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乘法分配律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乘法分配律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乘法分配律教案

第1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一、回忆旧知,初步感悟乘法分配律

笔算:19×15=?[板书:先算5个19,再算10个19,所以19×15=19×(10+5)=19×10+19×5]

二、引导探究 发现规律

1. 列式说理

出示题:陈老师准备为班上表演的学生购买5件红衬衫和3件白衬衫,每件衬衫45元。一共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呢?

2. 意义建模

(1)根据图意,说算式意义。

5×45

3×45

(5+3)×45

师:你能根据图说说为什么这两种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吗?

生:5×45表示5个45元,3×45表示3个45元,合起来一共是8个45元,所以(5+3)×45=5×45+3×45。

(2)在下面的式子里填上>、<、=,说一说为什么?

(8+7)×58×5+7×5,生1:15个5等于8个5加7个5。

(10+6)×812×8+6×8,生2:16个8小于12个8加6个8。

3. 由扶到放,丰富实例

刚才在笔算19×15时,我们发现19×15=19×(10+5)=19×10+19×5,你还能照样子再写一个19×15相等的式子吗?

生1:19×15=(10+9)×15=10×15+9×15。

生2:19×15=(20-1)×15=20×15-1×15。

三、反思

如何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构成实质理解,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呢?

第2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1.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2.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

在运用公式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可先变形为或或者,再进行计算.

在运用公式时,防止发生这样错误.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与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议

1.在公式的运用上,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一样,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教科书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用“”连结起来,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重要的是确定两数,然后再看是否两数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写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结果.

3.如何使学生记牢公式呢?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1)既讲“法”,又讲“理”

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们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也是对说理的重视.在“明白道理”这个前提下的记忆,即使学生将来发生错误也易于纠正.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对于类似的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节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旧知识间相互干扰的一种作法是向学生指明新知识的特点.所以讲“理”是要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公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识别符合公式特征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规律.

(三)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互联网上最全面、最强大的搜索引擎服务〗搜索首页网页企业新闻软件地图音乐mp3影视图片Flash游戏常用生活查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广告联系

|

教案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生物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

初中语文

|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生物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初中地理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

思想品德

|

科学课程

|

信息技术

|

体育教案

|

音乐教案

|

美术教案

|

幼儿教案

|

您现在的位置:上网第一站|免费教案网>>教案>>初中数学>>教案正文

七年级数学教案完全平方公式

七年级数学教案完全平方公式

上网第一站|免费教案网在互联网上搜索此文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熟记及应用.难点是对公式特征的理解(如对公式中积的一次项系数的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1.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乘方的意义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的.

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左边是两个相同的二项式相乘,右边是三项式,是左边二中两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项相加时)或减去(这两项相减时)这两项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或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

2.只要符合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

在运用公式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可先变形为或或者,再进行计算.

在运用公式时,防止发生这样错误.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特点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公式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与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为了区别,我们把前者叫做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叫做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三、教法建议

1.在公式的运用上,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一样,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教科书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用“”连结起来,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重要的是确定两数,然后再看是否两数的和(或差),最后按照公式写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结果.

3.如何使学生记牢公式呢?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1)既讲“法”,又讲“理”

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我们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也是对说理的重视.在“明白道理”这个前提下的记忆,即使学生将来发生错误也易于纠正.

(2)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对于类似的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比如在本节出现的(ab)2=a2b2的错误,其原因是把完全平方公式和“旧”知识(ab)2=a2b2及分配律弄混,排除新旧知识间相互干扰的一种作法是向学生指明新知识的特点.所以讲“理”是要讲联系、讲对比、讲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公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5.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混淆,而随意写成.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应用.

(二)整体感知

掌握好完全平方公式的关键在于能正确识别符合公式特征的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公式中2ab中2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规律.

(三)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

[当前第1页/共2页]<<>>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103×97

②103×103

(3)请同学们自编一个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并算出结果.

学生活动:编题、解题,然后两至三个学生说出题目和结果.

要想用好公式,关键在于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正确使用公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

法公式”.

引例:计算,

学生活动:计算,,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说出答案,得出公式.

或合并为:

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

方法:由学生概括,教师给予肯定、否定或更正,同时板书.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教法说明】

①复习平方差公式,主要是引起回忆,巩固公式;编题在于提高兴趣.

②有了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基本建立起了一些特殊多项式乘法的认识方法,因此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由计算直接得出.

2.结合图形,理解公式

根据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A、B两图均为正方形,

(1)图A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图Ⅰ、Ⅱ、Ⅲ、Ⅳ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Ⅰ、Ⅱ、Ⅳ的面积和为____________,

用B、Ⅰ、Ⅱ、Ⅳ的面积表示Ⅲ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利用图形讲解,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直观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公式,同时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例:计算

教师讲解:在中,把x看成a,把2y看成b,在中把2x看成a,把3y看成b,则、,就可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即

【教法说明】引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的结构,为运用公式打好基础.

(2)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①②③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尝试解题,3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让学生先模仿公式解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对公式理解、应用和熟练程度上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后要紧扣公式,重点讲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关于例呈中(3)的计算,可对照公式直接计算,也可变形成,然后再进行计算,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4.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一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3)

(4)(5)(6)

(7)(8)(9)

(l0)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教师抽看结果,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解决.

5.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l)(2)(3)(4)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解答.

练习三

(1)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共同计算,以下是他们的计算过程,请判断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错在哪里.

甲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丁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2)想一想,与相等吗?为什么?

与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教法说明】练是一组数字计算题,使学生体会到公式的用途,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起到加深理解公式的作用.练习三第(l)题实际是课本例4,此题是与平方差公式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通过给出解题步骤,让学生进行判断,使难度降低,学生易于理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类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解题方法.通过完成第(2)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之间的相等关系,同时加深理解代数中“a”具有的广泛意义.

练习四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l)(2)

(3)(4)

学生活动:采取比赛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完成一题,看哪一组完成得快而且准确,每组各派一个学生板演本组题目.

【教法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公式.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公式的结构特征,公式中字母含义和运用公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布置作业

P1331,2.(3)(4).

参考答案

第3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摘要】好的课堂小结能把一节课推向,能使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让新知识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达到完美的结局。

【关键词】全面总结质疑设问举一反三寓教于思

有人说"万事开头难",其实结尾也不容易。俗话也有"编筐织篓,重在收口"的说法,可见好的结尾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有经验的教师在写教案和设计课堂教学时,往往把结束语的设计当做重点内容来考虑。因为好的课堂小结能把一节课推向,能使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让新知识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达到完美的结局。

怎样才能进行数学课小结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见解:

一、全面总结,有条不紊

对于知识点较为分散,较为零乱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中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能逐一理解掌握,但支零破碎的知识让学生接受起来会觉得没有头绪,没有主次,一股脑儿接受,容易混淆。如果教师有条不紊地运用总结性小结,会让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如,在教学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事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几个应用题进行分析,让他们用直线画出已知条件,用曲线勾画出历求问题,再找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怎样算,列式解答,最后引导检验,写答案。通过几个不同例证的分析、讲解,从而总结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此后让学生按步骤解答,学生做起来就能有条不紊,轻松自如。

二、质疑设问,留下悬念

心理学家曾对小学生的注意力作了科学的分析: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当一节课快要结束时,学生的情绪处于低潮,注意力开始分散,热烈的课堂气氛也会由于下课时间的邻近而低沉下来,外面的一声鸟叫,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学生的好奇,而对于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学生往往毫不在意,不愿回答,也懒得动手,让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你讲你的,他想他的。此时,教师应组织好课堂,通过巧妙的教学语言,质疑设问,创设一种使学生的思维再起波澜的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达到第二次"飞跃"。

如,我在讲授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S=ah"后,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观察,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那么如果要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怎样入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会更感兴趣,使平静的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一触即发,使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发言,学生可能会回答,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组成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S=ah÷2",通过我这一画龙点睛的质疑提问,使知识得到了升华。学生不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加深了巩固、理解,还使学生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组成平行因边形的三角形的面积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性的联系产生了悬念。这样使本节课的结束自然过渡到下节课,从中埋下伏笔,使"小结"更精彩,"开场"更有新意。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知识之间总会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联系紧密,有规律出现的题,教师在讲授完一种知识之后,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揭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我在讲授小数乘法的简便算法时,事先有目的地复习整数乘法的简便算法,再自然过渡到小数乘法的简算,通过学生亲手动笔做题,进行对照、分析,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类推方式进行小结,使本节课的讲授收到了更佳的效果。

四、寓教于思,激励进步

第4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又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表现。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主要就是问题设计的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针对数学概念设计初始问题?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变量与函数》一节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通常是从以下两个问题出发设计的:

问题1 什么是函数?

问题2 函数的定义是怎样得到的?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函数概念产生的初始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只能产生在函数概念形成以后。试问:在函数概念课上,教师提出:“什么是函数”?学生除了静心听老师讲,或翻书查看答案外,还能做什么呢?以上述问题为起点的教学设计就必然会掩盖数学思维过程。

我们看以问题2为起点的教案设计:

第一步 让学生写出例子中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式:

1、以每小时800km匀速飞行的客机,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每张门票票价15元,票房总收入与出售的门票张数;

3、弹簧原长12cm伸长长度与所挂重物的关系 。

第二步 找出上述各例中两个变量间的共同属性(略)

第三步 让学生举例,将上述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概括形成函数概念,并用定义表示。

从这个教案看,学生回答了若干问题,积极参与了概念形成的思维活动,但是学生并不知道整个活动的目的。事实上,学生只是教师要求的执行者,而不能形成深刻而主动的思维活动。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在于:问题2不是形成函数概念的初始问题,因而它无法为促使函数概念产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

为充分揭示数学思维,教学设计应把促使教学活动的初始问题选为教学的起点。如“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下述问题当作教学的起点:

问题3 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建立函数概念?

出于防洪灌溉的需要,要知道某水库的储水量,你能给出一个简便易行的测量方法吗?

学生知道,直接测量水库储水量是困难的,但测量水库在某一点的水深却是容易的。能不能通过测量水深来间接测量储水量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建立函数关系的目的,产生建立函数概念的意识。揭示函数概念的内涵。

当然,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变量都可以做到用其中的一个量来表示另一个量。

这样就有了:

问题4:当两个变量有什么联系时,才能用一个变量表示另一个变量呢?

在问题4的指引下,寻求函数本质属性的活动就可以展开了(这里的本质是由活动的目的——“用一个变量来表示另一个变量”),于是学生在问题3与问题4的思考中就可以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建构函数概念的活动,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初始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载体,使数学课成为解决初始问题的活动。

再来看“合并同类项”的教案设计:

1.提出问题

例:求多项式-3x2y+4x2y-9x2y的值,其中x=,1/2y=2.

在直接代入求值的解法中发现要多次计算x2y.

提出问题:能不能使解题过程简捷些?

得到思路:把x2y看成整体,先计算x2y的值再代入(解略)。

再问:能不能使上面的解题过程再简化?

发现:-3x2y,4x2y,-9x2y三项中的字母部分完全相同,于是用表示x2y,则原式为:-3+4-9。

由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上式可化为:

(-3+4-9)=-8=-8x2y代入计算,即先合并,再计算。让学生发现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揭示同类项概念

先提出问题:当m=-1/2时,计算5m4+3m-2m4-7m+1的值

怎样才能得到简捷的解法?

为何能把5m4与-2m4合并,而不能把3m与5m4合并呢?

那什么样的项才能“合并”?(字母部分完全相同)

什么叫做“字母部分完全相同”?

为什么要要求字母部分完全相同?(因只有完全才能保证字母部分表示同一个数)

3.小结

概括并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4.练习(略)

第5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一、掩盖了思维环节的问题

教学设计中的问题首先应当是一个“初始问题”,即那些可能导致数学知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甚至思想,观念)产生的问题。

通常,面对着一个课题,会想到很多问题。例如,在变量与函数一节中,对于“函数的概念”我们就会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什么是函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函数的定义是怎样得到的?

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导致函数概念产生的初始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只能产生在函数概念形成以后,至少只能产生于出现了建立函数概念的意识之后。试问:在函数概念课上,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什么是函数”的问题,除了静下心来准备听教师讲解,或是急着翻开书本看现成的答案以外,又能做些什么呢?因此,以上述问题为起点的教学设计就必然会掩盖数学思维过程。

让我们看一下以问题2为起点,进行了若干教学法加工后的教案(节选);

第一步让学生分别指出下面例子中的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达方式:

以每小时60km匀速前进的火车,所行驶过的路程和时间;

每张电影票价10元,票房总收入与出售的电影票张数;

弹簧原长10cm,伸长长度与所挂重物的关系 。

第二步找出上述各例中二变量关系的共同属性(略)

第三步抽象出共同属性之间的各种假设(略)

让学生用变式对假设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本质属性。

第四步让学生举例,将上述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概括形成函数概念,并用定义表示。

事实上,学生只是教师各项指令机械的执行者,因而不能形成深刻而主动的思维活动。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问题2并不是形成函数概念的初始问题,因而它无法为促使函数概念产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

二、初始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

为了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应该把促使教学发现活动起动的初始问题选为教学的起点。例如,在有关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中,就应该把下述问题当作教学的起点:

问题3 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建立函数概念的?

这样形成的教学设计就在上述教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1.提出初始问题。出于防洪灌溉的需要,需要知道某水库的实际储水量,你能给出一个简便易行的测量储水量的方法吗?具体的应该做那些工作?

学生容易知道,直接测量水库储水量是困难的,但是,测量水库在某一点的水深却是容易的。那么,能不能通过测量水深来间接的测量储水量呢?

通过对以上问题(及类似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建立函数关系的目的,产生建立函数概念的意识。

2.揭示函数概念的内涵。当然,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变量都可以做到用其中的一个来表示另一个的。这样就有了问题4。

问题4当两个变量具有什么样的联系时,才能实现用一个变量表示另一个变量的目的呢?

这样,在问题4的指引下,寻求函数本质属性的活动就可以展开了(这里的本质是由活动的目的――“用一个变量来表达另一个变量”――决定的),于是学生就可以利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来进行建构函数概念的活动,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三、初始问题的作用

初始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确定了一个好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载体,也为数学课找到了一个好的结构,使数学课成为解决初始问题的活动。

请看下面关于合并同类项教学的设计方案:

1.提出问题:求多项式-4a b+2a b-7a b的值,其中a =3 ,b =-2.

学生在直接代入求值的解法中发现要多次计算a b。

提出问题:能不能使解题过程简捷些?得到思路:把a b看成整体,即先计算a b的值再代入(解略)。

再问:能不能使上面的解题过程再简化呢?学生发现;-4a b,2a b, -7a b三项中的字母部分完全相同,于是用表示a b,那么原式即为: -4+2-7。根据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上式可以化简为:(-4+2-7)= 9=9a b。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先合并,再计算。至此学生以发现了合并同类项法则。

2.揭示同类项概念的内涵。首先提出如下问题:当a =-2时,计算3a -5a +9a -4a+1的值。

(1)怎样才能得到简捷的解法?(2)为什么能把3a ,9a ,-4a 合并处理呢?为什么不能把a与a 合并处理呢?(3)那么什么样的项才能“合并”呢?(字母部分完全相同)(4)什么叫做“字母部分完全相同”呢?(5)为什么要求字母部分完全相同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字母部分表示同一个数)

3.课堂练习:把下列式中可以合并的项尽可能地合并起来,并对解题过程进行讨论(哪些项可以合并?判别标准是什么?怎样合并?题目略)。

4.小结:概括并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5.练习(略)

第6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55-02

2005年笔者有幸参加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赛课活动,赛课课题是《乘法分配律》。从拿题到上课不足24小时,钻研教材、查阅资料……直到看到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的教学设计,笔者才喜出望外。看教案、设计过渡语……不亦乐乎!充实的彻夜不眠,带着感悟上课了,结果却是草草收场。笔者纳闷了:同样一份教学设计,普通教师和特级教师上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到“理答”一词,在试着走进理答的过程中似乎有了一点感觉。华东师大崔允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什么样的理答方式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才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才是积极有效的?潘小明老师的课例《小数的性质》又一次给了笔者启发:彰显数学味的理答智慧地使基于学生的数学活动顺利而有深度地展开,学生的数学思维被引向深入。

【片段一】

1.提问。

出示: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是原来的( )倍。

生: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0倍。

师:(板书“10倍”)有不同意见吗?

部分学生:没有。

师(再次追问):有不同意见吗?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有两个学生举手,渐渐的,又有六七个学生也举手了。

生:如果这个数的最低位是小数部分呢?

师: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数如果是小数,会是怎样呢?

师:如果是个小数的话,你认为末尾添上1个“0”后,它的大小怎么了?

生:还是等于原来的数。

师:大小是不变的,说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几倍?

众生:是原数的1倍。

师:(板书“1倍”)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学生中没有人举手。

处于课始的理答至关重要。此时学生对于新授知识的认识是模糊、片面、肤浅的,有些知识在教学前部分学生的认知甚至还处在错误的层面上。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或化虚为实的理答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的理答传递给学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片段中教师的理答是肯定和有深度的,板书“10倍”后的“有不同意见吗”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教师的智慧。

【片段二】

2.验证。

师:运用已有的知识,怎样进行验证,让人确信0.1等于0.10?可以将你的验证方法在纸上作简单的表示。

学生用了约4分钟半的时间各自独立思考,并尝试着在纸上表示出自己的验证方法,又用了近2分半的时间进行组内交流。之后,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生1 :因为0.1等于0.10元,所以0.1等于0.10。

生2 :0.1等于1/10,0.10等于10/100,因为1/10等于10/100,所以0.1等于0.10。

生3 :0.1乘10等于1,而不是等于0.10。

师:这只是证明了0.10不是0.1的10倍,还没有证明0.10与0.1是相等的,你同意吗?

(师生验证活动略)

教师在这个教学片段中重视探问和追问,在探问和追问中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走向深入。学生的回答局限在不是10倍时,教师适时追问:“这只是证明了0.10不是0.1的10倍,还没有证明0.10与0.1是相等的,你同意吗?”教师的智慧在这一“问”中得到体现,使得问题为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而进行的“转问”,使教学得到延续。学生的智慧在“理答”中步步走向深入。

【片段三】

3.讨论。

师: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整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而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呢?

(师生活动略)

4.小结。

出示: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是原来的( )倍。

题目出示完毕,许多学生纷纷表示这道题已经做过了。

师:是呀,现在我们再来做,你会怎样想?

生:是原数的1倍。

生:题目中没有说这个数是整数还是小数,怎么能说是原数的1倍呢?

师:那你认为是原数几倍呢?

生:我认为既然题目中没有说清楚,就不能回答是原数的几倍。

师:题目中没说清楚,所以我们也说不清楚,是这样吗?

部分学生情绪激动地要发表不同的意见。

生:不是的。因为题目中没说清楚这个数是什么数,我们就都得考虑,所以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0倍或1倍。

师:老师听明白了,你是把两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了:如果这个数是整数,末尾添1个“0”,所得的数是原来的10倍;如果这个数是小数,末尾添1个“0”,所得的数是原数的1倍。大家同意吗?

学生表示同意。

师:对呀,应该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你们的思维非常缜密!

教学中,教师把课始的问题再次抛出,注重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答,特别是那一句“题目中没说清楚,所以我们也说不清楚,是这样吗”,更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斗志。

【思考】

一、一些消极的理答方式我们要尽量避免

避免不置可否的理答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尽量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滋长虚荣心的理答,这样的理答会使学生对学习困难估计不足,事事都要获得夸奖鼓励才带劲,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对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寞然视之,无动于衷。

避免简单的重复式的理答。这种理答会阻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浪费课堂时间,造成课堂环节不紧凑,给人废话太多的感觉。当然关键的、精彩的、值得分享的地方进行恰当的重复是必不可少的!

避免采用简单否定式的理答。只有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才不会畏惧课堂,才不会畏惧教师,学习才会是有趣和有意义的。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理答方式是我们需要的

第7篇:乘法分配律教案范文

8月开始按照市教育局下发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全市各小学数学学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到现在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当中,各学校依据方案拟定计划边摸索边实验,逐步形成了多种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全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研员在充分回顾、调研的基础上,现对我市小学数学“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情况做如下阶段总结:

一、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观念得到转变。

实验初期,我们的重点实验学校纷纷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对“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数学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案进行了重点学习,在学习中,我们首先强调教师自学。自学中,实验教师常以多读、多看、多思、多想、多集体研修为主。多读、多看关于数学主体性学习和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的书籍,丰富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借鉴“他山”经验,使自己在研究中少走弯路;多思、多想就是将所学、所记反复研究、剖析、研磨其中的内涵,丰厚自身的底蕴。使教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从课题内涵、研究方法及具体实施策略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知。多集体研修就是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力求集体备课常态化。从而使实验教师在自学中成长。为课题实施打下理论基础。接着我们确定实验学校,各校确定了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结合我们之前学习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及小学生的特点,各校基本上都确定了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流程,依据课标深挖教材积极大胆的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

实验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从教师课堂中看到,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探究、讨论、实验、猜测、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认知、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同样重要”等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看作数学学习的主人。调研座谈中教师谈到: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不应是只发挥“耳朵”的作用,而应该是多种“器官”参与数学活动。也就是说学生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展。

教师普遍认为:教学是对话与知识的建构活动,没有与学生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从调研的课堂中不难看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是真诚互动的,是共同探究知识的“学习共同体”。

2、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转变。

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教师为主角,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设计以开放性的问题或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活动有了广阔的空间,充足的时间进行主体性学习,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能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能组织、营造和保持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能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行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等;让学生始终处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等。调研中,经常看到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积极互动,在合作中交流各抒己见,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创设“互动生成”的教学环境这一理念在部分课堂得到体现。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课堂上师生互动多,学生表述多。把师生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交往的关系。具体的说,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过程。“互动”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全体或小组),还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教学活动。例如:实验一小,实验二小课堂教学按照先通过看书自学完成学案,再小组交流统一观点,然后展示汇报暴露问题。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当堂检测这几个环节进行。实验教师按照这个教学模式轮流上教研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断改革,不断探索,使得课堂日渐成熟。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课堂教学,我们规定在学案中必须要有的环节,如一小,四小是这样设定的:复习导入---学习目标---典型例题---复习巩固---当堂检测,在此基础上实验教师每人严格按学案要求执教了一节研讨课,从学案导学实施的情况来看,学案导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益,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些课不适合用学案教学,比如概念比较多的课,再比如一些结论需要孩子实验观察才能得出结果的课,对这种课,我们可以激趣导入,探究环节丢给孩子效果会更好。

每个学期,重点实验学校都要搞一到两次教研活动,先是学年内教研,然后选出一两节好课,学年教师集体备课、试讲、修改后上公开课,效果很好。教师现在看课也把目光由教师转到了孩子身上,一节好课不是看你教师表现得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在这次教学改革中,也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教师,如三小张丽,一小的李丽、八小韩丽、六小赵惠敏、十小王卓琳、实验一小的赵红梅、徐金、四小的郑英爱、郑成淑、崔银顺等。很多老师都从课堂中看到了这些老师平时教学中对孩子的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机敏和睿智其实也闪现了教师的影子。全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研氛围更浓了。

3、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实验中我们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水平逐日提高。我们的意识理念逐步向新课程靠拢,实验老师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强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科学、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能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学生的自学学习、自主探究,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少教师的课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两年的实验下来,改变了老师们讲授式与问答式教学,大力倡导主体性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数学。改变了以往对学生的学习仅限于教室的狭隘认识,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外开放,将数学的学习延伸到更广泛的实践应用范围。基本建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能较多采用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创新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从多方面满足学习者的发展需要。从而改变了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交往合作学习方式受到学生特别的喜爱和欢迎,在这种活动方式中产生了教与学共同成功的共鸣效应。一些成绩不很理想、行为习惯不很规范的学生在座谈会时这样说:“原来是老师讲,我们听。有发言的机会和有受表扬的机会的,都是成绩好的同学。如果按老师规定的小组进行讨论,我们只能被好学生管着,听他们发言,服从他们的答案。现在我们自找伙伴学习,相互间没有嫌弃,也不需要服从,让我们有了在小组里自主发言和在大组里汇报的机会,我们就有兴趣学,愿意动脑思考,愿意向别人学习,有竞争的愿望了。有时我们找老师做伙伴,就得到了老师面对面的帮助,我们就得到更快的进步了”。

(1)、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验中我们的实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学生的智慧潜能。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把各个学校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定为4──6人,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并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合作学习中组内每个人都发挥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有效培养了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2)、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数学课堂练习多数是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实验中我们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讨论的合作意识并不强,实验教师门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让学生较为理想的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3)、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权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例如:“简便计算25×104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原式=25×(100+4)=25×100+25×4=2500+100=2600。也有同学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原式=25×(4×26)=25×4×26=2600。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法:

(1)前一种算法比较容易想出来,但计算时有些麻烦。

(2)后一种算法不容易看出来,但只要能分解开,计算是比较简便的。

(3)两种算法都可以,只是所运用运算定律不同,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用。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各种算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元认知能力。

2、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所转变。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在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学生善于合作的习惯,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学生复习巩固的习惯,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尽管”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已逐步为教师所接受,但要真正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还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表现在课堂上仍有许多不理想的做法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教学观念问题。个别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形式表面上是变了,但实际上平时教学中教师仍起着主导作用,以讲为主。到公开课反而上得四不像,学生表达不出来,发现不了问题,教师又不敢讲,整个一个夹生课堂。

2、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小组长缺乏组织和领导能力,在课堂交流中仍由少数优等生占领着,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精力集中,专门找其他孩子发言中的漏洞,而那些反应慢的孩子对于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显然没那么强,理解不够透彻。小组同学没有真正统一观点,很多问题该在小组内解决的解决不了,小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由于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有的小组只关注自己组的发言情况,其他组的活动和自己没关系。教师对于孩子和课堂的评价还显得比较笼统,没有从更高的角度引导孩子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3、教师备课问题。我们在对我市小学数学部分教师的备课状况进行剖析,发现目前教师的备课存在如下几个误区,需要认真反思。

(1)、重形式轻实效。备课与书写教案所耗费的精力比例失调,即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80%的'精力用于盲目书写教案。

(2)、重教法轻学法。教学过程呈对话式,设问过于密集,牵引痕迹重,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3)、大量超前备课或课后补教案,为应付检查做无效劳动。

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相对稳定,教师受陈旧、落后、过时的传统教学思想弊端的束缚;二是过于依赖教案;三是管理上的某些”常规“要求(如统一的教案格式,以教案的详略、字迹工整与否、数量多少论优劣等),使教师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靠抄教案来应付检查。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1、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理念和学科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业务能力、教学能力。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相信孩子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舍得放手,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对教学中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必须将,还要讲懂讲透。

2、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多加专研:

(1)、课堂中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课堂中不懂就问,有不同想法就说,有不同做法就动手操作演示给同学们看。教师从设计教案始起,就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教师应给学生的合作研讨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素质,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2)、重视学生间的合作研讨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无论有组织的合作研讨中,还是在日常学习交流中,教师都要牢记自己的引导者的责任,努力克服盲目的、无意义的教学行为。

(3)强调小组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针对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缺乏合作能力的弱点,教师应常教给训练和提供学生使用合作研讨学习的方法。例如:如何倾听,如何归纳问题,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何质疑,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4)教给合作研讨的方法,提高合作研讨的质量,在合作研讨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诊断、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来有效地开展小组的合作研讨学习。教师要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加以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的合作研讨的风气和习惯。

(5)、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在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会三听,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很多孩子们的质疑能力需要提升。很多孩子质疑还只是停留在挑对方语言逻辑上的毛病或声音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太纠结于表达的方式。

3、改进备课的方式

(1)、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开展具有实效性的集体备课活动。

(2)、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3)、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读,教材编者意图的分析,重视学科资源的开发。认真解读新版《课程标准》(特别是增加和删掉的内容)和教材,及时把握对数学学科的整体要求和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具体要求,把握住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加强练习课、讲评课、复习课等课型的教研,认真备好这类课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