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家访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然而在江西进贤县,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以县委书记领头的县级、乡镇级领导班子在工作最繁忙的周一热情接待来访的群众,耐心地聆听他们表达困惑和诉求,或当面解答、或做好记录;周二,县领导亲临生产一线、到田间地头,了解企业家的想法和难处、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向企业家取经、向农民朋友请教;周四,乡镇领导下访;周五对走访过程中遇到的未能当面解答和解决的问题,按约定进行回访。他们将这套方法称为“一二四五”工作法。
“表面上看似简单的工作日程安排,其实是处理群众工作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无数次对‘民情家访’活动成效规律的探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春苗教授这样评价。
人民论坛:“一二四五”工作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制定出这套方法的?
王敏:简单来说就是周一领导开门接访,周二县级领导下访,周四乡镇领导下访,周五领导约访、回访。
我们结合以往的走访情况、借鉴其他县市的经验摸索出的这套“一二四五”工作法,就是想让群众的意愿和困难在一个周之内得到满足和解决。不拖沓、不敷衍、不回避,让问题显露出来并尽最大努力予以解答和解决,这样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才能避免矛盾累积造成严重后果,这就是我们找到的规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化解矛盾是有规律可循的。将问题化解在一周内,决不允许拖沓和敷衍,就是对规律的最好运用。
通过半年来的有效实践,我们共接待上访群众198批2288人次。县级领导共下访1300余次。一季度,全县共化解积案100余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1000余个,赴京上访保持零记录,赴省访、到市访同比分别下降50%和62.1%。
人民论坛:窥一斑见全豹,赴京上访零记录的背后是各级干部的“辛苦指数”,这套方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想必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王敏:我结合我们实际开展工作的一些情况从四个方面说说。一是促进了社会和谐。各级领导干部把上访群众作为亲人来看待,把百姓难事作为家事来对待,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及时回访,着力化解群众心中“疙瘩”,全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二是加快了项目建设。挂点县领导每周走访,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改进了干部作风。各级干部不仅是从酒桌、饭桌、麻将桌上走到了办公桌、会议桌前,更走进了项目现场、深入了基层一线,成为辖区“一亩三分地”上的“百事通”。四是夯实了基层基础。县级领导在走访挂点乡镇、挂点村的过程中,全力协调村级“两委”换届各项工作,确保了顺利换届,夯实了基层基础;另一方面,所有村级组织的书记、主任,经常性地走访辖区内住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消除了矛盾隔阂,增进了理解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踏踏实实干工作、全心全意为民排忧解难,不靠政绩立牌坊、要用民生立口碑。
人民论坛:看似简单的日程安排,其实是各级干部用心、用情去解答的服务命题,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不少好经验供其他县市借鉴。
王敏:借鉴谈不上,每一个地方社情民意不一样,做工作要结合自身实际去开展,不过我们也总结了几条启示供大家参考。
一是常接地气才能赢得人气,只有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做实事,才能获得百姓的信任和尊敬;二是高位推动才能上下联动,上行才能下效;三是创新方式才能不流于形式;四是机制长效才能确保实效。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告诫我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进贤县用“一二四五”工作法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了新时期“干部上山下乡”的华章。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创业起步”课程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开设的侧重于素质教育的新型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创业启蒙教育课。课程目标是依托专业,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具有创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高校精品课程。2005年成为面向北京市高职院校开设的校际选修课。2007年团中央全国青联为该院授予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称号。2009年被评为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该校“创业起步”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着重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一、“导” “学” “做”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该校教学团队根据创业教育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层次的定位以及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导”“学”“做”循环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导”——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启发和指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阅读案例、准备角色扮演等;“做”——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企业提供的项目,自主地选择项目进行创业体验。努力使学生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整个创业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形态,是对以往静态的、完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作为设计员和指导者的姿态出现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灌输知识的填鸭者。在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指引下,被动的灌输性学习变成了主动的研究性学习。
为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获得创业环境的亲身体验,该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设计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它包括七个部分:第一,企业家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来自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家,讲述他们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给学生以极大的触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校内实训,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营经验。组织学生在学校内部尝试一些简单易做的商业项目,进行创业基本技能实训。第三,校外实训,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团队组织了大量的校外实习项目,包括市场调研、采访企业家或创业者、参观创业项目展览等,还与北京丽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使学生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企业。第四,创业俱乐部,使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可以共同成长。KAB创业俱乐部是学生自愿发起的校内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企业家访谈、企业走访、商业计划书竞赛、模拟企业经营等创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第五,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机会,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可以入驻“创业工学坊”。第六,“创业工学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依托专业进行创业实践的平台。为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业,该院实行创业导师制,帮助学生进行校园创业。一个创业项目从创意到形成商业计划书,从筹措资金到启动项目,都是由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创业工学坊”则为这一全程实战提供了实践场所。第七,自主创业,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教师团队筛选出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创业起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创设的虚拟情境促进学生体验企业经营,通过创业体验使学生更为理性地思考创业与就业的相关问题,处处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
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创业起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始终贯彻立足于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指导方针,灵活运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法无论多么荒唐和疯狂,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第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形成一个明确创业思路,并自主策划、运营一个小项目。第三,嘉宾访谈:嘉宾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可以是成功企业家或知名人士,通过访谈形式使学生走出学校,使校外导师走进课堂,树立积极的榜样,分享创业心得。第四,角色扮演:以表演的形式来反映某个设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第五,商业游戏:在教室里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再现商业企业运营情景的机会。将学生分为几个团队,展开相互间的商业竞争与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新奇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能从游戏中获得许多灵感启发。第六,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个别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的现象出现。第七,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案例教学。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学习对象,还能够和案例创作者展开面对面交流,加快学生的能力成长。
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主体由教师变学生,教师角色由专家变为学习伙伴,学习重点由学习知识变为了解过程、体验角色,学生活动由单独学习变为小组学习,氛围由竞争变为合作,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产出,学习态度由依赖变为独立,学习过程由固定变为弹性、灵活,对待错误的态度由尽量避免变为吸取教训,评估方法由考试测验变为描述现象与结果分析,教学目标从实践论证理论变为理论指导实践。
三、突破性创新型的考核评价机制
引入市场导向的新型教育理念,传统书面理论考试成绩压缩到只占10%,通过考试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用的创新型考核方法有如下两种:(1)项目导向法。各个小组将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相同的商业项目,在竞争中真实体验商战的氛围,在合作中考核学生的合作盈利能力,使学生们在模拟实践中体味到市场的真谛。(2)市场检验法。评委通过学生讲故事判断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评价过程做到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和市场评价相结合。通过市场评价导向,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型的体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创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
四、实践型的“创业导师团”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核心工作,只有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精品课程的高水平建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统的教师团队不经改良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因此,该院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该团队共由14人组成,其中5位是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专兼职教授、2位初中级职称、2位知名企业家、3位创业者,其中奋战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家参与授课占总课时的30%。教学团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双师结构”特征明显。团队中有北京市高职院校教学名师,一直积极从事青年创业指导工作,在团中央创业教育培训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教师年龄结构梯队分布合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做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学院特别重视师资培养,邀请包括姜大源教授在内的众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培训,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创业教育、去英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培训。目前为止该团队已有9人获团中央和国际劳工局颁发的“创业讲师”资格证书,1人获“北京市金牌培训师”称号,3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创业导师团”教研创新的学术氛围浓厚,近年来累计主持或参加了八项创业研究类科研课题项目,发表了十余篇创业类教学研究论文,主编和参编教材五部。这样的团队保证了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际经验的支撑,很好地承担起了对学生创业理论、实践指导、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教学任务。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
1.引进高端电子教学技术,搭建先进的教学平台。该院2002年引进劳动部远程卫星创业教育平台,内容包括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经营、虚拟项目运作等仿真操作。2003年建成精品课程网站,满足学生在线学习需求。精品课程网提供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讲义(ppt)、考核方案、案例及大量视频资料,实现了全部教学内容电子化。2003年该院引进国际青年成就组织模拟经营电子教学平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真实完整的企业环境,通过网上经营、比赛,训练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2004年该院机电专业学生获北京市商业挑战赛网上模拟仿真经营三等奖。2005年引进ERP沙盘模拟教学平台综合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ERP模拟沙盘是利用实物沙盘,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2008年开始引进“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该平台通过大量实训让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
一、以“和谐”为前提,积极构建和睦师生关系
和睦师生关系,就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团结友爱、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它是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它对加强班级工作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健康的人际关系。构建和睦的师生关系,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需要,创建“团结、拼搏、奋进、创新”班级教育管理,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尊重学生天性的需要。
在构建和睦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和爱戴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天性。其次,要提供展示学生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认识、观点,谈自己的活思想、心里话。再次,要与学生一同学习,研究新问题,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同时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老师就在他们旁边,是指引他们不断进步的真正朋友与贴心人。
二、以“情感”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情感,即道德感情,它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伟大导师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在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产生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部动力。”[1]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培养其上进心,发挥其特长。而个性则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兴趣、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内容。
正因为这样新世纪的班主任应该是人格饱满的生活强者,是学生潜能的挖掘者,因此,班主任必须从学生所接触的身边小事中去帮助他们,从身心健康方面去关心他们,从思想及言谈举止方面去关注他们,绝不能用“一杆秤”去称他们的体重,用“一把尺子”去量他们的身高,而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哪怕是找学生谈话,也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艺术去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否则,就会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对学生极为敏感的问题的处理,一定要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从而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以“博爱”为核心,大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所谓博爱,是从学生的思想行为、灵魂深处、身心健康、心理素质、文明素质、学习、纪律、团结等方面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爱戴心理。它是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在教师所教的学生身上能印证出教师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正好是学生闪光点的呈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引路人。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教师要以一颗真挚的博爱之心,去耕植师生深厚的道德情感。班主任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就要与学生屈膝谈心,要善于抓住其优点,树立起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对“留守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学困生”的教育管理,班主任必须用“母爱之心”去关爱、帮助、教育感化他们,这是班级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在家里都缺少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有的保持沉默,有的行为不端,有的甚至我行我素。在学校,有的留守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困生常违反校纪校规。有的说谎,欺负小同学。在社会上,有的迷恋于游戏等等。这说明,目前对:“留守儿童(子女)的教育普遍存在三个不利,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不利,对儿童的文化学习不利。”[2]就我带的初08级1班54名学生中,属单亲家庭子女的有6名,属学困生的有9名,属留守子女的有16名。为此,我曾多次分别走访了有关学生的家长,使学生家长真正意识到了学校老师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随时都在挂念、关爱、帮助、教育他们。在家长的监护人的密切配合下,使上述现象和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近些年来,我特别注重家访工作,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都能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来加以很好的解决。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与家长取得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是班主任“母爱之心”的奉献与倾吐的缩影之一。
正因为如此,我常对学生进行既严格又耐心的教育,把“微笑”、“宽容”带给了他们。“微笑”是母爱之心的倾吐,是爱的奉献。而“宽容”实际上是一种严的表现,没有适度的宽容,当然也就会失去严格,失去了严格也就失去了爱。宽容的实质就在于要更加尊重对方。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微笑也好,宽容也罢,都是对学生“母爱之心”的呈现。
四、以“发展”为向导,强化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1、要培养学生,使其树立科学发展观
以“发展”为向导,就是要培养学生,使其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谓科学发展观,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又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这里所说的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振兴,科学技术的振兴离不开科学技术人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科学技术要振兴,教育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一是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一个科学性、综合性、艺术性很强的科学。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使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德、智、体、美、劳以及各种素质(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各种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使其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建设者。
2、要培养学生,使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科学人才即科学人才观念。王锋在《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思考与分析探究》撰文指出:“科学人才观念是识别认定人才的基础,是实施人才工作战略必须树立的科学人才观念。科学人才观念的树立既要求拓展传统的人才观念,又需要归纳整合现代人才观念,更需要充分认识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科学人才观念的树立,不能脱离人才成长的历程。”[3]
人才,凡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科学发展做特殊贡献的人。
实践证明,学生各个方面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而这些潜力的挖掘,要以“发展”为向导。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展示才能的时间、空间、平台。这样才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思维,开导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素质能力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个性的现代人才,具有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已成为本世纪班主任、科任教师的重要任务。
五、以“创新”为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发展的竞争。创新是当代教育发展的灵魂与目的。为此,必须做到:
1、要充分发挥班委一班人的积极作用
班主任要从思想、行为、团结、学习方法等方面积极主动帮助班委同学各司其责,发挥作用。在工作方面,要大胆放手,充分信任,使他们及时反馈来自同学的信息、活思想。班委一班人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他们是营造良好班级学习氛围的基础与骨干力量。
2、班主任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课,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小组活动,参观科技展览,制作一定数量的科技模型,如:飞机、轮船模型等,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理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要突出一个“新”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游祥国撰文指出:“人格教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受教育者的能力诱发出来,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唤醒完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新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4]同时,创新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热忱、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情感的发展。这说明创新与教师素质能力密切相关,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作为每一个班主任来说,应具有“忧患感、紧迫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具有“喜悦感、胜利感”,同时也才能具有超前意识,进而才能努力拼搏,勇于创新。而超前性、时代性、创造性已成为新世纪班主任工作独特的最显著的特点。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打开其心灵钥匙,点燃其智慧火花,激发其思想情感,挖掘其潜在能力,调动其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能力。
总之,班主任在实施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以诚相待,真正做到六个“把”字。即:把爱心与耐心奉献于学生;把鼓励与鞭笞赠送于学生;把尊重与宽容呈现于学生;把热情与关爱展示于学生;把知识与创新耕植于学生;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学生。这就是新世纪班主任工作的落脚点。
和谐、情感、博爱、发展、创新是学生发展进步的阶梯,是学生前进途中的不竭动力,是本世纪班主任的“主旋律”。在当今时展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应抛弃生锈的“钝刀”,持着锋利的“宝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永远伴随着学生,使其敢于攀登,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 叶上雄主编《中学教育学》(1994年10月第四次印刷)
[2]《工人日报》2004年9月9日
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文娱产业步入高速增长的新时期。艺人经纪公司对于中国来说还属于新生事物,2002 年 10 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文化部令第 25 号)正式实施,第一次允许在公司名称中使用经纪一词。艺人经纪此种全球通行的影视服务,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不可小觑。当今社会,绝大部分艺人无论个人或团体,素人出身或演艺院校毕业均签约于经纪公司或工作室,由专业团队培养、规划其演艺生涯并打理演艺业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影视剧出演、舞台活动演出、唱片/单曲打造、节目主持、时尚走秀、广告代言、公益活动等等。
国泰君安在报告中表示,在经济放缓所引发的口红效应下,由于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世代年轻人的娱乐消费偏好,未来高水准的全能型艺人在国内将供不应求,预计到 2020 年,内地艺人经纪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30%左右[1]。但与此同时,一方面,艺人市场青黄不接、艺人同质化严重、艺人与经纪公司纠纷等现象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艺人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资本与媒介的策划包装下,艺人越来越呈现出商业产品与媒介品牌的特性。由此可见,如何运营、维护好艺人这一特殊产品,成为亟需切入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第一,挖掘艺人特殊属性,明确经纪公司艺人定位。目前娱乐消费市场上存在的艺人同质化严重、艺人转型失败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经纪公司对艺人特性的认知不够深入。本文把艺人视为一般商品和特殊媒介产品的结合,并分析其偶像特质,对艺人经纪公司培养与打造艺人、深入挖掘艺人潜质并进行市场定位及营销包装提供理论参考。
第二,为艺人经纪的具体运营提出针对性策略,促进艺人经纪行业良性发展。根据艺人经纪的人文性特质,分析艺人产品的生产策略;根据艺人经纪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型,分析其市场管理策略;根据媒介生产与传播的品牌性,分析艺人经纪的品牌传播策略。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第一,本文综合运用跨学科分析,研究视角另辟蹊径,独具学理价值。在以往,艺人仅被视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从文学、戏剧学角度来研究,而本文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理论进行交叉分析,把艺人作为特殊的人、商品及媒介产品来思考,总结出艺人身份的多重属性,并通过挖掘艺人经纪的相应特性从而得出艺人经纪运营策略。此研究切入点独具新意,弥补了学术空缺;研究思路层层深入,具有理论深意。
第二,本文全篇论点与论据均紧贴时代,为现有艺人经纪理论提供及时的学理补充。由于社会及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艺人多重属性也越来越突出。而以往的学术研究往往过于陈旧,现有的研究又流于案例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逻辑。本文应恰好能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增添时代感并提供学理补充。
1.2.2.2、 实际意义。
本文所有案例及论证分析都基于实际、紧贴时代脉搏,故所得出的策略建议对企业、市场及社会良好可持续发展具备启示作用。从企业角度来看,据业界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国内会出现至少 3-5 家市值 200亿量级的专门型艺人经纪类的上市公司。随着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陆续推出泛娱乐战略、大文娱计划,华谊、光线等传统大型民营影视集团依旧坚守,艺人领域作为核心资源,即将成为必争战场。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艺人经纪的运营与管理,将成为企业杀出红海的制胜法宝。从市场角度来看,泛娱乐势不可挡,资本不断涌入,给市场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市场规制及行业规范的出台、对中国艺人经纪产业的合理引导势在必行。从社会角度来看,在新媒体语境下,艺人属性又产生许多新的变化,本文从新的角度去及时把握、分析变化,以期对中国文娱市场发展产生良好积极作用。
1.3、 文献综述。
根据作者文献检索和资料搜集的结果,艺人经纪的相关着作存在不多,尚未形成成熟理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艺人经纪的概念还未有明确定义,因其属于文化经纪范畴,主要服务对象是艺人,由此笔者参照文化经纪的概念,把艺人经纪定义为:在文娱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中介服务(居间、等)并收取佣金的行为,业务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影视剧出演、舞台活动演出、广告代言等。另外,针对明星、艺人、偶像、演员四个易混淆的概念,笔者参照较为成熟的日本娱乐圈的划分标准,作以下说明:明星更多时候是指代一种属性,演员、偶像、歌手、主持人有了名气的都可统称为明星,我们甚至还讲政界明星、体育明星等等;艺人指代一种职业,演员和偶像是艺人职业下依据工作内容细分的小职业。本文选取的艺人的研究范畴即广义上的娱乐工作者,包括且不限于演员、歌手等。
1.3.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艺人经纪产业起步较晚,相关学术着作也存在不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尚未形成专着。关于艺人经纪的概述可在文化经纪的相关专着里略见一二,如:颜海、彭桂芳、蒋冬青主编的《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中只在文化经纪职界一章中提到演艺经纪人,略述了演艺经纪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专业素质要求、认证制度、自律与行业管理。其他相关专着还有胡晓明、肖春晔编着的《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何衡主编的《经纪原理与实务》、蔡正鹤主编的《文化经纪人培训教程》、肖学文主编的《经纪人与文化市场》。笔者在中国知网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上以艺人、明星及经纪等关键词进行交叉搜索,发现与艺人经纪相关的电子期刊共达 29 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艺人经纪产业商业运行模式、艺人经纪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艺人营销推广策略、经纪人制及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
第一,关于艺人经纪产业商业运行模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艺人经纪产业商业运行的最优模式。贺朦的硕士论文《中国演艺经纪产业盈利模式研究》探讨了演艺经纪产业商业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并详细剖析经纪公司和经纪个体的盈利模式。文章认为,目前我国演艺经纪公司盈利模式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运行机制不成熟;相应利润屏障未建立;完整产业链未形成,盈利模式单一[2]。邱乐乐的《民营影视企业价值链整合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提出艺人经纪是民营影视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业务之一,可与电影、电视剧业务协同发展。这有利于集团在价值链条上进行资源的配置优化、提高利用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李扬眉的《国内外艺人经纪业运作模式比较及探讨》对日韩、欧美、香港的艺人经纪模式进行了特点分析与比较,归纳出成熟艺人经纪行业的共同特点:产业链式运营,集团化背景;专业化程度较高;执业环境规范,行业法规完善。袁玥(2010 年)详细剖析美国娱乐经纪业四巨头,以中介视角切入,分析美国娱乐经纪公司的商业模式。在美国,由于娱乐业内的反垄断传统,经纪公司的独立性与中介性更为显着。陶陶的《浅析韩国娱乐经纪公司商业化运作模式以韩国 S.M. ENTERTAINMENT 公司为例》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从前期准备、产品制作、产品营销、后期盈利四个阶段探讨以 S.M.为代表的韩国娱乐经纪公司商业运作模式特点,通过对韩国流行文化商业化的分析,得出对中国经纪公司的启示。
第二,关于艺人经纪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关于此方向的研究,学者们大多采用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公司内部运营。王杉的《影视经纪公司运营模式研究》引入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理论,勾画出影视经纪公司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并分析其核心竞争力来源。文章把经纪公司的网络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纯经纪模式、联盟模式、一体化模式[3]。杨德玲发表的《明星制造: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以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依据,认为明星产品的制造和价值创造契合产品生命周期规律:从市场导入、成长、成熟到衰退。文章创造性地提出明星四层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并为经纪公司有效维护与延长明星生命周期提出合理建议。崇袁的《娱乐经纪公司的品牌经营研究以 S.M. Entertainment 为例》从品牌角度入手,结合韩国娱乐经纪公司 S.M. Entertainment 的成功经验,提出打造娱乐经纪公司形象标签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娱乐经纪公司的经营不应止步于内容制造,应从艺人主导转向经纪公司品牌主导,实现品牌化经营转型。
第三,关于艺人营销推广策略的研究。
国内的明星包装及艺人推广策略还未形成成熟体系,学者们大多运用对比分析法,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成功经验给予内地艺人营销以启示。胡小奇的《中国内地明星包装与推广系统研究》旨在探索出一个适合当代中国大陆的中国明星包装与推广系统。文章基于内地明星包装推广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法、中外对比法,通过剖析喜天影视传媒实例及欧美明星制范式等研究明星的包装与推广系统。陈耀竹、胡如虹的《台湾经纪公司评选新艺人之研究》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在模糊环境下为台湾经纪公司构建了一套评选新艺人的模式。谢一冰(2012 年)运用案例分析法、中外对比法,通过对华谊兄弟的明星运作模式的剖析,探究适合我国电影产业的明星制体系。
第四,关于经纪人制及法律法规建设的研究。
此方面研究大多来自于法律方向的相关学者,专业性较高。张建凤(2010 年)通过分析美国创新艺人经纪公司成功经验,探索美国明星经纪人制度及其成功之处,对比我国的明星经纪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对完善我国明星经纪人制度的几点启示,如建立明星经纪人的培养与审核机制、加强明星经纪人法规建设等。唐燕蕾(2008 年)通过剖析我国内地现阶段的明星经纪人制,归纳出现存问题:经纪团队专业人才及职业素质的欠缺;行业协会或其他自律组织的缺位;经纪人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经纪人素质建设、自律组织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于涛的《我国演艺经纪制度法律研究》从法律角度入手,对演艺经纪合同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如经纪合同的性质、生效要件、双方权利义务、解除方式等。文章针对演艺经纪合同中分成比例及合作期限不合理、双方权利及义务不对等等诸多乱象给出了对应指导意见:针对演艺纠纷的司法解释的出台、经纪合同的备案审查等等。
除此之外,笔者还搜索到一些实例调研及访谈整理,虽学术水平不高,但却存在不小的实际意义。赵宁宇、杨紫苏等人的《中国演艺经纪公司调研报告》通过对中视影业、拾捌文化、上海唐人、光线传媒、君为天美、唐德凤凰、荣信达、金英马、小马奔腾、华谊兄弟的实例研究,分析中国演艺经纪公司和演艺经纪人制度的积极意义及负面影响,并提出战略展望。李小虫的《纵论经纪 解析韩流与韩国 DR 公司中国艺人部经理沈凌对话》提出经济活动是一种市场活动,经纪活动中,需要把艺人身上被大众广泛接受认可的特点放大推广,进行市场化包装。张琛的《演艺经纪:
从个人价值到品牌价值》立足蒲剑教授与黄晓明工作室 CEO 黄斌的访谈。文章提出:品牌意识是演艺经纪业的基石;输出主流价值观是品牌运营的关键;人才储备是经纪团队成长的原动力。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于艺人经纪的研究积极性很高,一些领域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总体创新性不够;对艺人经纪公司的运营模式研究多停留于表面,并未挖掘其产业特性形成深入研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与中国学者对于艺人经纪产业的学术探究相比,以西方学者为代表的国外研究相对较早,但时至今日,还并未形成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系统性权威论着。当然,国外对艺人经纪产业的探究更加成熟与丰富,其中不乏一些深入性研究可为中国内地的艺人经纪产业提供理论补充及借鉴。外国学者关于艺人经纪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经纪人制度的研究。
从笔者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西方学者集中于对经纪人制度进行研究,他们大多以法律视角出发,分析艺人、经纪人、经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探讨经纪人制度的发展完善。欧美等国的演艺经纪人又称为明星人,即在好莱坞,经纪人(明星人)担任着演员(明星)与制片人之间的桥梁作用。Slater.R.在其着作《好莱坞首席明星人》中,对头号经纪人 Michael Ovitz 及其领导下的 Creative ArtistsAgency(创新艺人经纪公司)做了深入分析及挖掘。在这之后,国内学者王贤清、万山对此着作进一步归纳整理,更系统的研究 CAA 模式及其发展,形成着作《好莱坞操盘手》。Koh Siok 和 Tian Wilson 研究经纪人、经理人与艺人间权利的约束与制衡,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过程中的博弈与冲突。此外,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与传播教授Janet Wasko 的学术巨着《How Hollywood Works》对好莱坞电影产业下的经纪人制度进行深入剖析。2015 年 JL Ordelinfont 在《Vniversitas》上发表的的学位论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演员及歌手的经纪合同为案例分析了相关法律制度。
第二,关于艺人经纪产业盈利模式的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还未成体系,可零散见于一些经典的经济学专着中。关于盈利模式,国外的学术思想根源来自美国学者 Adrian J. Slywotzky 的《The Profit Zone:HowStrategic Business Design Will Lead You》,他提出利润区来自盈利要素间的匹配度,盈利模式即要素间的组合和匹配模式。奥地利经济学家 Kirzner 从市场信息的角度对产业盈利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Kirzner 认为企业家本质上是一种经纪人,他们担任着市场缔造者的职能,善于感知市场、捕捉机会、实现盈利。
第三,关于艺人经纪产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
目前涉及到艺人经纪产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学者们多以某一艺人经纪公司或某一演艺行业出发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成果足够深入却不够系统。美国西北大学营销学教授 Philip Kotler 和艺术管理教育家 Scheff Joanne 的着作《Strategies forMarketing: the Performing Arts》探究了演艺产业的市场发展和营销管理策略。美国中田纳西州州立大学教授 Geoffrey Hull 在其着作《The Recording Industry》中将音像产业的发展置于经济及历史语境下阐释,对其战略运作、生产营销等做了细致剖析,总结出一套美国娱乐业的运营发展规律。此外还有《New Developments for J AudreyEllison International Artists Management》进行 J Audrey Ellison 的案例分析,研究经纪公司的内部运作管理。
第四,关于艺人经纪公司具体业务的研究。
此方面研究多为明星包装系统、艺人推广策略的分析阐释,实际应用价值较高,但学理性不够充分。陈江燕编译的《欧美:明星是这样经纪的》对美式明星经纪体系进行了关键词阐释及案例分析,文中阐释了包装、明星制、优胜劣汰等相关概念。通过对好莱坞演员及歌坛明星如玛丽莲梦露、猫王等的经典案例剖析,总结出偶像本人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其形象的生命力有多强才是最重要的的结论。
文中创造性的提出商业化社会包装概念,阐述明星包装的重要意义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这种本不应存在的虚幻弥补了处于无尽信息与人际沟通之间的真空地带,化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虚幻而华丽的包装使明星走向神坛,吸引大众目光并成为平凡现实生活的最佳代言人[4]。
综合上述,国外学界对于艺人经纪的研究范围更聚焦、研究内容更前沿。但与此同时,艺人经纪独立的理论基础尚未形成,且研究领域过于聚焦,宏观视野稍显不足。艺人、经纪人与经理人个体关系的特性并不能体现产业整体的运作规律;具体业务的探究也无法解释艺人经纪模式的形成、运营策略的发展。
目前来看,尽管国内外学者积极性很高,艺人经纪产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整体看来,理论深度及宏观视野仍显不足。经济全球化带动的文娱产业交流碰撞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外学者们还需进一步探究,互相学习借鉴,共同促进艺人经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艺人经纪内容的相关专着、期刊论文等相关文献;在对文献信息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取真实有价值的信息。交叉研究法: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大众消费心理等相关理论对艺人及艺人经纪特性做出归纳总结。比较分析法:在部分章节的研究中,通过对我国艺人经纪公司运营管理模式与韩国、日本、美国等的对比,分析运营管理手段的优缺点,为内地艺人经纪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专家访谈法:通过与艺人经纪从业人员的访谈,了解艺人经纪行业前沿动态,保证数据真实性,验证资料准确性。
1.4.2、 研究内容。
本文正文研究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内地艺人经纪的实践分析:首先,笔者综合考虑我国法律法规、宏观政策的变化及行业内大事件,梳理出我国艺人经纪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归纳各时期特点:20 世纪 80 年代到 1994 年的艺人经纪雏形时期;1995-2004 十年间的传统艺人经纪时期;2005 年至今的艺人经纪再探索时期。其次,笔者针对艺人经纪产业现状梳理出六个发展困境,如专业化程度不够、传播渠道不便、利益分配不平衡等。
第二部分,基于艺人属性的艺人经纪特性理论分析:第一节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进行跨学科分析,对艺人的三重属性进行归纳界定。首先,是作为艺术创作主体和观照对象的艺人。笔者从物质、精神、技能三个层面来分析解读,包括艺人的外貌审美审异、人品道德等榜样对照、艺术表现再现水平。其次,是作为商业产品的艺人,他们拥有一般商品的四个特性:符合观众的消费口味与需求;可以规模化、模式化生产与再生产;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上交换价值;通过消费实现价值。最后是作为媒介产品的艺人。媒介产品具有四种功能,即监视环境功能、协调关系功能、传递遗产功能、提供娱乐功能[5]。作为媒介产品的艺人更多功能体现在娱乐产品及其服务上。这种娱乐功能的实现,一方面以媒介加以传播的样式得以呈现,另一方面以影视产品创作得以实现。作为信息源的艺人:携带当下大众文化的讯息,体现社会性;作为传播主体媒介公司产品的艺人: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加以策划、包装、生产,体现商业性;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艺人:要经历符号化编码、解码过程;作为媒介受众接收、读解的艺人:既有影视产品议程规定的客观性,也有被观众主体各自读解的主观性。第二节运用所得出的艺人特性分析艺人经纪三重特性。一是经纪公司以人为产品的人文性;二是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双效益性;三是媒介生产与传播的品牌性。
第三部分,把所得出的艺人特性及艺人经纪特性应用于艺人经纪运营策略中,从产品生产策略、市场管理策略、品牌传播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
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三:
第一,本文结合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进行跨学科分析,把艺人当作特殊的媒介产品来思考,得出艺人经纪的独特属性。再根据艺人特性及艺人经纪的特性,得出艺人经纪运营管理的对应策略。整体研究思路如层层剥笋,逐渐深入。
关键词:班主任 爱护 学生 激励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教育管理学生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生要有爱。爱是对学生进行一切教育的开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当班主任的日子里,我不仅在播种着知识和爱,同时也在加倍地收获着感动和幸福。
一、呵护——铺垫真情浓意的芳草地
爱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教育实践来看,用“微笑教育”来代替“斥责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几乎天天跟学生见面,天天要给他们讲求学和做人的道理,不能设想班主任以一副冷漠的神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或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实践证明,班主任采用不同的教育行为作用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班主任采用“微笑”作用于学生,学生在心理上对微笑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当学生喜欢这个班主任时,大都喜欢和他谈心,喜欢听他的课。
爱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够成材的期待。期待效应是巨大的心理效应。学生,一般是单纯的、希求上进的,即使最调皮的学生,也往往有不容掩饰的理性的亮光。班主任应当以亲切体贴的谈话,引导他们走出误区,期待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有些学生的有些毛病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形成的,要使他们改正就需要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做工作,采取个别谈心、与他们交朋友或家访取得家长配合等。千万不要与他们谈一两次就不耐烦、就灰心放弃,否则,作为一个班主任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健康成长”的任务。
二、关爱——建设团结奋进的队伍
我尽力在班内树立起一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班风,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体验到了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对学生的关爱主要从两方面着手:1.我自己对学生关爱。从组建新班开始,我就认真了解学生的情况,找学生谈心,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我班有几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我一方面鼓励他们向学校提出申请补助,同时又动员全体同学伸出帮助之手,成立班级助学基金,从而解决了几个学生的补课费、部分生活费问题;此外,我还帮助生病的学生买药、帮助没病的学生充饭卡、交费用等,使学生在班主任身上感受到了温暖,从而赢得了学生的信任。2.引导全班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为了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难,我还做好全班同学的工作,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了一股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风气。例如,班上有学生生病,同学主动为生病的学生买药、打饭等。另外,当班上同学发生经济困难时,大家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有的出现金,有的拿自己的饭卡给困难的学生打饭等。通过这些活动,使班内凝聚力大大加强,为班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激励——构筑全体发展的舞台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更显得十分必要了。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而后者具有求知的内驱力。内驱力源于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理想的层次愈高远,目标愈明确,提供的动力就愈强劲、愈持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如何激励学生提高理想层次呢?可以收集那些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的事迹报道、传记等,适时介绍给学生,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欲。2.变“苦学”为“乐学”。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科本身的价值以及学习它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即教学的深度、练习和考试的难度、作业量的适度,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再次,要注重情感激励,少批评多表扬。相信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学生走出“苦学”而进入“乐学”的境界。
爱是雨,是露,是风。班主任只有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吹绽学生的笑脸。面对不断发展的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形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始终坚信: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杂志。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the mea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n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two angle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refines the various factors in details. According to the impact factors,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cientif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251-03
0 引言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很薄弱,相对于本科层次的教育,专科层次院校数量和规模还有限,要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提供较好的环境,重视高职院校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
1 研究范围的含义界定
1.1 高职院校的含义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我们研究的主要还是高职院校专科层次的教育。
1.2 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发展水平指的是教育资源在育人、服务社会及促进教育自身发展方面体现出的效能与水平的总和。它既反应教育现有的发展水平,又反应教育潜在的可能性,是教育现有整体水平和潜在发展能力可能性的综合①。
2 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主要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1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从大的分类来看,可以分为政治和法律环境、文化人口地理环境、经济支撑环境、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等。
2.1.1 政治和法律环境
政策环境,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国家对高职的重视程度,各种优惠政策。政府的政策越支持高职院校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政府的政策和扶持不足,高职院校发展受限。建国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对高职扶持政策的变化。
法律环境,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法律支持,比如会议条例法律法规等,各种减免和税收优惠等。这些法律越规范,支持的法律环境越多,越有利于高职的发展。
2.1.2 文化人口地理环境
文化人口地理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环境和地理环境。
①社会文化环境,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高,教育发展质量越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越高。分社会重视度和社会认可度。当整个社会重视教育,重视高职教育时,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否则发展的慢;当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高的时候,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否则高职教育发展的慢。我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高,这个从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可以体会到,高职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和认可。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的高低,影响选择,是重新参加高考复读,放弃学业还是选择继续高职教育。
②人口环境,尤其是适龄人口数及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的变化(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会影响高职院校数量及生源数量,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因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包括学校规模。适龄人口多,学校规模大。适龄人口减少,学校规模小。同时高中生及其家长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会影响高职院校规模,高中生和家长对高职院校越认可,报考人数越多,学校规模越大。反之,学校规模小。我们现在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适龄入学人口在下降,这对高职教育规模的发展是不利因素。
③地理环境,所属地区教育资源环境优势越好,高职院校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越好,高职院校发展水平越高。不同地区由于其环境和位置的差别对生源的吸引能力不同。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或所服务的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储蓄情况、产业结构、就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我国在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发展的相对较好。
2.1.3 经济支撑环境
经济环境分宏观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主要是人均GDP,对教育的财政支持等。通过影响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质量来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相关性分析,通过回归得出结论,教育发展水平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度相关(由《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2010》整理得出)。另外,教育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越多,高职教育发展质量越高,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反是。
微观环境是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或所服务的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储蓄情况、产业结构、就业程度及其所属的行业等因素。
经济指标包括:人均GDP、财政教育投入、教育高职投入、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在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依赖和受行业经济波动(经济环境波动)影响)。
2.1.4 高职在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
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可以用:同一年高职在校生人数比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进行衡量,看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发展肯定和其他教育层次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此消彼长,争生源和资源。同时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竞争也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如现在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方法,是学生在本科层次充分选择后再落入专科层次,这无形中降低了高职教育学生的考分,对高职教育入学人数的增长不利。因而国家对高职的政策和法律扶持程度对高职发展有重要作用。高职的就业等方面的优势的发展也会提高其与其他层次比较的竞争力。
2.2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指高职内部的竞争和合作。各个高职院校作为同一教育层次,首先在招生和就业中就存在着竞争。内部竞争主要可以从生源占比、优秀级别、教育资源拥有量、学生就业等方面反映。内部合作可以从联合办学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来分析。
3 影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因素的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发展主要通过高职院校发展水平来衡量,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主要通过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影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如表1。
指标的选取依据相关文件、专家访谈和实际工作经验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为高职院校系统外部环境、高职院校系统内部环境两个二级指标。课题组通过编制问卷进行专家调查,根据层次分析法利用yahhp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
通过数据的分析,对于权重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应该重点分析和研究对策。
4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纳总结,需要改进和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从环境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
①放开二孩政策能增加未来人口,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也能有推动。从人口政策上来看,现在放开二孩政策能增加未来人口,增加新生儿数量,未来增加入学人口数,未来从数量上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也能有推动。现在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适当提高新生儿出生率及人口质量,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前提。
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会加快。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从教育质量上会显著影响高职院校发展水平。
③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扶持政策的增加,也会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国家出台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法律法规增多,将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④加强宣传教育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高职院校要想在和其他教育层次竞争中突出出来,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的口碑和信誉直接决定高职院校的生源和发展,因而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和宣传也不可少,无论在招生和就业及平时,都需要打造良好的形象,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就业渠道,争取得到更多社会认可。
⑤提高就业率,提高与其他教育形式的竞争力。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更好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率,就会吸引更多的生源,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⑥在高职系统内部,要处理好竞争和合作。首先要争取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甚至联合办学等,提供教育信息共享和教学质量。其次在互相竞争中要形成良性竞争,互相促动,共同发展。
⑦利用好地区优势。经济发展比较好,交通便利,或者历史悠久的城市地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也较大。地理位置和微观经济环境优越的地区,用好现在的资源环境,尽快发展。处于弱势地区的高职院校,要争取通过宣传和招生和就业来吸引更多的生源,提高当地高职教育发展水平。
⑧发挥所属行业的作用,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对本科院校要有针对性,更好的服务所属的专业和行业,根据行业发展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知识,教育更多的注重实践,了解所属行业产业的最新动态,与所属的行业产业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
5 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根据提供的政策建议,不断改善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注释:
①资料来源: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辽宁教育研究院编著,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张艺瀛.高职院校发展路径选择探究――基于市场营销理论视角[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黄春华,伟,蓝振师.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科技视界,2013.
[3]辽宁教育研究院,编著.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J].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
[4]刘铱.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之SWOT分析[J].全国商情,2010(10).
[5]周凌云.湖南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环境问题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
文化建设之因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新庄小学创办于1984年9月。2015年,随着区域的调整,学校划归黄埔区,更名为广州市黄埔区新庄小学。新庄小学是一所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生源主要是失地农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其中非广州市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70%以上。
如何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更好地落实“两个为主”的精神,践行公平教育的理念,促进本地学生与非本地户籍学生在新的环境下和谐融合,健康成长,学校根据教育形势变化与教育对象的特点,重新审视和修正了办学思想。
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学校家园文化建设,走内涵、高效的发展道路,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构建以“幸福家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学校秉承“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创建“让学校成为温馨美丽、幸福和谐的家园,让学校成为教学相长、铸就未来的学园,让学校成为文明健康、阳光快乐的乐园”的办学目标,提出“关爱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融合教育理念。
创建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
冯友兰把做人分为四种不同的境界,实际上不仅做人要找境界,办学也要找境界。办学有了境界,才会产生持久、无穷的魅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有涵养的学生。这境界源于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
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
平等尊重的人文文化 学校努力建构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每一年新入学的学生,都实施当地生与外地生混合编班,消弭地域差异,杜绝显性排斥,以行政管理手段来减轻非本地户籍学生的心理顾虑,让他们尽快认同与适应新环境。对外来工子弟不加收任何费用,资源一律共享,要求一视同仁,奖励一概平等,体现教育起点与过程的公平,让这些“流动的花朵”能共享同一片蓝天下的阳光雨露。
学校要求教师以“博爱”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走进外来学生的心灵去布洒阳光,把弥合文化、习俗、思想、语言的差异研究作为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把师生的磨合、适应、融合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外来学生“多一点思想关心鼓励,多一点学科辅导跟进,多一点心理健康指导,多一点家校沟通联系”,以“爱的倾斜”来达成教育的公平;教育当地学生树“大家”意识,立团队精神,以宽容接纳之心,团结互助之举,对外来学生主动接近,积极交流,热情帮助;鼓励外来学生尽快熟悉同学,适应环境,结交朋友,加强磨合,促进每一个外来工孩子融入本地教育环境的进程。
良好的人际交往文化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来学生在新环境中最为敏锐的第一感受。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师生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校特别重视以良好的人际关系营建健康的校园氛围,师生关系以尊重互爱为主线,生生关系以友善互助为主线,家校关系以平等协同为主线,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精神家园。学校重视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弥漫快乐和激情的工作与学习空间,结合各种传统节日培养充满爱心亲情的人际关系,打造“家”的温馨。
温馨舒适的环境文化 学校精心设计与布置自然环境、景观文化与标志文化,让有限的学校空间产生无限的教育功能。尽量把每一个“物质元素”都涂上“人文元素”的色彩,全面打造“精致、高雅、和谐、开放”的校园环境文化,力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起到“以自然美愉悦心情,以人文美启迪心智,以内涵美打动心灵”的教育熏陶作用。
让学生的书画作品和学习、活动照片得到展示。让每个学生无论身处校园何方,触目所及的都是自己的作品、生活学习照片,让学生感受到了被尊重被赏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让学生无论身处校园何方都受到了教育的熏陶。
创建阳光、幸福的教师文化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教师群体是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新庄小学着力打造一支阳光健康、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尊重教师的需求,严格要求教师的师德言行。
爱岗敬业的奉献文化 开展以“立师德,铸师魂”的师德建设工作,树典型、扬美德。学校采取多种方式规范教师工作生活中的仪表形象与言谈举止,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学校定期开展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活动。
专业精深的师者文化 开展岗位练武,提高教师的成就感。有效的活动能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学校广泛开展以“争当岗位标兵”“争做教学能手”“我的教育叙事”为主题内容的竞赛活动。举办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潮,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学校的重要研究课题。
幸福和谐的团队文化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团结奋进的团队。学校把“以人为本”贯穿每项工作的始终,坚持轻“管”重“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让教师之间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增进友谊,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建融洽、自信的学生文化
自信乐观的精神文化 外来学生大多因为欠缺父母的照顾和督促鼓励,普遍对新环境缺乏认同感、安全感,心理羞怯、不善交际、情绪波动、情感淡漠、意志薄弱,部分学生自卑胆怯、孤僻冷漠、自制力差、过度敏感,甚至拒绝交往,容易出现偏激言行。学校针对外来学生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打开心窗,回归本真”的心理教育目标,着重从自尊自信、意志动机、情绪情感较大、人际交往等方面强化心理融合教育,让孩子回归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向上的本性,为学生浇铸勇敢地面对生活命运与未来挑战的心理基础。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心灵驿站”的作用,通过心理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个别沟通疏导,激励他们自强不息,挺直自己的背,活出尊严,“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此外,引进“永和万家”家庭服务中心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主动借助街道、社区关工委等社会力量进行心理开导疏通,并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教育个案,实行跟踪指导。
愉快相处的交往文化 开展“我的家乡”特色中队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乡、风土人情、文化历史。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建立友好的关系,并学会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为了让同学们彼此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彼此间充满信任,让更多的外来工子女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怀、祝福。学校每学期每个班级都开展一次学生生日庆祝分享会,通过开展“集体生日会”,给他们灿烂的微笑,让他们看到温暖,让他们在校外感受不到的亲情、友情,在学校尽情体验。
同伴互助的榜样文化 开展评优树标活动。举行每月班级“六星”和文明班评选,开展“六星少年”“十佳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队干部”“文明少年”“礼仪微笑大使”评比,在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优秀典型,适时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总结他们成功的做法,激励学生崭露头角、显现风采,切身感受到成长的进步与喜悦。
创建多元的活动、课程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文化 开发良好习惯养成的校本课程。学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成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其生活习惯等必然存在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容易导致孩子之间产生隔阂。因此,融合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学校开发与实施《好习惯、伴我行》校本课程,以习惯养成教育为契机,为促进学生的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展丰富的社团课程,培养兴趣、启发潜能。学校共设有30个校级社团。社团涵盖语言智能(如播音员培训、经典诵读、攀登英语、趣味唐诗)、数学逻辑智能(如数学24点游戏)、空间智能(如七巧板)、音乐智能(如合唱、尤克里里、舞蹈、英语天籁之音、鼓号队)、身体运动智能(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智力智能(如象棋、跳棋、围棋)等多个领域。根据社团活动的领域、主题、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实施的主要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为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后到社会有一门生存的技能,特别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技能培养,开设丝网花制作、中国结制作、十字绣等手工技能社团。为不同能力的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展,找到了自信。
体验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文化 开展班级学生成长相册集活动。为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学校每个班级每学年做一本学生的成长相册集。这本相册记录了孩子们每年成长的点点滴滴,把孩子最开心最漂亮的相片收集起来,并让孩子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最想学习、最高兴的事、最难忘的事写下来,还有孩子们本年度各种荣誉和进步的收集展示。
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全校师生人人参与的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学会照顾、学会爱护、学会观察、学会感恩,同时为教室、学校、社会增添绿色。此外,学校还开展“运动、健康、快乐”全员跑步、快乐足球、毽子飞扬、“小眼睛看大世界”摄影等热爱生命系列活动;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寻找身边感动的故事”等感恩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小黄帽安全行动”珍惜生命教育活动等。
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身处永和经济开发区,周边都是工厂企业。学校借助社区、街道、家长的力量,开展“走遍永和”活动,走进工厂企业观摩学习,走进社区进行社会调查行动。了解区域社会的民风民情,了解企业管理文化、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企业回报社会等情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近生活,感受改革开发的巨大变化。
社会关爱体验活动。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关爱外来工子女的生活,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学校充分借助整合社会团体的力量,为外来工子女学生提供不同途径了解、适应现在的第二“故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关工委牵头的“安利健康快车”关爱外来工子女活动,广州志愿者“快乐朝阳营”关爱外来工子女活动,香港东华三院余墨缘综合服务中心关爱外来工子女“快乐的我”夏令营活动,亿滋公司的关爱外来工子女“健康饮食知识”活动,华南师范计算机学院志愿者的关爱外来工子女“我的梦想”夏令营活动,企业富林特油墨有限公司优秀生的奖励活动、美亚股份有限公司困难生家庭的资助活动等,让外来工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创建尊重、合作的家长文化
今天,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融合教育更需要改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独立与隔离的状态。整合多种资源,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推动农村和城市学生双方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合作伙伴的文化 学校加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以家长委员会为联系纽带,以家长学校为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学校不断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如上门家访或定期电话讲问、开通“校迅通”、召开家长会等常规沟通方式;定期开展家庭联系周、家长交流会、亲子活动等,建立家校之间的良性沟通,获得更强有力的教育支持。学校还创办了《新庄小学家长报》,发放《新庄小学家长手册》。以此让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变成实践者,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此外,学校还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日常活动当中来,鼓励支持更多的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家长自身的资源,帮助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活动。让家长在义工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素质并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学校把家长视为“快乐家庭”的一员,共同分享孩子、学校的进步和成绩。
包容自信的文化 加强对外来工家长的培训。学校非常重视对外来工家长的培训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地结合实际分层进行家教知识培训,同时把外地文化与广州文化结合起来变成有利的因素,作为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
学校还通过“征集家教论文,交流家教良方”“树立典型,开展‘教子有方’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开展家长成长故事分享会”等方式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学习,并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关键词:孵化器 国际合作 国际孵化器 发展模式
企业孵化器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为创业型企业的诞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并适时地促成创业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一般来说,企业孵化器接纳的是来自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其他科研人员提出的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创新技术商业化项目,孵化器为这些项目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创业经费、经济金融和法律的咨询服务以及政府关系、市场开发等各方面的社会和商业资源,最终将技术创新形成的创业意向变成一个创业型的企业。创业型企业创立和稳定以后,将从孵化器中“毕业”,进入一般的高新科技园区进行经营活动。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经过80年代以来创业企业的浪潮,孵化器在全球范围内有了较大的发展。孵化器的组织形式愈加多样,而业务范围也日益扩展。孵化器在它的最初发展期基本上是非盈利组织,很多都是政府创办的机构。现在的孵化器大多是营利性的企业,完全按照企业运作的方式提供孵化服务。很多大学和企业也创办了自己的孵化器,用于培养和商业化运作自己的科技创新项目,把内部人员的创业意向转变为企业。孵化器过去的业务只涉及企业成型前的步骤,即从科技创新项目到企业成立这个过程,现在孵化器也引入了风险投资,把项目孵化和创业企业投资乃至创业型企业的经营上市都整合起来,形成一条龙服务。而发展到新世纪,国际合作、建设国际孵化器,成为孵化器事业发展的未来主流方向。国际孵化器是通过各种国际合作的方式(如培训、讲习、资助),引入国外科技企业和资金技术,并把本国的企业培养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孵化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扩散和跨国投资的加速,国际孵化器必然成为未来主流的孵化模式。
我国对孵化器也非常重视,早在1987年就设立了第一个孵化器,即武汉东湖创业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孵化器的建设和运营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不过,我国孵化器在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方面,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孵化器以企业化经营为主,采用市场化导向,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而我国更多的是以事业单位和半官方组织的方式运营,行政性色彩浓厚,管理和盈利水平方面存在欠缺,孵化器的投资主体和经营方式还较为单调。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孵化器的建设和运行也越来越与国际同步,这不仅表现在孵化器企业的稳步发展上,还表现在孵化器国际合作以及建设国际孵化器的成就上。目前我国指定了深圳、成都、上海、重庆、苏州等八家孵化器作为国际孵化器的试点,各国际孵化器日渐成功地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国际化之路。总结我国和国外的国际孵化器建设经验,探索如何进行国际合作、创办运行良好的国际孵化器,成为我国孵化器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孵化器国际合作模式和国际孵化器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孵化器国际合作和国际孵化器发展的国外经验
孵化器最早是在美国开始建设的。1956年,美国人约瑟夫・曼库索首次提出了建设孵化器的设想,并建设了世界上首个孵化器――巴塔维亚工业中心。从此以后,科技企业孵化器就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孵化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美国为例,1980年孵化器总数为120家,到2008年发展到1400多家。两德统一以后,德国的孵化器发展也非常迅速,入园企业超过10000家。在加拿大,到2005年就拥有了83个孵化器,在其中的企业数量达1000家以上。不独西欧和北美,亚洲新兴的孵化器发展也引人瞩目,例如以色列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也拥有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园区,其运营绩效和管理水平居于世界一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孵化器逐渐越出了一国范畴,开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其最高形式就是各国合作兴办的国际孵化器。西方各国孵化器的国际合作方式有多种,例如引进外国技术、引进外国投资者、吸引外国科技创业项目乃至合办国际企业孵化器等。兴办国际企业孵化器的主要方式是一个国家建立孵化器,然后与合作国保持特定联系,特别注意从合作国引入科技项目和技术,并促成本国的企业开拓合作国的市场,同时也欢迎其他国家有潜力的项目来本国孵化,当然要求这些项目立足于本地经营。世界上第一个国际企业孵化器于199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创立,这也是目前世界最成熟、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孵化器。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建立了国际孵化器,如捷克建立的A-GRIEN孵化器,就孵化来自国外的企业。波兰、匈牙利等国在转轨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国外资本,外国投资者在这些国家建立了与西欧发达国家有着深厚关系的孵化器,它们可以孵化来自国外的企业,但更主要的是把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有潜质的创业型企业孵化出来、推向西欧的产品和资本市场。芬兰、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孵化器虽然不是典型的国际孵化器,但它们和国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有着密切的国际化合作,主要是为这些国家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为它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寻找合适的科技创业项目,并进行孵化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对于可以顺利毕业的企业,也会帮助它们进入欧美国家市场寻求风险投资方面的合作。发达国家之间的孵化器国际合作也很频繁,一般通过一国企业在另一国的重要孵化器或高新技术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合作进行市场开拓和直接投资;也有的是一国孵化中间机构在另一国的孵化器设立办事处,经办跨国的孵化项目或者促成本国企业打入另一国市场。例如美国和日本之间就通过硅谷的国际孵化器进行合作交流,日本甚至借助斯坦福大学美日技术管理中心参与到国际孵化器的管理中来。
发达国家企业孵化器国际合作的模式以及管理营运国际孵化器的模式,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其国际合作模式着眼于外国市场,体现出双向的开放性,既要把本国孵化出的企业推向外国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也要引入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或在本国孵化。在合作业务方面,注重引入技术和人才,引入优质的企业和项目,同时注意参与到别国的孵化器项目中去,通过参股别国国际孵化器、进入别国国际孵化器的管理层,来达到共同治理孵化器、规避壁垒、赢得更多话语权和保护力的目的。而在输出方面,不仅对发达国家的市场输出企业和项目,而且向新兴市场国家提供服务,借此发现和引导新兴市场国家有潜质的科技创业项目,并与本国风险投资结合,及时抢占外国的优质创业企
业及其潜在产品市场。
在对国际孵化器的管理方面,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市场化导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政府在其中仅发挥牵头作用,仅仅是提供合作的契机,并创造适宜于国际合作和国际孵化器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例如,优化法律环境,建立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鼓励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提供地产等方面的支持、提供国际融资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便利、关税减免、签证便利等等。真正在孵化器国际合作和国际孵化器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在股权结构方面,有国际化运作需求的创业企业和孵化器运营商、大学、创业投资机构以及社区联合在一起,以合作参股的方式,发起设立孵化器,国外有意加入孵化器的机构可以通过参股、派遣管理者、派驻代表机构等方式参与到国际孵化器的设立和管理中。在日常营运管理方面,设立董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不干涉具体的经营和财务事宜,但审核孵化器的发展战略以及经理层业绩;董事会的成员是国际化的,可能是外国投资或研发机构的代表。而经理层按照国际孵化器设立的理念,进行国际化运作。国际孵化器对进入园区的企业也保持严格的审核态度,主要偏向国外的创业项目,从广泛的国际联系中吸引优秀的国外投资项目,对项目保持严格的甄别。一旦入选,就进行大力资助,把它们推向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市场。
以美国硅谷国际孵化器为例,该孵化器由圣何塞市政府、斯坦福大学、专业服务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等16家组织合作建立,建立的目的就是吸引外国有潜力的企业进入硅谷的孵化器中,这将为硅谷赢得明日之星,为硅谷将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奠定基础。各个组织在其中都拥有股权和发言权,共同建立董事会。董事会不仅包括股东代表,还吸纳了国际上与硅谷国际孵化器密切相关的组织的代表,例如匈牙利驻美国商业协会的董事长、美国和日本在硅谷地区和大学区科技交流机构的主管等。这些人的加盟确保了硅谷国际孵化器的国际化水平和引资项目的质量。硅谷国际化孵化器的管理团队非常精炼而专业化,全职团队仅有8人,但还有一个27名专家参加的顾问委员会以及大量的大学实习生。该国际孵化器的盈利渠道非常广泛,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租金和咨询服务的收费等。硅谷国际孵化器的主要孵化业务包括三项:首先,为入驻孵化器的企业提供优惠的地产和服务,为他们提供法律、经济等咨询,利用自身与当地业界广泛的联系帮助孵化项目熟悉环境、开拓市场;其次,设立了一项独特的“虚拟办公室”服务,利用网络技术,为那些希望入驻硅谷孵化器的国际企业提供远程的办公服务;最后,为日本、韩国、匈牙利、捷克等国提供孵化器运作和企业运作方面的培训。到2009年为止,硅谷国际孵化器已有入驻企业78家,其中包括一些常驻服务机构。另外还有一些跨国企业在园区的代表处。硅谷国际孵化器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二、孵化器国际合作和国际孵化器发展的中国实践
我国孵化器的国际合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而我国建设国际孵化器的实践,则始于1996年。90年代中期,随着孵化器国际化交流的开展,联合国开始关注新兴市场国家的孵化器建设和创业投资问题。1995年,联合国开发署和科技部联合召开了国际创业投资中心研讨会,该研讨会在天津确定了我国建设国际创业投资中心的决心。次年,我国正式批准成都、苏州、重庆、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武汉等8个国家级的国际创业投资中心试点,到2006年,又新增了广州,这样,我国拥有了9个国际孵化器,这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以这些国际孵化器为龙头,我国孵化器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并依据本孵化器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了不同的合作模式。上海国际孵化器是我国发展水平较高的国际孵化器之一,上海是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可以说上海的孵化器具有国际联系、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优势。上海市政府对国际孵化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支持国际孵化器的发展:首先是税收优惠,即对孵化器和其中的创业型企业进行全面的税收优惠;其次,发挥协调功能,上海本地就拥有35个孵化器,其中16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漕河泾和张江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上海最需要的是把这些孵化器以某种方式整合起来,政府正好发挥了协调牵头的作用。由于孵化器众多且实力都很强大,上海国际孵化器采用了多个孵化器联合的方式,资源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上海国际孵化器的总部设在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内,同时拥有6个孵化基地,即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基地以及漕河泾、张江、杨浦、慧谷以及上大科技园等基地。总部是市直属的,直接管理上海科技创业中心的孵化项目,其他5个孵化器则各自按自己的优势进行国际合作和孵化运作。总部所在的上海科技创业中心是专门按照国际孵化器的要求设计的,拥有近3万平米的面积,园内企业近百家,目前拥有两期孵化大楼,一流的现代化办公、通讯、物流、会展以及休闲设施。该中心获得ISO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和美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的企业与孵化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国际孵化器提供全面的孵化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创业服务、MBA课程培训和其他培训以及国际市场开拓服务等,重点是信息、政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各种培训项目,特别是针对外国在华经营管理层的培训。上海国际孵化器是比较接近发达国家国际孵化器理念的,它不仅孵化本土的企业并促进其国际化,而且重视孵化外国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孵化项目入驻,引进知名跨国企业在园区设立研发中心。在引进项目方面各个基地有所侧重,如总部侧重通讯和光电技术,留学生创业家主要来自美国;而张江等侧重微电子和生物技术,留学生创业家来自日韩等国。由于上海采用了一个中心、多个基地的发展策略,因此整体实力十分强大。2004年以来,上海国际孵化器取得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和法国建立了牢固的孵化器合作。通过与法国蒙彼利埃大区孵化器的合作,上海得以引进法国的技术、管理和资金,让本土的创业人员受资助到法国进行交流访问,并把本土企业推介到法国孵化器。这种实质性合作已经形成模式化,促进上海与其他国家如日本、俄罗斯也建立了类似的关系。
北京的国际孵化器发展主要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依托。北京同样具有深厚的科研能力、强大的金融集聚以及广泛的国际联系,其孵化器的建设具有自己的特点。北京国际孵化器主要由北京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丰台科技创业中心等构成,也类似于上海的一中心多基地的设计。其中丰台科技创业中心承担了许多国际合
作的业务,该中心提供完善的政策、法律、培训服务,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同时提供了实验设备租赁业务和实验室。在引进项目方面倾向于生物技术的项目。北京国际孵化器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其管理机制完善、理念先进、人才国际化而且专业化。北京孵化器设立了孵化器行业和企业的协会一创业孵育协会,由科委和该协会共同认定科技创业型企业,这样的企业才能入驻园区,这就提高了行业协会的权威,减轻了行政干预,避免了孵化器变成招商写字楼的尴尬局面。同时,还建立了专业化的孵化器管理团队,建立了共享的实验室平台,孵化组织的参与者都必须是科技创业人员,大部分是有海外背景的成员,实验室和企业也与国外有着密切联系。其次,北京国际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拥有一批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专业精神的国际孵化器企业,如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孵化器企业化使得其内部管理团队的激励更强烈、竞争意识更强,这些企业积极寻找确实有潜力的科技创业项目,并为之提供周到的服务,大大提高了国际孵化工作的效率。
重庆国际孵化器深处内地,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的国际化道路。重庆的成功主要在于它通过国际交流、借鉴了西方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经验,创立出峡光模式。所谓峡光模式,是重庆高科技创业中心设立了峡光科技有限公司,由该企业吸收那些愿意进行创业但又不能辞去原有单位职务的专家、学者主持的创业项目,首先对这些项目的科技水平、知识产权和商业潜力进行细致的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并特别强调引入国际先进技术,把这些企业按照国际市场标准进行打造,为它们争取高新技术认定、法律、出口等方面的优惠,促进这些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所以,重庆的国际孵化器是实行“走出去”为主的国际化战略,并高度强调了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为人才解决现实难题的思路。与重庆相类似的是西安和苏州的国际孵化器运作模式。西安国际孵化器主要通过与外国行业协会建立长期联系、组织出国考察交流、资助国际合作研发项目、引进国外风险投资、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培训、创办国际论坛等方式来实现国际化联系。到2006年已经和英国的BESO、法国的ECTI、美国硅谷工程师协会等18个海外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举办国际交流、项目洽谈会107场、签署国际技术合作协议203份,为17家在孵企业引进了2277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且三次成功举办APEC国际研讨论坛。到2009年,已经吸收了留学人员728人创业,拥有565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园区成功毕业企业达到345家,年度吸引投资达4亿元。苏州则通过引进德国、美国、法国、日本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企业进入园区设立研发中心的方式,来促进园区企业和世界先进技术的交流融合。同时,苏州国际孵化器成功引进了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园区孵化,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此外,成都、广州、武汉等地的国际孵化器都通过引进留学人员创业、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专业的孵化器服务机构以及帮助本区企业进行国际化运作、打入国际市场等方式实现孵化器国际合作。
三、我国企业孵化器国际合作和国际孵化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从我国企业孵化器国际合作和国际孵化器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的孵化器国际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2008年,我国的孵化器拥有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拥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228家,累计入驻企业29146家,成功毕业17588多家,已成功毕业的企业占迁出企业的总数平均为60%,累计孵化基金25.4亿余元。其中,国家认定的国际孵化器有9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有21个。在这9个国际孵化器中,引进国际合作研发项目在200项以上的有6个,累计引进外资超过1亿美元的有5个。这样高的投资成功率和国际合作规模,在世界各大国际孵化器中,也是位居前列的。
但是,我国在国际合作模式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隐忧。首先,我国国际孵化器创立的一个深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和就业问题。因此各个国际孵化器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引进和安置留学人员的创业项目。这在一方面吸引了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使得他们能将所学转化为商业价值为祖国创造财富,也极大地强化了我国和发达国家技术前沿的联系;但是,这种国际化方式使得我国在引进国际真正的一流科技创业项目方面存在欠缺,错失了通过孵化带有国外先进技术的潜在明星企业的机会,最终仍然欠缺占领产业制高点的能力,成为另一种方式的外向型经济。其次,我国国际孵化器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招商引资,特别是引入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这当然有助于跨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推动整个园区的技术进步和我国的体技术水平,也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但是,这种趋势发展开来,逐渐违背了国际孵化器建立的本意,孵化器没有去孵化科技创业项目,却变成了招商引资的项目,孵化大楼变成了写字楼。外国企业研发中心并不需要和孵化器抢夺地产、资金和政策优惠等资源,而且它的存在如果与园区整体的技术没有太大关联,对园区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限,甚至可能因为技术垄断和产品市场垄断,扼杀国内可能存在的技术创新。
我国国际孵化器在其发展和运作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特色。首先,我国国际孵化器的国际化程度较为低级,国际交流基本上是以派出人员交流、邀请外国学者或企业家访问讲学、举办洽谈会等方式为主,以引进外资和帮助企业打入国际市场为目的。真正主动走出去,主动吸收国外科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的,还在少数。其次,我国国际孵化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大部分是在政府支持下开创的,受到大量行政型力量的干预。这种方式在我国政府经济调控能力和资源配置功能强大的背景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确实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尽可能的优惠和保护。但是,这种模式也容易带来效率的扭曲,造成一定的企业筛选偏误,并且盈利能力低下。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治理现代化,是将来国际孵化器发展的方向。最后,我国国际孵化器的盈利能力低下、服务模式有限、资源整合度低。在现代国际孵化器普遍整合创业投资资源、进行孵化――创业的系列服务的时代,我国国际孵化器大多仍采用有限的服务、咨询、培训等方式,对孵化企业的帮助和自身的盈利水平都是有待提高的。
在对策方面,作者认为,我国孵化器的国际合作以及国际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可以做如下改进:首先,强化从国外吸引优质科技创业项目的能力,主动引进国外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其次,改进引进项目的侧重点,更多地将资金和地产向真正需要孵化的企业倾斜,可以模仿北京
国际孵化器的创意,采用公平的行业协会进行资格认证;再次,提升国际交流的层次,继续扩大和国外的实质性合作,将更多的国内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升级,推向国际市场;最后,提升孵化业务的层次,打造研发、孵化、创业投资、正常经营直到上市的一条龙服务。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创业企业就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而孵化器则是创业企业的“温床”。我国孵化器国际合作和国际孵化器发展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需要改进之处。我国的孵化器模式能扎根于中国的背景和实际,切实解决本土孵化企业国际化的问题,实现招商引资功能;但在孵化器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经营主体、孵化对象选择等方面还值得改进。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孵化器一定能在国际合作中占据主导,孵化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产业制高点、为全人类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尹利锋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徐登峰单位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参考文献
李毅弘、韩宝富:国际企业孵化器,《华东科技》,2000年第4期。
乐文:从徘徊到盘旋:中国国际孵化器发展报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年第12期。
钱平凡: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对策,《管理世界》,2000年第6期。
王自更:西安国际企业孵化器国际化运作的核心机制与建设对策研究,《中国科技产业》,2006年第11期。
项喜章:基于孵化器的风险投资:特点与优势,《统计与决策》,2002年第8期。
张翠、冯德连:美国与德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比较及启示,《铜陵学院院报》,2009年第1期。
Bearse P.A question of Evaluation:NBIA's Assessment of Business Incuba-tors[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998,12(4):322-333.
Callegati E, Grandi S and Napier G.Business Incubation and Venture Capi-tal: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n Synergiesand Challenges [R],Joint IPI/IKEDWorking Paper.2005,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