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建结构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解决开裂问题是决定混凝土结构是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和耐久性的关键。
0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裂缝成了土木、水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病害。轻者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严重的将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从微观上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空气、水组成的多相结合体,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微观构造以及所收外界影响的不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
1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依其形成可分为以下三类
1.1静止裂缝系指形态、尺寸和数量均已稳定不再发展的裂缝。修补时,仅需依裂缝粗细选择修补材料和方法,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1.2活动裂缝系指其宽度不能保持稳定,易随着结构构件的受力、变形或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时张、时闭的裂缝。修补时,应先消除其成因,并观察一段时间,确认已稳定后,再依静止裂缝的处理方法修补;若无法完全消除其成因,则应使用具有足够柔韧性的材料进行修补。
1.3尚在发展的裂缝系指长度、宽度或数量尚在发展,但经历一段时间后将会终止的裂缝。对此类裂缝应待其停止发展后,方可进行修复或加固。
混凝土裂缝修补前,应对其成因进行研究,若是由于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除应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修补外,尚应选用适当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
2修补设计
修补设计原则上应根据第四章是否需要修补及补强加固的判定结果,进行恢复己开裂结构件的机能及耐久性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当的修补材料、修补工法以及在选择修补时间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设计。进行修补设计时,应考虑如下事项:①根据是否需要修补的判断结果,设定修补范围及规模,还应按需要再度调查现场。②掌握开裂原因、开裂状况(裂缝宽度、深度及型式等),建筑物的重要性及环境条件(一般环境、工厂地区、盐类环境、温泉地带、寒冷地带及特殊用途)。③为了明确规定修补目的及恢复目标,考虑环境条件,选定最适于修补的修补材料、修补工法及修补时间。选择修补工法,可按开裂现场及开裂原因决定。另外,当构筑物处于盐类等苛刻环境时,应选择比普通环境条件高一个等级的材料及工法。如有可能,裂缝最好在稳定后再作修补;对随环境条件变化的温度裂缝,则宜在裂缝最宽时处理。
混凝土建筑物及构件的修补恢复目标将视竣工时的初期性能、建筑物的耐用年限、开裂原因、劣化程度及劣化范围等而异,另外,保修年限也不尽相同。通常,可将修补恢复目标分成如下三个阶段:①恢复到与健全构件同等性能。②恢复到不妨碍使用的程度。③恢复到能够确保人身安全的程度。一般针对以确保人身安全而进行的应急修补工程。④必须充分研究修补作业所必要的机械材料、脚手架及工程现场对周围人群的安全保障。
3修补方法
3.1表面修补法①利用混凝土表层微细独立裂缝(裂缝宽度ω≤0.2mm)或网状裂纹的毛细作用吸收修补胶液,封闭裂缝通道。对楼板和其它需要防渗的部位,尚应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增强封护作用。常用的方法为涂覆法,增加整体面层,压抹环氧胶泥,环氧浆液粘玻璃丝布,表面缝合等。②涂覆法:混凝土表面出现数量较多的表面裂缝时,采用手工或机械喷涂方法,将修补材料涂覆于混凝土表面,起到表面封闭作用。涂膜厚度在0.3~2.5mm之间,厚度大者适应裂缝变化能力强。选用修补材料时应考虑使用条件(室内、室外、环境温湿度变化,介质腐蚀情况)以及裂缝活动情况等,例如,要求耐磨的地坪可选用环氧沥青涂料,聚氨酷涂料,聚氨酷沥青涂料等刚性涂料,不稳定的裂缝修补可选用聚氨酷弹性体,橡胶型丙烯酸酷涂料等弹性涂料。③增加整体面层:混凝土表面裂缝数量较多,分布面较广时,常采用增加一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整体面层的方法处理。多数情况下,整体面层内应配置双向钢丝网。有条件时,宜采用喷射法施工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整体面层。3.2局部修复法①充填法用钢钎、风镐或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最终凿成V形或梯形槽,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聚氯乙烯胶泥、或沥青油膏等材料封闭裂缝。其中V形槽适用于一般裂缝修补;梯形槽用于渗水裂缝修补;环氧砂浆适用于有结构强度要求的修补;聚氯乙烯胶泥和沥青油膏仅适用于防渗漏的修补。②预应力法用钻机在构件上钻孔,注意避开钢筋,然后穿入螺栓(预应力钢筋),施加预应力拧紧螺帽,使裂缝减小或闭合。如条件许可时,成孔的方向应与裂缝方向垂直,钻孔方向不与裂缝垂直时,宜采用双向施加预应力。③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等构件,由于运输、堆放、吊装不当而造成裂缝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类裂缝有时可采用凿除裂缝附近的混凝土,清洗、充分湿润后,浇筑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养护到规定强度的修补方法。修补后的构件仍可使用在工程上。用这种方法修补己断裂的构件应特别慎重。此外,修补前应检查钢筋的实际应力和变形状况。修补混凝土宜用微膨胀型。修复工作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否则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将导致失败。
3.3灌浆法将水泥或化学浆液灌入混凝土缝内,使其扩散,固化。固化后的浆液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与混凝土能较好地粘结,从而增强了构件的整体性,使构件恢复使用功能,提高耐久性,达到堵漏防锈补强的目的。用于结构修补的化学浆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环氧树脂浆;另一类是甲基丙烯酸甲酷液(简称甲凝液)。用于防渗堵漏的化学浆液主要有:水玻璃、丙烯酞胺、聚氨酷、丙烯酸盐等。这些不溶物可充填缝隙,使之不透水并增加强度。
3.4低压慢注修补法(注射法)以一定的压力将修补胶液注入裂缝腔内;此法适用于处理0.2<ω<1.5mm静止的独立裂缝、贯穿性裂缝以及蜂窝状局部缺陷。可使用JN-L低粘度灌缝胶及JN-F封口胶。
3.5压力注浆法在一定时间内,以较高压力(按注浆料产品说明书确定)将灌注材料压入裂缝腔内;此法适用于处理大型结构贯穿性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蜂窝状严重缺陷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缝。可使用JN-J或HPG两种水泥基改性材料,也可使用JN-M结构灌注胶。
3.6填充密封法在构件表面沿裂缝走向骑缝凿出U形或V形沟槽,然后用改性环氧树脂或弹性填缝材料填充,必要时以纤维复合材料封闭其表面;此法适用于处理ω>0.5mm的活动裂缝和静止裂缝。可使用JN-XF裂缝封闭胶或JN-LE弹性灌缝胶。
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工法多种多样,但我们不能只知其一、只用其一,而应牢牢掌握每一种方法,以一变应万变,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切实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做好过程控制,完善施工手段,确保施工质量,尽量实现修补最优。
参考文献:
1.土木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建筑的牢固性是建筑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之一,建筑牢固性不达标,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留下隐患。随着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是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具有严重的破坏性,除了灾害本身所具有的大的破坏力因素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恶劣的条件下,建筑的牢固性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建筑的牢固性与建筑机构购建的承载力有直接的关系,各组件间的整体连接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建筑的牢固性是就建筑整体而言,是一个架构体系的牢固性。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是建筑结构牢固性的关键点,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会使建筑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不会因为某一局部受到破坏而导致大范围的破坏甚至出现全部连续发生破坏和倒塌的局面。对土木建筑的牢固性进行检验,主要检验建筑结构的延性和冗余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其耐久性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主观上认为,混凝土材料往往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而从大量的土木建筑结构相关的资料来看,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寿命大多在三十年之内。一般来说,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多指建筑竣工后投入使用的寿命,是建筑在基本使用年限内能够正常发挥其所具有的使用功能。我国现行的关于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规范中,在建筑物的耐久性方面没有明确的条款,对饮冻容、干湿、侵蚀等造成的土木建筑寿命缩短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是泛泛的对建筑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做了一些要求。实际上,土木建筑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导致的钢筋锈蚀等带来的损害要远超过安全水准设置偏低带来的安全危害。土木建筑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要对土木建筑结构在设计和施工方面进行规范的细化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投资规划上,除了对建筑在建设过程的整体投资进行规划,还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维修费用加以充分的考虑。
二、我国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1.安全性规范设置水准偏低。虽然我国在建筑结构安全性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规范条例,但是我国在安全性规范标准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国对于建筑结构构件在承载能力方面的安全水准设置方面,以安全息术或者分项系数作为主要的指标来进行衡量,系数越大表明土木建筑结构在安全性方面的水平越高。对于土木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我国对爆炸类和地震类灾害的建筑的牢固性规范还没有进行细致明确的设置。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要求重点放在结构强度上,在环境影响下的建筑耐久性方面缺乏重视度。
2.建筑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缺乏对结构安全性的认识。建筑工程领域安全事故的层出不穷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使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和管理人员对建筑结构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并加强了关注。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对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认识,缺乏防范意识,这样就容易出现人为错误造成的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的发生。
3.工程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土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需要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与图纸的一致性。但是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内,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往往各自为政,关系脱节,这就是建筑结构安全缺乏一定的保障。设计单位在对建筑设计图的制作过程中,对某些施工标准或者施工细节不够熟悉,而施工安慰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队设计中的计算书不能够深入的掌握,当有技术难题出现时,一般有本单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直接进行处理,缺乏与设计单位的有效沟通。但是这种经验式的处理方缺乏准确的数据分析,更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持,很难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建筑设计规范不够完善。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但是我国土木建筑工程在设计规范方面还不够完善,很多条款比较笼统,不够细化,同时在某些方面要求水准不高甚至空缺。目前的建筑设计规范在建筑工程结构的寿命方面涉及非常少,规范的重点片面的放在工程结构的承载力上。
三、提高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1.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有效的提高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首先要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有破坏性的影视进行预防和改善。土建结构建筑物的病患主要有三种,即裂缝、渗漏、剥蚀,其中以裂缝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安全检测中,确定裂缝病害的关键是撩测,传统的探测方法有超声波法、声波跨孔法等,土建结构强度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和射线法等,这些方法主要反映了土建结构的表层强度。
2.应用合理的技术规范。在规范标准上,要摆脱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过分强求统一、较少考虑个性和缺乏实事求是灵活性的倾向。要提倡和鼓励各省市编制地方性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上。可有不同的设置水准。全国性的规范订得愈详细,其适用性可能变得愈差,造成的混乱也可能愈多:特别像岩土工程那样的规范更是如此。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地基与基础设计;概念设计;问题
前言
结构概念设计是保证结构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一种方法。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方案和布置,采取减少扭转和加强抗扭刚度的措施,设计延性结构和延性结构构件,分析结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薄弱层过早破坏,防止局部破坏引起连锁效应,避免设计静定结构,采取二道防线措施等每个设计步骤中都贯穿了结构概念设计内容。
一、概念设计
强调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是要求建筑师和结构师在建筑设计中应特别重视规范、规程中有关结构概念设计的各条规定,设计中不能陷入只凭计算的误区。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在结构体系上,应重视结构的选型和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结构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传递地震力途径,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2.一般工程都仅进行小震下的弹性设计,而用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保证“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没有验算和证实,那么建筑物是否真能做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无人知晓。对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地区的特别重要建筑和超限建筑,审查专家往往会提出更具体的设计指标:(1)中震或大震不屈服设计;(2)中震或大震弹性设计;要求设计单位确保实现“三水准”的设计目标。
3.建筑物是应当有个性的,不应当千面一物。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允许按照业主的要求选择不同层次的抗震性能目标作为设计者的设计依据。例如业主可以提出更高的抗震设防要求,按中(大)震不屈服设计或中(大)震弹性设计,保证重要的建筑物在大地震作用下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而不仅仅是不坏不倒。
4.水平地震作用是双向的,结构布置应使结构能抵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应使结构沿平面上两个主轴方向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结构刚度选择时,虽可考虑场地特征,选择结构刚度以减少地震作用效应,但是也要注意控制结构变形的增大,过大的变形将会因P-Δ效应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结构除需要满足水平方向刚度和抗震能力外,还应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震动的能力。
5.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应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部位;避免在凹角和端部设置楼、电梯间;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竖向体型尽量避免外挑,内收也不宜过多、过急,结构刚度、承载力沿房屋高度方向不宜均匀、连续分布、避免造成结构的软弱或薄弱的部位。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力。根据具体情况,结构单元之间应遵守牢固连接或有效分离的方法。高层建筑的结构单元应采取加强连接的方法。
二、结构选型问题
对于高层结构而言,在工程设计的结构选型阶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结构的超高问题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 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 B 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3、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4、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
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三、地基与基础设计问题
地基与基础设计一直是结构工程师比较重视的方面,不仅仅由于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同时,也是因为地基基础也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问题。由于我国占地面积较广,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作为国家标准,仅仅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法对全国各地的地基基础都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因此,作为建立在国家标准之下的地方标准。地方性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能够将各地方的地基基础类型和设计处理方法等一些成熟的经验描述和规定得更为详细和准确,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一定要对地方规范进行深入地学习,以避免对整个结构设计或后期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四、结构计算与分析问题
在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处理,是决定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由于新规范的推出对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部分相当多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因此,结构工程师也应该相当地对这一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目前比较通用的计算软件有:SATWE、TAT、TBSA或ETABS、SAP等,但是,由于各软件在采用的计算模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相差较大的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哪个又是意义不大的,这将是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首要的工作。
2、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振型数目是否足够。在新规范中增加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该参数的限值。由于在旧规范设计中,并未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或即使有该概念,该参数的限值也未必一定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该参数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多塔之间各地震周期的互相干扰,是否需要分开计算。
3、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建筑施工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不断成熟,施工工艺不断得到更新,在此过程中,混凝土建筑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全面的推广运用。由于混凝土建筑结构独具的特点,因此,加强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仅是促进整个建筑行业进步的需要,也是促进施工工艺革新的客观需求,更是新时期下,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对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研究,有着十分客观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的意义分析
1.这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基础措施,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形式是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在设施工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建筑工程的后期护理也难以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必须实施加固,保证建筑安全,提高建筑质量。
2.这是完善混凝土加固理论的客观要求,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具有复杂性,涉及到各种法律规范,施工标准,施工的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虽然这种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但是这种技术依然不够完善,理论不够成熟,基本上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加强加固技术的探讨研究,有助于完善加固技术理论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3.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举措,现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常常因设计或施工的缺陷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破坏,甚至自然灾害造成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开裂以及抗震性能不良等,影响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从而不得不考虑结构的修复加固问题。另外,结构设计规范也几经变动,原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大部分己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设计要求,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混凝土建筑结构常见的加固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存在的加固技术有很多,但加固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与建筑结构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加固技术,制定适合建筑结构的最佳加固方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粘滞阻尼器的应用
粘滞阻尼器是被动控制技术中的一种消能装置,其安装于结构的某一部位,易地震作用较小时阻尼器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处于弹性状态,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抗侧向刚度,能满足结构正常使用要求。当出现中、大地震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阻尼器进入弹塑性状态,并且迅速衰减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反应,从而确保主体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安全使用。但是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一)与阻尼器设备相连的梁柱的抗震等级需提高一级,以保证此部位最后进入塑性。
(二)需考虑结构的地震力可以传递给阻尼器,则运用PKPM设计时结构应满足刚性隔板假定。
(三)阻尼器的输出力是单方向的,需在垂直输出力方向设置限位装置。
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当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发生强度弱化,或者梁,柱等构件受到腐蚀,火灾,雨水,风吹,日晒等多方面的侵蚀,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出现斑驳,开裂时候,可以使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要做好支顶措施,保证原有构件的安全稳定,也使得混凝土的置换工作处于卸荷的状态进行,增强加固效果,增强构件的负载承重能力。同时,要对原有的混凝土采取科学方法剔除,并做好清理工作。这种方式可以大规模操作,但是,原有的混凝土剔除难度大,很容易对建筑物原有构件造成损坏。施工时候一定要仔细,严格执行各种操作标准。同时,可以采用一些先进机械设备,提高施工的效率。
3、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方法是通过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达到加固目的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增加预应力迫使钢拉杆和其他的型钢撑杆受到压力,对原有建筑物结构的预应力产生影响甚至是改变,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原有建筑物的应力水平。可以很好的消除应力应变滞后的难题。这种加固方法同时拥有加固功能,卸载功能,改变应力结构分布的功能,可以应用于大规模,大跨度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加固施工,这种方法虽然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机械设备,但是,这种加固方法加固效果稳定,且总体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优势。
4、外包钢加固法
在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加固时候,外包钢加固方法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建筑物的构件外部四角或者是两个角包上型钢,达到加固的目的。这种方法工作量很小,操作简单,而且加固的效果相对很稳定,因此,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常规加固方法。在这种加固方法施工时候,要保证原有的建筑物构件的截面尺寸不能变大。
5、绕丝加固法
在使用绕丝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实施加固时候,一般都通过将退火钢丝缠到将要加固的建筑物构件上,使得原建筑物构架的混凝土被约束,使得建筑物的极限承载力和建筑物的延性得到提高。这是一种补强加固的施工方法,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提高建筑物构件的位移延性。使用绕丝加固法对建筑物构件实施加固之后,自重会比较小,构件的尺寸和相关的截面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对施工的环境要求也不高,但是,这种方法有着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通过施工后,加固的效果不太明显,尤其是矩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的构件承载力难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有几个表现。
1、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显著地显现出其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尤其是粘贴纤维加固法较成熟,应用也比预应力纤维加固法及嵌入式纤维加固法广泛。根据研究现状,这三种纤维加固方法有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长期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 纤维材料对节点加固性能的研究;用纤维加固的结构在较高温度下强度严重退化,如何改进加固材料性能和加固构件的防火耐温措施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加强非碳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如何简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保证,降低工程造价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2、钢丝网复合砂浆加固法
从用钢丝网复合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开创性研究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属刚起步。但用无机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粘贴钢丝网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比起用有机胶做粘结剂的方法有其独有的优势,其应用前景较好。
五,结束语
混凝土建筑结构是目前最为广泛运用的建筑结构之一,既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加固技术的研究,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构件特点,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选择加固方法,严格遵守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采用先进科技和先进施工工艺,促进加固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整个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效果,增强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高利学 关于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新探[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6期
[2]-王丽晶 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新探[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2期
[3]-苑绍东 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要点[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4]崔士起,张田德,成勃,裴兆贞,碳纤维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会议论文] 2009 -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质量检测学术会议
关键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配合,协调配合,预埋件
[前言]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比较繁杂的,它包括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安装等专业。在施工中,如果各专业只考虑本身的工作范围,必将影响其他专业工种的施工,而且本专业或工种的工作也难以做好。在整个施工阶段,不仅要一个专业施工完成了施工任务,而是需要所有专业施工齐头并进,全面协调配合施工,不然将给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巨大损失,损失不仅限于工期上,有时会造成经济或质量上的损失。所以,施工中的协调配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电气安装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施工项目必然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尤其和土建施工关系最为密切,如:电源的进户,明暗管道的敷设,防雷和接地装置的安装,配电箱(屏、柜)的固定等,都要在土建施工中预埋构件和预留孔洞。随着现化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结构、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施工中的协调配合就愈加显得重要。建筑工程按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以分为钢结构、木结构、砖石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又可分为承重墙结构、框架结构等形式。在土建施工阶段,针对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基本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充分做好电气安装的配合施工,避免返工。论文大全。从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谈谈土建施工各阶段的电气施工协调配合配合工作。
一、电气安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由电气施工设计人员对土建设计提出技术具体要求,例如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这些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体现。土建施工前,电气安装人员应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审核土建和电气施工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电气技术工人应该看懂土建施工图纸,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问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是否符合土建施工的规范要求。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土建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电气设备随设备带来的预埋件要必须采用,因为随设备带来的预埋件更加符合电气安装的规范要求。
二、基础施工阶段的协调配合
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沟、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留预埋工作。这方面要求电气专业应预先在土建墙体防水作业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渗漏。另外一方面要求十分注意预留的轴线、标高、位置、尺寸、数量及电气用材规格等方面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进户电缆穿墙管和预留预埋是不允许返工的,返工后土建二次做防水处理很困难,所以电气专业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随时与土建的配合。按施工要求尺寸大于Φ300mm的孔洞一般在土建图纸上标明,由土建负责预留,这时电气工长应主动与土建工长联系,并核对图纸,保证土建施工时不会遗漏。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及时协调做好尺寸小于300mm、土建施工图纸上未标明的预留、孔洞及需在底板和基础垫层内暗配的管线及稳盒的施工。对需要预理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理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等电位联结安装、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接地装置安装等要根据图纸要求,做好基础底板中的接地措施,如需利用基础主筋作接地装置时,要将选定的柱子内的主筋在基础根部散开与底筋焊接,并做好色标记,引上留出测接地电阻的干线及测试点,如需砸接地极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利用士建开挖基础沟槽时,把接地极和接地干线做好。另外还要注意已经施工完的地下电缆、地下接地极铜板等的保护,防止开挖暖气沟时破坏地下电缆、地下接地极连线。
三、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协调配合
施工组织设计对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及流水作业的顺序是控制的主体文件,电气安装工程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地做好电气管线暗敷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序,做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混凝土凝固后电气管线敷设作业是很难返工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内配管时,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根据施工图尺寸位置配合土建施工,注意不要踩踏钢筋。土建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跟班看守,以免振捣时损坏电气配管或使得接线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对于土建结构图上己标明的预埋件如电梯井道内的轨道支架预埋铁件等以及尺寸大于300的预留孔洞应由土建负责施工,但电气工长也要随时检查以防遗漏。对于要求专业自己施工的预留孔洞及预埋的铁件、吊卡吊杆,木砖、木箱盒等,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施工,提前做好准备,随土建施工及时预埋到位。配合土建结构施工进度,及时做好各层的防雷引下线焊接工作,如利用柱子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应按图纸要求将各处主筋的两根钢筋用红漆做好标记。继续在每层对
该柱子的主筋的绑扎接头按工艺要求作焊接处理,一直到高层建筑的项端,再用Φ12镀锌圆钢与柱子主筋焊接引出女儿墙与屋面防雷网连接,按规范要求及时进行电气线路及设备的防腐,防止未作防腐的电气线路及设备浇注混凝土时被覆盖。
四、装修施工阶段协调配合
施工组织设计对于装修施工阶段协调配合的方案主要包括:土建工程砌筑隔断墙之前,电气专业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它是电气人员按此线确定管路予埋的位置及确定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电梯楼层控制开关、报警开关的位置、标高。在土建抹灰之前,电气施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50线)、墙面线(冲筋)将所有电气工程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查对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注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上带线,堵好管盒。论文大全。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应光滑平整,不允许留大敞口。做好防侧雷的均压线与金属门窗、玻璃幕墙铝框架的接地连接。论文大全。配合土建安装轻质隔板与外墙保温板,在隔墙板与保温板内接管与稳盒时,应使用开口锯,尽量不开横向长距离槽,而且应保证开槽尺寸准确合适。电气施工人员应积极主动和土建人员联系,等待喷浆或涂料刷完后进行照明器具安装;安装时,电气施工人员一定要保护好土建成品,防止墙面弄脏碰坏。当电气器具已安装完毕后,土建修补喷浆或墙面时,一定要保护好电气器具,防止电气设备外露表面污染,电气施工人员应采用塑料薄膜或厚纸粘贴电气设备外露表面加以保护。
[结束语]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与内装修和墙面工程有直接的关系,电气内线安装的全面施工虽然应在墙面装饰完成后进行,但一切可能损害装饰层的工作都必须在墙面装饰抹灰工程施工前完成。电气内线安装的施工必须事先仔细核对土建施工中的预埋配合、预留工作有无遗漏,暗配管路有无堵塞,以便进行必要的内线遗漏的安装。墙面工程结束后再凿孔打洞,则会留下不易修补的痕迹。电气工程施工实践表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施工配合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电气施工人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整个工程的深入了解,并且在施工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总之协调与配合要贯彻电气安装工程的始终,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参考资料:
[1]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三版)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水电施工机电安装 安装问题 问题分析 机电问题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柱,其建设规模和建设数量正在不断扩大。相对于的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工程也经历了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面临越来越大的建设规模,单机容量日益增大,机组的数量也所有增加,这就对机电安装提出了挑战,增加了安装的难度。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还存在许多啊问题,既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
1.施工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大。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施工中受河流的地形、地质、气象和水文都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中,围堰填筑、施工导流和基坑排水都是主要控制因素。
2.施工组织困难。
绝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处于交通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偏远地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运输难度加大,不仅仅是运输成本有所增加,也增加了设备的运输风险,加大了施工的组织管理难度。
3.环境苛刻,要求严格。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都较大,施工涉及的工种较多,工程量巨大,施工的强度较高,周围的环境干扰较为严重,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和进行优选,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而对工程的质量要求通常都较高。
4.施工过程中操作类型较多且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隧洞开挖、石方爆破、高空作业和水下作业、水上作业等,作业类型较多,作业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1.安装工程组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水利水电工程在安装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大量的超级超限部件需要在施工工地上进行焊接、组装,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质来讲,通常都不会存在较为平整的大片施工工地,机电设备安装前组装作业的基本要求很难满足,同时由于场地的交叉使用和多台安装机组的平行流水作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对土建施工造成影响,加大了安装工程的组织和管理难度,相应的提高了安装的技术要求。
2.安装强度高,设备要求精度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安装的机组台数也逐渐增多,导致机组安装强度越来越高。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机电设备对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以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为例,其安装误差范围通常都是采用1/100mm来进行控制,部分工程中误差要求甚至更小,这就要求具备高超的安装技术,追求安装“零”误差。
3.安装工艺复杂,交叉作业较多。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安装时,受制于工程运输条件的约束,许多发电机组的部件都无法在制造厂完成加工和组装后,运输到工地进行安装,而是需要将零散的部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导致原本就不宽敞的施工工地上堆放了大量的待组装零件,同施工现场其他工程施工造成作业交叉,加大了安装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安装工作量。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1.安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设备的基础尺寸、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
设备的基础尺寸、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出现此类问题绝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施工图纸标注的尺寸和机电安装时的尺寸存在偏差导致的,例如在土建施工图纸上所标注的机组标高和水利机械图纸上所标注的标高不完全相同,在土建施工图纸上未考虑垫铁厚度因素,对设备进行绷重梁配筋布置时,就缺失对垫铁高度的计算,导致在机组进行安装就位时,无法按照设计的高程进行安装,而只好采取去除基础表面的混凝土,降低高度,或是放弃使用可以调节的垫铁,来保证机组的安装高程。
(2)安装前预留的孔洞存在位置偏差和尺寸误差。
机电设备安装前,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支撑模板的材质较差,导致在振捣时因为挤压而使模板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凝结后,出现预留的孔洞位置和尺寸与设计的标准存在误差,另外,土建工程施工时,对孔洞的定位时,参照的基准线不准确,也对导致孔洞的偏差。
(3)遗漏预留的电缆孔洞、电缆沟转弯位置的空间不够。
在泵站工程中,机电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电缆的数量较多且走向非常复杂,由于土建工程施工时,极容易遗漏预留的电缆孔洞,在进行电缆转向操作时,没有电缆转向的空间,另外由于工程设计的原因,导致电缆转弯半径太小,无法满足电缆转向的要求。
2.防治质量问题的相关措施。
1.做好安装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时,要由具有机电安装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对土建结构设计、机电安装工程等提出自己的技术要求,如:穿墙管道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主机组地脚螺栓的孔洞预留、电缆孔洞预留、通风设备构件预留等。要将核心的技术要求在土建结构图上反映出来。在进行土建施工之前,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要和机电安装人员共同对土建工程和机电专业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以避免后期施工出现差错。这就要求机电安装人员要有一定的土建相关知识,以看懂包括结构预留孔洞图等土建施工的图纸,要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管控,同时也要求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机电安装的施工图纸。
2.提高机电安装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的施工方案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也存在一定的相互矛盾,相互受到影响。如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和预埋的部件时,对预留的孔洞位置要确保准确,而在进行立模和振捣操作时,又容易造成预留的孔洞和预留位置发生偏差;在进行主机组安装调试时,要求工作环境保持安静和清洁,而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室内装饰施工和工程的机械作业等交叉作业,这就要求要保证机电安装施工方案要保持灵活性,要适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拟定方案时,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注重各项因素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安装施工方案。
3.做好交叉施工的配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机电安装过程中交叉作业较多,不仅仅涉及到施工场地,甚至出现工序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水平,就有必要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工程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做好工程施工。
五.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时出现的问题较多,设备安装单位要提前采取相关措施,做好质量事故的预防工作,通过加强施工管控,提高设备安装质量,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 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2年24期
[2]邹伟清 浅议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机电安装问题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1期
[3]陈华 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1年3期
[4]黄小松 水电站机电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期刊论文] 《商》 -2012年23期
[5]龙光森 阐述在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2期
关键词:火电厂、建设、土建、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main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is coal-fired power in this stag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involves a wide range, and many processes, including any loss caused by a problem are enormous, so we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Firstly, described the quality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rmal power plant civil construc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quality control.Key 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civil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火电厂建设的施工质量与火电厂建成后的正常工作运作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施工阶段各施工工序的质量得以有效控制,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常见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火电厂建设土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主厂房所存在的质量问题
基础土石方在开挖的过程中对于软基、欠挖、超挖未能给予适当的处理,且基坑常见在外,未能进行合理的配水致使基坑进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缺乏表面平整度,出现蜂窝、麻面、裂纹、气泡的表面现象,同时楞角还受到了破损;在钢筋的保护层上存在着明显的厚度不足,甚至还会出现露筋的现象,钢筋的套筒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缺乏紧固度。另外,梁柱的模板接头也存在着不符合规则的现象,设计安装与预埋件在位置上有着较大的偏差。上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都会致使主厂房在结构强度上造成困扰,进而影响到火电厂房的正常运作
2.冷却塔所存在的质量问题
火电厂的冷却塔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冷却塔的塔壁在几何尺寸上有着偏差,且钢筋的型号规格与要求不相符或者钢筋的使用量不足,与此同时还会存在对拉螺丝孔、施工缝等位置有渗水漏水的情况发生,这一系列原因都会影响到冷却塔的施工质量,又或者对其功能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另外,烟囱筒身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于筒身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满足强度要求,与此同时还存在筒身扭转、偏移的现象,进而导致筒身混凝土产生拉裂或气泡等质量问题的出现。
混凝土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的结构中通常会出现局部酥松、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以及石子多、砂浆少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未进行准确计量或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从而导致砂浆少、石子多;第二,混凝土未进行充分的搅拌,致使搅拌欠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第三,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第四,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第五,下料不当,未对串通进行设置导致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另外,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通常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混凝土构件露筋现象。混凝土构件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主筋、架立筋、箍筋)部分或者整体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第二,混凝土缝夹层现象。由于振捣作业不充分或者浇筑施工中存在不连续的失误,造成在混凝土内部或外观上出现夹层。
二.火电厂建设土建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针对主厂房质量问题的措施
就厂房主体结构这一施工问题来说,在进行基础施工的时候应该坚决遵从基础施工规范,采用支护结构或是自然放坡的措施。而对于软土地基则可采取桩基加固或换填的措施,同时还要做好排水措施设置,基础土方的回填应该采取分层回填、逐层夯实的措施。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将模板清理干净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刚度与平整度。在进行钢筋工程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使垫块的厚度能够满足保护层的要求,并且还确保强度的承载力达到一定程度。钢筋连接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套筒的两端都应设有保护套从而丝扣得到保护,从而促使套筒质量达到施工要求。另外,要在接头处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将其拧紧并对力矩值进行检验,从而保证连接套与钢筋规格的适应性得到满足。火电厂房主体结构的钢结构部分要在对其进行安装之前采用喷砂对之进行除锈,并在进行质量检查的时候严格执行。
针对冷却塔塔壁质量问题的措施
为确保冷却塔塔壁的质量达到要求,首先要通过计算和设计来确定模板各个部分的尺寸,并还要对模板斜支撑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有无遗漏,与此同时还要用调节丝杠顶紧从而防止跑模的现象发生。钢筋的用量要与设计图纸相符,绑扎钢筋完毕后对钢筋的数量进行复查。为了进一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浇灌的过程要及时处理施工缝,出现混凝土拉毛的现象要及时进行清除浮渣再将其冲洗干净。
针对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措施
混凝土产生出现锋面、麻面、空洞的现象主要是影响到美观,所以应加以修补。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l:2或2:5水泥砂浆骛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副掉,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制定补强方案。对于漏筋现象的处理,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l:2或l: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满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谈真养护。对于混凝土夹缝层的处理,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
总之,我国电力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火电厂,它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为了使火电厂的建设质量得到保证,在火电厂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安装作业规范,且制定相关措施使其质量能够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潘如亮 火电厂土建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安装;通病;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民用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住宅楼建设中十分重要组成的部分,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宅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日常生活,今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家用电器普及越来越广,而消耗用电量也是越来越大,这就给我们做好电气施工安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住宅电气安装施工面临的现状
随着改革住房制度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对住房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住房质量的现状表现为整体质量较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仍然存在很多影像住宅质量的问题。作为住宅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气安装工程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面临着克服质量问题、提高安装质量的严峻任务。
三.电气安装中质量通病对住宅质量的影响
1.电气安装施工质量对住宅建筑的影响
某住宅建筑为了将顶棚上吊灯固定住,需要在楼板缝中自上而下放置一块木砖,但由于木砖尺寸或者施工顺序不合适,使得放置木砖处两块空心板被砸坏露筋,从而破坏了空心板的主筋结构,进而对整个主体结构造成很大的危害。再比如某住宅楼配电箱预留在楼梯梁下的承重墙上,承重墙局部承压能力不足,不能承担上面几层楼梯的重量,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隐患。
2.剔槽埋管直接关系到墙体的强度和承载力
剔槽埋管是在电气预埋不到位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在建筑工地上经常见到,如果操作实施不当也可能会影响到墙体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曾遇到过厚240 mm的墙两面相同位置横向剔槽的现象,这等于就是在砌体上横切了一个断面,使得砌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受到严重损坏。还有斜开槽、剔槽边缘不齐等不问题都对墙体的强度和承载力产生很大的威胁。
3.影响墙体使用功能和外观效应
剔槽埋管不仅破坏了墙体的平整度,而且还影响到墙体的外观效应。插座高度不统一、开关安装位置不合适、接线盒预埋不到位等不规范操作施工都会严重影响到墙体的使用功能,给住宅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4.火灾隐患
4.1 安装电气线路开关电器存在火灾隐患。一方面是由于电气设计保守,负荷设计裕度小此外再加上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出开关电器的导线接触厩不够或者压接松动,导致接触电阻过大产生发热从而引发火灾。另一方面是产品质量的问题,由于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导致存在火灾隐患。
4.2 安装电气管线存在火灾隐患。首先是由普通的硬塑管直接敷设在可燃吊顶内。然后可能是导线配管不到位致使导线接头外露而造成的火灾隐患。
4.3 安装照明器具不恰当引发火灾隐患,比如把表面温度高的灯具设在可燃构件或可燃装饰物上以及灯具选型不当
四.电气施工中质量通病问题产生的原因
1.设计单位从事电气设计的工作人员由于实践经验少;对设计规范的理解达不到一致看法;缺少详细设的节点计,再加上赶工期,部分图纸设计做法不明确。
2.承建单位从事电气安装施工的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而且质量意识淡薄。有的人员没有电工特种工种操作证,有的甚至雇用临时工来实施电气安装。对设计图纸不能深刻领会,以至于看不懂图纸,完全不具备承担安装电气工程的技术水平。还有的承建单位因为从事安装电气工程的人员管理不够,改让土建施工员来代管,结果导致出现代而不管的现象,不能实现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
3. 电气穿线工程脱节预埋和电气预埋让承建单位的民工来承担,穿线由承建单位的电工来完成,预埋线管的分线盒、走向、预留洞甚至有时找不到,有的线管在打圈梁时被堵死,这就势必导致产生砸楼板、剔槽等粗野施工等行为。
4. 电气、土建两个专业的配合度不够。电气预埋工作人员要求土建预留出来的洞,土建施工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来配合电工完成,导致许多配电箱的安装歪歪斜斜,上下挤砖,开关距离门太远。同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既无法满足使用功能又不美观,给使用和安装都带来很多困难。
五.电气安装中质量通病问题的防治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
安装电气工程应该引起发包单位、业主、承建单位的高度重视,把安装电气工程看成是住宅建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部工程;然后是要提高电气管理、业务素质、安装人员的技术,增强员工的岗位责任心,管理人员还要做到坚持责任到人,安装人员必须要持证才能上岗,保证安装电气工程的质量。
2.将安装电气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设计者在保证安全用电和满足常规供电的前提下,要更多地兼顾装饰效果、美观以及使用功能,从而满足住户方便、美观、安全、舒适的现代化生活需要,把安装电气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
业主对安装电气工程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包单位要选择那些有承建能力的建筑队伍来承担安装电气工程的任务,承建单位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建筑安装电气施工规范,每个建设单位对安装电气工程都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再配备专职施工人员和电气监督人员现场参加管理。
4.严格监控进入现场的材料
对安装电气工程所使用的线盒、穿线管,各种铝、铜导线,灯具、配电箱等进行严格检查,凡是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是没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坚决不允许进场使用。
5.严格管理和控制质量,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5.1 重点检查和普通检查相结合,检查在建的每栋住宅楼以及每层每户的线材、预埋线管、开关、灯具、插座的安装情况,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安全隐患和不合格点。并重点检查主要环节和重点工程比如总进线、接地极,做好把守主要环节的技术关。
5.2 整体检查与分段检查要相结合,即分段检查穿线、预埋、安装的各个工序阶段。着重检查穿线工序和预埋脱节的问题、电气和土建专业的配合问题,及时进行质量通报。对楼板剔槽、砸圈梁不规范,开关插座安装位置不当等问题及时进行质量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整体检查完工电气安装工程的使用功能、原材料、安全用电、安装部位等各个方面,确保安装电气工程的整体效应。
5.3 不定期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要坚持每天巡回并且每周大检查一次,每月通报一次质量报告,并不定期抽查的进行项目整改,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在整个过程
六.结语
安装电气工程中质量的控制涉及到各个方面,施工、建设以及监理等都要以图纸为依据。以规程和规范为标准来切实可行的执行和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改进措施,努力给住宅居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综上所述,在安装电气管道过程中,要配合密切敷设和安装,只有通过这样才能防止上述各种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的发生,从而做好安装电气管道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 朱孝贵 电气安装施工中与土建工程的配合[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
2. 王亚林 电气工程中质量通病的防治[期刊论文]-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
3. 郑修慧.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建筑电气2006,25(3)
4. 王海 浅谈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12)
5. 周秘 浅析某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工艺[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0(13)
6. 王会山.刘海冬建筑工程室内电气安装施工[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9)
7. 钱建林.张鑫华浅谈电气安装施工在土建工程各阶段的配合与协调[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21)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加固 施工
近些年,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于一些新建的项目,有些工程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各种质量安全隐患,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如不及时针对混凝土建筑结构采取加固措施,就有可能导致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如何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有针对性的对受损建筑物进行处理,是目前业内人员讨论最多的话题,论文重点探讨了当前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和施工特点。
1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则
1)总体效应原则。加固方案在制定时,首先应对加固的对象有整体的大局观,为了避免出现局部构件加强而整体抗力下降的不利现象,必须对整个建筑的加固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全盘分析、研究。
2)构件加固与结构体系加固的原则。当前很多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的加固时往往容易被忽视,部分构件不能满足结构稳定的情况,如:结构构件之间锚接和连接的加固是否切实有效对结构整体性也存在较大影响。所以对结构安全度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加固,对某特定构件实施加固后会引起整个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分布情况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下,应该对从整个结构体系安全角度的全局性分析、考虑引起足够的重视。
3)局部加固与整体加固的原则。在结构受力体系中,像重物坠落造成建筑物小范围内个别梁板发生破坏这种现象,个别构件加固后不会导致整体受力性能影响时,可以实行局部加固,至原有抗力即可。但是应该足够的权衡结构整体的适应性,这是加固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时,宜对结构进行整体验算并实施整体加固,此外还应注意其他问题:如结构整体性或结构整体牢固性,也就是说结构经局部或部分构件加固稳定并不意味着此结构整体承载能力完全就是安全可靠的,设计者应对结构的整体性进行全面检查与综合评估,以分析确定整个结构体系是否需作相应的加强,而不应仅关注结构的局部或个别构件。
4)做好临时加固与永久加固的把握度。通常情况下,永久加固实用年限长,耐久性要求高,临时加固实用年限短,耐久性要求低,相对于永久性加固,其标准和要求可适当降低。
5)兼顾结构抗震设防的原则。若建筑物处在地震区的结构构件加固设计时,重点应该复核验算其抗震性能,这个是除应考虑其承载力达到要求外重点考察的要点。当然每个地方的抗震设防的等级有所不同,设计单位和施工图设计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加固方案,这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重点,审查单位都应予以充分重视。
2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
1)加大截面加固法。其做法主要是采用增大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加固形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加固可采用四周外包、三侧外包(U形外包)、单侧加厚和双侧加厚等形式,但截面尺寸加大,有时受使用上限制。加大截面加固法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这种方法广泛用于梁、板、柱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2)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四周加以处理,主要是包以型钢的加固,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现在主要分为分干式和湿式两种形式,这中方法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优点是施工简便,另外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为增强结合能力,湿式外包钢构件,碳化锈裂层及严重油污层,角钢及箍板结合面应除锈,应凿去结合面风化酥松层、并打磨出金属光泽,然后用丙酮、二甲苯等洗涤剂擦净。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高于60℃。
3)预应力加固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占空间小的混凝土承重结构。当前主要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三种)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此法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混凝土结构和处于在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
4)粘贴碳纤维法。,碳纤维布是一种可以任意裁剪的柔性材料,而且能够适应结构形状的变化,与结构构件紧密结合。其加固原理与粘钢法基本相同,用专用粘结材料将碳纤维片材粘贴于构件表面对构件进行加固,但是其突出的优点就是:且高强高效,耐腐蚀性能和耐久性强。
3加固改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1加固改造设计的注意事项
1)应充分做好基础调查研究工作,这主要是需要查看建筑工程有关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评定,其中重点是摸清事故特征和外观表现,切实掌握实际状况。2)结构刚度变化应该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结构刚度变化在地震作用效应变化的影响中尤为重要,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是绝对注意的要点。抗震加固设计要避免出现新的薄弱层,考虑到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分布要均匀;3)制定加固改造方案和相关措施时,尽量不要打搅周围的生活,避免搬迁或停产,内部施工湿作业尽量少,从而减少对生产和住户的千扰。4)加固方案设计时应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以房屋的重要程度为依据如对人员相对密集的影剧院、商场、礼堂等建筑,这些建筑的加固设计应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尽可能利用有价值的结构。5)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构造,消除不利于抗震要求的强构件弱节点、强梁弱柱等不利受力状态,要考虑减少整个结构扭转效应的可能性;对原有的不合理结构体系、传力途径等应进行适当改进;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和建设场地条件,加固结构应为地震反应力小的结构体系。保证结构的受力状态合理性,以防构件脆性破坏,竖向构件要连续,保证传力途径明晰。6)结构损坏是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振动、高温、冻融、腐蚀等原因造成的,加固改造时应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同时还应防范和避免不利因素对结构加固改造后的继续影响,避免再次加固。
3.2加固改造工程的施工注意事项
1)作好施工准备至关重要,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加固施工是细致缓慢的工作,保证工程加固能顺利进行,必须循序渐进;严格按照各项施工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和验收制度; 加固施工应严格按施工图设计图纸进行。2)建筑加固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的整体的荷载范围,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结合面粘结抗剪能力,水泥净浆或抹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均能大大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并增强结合面的抗渗能力。旧混凝土面层已软化、风化、变质、严重破坏时,应尽量消除彻底,直至坚实层为止。如果新混凝土厚度较大,可以在结合面附近浇一层水灰比小、低流动、高强度的混凝土作为过渡层。由于加固层厚度都不大,又布置较密钢筋,采用配以喇叭浇捣口,使用膨胀水泥等措施,仔细振捣,使之密实。最后浇筑12h内就开始养护,养护期为14d。如果养护不及时、早期脱水、过早受振动等影响,将降低粘结强度、严重时还会造成结合面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