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段考总结范文

段考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段考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段考总结

第1篇:段考总结范文

段考后的总结

星期五上午,老师发了段考的测试卷,这次试卷题很简单,我想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结果我拿到试卷的时候大吃一惊,我只考了89分,再一看我的同桌成绩比我好,我非常难过,我看了卷子上的错题,是因为没有认真读题和计算而扣分的,回到家,我认真的订正了错题,和妈妈一起分析出错的原因,妈妈告诉我,好成绩来自于好习惯,考试时要一看,二想,三算,四检。这四个步骤缺一不可,简单的题不能粗心,难题更要认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我以后一定要改掉马虎的坏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我要根据我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制定一份复习计划,并按计划分类复习,劳役结合,考出好成绩。我相信我能做的到。

第2篇:段考总结范文

为使我校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已采取或计划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明确目标。我校今年的中考目标是在铁力各初中中实现“保二争一”,并与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制定了具体中考目标,使教师都明确了各自工作目标,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全体初三教师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

2、加强阶段反馈。计划每三周进行一次考试,及时反馈阶段复习成果,现已经考完一次,马上要考第二次。通过加大反馈次数来促进学生形成学习紧迫感。

3、降低考试难度。对考试内容限定难度和范围,难度要限定在中考题难度以下,范围限定在教师在该阶段复习什么就考什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4、加强质量分析。每次考试后,要求每个教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使下一阶段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召开全校的初三教师质量分析会,由副校长对各班级、各学科及每个教师的成绩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分析,找出每个班级及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帮助查找问题根源、寻找解决措施。现已组织了一次初三教学质量分析会。

5、质量问责。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教师,校长要亲自问责、谈话,找准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6、加强指导。通过领导听课,监控课堂教学,保证每堂课都能高效,并能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目前我校的各科教学进度情况如下:

已进行复习的学科:英语:八年级上Unit 3

                  物理:功和机械能

                  语文:八年级下

                  数学:方程和方程组

                政治:九年级上

                历史:八年级上

第3篇:段考总结范文

新学期开学以来,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初中教务处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坚持毕业班抓成绩、八年级抓特色、七年级抓习惯,努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特色,秉承“鹤立太行”的指导思想全力以赴的努力工作。

一、常规工作持续抓

1、配合九年级做好学生日常上课督导工作,让学生形成抢时间学习、下力气训练、比认真实验的良好氛围。配合七八年级利用自管会成员严查学生坐姿,教师侯课情况,改进学习状态。

2、每日三餐饭后校长及时到九年级查看学生学习状态、跟实验到实验室、跟训练到操场,我主要检查七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状态,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各年级有问题的及时和年级主任沟通解决,坚持问题不过夜、解决在平时。对于个别上课状态不佳的教师及时沟通交流,帮助教师加以改进。

3、抓常规、抓规范。坚持每大周检查教案、听课笔记,不定期检查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公布,对不注重常规工作的教师重点检查,督促整改。

4、抓集体备课。坚持集体备课四定原则“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进行检查,对未按要求进行的备课组严厉批评,并重点检查出现问题的备课组。不定期召开备课组长会,强调规范集体备课出现的问题,真正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后试行各备课组特色备课,要求明天下午第三节利用学生自习时间各备课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形成各具特色的备课成果。每个备课组每周一上交本组一大周的备课行事历并严格实施,第三次月考各科成绩差距明显缩小,集体备课初见成效。

组织七年级教师到八年级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随后在七年级认真推行特色备课,由于备课时间较短和组织落实等问题导致效果不明显,需在下一学期下大力气组织实施。

5、组织学科内年级公开课、新教师汇报课、学科公开课、初中优质课比赛。本学科老师积极参与听评课,通过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涌现出***、***、***等一批教学能手。通过活动使实效课堂模式进一步生根发芽、良好发展。

6、组织各年级周练、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认真组织、严格考风,以考风带学风,基本形成我校正确的考风考纪。

周练坚持随堂考与定时考相结合,坚持组织到位、认真考试、及时检查,以考促教。四次月考严密组织,要求按时到岗、坚守岗位、及时阅卷、及时公布、及时核对,坚持奖罚分明,促进了良好的考风考纪的形成。

7、根据中考评分要求推行各科评分标准,将卷面分数纳入考核,使平时考试像中考,力争以后中考似平时,引导学生正确发展。

二、特色工作创新抓

1、七八年级数学天天练。提前和科任教师交流,形成共识,坚持提前根据知识点形成题库,学生每天都有具体的基础题做,把功夫用在平时,形成学新习旧、温故知新的良性学习循环。并计划在实施这一方式一段时间后,再分层训练,真正起到巩固基础、培优补差的作用。

2、七八年级英语日日清。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上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记忆英语单词的习惯。让学生和老师形成每天课外时间的合理利用,到什么时间学什么科目。

3、为做好以上两项工作,坚持督促整改到位、交流改进到位、奖励鞭策到位。坚持微习惯微养成,微评价微展示,努力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数英两科的提高措施。

4、根据春夏早晨时间特点,逐步形成学生晨跑前诵读习惯。八年级试点、七年级跟进,班级抓落实、年级抓督促。

三、临时工作认真抓

1、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六年级英语张君宇老师上好“英语自然拼读”讲座,积极推广该方法在年级的运用。

2、做好向市推选优质课人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科组推选、学校组织听课、客观打分、公示结果,努力把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好。

3、做好市第五批学科带头人、市第七批骨干教师推选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形成推选方案、征求教师建议,组织评审小组认真审核,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评选、公示、上报。

4、按时参加市教体局关于体育、实验的工作会议,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合理安排工作,确保按时上报。

5、组织实验、体育模拟考试,为两项考试优异成绩保驾护航。

6、做好在编教师信息审核和证书管理,并做好其他临时性工作。

7、组织全校语文老师参加市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

8、坚持各职能部门有机联动,高效工作。

四、不足和整改措施

1、常规检查纳入考评不足,下一步与备课组长沟通交流,根据学科特点重新制定合理的考评细则,然后纳入考核。

第4篇:段考总结范文

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确判断和合理估计中国现时的工业化水平状况,事关“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任务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小康目标的实现与否。中国工业化发展究竟处于什么阶段?这是学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工业化已处于初期与中期相互交错时期;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工业化正处在完成传统工业化与推进工业现代化两个阶段重叠进行的时期。根据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不仅要考察人均GDP水平,还要考察产业结构水平、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工业结构变动、外贸结构水平以及人口城镇化水平等。在这些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国外学者对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已比较透彻,其不少合理的结论或规律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必要参考资料。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使我们在运用既成理论方法及其具体指标进行判断时遇到了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判断时,既要合理地借鉴吸收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又要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把复杂的理论通俗化,尽可能向真理逼近,发挥其对社会的最大效用。由此,本文在借助前人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地勾勒了目前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基本状况。

二、考察判断

(一)根据人均GDP水平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

人均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产出水平,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率水平的直接反映。它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人均GDP水平是用来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

钱纳里等人按人均GDP水平将所研究国家的工业化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见表1),该划分方法被人们称为钱纳里的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型。表1中若干年份数额表明,不同的阶段,由于国际美元币值的变动,其所反应的美元数额是有所差别的。例如,1964年第一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为200~400美元,而到1982年第一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则上升到728~1456美元,两者相差528~1056美元。与此同时,钱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国家的标准模型:准工业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一般处于第一至第三阶段。以1970年美元来衡量,准工业国家人均收入的一般模式是350美元,大国模式是300美元,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国家是500美元。换算为1996年美元,进入准工业国家的一般大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1860美元。

表1:人均GDP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

1964年美元

1970年美元

1982年美元

1996年美元

1998年美元a/1998年美元b

第1阶段

200~400

280~560

728~1456

1240~2480

1200~2400/3010~5350

第2阶段

400~800

560~1120

1456~2912

2480~4960

2400~4800/5350~8590

第3阶段

800~1500

1120~2100

2912~5460

4960~9300

4800~9000/8590~11530

第4阶段

1500~2400

2100~3360

5460~8736

9300~14880 9000~16600/11530~16850

注:1998年美元a为按汇率测算,1998年美元b为按购买力平价(ppp)测算。1996年美元为周叔莲、郭克莎计算所得,1998年美元a/1998年美元b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等:《新阶段的中国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对照一般标准模式,结合表1和表2,可以判断人均收入水平层面中国工业化的水平或阶段:第一,根据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 中国至今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第一阶段。1990年中国人均GDP为370美元,相当于1964年、1970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分别低于1982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的水平58~1086美元。到2000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仍只有850美元,与1996 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相差390~1630美元;与1998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相差350~1550美元。第二,根据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PPP方法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中国自1994年起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1994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2510美元,处于钱纳里1982年工业化第二阶段水平标准美元额度。1997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3570美元,跨入钱纳里1982年工业化的第三阶段水平。另外,按麦迪森的测算,1994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2457美元,比较接近1982年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水平标准美元额度。第三,根据郭克莎按1∶2的PPP值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中国自1993年开始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1990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817美元,接近钱纳里1982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边缘,1993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升为1114美元,正式步入钱纳里1982 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第四,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GDP美元数,中国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1998年,中国人均GDP美元数为3220美元,与工业化第一个阶段3010~5350美元比较靠近,略高于最低数3010美元,但低于最高数(5350美元)2130美元。

表2: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同测算数据 年份 世行图表集人均GDP 世行PPP方法人均 麦迪森人均GDP1990 郭克莎人均GDP1990

当年美元

GDP现值国际美元 美元

年美元

1990 370

1950

1858

817

1992 470

1910

2098

993

1993 490

2330

2277

1114

1994 530

2510

2475

1241

1995 620

2920

2653

1356

1996 750

1470

1997 860

3570

1582

1998 750

1688

1999 800

3220[*]

2000 850

注:*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所得。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

资料来源: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60—71页。

(二)根据产业结构水平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

产业结构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考察产业结构主要运用两类经济指标:一类是各产业的资本数量及所占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及所占比例;另一类是各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变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工业化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反映出来。根据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见表3),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由于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得到较大进展,所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具体衡量标准为: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则到了结束阶段,即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国家的制造业标准模型:在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即准工业国家,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一般模式为18%,大国模式为19%,随后逐步提高。与人均收入从280美元到2100美元(1970年美元)变动相联系,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36%的最高水平,形成自然限制,此时为工业化的后期结束阶段。

表3: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1989) 人均GDP

产业结构(%)

(1980年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0

48.0

21.0

31.0

300

39.4

28.2

32.4

500

31.7

33.4

34.6

1000

22.8

39.2

37.8

2000

15.4

43.4

41.2

4000

9.7

45.6

44.7

资料来源:Syrquin, M. andH. B. Chenery (1989),“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mic Reviews, Vol.3, p152—3.

对照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结构模式,结合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判断(表4),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一是1990年至2002年,第二产业一直占最大比重,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1995年第二产业比重高出1990年7.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2002年第二产业比重高出1990年10.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78个百分点。二是1991年至1995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为46.0%,1996年至2002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为50.0%,均高于表3中一般工业化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的第二产业比重。三是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年的18.7%下降到2002年的14.5%,年均下降16.73%,而第二产业比重1997年至2002年比第三产业年均高出17.1个百分点。四是1996年至200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年均为41.7%,其中,2002年比1990年高出7.9个百分点,比1996年高出2.1个百分点。41.7%的比重达到了一般工业化模式中工业化结束阶段的第二产业比重标准。就是说,1990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与特征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基本符合:199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7.1∶41.6∶31.3,到2002年变动为14.5∶51.7∶33.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4个百分点。对照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国工业化水平大致相当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的第四与第五阶段,即人均GDP2000~4000美元时的结构状况。所以,当前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进一步而言是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表4:1990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水平 年份

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27.1

41.6

31.3

1991 24.5

42.1

33.4

1992 21.8

43.9

34.3

1993 19.9

47.4

32.7

1994 20.2

47.9

31.9

1995 20.5

48.8

30.7

1996 20.4

49.5

30.1

1997 18.7

49.2

32.1

1998 18.4

48.7

32.9

1999 17.7

49.3

33.0

2000 15.9

50.9

33.2

2001 15.2

51.1

33.6

2002 14.5

51.7

33.7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2.《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载《人民日报》,2003年2月28日。

(三)根据就业结构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处于初级与中级交叉阶段

就业结构是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一样,反映着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的过程。通过分析就业结构演变轨迹,可以判断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理论,三次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和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不再显著,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并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持续下降与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持续上升。

对照就业结构标准模式(表5),结合中国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所作判断,可以看出,中国工业化正处于初级阶段:一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由60.1%下降为2001年的50.0%,下降10.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84个百分点。二是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到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990年的18.9%上升到24.0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26个百分点;到2002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90年的21.4%上升到28.6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81个百分点。三是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1990年以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年均上升不到0.1个百分点,但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则持续上升。这说明有大批的农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流向了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劳动力持续攀升。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仍高达50.0%,而第二、二产业就业比重分别只有22.3%和27.7%。这种就业结构所反映的水平,大致处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的第三、第四阶段和克拉克就业结构模式的第三阶段,即人均GDP500~1000美元或1529美元时的结构状况。所以,当前中国就业结构水平下的工业化相当于一般模式中的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之间,这种结果与中国劳动力人数庞大而第三产业不发达有很大关系(见表6)。

表5: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1989) 人均GDP

就业结构(%)

(1980年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0

81.0

7.0

12.0

300

74.9

9.2

15.9

500

65.1

13.2

21.7

1000

51.7

19.2

29.1

2000

38.1

25.6

36.3

4000

24.2

32.6

43.2

资料来源:Syrquin, M. and H. B. Chenery(1989),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Vol.3, p152-3.

表6:1990年以来中国就业结构变动水平 年份

就业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60.1

21.4

18.9

1991 59.7

21.4

19.8

1992 58.5

21.7

21.2

1993 56.4

22.4

23.0

1994 54.3

22.7

24.8

1995 52.2

23.0

26.0

1996 50.5

23.5

26.4

1997 49.9

23.7

26.7

1998 49.8

23.5

26.7

1999 50.1

23.0

26.9

2000 49.0

24.0

27.0

2001 50.0

22.3

27.7

2002 50.0

21.4

28.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四)根据消费结构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

消费结构变动也是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消费结构,就是指在市场供求矛盾运行中形成的多种消费对象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例及其构成状况。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消费需求决定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变动则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工业化的变化阶段;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变化要快于工业供给结构的变化,从消费需求的变化可以洞悉工业消费品等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而可以判断工业化发展的具体阶段。在实际研究中,通常用一般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进行分析评价。

大量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食品消费比重逐渐减少,同时出现非食品消费增加和投资份额的上升,这将导致生产资料和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份额增大。从人均GNP水平看,当人均GNP在1000美元以下时,食品消费占家庭的比重为28%~52%;当人均GNP在1000~4000美元之间时,食品消费比重为15~45%;当人均GNP在4000~10000美元之间时,食品消费比重为8%~15%;当人均GNP在10000美元以上时,食品消费比重为80%~20%。(注:史清琪:《2000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120~122页。)

1989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为54.5%,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为54.8%;2001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下降到37.9%,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下降到47.8%,与一般标准模式相对照,结合表7,消费结构水平下的中国工业化处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亦即中期阶段。

表7:消费支出构成的国际比较

消费支出构成比例(%)

食品 衣着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教育文化 居住 其他

国际 1000美元或以下

48

8

3

7

6

11

17

收入 1001~4000美元

38

9

6

9

7

10

21

水平 4001~10000美元

27

8

7

9

7

14

28

10001~20000美元 15

7

9

13

7

15

34

20000美元以上

11

5

12

12

8

18

3.4

中国城镇(1989年)

54.5 12.3 1.9

0.9

9.5

5.7

4.3

(2001年)

37.9 10.1 6.5

8.6

13.0

10.3 5.3

中国农村(1989年)

54.8 8.3

3.1

1.6

5.7

19.7 0.8

(2001年)

47.8 5.7

5.5

6.3

11.1

16

3.2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2.王梦奎:《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五)根据工业结构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结构变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变动一般都从轻工业的发展起步,然后逐渐向以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转移,进入以原料和能源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基础工业得到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工业重心又向加工组装工业转移,使工业加工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进入高加工度化阶段;随着技术进步导入并取代资本要素,工业化开始步入技术集约化阶段。据此,学者们将工业化工业内部结构变动划分为3个阶段4个时期: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阶段,分为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分为以一般加工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加工工业为重心的两个时期;第三阶段是技术密集化阶段,分为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判断工业化所处阶段的标志:当工业结构处于重工业化阶段的第一个时期(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时,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迅速推进(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时,工业化就到了后期阶段。工业结构的演变顺序为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加工工业——轻重结合高技术加工业——现代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始于矫正传统产业结构的扭曲问题,但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上遵循并符合世界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见表8)。到1990年代前后,中国已基本完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努力向技术密集型工业靠近。1994年以来,中国工业开始迈入高加工度化阶段,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呈现高度化特征。2000年重工业比重突破60%,重化工业呈现分水岭的特征。对照工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当前工业结构水平下的中国工业化水平,大致处于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逐步推进的时期,亦即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表8:1952~1998年中国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情况 年份

1952 1962 1978 1990 1994 1998 2002

部门

轻工业(%)

64.5 47.2 43.1 49.4 47.1 42.9 39.1

重工业(%)

35.5 52.8 56.9 50.6 52.9 57.1 60.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六)根据外贸结构进行判断:中国工业化大约处于中期阶段

外贸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竞争中进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结构与水平,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在外贸结构变动中,工业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出口商品构成比重变化;二是进口依存度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政策越来越宽松,外贸结构日趋完善,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1979~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按美元计算年均增长15.0%,其中,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5%,进口总额年均增长14.5%。1979~2001年,中国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项目39.1万个,合同金额9123.0亿美元。1990~2001年中国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项目与合同金额,年均分别增长13.2%、16.5%。1990~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长14.2%。2002年进出口总额达620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其中,出口总额3256亿美元,进口总额2952亿美元。另外,从中国进出口构成看,外贸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90~1998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由25.6%降至11.2%,年均下降1.8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由74.4%升至88.8%,年均上升1.8个百分点,1990~1998年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由1990年的18.3%降至1998年的16.4%,年均下降0.24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进口由81.6%上升至83.6%,年均上升0.25个百分点。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828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52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4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79亿美元。截止2002年底,中国累积实际利用外资4480亿美元,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4万家(见表9和表10)。

表9:1980年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变动情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合同外资额(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额 外贸依存度(%)

(亿美元)

1980 381.4

12.6

1985 696

98.7

44.6

23.0

1990 1154.4

120.9

102.9

30.0

1995 2808.6

1032.1

481.3

40.2

2000 4742.9

711.3

593.6

44.5

1002 6208

828

527

50.2

表10:1990~199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比重变化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初级产品出口比重(%)

25.6 22.5 20

18.2 16.3 14.4 14.5 13.1 11.2

初级产品进口比重(%)

18.3 17

16.4 13.7 14.2 18.5 18.3 20.1 16.4

工业制品出口比重(%)

74.4 77

80

81.8 83.7 85.6 85.5 86.9 88.8

工业制品进口比重(%)

81.6 83

83.6 86.3 85.8 81.5 81.7

83.6

资料来源:对外贸易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9/2000》,427~430。

1980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1980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12.6%,2002年上升为50.2%,提高了37.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1个百分点(见表9和表10)。在中国进出口的25大类产业中,轻工业部门已经具有比较高的出口依存度,例如,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出口依存分别达到35.1%、33.6%、27%、16.9%,这说明中国轻工业部门比较发达,已开始转换成出口产业并继续扩大出口。重工业部门出口依存度较低,例如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出口依存度分别只有4.8%、8.7%、5.1%、5.6%。(注:胡长顺:《中国工业化阶段与新工业化战略》,中宏网,2002年12月30日。) 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的重工业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需要进行进口替代,这也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

三、结论:中国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发展阶段

第5篇:段考总结范文

盈利模式成“痛点”

据报道,现如今,移动医疗产业发展迅猛。作为民生保障与刚性需求,医疗资源的长期不足以及分配不均成为“老大难”问题,而移动医疗则可有效利用和分配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医疗的“痛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2000多款移动医疗APP上线。激烈竞争格局下,移动医疗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在手机上搜索“问诊”,出来很多客户端,其中既有涵盖各大科室的所谓“医院”,也有针对像具体的病症,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患者的这样一些专科的“门诊”。针对孕妇、儿童等等这样一些特殊人群的医疗软件也受到用户的追捧。尽管存在着诸多优势,但移动医疗的核心仍在于医生资源,线下就诊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步骤。

江浙沪儿童尿检

半数以上含抗生素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关“江浙沪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研究引起很大关注。相关课题组历经1年多,通过监测江浙沪地区一千多名8―11岁在校儿童人群的尿液,证实样本儿童体内确实存在低剂量的抗生素成分。

化验结果表明,这一千多名儿童中,至少有58%的儿童尿中检出一种抗生素,四分之一的儿童尿中检出2种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样本中能检出6种抗生素。此次监测还发现,金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三种一般只限于畜禽使用的抗生素,在儿童体内均有检出。

执业医师考试有重大变化

第6篇:段考总结范文

关键词: 动物学 试题 思考

动物学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包含动物形态结构、动物分类、动物生态、动物进化等内容。传统的动物学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考前学生通常死记硬背,考后易忘。针对以上弊端,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动物学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采取平时段考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环节动物门学完后,我们在段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请提出与蚯蚓有关的20个问题,并作解释。题目看似简单,但相对灵活,且无标准答案,从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值得我们思考。

1.试题立意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环节动物门代表动物蚯蚓的有关基础性、综合性知识,学生可联系实际,从形态、结构、适应、经济价值、分类地位、生活习性等方面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作解释。题目不要求从哪方面回答,学生答题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作解释。由于无严格意义上的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另外,该题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触到的试题有明显的区别,更注重学生对平时知识的积累、归纳和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并能用已学过的动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另外试题的变化对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

2.试题特色

试题立意新颖,符合高校考试改革的趋势:从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变,从一题一解向一题多解转变,从知识性命题向能力性命题转变,使课程成绩能够真正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状况。试题内容灵活,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际等知识的结合,并能延伸到动物学科新的研究成果。试题的变化给师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给教师创造了一个施展教学个性、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汲取新知识、探索新课题的学习热情。

3.答题分析

本次考试参加人数为38人,学生答题情况如下:55%的学生能够提出20个问题并作出相关的解释;13%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低于10个,最少的仅提出5个问题,全班平均每人提出了16个问题。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对动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课堂知识没有及时巩固和总结;二是一些学生只停留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三是学生对该类试题接触较少,只能想到一些简单的问题,难的问题即使想到了也怕回答不出来,干脆就不写,而对于特别简单的问题又不敢写;四是少数学生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问题,想到一个写一个,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因此,45%的学生没能够达到提出20个问题并作出解释的要求。

从学生答题的质量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一是问题过于简单化,如“蚯蚓属于哪个门?哪个纲?”“运动器官是什么?分节属于哪种?”二是提出的问题和解释有科学性错误,如怎样区分蚯蚓的头部和尾部?蚯蚓的头部有哪些结构?“蚯蚓只分布在陆地上吗?”“蚯蚓的寿命一般为多少年,哪一阶段为幼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对蚯蚓的再生个别学生解释为体内有某种细胞具有保持原来形状的基因。三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表述不当,如“蚯蚓为什么能钻泥土?”应改成“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有哪些?”“蚯蚓的肠道中有什么?”应改成“蚯蚓的消化道具有哪些特点?”这样的提问更为确切。四是学生对提出的较复杂问题回答不全面,如“蚯蚓有哪些经济意义?蚯蚓神经系统的特征是什么?”少数学生只提不答,如“蚯蚓之间如何交换信息?”“蚯蚓是怎样逃避敌害的?”

4.学生评价

考试后,参加考试的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对本次段考进行了小结,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该类试题接触较少,课后又没有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在答题时仅停留在面上,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虽然学生的提问和解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试题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从以往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对转变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普遍欢迎这样的段考,对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课外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希望在其它科目的考试中多出现此类试题,增加锻炼的机会。

5.启发思考

这次段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习惯于死读书、读死书,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思考,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热衷于教师划重点,考前死记硬背。因此,课程考试的成绩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试想,如果我们把这道动物学试题改为:请提出与蚯蚓有关的50个问题,并作回答和解释或者规定学生必须从蚯蚓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结构提出相关的20个问题,并作回答和解释,学生又会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是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应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要从考试方式、考试题型、考试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会通过考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和综合应用等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扩散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卢祥云,韩曜平,勾影波,张燕萍.动物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2).

[2]卢康,荣姜勇.关于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33).

[3]杨继昌.改革考试模式促进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07,(6).

[4]黄惠.高等学校考试的弊端和对策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4).

[5]曾名勇,李巍然.构建多样化的考试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6]朱中华.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

第7篇:段考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础朝鲜语;考试改革;方案;考核;评价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2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88-03

“基础朝鲜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朝鲜语基础知识的讲授及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朝鲜语字母的发音、词汇、基本语法、惯用型等知识,为以后的朝鲜语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课程的各项技能要求。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非常宽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课文等。“基础朝鲜语”作为朝鲜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朝鲜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为视听、会话、阅读、写作、翻译等课程夯实基础的课程。

不难看出,保证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对于保证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成败。考核是大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个途径。选择合适的考核模式,能够公正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能够准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检验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便成为“基础朝鲜语”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过去,“基础朝鲜语”课程主要采取平时考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期末成绩相结合的百分制考核方式,即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或1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或70%)。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均采取闭卷笔试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以笔试为主要形式的考核方式不能充分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好的朝鲜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础朝鲜语”作为朝鲜语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及主干课,单纯采取闭卷笔试考核方式不能充分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精髓,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将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基础朝鲜语”作为朝鲜语专业的基础课以及主干课,应从基础阶段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考核方式只局限于读、写、译三个方面,不能全面考核学生朝鲜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三)对学生平时学习环节督促的时效性不强,不能在平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学习是一个累积提高的过程,需要学生平时勤学、多练,而总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容易导致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的现象,使考核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

(四)检验学生韩国语水平的韩国语能力考试以及从2013年6月开始实施的全国高校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主要从听力、阅读、写作、语法及词汇四个领域进行评价;本专业改革后的毕业考核也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契机,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与韩国语能力考试、全国高校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以及毕业前考试相脱节。

(五)20%平时成绩的给定,缺乏科学依据,情感分、随意性占较大比例。针对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结合朝鲜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该门课程的教学、考核需要,对“基础朝鲜语”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二、“基础朝鲜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从考核方式上,将笔试这一单一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听、说、读、写、译相结合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全方位考核方式。针对不同能力的考核选用试卷、音频、问答、背诵、口译等不同的考核方式。从考核次数上,将一学期两次的期中、期末考试改为一学期四次的全程形成性阶段考核方式,使考核更全面、更科学、更公正。通过改革调动学生学习朝鲜语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一)考核成绩评定方法

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朝鲜语教学纲要为基础,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进行全程考核。考试采取阶段性考核形式,每学期考核四次,前三次阶段考试要对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进行全面考核,采用笔试、口试、听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方式,考核本学期所学的所有内容。

每个学期的考核以教学内容的阶段为单位分为四次,每个阶段的考核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全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分为四个大部分。前三次考试为阶段性考试,在学期中进行,每次阶段考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即第一阶段考试成绩占20%,第二阶段考试成绩占20%,第三阶段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前三个阶段是考试、总结、诊断、再学习的过程。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将考试成绩分解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有效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平时努力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每次阶段考试结束后,学生可以得到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自我修正,确保较好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二)考核时间安排

除第一阶段的发音部分之外,其他各阶段均以每二至三课的教学内容为一个单元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以教学要求和目的为基础,在难易程度适中的情况下,尽量选取题材宽泛的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题型。每次阶段考试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根据考核情况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教学内容的改进及方法,同时也将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一年级发音教学阶段的学习是以发音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发音、词汇、音变现象及少量日常用语,因此,考核主要从听、读、写、译四个方面进行。而其他各阶段考核均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听、说、写、译等能力的考核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随堂考试,考核读的能力即检查背诵课文情况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可以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

(三)考核内容安排

阶段考试的主要考核内容与题型如下:

1.笔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笔答词汇、语法、阅读、笔译、作文部分的闭卷试题,分值为60分。笔试可以采用以下题型:翻译单词、选词填空(副词、同义词、反义词、动词多义词)、语法选择填空、语法造句、完成句子、阅读分析、翻译下列句子或短文(汉译韩,韩译汉)、作文等。2.听力测试:听写20个单词,五个句子或听五段会话,根据会话内容回答问题等。分值为10分。3.口试:回答五个韩国语提问(日常会话),分值为10分。4.背诵:背诵一段课文,分值为10分。要求学生背诵短文形式的课文,背诵时重点考核学生的朝鲜语发音、语音语调、流利度、完整度等。5.口译:口译五个句子(汉译韩,韩译汉),分值为10分。如果考试环境条件允许,也可使用同声传译训练室进行口译测试。

三、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取得的主要效果

(一)加强了对朝鲜语听说能力的考核

朝鲜语应用能力中最为重要的是听说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笔试为主,考核本身忽略了听说能力,由此导致学生对听说能力不够重视。本次考试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听力与口语考试的分值比例增加,而且在内容上更加生活化、口语化,从初级学习阶段就杜绝了“哑巴朝鲜语”现象的出现。

(二)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过程

阶段性考核是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习过程,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让学生参与到全程的评价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若想取得理想的考试结果,就要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

(三)教师能够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在阶段性考核中,教师可以通过各阶段的考试反馈、课堂观察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主动的监控。通过考核结果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并提出个性化的建议,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考试次数的增加以及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内容变得更加宽泛,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因此,学生若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外,还必须大量地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动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并最终提高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五)有效提高了韩国语能力考试过级率

第8篇:段考总结范文

同学们早上好:

期中考结束,不知道同学们怎么对待这一张张的试卷?我发现有的同学看完了成绩就把试卷随手一丢,有的可能改完试卷答案就塞进了书包,有的可能还在纠结分数的多少,如果你这样做的话,那么,你就低估了试卷的价值。同学们,我们要让试卷的价值高于你的分数!分数永远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去挖掘分数背后的问题,你要研究的是:做错的题是什么原因:是粗心还是审题不细、思路不清、概念模糊还是知识存在盲点?哪些题型是我的强项、哪些是我的弱项,哪些题型还存在增分的空间,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思路是什么?只有理性地分析得分背后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你才能充满信心地迎接下一次考试。

我记得世界上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被誉为"球王"的贝利,人家问他:"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总是说"下一个".我希望我问同学们"哪一次考得最好"时,你们也能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次!"所以,你可以忘记你的分数,但不要丢掉你的试卷,记住:要让试卷的价值高于你的分数,每次考试后利用试卷反思与总结,你才能一次次地进步。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通过分析试卷来反思总结学习的情况。

第二个方面,我介绍一种分析成绩的方法:为自己建立坐标轴。那就是用简单的坐标轴来分析本学期所有大考成绩的情况,一张简图看清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学习情况。横坐标轴标明几次考试,我们考过的阶段考、期中考,后面还有元旦阶段考和期末考,这个学期四次大考。纵坐标轴标明成绩在年级的位置,这样确定的折线就能看出成绩是波动还是稳定在特定区间。你要分析成绩波动的原因,稳定的话,各科中可提升的题型有哪些,通过分析成绩走向明确你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你就能够客观地对自己的成绩做出判断与评价。

第9篇:段考总结范文

关键词:考试改革;课程考试;可持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224-02

高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试图通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考试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环节,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教学效果的检测不能由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容易把考试改革局限在考试效益和效果方面上。考试改革不仅仅需要技术上的革新,更需要从思想上的变革。如何在高校开展考试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功效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考试改革的功利境界

课程考试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对于“教”和“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功利心理(如毕业、评优、找工作或是继续深造等),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从而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专业技术层面上,实现考试效益和效果的最大化。文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1.考试形式及内容的多样化。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是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笔试是最常用的考试方式,尤其是低年级的公共基础课考试。笔试通常分为开卷、闭卷、半开半闭形式的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上,注重题型结构和知识点的覆盖,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考试改革可以针对课程性质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将笔、口试、小组答辩等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弥补单一考试形式存在的缺陷。高年级专业课考试可以采用小组答辩的形式,考核内容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师随机选择小组成员答辩,并将答辩成绩作为小组成员的平均考试成绩,这也促使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彼此帮助,共同进步。

2.多阶段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为了获取理想成绩,部分学生往往在邻近考试的时候针对教师的“总结”或是“重点”开始突击学习,这种应试方式导致学生平时不重视学习,对于知识点之间、章节之间、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难以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框架难以建立,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从大量的试卷分析和反馈结果来看,一旦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即使很简单,试题的得分率也会下降。多阶段考试组织形式能够促使学生把精力用在平时,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防止一考定音的弊端。受课时量的影响,在多阶段考试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生反馈的情况自主设计切实可行的考试模式和考试内容,在不占用或是尽量少占用学生课时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也可以把多阶段考核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作为前一部分内容的总结和下一部分内容的开启。随着翻转课堂的中国化,以及MOOC的兴起,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3.考试结果分析及反馈。对教师而言,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对于调整教学,完善考试有着重要的作用。考试分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的分析,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对试卷质量的分析,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尤其是采用多阶段考试形式,能够帮助教师针对每一阶段考试结果的反馈,以及学生反馈的意见及建议,对当前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校正。促使教学反思,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考试不仅是某一阶段学习的结束,更是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开始。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多阶段的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能够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二、考试改革的伦理境界

从专业的角度审视,考试需要内容和形势的变革。从考试改革的功利性角度引导学生,促使学生重视考试,强化学习,考试的效益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停留在功利性境界上,只注重提升考试效益,甚至采用强硬或压制的手段和方法,这与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背离,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伤害越大。而从人文的角度思考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革,更需要的是从思想上的转变,即使学生在自由的、平等的、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使学生从考试的枷锁当中解脱出来,在“战术”上重视它,在“战略”上藐视它。考试的伦理性境界在于考试要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追求其有效性,不仅能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过程、学习目标,重视学生的学习规律、生存状态和质量。考试改革的伦理性境界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探讨。

1.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考试内容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起点了解之上的。在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专业情况以及对考试题型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情况下进行考核,犹如空中建楼阁,不论考核内容以及考试形式如何千变万化,都难以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关注学生的进步。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专业认知能力、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及价值观都会有变化。阶段性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要与这一动态过程相适应,通过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减缓学习压力,同时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最后,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部分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学目标和任务,在考试的内容及组织形式上做到极致,而忽略了学生本身对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对考试结果的预期,从而导致考试预期结果的偏差。总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突破自我约束和限制,才能真正的发挥考试的效用。

2.遵循平等互重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教师基于对学生的责任建立关心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而不是遵循“教育―学生―成绩”的思维逻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各自的爱好与兴趣。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以追求考试成绩为借口压制学生,使学生屈服于教师的权威。教师要从情感和技术上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的旁观者,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其次,引导学生从教师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逻辑,从而能够梳理课程知识点,把握考试重点。让学生了解考试方式、考试题型、分值比例等情况,减缓考试带来的压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核,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作品点评或是小组答辩。学生点评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兼顾考试的公平性,防止由于教师的偏见而带来的考试结果的差异,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考试改革的可持续学习境界

大学课程考试难以脱离功利的境界,那么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功力心理,通过考试内容及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强化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减p考试对学生的压力和束缚,是考试改革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当前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更愿意学习,进而实现没有教导的学习,实现终身学习。考试改革的可持续学习境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

1.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能够使人走出固有的限制与束缚,不断的释放人的本质力量。这在于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提高,发挥学生的自由品性。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学生把考试作为学习的一个过程,从而积极的对考试结果与考试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某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考试改革可持续学习在于学习主体意识的提升,不断的发挥潜能和不断的自我超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从考试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2.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大学课程考试目的不是选拔个别优秀,而是要促使每一个优秀。要让学生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最大限度的挖掘潜能,不断的提升学习境界,使得学生更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如建立学习团队,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实验或是作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团队成员交流经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不仅享受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更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和谐和默契。在满足自我超越意识和批判意识中,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

The Study of Ternary Structure of College Courses Examination Reform

ZHANG Xiao-dong,HU Rui-xin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Shandong 26658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