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称日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日语听力;课程现状;对策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是检验学习者学好一门语言的标准。在这四种能力中,培养学习者听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高职日语专业学生对于听力技能的掌握不够好,笔者就高职日语听力教学存在的现状及对策做出了一些探讨,望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日语听力教学存在的现状
1、教材方面。目前,日语听力课教材有《初级日语听说教程》、《中级日语听力教程》、《日语听力课堂》、《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导与模拟试题集》、《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对策》、《日语听力教程》。这些听力教材大多是一些关于听力考试的应试教育教材,与精读课课本不能相匹配,而且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且与日常生活工作不相符。教学内容又是依附着教材走的,当教材局限性就会限制着教学内容。即使教学内容大多是由该课程任课教师自己选定,但容易让老师选择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进行上课,导致教学内容较随意;而且听力课程一般设置在第2、3、4、5学期,而上述供选择的教材并没有跟着学期及学生的日语水平并肩走;再者许多老师同时担任了多个年级多门课程的教学,一旦选定某一教材,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的滞后无章。
2、教学模式。当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通常是如下步骤构成的:。日语听力教师对所使用的听力教材缺乏教学模式设计,包括对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等。日语听力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所设计教学模式过于简单,一般教师会采用“讲解生词――播放录音材料――对答案――教师讲解――再次播放录音材料”的传统且枯燥的日语听力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听力材料的内容与时间长短都是由教师控制的。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较大,甚至会感到学习日语听力是枯燥乏味的。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中心地位,而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课堂互动和交流,从而影响学生的日语听力学习兴趣。
3、课时分配方面。日语教学很多时候和英语教学一样,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大基本功上,往往偏重于读和写的能力忽视了听说水平的训练。目前,高职日语听力课时一般安排每周2个课时,一般每个学期开设36课时。很显然,从课时分配上就可以看出“听力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比较于精读课每周8至10个学时的课时量,导致大部分学生把精读当成主课,而忽略了听力课程等课时量少的课程。听力课程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科目,但就比重来看,似乎课堂上的学时还不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包括很多老师,也是带有“重精读、轻听力”的想法。
4、任课教师和学生。有的院校直接由外籍教师担任听力课,用外籍教师来教听力,固然可以让学生听到原汁原味的日语,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大多数外教的汉语水平都不是很高甚至根本不会一句中文,而学生一旦在听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由于交流不畅,外教就很难解释清楚,学生也只能稀里糊涂,似懂非懂地敷衍了事,这严重降低了日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效果。且很多学习日语的学生在日语听力课上精神不够集中,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掌握学好日语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在课下也没有及时练习。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语言基础逐渐变差,以至于不重视日语听力课,渐渐失去了学习日语听力的兴趣。也有不少老师误以为课堂上通过假设各种情境以及凭借各种道具,加强了学生参与,把课堂搞得气氛热烈就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其实离老师的“指导性”的角色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转变还有相当的距离。
当然,影响听力技能提高还存在诸多方面的因素,如: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母语的干扰、心理因素等等。
二、日语听力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希望如下对策能给高职日语听力课程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
1、改变听力课程设置,合理选用听力教材,变化教学模式。面对如此严峻的听力课程教学现状,笔者考虑是否可以将听力、口语和视听等实训课程统一整合为“视听说”课,并适当增加课时量,采用统一的教材和课件,声、像结合,达到从视觉和听觉得到刺激,从而使当中的听力促进会话、会话增强听力,在综合训练当中使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乃至日语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且在教学模式上应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起主导的作用,极大程度地发挥师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的原则,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填鸭注入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变为双方互动式,从单纯灌输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加强师资建设。高职日语教学相对于本科院校还是一个年轻的教学团队,极少发现职称是教授、副教授,甚至很多教师本身就是刚从学校毕业就踏上了工作岗位,缺乏企业或是出国的工作交流机会,学术上也甚少和高层院校进行交流。在一个本身信息滞后的背景下,难以让听力及其他日语专业教学得到发展。所以加强日语教师的日本语言及文化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日语专业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节,正确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其次日语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断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经济、时事等的变迁。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培训专业教师,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老师。
关键词: 人才需求 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 日语课程设置
作为温州地区唯一的温州医科大学(原温州医学院)的日语本科专业,自2005年开办以来,其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模式主要是学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其他院校的经验实施的。目前,国内外形势变化、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新需求,探索建立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必要对人才需求和课程设置等开展研究,重新审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完善、合理。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为了了解温州医科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生对本校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模式等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所学知识和工作的胜任度、满意度等,本研究对2011届、2012届毕业生和相关的用人单位实施问卷调查,共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157份,向用人单位发放120份。收回有效学生问卷调查表61份,用人单位调查表45份。总体上来看,因为部分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经常发生变化,联系起来有困难,所以回收率不太高。同时,本研究对在温州的毕业生进行个别深入的访谈,旨在进一步了解毕业生对自我的评价、工作中的困惑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等。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1.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调查内容分为就业状况、知识和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三个大方面。结果如下:
(1)毕业生就业岗位
日语专业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涉及翻译、市场销售、外贸、管理、教育培训、金融、IT相关、信息服务等行业,其中从事口译、笔译相关工作的比例最大,占49%,其次是市场销售和外贸业务占28%,管理岗位占7%,金融银行等相关的占7%,与IT相关和采编的等占4%,教师占3%,其他公务员性质的工作等占2%。
(2)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
对自己就业之初感到最缺乏的知识和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占80%的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其次是日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而对于自己最自信的方面,认为自己人际关系好的比例最高,达到52%,其次是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团队合作能力强。
毕业生认为公司重视的能力首先是日语综合能力,其次是日语口译和听说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认为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首先应该是经贸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其次是日语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等。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按多少依次是使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工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基本上被认为是日语口译能力,其次是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日文电脑操作能力。
(3)课程设置及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方面
毕业生对学校日语专业的设置整体反映良好,认为课程设置比较合理的占73%,17%的人认为一般,10%的人认为不太合理。
从具体的课程设置来看,认为开设得比较实用的课程依次为:日语(视)听说和日语会话、日语口译、基础日语、日语翻译、日本文化研究、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本概况、高级日语。认为开设得不太实用的课程依次为:日刊选读和日语语言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日语阅读、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毕业论文、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日语写作、日本概况。另外,毕业生认为还应增设的课程的必要度依次为:商务(外贸)日语、同声传译、旅游日语及科技日语。还应强化的能力重要度依次为:口译能力、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电脑操作能力、阅读能力。
毕业生们对学校的教学意见和建议,首先是加强实践锻炼,其次是加强听说训练和增开经贸等方向的课程,还有极少数人认为应改进教学方式。
2.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总体评价为良的占56%,总体评价为优的占44%。
对我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最认可的是日语综合能力,其次是口译能力和听说能力,最满意的方面首先是工作态度,其次是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再次是团队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认为我校学生能力欠缺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工作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认为我校学生还应培养的能力依次是日语口译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听说能力、计算机能力和社交能力。
对我校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排在前三位的是创造更多学习日语的实践机会、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和强化口译能力,其次是增加外贸、经济类的课程、提高听说能力、优化师资提高教师水平。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对自己评价方面,主要反映为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不足、日语听说能力不够和计算机技术缺乏等,而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的工作态度和日语综合能力给予肯定的同时,感到学生缺乏的能力和应该培养的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口译能力,这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基本一致。在课程的重要度方面,学生把听力、会话(口语)、口译三门主课被列为前三甲,分别达到100%、100%、90%,充分显示学生自身也重视听说力和口译能力的培养。认可较差的是日刊选读、日语语言学研究及日本文学等课程,被认为对工作没有帮助,所以不被看好。在增开课程的必要性方面,外贸日语、同声传译以90%、80%的高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课程,显示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迫切;旅游日语和科技日语也被一些学生所要求。对学院日语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看法一致,都认为还应该创造学习日语的实践机会,加强实践锻炼。
综上所述,我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工作态度较好,日语综合能力较强,但是实践能力不够强,日语口译和听说能力还不能使学生和用人单位非常满意。虽然日语专业从成立之初就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译跟上”的教学理念,夯实日语基础,强化日语听说能力,提高口译、笔译能力,但主要还是在以教室、校园学习为主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下进行的,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自学完成,因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和温州所处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来温州的日本人,包括留学生很少,与日本进行贸易的公司、企业并不多,很难有真实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而听说译的能力是需要通过不断的、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提高的。其次,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的限制,经济、贸易、商务、旅游等方向的日语课程近几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三、改进措施和改革目标
从以上结果和分析可以看出,我校日语专业要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日语人才还有许多路要走,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合理化。首先强化日语基础知识包括基础日语、日本文化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在有限的学时内,应加大日语听力、会话、口译方面的课程,缩减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课程,增加更多的经贸等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其次,利用学校的资源,鼓励学生辅修与就业方向有关的法律、管理、金融、信息等相关课程,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提高今后就业时的竞争力和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另外,在内容上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2.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展如小组讨论式、辩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课堂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评价体系等。另外,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把教学转移到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把日语学习应用到实践中。
3.加强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建设。聘请日语且有其他专长的优秀教师开设日语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多方向、高水平的日语学习环境。同时,引进有外贸、商务等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师资水平,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结构合理、知识背景丰富的师资力量。
4.进一步巩固与拓展合作办学模式。在巩固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继续充分利用日本的大学教育资源,充实国际化办学的合作项目,除了采用(2+2)、(2.5+1+0.5)模式之外,积极拓展(3+1)、(4+2)、(1+2+1)等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程玲.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高教版),2009(10).
[2]卢学梅.从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谈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J].新余高专学报,2006(6).
[3]梁红梅.绍兴市日语人才现状及需求走向调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12).
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相对于已经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而言,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正在探索中发展。本文主要根据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分析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及现有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课程设计;培养方案;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
一、引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莫言在两会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提出的改革方案必定又会掀起另一场风波。由此可知,对于基础教育的实施,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那么对于发展国家的高校来讲,这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对于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来讲,课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着自己的前途,作为一名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Nunan(1988)曾提出课程设计具有决策、实施、检测与评价、研究和创作等五个方面的意义。束定芳(2004)也针对课程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国在课程设计和大纲制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教师没有正确对待课程设计、大纲制定以及培养方案。罗尧成(2006)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生教育本质很难在课程体系中体现,无法将知识结构进行内化,课程体系陈旧老化、经验化等问题。在英语专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Long首次提出在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肖燕、吴念(2006)也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置入学习者母语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在课程设计尤其在外语类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李虹(1998)认为,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改革热”,课程逐渐开始转向一个可观的趋势,但仍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课程结构分析
陈坚林(2011)认为,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依赖于课程的结构设置。
(一)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对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向复合型素质人才方面发展。从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当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因此,为了成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不仅需要掌握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同时也应培养学术兴趣,这就需要将学科知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课程结构来看,其主要包括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教学四个模块,且对应学分分别为12、10、6、8分。其中,实践教学是唯一一门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课程,不可或缺,这与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总之,课程结构的设置以全面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导向,不可忽略其合理性。
(二)课程与学习需求
对于课程设置者而言,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需对学习者的目前知识水平和需求方面加以考量。就目前课程设置而言,李倩(2014)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但仍有近40%的学生认为这两者不太一致。应培养目标要求,学习者实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实际上目前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之间却出现了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实践课程上。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实践性课程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短;同时还指出目前的实践性课程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实践性课程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石慧(2010)认为,对学习者需求方面而言,教育体制应包括四个模块:知识学习需求、能力需求、授课方式需求、教学实习需求。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可知,学生最终将成为一名教师,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理论知识自然成为基本需求之一;同时,学科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均与未来工作有紧密联系。“改革热”后的授课方式应多样化,以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与技能。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课程主要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及目前课程设置结构与内容不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然而,课程设计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应从这方面着手,在发展中寻求进步。
三、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
课程设计受诸多因素影响,归结起来为以下两个方面:课程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课程环境
当代社会对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高素质教育人才的需求决定了课程设计的目标,进而决定了跨学科课程综合设计的必要性。因此,课程目标、跨学科综合、社会需求等课程环境对课程设计起着制约性作用。课程目标不仅对教材的选择,甚至对老师的教学设计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课程目标成为基础内容之一。合理的课程设计必须严格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显示,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培养是一个集众多学科为一体的培养或教学体系,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课程作为驱动学生掌握技能、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该培养目标,创设有意义的学科。另外,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具有专业指向性,未来会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众所周知,作为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的特点。因此,课程设计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打造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新的课程观对以往的课程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大部分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本科所学的都是英语专业,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并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教育背景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前者调查数据显示(李倩,2014)40%的同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贯通。对于英语专业的教育硕士,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因如此,我们更应从专业的角度,把握好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其中也反射出认知科学的观点。王寅(2007)认为,我们应该在认知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感知需要的技能,进行学习和推理,与其他领域事物相结合,培养综合能力。因此,课程设计需要关注学科发展,适当地将相关学科融合在一起,整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控制技能,这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计。目前学生普遍认为在学习中最大的困难体现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该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不能顺应社会需求。实践性课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时间短缺且只是流于形式,对英语专业教育硕士而言,这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实践课程的形式太单一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可知,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社会需求,保证其实践机会。高校可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加教学实践,使其真正接触课堂教学与管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授课教师不仅应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了解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课程设计除了提高英语教育硕士的社会实践外,还必须考虑不同时代对英语教育硕士需求的差异。作为高校的英语教育硕士,必须有其不可替代性。除了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以及教育能力。现在中学中普遍存在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是并偶然。为什么在中学中仍然会存在教师学识渊博,学生一无所获的现象?这样看来,我们的英语教育硕士继续深造似乎显得很有必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着重关注如何培养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教育中的缺口弥补以往课程观存在的不足。
(二)人文环境
课程环境对课程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人文环境也是重要的考查因素之一,其包括学生、教师以及课程设计者。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课程设计还必须遵循学习者的个人发展。在研究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是作为英语师范专业继续深造,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汪洁(2014)认为,课程设置者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多样性,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特点,确定课程需求和该门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计划,进行课程开发,根据学习能力不同,满足学生就业、继续深造以及个人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锻炼政治思维。另外,学生的个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课程设计应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对将已学知识进行内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的教学观已全面深入到高校,模拟教师角色、自主学习、多种观点讨论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贴近教学过程,全面感受并将知识进行内化,转换生成自己的经验,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讲授还是主要的习得知识的方式。虽然新的教育观推崇多样的学习方式,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更加适应并乐于接受教师讲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不断学习,知识储备不断丰富,教师对课程知识和课程能力的把握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当教师通晓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除了知识之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现代教育旨在培养多方面的复合人才,尤其是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研究证明,教师虽然对所教的课程理论研究很到位,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欠佳,这说明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课程设计要想提高其价值,还必须创建有潜力的教师团队,帮助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某一个群体或者个体手里,高校的管理也不例外。何小微(2007)认为,在课程设计的规划和设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学校的管理层,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苍白。一方面是管理层人员并非一定是该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他们对该领域的理解可能仅停留在专业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层对课程设计改革的执行情况会出现偏差。各高校管理层的传统观念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他们一开始接受改革,在后期执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现实条件以及经费等问题而中停。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并不能完全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何以能制定较好的课程?
四、结语
课程设计对学校以及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在认识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并能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改善,对我国的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立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进行各方面需求的培养;以学科发展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以个人发展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全面考虑在课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应注重教师的综合水平,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受益,培养出真正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的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
作者:唐莉瑶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3]陈坚林,史光孝.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4]何小微.民办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与对策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5]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6]李倩.全日制英语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7]李虹.论高等师范教育类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J].Ed-ucationExplorationNo.3,1998.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石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0.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商务日语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商务日语课程设计应遵循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商务日语课程设计应以“就业为导向”为理念,在教学中融入商务词汇;创设商务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加强社会实践,了解日语文化和企业文化,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2)课程设计的思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职业活动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练”的过程中,掌握听说技能、日本文化知识和商务日语专业术语。
2 优化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1)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通过对不同产业领域的对日贸易公司、本市日资企业、对日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外贸业务员、现场翻译、服务外包等就业岗位。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具备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是商务日语人才的具体岗位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也是授课内容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商务日语课程中设定语言应用、日本文化知识、基本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这些内容对就业岗位不仅有针对性,也有广泛的适用性。(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根据学生的需要具备“语言应用能力、文化认同能力、跨文化能力、商务环境的应用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商务日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外语认知和成长规律。内容上,从职场常见的敬语运用、打电话、拜访到实际操练,并适度融入就业岗位上常用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有机融入商务情景对话,以更好地体现高职日语的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3 商务日语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灵活适用
3.1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根据无锡地区作为苏锡常的日资高地这一特点,商务日语课程以真实场景中的商务活动为背景整合课程内容,汇集敬语、面试录用、打电话、拜访、感谢、道歉等日常交际会话,日本文化常识、基本商务知识,商务礼仪等内容,把知识和技能充分融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境下不同对话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现代网络资源,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模式:(1)注重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水平组合。注意创设情境,将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能力,以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技能,既提高学生的商务词汇,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结合。通过使用音频、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看日本电影、电视剧,了解日本文化,注重观察相关的业务场景,通过直观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注重语言技能培训和商务沟通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视频和音频等方式,播放商务日语交际情境,以便学生在实际的商务交际环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仪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商务沟通技巧。 (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0页)
3.2 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多种商务情景,让学生听、说、看,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语言,还能提高学生对商务活动的印象。(2)交际法。教学过程中,提供与真实商务交际相近的场景,使学生在创设的商业活动中,进行语言训练;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3)基于任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语言环境,设计一种或多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仿真训练,通过表达、沟通、谈判、询价和其他形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关知识的水平。
3.3 考核方式与标准
商务日语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行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出勤、作业、小测试各占5%,小组活动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各占15%,结果评价、学习态度各占10%,共占整个考核成绩的70%。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卷面考核成绩占30%。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的综合能力。
4 注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为了配合教材建设,课程组教师收集、编写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扩充性资料,具体包括:教案、电子课件、习题、案例等,我们把这些资料上传至商务日语精品课程网站,努力实现其数字化,方便学生课后使用,并提供网上共享,可以下载使用。另外我们还创设了课程论坛、网上答疑模块,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对话,大大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和自主性。同时开设商务谈判室、商务礼仪实训室、国际商务实训室,通过大量实景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
5 注重创新,突出商务日语的特色
5.1 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
商务日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学生在掌握商务日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创设日常商务环境进行训练,进一步强化语言交际能力。加强学生实践活动,选择日资企业,让学生实习、锻炼,熟练掌握日语商务交际,处理相关业务,有效提升能力。
5.2 教材应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与时俱进
自1949年美国占领军当局批准日本造船业重新开工至1956年,日本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位居全球第一的造船大国,改变了欧美国家一直占据造船业霸主地位的局面。而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船舶业起步的韩国后来居上,在21世纪初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在继续提高造船能力的同时,逐渐由大变强,跻身世界主流海洋工程装备供应商方阵。
称雄之路
二战后,日本几乎丧失了所有的船舶运载能力。二战初期,日本的运载能力曾达600万吨,但二战后仅剩120万吨。
战后,日本利用国内需要大量船舶的有利时期,凭借低成本、造船工业基础良好等有利条件,得到快速发展。朝鲜战争期间,日本作为美国的同盟,承接了大量的订货订单和修船业务,这给日本造船业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1956年,日本造船业新船完工量达到174.6万总吨,首次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一,这也意味着世界造船重心开始东移。
随后,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船市进入上涨周期,日本造船业在经济、市场等诸多因素推动下,进入黄金发展时期。1956年至1975年间,日本造船产量年均增长达到13%,规模上始终位居全球第一,并在国际市场比重上逐步拉开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受石油危机等因素影响,日本造船业在政府主导下,压缩造船能力,组建造船集团。随后,受船市需求兴旺以及日元贬值等利好因素影响,日本造船业保持全球第一规模,造船完工量世界占比最高达到50%。
但是在船市空前兴旺时期,日本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扩充,发展重点依然放在提升船舶性能等方面。2002年日本造船业三大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和新订单量)被韩国超过。
韩国现代造船业的快速发展以1973年蔚山船厂建成投产为标志。1981年韩国造船能力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进入新世纪以后,韩国造船业抓住船市新旺时期进一步扩张规模,同时加快全球布局,在中国、巴西、越南、菲律宾、印度以及欧洲等地纷纷投资或合资建厂。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造船业将发展重心转移至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业务,整体规模告别快速增长时代。
政府支持
日韩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本国造船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战后,日本制定的《造船法》等造船业相关法律达30多项,以促进本国造船业发展;韩国在60年代提出“造船立国”的口号,并出台了《造船工业振兴法》等多项相关法律。这些法律从计划造船、直接补亏、对进口船舶及配套产品限制、对船厂扩大规模或具体产品提供补贴,对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优惠信贷、促进配套业协同发展等方面,为本国造船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计划造船制度”——政府通过长期低吸贷款和利息补贴鼓励船东在本国造船,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日韩造船业高速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当然这些法律法规在世界贸易环境日益公平的大环境下逐步取消,从目前日韩造船产业支持政策来看,主要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为主。
韩国政府鼓励船企向发展海工转型,欲将海工打造为第二个韩国造船业。日本政府则是通过推进重组、开拓海外市场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等方面扭转当前造船国际份额下降的趋势。从具体措施来看,对于船厂或产品的直接补贴、限制进口船舶或配套产品等违背公平贸易原则的产业政策基本取消,支持措施主要集中在加强对科研开发的资助、提供优惠信贷或担保推动船舶出口、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等方面。
从日韩在不同时期对造船业产业扶植政策来看,其总体方向值得借鉴学习。如日韩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船舶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推动配套业务和造船业务协同发展,采用优惠信贷政策推动产品出口。此外,在历次经济危机中,政府积极通过行政、税收、信贷等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规制造船能力,保证产业健康发展。在产业调整时期,政府通过债转股等方式协助骨干船企应对危机,重点扶植培育数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造船集团以维持产业竞争力。
在具体支持措施方面,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次结构调整时期的部分产业政策值得借鉴学习。如日本政府在缩减产能的同时,积极通过计划造船、加快拆船、发展公务船舶等方式增加供给;同时针对产能淘汰做好相应的退出机制,在资产处理和人员就业等方面均出台相应的制度保障;此外,日本政府鼓励船企利用造船业务现有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然日韩造船业的产业政策中也有一定失败的教训。如日本造船业在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时实行一刀切政策,对拥有5000吨以上产能的61家造船企业实施了减少15%~40%生产设施的措施,结果是企业规模越大,能力减少越多,导致生产效率趋于恶化。结果损害了日本造船业的竞争力,间接导致日本在全球造船业中领导地位的丧失。因此,任何产业政策在实施时必须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在产能调整方面不能从平均主义角度出发,应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等。
企业的灵活经营
日本造船企业普遍重视多种经营,在大型造船公司里,主机、起重机等造船必须的机械设备都自己生产。1957年至1962年全球船舶市场停滞时期,日本的造船企业的多种经营让其渡过了难关,很多造船企业40%以上的工作是造船以外的业务,日后甚至提升至60%以上。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让日本造船企业扩大了经营市场,并避免了国际船舶业低潮的冲击。
无独有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全球新船需求急剧萎缩的局面,韩国的造船企业也在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避免对造船业的过度依赖。此外,韩国船企还将船市低谷期作为实施兼并重组、构建新业务体系的绝佳时机,发展成为综合性重工集团。通过兼并重组,韩国造船企业中产生了现代重工集团、STX集团等新财团。这些财团以低成本的收购和兼并实现了快速扩张。在兼并过程中,有的财团逐渐将造船产业链的上下游多家企业纳入旗下,产生了很强的产业协同效应,如STX造船海洋、STX发动机、STX重工等企业使得STX集团的业务覆盖了整条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增强了集团的实力。实际上,日本造船企业也走过这种兼并扩张的发展道路。
我是在研究日立集团时注意到这个现象的。关注日立,则是由于我近乎偏执的不相信――我不相信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积累的日本企业真的会全面亏损(日本大地震时日企对世界的重要性就有所体现)。据说,日本企业都是由大财团控制,而大财团喜好对冲风险。基于此,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我还是相信在日本大企业中,有亏损的就一定有盈利的。
于是,在新一期的财富世界500强上,我发现了日立:日立以1224.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高居38位,其净利润则是44亿美元。相对于其营业收入来说,净利润虽说并不多,但和其他日本企业相比,日立44亿美元的净利润还是格外的耀眼。
众所周知,IBM有智慧地球战略,日立则几乎同时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在世人纷纷聚焦IBM的转型之时,却忽略了日立的紧随其后。同样,当我们开始注意到日立的转型时,却也容易忽略东芝、松下、三井不动产、NEC等日本企业的跃跃欲试――日企正欲纷纷转型智慧城市。
在这个过程中,日立就是打头阵的先锋。近年来,日立主打的事业是社会创新事业,即其IT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的融合。2011~2013年的三年里,高达100亿美元的资本(占其投资总额的70%)都将投向这个事业,而主打的战略就是智慧城市战略,即通过借助IT技术对各种城市元素进行关联,从而让城市运作更节能、安全和“智慧”。
日企之中,日立打头阵,东芝紧随其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日立把它定位到智慧城市,东芝则进一步聚焦为智慧社区。
和日立一样,东芝也是大型多元化集团,其社会基础设施部门在集团中也是很大的一块。不知是否是受日立影响,还是东芝也认为IT和基础设施融合是大势所趋,和日立一样,东芝去年也进行了大范围的结构重组,将与智能社区相关的社会基础设施业务整合成为一部分,以增强联动能力。
东芝在华打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几乎和日立一模一样。政府方面,东芝参与建设的项目有天津生态城建设、江西省共青城市智能社区技术实证项目、锦州市智能社区项目。企业方面,东芝先后和大型IT企业中国东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与大型央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达成合作协议。
低调的日立并没有明确说出其智慧城市业务未来几年可能的销售额,东芝则把目标定的十分明确:2015年,智能社区业务的全球销售额达到9000亿日元。(按照目前汇率,约合728亿元人民币)。
除日立和东芝之外,松下、NEC、三井不动产、NTT、日产等都跃跃欲试涉足智慧城市领域。NEC两个月前高调宣布全面进军智慧城市。而此前,松下早已转型做楼宇、写字楼、家庭、店铺等整体解决方案,如今更是顺势做起了智慧城市,目前已经和大连市政府达成协议,豪言将大连科技城打造成中国首个智慧城市样板。日产、丰田、富士通、三井不动产则是顺手做起了智慧城市的生意――通过智慧城市的大概念推广各自的产品:日产主攻智能交通,丰田负责汽车智慧导航,富士通搞定云计算,三井不动产则卖自己的住房解决方案。
文章到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按理说,像日立、NEC、松下、东芝等企业在各自原有主业竞争力逐步减弱、行业前景又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寻找新领域、多元化经营可能是其唯一出路,但这些日企为什么又要纷纷转型做智慧城市,而不是其他领域呢?
这还要从智慧城市的定义上说起。目前,虽然各大巨头纷纷进军智慧城市,但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IBM、思科、西门子等企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侧重点。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利用IT技术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和资源的城市,IT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
而日本这几大巨头在IT上都有不错的积累,这又要归功于日本政府的产业促进政策了。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将IT行业列为重点扶植的新兴产业,先后出台了e-Japan、e-JapanII、U-Japan、I-Japan战略,借此推动日本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几大巨头完成了在IT领域的前期积累。拿日立来说吧,其IT业务2011年的销售额更是高达159亿美元,规模已然很大。
智慧城市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钱途”不可限量,这也是日本企业纷纷进军智慧城市领域的大背景。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500多座城市宣称将打造智慧城市,仅中国就已经有150多个城市宣布要建设智慧城市,计划投资规模更是以万亿元为单位。另外,在各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日本企业更侧重的是生态和IT基础,而中国急需要的就是生态环保,这也正是日企在华这么积极的原因。
智慧城市是一个大概念,下面有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处理、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云计算、物联网等细分行业,可谓兼容并包、异常庞杂。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没有一家企业能独自占领整个市场。IBM厉害是吧?但也只能提供主机、软件和虚拟的解决方案而已。思科也不错吧?但也不过只能提供网络相关产品。西门子大牌吧?但也只能提供医疗、能源和一部分工业产品而已。
这还意味着什么呢?这还意味着如果某家企业真的能兼顾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假设它还都能做的不错,那么这家企业将获得巨大的优势。可惜现实中没有哪家企业有这么大能力,但这也没关系,如果把某些企业组织起来构成联盟,是不是就可以相当那样的一个巨无霸企业呢?
日本企业正是这么做的!日立、东芝、三井不动产等58家日本企业日前组成日企联盟,联合竞标智慧城市项目。
日企联盟收到成效了吗?
是的。来自商务部网站的消息显示:2012年8月4日,日企联盟已经分别与东营市和温州市签署了协议。日企联盟将从规划阶段开始全面涉足当地的环保城市建设项目,该联盟将承接温州市和东营市包括住宅、交通和医院等领域在内的城市建设规划,例如运用节能技术的住宅建设、新一代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建设以及医院建设和水质管理等。
日企联盟将从规划阶段开始按领域划分,每个领域由多家企业联合制定计划,缺啥补啥。缺IT基础?缺建筑机械?缺火力发电设备?别担心,日立有;缺智慧建筑?也别担心,三井不动产有。缺水力发电设备?缺医疗设备?缺信息设备?别担心,东芝有。如果这58家企业还不够怎么办?别担心,吸收新成员呗。
关键词 日本大学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二战后从美国引进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消化”吸收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吸取经验、摒弃问题,积极探求通识教育课程本土化模式,努力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一)日本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日本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基础课程、综合课程、面向新生的大学入门课程等。基础课程一般包括外语、信息收集与处理、保健体育等技能性科目和专业基础科目。综合课程主要是由知识性科目组成,一般设置为核心课程模式、分类必修模式,也有按主题讲座或研讨的形式开设。大学入门科目或教养研讨课主要为新生开设,目的在于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大学开设的课程,学会如何选课,培养学习兴趣、科学的思考方法以及正确的表达方法等。这种课程一般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每班20人左右。
(二)日本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日本大学比较重视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大学一般都要求学生掌握两种外语。把外语作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要求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既能阅读外文教材和学术性文章,又能够用外语交流,为学生将来作为一个国际人才打好良好的语言基础。
信息科目的目的是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作为与专业教育有机相联的专业基础科目,主要是向学生开设学习各类专业课程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了解基础学科的逻辑框架或体系,并掌握学习高深学问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思考方法等。
保健体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根据对自身体力等测定所得的数据,了解自我身体的资源现状,基于科学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体魄;其次,根据自身特点或运动技能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养成终身喜爱运动的态度以及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或培养协调性等社会公德。
综合科目一般都是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知识的广泛性、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综合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主题讲座或研讨主要涉及学术前沿话题或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题,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从不同立场出发,对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了解现代社会,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1、目的明确,目标具体。
2、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趋于融合,通识教育课程融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之中。
3、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占毕业学分的比例较高。各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的规定不一样,同一学校各学部也不一样,但从整体上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比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4、结构合理,内容比较全面。各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指导下,精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在基础理论指导下,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结构。选修课和必修课比例适当,技能类和知识类课程根据各校特色合理安排。
5、核心课程设置模式多样化,既有模仿美国的模式,又有自我创新的模式。
6、根据文、理科性质的不同,向文、理科学生提供不一样的通识教育。
(四)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经验,实质上就是通识教育本土化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经验,避免在引进通识教育课程后出现的问题。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思想等因素,结合各大学的教育理念、特色和传统,合理设置、科学管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把外来的(美国的)通识教育变成“我们的通识教育”,对提高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第一,明确通识教育目的和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第一步。只有根植于大学理念,在目的和目标指导下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才能真正融入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之中,才能为学校师生认同。
第二,遵循一定的课程设置原则和通识教育课程理论指导,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通识教育课程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必须在阿容上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在结构上遵循一定的通识教育课程理论指导。日本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都是在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指导下设置的,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基本上不会出现课程结构失衡、内容狭窄等问题。中国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素质。因而中国大学更应该注重文理平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摘要: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日本职业生涯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开发、具体应用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日本系统培养学生职业观、价值观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以期为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日本;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开发;职业观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89-04
20世纪后期,日本进入经济转型期,就业和职业环境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雇佣体制的变化使得企业对就业者要求较以往更高。目前,日本社会虽然是高学历社会,但在这其中很多学生有逃避就业的倾向,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身体早熟,精神和社会独立性上晚熟;对于工作、生存的关心意欲低下;在职业的考虑和选择方面以逃避为主;无目的的升学、就业人数增加,等。企业的需求和人才资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从学校到社会和职业生活中的能力急需培养,如何将“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社会意识过于淡漠。在我国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盲目地追求高学历,而高学历的人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能力,社会上“应试教育”、“高分低能”之类的批判声也屡见不鲜。
教育承担着帮助学生从学生向职业人过渡的艰巨任务。日本学校认为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除了以前的进路指导外也要进行关于生存方式的指导,积极开发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在自我职业生存、规划与发展方面的能力。日本各类各级学校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核心理念强调两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注重开发学生评估和开发自身潜力的能力,从而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评价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而且这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教育形式,即从幼儿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教育对象要掌握将知识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这要求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机构和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课程理念和模块方面的开发,使之切合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一、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
职业生涯教育并不是日本的首创,日本职业生涯教育是在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是在以前进路指导的基础上再生的。以前的进路指导偏向于在毕业期间就把先把毕业后的道路分为升学或者就职,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前途指导被批判指出没有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展望和针对个人提出适合个人的有计划、持续性指导。尾崎春树和渡边三枝子指出,应该让职业生涯教育在以前进路指导的基础上形成扩展。不仅对学生进行升学或就职的指导,而且向学生灌输“如何正确理解和选择未来的职业”、“如何收集和灵活运用有关职业信息”、“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观”、“学会规划未来的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对未来职业的前期适应”等内容。重点是培养适用于人一生的职业观与劳动观。日本教育家高桥诚也认为,生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律和适合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方法。
二、日本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建构和理念
职业生涯教育要贯穿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为此,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根据各自学校的学习指导要领,都要进行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导的课程改革,而且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有着内在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日本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以各科教育、道德、特别活动、综合性的学习时间四个领域组成。在《职业生涯报告书》中,根据各个学校的自身情况,在这四个领域中,整理与职业生涯教育有关联的内容,形成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是如图1所示的螺旋结构。
可以看出,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单一的课程形式,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生存能力。它渗透在各个科目中,不仅要考虑到和各教学科目、道德科、综合性学习等有内在联系,而且还要跟学校辅导机制以及家庭、地方政府的共同联合,培养锻炼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在五个领域的十种职业生涯能力(见表1),可以根据发展阶段、学校阶段的不同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综合性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教育对象具有正确、科学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主动探索的能力和态度,最终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分析自身的方法。
在初中教育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着重培养教育对象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判断与选择能力,拥有正确的集体意识,能够与他人有效交流。
在高中教育时期,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职业生涯教育开展有关志愿者活动和就业方面的体验性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职业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职业信息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观、职业观以及奉献社会精神,并了解劳动的作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喜悦。
在大学教育时期,学生与人才市场联系最为紧密,这时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要求学生明确在向社会和职业人的“转移期”中,如何规划自己的将来;能够建立完整的职业观、生涯观;正确选择职业道路以及为日后的职业规划完成相应专业能力的培养等。
三、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开发及实施
下面以日本茨城县某学校为例,具体介绍如何在学校内部开发及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茨城县教育委员会在2005年“职业生涯教育研修会”成立之际,开始在学校内部支持推进职业生涯教育。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生涯教育,茨城县在2009年3月提出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开发的六步措施。
1.建立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机构
职业生涯教育组织机构最重要的作用是要能够发挥所有教职员工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意愿,同时要与现有的校务分担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建“职业生涯教育委员会”,在以往进路指导的基础上扩展职业生涯教育,将其构建成与全校教职工相联系的系统性组织机构。如图2所示。
2.学校要加深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共通认识
职业生涯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工作,必须要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作用——全校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都要理解并全面参与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和并全面参与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方案执行。
不仅要使教师理解职业生涯、生涯发展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含义以及其发展,更要使教师理解什么是和职业发展有关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与职业发展有关的能力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人际关系形成、灵活使用信息、规划自己人生、决策、自我教育。其中,前四种是关键能力。关于这四种关键能力,早稻田大学研究院的三村隆男教授认为,人际关系形成能力是所有能力形成的基础,在此之上形成了灵活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最顶端则是决定自己想法的能力。如图3所示。
教育机构应该基于以上能力并结合自身和当地特点及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和开发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3.制定有特色的“学习计划框架”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要培养的能力要素作为重点,制定学习计划框架表”。在职业生涯教育中,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纳入此框架表,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参与这个框架表的制定和实施。
4.制定职业生涯教育整体计划
教育机构的职业生涯教育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和各年龄段学生应具备的不同能力和观念,彰显整体的教育预期,使职业生涯教育指导渗透到各学科中,且重点突出。下面以某学校为例介绍职业生涯教育的整体计划,如图4所示。
5.制定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年度计划
以职业生涯教育整体计划为基础,明确了本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方向后,着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年度指导计划。年度指导计划分为两个方面:明确在各学科单元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哪些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有关;以整体计划为基础,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每个年级的焦点学习,并与其他学习系统的联系起来,制定全年指导计划。
6.以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为基础来制定学习指导方案
学习指导方案旨在确认各学科的学习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整体计划及年度计划相关。以职业生涯教育的视点确认在各学科的单元和题材中的目标和本校的学习计划框架一致,以及培养的能力和思想有所关联。完成各学科的培养目标,明确在何种情况下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各种能力可以得到拓展,并设立与此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和内容,可考虑设立问题解决性质的活动以及体验性质的活动。
综上所述,各教育机构要根据各自的实践经验和评估结果,以“职业生涯教育与全体教职员工密不可分”理念为基础,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且根据职业生涯教育是对每个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进一步加强有关职业生涯咨询服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日)梶輝行.キャリア教育カリキュラムに関する理論的研究——キャリア諸能力の育成を目指すカリキュラムの構造分析を中心に[C].神奈川県立総合教育センター研究集録,2004:17-24.
关键词: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66-03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过去一直定位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1991年国家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旨在改变研究生教育类型单一的不利局面;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改革,扩大了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比例[1-2]。目前,我国已设置40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年招生总数从2009年的11%提高到2015年的50%左右[3]。目前,全国已有51所高校设置了安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人数逐年稳步增加。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1)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与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有一定差距;(2)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缺少职业性,与学术型硕士没有区分度或者不明显;(3)师资队伍不足,“双导师制”落实差强人意;(4)生源结构单一、质量相对较低、学生认同度还不太高;(5)校外创新基地还不完善,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南华大学于2006年获首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资格,学校在该领域最早开展铀矿山通风与辐射安全、核电安全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形成了以铀矿冶通风与辐射安全、气载放射性安全监测技术、核电站安全人因工程、核电建设安全技术管理等具有核特色的研究方向。学校拥有“国家核应急教育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核设施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实验室”,“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4]。该专业领域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外,学校还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作,每两年联合培养40名左右的安全工程在职硕士研究生,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近年来,学院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5]。
二、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流程,主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6]。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近年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其中培养目标着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着重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要求“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研究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具有定向、调控和评价等功能,处于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7]。本学位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前后经过两轮的修订和优化,修订过程中主要调研了兄弟院校的做法及结合了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使该目标能满足国家和行业需求,特别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南华大学对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研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要求掌握现代安全工程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生产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火灾与爆炸、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现代生产企业以及各类安全机构服务。
第三,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拥有扎实的安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多种能力:(1)有应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安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进行安全系统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4)有根据安全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5)有多种安全科技训练的综合能力;(6)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7)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深层理解;(8)有很强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包括外语能力;(9)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知识;(10)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实现以上全部10项能力确实比较困难,但是要求学生达到以上大部分要求,或者在培养过程中要求相关方注意培养学生以上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置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经过两轮的修订,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课程设置。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修满不低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必修,不计入总学分。总体上来说,课程的设置较好地体现了南华大学的核特色。
此外,学院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以丰富研究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作了“台湾核电发展与核专业人才培养”、“改变观念,夯实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铀矿通风技术体系”、 “大气扩散物理模拟技术与进展”、“人因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概述”、“铀矿开采中的辐射安全”和“安全核能源的发展与可替代前景”等学术讲座,这些学术讲座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进一步彰显了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办学特色。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含校外导师),文中没有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展开讨论和研究。
在近年来,安全工程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先后从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引进和培养了数名安全工程专业以及相近专业(如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业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核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博士。安工系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超过80%,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接近50%。毕业于不同高校和专业的博士加入可以优化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队伍,增加师资的多元性,改进教学效果。
在校内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学校有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比如学校在岗位津贴的评聘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导师有一定的要求,学校的关键岗位中的第九级、第十级岗位都要求是硕士生导师,且必须领衔指导一名以上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安全工程系先后有四名年轻教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进一步充实了导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8]。安全工程系近年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中核272有限公司、中建一局等,经费由学科建设平台经费进行资助。近年来,有两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七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六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五位教师取得高、中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作业证。在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中核272有限公司、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和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十多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近年来指导十余名硕士毕业,成效显著。
(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近年来学院建设了三个校外实习基地,分别是与中核272有限公司建设的“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AP1000建造安全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与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合作建设的“铀矿通风与安全环保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近年来,有10名学生在基地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且情况较好。近三年来学生在基地完成的论文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近三年来学生在基地完成硕士论文情况一览表
三、成效
近年来,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培养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表现在:
第一,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优化,能满足国家发展和核工业发展的需求。第二,课程体系设置具有明显的核特色,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对课程体系形成有效补充。第三,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明显提升,硕士点办学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目前,安全学科领域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硕士生导师1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项目20多项,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横向科研项目近30项,年均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在国内核心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150余篇,出版专著6部。第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基地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系统内就业渠道拓宽。2014年有2名学生分别就业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2015年有3名学生分别就业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深圳凯利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核电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四、建议
第一,文中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结合国家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进行改革。
第二,结合学校的核特色,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主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外实习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第三,该学位点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工作:(1)课程库的开发与建设;(2)实习基地的拓展与巩固;(3)提升导师的科研能力,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为培养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筱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
挑战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
[2]杨国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
浅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
[3]崔华华,刘信鹏,施晓娟.权力制衡理论视角的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重构[J].研究生教育
研究,2013,(5).
[4]李向阳,蒋复量,旷梅华等.“铀尾矿库退役治理
技术中心”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J].湖南
科技学院学报,2013,(12).
[5]蒋承,罗尧.专业硕士的就业意愿研究[J].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14,(4).
[6]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
[7]杨秋波,陈金龙,王世斌.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目标生成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