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技能、实践技能和自身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机会,以寻求合作、技术入股、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方式,不断努力积极创造价值的过程。在全球视角下,最早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起源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自此之后,许多大学生都热衷于创业寻求自身价值。据相关统计,目前美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比重已经达到20%~30%,同时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举措,学校、政府应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挖掘其创业潜能,发挥其自身能力,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它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就业指导水平,也反映出了高等教育的导向和理念,体现了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由于目前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主战略,党的十七大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挑战杯”赛事对于培养高校人才中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明显,成为培养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挑战杯”赛事的历届获奖者中,有卓有成绩的青年学者,也有学科带头人及创业者,尤其是一批高学历的创业者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浙江大学的学生创业成功率在4%左右,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高的。中国的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几率仅仅只有1%,而全世界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的几率在10%左右。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这是一门基于数学理论的新兴学科,属于系统工程学科。该理论主要用于解决“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小样本,贫信息”等一些包含未知因素的特殊领域的问题。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灰色代数系统,灰色矩阵和灰色方程等为基础的理论体系,而且把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延伸应用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抽象系统,提出了一种称为系统的关联度的新的分析方法,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由于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是按发展趋势作分析,对于样本的容量和样本是否规律没有具体或严格要求,而且计算简单,并不会出现关联度的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广泛应用。
二、研究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活力,都积极推崇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国的党和政府现如今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高校人才培养,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专家指出,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在近三十年中成长了一批最具创造活力的年轻人,即“新的创业一代”。由于信息和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美国的创业者获得的创业资源越来越丰富,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完善。正是因为这些创业的良好条件和环境,美国在这三十年里一直保持经济强国,创业者们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个现实情况说明,成功创业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的,如果能够掌握和有效利用这些条件,将会对提高我国高校人才的创业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理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度加强。创业计划竞赛是在校大学生实践创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参赛者通过竞赛,可以结识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建立初步创业合作关系,开创成功事业;结识风险投资家、商界和法律界人士,开拓创业关系网络;充分展现创作产品、服务的巨大市场前景 ,为今后进一步创业赢得资金支持。同时,创业计划竞赛也为追求创新、勇于创业的青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学习、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更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创业水平。研究大学生创业大赛与创业成功率的关系,可以验证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评估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办的价值,为创业大赛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使得大赛更好的给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提高创业的实际成功率,吸引大学生们投身创业的行列,形成良性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气象等学科。一批新兴边缘学科,如灰色水文学、灰色地质学、灰色育种学、灰色医学、区域经济灰色系统分析等等应运而生。Chang K.C,Yeh M.F对数据的灰色关联聚类进行了研究;王淑荣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Li Mancheng应用灰色关联法和灰色聚类法对考试质量进行评价;田俊,孙昌盛等人认为灰色关联分析中传统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存在不足,提出了新的关联度指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例加以验证。Wu hsin-hun研究的是灰色关联分析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沈珍瑶,谢彤芳对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灰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到区间距离的关联系数公式,对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更大的适应性;Ma Shusheng在灰色系统理论中综合关联度与最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综合评判地下水质量的模型;弓成林,郭爱民等人应用关联分析法,对12个葡萄品种的14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最优品种.;Zhu Hugen等人应用了灰色关联度的相关计算方法与理论,建立了层次分析的灰色关联模型。以上的这些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新模型与新方法,更加系统的丰富、完善和总结了灰色系统分析理论,也进一步拓展了灰色系统分析的应用范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数学的角度看,灰色系统分析可以用因素分析、确定方案、优势比较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系统应用。
(一)因素分析
经济、社会、工业、农业、生态、教育等等,这些一般的抽象系统都包含了许多因素,这些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抽象系统的发展态势。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能够为一个系统的发展态势和变化趋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所以灰色关联分析非常适用于分析发展态势和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度对系统进行因素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果,而且非常适用于各个因素和总量之间没有严格规律或不存在数学关系的情况。想要进行系统分析,先要整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之后理清楚影响系统的主要矛盾、主要特征和主要关系。其方法是:假设X0是系统特征行为序列,Xi和Xj是相关因素行为序列,r是其灰色关联度,如果ri≥rj,那么因素Xi优于Xj,记为Xi>Xj,则“>”是其灰色关联度得出的灰色关联序。实际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股利政策相关因素分析;房地产市场需求因素分析;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分析;区域物流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等。
(二)确定方案
如何在复杂系统的评价中确定最优方案一直普遍存在于每个领域的系统工作中,而且也是相对核心的问题。而在行业中灰色关联分析一直是大家比较接受和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有两方面:一是需要对非量化的技术经济指标作白化函数的量化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何种形式的白化函数可视指标;二是参考序列的确定。该方法的思路一般是参考序列一般从排序方案内部决定,作为系统的理想方案,参考序列的各个因素一般是由各个方案指标里的最佳数据组合而成,之后通过灰色关联度为测量方法评价各个方案指标数列与理想方案数列之间的相关联程度,最后对关联程度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关联度越大,则该方案最优,从而得到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实现方案优选。此方法可以应用在:工程系统设计方案决策;输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公路建设项目方案决策;城市供水方案决策等。
(三)优势比较
如果出现参考数列不止一个,且被比较的因素也不止一个的情况时,则需要进行优势比较分析。这时候所有的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行为序列之间的关联度构成了一个灰色关联矩阵,假设有m个参考因素,记为Y1,Y2,…,Ym,再设有n个比较数列,记为X1,X2,…,Xn。每个参考数列对n个比较数列就有n个关联度,再设rij表示Xj与Yi之间的关联度,就能构造出一个关联矩阵R=(rij)m*n。这时根据矩阵R的每个元素的大小,从而判断出起主要影响的因素和起次要影响的因素,则起主要影响的因素称为优势因素。再继续分析,当某一列元素大于其他列元素时,则此列所对应的子因素称为优势子因素,那么该列的因素序列也称为最优因素;当某一行元素均大于其他行元素时,则此行所对应的母元素称为优势母元素,那么这一行的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就被称为最优特征。若矩阵R的某个元素达到最大,此行所对应的母元素则被认为是所有母子因素中影响最大的。该方法可以实际应用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盐渍土工程;棉花杂种优势比较研究;企业文化竞争力评价研究;山区公路路线方案的应用研究等。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灰色关联分析在各种实际应用中成功运用,应用范围也已经延伸到经济、社会、农业、教育、医学、交通、水利、环境、石油、地质、航空航天等众多科学领域,各个领域中大量的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宏博,黄华,阎晓红.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岭回归分析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5(40).
[2]冯游辉,杜阳虹.宁波海洋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灰色关联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4).
[3]刘先锋,吴娟,刘士通.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决策的野战仓库选址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5(09).
[4]张玉青.多目标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5]Yu-Chen Tu, Chin-Tsai Lin, Application of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o evaluating shopping mall in Taiwan[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2001(04).
[6]Wu Hsin-Hun,A Comparative Study of Using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in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J].Quality Engineering,2002(02).
关键词 创业 高职 能力
创业计划大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方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自1998年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在清华大学举办以来,各高校掀起了一股举办创业大赛的,已出现了一批创业成功的典型和案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计划,对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拓宽就业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创业计划可操作性的几个要点
在以往的创业计划大赛中,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中不乏创意好、思路宽的作品,但大多数的创业计划都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立创业教育课程,奠定创业管理知识基础。
创业教育课程是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主要平台,高职院校要通过开设《创业管理》、《大学生创业实践》等课程建立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如校园拍卖、小型超市、企业管理沙盘模拟等)对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增强学生的创业综合实践能力。
2、组建创业导师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大学生创业团队缺乏风险融资、成本核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等原因,存在对市场把握不到位、对企业运作规律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老总、创业成功者等有关人士组成的创业导师团,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创业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提升创业计划的可行性。
3、做好赛前培训,增大项目转换的机会。
高职院校可邀请企业老总、创业成功的毕业生等人士到学校举行演讲、讲座,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创业的过程及所需要的品质素养,提升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结识商界有关人士,为将来创业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网络打下基础。
二、创业计划大赛对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1、培养、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主要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强化是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目前很多大学生把毕业后找一个高新、稳定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作为自己择业的首选。而对于创业活动,既缺乏正确的认识,也缺乏进行自主创业的决心和勇气。高职院校可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让那个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对创业建立正确、清楚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业热情,促使他们在毕业后把创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就业选择,利用自己的优势的特点创办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企业,不仅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将来,也为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2、帮助学生建立创业的知识技能体系。
成功的创业要建立在充足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基础上,要想在某一领域内开展创业活动并取得成功,就必须对该领域内的活动与基本规律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创业计划大赛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学生在制作创业计划书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及参加有关的讲座、培训,能够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为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技能储备得越多,其创业活动越能有效开展,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在参与团队创业计划的过程中,必须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相互激励,在相互交流中感受灵感火花的跳跃,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说服能力、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与加工能力、心理承受力等多种能力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素质能力是大学生完成创业过程并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自身从探索创业者向企业家转变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创业的过程艰辛而曲折,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是难以成功的。
4、是学生结识未来创业合作伙伴的重要途径
----你的创业梦想,我们帮你实现!
为了能更好地给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广西民族大学团委与广西爱店汇网络科技公司决定共同举办首届“爱店汇杯”大学生创业竞赛。
一、 活动主题:创业成就梦想,实战丰富人生!
二、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爱店汇网络科技公司
三、 参与对象:南宁市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及研究生
四、 竞赛奖励:
第一环节奖金:
入围奖:50名,各奖励100元
创意计划书展示奖:第一名3000元,第二名2000元,第三名1000元
第二环节奖金:
终极大奖:1个,奖励30万元(以30万元作为启动运营资金的股份公司)
最佳团队奖:1个,奖励10万元
最具潜力企业家:1名,奖励5000元
最佳发展奖:1名,奖励3000元
最佳市场开拓奖:1名,奖励3000元
擂台制奖金:每期为500元;比赛过程中,参赛也可根据相应能力得到相应的现金补贴
五、 所需材料
第一环节:计划书,ppt(可选)
创业计划书主题:参赛选手认为有价值且具备可行性的创业点子。(备注:创业计划书模板详见比赛公告群群共享文件)
第二环节:内容详情见该时段比赛公告
六、 活动方式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参赛者可自行选择参与第一或第二环节。第一环节时间为3月29日至4月13日,第二环节时间为4月21日至7月20日。
第一环节为点子阶段。活动组织方根据参赛团队完成的创业计划书进行筛选,评出五十个入围团队,进入第二环节。入围团队可以选择利用ppt进行作品展示,评选出创业计划书展示奖的前三名。
第一环节结束后,有活动组织方为入围参赛团队举办创业知识讲座,并为参赛团队进行创业答疑。
第二环节为实践环节。参赛团队需在指定地区进行市场的开拓及创业团队的经营管理以考核创业团队的实践能力及创业能力。并根据在比赛过程中业绩能力提取相应的报酬及奖励。
七、 评选规则
1. 第一环节(入围评选):
有创意,有价值且具备可行性
2. 第一环节(创业计划书展示奖):
评选内容:创业理念的表达(30分)、创业计划书的条理性(30分)、PPT制作(10分)、PPT展示(30分)
最终评选:得分=评委老师打分(40%)+网络投票(60%)
3. 第二环节:
评分方式以团队成绩(实际排名)为准,业绩信息由比赛专用电子信息平台记录即时。
八、 报名相关
1. 报名时间:2014年3月29日至4月11日
2. 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
3. 扫微信二维码进入活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爱店汇/aidianhui)进行留言报名;或发送报名信息到邮箱()进行团队报名
4. 报名参赛表信息应包含:学校、学院/系、专业、姓名、性别、联系电话、邮箱。
九、 咨询方式
1. 微信公众平台(创业竞赛栏的留言咨询)
2. 邮箱:
3. 活动公告QQ群: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信工程
引言: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视。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包括: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化工设计创业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大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机器人大赛、测绘之星大赛、移动应用开发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竞赛涵盖的专业很广,许多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竞赛进行锻炼。现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情况,分析竞赛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一、参赛学生的选拔
通信工程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为: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通信设备与通信技术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对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竞赛主要面向大二和大三的学生。竞赛的申报要求为:(1)申报对象为全校非毕业年级本科学生。可以个人申报,也可以组成不超过5人团队申报。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要求团队分工明确、团结协作。(2)每个学生只能申报或参加一个项目。以下情况不得参与申报:已获得立项且未结题者;同一研究内容已获得学校其他专项立项项目。(3)项目研究年限以1-2年为宜,必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前完成。(4)项目实行导师制。各项目需聘请校内教师担任导师,也可同时聘请校外企业或行业专业人员担任副导师。(5)校内导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要求学术水平较高、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校内导师每年度指导创新项目数不超过2项[1]。
先通过选拔信息的,号召大家报名,学生一般非常踊跃的参加。然后通过选拔,选出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参加竞赛。选拔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了解程度。主要考查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主要选拔能够进行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具有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的学生。
面试主要了解学生以往参加各种竞赛的情况、对当前先进技术的了解程度、对参加比赛的热情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笔试和面试可以选拔出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和有比赛热情的学生。
二、竞赛的组织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系级四层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研究平台。其中省级分为甲、乙两类项目,校级项目分为A、B、C三类项目。
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由学校统一管理,负责项目开展过程检查、结题验收、成果展示上报和经验交流等工作。
校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由学校负责组织项目开展过程检查、结题验收和成果展示等工作。院(系、部)负责成果上报、经验交流等工作。
院系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由院(系、部)自主组织管理,但需上报学校备案。
三、竞赛的评审
(1)院(系、部)评审。院(系、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本部门的院系级项目,确定院系级项目名单并进行公示,按照项目排序或项目质量,按学校限额择优推荐,确定上报学校项目名单。(2)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对院(系、部)推荐项目进行答辩评审,确定省级推荐上报项目名单和校级项目名单。(3)省教育厅评审。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学校推荐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推荐国家级上报项目名单和省级项目名单。
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竞赛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实践与扩充。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虽然学生已经进行相关课程理论的学习,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不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通过竞赛,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回头来仔细查阅书籍,将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自然去查阅相关资料,可以获得很多专业课本中没有提到的知识[2]。(2)竞赛是对学生科研精神的重要培养。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渠道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获取和更新专业或非专业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于工程实践中,具备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通过书籍、文献、网络及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有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有分析与综合、逻辑与抽象、继承与创新的思维能力。(3)竞赛是对专业课程的实践应用。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学、工程制图、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调试和应用能力。掌握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电磁场与电磁波等知识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掌握通信工程、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软、硬件设计和调试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通信系统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掌握通信电子、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的设计、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可以使学生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4)通过竞赛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讲座,邀请社会成功人士来介绍经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总结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6):118-121.
刘莉,江苏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服装类竞赛一等奖;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制作一等奖第一名。
刘莉是这次集训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虽然只有17岁,但却是同学们口中“最聪明”的一个。对于服装,不论是制图还是裁剪、缝制,她都有天生的悟性。因为在对口单招班,平时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学习文化课程,专业课很少涉及,省技能大赛前,学校老师选中了她作为参赛培养对象,不仅是因为她制图课成绩优秀,更是因为她的勤奋努力以及这份难得的灵性。
抓住机遇 证明自己
刘莉在班里是班长,成绩一直处于拔尖的位置,她的愿望就是学好文化课考上好大学。然而命运并不会这么简单,2009年江苏省技能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刘莉所在的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选定了刘莉作为服装设计与制作组的参赛选手,这对于服装专业基础薄弱的她来说,是个难以决定的选择。如果参加大赛训练将会落下3个月的文化课,前途未卜,她很犹豫,不知该何去何从。一直资助她上学的阿姨鼓励她,“不论你怎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刘莉思考再三,觉得如果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她会心有不甘,还没开始怎么就能认定自己比别人差呢,如果比赛结果真的不如意,以自己的文化课功底也完全可以补回来。劝服自己后,刘莉就像一匹撒了缰的野马,一路只知道往前冲。
怎么你上而我没上呢
在学校里的训练过程是艰辛的,但凭着她那股执着精神,通过20天的工艺训练,以及2个月的群套装制作训练,她获得了南通市选拨赛的第三名。对于刘莉的聪明和悟性,是有口皆碑的,一起参加集训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刘莉聪明得我都受不了了”,如皋第一职业高等学校的赵永红老师也对刘莉赞不绝口,“基本上不用我费心,有的知识只要我提一下,她就懂了。”赵老师是刘莉的指导老师,同时也参加了09年省服装技能大赛教师组的比赛,每天赵老师除了指导训练学生外,自己还要为参加教师组的比赛坚持训练。刘莉说她很佩服赵老师,有的时候学生到晚上十点多就结束了,但赵老师还要继续忙到夜里十二点甚至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顾不上吃饭的时候就吃方便面和面包。老师的这种忘我的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刘莉前行,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要想办法克服。有不懂的地方无论如何也要弄懂,问老师、从书上找、问同学,以至于一起训练的学生最后都无法想象,“你的第一件衣服还是在我的监督协助下完成的,怎么最后你被选上而我却没被选上呢?”
战胜孤独 永不言弃
比赛时,不仅要求每个细节都处理到位,时间也要控制得当。为了在比赛中表现不俗,刘莉经常一个人通宵训练,然而寒冷、孤独、黑暗从没使她却步,反而越挫越勇。从备战省技能大赛一路走来,刘莉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但她总是以乐观微笑面对,“人不能总是沉浸于过去”,人生要收获就要努力,更要独立。她也从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这次技能大赛让她收获的不仅是一枚或者两枚金牌,还有宝贵的人生经验,在这个特殊的团队中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生活也让她学会很多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行性
学科竞赛是一项扩展性强的教学活动,从竞赛组织的角度分析,学科竞赛需要规范化、制度化的标准组织为学科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从竞赛形式的角度分析,为了加强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适应性,要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导向。从竞赛内容的角度分析,学科专业知识和通识知识是学科竞赛考察的核心主体。因此,为了保证学科竞赛起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要通过上述三方面内容来探讨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
一、学科竞赛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创新驱动下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从单一“专业教育”模式向“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模式的过渡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当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以后,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对应变化,即从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质上分析,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必然的作用关系,即没有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支持,国家的创新战略便没有办法得以体现;没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便不存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意识。
学科竞赛的概念从小学一直发展到大学,不同时期的学科竞赛具有不同的竞赛形式和开展目标,同时,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革新。就大学学科竞赛而言,其对象为大学生群体,竞赛性质为群众性科技活动,竞赛内容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或对基本知识的外延和扩展,活动开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水平。
学科竞赛的主办方呈现一定的多样化特征。比如,学校范围内的学科竞赛,主要是为了选拔一些知识运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地区教育系统内开展的学科竞赛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地区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地区教学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科竞赛活动是以培养创新发明型人才为最终目标,从而加强各地区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针对性,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作热情,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发明创造的活动当中,如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除上述主办方以外,还包括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现代化企业为主体开展的学科竞赛活动,其目的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与才干,挖掘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地区政府的政策导向,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也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即在开展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按照标准的组织形式,遵循一定的标准化制度,完成学科竞赛相关的所有内容。学科竞赛活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学实践的表现形式,其以一种教学资源的形式普遍存在于现代高校当中。
二、学科竞赛的功能
学科竞赛源于教学“质量工程”的全面实施,以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作用与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科竞赛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1.为践行理论知识提供实践平台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是从高校教W方式分析,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依然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这显然与现代教学观念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实践教学是现代教学所欠缺的环节,因此,为理论知识搭建实践平台是弥补教学资源的重要举措,其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等外在因素的限制和约束。因此,学科竞赛可以作为践行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平台,提高教学体制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学科竞赛活动与一般竞赛项目存在的共性特征,即体验性、对抗性和竞技性。从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体验、对抗与竞技是吸引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元素,一旦大学生投身于学科竞赛活动中,便会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激发和提高学习热情。此外,学科竞赛一般要通过组建团队的方式完成,合作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活跃度的重要举措,因此,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新世纪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即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缺乏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小组形式展开的主流学科竞赛在综合化和平台化建设日益显著的过程中,对学生之间的合作、理解和包容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活动形式的特点分析,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分析
1.从弥补教学资源的角度分析
首先,学科竞赛以弥补现代教学实践资源的形式普遍存在于现代高校的教学活动实践当中。因此,从资源获取和开展的便捷性等角度分析,学科竞赛在大学中开展可以节省一定的教学成本,并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时性。其次,学科竞赛之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体制的改革成为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因为其可以弥补现代教学方式的不足,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探索能力。因此,从教学资源的角度分析,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是可行的。
2.从学科竞赛功能的角度分析
综上所述,学科竞赛的开展可以为践行理论知识提供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学科竞赛的功能化表达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基础条件,即学科竞赛以实践平台的形式作用于理论知识和创新发明之间,其既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也是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通过努力探索与实践最终可以达到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因此,从学科竞赛功能的角度分析,将其应用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是可行的。
四、优化学科竞赛使其发挥促进作用的策略
1.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
在学科竞赛内容设计和规划上一定要保证其与课堂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一致性,即在进行学科竞赛内容安排时要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从而保证学生参与其中的可行性。其次,尽管教学体制发生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但是理论知识教学依然是重点教学内容,也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基础条件。
2.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导向
学科竞赛的形式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导向,即在组织学科竞赛时要考虑学科竞赛开展的真正目的,从而在课题设计和组织形式上要与战略目标相结合,保证学科竞赛活动存在一定的创新驱动价值,从而起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效果。在设计学科竞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活动创新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即在课题设定时要考虑其是否存在多种可能性,是否可以对学生能力进行挖掘,要保证学科竞赛活动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3.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管理手段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的创新发展,学科竞赛活动的教学地位日益提升,为了使学科竞赛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就需要保证学科竞赛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科竞赛活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组织结构的完善程度和制度保障的健全息相关。作为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延伸,学科竞赛在各个领域的不同层次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活动承办主体在建设项目活动时,存在一些功利性的目的,使学科竞赛的性质和级别种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现象,就需要根据主办方的不同,按照一定的制度和标准对其进行针对性管理和规划,从而保证学科竞赛的有序开展和良好效果。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科种类的多样性,在进行学科竞赛时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规划。不同学科对象下开展的竞赛活动会受到学科知识内容和学科定向行业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竞赛模式。但是,每一门学科所对应的学科竞赛活动在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规范化,以期运用制度化的管理手段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
总之,在众多学科中要考虑经济学科的特殊性,要以经济学的视角探索学科知识的创新价值,在确定竞赛内容r最好可以与学生进行适度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并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相关学科内容的创新点和探索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科竞赛的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竞赛的内涵与发展、学科竞赛的功能、学科竞赛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以及优化学科竞赛使其发挥最大促进作用的有效策略。作为现代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进而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提供平台和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邱文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基于学科竞赛的功能效应[J].当代经济,2015(1):107-109.
[2]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3]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结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王军胜.创业型大学视角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5]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张可.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临床技能大赛;医学生;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69-03
临床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行业法制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和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组织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R床技能大赛,旨在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本文结合我院连续三届举办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活动的体会,探讨临床技能大赛在全面提升医学生专业素质中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11月和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展了三届针对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大赛,参赛队伍逐年递增,每年4个参赛队,参赛人数累计达443人次。培训指导教师均来自我院技能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医院的临床医生。
2.比赛方法。临床技能大赛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分赛前培训、初赛以及决赛三个阶段进行。赛前培训阶段参加预赛选拔进入个人赛和团体赛初赛,在初赛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团体赛和个人赛决赛。团体赛比赛项目为:缝合包扎、双人徒手心肺复苏、创伤院前急救。个人赛比赛项目为:心脏体格检查、胸肺体格检查、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经口气管插管术、穿脱手术衣、戴手套和外科换药。(见表1)
3.比赛评分。采用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技术规范进行评分。所有评分中满分100分,其中准备质量10分,操作流程质量80分,终末质量10分,全面考察医学生的仪表、操作方法、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控制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
二、结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法对三届参赛的443名学生和30名指导教师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73份,全部有效收回,回收率为100%。调研内容主要为:大赛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效果,大赛对提高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评价。赛事结束后,采取师生访谈法听取学生和教师对大赛的合理化建议。
1.参赛医学生对临床技能大赛的评价。全部参赛学生认同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增加了实际动手锻炼的机会,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其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提前进入临床基地接触患者和在大庭广众之下参加比赛,锻炼了心理素质,提升了医患沟通的能力和人文修养,并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观念。(见表2)
2.参赛指导教师对临床技能大赛的评价。参赛指导教师均认为临床技能大赛加强了师生沟通,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积极性,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参赛指导教师也认为通过比赛的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见表3)
三、讨论
临床医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临床技能大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而且是一种人才培养质量检测的有效手段[2]。近几年来,我国临床技能培训普遍得到重视,通过举办临床技能大赛,不断探索与创新医学实践教学,全面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
1.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上,实习生存在采集病史时思路不清、顺序不当,体格检查手法不规范、不系统,对主要症状、体征变化及病情演变,不善于观察、归纳和分析,等等问题。扩招和医疗环境现状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临床思维局限,基本诊疗操作不熟练。临床技能大赛中针对性的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增强了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迅速提高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迅速进入临床实习状态[3]。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开展临床技能大赛,把全体参加实习的学生均作为参赛候选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技能风采、互相学习的开放平台。一方面使学生尽快克服刚入临床时的紧张恐惧感,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这对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大赛采取以团队参赛的形式,通过比赛不仅检验了每一个参赛成员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也检验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配合的默契程度。同学间互教、互帮、互学的学习气氛逐渐加强,而团队精神正是医院对临床医生的重要要求之一。
3.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素质。高等医学院校中存在医学生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情况。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也常常将“病”与“人”分离,关心的是病而不是人,技能训练及操作中动作粗暴,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对待患者及家属态度生硬,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医患关系协调能力差,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同情心,缺乏医学人文关怀[4]。
临床实践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5]。以临床技能大赛为契机,利用临床上的典型病例对学生进行医学素质教育的讲座及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知识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方面去思考和解决医疗问题。在临床技能中心培训时,要求学生面对模具应视同为真实的患者,操作前和操作中必须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认识到临床实践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和应用医学人文知识的过程。只有实现了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临床技能大赛不仅考核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考核了临床教师的带教水平,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通过深入比赛,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比赛所获得的经验及教训,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主动提高教学能力,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结论
在医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其核心也就在于人才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临床技能大赛为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锻炼其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集中展现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及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我院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我院和实习医院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张津铭,刘春艳,等.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看医学生教育[J].高等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1):45-48.
[2]唐翠兰,袁强,黄续,等.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2):8-9,25
[3]刘松,宋淑菊,徐波,等.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对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实习效果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39-1041.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学生创业 创业政策
一、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意义重大
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众所周知,转型、创新、产业发展等等,必须要有人才支撑,培养不出优秀的人,任何发展都是没有基础的。可以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来,让学生发挥潜力,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促进政策是结构改革的重要一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用创新创业为高校改革提供了与之发展相契合的切入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创业、创新支持,也为经济增长提供增长动力,更是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梳理
人才供给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改革中四要素之一,进行人才供给侧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民生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创业教育政策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主要通过举办举办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来进行。
一是挑战杯系列竞赛。“挑战杯”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国内著名大学承办,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两类,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已举办八届。
二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2008年11月由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主办,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承办,以创业计划书为基础,采用“电子对抗系统”结合“ERP管理软件”为信息化环境平台,层层选拔,由教育部相关领导、高校专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评审团点评及网友投票的方式进行。
三是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首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于2005年举办,通过建立全国优秀青年与投资者、企业家和社会学者之间合作的平台,让青年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同时为每一项优秀的创业方案找到资金,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
四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于2015年举办,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参赛对象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赛制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一年举办一次。
(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一是创业融资政策。例如广东省把初创企业部分行政收费减半、天津针对大学生开公司零首付注册、杭州提出大学生创业可获得资助20万元、上海提出大学生创业失败无需赔偿“天使基金”、北京提出待业大学生创业可申请小额贷款、广州提出大学生创业减免42项费用等;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三是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四是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创业培训政策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已形成一些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如GYB、SYB、IYB,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C书或就业、创业情况,可按规定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四)创业服务政策
一是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二是是各高校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继续推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高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三是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需要改进的地方
推动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是目前创业教育需要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业教育政策不完善。创业教育政策只在部分高校进行,东部地区较多,中西部地区比较缺乏;二是财政融资政策层次不高。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范围小,优惠的力度不大,与国外大学生创业优惠力度相觑甚远;三是创业培训政策针对性小,只存在于GYB、 SYB、IYB,缺少针对性;四是创业服务政策不全面。只在东部发达地区较多,而且分布不均匀,只在小部分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制定分散,散落于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等文件之中,内容为鼓励创业,却缺乏创业后的支持;部分政策制定具有功利性,部分创业政策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提出的,有现实基础却缺乏个人高层次的追求。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学生创业政策普及度不高,大家了解的途径有报纸、电视、网络和学校相关部门,却缺乏解读;二是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力不强,部分政府部门和学校没有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还有的认为难度大缺乏相应支持系统,执行难度加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众创空间 搭建 现状分析
一、“众创空间”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为创业创新搭建新的平台。在本次会议上,指出应该顺应网络时代潮流,大力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而“众创空间”概念的提出对于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尤其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的创业热情有积极意义。简单来说,“众创空间”指的就是创业服务平台,而大力发展“众创空间”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从而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而高校也成为搭建“众创空间”的排头兵,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搭建“众创空间”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系统分析,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切实分析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正确思考。
二、高职院校在搭建“众创空间”平台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难就业、就业质量低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所担忧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就业也成为高职院校领导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国务院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各高职院校也在纷纷出台一些政策,切实采取了一些措施推进“众创空间”平台的构建,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目前在搭建“众创空间”平台的摸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一)相关政策的出台
为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创业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6月出台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内为大学生创业专门开辟了创业园,准许本校的在校生及毕业两年内(含两年)的大学生在学校内利用学校的场地进行创业,同时学院专门成立了学院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可行性分析,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实践进行相关的指导,并对进入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相应的跟踪管理,并且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还制定了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对于一些在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前景方面比较突出的创业项目给予无偿资助。项目无偿资助分为四个等级:0.3万元、0.5万元、0.8万元,1万元。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解决了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所担心的创业场地和创业资金的问题。而也正是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搭建“众创空间”平台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二)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为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对有创业意识的同学加强政策的解读和创业实践的指导,并给予大学生学分奖励,让更多的大学生去了解创业,去体验创业,去实践创业。在创业模拟实训班中除了让本校有资质的专职老师担任课程讲授工作以外,学院还从外部聘请专业的创业培训讲师到校任教,不是让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而是让创业教育能汲取更多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指导。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模拟实训与苏州市人社局合作,拿到培训证书的同学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可以得到苏州市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至今为止,学院已经开办了54期创业模拟实训班,共计培训人数达到2300多人,合格率高达95%。
(三)逐鹿创业大赛,让梦想照进现实
创业大赛是提高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检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平台。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我校就创业中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创新大赛。近两年来,我校积极组织、承办、协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上、创新创业的氛围营造上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5年5月,独立影像创业团队在国际教育园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中@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半湖电子商务工作室获得了二等奖的成绩,青春派电影工作室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
2015年8月,我校当红电子商务工作室,参加全国互联网+大赛,获得了江苏省赛区三等奖的成绩。
2016年9月,我校独立影像创业团队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互联网+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该团队还获得了商务部创业大赛一等奖和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赛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来说是一次磨练,也是一次能力的锻炼,在参赛过程当中,让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得以拓展,创业实践得以检验,是有效搭建“众创空间”平台的有效途径。
三、有效搭建“众创空间”平台,开创高职院校创业新局面
高职院校在搭建“众创空间”平台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对于切实有效地构建“众创空间”平台,在做法和政策扶持方面还停留在浅层次,需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让有创业意识和创业兴趣的大学生能有效地开展创业实践。
(一)在创业孵化模式上,按照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要求,推进“众创空间”的搭建
创业项目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规律的引导,提高市场收益是硬道理。因此在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时,要让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在市场浪潮去发现创业机会。
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专业教师为引路人,提高创业实践的科技含量和学术价值,切实推进以学致用。
顺应网络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推进创业实践,让大学生创业依托互联网资源实现资源整合。
(二)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在大学生进行创业过程当中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引导他们完成企业的注册手续,简化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同时在学院内部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场地方面的支持。对于未能进入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各二级学院应该开辟专门的场地进行创业团队的孵化工作,形成上下一心,自下而上共同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服务的局面。
(三)在创业资金方面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
目前学院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学校的专项拨款,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更多资金的筹集需要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力量,这也制约了创业团队规模的扩大,难以深化创业实践,因此应该开辟多渠道、多途径的创业投融资机制,利用学校的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筹集更多的资金支持,甚至可以培育发展天使投资。
(四)开创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
继续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模拟实训,切实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创业训练营,让大学生在创业训练营中进行切磋,进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