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水电安装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电安装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电安装论文

第1篇: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中水电安装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整体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水电安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于安装技术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掌握水电安装技术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的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建筑水电安装是建筑安装工程中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居民住宅居住条件的好坏。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建筑领域的进步,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也获得了不小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施工者仍会遇到不少问题。

1.1、建筑物内管道的安装问题

随着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的发展,施工者对于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设置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然而,在管道安装技术的发展中,施工者仍然无法避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管道壁厚不够、防腐层厚度不够、管径过小、出现倒坡现象、伸缩节位置有偏差、PVC-U 管壁污秽情况严重、阀门启闭不灵活、预埋引入管时坡度设置不够等。在施工过程中,这类问题的发生有人为的主观原因,也有环境的客观原因,但不管如何,这类问题的出现,都有可能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为建筑日后的使用留下隐患。

1.2、室内管道及卫生间器具的渗漏问题

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一旦涉及到室内管道或卫生器具的安装布置,那就难以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作为建筑安装领域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导致渗漏发生的原因主要可能有: 管道或卫生器具的尺寸未达标准、人为施工导致错误、管道或卫生器具配件不符合要求等。渗漏问题的发生,不仅有可能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还有可能降低建筑物的整体强度,破坏建筑物的结构,降低建筑物寿命。

1.3、关键部位的堵塞问题

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室内清扫口、检查口、地漏等部位的安装布置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环节。这些部位容易发生堵塞问题,而导致堵塞问题的原因一般有: 位置设置不合理、关键部位距离墙面的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地漏标高不合理、水封未设置等。堵塞问题的发生,将导致室内积水无法排出,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居住条件。

1.4、电气工程的管线敷设问题

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电气工程的管线敷设问题一直是一个属于疑难杂症的工程技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如绝缘导管连接套管的管径不合适、管材壁厚不够、管口尺寸不对、保护层太薄、管路容易堵塞、管线固定不足等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水电安装工程的进行,若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1.5、电气设备的安装问题

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的施工中,施工者往往还会遇到电气设备安装方面的问题。在诸如配电箱的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配电箱箱体与墙面出现空隙、箱体侧面空鼓、箱体背面墙面产生裂纹、电气设备进出管线布置杂乱、电气设备固定不稳、设备开孔质量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为建筑的电气系统埋下了隐患。

1.6、建筑防雷安装问题

建筑防雷一直是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良好的防雷措施既是对建筑物电气系统的保护,也是对居民人生安全的一大保障。然而在建筑防雷安装的过程中,施工者仍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如接地线焊接质量差、补偿器漏缺、焊接时存留焊渣、缺乏保护管等保护措施、埋设深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留下不小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技术措施

2.1、给水系统安装技术

针对高层建筑使用需求与功能特性,在安装给水系统阶段我们应采用其位于地下室泵房变频生活给水系统装置实现供水加压目标,主体给水管道工作量位于卫生间,因此安装施工阶段我们应采用样板间、标准层引路、预制化加工方式。同时生活给水管道我们应采用ppr 管与内称塑钢管,安装管道系统之前应仔细检查配合接头公差及材料外观,进而有效清除关键内部及管材杂物与污垢。安装阶段我们应由总入口开始控制入户管保持百分之二坡度,并坡至水表井。同时我们应依据设计要求位于穿墙热水管道加设固定支架与套管,并按照规定将伸缩器做顶拉伸处理,安装固定管道卡件后我们可将预拉伸支撑物去除并做好坡度调整。位于高点我们应设置放风,而位于低点则应加设泄水装置,在回填埋地干管之前我们应全面实施预检,确保不存在活接头。同时安装管道完毕后我们应科学实施试压,压力应高于管道工作压力一点五倍,在使用给水管道之前我们应实施必要的通水冲洗,并采用含有游离氯的消毒水进行生活水系统冲洗消毒,令其在管道中保持二十四小时以上的滞留时间。

2.2、安装采暖系统技术

随着地热供暖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日益普及,当前采暖系统主体分为电地暖与水地暖两类。水地暖通常应用塑料管采暖管材,相比于传统供热方式体现了节能、舒适与环保等优势特征。安装地暖涉及到盘管、布设保温层、回填混凝土、集中供热与分集水器等工序问题,因此在施工安装阶段我们应注重保护成品,不应随意敲打与乱砸,应良好的控制承受荷载,进而令其良好发挥优势特征功能。

2.3、雨水、排水系统安装技术

依据设计标准要求,在预埋施工阶段倘若埋设高于二号管径套管,其应较地面高出一百毫米,安装管道我们应依据具体管段长度进行坡度调整,令其符合相应设计标准,而后进行卡架固定,将各类预留口进行堵洞封闭。横干管、横支管及立管连接位置我们应采用四通或四十五度倾斜三通进行连接,同时实施安装之前应进行管道污垢清理,并注重几类关键问题。即管道插口与承口应均匀饱满涂抹胶水、不应进行扭曲旋转安装、完成安装后应保持一定时间间隔直至胶水完全凝固后方可移动搬运、安装伸缩节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即冬季伸缩量在五至十五毫米、夏季则为五至十毫米,同时我们应杜绝用胶水连接管道与伸缩节。在隐蔽排水管道之前我们应实施灌水试验,高度不应在底层地面之下,灌水十五分钟之后再进行五分钟延续灌满,当液面不发生下降变化时方可视为合格。

2.4、动力、照明安装施工

供配电电源引自城市电网。在地下一层设变配电房。低压配电电压一般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电气与照明线路沿桥架敷设至各住户配电箱,应急照明灯具设在楼梯口。配电室至电缆竖井之间的线路沿桥架母线敷设,电气竖井内设电缆支架。桥架母线安装,安装方式为竖井内垂直托架上明敷,在竖井预制分支电缆沿专用支架一敷设。安装完毕后,各竖井部位的安装孔洞每三层应严格封闭,先用钢板分隔封闭,并在电缆梯架导线四周用石棉绳缠绕,或用矿棉半硬板封好,再用混凝土封牢。每三层中间的各层钢板作一次封闭,以便于安装或检修。配电箱、灯具、插座、开关等安装配电箱、配电间照明。动力均为明装。安装高度为距地1.5m,照明开关为暗装,除注明外均为250V 、10A,应急照明开关带电源指示灯。安装高度为距地1.3m,出口标志灯在门上方。安装时底边距门框0.2m,若门上无法安装,在门旁墙上安装,底边距她2.5m,出口标志灯(明)装,疏散诱导灯(暗)装。底边距地0.5m。管吊时,底边距地0.25m。成排灯具安装时要保持在一条线上,同一场所的开关插座安装高度应在同一标高。其偏差不得大于5mm,相连的开关插座的间隙不得大于0.5mm。配电箱内的断路器安装要整齐,箱内各个回路要有正确的标识。

2.5、雷接地安装施工

本高层住宅楼采用在屋顶四周明设避雷带,引下线利用混凝土柱内电焊成一体的两根不小于D16 主筋做防雷引下线,接地极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桩、承台、地下室地板等做接地体,结构上钢筋不连接的部分均采用40×4 的镀锌扁钢与两根主筋相联,整个接地装置应形成良好的电气闭合回路,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为了防侧击雷利用间隔每层等圈梁外侧焊成一体的二根主筋暗设作为均压环,并与七层以上金属门窗、水于管、采暖主管及所有非带电金属导管均应与防雷引下线可靠焊接沟通。

为了防雷击电磁脉冲,所有进出大楼的金属管道都在人口处作可靠接地,在配电房作A、B 级浪涌保护,配主干线在配电房和各配电小间内设C 级浪涌保护,在有信息系统的配电回路中设D 级浪涌保护。

2.6、接地与安全安装施工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为TN- C- S 系统。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统一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如接地电阻实测不能满足要求,需补打接地极,工程中常采用总等电位连接,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热镀锌扁钢40×4,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3、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将水电安装技术要点掌握好,对于建筑整体质量来说是有着促进作用的。在现在人们对于建筑物要求逐渐提升的时代中,企业只有将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等重视起来,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与竞争实力,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庄谓平.《高层建筑水电安装质量控制的难点分析》.《建筑》,2011(16)

[2] 王润鹏:《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方法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3] 蒋春山.简析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J].广东建材,2011,27(12)

[4] 温玉平.建筑工程水电安装施工质量控制[J].水利天地.2012.(1)

第2篇: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 机电设备 设备安装 水电站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水电站的建设方面也逐渐的朝着多元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这对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对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引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质量,对机电设备的安装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水电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水利机电安装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存在问题

1.1预留孔洞的问题

预留孔洞出现问题一般主要是关于孔洞大小、位置尺寸的偏差以及同心度。尺寸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支撑模版的质量问题,因为在水利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用量比较大,支撑模版受到的挤压力比较大,超出了实际的承受范围,引发预留孔洞尺寸的偏差;位置尺寸的偏差一般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放样人员的操作不稳,导致对孔洞的定位和同心度等出现很大的偏差,在设备安装时很难精确的对准。

1.2电缆孔洞预留的不合理

因为水利工程的结构比较复杂多余,导致在水利工程中电缆数量非常多,少留或者多留电缆孔洞在工程的结构施工中经常发生,在遇到转弯角度比较大的地方,还需要对电缆的实际直径和尺寸进行核算,这对孔洞的布局和安排有很高的要求,而现实状况则是,电缆预留孔洞的不合理造成了电缆通过的困难。

1.3安装设备基本尺寸的偏差

设备的基本尺寸一般主要包括垂直度、水平度、位置、标高等。在水利工程中,方案图纸上的尺寸与现实的设备存在很大的偏差,而设备的这些基础尺寸是最为基础性的,偏差较大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安装质量,从而使水利机电设备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1.4闸门异常问题

闸门异常是机电设备异常的主要表现。例如闸门操作方式采取液压启闭机的水利工程中,闸门的排漂门左右油缸大小差距大时,会使闸门操作卡壳,影响了机械的运行。在生产时,闸孔两侧的操作杆里液压分配不平衡,会引起电气开度仪器发生故障,多次故障后导致闸门出现异常,引起操作发卡的结果。

1.5水轮发电机组异常问题

如组合轴承在运行中漏油、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定子温升过高、大轴位移过大、机组冷却效果差、转轮接力器出现拉缸事故等。组合轴承漏油问题,可能是组合不当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因为密封不当而导致轴承端盖渗油,油顺螺纹渗出。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这种现象大多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2机电安装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规范安装工作,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

在水利工程机电安装工作中,机电安装人员要佩戴安全帽,保证人身安全。对于各种设备要按照顺序来进行安装,规范化施工,减少偏差现象,对于工程项目的供电设备开关以及控制盘要做好前期检修工作,对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进行细致排查。

2.2引进现代化施工设备

科技发展带动了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新的机电安装模式就是通过新的方式和手段,把工程安装效率作为目的的一种新途径。要加大对于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力度,减少不必要的偏差,确保吊装环的良好。

2.3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协调配合

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具体的施工情况来看,机电设备的安装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以确保调试的精确性,而土建施工则比较嘈杂,这就需要双方在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协调配合。施工人员在室内进行装修时,要给后续设备的安装提高预留孔洞的数据信息,因此,机电设备安装人员与土建施工人员两者要在施工工程的要求下协调配合,达成一致,然后制作出各自的施工方案。两者的良好配合可以大大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2.4交叉施工的协调配合

因为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大多都是在年前汛期结束后或者是汛期来临前开始施工的,这就对各个参建单位之间的配合有了更高的要求,各个参建单位在不同的工作程序中难免会出现交叉作业的现象。在实际的机电安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调整。要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案设计进行施工。要确保机电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就要按照方案设计的标准来标准化施工,严格按照安装的顺序,以及方案设计技术,最大化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②常规化安装。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时,要按照常规方式,以一定的顺序进行,根据每一种设备的具体要求采取合适的作业,在遵循正常顺序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每一工序实施的准确性和良好性。

2.5其他处理措施

组合轴承漏油可通过更换轴承盖密封圈,在大轴法兰与镜板的连接螺栓部位加一个铜垫,从而达到止漏的目的。就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问题来看,可将其临时包扎起来,并在电缆支架垫上橡皮,但是应急之后必须进行更换。定子温升过高时,必须观察到是哪一个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过高,可通过拆除导风板等方法把风机马达容量加大,定子温度便会有明显的改善,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如果出现大轴位移过大,可在安装过程中大轴盘车,达到规范或厂家规定的要求,使径向位移减小到安全范围。然而机组冷却效果差却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目前尚未确定改造方案,目前只有暂时采取限负荷运行的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是一项综合复杂的项目活动。机电设备安装当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改正措施。水利工程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质量及安装质量,避免缺陷问题的出现,保证机电设备的健康运行,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齐奔,吕淑峰.水利机电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182.

[2]张寓朝.浅析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问题及维护检修[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4):72-73.

[3]许发锡.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241.

第3篇: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是分析了水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水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电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1水电安装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较差,不能有效掌握水电施工规定和流程,对土建安装不熟悉;为降低成本,少数开发商以次充好,购买的管材质量不过硬,致使安装后不久管道出现就会出现破裂或生锈等情况,引起用户不满和投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水电安装施工人员对供电系统的总负载一知半解,对大功率负荷不知道采用单独供电的方法,致使给施工和日后的用户使用留下重大隐患。还有在施工中一管多股、多支乱穿线、对线路的分支、灯具、插座不采用接线盒、不作护口,不能规范操作,这些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部分开发商不注重质量问题,违规使用不合格的劣质产品,不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造成管线混乱,隐患重重,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加以解决。

2加强前期施工管理

2.1严格进行施工组织施工方案非常重要,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重视对设计图纸的自审、会审,对线路复杂和或交叉口多的部位进行重点审查。施工人员位应该重点注意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及对工程质量的预控能力,从施工方案编制的深度、广度入手,严格确保工程质量。

2.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质量的好坏,是水电安装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必须从源头上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首先要求进场的原材料和设备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技术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产品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清退,一律不得使用,确保产品质量,严把质量关。

2.3加强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和技术人员事先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要把工程要求、应注意的问题和为工制订方案、技术措施等各个方面,向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作详细的交底,使其明确各自施工任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对管道交叉多的房间,例如卫生间、厨房等先按设计图做出样板,进行样板施工,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尽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2.4加强水电安装与土建协调配合土建工程是水电安装施工的前提,土建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电的安装和施工,二者的协调配合,是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水电技术和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对图纸进行审核,如果有不协调和矛盾的地方,要请土建设计人员想办法予以解决。施工开始后,定时与土建人员碰头开会,协调土建与水电的施工协调问题,使二者在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等方面相一致,减少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水电功能的正常使用。

2.5制定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水电安装在施工阶段,要认真执行工序交接检验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做好各种施工试验和隐蔽验收工作,采用国家标准的项目质量验收,增加施工过程的检测次数和全面性,将抽查变为全面的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班组整改。

3加强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确保安装质量

3.1电气配管工程质量控制首先在现浇硷结构施工中,配管安装与土建钢筋绑扎应同步施工,配管必须经隐蔽检验无误后,方可进行硷硅浇注。砌体施工中,应及时配合土建进行暗配管和预埋盒、箱的安装。开关盒、插座盒安装位置标高应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盒口应与墙面平齐且要平整。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钢管连接时,焊接部位应按规范严格控制。阻燃型塑料管两管对接应平齐,套管应使用配套产品,其套管两端或两管接头处不允许用黑胶布缠绕。

3.2电气配线工程质量控制在水电施工中的电气配线工程中,还应该重视插座、螺口灯头、零线与相线接线,尤其注意左零右火和上零下火上接地,相线一定不能和零线接反。线路的接口应设在接线盒内,导线连接应采用绝缘压接帽新工艺,接头要用绝缘线缠绕,不可虚接,也不能只用黑胶带缠绕了事。

3.3灯具、箱、盘安装质量控制配电箱的金属框架一定要接地或者接零。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采用裸编织铜线连接,并有标识。配电箱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箱内保护导体应有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内壁应有不小于M8的专用接地螺栓,接地保护线应按规定选择导线截面,应按规定选择接地螺栓和螺母,压接时应加弹簧垫、平光垫,紧固牢靠。

3.4水卫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管径≤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丝扣)连接,管螺纹加工精度应符合国标《管螺纹》规定,管螺纹根部要有2扣~3扣的外露螺纹,连接时缠麻抹铅油,防止渗漏,连接完毕后,如果有多余麻线,需要清理干净,不可留线头毛刺。当镀锌钢管公称直径>100mm时,应采用法兰或卡箍式专用管件连接,要使两法兰与管道中心垂直,压紧密封垫片。在管道安装中要注意管道的坡度、变径、返身等作法,要防止出现倒坡,防止出现气阻或水阻。地下埋设管道时要试验水压,安装完毕要进行夯实方可,安装伸缩器及固定支架的位置应合理。高层建筑中排水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管道安装完毕后也要作水压试验,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卫生器具与管道连接要严密,冲洗管与大便器连接紧密,做到高低水箱安装不渗漏。

3.5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在安装之前,要将管内杂物清理干净,避免出现设备安装完毕后才发现有杂物未清理的情况。要将设备的敞口、甩口随时封好。安装完毕所有的管道后,要放水冲洗干净,然后再与进行连接,最后要做做通水试验,通过后才可以交付使用。给水管道器具安装,检查镀锌管内部镀锌良好,给水箱内作好卫生防锈处理,大便冲洗水箱应安装虹吸给水配件,防止水质污染,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和使用方便。

4工程竣工验收时的质量工作

水电监理工程师的大量监理工作都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在工程的竣工阶段,监理工程师除了配合建设单位、设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对所监理工程依次验收外。还应该认真总结这一阶段的监理工作,分析得失,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监理工作。

第4篇: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ork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introduces mainly the optimal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improve employee safety consciousness, three solution and its concrete application, hope to the related personnel some enlightenment and thinking, further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ZhongShuiD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tegy and the control pla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antly.

Keywords: hydropower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V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国家加大对水电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力度,工程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水电工程施工项目承载着水电施工企业收入的大头和着重管理的任务,在施工过程中,要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只有加强项目施工的管理和控制才能使企业在承包时脱颖而出。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

1、工程施工不合格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水电工程属于建筑工程的范畴,需要考虑到建筑工程对人的影响,比如居民在建筑工程中很看重居住质量。作为为人服务的行业,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施工者的重视。很多在居民生活很关键的细小环节,比如输送管道可能轻易被堵死,各种灯具、取电板在防电方面做的不够好,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来改善的。目前的问题是,很多施工人员,施工时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加上性格上存在惰性,很多施工步骤不按要求做完,结果给居住者造成了生活上的及其不便,生活质量下降。这样的员工素质普遍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控制将问题尽可能的弱化,施工时将重点步骤监督好,不能省的地方绝对不容许擅自省掉。只有加强了管理和控制,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2、水电施工缺乏管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虽然说水电工程只是建筑工程其中的一小环,但它的重要性却不是这样。水电工程穿插在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很多时候就是建筑工程的命脉,水电安装施工不到位会从侧面反映整个建筑工程的安装质量差,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使用效果。很多实际情况下,耗时很长的施工环节往往不能严格遵照设计图来进行,而是由现场个人的经验来组织和管理,当管理人经验比较缺乏时,施工就会出现漏洞,质量问题接踵而至。例如有些工程需要对管道严格把关时,有些管理者由于经验不足,要么不能检验出一些质量有问题的管道,让它们流入施工,要么对管道的匹配不够了解,更有甚者将常用排水管应用在水电施工中,这样一出现问题,可能整个建筑施工都会瘫痪,所以加强水电工程的管理和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3、水电工程独特的条件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控制

水电工程由于自身具备很多其他建筑工程不具备的条件,这些环节需要如果还按照一般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控制,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比如水电工程可能涉及到诸如存水、控水和排水的作用,所以需要它周围的建筑的有很好的稳定性、抗压性、防摩擦等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要求,需要有专门的技术指标护航,施工方法和保护措施等也需要特别的照顾;又比如水电施工对地基的选择比较挑剔,工程通常选择地理条件比较特别的地方来施工,这需要专门的监控人员来进行指导,由于施工管理缺乏控制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水电工程的管理和控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如何加强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

1、优化管理制度

企业可以参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联系到实际施工状况,制定一系列能够符合生产经营需求的制度。在施工时严格贯彻“两票”和“三制”。“两票”指的是员工操作时使用操作票,执勤时使用工作票;“三制”指的是施工时,员工工作采用交接班制,检查采用巡回检查制另外还有一种设备缺陷管理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做好必要的记录,修改不规范的操作。其实最有必要建立的制度是工作分析制度,分析的对象是工作时仪表显示、工作纪录、检查结果等反映出来的症状和问题,这样可以迅速找出这些症状和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它们的规律,再一一对应解决并避免再次发生。

2、加强维修管理和技术监督

在质量摆在首位的大前提下,根据施工实际状况力求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以前恢复设备性能的侧重点可以转移到提升设备性能上,检修的周期可适当延长,这样检修总时间变短,检修的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同时还要不断发展新兴技术,更新改进工艺,对于使用的新材料,要熟悉它们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并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对于那些旧的检修方法,要及时改进;有可能的话,还要多利用与网络有关的技术,在电脑上绘制检修图,这样让检修方便有效,减少检修时间,减轻人力和财力的消耗。在执行技术监督时,尽可能进行科学试验来辅助帮忙,不仅要定期检查设备,有必要还需不定期展开检查,时刻清楚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变化规律,确保设备能提供正常的工作状况。技术监督当前是比较缺乏重视的环节,各方面都需要加强。

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对于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和控制是最主要考虑因素。对于一个水电工程,施工之前就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通过采取各种实际有效的手段和有约束力的制度来进行管理。通过耐心、有说服力的演讲,结合实际案例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对于他们的关联性和重要性,让员工自己体会并产生按规范办事的的自觉性。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展开严格的调查和总结,并尽快做出调查报告和意外通报。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奖罚制度,使员工做到警钟长鸣。这些要贯彻下来,需要长期和持续性地展开,平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间一长,效果就会体现出来。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水电工程施工的现状进行分析,加强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是各企业务必重视并且加强的工作,因为不重视的话,会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可能会给企业甚至国家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只有把这个问题落实下来,才能为国家经济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国强;;钢纤维混凝土在龙首二级水电工程面板抗烈中的应用[A];西北五省(区)水电学会联系网第20次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第5篇: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经历了一些起落与整顿,目前相关的管理制度已经较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如果想获得利润最大化,控制各项费用以降低其开发成本,是最主要的手段。因而怎样有效地成本核算,准确地评价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房地产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构成要素

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指的是房地产企业为了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而需要支付的的所有费用,包括其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1、土建、土地以及设备费用

这几项费用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要内容,约占全部成本的80%。其中土地费用的多少是用来评价某房屋开发项目的预期利润是否可行的最主要经济指标,因此,可以说土地费用比例最大。

2、与施工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费用

该费用包括开发房地产项目所需要支付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洪、排污、通讯、照明、绿化以及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费用[2]。另外配套设施费用包括开发过程中建设的公共配套设施的费用,如幼儿园、学校、小区居委会用房、以及消防室等。

3、开发管理及筹资费用

与其他行业对比,房地产开发的建设周期更长,投资额更大,同时投资的风险也比较高。因此,开发过程中会需要开发管理费用,如施工管理以及现场管理的费用等,以及由银行贷款产生的较大额度的利息费用。

4、建筑与安装工程费用

建筑与安装工程费用即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时产生的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费用,包括土建工程、水电安装工程、电梯安装工程以及消防工程等。

(二)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流程

1、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进行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首先应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根据房地产开发的地点、用途、结构、装修以及施工队伍等因素,来分别选取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通常的项目,可以通过每个独立编制的设计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来当做成本核算的对象。同时,对于相同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集体项目,开竣工时间如果比较接近,而且施工队伍也相同的,就可以合并成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而对那些规模大、工期长的开发项目,就需要结合其经济责任制的要求,根据区域来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2、核算直接费用

根据成本会计理论可知,企业生产产品所直接发生的费用,是可以直接归集到该产品的成本费用中的,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分配[3]。因此,在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建筑与安装工程费用就应该属于直接开发成本,直接进入成本来核算。

3、核算间接费用

房地产企业的间接费用涵盖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等。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这些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应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部分受益对象非常明确的费用来说,可以选择按照配比性原则进行归集和分配,这样可以客观地反映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4、决算项目竣工费用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可销售面积的开发成本,以便房地产企业可以结算出其经营利润。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比较重视工程项目竣工费用的决算。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核算

(一)成本内部控制的目的

我国房地产企业受高回报利润率的影响,缺乏投入成本竞争意识,企业往往忽视成本管理,浪费很大,财务人员只是根据合同来控制项目的开发成本,对开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却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不可控制成本比例增加,如果不加强成本控制,规避财务风险,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二)内部成本控制核算重点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重点是通过控制成本费用以及对其的有效管理来实施的。

在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费用中,首先,土地费用、建筑安装的工程费用、配套及基础设施费用这三项费用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一共约占总成本费用的90%左右,是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中需要控制的主要部分。但是各个成本费用的具体情况根据其开发产品的不同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各地对住宅区内配套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征地、诉迁、安置等费用的控制方式差别很大,这导致房屋的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因此,应充分调动全体职工控制成本费用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才能控制好每一环节的成本。

其次,开发成本中的筹资成本也是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销售策略,加快资金回笼,减少筹资成本。只有控制好企业的筹资成本,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提高效益。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培养专业的房地产内部成本控制核算的人才,注重相关方面的知识更新,培养综合型人才,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水平。

最后,在对那应该分摊的成本费用按各自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的时候,应该拟定具体的分配方法,通过计算准确的分配额,将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归集、再分配、再归集直至最终。

参考文献:

[1]杨丽琛.房地产成本控制研究[J].硅谷,2008(12)

第6篇: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三友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黎  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诸爱士  李  武)

摘 要:任务来源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唯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源不足、水体污染和水环境生态恶化已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生态是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地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实施绿色工程计划,都需要提供先进、适用、有效的废水处理工程技术。

在我国工业生产中,许多仍延用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方式,造成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大,结构型污染问题突出。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62%,工业废水处理率平均为72%,排放达标率为54%,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废水的来源有很多方面,无论哪一种废水,其处理工艺都是以一些基本的单元技术为基础组合而成。我国在废水处理单元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在过去的20多年中,投入了上百亿元资金建立了数千套的废水处理设施。这些工作都为今后我国废水工程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我国水资源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水环境容量低,工业污染源排放达到水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

设计依据

⑴ 任务书

⑵ 废水水质、水量情况

⑶ GB4287-93《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⑷ 《三友印染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

⑸ 湖州织里工业区规划图

设计原则

⑴ 根据该公司的产品结构及生产废水特征,结合已有的工程实例,在确保出水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简单、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

⑵ 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废水处理后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Ⅲ类水域一级排放标准。

⑶ 处理系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

⑷ 管理维修方便,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⑸ 自动化程度高,尽量自动化管理模拟。

⑹ 占地面积小,处理废水水站以水处理中心模拟建造。

⑺ 污泥产生量小。

⑻ 设计时充分考虑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噪声、异味,以及污泥的处理,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⑼ 充分利用构筑物和设备组合式设计的优势,使污水处理布局合理,处理站与厂区环境相协调。

⑽ 充分利用地质条件,尽量减少工程投资。

⑾ 合理选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动力效率,减低运转成本。

⑿ 污泥实行机械脱水,以减少劳动强度和保障废水处理厂的整洁。

⒀ 充分考虑到废水处理厂的给排水等规范要求。

设计范围

本项目设计范围为:废水处理站内即自格栅起至废水调节池、初沉池、反应池、MSBR池、污泥浓缩池和规范化废水排放井出口的工艺、总图、构筑物及附属建筑物、电气、仪表、废水处理站内的给排水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脱水系统设计。不包括站内绿化、设计范围以外的废水管网及其它构筑物设计。

设计水量与水质

工程概况

湖州织里工业区是纯棉、涤棉面料印染加工基地,三友印染有限公司位于该工业区,其印染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即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是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三友印染有限公司日产量250m,废水约2500m3 。为了使该工业区生产发展的同时解决污水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新建一座印染污水处理厂。

设计规模

公司日生产废水约2500m3,故设计最大水量为3000m3/d,公司24小时连续运行,即废水流量为125t/h。

设计水质及标准

针对三友印染有限公司废水排放有关特征,本次方案设计进水水质取值见表1。

表1    设计进水水质指标

           参数   

废水名称 CODCr (mg/L) pH SS

(mg/L) 色度

(稀释倍数) BOD5 (mg/L)

印染废水 2000 9-13 400 500 700

废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Ⅲ类水域一级排放标准,见表2。

表2    设计出水水质指标

水质参数 CODCr(mg/L) pH SS(mg/L) 色度

(稀释倍数) BOD5(mg/L)

标准值 100 6~9 70 40 25

关键词:印染废水;物理处理法;MSBR;工程设计

Abstract:Task source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and is the only irreplaceabl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Earth. China's per capital water resources was 1 / 4 of the world's average level, shortage of water, Water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has become constraints of development.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basically br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aggravated ecological damage under control, applicable, effect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needed for the objectiv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projects of some of the cities and the areas.

Most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China are still using a way of consuming high and with low efficiency, this leads to a low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 large amount of pollutants and a prominent problem of structure-based pollution. China's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accounts for 62% of the wastewater accounts of the country's total emissions. The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rate is 72%, emissions which reach a set standard account for 54%, the control of the industrial wastewate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key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ources of wastewater are in many aspects. Regardless of whatever kind of wastewater, its treatment process is composed of som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t echnology-based. The unit technology i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hina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e past 20 years, our country invested more than 10 billion yuan of funds to build thousands of set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hese tasks provided valuable technical accumul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China in the future wastewater project. China's water resources are inadequate and distribute without discipline of space and time. As a result of the low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the task of making the industrial pollution emissions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is long and arduous.

Design basis ⑴ mission book

⑵ waste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⑶ GB4287-93  Standards Of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 For Textile Industry

⑷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port Of San You Dyeing Ltd

⑸ plan picture of Huzhou spinning industrial zone

Design principle⑴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product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wastewater’s characteristic, to combine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 in ensuring that the water emission reaches the set of standard, use simple, mature and reliable treatment process as far as possible.

⑵ Strictly satisf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wastewater after treatment must reach the first emission standard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in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 Standards For Textile Dyeing GB4287-92.

⑶ Processing system is of great flexi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changes of effluent water.

⑷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re of convenience and avoid secondary pollution.

⑸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is high and automation management simulation is used.

⑹ The area of land intensive is small, wastewater treatment station to the treatment center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⑺ The amount of sludge produced is small.

⑻ Fully consider noise, odor, and sludge treatment which are produced by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when designing and avoid secondary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⑼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the modular design of structures and equipments, make sure that the layout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is rational, and the processing Station moderate with the mill environment.

⑽ Make full use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imize investment.

⑾ Select equipment reasonably,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power efficiency and reduce operating costs.

⑿ Mechanical dewatering of sludge to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make sure that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clean.

⒀ Fully account for the drainage and other specifications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scope

Design areas of the project: inside wastewater treatment stations that is to say the process, master plan, structures and ancillary buildings, electrical, instrumentation,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station and the dewatering system design of the sewage generated from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since the grid to regulate wastewater pool, the primary settling tank, the tank, MSBR tanks, sludge thickening tank and discharging wastewater standardized export wells. Exclude Green station of the station, the wastewater pipe network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design and design of other structures.

Design of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engineering Profiles

Huzhou spinning industrial area is processing base of cotton, polyester-cotton fabric dyeing. San You Dyeing Company is located in the industrial zone, their main dyeing wastewater is from the four dyeing processing procedures, that is the pretreatment stage (including singeing, desizing, scouring, bleaching, mercerizing processes) to discharge desizing wastewater, scouring wastewater, Bleaching wastewater and mercerizing wastewater, dyeing process to discharge dyeing wastewater, printing processes to discharge printing wastewater and soap liquid wastewater, arranging processes to discharge arranging wastewater. Dyeing wastewater is the wastewater mixture of the wastewater effluent above all, or the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except for the bleaching wastewater. The daily production of San You Dyeing company is 250 m, the wastewater is approximately 2500 m3. To develop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and at the same time solve the problem of sewage, maintain goo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 new dyeing sewage treatment plant must be built.

Design scale

The wastewater generated by the company is about 2500 m3 per day, so the largest quantity of wastewater of design is a 3000 m3 a day. The company has 24 hours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that is the flow of the wastewater is 125 ton per hour.

Design water quality and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the emission wastewater of the San You dyeing limited company, the ender water quality of this plan is showed as Table 1.

Tab1    enter water quality index of designation

parameter

wastewater name CODCr (mg/L) pH SS

(mg/L) dilution rate BOD5 (mg/L)

Dyeing wastewater 2000 9-13 400 500 700

 

The wastewater after treatment must reach the first emission standard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in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 Standards For Textile Dyeing GB4287-92. As shown in Table 2.

Tab2    out of water quality index of designation

Water quality

parameter CODCr(mg/L) pH SS(mg/L) dilution rate BOD5(mg/L)

Standard value 100 6~9 70 40 25

Key words:  Dyeing wastewater; Physical method; Modified sequence batch reactor;

Engineering design

 

1  总  论

1.1  概述

随着纺织行业所用原料的变化,加以印染废水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用单一方法处理印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很难达标排放,一般均要几种方法联合处理。三友印染有限公司排放的印染废水,其原始CODCr、BOD5、SS浓度和色度分别为2000mg/L、700mg/L、400 mg/L和500倍。在综合比较现有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各自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三友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特点,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和MSBR生化处理方法相结合的工艺。预计CODCr、BOD5、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5%、90%、82.5%和92%,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Ⅲ类水域一级排放标准。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产业部门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国内人们衣着需求及外贸创汇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应看到,纺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较大量的废水,对环境产生污染,其中以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对环境污染较最为严重。其不仅排放废水量大,而且污染物总量也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约为3 106-4 106m3/天,印染厂的废水产生率为3-5t废水/100m织物[1],由此而产生的生态破坏及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是印染废水,其废水的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废水中还有染料、染浆、助剂、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是目前我国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1.2.2  研究现状及分析

我国印染废水的治理工作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即开展印染废水的治理研究工作。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纺织工业在国家支持下获得较快发展,印染废水治理技术也进入一个新的开发研究时期,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新成果,兴建了很多印染废水治理工程,诸如生物接触氧化、半软性填料等成果在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工程中获得应用。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纺织纤维原料的变化,化学纤维在纺织产品中所占比例增加,引起了印染产品加工方式的变化,从而使废水水质也发生相应变化。其突出特点是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变差,废水处理工程处理效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纺织印染行业又开始了新的治理方法研究,以适应这一变化情况。80年代末,又研究开发了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工艺,通过厌氧(水解)工艺改善了废水处理中废水水质,改善了后续好氧工艺的应用状况,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2]。

虽然我国印染废水的治理工作起步较早,但由于印染废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只用一种方法就能对印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完全的去除,一般均要几种方法联合作用。随着我国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近些年对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光催化氧化技术、高效混凝剂等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3],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3  印染废水的特点

印染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导致印染废水水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其COD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本印染废水具要可生化性程度较差(BOD/COD=0.35)、色度深、碱性大等的特点。

1.2.4  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国外也基本如此。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中,给处理增加了难度。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展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5]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印染废水处理的化学处理法

⑴ 混凝法

混凝法[6]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所采用的混凝剂多半以铝盐或铁盐为主,其中以碱式氯化铝(PAC)的架桥吸附性能较好,而以硫酸亚铁的价格为最低。混凝法的主要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缺点是运行费用较高,泥渣量多且脱水困难,对亲水性染料处理效果差。

⑵ 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在国内外应用较多,对多数染料能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硫化、还原、涂料等不溶于水的染料脱色效果较差[7]。从国内外运行经验和结果看,该法脱色效果好,但耗电多,大规模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光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率高,但设备投资和电耗还有待进一步降低。

⑶ 电解法

电解[8]对处理含酸性染料的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脱色率为50%-70%,但对颜色深、CODcr高的废水处理效果较差。

印染废水处理的生物处理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对印染废水以生物处理为主,占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处理法占绝大多数。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此外,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好氧生物处理对BOD5去除效果明显,一般可达80%。但色度和CODCr去除率不高,尤其PVA等化学浆料、表面活性剂及坯布碱减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使印染废水的CODCr达到2000-3000 mg/L,而且BOD/COD也由原来的0.4-0.5下降到0.2以下,单纯的好氧生物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出水难以达标。且好氧法的高运行费用和剩余污泥处理或处置问题历来是废水处理领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难题。由于上述原因,印染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探求高效、低耗、投资省的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已经很重要。目前厌氧处理技术较成熟的有MSBR工艺和UASB工艺。

⑴ MSBR工艺

MSBR(Modified Sequence Batch Reactor)-改进型序批式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和结构形式综合了厌氧&md ash;好氧(A/O)、氧化沟、CAST等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点,为各种微生物生存创造了最佳的环境条件和水利条件[9]。

MSBR工艺分成三个主要部分:曝气格和两个交替序批处理格。主曝气格在整个运行周期中保持连续曝气,而每半个周期过程中,两个序批处理格分别交替作为SBR池和澄清池,运行方式是连续进水、连续出水[10]。平面布置图见图1。

 

图1    MSBR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      

⑵ UASB工艺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法(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omket Process)简称为UASB法。其特点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群体自身的凝聚性能,在反应器内保持高浓度微生物量并以高速甲烷发酵的形式处理工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能耗低、剩余污泥发生量少等优点[11]。

与好氧相比,UASB具有占地面积小、节能、可回收甲烷、抗污染物负荷冲击等优点。UASB法的特点是反应器内不需放置填料,厌氧污泥本身具有凝聚成颗粒物的能力[12]。反应温度在37℃左右,废水BOD5去除率70%左右,产生气体中甲烷含量为55%。

1.3  设计任务的依据

⑴ 任务书

⑵ 废水水质、水量情况

⑶ GB4287-93《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⑷ 《三友印染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

⑸ 湖州织里工业区规划图

1.4  污染源分析

1.4.1  生产工艺流程

 

             废水       废水      废水

1.4.2  生产工艺流程中废水来源说明

印染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即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是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1.5  电气供应情况

1.5.1  用电量

本印染废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后,总装机容量为244.1kW,常开功率为134.3kW,电费单价按0.60元/度计,日耗电2379.67kWH,则电费:E1=2687.79×0.60/3000=0.47元/吨废水。

1.5.2  电气设计说明

(1)本项目投入运行后,总装机容量为244.41kW,常开功率为134.3kW,电费单价按0.60元/度计,日耗电2379.67kWH。

(2)电源由业主自行引至污水处理站。

(3)线路敷设:电缆比较集中的主干线采用电缆沟敷设或电缆桥架架空敷设,电缆比较少而又分散的地方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或穿镀锌管敷设,设备现场设按钮箱。配电管路敷设可根据现场情况设置电缆井,便于电缆敷设。

(4)所有电气设备、非带电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所有进出建筑物的工艺管道在入户处应与本装置接地系统相联。

(5)配电柜,控制柜基础采用10#槽钢制作,配电柜下有电缆沟便于电缆敷设。

(6)操作间安装灭火器若干只。

1.6  主要构筑物

本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所需的主要构筑物有:格栅、调节池、反应池1、初沉池、MSBR池、反应池2、终沉池、污泥浓缩池、风机房、脱水机房、溶配药室、标准排放井。

1.7  主要机电设备、器材

本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所需的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有:格栅除污机、废水提升泵、三叶风机、初沉刮泥机、微孔曝气器、终沉刮泥机、污泥浓缩机、反应搅拌机、水下搅拌机、污泥脱水机、污泥回流泵、滗水器、PAC溶加药系统、H2SO4加药系统、PAM溶加药系统、流量计、皮带输送机、起重机、电动葫芦、污泥泵、压滤机辅助设备、酸贮槽。

 

2  工艺流程的确定

2.1  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篇设计(论文)在借鉴前人工作经验及当前治理技术水平以及结合工程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完成本次设计。方案中生化处理采用MSBR组合工艺,其运行方式是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即装置的主曝气格在整个运行周期中保持连续曝气,而每半个周期过程中,两个序批处理格分别交替作为SBR池和澄清池。预计经上述过程后出水中除CODCr和色度外,其它指标可以达标。为确保达标排放,生化出水再进一步物化处理后可以使废水做到全面达标。

2.2  本印染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在化学处理方面,由于本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Cr浓度都较高,不宜采用电解法做化学处理方法。并且由于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采用混凝沉淀法。

在生化处理方面,由于三友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具有CODCr浓度较高(2000mg/L),可生化性程度较差的特点,单纯采用厌氧或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难以达标,所以本设计采用MSBR组合工艺作为本印染废水处理的生化处理装置。共包含四个处理单元来去除污染物:第一单元采用格栅除渣,去除废水中颗粒状的悬浮物;第二单元采用反应池,去除废水中所含的大部分SS和部分色度;第三单元采用MSBR池进行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彻底降解有机物;第四单元采用终沉池,泥水分离,去除大部分色度和部分CODCr。

2.3  处理工艺流程

三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2。

 

图 2    本方案工艺流程图

 

3  工艺流程简述

3.1  流程说明

印染废水经格栅井隔去粗大杂物后进调节池,废水在调节池内借助空气搅拌实现均质、调节水量并使废水降温后通过废水提升泵提升到反应池,进行混凝沉淀,经投加混凝剂及助凝剂使废水中所含的大部分SS和部分色度得以去除,反应池出水进入初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使出水清澈,初沉池出水进入A池,沉淀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格栅井中设置2台回转式机械格栅,栅距3mm。废水进入A池,在缺氧状态下大分子有机物经水解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在O池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后,混合液进入SBR池。SBR池部分剩余活性污泥回流到A池,SBR池与O池之间设置全过程回流,O池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剩余活性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出水自流入反应池,经加药反应后进入终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大部分色度和部分CODCr,终沉池出水通过标准化排放井达标排放。排放井设成高位放流井,便于排放管道伸入准排放河流。沉淀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污泥通过污泥泵进入污泥脱水机械,经脱水后干泥制砖或填埋,浓缩池上清液及滤液回调节池。

3.2  主要处理单元介绍

⑴ 格栅: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块状或片状固体,防止管路和水泵堵塞,对后续处理构筑物起保护作用。

⑵ 调节池:调节废水的水量、均化其水质。

⑶ 反应池:加药混凝沉淀,用于去除废水中不溶性污染物,并去除大部分色度。

⑷ 初沉池:沉降混凝絮体,固液分离,使出水清澈。

⑸ MSBR池:废水中有机物、色度得以较彻底氧化还原降解。深圳市盐田污水处理厂是国 内建设是首座采用此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顾国维等人对脱氮除磷MSBR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BR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在有机负荷为0.23-0.30kg/(kg•d),系统总停留时间6.9-12.7h条件下,出水的CODcr和氨氮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出水平均总氮和总磷量分别低于20mg/L和1mg/L。在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应用方面[1],郝瑞霞采用MSBR工艺处理石家庄某印染厂各车间混合废水,操作程序为进水1h,曝气8h,沉淀1h,排水0.5h,闲置13.5h,24h为一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600-1500mg/L,BOD5为250-400mg/L,色度为200-800倍时,COD去除率在85%以上,BOD5和色度去除率均在90%以上。

⑹ 反应池:用于废水有机物和色度的进一步沉淀去除。

⑺ 终沉池:用于生化出水泥水分离。

    ⑻ 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对处于流体状态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与脱水处理,使其成为可堆放、便于运输的干污泥。

⑼ 规范化排放口:用于总排放口流量在线监控和数据采集传输。

3.3  主要工艺特点

生化处理采用MSBR工艺,即A/O系统与SBR系统串联工艺,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系统具有处理效果稳定、高效(BOD5去除率达到90%以上)、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

针对一般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后色度和CODCr难以达标的特点,生化出水需设置一道物化处理单元,确保废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3.4  预期处理效果

该废水按本方案实施后将达到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各处理单元效果预测见表3。

表3    各处理单元效果预测

          处理单元

项目 PH CODCr

(mg/L) BOD5

(mg/L) 色度

(稀释倍) SS

(mg/L)

格栅井 进水 13 2000 700 500 400

调节池 出水 7~8 1800 630 400 400

 去除率% ---- 10 10 20 0

反应沉淀池 出水 7~8 1080 410 160 160

 去除率% ---- 40 35 60 60

MSBR池 出水 6-7 162 41 80 80

 去除率% ---- 85 90 50 50

终沉池 出水 7~9 98 25 32 40

 去除率% ---- 40 35 60 50

排放水质  6~9 100 25 40 70

 

4  设计计算书

三友印染有限公司日生产废水约2500吨,故设计最大流量为Qmax=3000t/d=3000 m3/24/3600s=0.035m3/s=35.0L/S。

4.1  格栅的设计计算

(1)  格栅的间隙数

设格栅前水深h=0.5m,过格栅流速v=0.8m/s, 格栅条间隙宽度b=0.003m, 格栅倾角α=60°,则格栅的间隙数为

 n= = =27.1

故格栅的间隙数n取为28。

(2)  格栅槽宽度

取格栅条宽度S=0.01m,则格栅槽宽度

B=S(n-1)+bn=0.01(28-1)+0.003 28=0.27+0.054=0.324m

(3)  进水渠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宽B1=0.20m,渐宽展开角α1=20°,进水渠道内流速为1m/s

则进水渠渐宽部分的长度

L1=(B-B1)/2tgα1=(0.324-0.20)/2tg20°=0.17m

(4)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L1/2=0.085m  0.09m

(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设格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则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6)  格栅后槽总高度

设格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格栅后槽总高度

H=h+h1+h2=0.5+0.77+0.3=1.57m

(7)  格栅槽总长度

栅前渠道H1=h+h2

L= L1+ L2+0.5+1.0+H1/tgα

=0.17+0.09+0.5+1.0+(0.5+0.3)/tg60°

=2.22m

(8)  每日格栅渣量

在格栅间隙3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1000m3污水产0.14m3, Kz取1.50。

w=86400QmaxW1/(1000Kz)

=86400×0.035×0.14/(1000×1.50)

=0.28m3/d>0.2m3/d

应采用机械清渣格栅。

4.2  调节池

设计水量Q=125m2/h,停留时间t=6h,采用多孔压缩式空气搅拌,气水比为3:1。

(1) 调节池有效容积

 V=Qt=125 6=750m3

(2)  调节池尺寸 

由于受场地的限制,调节池有效水深采用5.2m,调节池面积为:

   

池宽取8m,池长L=   取L=18.5 m

保护高取0.2m,调节池总高H为:

H=5.2+0.2=5.4m

(3)  空气管计算

空气用量Qa=125 3=375m3/h=0.104m3/s;

空气总管D1取100 mm,  管内流速v1= ,v1在10-15m/s范围内,满足要求;

空气支管D2:共设8根,每根支管的空气流量q为:

q=

支管内空气流速v2应在5—10m/s范围内,选v2=6m/s,则支管直径D2为:

 

取D2=55mm,则

 

穿孔管D3:每根支管联接两根穿孔管,则每根穿孔管空气流量q1为0.0065m3/s,取v3=10m/s

 

取D3=30mm,则v3为:

v3= 

(4)  孔眼计算 

孔眼开于穿孔管底与垂直中心线成45°处,交错排列,孔眼间距b=100mm,孔眼直径 ,穿孔管长l=8m,则孔眼数m=148。孔眼流速v为:

 

(5)  管路阻力计算

沿程阻力h1=103.5mm,局部阻力h2=216mm,布气孔阻力h3

 

式中:1.2为布气孔局部阻力系数,γ为空气密度(kg/m3),γ=1.205 kg/m3,v为孔眼流速(m/s),g为重力加速度(m/s2)

 

总需水头H=H0+h1+h2+h3

式中:H0为穿孔管安装水深(m),H0=4.4m

H=4.4+0.1035+0.216+0.9=5.62m

4.3  反应池

采用水平轴式机械搅拌反应池。

(1)  池容积

池容积

 m3

式中:Q为设计流量(m3/h)

t为反应时间,一般为15-20min,取18分钟

n为池数(个)

(2)  水平轴式池子宽度

W≥α Z h=1.2 3 3=10.8m

式中:α为系数,一般采用1.0-1.5

Z为搅拌轴排数(3-4排)

h为平均水深(一般为3-4米)

(3)  水平轴式池子长度

 

(4)  搅拌器转数

第一排n0=  =  =3.6r/min

      第二排n0=  =  =2.9r/min

      第三排n0=  =  =1.5r/min

式中: v 为叶轮桨板中心点线速度(m/s)

D0为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m)。

(5)  每个叶轮旋转时克服水的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第一排:N0= =0.048kW

第二排:N0  =0.025kW

第三排:N0 =0.004kW

式中:y为每个叶轮上的桨板数目(4个),l为桨板长度(1.5m),  为叶轮半径(1.35m),  为叶轮半径与桨板宽度(15cm)之差(1.2m),  为叶轮旋转的角速度(0.36、0.29、0.15),k为系数, 为水的密度为1000kg/m3,  为阻力系数=1.10,根据桨板宽度与长度之比( =0.1)确定。

(6)  转动每个叶轮所需电动机功率

电动机功率 ,所以

第一排:

第二排:

第三排:

式中: 为搅拌器机械总效率采用0.75, 为传动效率采用0.6—0.95。

4.4  沉淀池

采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

设计流量Q=125m3/h,水量变化系数KZ=1.50,水力表面负荷q取为0.81m3/(m2•h),出水堰负荷设计规范规定为≤1.7L/(s•m)[146.88 m3/m•d],沉淀池个数为1个,(活性污泥法后)沉淀时间T为4h。

(1)  池表面积

 

(2)  池直径

 

(3)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qT=0.81×4=3.24m

(4)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5)  沉淀池底坡落差

取池底坡度  i=0.001

则  h4=i×(D/2-2)=0.05×(15/2-2)=0.006m

(6)  沉淀池周边(有效)水深

 

式中: h3——缓冲层高度,取0.5m

           h5——刮泥板高度,取0.5m

(7)  沉淀池总高度

H=H0+h4+h1=4.24+0.6+0.5=5.34m

式中:h1——沉淀池超高,取0.5m

4.5  MSBR池

(1)  A/O工艺

取水力停留时间(HRT)t=8h,BOD污泥负荷Ns=0.18Kg/( Kg﹒d),回流污泥含量Xr=9000mg/L,污泥回流比R=50%,污泥产率系数Y=0.6,污泥自身氧化速率Kd=0.05d-1。

则曝气池混合液含量X(MLSS)为

 =3000 mg/L=3Kg/

所以,A/O生化反应池容积

                

厌氧段与好氧段停留时间之比取为1:2。则

       厌氧池容积 厌=716.7 ,

好氧池容积 好=1433.3 。

⑴ A池尺寸

   A池有效水深取4.7m,则A池面积为

            

       A池宽取9.6m。则A池的长为

            

⑵ O池尺寸

   O池有效水深采用4.5m,则O池面积为

            

       O池宽取9.6m,则O池长为

            

(2)  SBR池

污泥负荷采用0.2KgBOD5/(KgMLSS﹒d), 则所需污泥量为

 

容积负荷选用0.065CODcr/( ﹒d),则

沉淀时所需污泥体积

 

确定2个SBR池,则需处理污水的体积为

 

所以,SBR反应池单个池子的有效容积为

 

SBR池有效水深采用4.3m,则SBR池面积为

     

SBR池宽取为9.6m,则SBR池长为

      

(3)  MSBR工艺的剩余污泥量

⑴ 每日生成的活性污泥量

 

⑵ 剩余污泥量

 

⑶ 湿污泥量

   污泥含水率P=99.4%时,湿污泥量为

 

⑷ 泥龄

 

4.6  曝气池

采用微孔鼓风曝气。

原水BOD5=700mg/L,初沉池出水BOD5为410mg/L,要求经生化处理后出水BOD5≤41mg/L。

污泥增殖系数a=0.6kgMLVSS/kg BOD5,污泥自身氧化率b=0.07d-1,最佳F/m=0.4kg BOD5/kgMLVSS•d。取曝气池活性污泥MLVSS浓度=4000mg/L,回流污泥MLVSS浓度=6000 mg/L。终沉池出水SS很少,忽略不计,回流污泥比r=0.5。

(1)  处理效率

    

(2)  曝气池有效容积

 

Q——设计流量,m3/d

X——曝气池混合液挥发性悬浮物(MLVSS)浓度,kg/d

FW——污泥负荷,kg BOD5/kgMLVSS•d

Sr——去除BOD5浓度kg/m3

(3)  名义水力停留时间

θ= 

(4)  实际水力停留时间

θC= 

(5)  确定曝气池各部位尺寸

处理规模较小,故设1组曝气池,则容积V=780m3

池深取3.0m,则曝气池的表面积为

 

池宽取4m,  ,介于1——2之间,符合规定。

池长L=

设三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

 

取超高0.5m,则池总高度为

3.0+0.5=3.5m

(6)  污泥产量

X=aQSr-bVX=0.6×3000×( )-0.07×780×4=530.4kg/d

X=aQSr-bVX= 

                                     =0.6×0.4 0.07

                                     =0.17

去除每千克BOD5产泥量:

                

式中: ——每千克污泥每日产泥量,kg/kgMLVSS•d

 ——去除每千克BOD5产泥量,kg/ kg BOD5。

(7)  曝气池需氧量

取 =0.5, =0.16,则曝气池需氧量为:

O2=  QSr+  VX=0.5×3000  +0.16×780×4=124.8kgO2/d

在标准气温及压力下,空气重量为1.26kg/m3,含氧以重量计为23.2%,故:

理论空气用量= 

设曝气池氧的转移率为9%,则所需空气量为:

 

(8)  泥龄

θC= 

如用曝气池排泥,则每日排泥量为:

  m3/d

如由终沉池底排泥,则每日排泥量

  m3/d

(9)  排泥量校核:

曝气池排泥:

q=26.4×4=105.6 m3/d

终沉池底排泥:

 =17.6×6=105.6m3/d

 =q≈计算日产泥量X

即曝气池排泥量105.6 m3/d=曝气池产泥量105.6 m3/d

4.7  终沉池

采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

设计流量Q=125m3/h,水量变化系数KZ=1.50,水力表面负荷q取为0.81m3/(m2•h)出水堰负荷设计规范规定为≤1.7L/(s•m)[146.88 m3/m•d],沉淀池个数为1个,(活性污泥法后)沉淀时间T为4h。

(1)  池表面积

 

(2)  池直径

 

(3)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 T=0.81×4=3.24m

(4)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5)  沉淀池底坡落差

取池底坡度  i=0.001,则

沉淀池底坡落差h4=i×(D/2-2)=0.001×(15/2-2)=0.006m

(6)  沉淀池周边(有效)水深

 

式中 h3——缓冲层高度,取0.5m

          h5——刮泥板高度,取0.5m

(7)  沉淀池总高度

H=H0+h4+h1=4.24+0.6+0.3=5.14m

式中 h1——沉淀池超高,取0.3m

4.8  污泥浓缩池

剩余活性污泥量Q=105.6m3/d,取含水率p1=99.4%(99.2%—99.6%),污泥浓度6g/L,浓缩后污泥浓度为30g/L,含水率p2=97%。

采用带有竖向栅条污泥浓缩机的辐流式重力沉淀池,浓缩污泥固体通量M取27kg/(m2•d)。

(1)  浓缩池直径

浓缩池面积

式中Q——污泥量,m3/d

C——污泥固体浓度,g/L

M——浓缩池污泥固体通量,kg/(m2•d)

由已知条件得:

 

浓缩池直径

  取6m

(2)  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

取污泥浓缩时间T=4.3h,则

 

(3)  超高

超高 取0.8m。

(4)  缓冲层高

缓冲层高 取0.4m。

(5)  浓缩池总高度

 

(6)  浓缩后污泥体积

 

5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

5.1  主要构筑物

⑴ 格栅

数量1座,采用地下式钢砼结构,配用机械清渣格栅1台,栅距3mm,平面净尺寸为2.5m(L)×0.5m(W),总深2.7m;进水孔底标高-2.00m,材质不锈钢。格栅前后各设检修渠和检修闸门。格栅后设置皮带输送机将截留下来的污渣送就近集中堆放,定期外运处置。

⑵ 调节池

数量1座,地下钢砼结构,内设空气搅拌装置,曝气强度1.5m3/m2.h,平面净尺寸18.5m(L)×8m(W),总深5.4m,保护高度0.2m,进水孔底标高-2.20m,有效容积为750m3,调节时间HRT=6h。

⑶ 反应池1

数量1座,地上式钢砼结构。平面净尺寸为3.5m(L)×7.0m(W),总深2.8m,配置2台搅拌机,功率为0.75kW,反应时间18min。

⑷ 初沉池

采用辐流式沉淀池,数量1座,中心进水,地上式钢砼结构,平面净尺寸Ф15m(D),总深4.5m,有效水深4.0m,表面负荷0.81m3/m2.hr,配用ZG-28单边传动刮泥机1台,电机功率1.0kW。

⑸ MSBR池

数量1组,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单组平面净尺寸为49.3m(L)×30.0m(W),总深5.0m ,地下1.0m。总停留时间26.2hr。MSBR池设置SBR池两格,A池、O池各一格。主曝气格在整个运行周期中保持连续曝气,而每半个周期过程中,两个序批处理格分别交替作为SBR池和澄清池,运行方式是连续进水、连续出水。

A池停留时间8h。平面净尺寸为15.9m(L)×9.6m(W),有效水深为4.7m,安装QJB2.2/8-320/3-740潜水搅拌机4台。

    O池停留时间16.1h,容积负荷0.065kgCODCr/m3.d,有机负荷0.07kgBOD5/kgMLSS.d,平面净尺寸为28.2m(L)×9.6m(W),有效水深为4.5m,内设KKL215微孔曝气器887套。

SBR池停留时间8.1h,容积负荷0.065kgCODCr/m3.d,有机负荷0.07kgBOD5/kgMLSS.d,池平面净尺寸为15.9m(L)×9.6m(W),有效水深为4.3m,内设KKL215微孔曝气器499套。为保证整个处理工艺24小时连续运行,安装SHB-100滗水器4台。

曝气池平面尺寸为17.3m(L)×8.0m(W)×5.0m(H)。

⑹ 反应池2

地上式钢砼结构,数量1座,平面净尺寸3.5m(L)×7.0m(W)×3.0m(H),总深3.0m,

停留时间为15min,内设2台搅拌机,功率为0.5kW。

⑺ 终沉池

采用辐流式沉淀池,数量1座,中心进水,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地下1.8m,平面净尺寸Ф15m(D),总深4.3m,有效水深4.0m,表面负荷0.81m3/m2.hr,配用ZG-28单边传动刮泥机1台,电机功率1.0kw。

⑻ 污泥浓缩池

重力式污泥浓缩池,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平面净尺寸为Ф6m,总深5.0m,地下2.0m,停留时间为4.3hr,设置XNQ-12型浓缩机1台,功率0.75kW。

⑼ 风机房

砖混结构,平面净尺寸15×6m,层高4.0m,内设电动单梁起重机1台,规格3t,功率7.5kW,导轨长9m。

⑽ 脱水机房

砖混结构,平面净尺寸12×8m,层高4.0m,内设电动单梁起重机1台,规格3t,功率7.5kW,导轨长9m。

⑾ 溶配药室

砖混结构,平面净尺寸10×5m,层高4.0m,内设电动1.5t葫芦1台,功率0.75kW,用于配药时提升药剂。

⑿ 标准排放井

地上式标准排放井,宽0.6m,全段长4m,深1.50m。

5.2  主要机电设备、器材

⑴ 机械格栅

选用HF-800型回转式机械格栅1台,单机功率0.75kW。栅距3mm,材质不锈钢。

⑵ 废水提升泵

选用80QW60-13-4潜污泵3台,开2备1,排出口径为80mm,流量Q=60L/S,扬程H=13m,功率N=4kW,用于调节池的废水提升至初沉池。

⑶ 风机

选用3L30-10/0.5鼓风机6台(其中O池3台,风量20m3/min,风压P2=49.0kPa,功率N=37kW,开2备1;SBR池3台,风量10m3/min,风压P2=49.0kPa,功率N=18.5kW,开2备1);调节池选用SSR150三叶风机2台,风量24.68m3/min,风压P2=39.2kPa,功率N=30kW,开1备1。

⑷ 污泥脱水系统

带式压滤机2套,选用型号DY-2000,电机功率1.5kW。含污泥变量输送泵、空压机、冲洗水泵、皮带输送机等配套设备,总装机功率15kW。

⑸ 污泥浓缩机

选用XNQ-12型浓缩机1台,功率0.75kW。

⑹ 微孔曝气器

选用KKL-215型可变微孔曝气器,数量1336套,单套受气量1~2m3/h ,氧利用率13~15%。

⑺ 初沉池刮泥机

周边传动半桥刮泥机1台,选用型号ZG-28,功率0.75kW。

⑻ 终沉池刮泥机

周边传动半桥刮泥机1台,选用型号ZG-28,功率0.75kW。

⑼ 潜水搅拌机

选用QJB2.2/8-320/3-740潜水搅拌机4台,功率2.2kW。

⑽ 反应搅拌机

反应搅拌机4台,用于初沉及终沉反应池,选用型号JBT2000,功率0.75kW。

⑾ 污泥回流泵

用于从SBR池提升污泥回O池及部分剩余污泥回流至A池,选用CP3127HT立式排污泵5台(开4备1),流量Q=100m3/h,扬程H=15m,功率N=7.4kW。

⑿ 污泥泵

用于初沉池、终沉池污泥提升至污泥浓缩池,选用50UHB-ZK-25-18泵3台,开2备1,流量Q=25m3/h,扬程H=18m,功率N=4kW。

⒀ 滗水器

选用型号SHB-100滗水器4台,功率1.5kW。流量

⒁ PAC溶加药系统

设溶药箱1台,容积10m3(配套搅拌机1台,功率0.75kW);贮药箱1台,容积10m3;加药计量泵3台(开2备1),型号J-Z2550/0.2,流量Q=0-2.55m3/h,功率N=0.75kW。

⒂ H2SO4加药系统

设贮药箱1台,容积10m3;加药泵2台(开1备1),型号25FMW-12,流量Q=2.2m3/h,扬程H=12m,功率N=0.55kW。

⒃ PAM溶加药系统

设溶药箱1台,容积6m3(配套搅拌机1台,功率0.55kW);贮药箱1台,容积3m3;加药计量泵3台(开2备1),型号J-X480/0.2,流量Q=0-0.5m3/h,功率N=0.55kW。

⒄ 流量计

设明渠超声波流量计1套,型号LMC-500,测量范围0~1000 m3/h。

⒅ 电动葫芦

规格1.5t,1台,功率0.75kW,配药时提升药剂。

⒆ 电动单梁起重机

规格3t,3台,功率7.5kW,导轨长9m,用于设备检修。

6  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6.1  电费

本印染废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后,总装机容量为244.1kW,常开功率为134.3kW,电费单价按0.60元/度计,日耗电2379.67kWH,则电费:E1=2687.79×0.60/3000=0.47元/吨废水。

6.2  药剂费

本印染废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后,日耗PAC3t/d (单价300元/吨),H2SO4粉0.9t/d (单价280元/吨),阴离子PAM15kg/d (单价22000元/吨),则药剂费为E2=1482/3000=0.49元/吨废水。

6.3  人工费

废水处理设施为24小时连续运行,采用四班三运制,年运行天数330天,废水处理厂定员10人.具体分工如下:

管理人员     2人

化验人员     2人

操作人员     6人(每班2人)。

参照三友印染公司当地工资标准,按工资福利费为12000元/人*年计,则

人工费=定员×工资福利费/水量

=10×12000/(3000×330)=0.13元/吨。

本项目的直接运行成本E=1.09元/m3废水。

7  车间成本估算

7.1  工程概算说明

⑴土建造价暂按池容积200元/立方米计算得出;砖混造价暂按体积150元/立方米计算得出。

⑵工程投资包含土建费E1、设备费E2、水电安装费E3;

⑶设E4=E1+E2+E3,其它费用E5包含设计费、调试费和税金。其中,设计费按E4的4%计,调试费按E4的3%计,税金按E4的3.4%计。

7.2  土建投资—185.474万元

7.3  机电设备投资—220.86万元

7.4  水电安装费

水电安装费按机电设备费用的8%计算。即220.86×8%=17.67万元。

7.5  其它费用

⑴ 税金  (土建投资+设备投资+水电安装费)×3.4%           14.42万元

⑵ 设计费(土建投资+设备投资+水电安装费)×4.0%           16.96万元

⑶ 调试费(土建投资+设备投资+水电安装费)×3.0%           12.72万元

小计                                                   44.10万元

8  总投资 概算

8.1  土建投资                                      185.474万元

8.2  机电设备、器材投资                          220.860万元

8.3  水电安装费                                    17.67万元

8.4  其它费用

(1)  税金                                               14.42万元

(2)  设计费                                             16.96万元

(3)  调试费                                             12.72万元

8.5  工程总投资                                     468.1万元

 

9  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

9.1  环境保护制度

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完善工艺。要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实际,选择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采用脱氮除磷工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氮、磷等指标超标的,要制定限期治理方案。要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环保设施,落实污泥处理、噪声控制、除臭、消毒等措施。

严格实施排水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排水企业的监管,建设、环保部门要严格实施和执行对排水企业的排水、排污许可证制度。通过污水处理厂与排水企业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排水企业的责任;加强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主要排放口特别是重点工业排放口水质水量的监测,禁止超标污水进入收集管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处理工艺接纳工业污水,禁止接纳超过处理能力或接纳不符合处理工艺的工业污水,以保证污水收集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行。

9.2  消防与安全

9.2.1 职工安全卫生设计

本设计严格遵循下列规范与标准:

(1)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TJ36-79《工业企业噪声设计控制标准》。

(3)其它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标准。

9.2.2 消防设计

本设计严格遵循下列消防设计规范与设备:

(1)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J140-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消防设备:辅助设备用房内配备灭火器。

 

10  总结与展望

通过三个来月的实习,我在工作上有很大的收获。首先,我了解了废水处理的相关工艺,并能进行设备选型的设计和计算。其次,我初步学习了CAD软件,虽然还不能很熟练地运用,但已经能绘制一些较简单的图形,由于是第一次接触CAD,所以一开始学的时候,我就感觉有些不知所措,不过通过自学及向别人请教,我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能够独立画出规范的工程图纸。再次,在文献检索方面我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这门课程,也进行过实际查询,不过实习后才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工程师们不可能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设计和计算,这就需要我们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完成,这也锻炼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

实习的结束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对于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在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有用的经验,这些经验、收获和不足都是我日后学习工作的借鉴,我将继续扬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为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而努力。

致  谢

首先,非常感谢导师诸爱士给我指明了课题方向,使我有机会对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工程设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感谢诸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更感谢诸老师对我的批评教育。

其次,特别感谢东天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的项贤富总经理给我这个实习锻炼的机会,还感谢罗菊芬、李康、卓里颖、王高春等工程师的热心指导,帮助我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同时也传授了我很多工作的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再次,十分感谢化工专业所有的老师,是各位老师传授了专业知识给我,让我有机会学习到化工方向的知识。也要感谢所有老师为我创造的和谐的学习环境。

最后,感谢和我一起度过四年本科生活的同学,感谢他们给予我的热情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 New York: Ellis Horwood Limited,1981:164-172.

. New York:McGraw-Hill, Inc.,1991:6-9.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Inc.,1990:216.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1984:134-152.

[5] 张自杰.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5.

[6] 朱虹,孙杰,李剑超.印染废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3.

[7] 杨书铭,黄长盾.纺织印染工业废水治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3.

[8] 范雪荣.纺织品染整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5-8.

[9] 沈耀良.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5.

[10] 蒋伟川.载银TiO2半导体催化剂降解染料水溶液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5,16(2):15-18.

[11] 张健例,于长华,戚俊.采用二级处理并回用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3,29(2):117-118.

第7篇:水电安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控制;绿化工程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Landscape;Construction control;Greening projects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关心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对居住环境的“健康与舒适”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项城市建设配套的园林景观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配套工程,它是各项配套工程的最后一环,也是最能体现“人――自然――生态”的一环。

2. 现代园林施工存在的常见问题

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至使一些绿化工程,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规划部130%的绿地率的要求,一方面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提高其房价,必须要绿化,同时从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角度,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此外,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至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

3. 园林景观施工工程特点

3.1 随意性较强。 在景观的设计中留给建造者和设计者的发挥空间很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要具有独到眼光、艺术家的细胞和临场即兴发挥的能力。例如,摆设一块景石,有人认为横着放好,有人认为竖着放好,在这个时候,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说服人们,究竟是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

3.2 实施对象多是活体的特殊性。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实施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对各种乔灌木、花卉、地被、草皮的栽植与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及季相变化,来达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温度、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的目的。

3.3 协调性是园林绿化的精髓。 每一块景石,每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景点,以至于一花一草一木的大小、高矮都必须有较好的协调性,所谓红花要有绿叶衬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植物品种配置的群落搭配的协调性,群落植物的大小、高矮搭配的协调性,植物分类品种(各个科、属、种、目等)搭配的协调性。

4. 组织协调施工管理

落实组织协调与目标一致性控制在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里面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的准备,向所有的施工人员讲清楚施工的流程、方法、标准和要求,为完成整个施工任务,实现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整体目标创造最优秀的施工条件。另外更需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工期、质量、成本等制定施工标准,在每一个施工阶段、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和协调控制,使整个施工过程中人、物、财等各种关系能够保持良好的结合,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顺利进行。当然,对施工技术员的组织协调控制的方法不能一模一样的,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中应有不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把主要精力用在影响实现工程施工整体目标最薄弱的环节上去,当发现有偏离目标的倾向时候,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重环节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和管理,减小事故的发生的概率,凡属关键重要的部位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一定要强调其应有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在每个施工班组中,施工人员的技能都各有所差异。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员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过程中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规事件,如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等。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和更改,同时办理工程材料的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补充手续。并且要在图纸上标识清楚修改后的方案,有便于接下来的施工能顺利的进行。

5. 园林景观施工过程的控制

全面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及控制重点工序质量是构成合格工程质量的基础。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都是由土方工程、绿化种植、建筑小品、水电安装、园路铺设、水景工程等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良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对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并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检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工序控制 项目部由施工主管和班组长负责向施工人员进行每一项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的交底,并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

(2)检验控制 要求施工班组在完成每一项工序后,做到自检,然后由质量检验员按照检验标准,对每个分项工序进行检验,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隐蔽工程的控制 由施工主管负责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对隐蔽工程和特殊工序按特殊要求实施施工,并严格实施复核和提交验收制度,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转入下一个工序,并做好相应记录。

(4)建立园林工程的管理模式 吸收相邻专业(如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和经验,结合园林工程自身的特点,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并运用新的方法、新的手段进行管理的创新。如在计算机中使用Project系列软件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在网络上随时随地查阅和处理文件、信息与命令,利用视频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管理等。

6. 现代化景观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行业上,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单位名誉问题。因此,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重中之重的位置,若忽视了这一点,那是会十分危险,也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所以作为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的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原则。让在施工现场的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

7.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不可论文缺少的环节。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那么前期的绿化种植将会前功尽弃。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1)项目经理在工程竣工移交时,向绿化养护班提供《绿化养护方案》,明确养护计划和养护要求。(2)养护人员严格按照《绿化养护方案》和有关的绿化养护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绿化养护控制。(3)绿化养护责任人根据绿化养护要求,按季节、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日常的浇水、松土、除草、修剪、防旱防涝、防治病虫害等养护工作,并做好《绿化养护记录》。(4)项目部检验员对绿化养护质量进行抽样检验,项目部施工主管不定期对绿化养护班进行绿化养护的综合检查考核。

8. 结束语

一个成功楼盘的标志需要一个出色的园林景观设计,而独特的同林景观设计和专业的工程施工管理是分不开的,是打造成功园林景观的重要保证。在整个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员是最直接的指挥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施工技术员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和质量。每个施工技术员都要各尽其责,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实施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工作。所谓知己知才能百战百胜。不了解同林景观工程的情况,盲目的进行施工,等于没有计划去打仗,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 曹绪峰,孙丽娟.浅析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南京园林,2004(22).

[2] 赵力政译;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3] 范美兰.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广东建材,2008(7).

[4] 季书杰.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控制方法研究,中国园艺文摘,2008(4).

[5] 武巧民.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