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诗语言充分凸显陌生化特征,具体表现在语言的关系换位和荒诞感两个方面。关系换位指诗中描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事、物之间关系的相互交换,形成一种崭新的秩序。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诗人将路上的街灯与空中的星星进行关系换位,学生读起来会产生丰富的遐想,带来新鲜的陌生体验。荒诞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手法。如长春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食指的《相信未来》。“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灰烬”这一意象代表着死寂与绝望,是万念俱灰的象征,但诗人还是铺平灰烬,高喊到相信未来。学生读到这一节,荒诞感油然而生,引起他们对现代诗的感悟兴趣。
二、现代诗抒情角色的转换
抒情角色指作家在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分为第一人称角色、代言人角色和叙事者角色等类型。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往往引导学生从抒情角色的角度入手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比较古诗词与现代诗中的抒情角色,我们会发现古诗词中的抒情角色不外乎上述总结的几种类型。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第一人称抒情角色,诗经中的《氓》通过弃妇之口表情达意,即代言人角色,《孔雀东南飞》在讲述故事中抒情,即叙事者角色。现代诗的抒情角色与古诗词相比得到了丰富转变,可以从人转换到物象,如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从鸟的视角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读起来眼前一亮。现代诗中这种从人转换到物的抒情角色不仅局限于一种物象。在有的诗篇中,常常通过几种物象承担抒情角色。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臂膀”。抒情角色依次由破旧的水车、熏黑的矿灯和干瘪的稻穗等物象担当并形成转换,层层递进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
三、现代诗逻辑上的变异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特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35-1
一、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4、15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一节,教师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二、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
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
新教材的编排基本上以时间为发展顺序,两课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同一单元、同一主题之间两课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通过这样一种内在的联系,在复习上一节课内容的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如讲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一课导入时,教师可提问: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列宁、斯大林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回顾上一课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一堂课中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堂课之间的历史知识的联系是必然的,以这种联系来贯穿全课,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更加牢固。如讲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时,按时间顺序把二战后五十多年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为五个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2)20世纪七十年代;(3)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4)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5)20世纪九十年代。各个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弄清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用经济常识去观察经济现象,认识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经济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感知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的能力。
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前两点教参上说明较多,而这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三、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每一名优秀教师的心愿。为了满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要求,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创建高效课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教师们需要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究W习与尝试,找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初中的语文课堂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为学生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信息技术在创建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语文课堂整体把握,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获得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制作课件和电子教案,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运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有助于缓解教师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实现心、脑、手并用的局面,从而增强了讲课的综合效果,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如《斑羚飞渡》一课,在伤心崖老斑羚和小斑羚飞渡接力的动画演示中,直观、形象,扣人心弦的动画效果再配上《十面埋伏》的音乐,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悲壮和感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九年级上册的《智取生辰纲》和《香菱学诗》中,利用影片片段的播放,把文学和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学生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有利于解决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如影片、音乐、朗读录音、动画演示、图片场景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中描述的各种形态的云,课本描摹的虽形象生动,但不直观,特别是每两种相近的云,界限较为模糊,学生极易弄混。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各种姿态的云、晕、华、虹、霞的形象和特征一目了然,强化了识别。再如八年级下册的《苏州园林》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学生往往难以想象,我们可以从网络上选取若干代表苏州园林特征的摄影图片和录像,通过对比分析,那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生动鲜明,学生也“如在图画中”。
(三)有利于学案导学的推进与完善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在这里具有双重的理念和作用:一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二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教师会把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检查、师生互动交流、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课件起到了引领学案导学的推进,适当进行点拨、补充、启发、引导和突破重难点的作用。课件的拓展思维又留给优秀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依照学案提示,自主地预习和学习,如了解作者,查找背景,搜寻有关的图片、音像及资料,并能有效地与相关知识链接,如吴刚的《罗布泊,消逝了的仙湖》,搜寻古今面貌的图景以及月牙泉的现状资料。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是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从而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实现了大语文课堂的理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多周知,广大青少年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表现在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可以将视觉听觉集于一体,把课本中抽象模糊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应挖掘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根据课本的内容和特点创设极具个性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历史资料,现状以及图片或录像,将其呈现到课堂上看来。下载一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族音乐,使学生融入到苏州园林的美景之中,将苏州园林的美展现在学生脑海里,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来学习课文内容,掌握课本的思想内涵,把握课文精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扩大知识容量,拓展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在教学时间扩大语文知识的容量,教师又要讲课,又要写好板书,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知识的信息量越大,越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初中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增强语文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限制,节省板书时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难以提起学生们的兴趣,有时候尽管教师滔滔不绝,还是达不到教学目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可以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调动学生的感官,突出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九年级上册《故乡》一课中,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到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总结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教师再运用演多媒体总结出来,再让学生总结中年闰土的形象,教师再演示出来,最后再在多媒体上进行比较,分析闰土形象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很快地却别闰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生活、动作、语言以及外貌。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一、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加强个人音乐素质,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正处于十几岁的青春期,矛盾、叛逆、有自己的强烈个性,正是可塑性极强的年纪,此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音乐的教学,也是在使用良好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培养起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整体素质。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更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提高民族音乐素养的熏陶。我国的民族音乐涵盖的范畴十分广阔,有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民间舞蹈音乐等等。初中音乐教材中,七年级主要体现在上册的《茉莉芬芳》和下册的《江南丝竹》、《梨园漫步》、《弦管和鸣》;八年级上册都围绕着中国民歌展开,下册则有《乐鸣江河》、《曲坛音韵》;还有九年级的《悠远古风》等。如今网络化的现实生活对中小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的普及促使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与此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对于民族的音乐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的下降。再加上“应试教育”造成对音乐课的忽视等弊端,加强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探索,弘扬民族文化已是势在必行。
二、对民族音乐教学的总结反思和完善
一、阅读材料实践着数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绝对不能搞一刀切,学生要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如有条件的学校或学生,可以让学生在适合的时候通过阅读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方面的材料,利用电脑软件尝试着研究数学知识,包括EXCEL软件绘制统计图,用几何画板软件做图形的平移、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求标准差、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充分感受计算机在数学教学或对于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中所起的作用,培养自学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研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也要求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操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方便快捷,直观形象,同时几何画板的数学功能可以直接显示出各种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并感受到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的强大优势。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对于这部分材料,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构建思维、知识皆和谐的良好氛围。阅读材料重心,让学生知道什么叫物体重心?怎样找质量均匀的多边形薄板的重心。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填补了教材知识的一大缺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阅读材料进行着数学史教育,渗透了德育教育。
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打开世界数学发展的史册,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累累硕果,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进程起过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通过数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数学发展会有很深理解,为我国古代数学辉煌成就而自豪,培养学生振奋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数学史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无理数的发展史、方程的由来、几何的由来、杨辉三角、数学家欧拉、埃拉托塞尼及费马、一元高次方程的根式解。这些材料无论对于深刻认识作为科学的数学本身,还是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第一章有理数想学完后安排了数学史话负数,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给出的关于负数的解释及比国外使用负数早四百多年,让学生感受搜到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在负数方面成就,同时也能从这一材料中知道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比乘除运算法则的研究要早一千多年,了解数学中关于运算的发展历史,开阔了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第十二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介绍完坐标时安排了笛卡尔与解析几何,通过学生课后阅读,让学生了解了外国数学家笛卡尔的生平,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掌握解析几何中的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第十九章勾股定理学完后安排了勾股定理,介绍了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勾股定理在古代的应用历程和古代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让学生对我国数学家的成就产生自豪感;在第二十六章学完后介绍了圆周率π,通过材料让学生们知道我国古代数学家探究圆周率的逐步逼近法计算近似值及如今利用计算机计算π的取值;在第二十八章学完后编排了概率论的产生与发展,材料介绍了概率论的研究与发展历史以及在赌博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了我国数学家在勾股定理和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为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概率论的产生与发展中,让学生了解了概率论的发展历程。
三、阅读材料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第八章介绍完因式分解后编排了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文中介绍了配方法、十字相乘法两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七年级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在一元二次方程后,编排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是学生对分式方程有个完整的认识,加深了对教材中整式方程的理解。第二十六章的两次轴对称变换的合成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的理解,提供了学生交流合作的平台,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两点间距离公式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常用的抽样方法提供了三种抽样方法,加深了对调查方法的理解。利用有理数乘法解释翻币问题,材料渗透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引导学生将生活知识数学化的具体方法,把每枚金币的正面写+1,反面写-1,每翻转一次就相当于把原来向上一面的数字乘1,从而,每次将其中的两枚同时翻转,相当于连续乘两次-1.结果为正,所以不可能三枚反面全部朝上。在四边形一章学完后编排了一个课题学习,设计镶嵌图,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美丽的地面镶嵌图案,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完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时,教材编排了商品市场的均衡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用所学习的函数知识解决商品市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的理解。
四、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用数学的意识。
在介绍完坐标时,教材编排了如何识读地图上的点的位置,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这里可以结合地理的教学在地图上找到北京、开罗等的位置,感受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强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地理方面的应用意识;生物中的最佳角,从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看,大雁迁徙时所排成的人字子形的一边与其飞行方向夹角是固定值,以减小空气阻力。对植物的叶子在茎上的排布规律,蜂窝的形状所具有的科学内涵,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物学科的联系。在美术学科方面,教材编排了黄金图形;雪花曲线,完美矩形与完美正方形,数学美具体表现在它特有的抽象符号、严格的语言,流畅的曲线,新颖的图形;奇特的表达式,对称的关系等等。具有黄金比东西使人美观又大方等,把抽象的数学美展现在学生面前,渗透到学生心灵中,从而诱发学生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认为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以美的规律和方法去获取文化科学知识。数学符号:让同学们明确到16世纪后期,开始使用各种数学符号,数学符号系统化要归功于法国数学家韦达,他标志着数学语言的开始。在轴对称图形一章中介绍了剪纸艺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要求边操作边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励学生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将原来历史课堂教学“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引导学生主动地看书、讨论、思索、归纳、比较,转变历史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如学生了解第16课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后,为了引导他们思考日本如何对待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可设置以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1)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是如何对待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为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加速发展,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其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2)回忆一下,1840年后,中国对待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是什么态度?分别发生了哪些相应的历史事件?(3)近代史上,日本学习西方取得了成功,中国学习西方多以失败而告终,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发?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密度和角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不能太难,又不可太易,还要力争从一个有创新的角度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感悟历史,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展示教学提纲引领学生
历史教学提纲,是对历史教材内容提纲挈领的归纳和提升,它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加深理解与巩固记忆。历史教学提纲,能在预习和复习中引导学生消化、理解、巩固教材内容,能通过复习、辅导、答疑、讨论深化所学知识,能让学生明白相关史实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是一种相当好的引导学生预习、复习、巩固和思考的好方式。
三、抓住关键词提示学生
北师大版本历史教材中的关键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 一是能比较清晰地理清相关历史线索。如第一、二、三单元标题中的关键词“步入”、“确立”、“发展”和“终结”,清楚地将资本主义发展的线索进行了叙述。二是能引导学生简明扼要并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如第18课“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内容中的“经济角度”、“政治角度”、“文化角度”等三个关键词,提示学生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意义。三是能促进学生对相关史实的理解和记忆。如第2课讲新航路开辟意义语段中的“锤炼”、“开阔”、“拓展”、“连接”、“打破”等五个动词,从不同角度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并朗读,学生会很快掌握相关内容的。
以关键词引导学生,一要找准关键词。“关键词”贯穿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始终或某一教学内容的前后,如果找错了,会使教学思路混乱,增加学生的思维负担,无法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学会找关键词,养成找和用关键词的习惯,提高找和用关键词的技巧。历史教学内容的关键词,有的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有的需要教师自己归纳和概括。如第11课“欧洲工人的觉悟”内容中的“觉醒”、“斗争”和“期待”等三个关键词(将诞生的背景基本概括清楚了)就能在教材语段中直接找出来。又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独立宣言》的核心思想,教师需要将其内容概括成“人权”和“独立”两个关键词。二要用好关键词。用好关键词的方法之一是围绕关键词进行设问,如上例中的“人权”关键词,教师可以设置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1)《独立宣言》规定,作为人享有哪些权利?
(2)《独立宣言》认为,应该如何保护这些人权?方法之二是将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按照关键词的提示,自己阅读和理解教材,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四、总结历史线索引导学生
要很好地把握历史线索并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例如,以“跨入近代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终结”为线索,让学生弄清教材前三个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从整体上掌握前三个单元的内容。
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历史线索。这样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将知识巩固和能力训练相结合,优化历史思维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完第12课后,让学生思考教材三个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并将其线索总结为“建立巴黎公社保卫巴黎公社纪念巴黎公社”。学生总结历史线索的过程,就是其从总体上分析所学知识、提高认识水平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教材内容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激疑 情境材料 选择策略
一、引言
1.对情境材料及其作用的认识。
从广义上说,教学情境材料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本文所指的是狭义上的情境材料,它是由教学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等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其中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内容,是“材”和“情”的融合。情境材料常见的类型包括:通过实物创设的实物情境;通过图像创设的图像情境;通过活动创设的活动情境;通过语言创设的语言情境;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创设的文本情境;通过“背景”创设的情境及通过问题创设的情境。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材料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可以说,适当的情境材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有效教学的有效抓手。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情境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对情境材料在当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实行新课程标准之后,可以说,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诸多新的景象,其中的一个变化就是,教师非常注意将情境材料引入课堂,为教学服务。但是,我发现,教师所选择的材料,多数的功能仅仅停留在印证的层次,即材料的选择很好地起到了历史与社会事实的再现和求证的功能,而对于在利用这些材料培养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力上,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力度不够。
反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流程是教师先呈现情境材料,然后依据出示预设好的问题,再请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最后是教师的评价、分析和总结。殊不知,这种看似完美的设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扼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萌发。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切的能激发学生疑问的情境材料,是一项富有长远教育意义的工作。
二、实践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勇于突破某些传统教学行为的束缚。
2.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教学设计时要心中装着学生,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3.开放性原则。
教师要在开放理念的主导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4.差异性原则。
学生对问题的设计的编制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要兼顾学生的学情,教学环境,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不用一把尺子对所有学生进行问题设计能力的评价。
三、激疑情境材料的选择策略
1.顺应学生的兴趣,注重材料的新颖性。
心理学表明,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他们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正是由于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在材料选择时要十分注重材料的新颖性,才能达到顺应并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反之,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材料陈旧,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心理,给接下来的问题设计造成心理上的阻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对材料的选择上,我常用的做法是:
(1)注重所选材料的时效性。
就是充分考虑所选材料是新近发生的,越是距离今天近,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在一堂九年级社会的总复习课的教学片断为例,当时复习的是七年级社会上册的内容,我给学生出示了利比亚骚乱的图片,之后又多媒体投影利比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让学生围绕九年级中考的考纲,以利比亚的图片材料为依托进行问题设计。学生当时设计的问题有:①利比亚属于哪一个大洲?②利比亚的气候类型是什么?③在1:25000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北京距离的黎波里的图上距离是40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等等。
(2)注重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
心理学表明,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材料,学生自觉接纳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如果所选材料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他们就感到茫然,不利于集中精力展开学习。
以教学七年级上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例,在学习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时,我投影了学生自己在萧山国际动漫节上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轿车。我问学生:从这些小轿车的牌照上,同学们知道它们来自于那些省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来,学生有兴趣地学习的效果比教师一味地讲授效果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可以说,一则有时效性的材料,一个贴近学生的材料,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围绕材料进行充分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材料的新颖性为学生进行问题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增强教育的信度,凸显材料的真实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追求生活的本真,是教育教学的一个主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亦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的材料要最大限度地选取那些真实的情境材料。唯有真实,学生才会在认识上容易接纳,思想上易于产生共鸣,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围绕材料设计问题的积极性,又发挥了材料自身的教育功能,增强了教育的信度。
以教学《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为例,除了与学生一起学习教材上呈现的古希腊的军事文明、建筑文明、政治文明成果之外,我还在课堂上投影了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文明成果,包括《掷铁饼者》、《维纳斯》、《受刑的马西亚斯》等六幅作品,请学生以古希腊罗马的著名雕塑作品为材料设计问题。这些雕塑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学生被这些真实的雕塑作品图片所吸引,一方面兴趣浓厚地对图片上的作品进行观察、揣摩,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对问题的思考设计中。学生甲的问题是: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罗马哪方面的文明成果?学生乙的问题是:古希腊罗马的这些雕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丙的问题是:为什么维纳斯的胳膊是断的?等等。虽然问题不一而足,但都是学生内心疑问的真实反馈。
以上只是截取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段,显然,教师没有用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沿用师问生答的固定的教学模式“牵”着学生走,相反,是学生自己来设计问题,学生的问题状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启迪,品尝到了发现的快乐。选取真实的古希腊罗马雕塑图片材料,既给学生以美的熏染,开阔了眼界,同时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问题探讨设计的兴致,可谓一举多得。
3.吻合学生的认知,注意材料的可知性。
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认知发展上处于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中,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发展得不完善。以思维品质而言,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总体上已经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处于经验型阶段。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一直到高中二年级才结束。因此,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总体还处于经验型的阶段。这一思维认知特点就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应该是具体的,决不能是抽象的,材料是可以被认识的,决不能是令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做起。
(1)注重材料的可认知性。
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长期以来,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相比总显得滞后。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较少融合鲜活、丰富的生活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容易失去体验的情境和乐趣不说,也在认知上给学生人为设置了障碍。这启发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将那些新鲜的学生可以感知的情境材料引入到教学中。
以复习七年级社会“中国的气候”内容时为例,我把2011年初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的视频材料及总理亲赴旱区与村民一起抗旱的图片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身处江南地区的学生原本对干旱没有多少的认识,在视频及图片材料的激发下,学生对干旱感同身受,问题意识被激发起来。学生围绕这些可认知的情境材料,设计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在哪里?我国北方地区多干旱的原因有哪些?甚至有学生提出:温总理与村民一起抗旱,反映了我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总之,可被学生认知的情境材料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2)注重材料的可操作性。
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喜欢动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投其所好并因势利导地进行材料地选择,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进行操作的材料,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综合能力。
以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地图三要素”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对比例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先请学生在课前分组丈量学校校园东西向和南北向之间的实地距离,在课堂教学时,我让学生把学校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同时问学生:还能按照原来的实际长度画吗?显然不能,只能缩小。这样一来,学生既懂得了比例尺就是缩尺的道理,又懂得了所谓的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的原理。
一个可操作的情境材料,活动了学生的双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
4.瞄准教学的目标,提高材料的针对性。
如果把教学目标看成是彼岸,那么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就是此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选取什么样的材料,也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以材料和方法为凭借让学生顺利地到达教学目标的彼岸。所以,在进行材料选择时,教学目标是靶心,是教学材料为之服务的对象。假如偏离了教学目标,再吸引眼球的材料也都失去了实际意义。
还以上面提到过的那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课为例,这堂课复习的知识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利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能够利用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确定地图上事物的方位。”依据上述知识目标,我才在课堂上选取了当时利比亚战乱的热点图片及利比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地图,让学生围绕这样的图片材料设计问题。
材料五花八门,而教学目标是靶心,只有选取紧扣教学目标的材料,才能提高所选材料的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四、对教学情境材料研究的一些思考
1.教学情境材料的作用,需要教师多方面发掘。
正如本文开篇时所讲过的,教学情境材料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是用来发挥其印证的作用,这还具有可取之处。但是,更有一些教师只把情境创设当做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则因为创设情境迷失了教学方向,创设出的情境形式化、假问题、缺乏真情、“猜谜式”情境,甚至完全是“电灌”情境。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削弱了材料情境所蕴含的效能。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教学材料情境的作用,理应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方发掘。
2.教学实践的生机,需要教师思想上的活水。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新理念的支持,只能让教师的工作循环往复以至于循规蹈矩,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学生需要激发,教学需要生机。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热爱,责任在教师。教师需要不断投入到实践研究中,让自己的教学实践充满生机,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教学实践的生机从哪里来?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自己思想的园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正如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情境材料作用问题,这个被多数教师常年用来印证观点的做法,在本文中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就是要发挥情境材料在培养学生问题设计能力的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然界如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亦如此。
3.教育生命的丰满,需要在教学实践创新中闪光。
纵观当下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由于受不正确思维导向的误导,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社会课教师应有的教学地位得不到体现,加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严重影响了历史与社会教师的职业幸福,最终导致许多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育生命呈现灰色。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个人的实践和经验,历史与社会教师假如想让自己的教育生命丰满,在具备思想上源头活水之外,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不二法门。正如运用情境材料对学生进行问题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所有这些策略都来自于我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一贯做法。
参考文献:
[1]李秀伟著.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3.
一、活用材料,开阔教学视野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利用的材料以及方式也实现了丰富化、创新化、全面化。教师要积极开发材料、扩充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发展性、开拓性的眼光,不仅要从课本中发掘教学资料,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学为例。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教师可以引入杜甫《三吏》、《三别》以及《登高》等诗篇,通过比较阅读与鉴赏,让学生深入了解杜诗的韵味与语言特征;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等文章时,笔者特别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进行了图片赏析,让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敬佩与欣赏之情,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本单元课程的学习中;而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则是围绕着中华民族各个传统节日进行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印象,笔者在单元课程开始前就引入古代文献、绘画作品以及纪录片材料,凭借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各个民族在节日上的差异,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关注点,这让学生在学习单元课程时更能够身临其境。但是材料的活用不仅需要笔者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主性地探讨。因此,笔者在引入的同时,还注意灵活发问,例如在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时,笔者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耐心观察:以下节日与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思考、分析的主动性,提高了材料运用的灵活性与渗透性。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其必须要认识到不同内容的教学需要利用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因此自身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了解,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要勇于打破教材的禁锢,从而为高效利用传统文化提供积极的帮助。
二、主动辨识,捕捉文化精髓
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但是可利用的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为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水平,教师必须要提升辨别能力,摒弃糟粕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即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基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观念等多个角度捕捉文化精髓。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的教学为例,此次课程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诗歌在语言以及结构上的特点,借助诗歌来弘扬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孝文化。但《木兰诗》与其它诗词相比,其中的文言词语居多,这为学习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受到了严重打击。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意引入了传统孝文化,从道德观念、情感体验入手发掘这篇课文潜在的深意,让学生能够透过课文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在解释“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揭示了在逐渐消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而将《木兰诗》中所蕴藏的“孝”更加直观、全面地呈现于课堂上,也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加鲜活突出。另外,《木兰诗》虽然歌颂了中国传统美德,但是从中也能看到中国传统制度等方面的弊端,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环境的认识,笔者亦从中国古代征战、国家征兵的实际历史情况入手,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对文化、习俗产生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是教师需要认识到在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应该灵活捕捉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困难。从学生的难处入手、从教学的重难点入手,积极鼓励学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传统文化利用的整体效果。
三、开展专题,促进文化渗透
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为了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与规范作用,积极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自、支配权,能够自行搜集传统文化材料,有效促进文化的全面渗透。
以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的教学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发生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的了解,笔者特意开展了“举人的荣耀与悲哀”这一专题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与举人相关的资料。诸多学生都从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儒家文化的影响等多个角度,通过ppt制作、微课录制等不同方式呈现了所搜集的素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变迁进行了总结、展望,在课堂上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由来与发展。随后,笔者又开展了辩论赛,让学生围绕“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利弊”进行讨论,在争论中树立合理的史观,并对中国文化制度有一个理性深入的认识。最后,笔者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走上台来说出对话题活动的看法,从而为下次专题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铺垫。这次专题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不仅鼓励了较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从合作的角度入手,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使学生勇于自主理清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的发展脉络,从而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范进的悲哀以及当时社会的悲哀,也对《范进中举》全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虽然专题活动的开展能够打破课堂的拘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师仍然需要把握活动开展的度,既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看法,同时还需要协助学生理性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动态性、发展性的眼光去为文化渗透融入更多的活力。
四、倡导阅读,提升文化认识
相对而言,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情感体验水平以及文字功底还有待提高。为了加深中学生的文化认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读多看。这里的多读多看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强调“精”、“全”、“准”,即能够围绕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促使学生开展课外文本阅读,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笔者结合七年级上下册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论语》、《唐诗三百首》、《山海经》等中国传统优秀作品,从而为相关文言文、诗词的教学做好准备;在八年级阶段,笔者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杜甫的诗词,组织学生去详细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而为本学期开展《桃花源记》、《杜甫诗三首》等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九年级阶段,笔者除了让学生阅读中国经典四大名著外,还让学生去主动探究中国的历史,从《史记》等作品中理清中国发展的整体历程,从而形成一种爱国情感。在一段时间之后,笔者会安排时间随机抽取学生在这段时期撰写的阅读读书笔记或者演讲稿,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其他同学分享,提升文化阅读与学习价值。这种课外性的阅读不仅能够加强传统文化的互通与交流,也能促进思想的传播与互动,为创设和谐稳定、合作友爱的班级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是,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不能过于强硬地要求学生去读书,而是通过游戏、竞赛等展示活动的举行,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阅读,更加主动地去领会与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倡导的目的,才能发挥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为语文教学提供全面的服务。
五、切入生活,凸显文化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空中楼阁,其不仅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更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因此,在促进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语文教学课堂的局限,勇于发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语文、文化之间的距离,为继承、发展文化,深入挖掘语文教学的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特意从生活入手,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找文中熟悉的成语,很多学生通过阅读,直接说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转、水落石出、觥筹交错、山肴野蔌等成语。这些成语相对于比较晦涩的文言文在理解上更加直接、轻松,因此笔者让学生自己通过上下文内容以及实际生活解释各个成语的含义,并且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看谁能够解释得更加生动、精准。其次,笔者再次组织活动:先对文中关于景色描写的语句、词汇进行了细致地讲解,随后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些与之类似的场景,拍摄成照片,让学生点出生活与文学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重新观察自己的周边,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在语句、词汇乃至深意上的认识。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借鉴文言文的叙事方式与描法对自己所观察的景物进行描述,提供机会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有效调动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全面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深度。这种突破性的传统文化渗入方式将语文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学生被动地学习语文知识、理解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运用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与鼓励,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去发现、去运用,从而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更多鲜活的元素。
关键词:初中历史 审辩式思维 教学策略
自从“钱学森之问”提出,全民对教育的关注和批判一直不断,应试教育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另一方面,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教育在我们身边还是比比皆是。身为教育者,眼见西方国家的课堂充满自由和思维的碰撞,我们却还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训练深感遗憾。令人觉得庆幸的是笔者所在地方最早开始抛弃历史学习的死记硬背,注重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虽然实施中还有很多未必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一种进步。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思考,当历史教师面对学生,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学会以史为鉴,这不是把书本知识学会就能做到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什么是审辨式思维?关于这个概念,最早来自美国的critical thinking一词,大多数情况下它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但笔者认为,学习历史光是批判是不够的,也不是所有历史都需要批判对待的,这样的字面直译并不能很好表达原词的含义,因此本文采用宋国明先生提出的译法“审辩式思维”一词。其实在中国古代的《中庸・第二十章》中就有读书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论述,与审辩式思维正是异曲同工。在历史学习中,每一段历史都可以带给我们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这种思考可以用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甚至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乃至生活的选择。因此本文试就初中阶段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提出个人之见,以供讨论与参考。
一、初中历史学习中审辩式思维培养之适契性
1.历史学科的特点适合进行审辩式思维的培养
“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但历史知识具有间接性。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过去了甚至消失了的人类活动,对这些研究的对象无法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接触,也不能借助任何技术和手段使其真实重演和再现,只能依据遗存的材料进行研究。学生要了解和认识过往的历史进程,只能借助有关的学习材料进行间接的认识。历史记录是人们对过去的存在加上他们自身的认识书写而成的,这样的认识往往带有书写者的主观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立场,对同样的历史的书写是完全不同的。同时历史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旦有新的史料或史政出现,原有的史论可能就会被。因此,历史知识具有间接性、多维性、导向性、互动性、发展性等特点。学生在对历史认识的过程中需要也更适合进行审辩思维的锻炼。
2.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理性思维形成的初始阶段,是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批判性明显增长,一方面,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甚至有时持过份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非常明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起始阶段。从初一到初三正是学生理性思维成形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思维习惯对一个人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
3.时展的特点需要我们在教育中让学生建立起审辩式思维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有正面的内容,也有很多负面内容。没有质疑、反思和批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极易被蒙骗。比如当前电视剧中的“正说”、“品说”、“戏说”历史很多,但其中不少采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手法,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就会先入为主接受错误的历史信息。而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学会质疑和反思,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培养他们不惟书、不惟师、不媚俗、不惟专家是从的审辩思考能力。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之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历史审辩式思维展开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
1.情境冲突,激发“审问”能力
思维的展开,以“问”为首。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更多的是接受式学习,学生没有质疑的习惯,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以是否理解为考量。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但从实践结果看,大多数的问题停留在对历史概念或历史名词的理解方面,而更多的同学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只有个别同学能发现教材中一些前后矛盾的内容,这已经属于比较高质量的思考。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固然有学生历史知识基础不足的原因,但更多是学生思考习惯的不足,是学生质疑能力的缺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加强。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为学生搭建“审问”能力的桥梁。
例如,在2011年版人教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的开始》中“”一目中:
学生通过图文等各种形式资料的学习,了解发生的前因后果,学生对五四青年学生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事件往往抱持一种肯定与认同,因为教材中的导向也正是如此。当老师问:你觉得当时的青年学生采取的行动有没有不妥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回答的角度几乎全部都是“没有不妥”的依据,认为青年学生采取这样的方式也是无奈之举,要对抗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需要这样的过激行动,而且最后也正是因此才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没有在合约上签字,等等。随后笔者给学生补充了一个材料:中的视频记录,然后提问:你觉得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异同?学生观看之后沉默了片刻,然后陷入了沉思,他们发现了行为的相似性。于是老师进行了追问:你觉得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没有联系?虽然初中学生的学识、思维深度等方面还较浅,对这个问题无法完整地回答,但初三同学的回答中已经把问题挖掘出来,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比较兴奋且充满探索的兴趣。随后教师补充了《重说近代史・北洋大时代》中的“解密文化反思录”视频,让学生接触了与自己原有认知相冲突的史实。
这节课让学生印象深刻,他们发现自己看到和学到的也许只是历史的一面,而历史是有另外一面的。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不再抱持“全面接受”的认同心理,而是对历史在接受的过程中多了质疑和反思。
在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的开始》中“”一目的学习中,当学完了当时“打倒孔家店”,反对旧的儒家文化提倡新文化的内容,课堂上已经有学生在窃窃私语,觉得这样绝对的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是有问题的。当教师出示当今中国重现“传统文化热”的材料,学生马上联系到热播中的“汉字大赛”等新闻,加强了对自己独立思考所得的肯定。有学生在为此而开展的历史小论文中写到:“诚然,儒家学说有它的消极一面:压抑人的个性、漠视性格,使得人们愚忠愚孝,三纲五常更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规范、禁锢人们的思想、行为。但数千年下来,我们所为之自豪的民族精神,却也都来自儒家文化――责任、正义、勤奋、孝顺、诚信……。”有学生敢于说:“中华民族是个经常反思并自责的民族,而我们就应该为自己当年不顾及后果的举措自责,同时,我们也应该去努力重拾当年毁去的东西。……我们应当将传统优秀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不能再走当年的老路,犯犯过的错误。”
尽管学生的表述语句还很稚嫩,但它们充满思维活力,这正是基于“审问”能力的体现。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具备了最初的质疑、审问进而明辨的能力,建立起初步的审辩式思维习惯。
2.问题分析,让“慎思”从单一走向多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从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走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考虑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化、单一化,在思维上呈线性思维。在历史学习中,单一性思维表现从单一的角度思考历史,往往形成片面的认识。多维型思维则在思维的过程中有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个逻辑结论。在历史的学习中表现为对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影响等的认识是多维指向,一个历史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多个因素的联合作用才导致,一个事件或人物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所谓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这种看待事物从多个事实依据、多种观察角度、呈多样性结果的思维可以突破学生原有的单一思维方式,建立起多维思维,更快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多维思考更容易实现创造和创新。
在2011年版人教社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西欧的复兴与联合”一目的学习中,针对“促进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是很单一的:西欧各国为了避免战争、促进发展。这是基于二战结束后的背景得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没有考虑到当时西欧各国面临的美苏两强带来的压力、冷战局势带给西欧的战争威胁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问题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展开了分析,在内外部因素的分析中又分别从避免战争和发展经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内部因素上,因为单个国家的力量不够强大,面对来自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为避免战争各国希望联合起来;因为各国经济发展受本国条件制约,所以希望通过联合起来实现经济联合,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在外部因素上,由于西欧同时面临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威胁、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各国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恢复西欧的实力,才可能与美苏竞争。在外部因素的考量中,由于美国和西欧的复杂关系,既有西欧为主体对美国抗衡的需求,也有美国为主体出于抗衡苏联而对西欧的支持。通过这样的问题分析,学生学会了思考该问题需要从内外部因素、政治需求、经济需求、主客体不同等多维角度分析和概括。在随后的“欧洲联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学生马上能进行学习迁移,学会从政治、经济、对外等方面展开思考。有一个同学还忽然冒出了一句:看来团结很重要!教师马上追问了一句:说得非常对!你觉得我们国家有没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啊?学生马上联想到我国在区域合作中的一些作为。
可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打开问题思考的角度,对培养学生从单一思维向多维思维逐步转变非常有效,可使学生在审辩式思维能力上获得质的飞越,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3.深入历史,在换位比较中“明辨”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如果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用不同的世界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深入历史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深入历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就是把学习者自己置入当时特定的历史人物的立场和历史事件中去考察。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历史情境和史料中体验与理解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立场的历史人物,在换位中辨析历史,从而学会分析和理性思考。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全面的爆发”一目学习中,在对比分析东史郎承认战争罪行和当代日本右翼分子在教科书中否认的行为这一环节中,除了书上给出的材料,教师又补充了三组图片:一组是日本首相和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占领;一组是日本民众抗议靖国神社参拜、到南京忏悔和请罪;还有一组是日本岐阜和杭州互为友好城市、杭州有多家中日合资企业。面对以上现实,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回应?在第一次教学中,教师直接抛出这个问题,学生有些无从着手,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开始分析。随后教师在教学中先呈现了“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不同的行为?”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然后再讨论如何面对的问题。这给了学生思考的路径,开始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分析其行为,由其行为探究其立场,从而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从日本右翼政府和右翼势力到日本民众,从中日政治对立到民间往来和经济合作,学生认识到历史不能简单做出判断,需要进行辨析思考。
可见,通过对人物基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利益而出现不同言论与行为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辨别面对中日之间事件表象背后的原因,既认识到军国主义的危害、对日本右翼势力提高警惕,也避免走上极端的思维。通过联系现实交往不同方面的图片,学生认识到:不同身份、不同的立场的人对同一个事件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进而迁移到不同人书写的历史也是需要辨别对待的。
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之困境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创设有利于学生审辩式思维发展的课堂
正如费克米兰曾说:“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取决于老师是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刺激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环境。”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过程,教学民主是提升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前提。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思考、不质疑、不提问,更不敢批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讨论的氛围,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积极肯定学生的发言,在总结和引导中不轻易评论观点的是非对错,让学生在各种思想的交流中碰撞思维,独立进行选择和判断,这样才能使审辩式思维不断延续和深化,最后真正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2.加强教师审辩式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知识更新
由于历史知识有不断更新发展的特点,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会越来越捉襟见肘。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都在多样化,学生的信息接收量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加深加宽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时时关注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同时教师自身经历的学习方式往往是接受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审辨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3.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基本上是一种总结性学习终端评价,它以甄别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与选拔优秀学生为导向,只注重学生最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虽然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对某一规定范围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无法反馈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对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进行评价。不利于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习成就,没有真正把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结合在一起;不利于调动学生针对自身的特点,认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建立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的综合化评价;需要建立促进个体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
总之,学会历史知识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变得更聪明,即让学生面临问题时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来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每个人的思维都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系统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品质与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精心设计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和材料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于友西 《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赵恒烈 《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