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监督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监督体系在对经济环境进行监督时,主要通过国家监督及单位内部、外部相配合的方式,由相关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对各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及财务审报、核算过程进行监督。会计监督体系模式结构的科学整合及优化,对于更好的实施各项会计工作及更好的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会计监督体系模式结构和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势在必行。
一、会计监督体系模式结构
我国会计监督体系模式结构主要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及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组成。国家会计监督体系主要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对各单位进行会计监督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各单位必须积极配合国家的会计监督工作,对国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等政府机构依法实施监督工作给予支持与配合。并如实提供监督检查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数据、报表。不得有造假、隐瞒的违法行为。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由社会审计单位执行。社会审计单位一般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对各单位财务会计实行社会监督职能。社会监督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各单位会计系统、会计人员有权依法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工作。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中,各单位的会计系统及会计人员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同时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二、目前会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监督的基本职能界定还不是很明确,会计监督结构模式不合理及监督工作没有得以具体落实实现,都是由于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所致。例如,一些会计事务所及企业、有关单位在资金活动上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问题。同时,会计监督体系规范性欠缺、体系不健全还可能影响到监督部门管理工作混乱、无层次、职责分工不明确及职责界定不
转贴于
清等现象。如果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就无法在具体工作中对会计监督进行规范,无法使会计监督充分发挥其职能。若如此造成了恶性循环,必将导致我国经济环境混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会计人员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
一般情况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是由各单位的会计系统及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但由于会计人员属于本单位的一员,其自身利益又与本单位利益相关,所以在行使会计监督工作中无法对所在单位及负责人进行监督。这种现象使得会计人员与会计体系无法将工作落实,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3.会计信息没有做到真正公开
会计信息没有做到真正公开、完全透明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由于很多企业对会计监督工作不够配合,不愿将会计监督的有关数据及报表信息公开化。会计信息的不公开,造成相关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等违法情况。由于会计信息不公开现象不能及时被遏制,使得相关工作的难度与负担加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真正发挥其效并具体落实到位。
4.社会监督没有落实到位
由于社会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及不规范的社会环境,使得社会监督流于形式,很多具体工作没有真正落实。
三、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
1.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需要完善外部会计监督
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来得以实现。建立有利于会计监督体系工作的外部环境,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单位的考核制度,同时提高对外部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视程度,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真正做到按法律、法规工作,对于违法者严惩不贷。
2.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需要完善内部会计监督
只有建立健全、细化的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对会计监督部门及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要求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其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同时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执行会计监督工作,才能真正将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做好,同时为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的运行尽一份力。
3.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需要完善社会会计监督
在完善社会会计监督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监管工作,维护注册会计师的良好声誉,以确保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监督工作,避免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注册会计师没有出具造假的凭证,才能使注册会计师在社会会计监督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社会会计监督体系尽其职责。
【关键词】国有企业 会计监督 构建 问题 对策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概述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内涵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就是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果进行有效的考核与检查,并且督促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合理使用资金,进而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优的经济效果,促进国有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它是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也在随着会计的发展为不断发展,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之外的监督体系,对于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特征
(1)合法性。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因此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是法律赋予国有企业会计的权力,所以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具有合法性的特征,因此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可以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检查,是保证国有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2)全面性。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不同,会计监督强调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要求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发生违纪违法的经济活动,保证国有企业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进而保证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很多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对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统一领导和部署,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以致使有些单位会计兼职过多、职责不清,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监督都流于形式。
(二)社会会计监督不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社会会计监督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例如有些注册会计师成立的会计事务所与企业在资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等方面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这就致使这些会计事务所进行会计监督时具有很大的主观因素,不利于社会会计监督的独立性。
三、如何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会计监督是法律赋予会计的权力,因此在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合法性的原则,使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必须在财经法律、法规,会计法律等法律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的运行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进而增强会计监督的效果。
(2)时效性原则。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国有企业在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时效性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进而为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途径
(1)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外部环境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立法,因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会计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建设,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进而能够使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运行做到有法可依,增强会计监督的效果。
其次,还要根据有关法律政策制定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规范,提倡和约束国有企业对自身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倡导与督促国有企业建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公开的渠道或者建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库,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的效果。
最后,还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因为完善的法律保障只有强有力的执法力度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效力。因此在完善立法以后,必须要理顺行政执法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尽量建立公开、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决定、行政处罚、行政执法等行为,进而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运行塑造良好的环境。
(2)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制度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国有企业内部凭证制度、健全账簿制度、科学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等,为企业会计监督提供基础。其次,国有企业还要构建一个规章制度健全,权责分明以及运作有序的会计部门,并且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来提高会计监督的实际效果。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而会计监督体系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会计监督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进而能够为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工作,进而使国有企业拥有比较系统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从而保证国有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柏广军.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王科为.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
最近,我国颁发了新的《会计法》,“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被重新地建立,该体系包括社会审计监督与政府监督,其中,前者一般是由单位内部监督,常常是注册会计师来执行。可是,现有的情况表明该体系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糟糕的情况是,逃避会计风险的现象更加地严重,这主要是因为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知情人不知道是否应承担会计责任。
一、我国现有的公司会计监督体系的缺点
现在,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仍存在不足和缺点,具体如下:
建设会计监督体系不足
第一,不能清楚地监督经营者的经济责任与经济活动。当前,经营者在监督体系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会计监督权的授权者,而审计与会计人员享有该项权利,而且,他们享有的会计监督权是不完全的,是受到很多条件限制的,另外,该监督权对经营者受到的某个时间内和固定的,缺乏时效性。无法有效地控制常见的经济责任与经济行为。
第二,该体系的事后监督不实际,太形式。一般来说,经营者被监督的的常见形式是社会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是该项权利的施行者,所有者间接享受该项权利。可是,现实中的很多情况导致审计关系复杂和繁琐,导致社会监督脱离现实。
第三,政府监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具体体现为:(1)监督体系个部门的义务分配不正确,一些诸如审计和财政等部门值关心自己的业务;(2)监督途径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威慑力;(3)政府职能的变化远远赶不上经济管理的进步。
二、资金管理出现缺陷
近年来,金融体制的革新,银行的管理逐渐进入企业化的进程,银行为了获得尽量多的利益,不愿意承担过多的现金监管职能,有时候甚至片面地只考虑自身的经营目标,这样导致管理现金出现一些问题。
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不足,会计责任不清楚
只有当单位管理者允许,会计人员才能监督与处理会计相关的事务,只为授权人服务,只愿意承担该部分责任。会计部门一般只在乎管理当局的立场与好处,进而降低了会计监督应该起的作用,会计人员不得不依靠其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法规举措
政府、社会和企业进行联合共同构建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法》修改后专门指出会计的监督职权,如有人员违反本会计法或国家规定的其他会计制度,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对其办理相关事项。同时,本法还规定,会计人员必须依法行使监督职能,不得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销毁财务资料以及利用公职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等,这都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新《会计法》法律责任一章中,对这些违法行为,如利用公司会计张博、报告等从事违法活动等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了完善公司财务监督体系,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国公司法》也明确指出:一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监事会制度的完善与强化内容,《新公司法》在第34条中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出,为了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对公司的财务账簿,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权进行查询监督;在第164条中指出,企业建立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档;在165条中指出,每一会计年度末,公司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相关政策编制出财务报告,而且会计事务所需依法进行审计;而在第172条中指出,除法定财务账簿,公司不得再编制其他账簿。而对于其违规惩罚,新公司法也通过其202、203条等对其进行了规定。
另一方面,健全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督体制一个完善、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能够保证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公司业绩,而且有利于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和国家经济的迅速、有效发展。所以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财务监督体系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各国都在通过完善《公司法》《会计法》等不断进行监督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来确保公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并使财务制度更合理公正。
三、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具体措施
1.为了确保会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就必须制定出一套全面而有效的监督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比如来自国家机构的、来自大众舆论的以及公司企业自身的。有了这些监督资源,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开展工作。首先从公司外部来看,我们应该明确审计员对公司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国内目前这方面职能的划分并不是特别的明确,可以向国外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学习经验。比如日本,他们在商业法案中明确了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即可以同时进行公司生意上的监察和公司账务上的监察,并且把这两个部门分而治之,互不干涉。
其次,也应该对公司内部的监事会做出明确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各部门的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作为一个尤其敏感的机构,财会部门应该着重监督。在我国的《新公司法》中明确强化了公司内部监事会对于公司账面情况的审阅权限,并且还从本质上加强了监事会的建议权和调查权,同时把其他相应职能权限也新加入了其中。由此可见,我国这些年在这方面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随着公司上市潮流的热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成为了股民,证券交易量的激增,公司股东对于公司董事的督查也越发松懈,所以在这个时刻提出对于董事会的监察工作是一个必然的举措。对于监事会职能的强化,不仅要给予其独有的法律效力,还要延伸其职能的权限,使其可以对公司账目资料进行检查,这样才能真正使监事会发挥其作用。
最后,通过会计参与制度,邀请专业会计师,审计法人和税务会计共同来制定公司的财务报表。其中股东大会拥有对参与制定财务报表人员的任命权,并且这些参与人会承担同等效力的法律责任,所以这项工作看起来是具有法律效力和公正的。被任命的参与人此时并不是所谓的外人,而是作为公司董事的一份子,共同合作。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有效的实现监督工作,使其具有透明性,法律性和公正性。
四、结语
完善监督体系的策略包括维护会计工作秩序、从内部健全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以及尝试创立会计参与制度完善监督。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极大地提升会计监督体系的效率,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吕秀军.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5)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和完善其监督体系的问题,其中包括加快相关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大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力度、改革会计人员、明确管理体制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等。
关键词:会计监督;体系;规范;完善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会计监督却没有得到同步有效的强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会计监督弱化的问题,其表现有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以及各种会计造假、制假等方面,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券人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正常运行。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使会计信息能够如实和及时地反映财务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防止贪污舞弊等犯罪行为,维护财产物质的安全完整。我们必须进一步规范、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的内部监督与控制。
一、加快法律体系建设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加快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使会计法律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加强可操作性,尤其是对违法处罚要具体、恰当、得力,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清除影响会计监督功能发挥的种种限制和障碍。
(二)要加大执行的力度。严格执法,依法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特别要严肃查处授意、指使、强令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帐外设帐等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要追究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应提取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迫使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切实履行会计责任。
(三)要严格整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执法人员的违法、犯罪,要从严、从快、处理,坚决杜绝利用手中职权进行管、卡、拿、要,防止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国家、集体利益。
(四)加大各项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制度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自觉守法,严格执法,认真履行会计法规赋予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企业经营者认真遵守会计法规制度,会计人员大胆地行使会计监督职权。
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
《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单位负责人应清楚自身的职责,不断加强自我约束,明确自己作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积极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最大范围、最大权限的权力保障。此外,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还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了解财务制度和会计监督,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和单位负责。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在会计监督体系中,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加强,内控制度要明确会计相关人员的职责,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财产清查、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明确单位内部的制度、要求和职责,作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建立健全重大财政事项支出事前预审、事中监督、事后审核的一整套财务监督体系;对重要财政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制订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作到各负其责;对单位的资产类核算要明确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制定单位会计资料定期内部审计程序等等。要将内部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使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效地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将内部监督与会计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业务等总和起来,寓监督于管理之中,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与全过程控制作用,把财经违纪和财务违规事项消灭在萌芽状态,强化内部监督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大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力度
(一)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主要机构。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强化社会监督,首先要解决社会审计的独立问题,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执业客观公正的前提。要逐步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通过深化改革,使会计师事务所真正成为合法经营、自主管理和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推行标准化执业化制度,按照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规程和方法开展业务,提高监督质量,使其对会计的审计监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这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政府监督职能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强化会计监督必须加强政府监督。
(二)要赋予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一是把监督工作融会于财政收支分配管理的全过程,建立跟踪反馈机制,把握监督主动权。二是切实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记账规则、核算手段等基础管理制度,从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管理上来。三是把加强监管与帮助企事业单位完善管理紧密结创,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四是完善法规,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屏虚作假行为,把处理事务与处理责任人结合起来,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要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授权及部门职责分工,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加强监督,并与财政部门分工协作,互通信息,形成合力。
五、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一)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实行定制度,使会计监督权秘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权实现分离和相互制约,强化会计监督职责,有利于保证国有、集团资产的保值增值,可有效遏制和减少违法、违纪行为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实行这一制度可将会计人员的人事、考核等权从各单位分离出来,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臧,使他们敢于向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将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用,给在职和不在职的会计人员增加压力和危机感,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具有对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督促的职能,加强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应高于其他行业,这是由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理财人掌握着单位的财权和经济秘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国家、集体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理财的思想,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2001年底,曾经位居全球五百强第7位的美国能源巨擎安然(Enron)公司破产案震惊了全世界,作为其财务审计公司的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也因其审计失败而宣告倒闭。这个在当时创下美国破产纪录的会计造假案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巨大恐慌,布什政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纷纷发表声明,各界展开了关于会计监督的广泛讨论。然而安然事件余波未平,施乐、世通、莫克等大公司会计造假案又接踵而来,美国会计监督体制的弊端已是一览无遗。为此,政府和行业组织加紧步伐采取改革措施,会计监督模式的改革成为各国探索的焦点。
我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有了一定的基础,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是因为会计改革一时难以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会计造假时有发生,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十分严重,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这些问题的发生主要体现为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会计监督法律及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
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缺乏各种监督制度,甚至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有时连简单的内部牵制制度也没有,即使有而且较健全,但却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广泛运用,作业人员技术要求较高,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违纪违规行为更易发生,会计监督难度增加。再者,会计管理混乱,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企业外部监督方式很多,包括法律监督、财政监督、工商税务监督、金融监督等,监督体系可谓庞大,但监督效果却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执法部门执法不力,对有关责任人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以及个别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偏下,法制观念淡薄,不能认真履行其职责等。其次是社会审计没有起到应有的中介作用,难以发挥其经济警察的作用。
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建全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包括会计工作在内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负有责任。《会计法》和《规范》都规定,单位负责人要对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负有责任。要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监督工作能否按规定进行。只要会计监督真正起到把关守口的作用,财务收支中的任何违法违纪问题就都会得到有效地制止和纠正。
(一)重视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1.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一个上市公司的治理理念是影响利益相关上市公司会计监督体制的重要因素,监督主体主要代表谁的利益进行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国家的上市公司治理理念有关,而一个国家的上市公司治理理念在其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强化,所以会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最后就是要想构建有效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的关键是要使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清晰、分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监督体系有条不紊、协调有序的进行。
要加强会计监督的内在约束,应当建立一支优秀的队伍,建立现代化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会计监督的实施。市场经济应是法制经济,管理者必须在法制的框架下经营,应追求长远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保护上市公司的信誉,自觉维护经济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上市公司对的管理者应具备知识多元化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和管理能力,高尚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人格魅力,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人才观念,同时,领导和教育广大员工懂法、学法、守法,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上市公司的最终经营目标。与此同时,加强审计功能、强化上市公司内在约束机制,避免人为地造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与我国所得税政策之间的矛盾,要正确的应用谨慎性原则,揭示因其与其他会计原则冲突,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及变动情况。
2.建立健全的财产清查制度
只有建立了健全的财产清查制度,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才能得到保证,同时才能在各部门的经办人员中间形成一种互相牵制的机制。由于财产清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为保证财产清查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企业必须要明确财产清查的期限、范围、组织程序。建议上市公司领导充分重视财产清查的重要性,从长远出发,不要因为考虑短期的经济支出而废弃财产清查制度,要认识到财产清查的有效进行对上市公司会计监督的意义,它为上市公司发现的问题、减少的损失是不容小觑的。
3.设立公司内部会计监督主体,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监督的一个内容实施再监督的其中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内部审计机构和财务机构应该是分别独立的,同时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是和被审的部门是独立的,只有这样,对会计监督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实施再监督,财经的纪律才能严肃,企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得到改善,企业的经营的良性循环才能得到良好的实现。
由于在上市公司中,不同的部门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利益维护对象,比如财务部有着自己的利益目标,它既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左右,又要保证账务的真实客观,财务部的会计人员素质又良莠不齐,又一定程度上受公司管理者的操控,做出的会计监督结论独立性和公正性不足,难以服众,显然以财务部作为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的唯一主体也是不适合的。
(二)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监督和规范
会计工作的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受托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政府借助于社会审计对企业会计工作监督,是有效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提高会计报表质量的重要手段。
要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就要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财政厅应对会计师事务所体制进行改革,营造一种会计师事务所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的职业环境。希望会计师事务所要从长远着想,不要只顾眼前利益,不要在法律面前铤而走险。相关监督部门应当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管理,加重审计报告舞弊的处罚力度。
(三)政府应当加强会计财经法规的完善
随着经济现状的瞬息万变,会计财经法规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变化迅速的经济环境,导致一些别有用心的上市公司利用法律上的空白公然做违法乱纪的行为却不受惩处,严重影响政府监督的威慑力。应当根据我国经济市场现状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加快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使会计法律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加强可操作性。会计财经法规应当尽可能详尽各种经济情况,以防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应当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要积极展开对《会计法》等财经法律的宣传力度,加深公众的认可度,要特别强调违反《会计法》等各种财经法规的惩处措施。并且一定要认真展开执法,加大惩处力度,增强会计财经法规的威慑力,使上市公司遵纪守法、认真维护开展会计监督的自觉性加强。
(四)强化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随着经济现状的瞬息万变,会计财经法规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变化迅速的经济环境,导致一些别有用心的上市公司利用法律上的空白公然做违法乱纪的行为却不受惩处,严重影响政府监督的威慑力。应当根据我国经济市场现状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加快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使会计法律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加强可操作性。会计财经法规应当尽可能详尽各种经济情况,以防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应当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要积极展开对《会计法》等财经法律的宣传力度,加深公众的认可度,要特别强调违反《会计法》等各种财经法规的惩处措施。并且一定要认真展开执法,加大惩处力度,增强会计财经法规的威慑力,使上市公司遵纪守法、认真维护开展会计监督的自觉性加强。
(五)树立对于会计监督的正确认识
会计监督能不能走向良性循环,这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敢不敢监督,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领导者对于“被监督”的态度。现代企业管理的体制下,怎么样营造一个“被监督”的人能主动的接受和欢迎会计监督的氛围,这才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问题所在。公司的领导阶层和财务部门应当带头树立正确积极的会计监督意识,认识到会计监督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公司和员工挑毛病找麻烦,而是为了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促进公司更长足的发展,会计监督的真正目的是有利于每一位公司成员的。
(六)强化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必要性;内容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以不断深入,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性,则需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进行探索,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对于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需要进一步对现行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进行完善
当前我国各项会计工作都需要遵循《会计法》,在《会计法》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说《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开展的母法。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地位,而《会计法》在制定过程中不能对各种性质的经济组织都进行面面俱到的进行规定,其主要是对政府机关和企业作为约束对象,对其他经济组织只是进行了必要的兼顾。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具有特殊性,所以在《会计法》中对其涉及的较少。这就导致在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很难有效的对《会计法》进行参照。目前国家虽然颁布了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但在制定中并没有对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会计控制和农村财务会计监督有所规定,从而导致财务会计制度上的盲区。尽管当前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和监督工作都得以进一步加强,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欠缺规范性和系统性。所以需要加快推动农村财力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更好的推动农村的经济的健康发展。
2.需要加快对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进行创新
目前我国农村加快了向市场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农村村集体的收支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进一步对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体系及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村级财务内控制度,确保建立新型的农经监管体系,以便于更好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内容
1.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监督主体
在相关会计工作规范中对于会计监督有明确的规定,其指出在单位经济活动中由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来进行会计监督,村集体组织同样受此规范的约束,但其自身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村集体不属于国家基层政权,所以只进行村会计和出纳的设置,而不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由村会计人员对村内部实施会计监督职责。
其次,目前我国村集体实行村民自治,更重视基层民主的发展,作为村委会其对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单具有依法办理的权利和义务。部分有条件的村可以在村民会计领导下进行审计监督委员会的设置,通过审计监督委员会来对村财务和村干部进行监督权的行使。作为审计监督委员会其所拥有的权利是村民会议赋予的,所以其需要对村民会议进行责任,将其工作情况向村民会议进行报告。
最后,对村集体会计进行监督还可以由财政、农经、税务和审计等相关部门来进行。另外,还可以将审计经济业务的职责委托给注册会计师,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监督。
无论是村会计人员、审计监督委员会、实施国家监督的相关部门,还是注册会计师都是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监督主体,而且各自所进行的监督都相辅相成。群众监督是与以上四个监督主体的监督相脱离的,其属于第三者的监督,具有更多的优势。
2.监督依据
在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监督主体进行监督过程中都需要有必要的依据。通常情况下监督依据大致有以下几种,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地方各级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村集体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村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这就需要国家在进行各种财经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时,需要充分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在各项统一制度中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融入其中,在各项规定中都能够有所涉及。但作为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则需要在确保会计监督有章可循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一的制度来进行村内部各项会计管理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出,确保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控制更加规范和系统。
3.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监督内容
在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中,需要严格依照相关会计规定的内容进行,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监督、会计账薄监督、实物款项监督、,财务报告人监督,财务收支监督,同时还需要对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而作为审计监督委员会,在履行上述监督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对村集体组织财务公开、农民负担、土地流转及群众关心的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事项进行有效的监督。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还需要接受财政、审计、纪委等职能部门的监督,对其如实进行提供相关账册及凭证、报表及资料,不能对其进行隐匿和谎报。对于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过程中,需要做好配合默契工作,确保其所出具的会计报告具有有效性和真实性。
三、结束语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和广大村民切身利益,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的会计监督是与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村集体经济会计监督工作,就必须加强农村经管队伍的建设,完善各项内部监督制度,健全民主理财监督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推行问责制度。
参考文献:
1.1完善责任发生制会计核算方法,但具体内容仍就模糊
新会计准则中内容是高度浓缩概括的,所以内容细节模糊化,这就增加了会计信息监管的难度,比如在《无形资产》中要求公司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分开,以保证确认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会计信息操作时,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特性很难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区分,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会计信息监督的难度,并且在后续计量中又引入寿命不确定的无需摊销,只有减值测试的要求等许多新的方面。
新的会计准则对会计活动要求越来越注重提供原则来代替具体详细的规定,在实施新会计准则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会计主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因为不同的会计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所以这将会造成在对会计信息监管时会计标准不统一。
1.2提高报表水平,但执行力仍有待加强
新会计规则上台,要求上市的公司按照新的制度执行,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改动较多,会计行业很难在较短的时间中完全改革,这就阻碍会计信息监管的完整性,并且内容改动的幅度加大,无形中增加了对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考核力度,面对复杂的变化会计人员只能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1.3增强了国内会计准则适用性,但具体方法有待研究
新会计监督体系建立在多层次结构上,其中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对内部监督提出的新要求是健全财务内部的约束体制,对社会监督要求是依托注册会计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提高社会监管职能。新会计监督体系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形成坚不可摧的监督环境,在当前的会计监管的工作环境增加了监管难度。
2当前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会计信息是监督者对被监督者进行监督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是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只有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在实际监督中,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大大存在,各种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扰乱了监督效果,会计监督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监督出现了严重的失效。比如,在经营中将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套开为合理开支的发票,餐饮费、礼品费、公款旅游费等不合理的开支,都被开为办公用品及外出培训费,这一现象在当下已经蔚然成风,各种虚假信息五花八门,让监督者的监督难度骤然上升。
2.2会计监督缺乏及时性
会计人员作为一个单位的财务管家,需要直接听从上级领导的指挥,但长期以来,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是否完全服从领导安排的尴尬现象一直存在。由于缺乏会计监督的及时性,一小部分单位的领导要求会计人员做一些隐藏收入、偷税漏税等的不合法行为,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迫于领导的压力而放弃了会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以完全服从领导的指挥,帮助领导解决困难的心态在岗位上生存了下来。但是当上级组织进行查账时,平时的各种不合法情况必然会暴露出来。但是那些坚守了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在工作中敢于对不合法现象说不的人,又往往因为得罪了领导或妨碍了某些人的利益而无法在会计岗位上立足,可能面临着被调离岗位的悲惨结局。
2.3会计监督制度存在缺陷
当下各个单位的会计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内部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设立连带责任的关联制度,或是设立又根本不落实,形同虚设。这样的状况,就导致了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失效,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失控,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大量涌现。
3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
3.1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
要想保证会计监督的执行有力,就必须做到执法有依,而我国缺乏的就是健全的会计监督约束机制。虽然新的会计准则中对诸多不合法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并没有跟上,所以导致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大打折扣。没有明确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一些单位对待会计新准则的态度仍然是不够重视,在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出现了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这种套用原有的办法来执行新准则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刻,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摆在了会计工作者面前,如果没有专业性的会计制度以及健全的核算制度,那么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的现象将一直存在,会计监督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3.2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会计工作是否合规,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职业操守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如果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强、业务水平高,那么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会计的监督作用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强大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感也是会计从业人员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因素,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风险意识、缺少自我约束的人,在利益的驱使和领导的压力下,必然思想会向权大于法的方向倾斜。
4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路径
4.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监督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合规性目标提升到了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公允性。在新准则中突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性,就是说会计信息应当作为监督的重要工具,主要依托。会计报表要在所有重大方面反映出单位的经济运营状况和各项经济活动。通过提高质量,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从法律法规方面有效地约束了会计信息,同时也规避了企业风险,优化企业内部结构,这与原来的合规性进行比较,从原来的各种支出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规定,维护经济正常运转的层面上提升了很大的一个档次。
4.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要使用新的会计准则,就需要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真学习新准则的这次变革,认真学习理解会计监督理念,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用市场的信息来规避风险,让市场信息更加的公开透明,直接用准则来约束自己的会计行为,转变原来重检查、轻管理的陈旧理念,将市场中反映的信息应用到工作当中,做到以人为本,从被监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认真分析利弊,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会计诚信环境,提高监督效果。
4.3清晰监督模式,促进放开经济蓬勃发展
财政部门会计监督应当包括各阶段的内容和资金。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对资产价值真实性的监督做到紧跟不放。而且在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放开经济发展,大胆适应市场,用新准则和国际财务报表准则来要求会计人员,促进经济开放水平提高,进一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会计监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伴随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也将出现,如有些企业设账外账,信息造假等,这使得会计监督成为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二、现行会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几年,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2.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现象经常发生。
3.社会会计监督不力
审计部门作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由于利益的原因,注册会计师很难保证事实上的独立。一方面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单位进行利益交换,根据委托单位的授意,出具不当甚至虚假的验资、审计报告,难以真正发挥其作为“经济警察”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有些会计师事务为了抢拉业务,纷纷压低审计收费;而一旦审计收费过低,由于资金原因,注册会计师必然无法执行全部审计程序,导致审计结论不正确。这些都影响监督力量的发挥。
4.政府会计监督部门职能有待加强
政府各有关部门多头监管,协同不畅。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权力和义务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且各个职能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各自有其侧重点,都在不同角度对被监督主体起到了监督检查的作用。但在实际行使会计监督权利的各职能部门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监督权利进行层次上的合理划分与安排,这种职能分割的不合理势必造成多头监管,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此外,由于缺乏横向信息沟通和协调,也给被监督主体带来了监督空隙,使被监督者在面对不同的监督主体时,有针对性的提供有利于自身的信息。
5.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一般情况下,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于会计之手,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比较多,但整体素质不高,且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此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唯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三、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1.健全和完善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律、法规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监督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是否合法的判断,有责任也有义务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单位负责人要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严格自律,遵守并维护会计法,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做违法之事,会计人员才无后顾之忧,才能依法办事。让会计监督有法可依,才能使会计工作真正发挥职能。
2.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监督检查提供重要依据制定的制度要落到实处,明确会计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岗位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此外,对会计资料内部审查过程中,明确内部审计的程序,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3.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的监督体系,明确会计监督体系层级
政府监督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有其各自的分工和侧重点,之所以会出现多头监管等问题,根源还是没有形成会计监督协同监管机制。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就是使当前的多个政府监管主体形成有序、规范的协同合作,形成联动效应。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处于监督体系的核心位置,由财政部门牵头定期进行各部门联动的会计质量监督检查,将监察结果公布于专设的信用网站;并通过媒体进行定期公示,增加对会计造假者的舆论压力,促进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建设。
4.建立和完善惩防结合的会计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会计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监督检查应该从源头做起,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有忧患意识,根据真实有效的经济业务进行入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会计事务所在秉承自身职业道德的情况下,在审计过程中,对弄虚作假的情况一经发现,应明确表明于审计报告中,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对违规问题要坚决从严处理,严惩不贷!情况严重的,引入民事赔偿制度,明确造假者经济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1]最新企业会计法律准则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03).
[2]黄学全.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