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营销中心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营销背景:XXX公司成立于XXX年,注册资本为XXX万元人民币,公司运作良好,实力雄厚,有员工300多人。,多年来一直是当地农行的忠实客户,对公、对私业务多年来均由农业银行牢牢把控,面对如此优质的客户资源,XXX分行多次铩羽而归仍未选择放弃。有一次在网点负责人上门营销时,听到XXX公司在县城中心区域成功竞买到一块地皮准备新建“XXX”的楼盘项目,该楼盘定位为街坊级高档居住区,生活交通便利。XXX分行立即行动,打算以我行住房贷款业务为切入点营销客户。
营销过程:楼盘修建初期,XXX公司并不愿意与我行开展楼盘合作项目,理由是对公户已在农行开立,住房贷款按揭业务由农行、邮储银行两家准入流程较为简单的银行办理即可。随即XXX分行主管副行长多次走访调研,个贷中心由部门经理牵头组成营销团队,多次和企业法人沟通,说明我行的政策、并向客户讲解我行在房贷业务方面的优势,客户仍对我行县支行没有个贷客户经理,而XXX县以农村人口及外出打工者居多,我行受理贷款资料较为麻烦存在一定顾虑。个贷中心行当即决定派专人上门服务,去当地现场收集贷款资料。在百分百的诚意与雷厉风行的动作之下,客户同意在我行先开立对公专用存款账户、办理楼盘准入。
营销成果:在XXX公司对公专用账户开立之后,我行随即营销对公存款1亿元,为我行2021年存款开门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1年2月,在收到省分行楼盘准入批复后,个贷中心部门经理亲自带领团队前往收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资料49户、办理银行卡37张、新增手机银行21户、办理信用卡9张,对于房贷客户还对我行装修分期业务进行了推广营销,有签约意向客户7人。
营销启示:通过这种综合式的联动外拓营销,我们不仅营销了个人贷款业务,而且在个人存款、电子银行、信用卡等产品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为装修分期业务和分期通业务的推进奠定了客户基础,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可以更好的实现银企双赢。
【广告】传漾科技
【制作公司】传漾科技
传播背景:
2015年是方太集团成立20周年之际。结合“五一”,方太推出“劳动节就该放价”促销活动,作为“方太20年,忠于初心”的系列活动之一,并借此机会重点宣传风魔方系列升级产品。为了更好地推广活动声势,促进风魔方产品的售卖,方太集团本次线上传播借助传漾MyDSP进行投放,将此次风魔方产品有效传递给目标受众,同时抓住“五一”这个热点充分展现方太的研发实力及品牌专业度。
传播目标:
1.通过智能的DSP投放,在促销旺季推广“劳动节就该放价”的促销活动及风魔方系列产品,促进其活动及产品曝光率的提升,从而引导消费;
2.展现方太集团的研发实力和专业品质,将中国家电领导品牌的形象有效传递给目标受众。
传播创意:
互动魔方设计是此次传播的亮点。通过魔方的6个面,依次释放方太的品牌介绍、设计理念、新品、优惠信息、促销活动等信息,多方位地展示方太品牌及产品资讯。6张平铺的图片从不同方向组合成魔方的形式,受众可以点击魔方任意一面进行了解并参与互动小游戏。
传播策略:
通过传漾SameData(DMP)对人口特征和兴趣属性的筛选,确定本次传播的目标受众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上都女性市消费群体。她们是网络重度使用者,是上海地区的中高端消费者。她们倾向于追求卓越的生活品质,享受生活乐趣,讲究家的舒适性,并有一定的品味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利用MyDSP进行受众投放。在投放过程中,根据兴趣类别的投放效果自动优化,将本次广告选择投放在生活类、社区类、财经类、时尚类等目标受众较为集中的网站,如:财经网、车天下、乐途网、爱丽时尚网等,借此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广告形式选择互动性较好的全屏换底以及特型视频,简洁大气的创意内容吸引网友眼球,引发关注。
执行过程:
1.此次传播以“五一放价”为主要诉求,通过MyDSP平台以视窗形式呈现在网站中;
2.在PC端搭建minisite页面,通过minisite充分了解方太集团的品牌介绍、活动信息、风魔方系列产品,同时还可以进行在线小游戏。
3.扫描minisite页面中二维码,进入手机端H5页面,以“魔方归来,惊Xi不断”为主题的互动魔方展示是本次传播的设计亮点。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旋转魔方,点击魔方任意一面便可进入内页获取更多的活动详情:
魔法归来,惊Xi不断:厨房物品搭配购买,优惠加倍;
51不劳动:够买方太满5000元可免费获得家庭保洁1次;
51嗨翻天:购买方太任意产品有机会获得全家迪士尼门票;
51享美食:购买方太微蒸烤产品,可免费预约烘焙课程一次;
51除油烟:进入厨房除油烟小游戏,参与互动;
忠于初心方太20年:方太集团品牌介绍。
6块面组成的6部分内容,内同丰富,形式新颖。在充分展示方太品牌精髓及促销活动的同时,新奇而有趣的互动是吸引目标受众参与的关键。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担负着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每天必须与各种污染物品、理化因素接触,成为职业暴露危险人群。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是确保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关键。
一、潜在的职业性危害
1.生物性危害 临床使用后受污染的医疗器具都携带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清洗、消毒过程中极易发生损伤及污水溅到眼、口、鼻、黏膜,器械损伤率较高[1]。此外,布局不合理,人、物、气流交叉逆流等,都是职业性感染的重要因素。显然,工作人员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潜在危险中。
2.理化性危害 高温、潮湿、噪音、辐射、粉尘及纤维絮等物理因素是工作人员每天都必须接触的。高温环境操作,易发生中暑、烫伤;洗涤区的潮湿加上冬天的寒冷环境可使工作人员患不同程度的风湿类疾病;噪声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听觉器官的损害;制作棉球棉垫、折叠包装敷料等产生的纤维絮、粉尘,长期吸入可损害呼吸系统功能;紫外线直接照射可导致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对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物体表面的消毒,经常使用含氯消毒剂、洗涤剂等化学物质,对皮肤黏膜、眼睛及呼吸道都有刺激性,极易通过吸入、皮肤接触而产生危害。
3.生理性及社会性危害 下收下送、灭菌装载搬运重物、长期站立操作等,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下肢静脉曲张、腰部损伤等。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是服务于临床无直接创收,长期以来待遇不如临床科室,而且工作繁琐、复杂,劳动强度大,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同,易导致心态失衡。
二、防护措施
1.规范建设,合理布局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消毒供应中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消毒供应人员防护职业危害的基础条件[2]。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在离手术室、产房比较近处,便于器械的回收和下送。室内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有实际屏障隔开,避免人流、物流及气流交叉、逆流,减少污染。配备洗涤装置、高压水枪、搬运车、运送车等仪器和设备,尽可能减少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作人员的运动性伤害。通过空调系统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湿度。各种敷料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用材料,减少制作过程所产生粉尘、纤维絮在空气中的漂浮,保证工作环境的洁净。
2.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压力蒸汽灭菌器、器械清洗装置等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按说明规范操作。对高风险的仪器设备,设专人负责。护理部、医院感控科等管理部门经常进行抽查、考核工作人员的操作,不断提高操作质量,降低锐器伤、烫伤、烧伤以及病原体暴露的危害。建立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档案,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及安全检查,减少噪音,消除安全隐患。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表每半年检测1次,安全阀和灭菌器每年检测1次。
3.强化专业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消毒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护理部、医院感控科等管理部门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的特殊性,制定系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计划,采取讲座、操作演练、观看《护士行为规范》音像教材以及现场考核、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每季度理论考试1次,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方法和措施,减少不安全因素。科室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严格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回收、清点、清洗污物时,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穿戴帽子、口罩、隔离衣、防水围裙、袖套、手套、防护眼镜、面罩、防护鞋等防护用品,减少感染机会。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工作人员做应好防护,避免紫外线直射到人体裸露皮肤和眼睛,以免引起损伤。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体检1~2次,及时发现影响健康的潜在问题,并接种免疫疫苗。
4.加强手卫生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在每个工作区均安装方便、适用的脚踏式水龙头、干手器或使用一次性纸巾,取消重复使用的擦手巾,并配备足够的快速手消毒液。有调查显示,不规范的随意洗手合格率仅为31.25%[3],因此,应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正确掌握洗手方法和洗手时机。每个月对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抽样监测,纠正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洗手质量,确保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效果。
5.正确使用消毒剂及洗涤剂 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消毒剂、洗涤剂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在配制使用消毒剂、清洗剂时,应根据不同消毒剂或洗涤剂的特性,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溅到眼睛、皮肤或吸入呼吸道致伤害。配备有盖的消毒容器,使用时应注意加盖,避免消毒剂散发于空气中,长期吸入,引起呼吸道伤害。
6.锐器伤的防护 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工作粗心、注意力分散、警觉性不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有关[4]。教育工作人员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熟练掌握各种锐器的操作技术,减少不安全操作。使用耐刺容器收集锐利器械,清点、清洗时坚持习惯用持物钳夹取,戴手套操作,使用容器盛装器械传递,保持工作区光线良好,降低误伤几率。同时,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合理排班,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通过经常培训和抽查提问,使工作人员均熟练掌握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措施,减少刺伤导致感染的机会。
7.强化专业意识,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专业性强,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应不断地给予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业绩分配上实行相应的倾斜政策。近几年来,我院经常选送工作人员外出参加学术培训,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同时,鼓励工作人员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自信心,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消除心理疲劳。
参考文献
[1]王美容,朱秀兰,方东萍,等.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1125.
[2]罗维英,师清莲,李华喜.新形势下对消毒供应室工作定位的思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94.
一、课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小学英语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和技巧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为了不断开展学科课程的整合和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多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融入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英语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情境化。传统单一式板书教学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小学生爱动的天性使得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包括常见的情境对话(situational dialogue)和角色扮演(role playing),使小学生接触到的单词具象化、生活化,既能强化记忆,又能锻炼口语,激发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国外每年最热闹的Christmas Day,如果单纯地告知学生这个节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学生会产生疑惑:国外的圣诞节也要放鞭炮拜年吗?但是如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视频文件生动展示国外圣诞节前的筹备工作以及一家人乃至整个国家如何庆祝圣诞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圣诞节欢快的气氛。因此,信息技术在情景教学方面能把抽象的单词通俗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枯燥的教学情境化,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第二,营造良好标准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语感语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音频或视频播放器播放纯正标准的英文诗歌和儿歌,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听课注意力,又能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久而久之,小学生不再畏惧英语、怕说英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课余调研与公开课的反映,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但是也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当使电脑死机等情况而影响上课。在课件制作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对课本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文字冗长,重点不突出,学生抓不住重点语句和单词,无形中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二,课件过于花哨,流于形式。很多教师认为使用图片可以更直观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课件中叠加放置了很多图片,而且很多图片与教学内容并无多大关联。而过分花哨的内容无形中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弄得学生不知重点在哪儿,一头雾水。
第三,本末倒置,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由于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满足小学生视觉听觉上的需求,逐渐让学生们放弃主动思考和交流,课件内容过于丰富,信息量巨大,已经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畴,爱记笔记的学生会埋头只顾记笔记,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而且学生一节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对学生的眼睛也有害处。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高技术、高学历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也对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才。正如日本学者增田米二认为的那样: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唯有实施信息素养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是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人民教育》一书中也写到21世纪的新型教育模式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与自己需要的、高水平的人士相沟通,以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目标。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课程整合就是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我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把学习看作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其“万物于眼前,观古今于须臾”的特质,不但有利于激发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学习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正因如此,“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促进我校学生英语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
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走进学校课堂,如今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司空见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要。这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优势、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受课群体的特征不无关系。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并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它具有两面性。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趋利避害,制定相关策略,争取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同时能保留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我校每班都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班一台笔记本电脑,光前网路覆盖整个校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教育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和较完善的激励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也十分重视计算机操作。所有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育资源应用培训,能较熟练地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信息技术。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并没有因此发生重大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等到进一步的发挥;其作用仅仅停留在辅助教学上,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补充,它更象是录像,只能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东西,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文本、声音、图像和影像等媒体语言实现人机交互,使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更为直观便捷。信息技术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单一的黑板板书式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其中穿插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图像和视频文件,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而且新的教师、媒体和学生三者交互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由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散思维,教师充当启发和引导的角色。
小学英语教学
加拿大心理学家Donald Olding Hebb认为,人类言语功能的影响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大脑中先天就有专门的语言中枢,能够处理抽象语言符号;另一方面是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作用。而小学生年龄段一般处于8 岁到12岁之间,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后天语言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学处于小学生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与高中应试教育注重读写能力有很大不同。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小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敢说敢讲,不怕出错,不怕张口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避免口语脱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他们在接触一门新的外语时,总会试图表现自己,希望教师肯定自己。因此,教师需领会学生这一心理,适时的表扬与引导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和网络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最终达到小学英语课程所要求的各项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今高等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广普及,大部分城市中小学也已配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信息技术教学中多种信息传播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教学逐渐呈现出诸多问题。有关学者与一线教师针对有效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作了相关研究与调研。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形式需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视觉空间能力及学习能力水平等相适应,才能达到最有效的学习与教学。多媒体被当作传统投影仪来使用,且演示文稿过度注重声音图像的美化而忽视教学内容。过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则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只能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
二、研究内容
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寻求并验证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结构,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条件
(一)硬件条件
我校每班都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班一台笔记本电脑,光纤网路覆盖整个校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教育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和较完善的激励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也十分重视计算机操作。所有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育资源应用培训,能较熟练地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信息技术。
(二)人员配备
本课题由具有二十多年教龄的小学高级教师李宜斌主持开展,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的中青年教师,人员结构合理,并且都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其中部分同志还开展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有相当的教科研能力。另外我们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与各种网络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更通过网络和书籍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还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数据保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三)时间保障
我们在课堂上获得研究数据和结果,课下进行整理和总结,坚持每周开展课题研究分析会,就课题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
四、研究对象
以开设英语课程班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重视实践和探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和总结,加强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2、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整理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同时注意加强对教师教案、课堂实施过程、教学成效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控研究进程。
3、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课堂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取得经验教训,验证理性认识,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4、经验总结法: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及时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炼经验,探索规律。
六、研究目标
1、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活动特点,积极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适应时展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有效技能,使每一位教师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从而带动课堂教学的创新。
七、研究途径
1、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在英语课堂中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授课,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强化主体意识,建立合作机制、评价和奖励机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3、把本课题研究与培养青年骨干英语教师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素质。
4、建立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制度。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并适时调整研究思路。
5、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由点到面教师加强交流探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率。
八、研究验证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表,数据收集分析和成绩统计来验证。
九、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及形式包括:研究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札记、典型案例、教学或活动设计、阶段成果总结报告、结题研究报告等。
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5年5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有关文献,做一定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课堂的研究。
3)召开进行课题论证会、制定研究方案。
4)确定试验班级,培训研究人员。
2、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2月)
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的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必要的资料、进行阶段总结、积累总结资料、进行中期对比分析。
1)学习阶段
发动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多元智力理论及构建主义理论,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观察分析阶段
a.调查研究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的看法。
b.观摩公开课,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及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能。
c.从现状和优势中分析总结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3、案例研究(2016年1月——2016年5月)
1)从课堂容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情境创设等方面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对比,探究最有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实施实验计划,探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3)通过“总结—尝试—再总结—再尝试”的研究模式,边学边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以案例集的形式存档。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信息技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信息技术的超限应用。
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是基于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点来进行的。所谓信息点,就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源和信息传递与汇总的集中之处。这些信息点有:员工工作绩效信息,员工工作绩效生成原因信息,员工工作绩效改进信息,目标绩效参照系信息和员工工作过程信息。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就是这些信息点,而信息技术的超限应用问题就是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超出了这些信息点,扩展到了非信息点领域从而给绩效管理的实施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企业的发展总是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相对于企业总是具有超前性。这种脱离企业发展的超前性如果应用于绩效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问题。产生信息技术超限应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局限性
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钥匙,信息技术也是一样。信息技术解决的是关于信息方面的技术性问题,除此之外的领域就不是信息技术所擅长的。这是信息技术最根本的局限性。具体到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应用中的局限性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指导思想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技术系统,信息技术是以工具理性为其指导思想的。工具理性是一种以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指导行动时只被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在一定的范围内,工具理性的这种特点在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若超出了必要的限度,过渡关注工具本身,使手段成为目的,则会使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只是为做而做,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此外,信息技术将实践置于第一位的理念可能使人们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忽视理论的作用,从而在把握问题上缺乏宏观视角和战略眼光;信息技术对功效最大化的追求和对有效性强调的负面影响是形成功利主义,使人们只是一味地强调成本核算而不注意非成本资源的巨大价值;信息技术对于精确性的强调,会导致人们过度追求量化(这一问题在绩效管理中已经显现出来),而对那些无法量化的事物要么忽视,要么束手无策;信息技术对技术手段的过度强调会将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到手段方面,而不是去关注手段所要服务的目标(这是工具理性负面效应的最突出表现)。
二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对于信息的加工是有限的。其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条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但这种筛选和辨别仅限于数据性信息或简单的文字信息。对于通过问卷或访谈所获得的复杂的文字信息,信息技术是无法对其进行深入加工和分析的。实际上,对于信息的使用,最终还是需要相关人员作出判断。技术所解决的仅仅是技术问题,对于技术以外的问题是鞭长莫及的。此外,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许多干扰性因素的干扰,如传播介质的干扰、问题设备的干扰等。这些干扰都会使信息在采集、存储、传递过程中产生损耗,削弱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些干扰性因素也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绩效管理自身的原因
信息技术在应用到绩效管理中时所受到的局限性不仅是因为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有绩效管理自身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五点。
第一,绩效管理体系不只是一个工具体系。绩效管理系统中,除了技术和信息部分属于工具体系,其他的部分属于非工具体系。非工具体系所遵循的是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在价值理性看来,行为人所需要关注的是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而不是所选择行为的后果,即其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的角度来判定行为的合理性。绩效管理体系包含了两种理性,因此单一以工具理性为理念基础的信息技术是不可能解决全部绩效管理的问题的。
第二,工作性质差异的原因。如果按工作结果的可测量性对工作进行分类,那么工作可以分为定量性工作和定性性工作。定量性工作的工作结果是可以通过数量的形式加以测量的。这部分工作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工作结果而言,定性性工作注重的是工作的过程,其结果多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评价。对于这种性质的工作而言,工作绩效很难进行量化,所以信息技术对于这类工作的绩效管理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第三,指标和标准体系设计的原因。在绩效管理中,绩效信息的采集是有选择性的。选择的依据就是绩效指标和标准。绩效指标和标准不仅是评价实际绩效的标尺,还是绩效管理的方向标。指标和标准的设计不仅是为了评价实际绩效,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员工的努力方向。因此,如果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存在着不合理,那么信息技术所采集和处理的信息也就不合适,这些信息无助于绩效管理的实施,因此信息技术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二级秘书;业绩评估报告;撰写可行性报告
基金项目: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校级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学生行政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资助成果,项目编号:CQY2015Y016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秘书》,二级秘书是我国秘书职业资格等级中的最高级别,也就是最高级秘书。所以在进行职业能力鉴定时,单独增加了一项“业绩实证评估”考试内容,这不仅有别于秘书其他级别[1]的考试内容,更是在其他职业资格等级考试中所从未出现过的考试方式,是一种非常新颖的鉴定方式。“业绩实证评估”由五个模块构成,现就 “撰写可行性评估报告”第三个模块进行专题探讨。
1 考题分析
该模块主要评估的是考生撰写可行性评估报告的能力,而这也是
秘书发挥参谋作用的重要证明[2] 。可行性报告围绕经济建设项目或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就项目的必要性、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组织管理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以上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应该得出一个该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当然,这里面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项目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
在撰写过程中,首先要写清楚项目的背景,项目实施的相关因素和主要目的和意义;其次要对项目进行较详细的情况分析,要求列举事实,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作出客观、全面而准确的预测、不同类型的可行性报告在该部分通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三部分是对项目如何开展进行具体叙述,这也是方案的中心部分;第四部分对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第五部分对该方案的实施步骤进行描述;第六部分是结论。
在撰写可行性报告中,一定会对方案进行多次修改,涉及到草稿和讨论稿,但此模块同第二模块“制定工作计划、监控目标完成”不同,只需提交正式稿即可。
另在证人证词部分需要对报告和完成报告的过程进行评估,在其别要突出“收集资料”、“组织论证讨论”等方面的能力。
2 案例参考
第一部分:自述背景情况
标题:公司营销体制改革可行性报告
撰写时间:2012年12月
地点:公司营销中心办公室
立项原由:通过营销体制重构,消除原有销售体系的弊端,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挥营销体系的最大功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和战略目标。
第二部分:证据内容
公司营销体制改革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已具备明显优势,经济规模连续四年居同行业之首,成为重庆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企业。公司发展的总目标是:经济规模行业最大、优势明显;技术水平领先国内,追赶国际;经营管理规范高效,灵活有序;企业文化独特优秀,持续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建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司急需打破常规进行跨越式发展,调整营销体制与模式,实现公司制定的长远目标。
公司目前实施的营销体制是“两极销售”体系,即公司的营销职能由公司各网点和各分厂销售部门承担。这种营销体制在公司历史上曾发挥巨大作用,在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上效果显著。但随着市场覆盖面的增加,销售人员的增多,这种营销体制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抢夺市场、互相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公司认为应该逐步理顺营销体制,将销售力量合成一股绳,变“二级销售”为“一级销售”体系。
二、情况分析
两级营销体系具有其优劣势,具体来讲:
1.优点
(1)从某些角度来看,两级销售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分厂的积极性,每个分厂作为独立经营的主体,自主性较强,并为实现分厂的收益最大化而努力;
(2)每个分厂都必须而且能够面对市场,依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动趋势调整产品及其结构,从而提高了各分厂的适应性和经营灵活性。
(3)总部员工较少,组织结构较为扁平,能节约总部管理成本。
(4)交叉销售呈现出庞大而复杂的销售网络,市场的渗透能力较强。
2.缺点
(1)两极销售,特别是分厂销售职能的体制,影响公司对市场信息的精确把握,对整体市场的了解不全面、不详实,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市场动态,除非设立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否则相关分厂不会主动整合相关信息。
(2)两极销售体系将不利于成套项目产品的销售,因分厂销售体系和网点销售体系各自独立,协同较困难,在现在用户希望公司能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背景下,这样的结构体系限制了公司发挥整体优势,也不利于充分整合面向分销市场的销售资源,约束了有效实施对分销网络进行开发、管理与支持的能力。
(3)统一的价格体系难以形成和维护,内部价格竞争激烈,多次发生争夺客户的情况,降低盈利率,损害公司的总体形象。
(4)营销服务水平较低或执行效果不能很好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企业经营业绩。
三、项目内容
1、主要思想
由营销中心全权负责公司销售,原分厂销售队伍和网点销售队伍均纳入营销中心管理。
2、营销组织架构
营销组织架构的主要内容是:将两级销售体系下各类资源整合到统一的“营销中心”,其下成立各大区,负责各区域专门的销售业务,原销售人员根据自愿原则到加入到各大区。
3、该营销模式的关键点说明
(1)价格体系管理
分厂负责成本核算,营销中心制定出统一的产品出厂价格及其目录(根据分厂提供的成本),以及各级价格管理权限。
(2)客户开发与管理
1)老客户的深度开发与维护
在方案执行前,各自开发与维护的老客户,采取老客户备案制,由各销售人员优先负责,如2年之内该老客户没有订单,则取消其优先权。按照区域原则,各区域客户由大区经理整体安排。
2)新客户的开发与维护
新客户由各大区经理统筹安排。如出现跨区域客户,则根据业务项目总金额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单笔业务总金额1000万以下的情况
采用客户开发首先申报制,率先获取客户需求详细信息并主
动接洽客户关键人物的,可以先向营销中心申报,经确认后先接洽者享有销售谈判、合同签订优先权,后来者不得抢单。当后来者发现先接洽者提供的信息有重大失误(比如关键联系人、项目总金额、项目技术要求等),后进入者可以向营销中心提出要求参与该项目的竞投标,从而取消先接洽者的优先权。
单笔项目总金额1000万以上的情况
如果该项目业务总金额超过1000万,须报营销中心协调,组织双方共同联合竞投标。搭建专门化的公关小组,统一公关,统一行动。
4、营销费用管理
原则上营销中心对公司所有营销费用拥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四、该方案的评价
1、该营销模式的优点
(1)真正实现“营销管理一盘棋”,有利于公司的战略发展。
(2)有利于全面塑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满意度与美誉度。
(3)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部价格管理较为混乱的现状。
(4)有助于原有两级销售体系中的销售队伍认清市场与竞争形势,把握未来销售业务的主要竞争态势与发展方向,培育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2、该营销模式的缺点
(1)可能影响分厂部分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各分厂的销售管理将纳入营销中心统一规划与管理,其管理职能重点将有所微调,从而导致分厂上上下下各级各类人员短时间内的不适应,进而对分厂生产、研发等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营销体制的变革可能会影响各类销售人员在磨合期间的销售业绩。营销体制与组织机构的变化,以及销售流程上的变化可能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大大增加,销售代表普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老客户如何维护、各部门如何联合开拓新老客户、利益如何分配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在磨合期不一定得到最优解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销效率。
五、该方案的实施步骤
改革方案主要采用内部培训会进行,培训会分四步走:
第一步:针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含董事会、副总经理以上干部、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在内)的内部讨论会、说明会。
第二步:针对原有市场部所有人员、各网点办事处负责人、各分厂厂长及销售副厂长、等召开扩大会议,就本方案进行解释与说明。
第三步:针对原有各销售部门销售主管、销售员工以及各分厂技术骨干、财务骨干、物流配送人员等部门与人员进行方案解读,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第四步:改革方案正式通报集团公司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并组织专门会议向各部门(含财务处、人事处、技术研发中心、生产计划处、物流中心、等等)主要负责人进行解释与说明。
六、结论
该方案提出的新的营销体制改革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考虑内部人员对未来新的营销体系的接受程度,能解决销售体系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该方案将为公司销售目标的完成及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证词描述
1、理顺营销体制一直是我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管理工作日益规范的趋势下,出台一份可行性报告,指导营销体制的逐步理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该考生作为公司营销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一直全程参与该项目的建设工作,对公司情况、项目的基本条件较了解,并据此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稿。
2、在撰写过程中,该考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 发出调查信息并回收反馈信息,对结论的形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利用丰富的资料,该考生参与了多次会议讨论,就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归纳整理了专家论证结果,为报告的最终编制做出了贡献。
4、总体而言,此份报告是一份结合公司实际的报告,是凝结了该考生心血和业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报告。目前该可行性报告的实施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标准秘书(2006)[s].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二级秘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回首上海医药百年发展历程,这家国内著名的医药集团开创过众多行业先河,取得过无数骄人佳绩,也经历过公司发展的跌宕起伏。2013年,上海医药新一届领导团队提出了“上海医药三年发展规划(2013~2015)”(以下简称三年规划)。如今三年规划已进展过半,上海医药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还会有哪些新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茅建医先生。
做看想结合 三年促腾飞
2013年,在深入剖析了上海医药优势及不足的基础上,三年规划明确提出了上海医药近3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3年实现8项重大战略的里程碑式转变――工业规模保持第一梯队、服务规模保持全国领先、研发体系提供高效支撑、推进资源集聚和业态整合、初步建成数字化上药、打造市场化人才队伍、优化并完善高效管控体系、搭建重大项目集中采购运营平台。
同时,为保证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上海医药制定了10大保障措施:①构建高效研发体系,提高新产品贡献率;②显著提升营销能力,做大做强重点产品;③布局全国商业网络,达到主要区域领先;④落实重大转型发展,新业务有多点突破;⑤发挥产业核心优势,实现集团资源共享;⑥实施重大项目投资,适时开展资本运营;⑦集成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业务模式创新;⑧推行精益管理模式,确保经营合规有效;⑨优化创新用人机制,力争行业最佳雇主;⑩以正能量企业文化,保持良好投资者关系。
上海医药董事长楼定波先生强调,上海医药一定要结合公司所制定的三年规划,根据“业务规模超千亿元,竞争能力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实现企业与股东和员工共同成长”的三年企业发展目标而奋力前行。面对机遇和挑战,左敏总裁提出上海医药各级领导要以学习型雁式团队建设为抓手,对标行业先进企业,积极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加快体制机制变革,倡导“严格精准、快利并举、协同高效、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确保实现经营工作目标,为“做三年,实现基础发展;看三年,实现登高发展;想三年,实现腾飞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规划制定时,上海医药领导层认识到当时集团最短板的是市场营销能力和体系建设。工业销售方面,集团营销资源相对分散,18家子公司各自为政,对渠道、品牌等都没有充分利用,各子公司的营销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强有弱,而且比较多的子公司营销体系不完善,如产品结构、销售策略、销售团队等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于是2013年10月,由上海医药左敏总裁和茅建医副总裁亲自领衔,组建了上海医药营销中心。
健康领域服务商
当被问及营销中心的功能定位时,茅总向我们介绍,应对大健康平台的爆炸式需求增长,营销中心力求从集团层面打造一支专业全面的营销队伍,增强学术营销能力,提高重点品种的销售占比,建立第三终端和OTC(非处方药)队伍,提升营销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营销中心已初步建立了日常工作运行机制,并打破原来由一个市场部统一指导的业务格局,根据不同产品设立单独产品组,为不同领域产品提供更为专业的学术支持和市场方案。营销中心通过集体系统地对集团3 680多种产品加以有效梳理后,筛选了64个重点产品,将分层次不断推进,尤其是对于年销售额有望达到或超过5亿元的战略品种,今后将从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都倾注全力。营销中心也将持续提升医院终端专业学术推广能力、深度分销能力及产品招商能力,不断聚焦64个重点产品,并逐步明确重点产品的营销目标和策略,跟踪落实以达成进度目标。
上海医药营销中心将是一个开放的营销平台,目前以中西三维销售公司和集团一些新研发产品的终端推广销售为主、辅以招商管理和OTC产品拓展,今后集团各子公司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将产品统一交由集团营销中心或自行销售,而并非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认为营销中心是集团的强势集权管控。“这样做的好处很多”,茅总介绍,“营销中心的建立有利于集团内部营销资源的整合,形成合力而不是分立,而相对宽松的‘加盟’政策,也给各子公司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现有营销体系相对比较完善的企业或品种来说,独立的营销更容易调动企业积极性,减少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可能更利于企业发展”。
受GSK事件影响,很多跨国药企都纷纷缩减在华营销队伍的规模,在此形势下,上海医药为何要着力打造营销中心呢?在茅总看来,GSK事件短期内有可能对医药行业的市场业务有一定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是净化了医药市场,对企业,尤其是国企来说,会是利好。“学术营销”最近几年是医药行业比较热门的一种营销方式,但从实践看来,业内似乎对什么是学术营销未必都有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学术营销”,就是由企业出资赞助、由学会等第三方组织挂名举办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企业借助这些活动进行高规格宴请、向参会医生发放礼品或礼金、组织医生到国内外旅游,同时向医生灌输公司的产品知识、暗示医生多开药,从而达到提升药品销售数量的目的。茅总认为,这其实歪曲了学术营销的概念。在他看来,学术营销其实应该是企业营销人员以药品的临床价值为核心,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提炼出产品的治疗方案与特点,通过各种学术交流方式与医生、患者进行科学诚实地沟通,帮助客户建立最优治疗方案,从而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学术营销的真正含义是企业的销售人员必须用科学的营销态度,就专业的学术问题跟医生进行诚实沟通,向医生传递客观准确的合理用药信息。沟通的目的不是让医生滥用药品,而是要通过增加医生对药品的了解,选择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
在解答公司未来如何应对电子商务带来的营销挑战时,茅总认为,由于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受到一定的政策性限制而外界难以一下子进入,所以互联网目前对线下营销暂时未产生大的冲突。但他认为,面对电子商务对各行业的影响不断加大之际,尤其是诸如网上招标、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采购信息化管理、网上药品零售、信息化物流等多种新模式不断涌现,表明医药电子商务目前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因此,作为药品传统营销企业,上海医药会重视并研究互联网可以给公司市场营销带来怎样一种新机遇。互联网可能首先会对医药分销企业产生较大冲击,这就需要医药商业企业不能只成为“坐商”,商业企业一定要在并购的同时整合资源,降本增效,为产业链上下游各方提供更多专业的商业配套服务,只有靠优质的服务才能与电商竞争。
国内领先品牌药制造商
工业一直是上海医药引以为荣的重点版块,遗憾的是近年来集团的工业发展相对缓慢,集团下属产品线呈现散、弱格局,以普药为主,缺少重磅品种。面对现状,上海医药管理层志存高远,明确公司未来的发展必须依赖工业,工业将成为公司战略重点。各项改革举措主要从现有产品结构优化、新品研发、外延收购等三个层次着手,部分措施已初显成效。重点品种能够有效缓解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阵痛,支撑工业销售的快速增长;工业并购着眼海外,充分发掘全球资源,工业有望借并购契机迎来蜕变腾飞的发展机遇,成为上海医药产业链布局的最重要一环。上海医药领导层坚信唯有坚持创新,企业才会迸发持续强大的生命力。
2014年上半年,上海医药成立了集团科技创新理事会,参与重大研发决策,确立了以中央研究院为集团核心的研发管控及考核方案,并在现有6家分院基础上增设第一生化分院,为打造高效研发体系夯实基础。上海医药与第二军医大学开展的“转化医学联盟”合作也已正式确定13个创新合作项目。
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重组抗 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药品临床申请于2014年5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并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研究院的注册检验及质量标准复核。公司与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突变体-Fc 融合蛋白注射液”于2014年5月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将进入临床试验研究阶段。公司还启动了集团抗体产业化基地建设方案。
在中药研发方面,上海医药中央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挂牌后,启动了八宝丹、痹片两个项目的中药二次开发,并与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
在化学药研发方面,1.1类新药雷腾舒于2014年4月获得I期后续临床试验批件,可以进入I期后续临床研究。公司还确定了集团化学原料药中试产业化基地建设方案。
[关键词]企业集团 跨区域 营销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75-01
煤炭企业跨区域营销是以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竞争能力,获取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的,通过统筹管理、经营煤炭产品资源,统一配置铁路运力,充分发挥集团资源、品牌、客户和营销网络优势,形成整体联动、上下配合的运行机制,提高区域市场产品占有率和竞争力,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跨区域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设计
管理体制、机制是跨区域营销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集团公司层面成立销售管委会;煤炭销售分公司代表集团公司行使煤炭销售主体责任;煤炭销售分公司下设职能部门、区域分公司及直属营销中心;区域分公司下设驻矿销售部。
集团公司销售管委会作为跨区域营销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营销战略和销售政策制定,年度订货方案审定,重大市场变化营销策略调整,销售管理重大事项协调解决。
煤炭销售分公司组织结构为机关部室、区域分公司和营销中心。主要职能包括:在销售管委会领导下,负责统一销售集团所属生产单位的煤炭产品,编制年度、季度、月度销售方案,对外统一签订、管理、执行销售合同,集中控制和调配资源,办理日常发运,执行铁路运输计划,进行行业交流。
区域分公司的设立,根据集团公司战略的扩张和产业的延伸,在本部区域外设立,其主要职能包括:按照煤炭销售分公司年度、月度销售计划安排,组织日常发运、统计结算和货款回收;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市场调研,客户开发和售后服务等。
区域分公司下设驻矿销售部,主要职能包括:执行销售计划,过磅、计量、统计等。
营销中心的设立,根据销售业务的延伸和客户群体的聚集,在客户集中区域就近设立营销中心,其主要职能包括:信息收集、反馈,开发和管理区域内用户,掌控开发区域资源。
在运行机制方面,原则上采用内部购销形式,但可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分别采用采购制、制或委托结算等形式。不论采用何种运行模式,各区域销售分公司应坚持股东利益和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开展营销业务。
二、跨区域营销以资源优化组合、完善定价机制为中心
以资源优化组合、完善定价机制为中心,这是跨区域营销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产销平衡,提高销售收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细分市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市场需求状况,包括煤炭品种、质量、有效需求量、意向价格、需求稳定性等需求信息,分析各区域公司近期及预期煤炭产品质量状况,测算各区域公司到达目标市场,满足市场需要,实现产品销售,取得销售收入能够获得的收益。调动各区域公司煤炭产品,通过直销、配洗、配销等形式,以获取最大效益为目标,优化资源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煤炭市场中的话语权。
在完善定价机制方面。在充分分析市场预期的基础上,按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区域实施差异化价格战略,对集团公司内部用户、战略重点户、市场贸易户、地销户等执行不同的价格。健全库存预警与价格调整联动机制,针对不同的库存预警级别,启动有差别的价格调整方案。定价机制以保产销平衡为重点,加强“区域联合、区分定价、资源共享、快速反应”为核心理念,以实现产销平衡,提高销售收入为最终目标。
“区域联合”是指各销售主体之间实施联合统一的订货、定价,打破以前各自为战的格局,形成规模性的一致对外,对提高集团公司的市场话语权起到关键作用。
“区分定价”是指对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信用等级的用户形成一定的价格差异,这样既保证规模型用户不丢失、不减量、不降低市场份额,也提高了“随机”用户的售价,从而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效益,体现“长远与眼前兼顾”的定价理念。
“资源共享”是指各区域的煤炭资源、用户资源、信息资源互通有无,区域性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必将影响区域性的价格和资源兑现,通过资源共享这种模式,既能够保证区域性价格的平稳和提高,又能够保证区域性资源的兑现,提高企业信誉。
“快速反应”是指及时调整价格,资源宽松,库存升高,对正常生产将带来负面影响,资源紧张,说明部分品种价格调整不到位,不及时上调将给集团利益带来潜在损失。
三、跨区域营销要完善“两套系统”,即信息网络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由各区域公司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分析中心组成,用于搜集、传递、分类、汇总、整理、预测宏观信息和微观动态,信息涵盖煤炭市场需求状况、用户情况、同业竞争情况、资源供给情况以及宏观政策变化和替代品信息。通过优化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递及时、完整、准确,为跨区域煤炭产品营销提供信息支持。调度指挥系统优化,就是指煤炭销售分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统一协调铁路运力,按照各区域公司每月销售发运计划,统一安排,统筹调度,及时高效地将煤炭产品送达指定用户,落实铁路互保协议,兑现铁路重点合同。
为完善“两套系统”, 实现跨区域销售,要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重置和优化。一是组织机构重置。独立设置市场信息部和客户服务中心两个部门,明确和理顺调运部和各营销中心的职责和业务流程,使实现跨区域销售模式在组织机制上得到保障;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定。重点完善《市场信息管理办法》、《煤炭销售管理实施细则》、《调度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实现跨区域销售模式在制度上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完善硬件设施,搭建软件平台。硬件上实施“磅房标准化”管理工程,通过更新磅房的设备设施,来保障信息系统的畅通,将“产、销、存”等重要销售、资源信息快速上传,为及时决策提供了保障;软件上完善煤炭销售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交易平台,使内外供求信息一体化,使信息交流和沟通无障碍。
四、跨区域营销要理顺“三项管理”, 包括合同管理、客户管理、结算回款管理
关于合同管理。对各区域销售分公司实行重点用户合同统一签订,协调资源流向,分别兑现;临时性大量用户集中签订集中兑现;小批量零散地销用户分别签订,分别兑现。完善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建立合同备案管理、合同统计以及合同纠纷管理制度。
关于客户管理。按经营状况、规模、需求量和回款情况等条件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类别,各区域销售分公司按同一标准进行客户分类,对不同的客户执行不同的营销策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使客户信息在销售分公司内部实现资源共享。
关于结算回款管理。按照便于管理、服务及时的原则,结合区域特点,设立区域营销中心,负责所辖区域内煤炭产品售后服务管理,协调处理商务纠纷,统一办理货款结算回款,提高结算回款率,最大限度地控制应收账款,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参考文献
[1] 师瑛;当前煤炭企业营销环境的分析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15期.
关键词:品牌管理 商业银行 竞争力
Abstract:The competitiveness level of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low,so does the management of mencing with the model of bank brand management.This paper try to design a new br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use the matrix methods of work to improve the brand reputation and brand value creativity of commercial banks.
Key Words:brand management,commercial bank,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9-0077-03
品牌管理是企业的基本战略。一般而言,品牌被视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以及信息传递和商誉的载体。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品牌具有降低信息成本、开拓销售市场等重要作用,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实施对其品牌的管理,商业银行必须构建有效的品牌管理组织机制。
一、商业银行品牌管理框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品牌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有效的品牌管理组织机制还未形成。典型的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一般可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个层次。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包括监事会、董事会以及下设的各委员会;执行机构包括行长(或总经理)以及行长领导下的各委员会、各业务条线部门以及具体职能部门;监督机构为董事会下设的监事会。目前,商业银行组织链条通常包括5个层级,即总行―省(市、自治区)分行―二级(地级市)分行―县(市)支行―分理处、储蓄所。如此长的管理链条,往往使得银行的品牌管理信号传递衰减甚至变形,总行的品牌定位和设计在传播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主观理解的偏差,或是理解正确但执行时也可能造成偏差。因此,商业银行品牌管理需要合适的组织层级和组织机制来保证其质量。
二、商业银行品牌管理组织机制设计
在商业银行的“总行――分支行――网点”体制下,各分支机构受“小而全”和“分级核算”体制以及地方政府依附性较强等因素的影响,在经营中各自为政,形成诸侯格局,最终导致一级法人意志的“曲线”传导而层层变形。特别是,银行品牌管理职能弱化,没有专门部门和机构管理,容易导致各分支机构在品牌管理工作上执行的不一致和偏差。另外,各部门之间特别是各业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各部门的业务宣传或是品牌建设各自为政、关联性较弱,不利于银行整体品牌的建立和维护。为了适应品牌竞争时代的需求、有效地实施品牌管理,商业银行应组建分层级的品牌管理职能部门,分别履行不同的品牌管理职责,协同完成品牌推广和传播一致保值增值的总体目标要求。
(一)商业银行总行品牌管理组织机制设计
在商业银行总行,应依照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模式设立品牌总监,品牌总监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向行长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牵头制定品牌管理年度规划;分别协调批发业务总监和零售业务总监推进品牌管理年度规划的实施;确定品牌营销推广费用预算,并将费用配置到不同的产品条线;定期对品牌管理现状进行评估,适时调整品牌资源配置和管理策。品牌总监下设品牌管理部,品牌管理部直接向品牌总监负责。品牌管理部由形象中心、营销中心、新闻中心、网点渠道建设中心、公共关系中心组成,每个中心分别行使不同的职责,构建商业银行总行品牌管理的整体工作模块,通过共同的努力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各个中心具体职能做如下界定。
1. 网点渠道建设中心。主要致力于银行整体品牌定位和品牌设计。具体表现为确定银行品牌格调和品牌宣传用语,制定品牌形象传播策略,确定银行办公场所和营业网点形象规范并推广实施,营造银行统一的形象。
2. 营销中心。主要致力于银行服务以及产品的宣传和销售,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进一步提升银行品牌形象。具体表现为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参与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推广以及改良升级。营销中心实行派驻业务条线制度。在制定营销方案时,成立任务型团队,将产品经理吸纳到任务型团队中,提高营销方案的准确性,提升营销效果。营销是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3. 新闻中心。主要致力于银行下面形象的塑造以及声誉危机的处。理新闻中心要与各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一方面随时提供银行经营管理的最新成果,及时提品与服务创新的信息,保证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品牌建设的需要,把银行响应宏观调控政策、服务经济民生、持续创新的正面形象传播出去;另一方面,当银行发生突发事件,诸如业务系统不稳定、工作失误以及服务欠佳等情况时,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抑制负面效应。
4. 公共关系中心。主要致力于加强与政府、机构以及特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为银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表现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实施赞助以及救助,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等等,展现银行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
5. 员工教育及内部沟通中心。主要致力于品牌的内部传播以及工作中的协调联动。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让员工准确把握品牌内涵,确保品牌正确传播,给客户以积极的回馈。另一方面在执行重大的品牌传播策略时能够快速组建任务型团队,加强资源整合,确保品牌传播策略得到有效执行。
6. 品牌评估中心。作为品牌管理的二级部门,直接向品牌总监负责。主要负责监测客户体验,评估品牌形象和品牌资产状况,提出品牌改进的策略,对品牌营销费用配置提出调整意见。
为了加强协同效应,提升品牌管理的效果,在成立上述组织机构的同时,相应要建立一套跨条线、跨部门的任务型团队工作模式。尤其在推广一个新的品牌或者应对品牌危机时,就要以任务为导向,建立一个以品牌管理部各主要成员为中心的团队组织,其中要引入相应产品线的产品经理、新闻中心成员、营销中心成员,共同制定方案并推动方案实施,以此确保整合资源完成品牌管理的重任。
(二)一级、二级分行品牌管理组织机制设计
在总行统一规范的品牌管理之下,商业银行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品牌管理的重心主要放在对总行品牌管理战略的执行上。一、二级分行依照总行的架构设立品牌总监、品牌管理部。品牌管理部下设营销中心、新闻中心、员工教育及内部沟通中心以及客户意见管理中心。因为渠道建设中心、公共关系中心以及品牌中心的职能在分行层面明显弱化,故不在一、二级分行设置这三个中心。新闻中心和营销中心的职能在该组织层面更加强化,工作模式更加细化,同时较总行增加一个客户意见管理中心。因为一、二级分行管理职能弱化,经营职能加强,承担着繁重的营销任务以及更多来自客户和突发事件的危机。
分行各个中心的具体职能和工作模式设计如下:新闻中心、营销中心以及员工教育和内部沟通中心的职能基本等同于上述总行各中心的职能,只是鉴于分行管理职能弱化、经营职能强化的特点,分行各中心更偏重于执行。以员工教育和内部沟通中心为例,总行侧重于明确品牌定位及其解释,分行则侧重于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强传播,做到尽人皆知。分行要加强网点员工对品牌的认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成为品牌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同时由于分行的部门较总行少,各部门在内部沟通的效率上会有明显加强。
分行品牌管理的组织架构里增加了一个客户意见管理中心,该中心主要致力于搜集、整理、汇总、处理客户意见,并对客户意见进行分析,从中挖掘银行产品和服务改进的契机。该中心的成立,也有助于尽快解决客户的问题,安抚抱怨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提高银行品牌美誉度。
(三)营业网点品牌管理模式分析
支行/网点是展示银行品牌形象的窗口,其品牌管理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品牌的品牌打造和维护。银行的服务最终都是面向消费者的,支行/网点直接服务于消费者,其行为对银行品牌形象的树立至关重要,每个客户在网点获得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品牌形象。网点经理不仅是该网点的管理者,同时还承担着银行品牌经理的角色,他要领导下属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直接解决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