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

草原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草原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草原主要内容

第1篇:草原主要内容范文

近年来,我国坚持科学发展,在草原生态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自然气候、人口增长、经济开发等诸多因素长期的交叉影响,生态脆弱的态势仍未改变。草原退化呈逐年加大趋势,可利用草原退化面积现已占60%以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时曾作出重要指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因此,在草原生态问题上,我们要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把巩固国家的生态安全放在维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富强的位置上。国务院日前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每年为此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等八个主要草原牧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实施禁牧补助;(二)实施草畜平衡奖励;(三)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四)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国务院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解决“三牧”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抓住当前大好机遇,从六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被誉为“中国五大牧区”,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0%。草原既是我国国防安全保障,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

多年来,草原地区为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品、奶制品、粮食、矿产、煤炭等资源。现在,草原出现沙化、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畜牧收入低,部分牧区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了困难,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管理体制和生活方式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凸现出来,这些新的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面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新认识草原的价值与功能。草原牧区不仅仅是“资源库”,同时也是“绿色屏障”。我们应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像重视“三农”一样重视“三牧”。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加大草原治理力度,统筹经济建设、生态保护与人民致富三者的关系,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采取?“三结合三为主”的治理模式,即乔灌草结合,以灌草为主;造封飞结合,以封育为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支持草原生态建设的力度:一是对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战略性投资,二是针对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仍在继续扩大的趋势,加大禁牧安排比例。三是出善草原地区生态移民的专门政策,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保证移出农牧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四是参照“惠农”政策,在暖棚、饲料基地、牧业机械、养牛养羊等方面,给牧区、牧业以补贴,提高牧民收入。五是根据草原地区普遍缺水的状况,在水利建设项目上予以重点支持。

三、研究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现“两个转变”

现行的草原生态补偿项目具有时效性,一旦补偿结束,生态问题随之反弹。同时,项目之间相互割裂,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切实实行“两个转变”。即:我国草原生态治理要从现在的项目实施向制度化建设转变,由限期补贴向建立补贴长效机制转变。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进行统一协调、科学确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对象,逐渐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补偿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要把草原生态建设列为国家级大型生态建设计划,以国家补偿为主设立专项资金,实行中央、地方、社会和牧民共建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把休牧、禁牧、轮牧、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确定为长期的草原行政管理制度。

四、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和绿色能源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大力呼吁发展沙产业、草产业,认为这一产业的发展将掀起我国“第六次产业革命”。内蒙古的实践证明:近几年沙产业、草产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生态保护和人民致富三者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推动和扶持林沙草产业的发展,第一,要鼓励地方建立林沙草产业资源培育和利用的责任机制,制定科学的林沙草产业的发展规划。第二,林沙草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具有公益性的产业,国家和各地区政府要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第三,要突出重点,按照创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要求,坚持“多用阳光、少用水”的“钱学森技术路线图”,支持各地企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第四,借鉴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尽快推进可治理沙区的荒漠化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确保林沙地规模化、集约性和经营的长期性和可靠性,为社会力量治理沙区、发展林沙草产业开辟通途。

五、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综合执法,地方要建立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迫切需要建立涉及农牧林水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法律、法规。第一,应该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确立生态统一立法的新思路,整合出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综合性法律、法规。第二,对原有法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第三,通过地方立法不断加强对不同生态系统的保护,尤其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草原湿地立法的力度。第四,要将国务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好,必须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地方要建立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