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按照《市兽医局20__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截止10月底全市全面完了动物防疫工作,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牛羊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五种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分别达到了98.2%、99.6%、100%、98.4%,免疫抗体监测均在80%以上。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的形势。
2、今年在“甲流”疫情形势下,我局立即在全市大、中、小型猪场、市场、屠宰场、开展猪流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共设立监测点126个,累计监测生猪68万头份,坚持了周报制度,通过点面监测,生猪引种中转监测、交易屠宰等监测,目前,我市尚未发现疑似猪流感病例,保证了动物产品卫生安全和质量安全,目前猪流感监测工作仍在继续。
3、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信息的报告,及时报送兽医工作信息,截止10月底,全市已向省动物防疫网报送工作信息66条,其中: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报送48条。及时、准确的向省、市业务部门传递报送了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展和动态。
4、改进作风,宣传兽医职能,今年7月24日市兽医局领导带领动物检疫、防疫人员走进市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市人民介绍兽医工作职责,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承诺防疫服务事项,接听了群众对防疫、检疫问题的电话,宣传了兽医公共卫生知识,推动了兽医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经验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兽医局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维护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和畜产品安全为已任,以保障畜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切实落实重大动物防控决策和部署,从思想上做到了高度重视,工作上密切监控,应急上积极主动,提出“政府保免疫密度,兽医部门保免疫质量”的本文来源:文秘站 具体要求,营造了各行业支持关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氛围,形成了协作防控的合力。
2、开展防疫执法检查,近年来,兽医局坚持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防疫进展、免疫效果进行检查和指导工作,通过检查对全市防疫进度、质量进行了通报评比,引起了县乡的重视,已形成了机制和规范。
3、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在完善市、县改革的同时,着力加强了乡村兽医防疫体系改革。目前,市县成立了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了兽医管理、兽医执法、技术支撑三大机构的改革,分别承担管理、执法与技术服务职责。全市102个乡镇设立了兽医站,为县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乡镇级兽医已纳入财政全额供给,全市配备了17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市、县、乡、村四级兽医体系。有效保证了兽医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了兽医队伍建设。针对各级管理、执法、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现状,我们在全市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共举办饲料兽药管理及经营业主培训班8期500名;对全市200多名乡站兽医和1700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和平凉农校联合开设了兽医专业学历教育班,对在职的各级人员开展学历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一、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1、生猪饲养量稳步提升。2012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6693头,生猪饲养量为13.92万头,其中,存栏5.41万头,出栏8.51万头。预计全年,能繁母猪存栏8768头(后备母猪约1700头),同比增长了31%;生猪饲养量为14.66万头,其中,存栏5.60万头,出栏9.0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了3.4%和6.1%。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农民年增收3718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70元。
2、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县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有38个,主要集中在横水、铅厂、过埠、长龙和关田五个大镇。养殖规模为:500-999头的猪场19个;1000-2999头的猪场13个;3000-4999头的猪场3个,5000-9999头的猪场3个。规模养殖量约占饲养总量的67%左右。散养户继续减少,有的行政村已没有散养户。
3、污染整治落实到位。我县有19家千头猪场,全部登记备案。从2011年到现在,污染整治工作开展了三年的时间,这些猪场现已建好了相应规模和数量的沼气池、沉淀池等排污设施,能够达标排放。其他小型猪场,通过建设国债沼气池项目,大部分已建有相适应排污设施。目前,全县已有21家规模猪场办理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4、生猪疫病防控措施健全。县防重办继续实施了猪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生猪疫病强制免疫。全县“春、秋”两防共免疫生猪11.17万头,还结合每月补免周制度,确保生猪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8%以上。我县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情监测网络,严格执行动物疫情零报告制度,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长负责汇总本月疫情信息,在次月3日前上报。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了疫情通报信息畅通。今年我县横水镇发生了一起输入型动物疫情,县防重办立即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进行了果断处置,有效地防控了此次疫情。
5、“瘦肉精”监管有力。我县今年采购了“瘦肉精”检测等试剂7.8万元,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三种,主要用于监测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和规模猪场。我局主要负责生猪饲养、收购和贩运环节监管,对县生猪定点屠宰场按日屠宰量的10%进行抽检,对规模猪场进行每季度的定期检测和每年两次的不定期检测。目前,我县还没有发现一起在生猪行业中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我县肉食品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1、全县生猪养殖整体水平有所欠缺。一是饲养技术不过硬,体现在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偏低,直接造成肉猪出栏率低;二是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由于自身防疫条件限制,加上疫病复杂多变,以及资金问题等原因,对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足。
2、生猪发展产业链不健全。今年全县生猪养殖量为14.66万头,内销量约为3万头,其余的都要往外销。因品种、体型等方面不符合条件的原因,还剩下一部分生猪难以进入珠三角大市场。我县没有加工企业,而市内生猪产品加工企业太少,内销能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动物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分期分批对村级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协助员进行正规化中专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对重大疫情的防控能力和向广大农民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动物防疫技术的本领,成为促进农业、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任务目标
从2009年到2013年,每年2000名,利用五年时间对全市万名村级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协助员进行正规化中专学历教育,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达到中专学历水平,为我市培养一支立志务农、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吸收应用新技术能力较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农业技术员和动物防疫员队伍。
三、组织方式
村级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协助员的中专学历教育,由县(市)、区农业和畜牧部门分别摸清尚未达到中专学历的人员底数,结合县(市)、区农广校从2009年开始进行正规化中专学历教育,按照成人中专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对完成学习科目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的河北省农广校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市县两级农广校负责学员的报名录取、教学管理、考试毕业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村级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协助员,是农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力量,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他们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治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着我市农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农村基层“两员”培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是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实现新跨越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基层“两员”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关于“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免费”的决定。牢固树立“抓农村职业教育就是抓农村经济,抓农村经济必须抓农村职业教育”的思想,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要以农村“两员”作为抓手和突破口,下极大的力量解决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匮乏这一短板问题,消除“两员”培训是软任务、可抓可不抓等模糊认识和“两员”培训好是好,就是缺钱搞不了畏难情绪,增强“两员”培训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农村“两员”培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由各县(市)、区主管农业领导牵头,农业、畜牧、财政、农广校等单位参加的农村基层“两员”培训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管农业的县(市)、区长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村基层“两员”的培训工作,经常听取工作汇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培训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各级农业、畜牧等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各级农广校的主要负责同志要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抓。各级农业、畜牧部门和农广校要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农业、畜牧部门和农广校要及时掌握各县(市)、区的培训进度和工作运行情况,发现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 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问题;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99-01
根据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永嘉县农业产业的特点、规模、布局,立足县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选试点,积极有序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现将试点建设情况及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一是办公场所难以保障。在区域调整以后,部分镇(街道)办公用房紧张,难以做到集中办公和新建30 m2农产品检测室的要求。二是农技人员投身农业的精力难以保障。镇(街道)农技人员的人事权仍在镇(街道),很多农技人员系兼职人员,仍需担任镇(街道)中心工作,很难保障从事农业服务的精力。三是农技人员技术支撑难以保障。镇(街道)农技人员大多是部队转业、安置人员等,自身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经验不足,难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1]。
2 措施
2.1 创新服务模式,规范运行机制
坚持“镇管县指导”的条块结合管理体制,在原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增挂“农合联”牌子,设立“三部两站”(农信部、供销部、农技部、畜牧服务站、农监站),实行“多块牌子、一套人马”。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及时下发《永嘉县行政区划调整相关事业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方案的通知》(永编〔2011〕42号),对全县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重新进行定编。同时,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人员定岗定责的通知》(永政办发〔2011〕111号),要求各镇(街道)必须配备种植、林业、养殖、农机、防疫等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经管理的服务人员,确保中心规范、有序运行[2-4]。
2.2 拓展服务内容,适应发展需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基层农业服务中心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要及时对其功能进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全面推行“3+X”的“一站式”职能配置和服务模式,即在履行好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3项基本服务职能的基础上,整合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向农民提供生资服务、融资服务、销售网络服务等功能。引入农村金融咨询及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服务。为农民宣讲“三农”政策,并及时将市场最新消息、新的科学技术、土地流转制度和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的消息传递给农民,使其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为经营主体提前、产中、产后等服务。在抓好以上公益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资供应、电子商务等经营,实现公益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链接和完善。
2.3 完善设施配套,改善服务条件
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调配资源,落实和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用房,重点配备与农业产业相关的仪器设备、科技资料、信息化工具、培训设施等基本装备[5]。枫林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用房面积约200 m2,包括服务大厅、农信部、供销部、农技部、畜牧服务站、农监站、检验室、农技培训教室。配备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病虫测报灯、病虫调查统计器、双目解剖镜、手持放大镜、电子天平等仪器和办公用具,能较好发挥“多位一体”农业综合服务等功能。同时,引导和链接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信用社、农资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等各类社会化服务力量,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需要,积极参与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2.4 配备精干人员,提升服务质量
根据省市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结合永嘉县乡镇农业公共服务的需要,科学核定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编制,配备与服务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农民能随时联系到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尽可能“一专多能”。如枫林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设编制14名,主任1名,由镇政府分管领导兼任(不占中心编制),设副主任4名,其中1名中心副主任主持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日常工作(享受镇中层正职)、分管农合联副主任1名(由枫林镇供销社主任兼任,不占中心编制),下设“三部二站”。
为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力量,2012年永嘉县共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4名,专业分别为农学、植物保护、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医学,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工作,实行招生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并轨。为今后提升农技队伍的农服务能力打下基础。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农业公共服务队伍老化问题。
围绕“便农、高效、优质”的服务目标,建立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内部管理制度。通过采用现场指导服务、窗口受理服务、乡土
专家坐堂、电话网络信息咨询等多种服务形式,切实增强农业服务人员为农服务能力[5]。
2.5 整合资源力量,形成建设合力
在现有专项的基础上,整合统筹农业、供销联社、农信银行等部门资源,加大对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场所装修、配套设施、技术培训、仪器配备等所需经费。向国家发改委申报《永嘉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为10个乡镇申请配置一批农技推广服务仪器设备,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装备。整合上级部门有关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科技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合资源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综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共同促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设立更多的服务窗口,让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民能够更多合作,共同发展,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集聚服务要素和资源,拓展服务内容,增强实力和活力[5]。
3 建议
永嘉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温州市创新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精神,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先进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总结提升,争取用2年时间,在全县18个镇(街道)全面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其中创建5个省级示范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4个市级示范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9个非示范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2012年底以前完成18个镇(街道)农合联的组建,实现服务全覆盖,为永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6]。
4 参考文献
[1] 王宾,赵阳.我国农业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8-20.
[2] 李燕凌,李立清.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1-5.
[3] 陈振明.加强对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与方式的研究[J].东南学术,2007(2):71-78.
[4] 杨君昌,曾军平.关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思考[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3):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