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流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物流;工艺流;资金流;信息流。
2009年,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是该厂2#机组进行了50多天的首次大修,这意味着要发生大量的大修费用;同时生产经营面临的更大挑战是燃料煤质整体下降,增加了发电成本。针对内部、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该厂在全厂范围内积极开展节支降耗,进一步强化成本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深化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在全厂范围推行网格化管理,效果良好。
1 网格化管理的“面”管理。
(1)建立指标体系。年初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发电量和利润计划,组织企管和财务部门从煤、油、水、电、运行费用等成本主项,到四项费用、劳保、卫生、教育等成本辅项,全面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与对应科室、车间一对一进行交流,听取意见,直至最终确定承包指标,形成部门、班组、个人和值与值之间的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生产和经营脱节现象,强化生产、技术、安全部门的成本管理和经济运行责任。
(2)建立控制体系。指标分解后,厂里以正式文件下发,并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每周召开燃料分析会和经济运行分析会等专题分析会,对本周经营动态进行事中控制。月末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全面总结、评价当月经营效果。对指标完成好的单位及时总结和表扬;对未完成指标的单位及时查找漏洞,帮助整改。使每个经营过程、经济指标的运行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下。
(3)建立奖罚体系。虽然对指标进行了科学、详细的测算,对管理过程加强了控制,但仍难以避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指标无法完成。为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同时,出台了具体的奖罚措施。月度指标当月考核兑现,季度、年度指标按季预兑,年终总兑,从而充分调动全厂干部职工开展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2 网格化管理的“线”管理。
“线”管理即抓好经营活动中的物流、工艺流、资金流、信息流。
(1)物流。在物流的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围绕燃料的采购、运输、验收、存放、配煤、上煤等方面下工夫。在燃料采购上,根据集团公司制订的内部资源产品交易价格政策(动力煤320元/,t低值煤230元/,t中煤110元/t),结合电厂锅炉实际燃烧所需的发热量,制订了相应的采购原则:禁止采购动力煤,大量采购中煤,根据燃烧需要少量采购低值煤。2009年二季度综合采购成本为137·08元/,t比一季度145·41元/t下降了8·33元/t。在燃料运输上,积极与铁运处、行调联系,保证燃料及时、足量到厂。在煤场安装轨道衡加强燃料的计量和验收,每月与铁运处核对磅单,校正误差。配煤过程中,根据2台锅炉对入炉燃料发热量的不同要求,组织不同煤种之间的配比,以满足机组满负荷的需要。上煤环节上,注意控制燃料的粒度和数量,以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在材料及备品配件的采购上,坚持集中采购物资供应处采购,自购物资市场比价采购的原则。
在自购物资上,严格执行采购权、定价权、验收权、监督权“四权分离”原则,努力降低采购成本。2009年二季度采购价格比一季度下降了5·2%。
(2)资金流。资金流是伴随产品产生过程中资金的筹措、投入、使用、增值的过程。加强货币资金预算管理,每月25日前,由各资金使用单位按照燃料、水、运行费用在投入中急需和必须原则上报下月的资金需求计划,上报的资金计划经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战线领导、厂长审批后上报财务科,由财务科汇总后,上报集团公司内部银行审批,根据公司审批资金按比例分配资金,确保生产安全所需资金。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由财务科负责清理,实行客商负责制,财务科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清收,按月考核,季度兑现。严格执行货币资金支出审批程序:计划内的经济业务,须由经办部门负责人确认,财务部门核对认可,财务负责人审批后财务科方能入账;计划外的经济业务,须经办部门负责人确认、主管领导审批、厂长审批、财务负责人审批后,财务科方能入账;及时统计各项成本支出,以保证及时、准确反映经营成果。
(3)工艺流。在锅炉—汽机—发电—供电生产工艺流程上,重点突出经济运行管理。①加强锅炉燃烧调整,降低排烟温度及飞灰含碳量。②加强汽机动态调整,提高真空度,保证回热系统的投入率,从而提高给水温度,以小指标考核为平台,量化各项经济指标及机组运行参数,使主蒸汽参数及其他运行参数压红线运行,从而提高机组热效率。③在发电环节上,强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置发电红旗值,充分调动各值人员积极性,从而提高机组负荷率。④在供电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峰段多发低谷消缺,同时加强用电管理,采用避峰多上煤、多制粉、多制水等措施,提高供电的含金量。在抓好工艺流上经济运行的同时,还强调了安全运行,认真开展了系统性安全评价和治理活动。通过系统性安全评价和治理活动,对系统存在的隐患制订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并逐项实施,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4)信息流。信息流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在生产经营中注重信息采集,主要包括:①购进的燃煤产地、生产数量、煤质变化、水分、发热量以及来厂化验情况;②生产运营中各种运行参数变化情况;③财务经营中各种指标完成情况等。每月按时召开各项专题分析会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通报上1个月份生产经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置下1个月份生产经营主要工作。管理人员将采集到的各种数据按管理结构层层传递;统计人员按管理结构层层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利用OA办公系统反馈到各单位、部门指导生产经营。
3 网格化管理的“点”管理。
“点”管理即抓好物流、工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的关键环节。
(1)燃料物流中的配比环节。电厂采购来的煤种多种多样,有十一矿的低值煤,也有八洗、七洗、田庄的品质不同的中煤,它们之间发热量、灰分、水分等参数各不相同。如何使其合理掺配,从而满足锅炉燃烧需求至关重要。为此,化水车间及时对来煤进行化验,提供准确的发热量报告;燃运车间克服场地狭小的困难,将不同发热量的燃料分堆存放,上煤时根据不同的发热量计算配比,尽可能满足锅炉设计入炉燃料发热量的要求。避免入炉燃料发热量过高,造成燃料浪费;也避免入炉燃料发热量过低,造成机组无法满负荷发电。加强燃料配比环节设备检修工作的前瞻性,加强易损备品备件管理,满足生产需要。加大燃料效能监察工作力度,出台了节煤、节水、节电管理办法,并进行了考核。通过加强配煤管理,克服了煤质太差、耗煤量增加等困难,有效地控制了燃料成本。
(2)工艺流中的安全环节。严格执行厂部制订的安全管理“五个到位”实施细则,对发生事故、造成隐患的责任人,将根据《坑口电厂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和《坑口电厂重大安全隐患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从严追究。组织开展“三零”(零违章、零差错、零事故)班组创建活动;强力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和准军事化管理,进一步规范职工岗位行为,提高执行力,创建具有该厂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安全质量达标活动,制订详细的考核标准,重点抓好现场跑、冒、滴、漏;认真落实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认真做好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打造本质安全人,创建本质安全岗,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3)资金流中的资金支出环节。要做到“四审四看”:一审支付申请,看申请是否有理有据、是否有计划;二审支付审批,看审批程序、权限是否正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三审支付复核,看复核工作是否到位;四审支付办理,看货币资金支付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程序、途径办理。加强二级核算管理工作,做好二级核算员培训,逐步达到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效果。上半年未出现资金违规支出现象,实现了资金安全。
(4)信息流中的信息反馈环节。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通报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将生产经营中的各类数据信息上网传输公布,对各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促使各部门查找漏洞和不足,并及时改进工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及时,压减各类非生产经营性支出,以提高办公效率,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信息;后勤工作;信息利用;信息收集;信息分类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能源和原材料,是当今人类必须拥有不可或缺的三大资源之一。现代战争、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生产经营、经济金融、商业贸易、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社会化生产、国际化竞争条件下,信息的支撑作用和依赖性,越来越凸显。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则既是新型的生产资料,又是重要的新型生产力要素。作为机关职能分工的后勤服务部门,充分捕捉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对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创新服务行为有着引导、支撑、推动的积极、潜力无限的作用,是在具体后勤服务行为中践行科学发展观,致力挖潜、节能降耗、厉行节约,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信息资源的尝试
信息资源是当今最可充分利用而不枯竭,其开发利用成本最低廉,对工作创新和技术进步最具推动力和促进作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在中国人民银行巢湖市中心支行后勤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机关计算机房静电地板使用时间年久,面层起翘折裂,影响使用安全,需要更换。从某杂志中了解到江苏有一厂家可以翻新,成本为35元/m2。而原计划的全面更换,成本为180元/m2。按翻新实施后,节约造价6万余元。
中央空调水系统需要更换两只补水箱,原计划采用不锈钢方形水箱,掌握了圆形可充分利用抗位原理,选择之,比原方形不锈钢水箱节约4.7万元。
办公楼卫生间小便冲水器,因使用年久,需要全部换新。了解到有感应式冲水器,采用后,每年可节水0.5万元。
在当地具备天然气供应条件时,了解到可将燃柴油的中央空调溴化锂主机组改造成燃天然气。采取之,2006年、2007年分别节约费用13万多元和近20万元。
以上是利用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取得的成效,也是在后勤服务中利用信息资源的尝试。
二、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是以数据为载体的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特征的抽象描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对信息的解释,信息则是数据的灵魂。数据是以文字、语言、声像、图形、图表、数字、颜色等为具体表现形式。利用信息,就是通过对承载信息的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加工,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以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引导和促进创新,开拓性地以安全性、经济性、实效性,实现既定的目标。后勤服务部门是机关不可或缺的部门,其职能是服务、保障和管理,支撑着机关的正常、有序、高效、安全运转。工作的计划性、服务的前瞻性、保障的预见性,就是要通过对过去已发生的信息的归纳总结,寻求和把握拟发生事件的抓点和着力点,对可能的结果精确预测,作为工作计划安排的依据。后勤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扎实性,就是要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反馈的数据的归纳、分析并与计划对比,寻找存在差距,进行实施措施的纠正或计划的调整。借用他人的信息资源,就是对他人在实施中表现出的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分析,作为目标规划、目标分解和计划实施中偏差纠偏的借鉴依据。
信息具有真实性、系统性、时效性、不完全性、层次性。真实性是要把握信息符合事物真实的一面,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无用,而且有害。系统性是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对待各种信息,尤其是那些局部的、不能代表全局的信息,避免工作的片面性。时效性是要求对信息及时取得及时处理利用,以避免因不断变化的动态原因而导致信息失效。不完全性是要充分认识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数据的不完全性,不能以偏概全。层次性是使用信息层次不同而对信息要求层次的标准不同。如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的不同层次,其对信息的要求层次是不同的。
信息的过去时是知识,现在时是数据,将来时是情报。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生产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一种系统化的信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和丰富,掌握信息就是丰富和提升知识。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对信息的解释,信息的发生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来体现和描述,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数据为载体,信息的接收是承载信息的数据的获得,把握住数据的动态变化,就掌握了信息的更新。信息的情报时态,是因为信息揭示事件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对将要和未来事件的预测、判断和把握的依据。信息的不同时态,是信息分类、收集传递、归纳整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三、信息的分类
与机关后勤服务的职能职责相关的信息,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其适用性,可分为约束性信息、指导性信息和参考借鉴性信息。约束性信息,是指对后勤服务活动的目标、行为具有强制约束的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等。指导性信息,是指对后勤服务目标、计划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的信息,包括文件规定、领导指示和决定、服务达到标准和要求、工作计划和目标等。参考借鉴性信息,是指对后勤工作目标计划制订、后勤服务行为具有借鉴参考的信息,包括经验、教训、方法、措施、理论和技术成果等。
2.按后勤服务的目标,可分为服务类信息、保障类信息和管理类信息。服务类信息是指根据被服务的要求形成的信息,包括服务要求、服务标准等。如某个会议需给参会人员提供食宿要求的信息。保障类信息是指提供的服务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如设施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等。管理类信息是指后勤承担的机关综合事务管理和后勤活动的管理。
3.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后勤服务内部活动中产生的信息,如取得的成效,得出的经验,吸取的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观察记录等。外部信息是指后勤服务活动体系以外的信息,包括上级和领导的要求,外单位的经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环境变化情况等。
4.按信息的稳定程度不同,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固定信息是指一定时段内不变的信息,包括计划、制度、标准等。流动信息是指在后勤服务行为中不断变化的信息,包括被服务对象要求的变化,服务内容的变化,服务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等。如上班时间电梯出现了故障需要及时抢修的信息。
四、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事物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信息产生的原因和根由。信息的描述和载体是数据,收集信息就是对数据的收集、记录、归纳。收集信息,首先是对描述事物特性特征的数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如设备运行中监测参数是设备运行状态的描述,参数变化即是状态变化,应正确理解和充分重视。其次是依据信息的分类,及时对数据进行记录记载。如水泵运行时压力变化,电动机运行时电流变化等,应即时记录。
信息的收集包括内部信息收集和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收集,包括事前信息收集、事中信息收集和事后信息收集。内部信息收集的关键是要形成制度约束和规范性操作程序,引导和约束自觉、主动、有效收集。如设施设备的运行记录、工作日志、工作台账、要事记、计划总结,等等。外部信息收集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流媒介,借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会议、考察、交流等一切现代信息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会善于主动捕捉。如某条电视新闻报道,今年冬季本区域气温将比常年冬季气温低得多,作为后勤服务部门,就要重视这条重要信息,提前采取措施,做好设施设备在严寒状态下运行的安全防范和措施准备,保障正常、安全运行。
信息的收集包括主动收集和被动收集。主动收集,是指在决策时,通过收集大量信息,经过筛选分析,寻找规律,把握要点和着力点,作为工作目标确定、计划制订的参考依据。如承担某次会议的服务和保障,就要主动了解参会人员数量、会场布置要求、是否安排食宿等信息作为服务和保障安排决策的依据。被动收集,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外部、内部信息的收集,或用以决策、目标确定、计划制订参考,或用于对执行中防止偏差和对偏差的纠正作参考依据,或整理成信息流收入信息库存储。如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最新技术成果等。
在信息利用中,时常是主动收集与被动收集相结合。如我中支收集到有智能化真空集热管太阳能技术,可利用太阳能解决热水供应问题的信息,通过主动收集相关技术、经济等信息,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分析评估后,在培训中心采用,取代原来燃柴油锅炉供应热水,节能、节约效果明显。
信息的管理是指对信息的归类分析、加工整理、存储传递。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纷杂和零乱的,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这就需要信息管理人员对得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分类。分析是将归类的信息,认真比较、分析、确认其与后勤工作的相关性、有用性。存储是将有用的信息通过存储系统进行存储。可借用计算机工具,制定存储系统,及时、方便、准确地进入存储系统。加工整理是将杂乱、分散的信息,进行梳理、整理、加工,形成规范存储、方便检索的信息流。
五、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的开发是指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把握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信息按利用的层次不同,可分为预测决策类信息、管理反馈类信息、总结评价类信息。描述和解释信息是数据,对信息的开发,就是对数据的处理。数据处理可根据信息利用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
预测决策信息,是指利用信息源,对未来事件或拟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可能结果进行预测,依其预测,作为决策和目标计划制订的依据或参考。该类信息一般用于决策层,属于最高层次利用。可将信息编制成图表类,如分类表、排列图、相关曲线图、横道图等。对于统计数据,可制成因变量和随变量关系的曲线图,亦可用数理统计方法推导成数理公式,以寻找规律性。如在年初制订全年用电量计划时,可将历年不同情况的用电量统计数据,制成统计曲线图,或可推导成相关数理公式,以测算出年需用电量。
管理反馈信息,是指利用信息源,在目标计划实施前,对可能出现的偏差因素和偏差范围进行预测,制定针对性的防偏差措施,根据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发生的偏差进行纠偏或对既定的目标计划进行调整。该类信息一般用于管理层和执行层,属于中等层次利用。可将信息编制成图表类,如控制图、横道图等。
评价总结信息,是指将确定的目标和制订的计划、执行过程发生的偏差和偏差纠正或计划调整、执行结果与目标计划的比较等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进行评价,从而寻找出差距,总结出经验,吸取其教训,并收入信息库存储,以作为新的信息源。该类信息一般属于事后信息,作为新的信息源,收集于信息库。可形成文字、图表等。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EMS;SCADA
一、引言
随着电网的规模的扩大以及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汇集到调度中心的各种信息增长迅猛,如何有效的进行调度是如今电力调度中心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而导致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产生。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基础平台和应用功能按照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一体化思路设计,充分考虑各级调度的业务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一体化运行、一体化维护和一体化使用,能够满足各级调度机构及调度各专业的需要,满足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体系和备用调度体系的要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人员、工程师、研究机构和应用单位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文献[1]通过对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与传统调度系统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就智能调度支持系统的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文献[2]提出以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为基础,通过功能完善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进行电网风险防范,实现在线分析电网运行状态,从而来实现电网调度的精细化管理。
文献[3]提出一种智能电网条件下面向地区级调度支持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由网络基础平台及应用类组成,其中应用类包括实时监控与分析类、调度计划类和调度管理类,同时详述了实时监控与分析类、调度计划类的具体内容。文献[4]在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分析了建设智能调度的意义、目的,阐明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描述了智能调度的内涵、特征、体系架构,剖析了建设中国智能调度所需的关键技术;文献[5]针对电网调度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和各Agent的功能;文献[6]分析比较了目前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的六类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通过结合我国智能电网调度安全运行要求,文献[7]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安全运行应用方法和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安全运行应用进行了探究和阐述;文献[8]从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技术、电网运行方式在线分析技术、基于FCL的短路电流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在线辨识技术、电网经济运行与优化技术以及基于广域网的输电线路测距技术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实现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献[9]以2010年相关国际会议论文为基础,对国外关于智能电网控制中心在电网控制中心结构设计、状态估计、N-1-1安全分析、动态安全评估和智能恢复控制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文献[10]对智能调度的需求、考虑因素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智能调度中心层次结构;针对中国未来互联特大电网的运行控制需求,文献[11]分析了未来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业务需求,提出“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全网集散式调度与控制技术支持系统的架构;文献[12]指出智能电网运行的核心在于能够在电网控制技术中融入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进而实现对智能电网的安全管理;文献[13]表明智能电网控制决策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关键内容和电力系统的神经中枢,也是维系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的重要保证;文献[14]从信息流的角度探讨了未来智能电网控制形态的演变,认为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是新型控制中心的技术支撑;文献[15]分析了电力系统中电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并通过对信息流的调控来改善电力流和资金流;文献[16]指出在智能电网中调度环节相当于电网中的神经中枢,以及智能电网中的调度控制架构是最需要智能化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出电网智能特征的环节。
文献[17]针对现有操作票管理系统不能实现在线实时开票、开票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校验及其规则定制复杂等不足,基于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OPEN-3000 平台开发了电网智能操作票管理系统;文献[18]分析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从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到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发展历程;文献[19]指出电网不仅只有一个网络互连发电机和加载通过输电和配电系统,而且与通信和控制的系统紧密相关;文献[20]针对下一代高级灵活和高效的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问题分析了相应亟待解决的重点科学问题;文献[21]从模型、算法、接口和策略等多个方面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适应性进行深入分析;文献[22]将多智能体系统(MASS)、能量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相结合,研究基于移动Agent的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建立,提出了基于MAS的智能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实现过程,并在基于移动Agent模型的基础上对故障针断部分做了具体设计;文献[23]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集中运维技术方案。
三、总结
通过上述研究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研究可以总结其具备以下特点:
1.数据传输网络化。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实现电网运行信息和生产管理信息的快速、可靠传输,为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保障。
2.运行监视全景化。从时间、空间、业务等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实现调度生产各环节的全景监视、智能告警,实现电网运行分析资源的全面整合、数据共享、可视化展示,对电网的运行状况更加全面、快速、准确、直观呈现。
3.安全评估动态化。通过稳态、动态、暂态多角度在线安全分析评估,实现大电网运行的在线安全自动监测、告警、辅助决策和多维多层协调的主动安全防御。
4.调度决策精细化。通过对年度方式、月度检修、实时计划编制与安全校核等核心业务的集中开展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实现调度决策的精益化、智能化和运行风险的预防预控。
5.运行控制自动化。能够在全网AGC、AVC、切机、解列、低频低压减负荷等控制策略统一协调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电网频率、电压、潮流等的自动调整和控制,实现大电网的一体化分级协调控制。
6.机网协调最优化。适应大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实现包括常规电源和新能源的标准化并网、优化调度和灵活快速调控。
参考文献
[1]骆韬锐.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
[2]冯松起,等.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电网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1(6).
[3]郝文斌,等.智能电网地区调度支持系统框架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1,34(4).
[4]严胜,等.智能电网调度关键技术[J].电力建设,2009, 30(9).
[5]余腊生,钱奕兰.多Agent 智能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7).
[6]K.Tomsovic,D.E.Bakken,V.Venkatasubramanian,et al.Desig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al-time control,communication,and computations for large power systems[J].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2005,93(5).
关键词:沙盘模拟 企业信息管理 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24-02
工商管理专业是以微观经营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学专业,以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企业信息管理》,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涉及管理学、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多领域交融,然而很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缺乏管理学以外学科领域的基础,在理解企业信息管理机制和构架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在参与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凸显出实践能力不足。
有学者将实践能力界定为: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实践体现为用头脑中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活动能力。具体包括创造能力、调节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操作及专业技术能力和基本能力五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强调要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之目的。这需要学生在体会管理艺术性过程中提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引入ERP沙盘模拟这类体验式教学改革新思路,给学生提供模拟管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实战中得真知。
一、ERP沙盘模拟当前应用现状
沙盘模拟的思想起源于美国的军队沙盘模拟对抗,指挥官在真实的模拟沙盘模具前,进行战略部署,通过各种模具的仿真展示,具有直观明了、通观大局的优点。企业的经营管理犹如战场,ERP沙盘是由英美知名商学院和管理咨询机构开发出的新型现代培训模式,其借用军队沙盘的思路,模拟现实管理环境,将学生按照团队分成若干个竞争企业,利用独特直观的教具,模拟一系列的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使学生在整体部署、市场与销售、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规划、设备投资改造、物料需求计划、财务分析、团队建设、组织协调机制等多个方面,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通过情景模拟以及角色扮演,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真实体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从而深刻理解管理思想。总得来说,ERP沙盘模拟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和仿真性:沙盘模拟综合了整套企业管理流程及各种主要职能部门的运转过程,将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过程以最简洁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形象地将企业浓缩到一个沙盘盘面上,让学生作为主体融入企业运作场景。(2)实践性:学生可根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分工,运用管理理论知识,解决不同侧重点、不同复杂程度的问题。(3)趣味性:传统课程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而ERP沙盘模拟课程中,教师仅起到指导、配合的作用,转换角色,让学生为主体,所有经营运作都是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趣味性很强。
我校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室,包括一套手工沙盘和一套电子沙盘。手工沙盘配备6张沙盘盘面,可以组成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一般模拟演练6年企业经营过程。电子沙盘可以设定更多组别的竞争性企业混战。通过“模拟经营――对抗演练――教师讲评――学生收获”等一系列的实验环节,融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组织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实践管理原理,培养协作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目前,已经在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的配合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二、ERP沙盘模拟中涉及的信息管理
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所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尤其是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而信息流在企业中起着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不仅辅助企业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短期部门计划,同时覆盖企业管理全程。
从企业信息流承载着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运转。具体来说:(1)商流信息体现为市场变化趋势、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订单及采购单信息、产品的竞争能力、商业间谍资源等等。(2)物流信息体现为物资调配、出入库、输运过程、库存管理、质量检验等等。(3)资金信息体现为现金走向、应收(应付)款走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流动过程等等。
从企业的管理周期来说信息流承载着:(1)预测:包括分析企业竞争环境,预测市场前景和市场份额、预测企业实际产能等。(2)计划:选择合理投融资方式和渠道,确定最佳生产设备和生产计划,编制销售和采购预算,评估产品研发预算等。(3)执行与监控:借助信息流随时进行流程监控、各类计划完成情况指标衡量。(4)评价:基于信息流结果分析企业经营状况,诊断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评估经营风险和肯定经营成果。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这五大职能功能都需要以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保障。在学生经营企业沙盘模拟的同时,将发现企业信息的真正价值。
三、ERP沙盘模拟在企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ERP沙盘模拟与企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的结合点。ERP沙盘模拟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某学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发现性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通过创造和再现各种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其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建构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法有:案例式体验教学、社会调查式体验教学、情境模拟式体验教学。(1)案例式体验教学:这个方法是工商管理课程中最长使用到的体验式教学法。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仿真性较差。(2)社会调查式体验教学:该方法是指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际调查体验,对丰富学生社会阅历,增强与社会融合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操作难度较大,涉及多方面统筹协调,难以高频率使用。(3)情境模拟式体验教学。通过创设体验情景,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选择模拟角色,对情景体验内容进行探索,教师从旁引导并最后予以总结,延伸知识点。ERP沙盘模拟实训就属于第三种体验式教学。
目前,我校已经引入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手工沙盘的优势是将抽象的企业流程通过道具直接摆在学生面前,将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老流程呈现在同一张沙盘上。通过实际摆盘既可以直接观察到企业的各种业务的运转情况,也就能同时理解承载其上的信息流框架。而电子沙盘的优势是将企业业务全部搬进电脑,用图形和文字显示出企业各个部门和各种经营要素状态。所有数据全部通过人机对话的窗口录入并汇总,可以使同学直观的感受信息流动过程。
由于手工沙盘简明、直观的特点,我校其他财经管理类课程中主要使用手工沙盘,而在《企业信息管理》的课程中,我们尝试将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结合起来辅助课程的教学。两者结合的思路是:以手工沙盘的“简洁、直观、易入手”的特征将学生带入企业经营情境,从宏观上把握企业信息流向主框架;再配合电子沙盘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让学生理解企业信息流的具体运转过程。
2.教学组织过程及内容。首先,做好课程实施前的准备。确认沙盘教具器材、安好沙盘软件的计算机以及课程资料等其他授课必须,做好教学准备。
紧接实施过程:首先,将学生分为6组,成立6家模拟公司。其次,团队进行每个角色的职能定位,让学生分别担任总经理、销售主管、物流主管、生产主管、财务主管和信息主管。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命名,从企业命名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经营理念。之后,布局沙盘的初始状态,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全面展示于沙盘之上,各项指标的运营用移动的“筹码”和道具来表示,:各组初始经营条件一致。完成以上步骤,就可以开始企业经营模拟演练。该演练按企业经营年度展开。伊始年,通过教师市场预测资料,每组在CEO的领导下按程序文件开展经营,做出所有重要事项的经营决策,决策的结果会从企业经营结果中得到直接体现。这一教学环节按照我们根据本门课程特别编制的实训手册完成。每一次手工沙盘上的道具移动,伴随着电子沙盘的一次数据记录和流转,并让学生同步观测电子沙盘的数据变化,通常会用2天时间模拟企业6年的经营过程。经过6年的模拟运营,学生可以结合企业经营实践,体验到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流动架构和数据流转过程。
在接下来的现场案例解析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入《企业信息管理》课程理论知识,使学生从沙盘推演中接触的感性认识得到一次新的飞跃,转化为可以真正可用于指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活动能力。
3.教学应用效果分析。实际应用中,观测到学生课堂反映积极,“体验式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要求,从效果上看:(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做”来“学”,改变了传统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内容固化而抽象的缺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固定、封闭的,而ERP沙盘模拟经营是开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2)更加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企业信息流转的全过程”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仅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带给学生清晰直观的映像。而通过在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中模拟企业架构和运营管理,使得复杂、抽象的企业管理状态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和学习。有学者认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来自于他们亲力亲为的实践感受,来自于现实工作环境场景下手与脑的自如配合以及知识的灵活迁移。学生整体对沙盘模拟印象深刻,抽象的全局信息流转知识形象地被掌握,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加透彻。(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沙盘模拟在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系统中运用,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弥补了实践经验的不足,扩大了“全流程”视角。(4)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身份的创新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这种灵活的方式应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四、推广ERP沙盘模拟与企业信息管理课程结合教学的建议
1.在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信息管理》课程中开设ERP沙盘模拟课程。通过配套专业课开设ERP沙盘模拟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将企业经营管理与企业信息管理相结合,有助于引导学生从管理者的视角看待企业信息管理。
2.在其他专业的《企业信息管理》课程中推广ERP沙盘模拟课程所代表的教学模式。基于课程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我们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的“情景式教学”改革,也可以拓展到其他专业的《企业信息管理》教学中。
3.具体教学应用上建议同时配套使用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互为补充。更有利于直观建立学生的企业经营管理全局观,理解企业信息管理架构及信息走向。
总之,ERP沙盘模拟课程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融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于一体,非常适用于《企业信息管理》的教学中使用,希望沙盘模拟的推广应用能促进本门课程发挥更大的价值。
[基金项目: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沙盘推演在工商管理专业开放教育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2009008。]
参考文献:
1.刘磊,付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
2.施飞峙.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J].财会通讯,2010(8)
3.宋小萍.ERP沙盘模拟在财务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财会教育,2011(4)
4.赵恩超,李俊峰.对于管理类专业开展ERP沙盘模拟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
5.杨全德.企业经营演练ERP沙盘实训教学效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4)
6.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魏轶敏.基于ERP沙盘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研究[J].财会教育,2011(10)
8.智瑾.基于ERP电子沙盘的会计实训课程效果与创新[J].会计之友,2011(10)
9.樊千.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8(2)
10.尹磊.企业战略管理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
关键词:新形势;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
近些年,经济新常态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总方向,通过调整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双收缩”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会继续下滑,现代企业如何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洪流中求生存、谋发展,是其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准确定位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并找到企业财务会计中的落后因素,能够有效推进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创新进程,从财务角度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改善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参与度,淘汰会计只用于核算的落后观念,积极发挥财务会计在信息披露、管理监督、控制风险等方面的作用。
1新经济形势给企业财务会计带来的挑战
1.1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增加了企业的系统风险
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探底,通胀压力加大,物价水平增速上升,总供给扩张能力下降,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行不可避免,整体经济形势的不乐观增加了企业的系统风险。企业处于商品或服务供应链的连接处,系统风险具体反映在财务会计层面上,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资产价格、人力成本上升增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板块的复杂性。第二,客户经营状况不佳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核算和跟踪的难度,账款回收不力影响企业整体资金流转和安排。第三,经济环境的波动增加了企业预防性动机的资金保留额度,减缓企业资金增值的速度,降低财务运营能力。
1.2需求缩水、产能过剩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得以销售,才能形成完整的实物流转全过程,需求缩水、产能增加给当前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从财务会计模块上看,经营风险的增加会从影响营业收入和费用变动方面造成企业税前利润的不稳定。经营风险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结构从而影响融资规模和水平,从而也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水平。
1.3金融结构失衡、融资难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我国现存金融结构失衡,金融创新乏力,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制约了金融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企业来说,主要是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融资难度提升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会计板块上,一方面会增加对借款资金调度和分配的难度;另一方面长短期借款、不同债权资金的分类和核算也会增加会计人员核算的难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对利息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精准,影响企业利润的真实性,易误导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2目前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落后因素
2.1企业财务人员道德理念水平低下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企业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平、道德理念密切相关,在当前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的情况下,企业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准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密切相关。实务中,财务人员串谋舞弊、转移公司财产、更改财务报表等现象屡见不鲜,增加了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同时财务人员财务思维落后,将财务会计仅仅作为核算工具,未能与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相融合,滞后财务信息的传递,无法发挥财务会计从信息流和资金流层面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跟踪监督,甚至忽视会计法律法规要求,对规范的财务报表报告模式和内容进行不恰当的调整,影响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增加财务信息使用者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和使用。
2.2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更新滞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已经与内部信息化水平密不可分。ERP系统在各企业的推行,更是将采购、生产、销售的业务流程和投融资决策等管理活动融为一体,通过各个板块的划分和融合,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但实际中,不少企业会计核算板块与采购管理、物流板块、库存控制等模块脱节,整体信息系统更新慢,落后于大企业的管理,造成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财务信息核算远远落后于资金流转和供应链活动,影响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也无法将财务会计内控执行到位,潜藏财务会计风险和舞弊威胁。
2.3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落后
企业会计核算要坚持与时俱进,外部宏观环境、技术水平和法律环境等因素变化都会影响企业财务会计环境,会计系统从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始终没有停歇,企业财务会计需要与宏观和微观环境变化实现趋同。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在管理中从被动走向主动;会计核算对象从由“资金”、“资产”拓展到“资金运动”和“资源运动”,强调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从静态变为动态。但在实物中财务会计制度落后造成企业财务会计水平严重低下,第一,从整体财务目标的设计上将财务会计定位在记录,未能将财务会计反映的信息流与实物流相结合。第二,从核算对象上,局限在资金形态反映的业务活动,未进一步探讨资金流转背后的合理性,缺乏动态管理思维,尤其是在金融创新工具增加、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情况下,六大会计要素内容变化纷繁,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科目的增加,要求企业转变单一历史成本计量标准,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3企业财务会计的创新方向
3.1改善财务会计制度顶层设计,促进会计思维的转变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管理要求,改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顶层设计,积极转变会计思维,从高层开始重视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首先,转变会计职能,摒弃“账房先生”的落后思维,改变单纯处理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赋予财务会计核算的管理职能,将财务会计与内部控制、物流管理、资金流管理等密切融合,促进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的同步性并形成密切对应关系。其次,融合管理思维,结合近些年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进,积极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企业内部职能与业务的相互交叉促进内部结构的调整,也为两者融合创造条件,尤其是企业间从传统竞争转向合作与竞争共存状态,而且竞争领域从产品转向知识和信息,这一点传统财务会计无法通过自身会计语言来进行表达,需要在现有财务会计体系基础上探索与管理会计的融合。通过改善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结合时代需要和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促进会计核算对象的丰富、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思维的融合。
3.2强化新形势下财会人员培训,密切关注行业准则变化
新经济形势带来的压力和风险要求财务会计人员适时更新和强化对财会行业法律和准则的认知,提高专业素养,企业方面,一是要定期组织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遵守情况的测评和考核,形成日常监督,强化遵纪守法、遵照准则的良好执业习惯。二是强化信息公开,建立财务人员对其他业务部门的监督渠道,并通过内部信息反馈通道,及时将财务人员通过财务语言洞悉的舞弊违法行为和管理低效行为进行处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参与积极性。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提高专业能力,对新兴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制度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明确自身岗位职责,规范财务会计操作行为,避免在上级施压和自身私利驱使下做出有违职业道德和触犯法律法规的错误行为。
3.3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及时更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企业财务会计带来创新动力和渠道,企业要大力推进先进信息工具在财务会计领域的使用,并结合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模块应用阶段,适时更新并形成与集成化信息系统中其他模块的配合和使用。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首先,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化繁为简,革新财务流程,强化对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将记账员转变成财务信息分析员和管理员。其次,企业要从整体树立信息化管理思维,解放思想,从长远眼光看待信息化建设在财务会计上的运用,建设专门的财务信息化机构,明确其信息处理、管理控制的职能。最后要促进内部信息流转和共享,通过建立各个环节的有效连接,延伸企业产业布局、改善生产结构和推进管理创新,尤其是发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因为财务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业务活动,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更新和维护,能够持续优化,有序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4结语
我国经济结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与此密不可分的是处在市场经济中心的企业,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推进经济结构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降低杠杆水平与企业控制财务风险、降低产能与企业调整投资决策都密不可分,新经济形势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改革的外部动力,在企业财务会计与经营管理的联合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结合时展和科技创新,改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目标,拓宽核算对象,转变财务会计职能和管理思维,积极从制度、人员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财务会计创新,顺应时展趋势和会计行业规律提高财务会计在信息核算和管理监督上的多重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璐郡.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
[2]陈悦.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其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
[3]朱海龙.企业财务会计现状分析和优化途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
【关键词】ERP 信息集成化 业务流程重组 内部控制
一、前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者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综合资源进行协调平衡和优化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ERP的特点
(一)ERP是规范化、信息集成化的管理
(二)ERP是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的管理
(三)ERP能够减轻企业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三、ERP在我国企业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对ERP系统的了解不足
一些企业对ERP软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认为ERP系统只是一种单纯的应用软件,信息流是企业管理最主要的部分,忽视了人力物力等软实力,使得ERP系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认识的不到位,没有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企业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遇到极大的挑战。
(二)企业对ERP软件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我国选择ERP系统软件主要通过三种渠道:第一,购买国外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的ERP软件;第二,购买国内自主研发的ERP软件;第三是针对企业自身特点,自主进行系统开发,这种方式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是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有些企业在选择ERP软件时往往认为国外的、新型的软件就是最优的,而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三)ERP管理的基础工作跟不上
企业进行ERP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基础工作作为支撑,而目前企业的基础工作相对滞后。第一,企业生产系统运行不规范。其次,企业生产过程不稳,经常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导致ERP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第三,企业管理机制和市场环境不完善,
(四)ERP系统下的企业会计控制比较复杂
在ERP系统下,企业的会计控制较为复杂。ERP系统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一旦某一信息出现差错,将会导致后续的核算甚至是整个核算过程出现差错,加大了控制的难度,增加了控制的成本。
四、解决企业会计中应用ERP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企业ERP在企业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树立利用ERP系统、完善内部控制的理念
企业各相关人员要正确理解ERP系统,认识到ERP系统并不是一款单纯的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而是代表了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这个工具最终是为企业的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ERP系统,只有管理者以身作则,才能带动整个企业员工参与到ERP系统的使用中来。同时,管理者应该为企业员工提供条件,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ERP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ERP系统的使用和功能。
企业应该在个部门之间形成合作与监督并存的氛围。首先,加强合作有助于企业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管理者应鼓励加强部门间合作,减少各部门间的矛盾,进而解决ERP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使ERP系统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各环节的职责分工,授予每个部门相应的权限,防止越权操作,非法操作,确保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加强操作管理,确保录入系统准确无误的数据。真正将内部控制的精髓贯穿于ERP运作系统的全过程,实现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用适合企业发展的ERP软件
首先,企业在选择ERP软件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需求,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因素,结合本企业具体的发展需求、投资能力、人员素质、管理基础、实施条件等多方面的要素来选用合适的软件。另外,企业在选择ERP软件时,可以借鉴国外与自身发展目标相近的先进的例子,作为自己选择ERP软件的参考。只有选择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ERP软件,才能最大化的发挥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优越性。
(三)加强基础工作建设,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为保证成功实施ERP系统管理,企业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企业实施ERP必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主要是指由“职能型”向“流程型”转变,通过打破原有的职能与部门界限,尽量省去不必要的多余岗位设置、经手环节以及财力机构,减少不必要的层次和程序,重组、整合系统机构,规范ERP系统的流程,把原来分散的活动用流程的观点优化后组织起来,创造出新的“流”,为工作流的过程管理提供条件,保证ERP系统的成功实施。
五、总结
企业实施ERP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而且实现了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由于ERP系统的运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国企业在实施ERP时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企业应该树立利用ERP系统完善内部控制的理念;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用适合企业发展的ERP软件;加强基础工作建设,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为我国企业成功实施ERP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宋晓红.企业实施ERP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吴力佳.ERP环境下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3]郭素娟.对ERP支持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1(3).
李旭先生认为:提升企业内部沟通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聆听
聆听没有成本,也无需付出代价,聆听也是最精明的投资,一个善于聆听者,会得到宝贵的智力财富。
聆听员工不同意见和建议,会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聆听与市场一线接触人的看法,会更加贴近市场状况,认真去聆听,就有可能找到失败的原因和症结,可能豁然开朗,会发现以前一直深藏的问题盲点。
管理者的积极聆听也会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得到认可,使沟通更加平等,会增强员工的主人公精神。
非正式沟通更轻松
正式与非正式沟通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而非正式沟通则增加有效沟通的开放性。
非正式沟通会少了很多约束和压力,人们在交流信息时更容易畅所欲言和相互激发,从而大大提高活跃的沟通氛围,让员工的积极性也得以提高。
让沟通深入而平等
优秀的企业不仅沟通频率较高,而且沟通深入,彻底,不流于形式。
管理者和员工沟通时给予员工平等的地位,让其感觉到自己得到了重视,这样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排除地位差异,个人偏见和经验主义,例如,向下沟通比较容易,向上沟通比较有障碍,做为上级应该要知道这一点并进行克服,避免自恃经验丰富,居高临下和别人进行沟通,这会使沟通效果适得其反。
优化内部组织机构
机构越复杂,沟通越困难,信息传达越容易扭曲,变形和失真,致使效率降低,因此,如果组织机构臃肿或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多头领导,人浮于事,就会严重影响内部沟通。
一:组织架构设置应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原则
二:各分支机构要讲求协调性
三:要对组织机构进行“体检”
根据实际运营后的绩效表现和运营效率来判断评估其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健全沟通渠道,完善沟通制度
沟通渠道可以分级,分层次,部门内完善定期交流制度,增加交流频率,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进行非定期会议和讨论,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
部门之间制定定期和非定期的沟通计划,就特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目的性讨论沟通,还可以通过建立信箱,短信平台,员工论坛,服务网络等新的沟通渠道,结合传统的面谈,电话,信件等,使员工能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最佳的沟通,从而提高沟通效果。
要重视员工的参与性,密切结合员工自身综合条件,抓好员工心理,结合员工培训等工作,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预期。
改善沟通环境,注重信息化建设
开诚布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真正沟通,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情报,以便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
如果管理者真正要和员工建立亲密关系并使他们热诚工作,那他们就应该从办公室中走出来,抱着真诚的愿望和他们相互交流,并且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信息化建设能强化企业内部沟通与交流,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营造富于活力的企业文化。网络办公,能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节约办公成本,使企业内部整体运营效率提高。
这种虚拟性沟通平台的延伸,使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文化更具备了真实性和有效性,更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时代价值。
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完整的沟通必须具备完善的反馈机制,注意观察有效沟通后的反应和行动,并收集可用的反馈信息,为有效沟通做出评判和改进方法。
信息反馈畅通使自上而下的沟通和自下而上的沟通达到平衡,能实现双向交流机制,真正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实验室的建设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实验技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对教学科研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学生实验、实践学习阶段,需要一批专业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予以协助,可以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锻炼,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
二、共建共享模式下协同创新建设实验技术队伍
对高校来说,对实验技术人才的培养,可以和一些企业、社会机构组织、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运用共建共享的模式,充分利用合作者的资源实现协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的培养。
1.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转变传统观念。高校要重新认识实验技术队伍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要加大资源的投入力度,把实验室的整理、建设纳入学校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转变传统观念,实验技术人员不是简单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保管员,而是具备专业实验知识,可以支持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提高实验室硬件设备配置的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要给以明确的界定,从观念上提高对他们的重视度,引导他们充分挖掘其自身潜力,为实验室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2.注重资源平台建设,合理利用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按照协同共建、资源共享、动态遴选、重点扶持原则,积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实现学校实验室资源和校外资源的融合互补,切实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验技术队伍的培养方面,除学校的自身优势外,一些企业或第三方的研究所、咨询中心等,实际经验更为丰富。基于这种情况,要充分发挥共建共享模式的优点,相关的资源可以共享,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相互协同,共同出力,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专业性和实效性,还可以借助一些公益组织或者政府的力量。共建共享是一种多变共赢的模式,对参与者是有利的,因此可以让政府牵头,引导和鼓励有实验人才培养资源的企业、中介机构一同参与。
3.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学历水平,加大专业素质的培训力度。实验技术人员要想在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深厚,掌握学科的前端科研技术,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这样才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学校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要加大力度,切实提高培训方案的针对性,按照一定的学科规律进行系统化培训,让实验技术人员掌握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标准程序,提高其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总结能力。在专业素质方面,实验技术人才要多交流沟通,不断学习先进的实验原理和操作经验。
4.提高实验技术人才的薪资福利,稳定壮大队伍。不少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薪资福利水平较低,不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因此,在共建共享模式下,在招聘时,要以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实验技术人才。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丰厚的薪水,是一种荣誉,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在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管、实验器材的准备方面的任何改进和创新,都能为实验室节省大笔的费用。因此,要切实保障实验技术人才的良好工作状态,让他们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总结,为新仪器设备的开发、研制,提出合理建议,优化实验程序和步骤,进一步降低实验材料的消耗。因此,要切实提高其薪资福利待遇,让他们在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创新优势。
5.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首先,科学合理地定编设岗。针对各个专业、实验室的不同需求,基于实验室建设的远景规划,用可持续的、发展的眼光科学地按需设岗。在当前高校用人制度改革中,其重心都在引进高科技人才上,造成实验技术岗位人员不足。在这种大形势下,岗位设置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采取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方式,对流动编制需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聘。其次,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聘任制,做到有岗则聘、评聘分开。根据教学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科研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室日常管理、安全管理等可量化指标和实验室建设等社会性工作,核算出每个实验技术岗位的工作量化指标,每年按照指标进行业绩量化考核,只有达到要求者才能发放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薪酬与职责挂钩,才能增加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打破职位终身制,职级根据每年的量化考核指标上下浮动。通过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合理分流、量化考核等措施加快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使之早日实现水平专业化、技术熟练化、结构合理化。再次,利用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在奖惩机制方面,硅谷地区的高科技行业做得比较出色。在硅谷,各种形式的报酬给人们以强大的激励,同时也深深地被内在成就感所鼓舞。大部分硅谷IT专业人员努力挣大钱,但是也认同虽薪酬少点,但只要工作本身可以激励、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成长,并有机会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理念。硅谷人注重智力激励,勇于接受挑战,用创意去解决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存在上文相互矛盾的原因所在。因此,对于实验技术人员而言,满足其内在需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供具有挑战性且报酬丰厚的工作。硅谷地区以及周边的非高科技公司的经验证明,各行各业的公司也能够营造硅谷那样的企业文化,吸引顶尖人才,提高竞争力和创意能力。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挑战性的工作对于实验技术人才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激励作用,在共建共享模式下,协同创新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可以加以学习和借鉴。
6.搭建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交流协作水平。共建共享模式下,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要的是要整合优势资源,不同的单位、学校和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明显,集聚各自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先进人士,让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在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畅通无阻的交流,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协作水平。在开放、包容、互助的互联网平台上,优化实验室的信息流通机制,提高实验信息数据的传递效率,为企业或其他需要的客户及时准确地提供第一手实验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在未来大数据时代,其功能和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大。实验技术人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相关的实验数据信息,协同社会第三方研究机构、企业内部实验中心等,联合制定相关专业领域的实验程序标准,为高校和社会提供更多准确有效的实验技术信息。
一、信息化是开展纳税评估的主要手段
由于纳税评估所需要的涉税信息量非常巨大,依靠手工手段往往会事倍功半的客观实际决定的。从北京市看,在地税局登记的企业有60多万户,纳税评估需要100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对不同行业还需要扩充采用指标,经济测算需要各月、历年的指标数据,而这些经济指标又分散在不同的委、办、局、协会等部门,这样庞杂的指标体系的采集、汇总和海量的数据分析,只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也只有信息化条件下的纳税评估,才能真正体现税务机关的效率与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纳税户的增加,对税务机关的征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庞杂的征管工作,怎样完善税务机关的征管手段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2006年是北京地税的“科技发展年”,北京地税纳税评估的信息化进程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速。对新兴的纳税评估工作可以说是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也蕴涵着希望与收获。
二、困难与挑战
1.税务机关内部信息共享不完善。主要包括纳税评估与征收管理部门、与税政管理部门、与税务稽查部门等几个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交换,一是在核心征管系统中解决秘密权限与实际审批操作不冲突下的综合查询;二是上述部门独立形成的税务信息的交换。
2.与其他部门沟通渠道不顺畅。纳税评估依据的信息还包括通过信息交换从其他部门获得的各类涉税信息,包括工商局、国税局、财政局、交管局、房管局、建委、教委等政府机关的信息以及银行等经济部门,甚至是协会、媒体的信息等。在北京地税目前正在开展的房地产业专项纳税评估工作中,通过与建委的信息共享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此,必须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的业务衔接。但是由于部门间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
3.尽快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优质高效的纳税评估工作需要评估人员掌握税政、通晓财务、熟悉征管、了解相关法律、精通评估流程、熟练计算机操作,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较高的约谈技巧。而且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貌及纳税人的详细情况和特点,掌握审核、评析、测算、取证、质询的全部技能,这要求税务人员尽快提高综合素质。
三、措施和建议
1.完善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加快实现与相关管理部门如工商、技术监督、经贸委乃至交通管理等各个部门的联网和信息流交换,借助庞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便于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掌握纳税人的各种经济信息,充分利用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比对功能,进行相关信息的比对,从中寻找差异,进一步拓宽纳税评估的监控范围,提高纳税评估的工作效率。
税务机关内部建立有效的工作衔接制度。一方面赋予评估机构合法而完整的获取数据信息权限,另一方面,制定防控程序以规范评估机构的查询行为,从而保证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维护系统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2.完善信息资料获取手段和制度
信息资料的采集需要有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手段予以保障。首先,完善纳税申报表的设计,设定逻辑关系更加严密、具有更高相关性的数据申报项目,保证申报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在基础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申报信息遗漏或者虚假申报等情况的发生。其次,完善财务报表的申报制度,使评估机构最大、最快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动情况,为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奠定基础,实现对税源的动态监控。
3.尽快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