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力度普及,中职的生源多是在初中时期成绩相对低等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比较差,大多数学生往往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但他们思想活跃,动手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既能避免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对不足,又能发挥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这种教学方法把实践直接应用于教学,把深奥驳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确实有用,更能让他们在动手过程有体会、有思考、有感悟、有提高。总之,行动导向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2.“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老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重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单纯记忆,是所谓“填鸭式”教学,往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心,以学生本身为主体,强调主体能动性的最大发挥。行动导向教学中,利用项目实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教学实践中班级可能会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全体学生一起学习理论、动手实践,在所有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目标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意识、交流交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能更好的适应实际的需要。
3.“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评价基本以老师命题为主,笔试是考核的唯一方法。成绩的高低是知识掌握好坏的标准。学生们为了取得高分死记硬背,但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张试卷考不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行动导向不单纯重视学生分数,而是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法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应用
根据笔者多年在市场营销教学实践的经历,现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教学应适当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讲,他们平常主要是作为两种角色而存在,在学校他们是学生,在家庭他们是孩子。教学实践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试着去担当不同的角色,尤其是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主动思考所扮演角色的内涵,思考作为不同角色自己该怎么做,体验和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例如,讲《人员推销》学习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推销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让学生扮演营业员,顾客,竞争者。角色扮演法实施程序如下:
(1)布置场景,模拟公司环境;
(2)作好周密计划,设计每个模拟推销环节;
(3)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营销人员,竞争对手等,角色分配按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设置;
(4)编制评分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
(5)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演;
(6)评价反馈。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不同于自身的角色,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的实践经验,扮演角色中不懂不会的地方还通过可以查看书籍、请教老师,从而强化记忆,真正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这样也才能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由老师选择和指定一个项目,交给学生单独操作和完成,项目信息的收集研读,项目方案、目标、计划的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都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教学法实践中,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可能对同一项目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项目完成结果可能也会千差万别,可能会有好有坏,但项目教学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注重的是项目实施过程,而不是完成结果,当然教学过程中也得要求每个项目实施都得需要达成一定的结果。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照目标任务,对照每一个环节,会自然而然地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完成,针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讲,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确定项目;
(2)制定项目计划;
(3)实施项目计划;
(4)检查和评估;
(5)归纳或成果应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对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仅是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案例,利用案例中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教师最后做总结指导,通过具体事例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品牌策略”章节学习,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准备与“品牌策略”相关的小案例。如“宝洁”、“可口可乐”、“李宁”、“索尼”等公司案例。进而帮助学生阅读案例为学生分组讨论准备。
(2)采用分组式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四个案例分别采用了什么品牌策略。
(3)全班进行讨论,各个组发表自己组意见。为什么采用这种品牌策略,优点、缺点等问题。
一、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与现实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则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更加指向于现实的厂矿和企业,这些现实的社会企业中更需要动手能力出众的制造者和劳动者,不需要理论层面上高谈阔论而动手能力较差的人才,因此,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的出现,很快迎合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不再像理论学习那样有好坏学生之分,而是都在一个平台或者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学习,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再就是在现实的机械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将会围绕着一台机器或模具进行操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近距离地让一部分学生了解到同组学生的操作方法,对于现实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是时下的主导,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便是竞争,使得传统的学习观也发生很大变化,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终身学习理念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在现实的高职院校机械类课程进行行动导向型教学的过程中,淡化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课时,转而注重学生对于所学机械课程的独自探索学习,学生会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一些机械类的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使得现实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在现实的机械操作与使用过程中,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进行独自学习,这对于现实机械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三、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机械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笔者发现由于在教授机械类课程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原先的死记硬背不复存在,转而是在现实的动作过程中学到必要的机械使用知识,和传统的班级学科授课相比,让学生独自去探索必要的知识,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行动导向型教学也改变了学生的思维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方式,会让学生明白很多机械知识是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在相互的学习与讨论中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来自于实践生产过程中的,只要学生不断去探索、去创新便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机械操作方法,该教学方法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束语
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主流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改变机械类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机械知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现实的高职院校教学中具有如下优点,主要表现在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有利于机械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机械类课程进行行动导向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配合这一教学方法,由教师主讲逐渐变化为学生主学,由教师主导逐渐向学生主体进行发展,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动手能力出众、综合素质突出的机械类人才。
论文摘要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发展性特点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掌握其原理并加以运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文在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法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重点阐述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在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应用,并提出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20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劳耐尔(Raune)教授和他所领导的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对德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行动导向是一种以职业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动能力与全面素质。行动导向是以行动为导向,这里的行动本质上是工作,即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任务)来学习。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实现“心、脑、手”的统一。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的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方法,而是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延伸和应用。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规律并有效运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基于《消费心理学》这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三种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它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首先引用相关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最后把案例中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梳理;另一种是先讲理论知识,接着引出与之对应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最后对案例总结点评。第一种笔者认为通过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不会受先入为主的理论知识的束缚,但要求教师问题设计合理,引导能力强。第二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分析案例时发散思维容易受到束缚。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时,我先让学生看了“家乐福的选址”案例,提出问题“家乐福商场选址有哪些要求?”学生们纷纷说出了一些要求,然后让学生讨论“家乐福这些选址的要求体现的了消费者什么消费心理?除了这些要求,商场的选址还应注意些什么吗?”通过引导、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的理论知识。最后再展示“万客隆选址策略”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选址的优缺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在此情景下的不同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写一份结论分析。
例如在讲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挑选四人参加表演,第一组四人扮演服装商店的店员,第二组扮演四个大学生,第三组扮演四个农民工,第四组扮演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每组没有参演的学生负责评价自己组员和别组组员的表现。通过店主和不同的顾客之间议价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三)头脑风暴法。
采用“大脑风暴”教学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学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开展讨论或提出批评,最后所有意见均放在一起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提出“遗憾消费形成的原因?怎样有效防止遗憾消费?”这个问题时,一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一边做记录,学生发表完意见,大家一起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1、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刚开始时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达;还有可能是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不适应。这时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
2.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咨询者或主持人,以达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或做法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时,往往对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的暗示、指导,甚至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强调,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违背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初衷。
3、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前期策划与过程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还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持续时间长,这对教师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要求更高;另外如何使学生在比较自主的状态下保持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有更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1 9.
[2]薄跃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天津大学,201 0.37.
[3]尹金金.浅析行动导向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当代职业教育,2 011,34.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1.
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初探浅析
1.引言
电子商务是经济与信息技术发展并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电子商务是指企、事业单位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供应链上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以及一切相关的网上事务和经济活动,是指买卖双方之间利用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是在网上开展商务开展商务活动。
2.行动导向教学
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转化为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对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恰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行动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所组成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咨询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到专业知识,获得职业能力,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在行动导向理论中,“行动”是达到给定或自己设定目标的有意识的行为,学习者能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行动方式。在行动前他能对可能的行动后果进行预测,通过“有计划的行动”,学习者个人可以有意识地、有目标地影响环境。
在行动导向学习中,要想达到学习目标,必须扫除一定的学习障碍,因此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关键,其基础是具备相应知识基础和实用战略。
行动导向学习的核心是有目的地扩大和改善个体活动模式,其关键是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我负责。行动导向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批评和反馈,即学习评价。评价的重点是获取加工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3.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就是确立能力本位思想,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教学改革。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目标正是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
⑴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电子商务职业所必备的本领。职业能力是电子商务工作人员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
电子商务职业能力的分类:从能力的组成元素上讲,职业能力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成分等;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部分。
⑵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
电子商务的关键能力是对那些与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但是对现代生产和社会顺利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它主要包括组织与完成电子商务的能力、信息交流与合作能力、应用科学的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独立性与责任心和承受能力。
4.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的组织形式
⑴正面课堂教学与独立学习
正面课堂教学是与班级授课制对应的传统而典型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的突出优势是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以及教学内容和教材容易更新。
独立学习是学生在没有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直接帮助下,独立学习或复习的组织形式,主要目的是促进独立工作能力和个性发展。如学生按照任务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或在观摩实验后填写记录等。
⑵小组学习和双人学习
小组学习是指多个学生在没有老师或其他同学直接帮助下,学习和复习教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它是较独立学习要求更高的、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相对应的组织形式。采用分组教学形式时,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双人学习是两个学习者在没有老师和其他同学直接帮助下学习、练习和复习教学内容的一种合作式的学习组织形式。
5.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主要推行角色扮演、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等,实现教学环节“教、学、做”一体化。
⑴角色扮演法
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充分展现出电子商务中各种角色的行为和位置,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⑵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面对一个实践性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完整的电子商务的项目,学生们独立地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且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
⑶任务驱动法
任务教学法是以电子商务的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和并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法。“基于工作任务”是这种教学法的核心思想。
⑷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电子商务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通过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作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习者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⑸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给学生提一些建议,学生自己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分组讨论、展示,再全班讨论。
6.结束语
>> 推销实务教学实践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推销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引导文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中的应用 中职推销实务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推销实务》中的应用 行为引导教学法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微格教学在《推销原理与实务》中的运用 浅议情景模拟实践法在《推销实务》课程的应用 基于“营销精英”大赛的《推销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现代推销学》中的应用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推销与谈判技巧》课程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现代推销学》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审计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导游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全英《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推销洽谈
推销洽谈方法案例
(略)
3.专业教师的指导
4.来自行业专业人士及其有推销洽谈经历的亲朋好友的咨询
引导正文:
准备:××商品的推销洽谈活动
1.您的任务是:推销××商品,与顾客进行洽谈
请在下列信息中挑选出对于上述任务至关重要的信息:
(1)推销洽谈的任务
(2)推销洽谈的形式
(3)推销洽谈的原则
(4)推销洽谈准备
(5)推销洽谈的方法
(略)
经过您的团队讨论,列举上述未提及的内容。
2.推销洽谈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哪些?
3.与顾客确认推销洽谈时间、地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推销洽谈之前应核实顾客的哪些基本情况?
5.列举推销洽谈当天您需要携带的物品。
6.你所了解的推销洽谈策略有哪些?分别针对哪些类型的顾客?
7.可运用的推销洽谈的方法?
8.为保证推销洽谈的顺利进行,应该如何进行推销洽谈的导入?
9.常用的说服顾客的方法有哪些?
10.请制订推销洽谈方案。
11.与老师讨论你的推销洽谈方案,记录老师提出的修改建议。
12.请按照您的推销洽谈方案,模拟与顾客进行洽谈,并详细记录。
12.根据标准表检查您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13.请与您的老师讨论您的评价结果。
(略)
参考文献
[1] 浅谈引导文教学法在化妆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 冯国群 曹青 2010
1过程性考核应用的理论依据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将过程性考核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新的教学范式,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的统称,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构建的是一个与培养职业能力紧密相关的行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项目教学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脑、心、手进行学习[3],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掌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4]。
2预防医学过程性考核改革的探索
预防医学课程基础理论涉及面广,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在注重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2.1过程性考核方案笔者将过程性考核方案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平时考核,占总分的30%。包括出勤率(10%),平时作业(10%),课堂讨论、回答问题(10%)。第二部分为项目考核,占总分的40%。包括项目任务明确(10%)、资讯信息(10%)、团队协作能力(5%)、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分析及论文撰写(15%)。该部分每个学习项目为1个小节,每小节进行1次考核,考核标准与项目学习标准一致,项目学习标准与临床预防服务对接。第三部分为知识和技能考核,占总分的30%。依据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以必需、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采用闭卷笔试和实习报告方式完成。最后考评结果以字母等级制表示,A(90~100),B(80~89),C(70~79),D(60~69),E(<60分)。整个考核的组织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及考核成员多元化。平时考核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项目学习考核由学生个人评价(20%)、同学互评(20%)、任课教师评价(60%)构成。
2.2过程性考核方案的实施(1)重视对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考查。每门专业课的基本知识点是掌握和熟悉该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本次改革考核方式继承原有考核方式的优点,对学生该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查。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笔者在考核方式改革探索中,通过期中测试的方式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核,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预防医学是应用性学科,动手能力关系到能否将设想方案付诸实施,因此将传统考核方法中对实习考核的部分也予以保留。(2)引入项目课题设计能力和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考核。在过程性考核体系中,由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授课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找到自己关注的健康问题,自助选题立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和研究,最后撰写论文。通过对学生的项目课题设计方案和专业论文评定成绩测定学生的相关素质。此项改进充分应用了预防医学中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更好地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3)引入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考核。随着前沿学科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国内国际间技术交流的有效载体和平台获得了空前发展。网络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网络教育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网络上有大量的医学信息存在,同时网络把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学习者和老师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从网络获得众多的指导建议。新的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撰写专业论文时充分利用网络医学资源,将自己课题所关注健康问题的最新进展能够在所写的论文中得以体现,并将搜索整理、归纳分析网络医学信息的能力引入考核体系,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的意识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这个过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收获价值是“一卷式”考核不能体现的。
3结论
课程结束时,笔者对121位学生就预防医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过程性考核不过分追求考核目标的标准化、考核方法的规范化及考核的精确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能力。实施过程性考核时,学生把精力更多放在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全程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
4讨论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通过上述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课外积极查阅资料、撰写论文、设计项目课题,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相关知识。通过应用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都有了较大的改观,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不断拓展。尤其重要的是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技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益处。考核评价最后的成绩采用字母等级制,强调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在平时的要求细化,而最终的评分粗线条,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感觉到太大的压力而更多的是兴趣,一旦带着兴趣去学习就成为主动性学习而不是被动学。通过实践笔者认为该考核体系很好地体现了考核的过程化和综合化,全面地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福青,高凤兰,刘红敏,等.关于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3):107-109
[2]单松波,史洪波,沈莉,等.过程性考核在《制药设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176
[3]韩秋菊,祝立娣.行动导向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71-72
【关键词】行动导向,电子商务,关键能力,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初期一直延续着的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传统正显现出其弊端:学生不仅理论学习掌握不好,甚至对高职学生最根本的熟练技术掌握的要求也没有达到,不能给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级技术人员。因此,我们要对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做进一步的探索。西方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引进我国,并迅速被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用到实践中,正成为现今高职教育的主流。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含义和典型特征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因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用脑,而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围绕选定的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设计出“培养能力的实训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取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典型特征有:
1、教学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2、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能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
3、教学目标: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共同实现。
4、教师作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5、传递方式:双向的,教师可直接根据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获悉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深浅,便于指导和交流。
6、参与程度:学生参与程度很强,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主动要学。
7、激励手段:激励是内在的,是从不会到会,在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
8、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考核是综合的。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社会需求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更是社会急需。 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因此,教育部2001年批准电子商务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四、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的机制与方法
1、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2、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项目课程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的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和座谈,以此来明确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再进一步明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按工作岗位的不同来划分专门化的方向,根据该方向的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多学科的课程大杂烩现状。
参考文献:
[1]沈金荣,《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会计工作》,2011年11月
关键词: 行动导向;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实施;探究一、前言
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法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这种在20世纪80年源于德国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参考资料,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突出行动在学习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被用于指导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和实训课,教学效果显著。有鉴于此,笔者尝试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中职德育课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下面,以笔者参加“2013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实践活动设计评比”的《“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德育课实践活动教学如何设计与实施,以及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情况 (一)设计思路和方法选择
“个人礼仪”是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关于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仪容仪表、形体姿态和文明语言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与人自身的日常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属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更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法。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表演具体的礼仪动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角色的内涵,体验礼仪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结合运用比较法,通过对各种正反角色、正确与错误的礼仪动作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仪容仪表、形体姿态和文明语言这三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群体参与性。因而,可以将它们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工作小组去完成,使学生在目标明确的任务驱动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方式,积极热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采用了角色扮演与比较法和任务驱动与分组法二者紧密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二)活动准备与实施
1.活动准备
“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的准备阶段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主要是搜集资料、制作表格和分配工作任务给学生,具体为:①搜集、准备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视频资料,制作PPT。②设计并印制《仪容评价表》、《文明用语测试题》和《“个人礼仪”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表》。③课前挑选并指导学生排练语言文明小品《微笑的魅力》。④将全班学生分成A、B、C、D共4组,并且指派A、B两组学生自主、协作训练标准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形体姿态;C、D两组则不进行任何形体姿态的训练和准备。⑤要求全体学生独立自主训练微笑表情。
学生准备主要是自主、协作完成教师指派的工作任务,具体为:①预习教材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了解个人礼仪的要求和规范。②排练语言文明小品《微笑的魅力》,做好上台表演准备。③A、B两组学生训练标准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形体姿态,并由A、B两组自己协商选派代表,做好上台表演准备。④全体学生独立自主训练微笑表情。
2.活动实施
“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的主要流程和基本情况如下:
①导入环节。首先,由教师播放视频小品《问路》,学生观看视频;接着,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个人意见。
②工作任务一:仪容评价。首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仪容评价表》并说明填写要求;接着,由学生根据表中的“仪容相关要求”按每2人一组进行互相评价,写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如何根据仪容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外在形象。
③工作任务二:展示形体姿态。首先,由没有进行形体姿态训练的C、D两组选派男、女代表表演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接着,由A、B两组学生对C、D两组学生代表的表演进行评论,发表意见,指出不足和存在问题;然后,由经过形体姿态训练的A、B两组学生选派男、女代表表演标准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接着,由C、D两组学生对A、B两组学生代表的表演进行讨论,与自己组的表演进行比较,并且派代表畅谈感受;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④工作任务三:微笑表演和练习。首先,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微笑的价值和作用;接着,由A、B、C、D四组选派8位同学表演微笑;然后,由学生集体讨论,对8位学生的微笑表演发表意见;接着,由教师对8位同学的微笑表演进行点评,发掘优点,指出不足和存在问题;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微笑。
⑤工作任务四:小品表演。首先,由学生分角色表演语言文明小品《微笑的魅力》;接着,各组分别讨论,派代表畅谈对小品的感受;然后,由教师对小品表演进行点评。最后,学生进行《文明用语测试题》竞赛,统计各组测试结果,并公布各组名次。
⑥谈收获环节。由学生根据以上4个不同工作任务的参与,谈谈自己对这次“个人礼仪”实践活动课的体会、感受和收获。
・德育研究・1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德育课 (三)学业表现性评价
“个人礼仪”实践活动课的学业表现性评价,以行动导向教学法原理为指导,依据角色扮演与比较法和任务驱动与分组法二者的特点和要求,采用自评、组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按照30%、30%和40%进行加权计算总分的方式开展,使评价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评价项目分为活动准备、分工合作、讨论发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创新性理念或行为能力以及参与活动的态度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同时给出参考性评价标准。另外,在表现性评价表中还设有“教师综合性意见或建议”项,由教师综合各方意见和学生的现场表现,对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努力方向提出意见或建议。表现性评价表如下:
三、“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特色、效果及意义(一)采用对比表演形式,有利于形成强烈反差,加深认识,增强效果
在展示形体姿态活动中,先让未经训练的C、D两组代表展示不规范的形体姿态,再让经过训练的A、B两组代表展示标准规范的形体姿态,以相互对比的方式,突出好坏之分,使人印象深刻,效果更加显著。
(二)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利于营造协作、互动与竞争的氛围,利于集思广益,能够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表现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
采用自评、组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进行加权的开放式的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表,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和全面。这种评价方式,能够非常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使整个实践活动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热情高涨、积极探讨、互动良好的氛围之中。
(四)以行动导向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设计与实施“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笔者获益匪浅,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中职德育课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活动和作用则体现在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评价和总结上;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更有效地转变教师角色。
四、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受到时空间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实践活动教学大多存在着活动环节较多,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导致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问题的讨论大多不够深刻。实践活动教学基本上是在空间狭窄的教室里开展的,场地、设备有限,使情景创设的客观性、充分性的局限凸显。
(2)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受到教师和学生个人能力、态度与准备充分程度的限制。不同教师之间存在着设计能力、知识水平、资源拥有、个人态度以及准备充分程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而,最终效果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同样地,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基本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参与热情以及创新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而,也是影响最终效果的主要因素。
(3)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受到评价方式的限制。尽管基于行动导向的开放式的表现性评价方法非常科学、有效,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毕竟是学院式的,缺乏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的现场参与,其实际价值究竟有多高,难以确定。
(4)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受到非充分真实性的限制。情景创设,其实是一种受某些假设条件限制的创设,尤其是对于中职德育课,从根本上来说,不具备理工科那种高可信度的实验性,因而,缺乏现实世界中那种完完全全的真实性体验。这种非充分真实性的情景创设,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出现偏差,使实践活动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5)在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滥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现象。行动导向教学法毕竟是针对专业技术课和实训课的,因而对于文化基础课不是都适用,特别是德育课。
五、建议和措施
针对上述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提出个人的建议和措施如下:
(1)从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形式向企业、社区或政府延伸,以拓展实践活动教学的时空间。(2)与企业、社区或政府合作,将实践活动教学转移到企业、社区或政府开展,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社区或政府的实际工作,以获取真实环境下的切身体验和感受。(3)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现场参与,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对实践活动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4)采用向一线教师、专家或企业征集的方式,建立种类丰富的、可供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总之,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同时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以开放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合理的措施,拓展思维,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中职德育课实践活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孙泽华.“个人礼仪”实践活动教学设计.2013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实践活动设计评比[J].2013(2).
论文摘要: 作者根据教学改革要求,结合高职英语课程的特点,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普遍借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办学理念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才有所改变,加强了对实践课程的建设。但是,纵观全国,高职英语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其基本教育目标仍停留在英语过级上,其教学方法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没有以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为核心,以学生需要的职业技能为导向。故此,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在英语应用能力上都不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要使高职英语教学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比如,我院正在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而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项目教学法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设计教学法为其理论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后,德国联邦职教所于2003年7月明确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后,也广泛地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现在,“项目教学法”越来越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也逐渐深入我国职业教育界,并且已经逐步确立了它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1.1项目教学法的相关概念。所谓项目,就是一项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任务,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单元活动设计,还可以是一项制造或创造。项目教学法,就是给由学生组成的小组分派一个项目,让学生自主计划实施或者师生共同实施此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的学习重点在于项目的实施过程,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步骤是:选定一个项目任务制订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提交成果并评估。
1.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2.1传统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项目教学法则是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结构的构建。
1.2.2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合作者。
1.2.3传统的教学法以学生服从教师为主,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进行项目计划的实施和创造。
1.2.4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其外部压力,教师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不足以补充其知识的欠缺,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利用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进行教学活动。
2.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高职生源越来越差。学生进校时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弱,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学生不仅具有心理上的失落感和挫败感,在学习上也缺乏信心和动力。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尚没有明确的人生和学习目标,在校时经常无视学校的基本教学秩序,上课迟到、无故缺课、早退和不交作业等行为成为普遍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学生欠缺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在教师层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职院校盛行。在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以权威和主导式的角色控制课堂,学生只是教师灌注知识的接收对象,师生之间几乎没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拥有的关系只是对知识的讲授和接受。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注重英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比较单一,基本上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尤其是实践课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流,因而导致教师对学生职业实践课程的陌生。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时有限,班级学生人数又多,很多学校都存在一个教师面对4—6个班(约250人)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特长的了解几乎为零,也就谈不上因材施教和师生互动了。至于英语课堂上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更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了。
在英语课程教学层面,目前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缺乏对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计划过于死板,教学内容既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又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3.1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职业生活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表现为高职学生毕业后英语应用能力的欠缺。很多英语过了A级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极其欠缺,在工作过程中难以适应有英语应用要求的职业环境。因此,确立“学以致用,突出能力”的现代职业英语教育思想,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进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究和实践,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3.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注重学习过程的项目教学在其内容上远远超出了传统英语教师的单一的学科理论知识,要求教师的教学由学科性转向综合性和实践性,为英语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桥梁,更好地培育了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同时,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一直缺乏对实践性工艺流程的理解及对生产实际的真实认识,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他们从抽象的学科知识教学的课堂走向真实的实践性教学的工厂或车间,充实教师在职业领域的技能知识结构,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成为“双师型”教师。
4.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4.1政府政策对高职院校的支持。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深切地感觉到,在高职院校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现代化企业的需要。要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从政策引导上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和投入。因此,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已经在绝大部分学校或地区建立起实训基地。同时,有关部门也积极同有关企业联系,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和加强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4.2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高职院校在每年企业招聘时所宣示的人才观念和人才需要上,逐渐意识到学校教育应适应企业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项目课程及项目教学法的出现,国外依靠项目理念进行项目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所获得的社会效益,让我国高职院校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各个学校都在全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师资力量的加强,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的基础。
4.3企业对应用人才的强烈需要和校企合作的推广。企业的飞速发展和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及运营模式,呼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发生质的改变,以“就业率”而生存的院校在此压力下认识到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同时,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也为项目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4.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逐渐增加。教师作为项目教学法可能实施的决定性力量,近年来也在发生重大的改变。无论在教育观念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高职院校教师都有了质的改变。教师不再只注重课堂学科知识的灌注,更多的是在积极进行“双师型”教师的转变。教师下企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多数教师在专业理念和技能上已今非昔比,他们不仅在学科知识上,而且在技能知识上体现出双师型特点。在我校,80%的教师对双师型教师持有赞同意见,60%的教师表示只要有机会,愿意到企业去顶岗学习。而目前40%的教师已在各个不同企业里实习和顶岗学习。双师型教师的逐步增多,更为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可能性提供了关键性的保证。
5.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施方式
根据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四个步骤:选定一个项目任务制订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提交成果并评估。我认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项目教学法可以这样具体进行。
选定项目阶段,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与专业有关的项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制订项目计划阶段,给出结婚酒宴项目,这个项目下可设有多个子项目:酒席上的常用语、酒席菜单的搭配和制定、结婚程序、节目,以及主婚人祝词,等等,由学生自主决定选取子项目内容,按照自身兴趣和爱好,4—5人一组去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在制订项目计划阶段,由学生组员自主查找有关资料,设计比较合理的项目计划。在计划中,要能呈现已有的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构建与之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在这个阶段,所有学生、教师都需随时互助。
实施项目阶段,到酒店实地了解和参观,了解项目计划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如酒席价格方面的考虑是否周全等,按照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完成项目,并以英语书面和口头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提交成果并评估阶段,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如用英语表演、演讲、讨论、介绍等方式,进行项目结题的展示,由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英语教师及酒店管理专业课老师)三方面进行对成果的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
至此,项目教学法在这个项目上告一段落,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教师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指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同时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为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