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创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引言
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大约在700万左右,每年创业的大学生占整个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而创业的成功率则更低,有媒体报道成功率在1%-4%左右。现实是,更多许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整天徘徊在浩如烟海的资讯中,面对成千上万的创业资讯不知该如何入手,不知该如何有效决策。只知道看一些别人的成功案例、失败上当受骗教训。表面上看好象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经验,事实上还是不得要领。
大学生创业的突破,应当是通过创业教育来完成。遗憾的是,当前的创业教育虽然有,但远远不够,而且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够,实际功效有限。201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对河南14所高校360名创业大学生案例的调查中,5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实用性。目前大学的创业教育,多数往往还停留在观念的教育上,而对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技能训练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空白。对初创企业的不同阶段如何掌控,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和呈献给学生的。本人将对初创企业不同阶段的掌控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
一、创业准备期
创业准备期,准备要充分。这一阶段是创业的关键,也就是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到了商场上创业,才能稳扎稳打,目标明确,步伐稳健。
首先,创业前要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考虑成熟再行动。除了要足够的资源准备外,心理准备最重要。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反复斟酌,好好思考。
1、我为什么要创业?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愿意承担风险吗?过去的利益是否舍得放弃?
2、我是否具备创业者应有的能力与素质,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有综合全面的素质,还是有专项技术特长?
3、我创业成功的核心资源优势是什么?我具备的条件是:足够的资本?对行业足够了解?具有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商业运作能力?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4、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度过创业期的消耗,估计通过多长时间走过创业瓶颈阶段,自己有多长时间的准备。
5、创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不要只想到乐观的一方面,对风险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一碰到现实状况与想象不一样,一下会造成信心动摇。
回答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创业不迟。很多创业者的失败,都是与创业前心理准备不够,匆匆忙忙进行创业,最后失败得一塌糊涂,假如准备不足,条件不具备,晚一点创业也不迟。
二、创业初始期
创业初始期,要先熟悉业务,再创建自己的企业,并保证企业有一定的利润。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创业方向,再决定创业。这一阶段是创业的起点,它不仅关系到你的企业能否获利,还关系到你的创业能否成功,你的企业能否发展下去。因此,选择创业项目尤为重要。假如,选择了某一个行业,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该行业的经验,收集相关的资讯,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虑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也就用不着自己创业时交学费,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赢利模式都有了,再创业,距离成功就更近了。这一阶段要努力做到收支平衡,逐渐产生利润,不要着急迅速赚钱。这一阶段要经历企划期,创建期、生存期、奋斗期。
1、企划期 为自己已经想好的创业做详细的计划,注意一切要自己亲历亲为。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搞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都是什么。
2、创建期 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创建期时间越短越好,花钱越少越好!效法产业中最佳的竞争者,一面学习一面持续吸收寻找更好的学习对象。不断试着跳出框架思考事情,即不要照单全收传统的观念,应尝试从新角度思考,让自己在稳妥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3、生存期 企业已经启动,维持生存是很重要的,想办法使企业生存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赢利和发展的可能。仔细控制成本,切勿铺张浪费,凡事节俭,做任何事合理就好,尽量压低营运成本。
4、奋斗期 扎实的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吸引更多注意力。运用各种行销手段,利用口碑广为宣传,迅速打开知名度。让自己随时准备对着客户说话,设法让客户知道你们做了哪些与众不同有利于客户的创新。
三、创业发展期
让企业发展到一个利润稳定的水平,并永续经营下去。这一阶段属于维护发展阶段,努力收回创业成本,创业是否成功在这一步很关键,它需要你每时每刻都注意着它,同时,在这过程中,作为创业者,则更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企业的理念、发展路径以及经营模式等。这一阶段包括:调整期、巩固期、发展期。
1、调整期 保证胜利果实关键的一步,奋斗期的目标已经实现,就该考虑新的经营思路了,是扩张还是保持现状还是寻求新的机会?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政策;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63-02
当今社会,是创新创业的新时代,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建成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推动力。大学生是推动未来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主力军,也是思想开放、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青年群体,他们是推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不竭动力。但同时,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越来越严峻的现实。自高校扩招起,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现的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就业职位供给减少。大学生创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一、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及具有的优势
(一)创业资金缺乏
创业并不是仅有热情和想法就能实现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足够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来源的匮乏。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没有稳定且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将是极大的,所遭受的压力也是极大的。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都是家里提供,其他资金来源少,很多大学生有创业想法时,由于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缺乏创业启动资金停止了创业脚步。[1]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途径少并且有局限性,笔者调查后发现,大学生创业资金九成以上靠民间借贷。大学生在吸收创业资金上有以下误区:筹资途径局限;随意违约;不负责任。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金融政策,但是,调查表明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推动作用不大。如银行向个体经营等中小企业放贷时,手续繁琐,操作复杂,放贷谨慎,导致大学生贷款困难。[2]
(二)社会经验少、人脉关系小
在校期间,学生对于市场和社会的了解少,社会实践经验少。笔者分析表明,当今很多大学生都是“有知识,无资金,无经验,无关系”的“一有三无”人群。自主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人脉关系是自主创业必不可少的因素。研究国内外自主创业成功的例子可以发现,没有多领域多行业的人脉关系很难成功,尤其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创业。不论是做微商还是代购,不论你销售的是具体商品还是保险、理财、股票等,想做好做大都需要强大的人脉关系。
(三)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
与缺乏资金相比,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信息、缺乏技能、缺乏知识更阻碍创业成功。没有系统的创业教育,学生很难形成更多的创业想法和理念。没有系统的创业指导,仅凭个人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实践的探索,大学生自主创业规模较难形成。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自主创业的讲座和相关活动,但是很少开设自主创业课程,因为学校更关心的是学校的就业率和招生生源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2009年3月设立教育实验学院,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新途径。2015年12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覆盖全体学生、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四)缺乏创业综合能力
创业是一种对全面素质能力的挑战,自主创业之路,充满了艰险和困难,这需要大学生创业者有非常强的心理调控能力,需要有一种积极沉稳的心态。创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综合能力,而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与社会接触少,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有限,创业经验不足,创业眼光不够长远。
(五)难以结合专业知识
当前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由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或学校培养计划方案等原因,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时,不能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不能发挥自己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素养,创业的行业与专业领域相差较大。
(六)传统文化和家庭影响
很多大学生受家庭传统思想影响,毕业后总是想找稳定的事业、机关、国企单位,缺乏敢闯敢拼的精神。尤其在北方,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太深,认为只有在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单位上班才是有工作,认为自主创业、无编制工作、在私企工作是没有工作。这种封闭保守的思想遏制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七)大学生创业所具有的优势
大学生是一批有青春活力,激情高涨的群体。他们对事物有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利用互联网得到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大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专业技能,而技术在创业中很重要。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自主创业的热潮之中,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创业,如教育培训、金融资金、登记注册、税收贷款等等。
二、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建议
(一)培养自主创业意识
高校需多增设创业课程和讲座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具备自主创业意识,尤其在北方,要挣脱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培养大学生敢闯敢拼的精神。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二)因人制宜,制订创业计划
树立正确客观的创业观,认清自己,把眼光放远,清晰认识和判断社会,选择与自己能力匹配、专业对口、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制订合理的创业目标,并把目标细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实现创业目标,不盲目S从,不幻想。
(三)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1.创新能力
创业是创新的实践行动,创新是创业的思想灵魂。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需要从旧的东西里走出来,把新的东西引进去,进行体制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经营模式上的创新。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多,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创业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心理素质能力
创业是一条充满艰辛,充满棘手的不平之路,需要创业者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要有及时调控的心理能力。[3]创业中要保持理智、冷静、平和的心态,不冲动做事。大学生创业者要有强大的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素质,成功不沾沾自喜,失败不气馁。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创业成功的机会才会大。
3.组织管理能力
大学生应熟悉创业领域,具备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的能力,并能够协调处理好自己与客户、社会相关部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4.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素养是大学生创业者所具有的优势。创业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创业行业与专业对口时,更能体现出专业技能的优势。笔者调查表明,大学生在专业领域创业成功的概率最大,所以在校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牢专业技能。
5.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创业者确定创业发展方向,选择创业项目,科学合理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4]大学生创业时,最好选择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项目,这需要良好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大学生创业者在社会实践中,要提高开放的提炼能力、准确的预测能力和决断能力。
(四)政策的支持
政府应加强宣传力度,对大学生创业持鼓励态度,呼吁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创业中。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励更多的人尝试创业。相关部门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营业执照简化、税收减免、贷款利息减免等政策,积极吸引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需要政府的帮扶,特别是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可与企业和学校联合,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解决大学生筹借资金困难的问题。[5]
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创造相应的交流平台,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在创业指Х矫妫高校应加大建设力度,增加投入。高校应建立奖励制度,以示鼓励,充分调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笔者所在学校经常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搭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促进了学生创业。
三、结语
随着高校扩招,经济增速放缓,在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的经济形势下,房地产、煤炭和钢铁等行业不景气,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及具有的优势,从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制订创业计划、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及政策支持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大学生创业。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定伟.浅谈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下旬刊),2011(12):173-175.
[2] 林海燕.浅谈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11(2):150.
[3] 丁超.浅谈大学生创业[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6):16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综述;展望
基金项目:新疆软科学研究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201442114)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内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0日
一、引言
近几年,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以及社会保障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国家教育部每年也会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签发文件,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工作非常重视。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也促进学术界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对国内现有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大学生创业研究提出展望。
二、大学生创业研究概况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创业活动,以及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大学生创业问题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学生个人高度关注和重视的课题,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国内学者们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些学者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探讨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教育的方式。房国忠和刘宏妍(2006)通过对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有利条件和特点的总结以及对美国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牛长松(2007)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相继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如启动创业项目、建立管理机构、提供资金保障、开展教学研究、服务大学生创业等进行了综述和评析。胡瑞(2012)在总结英国创业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主要路径,并对其成效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还有一些学者在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如祝虹和潘勇涛(2008)结合东南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践探讨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和途径等问题。谢志远(2009)以温州大学为例,提出立足汲取温州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温州创业优势,传承温州人创业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借鉴温州人创业经历,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整合温州人创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步开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温州模式”。木志荣(2006)认为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大学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低,他通过研究提出要从两个方面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万荣根和曲小远(2014)提出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不足的问题。杨吉春(2016)通过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实状况的研究和分析,系统总结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从创业教育的科学观念树立、教学模式构建、实践平台搭建、支持体系营建等环节探讨了应对策略与解决之道。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从国家宏观角度对现有创业政策进行回顾和展望,提出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对策建议。陈成文和孙淇庭(2009)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应从强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创业教育新体系、优化创业促进政策、开拓创业融资政策新渠道、营造适宜创业社会氛围等方面改善现有的政策体系。夏人青等(2012)和刘军(2015)对我国创业政策的演进逻辑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未来政策发展趋向。郭德侠等(2013)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就完善这些政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刘泽(2015)基于“输入-过程-输出”三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阐释和反思,提出依据创业周期,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整合利益主体,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健全评价机制,改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效果。还有的学者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目前我国创业政策的作用,如杨波(2014)等基于混合策略博弈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对策建议。
二是结合具体某个地区提出完善当地大学生创业政策对策建议。秦勤和江志斌(2012)在分析了现行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比较借鉴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和措施。李辉(2014)对云南省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综述,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数据统计,对云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内容和执行效果进行了评述,并从完善政策制度、加强创业教育与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和检查监督等诸方面提出改善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若干对策。肖潇和汪涛(2015)以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两家示范区2009年以来的49项大学生创业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了定量化的评估研究;构建了从法规、条例到具体措施的政策梯队体系。田雪莹(2013)运用政策归纳方法阐述了苏州现有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措施和缺陷,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等各个不同阶段,从培训政策、筹资政策、配套政策、落实政策、环境评价和识别评价等多方面,系统构建出苏州市大学生创业政策保障体系,为政府等相关部门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王亚筑(2012)通过对贵州省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创业政策的梳理,剖析了贵州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目标、方式、具体手段和特征,阐述了贵州省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三)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学者们从内外部两个方面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由于大学生的创业受到创业意愿高低的影响,因此学者们主要研究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首先是大学生自己的创业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学者们研究了大学生创业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如梅伟惠等(2011)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金字塔模型”,模型底部是创业基础技能,包括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力;模型顶部是创业操作技能,包括机会技能、资源整合技能、创业管理技能以及专业技能。杨建道等(2014)通过理论与文献梳理,结合个案访谈结果,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划分为机会发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6个维度,并研究设计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测量量表,并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刘敏等(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此外,大学生就读高校类型、创业经历、个人冒险倾向、个体创业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均具有重要影响。
2、外部因素。李小玲等(2015)在归纳“创业事件模型”、“计划行为模型”、自我效能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创业意向研究重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肖璐和范明(2013)根据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2,533份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技术,揭示了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网络顶端对大学生生存型、发展型创业动机均产生负向作用,说明社会网络资源一定程度上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网络差异对生存型创业动机产生负向作用,而对发展型创业动机产生正向影响,说明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有显著差异。此外,生存型动机较强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乌仁格日乐(2013)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实证分析,发现家庭收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家庭收入过低或过高的家庭子女创业意愿较低,而处于中间位置的家庭子女创业意愿较高。王一涛(2013)等通过对国内4校近500名在读大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创业倾向与地域、专业、经管知识、创业大赛经历、企业家精神等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四)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学者们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各地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如张文学(2010)等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对武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现状、创业现状及创业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就如何帮助大学生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其成功创业提出相应的建议。吴海燕和齐跃(2015)以广东省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了解他们的创业意愿及创业准备现状,综合分析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索性地提出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改革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政府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的出台、高校与社会各界合作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预孵化器”等五大激励措施,帮助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刘琳(2014)对吉林省地方{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于光和王丽华(2013)通过问卷调撕蜕疃确锰傅姆绞蕉陨虾10所高校的学生、相关创业机构工作人员以及22位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调查了上海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马君等(2011)从动态演进的视角系统研究了积累演化型、连锁复制型、技术驱动型和概念创新型四种大学生创业模式,并指出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内在资源禀赋、内部创造力与外部机会和资源不断优化重组的过程。李伟(2014)把我国大学生创业分为加盟创业、网络创业、入驻创业园技术创业和法人股份制的小型公司创业四种模式。
2、大学生创业类型研究。李炳安(2011)将地方政府资助大学生创业类型概括为四类即杭州的无偿制、上海的基金制、西安的贷款制和广州的补贴制,分析了这四种类型的利弊并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李伟(2014)提出按照参与创业时间可以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分为兼职创业、休学创业、毕业后创业和退学创业四种类型。
三、大学生创业现有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和失败的因素研究,虽然现有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第一,目前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还不丰富,未来有关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可以更多地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使创业研究更加精确化;第二,现有研究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的还比较薄弱、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未来有关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可以探讨在新的外部情境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第三,现有研究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但是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未来可以对不同专业类别、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地区的大学生如何有效创业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比如对于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如何设置创业课程内容;第四,未来研究还可以关注一些特殊群体的创业问题,如弱势群体、女性大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群体的创业问题;第五,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文化差异,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个人生活压力以及个人追求的区别,导致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和动力不同,未来研究可以尝试运用长期追踪的研究方式,动态揭示大学生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变化和特点,更加详细地揭示大学生创业的规律,对增加他们的创业成功机会将会大有裨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2]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
[3]胡瑞.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1.
[4]祝虹,潘勇涛.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以东南大学创业教育实践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6.
[5]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9.4.
[6]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
[7]杨吉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8]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7.
[9]郭德侠,楚江亭.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评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7.
[10]刘泽.大学生创业政策反思:政策解构与转型――基于“输入―过程―输出”的分析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
[11]杨波,刘文彬,龚春红,付沙.基于混合策略博弈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4.4.
[12]秦琴,江志斌.大学生创业政策:评析借鉴与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
[13]肖潇,汪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0.
[14]田雪莹.大学生创业政策保障体系构建研究――来自苏州大学生问卷调查的证据[J].科学决策,2013.3.
[15]王亚筑.贵州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和对策建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6]杨道建,赵喜仓,陈文娟,朱永跃.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0.
[17]刘敏,陆根书,彭正霞.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6.
[18]彭正霞,陆根书.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19]李小玲,何桂美,叶平浩.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学习与实践,2015.6.
[20]乌仁格日乐,张苏.家庭收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1]王一涛,王磊,李文杰.个人背景和企业家特质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关键词:创业实践 人才培养 创业教育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1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失业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创业门槛的降低和国家资金的扶持,大学生亦开始寻找新的就业出路――自主创业。在这样的一个现状之下,各高校必须重视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使得创业实践活动有实效地进行。
一、创业实践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体现
创业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种事业的实践活动,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但是创业容易成功难,要想创业成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比如说良好的创业环境、充足的创业资金……但这些条件只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外在因素,而创业最应该需要的是创业者良好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树立先进的创业精神,掌握专业的创业技能,勇于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创业能很好地折射出创业者的能力与素质,而恰好是能力与素质,决定了创业的成败。
(二)学校人才培养与政策方针的体现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但应该以培育什么样的人才为主旨,一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是不够的。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培养要求,提出更高的教育目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加强大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这就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开拓了一个新的实践领域,使得教育的主旨得到了升华,同时为社会提供了一批创新型人才。因此,大学生创业实践是学校人才培养与政策方针的体现。
(三)社会岗位提供与就业形势的体现
21世纪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并不是说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逐渐减少,而是因为,目前的人才需要与人才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不相符。高校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渴望追求“金饭碗”,却总被现实狠狠打击,而待遇一般的工作从不列入考虑范围,如此高不成低不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面对现实,只有自主创业,找到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亦能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创业意识薄弱,危机意识不强――不想创业
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制作,赋予新的力量,而创业则是开拓某项事业的活动。当今中国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培养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立足。而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还没有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总认为创业是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况且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也不太注重对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从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专业能力不够,业务素质不高――不敢创业
理论和实际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并没有将其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他们缺乏经验,导致专业知识难以发挥,自身的能力不足,就不能大胆创业。工作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应是非常严格的,而部分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业务素质不高,在自主创业方面难免受挫。
(三)创业经费不足,创业环境不好――不能创业
大学生创业并非易事,不是单凭能力、热情就可以成功的。它的实现还会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雄厚的创业资金,若没有充足资金,创业便无法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远低于企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创业者资金不足。良好的创业环境也是创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还应该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客观条件上给予一切支持。
三、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一)学校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创业实践的核心,创业精神首推创新精神。创新,是大学生创业的方向。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创新精神具有引导作用。创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新颖的观点可以帮助大学生走上正确的创业道路,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而学校培养的目标,应是帮助大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分析问题,多动脑筋,不断地从认识上寻找新的突破,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机遇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尼克松说:“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学校应培养学生树立机遇意识,在机遇来临时抓住机遇,否则,一不留神,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二)个人加强学习,增强大学生专业能力
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但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成熟,比如大学生在自律性、自觉性方面不擅自制,关于创业的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力。所以,学生个人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培养自己的胆识、毅力,努力完善自身,使自己成为综合性人才,为日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给予支持,提供大学生创业资金
创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况且创业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动员社会,引入投资基金,扫除创业的客观障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学校要积极联系社会,为大学生创业实践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学校可联系政府、有关企业、开展新型创业项目。针对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采取一系列办法,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创业必定会是将来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学校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另外,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社会及家庭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相信在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缓解就业压力,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分析;培养方法
由于时代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已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和培养创业者的起源地。而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担负着国家的发展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之泉。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是各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前提下,应该让大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未来的创业做好准备。让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一、创业心理的概念
创业心理指的是创业者在自己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为调节自己行为时的心理特征。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促使我国各高校逐年扩招,相应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多,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由此应运而生的便是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了创业的大浪潮中。然而,在人生路上总会经历风雨挫折,所以创业的道路也是很难走的。创业的道路是否顺畅,不仅在于自身的素质高低,还包括是否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创业心理包括自信、自主、独立、理性等等,并且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心理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迅猛到来,我国鼓励和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此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帮助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条件和资源等,同时各高校还会因地制宜地举办一些创业计划比赛,部分家庭也非常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都是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极大鼓励。不过,总的来说大多数的大学生仍然不敢创业或者不善于自主创业。根据调查研究,这既有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原因,也包含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为此,对大学生关于创业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自己是否创业的意愿调查。是否有创业的意愿决定了创业行为能否实施,也是创业者是否参与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创业意愿的高低决定了创业行动的可能性,意愿高的话创业行为更加容易实施。所以,首先应该先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深入了解,以便能更加准确无误地对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侧重程度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业很感兴趣。而兴趣一般是指一个人常常侧重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某项相关活动,还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浓厚而专一的兴趣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过半的大学生对创业有热情和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创业将成为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探其原因是在于创业活动的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为的政策上有很大支持,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电视媒体等对创业成功者的大力宣传也增强了大学生对创业成果的预期;还有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许多大学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虽然有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但被问到是否愿意毕业后自主创业时,还有过半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创业,这一现象引人深思。为何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很高,但对毕业后创业的意愿却很一般。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得知,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第二,缺乏创业资金,社会人际关系不足;第三,自身性格特点或者志向不在创业上;第四,大学生缺乏自信心,反映出大学生对当前的创业前景没有积极的预期,自信心不足。综上所得,目前大学生应该先理性思考然后再参与创业活动,创业不仅仅需要个人的热情和兴趣,还要认真充分了解大学生创业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对于大学生在创业前景方面的信心不足问题,学校应该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遇到合适的机遇,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当代年轻人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
(二)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对创业动机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想要创业的驱动力,还可以控制和猜测他们的创业行为,同时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进行调查分析得知:一是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性的,由于社会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也变得越加复杂,包括理想、经济、个人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是因为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得到经济利益,所以经济利益是最大的驱动力。因为近些年我国的私有产权越来越受到法律的完善保护,社会上的有钱人的效应正在刺激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创业的道路,而且现在的网络、电视等媒体对财富的广泛传播和渲染也对年轻人自主创业有影响。虽然经济利益是首要的驱动力,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根据调查得知,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是想为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当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驱动力还包括自我实现和兴趣。大学生创业很大一部分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如果要自主创业就要掌握好控资源、风险取向、成就需求等,包括自主水平、精力水平、自主需要、成就前景、个人的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和价值体现是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根本动力,使得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更加稳定、更加持久、更加成功。除此之外,只有少数的大学生是为了减少就业压力而选择自主创业,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创业不仅仅是为了单一的就业,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这样的创业也得不到持久性的保障,自然创业的成功机率就比较小。不可否认,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部分原因是想要缓解就业压力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却不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目标和宗旨,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能清醒、客观地对创业有如此的认识值得赞赏,同时也说明我国大学生不是无奈之下选择创业,而是主动进行自主创业。
(三)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良好的创业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自信果断的心理、团队合作的心理、开拓创新、竞争进取的心理、乐观的心理。自信是一个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基础和根本,假如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就选择创业道路,那么实际上他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信,且相信自己是能够成功创业的。因为自信和果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自信的基础上,必须果断。在创业的大学生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创业英雄,同时,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所有的创业者在创业的初期都会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一起经历艰苦奋斗的日子。大学生创业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办自己的企业,做自己的事业。在当前这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创业新手,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就应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创业问题的认识上,大学生应该能够较为理性地去看待开拓进取在自主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创业是一个艰苦且道路漫长的过程,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良好的状态,乐观开朗的态度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时,习惯了在温室中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许多负面情绪。此时,大学生创业者需要用乐观开朗的心态、冷静沉稳地应对各种各样的不利局面,并坚信风雨后终会有彩虹出现。二是不良的创业心理,不健康的创业心理对创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大学生松散自由的生活环境让一些大学生过于骄傲,对于从基层创业这件事看得太低,一直享受着被社会家庭宠爱的生活。然而,社会的发展导致招生就业制度有了很大改革,大学生被推向人才市场,导致他们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严重的会产生大量的失业现象。客观上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力供需严重失衡,并且就业机会不容易把握,从深层次说是由于大学生脆弱的心理不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甚至一些大学生创业过于高傲,没有基本功的同时还过于放纵自己,没有自制能力,稍有成功就不知所以,一遇挫折就悲观绝望;有些大学生胆小自卑、患得患失、没有作为;有的大学生自负、狂妄、嫉妒、庸俗。以上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破坏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时机。
三、大学生培养创业心理
创业的风险很高,压力很大。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不适合自主创业。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创业成功,就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就应该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呢?一是大学生要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明白创业的意义。二是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创业目标,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成就感。三是大学生应该有坚定创业的意志,不畏挫折困难,勇敢向前。四、结语创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措施,大学生是创业大潮的主力军。而良好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根本。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心理的分析,同时提出合理的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的途径。
作者:孙斐斐 单位:山东枣庄学院
参考文献:
[1]邓丽芳,刘祖良,慕丽伟.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的特征与培养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2,9
[2]郭志芳,钟建安,段锦云.大学生创业心理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应用心理学,2013,3
[3]刘素婷.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育与开发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2
[4]程海云,励骅.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开发的意义与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2
[5]于跃进.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策略研究[J].职业时空,2013,9
[6]艾军,李鑫.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及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5
[7]吴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学生网络创业[J].商场现代化,2011,1
[8]徐志良.大学生创业缘何遭遇“冷场”[N].工人日报,2007-08-28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政策 建议
大学生创业是个热门话题,围绕创业话题时刻都在演绎着一些具有悲喜剧色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背后,既有个人能力的彰显与错位,又有创业政策的激励与缺失。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不论是在校时创业,还是毕业后创业,政策是影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笔者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1 对创业政策的现状概述
2003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后,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辽宁、吉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了类似政策,后来又陆续出台了优惠贷款的政策,这些政策被概括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综观这些政策,我们把优惠概括为如下方面:
(1)注册登记优惠。一是程序简化。凡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的,可通过各级工商部门注册大厅优先登记注册。申请人只需提交登记申请书、验资报告等主要登记材料,可先予颁发营业执照,并在一定期限内按规定补齐相关材料;二是费用减免。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工商部门自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收其个体工商户登记费、管理费和各种证书费。对申办高新技术企业的,如资金确有困难,注册资本达不到最低限额的,允许分期到位。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服务等活动的,一定期限内免予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免收各项工商管理费用。
(2)金融贷款优惠。一是优先贷款支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可由高校毕业生为借款主体,担保方可由其家庭或直系亲属家庭成员的稳定收入或有效资产提供相应的联合担保。对于资信良好、还款有保障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当发放信用贷款;二是简化贷款手续;三是利率优惠。对创业贷款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率扶持,视贷款风险度不同,在法定贷款利率基础上可适当下浮或上浮。
(3)税费减免优惠。对新办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公用事业、商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对到"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可以免征或减征一定年限、比例的所得税。
(4)员工待遇优惠。一是员工聘请和培训享受减免费优惠。在一定时间内,可在有关网站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招聘广告等。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创办企业的毕业生、优惠为创办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测评服务;二是人事档案管理免一定年限费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其保管人事档案两年;三是社会保险参保有单独渠道。高校毕业生从事自主创业的,可在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的个人缴费窗口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
以上就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各省市自治区出台的政策虽然有些差异,但主体部分相差不是很大。 2 对创业政策的理性思考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这对推动大学生创业、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通过近几年实践的检验,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创业政策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政策操作的难度较大。实践表明,任何政策难就难在操作,难就难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政策更是如此。国家工商总局虽然出台了有关政策,但一般都只是确定原则和方向,对全国各个地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政策出台的本身,就意味着操作难的问题。特别是各个省市自治区在制定政策时,就会出现怎么理解、怎么执行、怎么平衡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省市自治区出台的政策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只是对一些条款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细化,也没有制定相应配套的实施办法。这样,看起来内容细了,操作性似乎强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知怎么办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部门的积极性如何也影响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比如,银行作为企业必须考虑到贷款所承担的风险。银行业有自己的操作程序,不可能凭一张大学生毕业证就影响正常的程序操作,他们所考虑的是政府不能把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需资金的风险留给银行。
其次,政策优惠的含金量较小。大学生创业政策看起来非常诱人、非常优惠,减免收费的项目少则几项,多则几十项。但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项目大多是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优惠的费用加起来少的只有几十元,多的也只有几百元。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费用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至于所得税减免方面的优惠,虽然意义很大,但对刚刚起步创业的大学生来讲作用不是很大,还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优惠。
第三,政策设限的条件较多。这些优惠政策同时还设置了不少限制性条件,首先是规定自主创业者只能从事个体经营,而不能开办公司,并对从事个体经营又进行了从事行业的限制,如不能从事建筑、广告、网吧等。那些允许经营的行业如手工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又与大学生的求职需求有差距,主要是从事这些行业,需要相当的创业成本和社会资源成本,这不是一般大学生能承受的。再如贷款,也有很多限制性条件,条条都很苛刻;还有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时,规定需带齐身份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原件,问题是没有就业单位如何开出就业报到证?这些政策由于设置过多过高的条件,使优惠大打折扣。
第四,政策导向的层次较低。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有知识的群体,也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他们身上潜藏着很大的创造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是社会未来的创业者和管理者,这应该成为创业政策的导向。目前创业政策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这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大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所有的优惠都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事服务性、简单化的个体经营项目,有的省甚至规定国家贴息贷款的对象只能是从事修理修配、洗染缝补、复印打字、理发、小饭桌、小卖部、搬家、钟点服务、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等一些微利个体经营项目。笔者认为,大学生并不是不能从事这些经营项目,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政策忽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就很难实现制定者的初衷,导致政策起不到激励创业的作用,反而削弱政策的实效性。
3 对创业政策的现实建议
近几年由于高校快速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20.71%。可以说,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就业的一条途径,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各个高等学校的重视,这就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政策进行调整,形成合理的、有力度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为此,笔者建议创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大学生的最大实际是"一有三无",即有知识,经过大学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具有了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这种知识可能内化为能力,外化为创造,这也是大学生的最大财富;无资金,学生是消费者,读书花的是父母的钱,家庭再有钱,他们是不太可能找家里要钱去创业的;无经验,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可能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无关系,大学四年,他们的交际圈子仅限于同学和老师,社会关系基本是空白。创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这种实际,把他们既不能等同于下岗职工,也不能当作失业青年,因为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社会的创业理想。
第二,要以解决创业资金为重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传统的创业资金来源于创业者自身的积累,现在靠这种方法筹集资金创办企业已不适应要求。更何况就业的压力迫使学生跨出校门就要进行自主创业,来不及进行资金积累。现在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使这项政策推动很难,落不到实处。各级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来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探索利用技术、专利、知识、信用等担保的融资渠道,真正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
第三,要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创业目标。政策就是导向,有什么样的创业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创业目标。创业政策要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则一时难于实现,过低则容易造成自身价值贬值,甚至束缚创业能力的发挥。这就要求创业政策有明确的导向,鼓励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都要体现出来。最重要是要反映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趋势,积极鼓励他们创办以科技型为主的企业,创办产生较大社会价值的企业,而不能过多引导他们去从事那些简单化的经营项目。
第四,要尽量减少限制性条件。对大学生创业不能纯粹从解决就业的角度去看,而应该从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岗位的方面去认识。如果有大批大学生老板出现,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就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创业政策应该尽量减少限制、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方便快捷、搞好服务,用良好的创业政策催生富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培育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学生创业英雄。
参与文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让自主创业的浪潮席卷全社会,各项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纷纷出台,为创业者服务的孵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不同机构举办的创业路演此起彼伏,投资人也犹如赶场子一样穿梭其间。在创业大潮中,大学生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
创业本身具有高风险
当下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常常被贴上“活力、充满激情、敢于冒险、奇思妙想”的标签。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90后大学生群体不再拘泥于成为传统的上班族,他们创业的动力主要是理想、兴趣与自由。“90后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内心的快乐。”专家表示。
这既是当下年轻人所具有的特点,也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资本。然而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创业项目本应该出现一批充满巧妙构思甚至于打破常规的产品或模式,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往往是自己熟知的校园,这有环境熟悉、容易落地、方便推广等因素。但由于校园市场和社会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校园里面的成功经验很难在社会上复制,这就导致创业者的心理落差。
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很多大学生仅凭一时兴趣,或者头脑一时发热,甚至跟风走,折腾了半天却发现项目不被市场需要。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大学生社会阅历欠缺,在创业过程中,不仅缺乏创业行业的相关知识,也缺乏创业的经验,面对团队建设和管理、市场行情分析、企业融资等方面问题,往往因准备不足导致创业举步维艰。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1600户,平均每分钟诞生8家公司。然而,创业的路也并不好走,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80%左右,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而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5%。
智联招聘的《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显然,如此高的创业失败率让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创业热情也不如以往。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情,涉及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团队组建等多方面,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创业。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学生有创业想法是好的,但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清晰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做好自我评估,包括性格、环境、自身条件等,还要做好对创业项目的评估,做好对创业项目周密的调查和规划,再来实施项目。
创业者的心理品质对其创业行为具有指引和调节作用,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点。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比较宽松闲适的环境中生活、成长,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独立性和自立意识普遍较差,创业意志不坚让许多大学生创业初期激情万丈,可是在真正操作的时候,困难重重,稍不如意就产生放弃的想法。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失败时抗压能力较差,大大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始终保持对创业热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学校角色至关重要
2016年的毕业季即将到来,又有一批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同样面临的问题就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根据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从历年趋势看,2016年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比例由2015年的71.2%上升为75.6%。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只有0.7%的人创业,3年后的比例达到2.8%;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创业的有1.6%,3年后达到6.9%。由此可见,更多的学生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而不是刚毕业就创业。
专家建议,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最好先找到一个与创业有关的工作方向,积累经验以后再去创业。在这期间,以学习工作经验为主要目的,深入地了解将来所要创业的行业市场状况,同时还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很多实践操作经验,结识业内人士,这对自己将来的创业大有好处。
自主创业需要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于与大学生最为密切的大学校园,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邵新军表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科研单位,如果能在学校与大学生创业中找到一个契合点,这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大学教授很多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但是老师不善于市场化运作,这就可以让学生做市场化工作,以教授技术为核心,以学生为商业精英班底,把老师的项目和市场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市场化。在团队组建上,管理专业的人负责管理,营销专业的人负责营销,财务专业的人来做财务总监,这样一个团队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会在创业中有很强的竞争力。”
如今,全国多所大学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上尝试各种努力,去年5月,国家专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而今已有20余省份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改革方案。
河南今年3月份启动大学生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活动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贷款等送进校园。例如,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大学生,每人可获得5000元创业补贴;对创业团队主要为大中专学生、注册5年以内的小微企业,根据情况给予2万至15万元的扶持资金。
[关键词]自主创业 在校大学生 创业案例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途径。今年从国家不断推出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各地政府部门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在这种创业环境下,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跃跃欲试,满怀激情,尤其是在大学临近毕业那年,很多学生都将学业抛之脑后,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大军的队伍中,然而,并非人人成功。更有甚者,创业失败,学业也荒废。经过所指导的09届毕业生在校创业中,探讨应如何正确地引导在校大学生面对创业,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机率。
在校大学生创业呈现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指导在校大学生创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探索。回想在09届毕业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思考后我总结了几点关于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 关注大学生创业环境,发掘闪光学生带动创业
放眼关注大学生创业的环境,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开始重视并予以政策扶持,在很多的方面都对大学生开了绿灯。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页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政府在很多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降低了门槛,希望以此鼓励那些立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能够放开手脚大胆跨出创业的第一步。 高校作为大学生现阶段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它的政策也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我校就已成立大学生创业园,有学生将公司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就是因为它的优惠政策,如第一年免租金,同时有园区扶持,降低了学生创业风险和成本。我们在日常的政治思想工作中,就要将这些新的政策思想传达给学生,因为新的优惠举措对于在校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同时,我们要掌握学生创业动态,发现有能力创业的学生,要及时给与鼓励和支持。当然,这部分学生毕竟是少数,老师就应该是学生的“伯乐”,提拔已具备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学生参加创业的相关比赛,灌输创业思想,重视已有创业基础的学生,给学生的创业提供平台。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借助媒体宣传效应,发展自己的事业,这对于事业刚起步的大学生来说,是很有效的手段。在每届毕业生中,成功创业的典型事例是那些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的强劲动力,所以,重点培养创业先进典范,带动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很重要的工作。
二 教育学生以学业为主,防止盲目追从创业
在校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择自主创业。在理论和学术上有天赋和造诣的学生就不适宜加入创业的洪流,不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学生也不合适创业。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与外界社会接触少,社会经验缺乏。这些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创业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平和的心态而不是狂热的冲动。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对于创业还只是处于理论认识阶段,对自身的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社会消费能力、市场前景缺乏理性了解。其实有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发现学历、知识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业扎实了才能提高自我竞争力,在校生选择自主创业只适合于那些能力突出,心智成熟的学生。因为在校生选择到社会上创业必然要分散精力,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更何况现在的大学生社会阅历缺乏,心理承受力小,一旦创业失败后果很难想象。所以大部分学生最好是先认真完成学业过后先选择就业,先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积累相关经验和人际关系以后再选择创业,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风险,不宜操之过急。创业是一个系统而曲折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创业成功与否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应该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当熟悉一个行业到一定程度,研究它的规律,具备比较成熟的业务关系和一定量的资金时,才能自己创业。老师在教育在校大学生面对创业问题时,应引导学生以学业为主,告知学生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自主创业。一要考虑自己创业愿望强不强;二要考虑自己有没有创业资源和能力,创业的胜算有多少,防止学生盲目追从创业。
三 专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机率
现在高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但时间都较短,所以如何专业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认为,创业教育中应注重能力培养和心理教育。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应该着眼未来,侧重学生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传授创办企业的技术。在大学里,课程设置更注重的是理论学习,对于实践应用却不够重视,这就需要大学生自己主动去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自我。这从创业案例中可以反映出,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自主创业中成功机率很大。而这类学生一般都担任了学生干部。这是因为学生干部在长期的学生自我管理工作中,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更有信心选择创业。此外,一般到了大三的实习阶段学生才能有实践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创业是不利的。我认为,系部可根据本系专业特色,成立工作室,帮助有能力创业的学生尽早接触本行业,熟悉行业运行流程。同样,创业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创业失败者的例子提醒大学生,只有先拥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良好的创业心态,才能提高创业成功机率。我们要教育有创业准备的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按照各自的创业理想,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有意识地搭建知识架构,组建创业团队,把创业行动建立在知识的积累和人脉的聚集之上,切不可急功近利。
总之,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是有利有弊,我们在创业教育中一定要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今后,多结合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探讨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创业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姚德;浅议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创业教育;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9期
[2] 陈钦虹;个人创业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王海龙;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高耀丽;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变革[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5]赵志生.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社科, 2004(6)
[作者简介]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加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逐渐丰富并不断发展,出现了新的方式,且互联网的进一步推广亦对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微时代”的兴起刚好适合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各种需求,运用“微时代”的交互性,连接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咨询与他们所需的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及时解决问题。
(一)对于目前大学生创业指导信息化问题的分析
目前,大学生创业信息化服务工作中,对于大学生所需的信息仍解决的不够完善,流于形式与表面,主要表现在:1、创业指导信息化程度不够。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与表面,没有更好地利用网络,在“微时代”中更好地宣传。现如今,就业市场程序化,失业率增加,劳动力市场波动大,使过去的创业指导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于创业信息化的需求,应合理的运用“微时代”,完善职业信息化,及时宣传就业市场的变动,能使大学生掌握最新就业动态。2、创业指导信息化的方式上创新不足。高校毕业生因专业的不同而对就业市场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有针对性的,使大学生在了解创业指导信息后能合理的进行选择,对于传统的创业指导信息化进行创新,增添新兴元素,使这个创业指导信息化服务推广的更快更好。3、创业指导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有待提高。因为人们对创业指导存在一种深深的误解,以为创业指导具有功利化因素,且获取的信息渠道过于狭窄。其一,创业指导信息化存在有利有弊,有的大学生分析不正确,会导致大学生求职不成功或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被欺骗;其二,创业指导信息化的信息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得不到正确及时的信息,而错失更多的求职机会。
(二)关于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微时代”的设想
1、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微时代”的必要性。现如今,大学生身处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信息交流频繁,网络发达更新快,使大学生所受到的传统知识的束缚少,较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微时代”中,大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个人空间上,发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自己的所感兴趣的东西;而大学生也能在“微时代”中了解创业指导信息,接受正确的就业指导,及时分析就业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2、建设大学生创业指导“微时代”的价值。在“微时代”中,将大学生创业指导运用其中,发挥它的价值所在,其价值有:一,通过“微时代”建立大学生职业指导平台,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架起一个桥梁,直接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动态,以便做出正确选择;二,在“微时代”中,因网络的快速便捷,资源丰富,信息量大,较易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三,通过“微时代”中的网络平台,有效率地接受用人单位的信息与意见,更好地接受就业指导,贴近大学生生活。3、大学生创业指导“微时代”互动平台的频道规划。在此平台中具有一些贴近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就业规划和就业政策,设置在线咨询,及时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与问题,对其进行简单的解答;对于就业趋势把握有度,根据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规划并对其进行指导;通过“微时代”的功能互动,进行聊天、对话、图片互动、视频进行就业指导、面试,更好地完善大学生所需要的创业指导信息。
二、大学生创业指导“微时代”的实现方式
在发展迅速快捷的“微时代”中,我们可以对创业指导进行创新,运用新方法、新策略和新技术,且对于创业指导方法的原则是否合理,这样会对工作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以达到实现高效率的效果,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1、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创业指导在“微时代”平台的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利用整合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资源,邀请一些优秀的创业指导专家,进行演讲,或设置一个创业指导的咨询定点,接受大学生的咨询并解答疑惑;通过社会资源,及时把握就业信息,使大学生能更多地去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2、利用“微时代”增强创新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内容和方式。合理运用“微时代”了解社会上就业的相关政策、趋势与动态,依照自己的性格特点、所学专业以及此职业的未来发展,合理地选择职业;也可以通过职业兴趣测试与调查,以及个人的心理素养来规划自己的有个性的职业发展。在“微时代”上,可以搜索知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在网上学习,获取知识,方便快捷。3、发挥就业信息在“微时代”网络化与合理应用。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所含知识丰富,通过信息的交互,传递就业信息,完善大学生就业所需信息不足的现象,以及了解渠道的单一性,减少了错误信息的传播,提高了运转的效率且降低了就业的成本,更迅速地将就业信息传送出去,让大学生及时了解信息,因此受到推崇。“微时代”将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化的整理分类,使大学生更加方便地搜寻信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趋势,思考自己的能力,判定自己的就业趋向。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