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送东阳马生序通假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积累、掌握150个左右常用文言实词和14个常见的虚词,能结合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意思。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文言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文言文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
一、文言实词的积累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文言实词的意思,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教学时可根据规律加以归纳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1.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如:间(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袍敝衣处其间。”(2)参与。《曹刿论战》“有何间焉?”(3)夹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当然,还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异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2.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概况范围比较狭小,后来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这种现象叫做词义的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2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有概况范围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男子的配偶”。
2.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的一些词,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意义由表示原来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意思之间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种现象叫做词义的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再如《口技》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的“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移动”的意思。
2.4感彩发生变化。词义在历史演变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就是词义的感彩发生变化。如《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的“牺牲”,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中性词,今义是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为褒义词。
2.5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现代汉语的少量复音词,在古汉语里要分开来解释,解释时还要将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的“可以”,在古汉语里,应将“可”和“以”分开来解释,“可”解释为“可以”,“以”解译为“凭借”,但现代汉语里这个词为复音词,是个能愿动词,意思是“赞同、许可”。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古今义一般都是以具体的语境为基础,今义以常用义为准。
3.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1)《伤仲永》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扳”通“攀”,牵,引。(2)《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的“帖”通“贴”。(3)《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邪”通“耶”,语气词。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如蒲松龄的《狼》中“一狼洞其中”的“洞”名词动用,解释为“打洞”。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的“固”是形容词动用,解释为“巩固”。
二、文言虚词的积累
初中文言文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14个虚词。以“之”字的用法为例加以说明。
1.代词
1.1人称代词“你、我、他”。如:《伤仲永》中的“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 的第二个“之”就是代词“他”,指方仲永。
1.2指示代词“这、那”
《公输》中的“子墨子闻之”的“之”是指示代词“这”,指“这件事”。
2.结构助词“的”
2.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动词(形容词)。如: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2.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2.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2.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可是在高考复习中,很多同学对文言文翻译感到困惑,明明能读懂文本,可是等到翻译文句时却又抓头挠腮、百般纠结,结果失分频频,让人叹息。究其原因,主要是翻译文言文不是光靠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理解不等于能用言语表达,能用言语表达不等于能诉诸笔端,更何况翻译的好坏还看个人的现代汉语书面表达能力。所以,在时间紧迫的考场上,此题虽容易得分,但是实在难以得高分。
为帮助同学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翻译复习,我选取了往届高考试卷中极具代表性的考题,给大家例析高考文言文的一些翻译方法。
一、考情分析
不打无准备的仗,若要得高分,必须先了解考情: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理解的物化,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理解把握,这三项正是《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概而言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一考学生的知识积累、厚积薄发能力,第二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言语段、句子的融会贯通能力,第三还考了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真可谓一石三鸟。
例如2016年全国1卷第7题“(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答案:(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计分点:锡,通“赐”,赐给;虔,恭敬;而,却;之,这样的事;句式,安乎,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计分点:责,责备;救正,纠正弊病;世,当时的人;持禄固宠,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本考题中,文言实词方面考查了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如:“锡”通“赐”,通假字;“虔”,恭敬,“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责”应是“责备”;“救正”即纠正弊病;“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加固宠幸”。文言虚词方面考查了“而、之、乎”,如:“而”作转折连词,却;“之”作代词,代这样的事;“乎”,译成“吗”。 句式,“安乎”,译作“心安吗”?总的看来,本题的得分重点在于正确解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与文言句式,分值已占全题分值的八成。由此可见,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与文言句式这些关键得分点是多么重要。
二、备考策略与方法
(一)有的放矢抓关键,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这两大类关键得分点,我们就掌握了攻克文言文翻译的重型武器。
虽说“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取决于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对文言句式的把握,但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多,包含诸多文言现象,如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节词变双音或多音节词、偏义复词等。再者,文言文试题的选文虽都出自课外,但是所考的文言实词、虚词大多来自教材,尤其是那些出现频率很高的常用实词。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要着重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知识点。因为这都是分值所在之处,也是能够稳拿的。例如2010年全国2卷翻译第1小题“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本题总分5分,1分归大意,4分归属关键字词――本题考查的几个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是“贷、没、鬻、以”:贷,借;劳,犒劳;“没”,通假字,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全句可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本题的得分重在正确解释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分值已占全题分值的八成。由此可见,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这两大类关键得分点是多么重要。
除了增加知识的储备外,我们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翻译技巧与手法,像文言翻译的首要标准“信”靠拢。“一一对译、字字落实”便是最基本的方法技巧,但我们还需要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的一些推断方法,例如字形分析法、通假推断法、结构观察法、语法分析法、借助语境法、知识迁移法等,提高思维能力和判别能力。这些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在此只例谈一下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供同学们借鉴。
如:2013年高考山东卷翻译第2小题“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根据语法分析法,可以知道“薄”应为“牧守”的谓语,应作动词,而“薄”本为形容词,故可以判断“薄”在此处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可以判定它的解释为“轻慢”而非“轻薄”,其它“迁徙”“盖”二处,一一对译即可。全句可译为“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李揆)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薄”字能准确翻译,得益于语法分析法和借助语境法的综合运用。
又如:2015年高考广东卷翻译第2小题“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N。” 观察“惜弘文”和“多象N”的结构,一致,判定“多”应与“惜”一样是动词;根据语法分析法,也可以知道“天下”为主语“多”应为谓语动词,而“多”本为形容词,故可以判断“多”在此处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可以判定它的解释为“赞叹、赞赏”而非“增多”,其它“由此”“惜”二处,一一对译即可。全句可译为:“老百姓因此惋惜侯弘文(的遭遇)而赞叹卢象N的(义举) 。”此例也是语法分析法、结构观察法和借助语境法的综合运用。
(二)独具慧眼辨句式,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就掌握了准确翻译的又一法宝。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整句翻译,但命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含有关键性词语和带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考纲涉及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最典型的是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这些前置或后置现象,如一一对译,会造成语意逻辑上的不通,所以就要灵活处理。
如2015年高考重庆卷翻译第2小题:“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单纯看“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可理解为“一个方子的良善,一句话的好处”,这样对译也未尝不可,但结合全句来看,运用语法分析法,可知“人”是主语,“有”是动词谓语,“有”的宾语应当是“方”与“言”,不是形容词“良”与“善”,所以“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应理解为“一良方,一善言”,为“之”字式的定语后置现象。此知识点在教材课文《劝学》中学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可运用知识迁移法。故综合判断,全句可译为“(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言论,(徐若虚)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此题综合运用了语法分析法和知识迁移法。
(三)静心淡定应万变,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译尽句意。
古文典籍何其多,文言句子更是千变万化,有时不免会遇到比较复杂一点的文句翻译,单纯用文言实词或用一种方法往往难以译尽句意,此时就要具体句子具体分析,逐个突破,译尽句意。
如2015年高考重庆卷第10题:“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综合来看,此句难点倒是较上例少。但要真正译好,也是不易;要利用所积累的知识、所学的方法技巧,方能准确翻译。前半句中,“殚其财,竭其力”,不能简单地翻译为“用尽他们的财富,竭尽他们的人力”,这样稍嗦,不够简洁;它令我们想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对得工整,又有修辞手法互文,它的意思就是“竭尽他们的财力、人力”;“乃”是虚词,初看似乎是表承接的连词,译为“就、于是”,但结合语境看就不妥,应该理解为表转折的“反而”;后半句“是……也”是典型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翻译后的格式是“……是……”;但句首的“是”不能想当然地把它当作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是”,它在句中作主语,为指示代词“这”。全句可译为:“竭尽他们的财力、人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四)谨记翻译原则主直译,七大翻译方法来护航。
在实际翻译中,同学们要谨记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原则,还可以灵活运用文言翻译中常见的七大方法“留、删、换、补、调、缩、贯”,译尽句意。例如2015年高考湖南卷翻译第3小题:“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此句翻译使用了四大方法“留、换、删、调”:
(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使用了方法“留”的字是“子孙”,可以保留下来,直接译为“子孙”;
(2)换。把古词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词变为双音词。使用了方法“换”的字是“使、为、则”:“使”,表假设,译为“假使,若使”;虚词“为”译为“为了”;虚词“则”译为“那么”;
(3)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使用此方法“删”的字是语气词“也”;
(4)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若把“不能我救”一一对译成“不能由我来救助”,虽硬译成文,但却不是原文本意,因为这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所以此处使用了方法“调”: 正确理解应为“不能救我”。全句可译为:“假使为了子孙而去做这些事,那么子孙不能救我。”
又如2015年高考上海卷第18题:“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这个句子比较长,前后两句,好几个得分点:“阙”“为从弟所讼”“弗之罪”“将”“令观于……”。若一一对译,则不通顺。此时便要综合运用翻译方法,进行一一突破:“滏阳”是地名,“焦通”是人名,均可以保留,所以此处使用了方法“留”;“事”翻译为名词“事情”则不通,根据语法分析法,其后有“亲”,故它应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侍奉”,所以此处使用了方法“换”;“阙”不是削减,也不是城阙,而是“缺”的通假字,翻译为“缺失”;“为……所……”是典型的被动句标志,翻译为“被”;“从弟”指堂弟,运用知识迁移法,因此知识点在教材课文《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学过;“弗之罪”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弗之怠”一样,为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必须调换语序为“弗罪之”,所以此处使用了方法“调”;“罪”又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治罪”;根据语法分析法,“将”后省略“之”,应是动词,可译为“带着(他)”,所以此处使用了方法“补”: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词语活用的新增内容,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令观于……”涉及省略句和“于”字式的介词结构(状语)后置,“观”不仅有“看”的意思,还有“学习、反思”的意思,“强令(他)到……观摩学习”;全句可译为:“滏阳有个叫焦通的人,侍奉双亲礼数缺失,被他的堂弟告发。彦光没有治他的罪,带(他)到州学,强令(他)到孔子庙去观摩学习。”
(1)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3)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4)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词类活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2)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4)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策、驱使)
(5)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
【一词多义】
(1)策:A.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策、驱使)
B.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
C.策勋十二转(记载)(《木兰诗》)
(2)食:A.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
B.食之不能尽其材(动词,喂养)
C.主人日再食(提供伙食)(《送东阳马生序》)
(3)其:A.其真无马耶(“岂”,难道,表反诘)
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
C.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愚公移山》)
D.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助词,不译)(《捕蛇者说》)
E.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岳阳楼记》)
F.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它的)(《岳阳楼记》)
G.常蹲其身(自己的)(《童趣》/《幼时记趣》)
H.不能名其一处也(其中的,与数词连用)(《口技》)
I.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捕蛇者说》)
J.视其缶,而吾蛇尚存(那,那个)(《捕蛇者说》)
(4)意: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醉翁亭记》)
C.目似瞑,意暇甚(神情 )(《狼》)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内容 )(《伤仲永》)
E.宾客意少舒(心情)(《口技》)
(5)道:A.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B.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陈涉世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今异义】
(1)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2)执策而临之(古义: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
【重要句式】
马之千里者(千里马,定语后置)
【重要词语】
(1)故虽有名马(所以)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仆役)
(3)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4)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重要句子】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使它的才能充分发挥,听它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呜呼,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文法提示】
(1)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2)写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伯乐:喻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不重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中考链接】
(2012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7-31题。(12分,30题4分每小题2分,其他每题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文略)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能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 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若见而不收养
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C.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D.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9.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
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多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
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师要解疑答惑,指导方法
古诗文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近,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四、联系生活学习文言文
“文言”和“白话”二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学文言。以学习《童趣》一文为例。文中“以丛草为林”中的“以……为……”是常用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把……当做”。其实学生在生活中早已接触,“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媒体宣传的主题,被配曲传唱,学生早已理解并记忆。本文中的“以……为……”与其中“以……为……”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教师把文言文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强了记忆效果。
一、 确定自读目标
教学文言文的重心应该放在“自”上,始终不能忘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拐杖。不能因为学生对古代的人物事件以及语法知识不太了解,就急着“填鸭”,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读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引导必须做到要言不烦,提纲挈领,才能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内自读。
培养学生自读的第一步,就是要帮助学生确定具体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会如盲人摸象,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目标可从课文的基础知识、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来确立。
例如: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时,确立的目标可以有这样几点:
1 弄懂字词句的含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受?
但是目标不能太多,太杂乱,要做到具体、明确、精要,并且应该形成由易到难的序列,同时教师要善于铺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射箭有了靶子,当张矢而射击的。学生心中有了“谱”,加上教师在方法上的精当指点,自然会兴味盎然地沉浸到自读的氛围中去。
二、 阅读筛选疑难
在进行文言文自读时,“三步读书法”即“略读―精读―略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略读
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根据确定的目标,捕捉最关键的信息,但不求“甚解”。这一步骤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但是还有很多疑惑急待解决,所以学生会更急于深一层地阅读。但是教师必须要抽查略读成果后,再让学生进行下一轮的阅读。
2 精读
这个环节是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过程。学生可以参看课本中的注释、查阅工具书,根据学习目标,用规定的各种符号划出生字、多音字、难词(通假字、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同形异义词等)、关键语句(中心句、关键句、名言警句、难译释句等)等等。最好在疑点难点旁边还作些眉批。教师巡回指导。
3 略读
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自读目标,对照自己精读所做的圈点,得出自己的结论。把疑难问题归纳汇总,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三步读书法”可以让学生把文章中较为浅显的知识,自己搞懂学会。而经过筛选的问题,则正是课文中需要深入理解的东西。这些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交流探讨。
三、 交流探讨解惑
在学生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收集学生对于目标中未解决的疑难问题,集体讨论。这种切磋式的讨论虽然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但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集思广益,切磋越充分,越深入,释疑就越准确,越深刻。况且学生自释疑难猎取知识,较之由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更具主动性。
遇到学生讨论也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难,教师可从旁指导,但是要本着赠网的原则,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让他们在获得答案的同时,不仅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能力也同时得到培养和提高。
例如当学生困于“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的“福”时,则授以“鱼网”―“副词后的名词都活用为动词”,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当学生困于“吾以捕蛇独存”的“以”时,则又可以赠一张网:启发学生将“以”的几种义项分别放入该语境,能使上下文意通畅的便是。
对于共性疑难问题,教师更可放手让学生讨论,自己在旁边只需指点江山,让学生们去激昂文字!
四、 自主设计练习
在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设计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地设计练习,既可以使他们居高临下地把握全文,又可以准确地抓住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文言文的一种好办法。但是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要瞄准学习目标,按由易到难的层次,科学地设计题型。
教师可以在指导中列出以下几种题型以供学生参考:
1 判断型
这种是非题设答案数种,要求判断正误,从中选出最佳答案,并说明选择理由。适用于对文章基础知识的考查。
例如: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
(1)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 生病
B 痛苦
C难困苦不堪
(2) 寻向所志
A 探访
B 寻找
C 不久
2 连贯型
这种题型是由一组问题组成,各个小问题之间互相衔接,连续性很强,通观整个问题设计,又好似串珠式的不散不乱,整体性强,如《醉翁亭记》就可设计如下问题:
(1)本文一共写了几种乐?
(2) 这几种乐是不是在一个层面上?
(3) 作者的乐是指什么?
(4)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几个小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既轻易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触摸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
3 搭配型
这是一种将几项内容交错给出答案的题型,先分辨出每一对象的特征,然后找出与这一特征相联系的概念,从两者的一致性上正确搭配。如找出下列文章的作者等。
4 比较型
这种题型是将相近的一组内容或形式排列在一起,进行辨析比较它们的异同。
设计这种练习,既便于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又可以系统地、明确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设计古今词义的比较、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比较、同为类型文章结构的比较、思想感情的比较、写作手法的比较等等。
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妻子、绝境等词古今意思差别很大,要能通过比较区分。
又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在思想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欧阳修与柳宗元同样被贬在外,但是《醉翁亭记》与《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表达的情感有很大的不同,区别在哪里?
这些题型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各种题型。这项活动可以促使每位学生都有做老师的自豪感,孩子毕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有命题的权力,有考查别人的兴趣;同时他们也以能回答出别人的考题而兴奋和自豪。他们设计的问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会使课堂呈现出轻松活泼又镇定有序的良好状态。
五、 迁移运用
自读本身就是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能力训练的实践阶段。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自己在课堂上所学过的古汉语知识,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迁移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迁移的途径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迁移:
1 同因性迁移
由学过的课文迁移到课外体裁相同、内容相关、写法相似的文章,横向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例如:学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后,可以阅读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两篇文章的体裁、内容、写法都极为相似,可以让学生阅读文章,疏通文字,找出文章相同和不同之处。
而就文言文的教学的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言,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初中语文教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更侧重于对于文言字词的解释以及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往往两三节课上下来,对文章蕴含的思想简单地提一下甚至没有涉及。这样以来,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就只能局限于一种比较片面的字词句的接受,而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因而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学生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教学效果不明显,可谓是事倍功半。怎样才能走出这死胡同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措施与同行交流。
一、重视朗读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经常采用的训练方式。在我国古代,读书学文就非常注重熟读与背诵。学习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诵读大量诗词佳作,并且其中有些要熟读成诵。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皆被绮绣”一句中的“被”不读“bèi”,而应读“pī”。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中的“黑”不读“hēi”,而应读”hè”。还有一些生僻字,比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中的“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就因为这样,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范读可以播放名家的朗读,教师有朗读功底的也可以自己朗读,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下。比如说在教学《三峡》时,我选取了一组画面:三峡的春夏秋冬图。边听边放图片,配以背景音乐,把学生带进文言文意境中去。通过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如何激发读者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下。
1注重导语设计。在教学文言文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核舟记》时,先讲一个故事:古时候在一次科举考试时,监考官抓住了一个作弊者,那人还狡辩,说要监考官拿出证据来。一些官员搜变了他全身及所有的东西都没找到,那人更理直气壮了,结果监考官凭借着丰富的知识拿到了证据。让同学们猜猜他的作弊材料藏哪儿了。学生非常好奇,纷纷猜测,都猜不到。最后我告诉他们,他把材料刻在几粒米上了。学生很惊讶,然后我在多媒体里放了一组微雕艺术品,最后放出一张课文的还原图,问学生这么多的东西、人物都要刻在一颗桃核上,可能吗?引出课文。这样学生很有一种欲望去读懂课文了,学习主动性也就激发出来了。
2指导翻译方法。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采用“满堂灌”,是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不漏的记下,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
3创设情境。文言文因其年代距今相对久远,语法和语意情境,文本生活情境,人物的情感情境等大大脱离当代中学生的语法习惯、生活习惯、情感习惯、社会认知等,因此“情境还原”可以作为激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会因此“意会神通”。以《曹刿论战》为例,还原人物的讲话用意和语气语调,再现一个真实的君臣对话情景;还原语法和语意情境,译着读就可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配置再现 “生活和时代情境”,学生就能领会曹刿的政治远见、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鲁庄公广开言路的贤君形象。这样,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学习与文意理解学习互为阐述、交相前行、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活。
(三)学会知识的运用。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常见的通假字:“说”通“悦”,“反”通“返”,“亡”通“无”,“见”通“现”,“识”通“志”,“有”通“又”等。又如词的古今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于是(古义:“于”,“是”连用\今义:是表顺承的连词),妻子(妻子和儿女\今仅指妻子),但(只,副词\今常用作转折连词)等。一词多义:故:①旧的②所以③原因;许:①赞成②答应③左右,等等。某些词类活用。倒装句有几种情况: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其中的一些标志性字;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某些重点文言虚实词的多种用法,如“之”“其”等;古代的文化常识……掌握了这些规律,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善学。
学生阅读前,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类,然后运用知识的规律去指导学习新的知识,其主要步骤是由知识复习到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在第二次阅读中,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这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重视课外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不断地从课外学习文言经典,还要把课内学到的内容尽量运用到课外,要遵循“精读与博览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我们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从大纲出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训练目的性强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对于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推荐一些文章,让学生对照着大纲要求,自己用掌握的方法去学习、理解,让学生在这种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读半文半白的古代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厌倦,又学到了文言知识。
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不管怎么样,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力量,积极地找寻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只要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一定会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2001年七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 1998年2月《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一、兴趣是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病人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人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还有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除此以外,教师的教学设计也要别出心裁,而在教学设计中导入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引入课文;调动学生已有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来引入课文;下载与课文相关资料导入课文等等。
二、诵读要强练
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豪苏轼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在阅读上下工夫,想通过什么别的途径获得一把可以打开一切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那只是一种幻想。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加上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些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再如教学《出师表》一课,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且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其结构亦条理分明。但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三、重视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今”,“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还有学习文言文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迁移的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以《王冕求学》作为迁移材料,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刻苦求学的重要性。既巩固了文言知识,同时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四、改变教法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特别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更是担心学生读不懂,就采取“教读――解词――串讲――翻译”的方法教学,这种 “注入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初中学生普遍对文言文产生畏惧感,学起来没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初语”新大纲“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的要求,改过去教读文言文课文为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课文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一)给予提示,明确要求
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或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要么来一点有趣的“引子”,讲个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等等。这样的课前提示,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给学生自读文言文创设一定的条件;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给予提示之后,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如要识字解意,要多读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将课文初译出来,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在要求中还应体现大纲教材单元和课文的目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文道统一。所以在提示中还应明确提出、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要求。
(二)阅读思考,学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