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眼视光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眼视光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眼视光专业论文

第1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眼视光学 专业课程 双语教学 

[论文摘 要] 我国的眼视光学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展,提高眼视光学学生接受国外最新眼视光学信息知识的能力,我国有必要迅速开展眼视光学教育的双语教学。然而,真正实现这一双语教学任务还面临许多问题,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展,提高眼视光学生接受国外最新眼视光学信息知识的能力,眼视光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各地区的双语教学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还面临着诸如教学模式、师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的一些困难,以下将对此进行一些思考。 

 

一、眼视光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我国高等院校眼视光学的教育现状 

眼视光学的专业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眼视光学专业在美国是第三大独立医疗保健职业,视光师是提供眼视觉医疗保健通讯服务的最主要群体之一[1]。在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该学科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有系统的眼视光学研究。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现独立培养眼视光学博士生的高等院校,这说明与发达国家的眼视光学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在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很大差距。 

2. 眼视光学教育资源的现代化、国际化 

目前,国内仍然相当缺乏眼视光学领域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关院校应当全面开展对内、对外交流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联合开发各种眼视光学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建立眼视光学专业的数据资源库,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这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而无论是从眼视光学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来看,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都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目前,多所眼视光学专业院校加入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联合会(iacle)正是基于此目的。 

3. 传统眼视光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眼视光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其中,英语教学仅限于开设一门专业英语课程,由老师英译中式地讲解一遍,内容主要是一些英语科普文章,既枯燥又无实用性,虽然学生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但毕业后并不具备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毋庸置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 

 

二、眼视光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法 

 

1. 应与眼视光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首先,双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师资问题。尽管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多是硕士、博士,但能够流利、标准地进行英语交流的并不多,更不要说用英语进行专业授课。其次,许多老师的发音不够规范或不能清楚地表达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干扰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授课程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教师只有具备了较为深厚的英语基础,才能实现用英语备课、会话、批改作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双语教学的主导作用。[2]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大力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双语型教师。 

当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是决定双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即除了公共外语外,还应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外语词汇。否则,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连贯性、创造性就会被阻断,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我们在试行双语教学时,应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学会用英语表达”和“用英语学知识”的双重目标,从而迅速实现从“用英语学习”到“用英语表达”,再到“用英语思维”。另外,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将英语教学进行渗透、整合等不同方面的定位。 

2. 应与眼视光学专业课教学改革相结合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真实的汉语和英语语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的效果。比如在讲解某些眼视光学定义、概念时,教师使用标准的英语来讲解,中间用汉语穿插讲解。双语教学改革必须以正确认识英语与专业课的关系为前提,其中用英语讲授专业课,不仅仅是学习相关的英文词汇,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两者不能脱节。采用双语教学方法,所占用的课时比传统的学科教学要多,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传授最多的知识,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由于眼视光学专业课内容较多,为了保证讲课质量,我们将一些课程进行了整合和压缩,如可以将眼镜学,视光学理论与方法中老视的验配这一章节放在一起讲授;将视光学理论与方法里面的调节和双眼视觉学中的调节、集合等放在一起讲授。 

3. 应与眼视光学实习相结合 

眼视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因而严格的技术工作实践对于眼视光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工作能力则主要从眼视光实践中获得。眼视光实践的过程,是对眼视光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逻辑推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学习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过程,考验了双语教学的难点。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大城市一些大型的视光中心或诊所、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眼镜公司去实习,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逐步实现将学生引向实际应用英语的目的。 

4.应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双语教学方式,不但为学生今后直接阅读外文资料打下良好基础,而且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追求知识、驾驭知识的重要手段。眼视光学人才只有始终坚持追求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才能立足于眼视光学的学科前沿。 

 

三、眼视光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需要科学的考核系统,理论与实践并评 

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是成功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要进行双语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旧有的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鼓励学生向多元化发展,重视学生的文化、语言、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惟其这样,双语教学才能真正开花结果。我们可以制定适应教学需求的“英语笔试+口试”或中英文结合的笔试等考核方式,这样既符合双语教学的目的,又可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反映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而实现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另外,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必须把现行的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特别重视学生提高能力的过程和发展的潜能。只有建立这样的发展性评价,才可能科学公正地反映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努力与成果,从而为激发并维持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另一种推动力。 

总之,21世纪的中国眼视光学教育迫切呼唤双语教学,但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还将面临诸多实际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在某种意义上,只有建构起新型的教学观念、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和评价机制,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第2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1994年底,我搬进了石溪大学的研究生宿舍。比较前面的住处,这里的条件要好许多,冬暖夏凉,月租金220美元。我的宿舍房内住有5人,我和古春光住中间,左边杨涛、龚春和,右边是石溪大学医学院的一位美国学生。

古春光来自四川,聪明灵活,清华本科毕业后,获石溪机械系奖学金,硕士毕业去了麻省理工大学(HIT),是那年石溪机械系两位获MIT奖学金者之一。古博士毕业后在波士顿工作,后回中国发展;龚春和一一湖南人,聪明,活动能力强,中科院硕士毕业,获石溪大学机械系奖学金,后获密西根大学奖学金,博士毕业后到纽约州工作,后去芝加哥发展;杨涛北京人,北大研究生毕业,获石溪大学奖学金来美留学,后去波士顿大学读HBA那位美国学生很少住宿舍,交往不多,常带女孩来玩。

当时古、龚和我交往密切,有“三条好汉”之称。古有车,周末便带我和龚去超市购物或兜风。古的女友杨艳是清华同学,在波士顿大学读书,偶尔来石溪与古相聚,我便去其老乡钱刚那里住,给杨方便。后来古去MIT后,杨来康乃尔大学读博士,两人学校档次均有提高,只是换了边。龚人缘好,常组织同学唱卡拉OK或聚会,每次邀我参加,让我结识了另外一些中国学生,如来自天津大学的李冀,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添,清华大学的钱刚,中科院的丁全胜等等。武汉老乡祝海涛在中科院毕业后,获奖学金来石溪大学读生物学博士。我和龚、祝一起去海边玩过,在Port Jefferson留影。长岛四周都是海,石溪大学靠近北岸,夏天我们常常约上一些同学去海边游泳,享受与大自然接触的幸福。

在研究生宿舍,我还结识了另外一批访问学者:哈尔滨科技大学佟丽娟教授,北京口腔医院李东芳博士,天津大学乌时毅博士,山西医学院刘燕硕士,北京协和医大曹剑硕士等。因电话费较贵,我与佟、龚及计算机系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夏朝宇4人共用电话卡。佟年龄大些,国内熟人挺多。乌、刘和李东芳与我年龄相仿。乌很会理发,我离开原住址时,房东周把一套理发工具送给了我,乌便用它来为大家剪发,我则负责乌的头发。随着结识学生、学者的增加,信息量得到扩大。或许因为文化因素,学生华人间恋爱的稍多,也有中国女生与美国男生恋爱,中国男生与美国女孩恋爱的比较少。

农历新年时,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Student Union大厅举办庆祝活动,四五百人参加。表演者水平很高,多是国内专业人才,报幕的还是一位中国央视节目播音员,当时出来陪读。表演结束,有卡拉OK和其它游戏,登记排队自娱。我和杨艳合唱过“龙的传人”,反应不错;学生组织也在研究生宿舍放映中国电影庆新年,通常在活动中心大房举办,有瓜果、点心和饮料招待,免费参加,电影《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在那里观看的。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在佟的宿舍打扑克,乌、杨、佟和她的朋友参加,玩上一个通宵。

美国人常在春秋季节办Yard Sale(院内销售)或Gorage Sale(车库销售),将不用的旧物品放到自家门口、车库或院子做二手货私人买卖。他们用纸条或纸板写上广告,贴于交通要道,标上箭头,随方向可以到达指定地点。中国学生,学者刚来时不少人去采购过,像床、电视机、书、计算机、收录机、电扇、自行车、手表、锅和衣服等,都可以见到。它们价格便宜,还可以还价,又有各式的选择和惊奇!我们有时周末相约一起开车出去休闲,顺便逛Yard Sale。那次和古春光、龚春和一道买电视的经历特别有趣。

古有一台20寸彩电,每次都是龚到我们房间一起看电视,龚曾开玩笑说买台电视,一定要比古的大。那天周末大家都在家,于是古提议去逛Yard Sale,看龚能否买得到电视。我们驾车向校外驶去,5分钟后便看到一个Yara Sale牌子,我们按标示方向来到一栋HOuse前。房子挺大,主人是位意大利人,准备举家迁往中部,决定卖房处理所有物品。待售的东西琳琅满目,真还有一部电视,标价20美元。不过走近才发现是18寸的,比古的小2寸,龚没买。

我们离开这家向前走去,沿途看到几家Yard Sale,但都没电视。走了大约20分钟,发现一个Yard Sale标牌,赫然列有电视两字,于是我们去了这一家。一位白人老太太挺客气,东西不少,多是首饰、相框之类,看来看去就是没见着电视。我倒是看到一部免提带磁带录音的电话,标价5美元,于是拿了下来。不过只有一台手掌形的小电视,令人大失所望。我们离开这家又朝前开,直到中午都没再看到卖电视的。

吃过午餐,龚还是不认输,坚持再去找找,在一个韩国人家里,我们遇上一台32寸的,――太大了,龚再次放弃。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再也没看到Yard Sale卖电视,于是我们回到了宿舍。就在路过洗衣房时发现一张张贴不久的Yard Sale广告,说有电视机。接通电话方知是龚的一位同学,因为转学,准备搬家,要处理一些东西。仔细一问,原来这台电视就是来自Yard Sale。“21寸,挺好!多少钱?”龚问。“算了,同学一场,送给你做个纪念吧。”对方答。结果终于以龚的“胜利”而告结束。后来龚还专门做了一桌菜,邀请几位聚餐,为那位同学饯行,也给这段Yard Sale故事划上了句号。

在研究生宿舍还经历过这么一件事。有天早上我出门上班没带房门钥匙,下班回来时才想起钥匙忘在了书桌上。我的书桌紧靠窗口,这里的窗户都是双层玻璃,上下两部分可以重叠移动,外面有一层铁纱窗。这时大约是下午5点多钟,太阳正在落下。我在门外站了一会儿试图等室友回来,可是过了一个多小时,仍不见他们的踪影,天色也暗了下来。于是我想从外面打开纱窗,伸手取出钥匙。没料到刚开始行动,便被巡逻警车上的警察逮个正着,他们以为是小偷。我向警察作解释,拿出自己的学校ID证明身份。对方仍然坚持打电话去了学校保卫部门查询。直到校方证实我的确是这里的访问学者才肯罢休。这时宿舍管理人员得知后,赶来为我打开了房门。平时常有警车在宿舍周围巡逻,但对他们的价值体会不深。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是警察的认真和辛苦,才有了整个校园的安全和宁静。

去奥兰多参加学术会议

来美以后,发现这里会议的学术风气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这点在我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时体会最为明显。那是1995年初,在我的研究课题被美国骨科研究会41届年会录用后不久,Rubin教授决定我和几位同事一道于2月份去佛罗里达参加会议。那天一大早,我们乘航班两个多钟点便到达了佛罗里达的奥兰多。虽然在天上的时间并不长,两地气候却宛如不同的世界。刚才还是飞雪冰封,一会已是春意融融了。我们租了一辆车去了开会的Days Inn饭店,这里距离著名的迪斯尼乐园很近。

第二天早上会议开幕,除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大厅举行外,论文交流分专题宣读和墙报展览(Poster)。墙报展览是在展览厅按论文序号排列,文章用大宇和相关图片组合而成,这一部 分由被选中论文的作者事先准备好带来,按安排的序号贴上有关材料,我的课题就是这种形式。这里给了论文作者尽情展示自己成果并与欣赏者相互交流、探讨的机会。会展开始后,一批批专家陆续来到现场,不时在墙报前驻足观看,我向他们介绍了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因为语言限制,有些内容Rubin教授帮我作了补充。总的来看听众对我的表现是满意的,他们提的一些问题非常专业,由于准备充分,加上Rubin教授做后盾,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有些专家学者甚至留下名片希望进一步进行探讨。

大会宣读则是由作者在按专题分类的会议厅限时演讲,与会者自由参加感兴趣的专题。同事Susannah的论文“Persistent.Low Hagnltude Stralns as the Dominant Source Of Hechanical InformatiOn 1n A Bone’s 24 Hours Strain History(持续低强度压力24小时作用于骨骼的机械讯息报告)”就是大会宣读。文章通过记录和比较实验动物火鸡翅膀高强度和低强度扇动的次数,强调低强度压力在骨生长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分离作用于骨骼的压力频率对它们进行了评估。报告非常详细,与会听众也很认真。演讲结束,现场听众提三个问题。有点像外交部人士答记者问。也许Rubln教授认为Susannah的回答不够全面,在提问时对她答的第一个问题作了补充性解说。我观察到在他提问的过程中,听众注意力尤其集中,有的人甚至鼓了掌;同事HOnica的论文“Decreased Hormonal Responslveness 1n Gap Junctlon Deflclent Os- teoblaStS(荷尔蒙减少对缺乏缝隙连接成骨细胞的影响)”在大会宣读并获了奖。

这届大会交流了近800篇论文,按研究类别分为:关节炎、软骨退化、软骨修复、软骨成骨细胞分裂增殖因子、软骨细胞生物学、胶原、肿瘤、矿化、骨质疏松症、骨发展、骨成骨细胞分裂增值因子、骨细胞生物学,骨生物、细胞力学、软骨机械,骨机械、骨生理、骨坏死、骨生成、骨移植、骨折治疗、骨折修复、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前十字韧带、脊柱、椎间盘、上肢、膝力学、足踝、步态、髋关节成形与重建、全膝植换、植入介面、聚乙烯、碎片、生物材料、血液流动、感染、影像等各项专题。从基础到临床,分类之细,第一次看到,的确是见了世面。会议整个程序没有大会聚餐,也无送礼、合影、集体旅游之类中国的常见形式。更多注重实质上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内容丰富,气氛庄严,水平极高,其国际水准让人不得不服!

会议之余,老板一位朋友请研究所与会者在意大利餐馆聚餐。会议结束以后,我去几个著名风景点进行了游玩。在“未来世界”,“地球太空船”把我们带进一个空前未有的通讯时代,让大家体验高科技的成就。“世界橱窗”使我了解到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晚上欣赏的水上雷射烟火,场面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环球影城最受瞩目的是影集片场及模拟摄影棚,还有立体声电影效果,坐在座位上觉得荧幕里的东西迎面飞来,天上下着雨点,老鼠在脚下窜动,地震带来颤抖等。我还遏上几位从武汉来美旅游的年轻老乡,并亲热地合影留念米高梅影城以动画,电影、电视及广播等设计出的游乐园,让我目睹了媒体幕后制作过程。

第3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从医四十余年的东城中医院主任医师袁清顺,是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针灸学会针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原北京朝阳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他一直潜心针灸技术的研究,在针灸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男科、皮科疑难杂症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突出的成绩。袁清顺主任还多次应邀到希腊、荷兰、德国、匈牙利、丹麦、泰国、新加坡等国讲、诊疗,在广大患者中很有口碑。

记者在采访时,正赶上袁清顺主任医师给一位60来岁的患者诊病。袁清顺主任凝神静气,对待患者似亲人,把脉问诊,心思缜密,亲笔详细记录并耐心解释病症起始变化等,一丝不苟。袁主任为其实施了针灸疗法——在老人的右脖子后的穴位给患者扎了一针。

“不疼痛了,舒服了。”“感觉好多了!”患者脸露笑容,从他的说话语气里,感觉那是摆脱了病痛之时的真挚之声。为什么会如此立竿见影?袁主任解释说,患者昨晚开窗睡觉,没关窗户也没盖被子,造成面部麻痹,还好,来得及时。

在采访过程中,袁清顺主任医师始终面带微笑,说话也是温和洪亮,尤其谈起“特种针”的针法疗效,出口成章。讲他的工作,讲他的病人,讲他在国外的讲学、诊疗生活……时而脸上带着兴奋,时而露出童真的笑容,时而语气充满激情……医者仁心,卧薪尝胆,默默坚守,随着谈话的深入,内心里感到他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大医家。

“逆向透穴法”治面瘫疗效显著

记者这次因为看到也有患者因为患了“面瘫”来找袁主任就诊的,因此,在这方面,也听袁清顺主任聊起了这个话题。他说,面瘫即面神经麻痹,该病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阳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引起的。

有一位女性患者40来岁,当日来医院就诊。午睡醒来时,她发现自己右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了,她非常惊恐马上就来医院了。诊疗中,她的口眼斜偏向左侧。右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口中流口水,伴有恶风多汗,纳可便调,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浮缓。证以素体阳虚,卫阳不固,疏通气血。袁清顺医师即就给她实施行逆向透穴法,留针20分钟,日1次,两次显效,四次就告痊愈了。因为她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面瘫后三日内。

袁清顺主任医师强调说,此病有“先兆”或“前兆”,一定要重视。此病潜伏期是一周,发展期是一周,恢复期则要1个月左右。有一位男性患者,才22岁,患者口眼斜,到第七日才来医院看病。原来,他12天以前因头部外伤,有呕吐、右耳道出血入院的。当时诊断为颅底骨折(中颅窝)。经过西医抗感染止血治疗,五天后却出现了重度口眼㖞斜,右眼裂变大、闭目困难,右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左,伸舌偏左,考虑继发性面神经麻痹,经服维生素类药物无效,故请针灸科会诊。辨其证属淤血阻络,治疗适宜活血通络。行逆向透穴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针七次,病去大半,又针5次痊愈。

袁清顺主任告诉记者,针灸推拿是集针灸、理疗推拿为一体的治疗方法,对面瘫、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关节损伤等正骨疗法和急慢性腰腿痛等脊椎相关病的诊断治疗有显著效果。

解患者病痛冒险自扎针

谈起学医经过,他说还是有缘分的。1966年,自己刚中学毕业,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报考一所重点大学,学理科。“但我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高校不招生了。那一年,我的师父想方设法把我留在了他的身边,让我进了他所在的医院一山西离石县人民医院工作,让我拜他为师学医。从此,我的整个人生就改变了。师父用他的爱心与真情温暖和感动着患者和同事。他一再告诫我,作为一名医生,在行医前,要先学会做人,无论患者地位高低、贫富、老少美丑,都要有一颗救济天下苍生寒林之苦的恻隐之心。一定不要有任何的浮躁与虚假,言必信行必果。困难面前不能退缩,待患者似亲人,待自己要苛刻……”

拜师学医三年里,为了学好针灸,而每次学扎银针,都是从他自身上“体验”开始。他在自己身上扎的针眼已经数不过来了。为什么要如此呢?他说,比如风池穴扎深的话可以危及生命,又如肩井穴位,刺深或者方向不对的话,可能引起气胸。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反复的针灸练习,以增强对穴位的感觉。正是在一次次对自己身上的试针练习中,他喜欢上了这个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医疗技法。他说,“我的职业使我不得不这样去做,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去冒风险。我带过很多的外国学医者,每次我也爱说这个,严格要求他们。”

那时,他总是医院里最后一个离开岗位的人。有时也要随师父下乡诊疗。回不了家,他就在医务室里的地上铺一些纸板和麻袋,趁着打个盹,还一再提醒师父一定要叫醒他。那时,他白天忙碌,到了晚上他就开始自学查阅大量的医书。在他的记忆里,夜晚的星光、月光伴着他办公室的灯光是多么难得。

1972年,袁清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西省中医学校,苦学了三年中医学。1979年,他又考上了山西医学院,学了四年的西医学。连续7年的医学专科学习,为他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从医者如果没有很扎实的理论,何来行医一说。他说,“我觉得做一个好医生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工作可以帮无数患者远离病痛。”

“特种针”为无数病人摆脱痛苦

有一天,袁清顺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来自韩国的患者。50来岁,他是随韩国大使馆的官员一起来的。他来时左胳膊不能动弹是因为患脑血管病而引起的后遗症。经过诊断,当即就给他扎了一针,留针后30分钟,病人把胳膊抬了起来,动作自如。那时刻,患者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这位患者因为是韩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后来为了感恩,还特意邀请了袁清顺主任一家去了韩国,还去电视台作了专访。袁清顺主任也亲自带他的团队赴韩国,用“火针”治疗了很多的病患者,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

第一次开亚运会时,袁清顺主任被聘任到了北京,在当时的亚运村医院工作,当时他给我国很多运动员做针灸治疗,成了运动员的“保健大夫”。3年后,他调到北京朝阳中医院担任针灸科负责人,带领他的团队治愈了好多疑难病症。因为其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亲人般关怀,赢得了患者的爱戴与信任,许多患者给他写信、赋诗、送锦旗,有时家属还经常给他打电话,过年过节,他总是会接到电话的问候,“非常感谢您的治疗与关爱……”许多患者和患者家属,至今都是他的朋友。他的病人中有将军、部长、教授、大学生、国企的老总,更有交不起医疗费的穷人。而对生活困难的患者他则给予了更多的实实在在的真诚帮助,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第4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2007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g学院中国画学院,导师刘彦湖教授。现为故宫博物院馆员。从事金石学、书画学研究工作。湖社书画研究会会员。

2010年获“全国第三届‘梁披云杯’书法大赛”一等奖。2011年入选“首届世界华人运动大会书画大展”。2011年获“全国第四届‘梁披云杯’书法大赛”提名奖。2012年篆刻作品发表于《书画世界》总第153期;2012年书法作品参加“第六届深圳水墨论坛暨80后书法邀请展;2015年论文《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发表于《文物天地》总281期;2015年作品参加北京邕江湾美术馆举办的“书画本来同”四人书画作品展;2016年在山东招远元亨美术馆举办“元亨利贞――焦东华书法个展”。2016年参加北京天大云华美术馆举办的“南北相照”系列巡展。2017年参加日照天大美术馆举办“南北相照”系列巡展。

余有同契焦君名东华,号敬堂,生于鲁郡菏泽牡丹之乡。少年才俊,光仪华表,笃行忠厚,德才并茂。其幼天资即显,尝涂壁为乡人所赞,双亲爱之,送乡里擅书者导以持聿书楷,始以颜柳发蒙。及入学初中,寒暑假期,严慈必遣赴古汴梁艺校,随拜师名家习书法、国画及篆刻。书始上溯魏碑“郑文公、张猛龙”,以索唐楷之源流;国画主山水,遍临《画谱》以求技法之传统;篆刻以汉印为宗,力追典雅方正。由是眼界愈宽,学艺大进。

兹后,闻见愈广,求知若渴,识学无止境,眼手相应,勤奋钻研,负笈鲁迅美术学院。因得窥堂奥之玄妙,浅尝百味,徜徉艺海,书以“二王”为轨范,探“碑学”之涵蕴;循魏书“上窥秦汉旧范,下察隋唐习风”之旨;探宋四家法书之玄机,求“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境。乐此以忘疲,会古于毫素间。

东华不以此自牖,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刘彦湖先生。刘公德艺双馨,学养深厚,门第既高,才艺愈展。名师高徒,驰骋艺坛,斩获颇丰,获硕士学位。迄毕业,故宫博物院青眼识才,引凤来归,此精诚所至,勤奋耕耘之所得。君寒窗苦读,以专业专修,完琢美璧。今日一入宫门,内府秘殿,鼎彝契刻,悉为之洞开,诚可遇而不可求者。观其近作喜见临金文,摹殷契之书,此摩挲会古之成就。真譬如鲤跃于龙门,鹏抟怒而飞,他日锦程未可限量也。

古人论书发于心,动于情,行于笔墨,曰:“书如其人”,盖指修持学养而言。眼高手勤,递阶之途,临金文、契文、简书,但在取资,不欲求奇,假古为今用,溯源以泓涵。书以笔为具,摹古切要:一善择名师、二摩挲原器、三形完未为足。必经“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寒暑五味,求索磨砺,不易成就也。近人有论书以“线条艺术”称者,窃难苟同,点、提、顿、折、撇、捺有分。早有《书学》、《书论》为宗典,若仅视形体勾连,字与篱笆何异之?更忽略其文义、语韵,何来“发于心,动于情”,哪来“文从字顺,意在笔先”。汉字故其美矣,首在于声、韵、义,书者有感于文,吮毫舞墨,心动笔动,点划于纸,是书法传统生命、魅力之所在。

第5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本世纪初,以《还珠格格》、《雍正王朝》等电视剧在第十七届金鹰奖上名噪一时的电视湘军从中视协手中接过金鹰女神的权杖,实现了金鹰品牌由“奖”到“节”飞跃,各种相关的主体活动随之丰富起来。纵观三届金鹰节,节目从第一届的五大、第二届的六大到了第三届的七大主体活动。节目数量是越来越多,但金鹰的品牌效应并没有成正比增长。这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用品牌定位的思路可以解释。

假设我们将金鹰品牌定位还原于“奖”。从此角度出发,金鹰产品原料应是电视,其他各大主体活动就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新的产品,那么电视湘军这三年的道路走的是一个金鹰品牌多元化发展时期。

海尔的多元化是亮了东方再亮西方。但反观金鹰品牌,核心产品金鹰奖的质量尚未达标,相关多元化产品从全国范围来说在上海、北京、成都和西安等地皆有同质化产品。所以金鹰的论坛、新秀大赛等产品无法与其他“厂家”更专业化的产品相媲美;由于会展市场竞争更激烈,影视交易产品更是无人问津。非相关多元化产品系列虽然有地域限制,没有多大竞争压力,但只是多了赚钱的途径,只是多了热闹,并没给作为“奖”的金鹰品牌的积累作出什么贡献。

当然,定位于“节”我们就不能说它是多元化了,作为了中国特色的“节”产品,概念更加宽泛,需要更多的原材料来填充以确保产品质量。所以,湖南电视人并不是抱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经营思想,而是希望达到众星拱月的效果,但由于出现了如“巨星演唱会”这样的恒星,反而形成了日月同辉的景象。

深究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这都是“文化”惹的祸。东方人注重“综合”,西方人讲究“专业”。不说奥斯卡,就连嘎纳、柏林、蒙特利尔电影节等带“节”字的活动,只不过是一场盛大的专业事件罢了,有的稍稍加些游行,歌舞等作为点缀,而不是中国特色的“节庆”文化。 凤凰网有文章说金鹰节办得越来越象春节了,就是这个道理。曾听说金鹰节组委会准备和欧洲的某文化交流协会合作进行经贸招商活动,此举更是沿袭了“活动搭台,经贸唱戏”的老思路,如此发展下去,金鹰节不但成为不了东方的奥斯卡,反倒可能成为东方的庙会。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这是中国文化中小农思想的局限性的反映,中国人本来好“大”。湖南人在创业时期还能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但一旦取得一定的成功,农民本色显现无遗,更容易产生较为极端的浪漫主义情怀,认为没有湖南人干不成的事。这种现象源于湖南人的湘军情结,有评论文章说到:“湖南电视在做中国电视的事,只能说你们做得很辛苦,不能说你们做得成功。”

不知道做事一贯大气的电视湘军会不会也觉得奥斯卡举办方的思路很窄,小里小气的,因为“奥斯卡”至今还只是“奖”。 高寒症二:利益高于一切,脱离群众

在湖南电广传媒股份公司斥资1000万元“买断”金鹰电视艺术节独家举办权之前,金鹰奖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十七届,一直是“打一枪换一炮”,难以做大,金鹰奖一度成为中视协的鸡肋。上个世纪末异军突起的电视湘军打起了“奖就是节”的主意,两者一拍即合。而且就首届金鹰节后不出10日,从资本市场传来电广传媒成功增发5300万A股,募集资金15.9亿元喜讯来看,两者的首次合作是皆大欢喜的。

笔者认为电广传媒此举是体现了传媒股的特点,绝对是非常高明的做法。但“品牌以人为本,资本惟利是图”,这是一对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之间的基本矛盾。用资本运作理念指导品牌建设,或者说品牌完全服务于资本无异于杀鸡取卵。海王生物的张思民是个资本运作的高手,但海王系列品牌经营状况却是乏善可呈。明眼的人还可以看出另外一点,金鹰节实际上卖的是电广传媒下属各大媒体的广告资源,还不是在掠夺金鹰品牌资源。奥斯卡电视转播的广告价值约130万美元/30秒,是因为它是全美国收视率排行第二的节目,“吸引”着号称全球10亿观众的目光,而不象金鹰节招商书上所描绘的“全国联动 垄断收视”。

为了提高观众投票率,组委会给予观众的奖励可谓丰富和优厚,甩出大把的钞票和巨额的奖品。笔者并不反对大奖,反而认为给予观众的越多、越实惠越好,反正都是赞助商出钱。但巨奖不应作为媒体引导观众投票的着眼点,因为这样做无法真正的建立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的建设更多的是需要情感的维系,而不是物资利诱。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第一届金鹰节颁奖典礼中宣布“最收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的时候没有公布具体票数,这是因为颁奖晚会的导演汪炳文一时犯了嘀咕,为什么这全国性大奖的票数还远不如自己《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有巨奖吗?没有,但它和全国观众在一起快乐着。冲着金钱而来的观众不是金鹰品牌的目标顾客,他不会关心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这种上帝不要也罢。

奥斯卡是艺术和商业的兼顾,我们承认在这中西两个奖在艺术性上有精英艺术(影评家口味)和民主艺术(观众口味)的差别。但奥斯卡坚持艺术在前,商业在后。反观金鹰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商业性过于突出,艺术性过多地停留在投票时打假的操作方面,缺乏与投票者的有效沟通。

“金鹰”品牌之所以多元化发展的原因,除了文化差异外,也是正因为是承办方一味强调“走商业化道路”的缘故。电广传媒给金鹰节组委会的资金不多,资源却颇为丰富。所以,组委会内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开源节流”。项目越多,来钱的渠道自然也就越多,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巨星演唱会了,除了赞助商踊跃争取外,票房也是保证。这个项目对于“金鹰节”的收益来说应是一大贡献,但对于“金鹰”的品牌建设来说却是一大祸害。

第6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STEM;项目学习;化学实验;图像比色法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1C0043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概述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它将四门学科内容组合成为有机整体,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将其迁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STEM最核心的特征是跨学科性,此外还包括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特征。

STEM有两种最基本的课程模式:相关课程模式和广域课程模式[1],前者在课程形式上依然属于分科教育,但在各学科内容编排上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后者是通过活动项目将各学科整合为有组织的课程结构。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STEM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是进行跨学科整合的一种基本取向[2]。PBL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来获得与现实生活有关联并且能付诸应用的学习结果[3],基本要素为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4,5]。因此,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可以理解为以PBL的基本要素为框架整合STEM内容的学习模式,是利用科学、数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工程设计活动解决工程问题的学习过程,其基本要素如表1所示。

2 基于化学实验的STEM项目开发

2.1项目的开发过程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载体,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基于问题和基于探究的属性,因此将化学实验结合工程设计转化为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可行的。对于化学分科课程的教师来说,开发STEM项目更具操作性,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本文选取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化学》(人教版)中比色法这一内容。经查阅文献发现,基于手机摄像头的图像比色法在健康诊断与环境、医药、食品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6]。在分析了图像比色法中蕴含的跨学科知识和技术后,最终开发了“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这一项目。

2.2 项目的实验设计

该项目活动的技术核心为图像比色法这一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实验方法,该方法较为新兴,原理与目视比色法相同,即物质显色的实质是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显出的颜色是它所吸收光的互补色,溶液颜色的深浅取决于吸光物质浓度的高低[7]。但图像比色法以手机等拍照设备作为图像采集器,以计算机代替人眼,将颜色深浅转化为RGB分量值,从而将色溶质的浓度与RGB分量值之间建立关联,能够更精确地检测有色溶质溶液的浓度,且所需的器材便利、步骤简单,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实验涵盖了化学、物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结合工程设计后转化为“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的STEM项目也必然涵盖这些跨学科知识,体现了STEM的跨学科性,如表2所示。

3 活动的实施过程设计

STEM项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工程设计过程和探究学习的5E教学模型的整合来实现的,如ITEEA开发的基于设计的工程设计EbDTM项目、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创立的工程是基础EiE项目、世界在运动AWIM项目[8]。工程设计过程包括“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调查研究”、“形成概念”、“分析观点”、“建立模型”、“测试和优化”、“沟通和反思”七个步骤。其中,“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是指明晰问题和任务,知道制约因素和标准,比如时间、资源、经费、预期任务成品的特征;“调查研究”是指了解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如已有的解决方案,以防止做重复劳动;“形成概念”是指运用头脑风暴想出多种解决方案,并识别每个方案的风险和利益;“分析观点”是指依据数学、科学和技术原理和项目的标准以及限制筛选和精细化出前一步骤的方案;“建立模型”是指学生在分析观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工作模型或原型;“测试和优化”是指测试模型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现有的设计;“沟通和反思”是指进行人际互动、口头、视觉、书面方式的沟通,既适应于团队工作环境,又用于对方案和产品的开发过程记录和解释[9]。

本项目的活动实施过程兼顾了工程设计和探究学习两大实践系统,结合化学实验的特性,以“问题聚焦和明确”、“思考和探究”、“解释和方案确立”、“构建和实验”、“测试和优化”、“沟通和评价”六个过程构成。“问题聚焦和明确”包含了“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工程内涵,且强调从社会、环境、生活等问题聚焦到化学问题,将化学问题明确为具有制约因素和评估标准的工程问题;“思考和探究”的目的与“调查研究”相一致,同时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实验探究学习;“解释和方案确立”包含“形成概念”和“分析观点”的过程,同时强调对新方案原理性知识的解释;“构建和实验”是“建立模型”中的一种工作模型,是STEM项目中的化学实验主体部分;“测试和优化”与工程设计标准过程相同;“沟通和评价”融合了“沟通和反思”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3.1 问题聚焦和明确:观看图文资料引发工程问题

[教师]演示有关工厂排放含Co2+废水、大量Co2+对生命体健康造成危害、Co2+废水处理方法的图文资料,提出问题:要确定Co2+处理达标与否需要环境检测工程师做些什么?

[学生]检测处理前后的废水中Co2+的浓度。

[教师]某厂排放的含钴污水只有Co2+有颜色,浓度范围不超过0.1M。那么,如果你是一位环境监测工程师,如何设计一个检测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o2+浓度的技术方案?制约因素是什么?什么样的技术方案是好的?发放可用材料的清单:LED灯泡、液晶屏、拍照手机、白色A4纸、白色纸板、7mL离心管、25mL容量瓶、10mL量筒、烧杯、分析天平、药匙、玻璃棒、蒸馏水、CoCl2・6H2O固体。

[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制约因素是含钴污水只有Co2+有颜色,浓度范围不超过0.1M。

评估标准:要求检测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且误差越小越好;需要自己设计和组装装置,装置要满足简易、便宜的要求;制作方案文本,并进行方案设计的汇报。

设计意图:强调STEM学习中的工程思想,创设工程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识别工程问题;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对制约因素和评估标准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任务。

3.2 思考和探究:学习比色法和比色分析的化学史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3种不同浓度的CoCl2溶液,提出问题:通过观察现象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颜色深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颜色越深,浓度越高。

[教师]告诉学生3种CoCl2溶液中颜色最浅和最深的溶液的浓度,提出问题:如何知道待测溶液的大致浓度?

[学生]思考得出:大致浓度是另两种溶液浓度的平均值。

[教师]讲解比色法的原理:物质显色的实质就是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显出的颜色是它所吸收光的互补色,CoCl2溶液显粉红色就是因为它选择性吸收青色光。溶液颜色的深浅决定于溶液吸收光的量的多少,即取决于吸光物质浓度的高低[10]。CoCl2溶液的浓度越高,对青色光的吸收就越多,透过的红色光越强,颜色就越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讲述目视比色法的操作步骤和误差的计算方法。提出问题:误差大小的范围是多少,如何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浓度?引导并辅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配制中间浓度的溶液,再次对比待测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的不断渐进,最终确定待测溶液浓度。

[教师]告诉学生待测溶液的实际浓度,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各自测得的浓度和误差,得出目视比色法受到人眼识别颜色能力限制和半定量分析的特点。

[教师]进一步讲述比色分析发展的化学史,提出问题:目视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利弊分别是什么?

[学生]比较目视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利弊。

设计意图:进行STEM项目中科学知识的教学,通过问题串刺激学生思考和探究,发现目视比色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基于实验证据了解比色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而传授比色法和比色分析发展的化学史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各方面综合考虑使用不同方法和仪器检测有色物质的利弊,为工程设计过程中方案的确立做铺垫。

3.3 解释和方案确立:学习图像的数字化,“发明”并采纳图像比色法

[教师]讲解:由于不同人识别颜色的能力不同,故刚才同学们测得待测溶液的浓度不尽相同,但计算机能够高精度地识别颜色,是通过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实现的,它是指将一幅图像从其原来的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处理过程[11]。对于彩色图像,量化步骤能够获得RGB三原色的分量值[12]。

提出问题:如何让计算机代替我们的眼睛读出且量化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

[学生]理解计算机识别颜色的原理:图像的数字化。结合目视比色法和图像数字化技术,“发明”图像比色法。

[教师]总结性地讲述图像比色法的原理和步骤(图2所示)。引导学生再次综合比较各浓度检测方法,确立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图像比色法综合了目视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故采纳图像比色法作为项目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继续讲解STEM项目中的跨学科知识:图像的数字化,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和技术的联用,从而“发明”图像比色法;引导学生学习STEM项目中工程设计原则,结合评估标准综合对比各个方法的利弊,使得学生关注到图像比色法的应用。

3.4 构建和实验:构建图像比色法的检测装置并进行实验

[教师]确定了图像比色法作为解决方案后,就要构建图像比色法的检测装置进行实验。提出问题:根据Co2+浓度范围不超过0.1M的制约因素,如何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如何?

[学生]交流讨论: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再通过稀释的方法配制其他浓度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可以是0M到0.1M之间。

[教师]提出问题:影响图像比色法可靠性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图像清晰与否、颜色是否失真、RGB分量值提取时注意图像范围的选取等。

[教师]讲述:重要条件之一是获取样品溶液颜色的真实信息,照片图像颜色能真实地体现溶液颜色。因此,在构建图像比色法检测Co2+浓度的装置时,要注意选择白光作为光源,且光源均匀稳定;所有溶液样品的前景和背景都应是白色;拍摄的像素不能过低;手机摄像头或相机摄像头应与桌面垂直,高度与样品高度一致,置于中央的样品前方至少30cm处[13]。其次,用专业的生物图像处理软件ImageJ提取RGB分量值,使用矩形选框工具,点击菜单栏中的Analyze・Histogram,即可读出矩形选框中的灰度值和RGB分量值。应采用移动矩形选框的方式读取各溶液样品中心区域的RGB分量值。

[学生]按小组合作构建装置、配制溶液、进行图像比色法的实验。

设计意图:强调STEM项目中的技术学习,讲述使用图像比色法的操作注意事项和ImageJ软件的操作要领,为学生自主构建和实验提供必要的脚手架支持。

3.5 测试和优化:测试检测方案的检测误差,采用控制变量法优化解决方案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试基于图像比色法所构建的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Co2+浓度?

[学生]交流讨论:用某已知浓度的CoCl2溶液作为待测样品,与空白样品、标准样品一起进行图像采集,进行实验确定检测误差。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对检测结果不满意,如何优化解决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采用控制变量法,可以优化的条件包括光源的选择、RGB分量值的选择、加显色剂与否等。

[教师]请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优化解决方案,最后设计出条件明确的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制作方案文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STEM项目中的工程设计原则,以测试结果为导向优化目前的解决方案,以呈现方案结果为导向体验工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

3.6 沟通和评价:展示方案设计成果,多角度评价活动表现

[教师]要求学生汇报技术方案的设计、测试和优化过程,展示技术方案文本,同时鼓励学生交流方案设计构成中所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态度、计划安排、结果表达、方案制作、跨学科知识和工程设计原理掌握方面的自评和互评。

[学生]各小组汇报技术方案的设计、测试和优化过程,展示最终的技术方案,并用数据、图表展示方案的检测误差、成本大小等预期结果,最后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学生对其技术方案的设计过程、小组分工合作和计划安排、方案制作等方面提出质疑、意见或积极评价,小组成员对这些评价进行反思和沟通。

[教师]总结各小组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巩固本STEM项目中涉及的跨学科知识,强调工程设计需要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调查研究、形成概念、分析观点、建立模型、测试和优化、沟通和反思的过程。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STEM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性。

4 结语

“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项目基于图像比色法,涵盖了化学定量实验技能和定量思想、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及Excel软件操作、函数模型的建立、工程设计思想,融合性高,思维性强,切实地指向了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学生STEM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等.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13~22.

[2][3][10] Robert M. Capraro.王雪华译.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5~7,89,49~54.

[4]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1):18~20.

[5]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5~26.

[6][7] Kate Grudpan. Applications of Everyday I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 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 A Review [J]. Talanta,2015:84~94.

[8][11]华中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上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6.

[9]王玲玲.基于STEM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40~59.

第7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李春天的春天》;《幸福请你等等我》;宋丹丹;李春天;王彩虹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117-02

2011年由著名导演余淳执导,宋丹丹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李春天的春天》(以下简称《春天》)现身荧屏后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1]时隔三年,余淳导演与宋丹丹再度携手打造关注中年女性感情生活的都市情感剧《幸福请你等等我》(以下简称《幸福》)。这两部电视剧都将镜头聚焦在都市大龄女性的情感生活上,展现了人到中年的未婚女性与离异女性面对人生的坎坷、情感的波折,依然积极乐观地追寻美好爱情的精神风貌。

《春天》剧中的李春天38岁,未婚,报社编辑,后因工作努力,升任主编。《幸福》剧中的王彩虹四十多岁,已婚,有一女,是一家理发店的老板。两者已经人到中年并且事业有成,但同在情感问题上陷入了危机。俗话说好事多磨,李春天在青春不在的年纪邂逅了风流倜傥、幽默大气、成熟富有的商界精英梁冰;王彩虹在丈夫毫无征兆地弃家私奔后,巧遇了英俊潇洒、知识广博、能力超凡的海归优质男石光。两人经历了感情的空白与折磨后,又重新在青春已逝的年华收获了令人羡慕的爱情金苹果!

有观众评论说电视剧《春天》中的女主角李春天与《幸福》中的女一号王彩虹两者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甚至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然而,将李春天与王彩虹两个人物形象仔细比较后不难发现,两者还是在许多地方存在着差异的。

一是两者的成长背景不同。李春天出生在一个和睦欢乐的四口之家,双亲健在。而王彩虹与之相比则悲惨得多,她十四岁父母双亡,青春期提前结束,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学手艺,做头发,含辛茹苦供弟弟读完了美术学院。可以说,李春天是个从小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吃穿用度不愁;王彩虹则不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小小年纪就已经体会到了人生的不易与心酸!认识到了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才能够立足社会!

二是两者的性格特点不同。生活经历造就性格。正因为两人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才造就了两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在温馨的家庭中成长的李春天简单善良、平和乐观;从小就习惯了强势姐姐当公主的她隐忍退让,简单率真甚至有些“二”的性格使得朋友们乐于和她交往。李春天热心为同事李继伟找保姆,常年无偿照顾孙阿姨,关心理解梁冰的父亲。在姐姐李思扬引诱昔日被自己抛弃的男友张一男,企图拆散闺蜜刘青青与男朋友张一男时,李春天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闺蜜刘青青身边,谴责姐姐的自私与不道德。虽然是个38岁的大龄未婚女编辑,但她没有乖戾古怪的性格,她活得认真积极,充实美好。王彩虹与李春天有许多相似的性格特征,比如简单善良、平和乐观,但身兼姐姐和母亲双重角色的王彩虹较之李春天则又更加坚强,更愿意通过改变与努力来重新设置自己的人生轨迹!

三是两者的爱情经历不同。《春天》剧中的李春天虽然即将步入四十岁的门槛,但感情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她有着38岁的年纪,但内心却还残留着青春的尾巴,就如同她脑后那一撮细细的小辫。她不知道怎么去对男性表露爱意,怎么与之相处并升级一段感情。她希望有个人来爱自己,却又总在默默地等待丘比特的金箭倏然而来射中她充满暖意的心房。“不是冤家不聚头”,她与梁冰的邂逅完全是个意外、巧合,在与梁冰的日后交往中,她还经常受到梁冰善意的调侃与作弄。梁冰是个受过伤害的好男人,儿时父亲的抛弃让他失去了父爱,结婚后妻子的背叛又让他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因此,他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以防止再次受到伤害。当他对李春天产生好感时,他并没有积极展开爱情攻势,而是李春天身上的好品质和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感染了他,改变了他,让他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内心,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幸福》剧中王彩虹的婚姻生活平淡如水。她和丈夫何必与大多数夫妻一样在柴米油盐、锅碗瓢勺间不知不觉消磨了十几年的时光。王彩虹精明能干,她经营的理发店生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何必长相平平、事业平平,与妻子相比,他越发显得平庸。王彩虹头上的光环晃得他睁不开眼,王彩虹利落干脆的唠叨噎得他张不开嘴。在她们的家庭生活中,何必沉默了,作为一个丈夫,他不仅主动放弃了话语权,也彻底放弃了作为家庭成员的权利。在她们的宝贝女儿十几岁的时候,连与王彩虹摊牌解释的勇气也没有,何必终于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王彩虹完全懵了!她不相信何必会背叛自己,不相信何必会扔下女儿,抛弃家庭。她的情绪由最初的不相信到不愿相信再到将何必恨得牙根痒痒。但不管怎样,何必还是走了,王彩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四是两者的爱情态度不同。李春天与王彩虹最大的不同在于两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尽相同。李春天习惯退让,当发现自己喜欢的男同事与自己手下员工小姚相好后她落荒而逃;在与梁冰若即若离的关系处理上,她始终保持着女性的矜持,当得知梁冰与小庄即将举行婚礼后,面对擦肩而过的爱情,她选择将爱情埋在心底,放弃梁冰,成全小庄。痛苦绝望的她徘徊在繁华热闹的街头,电视画面中人头攒动,笑语欢声,她在人声鼎沸的人流中逆行,身后的人群近了又远了,大了又小了,实了又虚了,模模糊糊,不成影像,唯有她独自咀嚼这份悲凉与孤独!在爱情这场战役中,她是一个逃兵,拒绝出击又不敢应战,希望攻城克敌,大获全胜,但当胜利真地来临时,她又丧失了享受胜利果实的勇气!王彩虹则不同,她在何必出走后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轻松面对今后的生活。第一眼看见石光时,她对石光一见钟情,石光的出现让她找到了久违的怦然心跳的感觉。她千方百计寻找石光,没想到石光竟是女儿同学的父亲。当石光再次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王彩虹竟然二氧化碳倒灌,直接激动地晕了过去!用牛一一的话来说,她不是二氧化碳倒灌,而是青春期更年期倒置!父母的过早离世,让年幼的王彩虹一夜之间长大成人,提前结束了青春期,更年期的王彩虹又重新把消逝的青春期找补回来了!石光潇洒的外表,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广泛的爱好,流利的外语,所有的一切都让王彩虹为之倾倒!王彩虹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她对石光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她独自享受着暗恋带给她的激动与兴奋!与石光在一起的王彩虹就像是个初恋的小姑娘,她幸福而羞涩地与闺蜜分享恋爱的甜蜜,想方设法制造与石光接触的机会,深情款款地给石光写情书……面对石光的照片,她像与石光谈话一般,尽情吐露了对他的仰慕之情。王彩虹对石光的爱纯净而感人,没有缘由,不计结果,爱了,表达了,付出了,知足了!与李春天相比,王彩虹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求爱情,而不是耐心认真地等待爱情的降临。虽然爱情之战生死难料,但她像个无畏的战士,准备了,过招了,即使在战场上倒下也死而无憾!

有观众说无论是《春天》还是《幸福》讲述的都是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童话,而这样的爱情永远只能是个令人感动的童话。而在我们看来,王子与灰故娘的牵手虽然只是美好的童话,但足以在人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即使爱情之花没有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绚烂绽放,但只要你积极追寻,缘分终究会眷顾拥有并坚持梦想的人!

参考文献:

[1]陈志霞.都市情感剧的新突破―评析[J].电影评介,2011(24).

作者简介:

第8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舞蹈;雅俗共赏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52-01

有赖赵本山的推崇,东北二人转逐渐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一种曲艺形式。湖南花鼓戏同样作由为一男一女(一旦一丑)表演的民间小戏,其艺术魅力毫不逊色。鉴于花鼓戏在当地的影响,大众理所当然的将其作为湖南地方戏的代表剧种。其作为一种“民间小戏”,并不能越俎“湘剧”一类地方大戏的正统性。然而,其独特性质“民间”和“戏”已经决定了它“民俗”和“雅士”共存的现状。

一、平易近人“民俗”风

花鼓戏的原型为湖南“地花鼓”,是一种民间歌舞说唱形式,一般由“两小”(小旦、小丑)表演,类似东北的“二人转”。又称“花鼓”、“打花鼓”“采茶灯”“花鼓灯”“花灯”“茶灯”“车马灯”。广义来说,它与我们在民间舞中所学到的“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赣南采茶”同属于“灯”的一支。可见,“花鼓戏”原为劳动人民创造性的生活艺术。其舞蹈动作绝大部分为生活动作的韵律化。如:《打铁》中的打铁动作的舞蹈化;《磨豆腐》中旦角推磨动作的舞蹈化;《舂米》中手拉吊绳、脚踏锥码的哑剧化舞蹈。像《放风筝》《捉蝴蝶》《双采莲》《小放牛》《扯笋》等生活劳作题材中的生活化舞蹈更是不胜枚举。花鼓戏既与民间舞蹈同源,自然有许多舞蹈与民间舞交集甚至重合。在《打鞭进城》一折戏中,舞蹈大量运用“打钱鞭”(霸王鞭),颇具湘楚地方特色。并且在花鼓的行当中,丑角善走矮子步,其步法训练分为半蹲与全蹲两种,加上曲臂摇肩的身段,与赣南采茶中矮子步的舞蹈形象不谋而合。旦角则大量运用扇子、手巾等民间舞蹈道具,其民俗舞蹈风格自然不言而明。同时,花鼓戏舞蹈中也溶入了大量民间杂技,武术技巧,以求达到惊险刺激的视觉感观。一些花鼓艺人的滚灯、抛伞、甩发等绝活着实叫人叹为观止。

凑巧的是,花鼓戏与东北的二人转除了在表演的形式上,还有一处惊人类似:同样经历过以荒诞下流追求刺激的时期。这是因为地方小戏为了生存,着力迎合众多社会底层缺乏文化素质人群的胃口,变得过于媚俗。早期曾出现过一些垃圾台本如《镖客里手》《十八摸》等,其舞蹈中自然也充斥着荒唐、悖于艺术的动作。这是“过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不能无视当时社会背景给民间艺人带来的无奈。听友人说:如今在东北的二人转表演仍然分为“绿色”和“黄色”两种进行演出。因此,对待此等糟粕我们应毫不留情的剔除,但也切不可片面主义,全盘否定掉此等艺术中的精华。花鼓戏内容的丰富,形式活泼,语言通俗,语调动人,具备了东周时“俗乐舞”的生命力;绝非一些类似内容空虚、形式僵化、曲文艰涩,音调繁缛的“雅乐”的地方大戏所能企及。

二、 高风亮节“雅士”情

如今专业化的花鼓戏是高雅人士智慧的凝练。在关于这些智者的记载中,我们也找到了当初为“中国古典舞”冠名并唤起其新生命的“欧阳予倩”先生的名字。花鼓戏由“地花鼓”的自娱自乐到“台花鼓”舞台表演,其行当经历了由“两小戏”(一丑一旦)到“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最后形成生、旦、净、墨、丑齐备的行当系统;其戏本也由最初的单折小戏发展出一些多折大本戏。这些无疑都是一个艺术种类成熟化、程式化、体系化、典雅化的表现。

早期花鼓戏一类地方小戏由于过于低俗,是被禁止搭台演出的。但由于其受欢迎程度极高,许多班社为了招揽观众,经常一半演大戏,一半偷演花鼓,被称为“半灯半戏”“阴阳堂子”。有了如此特殊的经历,花鼓戏难免不被大戏高雅大方的气质影响。在花鼓戏的身段中如:“荷花出水”“半边月”“老鹰展翅”等舞姿和动作就颇具意向性和古典韵味。其剧种也讲究“唱、念、做、打”四功,而它“做”与“打”两功的专业化也完全仰仗于大戏的成熟。在花鼓戏体系化的过程中,不仅移植了“京、昆”大戏具备高度古典文学性的剧本,如:《秋江》《宋江闹院》等;同时也大量移植了大戏的身段以及身段的训练方法,以求演员在舞蹈中具备较高的艺术造诣。如今,其小生善用的褶子功就来源于大戏,起霸等京剧程式也大量出现在花鼓戏的表演中。

同时,既为“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的花鼓戏也有其先锋前卫的一面,其中有一种即兴歌舞的形式称之为“搭桥戏”。开演出时,如若主演的搭档因故未到,主演则必须准时开演,需围绕剧情即兴编创一段歌舞,只至搭档赶到,称为“马前”。而演出结束时,观众仍然一由未尽,不肯散去,演员只能即兴再演一段,称为“马后”。此举实属如今现代舞多采用的做法。而我们惯于模式化编排的古典舞,也可否借鉴一下此表演形式,以便启发演员的创造性思维。

三、 个案分析――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是一折脍炙人口的经典折子戏。把其作为“雅俗共赏”的范本,是因为主人公刘海这一角色本身就极具此代表性。刘海,是一名樵夫,最初定位为丑角,舞蹈运用了大量的“矮子步”以体现其活泼,幽默的农民形象。但民间“地花鼓”转型为专业化的“花鼓戏”表演后,考虑把丑角作为第一主人公实属不妥。

《刘》戏中大量的运用了民间舞的步法。光一简单登山步的就有数种变化来营造刘海上山砍樵路途中的不同情境:轻盈跳跃的登山步映衬了刘海初上山时欢快轻松的心情;脚掌重心着实塌地,膝关节起伏较小的登山步交代了踏泥趟水的场景;同时,还有带小腿划圈、后踢臀部(类似后踢步)及纵身起跳的登山步来表现绕过障碍,越过山坎;最后还有表现欲摔倒时带前倾动势的登山步。

同时,《刘》戏中也多处采用大气、刚武的古典舞舞姿、亮相来塑造主人公的聪明机智的正面形象。其中,山膀按掌,弓箭步的大造型突显坚毅,而小射燕、端腿等小舞姿不失儒雅。其舞蹈过程中对动作和亮相的“精、气、神”都有高度要求,“眼随手动”“子午阴阳”等古典舞的审美理念贯彻始终。同样以步法为着眼点,在刘海在登场时所运用的圆场步带小磋步亮相是京剧中惯用的上场方式;每每欲往前走登山步时还先后撤小踮步来顺应古典舞“欲前先后”的反胴律。还有空转、旁腿跳转等技巧和一些高难托举更民间艺术专业化后的结晶。同时,女主人公胡秀英运用的扇技为秧歌所长,而刘海手持一根纤担,耍玩的纯属戏曲中的“把子功”。在道具风格上也形成“一柔一刚”“一雅一俗”的鲜明对比,煞是有趣。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大戏”“古典”理解成为“雅”,也不能把“民间”“民俗”等同于“俗”。这些名词只是为了便于我们给“雅、俗”抽象的审美理念找到一个形象的动作依托罢了。此片文章的研究目的不仅局限于一点知识面的扩展或者一个舞蹈片段的分析,而是借此希望唤醒广大艺术从事者对地方艺术的热爱和关注。这份热爱和关注之情也正是进一步发掘、发展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原动力。以“花鼓戏”为鉴,在今后的探求中,我们也要力求遵循艺术的基本规律,即“雅俗共济”是其发展的有效手段,而“雅俗共赏”则是其审美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第9篇:眼视光专业论文范文

“拉斐,吃早饭了。”金发的安?乔伊太太站在饭厅中冲着楼梯喊道。

话音未落,一个身形修长的黑发青年斜挎着书包自楼梯上缓慢地踱下来,他皮肤白皙,面容清秀,那是一张东方人才有的俊美脸庞。拉斐在餐桌边紧挨着一个浅棕色头发,正往嘴里扒拉着麦片粥的12岁男孩坐下:“早,妈妈。”

“早,”安将一个盘子和一杯牛奶摆在他面前,“拉斐,你脸色不太好,昨天熬夜了吗?你难道忘记了今天对你来说有多重要?今天可是你博士论文答辩的日子!”

“不,没有。”的确没有,他怎么会忘了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

一个多月前,父亲无意中谈起最近发生的命案,嘱咐他们一定要小心,还特意在大门处更换了最新的报警装置。看着父亲这一系列反常举动,拉斐的好奇心被大大地勾了起来,趁大家都睡下后,他偷偷溜进书房翻看了父亲带回来的卷宗。翻开封面,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五张死状狰狞的尸体照片,一般人看到这样的照片一定会吐出来,但拉斐并不是一般人,六年的临床医学学习已经让他学会了如何压抑自己的恐惧和一阵阵翻涌上来的恶心感。翻过这几张照片,最下面的是法医的鉴定报告,匆匆掠过一些早已被法医们制成模板四处套用的废话,拉斐的目光停留在死因一栏,“致命伤在脑后,有一处塌陷,为钝器伤。”这句话的下面用红色荧光笔着重画了出来。他将卷宗重新整理好,又回到自己的房里躺好。

然而,自从那天偷看了父亲的卷宗之后,几乎每晚一闭上眼睛,照片中的尸体就在他面前摇晃,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拉斐,”乔伊太太奇怪地看着儿子,“你怎么心不在焉的?赶紧吃早饭吧。”

没等拉斐答话,旁边吃麦片粥的男孩率先推开碗站起身:“妈妈,我今天有橄榄球训练课。”

“等等,凯,先去收拾你的东西,一会儿我送你去球场。”拉斐转头说道。

“不要,我又不是裹尿布的婴儿。”

乔伊太太皱着眉在两人对面坐下:“凯,把你用完的碗放到水池里,然后去准备你的球衣和装备。之前也说过了吧,最近不太平。”

拉斐埋头食物中,想起刚才母亲所说的“之前也说过了吧”那句故意省略的主语,不由得蹙起了眉。

“哥哥,我准备好了,咱们走吧。”

“嗯,正好我也吃完了。妈妈,那我们走了。”

乔伊太太在窗边看着兄弟两人边打闹边走向车边的身影。“铃——”骤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乔伊太太对儿子们的注视,她转身接起电话:“您好,我是安?乔伊,噢,是扬医生啊……”

一直目送着凯的背影消失在球场门口,拉斐才重新发动汽车。他看了眼手表,时间距离毕业答辩还早得很,不如绕个远路兜兜风。

路过第七街区时,这里的半边街道已经被四五辆警车堵得严严实实了,只留下另半边让人们通行。拉斐故意放慢了车速,远远地向里面望去——那是一栋精致的老房子,周围拉着黄白相间的警戒线。堵住路的警车都是黑白相间的州政府警车,并没有发现全黑的雪佛兰越野,看来调查局的探员们还没到。总之,现在想找父亲了解案情是没希望了,只有先去学校了。

准备加快车速时却在人群中看见了熟人的脸——扬医生,凯学校的校医,典型的热心人,学校放假时,他经常会组织附近几个街道的孩子们进行橄榄球训练。

拉斐将车停在路边,决定过去打个招呼。

“扬先生,您在这儿?”

“乔伊?”扬医生回过头来,脸上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情,像是被人撞见了什么秘密似的,带着惊讶和一闪而过的……愧疚,“你……你怎么在这儿?”

“我刚送凯去球场,正准备回学校,看到您就过来打个招呼。”

“噢,是这样啊……那个……那我也得赶紧过去了,不能让早到球场的孩子们久等……”说完,扬医生便留下若有所思的拉斐匆匆地走了。

拉斐踏上学校实验楼的楼梯,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申请那个人的博士生是对还是错。已经拥有了医学硕士学位的他毅然放弃读了六年的医学和本校医学博士的保送资格,选择了行为心理学。记得当初打开学校官方网站上心理学博士生导师个人简介的页面时,鼠标箭头滑过一个个戴着眼镜或慈祥或严肃的博导照片后,停在了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照片上的人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够洞察一切,他在微笑,但笑容中却包含着轻蔑。拉斐点开这人的介绍,乍一看只是简单的寥寥几行,但仔细读起来就能发现这人的与众不同。

姓名:安东?肯

年龄:35

研究方向及专长:行为心理学(微表情方向)

个人简历:

曾任国土安全部高级特别顾问,现为“肯心理研究中心”主要投资人和负责人。

肯心理研究中心,他之前似乎听父亲说起过。有些州警察在案情进入死胡同时,也有不少人曾私下求助过肯心理研究中心,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成功抓住过不少犯人。其中负责人安东?肯博士是个出色的微表情专家,换句话说,他能够从别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中洞察他人的内心。

“哟,拉斐,来得真早啊,还有两个小时答辩才开始呢,”一声招呼将拉斐带回现实,他抬头看见肯懒洋洋地倚在准备室的门口,“怎么了,天才男孩?一个小小的毕业答辩就让你彻夜未眠了?”

“早。”拉斐侧身经过肯身边,跨进了准备室,这家伙仍和他们初见时一样性格顽劣……

如果没记错,那应该也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吧,拉斐一个人坐在准备室里等待着导师见面会的开始,那个男人就在那时晃进门来:“拉斐?乔伊?”

“是,”他起身回答,“教授,您好。”

肯伸手做了个制止的动作:“别忙,你先跟我来做个测验。”拉斐跟着肯进入了旁边的房间,正面是个巨大的屏幕,屏幕上连续播放着同一张人脸的不同表情,每个表情都是一闪即逝,在脸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半秒钟。

“现在告诉我这屏幕上人脸呈现出的表情都分别是什么。”

直到现在即将毕业,拉斐也不知道自己当时那份测试的成绩是什么,他只记得测试结束时肯看他的眼神好像在看一个怪物。在他开口问自己是否通过测试之前,肯先一步开口:“明天上午8点,带齐你的东西准时到这儿来。先别露出这样放松的表情,小伙子,地狱之旅今天才刚刚开始呢!”

迪恩?乔伊终于接到了州警察局向调查局请求援助的电话,他和手下的探员们自从上个月发生的那起手段残忍的凶杀案后就盯上了这个案子,但州警察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心爆棚,企图靠自己的力量破案。幸好迪恩在州警局里有朋友,才算是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当今天迪恩接受请求,带着团队急匆匆赶到案发现场时,首先映入眼中的是被新闻记者围得水泄不通的院子和被各路人等踩得一塌糊涂的草坪,这些记者的鼻子太长了,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都能被他们嗅到。

他决定先给儿子打个电话。

“嘿,爸爸。”

“拉斐,你的论文答辩结束了吗?”

“当然。”

“结果如何?”

“我保证,不会让您失望的。”

“你从来没让我失望过,小伙子,我一直都为你感到骄傲。”

“您在案发现场吗?那边好像挺嘈杂。”

“是的,这是第三起了,感谢上帝,那些州警察终于想起我们存在的意义了。”

“是连环杀手?爸爸,能给我说说具体案情吗?我想我也许能帮得上忙。另外,我得先向您道歉,上个月我偷看了您带回家的卷宗。”

“拉斐……”

“我真的对这些案子有兴趣,您得相信我。”

“好吧,拉斐,你看的那个卷宗里的一些情况你现在还有印象吗?”

“是的,死者为男性,45岁,死因为后脑处颅骨受损,钝器伤,尸体破坏严重,为尖锐物划伤,但都不致命,破坏尸体的尖锐物已找到,为死者家中的菜刀。”

“很好,接下来你要仔细地听,第二起案件发生在一周前,死者为男性,38岁,心脏被匕首贯穿,身体上有多处非致命伤;第三起案件应该发生在昨天夜里,死者依然为男性,40岁,死因目前还在调查中,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这具尸体也被破坏得非常严重。另外,这几起案件中,凶手都没有破门而入的痕迹,很显然是受害者自愿开的房门,现在,你有什么想法吗?”

“凶手应该为男性,首先,通常情况下,以刀、斧等作为凶器的施暴者多为男性;其次,因为目前的死者都为男性,那么,就算凶手的力量不在死者之上,至少也要与死者持平。另外,第一起命案发生于一个多月之前,第二起发生在一周前,第三起发生在昨天,作案周期越来越短,说明凶手已经越来越熟练了。还有,第一个死者死于颅骨破损,我记得后面附着的报告上写的是受害者在与人推搡的过程中摔倒,后脑撞击在了自家矮柜的角上,而且破坏尸体的凶器是死者家的刀,这说明是激情杀人。凶手并不是有预谋的,但这次作案点燃了凶手内心的嗜血欲望,也是凶手开始连续作案从而转型为连环杀手的导火索。从第二个死者开始,作案凶器就变成了凶手自带的工具,这可以断定凶手的杀人欲望越来越强烈。还有,尸体破坏严重是过度杀戮的体现,这说明凶手和受害者不仅认识,而且有过节,只要交叉查找几个受害者共同认识的人就可以了。”

“好小伙子,我们也正是向这个方向调查的,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前两个受害者的生活圈子完全没有交集。”

“那就要调查他们的间接联系人。”

“那就麻烦得多了,现在凶手的作案周期越来越短,也许我们还没将他们的间接联系人查清,就又会有新的命案发生了。而且,犯罪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指纹之类的痕迹,看来是被凶手消除掉了,这说明凶手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好了,我要进现场了,你记得晚上早点回家。”

“晚上见。”

拉斐这边刚挂了电话,就听得身后传来阴阳怪气的声音:“还真是学以致用啊。”

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肯,他决定不去计较对方的揶揄,宽厚地笑起来:“因为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放弃医学转学心理学的原因。”他扬扬手里的毕业论文,故意让导师看到封面上那个加粗的标题——《连环杀手犯罪心理成因》。

肯的脸上露出一种奇怪的表情,他耸耸肩:“刚才有个教授托我问你要不要发表你的毕业论文,他很喜欢你那篇文章,他说会帮你找最权威的期刊杂志发表。”

“不必了,”拉斐将论文塞进包里,冲肯挥挥手,“我还是想把这篇论文留给自己,拜拜。”

肯倚在墙上看着拉斐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表情仍然平静,眼中却笼上了一层阴影。

迪恩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十二点多了,客厅里黑着灯,电视被调成了静音,只有屏幕上的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迪恩开了灯,发现妻子躺在正对电视的沙发上,似乎已经睡着多时了。

“安,”迪恩压低嗓音,“回房间睡吧,小心着凉。”

安坐起身来,深吸了一口气:“你才回来?”

“是的,案子很急,拉斐和凯呢?”

“都睡了,凯今天在训练课上扭了脚,”安边说边从旁边的茶几上拿过一张名片,“听说到这家医院按摩一下很有用,但我不认得这个地方。”

“我明天还有工作,你从网上查一下地图可以吗,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可是……”

“够了!在你心里我和孩子们究竟排在第几位?”

“安,对不起,但这就是我的工作……”

“让你那该死的工作见鬼……”

“爸爸,你回来了?”安的低吼被拉斐的声音打断,他满脸迷茫地从楼梯上走下来。

“拉斐……”

“我下来喝点水,妈妈,你还没睡?”

“我这就去睡。”安瞪了迪恩一眼,上楼回卧室去了。

“您要吃点什么吗?我记得还有牛肉没有吃完,我帮您热一下吧。”拉斐拉开冰箱取出食物准备着。

“不用了,你回去睡吧。”

“我不困,我想跟您说说话,”拉斐将牛肉在火上热起来,“案子的进展怎么样了?”

“还是一筹莫展,不过第三起案件的验尸报告也出来了,”迪恩在餐桌边坐下来,“这具尸体的手脚处都有捆绑的痕迹,而且,受害者在死前被扎了几十刀,都是避开了大血管和重要器官的刀伤,死因是失血过多……”

“看来凶手已经越来越享受杀人的过程了,他在加重受害者的痛苦,从当初的冲动型杀人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这也意味着我们将越来越难抓住他,当然,他也给了我们一个线索——凶手拥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不然不会那么轻易避开人体的要害处。”迪恩捏着太阳穴低声叹了口气。

拉斐将热好的牛肉端到迪恩面前:“肯教授已经正式邀请我加入他的心理研究中心了。”

“你在那边会很有前途的!”

“我还没说完,”拉斐神秘地一笑,“我只答应在心理研究中心帮几天忙,因为我之前向联邦调查局递交过入职申请,并顺利通过了考试,昨天接到通知说我下个月就可以正式入职了。也就是说,爸爸,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拉斐!”迪恩惊讶的睁大眼睛,“这真的是个惊喜!儿子,我为你骄傲。”

“我想可能是我在911报警中心服务的经历打动了他们。”

“一定是这样,他们是非常看重平时对社会治安和公益活动的参与度的。”

“我在外面找好了房子,明天就搬过去。”

“真抱歉,我本来应该帮你搬家的,可是……”

“我明白,一个月后我们就在调查局见吧。”

“好的,我未来的联邦探员。”迪恩伸出手去,跟拉斐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拉斐进入了心理研究中心,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同时,他也一直都关注着父亲负责的连环杀手的案子。鉴于凶手作案手段极为残忍,媒体将那个连环杀手称为“嗜血之魔”。

天还没亮,拉斐就被一阵电话铃声震得清醒过来,是肯的电话:“拉斐,我刚接到调查局的求助电话,‘嗜血之魔’又作案了,反正你下个月就要到那边去入职了,就把这次当做认识未来同事的机会吧,地点在橡树街10号。”

接了电话,拉斐不敢有丝毫迟疑,赶紧往案发现场赶去。拉斐对周围负责警戒的警察亮明身份,快步进入现场。站在门口的人递给他一副手套,接过的瞬间拉斐抬头发现,这个人就是父亲。父亲对他挤挤眼睛,他顿时明白了,是父亲打电话向肯请求援助的,目的就是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入犯罪现场做调查。

客厅中的尸体还没被挪走,拉斐凑近过去,受害者被绑在一张折叠椅上,面目狰狞。

拉斐伸手轻轻触摸了尸体两下:“根据尸僵程度,应该是死于12小时以前,是谁发现的?”

“隔壁邻居,就是……”迪恩转头指了指窗外正要说什么,手机铃声骤响,他摆摆手,先接了电话。“什么?这么明显的线索你们居然现在才查到!”他挂了电话,看着儿子疑惑的表情摇摇头,“是技术组来的电话,他们刚查到一条重要线索,这几名受害者的共同点——他们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他扭头看了看窗外,又想起了之前的话题,“发现尸体的……你看,就是那个穿运动服的人。”

“那个?”拉斐有些惊讶,“但是……那是凯学校的医生,也是他们社区橄榄球队的教练——扬。”

当扬在审讯室看到对面的迪恩和拉斐时,脸上交织着惊讶、羞愧的复杂神情。迪恩问道:“你是怎么发现尸体的?”

“麦斯先生是我家的邻居,他的儿子杰克也在社区橄榄球队,我每天去球场时都会顺路去他家接小杰克一下。”

“难道杰克之前没有告诉你,他和他妈妈昨晚要出城去外婆家,今天不用你接送了吗?”

“没有,大概是他忘记了吧?那小家伙总是丢三落四的。”扬的声音中透出茫然,很快又压低声音回道,“你认为是我杀了麦斯先生?”

“这只是例行询问。昨晚麦斯夫人和杰克都不在家,凶手就是趁家中只有受害者一人时作案的。你昨晚七点到十二点间在做什么?”

“够了!在我的律师来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医生怒吼道,抬头时瞥到了站在角落中的拉斐,转而将右手覆在额头上。

“典型的羞愧表现,”拉斐站在后面冷冷的说道,“单手放在眉骨处,避开和对方的眼神交流,这是羞愧的表现,你究竟在羞愧什么?”拉斐的目光冰冷,语调中带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没……”扬挠了挠鼻子。

“皮诺基奥效应,”拉斐又适时的开了口,“人们撒谎时由于紧张会使得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会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用手摸鼻子就表明你有想要对我们掩饰的东西。”

“……”扬现在实在不知道应该把手放在哪里,似乎在哪儿都是错。

“扬先生,我来了,”一个西服革履的男人走进来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好了,探员先生们,我是扬先生的律师,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他看两人没有说话,才又加了一句,“还是你们打算扣押他48小时,然后再宣布没有证据后放他走?”

“我们只是请扬先生来了解一下案情,协助警方办案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扬耸了耸肩,在临走的一刻,他又看了看站在角落中的那个有着东方面孔的俊美青年。不似往日总是面露微笑,现在的他目光冰冷泛着寒光,丝毫不掩饰对自己的厌恶和轻蔑。这小子仿佛真的能看透人的内心一样,扬心里恨恨地想到,看来他真的知道那件事了,扬紧蹙着眉头关上门,退出了审讯室。

拉斐用力撞上车门,若有所思地迈步向家中走去,拉开门时发现凯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往嘴里塞着薯片。

“家里就你一个人?”

“拉斐!”凯惊喜地跳到沙发靠背上望着他。

“我回来拿本书,妈妈呢?”

“妈妈打电话说今天加班,让我一个人随便吃点东西。”

“你就吃这些?”拉斐的目光扫向沙发前的茶几,上面凌乱地摆着几块已经冷掉的比萨饼和一听喝得差不多的可乐。他伸手宠溺地揉了揉凯的头发,“去换件衣服,我上楼拿本书,一会儿带你去吃饭。”

“哥哥,你最伟大了!”趁着凯欢呼着跑去换衣服的时候,拉斐回到自己房间的书架前,手指在一排书的书脊上依次滑过,很快停留在了一本有着黑色封面的精装书上。翻开夹着书签的一页,目光快速浏览了一下内容,又闭目重温了一下,才合上书下楼回到门厅中,跟凯一起离开。

迪恩从面前堆叠着的一摞资料里抬起头看了看表,已经八点多钟了,他起身准备去倒一杯咖啡,猛然想起应该给妻子打个电话说今晚要加班。不过……还是算了,迪恩将拿起的电话重又放下,最近安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他们在谈话时,不管话题是什么,只要他开口,就总能发现安正抱起胳膊皱眉看着他。拉斐对此是怎么说的来着?他捏了捏额头,想起那黑发小伙子认真的表情:“爸爸,是谁对你做出这样的动作和神情?这表示对方对你的话题一点兴趣也没有,随时想要从面对你的场合中逃离出来。”当然,迪恩并没有告诉拉斐那个想要逃离的人是他们的妈妈——安。

迪恩叹了口气,端着咖啡坐回椅子上,随手拿起桌上的文件——这是拉斐从这四名受害者的孩子就读的学校医务室搜来的资料。扬确实可疑,但是……迪恩抓了抓头皮,将自己那一头漂亮的浅棕色短发揉得有些凌乱,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拉斐脸上那种冰冷的表情,那样的拉斐简直让人恐惧。

杰克?麦斯的一份就医记录引起了他的注意——双臂多次骨折,肋骨有骨裂后愈合的痕迹,身上有多处烫伤……杰克是橄榄球队的成员,就算球赛中经常会出现剧烈的身体冲撞,但多次骨折也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更何况,烫伤……迪恩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翻出了前三个受害者的孩子的情况,果然,无一例外——所有的孩子都有骨折、烫伤、淤伤等一系列就医记录,然而这些孩子中只有杰克参加了运动社团,这说明……迪恩为自己的想法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说明这些孩子一直都在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迪恩掏出手机拨通了拉斐的电话……

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时,拉斐正坐在餐厅里翻看着那本从家里带出来的书,对面是正大口嚼着牛排的凯,挂了电话,拉斐见凯直盯着他,于是笑笑:“爸爸打来的。”然而对方的目光却越过他的肩膀投向了后面的一对客人,凯有些神秘地压低声音:“你看那人竟然是扬医生,他对面那女人的背影好像妈妈。”

拉斐的肩膀一震,随即回过头去,看到了扬脸上那恋爱中的人才会有的表情,很显然,对面坐着的女人和他是一对恋人。拉斐将脸转回来,目光扫到手中一直紧握着的那本书上,他捏住凯的脸颊让他面向自己:“傻瓜,那怎么会是妈妈?嗨,我说,一直盯着其他用餐的客人可不是什么礼貌的事情。”

当那对情侣结账出门时,拉斐抬头露出微笑:“凯,想吃冰激凌吗?对面那家店就有,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很快就回来。”

十多分钟之后拉斐才出现,手里空空如也,他重新坐在凯对面,手指无意识地敲击在精装书的封面上:“那家店今天没开门,你吃好了吗?我送你回家。”

两人出了店门,凯刚坐进车里就指着车窗外喊起来:“那家冰激凌店明明开着门嘛!你看!”

“噢,”拉斐没有回头,他发动了汽车,“大概是刚开门吧,下次我带你去吃大号香蕉船。”

“如果你反悔的话我会把它扔到你的头上。”凯随手抄起了拉斐扔在后座上的那本黑色精装书以示威胁,却突然被封面上画的一只深邃的眼睛吸引住,“你竟然看这么难懂的书啊,这个单词念什么?”他指着那只神秘的眼睛上方的一串鲜红的英文单词问道。

拉斐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封皮回答说:“催眠。”

肯最近不知道正在忙些什么,拉斐似乎有阵子没见过他了,打他的电话也总是关机,最近的日子他过得都有些恍惚,今天刚接到了调查局的通知,要求他提前入职,理由嘛……

“第五起,”迪恩在会议室里焦虑地走来走去,“简直无法想象,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都发生在同一个社区,受害者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而且全部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虐待,我们掌握了这么清晰的线索竟然还能让凶手再次作案!”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自从接手这个案子之后,他就没再好好睡过一个安稳觉。

拉斐坐在最靠近墙角的位置,当迪恩的视线扫到他身上时,他抬起头回应了父亲的目光:“我可以确定凶手就是扬,他是学校的校医,因此对学生的身体状况非常了解,在得知了几个孩子经常遭受家长虐待时,他为了保护孩子们而下了杀手。他的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特征——懂得医术,与受害者认识……也许您还记得那天讯问他时的情景,紧张、掩饰,很多问题都说得模棱两可。很明显,正是由于我们三天前对他的讯问刺激了他,从而加快了他作案的步伐。”

“我们要的是能够逮捕他的有力证据。”

“先以嫌疑人的名义拘留他,然后一点点地施加压力,我有把握让他开口。”

“拘留他很容易,但是你记住,如果迫不得已用了这一招,那就意味着我们只有48小时,一旦没法让他开口,我们反而会陷入被动的境地。”

“希望您能相信我,我非常有信心。”

“好吧,”现在看来只有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好在他从没让自己失望过,迪恩拉开椅子重新站起身,“安德烈、吉尔,你们两个去扬的住处;拉斐、伊扎克、希尔德还有我去学校,其他人待命。”

当校长的目光与一群全副武装的探员身后那个黑发青年接触时,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他认得这个夹杂在一众高鼻深目的欧美面孔中的唯一一张东方面孔,前几天才从扬的办公室搜走了大量资料的家伙,和那天一样,唇角噙着的温柔微笑之上是一对毫无感情的深邃双眸,让人一见便有些心悸。

校长皱着眉头拨通了医务室的电话,无人接听。

这时,迪恩的手机响起来,是安德烈打来的,他说扬没有在家,但他们在衣橱里找出了一件带血的衬衣,需要化验才知道是不是属于受害者的。

迪恩一拳砸在桌上,居然就这么轻易地让他再次作案。带头出了办公室,却发现拉斐不见了。伊扎克说他刚才接了个电话就跑走了。

掏出手机拨打儿子的电话——长久的铃声,无人接听。这小子在关键时刻究竟跑到哪里去了?!该不会是……拉斐在看到扬时那张冰冷阴沉的脸浮上迪恩的脑海,他不敢再往下想了,赶紧拨了电话给技术组:“马上给我查,

“定位他的位置。”

“对方已关机,无法定位。”

“那给我定位拉斐的位置!”迪恩坐在驾驶位置,用力关上车门。

“他在持续移动中,目前在……第七街……”

“预估他的目的地。”迪恩发动了汽车,雪佛兰越野车的排气管发出怒吼声,黑色的车体仿佛巨大野兽一般向前冲去。

“我想那应该是枫树街……枫树街9号,啊?那是……”技术组主管的声音颤抖起来。

“是我家……”迪恩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当迪恩带着一群探员踹开家门时,房间里的血腥气扑面而来,其他人都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只有迪恩迈步进入,握枪的手微微颤抖。

客厅里,血水仿佛河流般肆意流淌在红木地板上。墙角静静地躺着一具穿着布满弹孔、被鲜血染红的医师长袍的尸体,他睁眼望着客厅中央,似乎对自己的死不可置信。客厅中央,黑发的青年跪在地上,膝上躺着一具已渐渐僵硬的尸体,颈部大动脉被割断,可以想见当时血液是如何喷薄而出的,以至于将那头耀眼的金发全部打湿成一缕缕的。迪恩的喉头仿佛被东西堵住,他开口轻声唤她的名字:“安……”

跪着的青年应声抬头,那张俊美的脸上仿佛失去了一切表情,冷硬而毫无生气,神色漠然如同石像,眼里是空无一物的荒凉,他的声音带着歉疚:“爸爸,对不起,我还是……来晚了一步……扬那个疯子打电话给我,他说他会杀了妈妈……他说他要……报复我们……”

迪恩手中的枪跌落在地,办案二十多年,这是他第一次在犯罪现场如此失态,他大步走过去,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现在这种时候,不需要什么语言……

安?乔伊的葬礼上人头攒动,一直杳无音信的肯也出现在葬礼上。

“教授,谢谢您能来,”拉斐转头与身边那个有着浅棕色短发的高个男人对视了一刻之后又将目光转回来,“爸爸,这是我的导师,安东?肯博士。”

“您好,谢谢您能前来,我是拉斐的父亲迪恩?乔伊,”浅棕色短发的男人又拉过手边与他相貌相似的少年,“这是我的小儿子凯。”

“请您节哀。”肯握了握对方伸过来的手,走到灵柩边,雪白的衬布上躺着一个面容安详的金发女人,能够想见她活着时是如何的耀眼。肯回头望了拉斐一眼,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转身坐到了最后一排的位置上眉头紧锁。

调查局内务部派了问询组下来,针对拉斐涉嫌虐杀犯罪嫌疑人展开问询——他在击毙扬时射空了整个弹夹——全部20发子弹。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内部走个程序罢了,不论是谁,当面对一个杀害自己亲人的丧心病狂的凶手时都会毫不迟疑地开枪,不管弹夹里是20发还是200发子弹都一定会打光,更何况这个被打死的还是个作案多起、把一帮最优秀的探员耍得团团转的连环杀手。

事件很快就平息下来,局里只是象征性地推迟了拉斐的转正时间并责令其在家思过。但失去母亲的拉斐明显颓废了下来,连续几天他都到墓园去凭吊母亲。

肯在葬礼之后又一次失去了音信,没人知道他在忙些什么,他的助理只对前来请求帮助的人说,肯博士说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去确认,在他回来之前拒绝一切委托。

清晨的薄雾在周遭散开,太阳却仍笼在灰蒙蒙的云层里,细密的雨水连绵不断地打落下来。一个男人手中握着卷成筒状的一摞纸,淋着雨不紧不慢地来到墓园,远远地就看到那块青黑色的墓碑前早已立着一个身形修长的男子,他身后那棵高大的枫树上落满了不祥的黑色乌鸦。待男人走到树下时,受到惊吓的大群乌鸦拍打着难看的翅膀飞上天空,犹如突然激起一层黑灰色的泥浆。

“我猜你就在这里,拉斐。”男人先开了口。

墓碑前的男子转过身来,那张俊美的东方脸孔在雨雾里显得愈加苍白,声音里却带着一丝笑意:“你终于来了,教授,我等你很久了。”

肯盯着自己的得意弟子沉默了一刻才缓缓开口:“其实你才是‘嗜血之魔’?”

“是的。”拉斐耸耸肩。

“认识你这么久了,我竟不知道你是个这么坦白的人呢。”嘲讽的微笑爬上肯的脸。

“在你面前撒谎也没用不是吗?人形测谎仪先生。”

“她也是你杀的对吗?”肯的目光越过对面人的肩膀,望向那块青黑色的墓碑,碑上有一张美丽的金发女人的照片,照片下是她的名字——安?乔伊。

拉斐的肩膀猛然抽紧,又缓缓放松:“先说说你是怎么发现我就是凶手的吧。”

“你的表现堪称完美,只是我在了解案情之后注意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作案动机——扬医生没有任何的作案动机。”

“你没把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疯狂人们的正义感当成作案动机我还真是深表遗憾。”

“我最开始确实以为是正义感使然,不过在见到尸体照片时我就动摇了,所谓正义感的论调根本站不住脚,就算他会为了正义感去杀人,也不会将尸体破坏成那个样子,用你们的专业术语叫什么来着?‘过度杀戮’?对,就是这个,很明显,凶手在作案时是带着难以消解的怒气的,这说明凶手与受害者不仅认识,而且有仇。我后来调查过扬医生的情况,他从小就有个幸福的家庭,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也都顺风顺水,从来没遇到过什么大问题,更没有跟他人结过仇。”

“那你是怎么怀疑到我的呢?”

“确实,你之前的表演一直都很卖力,只是有一次我无意中听说你曾在911报警中心服务过,这才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动用了些关系查到了你在911报警中心服务时发生过的有关家庭暴力的报警电话。果然,几个死者的家人或邻居都因为死者的家暴打过报警电话,而且那些电话记录显示当时的接线员都是你。你对扬的分析其实也全部适用于你自己——懂医术,与受害者认识……但在当时的我看来,有着一个幸福家庭的你也并没有作案动机,一直到……”肯再次将目光投向拉斐背后的墓碑上,“一直到乔伊太太葬礼那天,我见到了她的遗容,也见到了你口中的父亲——迪恩?乔伊先生,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大问题。你是被收养的,乔伊夫妇并不是你的亲生父母——一对西方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没法生出一个有着东方面孔的孩子。我又私下调查了你的身世,找到了你住过的那个孤儿院,并且查看了有关你的记录。在你被乔伊家收养之前,有着地狱般的童年。由于经济危机,你父亲失业了,这之后的他变得暴虐,你母亲不堪忍受,离家出走了,于是你就成了你父亲唯一的泄愤对象。还记得你毕业论文中的一个论点吗?连环杀手的共同点——他们都有一个暴虐的父亲和一个糟糕的母亲,没错,你的毕业论文阐述的连环杀手其实就是你自己。这时候,我又想起了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做过的那个表情认知的测试,”肯从外衣兜里掏出一张有些潮湿的纸展示在拉斐面前,“这是你的测试成绩——满分。当初正是这个分数让我对你产生了兴趣。说真的,我之前从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未受过微表情训练却能从他人的表情读出其内心世界的人,我以为你是个天才。但知道了你的身世后,我才恍然大悟,你对人们表情的敏感和理解并不是一种天赋,那其实是后天反复实践和训练的结果——一个弱小的男孩在面对比他强壮数倍的暴虐成年男人时要怎样才能避免受到伤害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在受到伤害之前先通过对方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了解到对方的意图以便随时逃跑,换句话说,通过读取他人的表情来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对你来说是一种生存技能,也是你能够顺利活下来的唯一手段。”

“你的生父死于酗酒过度,之后你被送进了孤儿院。乔伊夫妇收养了你,为了不再次受到伤害,你仍然伪装成一个懂事善良的孩子,”肯将手上一直卷成筒状的一摞纸展开,自顾自地翻找着,“我把你的毕业论文打印了一份出来,你的论文里提到了这样的观点:‘在儿童成长期间,男孩主要从母亲那里汲取能量,内化为形成自身的心灵力量,而对父亲由对抗发展为认同,并继承父亲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但如果此时不幸因为各种外在原因没能完成上述转变,将直接导致儿童带着完全破碎的自我,无法正常地进入到社会化这一环节,这是直接导致他们在日后无法与同龄人正常交流的原因。’终于,当乔伊太太发现了你的勾当之后,你对她下了杀手,当然,这一切都是你催眠扬医生之后让他替你做的。”

“住口!”刚才还一脸轻松的拉斐猛然捏紧拳头,声音低沉了下去,“我不想杀她的,都是她的错,我是为了凯……”

“你还敢说你是为了凯?你杀了他的母亲!”

“我宁可她死!我只是不想凯受到伤害,”拉斐抬起头注视着肯,“妈妈……她并没有发现我的事情,是我发现了她不可告人的秘密——婚外情,和扬……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既能将所有罪行推到扬身上,又可以……于是,那天就在他们吃完饭结账出门后,我在车库里催眠了扬,之后又把带血的衬衫塞到他的衣橱里。我为他埋下的暗示会在3天后自动解开——他会绑架并杀害她……”

“拉斐,你有没有想过,凯才12岁,失去母亲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会有多么痛苦?”

“我宁可凯现在为了失去母亲而痛苦,也不想让他将来知道了母亲和别人……”拉斐露出了痛苦的神情,他将手伸进风衣口袋掏出了一把小巧的手枪,“我不想凯变得跟我一样,他理应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是他应得的。他该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你知道,就像所有的好孩子那样……”拉斐语无伦次地说着,雨水混合着泪水流到口中,带着苦涩的味道,“我想我已经说得够多了,你也听得够久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