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工程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业工程 学科建设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89-02
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它偏就知识体系,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础,不仅代表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1] [2] [3]只有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意义,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把握学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把学科建设搞好,才能在根本上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4]通过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进一步健全了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多层次办学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招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
一、农业工程学科与本科教育教学的关系
农业工程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及其原理。它以土壤、肥料、农业气象、育种、栽培、饲养、农业经济等学科为依据,综合应用各种工程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工具、设施和能源,以求创造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环境,改善农业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5]其特点是工程技术新成就的广泛应用,其结果是农业工程向大型化、密集化、自动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工程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的更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各种工程技术的综合利用,促使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动植物生产的环境以及饲养、栽培、采收、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和管理等工艺都要综合应用建筑、机械、水利、电气、电子、化工等科学技术。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包括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两级教育在内的研究生学科建设,本科教育是专业建设,是本、硕、博三级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人才质量上,只有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教学,才是真正高质量的教学。因此,高水平学科建设是高质量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和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二、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促进了本科教育专业建设
山东农业大学1959年创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1990年设立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经过学科建设,目前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点和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山东省园艺机械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学科门类得到拓宽,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多层次研究生教育办学规模,承担包括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863项目、948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在内的8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科研经费大幅提升,实验室面积和仪器设备总值翻番,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育专业的发展。学科建设初期,学院只有一个农业机械化本科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发展为包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学院已发展成为我校办学规模较大的工科学院。
三、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改善了本科教育教学条件
科学研究离不开创新平台,条件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在满足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863项目、948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专项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等共计投入600余万元完成了“现代农业装备综合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精密仪器与精密测量实验室”“现代制造与特种加工实验室”“农副产品加工实验室”的重新规划与整合任务,新增“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综合实验室”“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实验室”。实验室、研究室面积约7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不仅大幅度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及学术水平,也为本科教育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使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有了更多的场所。学科建设加大了科研梯队建设力度,教学科研人员的学院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84%,为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四、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学科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学位点建设、研究生教育和学术水平。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学位点建设水平、导师队伍、学术水平和研究生生源质量,抓好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5] 近年来,农业工程学科通过开展社会需求、企业实践、毕业生跟踪等多形式调研活动,了解到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决定着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科教育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这不仅是社会发展与进步对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是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要求。为此,先后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的学科系统性,教学内容的设置从实践出发,以传统的经典理论为基础,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材料,做到以教与学经典内容为基础和核心,以“四新”内容为拓展,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分为基础模块、核心模块、综合模块和提高模块,使课程内容紧贴时代前沿。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立专业主干课课程教学网站,有1门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两项国家质量工程项目“现代农业工程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有两位教师分别获得山东省青年教师课件比赛一、二等奖。通过组织并考察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的情况,从中优选部分成绩突出的学生作为免考推荐研究生,提高了学科科技创新实力。
五、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
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每一项科研项目与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相融合,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为本科教学的内容,将科研中相关方面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等研究方法和工作经验、科研心得等穿插到传统的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开拓了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6]注重用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通过科研工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鼓励教师吸收高年级本科生参加课题研究,使学生不仅深刻领会专业知识,也开拓了思维,激发了学习热情。安排有科研潜质的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工作以及学校实验开发基金项目,以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近年来共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各项课外创新竞赛奖励50余项。
六、结束语
学科建设不仅为本科生提供了一流的师资,还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环境,让本科生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对他们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充分利用实验室、实验中心,让学生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创造性地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养成研讨式学习的好习惯,使他们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提高了本科教育教学水平。
[ 注 释 ]
[1] 陈金香.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9(1):111-112,123.
[2] 汪珩,舒红霞.非优势学科现状及形成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2):17-18.
[3] 马建.关于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1(7):20-21.
[4] 耿令新,张利娟,貌建华,李玉柱,高吭,贺志涛.论农业工程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0(18):98-99.
关键词:设施农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01-0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科与农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所谓“复合型”是指在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三方面复合的知识结构平台上各种能力或潜能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该专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产业性极强的特点。但是在全国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与社会对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构建我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1.“1”个新型实践教学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新方案压缩单项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9周减少到4.5周,增加了专业综合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5周增加到8周,达到提高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实现工农知识融合掌握,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
原实践教学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设施操作技能训练、设施环境工程学实习、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17个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完全伴随课程性质进展进行,对单独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但实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合理化安排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改进的空间。修订后实践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实践6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理清了实践教学层次,增加了总体实践教学的时间,调整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的比例,提高了综合实践环节的比例。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循序渐进的层次和顺序,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的构建。“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是指“认知―专项―综合―科创活动”环节。(1)增加认知实习,强化学生对复合型能力的认知。认知实习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和综合认知实习。虽然是认知实习,但其实践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其实践时间打破常规,安排在一、二年级,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复合型要求有一定的认知,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以后有目的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2)缩短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专项实习包括植物保护实习、生物学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等;课程设计包括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温室智能化管理顶岗实习等。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直接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安排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时间控制在0.5~1周,强化和深化学生的专项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3)强化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习是学生将工农两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一次演练。我们与温室企业、设计公司、农业园区等20家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进行4~5周的顶岗综合实习,参与一线的管理、生产和设计等任务,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实习单位或导师的科研工作、生产管理或规划设计工作,从实践中选题,毕业论文(设计)具有科研创新或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4)补充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复合能力。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不占用实践教学的计划时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有力的补充。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的基本支撑:一是国家、学校的科创项目;二是老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三是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充分利用大一到大四的课余、节假日时间进行。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时间安排更为灵活、内容更综合,是我们多年来大力发展和支持的实践内容。现已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和研究平台保障,培养学生自己的科研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了大学4年的计划教训时间和节假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时间得到保障,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教学质量。
3.“2”是指“点”与“面”相结合的实现模式。“点”上实习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Ⅰ、设施操作技能训练Ⅱ、生物学实习、植物保护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等15项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面”上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Ⅰ、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Ⅱ、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项目等内容,是课程实践的深化和强化的综合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设计温室时,学生不仅简单地从温室工程建造角度设计,而且从植物需要、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从而实现了工程和农科有机结合,优化了温室结构。另外,在设施农业产业中,不仅考虑种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而且考虑产品市场销售。在实习安排中,我们重点加强面上的实习,保障其时间和实习效果,实习贯穿大学四年,计划内综合实习时间达21周,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一线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并在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对单项点的实习则针对性强,要求精益求精,短时间内突破单项技能的瓶颈,为综合性实习奠定基础。“点”与“面”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以理论教学为线,融会贯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复合能力。
4.“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遍及全国,涌现出大批设施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设施农业基地,为实践教学拓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我们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校内建立了设施农业环境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植物与设施生理生态实验室、温室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20家著名的温室公司、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和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实现了校企、校研、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研究所和农村合作社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实践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需求,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活力。扩大空间,汇聚研企社资源,建立多层面实践教学基地。2008―2011年连续3年,先后选派了346名设施专业本科生分别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都市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鹏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榕绿宝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陕北安塞生态示范园区、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阎良天成园、西安尊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杨凌新天地示范园区、杨凌现代化创新园等公司进行综合实践。校企、校研、校社联合的方式,既为学生实习增加了实践基地,又让企业、科研单位和合作社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我校与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宁陕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与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
二、实践效果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了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队伍素质,完善了实践教学制度;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深刻认识学科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心理调整。如通过“专业劳动课”教学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对象和实习实践环节,自由安排实践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新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开达24人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25.88%以上。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参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每届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口就业比例提高,2010级毕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人达85%之多。
3.更好地解决工科知识与农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了解,缓解供求不对应的问题,满足社会对设施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过去围绕课程进行单项技能培养,工科内容和农学内容不易很好衔接,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通过多次综合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工科和农科两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虽本身研究方向是侧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工作,而且大多从事社会服务,工农两方面知识结合较好,在教学中也能兼顾两方面知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后,我们跟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保证企业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以给学生提供了除正常实习时间以外随时实践的环境条件。寒暑假给学生长时间实习提供了条件,我们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保证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满足了企业需要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实习生要求,也为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就业时供求难以对应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社会反响好,报考率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个班52人来,至2007年招生已达4个班,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生源地涵盖全国各地,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从学生不了解该专业到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说明了该专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实践教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作为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创者,本团队对该新型专业的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全国20余家高校借鉴,尤其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为模版。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参加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设施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我们在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校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2009年举办了全国设施专业师资培训班,为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设施工程方面课程的培训,受到了同行的好评。2010年完成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规范,供全国高校借鉴。
6.与研企社合作,节约实习经费,保证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经过我们八年的努力,我们筛选了一批有经济实力、热情为实践教学服务的研究单位、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作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校外基地不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而且承担了实习学生的吃住行费用,一些单位还给学生劳动补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校的实习经费,保障了我们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而且校外基地指导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我们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
温室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总体发展情况
过去人们认为,海南是天然大温室,用不着温室大棚设施。事实上,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进一步深化、海南国家冬季瓜菜基地与海南省常年瓜菜基地开始建设的背景下,温室大棚设施对海南的重要性逐步显现。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区之一,其“热带”的特点将是海南发展设施农业的独特之处。温室大棚设施在海南的发展与内地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经验比较少。海南地区的热带(高温高湿)、台风、暴雨等气候特点是岛内发展设施农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探索“热带(高温高湿)、台风、暴雨”条件下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在海南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海南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起步较晚。至2000年以来,在有关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海南省温室大棚栽培瓜菜面积逐年增加。大棚种植的作物由单一的哈密瓜,发展到蔬菜、花卉、食用菌,以及部分热带果树。大棚设施栽培的地域也从南部几个市县向全省扩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补贴的推动下,海南省温室大棚栽培瓜菜的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海南全省温室大棚设施栽培瓜菜面积达到1.2 万公顷(18 万亩)。
基于海南热区气候特点的主要温室大棚类型介绍
目前,在海南使用范围较广的温室大棚类型主要包括:简易圆拱形连栋大棚、平顶荫棚(网室)、部分锯齿形连栋温室。PC板及玻璃覆盖的文洛型温室仅限于部分的科研、观光、育苗等使用。
对简易圆拱形连栋大棚而言,随着其覆盖材料和局部通风措施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使用类型,即防雨棚、防虫网室、防虫荫棚等,如图2所示。防雨棚由于四周采用防虫网,同样具有防虫功能;防虫网室除具有防虫功能以外,顶部保留圆拱形结构能够在暴雨时缓冲雨水对叶菜类的冲刷,兼具了一定的防暴雨作用;防虫荫棚既具备防虫网室的优点,同时又具有遮阳作用,能够为夏季瓜菜生产创造良好的光热环境。正是由于这类温室大棚灵活多变、适应海南地区的气候特点,造价低,使得其推广使用的面积最大,成为目前海南温室大棚的主流类型。
同时,高温是制约海南地区温室大棚夏季使用的又一大障碍,特别是屋顶为薄膜覆盖时,内部集聚的高温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海南地区在温室大棚建设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自然通风形式为主的通风降温措施。由于本地区的温室大棚四周立面多为防虫网覆盖或卷膜开窗,因此通风的主要区别在于屋顶的通风形式。主要包括:屋脊通风帽式、屋脊锯齿式、屋肩通风口式(如图3所示)。这几种屋顶通风形式在海南地区较为常见,其中屋肩通风口式在三亚及周边地区应用普遍。
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海南岛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决定了本地温室的设计与建造不能直接照搬大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温室设计。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本地区建造的温室大棚在材料的几何尺寸、结构形式、材料性能选择和结构抗风等方面出现较多问题。
天沟的设计问题
目前,海南多处温室出现天沟截面小,排水不畅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海南的降雨强度大,如海口地区降雨强度q5为151 L/(s.100m2),而部分设计和施工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海南地区的降雨量及相应的温室结构几何尺寸进行计算,仅简单地沿用北方少雨地区的天沟截面和形状造成。同时,海南地区的常年温度较高,温室内部结露现象基本没有,在天沟截面形状设计时,可考虑设计为平底形式,以方便节点设计,减少加工量,降低成本,集露槽同样也没必要在本地区采用。笔者曾遇到在三亚地区建设的育苗温室采用集露槽的设计,均是没有仔细考虑本地区气候特点出现的问题。
材料的腐蚀与老化问题
海南地区的光照(紫外线)强,材料老化速度快,特别是在温室金属结构受热后,在局部高温和外界紫外线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加快了覆盖材料的老化速度。因此,增强材料的抗老化性能,特别是局部抗老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卡槽处,薄膜、防虫网、遮阳网等材料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如薄膜、防虫网沿卡槽边局部老化破损(图4所示)。主要原因在于薄膜等材料的需紧贴卡槽,卡槽受热后加快了材料的局部老化,卡槽处也是荷载作用下的主要传力部位。因此,沿卡槽处的膜、网破坏的现象在海南地区比较突出。
另外,高温、高湿的特点也极易诱发薄膜及防虫网出现青苔(图5所示)的现象,影响温室内部的采光。海南北部部分地区的温室使用不到一年时间,此现象就已非常严重。
结构抗风问题
独特的海洋气候特点,使得海南地区遭遇台风的几率大大增加。冬季温暖少雨,蔬菜等作物可不依赖温室大棚而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夏季的频繁暴雨使得露地蔬菜生产困难,蔬菜的供应主要依赖于岛外的输入,一旦遭遇台风,运输中断,将面临“无菜可吃”的局面。因此,海南常年瓜菜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温室大棚设施,在台风时期,设施的作用尤为明显。探索经济、合理的抗台风措施(结构形式),保障本地蔬菜的常年生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温室工程企业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海南本土从事温室工程行业的企业有10余家,多为近年随着海南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多数面临经验少、底子薄、技术不成熟等较多问题,发展的空间还很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温室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海南开设设施农业相关专业的院校仅海南大学,即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专业开办之初,如同多数院校一样,主要是从蔬菜栽培等专业方向转型而来。近几年,海南大学的设施专业加大了设施工程方向建设。通过努力,目前基本实现了设施栽培和设施工程两个方向的融合,培养方案中工程方面的课程占到50%。
目前,开设温室工程方面的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学、CAD、建筑结构与构造、设施农业工程学、农业建筑学、温室设计与建造、温室灌溉、农业园区规划、设施农业工程概预算等。同时,学校注意加强了实践教育环节,学生大四一年主要以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教育为主。
设施农业科研现状
目前,海南地区从事设施农业科研的单位主要有: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省热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力量正在逐步壮大。
海南热区温室工程面临问题探讨
设计方面问题
设计问题在方案阶段、施工图及加工图设计阶段均存在。现场任意更改温室几何尺寸或材料规格,导致经常出现加工的构件尺寸错误,现场装配效率低,大量存在现场焊接的施工方式等。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缺乏完整的设计能力。
材料加工方面问题
海南在温室材料加工方面能力差,没有专业从事温室材料加工及热镀锌的企业。而本地相关加工企业对温室材料的加工能力差、成本高,导致大量的加工材料依靠岛外运输。由于运输距离及管理问题,往往导致材料成本增加,材料的质量和加工精度也难以保证。如遇到一些量少或损耗需补充的构件,更是让工期与成本难以控制。
施工方面问题
由于工厂加工,现场组装的施工方式对加工设计的能力要求较高,相关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工设计能力差,同时又要控制材料成本,现场焊接成为常采用的施工方式。这也是目前海南地区温室大棚施工方面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发展理念、模式方面问题
可以看出,目前,海南温室行业的发展模式还是快速、粗放的模式,处在探索前进的初级阶段,缺乏专业人才、积淀深厚的企业和成熟的使用者(建设业主)。
但也应该看到,海南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利方面: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种植特点统一,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温室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建议根据海南的气候特点和使用特点,通过调研、计算和验证,充分发掘并设计出适合海南建设的温室大棚类型,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温室大棚各专业施工图等,形成一套标准化方案和施工图集。
通过以上的标准化方案,可以让从事设施农业领域的各方明明白白,做到心中有“底”:
在设计阶段,可避免不切实际的夸大性能,盲目选择;
关键词:农业节水 节水灌溉技术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75-02
宁波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据计算,宁波市水资源总量7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加上城市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业历来是用水大户,由于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不够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5,,节水潛力巨大,因此农业发展走节水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宁波市农业用水和农业节水现状
1.全市农业用水状况。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农田作物(种植业)灌溉用水、林业(茶、桑、果等)用水、畜牧业(猪牛羊及家禽等)用水。农作物灌溉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除了天然降水还不能够满足正常需要而进行补给的灌溉用水量。其大小不仅受气候的影响,而且还受作物种类、土壤种类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是用水大户。1980年全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2.02亿立方米,占全市年用水总量13.96亿立方米的86%,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植结构的调整,节水技术的推广,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社会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尽管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占总用水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工业用水量、城乡生活用水量却快速增长,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限制了农业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加,这也决定了农业发展必须走节水、高效之路。
2.全市节水灌溉设施现状。目前,全市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已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3.7亿立方米(含河道),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269.4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93%;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77.8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61.1%。各县(市)区在低产田改造、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建设了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了管道灌溉、渠道防渗、灌溉用节水阀门、泵站节能改造、排水降渍、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0年底,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已达249万亩,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87.6万亩,低压管灌面积5.7万亩,喷微灌面积23.4万亩。
3.全市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应用模式。(1)节水灌溉工程性技术。渠道防渗。其糙率小、流速快,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输水管道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管等,虽一次性投入较高,但综合经济性能仍优于明渠。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以均匀地喷洒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至2010年底宁波全市喷微灌累计受益面积已达到23.4万亩。微灌。微灌是比喷灌更省水的灌水技术,到2006年末,全市喷微灌设施累计受益面积已达10万亩。(2)节水灌溉非工程性技术。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简单说就是“薄灌水,常露田”。这种方法,使水稻田有一半时间湿润而无水层,使水稻根系既有水分,又有氧气,促进水稻生长,并在增产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能。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1998年开始,全市进行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试验示范。根据水源和地形条件不同,形成水种湿管、直播湿管和旱种旱管三种方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入21世纪,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宁波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推广高效新型种植模式,把大面积高耗水农作物退出种植结构。而以蔬菜、瓜果、豆类等耗水较少、高效经济作物取代。早、晚稻由1990年的448.1万亩稳定调减到目前的180万亩左右。而耗水量较少的经济作物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节水增收明显。
二、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基础研究滞后。高效农业节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宁波市过去对单项节水工程技术研究、应用较多,对农业工程节水与非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欠缺,难以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特别是至今缺少适合宁波市特点的规范标准、衡量和度量节水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虽然结合本地特点提出了几种农业节水的模式,并在前几年进行了试验,但面对农业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尚难提出全面规范的技术标准,导致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节水灌溉设备的生产和产品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节水灌溉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测工作亟待加强。
2.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投资力度不足。目前,节水推广的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补助外,农户自己要负担三分之一,负担较重。近几年宁波市虽然非常重视高效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地方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由于投入不足,一些灌溉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
3.小规模种植管理模式制约喷微灌发展,先进灌溉设施建设速度偏慢。宁波市以往建设的农业节水工程主要以渠道防渗为主,与效益农业、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先进农业节水灌溉设施较为缺乏,现有喷、滴灌等高效、先进节水设施灌溉面积仅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土地规模经营的比例还不高,全市尚有近40%的农田由大量农户分散经营,面积小而不成片,节水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相互制约,喷微灌推广使用面临较大困难。
4.推进高效农业节水政策不完善。各地对农业节水的配套扶持政策研究不够,如节水灌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配套;农业节水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如何用经济政策鼓励和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政府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应采取哪些保护扶持政策,以及对粗放用水应实施怎样的约束机制等方面都缺乏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发展。
三、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支撑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把推广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要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农业生产节水、增产、增收为总目标,建设持续、高产、高效相结合的现代节水型农业,建立健全节水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及高效用水管理体系。各地要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建设一批区域性农田水利示范镇(乡)和一批生态观光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以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推行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1)针对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要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配套、更新改造为重点,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率。(2)加快高效节水设施灌溉工程建设,以高新节水技术推广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喷、微灌等工程建设,把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引领节水农业发展,提升传统农业档次,适应节水农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来抓,因地制宜发展露地固定喷灌、露地(设施)滴灌、露地(设施)微喷灌、设施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工程建设。(3)大力推广农艺、生物节水技术,以高效、高产、节水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积极调整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及配套技术,探索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调控技术,加快节水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方法、新技术。
3.研究制定扶持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或实行低息、无息、贴息贷款金融政策和经济补贴,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资金,逐步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高效农田节水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将推广高效农业节水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计划,保障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
4.开展高效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提高农业节水科技含量。科技创新是高效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节水科技创新,要认真总结宁波市和国内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要进一步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进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引进、试验与推广,为农业节水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持,科技部门要加强高新节水技术的研发,研究、生产符合宁波市农业节水实际需要的技术、产品,提升农业节水水平。
5.建立完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随着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对其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新建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都要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按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原则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建立专管与用水户组织相结合的水管理队伍,建立行之有效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业产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9
2.李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唯实,2007(1)
论文关键词:行业人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通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农机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完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教学团队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的资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学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建设点建设为契机,系统地开展了“农业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
教学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日本筑波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同类高校。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走访了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达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强豫农业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合作教育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确定了“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一个强化、一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特色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工学、农学、管理学齐备的多学科优势,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开设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主要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具体实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与生产提升办学条件。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共计入校经费1000余万元,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研制成功各类实验样机如切割器实验台、风扇实验台、犁体外载测定装置等12台,价值60余万元。通过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专业课实验内容的50%以上。(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夹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等38周的实践环节,强化了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建设了若干个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习训练。(3)生产实践发现的问题反馈于科研。针对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械、玉米秸秆处理、玉米根茬处理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功耗,解决了双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主机宽度较大,田间作业开道困难等问题,正是生产实践对科研的反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丰富本科生教学内容。(5)用科研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到研究项目中来参加课题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校基金与校实验技术开发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需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高年级学生主要强化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5%,实现厚基础教育。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5%。创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转贴于
四、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现代农业装备设计技术和先进农机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农机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农机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五、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农业机械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学术造诣较深、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步打造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采用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策略,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读博的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内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筹划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对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梯队,锻炼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培养期结束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合格的学术、学科带头人。
六、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近两年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优秀与良好占90%以上。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对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优秀与良好占91%。毕业生对多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可以发现,除了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之外,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100%。这几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玉柱,姬江涛.工科院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171-173.
[2]易国顺,许绮川.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1,(7):59-62.
[3]林小峰,等.实行责任教授制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7(11):86-88.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创新能力耦合性贵州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园区规划 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10-02
黄龙凯泽轩休闲农庄位于陕西省黄龙县界头庙镇范家桌子社区。农庄地形属渭北旱原与黄土高原交界沟壑区,海拔在915.77至1004.70之间,海拔高差为88.93米。农庄内耕地基本为梯田,核心是富源水库,面积约188649O(约283.0亩)。
1 指导思想及规划思路
1.1 指导思想
凯泽轩休闲农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示范推广园林苗木、林下养殖、油用牡丹种植、生态养殖的新技术和有机食品生产为重点,以带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标准在农庄、技术在农庄、精品在农庄、效益在农庄”的示范园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建设,高效良性运转,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形成黄龙县休闲农业的新亮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 规划思路
1.2.1保持和维护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恢复地被,为有机食品生产创造条件。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保证农庄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荒坡植树,恢复地被是农庄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建设多条生态链进行农业生产,生产过程中遵从原来的土地、原生的资源,保证生产环境可持续发展。
1.2.2开发“体验经济”。仅仅抓住现代休闲的核心问题-体验来做文章,通过农庄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到农庄观光、娱乐、采摘、休憩,认识自然,修心养性,享受自然。
1.2.3注重“科技引领”。农庄将是游客全面了解、认识、体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窗口,是国外和中国文化交流的载体,使游客在农庄内就能体会到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形式和动态。
1.2.4传统文化与现代设施完美结合。休闲农业必须注重对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进而形成自己的内涵和气质,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尤其在建筑及服务设施上必须创新,把传统的文化符号和现代的材料、设施设备相结合,既体现地域文化又展现新时代的特色。
2 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
2.1 建设目标
通过2年的建设,建成集优质特色园林大苗生产、优质果园、林下生态养殖、生态水产养殖、休闲养生等功能为一体,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
2.2 功能定位
以生态农业主体,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这个核心,开发有机食品、生态旅游、农业休闲养生与教育等功能。
2.2.1形象功能:黄龙县形象重要展示部分,黄龙的生态循环农业、有机食品名片。
2.2.2农业功能:省、市、县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标准化农庄示范基地;省级休闲农业基地。
2.2.3旅游功能:休闲旅游的新景点,结合三产,让游客“吃农家粗粮,干农家细活,享乡村陶然之乐”,体验农业游的乐趣。
2.2.4休闲养生功能:延安、渭南、西安,甚至周边省份人群的休闲去处。让游客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修心养性。
2.2.5教育功能:展示生态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设施园艺技术,让游客参与生产活动,使他们通过实践学习到更加广泛科学的生态知识、农业知识。
2.2.6储备功能:苗木培育基地、花卉园艺基地。
3 布局规划
基地的建设内容和场地现状决定了场地的布局,基地布局可总结为:一心六区的布局模式。一心即管理培训中心,六区包括园林苗木区、有机蔬菜种植区、生态水产养殖区、油用牡丹生产区、民俗民宿体验区、生态林区等。
3.1 管理培训中心
占地7468平方米,约11.2亩。是农庄的核心区域,是农庄主要的管理服务和办公区域,也是进行相关社会培训的场地。管理培训中心也是农庄建筑密度最高的区域,并建设一定的户外生活、生产场地、户外休憩游园。该区域也是农场的主要停车区,服务人员和游客的车辆集中停放于该区域。
3.2 园林苗木生产区
占地面积174375O,约261.6亩。是农庄的主要生产部分,同时苗木的栽植培育也是基地“绿色”的基础,通过苗木基地建设改善基地的生态环境,为休闲旅游创造平台。
特色苗木生产区包括3个生产区,即苗木繁育区、大苗培养区和大规格树种抚育区。苗木繁育区主要用于一些花卉、灌木和荒山绿化苗木的繁殖,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实验也放在该区。大苗培育区是该区的主要部分,是培育工程用合格大苗的区域,该区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园林工程大量应用的一些品种,如国槐、北京栾、白蜡、元宝枫、三角枫等。大规格树种抚育区是结合当地乡土树种收购大树,在基地内做移植后的抚育工作,为园林工程提供大规划树种。该区必须安排在车辆可以通行的道路侧,以方便运输车辆和吊车的操作。计划收购大树以茶条槭、国槐为主。结合地形在苗木下层可以作为林下养鸡场所。
3.3 有机蔬菜种植区
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塑料大棚种植,二是日光温室种植。总面积为48969O,约73.5亩。主要用于绿色蔬菜的反季节生产。
3.4 生态水产养殖区
占地188649O,约283.0亩。以富源水库为基本依托,发展水边休闲项目。
结合水库上游的河流开发嬉水项目,也可以适当开发一部分莲菜的种植,供游客体验参与农业的生产。在水域边建小木屋,结合场地绿化,形成室外桃园,供游客休闲、休憩和体验山地生活。
3.5 油用牡丹生产区
占地107825O,约161.7亩。基地地形基本为山地,考虑管理和作为观赏用的需要,每亩选择6000株的种植密度,即全区需要种苗97.02万株。
3.6 民俗民宿体验区
占地46110O,约69.2亩。结合现有村庄,提倡、资助农户发展农家乐,带动农民致富,同时增加农庄活动内容。
企业投资一部分建筑用于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活动开放用。
3.7 生态林区
占地307333O,约461.0亩。生态林区主要以恢复地被为主体。林木建设以常绿植物和经济林为主,在坡度小、地形较开阔的地方做生态养殖。
3.7.1核桃经济林:核桃种植密度为每亩50-55株(3米×4米)为宜。梯田的间距就是行距,一般一台一行,或隔一台栽一行,密度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计划发展核桃350亩。
3.7.2林下养鸡区:结合园林苗木区,总占地面积在300亩左右。主要利用基地难以生产的山坡林地进行散养鸡。山坡果林养鸡,可以有效地利用山林的闲置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提高农庄经济效益。
3.7.3林地养羊区:占地面积控制在200亩左右。养羊以相对平坦的林缘建羊舍,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羊的规模为年存栏量1000只,需要建羊舍3000平方米,结合场地及管理、仓储集中饲养区,占地约15亩。以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吸纳周边农户加入,以1家养10-20只为好,努力争取到50户左右的专业养殖户,整体养殖的规模可达2000只左右。
3.7.4标准化果园区:结合平整土地,建设标准化油桃园、标准化甜柿园、标准化樱桃园各20亩。
参考文献
[1]何会文,乡村美景乐农家,天津日报 [J],2013-07-31
[2]董子铭,陕西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D],2014-05-01。
[3]王晨光,王珏,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J],2014-03-25
[4]李延云,聂宇燕,刘春和等,观光休闲与农业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探讨,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2011
关键词红颊草莓;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红颊是以章姬和幸香杂交育成,系日本最新育成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具有章姬品种长势旺、产量高、口味佳、商品性好等优点[1]。其克服了章姬果实软、易感染炭疽病的弱点,熟性较丰香略迟,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适于大棚促成栽培。红颊草莓价格高,春节前上市售价达到50元/kg,产值可达30万~45万元/hm2。该品种育苗困难,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引发炭疽病。2001年由宁波市引入试种,2002年引入慈溪市进行栽培。
1品种特性
红颊草莓株型大,植株较丰香、章姬高大,株高约28.7cm,株幅25cm左右,株型清秀。花茎粗壮直立但花茎数少,花量也较少。休眠程度较浅,花芽分化与丰香相近略偏迟;花穗大,花轴长而粗壮。果形大,平均单果重30g左右(1代顶果特大,平均重50g左右,大果重达75g以上);果实长圆锥形(1代的顶果呈短圆锥形),果实表面和内部色泽均呈鲜红色,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畸形果少。品种连续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大棚促成栽培平均单株产量在300g以上,平均产量在27t/hm2以上。红颊草莓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为11.8%(1代果达到14%以上),前期果与中后期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果实硬度适中,不同采摘期和不同栽培方式的平均硬度为0.21kg/cm2,耐贮运性明显优于章姬和丰香;香味浓,口感好,品质极佳。
2栽培技术
2.1育苗
苗圃应选择富含有机质、未种过草莓和茄果类的壤土,育苗前先进行土壤消毒[2]。母株宜选择脱毒苗或生长势强、无病虫害、品种纯的优良植株。2月中下旬,将母株苗定植在育苗地,株距80~100cm,定植5250~6750株/hm2。种时须浅栽,并注意浇透定根水。红颊草莓喜欢冷凉环境,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诱发炭疽病。遇高温干旱天气,重点要做好搭棚遮荫和灌水降地温工作,以沟灌为宜[3]。将遮阳网日盖夜揭,降低温度,最好覆盖天膜避雨,以降低湿度。另外,由于红颊发根弱,在6月底前把所有子苗人工种入土壤,帮助扎根,留苗量以60万株/hm2为宜。苗期要注重草莓炭疽病的防治,特别是雨前和雨后宜用咪鲜胺类农药喷雾防治。育苗地选择低洼但不积水的夜潮地,有利于根系下扎及维持较低地温,育苗地要轮流选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2定植
定植前,施入有机肥30t/hm2,以腐熟的鸡粪、兔粪、羊粪为好。由于草莓所产干物质较少,有机肥料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出现旺长,推迟开花、减少挂果量。有机肥在翻耕时施入,同时撒入硫酸钾复合肥300kg/hm2。种前开沟起垄,一般8m棚作畦7行(因地制宜),垄高35cm。结合慈溪市的气候特点,一般定植时间在9月中下旬,定植越早成活率越低,但上市早,结果期拉长,可提高春节前的产量。因此,要尽可能抢低温阴天提早种植[4]。定植时不再施基肥,一般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具体应根据苗体大小、土壤肥力而定。采用双行三角形种植法,窄行距在30cm左右,株距为18~25cm。带土移栽,浅栽,弓背必须朝沟,便于果实沿畦边下坠,边种边用稀薄人粪尿浇透定根水,使根与泥土紧密结合,睛天移栽要及时用喷滴管浇透水,喷水时尽量不要喷到叶片上。移栽时要用遮阳网覆盖几天,以利成活。
2.3上膜
地膜覆盖时间一般是在顶花芽现蕾时进行,尽可能在大棚上膜之前完成。地膜以黑膜为好,能降低地温,抑制杂草生长。日气温降至17℃、夜间气温降至10℃左右时上大棚膜,慈溪地区一般以11月上旬为好。当大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上内棚膜,一般在12月中下旬进行。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4施肥
红颊草莓促成栽培中,生长期长,产量高,连续结果消耗养分较多。为此,必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勤施、薄施追肥[5]。苗期在追肥前先用滴管浇水,过几天再用滴管追肥,以防产生肥害。结果后每月追肥1次,以高质量的挪威产复合肥为好,用滴管施入,施量在150kg/hm2左右,从而避免盐害,提高品质。
2.5放蜂授粉
草莓常因低温、昆虫活动少、棚内湿度大等原因,使花粉不易散发,从而影响授粉,产生畸形果,造成坐果率低。当草莓开花时,每棚放1箱蜜蜂,每箱蜂只放2片蜂格。棚两端通风处要围防虫网,防止蜜蜂外逃,蜂箱内要定期喂饲白糖水及花粉,白糠∶水比例为1∶1,隔5d喂1次,并请专业养蜂人员进行定期杀螨。放蜂时间从开花起至采摘结束。
2.6管理
移栽成活后,及时松土除草,遇到干旱时要沟灌河水。草莓易受盐害、肥害、药害,对除草剂反应敏感,应严禁使用除草剂。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摘除葡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过密叶[6]。及早疏花疏果,每一花穗以结果2~3个为宜,单果重可达35~50g,且商品性好、价值高。红颊草莓顶果优势明显,疏果有利于顶果膨大,考虑到春节前草莓价格高,疏果以轻疏为主,确保节前有2茬以上果可供采摘。
2.7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蛴螬、蝼蛄、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蜗牛等。防治方法:①选择排水好的中性土壤田块建园,园内开好围、直、腰沟,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过田干;忌盐渍化严重地块种植,大棚地要及时揭膜洗盐;采用深沟高畦的种植方式;合理密植,防止植株徒长。②及时摘除老叶、病果等。③应做好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④根据气候及时喷药,做到预防为主。在高温暴雨季节,每次暴雨前后及时施药,以控制炭疽病发生。可选喷25%凯润1500倍液、43%好力克5000倍液、75%拿敌稳3000倍液、60%百泰8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等预防,每隔7d喷1次,连续进行防治。各种药剂宜交替使用,以免使植株产生抗药性。
2.8适时采摘
红颊草莓成熟时果实深红,硬度较好,低温阶段的草莓应在完全成熟时采摘。春季气温较高时,草莓成熟较快。成熟时的果实较软,不易装箱运输,应在8~9成着色时及时采摘,切忌过熟变软时采摘。
3参考文献
[1]巩惠芳,杜正顺,张四普,等.大棚草莓品种引种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63-64,69.
[2]张玲.保护地草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16):28.
[3]蔡学斌.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0(9):12.
[4]孙瑞芬,林雅珍.草莓优良品种及其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1):41-42.
环境问题是指人为引起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或环境因素被改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出现,其实质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而围绕解决环境问题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则是环境工程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与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由于国内外对工程教育和实贱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一技之长,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了环境工程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要培养既有专业素质又掌握一技之长的环境工程本科技术人员,其首要问题就是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这也是人才培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和是否具有特色的关键所在。
二、国内外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全球社会、政治动荡年代兴起的。1970年,在新成立的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不懈努力下,环境工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1970年之前,只有环卫工程师通过建造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厂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到了80年代,经过工程技术培训的环卫工程师们改名为环境工程师,以便更好地与新环境保护局更广泛领域的环境职责保持协调。现代环境工程学科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正处在强劲发展阶段,涉及了大量的民用、化工及农业工程等领域。
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国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极不平衡。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经费不仅很不稳定,环境工程从业人员也面对着很多不稳定因素的挑战。有些大学院系内部的相关专业设置数量都在增加,也有些大学,涉及多学科的环境工程专业却在减少;正在服务于环境工程学科的从业人员都是一些有学术背景的环境科学专家而不是环境工程专家。最近,美国在环境工程领域出现了三种旨在改变目前现状以求得进一步发展的环境工程学科模式:第一种是以环境科学为基础的环境工程发展模式;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三种是依靠技术进步的模式。
欧洲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尚无统一模式,不同学校大多根据自身传统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及政府机构和市场的需求,将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纳入到传统专业中或作为主要的专业方向,独立设置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在欧洲并不普遍。目前,欧洲的许多高校或研究机构设有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教学计划和有关课程,这些教学计划学制大多为1-2年,面向已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开设或实行5年一贯制的硕士培养方式,学生毕业后可授予环境工程学位或以环境工程为专业方向的传统工程学科学位,前种情形对高层次的学生更具吸引力。此外,有不少高校设有面向职业工程师的环境工程硕士培训课程,这与我国目前的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较为相似。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环境工程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在设置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选修课时主要是围绕“三废”处理。统一的专业规范对规定基本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帮助,但也会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上出现雷同,进而失去自身的特色。纵观各个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大致由以下三种形式发展而来:第一,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传统的市政工程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第二,以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由传统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第三,由其他矿业、石油、冶金、地质、海洋、农业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发展而来的环境工程专业。
三、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2008年临沂师范学院下发了《关于制定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的意见》(讨论稿)。根据学校的要求,组织教师搜索资料,使其掌握国际上着名学校对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设置。研究发现,各大学的课程都是根据该国或者当地实际设置的,因此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并且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临沂师范学院主要参阅了新加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之所以选择新加坡大学,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中国和新加坡在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课程设置是国际一流的课程设置,而且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他们有的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课,临沂师范学院可以直接植入,如:“Airpol-iutionassessmentandcontrol”空气污染评价与控制)、“Haz-ardousandsolidwaste”(危险固体废物)等,但是有些课程临沂师范学院进行了适当调整,如“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环境微生物学与生物工艺学)调整为“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另外根据临沂师范学院的专业特点删除了部分课程,如“Climatechange”(气候变化),“Energyresources”“conservationandalternatives”(能源保护)等课程。
另外,临沂师范学院还参考了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及佛罗里达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由于国外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各有其地域特色,因此简单照搬照抄是绝对行不通的。
近年来,临沂师范学院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认证补充标准》,并充分结合已经召开的四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的主要精神,同时参考“注册环评师”、“注册环保师”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培训教材》的主要内容,临沂师范学院进行了课程设置和调整。新课程的改革主要依托以下几方面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同时强化课外学习体系建设,重点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养成,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二)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进一步加大实贱训练课程的比重,同时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并科学处理讲、练关系,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即把全部课程和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各“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三分之一的课程(教学内容)采取讲授方式组织教学,三分之一的内容以边讲边练的方式组织教学,三分之一的内容以训练方式组织教学。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变灌输式教学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同时改变课堂以讲授为主、课内以巩固提高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理论课与实贱环节的合理分离与有机结合,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课堂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系统讲授模式,使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与作业布置有机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讲授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的讲授;二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与基本思路;四是学生预习自学无法完成的部分或需要提高的部分。其余内容均通过学生预习、复习完成,并以作业、测验、训练等形式进行检查。
(2)组织形式改变以教师为主导、以讲授为基本形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全校服务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问题式、启发式、探宄式为主要教学方式,并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需要灵活选用,一般可采取讲授、讨论、训练、讲练结合等形式。
2.课外学习体系建设
以自学指导、课外训练、实习实训为主要内容,以课外作业为基本形式,进一步完善课外学习体系建设,强化学生课外的学习训练。
(1)强化预习性作业进一步强化预习环节,充分发挥预习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讲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并在教学组织前布置给学生。预习性作业一般包括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预习,即通过学生自学,使学生掌握通过自学即能够学会的内容,以便教师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找出问题和难点,以便教师确定课堂讲授和辅导答疑的重点;二是以研宄为主要内容的提高性预习,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布置预习性作业,使学生在某些方面或某个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研宄基础,以此为课堂讨论准备条件;三是以基本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实贱性预习作业,使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实验实训所需的基本技能或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范,以此为课堂实验实训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提高实贱性作业比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贱能力以及强化技能培养,提高实贱性作业在作业中的比重显得尤为重要。实贱性作业一般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观摩、顶岗、调查等形式,主讲教师可根据课堂的性质、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科学确定实贱性作业,并通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检查督促。
(3)增加巩固提高性作业的数量进一步健全课外学习体系,增加巩固提高性作业的数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增加以研宄、拓展为主要内容的提高性作业数量,并通过习题、读书笔记、论文、实验报告、设计说明书等形式进行检查督促。
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特别是理论教学环节与实验教学环节的合理分离与有机结合,理论教学课程的门数减少了,但课程的内容却得到了凝练,教学的重点也更加突出,同时实验教学课程的门数随之得到了增加。实验教学与相关理论教学在内容上紧密结合,成为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理论课程中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四、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第一,强化理论基础和工程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基础研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基础研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将环境工程专业的数学课程调整为”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使学生能够更为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保留原来的“普通物理学”,并加大课时量。化学课程进行调整,强化学科化学基础。为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现对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化学课程进行了课程合并以及对环境工程的化学课程进行了系统优化,现调整后开设的化学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同时,加强工程专业基础,加开“电工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但保留原来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和”信息基础“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二,对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进行调整,突出环境工程的实用性教育。为了使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的治理技术课程以外,一方面强调现有社会的需求,做到与时倶进,同时强调教学的实用性,扩大知识面,并充分考虑环境工程学习的系统性,环境工程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为:”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贱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开设同时开设实验课程。
第三,结合学校特点,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同时加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以“注册环评师”“注册环保师”考试科目作为参考。临沂师范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是在原来的地理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开设了“环境土壤学”“室内空气质量研宄”“清洁生产”“环境信息系统”“仪器分析”“城市环境学”等课程时,还开设了“环境工程名着导读”“环境专业英语”等课程。
第四,为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将“其它选修课”设置为全校公选课,其中包括美术与艺术、经济管理、中国传统文化、音乐修养、美术、科学简史与英语口语等知识。
第五,加强实验和实习课程。环境工程专业及市场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则有赖于较多的实验和实习训练。对于高校来说,这方面主要的问题还体现在资金方面,如何在现有的实验室水平上,尽可能多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的机会,是各高校面临的又一问题。实验课程方面,在现有的实验室水平基础上,主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实验项目。实习方面则分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污染物治理工程、工艺、设备方面的感性认识,学生可以参观考察各个不同工艺的污水、大气、固废治理实例;生产实习可以将学生安排在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或工厂的污染控制工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处理和控制的现状以及掌握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程序等。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实习场所、器材不够和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到了环境部门的状况,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
第六,有组织的环保活动为学生实贱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环保照片征集、环保课件制作大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进社区、环保演讲赛、环保科技论坛等大型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环保意识,增强了其在学校及社会的影响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科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修订。所有课程基本上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有实贱课程并设有配套经费。部分课程设置小论文教学、英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的交互式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拓宽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