)安全档案及时归档安全档案及时归档,以备参考。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资料收集是一项细致的档案管理工作工期间的安全资料收集是一项细致的档案管理工作,安全资料往往零碎料往往零碎,记录的时间节点较长,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可以真实反映出项目管理的详细进程安全技术交底可以真实反映出项目管理的详细进程,及时收集安全资料集安全资料,可以对施工过程有全方位的了解,也可以对安全管理工作有全面的参考价值管理工作有全面的参考价值。
5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评价
建筑工程是建筑领域的一支独秀建筑工程是建筑领域的一支独秀,安全生产始终是建筑业的永恒话题话题。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经之道。安全管理评价则是建筑业发展的重心安全管理评价则是建筑业发展的重心。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不仅是安全管理工作突出现不仅是安全管理工作突出,还应体现在安全管理评价真实全面全面。安全管理评价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揭示安全管理的水平的水平。
6结束语
建筑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建筑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建筑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建筑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安全管理工作反映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标杆工程也可以为建筑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标杆工程也可以为建筑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安全和生产是两大课题两大课题,缺一不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理念将长期伴随着建筑企业长期伴随着建筑企业。
参考文献:
[1]韩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J].门窗,,2016((5):58.
一、总体要求
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中,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全面履行企业安全保障义务,认真贯彻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要求,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承担履行安全生产工作的直接责任。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一)企业要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以及考核奖惩等事项,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完善的制度和责任体系。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承担综合监督管理责任;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并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建立健全与本单位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落实安全生产经费。
3.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将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4.将安全设施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
5.负责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6.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根据事故级别和危害程度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执行事故调查对内部人员的处理决定。
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3.监督检查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
4.督促做好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工作,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
5.负责对本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启动内部责任追究程序。
6.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启动预案,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
企业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在分管工作范围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负责分管工作范围内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3.负责制定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启动预案,赶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
(二)企业要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涵盖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生产会议、安全检查、领导带班作业、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奖惩、教育培训、安全投入及安全费用提取、安全设施“三同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安全管理人员职责、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12项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同时还包括以下规章制度:
1.职能部门及其车间、班组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其他岗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
2.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3.外包工程管理制度、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制度。
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5.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6.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7.值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8.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9.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还应当制定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危害告知和申报制度。
3.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和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5.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6.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三)企业要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一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教育和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和严格遵守。
三、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一)企业应当设置专(兼)职分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应当设立安全总监,安全总监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专职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工作。
(二)企业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矿山、冶金、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资质、资格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或者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三)依法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至少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依法配备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得少于2人,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综合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1.协助决策机构和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协助决策机构和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并进行考核。
3.参与制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具体实施或督促有关部门落实。
4.督促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组织综合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负责组织或者督促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
6.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审查验收工作,负责审查承包、承租单位相关资质、证照和资料。
7.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职业中毒的预防工作和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8.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9.按规定监督或者及时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指导有关部门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10.配合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进行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并监督执行。
11.本单位确定的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五)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在各生产班组设立专(兼)职安全员,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1.对本组人员进行日常安全生产教育。
2.督促本组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对发现的不安全情况,能由班组整改的应当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应当及时报告。
4.参加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协助落实事故的防范措施。
(六)企业要支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保证其开展工作必要的条件。
四、依法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一)企业要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按国家相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没有规定的,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投入要纳入本单位全年的经费预算,安全生产费用要专户核算、专款专用,并列入成本开支。
(二)企业要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高危企业应当依法存储、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鼓励高危企业依法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三)企业要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五、依法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及岗位操作技能。
ProbeintoStatisticalIndexSystemofSafetyInvestment
CHENWan-jin,Prof.LIUSu-xia
(SchoolofBiological&Environment,JiangsuUniversity)
YANGTao
(Jiangsuprovincialadministrationofworksafety)
Abstract:Statisticalindexsystemofsafetyinvestment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ductionsafety.Priortotheestablishmentofsystem,thesafetyinvestmentisre-definedfirst.Accordingtodifferentfunctionsofthesafetyinvestment,itisfurthercategorizedintosevencategories,i.e.safetyengineeringinvestment,laborprotectionandoccupationalhealthinvestment,emergencyrescueinvestment,safetyeducationandtraininginvestment,routinesafetymanagementinvestment,insuranceinvestmentandaccidentinvestment.Accordingtodifferentcategoriesofsafetyinvestment,thestructureofthestatisticalindexsystemofsafetyinvestmentisre-designed,andeachindexcorrespondstoitsowncontent.Thenewsystemiscomposedof7categoriesandalltogether34indexes.Eachindexiswelldefined,anditsmetrologicalunitandcalculationmethodarealsoprovided.
Keywords:SafetyProductionsafetySafetyinvestmentStatisticalindex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安全健康有保障、对生命价值、生命质量高度重视的“安全小康”的社会。
在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一条被称作是“事故法则”的“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也就是说,任何的严重事故都不是偶然的,做到先期的预防投入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经济关系为5:1。所以,事前投入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是企业不可能进行无止境的投入,毕竟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用于消除和控制事故的资源更是有限的。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安全投入方案的优化以及合理安全投入方向的确定等,就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在搜集安全投入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分析,全面、系统、多方位地对安全投入的投向、投入力度、合理性等进行研究分析,以真实地反映安全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安全投入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企业进行安全投入。
2构建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投入统计指标是反映安全投入状况数量特征的概念,包括指标名称、计量方法和计量单位3个要素。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就是按照安全投入统计内在的客观联系,把从各方面反映安全投入的指标有机的组合起来,表现为一种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的关系,能全面深入地分析安全投入的现状及其规律。因此,在建立时,除了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目的性和可比性这些基本原则外,还应恪守安全生产管理决策、实用性、需要与可能性、各指标之间衔接与配套等几条原则。
2.1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决策需要的原则
2.1.1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决策的需要
在国家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个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现有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建立并广泛应用起来的,只有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变化才能满足当前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决策的需要。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及时准确地得到统计数据支持。而统计数据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统计指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实用。
2.1.2满足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安全管理的需要
在建立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的时,必须方便主管部门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获取安全生产信息,满足其进行宏观决策的需要。
2.2实用性原则
新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要有利于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用于指导安全生产。
2.3需要与可能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首先要考虑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主要是满足制定和监督规划、编制计划的执行情况、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但同时必须考虑指标数据的来源和获取的难易程度,必须将对信息的需要和数据获取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考虑。
2.4各指标之间衔接、配套,与其他指标相容的原则
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从全局考虑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各统计指标必须相互衔接、配套才能说明总体,才能引导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同时,统计又必须与会计和业务三者统一起来,要求三种核算指标的含义、范围、原始记录等都尽可能统一起来。
3安全投入分析
考虑到现有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该从安全投入功能分析的角度来建立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
3.1安全投入
安全既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效益活动”[1]。除如上所述要进行安全投入,必须坚持安全投入效益最大化原则之外,同时还必须坚持安全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一致的原则,坚持发展安全与发展经济比例协调的原则,坚持安全发展的超前性原则,即在进行安全投入时注重进行预防性投入而不是事故发生后的事后投入。
安全投入是指企业为达到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而将一定资源投放到安全领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资源的总称。既指安全投资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又可以是投入到安全活动中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2]。
3.2安全投入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把安全投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投入功能对安全投入进行分类,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安全投入的产出,了解安全投入的分布,同时也有利于对安全投入进行科学地统计分析。
按照投入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安全投入分为安全工程项目投入、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应急救援投入、安全宣传教育投入、日常安全管理投入、保险投入和事故投入七大部分。因为所投入的物力和财力均能够较方便地用金钱的方式表示出来,所以又可以将每一类投入划分为金钱投入、人员投入与时间投入。
有的金钱投入在投入后,其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周期,如安全工程项目的投入,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在其生命周期内不需再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只需很少的维护费用,称之为连续性金钱投入。
(1)安全工程项目投入。指企业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
(2)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指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职工保健的费用。包括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服装、安全帽、安全手套、防护眼罩等)费用、职工体检费用、职业病预防费用、消暑饮料费用。
(3)应急救援投入。指企业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包括应急救援设施(如消防用具)费用,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参与应急救援及演练人数、时间长度。
(4)安全宣传教育投入。指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参与安全会议以及安全活动的人数、时间长度。
(5)日常安全管理投入。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包括安全员(兼职和专职)人数、安全员的工资、津贴和办公支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建立及运行维护费用。
(6)关于保险投入。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是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挂钩的,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来调整保险费率。而在国内,保险费的确定基本上与企业的危险等级和安全生产状况不发生联系,所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不到促进作用。但考虑到企业保险费率的调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以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将企业财产保险、车辆保险、工伤保险作为企业的安全投入。
(7)事故投入。是指在突发事故发生后,企业为了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损失、处理事故而不得不进行的花费。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①事故处理活动费用;
②对伤亡职工的救治与赔偿费用;
③环境污染处罚与治理费用;
④事故发生导致企业停产的损失;
⑤企业价值损失和时间上的投入。
企业价值损失指企业信誉的降低、形象的破坏,是一种负投入,是对前期用于提高企业形象、信誉的投入的损失。时间上的投入包括处理事故花费的工时、员工转岗或培训新员工的工时损失。
4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安全投入统计指标应反映上述各项投入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结构如图1。
4.1反映安全工程项目投入的指标
(1)百万产值安全工程项目资金(万元/百万元),n为安全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
(2)安全工程项目保养维护费(元/年)。
4.2反映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的指标
(1)(元/人.年),n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年限;
(2)人均保健费=(元/人.年),其中,保健费=体检费+职业病预防费+消暑饮料费。
4.3反映应急救援投入的指标
(1)应急救援设施资产占固定资产比例=(%);
(2)应急救援办公费用比例=(%);
(3)应急救援受训人员比例=(%);
(4)人均应急救援受训时间=(小时/人.年)。
4.4反映安全宣传教育投入的指标
(1)安全教育设施费(元/年);
(2)人均安全教育活动费=(元/人.年);
(3)安全教育普及率=(%);
(4)安全教育包括三级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岗位培训等;
(5)安全活动普及率=(%);
(6)人均安全活动时间=(小时/人.年);
4.5反映日常安全管理投入的指标
(1)安全员配备率=(%);
(2)安全员办公费用比重=(%);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费(元);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费(元/年)。
4.6反映保险投入的指标
(1)人均工伤保险费=(元/人.年);
(2)百万产值财产保险费=(%);
(3)车均车辆保险费=(元/车.年)。
4.7反映事故投入的指标
(1)事故经济损失=事故处理费+伤亡职工救治与赔偿费+停产损失+环境污染处罚与治理费(元/年);
(2)百万产值事故经济损失率=(元/百万元);
(3)事故受媒体的关注度:市内,省内,国内,国际;
(4)工时损失率=(%)。
4.8综合性安全生产投入指标
4.8.1宏观综合性指标
(1)安全资金投入合格率=(%),注:这里的安全资金指安全投入中除去事故投入,其他各项投入中的资金投入,下同;
(2)安全员配备合格率=(%);
(3)安全时间投入合格率=(%);
(4)国民产值安全资金指数=(%);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比例=(%);
(6)工时损失合格率=(%);
(7)事故经济损失合格率=(%)。
4.8.2微观综合性指标
(1)安全周期性资金投入强度=(元/百万元.人);
(2)安全连续性资金投入强度=(元/百万元.人);
(3)安全时间投入强度=(小时/人);
(4)安全总投入:分为两部分,事前投入指数和事后投入指数。两者的计算类似,可以归结为:
安全总投入=安全周期性资金投入×w周+安全连续性资金投入×w连+安全时间投入×J时间×w时间+人员投入×J人员×w人员。
式中,w周、w连、w时间、w人员——各部分投入的安全生产贡献因子;
J时间(元/小时),J人员(元/人)——将时间和人员投入用金钱来表示的转换系数。
5总结 安全投入与其他投入一样,也会产生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产生社会效益。尽管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等都提出了企业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投入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职工的安全健康。但对应该投入多少,如何合理地进行投入使企业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企业管理者得不到任何答案,结果就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认为投入与不投入、多投入与少投入一样,尤其是对于量多面广的中小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投入不合理已成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3]。
笔者通过对安全投入的重新定义以及根据投入所发挥的功能对安全投入分类,能达到以下目的:
(1)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安全投入以及安全投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依据安全投入类别重新设计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既方便于统计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的进行,同时也有利于对安全投入的合理性、投入方向进行全面地科学分析,从而为指导企业优化安全投入提供科学依据。“”版权所有
(3)对于进行总体分析时,时间投入、人员投入与资金投入的统一转化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大量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具体的比例因子。
参考文献
[1]武喜尊.论安全与经济效益[J].中国煤田地质.2002(14):77~78
XXX年 ,高炉车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突出安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开展安全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夯实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车间借力打力,狠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完善各种记录。为了推进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提升车间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完善车间各种制度和规定,增强了规程的严密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通过“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节能环保月”等载体大力开展各种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认真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及时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对一线职工发放了紫菜汤、榨菜等,确保了职工安全度夏。三季度重新组织人员进行了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均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加强日常管理。认真做好职工的职业健康卫生工作,按照上级规定为职工配发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今年以来,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及各项宣传工作,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利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法律意识。特别是11月份,对转岗的8人进行了安全教育,保证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融入岗位,安全工作。
认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及审证、取证工作。根据车间生产需要,部分职工通过特种设备教育培训取得了特种作业证,确保持证上岗率100%。
三、加强专业安全管理,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为安全提供强力保障。
车间组织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综合检查,重点对介质管网、特种设备、安全用电、煤气水封、皮带运行、消防安全检查等多项专业和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隐患都及时安排整改,整改率100%。继续完善特种设备档案和检查档案,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并定期组织校验,确保特种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为强化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积极倡导并形成从身边查隐患,从源头堵漏洞的安全习惯,继续开展了“立足岗位查隐患,自提整改保安全”活动。车间职工积极立足本岗位,深入排查治理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用实际行动有效防范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做好高炉检修、抢修期间的安全工作。
为确保各类检修的安全顺利进行,车间严格执行“九不检修”“六严禁”“六必须”等检修作业制度,建立实施了以检修前危险预知、作业前安全措施三方确认、开试车前安全确认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确认制。在检修作业活动前,认真开好检修安全会,将辨识出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做好安全交底工作,让职工学习掌握,用于指导检修工作。在检修作业过程中,以填写安全确认单的形式,严格执行停电、挂牌、监护等制度,签字确认后,发出作业指令,才能启动重要设施或作业控制程序,进而达到层层负责、层层确认的要求。
五、进行重大风险控制,遏制恶性事故发生。
为了吸取冶金企业较大、重大事故教训,加强高温液体、煤气、氧气等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达到重大风险“预知、预防、预控、预案”管理的目标,根据上级要求,车间结合高炉生产实际情况,利用班前会、周三班组安全会、微信、钉钉等各种媒介,组织职工学习事故案例,汲取事故经验教训,通过事故案例的学习教育,切实强化了职工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操作技能。狠抓高炉炉前安全出铁确认工作,加大对高炉炉前事故残铁坑的检查力度,杜绝跑渣跑铁事故的发生,确保高炉安全生产。
六、做好事故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应急技能和水平。
今年以来,按照相关科室的要求,车间每月组织不少于2次的事故应急演练,重点是煤气防护、高炉车间突发事故、高温防暑、火灾急救等冶金企业常见事故。通过演练,提高了职工遇到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
七、结语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认真的工作,既不能搞突击,又不能断章取义。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车间将在公司和厂部的领导下,更加努力工作,敢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加强车间自主安全管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学习典型事故案例,查缺补漏,继续全面提升职工安全素质,打造本质化安全环境。
模式建设内容:以水电工程建设过程本质安全管理模式思想为指导,通过建立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体系、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体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其符合模式运行的要求,建立封闭式多维现场安全监控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进而推动本质安全管理模式的建设,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 工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1.1 本质安全管控体系构建
通过完善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构建集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于一体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内容,明确水电工程管理单元,管理的流程,提示关键的流程节点、风险因素及涉及的相关方。
1.2 应急预案体系修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形成内容全面的预案体系,内容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全面提升现场应急救援能力。
1.3 安全检查标准的建立
编写《观音岩水电工程安全检查标准》,全面覆盖水电工程施工各阶段、现场施工各方面,明确安全检查内容与范围,实现安全检查标准化。
1.4 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设计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结合观音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编写《观音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全面规范水电工程安全管理。
2 本质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
建立实现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各参建单位一体化管理的《观音岩水电工程本质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安全管理各项业务可在线申报与审批,各类安全数据信息化管理,并展现工程上一些安全信息,公布安全绩效。
系统业务模型如下: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2.1 法规标准制度
用户通过该模块主要是查阅相关法规、标准、以及公司制度,同时也可增加法规、标准。
2.2 组织机构管理
各参建单位用户通过该模块管理本项目的安全组织结构,可进行分类、维护、调整、浏览、查询功能。
2.3 人员管理
记录入场的所有人员的基本信息、取证情况、培训情况等相关信息。
每个员工发放ID卡,实现一人一卡,ID编号与个人身份证关联。
2.4 安全生产目标
通过该模块接收、登记业主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并通过该模块把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到具体部门、负责人,以及明确对业主、施工单位的安全目标。
2.5 安全投入管理
通过该模块进行编制劳动保护、安全措施计划,提交上级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劳动保护、安全措施计划内容进行落实,随时填写资金投入与计划完成情况。
2.6 动态危险源管理
本模块基于《观音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手册》登记本项目的危险源,如:危化库、地质灾害地带等,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的危险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2.7 安全技术方案管理
通过该模块可编写各种安全技术方案,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交安全技术方案,业主可进行方案审查。对审查通过的方案进行存档管理。
2.8 例行工作管理
记录管理安全会议、安全活动、安全简报、安全总结、安全生产记录等相关信息,会议/活动现场记录以图片形式上传,如果未上传,则在安全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
2.9 作业许可管理
实现对动火证、高危作业证、放射性探伤作业证、密闭空间作业证进行申报、审批,审批信息可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并可进行打印作业证。
放射性探伤作业审批后,会通知所有人员时间、地点,避免人员进入探伤区域。
安全人员可以使用“安全通”在现场进行流程处理。
2.10 特种设备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记录管理建设中所使用施工机械和设备信息,定期对其进行检测检验、检查。通过该模块可记录管理这些设备台帐、检测检验记录、设备资料档案等信息。
设备检测检验到期前,系统可自动发送短信和系统消息进行提示。
2.11 安全设施管理
通过该模块,施工单位管理安全网、安全标志、照明设施、防护栏杆等安全设施台帐,记录基本信息,同时需要记录检验相关信息。可设定定期检验提前提醒功能,实现系统消息与短信两种方式提醒。
2.12 职业健康管理
实现系统化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从而为完善工程的职业卫生管理,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通过该模块可进行职业危害评级、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病管理、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伤保险管理等内容。
2.13 应急救援管理
通过该模块管理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应急物资、专业应急队伍,为业主提供审阅,同时提供应急培训与演练平台,业主可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在线模拟演练,提高对典型事故的应急能力。
2.14 安全检查
该模块用于项目的月度安全大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如构成隐患进行隐患登记。功能包括:检查计划、检查记录与总结、检查标注与检查表维护、隐患登记等。
现场安全人员可以使用“安全通”及时反馈现场信息。
2.15 人员违章管理
基于管理人员安全检查,可以将检查中员工违章行为表现情况记录到该模块中,并进行培训、处罚及退场的处理。
该模块与多媒体安全培训系统接口。
2.16 隐患管理
通过该模块登记安全检查或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并责令责任单位(个人)限期整改,实现隐患登记、隐患整改、隐患复查、隐患管理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2.17 事故管理
各施工单位通过该模块记录管理发生的事故信息,发生事故及时通过系统上报。事故信息作为对施工单位考核的部分内容,如果施工单位不登记或者不及时登记,业主可手动进行扣分处理。
2.18 安全绩效分析
将各模块数据汇总、分析,给出图表式安全绩效分析结果,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19 安全奖惩管理
安全奖惩管理包括对个人的奖惩和对施工单位的奖惩。
个人奖惩主要针对个人违章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对施工单位的奖惩针对各施工单位的安全绩效情况进行奖惩。
该模块读取“人员违章管理”和“安全绩效分析”的数据。
3 封闭式多维现场安全监控平台
工程多功能封闭式安全监控管理以工程内的封闭区域为管理单位,用封闭围栏实现与外界隔离,在管理范围内对进出区域的人员、车辆等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控管理,以保证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车辆等的安全。
其业务功能图如下:
通过封闭围栏周界报警系统,禁止非现场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通过ID卡准入管理系统控制施工现场人员、车辆的出入;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定位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入场人员、车辆进行定位跟踪,并建立GIS地图电子围栏,实现分区控制;通过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人员、车辆、物料、边界的状态;现场安全人员手持“安全通”在封闭区域内移动办公,实施封闭区域的监控,及时处理安全事务。最终实现全方位、封闭化的监控管理的功能。
4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体系
刚才听了5家企业负责人的发言,也听了基层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的发言,特别是省总领导、专家的重要论述,听后很受启发。东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家华代表广大的企业家发出了“倡议书”。这个举措很好。下面就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我谈三点想法,讲的不正确的地方请省总领导、专家指正。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开展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1、把握当前形势。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全总专题研究工会深入推进创建活动的问题,作出一系列安排,并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进行会商达成了共识。去年八月省委召开了工会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会议和文件都强调要“建立健全工会维权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切实维护职工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推动实现体面劳动。”今年3月的省总工会全委(扩大)会议,也着重研究部署了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省内外不断发生影响很大的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事件。比如连续坠楼事件。当初,集团认为几个员工跳楼与43万员工比对,是一个忽略不计的小事,最后导致“连续12跳”,职工情绪与媒体的“叠加效应”,逼着集团连续两次为职工涨工资。再看省内的,日本独资企业东风本田供应商艾帕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0多员工6月17日罢工,要求加薪。第二天,市总工会领导亲赴现场指导,最终促成了谈判的顺利进行,职工工资总额约每人每月增加了500元,罢工事件就此平息。劳动关系不和谐,影响生产经营,影响职工权益,影响社会稳定。可以说,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也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2、提高思想认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一个综合载体,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一项有力举措。同时,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应该看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具备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分不开的。就企业来说,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最好的发展环境,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了,发展顺畅了,才能更好地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开展创建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借鉴创建经验。总结刚才几位企业老板介绍的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我认为在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中要做到“四有”:
一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发展推动和谐;要始终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形成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创建目标。要紧紧抓住企业发展壮大这一战略问题,紧紧抓住劳动关系领域的核心问题,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创建工作。
三是要有一套有效的保障机制。要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坚持把大事交给职工决策,多方面接受职工监督;不断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明确、规范企业和职工的权利、义务;不断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证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群众监督机制,全力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完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加大投入,严格考核,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四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要坚持科学组织,科学规划,严格考核。要努力把握创建活动的规律,建立申报制度、考察验收制度、评审工作制度、表彰奖励制度、评价复核制度,体现系统化、规范化、求实效的特点。
二、明确标准,抓住重点,分步推进我市创建活动
1、明确标准,提高水平。什么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从全总到各地工会都在探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标准。据我了解,各地制定的标准表述有多种,但都离不开全总所说的八个方面。这就是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尊重和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与特殊权益;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依法拨缴工会经费。我们要按照这个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有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创建标准。我认为再说简单一些就是依法用工、体面劳动,主动关心、善待职工,利益攸关、文化认同。
2、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要以劳动关系领域内五个方面的核心问题为重点,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分步推进。一是要加强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充分保证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要确立职工在劳动关系中的政治地位。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充分尊重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进一步动员职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二是要加强分配机制建设,落实好职工的经济权益尤其是劳动报酬权益。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要完善内部利益调整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正常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职工参与的工资决定机制,促进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要切实搞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不断提高集体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以维护利益分配的公平正义。三是要加强劳动保护机制建设,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健全群众监督网络;要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深入实施安康工程,减少和避免职业危害与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四是要推动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要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要积极参与推动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五是要不断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用和谐企业文化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要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指导企业按照职工教育法律法规要求,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要建立监督和保障机制,足额提取并正确使用职工教育经费;要积极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3、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按照创建重点和标准,我想可以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分成三个类型:“发展型”、“保障型”、“纳入型”。具体说来,就是对于效益好的企业,我们要求高标准地进行创建;对于经济效益一般的企业,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争取创建;对于企业出现困难的,要进行培育,帮助这类企业进行创建。创建评选活动可以每两年组织一次。具体评选采取各地推荐申报和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领导小组实地考查验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初选,对初步确定的入选企业并向社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公示。通过这样的办法,力争五年内,全市企业创建活动基本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中型以上企业和60%以上的小型企业基本达到创建标准。
三、加强协调,完善制度,着力提高创建活动的整体水平
1、加强协调配合。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三方运作、多方配合、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创建活动工作格局。要积极推动党政把创建活动纳入到当地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纳入到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责任制进行考核。要发挥各方优势,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联合新闻媒体,对创建活动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和大容量、大力度的宣传报道,特别是要重点宣传、深刻剖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发展成就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各类企业努力实现创建活动的目标要求。
2、完善相关制度。要不断完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内容和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创建活动领导工作制度、创建工作检查指导制度、创建活动各个单位工作职责分工制度、创建活动工作议事规则、创建活动宣传教育及经验交流制度、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基本标准、评选程序、管理办法、表彰办法和奖励政策等制度办法,建立起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长效机制。要及时发现、积极培养、大力选树各种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局工作。力争用一年的时间,选树和培养一批示范典型,并进行检查。不断总结经验,尤其是对源自基层的、具有代表性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要认真解剖,找出规律性,提升到制度层面。要不断加大考核、评价力度。要坚持按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进行考核。要完善命名表彰制度,做到定期表彰、规范办法、明确待遇。要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凡达不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不得参加先进企业、诚信企业、五一劳动奖状和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的评选。企业如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职工群体性上访、恶意拖欠工资和非法雇用童工等事件,不得授予荣誉称号。获得“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称号的企业,如果发生以上现象,由授予单位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示。
3、发挥工会作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也是大有作为的。要立足推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工会的动员组织作用;要着眼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工会的教育引导作用;要围绕改民生、促和谐、保稳定,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护服务作用;要致力密切党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活跃工会工作,才能更好地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要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提高各级工会服务职工群众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关键词】 企业工会;和谐发展;民主管理;作用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时的必然表现,然而在企业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企业工会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全总要求,坚持改革发展;促进和谐发展,坚持快速发展;坚持维稳坚固,保障和谐安康;提高全民素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体现特色,展示作为。
一、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好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
在企业内部,组织好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和经济技术创新等活动,是发挥工会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善于创新不断提高竞赛的科技含量,确保开拓发展的队伍永葆青春活力。
一是要按照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制定谋划好活动的目标和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企业年度中心工作,分阶段总体推进。
二是灵活多变,不搞形式主义。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竞赛项目。当然竞赛不是做表面文章,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尽早尽快掀起比、学、赶、超的氛围,目的是确保最佳竞赛效果。
三是内容丰富,提高吸引力。根据员工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党团员分布等情况,设立示范岗、先锋岗等,分别制定标准,提高生产效率。
四是合理评比,保持旺盛士气,促使创造更多奇迹。及时总结评比是指要分阶段搞好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调整,不到年终算总帐;另外,缩短评比周期,还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竞赛热情,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加大宣传力度,以设立“标杆”等形式,提高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的宣传效果,促进竞赛奇迹的不断创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提高职工素质,增强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动力
培养和造就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需要,也是职工个人成长进步、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举措。
1、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提升职工素质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职工的思想,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坚定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把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和企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职工的热情凝聚到为企业改革发展上来。要着眼提升职工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企业文化等内容,强化职工道德意识,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和义务,形成和谐的矿区氛围。
2、科学的培养员工的文化素质
通过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使得企业内部拥有一支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职工。特别从新科技、新知识上抓起,帮助职工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升生产力水平。抓好职工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着眼更新知识体系,组织职工跟踪学习相关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开阔视野、启发心智。
3、提升员工业务技能素质
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岗位实际,引导职工学习本岗位本专业的新技能新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鼓励职工在掌握本职业务的基础上,多学习和了解掌握相关岗位相关专业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苦练绝技、绝活、绝招,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三、健全企业法律,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工会组织在《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有重点地维权,成为职工信得过的组织。煤矿企业现阶段维权的重点是:做好安全生产保护,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创造条件,确保职工上岗。首先企业工会应努力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监督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识别能力,照章作业,定期组织职工对安全隐患进行自查自纠,把“安康杯”竞赛活动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始终,创建“安全和谐”的职工之家。其次是做好劳动权益的维护。目前,职工劳动权益的维护显得越来越重要。工会除了积极参与制定管理办法、进行源头维护外,还要进一步监督政策的落实,对于无故让职工息工待岗的侵害劳动权益的行为,工会有权提出警告,并限期改正,以最大限度地为职工创造上岗就业机会,维护好职工的劳动权。第三是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不欠薪和不欠缴社保基金制度落到实处,维护好职工切身利益。
四、畅通民主管理渠道,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
关键词:HSE 体系 建立 实施 问题 解决办法
HSE 管理指组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其经营活动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其产生的后果,并通过系统化的预防机制消除各类事故的隐患,从而有效地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HSE管理体系将组织的经营目标转化到以人为本、重视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组织、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了提高HSE 管理体系运行效率,真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都在竭力提高HSE 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使之更符合企业实际,而不愿意仅仅是为了认证或应付上级检查而建立体系。
体系建立与实施一般分为准备、初始评审、策划、实施四个阶段。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在体系建立及实施方面容易出现一些“写未写到”、“做未做好”、总结及改进意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下面拟就这几个方面常见问题结合本人的理解,谈谈看法。
一、HSE体系小组工作效率不高的解决办法
1.小组成员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应该从主动工作态度、工作热情、专业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等方面考虑,对HSE体系比较了解,接受过内审员培训。
2.HSE体系小组分工要明确,采用集中办公形式。集中办公的优点:一是可以保证所有成员都能集中精力完成此项任务,不会被所在部门安排的其他临时任务打断工作节奏,影响工作进度,保证时间充足;二是便于小组内所有成员能够彼此及时地进行讨论沟通,加强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二、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解决办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具体,划分工作阶段,明确每一阶段工作目的和完成标准。
2.确立工作例会机制。定期召开体系建设工作例会,根据不同的工作阶段每周或两周举办一次,也可根据实际对会议频次进行调整。会议最好由管理者代表主持,会议内容主要是听取前一阶段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研究解决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置下一阶段具体的工作任务。
3.建立适宜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已有的奖励制度,可以采取申请体系专项奖励、月度和季度奖金考核、HSE业绩兑现、生产例会通报等办法,保证体系建立及运行的进度和质量。
三、管理现状调查不细的解决办法
明确管理现状调查的程度。个别企业对于管理现状调查,仅停留在收集并确认现行有效制度和记录目录方面,缺乏对具体管理流程的进一步梳理。在收集现行制度的同时,应与相应的管理岗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现有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的需不需要改进,改进建议有哪些,寻找优化和简化机会,为下一步的体系策划打好基础。
四、法律法规收集过多但识别不具体的解决办法
1.建议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分类别(国家、地方、上级、行业)、分主次(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密切关系)进行收集。重点收集与安全、消防、环境、职业健康、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安全及生产许可、计量、节能、项目建设等方面有关的基本大法、实施条例、地方规定、规范及排放标准。对于和企业生产经营关系不大,同一类别与其他主要法律法规内容有重复的可以不纳入体系适用范围。
2.可以采取分专业和集中的方法进行适用条款的识别。法律法规条款识别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具体工作。对于适用法律法规数量特别多的专业,可以组织专人集中时间、集中办公来识别;对于适用法律法规数量不太多的专业,可以采取划整为零的方法,由各相关管理部门识别本专业适用法律法规的具体适用条款和适用部门,统一报体系小组进行汇总编目。
五、程序和制度之间的关系不清的解决办法
企业在确定文件清单时往往都会有一个疑惑:标准要求建立的个别程序文件与已有的管理制度控制内容一致,程序和制度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制度重点在于明确某项活动的政策和标准,程序重点在于规定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实现途径,但都包括实现流程和工作标准要求,所以,制度可以转化为程序,但要对实现途径进行完善。对于较为独立的同一个活动尽量在一个制度中进行规定,避免多头描述易出现的规定交叉矛盾。
六、个别职能分配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的解决办法
体系要素主管部门的设置应与原有的行政职责保持一致,并充分体现“谁主管、谁负责”的职责划分和实施原则。如:公司的法律法规主管部门是法规处,那么要素“5.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主管部门也是法规处,不能因为是对有关HSE法规进行管理,就把职责划分到与HSE专业管理有关的安全环保部门。
七、体系文件执行力差的解决办法
及时实施体系文件培训,强化考核。体系文件后,好多企业都存在大部分体系文件持有人不看文件,只有内审员在内审前认真学习,其他人员也是在出现问题需要寻找处置依据时才翻开看看。应及时组织各层管理人员学习程序、制度要求。只有明确掌握了文件要求,并遵照执行,工作才不会出现偏差。同时,应采取有效方法对管理人员的程序和制度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巩固培训效果。
八、内审效果不理想的解决办法
1.企业的内审应关注实际操作和文件规定之间的符合性和体系运行效率的检查。检查表应该结合程序、制度、操作文件等具体规定编制,检查内容不能太粗。因为内审员对于企业的体系运行情况比外审员要了解的多很多,所以对于符合性的证据没有必要进行详细记录,对存在问题进行重点记录即可,对于需要作为榜样进行表扬的工作也可记录的详细一些。
2.抓好内审不符合的举一反三整改验证。多年的体系运行事实证明,彻底整改一个问题比简单的纠正十个问题更有作用。提出举一反三整改要求后,对整改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一定要组织现场验证,必要时,由安全总监或管理者代表带队进行专项验收。
参考文献
[1]高建民. HSE理念与管理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2003(7).
[2]郑莉,王娟,赵云胜.我国石油企业全面推行HSE 管理体系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0).
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是这次会议重点研究的专题之一。陈总在报告中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会议还将讨论《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根据会议安排、党组意见和陈总报告的精神,下面,我就《决定》及其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制定《决定》的必要性党中心、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心经济工作会议,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书记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总理强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果断遏制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重大举措,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对新时期依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集团公司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的重要保障,是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组建以来非凡是重组改制以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党中心、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生产经营秩序和安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呈稳定好转态势。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非凡是去年发生了12o23井喷特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形象。今年以来,集团公司深刻吸取12o23事故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安全生产治理。先后召开党组会、总经理办公会、安委会、安全工作(视频)会、防汛工作会等各种会议,分析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党组成员带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年、群众性安全教育及全国安全生产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专家及时清理、修订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并立项整改;还把安全写进《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的核心经营治理理念中。从总体上看,各企业都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治理。上半年,集团公司共发生职工伤亡事故44起,死亡9人,重伤11人;发生交通事故32起,死亡23人,受伤36人;发生火灾事故10起,死亡2人,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但安全生产指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事故总量并没有降下来,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与以往变化不大。以上情况说明,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重,任务非常艰巨。痛定思痛,我们必须对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有一个冷静的思考、深入的分析。为什么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我们还仍然发生了12o23事故?为什么我们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安全生产状况还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客观地分析事故多发原因,一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正处于安全事故多发期;二是石油石化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多,时时都存在着潜在事故灾难的威胁;三是我们石油集团规模大、人员多、战线长、布局分散,影响安全的因素比较复杂等等。但事故就一定是必然要发生的吗?按照12o23事故责任认定,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现场治理不严,违章作业。分析12o23事故,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连续违章,起钻与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起钻过程中,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不执行坐岗观察制度,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等等。上述环节,有一个能控制住,有一个不违章,就有可能避免事故发生。分析近几年我们发生的事故,三违行为导致的事故,都在60以上,加上安全设施缺少,设备存在缺陷等,也属于违章因素,总之,违章导致事故占总数的85以上。12o23事故还暴露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很多薄弱环节,突出反映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完善,基层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教育培训没有完全到位,处置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还不够完备等
等。这些都决定了新形势下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12o23事故告诫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或麻痹大意。正确分析集团公司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既要看到形势严重、任重道远的一面,又要看到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一面。近几年有90以上的基层队没有发生事故,大多数企业是达标的,还出现了连续三年、五年,甚至更长周期的安全生产先进企业。这些都说明,只要我们重视,只要我们工作到位,是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非凡是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安全治理,从基础工作入手,从提高员工素质非凡是全员安全意识出发,立足于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集团公司在认真总结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决定不同于规定、办法,决定主要对关系安全生产全局的重要问题做出纲领性、权威性的主张。决定出台后,要配套制定一系列规定和办法,
进一步明确怎么做,谁来做,做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检查、评价等细节问题,来实现决定的主张。二、《决定》的主要内容《决定》起草工作始终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进行。党组书记、总经理陈耕同志5月初就提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的主张,出台《决定》开始在党组成员中酝酿。5月中旬,党组责成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两个质量安全环保部具体组织起草《决定》。5月底,质量安全环保部抽调部分企业的安全治理人员,邀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有关专家组成起草组,开始起草《决定》起草组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现有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认真总结经验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征求机关有关部门、部分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领导、专家的意见,数易其稿,形成了《决定》的初稿。6月29日,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对《决定》初稿进行了初步审查,决定再征求部分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意见,修改后形成《决定》讨论稿,提交本次会议讨论。《决定》的起草着力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着力解决集团公司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要害问题;二是根据国家近几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具体化;三是结合企业实际,将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体现在《决定》中。《决定》共计五部分36条。第一部分提高熟悉,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第一位。这一部分共5条,包括思想熟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责任制、全员安全意识和治理机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主要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出,规定了坚持的方针和主要任务,确定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战略目标和分阶段的具体目标。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阶段性的,同时也提出了要分年度下达控制指标,激励广大员工共同为实现目标努力。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要害,必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决定》规定了企业要逐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全员负责,并对责任制的落实作出了规定,这样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有人抓,安全生产有人管。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保障的对象,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决定》既规定了企业要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权力,又规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治理机构和治理人员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针对目前仍存在安全治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等问题,对企业建立三级治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作出了规定,对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根本上说,设置安全治理机构和配备安全治理人员,要以满足本单位安全生产治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这样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有人具体管、具体负责。第二部分夯实基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治理这一部分共10条,主要对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治理工作作出了规定。其中,安全政策治理基础工作方面4条,即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依法签订安全生产合同、保证安全资金投入与缴纳保险费用;安全技术治理基础工作方面4条,即实行危险作业许可、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严格执行安全评价和三同时治理、加强安全生产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基础保障治理工作方面2条,即强化企业安全技术培训、加强基层安全建设等。这些内容都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治理,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作出规定,也是对生产经营单位具有约束力的重要措施。第三部分突出重点、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这一部分共12条。主要是针对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对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需要重点加强治理的工作作出规定。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特种设备、职业健康、交通、消防、建设项目现场、事故隐患整改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自然灾难等安全治理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加强井控治理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12o23事故沉痛教训要求我们进一步高度重视的工作,为此《决定》提出十个加强,并把加强井控安全治理放在第一位。对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和编制完善各级应急预案作出规定,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处置突发事件、减少损失。第四部分强化监督,严格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这一部分共6条,主要规定了健全安全监督体系、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纠正三违行为、严格事故处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严厉事故报告纪律等内容。这些规定,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手段。集团公司近几年来建立安全监督体系,配备安全总监、副总监,推行施工作业项目监管分离、实施异体监督,是符合各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治理工作实际的,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后,要加强企业内部作业者或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使其逐步走上真正的第三方监督。严格查处违章行为是我们要重点加强的工作。违章造成事故,是当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析集团公司几年来发生的事故,包括12o23井喷特大责任事故,绝大多数是违章行为以及监督不力造成的,所以,要把查处违章摆到与查处事故责任者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狠反三违行为尤其是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长期坚持;对发生的事故,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严厉事故责任追究,近年来党中心、国务院非凡重视,并形成了许多具体案例。《决定》从爱护干部出发,规定要依据事故责任认定,对确实负有领导责任的责任人,按事故等级分别给予组织处理或行政处分。第五部分加强领导,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和工作格局这一部分共3条,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构建安全生产网络和工作格局作了规定。安全生产涉及方方面面,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各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列入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企业的各部门都要切实负起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形成企业各级行政正职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副职负主管责任、其他副职负分管责任、安全总监负监督责任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及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分系统负责、分层次治理、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贯彻落实《决定》的几点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是集团公司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水平的重大举措,《决定》是集团公司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决定》,是各单位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方面的头等
大事。怎样贯彻落实《决定》我强调三点。(一)贯彻落实《决定》,实是要害实就是求真务实、讲求实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扎实。各企业要把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要害性工作抓紧抓好。年底前,都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重新进行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职责要简练、务实、有针对性。要配套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办法,实行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将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机制。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促进员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安全意识;以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安全生产治理机构要落实。各企业要认真摸清现有安全治理机构和安全治理人员配备情况,以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要为原则,设置安全生产治理机构,落实编制和充实人员。各企业及企业所属二、三级单位,非凡是油气生产、储运、炼油化工、工程技术服务、建筑施工等不到300人的企业所属三级单位,要按规定设置专门安全生产治理机构,尽快形成企业三级机构,四级治理的安全生产组织网络。机构设置要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力争年上半年全部配齐人员。这项工作由人事劳资部门、监察部门、安全部门一起督导落实。安全生产费用要据实列支。各企业要保证用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要列入计划、纳入预算、优先保证。按规定和实际需要列支事故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措项目经费。作业者、建设单位、承包商都必须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施工作业现场达到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得以经营困难、降低成本等为借口减少安全投入。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企业效益差一点可以靠今后的工作弥补,但人死了不能复生。事故隐患整改要害在于及时,各企业要继续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对过去遗留的事故隐患,力争用3到5年时间整改完毕。对列入应该治理的隐患项目,要按照分工,确定整改人,挂牌督查。对隐患不治理,不能上新项目。各企业安全监管部门对列入整改计划的项目,要定期督查;对未整改项目定期公布,限定整改时间。集团公司将组织整改事故隐患专项督查组,检查、督导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培训要注重实效。搞好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各企业要抓好安全培训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培训设施和条件,形成四级安全生产培训网络。培训部门和安全部门要制定全员安全技术培训计划,组织编写符合各类人员实际需要的安全培训大纲、教材、题库和考核标准,采取各种途径,提高培训质量。年底以前,完成生产经营企业及所属重点二级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治理人员的培训,取得上岗资格,满足申请国家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企业还要做好其他治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化现场操作人员,尤其是班组长、新上岗和转岗员工的培训,力争在底前,脱产培训一遍。安全监督要切实到位。各企业要按照集团公司的规定和要求,配备安全总监、副总监。年底前,完成企业安全总监、副总监的配备;年底前,基本完成企业所属重点二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总监、副总监的配备。在企业或企业所属工程技术服务二级单位设置专业安全监督站,人员基本配备齐全。要加强安全监督站建设,规范运作,形成完善的内部第三方的监督机制,按规定派驻安全监督。力争用三年时间建立起监管分离、同体治理、异体监督的监管模式,不断提高现场监督水平,确保施工作业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二)贯彻落实《决定》,严是前提严就是严格治理、令行禁止。凡事严字当头,真正做到在安全思想上严厉、制度上严谨、组织上严密、治理上严格和纪律上严明,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查处违章要严厉。各企业要把反违章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狠反违章非凡是狠反习惯性违章的力度。年内各企业都要制定违章处罚规定,对查出的各类违章行为,不管是否造成事故,都要严厉处理,决不姑息;对严重违章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理,直至下岗、解除劳动合同,决不搞下不为例。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遵章守纪、安全意识普遍增强、三违行为明显下降的良好氛围。专项整治要严格。各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切实搞好十个加强。要针对薄弱环节,研究下一步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突出重点,主要加强以防井喷、防爆炸、防火灾,防特大交通事故为中心,做好井控、危险化学品、交通、消防、民爆器材、特种设备、生产作业现场等方面专项整治工作,严格生产过程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整治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力争在两年内取得实效,推动集中专项整治向规范化、制度化治理转变,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制程序。安全评价、三同时治理要严谨。按规定认真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引进项目的安全预评价、竣工验收评价、三同时治理工作,以及重要生产装置、生产项目、生产区域的评价、评估工作,严谨细致审核。
(三)贯彻落实《决定》,细是查评价报告,真正从源头上把住安全关,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保证细就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事故总是起因于细节上的失误。因此,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把精细化治理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每道工序,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安全指标要细化。各企业要结合《决定》提出的、分阶段目标,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分别提出各个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预期目标,并依据规划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制定分年度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到基层单位。要把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列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之中,做到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发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导向、约束、激励和评价作用。修订规章制度、完善事故预案要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