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践本体论范文

实践本体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践本体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践本体论

第1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摘 要 题】文论建设

【英文摘要】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ntradiction procedure that deeply hides in man's natural character,literature greatly enriches man's spiritual world,strengthens man's consciousness,display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richn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nature,thus proves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st level,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literary ontology.Therefore,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 can not only stop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main body n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theory,they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关 键 词】文学本体/生命本性/文学价值取向/人生观念/文学的层次品位

Literary ontology/life natural character/direction of literary value/human life idea/the level grade of literature

【 正 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砺相长,促进人超越异化而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显现了未来的变革不仅是物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会变革,就须在变革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代文化(文论)建设的旨归。

当代文学审美实践越来越明晰地显示了文学(文论)的变革、创新,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相伴随、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即文学本体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与人的自由解放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种回避人的问题的文论是肤浅的,而缺失文学维度的文论则是片面的。

文学与人的生命本性,与人的生存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和意义?或者说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学?这也许只有循着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论主体自觉与否,这种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实现和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由于人是有意识的,他不仅面对着一个外部客观世界,而且还有一个自身的内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仅在现实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现实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则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学艺术活动。马克思说:“艺术创造和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P125)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力量特别是精神本质(比如某些复杂的意欲和情感),作为一种潜能,无不时时在追求着实现。尤其是当现实的实现遇到障碍时,便往往转化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实现。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文学艺术,如壁画和神话,虽不无符咒意味,但主要还是表现某种当时无力实现的幻想,比如,把实际上还不能战胜的野牛杀死,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征服等等,这实质上是人类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实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随着人自身物质实践能力的增强,想象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如飞天、奔月、远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现实。这样,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和实现的东西一般说来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寻求实现和肯定了。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

从人类的发展趋向来说,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和实现。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质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如果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无限可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类相互间的爱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合理,爱情的甜美丰富等,却也许难以完全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和肯定,或者说它们具有永远不可穷尽的内涵。因此人类就不仅永远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远需要在精神上实现和肯定自己。这也许是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本质自我实现和肯定的一种方式,将和人类共存下去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追求自我肯定和实现,往前推进一步,他还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就不仅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联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联系,从而展开和生成着它多方面的丰富本质。

人的解放包含着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现实解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当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联系并显示自己的意义。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人们的现实生存中,被压迫的地位处境,自由生存权利的被剥夺,还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打击,都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苦闷、压抑,或者导致精神的麻木,灵魂的扭曲,主体意识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严重束缚,甚至成为精神变态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状态往往会生发出一种内驱力,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这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可以有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这就是宗教和文学艺术。宗教给人送来上帝的关怀或天国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这是一种外力的拯救;文学艺术活动则使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无疑问,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不能代替现实的解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从现实中获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现实解放总是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活动虽然直接与人的精神解放相关,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毕竟要导向现实解放,因此文学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指向现实,与人们争取现实解放的活动相联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一开始总是从个人出发的,人的解放也往往总是从争取个人的解放开始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在复杂的现实关系之中的。因此,个体解放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会解放,都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现存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而要改造现实社会关系,就不是靠某一个体,而要靠一个社会群体协调努力才能奏效。这样,个体解放就和群体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从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但是当个人的生命活动指向争取自身的现实解放从而与群众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超出个人狭隘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意义,就会指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现存关系的揭示批判,对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这样个人创造的文学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性,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就带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文学艺术活动这种由个体意义向社会意义的衍化,显然不能认为是它的本性的异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展开,因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然,对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间确实有一个如何统一和契合的问题,而这则与创造者的主体自觉意识相关。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解放也具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经强调,所谓人的解放,是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就不仅包括人的现实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压抑,而且也包含着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觉、精神特性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比如耳朵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成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文学活动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在根本上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的人生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念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说来大概有两种主要取向,即“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怀天下,面向社会,改造现实,解放大众,而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改造社会解放大众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之中。“独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则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有的也许偏于强调“兼济”,有的也许偏于追求“独善”,有的也许是两者复杂交织互相转化,形成了人们人生活动的千差万别。

和人生观念的这两种主要取向联系,在文学观念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指向,即“为社会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向参预现实变革和大众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这样两种主要倾向和潮流;而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说,则同样存在种种复杂情况:有的偏于强调为社会人生,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则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正是由于人们在人生观念及其文学观念的指向上存在这些差别,因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复杂现象以及文学基本观点上的几乎无尽无休而又难分高下的争论。

总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学观念并不是人们随意杜撰和随便选择的,而是和人们的人生观念相关联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性条件又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就实际上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主体论,另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价值论。因此,由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就还要分别推及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

文学主体性是和人生观念相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因此,考察文学主体性还应当从现实主体性入手。

主体性是人在一切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人类一切活动的实质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那么,主体性具体说来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动(包括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所谓自由,指人的活动不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体的自由意志,是自发的;所谓自觉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及其目的意义有着清醒充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依从的,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就是主体意识。人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指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自我主体意识。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萌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是到了人们逐渐具有了一些自我主体意识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包括对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渐变得自觉起来。不过从个体方面看,情形又显得复杂得多,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是否具有自我主体意识或这种意识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生命活动和人生追求上自觉程度的差别。

人的主体意识往往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体的存在。通常所谓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也总是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人的主体意识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并不仅仅具有孤立的个体意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处在复杂的群体关系之中。因此,所谓意识到自我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就包含着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同时也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群体的生存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并进而在实践上使自我个性解放与群体社会解放相协调,只有在这种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体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个体意识仅仅只局限在意识到个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孤立地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并且最终也许会因为孤立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使这种个体意识在悲观中重新归于沉落。当然这里并不否认个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本身的相对独立意义,比如在封建专制极权统治压抑和否定个体、个性的条件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个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对不符合人性的现实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但它终归要汇入民族社会解放的潮流,否则仍将走向自我迷失。转贴于

文学主体性是指人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主体在文学活动中自由自觉的特性。文学主体性同样和主体的自觉意识相关,即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以及文学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意识到文学本来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们的文学观念实际上就根源于此。

文学主体性其实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有着不同的层次意义,文学主体性也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品位。

前面说到,人的觉醒总是首先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基于这种觉醒,个体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而这往往是整体意义上人的解放的开端。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孤立的个体意识层次的时候,这种所谓主体性就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学主体性也同样是如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当然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这种自觉不过是单纯个体意识的自觉,这种文学活动的自由也往往是个人精神上的某种自由,或者说只是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比如“自我表现”论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学活动当作单纯表现个人生命意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自我实现”的文学观念也实际上是把文学活动视作个体人格价值、精神本质的一种自我实现和确证。这种从比较单纯的个体意识出发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个体人格比较高尚的条件下,也许可以表达某种超出个人意义的情感,如对他人以至对人类的爱;而在个体意识比较褊狭的情况下,则往往会限于表现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当作人的生命本质来表现和追求,从而导致人欲横流,这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沦落。因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虽然也不失为一种主体性,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它的意义毕竟有限,因而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

更高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则是基于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说,真正清醒自觉的主体意识应当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与时代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民族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在这种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民族意识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体性,就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的内涵。以这种主体性来对待和参与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就不仅仅只具有表现自己的意义,甚至也不只具有实现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质(如想象、意志、爱等等),而且也是争取和实现自身及民族群体现实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学就不只具有个体活动的特性和价值,而且具有社会的特性和意义。即使是对于个体自身来说,与那种单纯追求精神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相比,这种包含着整个现实人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无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义,与这种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文学也必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说,这种超越了狭隘个体意识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实现、全面解放、全面发展的文学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品位的主体性。

由于文学主体性事实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品位,那么文学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意义,而且文学上的所谓生命意识、忏悔意识、忧患意识等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为思维中心而生发的,也可以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导向个人的享乐追求,后者可以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在谈文学主体性的时候,笼统地主张以人为思维中心,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及种种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区分文学主体性及种种主体意识的不同层次品位。文学主体性的品位不同,文学活动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照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强化相联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样与文学主体性的层次品位不高相关。

如前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生存实践活动之间实际上并不隔绝,而是相互联系,双向流动转化的,那么对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也许就不能仅仅从精神需要方面,还应当从人的本体存在,从整个现实人生的发展需求来理解。根据现实人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文学活动也许可以说有两重主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

首先,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说是补偿调适功能。所谓“补偿”是指对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东西)的某种弥补和偿还。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憾。这些人生缺憾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会生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当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便很容易借助于这种方式实现心理补偿。我们看到,主体在哪个方面缺憾最甚,便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审美追求:失明者偏爱于描绘明丽的景物和缤纷的色彩;失聪者则钟情于节奏和旋律;肢体残缺者更愿意表现人的强健体魄和自由活动等等。而且,由于伤残者一般都有一种深层自卑心理,而在文学中则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坚强的人格。这种现象从表层来说是主体精神意志的投射,从深层心理来说则根源于对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补偿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学中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表现:一个缺少家庭生活温暖的作家可能描写出一个又一个完善幸福的家庭;在爱情生活上屡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编写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怀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等等。俗话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缺憾补偿心理及其文学审美创造(也包括审美欣赏)的一种朴素说明。此外,关于“调适”,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到某些打击、挫折和压迫,使心理失去平衡,这样就需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使之适应于现实的生存发展,这时文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发挥某种调适功能。比如人在现实中受到打击、被现实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学活动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闷、压抑,也往往借助文学活动加以宣泄释放,一吐积郁,以获得某种精神解放;有时由于过度劳累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疲劳,失去平衡,文学审美活动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复平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补偿调适主要在寻求心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的世界是不安灵魂的栖息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其次,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建构激发的功能。“建构”与补偿相对应,是对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塑造;而“激发”与调适相对应则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变革现实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种主动呼唤与激励。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虽然这种愿望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有种种局限,却可以转化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积极追求。它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出发,对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合理的人生生活进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写,从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进取精神,从简·爱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从莺莺、杜丽娘的纯洁钟情到宝、黛的叛逆反抗,从高尔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凤凰,直到当代文学中乔光朴、陆文婷等人格类型。当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某种人格人性的自由现实,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种悲剧性的描写往往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显出对有价值人生的肯定与呼唤,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激发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对异化心态,畸形人格,扭曲了的灵魂及一切违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写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话中对众恶神的描写,各民族文学中对种种丑恶人格的刻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悭吝人,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人物,冈察洛夫写到的奥勃洛摩夫,鲁迅笔下的阿Q等。展现人性人格的异化和扭曲,实质上还在于唤起、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反思,让人警惕自身的异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构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说来,在文学审美活动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压力,一种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则有一种恐惧感,这意味着主体在对对象的观照中内含着对自身的发现和反思,由此也生发出自我超越的愿望,从而导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积极的文学审美活动就不只在寻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发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发现,超越、重塑,使人变得高尚完善,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和投向现实人生。克莱夫·贝尔曾说,虽然审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从中可以逃避生活,但当步入审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时,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带一点蔑视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被艺术品的纯审美意味激动着的男女,总是以一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外部世界,这种心情使得他们对于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更为敏感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这种审美活动对于文学创造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都有同样的效应。其区别在于,创作活动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种自觉投射和实现,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观照,自我呼唤,指向主体人格的自觉建构与激发;而欣赏活动则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觉迎合与投入,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发现与反思,从而导向主体人格相对被动的建构与激发。

文学的这两重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虽然在层次品位上有比较消极和比较积极的区分,但应该说都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相联系。我们知道,人生有两个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现在,发展指向未来。立足于现实生存,人们面对的现实和自我也许将永远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会有波折,人生难免会有缺憾,心灵也时常可能发生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学审美方式实现的补偿调适也许是永远不可缺少的;而着眼于未来发展,自我有无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无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强意识的主体也许永远不会满足于生存现状,永远不会放弃对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这种自觉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转化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建构与激发,并最终影响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因此,文学的这两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据,也各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从文论史的情况来看,人们在文学价值观念的这两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学活动和个体的生存意义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偏于着重文学的补偿调适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王国维等;而那些把文学活动和社会变革、人的解放与发展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文学的建构激发功能,如俄国民主主义的批评家们和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等。从创作方面的情况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别,带来文学上几乎永无止境的争论。而人们这种文学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归根结底又和人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主体性的不同层次品位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问题也许还有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说,文学活动首先是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人从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而它的价值也首先是精神价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实践活动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主体经过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调整和建构,无疑还应当指向适应和改造现实,争取现实的解放和自由生存发展。然而实际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往往容易把文学审美活动当作逃离现实、退回内心的方式,满足于自己的“审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审美境界,以至于忘记或放弃了现实的解放与发展,这应当是文学价值论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今文学(文论)建设中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摘要:在民事诉讼法面临新一轮修订之时,梳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对明确修法的宗旨、目标,以及完成具体制度的构建皆非常重要。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权理论和诉讼标的理论等。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确立了民事诉讼中法院和当事人的关系,诉讼理论则指出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应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目标;而诉讼标的理论则解决了如何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形,确立诉讼标的相对化理论,以实现纠纷一次解决的目的。

关键词: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民事诉讼法修订

中图分类号:d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3-0056-05

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研究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包括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诉讼标的理论和诉权理论等。尽管学术界一直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非常“尊崇”,但遗憾的是,这些基本理论并没有真正实现对整个民事诉讼制度构建应该有的“统领”作用。目前,正值民事诉讼法面临新一轮修订之时,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关于民事诉讼相关制度修改和完善的诸多讨论,这些讨论无疑是有益的。但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具体制度构建时所存在的许多争议,本质上是因为学术界并未对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达成共识;而缺乏基本理论“关照”的制度构建,其基础、价值和目标必然缺乏一贯性和统一性。为此,如何建构我国的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协调和整合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工作,就成为一项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

1 诉权和审判权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重要内容

1868,德国法学家标罗率先提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念。他认为,诉讼是一个产生着、发展着和消灭着的整体,是在不同的阶段中前进,并一步步发展的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着眼点是把诉讼理解为诉讼主体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而且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但对于这种权利关系究竟是谁与谁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则又不同的学说,包括一面关系、两面关系、三面关系和多面关系。其中一面关系认为诉讼法律关系是原告与被告的关系;两面关系说认为诉讼法律关系是法院与原告以及被告之间的关系;三面关系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仅是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告的关系,还应当包括原、被告之间的关系。多面法律关系说则认为诉讼法律关系包括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告、法院与第三人、法院与共同诉讼人、法院与诉讼代表人、法院与诉讼人、法院与证人、法院与鉴定人、法院与翻译人员、法院与勘验人员之间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关系。

在上述各学说中,一面关系说“将诉讼当作纯粹的体育竞技,法院只是竞技场的裁判”,过于放任当事人自行解决争议,从而被学者认为是“不可取的”并受到冷落;而其他各学说则至今仍有不同的理论支持者。但是,无论这些学说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却无一例外地认为,法院与原被告之间的关系是民事诉讼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当事人与法院之间诉讼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就体现为诉权和审判权的关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实质上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审判权与诉权的关系。”

2 诉权和审判权关系的辨证分析

民事诉讼法作为规范国家公权力解决私人纠纷的制度总和,其公法属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诉权和审判权的关系。一般认为,公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有效的公共治理来维持公共秩序,但如果过于强调公共秩序的意义,甚至将其视为公共权力或公法唯一的或主要功能,那么公共权利就很容易走向自由的反面,成为公民实现其公法权利的障碍。我国现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长期将审判权作为主导地位,以及长期存在的职权主义模式制度所造成的对当事人诉权保护的忽略已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正是为此,有学者提出了“以权利制衡权力”的命题;还有学者提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是公法的共同特征。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诉权和审判权的关系也可以概括为:审判权以保护诉权为目的,而诉权则是制约审判权的根据。其具体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这是法律制度现代化的要求。回顾20世纪全球法律变革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在不同的地域或国度,法律变革的过程、特点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种模式或姿态,法制现代化都是这一历史过程的基本表现,而法治则是作为法制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取向而存在。法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它非常重视个人权利,并且强调法律是对权利的确认和保障。基于此,民事诉讼法必然也承担着实现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并应通过对作为个人权利的诉权的重视而满足法治的要求。//sixianghuibao/

其次,根据国家学说,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上,“国家权力本身不具有独立的价值……其产生、存在、实施和发展总是与公共的需求有关,而这种公共需求最集中的表现在为个人权利提供保护。”换言之,国家权力设定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社会每个主体基本权利的实现,“政治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就在于它是服务于市民社会的重要手段。”既然权力实质上是权利实现的基本保障机制,作为规范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民事诉讼法理所当然就应以保护诉权为己任。

第3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摘 要:伴随着现代建筑施工原材料的价格和人工等成本投入的大幅上涨,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化。只有在既定的建筑造价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也才有可能以最少的造价获取最好的施工成效。目前,对于建筑施工成本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已然发展成为了一个科学性的系统。只有在建筑施工阶段,科学合理地控制与管理好建筑施工的成本造价,才能够避免过度浪费与刻意拖延返工等现象,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和造价的投入,最大化地体现建筑施工的整体经济效益。该文将针对此建筑施工现状,以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为基础立足点,阐述这一系统科学性实施所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据此提出应该如何对建筑施工成本造价进行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成本 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a)-0045-03

成本、工期和质量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目标。建设施工单位应该增强对工程整体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将其控制在预期数值以内,及时地对与建筑施工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偏差进行纠正。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工程投资自身的最大效益化,降低对建筑工程整体的造价。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竞争程度显得日趋激烈,加之国内的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完善,部分施工单位为生存,不得不采取压价让利,甚至不惜以低于工程实际造价的建筑施工成本来作为投标的报价,以求顺利中标。这样就导致了施工单位即使中标,其自身的盈利空间也会非常有限。而在此种情形下,就迫使施工的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的精力与注意力转向了施工成本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对施工成本造价的管理与控制都是粗放型的模式,实际效果也是不理想,施工成本造价自然也是居高不下了。

1 建筑施工成本造价过高的原因

(1)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对合同管理的缺位。建筑施工合同本身决定着建筑施工的具体方向与内容,本应该得到相关管理的人员有效执行与管理。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到种种的限制,建筑施工的合同管理并没有得到有效施行,合同的内容也不尽全面,其中一些模糊的条款就很容易造成建筑施工成本造价的提升。

(2)实际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比较混乱。这主要集中在对建筑施工的具体内容不能进行有效地调查和确认。在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要结合中标的价格与施工工期,质量要求等具体内容来综合性地进行施工组织与设计。但由于存在个别管理单位或个人对施工现场管理责任感的缺失,建筑施工成本造价就极易出现失控。

(3)施工单位管理能力与现场要不脱节。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及认知的局限性,资源(人工、材料、资金)的投入量不足,现场管控能力及应急能力较弱。致使施工出现工序衔接不利、施工关键线路延期,进而增加成本。

(4)风险预控能力较差,且施工合同又无法规避。如人工、机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地质情况的突然变化等。例如:2008年是钢材上涨最快的一年,短短几个月由3 500元/t左右一路飙升逼近6 000元/t。一般情况下,建设方只承担投标基期价格±5%内的风险,剩余风险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直接导致建筑施工成本造价出现变化。

(5)建筑施工的停工。这一方面主要有两个成因:一是,在建筑施工阶段中材料和后勤保障不能及时跟进。二是,因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的安全事故。当然,这其中也不能排除被勒令停止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2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成本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在建筑施工成本造价控制上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有些企业一提到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简单地将其归咎于财务人员。而不是参与施工组织与直接投入生产的全体人员。其结果就只能是造成了表面上的明确分工,却丧失了相关的管理责任。导致出现施工措施不到位,不符合实际施工,致使建筑施工成本造价有增无减。

(2)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与管理意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筑市场招标竞争激烈。部分施工企业盲目招揽工程,为此不惜赔本中标,使得企业自身越干越亏;有的企业盲目扩展,贷款垫资进行施工,结果反而是危及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都是忽视市场调查,缺乏管理意识,导致的大量无效成本投入。

(3)自身对成本造价管理的意识淡薄。有的企业受到传统的定式思维束缚,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去想问题,依靠单一的完成产值、扩大项目投资、谋求多项目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盈利。从而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自身最大化作为发展目标。

(4)缺乏相应完善的责权奖励机制。目前某些施工企业自身因为各部门的岗位责权不相对应,导致出现了赏罚不公,或者单奖单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严重挫伤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给建筑施工成本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执行带来阻力。

(5)缺乏相关的防范意识和竞争机制。这方面目前的主要表现就是建筑施工成本造价的控制,大多还是依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所的有关规定及定额基础上施行的。这就没有反映出企业自身真正的水平,也导致其自身缺乏相关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竞争机制。

第4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成本问题 管理措施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呈现出一幅活跃积极的竞争画面,在市场经济中,也是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行业日渐成熟和趋于饱和的过程中,对于其中的成本问题的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根据合同的规定,在条款的覆盖下,需要对于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费用的支出都要有严格的监督和指导,使其在预定的目标资金的范围内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其中的获得任务、资金运转、组织资产结构等经营管理方面就存在着更多的新的课题亟待讨论解决。要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就将经营开发、工程计划、财务状况及施工作业等进行紧密配合,在根据每个环节所涉及的成本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就有效地解决了成本问题了。本文就其存在的成本问题做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一系列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建筑工程成本的决定因素分析

在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在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也就是此类的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在日愈增加,所以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各个公司纷纷降价,这种做法固然可以保留下一些老客户,但是对于自身的利润空间的升降就形成了很大的阻力。

首先,就是其造价的问题,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我们的建筑的造价上就更接近实际成本了,并且一大进步就是不再看自身的资质为主要衡量标准而是按照项目本身的价值来,这就使得成本更加地真实可控。还有,就是天气这样的客观自然因素的存在,很多的建筑任务都是与天气有关的,关于天气的影响而耽误的工时成本也是需要加在成本预算中的。最后,就是返工问题,在现在这样的工时很紧,检查力度很大,经济利益的趋使下,越来越大的几率会质量不过关,这样就还需要额外的人工费和材料费,如果是因为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就还要在其原料预算上增加,还有人员管理问题,以及在人员紧缺的时候和劳工工资上涨的时候,这种时候对于成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些因素一起决定了工程成本的多少和不确定性,以及怎样采取措施的问题。

二、涉及到的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和困难

关于合同的问题。合同是对于一个项目最重要的书面依据,但是有很多的工程项目企业关于合同的管理是很混乱的。对于合同的合理管理,作为施工的依据,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的。

还有就是在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关于材料的管理上。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对于材料的支出上的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却是不健全的。材料费是在施工过程中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周转材料等费用的结合,这样对于负责材料的采购和材料的运输以及材料的储存上,就需要一个很严格的工艺流程了,怎样合理地使得这整个流程能够最科学化,最符合现实的条件就成了大问题了。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关于这笔费用的支出节约上也是不够重视的,导致这个机制不健全使得成本难以控制下来。

安全事故的频发和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提高难的问题。对于施工的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在现今的媒体报道中已经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了。在安全设施上的预算上的加强,还有这个方面的监管部门的作用的发挥都是不够的,导致安全事故的频发,使得在这里的工伤的赔偿也成了一笔不小的成本,是成本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针对于这些因素和问题的措施探讨

针对于合同的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组织控制成本的措施,在这个工程中是每个人都参与的,所以要将这个问题和广大的群众结合起来,要将各个部门的职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特别是项目的管理人员其中又以项目经理为主要的负责人,要合理分工,将各个部门都组织起来,凝聚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才能从本质上达到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关于材料的问题上,在材料的费用支出占了60%~70%的基础上,材料成本的管理控制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首先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在量上的要求,根据合同上的对与成品的要求严格控制其种类的选择。在品牌、数量、规格上都要清晰,对于各个价位的品牌的数量的统计要清晰合理,在采购时要一次型到位,避免后续材料不足。很多施工单位在编制决算时提供的数据往往会有较大的水分,虚报材料用量和价格。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施工过程中显得十分普遍,这就是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所以一定要加强材料的使用审核,在上一级的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复审这个价格数量上的核对值,这个对后续的工程很有影响,会导致材料的成本支出大大超出预期。

四、总结

在建筑行业中,要长期的发展下去,就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于其中涉及的成本问题要加以控制。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中,我们遇到的关于成本控制的因素,造价的问题,文明安全性,返工问题,这些关于成本的影响因素都是普遍存在的。再者就是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关于合同的问题关于材料的管理安全事故的频发和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提高难。再针对于其提供的措施,组织控制成本措施、加强施工材料管理、明确供应材料、加强材料使用审核、加强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只要能够在这些方面做好措施,就可以在成本控制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丛培经,范运林,等.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陆青全.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J].山西建筑,2007.

作者简介:

第5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性

基本乐理知识作为学习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其系统性的规律皆源于对音乐艺术表现规律的把握。音乐理论来源于音乐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则是乐理知识实践性的最直接体现。所以乐理知识的实践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些知识的来源。乐理知识是对音乐艺术规律的总结,因此对于乐理知识的认识和把握不能脱离音乐作品孤立存在,不能把乐理作为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应该更多地和活的音乐作品分析联系起来。如,对于节奏节拍的理解,2/4拍不是数学意义的四分之二,而是音乐旋律进行中的强弱规律,它包含音的长短和强弱两方面的意义。因此,理解节奏节拍应把其融入具体的音乐作品中,体会不同节奏节拍的音乐所产生的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再如对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的把握,更多地应该与人的听觉联系起来,比较不同音程的协和度,与具体的音响效果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乐理知识学习的最后过程总是要回归到音乐实践中的。只有把乐理知识融入之后的音乐学习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乐理知识学习的意义,才能让学到的音乐知识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对音乐作品及音乐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对于音的四种基本性质(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及高低)的理解,似乎很好理解。在教学中,用不同的强弱关系、不同的乐器演奏来体会同样的旋律,那么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将会变得更加深刻。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中二度加小三度的旋律进行这一音程进行特征的理解,可以拿一个典型的中国作品做例子,分析它的旋律进行,将这一规律性的知识点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理论知识将变得生动而具体。

二、指导音乐实践是乐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

很多学生不重视乐理知识的学习,就在于对乐理知识的实践性认识不足。指导音乐实践活动是乐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认识、音乐表演及音乐创作等几类活动。而对于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多数音乐学习者来说,音乐实践的学习包括声乐、器乐技能的学习,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各种风格体裁音乐作品的创作等。而乐理知识的基础性也恰恰表现在对这些音乐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中。

1.指导音乐认识实践活动的学习

对音乐艺术的认识,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乐理中的基础知识会对这些音乐的风格把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兰花花》是我国陕北地区非常流行的一首民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那么,是什么让它具有了陕北地区粗犷、凄凉、奔放的特色的呢?分析一下它的乐谱,你会发现,在作品的第一句就有一个明显的四度音程的跳进,再加上这个旋律的整体下行,使得这首民歌具有了丰富的陕北特色。把四度音程放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分析,才能让我们更加感性地意识到音程对于音乐旋律风格的形成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音乐认知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而这个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乐理知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乐理知识的掌握,为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及欣赏音乐作品提供了前提。

2.指导音乐表演技能及音乐表演中艺术处理的学习

不管是声乐演唱还是器乐演奏,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都是音乐表演中的重中之重。同一首音乐作品因为艺术处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来。而为了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我们的艺术处理首先要尊重作曲家的创作。而这一创作意图的体现往往是根据乐谱体现出来。对于乐谱的分析,包括对于作品中一些音乐记号的处理、音乐的节奏节拍、强弱力度及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的分析等。分析的深度如何,取决于表演者对于音乐知识的把握。学习乐理知识,也更多地为表演技能的提高服务。例如对于钢琴伴奏的要求,在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和声基础,能设计一定的节奏型进行音乐陈述。在这个综合能力当中,乐理知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指导音乐创作实践活动的学习

音乐创作一般被认为是比较难把握的实践活动,需要创作者能够利用深厚的理论基础,展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其中的理论基础包括音乐知识的熟练掌握、各种音乐风格展现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手段。同样是五声调式,中国的五声调式就不同于日本的五声调式,如中国的角调式和日本的都节调式,每个音在这两种不同的调式中具有不同的调式意义。那么,创作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和日本音乐,在处理调式中的每个音、旋律进行中音和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时是有很大差别的。而对这些差别的把握离不开乐理知识中对调式调性的掌握。因此,音乐创作实践活动也要以熟练掌握乐理知识为前提。

三、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通过以上对乐理知识实践性的分析,在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如何体现这一实践性,如图所示:

1.通过已有的音乐积累理解乐理知识,把乐理知识作为音乐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学生在进入乐理课堂之前,不管有没有学过乐理知识,他们总是有着一定的音乐积累的。以这些音乐积累为学习乐理知识的基础,通过体验这些音乐的旋律,总结这些音乐中可发现的规律,归结为一定的“基础理论”,然后把这些知识提炼为乐理中的知识。音值组合法一直是乐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知识的学习是在认识音符、节奏节拍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分析大量的、书写正规的、短小的乐谱。总结出这些乐谱书写的规律。这些规律即是音值组合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体现了学习音值组合法的目的,学习音值组合法的目的就是书写更加简洁易识的乐谱。其次,养成了学生读谱时认真观察乐谱的习惯。在分析乐谱中音符的组合时,其实也是在认识音乐节奏的强弱和音符时值的长短。

2.教学中把理论学习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促进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在乐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音乐实践活动处处都应有所体现。乐理知识可以和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用音乐实践来鉴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如解释在解释大调式和小调式的色彩不同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调式的音乐作品来欣赏,通过音乐来感受大调式的明亮和小调式的暗淡柔和。而这种通过音乐体验到的音乐色彩感,要比讲解形象生动得多,也能给学生留下更加直接的印象。转调是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一般学校的音乐院系也不把它作为重点来讲。但是转调在听觉上却是非常明显。在很多歌曲的创作中转调极其常用。所以,对于转调知识的理解,除了理论知识上的讲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能判断出在什么地方音乐的发展进行了转调。而这种转调的感性体验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有趣的听觉游戏。

注释:

①王岚,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 3

②李金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③童忠良,黄钟,2007.1

④仲崇连,艺术百家,2008.1

⑤吕湘,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报,2004.3

参考文献

[1]王晓燕. 乐理教材编排与认知心理学的关联探微[J]. 广东 技术师范学院学.2008.8.

[2]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第6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21-02

理论力学是工科类中量大面广的基础技术课程,是工科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不仅提供深入理解自然所需的知识,而且也是未来专家对自然和工程过程创造性地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并获得科学结论的有力工具[1]。理论力学有其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其内容非常丰富,习题类型繁多,需要学生在深刻理解力学概念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公式[2]。近年来理论力学教学学时大幅缩减,教师在授课时为完成教学内容,出现教学进度快,教学内容夹生现象,影响到理论力学的教学质量,这可以从我校本科生理论力学居高不下的不及格率中得以直观反映。如何使用较低的学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高质量地完成所需的教学内容,作者根据自己在理论力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针对影响理论力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在理论力学的教与学的实践中做一些探索,提一些相关建议。

一、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科教学活动中,学生扮演着多种角色,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实现[3]。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特征是不同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后,才能设计课堂教学,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教与学的方案。现在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东西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上的一些流行用语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偶尔在课堂上引用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同时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观念,热情洋溢的教学态度,激情幽默的教学语言,创设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宽松、健康的课堂环境,必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改善课堂人际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将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平时可以多与学生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语言、眼神或者是形体上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可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人格,以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让学生不带任何压力主动参与学习,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供广阔而自由的空间,营造有利于积极发展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眼中的教育真谛:“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大学生研究学问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书本知识,而是保有“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大学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良好的课堂人际环境所创设的课堂氛围必然是轻松自由的。

二、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与拓展

(一)根据教学时数,优化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理论力学》教学课时大为压缩,如何从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挖掘课程本身的潜力,做到基础理论要精练、深化,工程应用要结合专业特色并适当拓宽,这就要求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是教材选用和使用的改革[4]。国外的教材,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教材,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形式灵活多样,包括丰富的没有经过简化的工程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在国内,清华、上海交大等著名院校,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编写了不同体系的教材,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起点,增加了很多分析力学的内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理论力学的课程主线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前面所学的知识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安排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理论力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很多概念学生在物理中都接触过,对于已经在物理中涉及过的概念采取讲深讲透,进行内容上的拔高。而对于新引入的概念和定理,则需要安排较多的教学时数,由浅入深,联系实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二)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

理论力学课程所学内容,并不仅仅是为本课程所学内容服务,它还是后续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眼光放宽放远。比如,理论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刚体,忽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形,因此在受力分析的时候,很多同学习惯将力沿着作用线进行移动,这对刚体而言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在学习材料力学课程时,也要进行受力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变形体,此时力就不能随便沿着作用线进行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本课程范围,而要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科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践,解决生活和工程中的问题。力学知识无处不在,工程中大到航天器、太空站的结构,小到一个螺丝钉的螺纹,生活中的吃住行都离不开力学知识。如何让学生去真切感知这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去进行更多的创新,需要教师对课本外的知识不断积累、更新和在教学中进行渗透[4]。

三、针对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结合工程案例,激发学习兴趣[5]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某事发生兴趣时,便会专注于它。学习理论力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尽量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有趣的力学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现行《理论力学》教材中大部分的实例都是抽象过来的力学简图,例题和习题较理想化、学术化。很多学生都不能根据示意图了解其表达的实物原型。因此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各种力学现象,帮助学生在工程问题和力学模型间建立联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传授、工程意识、能力培养相结合[6]。例如,在讲授桁架内容的时候,理想的桁架结构和实际中的桁架结构存在的差异一定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工程实例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实际中杆件之间的链接形式有:榫接、焊接、铆接和整浇,而理想的桁架杆件的连接都是铰链连接。通过对比,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工程实际的兴趣。

(二)增加课堂实践环节,掌握解题方法

对学生而言,《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的不少概念在中学物理中就已经学过,听起课来不难接受,但等到自己独立做题时就感觉力不从心。学生普遍感觉听课易懂,习题难做,课堂实践是掌握静力学内容的好帮手。另外,理论力学的中的问题相对较灵活,有的题目并不是唯一的求解方法,一题多种解法的问题屡见不鲜。如:在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部分,对一简单的鼓轮及重物提升装置,求重物加速度及轴承处的反力。求加速度时,可分别利用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动静法等。求轴承处反力时,可分别利用动量定理微分形式、质心运动定理、动静法[6]。这样一道题几乎涉及动力学各主要内容及基本定理。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学生不仅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一道题目采用不同的求解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起来,使力学分析形象直观。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传授信息量大、图文形象具体、理论公式清晰规范、便于展现运动过程的特点;同时,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使两者在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使教和学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理论力学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也相当丰富,精品课程和共享资源课程的建设网站上,有教学视频、课件、拓展等资源都可以利用,适当地为学生推荐一些网络资源,作为教学的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建立《理论力学》学习辅导专用QQ群或微信群,向学生提供各种《理论力学》学习资料,交流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四、结束语

理论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它不仅具有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课堂人际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围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不断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而契夫著,李俊峰,译.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2]艾薇,侯作富,周思柱,等.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力学与实践,2009,31(5):75-77.

[3]柳明新,景鹏,李晓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学生因素[J].管理科学,2012,(5):56-57.

[4]杨光,张晓明,王化峰.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1,12(2):96-98.

第7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关键词 成本控制预算监控体系 挣得值法

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

1 确定项目成本控制的流程

1.1有市场开发部会同技术安全部共同确定项目成本计划。

1.2技术安全部编制目标成本。

1.3项目部实施目标成本。

1.4市场开发部会同财务部、物流中心、项目部共同审定项目成本报告,监督目标成本的实施情况。

1.5项目部、技术安全部、财务部对反馈的工程信息进行分析考核。

市场开发部在承揽工程后,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工、材料、机械的成本计划,对该工程进行成本预测,并将成本计划报技术安全部审验备案;技术安全部根据计划成本,按成本项目制定出目标成本,财务部会同合同市场开发部,项目部以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为依据对成本实施控制。

2 建立严密有效的项目成本内控体系

济南市政管网工程公司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3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项目部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是在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将监督的过程和结算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由公司直接领导并独立于被审计项目部的审计小组。

3 工程设计成本控制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加强成本分析,使用目标成本的计算方法来推动设计方案的改进,降低工程成本。具体分析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3.1设计要求列表分析

3.2质量成本比分析

3.3扩展成本分析

3.4建立材料价格、工时定额等动态成本信息库

4 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成本过程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是将项目的运行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或可接受的范围内。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有:

(1)对造成实际费用偏离基准成本计划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2)确定成本基准计划是否需要变更和如何变更。

(3)成本基准计划需要变更或已经变更时,对这种变更进行管理。

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有可以及时分析成本绩效的方法,并以此尽早发现成本的差异和无效率,以便在失控之前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挣得值法是建立在工作分解结构(WBS)基础之上,运用费用基准线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

(1)对计划工作预算成本(BCWS)和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P)进行比较。

(2)对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P)和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ACWP)进行比较。

(3)根据以上1、2的比较结果识别费用、进度变动情况,并对人工、原材料或其他合适的因素以及引起较大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三个基本值的对比,可以对项目的费用和进展情况做出明确的测定和衡量,有利于对项目进行监控,也可以清楚地反映出项目管理和项目技术水平的高低。

在项目的实际操作中,最理想的状态是BCWP、BCWS、ACWP三条s曲线靠的很紧密,平稳上升,预示着项目和人们所期望的走势差不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三条曲线的偏离度和离散度很大,则表示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重大的问题隐患,或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应该对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和安排,如表所示:

我们在对济南市政管网工程公司公司的花园路项目做出分析,在做好对材料费等各项控制工作的同时,运用挣得值法,进行成本的全程控制。

挣值分析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成本费用阶段控制的工具,通过对挣得值的几个指标或曲线图的比较,可以得出各项工作的费用控制情况,明确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5 分包工程成本控制

5.1选择优秀的分包队伍

5.2合理确定分包单价

成本核算人员依照以前施工的各项工程的情况,弄清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每道工序消耗的原材料数量的多少,各种材料的价格等全面的情况,通过认真的观察、仔细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测算。

5.3分包签约控制

在分包工程合同条件中,规定了各分包施工单位都需要按照各自承担的任务大小,交纳所承担造价2-5%的工程保证金。

5.4做好分包工程验工计价和结算工作

6 材料成本的控制

6.1材料使用数量的控制

材料数量控制的重点是分包施工队的材料消耗控制。公司采用限额用量的办法,指定统一的材料限额用量标准及材料领用单。在施工队开始施工之前,由项目部下发材料限额用量标准。限额用量标准是公司按照严格的实验规程,结合图纸的技术要求确定出来的,损耗率是按照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操作技术水平,采集许多同类项目样本确定的,是符合现场施土实际的。施工队在领料时,按领料单的形式登记。

第8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一、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

(一)从学生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缺乏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与能力。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实施需要以充分的文献调研为基础。然而,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文献调研并不重视,根本就没有慎重独立思考,甚至有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做的课题根本不理解。在査阅文献时,这些学生仅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众搜索工具,而忽视专业文献査阅数据库,如SCIflnder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与ScienceDirec擞据库等。

2.面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差。学生对检验数据的信息转化能力,就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检测方法的原理以及它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结果的意义和解释。在药学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实验数据,如波普数据、分析测试数据、药物活性数据等。作为一个药学专业毕业生,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3.剽窃与造假等不端正的学术行为泛滥。不端的学术行为,指的是学者对学术进行剽窃、造假、抄袭等的不良行为。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结束大学学业的标志,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根据调査,全国重点的一流大学百分之十的论文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普通大学的毕业论文抄袭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大学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曰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1)公然抄袭,即对别的学者的实验观察结果、数据以及记录,原始性的语言和思想等进行公开直接使用等不被认可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科研领域出现的频率比较高。⑵数据造假,即数据的捏造和虚构,以及参考文献的胡编乱造。⑶寻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不符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根本要求,而且违背了高校要求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初衷,更是对高校教育精神的极大挑衅。

紧张的毕业实习、找工作和各种考试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精力。许多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但是最后一学期是学生忙于就业的时期,况且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学生都忽视了对毕业论文的设计,而是忙于择业。对学生来讲,最后一个学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D找工作的同学不是参加各种面试,就是忙于准备各种公务员的考试;(2)找到工作的同学还需要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3研究生笔试通过的同学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研究生的复试(4没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找工作。

(二)从教师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不足,本科设计选题不新颖。一些指导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一般,有的甚至不熟悉指导的学生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再加上指导能力欠缺,这就造成了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工作只是表面应付。

2.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一些指导教师以科研任务和课堂教学工作繁重为由,不与学生联系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认真解答,学生的论文拿来过一遍就成,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与指导。

(三)从教学资源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老师不足。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中,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导致与外界科研现状严重脱节。这导致所选研究课题陈旧,而且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

2.学校科研经费与设备投入不足。学校在本科生毕业论中投入的经费与设备相对不足,导致指导教师在选择课题时受到局限。特别是没有承担课题的教师,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关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套数充足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物质条件。然而毕业生人数多,用于毕业实习的仪器设备少,许多学生只能合用一套设备,使用时间按计划执行。

二、我校药学院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所做的改革

引入本科导师制,确立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与责任心。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辅导,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它是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新模式。本科导师制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便于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制订成才计划,便于导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早曰成才。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为了杜绝论文抄袭,我院要求所有的本科毕业论文必须是研究性毕业论文。并且我院对论文的格式、论文内容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外,在安排指导教师的时候,学院尽量安排正处于科研一线的教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如何从事科研。

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选题的新颖程度、水平的高度以及论文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毕业论文水平,学院有计划地将年轻教师送出国深造,提高其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第9篇:实践本体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本科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一、问题研究背景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而在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则完整的囊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学历教育。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国家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响应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各省份先后加强了高职本科教育的改革和投入。以云南为例,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作为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单位,200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此后,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本科201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这种试点模式还扩展到研究生教育层次。其他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2012年起也开始试办本科层次的专业。但在推行高职本科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除硬件设施外,首要的就是“双师型”教师匮乏,这个问题已成为提高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大障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双师型”的教师数不低于学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双师型”,即教师+专业工程师。高职本科院校教师相对于其他高校教师而言,其素质构成更具复杂性。高职本科院校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还必须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了解一线的技术应用现状,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即使作为基础文化课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专业情况有所了解。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学校和学生数量猛增,学校对教师的需求量增大,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而学生在学校的培养模式,是学校本位培养模式,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在大学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到企业、学校实习、见习的时间很少,缺少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训练,实践能力较差,就业中缺乏竞争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以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决定》还特别强调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上述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为各地、各职业院校提供了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这为高职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机遇的同时,也带了挑战,尤其是在国家加大硬件投入的时候,高职本科院校的软件,尤其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二、高职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职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化,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求培养对象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这就对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早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l-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6名骨干教师,聘请4-6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已从原来的面向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培养,提升至在兼顾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队伍建设。这一理念的提升,对高职教育尽快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更好地应对就业市场变化、提高高职本科院校的办学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大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兼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技术和经验是大部分校内专任教师缺乏的,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各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及兼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这就大大削弱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目前,各高职本科院校在职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培养,包括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实践等,大多还只是在学校范围内各自实施,没有形成制度机制。高职本科院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应该打破现有的办学体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多渠道引进师资来增强师资队伍的活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针对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制度和要求,但缺乏专门针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致使高职本科院校在教师的引进上,很难按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把关,人才引进还是唯高学历、唯高职称。有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虽然有职业教育的知识背景,但大多偏重理论研究,缺少实践环节的必要经历,基本属于“只动口不动手”型,无法担任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有些号称“双师型”教师的人实质上是“双证书型”、“多证书型”、“双职称型”,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经验。加之,由于传统观念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高职本科教育在我国经常被看作是二流教育,高职本科院校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地位也不如普通高等教育教师那么受人尊敬、感到光荣,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来自企业、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成为高职本科院校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然而,受限于当前教育体制、人事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的落后局面,很多从企业引进的技术人才解决不了教师身份和教师系列的职称,而且与企业相比较待遇偏低,解决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造成已经引进的人才不安心,继续引进人才困难的尴尬局面。这是高职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创新高职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对策

当前,国家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种背景下,高职本科院校应在制度建设上加以考虑,以制度建设推进队伍的建设,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解决目前“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高职本科院校必须建立高技能兼职教师的储备和聘用机制,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兼职教师人才库。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和高职本科院校要完善人事录用制度,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政府层面应鼓励高职本科院校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招聘优秀人才和人才团队,对高职本科院校急需的高端人才在编制、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建立健全包括人事制度和劳动补偿机制在内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引进机制和聘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