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第1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SWOT分析

由于当前公共管理的现实需求,我国和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但它的前提是选择、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而发展战略的有效选择又牵涉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下面,我们就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进行综合性分析。SWOT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是综合考虑企业环境中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等因素,明确企业自身的竞争态势的系统分析工具。(一)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优势1.我校的学科群支撑体系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我校在本科培养层次上,已经设置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专业,部分专业包括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在内发展时间较长,水平较高,既有深厚的发展底蕴,又有力量较强、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势的学科支持。2.我校具有实验环境与图书资料的基础优势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我校已具有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良好实验环境。我校现有计算机网络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具有200多台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同时拥有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实验需求。且已与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及第三部门建立长期联络实习基地。学校现有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建成了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馆,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为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较充足的资料保证。(二)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劣势1.二级学科过于狭窄,教学机构分散按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目录,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学者周志忍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政府内部事务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相关领域的综合管理;非政府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按照此种观点,我校仅有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产业五个专业,二级学科过于狭窄。而仅有的五个专业,还分别隶属于四个不同的学院,这样的设置分散了学校的资源,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极大地障碍,给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统筹规划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2.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层次偏低,缺乏学科带头人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公共管理学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没有专业硕士办学资格。而且我校公共管理学学术梯队不健全,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制约了我校公共管理学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发展。3.缺乏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基地和外部资源我校还没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条件。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缺乏外部资源的支撑。个别老师开始了外部交流,与国内的著名的专家学者有了交往,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三)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机会1.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公共管理需求强烈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管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外在环境的多变性都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为公共管理学科带来发展机遇在内蒙古财经学院,部分学科基本完成专业布点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学科的专业布点正在进行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不平衡态势。现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必然要完善现有学科布局,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我们应该抓住良机,在现有专业布点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不断完善、深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做到充分发掘学科内涵,围绕学科内涵构建专业群体系,形成合力,取得最大化的学科建设效益。(四)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威胁1.其他学校的发展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虽然在内蒙古地区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建设与发展与内蒙古地区其他大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学科的发展上获得较大的进步,现在这三所学校都已经有了硕士点,都获得了MPA的办学资格,使得这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既获得了后续向上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2.其他学科的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了“百花争鸣”之势,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对其研究领域均有涉及与深入。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正在受到其他人文学科的渗入与影响,从而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独立与独特性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全校的学科及其他资源,加以整合,才能选择、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基于此,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可改造SWOT矩阵(如表1所示),并据此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制定“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横向发展、纵深拓展”的发展战略。(一)内部整合战略(SO战略)充分利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的机会,和我区“十二五”期间对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机会,努力整合我校公共管理学科资源,发挥优势,促进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与内蒙古地区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社会及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内部整合战略包括:要打破现有我校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各专业隶属的界限,集中学科资源,整合专业,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主体形成新的学科集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政策,将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集中资源发展;公共管理学科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要整合各相关学科教师力量,通过共同承担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二)外部联合战略(WO战略)外部联合我们不仅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学校、学院及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资源,实现外部联合。外部联合战略包括:与政府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让教师步入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增强教师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为市场服务,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良性循环;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加强教师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可以将我校有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养;与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联系,外聘或邀请其来我校讲座或专题报告,开拓教师视野,为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各学术方向的带头人奠定基础。(三)横向发展战略(ST战略)在尽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集思广益,借助社会资源,横向发展,努力化解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威胁。横向发展战略包括:结合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积极申报在自治区内有优势、就业有需求的新专业,拓宽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范围。(四)纵深拓展战略(WT战略)外部机会和资源对于学科发展极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要靠自身的努力。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学术繁荣、学科发展迅速的有利时机,精心部署,积极协调,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向纵深拓展,以减少外来威胁,改变在的劣势地位。

第2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过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79-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当前已有多所高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对2012级同学大类专业分流,分流率达到了95%。三年来,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和目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系统总结。

一、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创新实践

通过努力探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过程要求,即“三课(课程、课堂、课业)”培养要求。

(一)完善学院课程组建设,逐步搭建公共管理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经2013年12月13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自2013年12月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为此,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类培养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资助及管理办法(2013年版)、关于加强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经全院公开报名、自主协商和演讲竞聘,2014年1月7日确定学院103门课程(含双语课,课程代码不同但名称相同的课程合并统计)的课程组建设清单,其中公共管理大类课9门,专业重点课15门、专业特色课79门,随后,学院先后完成了124门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并要求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管理,依据课程组组长岗位职责,通过教材、教案、教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环节,完善每一门课程组的建设过程和推进机制,在全院范围内互通有无,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逐步搭建学院课程群。

(二)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1.沟通学院各系,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准备交流。

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

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

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三)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Class Model)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

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

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设中心主任(所长)和副主任(副所长),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

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课题组(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经过全院参与,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

(二)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国际班)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根据招生工作需要,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

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

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选拔工作顺利结束,最终确定录取14人。

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即按14人单独成班,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4月,在学校教务处布置推动下,学院开始修订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前后经过22次修改调整,最后定稿。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的教育思路,突出内涵式持续进步,强调经、管、文、理等学科间相互渗透,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坚持了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等原则,并建设国际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窗口;进一步开放办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提高双语(全英文)课程比重;鼓励突破院系壁垒,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根据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经和学校统计学院协商,并召开了包括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娄成武教授在内的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讨论意见和教务处修改意见,最终拟定了学院2014版行政管理(国际班)、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2,(10).

[5]邱成岭,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

[6]邱梦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J].教学研究,2012,(2).

[7]曹凌,杨玉麟,林强.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8).

第3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公共管理学 公共行政学 学科定位

一、公共行政学范式

自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并首次提出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以来,行政管理学开始逐渐脱离政治学自成学科体系,并进行了数次理论变革。行政管理学,又叫公共行政学。对于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但学界普遍认同以范式论来划分公共行政的认知视界。

“范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均称《结构》)中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给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一个学科、专业的发展演变。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被人们广泛采纳,就公共行政学来说,采用范式来分析其发展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库恩“范式”的歧义理解,又或者说是由于库恩本人最初只是想用它来阐述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共有规则未曾想到“范式”一词会引起理论界的巨大反思,而导致的表述形式的不清晰。“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因此要想理清“范式”的含义须得先探究科学的共同体结构。在《结构》后记中,库恩提供了一种科学共同体的观点:“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在一个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义”。那么“范式”应为这样的科学共同体所特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或时期,每进入下一个阶段或时期都是一种新的主导理论代替旧有的,也就是是一种范式替代了另一种范式。与其他学者对库恩“范式”的复杂理解相比较,笔者更倾向于将其简单化,即公共行政学自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以来就只有公共行政学范式这一个存在。公共行政学本身就是一个由许多学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尽管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其发展是一贯的,不存在研究者话语交流的异质性或不可翻译性。“至于公共行政进展中不断有新知识的注入和创新,是在范式之中的,知识有共同体生产,是秉承信念介入现实的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后期,库恩为避免混淆更愿意用“学科基质”来解释“范式”,“学科”是指一个专门学科的工作者所共有的财产,“基质”则是说它有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并且每个元素都需要进一步的界定。原初的“范式”已被解释的背离本意了,也指称科学共同体中的某种理论或学派观点。因此,笔者认为,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中的各种理论或学派如: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等等更应该是“公共行政学科基质”中有待进一步推敲的“元素”,而不像多数学者认为的那样属于不同的范式。

二、公共行政学范式下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在中国作为舶来品,起步、发展都相对较晚,很多的理论学说还主要是由西方引进,因此要研究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定位还需从西方的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开始。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Management,英语语境中这两个词的意义其实常常是用来互相定义的,外国学者在使用administration和management时经常不是很严肃,也因此这两组词经常被混用,没有明晰的定义。最初在中国,前者多译为“公共行政学”,后者译作“公共管理学”,然而随着近几年理论发展,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二者均译为“公共管理学”似乎更为恰当。译注名称的变化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其原因之一是学科主导理论的转变。1991年,克里斯托夫・胡德发表了其著名论文《一种普世性的公共管理?》,用“新公共管理”来命名7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对这一模式及其各要素的经典性归纳而对7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府改革浪潮做出了第一次系统的总结,也将英国式的公共管理研究推向了整个世界”。考究90年代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可以发现,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代表性官僚制的引入,公共行政的规范研究已将新公共管理概念吸纳其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也就变得很模糊了。美国学者劳伦斯・E・林恩根据自己的用词习惯指出“当我认为需要的时候,我选择了‘公共行政’的概念。而在两个概念都可能合适的地方,我则使用了‘公共管理’的概念”。因此,可以说在西方公共行政隐涵官僚、官僚机构,而公共管理作为新术语指涉的范围更广,所以当研究内容包涵公共机构、非营利机构时,学者更倾向于使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历史渊源上或却有一些精细的区分,“但他们都应该是综合的,每一个分支的内容都应当涵盖别的分支。最简单的办法是认为都包括政策、管理和分析”。

因此,在中国作为学科的公共管理学更应该是一个统称,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或者说它本身就表征了公共行政范式,涵盖了公共行政范式发展中的各种理论研究而不特指其中的任一个。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张康之,张乾友等.《公共行政的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第4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从横向来看,管理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和单位;从纵向来看,管理存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从地域来看,管理存在于国际、国内、全社会、各地区、各城镇、各乡村、各社区[1]。对于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而言,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当前学位专业划分的细密性所导致的青年教师对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包含的各专业了解少、吃不透的问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包含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从部分高校办学实际情况看,由于学校性质定位、师资力量限制和专业归口学院差异,导致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没有本科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归口农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归口教育学院。对部分高校而言,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仅局限于行政管理专业,而对同一学科门类的其他专业知之甚少,没有形成公共管理大学科门类概念。同样,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对同级别管理类其他学科的认知也有待加强。例如,对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服务业管理等管理类学科的研究、认知,更有助于在教学、科研语境下划清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边界,从而在破解公共管理困境时,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基于管理一级学科的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思考域。从大管理平台的构建角度看,可首先在校内搭建管理类一级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助推管理类一级学科背景下的青年教师间的广泛交流、彼此学习借鉴;也可在校际间建立更为广泛的交流渠道,如文科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间建立起交流关系,尝试探讨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角度如何解决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建构中面临的问题,也可尝试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的理论思维引导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向前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在共性的探讨中,透析出个性;才能在个性的发展中,找到共性的方向。这一过程必将加深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对管理边界的认知,从而在横向比较和纵向延展中不断完善思维触角,形成逻辑更加缜密的知识体系。只有具备了上述逻辑体系,才能在授课中把握住课程的灵魂,才能给学生搭建起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框架和必备的学科体系。

二、大数据平台:实现对管理发展的准确预判

能力建设是任何探讨“全面发展的人”问题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能准确掌握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脉搏,预判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本身就是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学术能力的一种直接体现。面对国内、国外雨后春笋般生成的管理类著述以及管理实践中纷繁复杂的管理现实,如何才能预判管理理论和实践繁荣背后的发展趋势呢?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回答便是:要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构和使用,淬炼准确预判管理发展趋势的最核心、最关键资源。这既是国内外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的定性过程,更是拾级而登站在管理前沿的过程。具体教学实践中所讲授的理论前沿问题,也必将是较好的科研选题方向,从而通过教学的积累促进科研选题的生成。而科研成果的不断积累,也必将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激发学生学习、科研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如何帮助青年教师从繁重的生活压力、教学压力、评职定级的科研压力中走出来呢?回答是:必须将大数据平台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正在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教学生态。”[2]因此,可由学校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学院等主体牵头,开展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项培训。这可敦促青年教师在认知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教学能力提升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外推式”培训和“内省式”消化相结合的培训学习方式,将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紧密地融入青年教师教学实践中。大数据分析带给课堂的直观性,将吸引同学们广泛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大数据分析得出的课程结论,将作为授课的逻辑起点和课程教学验证的对象,必将极大地提升授课的逻辑性。可以说,“直观性”和“逻辑性”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赋予了一个课堂最为重要的意义。其中,逻辑性的内容通过直观性的形式得以完美呈现。在上述培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还可通过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监督检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从而推动虚拟教学技术、数字教学平台、精品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在线教学效果监测反馈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从而为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洞察管理发展的动态、立足管理发展前沿,提供不可或缺的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可系统地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与规律,从而改变传统“漫灌式”教学内容转化为“精准式”教学资源推送,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同时,真正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助力。

三、大教学平台:完成对管理课堂的时空延展

管理在书本上,更在实践中;管理课堂既在学校里,更在社会具体管理实践中和网络大平台上。因此,完成对管理课堂的时空延展,形成大教学平台,既是课程教学的基本需求,更是在根本上提升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极具国际影响力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明确地指出《大教学论》中的“大”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3]。按照上述教育目标指引来评价当前的大学课堂,其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且任何一门课程也只能完成其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贡献度。所以,为了实现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大教学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延展大学教学平台,现实意义是重大的。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通过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实践工作、挂职锻炼,可为管理知识、技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衔接提供比较坚实的基础。从人力、财力、时间成本消费看,此法是最能节约成本的做法,也是“双师型”教师培育的重要手段。在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走出去”拓展大教学平台的同时,也可通过培育校外兼职教师团队的形式,拓展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平台。从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看,本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应是主力。通过校友会的沟通,结合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邀请本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开展专题讲座。从身份认同看,一脉相承的学科专业基因必将拉近不同届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程内容的有序展开提供情感平台。从讲授内容看,不论是个人的学习、工作阅历,还是发展规划的设计,都将为在校生提供“可复制”的学习平台。当然,在培育校外兼职教师团队过程中,若能通过横向课题合作、双向协同发展建设等途径,打开对外交流的平台,也必将给学科专业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更规范的工作平台。

四、大服务平台:加深对管理真谛的定位审视

从大服务平台建设思路看,主要指向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的整体建设。除了上述作为组织存在的服务主体外,也应该将青年教师纳入服务主体中,从而让其体会接纳服务的归属感和付出服务的荣誉感。从服务内容方面看,包括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做到思考周全细密,起步稳妥扎实;也包括对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压力等的介入、干预,从而在思想、情绪上为青年教师减负,使其轻装上阵。从服务方式建设上看,可充分利用学院入职宣誓、荣休仪式、周年庆典等重要时机,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其中,感受和谐氛围,体会集体力量,增强青年教师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除此之外,可充分利用青蓝互帮、一对一指导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成长配备学术指导教师,使其尽快融入工作中,减少入门期的转型时间,从而增强青年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胜任感。在具体服务手段的选用上,可充分利用教研室、学院或学校公众号,增强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在沟通交流中给青年教师抒发自我的机会与平台,避免“积郁成疾”。教书育人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育人”既包括育学生,也包括育老师。所以,只有给公共管理类青年教师以厚重而又不乏创新活力的学术传统沃土,坚守而又敢于直面方方面面问题的学术科研团队,才能使其有动力上讲台、有信心搞科研、有能力处理“家务事”。而这些良好夙愿的实现,既需要上述管理平台、数据平台、教学平台以及服务平台功能的有效发挥,也需要顶层制度设计做保障,更需要全体师生的协同努力。可以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合力而为。

作者:付传 林爽 单位:1.黑龙江大学 2.哈尔滨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寿波,许立达.大管理科学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

第5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一、采取基于能力培养的多种教学方法

要实现能力和知识的双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凸显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最为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开放教学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针对专业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尝试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较好发挥学生学习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实现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

鉴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目前案例教学法是国内外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非常提倡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典型的专业课程的相关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把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为增加案例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授课教师在案例可多选择一些视频资料。如《城市管理》课程,在第一章绪论教学中,教师引入了中央台“热线12”节目“恼人的夜市”报道视频,因为该报道是聚焦于中央民族大学周边魏公村夜市喧闹、乱搭乱建等问题,学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感同身受,非常活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了解城市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客体。在媒体报道一年多后,魏公村违章乱建的建筑均被相关部门拆除,但拆下的建筑材料、砖头、泡沫被乱扔,街上尘土飞扬,持续好几天无相关部门问津,给过往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教师又在课堂上以此为例,启发学生思考城市管理中各管理部门配合协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除了授课教师查找课程案例材料外,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由学生联系课程专业理论,主动寻找相关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并以小组形式分组在课下进行充分讨论、分析,形成系统的分析报告,在专业课程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享,展开充分讨论,最后教师还可以对案例及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通过理论和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教学法

所谓的开放教学,是指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学校的象牙塔,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公共部门的工作环境,认知其管理程序和办事方式,从而认识真正的公共管理。“走出去”是指组织学生去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参观、调研、实习,参与公共管理实践是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的最快捷方式,也是学校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如在《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批大厅参观,并与建委法规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座谈,了解北京市建委行政审批改革实践,学生在参观座谈中表现非常活跃,积极提问,这种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学生具体感知了行政机关的运作,对公共管理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走出去”的课程实践方法固然教学效果突出,但也必然受到学生人数、场地、时间等多方面限制,相较而言,“请进来”的课堂实践方式受条件限制要少,也更容易实现。“请进来”是指邀请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来学校作专题讲座,结合其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与一线的公共管理实践者面对面沟通,了解来自公共管理实践一线的最新动态,实现对专业知识理论由表及里的认知。当然,开放教学法能顺利、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学校与公共部门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这除了可以借助于教师的个人人脉关

系外,更需要加强学校、学院与当地公共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认知的场所。 (三)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讲授法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单向性。而互动教学法恰好能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某些教学重难点,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答疑等方式,鼓励启发学生思考,并由教师点评总结。这种互动能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安排教学进度,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如《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公文案例评析就非常适合采用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例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写作的实践技巧。另外,在开学初,教师就可以公开电子邮箱及课程网络平台链接,方便学生在发现专业问题时随时答疑和下载相关课程资料。在实践中,这种网络互动方式尤其受到内向腼腆学生的欢迎,这既能避免他们和教师面谈时的紧张拘束,又能有效解决其知识困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配合讲授法,实现教学相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优化

目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时通常是54或者36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要争取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量,并有效培养锻炼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精心选择、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容的区别,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要想面面俱到地涉及专业学科的所有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有所取舍,关注和重点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和热点问题,而其它相关知识,则可以介绍参考书籍、布置课外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自学相关的背景知识,锻炼培养其自学能力。其次,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然包含学科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描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规律,也是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但是纯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免枯燥乏味,而且,缺乏社会阅历的本科学生在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事实上,放眼世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活动比比皆是,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公共管理理念,用实践活动来说明和验证公共管理理论和规律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用专业眼光筛选、梳理、分析有案例价值的公共管理实践事件,及时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现实事例,使之能有效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论知识,这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导向。如《行政学原理》,顾名思义,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就原理讲原理,则流于形式和枯燥,学生也难免兴趣缺缺。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在行政学各个主题领域的原理讲授中辅之以政府实践活动的内容。如行政职能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中,在介绍相关理论时,可加入我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实践探索案例,用以说明在政府职能转变实践中政府和社会构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解,强化其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使其反映最新的国内外学科理论前沿动态和最新的公共管理实践。部分高校教师可能会存在着一个教学误区,即“一套教案讲义可以用上好几年”。这种想法可能在诸如数学、英语等纯基础学科中有着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中,是绝对不适用的。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公共管理理论和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更新变革非常快,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与理论、实践的同步发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量。最后,为体现课程教学的深度,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优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增加部分专题分析的内容。专题分析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专业问题的了解深度,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科研能力。如《城市管理》课程,在城市人口和社会管理这一章中,可以加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专题和城市社区养老专题,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管理实践热点,加深其对问题的思考,并锻炼其思维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改革

第6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经过4月学生会激烈的竞选工作的顺利完成,我院成立了新一届学生会。其中学术部的成员有:分管副主席——李宗伯部长——王灵珊副部长——张若芸、杨阳、齐潘。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本部门的基本任务,更有力地支持学生会的全局工作,更全面地为同学们服务,做好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工作,我们共同为2005-2006届的工作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2005年5月,承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魅力文化节”系列活动。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本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著名老师李晶于5月19日晚19:00在教五-413教室举办一场名为“有礼更精彩”的社交礼仪讲座。此次讲座除了会有主讲人精彩的讲授外,还将设置师生互动环节,请主讲人对参与同学在不同场合中的礼仪方式加以点评,并将颁发纪念品,以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活跃现场的气氛。

二、针对本院04级公共管理类的同学们召开一次对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具体介绍的交流会。

举办目的:04级公共管理类首次依大类招生,大一的同学对其中三个专业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举办此次专业具体介绍的交流会对同学们大三时选择专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本院对公共管理类三个专业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等问题有较深入了解的老师在院办201教室与公共管理类三个班的同学们进行交流。

三、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寒、暑假时间除外)每月中下旬举办一次“风云”

系列时事讲座。

具体实施方案:向广大同学征集意见,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时事话题,邀请院内外的著名老师,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或教五、教四其它大教室召开讲座。

四、组织填写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表。

五、构建我院学习信息反馈员体系,参加《明镜》刊物反馈会。

根据《武汉大学大学生信息员实施细则》,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营造优良风气,

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学术部配合校教务部,建立我院的学生信息反馈员体系。学院信息员及时将现实中的问题反馈到教务部,学术部应做好本院体系的保障工作。

六、于期末考试之际宣传考风考纪、明确奖惩制度。

七、组织学院同学参加武大学习竞赛等各类知识比赛,并负责管理和服务。

八、组织学院代表队参加武汉大学英语月比赛。

九、于2005年10月中下旬举办一次与优秀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会。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我院在不同方面很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或有某项艺术特长或在学生工作方面做得很好)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一次访谈会。

访谈会的环节大体上包括:1.邀请到的优秀学生的自我介绍及特长现场表演;

2.在访谈会前对这些优秀学生的家长用电话的形式进行采访,在访谈会上播放电话录音;

3.请这些优秀同学进行经验介绍;

4.观众对这些优秀同学进行现场提问。

举办目的:经过与大多数的同学交流,他们很期待能够与我院很优秀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方面获得一些经验。而且这种大型活动能够丰富大家业余生活,提高大家参与积极性,提高学院知名度。

十、于十二月中旬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召开一次本院同学的知识竞赛。该知识竞赛的涉猎面以综合性知识为主,也包括一些我院的专业知识。

该知识竞赛的环节主要有:1.必答题(范围是综合性知识);

2.英语平台(每两个同学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用英语描述给定的英语单词,但不能说出该单词也不能用肢体语言,另一个同学猜,在限定时间内猜出单词多的组获胜。)

3.抢答题(范围是我院的专业知识)

4.风险题(范围是综合性知识)

第7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跨区域;区域危机治理;地方政府合作;合作困境

由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公共危机不可避免出现了“跨区域”的特性。跨区域危机频频的出现,如“禽流感”、“非典”、H7N9、跨流域水污染等,迫切的要求地方政府间在公共危机方面的相互支援与合作。然而,由于受传统的行政区划的约束,地方政府受着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影响,导致相互间不能有效的合作。主观因素主要依据各地方政府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自身的合作意识程度与地方政府间合作博弈。而客观因素则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实实在在存在的因素。

一、跨区域危机合作主观因素的影响

跨区域危机合作主观因素的影响,即指内在因素在合作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指合作的意向与相互间合作态度。

(一)合作博弈

受历史传统的深远影响,我国属于强中央集权国家。权力掌握在国家手中,遵循委托-理论将部分权力赋予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行驶所赋予的权力治理各自区域。而“政治锦标赛”般的地方领导干部遴选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只能拿出“优成绩”脱颖出来。但这种游戏规则是根据参赛者业绩的相对排名, 而不是绝对业绩来支付报酬,这种方式实质上是刺激了竞争而非合作。我国采用的是淘汰制的干部选拔机制,只有成为每轮竞赛里面的优胜者,才能进入下一轮的比赛。而正是这种只注重相对排名的比赛性质的零和博弈。使得政府官员不仅有动机做提升本区域的业绩,同时也有动机做不利于对手的举措。所以,当跨区域公共危机产生,而区域危机治理成本又不能分配时,治理这一区域危机事件就了一件公共产品。地方政府将本辖区的利益考虑进去,谁都没有动力去承当相应的成本。

(二)合作意识薄弱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危机事件的跨区域特性才逐渐突出。在此之前,公共危机多数是小范围的爆发,地方政府只需要提出本辖区的应急预案处理解决。实际上,由于越来越多的区域危机的出现,地方政府的合作意识已经提升,提出来一系列的协议、决定、章程等等。但是多数是针对发生过的危机提出,并不全面。

其次,由于中央集权的历史原因,传统的上传下达已经深入各政府间的事件处理方式,尤其是一些不发达地区严重的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惯于遇事等待上级的命令,缺乏处理事件的主动性。地方政府在处理区域公共危机时,缺乏主动合作的思维,而等待上级政府的安排。

二、地方政府合作客观因素的影响

除开意识和态度妨碍合作的因素外,客观存在的影响跨区域公共危机合作的因素。

(一)信息共享程度低和“碎片化”问题

在区域危机爆发时,危机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反馈是危机处理的关键。但是客观的大量中间环节的存在,如地域、部门、层级的限制,必然会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甚至消失。 信息在中间环节传递导致的失真。 局部和地方利益影响下的信息不对称和人为封闭严重影响合作,这方面有涉及到政府相互间竞赛的关系。

信息“碎片化”问题。信息整合环节的“碎片化”问题,一方面,是指跨区域公共危机的整体性信息虽然客观存在,但却是散布于多个主体之中,每个主体所拥有的信息只是片段,不连贯,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差异,散布于各处的信息片段难以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以整合成可以观察的整体信息。

(二)法律基础的缺失

法律法规的缺失会使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缺乏保障和指引,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没有一个整体的法律指导的预案。其次,应急指挥缺乏权威性。虽然已经有部分法律成文,但是既不系统,也不全面,甚至有的领域存在缺失情况,难以依法对跨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进行系统综合管理,所以在跨区域公共危机合作的法律方面急需尽快加强。

(三)组织构架的松散

国内的跨区域公共危机政府合作缺乏一个完善的组织间构架。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参与其中的每个地方政府相当于组织中的单元,而每个单元的有效有序工作,才能使应急工作顺利的进行。而没有完善组织构架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的深远影响。中国的“条块分割”治理思想使得地区和部门之间不能快速的整合。由于组织构架的松散,部门间不能有效的进行分工协调。

三、结语

跨区域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合作治理危机管理的必然趋势。应该找出阻碍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各方面因素,完善信息化建设以保证信息共享、完善法律法规为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构建紧凑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构架,以此扩大跨区域公共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合作。

参考文献

[1] 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 2005,45(5):61-67.

[2] Lazear E.,Rosen S..Rank-ordered Tournaments as Optimal Labor Contrac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

[3] 郭雪松,朱正威.跨域危机整体性治理中的组织协调问题研究——基于组织间网络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1(4):50-60.

第8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摘要:在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的推动之下,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取得了较快发展,外包项目不断增多。在这一背景之下,从必然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进行探讨,深化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一)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外包”一词是“Outsourcing”的中文释义,直接译为“外部寻源”,最初只是运用在信息技术行业,后来才逐渐延伸到人力资源等领域。它主要是指对于私营单位自身负责其核心业务,而对于其他事务性工作,则交由外部专业机构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界定为:将原来由私营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的薪酬福利管理、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与开发等工作职能,通过招标的方式,以约定付费的形式交予从事相关服务的专业外包服务商完成的做法。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所谓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是将适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做法引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可以将其表述为:公共部门为了专注于人力资源的核心事务,根据需要和业务性质将非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职能进行外包,由其他专业的外包服务机构和组织进行管理,以达到组织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工作,包括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和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作为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事务工作,可进行外包运作,而组织文化、员工关系以及重大决策等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工作,则不适于外包。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共部门与各企事业组织也越来越注重效益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益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重要性和价值也由此日益凸显。具体而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具有以下优势:

(一) 获得更为专业的技术和服务。

公共部门之所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借此获得更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虽然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几经变革,但仍未能从传统人事管理的框架和束缚中走出来,且在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的背景之下,专业配套的服务、高效率的管理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尤为重要。而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一般都出自提供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服务商,这一第三方可根据组织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外包服务,高效地完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事务性工作。

(二) 减少冗员,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进行了多次政治体制改革,但公共部门的固有弊病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仍然困于改革和膨胀循环往复的怪圈,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等现象也一直普遍存在。对此,可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与人力资源外包相结合,把非核心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交由第三方即外包机构,以减轻公共部门的负担和压力。

此外,专业的外包机构可以利用其管理资源,帮助公共部门进行更为完善和详细的工作分析,用更为专业的方式挑选组织成员,个性化地制定相应培训方案,保证考评活动的公正有效,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建立和完善高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三) 摆脱事务性工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共部门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能力。在传统意义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被看作是一项辅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和福利报酬等,而随着人力资源对组织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渐从传统的服务性部门上升到组织战略性部门的新高度。

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外包合同的方式交予外包机构,不但可以减少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硬件设备上的投入,而且可以借助第三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管理绩效,使公共部门脱掉包袱,集中于组织核心能力的建设上,从而提升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部门效率。

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

(一) 理论基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3E”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强调专业化管理,注重提升组织绩效,重视回应性,并以此改革公共部门,其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企业的管理方法,认为公共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此改善公共部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公共部门可以借鉴和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一方式,使组织部分市场化,通过竞争等方式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 现实依据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仅有理论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它同样具备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1.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经验积累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企业都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也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过程相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新兴领域,可以借鉴和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探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模式和路径。

2.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的成熟

逐渐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依托和技术支持。伴随着日益专业化的外包服务供应商市场,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也在逐渐完善,可以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环境条件正在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

3. 公共部门改革的不断推进

在“新公共管理”的推动下,我国政府开始探索新的以公共服务市场化为重心的行政行为模式。事业单位作为此次改革的先导,在多次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引入和实施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政策指导。同时,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部的角色已不只限于业务处理,而是逐渐转变成为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伙伴。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之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仅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兼具付诸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过程中,不仅应借鉴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外包市场和环境,还应注重避免威胁信息安全的风险,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得以安全、高效地运行。(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葛秋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第9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自1979年正式引入继续教育概念,30余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从函授时代的脱产、夜大、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80年代的自学考试到90年代末网络教育,不仅包括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也涵盖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与发展壮大,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为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朝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方向努力。不过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以及知识体系模糊不清、学校特色不突出、教学方式僵化等。如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实证分析

1.调研情况概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开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就业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建议等方面。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99份,其中男生58名,占总人数的29%;女生141名,占71%;生源地是上海的180名,约占90%。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调查结果总结

关于学习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目前就业单位调查中,有37.2%的同学就业于民营企业;28.6%的同学在外资企业;20.6%的同学在国有企业;8.5%的同学在事业单位;2%的同学在国家行政机关。问及工作行政的问题,30.2%的同学选择行政类;7.5%的同学选择“人事类”;4%的同学选择“咨询类”;1%的同学选择“文职类”;55%选择“其他”。

关于学习者对大学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发现:约44%的同学表示满意;5%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49%的同学表示一般;但仍有2.5%表示不满意。问及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原因,29.1%的同学选择“缺乏与实践的联系”;13.6%的同学选择“内容太宽泛,缺乏针对性”;10.1%的同学选择“课程安排太分散,影响实习时间”;9.6%的同学选择“理论性太强”。对于“您在大学中所学知识能否适应您现在的工作要求”的问题,52%的同学表示一般;31%的同学表示适应;3%的同学表示非常适应;6.6%的同学表示不太适应;但仍有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关于实践课程评价的调查,18%的同学选择“实践形式单一”;16.6%的同学选择“实践基地太少”;12.6%选择“实践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比较低”;6.5%选择“实践时间太短”。

关于学习者对教学方式灵活性及教学手段先进性的满意度调查,按评分规则分值越高越满意,78名学生选择“3”,占39%;44名选择“4”,占22%;22名学生选择“5”,占11%。但仍有6名学生选择“1”,占3%;47名学生选择“2”,占23.6%。

在“希望老师如何改变”的问题中,部分学生表示了“希望老师能够加强实践课程”或者“增加学生主动性”、“与实际相结合”等愿望。个别同学表示“希望老师能够开拓学生眼界”等愿望。这表明老师在教授该专业课程时过多强调理论,缺乏实践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学生建议采用因材施教、案例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这样可增加课堂互动性。

二、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情况的调研以及与其他高校的比较,不难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与其他高校情况相同,同济大学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重专业知识掌握轻人文素养培养、重定性类课程轻定量分析类课程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体系以外,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公共伦理教育。而且,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政治学、管理学类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经济类、统计分析类等定量化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仅限于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社会学原理与社会调查和统计等几门定量类课程。这极大限制了学生对社会公共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定量化分析,不利于继续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知识。

2.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虽然近年来学校在教学方面越来越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课程教学,但这些尝试仍处于探索阶段,是否真的有效提高知识掌握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这些方法往往只是在某些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些内容教学中得以运用,整个教学体系还是以知识传授型为主来构建的,课堂讲授仍占据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

其次,教学方式未考虑到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与本科学生相比,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简单注入式教学法已不适用于他们,亟需增加课堂参与度,进行师生互动、双向沟通。

3.教师资源有待开发

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需要获得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支持,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在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着教师特长不能较好发挥及资源联动机制缺乏的问题。首先,学校不能很好按照教师的研究方向及专长来合理安排其担任的课程,这样不仅需要教师再投入大量时间准备,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师资源整合不佳,与全脱产教育、MBA、MPA等项目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管理继续教育的发展。

4.专业特色有待突出

虽然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但是特色不鲜明、个性不够突出。课程体系单一化和趋同化,未突出本校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优势,导致行政管理学生知识结构同质化。同时,当今行政管理专业尚没有摆脱政治学对它根深蒂固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依然由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作为主干学科来进行架构,未能体现出世界各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再造政府流程、推行电子政府建设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我国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行政活动日益高效的趋势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

三、对策及建议

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设置时间不长,但它一直以改革进取状态不断发展。作为工科背景的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如能针对社会需求,突出培养城市发展人才的优势,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同济大学城市建筑、规划的优势资源,在公共管理领域走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特色道路,将能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结合前文分析,建议在五个方面进行调整。

1.调整培养目标,借鉴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调整培养目标定位,把能力培养明确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写入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之中。在修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将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能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城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涉外单位从事现代化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培养目标也需要定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严进严出”的制度,有创造潜力的人员才允许参加继续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人才质量。

2.调整课程体系,推出精品课程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是模块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以理论性、方法性、领域性为三个基本模块,突出城市管理,强调工具及应用性,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伦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和分析、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程,将社会调查和写作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程。同时增设了中外管理思想比较、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教育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导论、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等选修课程。同时,应积极改变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重原理轻技能的现状,建议大量增加增加公共政策和方法类课程以及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和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同时打造精品课程。

3.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我系拟加强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夜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行政管理专业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要求更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尝试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讨论题目或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二是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突出重点,讲透内容。三是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典型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管理学科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等。我系也可以通过城市管理中的案例教学,或是请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和积累实际的城市管理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坚持综合性与典型性有机结合的原则,综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程度,在于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和定义问题性质的基本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

第一,对内做好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系里教师在城市特色系列即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三个模块中找到各自的学术发展方向,尤其是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才。每位教师可以在不同模块内就城市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就相关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对外引入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制,吸引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同济任教、授课、培训。第三,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培训、进修、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