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长城的传说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但不少教师却白白地浪费这些有用的课程资源。那么,教师怎样开发学校课程资源,使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生活地方呢?
1.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1.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青蛙什么时候出来呀?”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并不熟悉青蛙,但在农村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等等的知识。
1.3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包括“红领巾小记者队、红领巾导游队”,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2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事物的存在同发展必然同其所在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2.1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体。”的表面。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12岁的女儿到乡下探亲,她女儿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行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2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洪水灾害……,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第九册第5课《挑山工》一课中讲到“登山的时候,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城里的孩子对挑山工为什么这样做不易理解,农村的孩子有的做过活,挑过担,还能讲述自己是怎样做的,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这样曲折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石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就能体会挑山工这样登山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3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于《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的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纯净”的语境优势。
3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3.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 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企业家、养猪大户、菜农大户、莲菜种植大户、教育世家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采访莲菜大户时,记录下莲菜的现况和菜农对学生的寄语,并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菜农的坎坷的创业经历。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2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情感。 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3.3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标》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4.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情感。 华山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称,雄伟壮观,风景优美的陕西小故宫—西岳庙……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廓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圈。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 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长城》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我市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我真为此感到自豪”。 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4.2开启矿产资源,了解资源状况。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未来跟我们息息相关。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状况,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如罗夫美观耐用的石板材、蒲峪的金矿资源……让学生收集资料,先说一说,谈一谈,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体验它们的采集、提炼,最后以各种形式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样既使为学生对地球的无私和矿产资源的有限深入理解,又能体验到社会劳动的价值及安全问题,认识到有限资源应有节制地开采,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学习语文与关心人类发展状况相结合。
关键词:历史史料 孟姜女 范喜良 真实性 长城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28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 但历史上是否确有孟姜女和范喜良呢?孟姜女哭长城又是否确有其事呢?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在《说苑》及《列女传》中提到孟姜女在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这是孟姜女哭崩了城的最早记载。东汉初年王充《论据》里说孟姜女哭崩了记城,而且有五丈!三国时候,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记妻哭梁,山为之崩”,又在《精微篇》中提到“记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我们从历史材料了解到,秦始皇在公元前222年灭赵后,北方的匈奴乘机占据了原属赵国的河套地区,沿黄河以南大片领地。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5年,秦王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反击匈奴,收复了河南领地。接着命令蒙恬把原来秦、燕、赵三段长城连接起来,重新加固,并且增调兵力民力戍守,这就是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修筑这样巨大的工程,调集大量的各地丁壮,除戍边以外,还建阿房宫,修骊山墓,开驰道。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在民间留下了许多痛苦的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其中之一。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据历史资料考证,历史上并没有孟姜女以眼泪哭倒长城,见到昼思夜想的丈夫范喜良,这等感天动地的故事形成却另有一段故事。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庄公四年(前550),齐伐卫、晋,回师攻莒时齐大夫杞梁战死。杞梁妻迎丧于郊,相传她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传讹,把杞梁妻说成是秦始皇时代的人,演绎出哭长城的故事。事情很简单,与秦修筑长城毫无关系,而且比秦修筑长城早了许多,是春秋时期的事。到了汉代《说苑.》中有类似的记载,并在后边续上了这样一段:“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e(zhi,塌陷之意)而隅为之崩。”汉代的《列女传》,《闺苑》等书中也有同样记载,从这些文史书籍中我们考查到故事的痕迹,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口言相传,赋予一种积极向上的人间真情。
从“范喜良”这个名字中,恰好应验了中文“身正为范”的蕴意,“杞梁”就是“喜良”的谐音。这样一个安分守己,善良朴实的丈夫,在当时可称得上独树一帜,为后人做了风范,也祝愿后世天下有情人“喜结良缘”。至于孟姜女,古书中既没提及长城,也未提及到人,只是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了一首唐人短曲,说孟姜女去长城墙头为丈夫送寒衣,这丈夫并非范喜良。从此民间流传下来每年农历10月1日夜送寒衣的习俗,说明在唐代已经演成一段戏剧的故事情节。
到了宋代,根据《北辕录》的记载,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已经流传甚广,当时有的地方还为孟姜女修庙塑像,于是,在民间便流传下来这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美妙动人故事,感化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激励着我们炎黄子孙,爱国、勤俭、持家、守道。
这样看来,范喜良应征筑长城,血汗洒墙头;孟姜女思夫走千里,热泪倒长城。故事虽属虚构,但在民间却极富有生命力,不是历史,但具有历史真实性,反映我国古代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反抗封建徭役压迫的朴素要求,控诉残暴的秦王朝,更多的指向各个封建王朝,警示历代统治者要珍惜民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马艳辉.史部独立与史学批评的发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
[2]郭丹.左传与两汉经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3]李进.中学历史课程“史料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王西贝.教科书史料编排与教师史料教学设计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12.
这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十多处瑰丽景观散布于这奇山秀水之间,或险峻壮观,或秀美幽奇。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又为这里增添了许多神秘、浪漫的色彩。
天井幽谷(源县旅游局提供)
莲峰山林荫道
莲峰揽翠
莲峰山素以奇秀著称,是古丝绸南路上的一颗瑰丽明珠。景区内有大山、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后五台、皇洞、释迦庵、老君山等九座独立山峰,悬崖峭壁,形态各异。清代诗人有诗云:“孤鹤泪烟海,遥投仙海家。五峰云散尽,涌出碧莲花。”自古以来,莲峰山以她如画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如今,莲峰山每年接待游人数以万计。
渭水长虹
灞陵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当地俗称卧(握)桥。它是千里渭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所以古人叫它渭河第一桥。桥身全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宽4.8米,桥底部以10根粗壮圆木并列而成,从两岸桥墩逐次递级,桥身拱起,飞挑凌空,宛若长虹,故又有“渭水长虹”之称。
天井幽谷
天井峡,一座座陡峭的山崖相对挺立,中开一缝,就像大锯锯开的板缝,当地山民又称它解(gai)板沟。区内有景点20余,各具情态,多姿多彩。十五里峡谷,十五里画廊,充满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的情趣。峡内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和珍奇野生动
物,主要有獐、鹿、野牛、娃娃鱼、蓝马鸡等。
太白云海
传说中,太白山是太白金星修道的地方。这里山形险峻,酷似华山,故有人称它小华山。此山一峰独耸,系云摩天,众山环拱。山腰茂林修竹,披红戴绿,悬崖峭壁,飞濂挂瀑。于山巅俯瞰,可见云海翻腾,群峰竞露。若遇晴天,渭源、陇西、临洮三县县城尽收眼底。游人登山,在领略了“八景三传奇”的同时,多会发出“不登太白非好汉,登上太白赛神仙”的感叹。
首阳双冢
首阳山,位于莲峰山西面的享堂沟,海拔2186~2509。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又因商末周初孤竹国(今河北省庐龙县)二子伯夷、叔齐隐居采蕨而食及至饿死于此而名扬天下,成为陇右名山。此山巍峨高峻,蜿蜒东去,其主峰像位盘腿端坐的慈母,伯夷、叔齐的墓冢处山湾正中,犹如一对酣睡在母亲怀中的婴儿。整个墓地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幽静肃穆,别有韵致。
其实,早就有“渭源八景”和“渭源十五景”之说,除了上述景观外,还有石门夜月、君山夕照、鸟鼠同穴、五竹积雪、船崖巨舫、双门踩浪、鹿鸣惊梦、长城古韵、高崖花会、索林涛声等诸多景点。近些年,渭源县委县政府还随机开发出了峡口水库、石门水库等一些人文景区。随着投资和建设力度的加大,渭源已逐步成为游客较为理想的旅游空间。
(文字资料由渭源县旅游局提供)
友情提示:
建议行程:渭源县城距兰州184公里,可作为“周末休闲游”的理想去处。第一日,早晨从兰州出发,经临洮、会川,约3小时后抵渭源县城;午餐后游览首阳山、莲峰山,当晚可住县城,也可留宿莲峰山度假村,度假村为游客提供藏俗风情的食宿、娱乐服务。第二日,早餐后游览天井峡,因景区暂无餐饮服务设施,游客需自备午餐;午餐后游览太白山、峡口水库,当天下午即可顺路返回兰州。
天气关照:昼夜温差较大,城区与景区温差较大,总体气候湿润,请游客随带调节衣物。
推荐旅行社:1.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 项目部电话:0931-8400063 传真:0931-8400082 2.渭源县旅游局配有专职导游若干名,为游客服务。联系地址:渭源县清源镇首阳路109号
电话:0932-4133057
传真:0932-432271
太白山远眺
天井峡风光
天井峡仙女屏
峡口水库风光
莲峰山山门
太白山下
峡口水库
灞陵桥
天井峡风光
太白山远眺
一、开发龙舟文化地域民俗旅游产品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重要特征,民俗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特别强,龙舟文化民俗涉及到各个层面,可谓包罗万象。
端午节里,汨罗民间有喝雄黄酒、挂香袋、悬艾叶和菖蒲、吃棕子等习俗,龙舟竞渡前有“祭龙头”、“龙舟游乡”,竞渡结束后有“谢江”、“谢龙头”、“龙头会”等风情,这些都是现有的独特的吸引物,能满足广大旅游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可将祭龙头、拜龙舟等祭祀仪式规范化,让游客来祭祀、朝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活动。
此外要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不断更新、丰富民俗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庆的影响力,有目的地开发龙舟旅游新项目。可设立地下龙宫,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展示龙舟文化中丰富的民俗风采;还可建立游乐场,让游客参与具有汨罗民俗特色的舞狮、玩龙、踩高跷、耍龙灯等活动;修建龙舟美食宫,开发设立龙舟宴饮,体现湖湘风味名吃的特色,并请游客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举行包粽子大赛等;在街道上设置仿屈原时代的马车,提供给游人乘坐,提高参与性;屈子祠古镇的街道、广场、商店、宾馆等的装潢、服务人员着装等,都应体现龙舟文化特色。可举办元宵灯会、踩高跷等活动,进行有湖湘特色的杂技、舞乐、皮影戏、渔鼓演出等民俗民风表演,以“古”、“惊”、“奇”、“险”“美”吸引游客,同时进行楚国宫廷式编钟乐舞表演,设计游客可以参与的乐舞娱乐项目,还在固定时段安排《屈原》大型话剧表演,丰富游客的晚间娱乐活动,打造龙舟文化“夜长城”的美景。
二、开发龙舟文化体育旅游产品
龙舟竞渡这一传统的民间纪念性娱乐活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逐渐被人们以一种体育比赛项目来体现“团结、拼搏、爱国、求索”的精神风貌。国家体委于1984年将龙舟竞渡列为一项正式的体育比赛,并把全国的比赛定名为“屈原杯”龙舟赛。在争取龙舟竞技作为亚洲甚至全球体育活动项目的同时,可以利用龙舟文化来进行体育旅游开发。继续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龙舟竞赛活动,并经常开展龙舟竞赛训练水手,使游客也能经常看到龙舟训练的热闹场面。还可适当拓宽比赛项目,如增加“龙舟杯”摩托艇比赛、水上赛艇比赛、帆板滑水比赛、水上跳伞比赛、龙城国际钓鱼赛等。同时,可在平时开设一定范围的娱乐性竞渡活动,让游客在龙舟之乡亲自体验龙舟竞渡的乐趣。把花色各异、品种多样的龙舟摆在江面,让有兴趣的游客能亲自参加划龙舟,游客可自由组成临时运动队,队员可多可少,规模可大可小,由有经验的人指挥、裁判,对获胜的旅游者发给一定的龙舟纪念品作奖品。此外,可修建龙舟运动村,配置相应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并提供相应的服装、专用食品、饮料、医疗、急救设备等。同时,还在屈子祠的名山湖上开设水上乐园,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神木:西巡谒拜的纪念
从兰州出发,我们朝白银、靖远方向行进。在冬季的寒风里,路旁褐色的山脊诉说着北方土地的骄傲与荣光。靖远,有其名始于1730年,为清雍正皇帝所赐。但直到今天,仍有一些人称靖远为古会州,而这大概就要追溯到唐代了。《资治通鉴・梁纪》中说:“唐分平凉之会宁镇置会州,又置乌兰县属也。”其时会州地界大约包括今靖远、景泰、会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今宁夏中卫的一些地方。
唐朝女皇武则天对靖远这个地方重视非常,她曾诏命陇右诸军大使娄师德在这里屯军垦田,开发建设这一丝路重镇。但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最早把目光投向这里的却是西汉武帝。史书上说,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西巡并设祖厉县,这祖厉县就是今会宁县的最早建治了。
在甘肃平川地区有大小神木山,在这一带民间,流传着一个与武帝有关的传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西巡到会宁(祖厉)时,听说村子南边的山里长出了两个“神木”,酷似人形,一大一小,便前来谒拜神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武帝谒拜神木,便在长出神木的山崖下修了一座叫神木宫的庙。直至解放前这庙还在,但后来被拆毁了,神木也不翼而飞。“神木让陕西神木县的人拿去了!”当地人的理论根据是在秦始皇之时,平川一带属北地郡,常有“犯过错误的人流放于此”。而陕西神木县的人“拿走”平川神木也就合乎情理了起来。传说,当然无从考证,但他们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所说的这一切是真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帝王在百姓心中的份量。
无独有偶,在神木头村附近,我们还听到了有关霍去病和苏武的传说:在离神木头村不远的公路旁,有一座被削去了顶的山包,当地人说那是霍去病当年西征时用过的“点将台”。而在距山包附近一道山梁中间,有一座被拆毁了的庙,当地村民称其为“苏武庙”,并说是霍去病西征时为苏武修的。在那里,我们看到了遍地青砖碎瓦,以及两块倒下的庞大石碑,只是石碑上的字迹已模糊难辨了。在石碑的附近还有两棵已经死去的小碗口般粗细的柏树。村民们说,这柏树已有千年了,现在每逢年节还有人到这里来用刀劈块柏木,拿到家里避邪。我们在柏树的躯干上也看到了刀劈过的痕迹。
这些不过传说而已,但一路追寻,听闻着这些正史之外的“民间故事”,我们忽然想起了这样一首歌:“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一串串鲜活的姓名……”其实,在刀光远去,鲜活的何止姓名?
固原:造就唐诗高度
辞别平川区过海原至固原,我们已深入宁夏地界。固原地处西安、兰州与银川的三角地带中心,系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延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这首诗中所说的萧关指的正是固原这个地方。
汉武帝在位时,匈奴骚扰边疆,作为关中四塞之一的萧关在军事防御中极为重要。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析置安定郡,郡治高平(固原),这是固原历史上第一个郡级政权建制,其后,他曾6次来这里巡视。
史料记载:元鼎五年,汉武帝“始巡郡国”,北出萧关,猎于新秦中(包括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宁夏清水河流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县一带),随从“数万骑”。从中,人们不难看出帝王出巡的浩大阵势。而这个被太皇太后封闭了六年之久的皇帝,正如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说的那样,是狩猎中悟得了军事之道。
天马徕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障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透过汉武帝的这首诗,人们不难看出他狩猎的“醉翁之意”。
回望萧关,我们甚至看到后来唐朝边塞诗的一个高度,其实这一高度正是军事的高度,从武帝析设安定郡起,它就开始一点点拔高。岑参说:“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杜甫说:“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谁能否认,这唐诗中的固原萧关,在汉代就送走了武帝、霍去病和张骞的身影。事实上,唐诗之所以在后来能达到一个后世无法企及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军事,而汉武帝早就在它迈上这个高度之前,为它铺就了一个台阶。
平凉:回中道上的铙歌
从固原,我们绕道直奔平凉。这一路,我们走的大约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回中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这里所说的鸡头山指的正是崆峒山中的一座名峰,汉武帝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下令修通回中道。
专家认为,“回中”的称谓与秦长城的蜿蜓包罗有关。秦得义渠诸戎之地后,为防御匈奴,巩固边疆,便在北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连接三郡。于长城自西向东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秦长城西自陇西、临洮而北再折向东逶迤而行,其走向曲折迂回。回中之“回”就取其曲折蜿蜓之意。所以从广义上讲,长城以内的这些地方都可以泛称回中了。从狭义上说,在没有设置安定郡之前,回中介于陇西、北地之间,呈南北走向。汉武帝析置安定郡后,回中地域基本上在安定郡境内。
史书记载说,元封四年10月,汉武帝下令修通回中道后,朝庭中有位叫贾山的官员曾写过一封信给他:“秦为弛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恐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弛道之丽至于此。”由此不难想像秦弛道当年的模样,其道路的宽阔度和“树以青松”、“厚筑其外”已具今日封闭式高速公路的雏形。
“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这首汉代铙歌《上之回》唱的是当年修通回中道的盛况。
回中道虽赶不上秦直道,但当初毕竟与军事有关,更何况汉武帝以后数次巡视安定、回中皆走此道,想必与秦直道相比也差不到哪里去。极为重要的是这条道路的开通,为后来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是一条通往河西、西域的交通干道。即便是在今天,人们依然看到其当初开通这条道的重要意义。
回首再望,汉王朝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年之遥了,而汉武帝一生的功绩似乎还在眼前。
河西:“农民军团”的文化担当
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车行不足4小时,武威这座历史名城便出现在了眼前。面对今天武威城中扑面而来的现代商业气息,我们已经很难想像出它于汉唐之时甚至更早一些时候的“模样”了。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仿佛渐渐能抓住武威这座城市从远古走来之时,飘动在轻风中的一角衣袖,于是我们听到它两千年前的心跳。
河西归西汉管辖之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21年设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公元前111年,又分出上面两个郡的部分土地,设置了张掖郡和敦煌郡。武威郡治在现在的民勤县东北,酒泉郡治在现在的酒泉市,张掖郡治在今张掖市西北,敦煌郡治在今敦煌县西,河西四郡共辖35个县。这之后,汉朝便开始移民河西。这些移民实际上都是被武装起来的农民军团,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来,这个“农民军团”有10万人之众。
那些被武装起来的农民在浑然不知中承担起了改造自身和接纳外来文化的使命。我们可以想像这样的一幅场景:一个锄地的农民却又时时惦记着带在腰间的刀,或者插于地硬之上的矛。这就是典型的一手拿枪(武器)一手握锄了,可谓一心两用,在今人看来或多或少有些可笑。但正是这样一个“农民军团”,却牢牢巩固了汉代的边疆,并为当时远在长安的皇帝省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军费开支”。
在武威这个地方让人清晰可见的除了这“农民军团”之外,让人联想得更多的是秦时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汉文帝时,匈奴赶走了生活在这一带的月氏,空前强大了起来,占据了武威和整个河西走廊。从此,便有了汉朝为“和亲”而西行远嫁的女人。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就再也不愿将国家的和平“寄托在女人的胸脯上”了,于是战争开始了。
史料记载,仅在河西地区,汉武帝向匈奴发动的战争就有十余次之多。其中最著名的一战是霍去病于公元前121年指挥的“河西战役”,这一战给了匈奴以沉重打击,并使汉朝收复了河西。
当年的“河西战役”使匈奴离开了河西走廊,但一个游牧民族离开了一个地方,并不等于后来到这个地方的农耕民族就不知道在这里放牧是怎么回事。《汉书・地理志》中说:“地广民稀,水草宜牧,以故凉州之下畜为天下饶。”这就是说汉朝的10万移民并没有在武威这个地方完全种地,否则就不会有“凉州之下畜为天下饶”的记载了。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在武威的一些山区看到一些人过着半稼半牧的生活――那10万“农民军团”不但学会了放牧,还将中原的耕种文明带到了河西。他们既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经营者,又是这片土地上的管理者。他们的存在巩固了西汉王朝对河西的政治管理,也促进了河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创造了方便条件。
丝路:通往西域的神奇
弯弯月出挂城头,
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今天,当人们面对唐代诗人岑参这首诗,依然能想像出唐代凉州的繁华,而早在唐代之前,汉王朝就为其造就了这“七里十万家”繁华盛况。
汉唐两朝所以能够建立起发达的封建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怀偏见地吸收了多个民族的先进文化。而丝绸之路在当时则是一条传播先进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古代希腊、罗马人把中国称为“赛里斯国”(serice),把中国人称为赛斯人(seres),赛里斯就是丝的意思。直到今天,中外学者仍不约而同地将这条古道称为经济之路、文化之路,甚至中国崛起之路。
汉武帝建元元年,朝廷从投降的匈奴人那里得知,匈奴打败了胝,胝人四处逃去,对匈奴人仇恨满怀,只是没有人帮助它们攻击匈奴。于是便有了张骞出使西域乃至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
今天,当我们翻开张骞在西域停留了十多年后归来写给汉武帝的一份类似“调查报告”的参奏,仍然不难看出当时的汉朝官员、包括汉武帝对西域知之甚少,甚至浑然不知。这就像清朝宰相刘墉曾经认为西洋人的膝盖骨发育不健全,禁烟英雄林则徐曾认为西洋人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就会因排泄不畅而死去一样。通过张骞的“考察报告”,人们不难看出当时汉廷众多官员对西域的很多新鲜事“闻所未闻”。据说,张骞在朝上奏他的“考察报告”,听得汉武帝和满朝官员入了迷。
如果说,汉武帝当时派张骞出使西域仅仅是为了“断匈奴右臂”的话,那么丝绸之路开通后所发挥的经济与文化的效益是他始料不及的。这条路使中原的丝绸和精美的手工艺品,以及铁器、掘井灌溉等技术传入了西域甚至国外。也使西域的葡萄、石榴、西瓜、核桃、大蒜、黄瓜、胡萝卜、蚕豆、胡麻,还有骆驼、驴等牲畜传入了中原。这条路使中国扬名世界,也使世界了解了中国。而当初被“移”往河西的10万“农民兵团”在此时已变成了这传承的“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正是这条路,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经济上的空前繁荣,而且使汉族迅速崛起,以致后来在我国的多民族文化中一直占领主导地位。
西王母赠桃:英雄美女的历史神话
汉族这一称谓始于汉初,而汉武帝时期则是汉族真正兴起的时期,汉族兴起也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见证。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今天,当人们面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首诗时,恐怕一下子就会想像出周穆王八骏飞奔的情形。但是诗中讲述的却是一个有些凄伤的有关周穆王(穆天子)与西王母(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的爱情故事。其时西王母是一个人而非一个神,是我国周代一个叫犬戎的民族部落首领,一个美貌而多情的女人。
西王母没等到穆天子驾乘八骏归来,后来竟演变成了一位美貌出众的女神,并与汉武帝传出了一段爱情佳话。《汉武帝故事》中描述西王母“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一天驾五色斑龙,由五十天仙陪同来到武帝王宫,她将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桃赠与汉武帝,天亮时依依不舍地离开汉宫。故事表现了她的真情与痴心,充满中国传统爱情的深沉和美好。
我国境内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族名,56个民族又有一个共同的族名,即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这56个民族在中国大地上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一道创立了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成就。这正如著名学者所说:“在中国这样长的历史里,民族变化多端,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且有些合而未化,还保留了许多原来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这一名称在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史记》中出现也绝非偶然。
在山东济菏高速公路沿线互通区景观设计中考虑到山东济菏高速是途径山东西部地区很多县市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在景观设计时应把沿线各县市的地方特色突出集中的表现出来以使其成为展现山东西部地区最靓丽的“名片”,使其成为齐鲁大地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缩影,而展开设计思路。
1.别具一格之文化长卷齐鲁文化景观长廊
1.1为了打造独具特色高速公路互通区景观设计,突出齐鲁大地历史文化深厚积淀和近代改革开放山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现山东地块地域性的特色,促进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此次7个互通区景观设计以“和谐山东、绿色山东”为主题,创造“车在画中行”的良好行车环境,同时舒缓司乘人员视觉疲劳,以“文化景观为主,绿化为辅”的设计思路展开,以弘扬齐鲁文化,美化济菏高速为目的。运用几种代表齐鲁历史文化、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符号为过渡将各个内容相串连。体现厚重的历史文化感、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在重点景点建立雕塑、壁画和标志性组合景观,以加强深化、升华景点的文化主题。使之成为一道线型、蕴含跳跃性的艺术思考的优美景观风景线。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化为这延续千米的齐鲁风情图,在中外旅客心中缓缓流淌……
1.2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当人们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经过许多路段,从开始到结束,必然给人一种整体的印象。由于人们在高速路上是处于运动状态的,考虑到速度的因素,高速公路景观是连续的视觉画面的有序展示,所以我们充分考虑动态视觉艺术,设计为一个动态的景观序列布局,整个道路景观形成一个统一体,构筑一个完好的景观布局。其间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协调;既有平缓,又有波折起伏,直至等特征。景观节奏和韵律,以及景观元素的尺度、间隙、色彩、造型等充分根据动态视觉特征进行设计和布置,以便给司机、乘客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立体空间。
2.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人文发达,民间艺术瑰宝丰盈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2.1齐鲁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在当今时代,齐鲁文化之精髓同样对我们有借鉴意义――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上,改革开放的今天“山东要走向世界,世界需要山东”,把先进的文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结合,同时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创造和谐山东。利用文化的引导,创造富含地域文化的景观环境,为驾乘人员提供了解历史、具有审美体验和导向意义的文化信息。
2.2齐鲁文化经历着岁月的沧桑并不断发展,其中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她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思想在不断的发展。以齐鲁文化为主脉贯穿7个互通区景观节点。内容分为鲁文化(3、4、5节点)、齐文化(1、2节点)、齐文化和鲁文化交融发展(6、7)三个版块,共由剪影、雕塑(刻)、绿化、水景等表现形式组成 。(结合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地形地貌等特征)具体到各个节点设计中.
3.1:胡同店(长清归德镇)因与济南大学城毗邻,着重表达她勇于革新、开放的学术氛围,这也是齐文化的精髓表现。还是济菏高速的山东段的起始点,应用大的体快表现她的开放、气势。另外长清本地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灵岩寺等古迹,南接泰山。结合用地现状多平地,无水流,可用本地石材,和植物用暗喻的手法来具体表现。
3.2胡林(长清孝里镇)因有齐长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修筑的军事防护体系,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可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有气魄的军魂。
3.3孝直(平阴县)“礼”字在《荀子大略》里这样记载:“欲近四方,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在这里可以看出它有着王者的风范。发展到现在它已经有了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等新的用法和解释。
3.4东平 (泰安) “谦”字是劝诫人们虚心好学,进取向上。论语有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本地有东平湖、腊山旅游资源,东平八景中的摩崖石刻极富盛名,另外历史上鲍叔牙和管仲的识人荐贤的故事以及柳下惠的智退齐军的典故都发生在这里。而这些本地传说故事则可以表现儒家思想的“谦”。
3.5梁山(济宁)“义”字在论语中只是六艺里面的一部分。结合当地水浒的民间故事和现场条件湿地,用水景表现为主。梁山是《水浒》故事的渊源所在,以此名扬海内,水浒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义”。
3.6郓城(菏泽)在儒家文化主线中,郓城体现的是“仁”的主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湿地景观的营造,实现“天人合一”的思想。面积较大的匝道内为主要景观。用植物与水体相结合,营造层次丰富的湿地景观。雕塑并非面向一个方向,考虑到互通立交桥景观视线的特殊性,雕塑采用环绕的形式布置,其中雕塑与植物相互错落,互相掩映。
3.7王官屯(菏泽巨野)菏泽牡丹举世闻名,象征富贵吉祥。作为济广高速山东段的起始点或结尾点,理应有他的盛世景象,另外菏泽自古地理位置重要,用当地工笔牡丹的表现形式作为景观节点的创作素材。
4.展现千年历史画卷互通立交匝道区是济菏高速公路线性景观的一个亮点,就像镶嵌在项链上的钻石,对于提高整个高速公路的景观效果至关重要。设计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综合审视。
4.1绿化方面: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保证互通立交桥的使用功能和交通安全,绿化设计在互通区匝道上下口的重点部分起到一定的交通导向性。
4.2生态建设:尊重自然,生态要求,弥补和修复因主体建设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4.3视觉特征:体现景观的大尺度、大色块、大效果,用红、橙、白、绿色明亮的色彩来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
4.4文化景观:结合并展示沿线的地域文化,尊重民俗、民风,弘扬齐鲁盛世文化,成为司机与乘客的视觉兴奋点,同时起到互通区节点的标志性。
4.5开拓创新:开拓艺术、创新思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道路景观的美学效应和艺术魅力,开发景观资源。
5.结束语
一、感受汉字文化,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就“识字与写字”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段提出了如下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汉字是学习汉字的首要条件。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行汉字教学,不仅能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让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汉字的兴趣。
1.起源之奇激趣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三大古典文字中仅存的,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鉴于此,教师可在教学时讲解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故事,充分放大“谜面”,引发神秘感,以激发学生探究“谜底”、学习汉字的极大积极性。教学中,笔者就为学生讲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该传说由神话演变而来但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内容丰富,故事性强,从“结绳记事”到“契木为文”,讲述了仓颉造字极具神秘感的过程。学生听后,充分感受到了汉字起源之奇,一张张小脸写满了对学习汉字的向往,极大地调动了其学习汉字的兴趣与积极性。
2.造型之美激趣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古人造字,每一个单纯的汉字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与当时的生活、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指事字,图文并茂;形声字,音像兼备。从汉字的造型切入进行汉字教学,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汉字造型的独特之美,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根据不同的造字方法,教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教学。如教学会意字“鲜”时,就可以这样引领孩子们:我国长城以北以放牧为主,认为羊肉是最鲜美的;而江南靠近海边,鱼特别多,所以认为鱼是最鲜美的。南北不同,所以鲜美之味也不同。接着,再辅以歌诀:江南水连天,鱼肉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肉味道美。这样,学生就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了解到汉字的造型之美,感受汉字文化的奇妙,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与热情。
二、触摸汉字文化,迸发理趣
前段时间,笔者对四年级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听写生字表。结果令人愕然:164个汉字中,126个字有错误现象,“恭”“疏”“均”等字还出现了三四种不同的错误。感知事物易遗漏重要细节,过去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产生负迁移,注意力不稳定等都可能对小学生出现错别字产生影响。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对汉字的形体构造进行讲解,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提高教学效率。
1.让文化揭开错字的神秘面纱
汉字在简化过程中,为减少笔画,使用了大量符号。教学中,需要对这些符号还原,帮助学生从汉字文化的本源上揭开其错误的神秘面纱,纠正错误。
如“虐”字,常有学生将下面部分写错方向,其原因是学生不清楚那是什么。谷衍奎编著的《汉字源流字典》中记录:“虐”,古文从虍,或者从口,表示虎以爪搏击人之意。由此可见,把“虐”的最下面部分解释为虎爪是合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介绍:这其实是一个会意字,上边的虎字头原指老虎,下面是“爪”的变化,表示虎爪伤人的意思。所以,这个爪子一定是对着外面的。由此,学生不仅对“虐”字建构了明朗清晰的字体形象,而且也对该字的意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让文化厘清别字的细微差别
汉字中有大量的合体字写法相近,容易出现混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形旁相同声旁不同,如“闲”和“闭”,“贪”和“贫”等;一种是形旁不同声旁相同,如“惴”“湍”“瑞”“端”和“脾”“碑”“啤”等。教学时可从分析文化蕴含的角度,引领学生辨析比较部件,从而厘清其细微差别。
如“即”与“既”是两个会意字,教学中可出示这两个字的古文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从而知道,“即”和“既”左边都表示一个盛食物的器皿。“即”的右边表示一个跪坐着的人,面向食物,本义是“就食”,引申为接近、靠近;而“既”的右边正好相反,表示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把脸背对着食器,表示“吃饱、吃完”,由此引申为“完、尽、终结”等义。这样一分析,学生就从汉字文化的本源上厘清了两个字的区别,不会再写错了。
三、濡染汉字文化,触发意趣
触摸汉字文化,掌握好汉字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前提,只有正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文本的主旨,体会文本的情感。其实,在特定的课文情境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汉字文化的濡染触发意趣——以关键字词为支架,字理析词,溯源求本,深度解读文本,感受课文意蕴,从而发挥其在阅读教学中的独特力量。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充分利用“奴仆”两字的字形文化,帮助学生体会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象形字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奴’是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弯着腰,很恭敬,见到什么人都要低着头,两只手都要交叉在身前,她被一个男人用大手抓着头发,又打又骂; ‘仆’——这个人头上戴着刑具,屁股后面还要插一根羽毛,表明他是战俘或是囚犯。同学们,这是一种对人的侮辱呀,把人当作有尾巴的动物看待。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每天还得干很重很重的活,直到累死、老死。一国之王勾践现在要去吴国当奴仆,这是何等的屈辱啊!”
如此追本溯源,借助字理挖掘词语的文化温度,在汉字文化的濡染中,生动形象地展示古代“奴仆”的悲惨生活,不但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奴仆” 的含义,进而体会主人公勾践夫妇在吴国三年为奴的悲惨境遇,深刻领会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反败为胜的课文主旨,课堂上充满了浓郁的语文的意趣。
四、传承汉字文化,生趣
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汉民族的过去由汉字来记载,汉民族的未来也需要汉字来推进。《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语文课程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总目标”的第二条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可见,汉字的学习不能只学表面的“形”,还要传承“形”中所蕴含的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汉字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梁祝”戏;女扮男装;《十八相送》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50-02
“梁祝”戏与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它与《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牛郎织女》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除了口头流传以外,表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它又有戏曲、民歌、鼓词、木鱼书、弹词多种形式。就戏曲而言,宋元就有无名氏的《祝英台》,可见“梁祝”戏曲出现时间很早。明代《同窗记》亦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河梁分袂》、《访友》等情节的记载。清末民初时期,“梁祝”戏又出现在吹腔、洪洞戏、宁波戏等地方戏中。
一、女扮男装
在“梁祝”戏中,“女扮男装”在具体戏文的多有明确说明。元戏文《祝英台》辑本:“[傍妆台]细思之,怎知你乔妆改扮做个假意儿。见着你多娇媚,见着你……见着你羞无地,见着你怎由己。情如醉,心似痴,刘O一别武陵溪。”这里的“乔装打扮”,很明了,指的就是“女扮男装”之意。明传奇《同窗记》中《山伯赛槐荫分别》一出:“〔旦上唱〕[驻云飞]远别双亲,负笈从师一二春。奴本成坤顺,也效希贤圣。猓梁兄果志诚,忒聪明。〔白〕昨日先生不在学中,被众生邀去,〔唱〕拾翠寻芳,游玩江滨。被轻薄桃花识破真容,险些儿难藏隐。辞别梁兄还故乡。”“被轻薄桃花识破真容,险些儿难藏隐。”说明祝英台身份即将暴露,故辞别梁山伯回老家去。又《访友》一出:“〔生旦上〕〔生白〕三载相亲意颇深,谁知半句不言真。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旦〕女扮男装是我差,同窗三载共君家。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女主角在这里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扮装身份。
类此尚多,以下具体分析:第一,“女扮男装”是祝英台在戏曲情节中必不可少的。王宁邦的《梁祝戏曲情节传承变异性探微》列举的十八种“梁祝戏”里,把每一部戏文进行了分析归纳,共有“求学”、“结拜”、“同床”、“相送”、“访友”、“相会”、“山伯殒命”、“出嫁”、“祭兄”、“化蝶(鸟)”10个情节单元。首先,在“求学”情节,没有“女扮男装”,祝英台与梁山伯同窗共读在便没有了可能,后面的戏曲情节便无从展开。其次,在众多“梁祝”戏中,比较完整、突出的是“相送”情节,共17部戏。“相送”大都是因为梁山伯对祝英台的男性身份产生怀疑,或是因为祝英台觉得自己的真实性别要暴露,如前面引文中:“被他瞧破我机关,拜别梁兄转家庭。”而不得不离开学堂的。“相送”前的三个情节,是男性同男性才有的正常情节;“相送”后的几个情节,是英台真实性别暴露才有的。“相送”情节,是“梁祝”的戏曲矛盾焦点所在。显然,“女扮男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元素。第二,“梁祝戏”中的“女扮男装”与其他作品的差异。“女扮男装”不是“梁祝戏”的专利,《南村辍耕录》就记载有《女状元春桃记》,虽然剧作已佚失,但从字面分析应该有“女扮男装”情节。明代徐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是“女扮男装”的典型代表。“女扮男装”帮助花木兰冲破男权意识的藩篱,成就了这个女英雄的形象,突出了反封建意识。明《六十种曲》中《赠书记》,贾巫云为避被选中宫女祸,不得已扮装为男性,后奸人被除,朝歌高奏,与扮装为女性的旧相识书生谈子宣结为夫妻,成却了一段美好姻缘。再者,清《再生缘》弹词中,孟丽君通过易装打扮,不仅连中三元,而且在仕途上也平步青云,得到封建时代绝大多数男人难以企及的地位。陈寅恪先生认为:“其艺术成就不在杜甫之下。”甚至可与古希腊、古印度的史诗相媲美。在这些作品中“女扮男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梁祝”相比显然是有不同表现和意义的。
二、十八相送
从《梁祝戏剧辑存》所选剧作来看,《十八相送》无疑是最精彩也是最受欢迎的情节之一。“十八”一说是英伯相别共有十八里路程,一说是祝英台在送别途中一连打了十八个比方。但从所选剧作来看,既没有十八里一说,比方也未达到十八个。“十八”应该是约数,是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契机而设计,因为十八岁是男女豆蔻初开的时候,符合爱情戏的一般规律。最重要的是送别的具体内容和过程。明传奇《同窗记》《河梁分袂》:“[前腔]贤兄牵吾心。你道我是斑鸠唤友,怎知道彩凤潜形。〔白〕哥,昔有人去天台山采药,遇到仙姬,是什么故事?〔生〕兄弟,那是刘晨阮肇。〔旦〕是了。哥,〔唱〕空有仙姬,哪有阮肇刘晨?〔白〕正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唱〕花本无情。恨月老不系赤绳,桃源迷失仙境。鹊桥未驾,银河影横,空悬织女星。我的哥,怨只怨今宵归去,只落得想无穷恨无极,rr凉凉无语对孤灯。”这里,出现彩凤、天台、月老、桃源、织女等典故,这些典故都与婚姻有关,意在暗示梁山伯,让英台给人以聪明、机智、活泼的印象,并为后面的剧情发展作铺垫。明传奇《同窗记》中《山伯赛槐荫分别》一出:“[浪淘沙]那是白鹤立松荫,对对齐鸣。哥哥,声相似也色相同也,雌雄谁是任君评。……[前腔]徐步过墙荫,榴熟堪羡,其中滋味值千金。……[前腔]行行到庙庭,拜谒神明。〔白〕原来是土地公、土地婆。梁兄,说个笑话,日间同坐,夜间同宫否?……[前腔]鸳鸯立沙洲,一个二又不行,恐离群。”此处连续用一个曲调演唱,出现了白鹤、石榴、土地公婆、鸳鸯等意象。明徽池调《英伯相别回家》一出:“哥哥送我到墙头,墙内有树好石榴。……哥哥送我到井东,井中照见好颜容。……哥哥送我到青松,只见白鹤叫匆匆。……哥哥送我到庙庭,上门坐的是神明。……双手抛起金圣l,一个阴来一个阳。……哥哥送我到池塘,池塘一对好鸳鸯。……哥哥送我到长河,长河一对好白鹅。……哥哥送我到江边,只见一只打渔船。……哥哥送我到江边,上午桥来下无船。……哥哥送别转书堂,说起教人泪汪汪。……〔白〕梁兄……我有一个妹子,未曾许聘人家。你若到我家来,我Φ爹说,把妹子与你,成就一对姻缘,不忘三载之恩。……与君共学有三春,谁想今朝一旦分。我是一包零担你不吃,久后男逢吕洞宾。”此一出,共十送。依次出现石榴、井、白鹤、庙神、鸳鸯、白鹅、打渔船、桥船、许妹、灵丹十个意象。本出戏文,重张叠句手法的运用较为自如。
第一,《十八相送》的情具有丰富性,反复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象。但是里面有几个意象是固定的,如:石榴、鹅等,特别是“石榴”意象。笔者认为这是继承冯梦《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并有所发展的结果:“……英台临行时,正是夏初天气,榴花盛开,乃手摘一枝,插于花台之上,对天祷告道:‘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学,若完名全节,此枝生根长叶,年年花发;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门风,此枝枯萎。’……读了三年书,学问成就,相别回家,约梁山伯二个月内,可来见访。英台归时,仍是初夏,那花台上所插榴枝,花叶并茂,哥嫂方信了。”祝英台以榴枝起誓,来表明自己在保全名节的情况下,学成归来,从而说明其人格独立。以榴枝来象征独善其身的品格,前代诗文早已有之,北宋陈师道《和黄充实榴花》写到:“出去花随尽,红榴暖玉然。后时何所恨,处独不祈怜。”“独处”意为榴花独自散发着自己的幽香,指代人格的独立。为什么十八相送过程中,反复出现石榴意象,原因在于:十八相送表明英台山伯两情相悦,英台中意山伯,有以身相许之意(许妹意象可以表现)。况且石榴还有作为爱情相思化身之意,寄托着美好的爱情憧憬。北宋陈师道《西江月・涌榴花》:“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南宋杨泽民《三部乐・榴花》中有:“……红巾又成半蹙,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映秋波、艳云近睫。知厚意、深情更切。赏玩未已,看叶下、珍珠还结。”这两个例子就是以石榴为爱情、相思意象的。至于鹅、庙神、许妹等意象的反复出现,还有出现的次序不固定,在于这些意象基本上都是爱情、相思、婚姻美满、以身相许等美好含义的表达或暗示。又因为在相送的过程中,情节单元较多(十相送或十八相送等),不同的剧作者在创造剧本时,增删、调整或有意再创造这些美好含义的意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最核心最基本的意象还是一直保留下来了,但意象的内涵发生了演变(如石榴等),这也是这些意象能成为戏曲母题的根本所在点之一。
第二,《十八相送》在剧作中所以重要,首先是由于中国戏曲程式性、虚拟性、表意性等特点使然。反复相送,本身就是一种程式的体现。另外,在相送中通过不同意象的时空转换,能达到强化抒情的戏剧效果。其次,受舞台表演等条件的限制,戏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特别是像“梁祝”这样表达爱情的剧作,本身演员就不宜过多。还有,为了彰显爱情的魅力,营造出十八相送的情节,不仅便于表演,而且在相送中多是唱词,强化了音乐性,又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最后,《十八相送》符合中国人的理想情境。女扮男装本身在生活中就极少见到,女子为理想的爱情女扮男装,更显示其忠贞不渝。在封建社会,对爱情的追求一般都难有理想的结果,借助于戏曲可以暂时弥补现实中的缺憾,符合观众的心理期许,想必,这也是古往今来“梁祝”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政.中国古典戏曲母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钱南扬.梁祝戏剧辑存[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3〕(明)徐渭.四声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丰富多采的中国古代旅游活动,至少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帝王巡游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统治,弘扬功绩,炫耀威力,震慑臣民,往往巡游各地。有的论者把西周时期的穆王视为帝王巡游的第一人,说他曾宣称天下诸侯各国要遍布王辇之车辙和御骑之蹄印。《穆天子传》也记述了他的西征路线和有关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足迹远涉波斯(今伊朗),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最早是由他开辟的。然而,由于有关周穆王的记述多属传说性的,因此把他作为帝王巡游的实例似乎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秦始皇、汉武帝作为帝王巡游的代表却是极其出色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封建帝王巡游的第一人。公元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后,10年之间(公元前220~公元前210年)出游5次:
公元前220年,他从咸阳出发,沿渭河河谷抵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后北行经泾水上的北地(今甘肃庆阳)返回。
公元前219年,他东行到山东邹县的峄山刻石记功,登泰山祭记封禅,到烟台芝罘岛,沿渤海向东到成山头,向南到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又南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在泗水寻觅周朝九鼎,后南行过淮河到衡山,由汉水经南阳返回。
公元前218年,他又向东游历,经河南、山东到芝罘、琅邪(今琅邪山),沿漳水从上党返回。
公元前215年,他巡游河北,直抵碣石(今河北昌黎北)。
公元前2l0年,他出武关,沿汉水南下到湖北云梦,乘船顺长江东渡到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又到钱塘(今浙江杭州),再渡浙江到会稽(今浙江绍兴)祭大禹陵;后又北上琅邪、荣城、芝罘游历。
在这5次巡游中,他4次在7个地方立巨石刻字建碑以记其功绩。
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喜巡游,爱猎射,祠山川,慕神山,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大旅行家之一。他七登泰山,六出萧关;北抵崆峒(今甘肃平凉),南达寻阳(今江西九江),许多名山大川都有他行迹。
为实现先带兵耀武,再祭告天地的古训,他于公元前110年冬带兵18万,北上甘泉宫、上群、西河、五原(今内蒙古东胜、包头一带),旌旗飘扬,浩浩荡荡,前后达千里。他出长城,登单于台,成镇匈奴,又回陕西祭黄帝陵,到华山祈祷;再东行至嵩山,敬礼于太室。
公元前119年,他封禅泰山,至东海求仙;又北抵碣石、辽酉,再由九原返回,行程9,000公里。此行是中国封建帝王巡游的一次壮举。
公元前106年,他经由盛唐(今安徽安庆)向湖南九嶷山拜虞舜,到潜山登天柱山;又从寻阳乘船沿江顺流而下,向枞阳行驶,其船首房相接,不绝千里;再由陆路北行,直抵山东琅邪海岸后归。
秦皇汉武,显赫一世。二者巡游,也颇相似。与秦始皇比。汉武帝巡游的路程之遥,地方之多,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隋炀帝杨州观琼花,清康熙、乾隆下江南等都是尽人皆知的帝王巡游的典型事例。
二、官吏宦游
中国古代封建官吏,常受帝王派遣,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出使各地。官吏宦游即源于此。其中以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七下西洋最有名气。
张骞(约公元前175~公元前114年)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和旅行家,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他奉武帝之命,带100多人出使大月氏(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他从长安出发,经陇西(今甘肃临洮),穿河西走廊,出阳关,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过康居(今巴尔喀什湖一带),到大月氏,行程7,000多公里,在月氏,他考察了那里的山川地形、风土民情、特有产品,政治军事,并涉足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许多城市。然后,他取道葱岭(原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的总称),从祁连山过羌人区,进入陇西,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返回。
元寿四年(公元前119年),他又率300人前往乌孙(今新疆伊犁和巴尔喀什湖一带),走访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伊拉克等地),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乌孙使节的护送下返回。
他两次出使西域,被誉为“凿空”(司马迁语)的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建立了不朽功绩。
郑和(1371~1435年)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在世界航海史上居于重要地位。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1405~1431年),他奉命率船队七下西洋(南洋群岛婆罗洲以西的南中国海、印度洋及其沿海地区),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壮举。他南到爪哇,北到波斯湾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西到索马里摩加迪沙,涉海5万多公里,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举,比1487年欧洲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洋早半个多世纪,比麦哲伦环球旅行早1个多世纪,可以说在世界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他率领的船队62艘,大的长过百米、宽至四五十米,一般的也长90米、宽三四十米,体势巍然,巨以无故;有的载物,有的载人,有的载马,有的载水,也有专供作战用的,各种功能齐备,整个船队,有水手,有书记,有医生,有翻译,还有将士,多达2.78万人,首尾相接,长5公里,浩浩荡荡,极有声势,堪称当时航海的“世界之最”;船上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罗盘设施,夜观星象,日测风云,加上船是采用分舱密封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即使局部触礁,也不影响大局。
他把中国大陆的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绝伦的丝绸、罗纱、锦绮带出去,又把异国他乡的胡椒、象牙、宝石、药材、染料、香料、硫黄以及狮、豹等稀奇珍贵动物换回中国内地,不仅扩大了贸易,而且加深了友谊。至今南洋一些城市还保留着纪念他的遗物胜迹。其随从马欢、费信、巩珍等人分别撰写的《瀛涯胜揽》、《星槎胜揽》、《西洋蕃国志》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地理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
三、买卖商游
往返各地做买办的活动为“商旅”。做买卖所经之路为“商路”。在中国古代社会,不仅各地糟运水路四通八达,驿道陆路遍及各地,而且西南各省有栈道,沿海地区有海运。商路的开辟,为商旅的兴起提供了前提,是买卖商游发达的重要标志。据《中国史纲》说,早在商代时期,东北到渤海沿岸乃至朝鲜半岛,东南达今日浙江,西南到今日鄂皖乃至四川,西北达陕甘宁绥乃至新疆,到处都有商人的足迹。春秋战国时期的陶朱公、吕不韦等都曾周游天下,负货贩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
被历史上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海上商贸旅行线路。《汉书·地理志》说,汉武帝曾派遣官员率领“应募者”带着大量黄金和丝织品,从雷州半岛乘船驶过南海,进入暹罗湾,绕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西亚半岛,通过孟加拉湾到印度半岛东海岸的黄支国,与当地交换明珠、壁流离(宝石名)等物品。印度商人也穿过马六甲海峡来中国进行商业贸易。
被历史上称为“殷明略航线”的海运线路是由元代千户(官名,世袭军职)殷明略开辟的。这条水路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经长江口出海直驶成山角,再经渤海湾沙门岛到天津市,只有10天航程。元朝政府征收的粮食、瓷器和丝绸织品的相当部分就是靠这条水路从南方运至北方的。北方的豆类、谷物和枣、梨等土特产品也靠这分水路运往南方。据《元史》卷九四《食货志·市舶》载,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元朝政府以新钞十一万六百锭、银一千五百九十三锭、金百两付给江南各省“与民互市”;且在泉州、杭州设市舶都转运公司,“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由此可见当时买卖商游规模之巨。
四、士人漫游
中国古代社会的文人学士常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提并论,几乎都有过旅行游览的历史。其中比较著名的是: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战国后期待人。他因受人谗毁,被楚国君主贬谪,先后到汉北、江南,长期在沅、湘流域游历;深感国家政治的腐败和自已理想的破灭;愤然写下了《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诗。这些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他嫉恶如仇、忧国忧民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被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西汉时的史学大师。他从20岁起漫游各地,到过庐山、会稽,考察过“禹疏九江”的遗迹;经历过屈原被流放之地,凭吊过屈原沉水的汩罗江;又到过孔子故居,参观过孔子“庙堂车服礼器”;游历过刘邦起兵的丰沛,访问过萧何、曹参、樊哙、滕公的事迹;还去过魏都大梁,瞻仰过信陵君门客侯嬴看守过的“夷门”……具足迹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每到一地,他都深入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势,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和轶闻趣事。他写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大学史纲要》),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传体通史的先例,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地理、民俗等多种领域;不仅是部历史巨著,而且在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地位。
郦道元(466或472?~527年),北魏地理学家。他深感前人的《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等过于简略,在跋山涉水、实地考察的同时,着力搜集有关水道的文献史料,为汉代的《水经》作注。《水经注》共40卷,记述了1252条河道沿岸的地理沿革、历史古迹、城邑建筑、风土人情
、传说故事;不仅对桑钦的《水经》作了修正、补充和阐释,而且对祖国山水作了讴歌和赞美;既具有珍贵的地理学价值,又占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
李白(701~762年),唐代大诗人。他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过湖南、江苏、湖北、河南、山西、山东、浙江、陕西、河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他那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而又洋溢着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篇,是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的真实写照。旅行游览为他提供了题材、意境和灵感,他为祖国留下了脸炙人口、动人心弦的诗歌遗产。在他的笔下,万里长江上,“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九曲黄河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庐山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北高原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他的诗,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流传千古、与世长存。
徐霞客(1586~1641年),时代地理学家。他不入仕途,专事旅游,他22岁起就在母亲支持下,“周游名山大川,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他北抵燕幽,东达粤闽,西入滇南,不怠尽志,历时39多年,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他跋山涉水,凤餐露宿;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地质矿产、水利资源以及各种生物、植被、洞穴、岩溶进行了详尽地考察研究;并每天坚持写日记,以清新简练的艺术语言记述了其亲身经历和旅途见闻,被后人编成《徐霞客游记》,由于这部书文笔生动,记述精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它不仅是部地理学著作,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此外,王维、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欧阳修、沈括、坡、李清照、陆游、朱舜水、李时珍等都是中国古代社会著名文人,都有过旅行游览的壮举,都有不朽作品传世。
五、高僧云游
中国古代社会的高憎云游是很盛行的,其著名旅行家是法显、玄奘、鉴真等人。
法显(377~422年),东晋佛教学者。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先越甘肃的陇山,过青海的养楼山,穿河西走廊,西出阳关,经流沙河(大戈壁)到鄯善国(今新疆若羌县);又北上焉夷国(今新疆焉耆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再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遍历北天竺(今阿富汗、巴基斯但境内)、中天竺(今印度垣河流域)等地,是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驱。他得到了《摩河僧祗律》、《方等》、《大般泥洹经》等经籍,并学会了梵书梵语。后来,他乘船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又经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上,于义熙八年(412年)从山东青岛崂山登陆返回。他把自己14年的旅行见闻写成《佛国记》(原名《历游天竺记传》,又名《法显传》),对30多个国家的山川风物作了扼要描绘。这部书既是5世纪初亚洲的佛教史,又是中印等国的交通史,也是中国现存有关海上交通的最早史籍。
玄奘(602~664年),唐代高僧,佛教学者。他13岁就出家为僧,先后在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拜会高僧名师,寻求佛教真谛,精研俱舍、摄论、涅()等经,通晓大乘小乘。他深感国人对佛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解惑释疑,提高佛教地位,他于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出玉门关,沿天山南路西行,经西域16国,前后4年到达天竺(古代印度)。他遍游天竺五部(即东、西、南、北、中印度),尽取佛学要义,著有《会宗论》和《制恶论》;642年,他应邀主持了有18个国王、近万名僧侣和教徒参加的经术辩论大会,显露出他的渊博知识和精辟议论。645年,他从印度回国,带回650多部佛教书籍,在长安,洛阳集结高僧,学者进行佛经翻译;并把中国道教哲学著作《老子》译成梵文,传人印度等地;还奉唐太宗之命,著《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西游16年、行程5万里、所历110个国家和传闻的28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习俗。这部书,文辞绚丽雅瞻,叙述生动真实,被译成英、法等国文字,是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印度、尼泊尔、巴基斯但、孟加拉国、中亚等地的地理、历史,文化的重要史籍。
鉴真(688~763年),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人。他生于武则天执政的佛教鼎盛时期,长于佛教发达的江苏扬州市区,生活在以释迦为尊的家庭里;14岁出家为僧,18岁授菩萨戒,20岁到当时佛教发达的长安、洛阳二京学习,22岁授具足戒,日益加深其佛学造诣;24岁返回故里,任扬州大明寺住持;研究律宗和天台宗教理,精通戒律,兼备医学、建筑、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知识。46岁时,他在佛教界斐声天下、众望所归,天宝元年(742年),日本派学问僧荣睿和普照等邀他东渡日本授戒传律,他欣然应允。天宝元至十年(742~751年),鉴真5次东渡,都没获得成功,且因感受暑热,致使双目失明。他东渡日本的决心始终不渝。天宝十二年(753年),他带23人搭乘日本遣使的便船第6次东渡。获得成功,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他在日本都城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投戒律,被誉为日本“律宗太祖”和中国“过海大师”。他还把中国的建筑、雕塑、文学、医药、书法、绘画、刺绣等介绍给日本,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六、节会庆游
在中国各族人民生活习俗和节会喜庆中,春节庙会、元宵灯市、清明踏青、瑞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是较为流行的游览方式。
春节庙会其内容是丰富多采的。主要有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花市等。如舞狮子,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之时,舞狮活动便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乡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使》诗中云:
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起毛衣摆双耳。
两人合扮一头大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另一人扮作武士。当武士拿绣环引诱、踢打狮子时,狮子便随着鼓点演出各种各样的舞姿:忽而翘首翘望,忽而回头凝视,忽而匍伏在地,忽而奋力跃起,忽而张牙舞爪,忽而摇头摆尾,忽而舐毛洗耳,忽而朝拜翻滚,千姿百态,令人称奇。
元宵灯市是夜,张灯结彩,吃元首,猜灯谜,表演戏曲和杂耍技艺,这是西汉之后世代活袭的民间习俗。《东京梦华录》云: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至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北宋词人辛弃疾对元宵之夜繁华熙攘的赏灯景象作过惟妙惟俏的描绘。他在《元夕》词中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踏青时逢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气候宜人。人们竞相到郊外去,拖暮方归。
唐代诗人杜甫在《清明诗》中云: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里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媚,事到朱蹄骄()膝。
清明踏青之风盛行于宋时,宋周密在《武林旧亭》中记述了杭州清明踏青的事:
是时,城中士女“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本绝”。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开封城外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长525厘米、宽25.5厘米的画面上,人物多达550人,牲畜50多头,船只20多艘,车、轿20多乘。当今开封的宋都一条街和香港九龙的宋城
就是由此引发而成的。
端午竟舟古代吴越民族(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一次图腾祭的节日。该民族有断发纹身的习俗。每年五月初五,举行一次图腾祭,把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裹在树叶里扔到水里供图腾龙吃;且伴着鼓声,划着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给图腾和自己带来乐趣。端午竞舟即来自此。后来人们把这一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一起,使其更有深远意义。人们悼念屈原,“羡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怒其志”(王逸《离骚章句》),以激励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秋赏月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辉洒地。千家万户围坐在庭院、楼台、地坪那赏月,与月共享月饼、花生等礼品;且吟诗作对,感受天伦,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中秋赏月盛于宋时,宋词对之多有描绘,坡《水调歌头》词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根,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总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回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重阳登高九九重阳,金秋送爽,风霜高洁,丹桂飘香。此时,好高望远,赏菊赋诗,别有一番情趣。当人们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时,那漫野的山花,金黄的果实;那晨光熹微的拂晓,夕阳如火的黄昏……尽收眼底。面对祖国锦绣河山,怎不令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历代诗人骚客以重阳为题,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甫在《九日》诗中云:
”去年登高郏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刘禹锡《九日登高》诗中云: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露深。
年年上高处,未有不伤心。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节会庆游更是丰富多采,生动奇异。这些节会庆游,或此起彼伏的音乐,或千姿百态的舞蹈,或张灯结彩的赛场,或美味可口的佳肴……无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如壮族的歌圩节时,男女青年欢聚圩场,行歌互答,其乐无比;且以抛绣球、碰彩蛋、谈情说爱与之相随。有诗对其盛况作过如下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