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雨霖铃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3年夏季,走读海南团队成功攀登俄贤岭,并进入富有传奇故事的俄娘洞探险。作为团队的一员,自由人阿端随队探险,摄影记录走读海南团队的这次标志性走读。
有备进山 遇凶险兽道
团队到达东方时正是傍晚,我们来到俄贤岭山脚下的俄贤小学,第二天才上山,今晚我们需要在此扎建营地。下半夜的星空很晴朗,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斗星。山野之趣,从来不是城市的泛滥霓虹可以替代的。早晨起来生火煮早餐,填饱大肚,收拾好装备上车,准备进山了。
据向导介绍,俄贤岭一直以来不被外人所知,直到2003年,它不同一般的另类之美,才被环保组织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专家发现。从此,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车只开了一小会就无法开进了,前方已经是进山的小道了。领队再次强调了登山注意事项与纪律,各自检查自己的装备,队伍出发。
进山十多分钟,我们还都是沿山脚走,地势刚上升,我们感觉应该是真正上山了,在这时候,一栋简易搭建的房子出现在我们眼前,里面还有简单的厨具,但满是尘灰,估计已经被废弃多时。大家小憩继续上山,其实这时候才算是真正进山。山里溪流很多,一路时不时看见挂满面包果的大树,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树种,但这个很特别,让我们印象深刻。
其实进山并没有路,路是向导劈出来的。我们就是钻在山林中,我跟在后面,看见被踩踏的灌木,还依稀可以感觉这是一条兽道。路实在不好走,有时候脚下站不稳,随手一抓路边的石头,却发现这石头是那么锋利,稍不小心,将被割伤流血。山上几乎全是石灰岩,外表都是薄薄的石片,异常锋利,幸好我有备而来,戴了厚厚的手套。
一座山的爱情
一路上,我们都在口口相传着这座既奇又险的山的故事。俄贤岭又名俄娘九峰山,传说中,是黎族的谈爱日——三月三发源地,而三月三正是为了纪念俄娘的传奇爱情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俄贤岭上有个大石洞,是乌鸦精的老巢。乌鸦精吞吃家禽,糟蹋庄稼,还到处抢掠美丽的少女,弄得周围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乐业。一天,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乌鸦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贵悲痛欲绝。这年“三月三”,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却被乌鸦精害死了。
俄娘闻讯万分悲痛,趁一天乌鸦精远去归来十分疲倦,睡得鼾声如雷时,用自己头发上的簪子,扎瞎了乌鸦精的眼睛,又用阿贵带来的弓箭,一连三箭射进乌鸦精的心窝,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
此后,俄娘终生不嫁,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到俄贤岭上唱她和阿贵恋爱时唱过的情歌。黎族人民为了纪念俄娘,将山取名为俄娘九峰山。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四周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都会精心打扮自己,集会于俄贤岭,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俄娘洞探险
那个关着俄娘的乌鸦精老巢,正是我们最为好奇的俄娘洞。在经过一个小时,拉着山藤爬上两处六十度以上的山坡后,我们终于到达这个位于半山腰的神秘洞穴。俄娘洞,又名蝙蝠洞,洞口只有半米宽,几乎全都掩藏在灌木丛中,如果没有向导,自己想找到是异常难的。
一、发于“言语”
鉴赏古诗词,语言是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宋词字里行间都具有一定深意,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值得我们认真推敲。它比较随性洒脱,便于词人抒感,形成别致之美。
朗读是进行古诗词言语鉴赏的必经之道。教师应重视朗读环节。通过朗读,可以巩固学生对诗词语言的节奏、语气及词人真情实感的把握。如“寒蝉凄切”中的“切”字为韵脚,应重读,而且需要拉长尾音,以便读出词人内心那份凄凉、忧愁的情感。进入到词句赏析时,教师要为学生指出重点字词的作用。如“寒蝉”特指秋后的蝉,给人以萧瑟之感,渲染了离别时的气氛。“骤雨”则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环境基础。“催发”更是突出了离别时的紧迫与词人的不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处无声胜有声,所有离别时的伤感都写在彼此的泪眼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寄情于景,因为离别,周围的景物也变得灰暗起来。最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把词人知音难寻、不忍离别的情感推向了最高峰。
所以,朗读与内容分析是鉴赏宋词语言的基本途径。朗读主要是带领学生熟悉词作,明确词人的情感基调。而分析内容则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必经之路。但这里的分析并非逐词逐句翻译,而是点明重点字词即可,通过教师指引,让学生自主地理解,唯其如此才不会破坏宋词原本的语言之美。
二、展于“意境”
宋词和诗歌、散文一样,都具有独特的意境之美。词人都善于借助景物、意象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这是自古以来文学艺术的传统。不同的意象体现着不同的情感,甚至在不同的词作里,相同的意象也体现着不同的情感。那么,该如何带领学生品读意境,感受宋词的美妙呢?
在《雨霖铃》中,词的上阙用“寒蝉”“骤雨”“烟波”“暮霭”等意象勾勒了一幅“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画面。到了下阙,词人分别用“酒”“柳”“月“风”等意象,更加细腻传神地表现出离别之绪。这里的“柳”是“留”的意思,表明词人不想离别。“月”是“残月”,与“满月”的团圆正好相反,是空缺、遗憾之意。“风”是“晓风”,意为清晨的风,格外寒冷,可以想象到词人酒醒后的郁闷、凄凉心境。而借酒消愁只能“举杯消愁愁更愁”。@四种意象环环紧扣,逐渐深入,具有浓重的抒彩,渲染了离别时的伤感气氛,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完美的意境。词人在描述自己心理活动的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对意象的想象,从而达到情感共鸣。这就是典型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意象是意境的铺垫,理解意境的直接方法就是找出意象并进行分析。明确了意象的意思,那么距离读懂意境就不远了。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反复为学生讲解各种意象所代表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去感受词作的意境,理解词人通过营造这种意境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终于“情感”
鉴赏了语言,领悟了意境,接下来品读的即是重中之重的情感。每首词都是词人情感的迸发。若一首诗词没有真情实感的注入,那读起来只会是索然无味,无法拨动读者心中的那根弦。在宋词教学中,教师要对词作细节进行充分分析与讲解,让学生通过语言、意境的铺垫,真正走进词作,去感受词人当时是怀着怎样的一份情感来创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首经典词作的。
表面上看《雨霖铃》的情感非常简单明了,无外乎通过层层意象、意境的塑造来表达词人与恋人的难舍难分以及分别后深深的牵挂之情。但当我们多元化地解读这份情感时,会发现作品不单单抒发了离别之感,还有对命运前途的迷茫和仕途失意的不甘。如词人为什么要离别?是因为此处不能够继续停留可以引申到词人颠沛流离的波折经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代表词人居无定所,甚至没有容身之处,生活无法安定下来,只有到处奔波。
所以,在教学生鉴赏宋词情感时,教师一定要详细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生活背景,而不能只通过语言、意境等来浅显地推测词人的情感。只有在综合了解各方面因素后,学生对词人情感的理解才更全面。由此,学生的审美素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语文综合素养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审美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美读
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关键在于读,而现在许多学生读诗词还停留在唱读、念读状态。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中学生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我们提倡审美的读法,也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美读”。
(一) 调动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组合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由以前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而引起对与其在时空上接近、在情状上相似、在特点上相反相比照的食物的回忆。可见,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因此,要调动学生想象就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参与,没有诸多生活经验的参与,联想、想象便不可能产生。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审美经验,产生了联想、想象,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才会产生相应的美感。这样,美读才有了可能。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可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造成一种氛围,使学生进想和想象的空间。这种导入设置,既指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做好情感激发的铺垫,更包含运用绘画、音乐、艺术及多媒体视听艺术来开启情感之门。如教学李商隐《锦瑟》一诗,先介绍诗人凄婉的爱情婚姻背景,随后美读时再伴以古筝名曲《汉宫秋月》。醢声深婉沉郁,如泉淌幽涧,如怨女和弦,渲染了浓烈的情感氛围,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并深入到美读层次。
(二)美读组织形式
(1)教师范读。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大多配有教学朗读磁带,这给诗词朗读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录音磁带是否可以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朗读呢?窃以为教师现场饱含真情的美读是磁带录音不可取代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自己的音色、音质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诗词当堂范读,那么学生更易受到感染,效果会更佳。我教李清照《声声慢》时,范读中配以优美凄清的二胡乐曲为背景音乐,深刻把握词的基调、节奏、韵律,认真领悟词的意蕴,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进入角色,完全沉浸在与作者感伤灵魂的共鸣之中而发之于声。我的情感和语调随着词的内在气韵而波颤,转曲顿挫,幽咽低回。朗读结束时,我自己已双眼润湿,教室里雅静无声,学生们闪动着湿亮亮的眼眸沉浸其中。显然,此时学生情感的心扉已被打开。
(2)学生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词的感受也各异,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学生这一鉴赏主体。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美读,除了要提示节奏、韵律、情感基调等要领,还要注意设计读的方式。如分小组或分声部找不同层次不同音色的学生读同一首词,或低回婉转,或音韵朗朗,或妩媚别致,或底蕴十足,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更能使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去体会诗词的音律之美和意境之妙,从而为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做好准备。
二、美赏
(一)制造欣赏氛围,激发审美情趣
可通过音乐、绘画、语言和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多角度地对古诗词进行鉴赏。这种以“趣”入手,结合诗词内容精心营造一种美赏氛围的教学策略,尤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创设特定情境,体味意境美韵
教学中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不仅想象大增,而且情感激越。教学的责任,就是教师以同样诗意的描述,将学生带入境界,把握写作旨趣。如教柳永《雨霖铃》就可采用图画展现法,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明代的《雨霖铃》插图(明代刊画,引自《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321页),然后播放一段音乐电视片《送别》,学生渐渐沉浸在一种清凉幽婉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畅谈美读体会,学生们得出最强烈的感受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我把这一点作为赏析讲解的切入点,让学生深切体会词境中“长亭、兰舟、江水、寒蝉”、“杨柳岸晓风残月”和“暮霭沉沉楚天阔”等意象所寄蕴的诗人的情感,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觉空间和想像空间,打开了学生欣赏作品美韵的视窗。
三、美说
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凝练、准确、优美和雅致,有助于把诗词意蕴、意境等审美因素原汁原味地传达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作者审美体验的理解,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我教柳永《雨霖铃》时,在对“长亭”这一意象进行赏析时,引述了“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天下伤心处,长亭更短亭”等名句,加深了学生对“长亭”这一意象在词中所包蕴的含义的理解;讲“杨柳岸晓风残月”,我吟诵了《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胥觅封侯”,欧阳修《蝶恋花》“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等名句,探析了“杨柳”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殊的指代含义;在对柳永词风格进行赏析时,我把柳永词与苏轼词进行比较,引述了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记载:“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生动地说明了柳词的婉约风格与苏词的豪放风格。这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催化了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欣赏,同时又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此外,适当地采用排比、通感等文学性较强的修辞语言,增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也是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种美赏方法。
有效开展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搜集、筛选、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通过不定期的读书实践活动,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使学生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目标迈进。
1立足学生成长,加大阅读教学改革力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多向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要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问题整体感知。我们开设的阅读教学课采用问题式、体悟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自阅读课开设以来,我们一直与图书馆教师密切配合,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为学生做好阅读指导,为阅读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尽职尽责。学生在阅读教学课程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感受作品的人物之美、自然之美,把握作品的结构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体会文学之美,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把握好图情教育课,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学习
图书馆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图书情报知识教育,因为这是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前提。包括图书馆的用途、布局、图书的分类、排架、如何读书、选书等,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图书的借还、期刊的阅览、文献的检索等,图书馆教师根据内容设计教学案,理论与实践并重,分期分批次进行培训,并带领学生逐一参观和实践演练,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学校图书馆检索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图书馆专业方面的知识,供读者自主学习。总之,要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学会使用图书馆。
3做好书刊宣传,让每本书找到读者,创设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做好书刊宣传是读者接受信息最快、最便捷的方法。书刊宣传有很多方式,如校园广播、板报、校园网、口头指导、校园网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全面的知识素养、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洞察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提高优质的阅读资源。如好书推荐:向高一、高二学生适当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人物传记、作文技法、为人处世、励志等方面的书刊;向高三学生适当推荐一些高考复习方法、心理调适、各科解题技巧等方面的书刊;向教师们推荐一些各科的教学参考、高考咨询等与教学相关的书刊。师生还可利用校园网进行文献信息的检索,浏览图书馆动态,及时让学生了解到图书馆的信息。
4利用图书资源,进行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确立目标、搜集材料、拓展交流”的阅读指导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阅读教学模式应以教材为中心,精选典范篇章的突出特色,通过同类文章的大量交流,提供写作模板,引导模仿写作,提高学生能力。教学的内涵是根据叶圣陶“课本是例子”的理论,采取“大取大舍、长文短教”的思路, 以教材为核心,以课堂阅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抓重点,广搜集,重交流,重感悟,培养习惯,形成能力。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先布置学生在自由阅读课上搜集写景的专题段落,抄在统一发放的纸张上。教师课堂指导时,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景物描写为阅读指导目标,师生反复吟诵、赏析四、五、六三段写景文段,总结出写景的一般方法;课堂交流,学生将自由阅读中搜集的优美的写景文段,声情并茂地朗读、赏析。课堂大量的交流、赏析,扩大、加深了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感悟;学生模仿,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将写景方法内化为实际写作能力。这种方法,缩短了教材的处理时间,加大了学生对同类作品的刺激量,使阅读的方法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明明白白地学,有条不紊地练,不但拓宽视野,陶冶性情,重要的是在有目的的训练中扎扎实实提高了阅读能力。
5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学的体会
5.1通过品读经典,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教材每学期只有30篇课文,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对文学名著的品读,学生感受到特定时代的风云变幻,增加对历史、对文学艺术的了解。比如:读《西游记》《红楼梦》《简爱》等这些名著,给人善的引导、真的启迪、美的享受。学生的阅读站在了这样一个高点上,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文化底蕴;通过广读名人著述传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把学生领进图书馆,感受领悟什么叫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什么叫中华赤子,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5.2通过阅读铺路架桥,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图书馆是架设在课内与课外知识间的桥梁。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章,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例如,学了课本中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对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到阅览室查询,让学生以点带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去辐射另外的大量的以“离愁别绪”为意象的诗词。如李煜的《相见欢》、欧阳修《诉衷情》、杜牧《赠别》等。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融入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词的美,提高了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5.3通过阅读激活文字,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以往因为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文化积累单薄,导致作文缺乏想象力和文采。但自从把学生带进图书馆之后,让学生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积累写作的素材,激发灵感的火花,写出了很多文情并茂的作品。学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知识广博,思维活跃,牢固形成深厚的写作素养。
1、看标题
题目是诗歌的窗口,诗歌的多数题目都能明确交待其写作主题与类别。如标题中有“怀古”“咏怀”的一般是怀古诗,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物象”为标题的一般是咏物的诗歌;题目中出现“塞”“征”等字眼的多是战争或边塞诗,如《凉州词》、《少年行》等;有“送”或“别”等字眼的一般是送别诗等等。
2、析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全面合理地理解诗歌的言语。如: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的时代,他的诗反映了官吏的贪横与他们豪华奢侈的生活以及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读《卖炭翁》。再如辛弃疾、陆游、屈原等,他们一生图志不能酬,诗歌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其它的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的诗歌,多与他们鲜明的个性相统一。
3、抓关键词
关键词就就是是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的字词,就是诗眼。如《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万千思绪;“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情。捕捉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捉住了诗歌的灵魂。
4、感受诗歌情感意境
诗是抒情艺术,诗人通过言语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读者如果读懂了诗人的情感,就能与之相通地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这个感情接受的过程,就是对诗的抒情美的鉴赏。诗是言短意长地感染人的文学,以含蓄为上乘。读诗,通过反复咀嚼,密咏恬吟,得到一种意味,读诗读出味来,说明触及到了诗的弦外音,鉴赏到了诗的含蓄美。“意与境”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首诗读的遍数多了会有这样的感觉,或为诗人的感情打动,或为诗中气氛包围,或为诗中的自然图景吸引,这便是诗的意境。
二、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手段
如何从上述的几个维度去赏析诗歌呢?这需要一些技巧作为支撑。笔者认为:应该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手段基本的手段来赏析诗歌。
1、抓好阅读关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对诗歌的题目、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有了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读者才能在此基础上去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认可作品进而学习作品的创作手段与方式方法。同时,阅读文本也是获取大部分感性材料、鉴赏诗歌的唯一和先决的条件。那么,如何去读呢?首先,要设置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相反的诗歌,在比较中读。可以慢读,也可以快读,还可以不快不慢、抑扬顿挫地读等,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与情感。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同时,通过读还可以抓住关键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等。“阅读”虽然只是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的轮廓,却给鉴赏奠定了基础。
2、感悟是关键
悟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是比阅读更高级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的过程。那么,我们悟什么呢?我认为:要悟诗歌的情境与关键词。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揣摩,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的氛围、《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的意境、《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基调等等。其次要悟关键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二字,我们要教会学生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爱情诗在诗歌艺术的苑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之歌咏。阿里斯托芬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说,人原来是一体,上帝要惩罚他的罪过,就把他截为两半,才有男有女,所谓“爱情”就是这已经割开的两半要求会合还原为一体。爱情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因此作为爱情诗的意象也必然是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新教材第三册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其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风静女》、《迢迢牵牛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爱情的还有《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等。要赏析这些诗歌,首先得赏析它们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为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倾诉,愿意是“山里的急流”、是“河边的荒林”、是“山岩上的废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般的爱人能活得很快乐幸福,而且在诗节的末尾,为衬托已成长为“珊瑚似的夕阳”的爱人的辉煌,他愿意是“云朵”、是“破旗”,在诗里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设计得非同寻常的破败、贫瘠、荒凉,可是正是这样的意象却收到了比华美、富饶的意象更能打动人心的效果,这样的甘于奉献、牺牲,让哪一个怀春的女子不为之所动?所以三个月后,尤丽亚就和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这样的情感意象表达不光感动了尤丽亚,其实也感动了所有读这首诗的人。这就是意象的妙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说过,“诗人应该选择有‘特征’的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的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邶风静女》中作者以客观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古老的爱情的美丽及魅力,在第一章,用了动作意象“搔首踟躇”再现了一个焦急不安的,幸福紧张的痴情小伙儿,同时一个可爱美丽的女孩形象也跃然纸上。接着在第二第三章又通过小伙回忆“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让我们感到了诗人“写神写形之妙”,按常理,彤管肯定比荑草贵重,但是作为表达爱情的信物的“荑”毕竟是她亲自跋涉远郊采来的,物微而意深,礼轻情意重,如果说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悦(说)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有着特定内容的真情的理解与珍视,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进入了追求内心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且初生的白茅也将长成茂盛的草丛,预示着爱情将会被进行到底。诗歌的最后两句的独白揭示爱茅草其实是爱屋及乌,却也别具真诚、率直的纯朴美。对这样一位痴情的男子的一腔真情,我们能说什么呢?唯有感动罢了。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离情比较出色的诗篇,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在《诗经》里已经提到,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在曹植的《九咏》里“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已经明确他们是夫妇了。而此诗比曹诗略早,意象也定为天上的这一对,其实作者更想表达的应该是地上的无数双。织女的素手抚弄着机杼,却泪如雨下,这些动作意象传神的刻画了一个因相思而无法劳作的女子形象,那阻隔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两人相隔并不遥远,虽只一水相隔却相视不得语。于是这既“清且浅”的水就成了阻碍天下眷属们团圆的不可逆的势力,是专制,是卫道士的象征。“盈盈、脉脉”两句又把一个饱含离愁的形象刻画的逼真又生动。
《雨霖铃》是“失意无俚,流连坊曲”的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诗歌开始就用“寒蝉”、“骤雨”、送别的“长亭”等意象来渲染了一个清冷萧瑟的送别之秋。“留恋处,兰舟催发”,是实话实说,却也是以精练之笔刻画了留恋与催发的矛盾,多么想与心上人再呆一会儿,可恼人的催促不时在耳边响起。于是就有后面的非常经典的动作意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使人身临其境也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后来有很多的写离情的句子都不及这句的掷地有声。尔后的“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又对离别加以着色,使得广阔辽远的空间都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也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离愁别绪。词的下片有可与东坡相与争胜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三个名词三个意象,构筑了一个这样优美的意境: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气氛之凄清,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全再现于画面之中。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一文中说:“
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词作之所以被千载传诵甚至被人奉为至爱,其意象的成功运用确是功不可没。
《鹊桥仙》是又一首以牵牛与织女为题材的作品,“纤云”“飞星”这两个物象在词作者眼里一开始就具有人情味儿,纤云弄巧为的是展示织女织造云锦的巧手,飞星也为传递他们的离愁别恨而飞驰长空。接下来的相会场面更是惊心动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盈盈的银河之畔相会了。“金风玉露”代表冰清玉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尚纯洁的爱情自然胜过人间无数。“柔情似水”,那如水一般斩割不断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相聚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好把心头的相思愁绪化作一掬清泪洒在这迢迢银河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为结句,使全篇为之一振,是它把凄凄艾艾的别情点化到神奇高尚的精神境界。因而使得此词的境界远远超出同时代的同类作品。
《一剪梅》也是相思怀人之作,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有两个意象“香残的红藕”、“玉簟”,表明了季节,烘托了心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感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独上”二字含义颇丰,点明了处境也揭示了离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中“雁”、“月”是古人常用的意象,鸿雁传书,凭月抒怀,词人在这里同样也是望断天涯,神驰象外,她也是盼云中锦书以至于望穿秋水。下片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写的是落花流水之景,而所喻的则是人生、年华、爱情等,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句写自己的愁苦之时,还推己及人,可见两心之相印,足以证明双方爱之笃,情之深。也正因如此,人各两地,心笼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如此缠绵婉转的情感表达,除了作者有自己亲身感受的原因之外,使用意象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爱情诗在诗歌艺术的苑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之歌咏。阿里斯托芬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说,人原来是一体,上帝要惩罚他的罪过,就把他截为两半,才有男有女,所谓“爱情”就是这已经割开的两半要求会合还原为一体。爱情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因此作为爱情诗的意象也必然是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新教材第三册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其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风 静女》、《迢迢牵牛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爱情的还有《卫风 氓》、《孔雀东南飞》等。要赏析这些诗歌,首先得赏析它们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为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倾诉,愿意是“山里的急流”、是“河边的荒林”、是“山岩上的废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般的爱人能活得很快乐幸福,而且在诗节的末尾,为衬托已成长为“珊瑚似的夕阳”的爱人的辉煌,他愿意是“云朵”、是“破旗”,在诗里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设计得非同寻常的破败、贫瘠、荒凉,可是正是这样的意象却收到了比华美、富饶的意象更能打动人心的效果,这样的甘于奉献、牺牲,让哪一个怀春的女子不为之所动?所以三个月后,尤丽亚就和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这样的情感意象表达不光感动了尤丽亚,其实也感动了所有读这首诗的人。这就是意象的妙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说过,“诗人应该选择有‘特征’的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的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邶风 静女》中作者以客观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古老的爱情的美丽及魅力,在第一章,用了动作意象“搔首踟躇”再现了一个焦急不安的,幸福紧张的痴情小伙儿,同时一个可爱美丽的女孩形象也跃然纸上。接着在第二第三章又通过小伙回忆“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让我们感到了诗人“写神写形之妙”,按常理,彤管肯定比荑草贵重,但是作为表达爱情的信物的“荑”毕竟是她亲自跋涉远郊采来的,物微而意深,礼轻情意重,如果说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悦(说)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有着特定内容的真情的理解与珍视,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进入了追求内心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且初生的白茅也将长成茂盛的草丛,预示着爱情将会被进行到底。诗歌的最后两句的独白揭示爱茅草其实是爱屋及乌,却也别具真诚、率直的纯朴美。对这样一位痴情的男子的一腔真情,我们能说什么呢?唯有感动罢了。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离情比较出色的诗篇,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在《诗经》里已经提到,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在曹植的《九咏》里“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已经明确他们是夫妇了。而此诗比曹诗略早,意象也定为天上的这一对,其实作者更想表达的应该是地上的无数双。织女的素手抚弄着机杼,却泪如雨下,这些动作意象传神的刻画了一个因相思而无法劳作的女子形象,那阻隔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两人相隔并不遥远,虽只一水相隔却相视不得语。于是这既“清且浅”的水就成了阻碍天下眷属们团圆的不可逆的势力,是专制,是卫道士的象征。“盈盈、脉脉”两句又把一个饱含离愁的形象刻画的逼真又生动。
《雨霖铃》是“失意无俚,流连坊曲”的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诗歌开始就用“寒蝉”、“骤雨”、送别的“长亭”等意象来渲染了一个清冷萧瑟的送别之秋。“留恋处,兰舟催发”,是实话实说,却也是以精练之笔刻画了留恋与催发的矛盾,多么想与心上人再呆一会儿,可恼人的催促不时在耳边响起。于是就有后面的非常经典的动作意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使人身临其境也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后来有很多的写离情的句子都不及这句的掷地有声。尔后的“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又对离别加以着色,使得广阔辽远的空间都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也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离愁别绪。词的下片有可与东坡相与争胜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三个名词三个意象,构筑了一个这样优美的意境: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气氛之凄清,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全再现于画面之中。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一文中说:“
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词作之所以被千载传诵甚至被人奉为至爱,其意象的成功运用确是功不可没。
《鹊桥仙》是又一首以牵牛与织女为题材的作品,“纤云”“飞星”这两个物象在词作者眼里一开始就具有人情味儿,纤云弄巧为的是展示织女织造云锦的巧手,飞星也为传递他们的离愁别恨而飞驰长空。接下来的相会场面更是惊心动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盈盈的银河之畔相会了。“金风玉露”代表冰清玉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尚纯洁的爱情自然胜过人间无数。“柔情似水”,那如水一般斩割不断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相聚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好把心头的相思愁绪化作一掬清泪洒在这迢迢银河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为结句,使全篇为之一振,是它把凄凄艾艾的别情点化到神奇高尚的精神境界。因而使得此词的境界远远超出同时代的同类作品。
《一剪梅》也是相思怀人之作,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有两个意象“香残的红藕”、“玉簟”,表明了季节,烘托了心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感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独上”二字含义颇丰,点明了处境也揭示了离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中“雁”、“月”是古人常用的意象,鸿雁传书,凭月抒怀,词人在这里同样也是望断天涯,神驰象外,她也是盼云中锦书以至于望穿秋水。下片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写的是落花流水之景,而所喻的则是人生、年华、爱情等,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句写自己的愁苦之时,还推己及人,可见两心之相印,足以证明双方爱之笃,情之深。也正因如此,人各两地,心笼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如此缠绵婉转的情感表达,除了作者有自己亲身感受的原因之外,使用意象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创设审美环境
学生接受审美教学,需要一个应心应景的审美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学习时荡漾在教室里的氛围、情趣,也包括审美教学进行时,洋溢在文本、语言与师生心灵之间的微妙感觉,不管哪种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古人作文既言简意赅,又含蓄中庸,这就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首先营造一个契合的审美环境,使学生“未见其意,先感其境”。这一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始导入、诵读等环节完成。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准切入点,因为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其审美特性通常不只一点,从体裁到题材,从价值观到人生理想,从艺术旨趣到哲学思考等等,应有侧重地考虑选点,同等重要的要斟酌综合,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鉴赏其背后深层次的美。
如对《前赤壁赋》一文的审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苏轼摆脱了“赋”这种体裁或华丽堆砌,或恪遵声律的牵制,在保持赋的特点的基础上,语言、结构和韵律等均自由挥洒;在写景抒情上,以景连贯,景简情丰,仅借“风”、“月”二字,引发出不同层次的悲与喜,人、景、情三者融为一体;在人文精神上,作者超脱了令人郁闷的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具有豁达的胸襟。综合以上几点,本文审美鉴赏的基础应该是苏轼的生平,因为在他的坎坷经历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其线性发展的轨迹,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再来学习,他们就很有可能自主探寻到本文所呈现的美,即使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教师所要提示和补充的也不会很多。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苏轼的生平,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及其形成过程”。上课伊始便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词和散文,谁能回忆一下苏轼的生平?苏轼被称为孤独的旷世奇才,你怎么理解?”第一个问题作铺垫并检查预习结果,第二个问题引出苏轼在各方面的成就,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文的赏析拓宽思路。紧接着,用一段煽情的配乐朗读来导入课文,内容大体为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和行为的颂扬性评价。第三步播放课文的配音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赤壁的美景和作者沉湎于其中的情感,听完之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和对美句的赏析。这种步步为营的审美推进策略,能让学生在营造好的赏析氛围内,开放学生的思维,动员他们一切的审美基础,为下面的环节构筑新的审美层次做好准备。
二、感悟审美情怀
古诗文之所以形成言简意赅的特点,除了文言语言的简约之外,还与其“只拣要紧处写”的行文方式有关。作者创作时通常会省略大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教学时就必须一一寻找回来,与文本结合,方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本文的写作中心,才能正确地赏析诗与文。不管是《项脊轩志》、《陈情表》,还是《长亭送别》、《蜀道难》,诗也好文也好,通常要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明白其创作时的处境、心情等,才能具体读懂蕴藏在诗文中的隐晦含义。这也就是为何一般在写古诗文教案的时候,教学过程的开端常常是这几项:导入、检测字词、(翻译句子)、了解作者、介绍背景的原因。铺垫好了理解的前提,学生对古诗文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
此外,对古诗词的感悟还需紧扣意象,它是诗词的灵魂。古人在漫长的诗词创作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稳定情感的意象,把玩意象、体味意境,美就在其中自然生发。
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长亭”、“杨柳”、“残月”等意象,烘托出的是作者浓浓的别情,仔细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背后的韵味,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集中了各种意象:“酒”、“晚风”、“黄花”、“雁”、“窗儿”、“细雨”、“梧桐”、“黄昏”等,一串意象,一腔情愫、一生悲欢,尽显其中。讲授这两首词时,不妨首先让学生自读,粗略感受其中的意蕴,情感体验产生以后,再追究各意象的具体含义,以令学生的情感准确化、具体化,然后一边诠释意象,一边酝酿相应的情感进行试读,重音、停顿、高扬、低沉,把诗味散发于诵读之中,美于是便在教室中回旋,在学生心中凝聚。
三、形成审美能力
学生经过感受美,进而沉思美、体验美、想象美等一系列审美行为,能够养成深刻的审美能力。感受美的具体形式是发现和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寻找美的表象,启发他们动用既有经验,教师提供新的理论依托,帮助学生评价这些来自诗文字里行间的美感;继而让学生进入内省沉思状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心态等,思考诗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综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能力等,把外诗内化为己感,人己合一;最后对诗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的新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明了了这个过程,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的任务也就明确了。
如《琵琶行》一诗,常规教学是首先进行知识导学,介绍白居易,解释什么是“行”,然后解决字词、翻译难句,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最后巩固、拓展。如果遵循审美能力的形成原理,这首诗歌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诗歌――解决字词句――了解白居易――合作探究诗意――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述对该诗的理解。这样,从第一次的朦胧感受,从学生原来的审美水平,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思考和表达,到最后的表述,中间必然形成一个梯度,这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高度――感性的抽象的能力,转化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得到的具体而形象的结果。
(2008江西卷14题)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至于鸥鹭无拘管,北区南来自由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试着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的腹地,先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一、注意诗题
诗题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诗歌类型有着不同的鉴赏路数。本诗是写景抒情诗,严格说来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间接抒情中还包括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其实2006年江西卷的诗歌鉴赏题就是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意识借景抒情诗。
二、注意作者
知道作者,可调动个人知识积累,了解诗风。如李白的奔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杨万里性刚介,持身立节。其诗特点是语言自然活泼、想象丰富新颖,且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当时号为“杨诚斋体”。在南宋,与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是江西籍诗人,2006年江西卷就曾用过杨万里的《三江小渡》出诗歌鉴赏题,作为江西考生就要对杨万里有所了解。
三、注意文本
诗歌文本应该是鉴赏的主体。离开了原诗,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注)提供的信息,可知,杨万里眼中的淮河,在北宋时是腹地,南宋时却是宋、金国界。淮河以北尽为金国疆土。诗人身临其境,禁不住黯然神伤,反映出诗人的伤时忧国之心。
先看《初入淮河四绝句(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玉人述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陆游有诗云:“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的过中原。”(《枕上偶成》)南宋人怀念中原,常借助北去的南来鸿雁起兴。杨万里也是如此。前二句说,出使到金国之后,沦陷中的北方人民定会偷偷诉说亡国之痛,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后二句说,还不如不会说话的鸿雁,一年还有一次能够回到江南故国。这个结语表达了“中原父老”对南宋的向往。
上面做了这些铺垫,我们再来分析《初入淮河四绝句(三)》。第一句“各背驰",船驶的方向不同,目的地不同,淮河以北是金国,以南是南宋。第二句,亦难为”透着无奈。我反复对考生讲过,学习语文,鉴赏诗歌,鉴赏文言文,鉴赏现代文(尤其是散文),要对词语敏感。如果对重要的词语没有感觉,漠然视之,那是学不好语文的。第三、四句,与《初入淮河四绝句(四)》的第三、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人民却要受“拘管”,不能自由往来。表面上的写景,却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之情。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渴望国家能统一、两岸人民能自由往来这种心情当能体察。
四、注意注释
高考题的注释绝非可有可无。本题的注释交代了时代背景,是解题的钥匙。尤其“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诗人北望中原,原是北宋腹地,今已沦为金邦领土,能不感慨万端吗?诗人感怀什么?绝不会是诗歌表面上的四句写景吧?有的注释解释关键性的词语,有的注释简介作者,有的注释交代诗人写该诗时的境遇,有的注释交代时代背景,有的注释甚至就可用来作答案的一部分。
五、注意提问
诗歌鉴赏题的提问方式值得注意:它隐含着思考答题方向。或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或是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如是开放性提问,“赞同”或“反对”任择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要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在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几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映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