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法自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坐落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的梅奥诊所,是美国医疗界的一朵奇葩。其所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目的地医疗和团队协作等理念,一直被全世界医疗行业奉为圭臬,并延续至今。
相比梅奥诊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下称“自治区中医院”)的国际名声要小很多。但二者所遵守的价值理念和医学准则,却并未因相隔万里,而有所差异。在梅奥诊所,一名护士放下手头工作去照顾患者的小猫,将获得赞赏;而在自治区中医院,为患者改建一个38厘米的台阶而不计成本,也是理所当然。
梅奥诊所的成功,得益于梅奥兄弟对医学本质和商业财富的深刻理解;而自治区中医院的发展,与卢勇对“人性”的领悟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哲学信奉大道至简,卢勇的治院理念也是如此。所谓管理,就是通过制度满足患者和员工的全方位需求。而制度建立的基础不是权力,应是人性和常识。
回归人性
1998年担任自治区中医院院长时,卢勇只有38岁。不过,尚浅的人生阅历并没有阻碍他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在升任院长之前,卢勇已与延续千年的中医相处近20年。中医以人为本,将每个人都视为独一无二的生物体,既有生理需求、又有精神需求。受此影响,卢勇一直将医院服务的主体视为人,而非单纯的疾病。因此,他拒绝将就诊人群称为“患者”,而称为“顾客”。
正是站在“人性”的高度,在履新之初,卢勇提出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便与传统的“以行政为中心”的道路形成了鲜明对比。2000年,在其他医院对院前急救还较为排斥时,卢勇却不惜重金修建了急诊大楼,以保障顾客生命安全通道的畅通。而当医院通过急诊获得越来越多优质病源时,其他医院才恍然大悟。此时,自治区中医院的急诊医学已经成为重点学科,稳居全疆同行前列。而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事实上,自治区中医院能见人之未见,并非卢勇有异于常人的先见之明,而是他有着满足顾客需求的强烈愿望。为达此愿望,在就医环境和顾客体验上,卢勇样样力求完美。
当记者置身门诊大厅时,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大厅宽敞明亮,走廊里松软地毯两旁垂手而立着导诊护士,耐心回答每一位前来咨询的顾客。宽大的玻璃鱼缸、造型独特的工艺石雕,在灯光的映衬下,焕发出温馨的文化气息。
除了这些外在的服务设施,服务顾客的理念更多地隐含在每一个建筑细节中。“以人为本的电梯应该更宽更浅。”卢勇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解释,中国人内敛,为了避免下电梯时劳烦别人,谁都不愿意站在梯箱底部。而且,医院有很多乘坐轮椅和推车的患者,他们需要一个宽敞的空间保持尊严。
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捍卫了患者价值,也赢得了患者的认可。在过去15年间,自治区中医院医疗服务量和业务收入直线上升,成为全疆300余万人的首选医院。
不过,依靠信仰赢得市场,医院也需为坚守信仰付出代价。在公立医院疯狂的扩张年代,自治区中医院选择了维护患者价值,因而失去了成为新疆最大医院的机会。如今,近2000张床位的医院仍盘踞在26亩狭小的空间,但卢勇却说,为坚持信仰而无怨无悔。
回归常识
“在现代企业中,恐惧不再是员工的工作动机。”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言,若想创造最佳绩效,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员工责任感。
在卢勇看来,若想将信仰化为战略,将战略付诸行动,最有力的工具便是制度。“制度是意志的体现。若想制度得到遵守,其前提是以顾客和员工为出发点,以公平正义为目标。”卢勇表示,唯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制度才有科学可言。
为此,他设计了一套以能力和绩效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和激励管理制度。该体系从顾客满意度、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科研、教学和绩效等方面,客观评价科室和个人绩效水平,引导员工把工作重点放在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工作绩效和自我实现上,从而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不过,卢勇坦言,制度与规范只能让人不做不正确的事,却难以激发员工做正确的事。因此,必须依靠医院文化帮助全院职工建立共同的价值理念,确保员工能够“做正确的事”和"3E确地做事”。
在梅奥诊所,所有医务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即“以患者为中心”。凡是有利于满足患者需求的事情,都是值得医务人员为之努力的,因为梅奥诊所唯一的行为准则便是满足患者需求。
这种不言而喻的行为准则,是卢勇心中完美文化的表现,也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优秀的组织是以非凡之人成非凡之事,而卓越的组织是以平凡之人成非凡之事。”卢勇总结,若想成就卓越组织,关键不在领导,而在员工,“内部顾客满意是外部顾客满意之本。因此,医院首先要让内部员工满意。”
在自治区中医院,员工被尊崇的例子不胜枚举。员工因服务患者不能下班,后勤人员会及时送上牛奶和热腾腾的饭菜。医务人员到基层帮扶,即使距离再远,每个月都可以回来一天与家人团聚。女职工生完孩子6个月内,原则上不安排夜班。在卢勇看来,这些点点滴滴,尊重的不仅仅是员工,还是“人性”,这是管理最起码的常识。
随着建筑的世界化大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国传统建筑的光辉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之中,一个又一个历史名城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转而为没有感情的现代建筑所替代。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们惊呼我们的民族风格的建筑不见了,人们不断在尝试,不断在追寻。不同的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不相同,导致我们在追寻传统建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对于这些形式,社会给予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现代的建筑的形式应如何体现出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遗忘。文化是建筑生长的土壤,没有文化的积淀,建筑自然也是禁不起推敲的;文化是建筑存在的灵魂,建筑是社会认同的产物,我们要找回传统建筑首先要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自然条件;建筑灵魂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s the building tide of globalization moves forward,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that our traditional building of glorious drowned in reinforced concrete forest, another historic city lost its style, turn to have no feelings and replaced by modern buildings. Today,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our national style of building gone, people are constantly trying to constantly in the pursuit of seeking. Different people fo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leads us in pursuing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as also appeared in a wide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forms, for these forms of social evaluation of mixed. But we've been searching for modern forms should refl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rchitecture, but we were ignored, we have our own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gotten. Cultural soil building was born, no cultural heritage,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is not refined-ban;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rchitecture, the building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identity, we have to fi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o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al; Natural conditions; Building souls
当代中国建筑语言之所以如此混乱,是因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的都源于自然,就如同太阳东升西落、水往地处流一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道理。
1.文化的根基源于自然
1.1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的发展是源于对自然的认知,先民对自然的利用和理解正是文化产生的根基。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和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文化对于自然现象的单纯崇拜,更多的时候已经将自然的规律融入到了人们的思想之中。这种现象源于中国深厚的农业文明时代,在人与天地自然交流的过程中,天气、地貌、水文等信息显得更为重要,缺乏对自然的了解,就意味着没有良好的收成(如图1所示)。
图1 图2 图3
1.2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缺失
正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所以在当代工业文明大发展的时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重冲击,人们对于原有的文明开始质疑,甚至抛弃了扎根于华夏大地几千年的文明力量,而百分百的接受西方的文明方式。经过时间的积淀,西方文明在我国的发展中越来越表现出了其与我国发展中不可调和的冲突,其实仔细思考,还是西方文明的根基与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相同。其实文化之所以会丰富多彩,主要源于自然环境的丰富多彩,社会文化的趋同化,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缺失(如图2、图3所示)。
1.3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文化源于自然的发展规律,但是却高于自然,是从自然的发展规律中总结得到的普适性的道理,这些道理在当代社会依然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去发展他们,如何去运用他们,而不是单纯的屏蔽掉,或者是一味的盯着文化中糟粕的部分。社会在进步,文明也需要发展,作为当代的学者,我国文明应如何发展,就要依靠当代学者的努力了。但是我们的文明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形象和符号上的重现,应更注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所宣扬的恬静淡薄的生活方式上的焦点,应在精神世界上寻找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
图4
2.建筑的灵魂源于自然
我国的建筑起源甚至比文化更早,建筑最初只是人们趋利避害保护先民居住安全的居所(如图4所示),所以最初的建筑是完全基于自然环境的,不能够适应自然,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初期的建筑文明是一种混沌的自然的文明体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高级产物,将人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明确出来,是一种明确化的体系化的思想。这种文化氛围得到人们的认同后,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自然,这也是约束建筑的一项重要因素,可以说人类的文明,扩展了自然的范畴。对于建筑而言,既有的地理形制、气候环境、人文特质都是自然的范畴,作为建筑的灵魂,就是依靠这些既有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
2.1在宫廷建筑中体现出的自然
宫廷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体系中是集大成者,受到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自汉代未央宫开始,宫廷建筑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群体的布置都表现出了儒家的礼制思想,表现出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对称的组织形式,也体现出了东方文化中对于安土重迁天地平衡的基础思想的重视。在单体建筑中,房屋的开间进深以及高度彩绘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使用者的等级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而明确区分,不能有半点僭越;而在群体建筑的布局中,礼制关系更是集中表现在院落的进深与开间的层次的不同;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甚至包括城门的个数以及道路的宽度都是有严格的限制。
2.2在民居建筑中体现出的自然
相对于宫廷建筑,民居建筑更多的关注的是对于自然因素的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就景所以形成了形形的建筑形式。但是先前的研究都只是关注民居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考虑,但是忽略了文化本身对建筑的影响。其实在我看来,自然环境更多的影响到了建筑的形式,而人文氛围则更多的影响到了人们如何去使用和划分建筑的内部空间。例如在蒙古地区,人们不尊儒术,但是看似简单的蒙古包中依然有功能的划分,有长幼尊卑之分,这说明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共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之中,就如同水冬天会结冰、风傍晚会变强一样,植根于人们心目中的约定俗称的文化,就是自然的,建筑的设计必须遵照这些自然规律,否则就很难为人们所接受,也是没有灵魂的建筑。
2.3在园林布局中体现出的自然
园林的发展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最高境界,取群山大河之精华于一隅,将文人雅士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都表现在庭院之中,取山水曲折知趣,尽自然变化之精妙。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对于自然条件和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人文思想都结合的非常紧密。
3.建筑的未来植根于文化的认同
3.1文化对建筑的认同决定建筑的未来
建筑之好坏,建筑能否耸立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对其在文化层面上的认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建筑只是冷冰冰的站在城市中,完成其所承担基础使用功能,那么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躯壳。在当今社会中建筑更应该承担文化地标的作用,更应该得到人们在文化层面上的认同。就如同由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其造型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建筑是站在文化的积淀之上的,没有文化的认同,就没有对建筑的艺术的认同。
3.2重视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辩证思维中的整体思维。中国传统哲学不论儒家或道家都强调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与整体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思维。中国传统的架构体系普遍采用术构架承重结构在水平展开擅长运用均质单体建筑组合手法来满足建筑的不同功能要求具有单纯而复杂的整体性。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间”也成了传统建筑中极简的组合元素。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尤其体现在元素组合所形成的秩序感多样性单纯和复杂性。
3.3兼收并蓄韵昧悠长
老子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今天的世界是无形驾驭有形,知识驾驭物质,文化驾驭价值的。含蓄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含蓄能达到一种境界,即意境。含蓄,能增强艺术设计的感染力,启发想象,具有感人的持续力和包含丰富的内容,有它的特殊作用和积极意义。含蓄的形式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就是没有看到具体的中国元素,但是整个味道却是中国味,这需要对传统元素有着深刻理解,将其消化吸收再重新表现出来。建筑要以情动人,含蓄而意韵深刻的形态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建筑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表征,有生命力的建筑无一不是独特建筑风格与本地文化传统交融的产物。我们对传统艺术的吸收绝不是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要吸收其浓厚的民族气息,寻找和挖掘能够体现当代艺术精神的、能被广大中国人所接受的元素,让中国的设计既体现由传统而生的本土化,同时又体现由开放而引发的国际化。本土的传统建筑情感意念与现代设计审美思想,通过简约的塑型和空间序列的有机整合,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话语转化成具有现代感的设计语汇,保留在了建筑特定的结构之中,从而展现出华夏雄厚的建筑文化和气度非凡的精神。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并蓄的时代,受众的审美观既具有传统的根基,又受到了外来的影响,已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中西的独特的文化风貌。对传统的东西,不仅要延其形、传其神,更重要的是创新。在经济与文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里,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倡本土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文化趋势。让我们站在民族角度,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进行现代化应用,它既是创意设计的集体反思,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寻找和民族自信心的一种重建。
参考文献:
[1]布正伟.从建筑语言学论走向新世纪的现代中国建筑艺术[J].世界建筑,1999(9):33.
[2]乔治・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关键词:绿道、总体规划、启示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沈阳经济区正式批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成为即辽宁沿海“五点一线”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沈抚同城化建设是沈阳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棋盘山作为沈抚新城北部生态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该区域作为生态敏感区,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亦将使其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为棋盘山探索一条健康崛起之路成为本次总体规划首要任务之一。
2“绿道” 的概念与提出的背景
19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之后,美国建成了大量的公园和开敞空间。然而,这些绿地之间相互独立、分散,缺少系统性的连接和更为宏观的有机规划。因此,美国在21世纪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分散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简称绿道网络。
英译绿道“greenway”分成两个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对于受人为干扰的景观而言,绿道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他们为人类的进入和游憩活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它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3 “道”在汉语中的特殊含义
“道”在汉语中有十几种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为“方法、办法”,如医道、茶道。因此,笔者认为“greenway”译为“绿道”,绿色廊道只是其表面意思,可将其含义进一步深化。“道”作为一种方式、方法、行为准则,“绿道”即可以理解为绿色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生态理念的实际应用。
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语,其基本意蕴是指万事万物都要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规划中常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这是对道法自然的最基本应用。
棋盘山开发区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被誉为沈阳市的“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但棋盘山地区的生态优势同时也是该地区的发展瓶颈,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本次规划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4日本的绿道建设与借鉴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自然资源匮乏,而建设绿道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矛盾。在东京等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政府仍然舍得在市中心修建尽可能多的绿道,一方面为身心疲惫的市民提供健身、游玩、放松的平台,另一方面又通过绿道串联起沿线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密如蛛网的绿道还将大城市和卫星城市串联起来,使卫星城真正对大城市起到疏导作用。日本绿道网设计得异常精巧,多沿河修建,道路不宽,也往往没有明显的标识,但树木花丛错落有致,30年以上的大树也随处可见。走在绿道上,仿佛成为“画中人”。
北摄三田新城与棋盘山开发区规模相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相似,开发前人口大约3.6万,开发后人口增至11.5万,这也是日本开发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之一。
兵库县三田市
(日本) 棋盘山区 相似点
位置 ・距离神户市25、距离大阪市35 ・距离沈阳市14、距离抚顺市14 ・位于大城市中心的近郊
面积 ・210k ・203k ・面积基本相同
人口 ・11.5万人(2010年)
(开发前(1980年)为3.6万人) ・5.6万人(2010年) ・开发造成人口激增
开发要素 组团发展
・花城
・伍迪城
・文化城 ・高坎组团
・满堂组团 ・与环境协调的商业住宅等复合型城市功能的配置
・科技园 ・泗水组团
・英达组团 ・与环境协调的产业功能配置
保护要素 ・清水东条湖立杭县立自然公园
・县立有马富士公园
・武库川山麓
・近郊绿色保护区
・羽东川溪谷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
・秀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区
・保护美丽的自然环境
1)、城市结构
三田市以火车站为中心构建集中区,通过主干道路、公共交通、绿化网连接各商业网点,形成集中合作型城市结构。各网点以火车站为中心汇集商业、服务、行政等功能,同时在周围配备宜居的住宅用地,并通过区域中心部和水、绿化网实现联动。
2)、绿道建设
城市街区中建设与绿道联动的公园绿地,以公共设施为中心,可开展用地绿化、绿墙、屋顶绿化等建筑物绿化。在郊区的大型绿地中,为保护珍贵的自然环境,进行相关开发指导、维护管理。
5“绿道”理念在棋盘山地区的应用
5.1 集约用地、组团发展的布局结构
根据现状及自然条件,合理确定棋盘山用地布局,重点发展高坎、泗水、英达等片区,集中布置居住、服务设施,形成城市功能集聚区。各片区以自然山体、绿地为屏障,避免无序蔓延发展,通过交通绿道、水系绿道等将各个片区联系起来。
5.2确立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模式,打造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体系
倡导公共交通,不仅在交通管制、政策等方面为公共交通发展给予优惠保障,同时,为了方便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在枢纽站、换乘站周边设置公共停车场,以便于私家车换成。
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面,利用绿道积极构建安全舒适的非机动交通及步行交通系统,例如通过建设高架平台来消除被火车阻断的步行道路;在商业地区实施交通管制,建设仅允许步行人员和公交通行的地下商城(Transit mall)等。
5.3新型产业培育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健康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与孵化和现代物联产业等现有产业的扩展,促使棋盘山开发区产业从传统的原材料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环保型的新兴产业方向转变。产业的集中发展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因此,应充分利用集聚效应,促使更多企业入驻。
充分发挥棋盘山风景区、浑河等自然资源,沈阳、抚顺和沈抚新城的历史资源,通过便捷的交通条件,开发新的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5.4 打造“绿道”
1)、形成绿水交融的绿道网络
运用浑河、泗水河、满堂河等水系绿道及沈棋路、马宋路、四环等交通绿道,连接景区、泗水、英达、高坎等功能组团,形成水清、草绿的绿化网络。
2)、确保风景区至市区绿化的连续性
在用地布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修复计划中,明确定位水、绿化网,通过水、绿化网连接风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市内建设的公园、绿地,从而确保棋盘山开发区整体绿化的连续性。
小结:“绿道”建设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国外的成功案例将给我们带来启示,但我们更应因地制宜,规划中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让理念真正融于实践。
参考文献:
宋代的禅宗大师认为,众生修行,有三种境界:
没有修佛以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刚刚修佛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修佛有所成之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粗看下来,颇与王国维的“人生之三种境界”类似。但仔细去想,句句不离山水,似乎又包含了中国佛学归心自然、寄情山水的本色。
张潮的《幽梦影》里有句很有意思的话:“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而置身山水,正是参破“难通之解”的最好方法。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名山大多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山因佛而著名;佛以山而益显。既没有尘世的车马喧闹,又远离人事的格斗纷争,这种清静的自然环境,同佛教追求的“禅定”境界,同高僧们潜心研读经典的心境,达到了天然的默契与和谐,使他们忘怀世事,把思想和意念导引到“清静无为”之地,与自然山水产生一种巨大的亲和力,在生灭不已的朝晖夕阴、花开花落的大自然永恒宁静中,妙悟自性,证得无上菩提。
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自南宋以来,便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是中国佛教与山水结合的典范。
但是,如果你认为中国的佛教名山只有这四座,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隋唐时期,佛教宗派林立,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等八个宗派。这些宗派各自创立宗派和从事传法活动的寺院,也就成了各宗派的“祖庭”,这些祖庭,大多在风光优美的山林之中,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意义,所在之地自然是有特殊地位的佛教名山。
天台山国清寺,以天台宗的祖庭而著名。这里悬崖峻峭,群峦争秀,花木繁茂,溪瀑流泻。三国纷争的年代,就有僧人来此修行。后来,隋朝年间,高僧智颉率弟子来此建造了国清寺,探究佛理,著书立说。至今,国清寺仍经常有中外信徒来这里朝谒。
栖霞山古称摄山,因栖霞寺而得名,屹立在南京东北二十公里的长江之滨,三论宗的初祖僧朗曾在这里宣扬过“三论”,因而被尊为三论宗的祖庭。这里四季松柏常青,春有香花,秋有红叶,文物古迹点缀其间。
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原为东晋名僧慧远创建“莲社”之地,他们共期往生西方净土。隋唐之间。道绰在山西石壁山玄中寺专修净土,善导继承了他的衣钵,后来创立了净土宗。他们尊慧远为初祖,所以庐山东林寺也就成了净土宗的祖庭。
律宗祖庭,位于长安终南山沣峪口进山三公里处,是律宗祖师道宣的道场。道宣法师生于隋代,主张严持戒律,精心研修。曾与高僧金刚智,大医学家孙思邈往来甚密。孙思邈常在终南山采药,行医济人,与道宣法师说经论道。因此,净业寺更被蒙上了一层普泽众生的华彩。
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位于现在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杜陵)原半坡,居高临下,俯瞰樊川。这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华严寺南望终南山,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景色虽不是佛经中描述的华严世界,却也是人间的华严天堂。
最大名鼎鼎的莫如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地处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如今。这里不仅是游人咸集之地,更是中外武术爱好者的求学之所。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关键词:老子;道;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D261
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思想家。老子哲学从宇宙观到人生观和政治观,都围绕一个核心——道。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
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说明:道是先天地生而又寂辽无边,是宇宙的根源。其名称为大道。老子之道对人的认知而言是无法想象的。正所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抟之不见,名曰微”。其情状也是不能用语言文字去描述的。“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种似物非物的东西“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故“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由于人们无法捉摸作为天地万物根源的大道而它又确实存在,所以老子指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用“常有”、“常无”来命名之。说明道体本无的精微玄妙。而玄之又玄的道恰恰能够成为众妙之门。老子把道体归结为无,一方面是就道与有型的实物对比而言称为无。另一方面是就人们对道的把握来讲,道是很悠远无边的东西,非人为的力量能乞及。即使人们认识到一些并名之,也不过是“非常道”、“非常名”。而且致力于对道的认识是无益的。人们的认识越多,欲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会产生追逐,这是偏离大道的做法。为道之人往往不会这样。为道者虽然对自己是损失,而且还会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但恰恰与道越来越近,这是符合大道的做法。
道生万物是道的基本属性和功能,与道体本无是内在统一的。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本身就蕴涵了道创生万物的功能,道体为“无”意味着同“有”具有对称性。这里的有即万有(万物)与“常有”(道)相对立,二者是创生和被派生的关系。正由于道本来就蕴藏了物,“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恍惚之中存在物、象、精、信。所以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关于道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哲学“主之以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相合为和气加阴阳为三,生演出万物。道生万物是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无私无欲、无所爱憎的。道何以生万物?是由于道体空虚。“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一直处于常虚、永远都不充盈的状态,才具有创生万物的功能。正所谓“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象鼓风吹火的风箱气筒一样,其内藏为虚,却呼呼生风不绝,运化万物,使万物化生不竭。这种“有生于无”的玄妙在老子第六章讲得很精辟,“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为生有的东西不能为有,只能是无。老子以谷喻虚(无),虚则神存其中。如果以有生有,有即有限,有生必有死,反而走向绝亡。而道是玄牝,独一无偶,玄牝体虚,创生万物却生生不息,永恒存在,不会消逝。
道法自然是老子之道的重要内容。老子二十五章论及道体时谈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指天、地、人都有各自遵循的法则——道,道也有自己必须遵循的法则——自然。这是道之所以为道的特质。自然即自然而然,自己是自己的原因。“道法自然”说明道是自本自根、自成自因的东西,是万物遵循的不彰显、藏而不露的总规律。自然是独立无偶、无任何东西与之匹称的。所以老子又称道为“一”并进一步说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如果违背自然,将是“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道作为规律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无所作为却又无所不为。“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没有什么能够支配它却又没有什么不被它支配。老子还对有些规律进行具体的描述,这些规律就是总规律即道的具体化。包括自然界固有的法则和对人生利益而言必须遵守的方法原则。如(一)相反相成。老子从自然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立关系引申出普遍的对立统一的思想。老子二章讲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和善的事情,反而就恶、就不善了。由此得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即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没有彼方就没有此方。老子还以弓为喻,谈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强调对立的东西都是相反相成的。(二)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关于自然变化必须遵循的规律而提出的著名命题。意思是讲任何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可能,即物极必反。老子指出“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物壮则老”。不仅如此,老子还注意到事物的转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告诉人们做困难的事要从简单开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三)注重事物的反面。由于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老子强调要注重事物的反面。当事物在发展中呈现某方面性质的时候,事物的另一方面性质也同时潜藏着。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在二十二章还提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从而达到“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这既是自然之道,又是人们的行为之道。
老子之道,从道体本无到道法自然、从自然本体论到万物生成论,似乎离人事而论天道,是在关注天地万物的本质为何,其实绝非仅此。
概观老子思想,并不难看出其本意。
老子思想产生在乱世。在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已经发生了严重危机,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众所周知,中国历经了长时期的始前演变,中经夏殷西周上古三代的发展,特别是西周“制礼乐”后形成起来古代文明制度,到老子时代遭受了全面危机,以致于包括孔子的“制政之学”也无力回天。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站在否定礼乐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立场,对人类文明提出了挑战。老子认为文明社会所产生的乱象:贫穷、昏乱、盗贼、战争、争夺、罪祸、轻死、声名逐利、欺诈等一切罪恶,皆是由于文明日开、智慧日多、民多利器、上之有为和多欲、礼乐制度、仁义道德等造成的。对此,他以超贤的睿力,洞察宇宙社会人生,通过对人类文明进行深刻反思,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负面影响和负面作用,极力地抨击了文明的异化现象,指出文明危机是文明自身造成的,从而创改中国文化之主流。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对人类文明认真反思的第一人.这也是老子思想的意趣所在.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陶瓷艺术家们不负历史使命,创作出很多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但是,当代的陶瓷艺术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促进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这是当今陶瓷艺术界所面临的难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道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道法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仍是当今陶瓷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时可资借鉴的源泉,在陶瓷艺术中注入“道法自然”的思想,能赋予陶瓷艺术作品更深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来源
吸取和借鉴道家思想,我们首先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道家以“道”为最高法则,实现天与人的和谐。《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的法则是“自然”,天地万物的存在运行并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只有不显露人为的痕迹,才是天地万物最真实的状态。“道法自然”是老庄的思想精髓,老子认为“自然”是无所不在且永恒不灭的,他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哲学观,主张万物必须复归原始状态才能实现和谐的境界。
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对宇宙本体的自然状态作了进一步探讨。庄子反对“以人灭天”,倡导自然无为的状态。庄子的无为思想,就是要使有为的创造活动行之于无为的方式之中,他以“道”向人们阐述宇宙生命的和谐完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是最接近宇宙生命的本体。庄子崇尚朴实纯真的自然之美,反对违背自然本性的雕饰之美,他主张顺应自然,淡然无欲,保持天地本性,不妄自作为。《庄子・天道》有云“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庄子看来,对自然本性的维护和回归尤其重要。
三、“道法自然’,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意义
纵观当今陶瓷艺术界,部分陶瓷作品在表现形式、题材内容等方面趋程序化,缺乏原创性及独创性。随着陶瓷艺术设计的商品化、工业化,使许多创作者曾一度对如何走向市场感到困惑与迷茫,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文化内涵摒弃,为了经济利益,不愿花过多的时间深入生活、深入民间去挖掘民族文化的瑰宝,创作者内心情感渐渐地远离了自然的淳朴和真实的自我。有些作品创作的题材不是来源于自然和生活,模仿和照搬的现象比较普遍;设计师过于追求作品的外在装饰及艳丽的色彩,只为吸引眼球而无其精神内涵;许多年轻的陶瓷艺术家受到西方现代视觉艺术思维的影响,在本土文化尚未得到合理地继承与发展的情况下,盲目地将西方的形式和构成法则当作创作的基准;创作者自身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作品缺乏内涵和思想深度等。
“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创作者进行设计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缺少传统哲学思想的考量,陶瓷设计就会失去根,失去灵魂。“道法自然”所崇尚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当今社会值得推崇,我们只有寻求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及自然本性的拥抱,将“道法自然”用到陶瓷创作中,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的经典陶瓷精品。
四、“道法自然”对当代陶瓷艺术创设计的启示
(1)“道法自然”需要寻求观念意蕴的回归:外师造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著名水墨画家张所倡导的艺术创作理论,他认为创作者要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外师造化”的理论同样适用,它告诫陶瓷创作者要走进自然,以自然为师,模仿的画面总会使人觉得匠气十足,缺乏艺术的灵动性。一件好的陶瓷艺术作品不能离开生活中真实的感触,大自然的阴晴明晦、天光云色都变幻莫测,只有走进自然,用手中的画笔去感悟,才能真正达到物我相容、情景交融的境界。创作者通过描绘实有的、具体的、感性的自然,去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活力,达到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至高境界;观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之时,同样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象的生命力和活力。
景德镇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就是一位典范。他耋耄之年仍旧坚持外出写生,喜欢走访名山大川,每到一处必会提起手中的笔,对景抒情。除了体验生活之外,他还注重挖掘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注重去表现不同人物的内心感受及山水花鸟的情趣和精神。王锡良先生最长说的一句话就是“画画无秘诀,写生是窍门”,他笔下的陶瓷艺术形象生动鲜活,绘画语言细腻多彩,这都与他师法自然,坚持写生是分不开的。纵观古今中外,有灵性有生命的作品无不是来自生活,取法于自然。
(2)“道法自然”需要寻求笔墨骨法的回归: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陶瓷绘画艺术至高的审美追求。五代的荆浩《笔法记》这样解释“气韵”二字:“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意思是画家度物取真的审美水平会随着笔墨的运用而贯穿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这种贯彻整个创作过程的力量,就是“气”。画家知道如何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形成了“韵”的艺术效果。陶瓷艺术要追求道法自然,则必须遵循“气韵生动”的审美原则。
“气韵”与中国道家哲学观念和思想分不开的,“气”意味着人生命的律动与内在的精神性,包含有宇宙之气与气质之气,“韵”包含有生命主体之精神风貌与作品的节奏韵律,画上的人物不仅要画出人的形体,更重要的是画中形态能显露出的这种精神状态的美。“气韵”的产生源于对大自然形象的亲身感受,形成了主观的情感进而通过笔墨在意境上加以表达。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要将画面中的线条、肌理效果转化成“韵”的方式。通过生动灵活的线条、不同形式的肌理效果、变换的色彩等视觉传达形式来表达陶瓷作品,才能使作品具有无限意蕴,使人、自然、陶瓷艺术神韵完美结合。这样的陶瓷艺术才更有灵气与活力,而不是一些没有生气的僵化的复制品。只有潜心研究,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才能以清淡的笔墨,加上个人的艺术造诣,将自然之气韵转化成艺术气韵,在陶瓷作品中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的方寸之中,展现天地之大美。
(3)“道法自然”还需要寻求精神境界的回归:宁静致远。
《庄子》中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意思是虚静恬淡,美好的事物就都会随之而来,这正是天地之道,圣人们的品德。道家追求的恬淡无欲的精神境界启示着我们陶瓷艺术家应超越世俗,宁静致远。作为创作者,应强化自身胸襟涵养的修炼,应具备丰厚广博的学识及高尚的人品情操。陶瓷艺术家只有超越世俗和功利,在市场化和功利化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内心虚静,在精神上忘记名利得失,多关注内心情感与交流,才能创作出宛如天成的作品。
五、小结
关键词:道法自然;道德教育;高校;德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74-03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具有深刻的德育内涵,在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今天,认真解读“道法自然”思想,可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对当今的高校道德教育有启发的作用。
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德育内涵分析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宇宙中的“四大”,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的法则则是自然的。“道法自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
1.物之自性即德的道德观。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道德即人依法自然,尊重物之自性,尊重人之本性,是一种自然状态。“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在老子看来,依道而行,保持自然本性才是德。无心的,本能的,依循天性的,是上德;下意识为之。受社会所制约的,被动的,是下德。
2.德育的基本目标是个性的自由发展。道家认为,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的,作为“道”的创造物的具体事物,它们也遵循着自身潜在的可能性而自由发展,不需要外界的干涉。人性本朴,效法自然,凭依自然,与大自然一体,就是朴。朴才是真,才是人性的完美,只有在自然状态,人的价值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人的生命力才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德育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人性归真,就是要使人回到人的本真状态。因此,道德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人“返朴”、“守真”保持人的自然本性,发挥潜能,自我完善;二是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状态[2]。“尊天之时,随地之性,应人之心”,反对人为地制造出某种规范,去限制人的行为,束缚人的本性。
3.德育工作者遵循客观规律,应按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来施教。“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人取法于道,就是人的所有活动和行为都要遵循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不做超越客观条件,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1] 如此以来,人的本性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教育者应按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来施教,把握每个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只有这样,方能使所有的受教育者行到充分的发展。
4.无为而自化的德育方法。道家认为,天下万物乃是由“天之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 之所以天下万物自生自长,就是“天之道”的“无为”。因此,作为“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的“无为”,按天道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之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1] 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勉强而为,作为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自然的思悟,让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身的人格,不要去做那些不符合自然现实不利于教育对象的事情。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一是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引导,二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受教育者,使教育对象对照样板,根据自我建构图式充分自由自在的发展。“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
二、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强调“道”以自然为归,尊重自然规律,希望人们也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对待事物。道法自然思想体现在学校德育上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要过多地训诲教导和强迫灌输,凭主观意愿强作妄为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顺序和规律去从事教育活动,要顺遂人的本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主体性教育理念。道家认为,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道家》第五十一章中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意思是说尊道贵德,不依靠强制命令。所谓德育是“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3]。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把社会的价值准则、理论观点、各种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的个人意识、个人需要,然后转化为外在的个人行为和习惯。要实现这两个转化,教育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为个性发展需要是个性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外塑型的人为教化,对学生规范约束的多,依照社会需要造就人,“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4]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受教育者是主体。如果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试图按照心理学、教育学规定好的类型或阶段实际按图索骥地开展活动,学生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对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人的本性中的自由倾向必然会对这种束缚产生反抗,其结果会是事倍功半。因此要提高德育效果,就要转变德育观念,让学生从内心去体悟“道”,即把自然精神融入到德育实践中去,“让学生的个性的充分自由舒展,体道、循道、依道而行,充分发挥主体性,放弃扭曲人性的强作妄为,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具有自然主体的独立人格之人。”[5]在德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充当学生价值成长的引导者, 辅助学生,引导学生,将自己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道德经验提供给学生参考,使学生少走弯路,如此则可以收到最好的德育效应:“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
2.高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必然要引出或推出人道无为的政治观念。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的人为造作,老子认为,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一是从无到有;二是从小到大;三是物极必反。这是事物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过程。同时,老子还进一步指出:“治人事天,莫若啬。” [1]啬者,稼禾也,即种田之意。种田要不误农时,治国亦须按规律办事。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认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德育目标,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德育期望作用对象在品德方面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规格。因为道德要求总是分层次的,有基础层次的要求、中间较高层次的要求和最高层次的要求,所以道德目标的确立也应该是有层次的。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修养的路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基础层次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是中间层次,“平天下”是最高层次。其中“修身”是对一般公众的普遍要求,他的基本目标定位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于这种基本目标定位合理,因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当前高校的德育目标的确立既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也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据,制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目标。从中国现实的情况来看,“德育的现实目标应该是公民道德教育,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坚持道德的底线,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格健全的公民。”例如,对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就应分为自我责任、 家庭责任、他人责任、 职业责任、 集体责任、社会责任等层次。首先要求学生应对自己负责,然后再学会对他人负责,在此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假若违反这一规律,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盲目进取,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纵观中国高校德育,由于忽视了人的身心发展与道德认知发展自然规律,没有认识到人的道德始终是按道德自身的变化发展轨迹进行,德育目标推崇一种“圣人道德人格”和“英雄道德人格”。这种教育目标过于高大单一,而又不分接受者的认知水平,超越了人在道德领域的“最进发展区”,结果导致道德要求的普遍“虚假化”,于是便出现了动机是“加强”、结果是“削弱”,名义是“落实”、实际是“落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3.高校德育内容选择和确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回归自然,让德育不再“高空作业” 。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的形成与发展来自于生活,正如杜威所说:“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6]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论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时也强调:“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7]这些说明学校在确定道德教育内容时必须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据,引导他们在生活之中,并且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发现来敞开生活的价值世界。纵观高校德育,德育理论的高、大、空,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德育教材由于其形成的特有特点,在内容上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相脱节,而作为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又不能较好地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较好地解决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一味地照本宣科,使学生觉得这些德育知识离他们的实际较远,在自己的生活中“用处”不大,德育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魅力,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甚至全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导致道德挫折,这样的德育自然没有效果可言。道家主张个体由内向外地自然生长,“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 这些思想,对于当今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不无裨益。
4.高校德育立足点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人格的前提下,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道家认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 在人的“缺”、“冲”、“屈”、“拙”、“讷”等种种外部表象之下,往往潜藏着人的“大成”(完美)、“大盈”(充实)、“大直”(刚正)、“大巧”(灵巧)、“大辩”(有辩才)等种种优质存在。从德育的角度看,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内在本性,重视其内在需要,激发其内在思悟,发挥其内在潜能,相信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上具有一定的水准,在教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当“助产婆”的角色,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加强对他们的疏通和引导,正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8]德育工作不是仅靠教师的说教灌输能完成的,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化,老师应给学生一个选择的余地,引导学生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对冲突的价值取向作出自己正确的道德取向,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斗争、取舍,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把握才深刻,在行动上才能自己去履行社会的道德规范。
5.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道家认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1] 这里的“不言之教”不是不教,是指教育者不过多地强迫灌输,训诲教导, 教育者要正确地引导受教者,绝非言说可以奏效, 而是通过自己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体现道德要求,如果教育者能率先履行道德规范,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唤起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就有助于受教者从内心接受和认同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促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将教育内容逐步地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此所谓以德化人。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达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1] 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些德育工作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德性修养不高,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而在台下又与自己讲的道德要求背道而弛,久而久之,学生对其所讲的持怀疑态度,或者是仿效老师的做法,其实,现在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较好,而在同学中却是另一种表现,我觉得很多都是老师在学生中起到了负面影响。
6.高校德育的最终归宿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人们是否认同或在多大程度上认同社会的规范并按社会规范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取决于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道家强调内力是主体, 道家认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 [1]通过 “自正”、“自朴”自化”,达到人性的完善。这一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是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环境,提高、培养学生抗干扰、拒腐蚀的意志和能力,个体通过自我有效的控制摆脱外在的诱惑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学生身边,高校德育也不可能期望手把手地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并使他们终生受用,而是要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一能力可以使其终生受益。反观高校的德育,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智育化,德育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准则的传递,停留在道德知识的宣读和伦理谈话上,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权威。
诚然道家的“道法自然”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一面,但作为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所提倡的从“道”的高度出发,强调尊重个性,顺应客观规律,自然无为等思想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与现代社会德育思想的发展趋向有不少吻合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文选德.道德经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76-281.
[2]张世欣.道德教育之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
[3]董纯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125.
[4]单振涛.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科研与实验,1997,(4).
[5]宋晶.道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实践的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168.
[6]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5.
据记载最早的没骨画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他在建康一乘寺用朱及青绿画凹凸花,传其作《观碑图》亦俱用色彩画成,故历来被视为没骨法的“开创者”。北宋郭若虚所著《图画见闻志》一书。徐崇嗣的一幅花卉作品中有芍药5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画边题“翰林待诏臣黄居采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在敦煌石壁画中,也有这样的画例。这些作品有着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道学思想,即为没有形态之形态。因此,我在陶瓷没骨绘画实践中,将道家的思想和现代西方艺术与没骨陶瓷绘画相结合,特别是在陶瓷山水画上如何将没骨画技法传承与创新,是我近年来研究的课题。
一、将“道法自然”的道家理念融入陶瓷绘画中,追求陶瓷没骨绘画“自然之美”的心灵画道。
道家以“道”为滋生万物本源的思想观点,在历史文化发展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神韵、讲意境、求空灵、至虚极的艺术审美意识主流,其重要的哲学思想和兼容并蓄的深层积淀是整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导向标,亦在不同程度上指导着我们的绘画理念和技法。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派中,梁·张僧繇的重彩山水,宋·梁楷的泼墨人物,清·恽南田的晕染花卉,都曾一度惊世骇俗,但不久就烟消云散了。恽南田的没骨花卉,也只延续了三百年。这是因为当时国画领域是重骨法,一般人只狭隘地理解骨法就是线法,所以对于弃线法的绘画不屑一顾,于是没骨画就被冷淡乃至废弃了。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绘画之本源,没骨画法的废弃等于使中国画丧失了半个领域,而在陶瓷上画没骨画更是少之又少。没骨山水画和人物,自唐代以来流传甚少,我们尚能见到的只有董其昌的《仿唐扬升峒关蒲雪图》、蓝瑛的《白云红树团》、查士标的《张僧繇没骨法》册页、恽寿平的《春山暖翠》、王时敏的《清溪泛艇》、王晖的《柳岸晓风》等。他们的作品都有着“道法自然”之象。
在学习传统的没骨画技法的同时,将道家的“道法自然”理念融会贯通,在深刻理解老庄之道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影响的基础上,使其成为陶瓷没骨绘画的艺术追求。画家要从老庄“自然之道”而演化为追求绘画“自然之美”的心灵画道,是要经过一定的思想认识过程的,那么老庄的“自然之道”又从何而来呢?这就是老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宇宙万物皆产生于一个“道”,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又是宇宙的原动力,也是大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在绘画上理解的“道”乃是所谓画道。这画道不仅仅是在画画,而是通过画寻找自我内心的真理之道。这种绘画不是一般画家所追求的那种现实的境界和具象,而是记录自己求道的心灵历程和心灵美感的自然之美。
遵循“自然之美”的心灵画道,其在瓷板上所创作的没骨山水画,是空灵、虚静、自然、本色的,绝不矫揉造作。我认为,道家思想渗透在陶瓷没骨画绘画中,有着含蓄、随性、自然的本性,其能透过色而见线,透过墨而见骨。
二、将道家思想、西方绘画语言与陶瓷没骨绘画相结合,达到虚静忘我的精神境界。
陶瓷没骨画与道家思想和西方现代艺术相结合,在道家虚静立意基础之上,以西方绘画语言为表现手法,以没骨的绘画形式达到“虚静美”的境界,是向内寻求心灵安静、祥和、达观的品质,这种朦胧意境打破了时空的视觉美,同西方的朦胧美、抽象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从龚贤到黄宾虹、李可染再到周思聪、李魁正、贾又福、田黎明几代优秀艺术家在朦胧体格上做着大胆而有益的拓新,但并没有将没骨画中的“朦胧美”发展到极致,尚有待我们当今的艺术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提高和总结。
在这方面的典范是早年研习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的古典绘画,并深受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影响,创作以人物和风景具象油画为主的赵无极。他在欣赏和品味了许多西方作品之后,内心逐步回归,转向了曾想远离的中华文化和艺术。他发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是那样的深厚。他的绘画风格融会了中西方文化,充分运用西方文化的表现手法,把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国道家思想、美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变得艳丽明亮,画面侧重对空间和光线的追求,蕴含天、地、水、火等种种大自然的要素,气氛越来越平静。与道家的“道法自然“相吻合。到了晚年之后,他的绘画更是炉火纯青,进一步体现了中国道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虚静忘我”的精神境界。赵无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在后来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中,赵无极的绘画被评论界认为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和创造力的完美体现”。在表达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同时,又化入象为外之象,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审美的升华。我从赵无极的画中看到了两种文化融合的范例,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文化内涵,那就是笔墨之间见天地,色彩之中见灵魂。尚塞曾经说过:“人们不须再现自然,而是代表着自然”。我们要用超凡脱俗的虚静之心,在来自大自然泥与火锤炼的陶瓷表面,以没骨画技法表现心中的自然之象。
三、以道家思想为基石,借用西方绘画语言,实现陶瓷没骨绘画“以色代墨”技法的升华。
老子曰:“知白守黑”。其哲学意义很深远。如何把西方的文化艺术和道家思想影响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使其为我所用呢?我认为,首先要善于学习,中国画在过去特重内容,注重道德与文学的内涵与修养,故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所以中国画在传统中,对意义是有目的性的追求。自从受到西洋现代绘画的影响,中国画才逐渐扩大追求的范围,有了建立形式的意义和观念。所谓形式的意义,在15世纪以后许多反传统的画家的作品上,已可见端倪。学习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语言,与把握国画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分寸,将中西方的内容和意义统一,运用没骨画技巧,讲究笔色,以色代墨。还可借鉴写意画的技法,兼收并蓄。如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图》中的石块,芭蕉与牡丹,都用水墨完成,颜色丝毫没有,这种痛快淋漓的水墨画,在术语上惯称为写意画,其画面冷暖变化,形象生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30-01
研究颈肩腰腿痛预防保健治疗十余年,感觉就做了八个字“易筋归一・道法自然”,其中易筋是手段;归一是目的;道法自然是方法。现试着阐述一下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理念,供同道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对之处,请同道指正。
1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基本概念
1.1 易筋归一概念
1.1.1 易 ①变化、变通、改换、脱换之意;②指《易经》三大原则即变易,简易,不易。
1.1.2 筋 广义指全身各脏腑系统;狭义指筋骨、筋膜、经络、经筋等。
1.1.3 归 广义指维持现状或趋于好转,对不同个体需求不同或程度不同;狭义指返回、回到、恢复到”一”的状态。
1.1.4 一 广义指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狭义指脊柱前后看是“一”或左右看是“S曲线”。
1.1.5 易筋 就是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功能和状态,其方法少到无内,多到无穷。
1.1.6 归一 指恢复筋骨筋膜的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追求完美的归一是很难的,而要维持动态的均衡状态: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防止进行性加重。
1.1.7 易筋归一 就是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恢复其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
1.1.8 易筋归一疗法 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使其恢复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的治疗方法。
1.2 道法自然概念
1.2.1 道 ①路,方向,途径;②法则,规律;③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④方法,办法,技术;⑤传道,取道、引导,疏导;⑥《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
1.2.2 法 ①处理事物的手段;②标准、模式、规范,可仿效的;③效法,遵循。
1.2.3 自然 ①天然的,原始的,均衡的,非人为的;②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不勉强的;③人或事物的自由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
1.2.4 道法自然 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读法“道・法・自然”,而非“道法・自然”,其中法字为动词,意为效法,遵循,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大道以自然为纲,遵循其法则。在这里我们理解为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遵循绿色的、天然的、均衡的、非药物的、非创或微创的法则。
1.3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疗法 选择一切绿色的、天然的、均衡的、非药物的、非创或微创法的治疗方法来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使其恢复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的方法。
2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观点 源于《易经》均衡理论和《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对应补偿及系列补偿调节机制。
2.1.1 均衡理论 均衡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很少,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来说也是如此。均衡是动态的,没有静态的。易筋归一中我们强调结构、功能、情志归一,其实就是强调结构、功能、情志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均衡,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均衡也有两种状态,一是正常情况下的均衡,另一种是异常情况下的均衡,医生的角色就是怎样去鉴别这两种均衡并调理之。易筋归一的目的在于归一,但不是盲目的归一,不能脱离了均衡原则。
2.1.2 调节机制 某种原因引发局部疼痛(即原发性疼痛),疼痛引起肌痉挛,肌痉挛破坏了身体的动力性平衡,一组肌肉的痉挛必将引起对应肌肉发生与其相适应的变化,以达到补偿原发部位肌痉挛引起的功能障碍和功能失调,即对应补偿调节。如果原发部位的肌痉挛经过对应补偿调节,仍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和平衡,则又将引起其上方和下方的一系列肌肉进行补偿而再调节,即系列补偿调节[1]。
2.2 学术观点及应用
2.2.1 学术观点
⑴骨正筋柔・气血以流;⑵通则不痛・荣则不痛・正则不痛・顺则不痛・松则不痛・动则不痛[2];⑶筋长一寸・寿延十年;⑷经络畅通・实为大补;⑸无痛一身轻・筋柔百病消;⑹生病起于过用[3];⑺骨错缝・筋出槽;⑻骨错筋硬・全身是病;⑼少林易筋经・少林洗髓经;⑽无他・唯手熟尔(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⑾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2.2.2 观点应用 ⑴⑵⑶⑷⑸强调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⑹⑺⑻强调病因、发病过程及病理状态;⑼强调正确保健养生方法,⑵也是在强调方法,即使之通、使之荣、使之正、使之顺、使之松、使之动[2];⑽⑾强调长期坚持⑵⑼正确保健养生方法就能从⑹⑺⑻病理状态恢复到①②③④⑤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
3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相互关系
3.1 易筋归一 易筋与归一是一对哲学概念,其中易筋为手段,易筋主动主外主调节,强调技法动作,亦称易筋技法;归一为目的,主静主内主均衡,强调功法悟道,亦称归一功法;易筋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进入归一状态;易筋能坚其外,归一能清其内;易筋的方法少到无内,多到无穷,但主要有两类,一是主动易筋,即主动的、充分的、尽力的伸筋拔骨来调节均衡,二是被动易筋,即运用现在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及产品来调节均衡,而归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要求达到身心和谐统一。“易筋归一”强调身心并调,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结构归一,强调调理筋骨,以颈肩腰腿痛为主;二是功能归一,强调调理脏腑,以脊椎相关性疾病为主;三是情志归一,强调调理情志,以心理情感性疾病为主。
3.2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朴素方法论,遵循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法则,强调绿色的、天然的、均衡的、非药物的、非创或微创预防保健康复治疗方法或方案。
3.3 易筋归一与道法自然 易筋归一是理念,是预防保健养生的理论基础,强调结构、功能、情志的均衡;道法自然是实现易筋归一理念所采用的具体方法,遵循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的法则。
4 讨论
现在社会关注最多的就是健康,从电视台的健康讲座到一般的平面媒体报道,其实就是灌输“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今天不保健・明天养医院”的健康价值观。归根结底就是呼吁大家要注重大预防、大保健、大养生、大康复的观念。从事预防保健养生十多年,回过头去看其实大家的目的都很简单,就是要求健康,只是程度上有些区别,不管你有钱没钱,有病的人都想健康,无病的人都想长寿;但是大家采用的手段是五花八门,但结果却有归一性。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预防养生保健理念是我十多年发展中医特色疗法的工作总结,是在《易经》均衡理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对应补偿调节及系列补偿调节机制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常用实用技术,创新的一种全新的预防保健养生理念、产品及疗法,该理念强调回归自然的均衡预防养生保健模式,能缓解现代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难题,其理念具有推广普及价值。理解了易筋归一道法自然预防养生保健理念,用之于人事,便无往不适了。
参考资料:
[1] 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