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国的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7、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2、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1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1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16、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1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19、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20、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2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
2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4、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5、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2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当从昏迷中醒来,海明威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考茨基那双清澈迷人的大眼睛。那一瞬间,他竟然咧开嘴笑了:“我爱你。”这句话里到底有多少爱的成分,海明威自己也不太清楚。她温和地瞪了他一眼,继续帮他清洗伤口。在考茨基的眼里,海明威就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大男孩。
可喜的是,两周以后,海明威就能拄着拐杖在救护站里来回走动了。考茨基打趣他道:“小伙子,你又可以回到家乡与你喜欢的女孩儿跳舞了。”
海明威有些害羞地回答道:“我不喜欢和家乡的女孩儿跳舞,我只希望能和你跳舞。”
如此火热的表白,考茨基岂能不懂,可是她明白,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结果。她比他大了整整8岁,在她眼里,他不过是一个头脑发热的毛头小子。考茨基临时要被调往另一处前线阵地,海明威也接到了调令,马上要回国。因为走得太匆忙,考茨基没来得及与海明威告别,只匆匆忙忙地给他留了一封信。没想到,不久之后的一天下午,海明威竟拄着拐杖出现在她的面前。那一刻,他们彼此都从对方的眼里读出了太多的惊喜。
海明威说:“明天早晨,6点钟的火车,我要回美国了,我在火车站旁的一家旅馆里等你。”
旅馆的小屋很简陋,但把门轻轻一关,那里便成了爱情的天堂。考茨基光着脚丫踩在海明威大大的脚面上,他们紧紧地相拥。海明威的脚步确实有些笨拙,他害羞地说:“我不会跳舞。”考茨基用热烈的吻回应了他:“谁说你不会跳,这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人的华尔兹。”那个夜晚,他们终身难忘。
黎明,站台上,他们依依惜别。一阵长长的鸣笛声过后,列车缓缓启动,海明威从车窗里伸出脑袋,孩子气地向她喊道:“说,你爱我!快说,你爱我!”
考茨基多想大声地回应他说“我爱你”,可是她的眼里溢满了泪水,只是用手紧紧地捂住嘴巴。她怔怔地看着海明威渐渐远去,终于大声地说了一句“我爱你”。她爱他,却不想成为他的羁绊。回国后,海明威一封接着一封给考茨基写信,叮嘱她在意大利要照顾好自己。他绘声绘色地向她描述着他们将来在美国的小家和未来幸福生活的模样…
可他的信却越来越少得到考茨基的回复。在意大利,考茨基有自己的事业;在美国,有一个男人在热烈地追求着她。在事业和爱情面前,她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留下。
远在美国的海明威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考茨基曾经是那么的爱他,可为什么在幸福唾手可得的时候,她却选择了放弃?渐渐地,他的心中对她有了恨意。而在意大利的考茨基又何尝不是越发想念海明威,她发现自己对他的爱已深入骨髓,终于有一天,她急急地收拾好了行装,她要去告诉他,她爱他,再也不退缩了。
然而,现实却同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两人再次相见,恍若隔世,那张曾经热烈又单纯的脸庞,如今已被一层层的沧桑蒙住。面对考茨基热切的眼神,海明威凄凉地说:“再也回不去了,尽管现在的我还是那样渴望拥抱你,可我已经做不到了。”他再也无力向她敞开自己热情的怀抱。考茨基流着泪转身离开了,那三个字再也没有机会说出口。
【关键词】中职;古诗词;兴趣;情感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选入的古诗词年代久远,有着时代的烙印,今人与古人之间横着一道鸿沟。要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对中职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1.通过诵读激发兴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基本上都可以配乐吟唱。要读出古诗词的音韵美,必须注重朗读技巧,将诵读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开始可以听录音或者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学生自主讨论,对难以理解的教师给以点拨,弄清楚整首诗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出诗词节拍,然后让学生按节奏朗读,体会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味。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从中获得艺术享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歌曲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可以配乐而唱,一些歌曲中也采用有名的古诗词为词,如王菲的《天上人间》,配上现代音乐,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我们在学习这些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听听这些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就背下了这些诗词,并乐在其中。
3.通过观摩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是古人有感而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带学生浏览刻有古诗词名句的景点,让学生仔细观摩并评论诗词。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激发兴趣。中职生喜欢参与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多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诗歌,制作成幻灯片,并自行配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音乐伴奏,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是说读诗时要尽量还原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状态,这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情感的重要性。
1.通过爱国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很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国诗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其誓死报国的精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了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了其壮志未酬的情怀……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与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爱国精神,引导学生在诵读这样的诗篇中感受古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也易于接受,这些感人至深的诗作也会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通过表现亲情的诗歌体验情感。亲情是人世间最稳定的感情,是人间的至情。古诗中有很多表现亲情的诗句,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平实的语言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成为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不仅能感染学生情感,还能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3.通过表现友情的诗歌体验情感。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是弥足珍贵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寄托了诗人对挚友的美好祝福与不忍分离的心情。诵读这样的诗篇,学生能感受到古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4.通过歌颂爱情的诗歌体验情感。爱情是古诗词中的永恒主题,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情诗。苏轼的《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等,这都是对真挚爱情的歌颂,是人间真情的自然流露,让人读起来淋漓尽致并深受感染。
5.通过表现人道主义精神的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大量的反映人民疾苦,关心百姓命运的诗篇,如白居易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表现了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体现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姜夔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诵读这样的诗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体验古人的情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职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激发兴趣,体验情感是比较注重的方法,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学习,在体验情感中达到情感共鸣,从而领悟古诗词意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典诗词 文学作品 思政教育 文化底蕴
一、引言
古典诗词是我国劳动人民精神财富的艺术结晶,其中凝结了我国古代文人志士的思想情感,生活阅历和时代特色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对现当代的青年学生有着很重要的人文素质修养和思想觉悟的提升作用。当代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主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文化素质涵养不高,综合素质能力不高,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创新力薄弱,发展后力不足等问题。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的结晶,是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文化奇葩,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和高尚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本文将对古典诗歌的思政教育价值进行分析。
二、充分挖掘古典诗词中人文素质修养的精华
(一)古典诗词对于大学生爱国忧民的教育价值
古代伟大的诗人从楚国的屈原到盛唐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再到风雨漂泊宋王朝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直到晚清时期的秋瑾等,无不用诗词来传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操。他们不仅拥有着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同时也表现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关心,并且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着自己富国强民的人生抱负和理想。
屈原虽然遭到排挤,但是在《离骚》中还是发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情高歌。诗仙李白一个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送孟浩然之广陵》),欣赏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出自《渡荆门送别》)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出自《前出塞九首》)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自己对于关心百姓疾苦和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诗魔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卖炭翁》),“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出自《买花》)表达了自己对于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出自《示儿》),“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出自《诉衷情》)传达出了自己渴望收复河山,一统天下安定的爱国豪情壮志。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出自《满江红》)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一片赤胆之心,“精忠报国”的志愿誓死不变。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出自《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现了自己渴望沙场上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英雄不得志的感慨。
通过以上对这些古典诗词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古典诗词中都包含着一种伟大的爱国之情,诗人词人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关心这里的劳苦人民,关心自己国家的前途,个人的生死荣辱一切都服从于国家民族的利益,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完整,用自己那才华横溢的生命之笔为大家谱写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捍卫国家,维护祖国统一的壮丽诗篇。每每读到这些士气高昂的诗篇,总是让人热血澎湃,浩然正气油然而生,大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够时刻树立维护国家完整和领土不可侵犯的思政意识。
(二)古典诗词对大学生正确友情观和爱情观的影响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形成了游子思乡,戍边思乡和思妇盼归的感情主线,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友谊也是慰藉寂寞人生的灵丹妙药。在古代众多的诗词中,文人骚客从不同的角度对友情进行了千奇百怪的描写: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描写的是纯真的友情,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的是朋友间的分别鼓励之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的是对友人远行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朋友的期望叮嘱之情,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朋友之间无法言说的难兄难弟之情。在古典诗歌中,友情最为感人,但是亲情也不逊色。
《游子吟》中孟郊为我们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华民族的养儿不记回报的伟大母爱向我们展露得淋漓尽致,使多少人为之动容。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为我们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不论身在何方,团圆节里都割舍不断对家人兄弟的那份牵挂之情,一直被后人所传诵。在《江城子》一词中,苏轼深情地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直接表达出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生死别离后的内心凄苦,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通过对这些古典诗词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友情和爱情的珍贵性,是大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人世间真情的可贵,爱情的美好,以及那种使人内心欢悦的内心体验过程,从而正视大学阶段的恋情,自觉处理好感情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健康成长。
(三)古典诗词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古典诗词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分析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诗人,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自立自强的人格。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但是诗人有着健康的心理品质。他曾感慨道:“欲上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抒发的是对于仕途不顺的内心抱怨和愤懑,但当求职得成的时候,他又说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和豪爽,但在政治上失意不得志的时候又充满自信地感慨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对自己的认可和前途的期望之情;忧愁苦闷的时候又说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通过诗歌来排遣自己内心的忧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学习诗人那种豁达的性格,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结语
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古典诗词中包含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情怀,维护祖国完整的教育精神,也有着培养正确的友情观和爱情观的教育,同时也有对健康心理塑造的诗文,大学生通过对古典诗词的有益阅读,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正确的友情观和爱情观,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人文素质涵养。
参考文献:
[1]鲁金波.治国诗词殷鉴[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一、古典诗词是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理解古诗词活动中,首先要了解“文化背景”。这就是不仅要了解诗人的文化常识,而且要了解作者所写事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1. 了解诗人
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1]因而在创作中也就形成的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这些独具风格的诗歌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于是,鉴赏古诗词时可以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作品主要风格来进行。比如,王维不仅诗作得好,而且也很精通书画和音乐,因此,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从而因山水田园诗出名。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一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2. 了解诗的创作背景
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一是要依赖于对作家的熟悉,二是要依赖于诗词前的序言,三是要依赖于诗词语句所透露的信息,四是要依赖于诗词后的注释。注释也叫隐含信息,往往为我们所忽略。其次,和历代“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学生们懂得“天下为公”的理念;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可以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成为先贤的知己;知道唐宋元明各朝代,了解了历史变迁;体会蜀道之难,泰山之险,初步学习地理知识;感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触辩证法常识。
二、儒家道家禅宗是古诗词的文化底蕴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和主干,不少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在于儒家文化。最突出的典型是“诗圣”杜甫的作品。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始终以严肃、悲悯的心情注视和关心着社会,尤其是他晚年的诗作,更体现出强烈的对社会政治、对苦难人生的无尽感慨。如杜诗中的典范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他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道家文化以“道”为本体,道家从“道”出发,从自然本体出发,强调“天人合一”,以天为主,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归自然。陶渊明的诗篇《归园田居》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思想,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陶渊明诗歌如《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晚唐后期,参禅悟道被作为古诗词创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以禅喻诗,诗禅结合,在诗词中表现禅趣是文人共同的审美爱好。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等都是为历代所推重的深得禅理禅趣的名句。
在古诗词理解中,了解儒家道家禅宗相关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古诗词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文化爱国与文化乡愁的高尚情感培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2]。初中古诗教学应该在落实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词蕴涵的文化氛围之中。初中古诗词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
1. 文化爱国
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内涵,它表现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进取、敢于奉献的乐观精神。例如,文天祥生活在南宋即将灭亡的时代,元军大量入侵,文天祥誓死都不向元军投降,在《过零丁洋》中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达自己对山河沦丧的悲痛之情。不少作者留下了浸透着爱国之情的诗词作品,成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2. 文化乡愁
古代诗人因为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常会背井离乡,到外地发展。因交通不便,他们一离家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马致远古典诗《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表现漂泊在外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的千古佳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它的不朽之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这种饱含哲理的语句是更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理解。
总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诗词中的真、善、美弘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懂得摈弃假、丑、恶。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更为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诗词对中学生的意义:
首先,诗词继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对有生命力的爱国诗词的传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诗以言志,从历代的边塞诗和军旅诗中,可以看到,历代许许多多民族英雄为抗击外侵,抛头颅,洒热血,因之而彪炳史册,万古流芳。太息掩涕哀民多艰的赤子之情,不过江东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之志,血溅轩辕的浩然之气,不杀洋人不还的铮铮风骨,这些诗词佐证了历史。从这些诗词中,学生得以汲取民族精华,传承文化瑰宝,这些诗词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沃土。
其次,诗词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继央视的汉字英雄听写大会之后,河北卫视推出了中华好诗词,真的为之眼前一亮,很多高校大学生踊跃参加,甚至当场诵读自己的诗词作品。其中所蕴涵的古韵之香、古典之美,真的非一般学生所能写出,小作者气质之沉稳、举止之优雅,赢得了两位大学士的高度评价。中南大学教授杨雨老师说,诗词是她最好的美容品,徜徉诗海词河,暗香浮动,流连忘返,心情舒泰,豪迈奔放也好,婉约柔情也罢,都是一种心灵的舒缓与释放,一种精神的对接和交融,所以作家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而诗词恰恰给了学生最直接的心性和精神的享受,忘我而独领之韵。汗青留丹心,冰心在玉壶,渠清为活水,每一首诗都可以给学生不同的感悟与享受。多读多背诗词,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诗词是历史文化千淘万漉的精华所在。
我的父亲向来以文自负,是个可以背诵大量诗词的人,为了给我营造气氛,天天在家吟经诵典,起初我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在潜移墨化之中,我也对诗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时间长了,我也能背诵很多,有时候,爸爸故意背错一句,我听到了,会立即指出,并为自己能指出爸爸的错误而自豪,从而更加喜欢诗词。在我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打上了深深的诗词烙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深深地理解了母爱,幼小时就有了用“寸草心”报答父母“三春晖”的信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我知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会留下终生遗憾!“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使我深感光阴易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懂得珍惜时间。
诗词让我明白友谊的重要,“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着友情的纯洁和伟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饱含着对朋友的祝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有着和朋友“千里共禅娟”的幸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游子对亲人的倾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诗人对回故乡的期盼;在外漂泊了好多年,终于可以回家时,连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也会“漫卷诗书喜欲狂”。
在诗词中也不乏一些爱国的篇章,满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岳飞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到死也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爱国诗人陆游也只好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安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诗词还可以陶冶情操,每每背起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都有饮马长江边,看那涛涛江水,体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气,每每读到“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自己也仿佛身处月缺花残的小院,为春的匆匆离去黯然泪下。
【关键词】诗词 鉴赏 教育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97—01
一 现代文盲的增多呼唤诗词鉴赏教育
最近一段时期,“杜甫很忙”,一会儿“袒胸露背”地跳着迪斯科,哼唱着《最炫民族风》活跃在网络上,一会儿扛着各色大旗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各色广告上……诗圣杜甫情何以堪?孩子们在哈哈大笑之余是否心中还有那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和那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人民能安居乐业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一首首慷慨悲歌!然而,我们的孩子却逐渐遗忘了这些志士仁人,这样的教育如何能让普通学生理解诗词理解诗人呢?
在当下守住语文教学这块阵地,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来进行诗词鉴赏教育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使之受到震撼,并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必须从民族自身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丢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放弃了生存的根本。
二 古代诗词是智慧的象征,需要我们将这些珍宝找寻
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破土而出以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长久地弥漫大地。今天,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品味古诗词,进而来感悟和体会古诗词,从陶渊明身上学习做人的豁达,从文天祥身上学习爱国的热情,从范仲淹身上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等。
诗歌充满了作者的智慧和灵气,整体感知诗词,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存,展开想象,这样,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读诗还要开动脑筋,对诗中的景物描写、情感交流、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主旨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感悟和体味,形成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三 诗词带有社会性,诗词是不同人生的反映
诗词作者个人的情趣爱好与价值取向造成了诗词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中国的诗词作者灿若星汉,才人辈出。但是,即便是伟大诗人,如李白、杜甫,除了吟咏大好河山、讴歌平民百姓、赞美英雄豪杰、铺陈美善真情,也有拍马帝王将相、自怨自艾、哀伤悲叹的不良情趣。事实上,每一个诗词作者的作品,都是良莠互现,糟粕与精华并存的。
诗词作品的综合手段应用造成了诗词作品的鉴赏困难。在诗词作品中,文字短小精悍,但是文学手段应用复杂,广泛应用了比兴、拟人、暗喻等技巧,这都使得诗词的思想表现难以琢磨。比如,著名的诗人李商隐,更是以语言空灵、华丽见长,繁复的词语之下,暗藏玄机。这样的特征尤其让鉴赏者需要注意识别。再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语双关,令赏析之人需细心去品味作者的复杂心情。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的存在,我们才需要认识到诗词作品并不是一汪清澈的泉水,可以直接端到初中学生的面前。
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显然也不同于成人。作品的种种不足不太能够被初中学生一一辨别。因此,在目前的诗词教育中,超出初中学生接受能力的诗词作品影响了初中学生的成长。“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的作品,显然是表露出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精神,但是,文字描写的暴力性则会让不具备辨别能力的低幼读者造成困扰。温庭筠的词多是描述成人间的儿女情长,更是让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无所适从。
四 诗词鉴赏教育要区分初中生不同的个性心理阶段
初中学生进入少年期后,学习内容得到深化,知识经验变得更多,他们在认识、情绪、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上,呈现出以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独立焦虑期。初中学生渴望独立的心理与现实依赖之间产生了矛盾。在此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迅速,产生的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成人感”,不愿意父母还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对待,也不愿再受到小孩子般特殊的照顾。因此,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出现了摆脱父母照顾的“心理上的断乳”过程,即要进入独立发展的过程。
第二,心理拓展期。一到初中阶段,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了,但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却会掩盖住,实际上仍然还是天真、单纯的,甚至是幼稚的。不愿意向父母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变得愈加内向、闭锁起来。这是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之间的矛盾。
(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广东揭阳522000)
摘要:古典诗词以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飘渺的想象徜徉于青少年的情感世界之中。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树立生命意识,激发爱国热情,陶j台人格性灵。
关键词 :中职学校;古典诗词;道德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87-03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毛苌《毛诗序》)
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魂。它是中国人心灵特质、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艺术投射,一切人生的温柔与忧伤、慷慨与悲凉都凝聚或弥散在这美妙的情感中。漫游于古典诗词的海洋,徜徉于美不胜收、或浓或淡、或沉郁或飘逸的意境中,我们会发现某种自然物总是成为某种特定类型的情感、人格、意志的象征物、投射物。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经过数千年沉积下来的精髓。古诗词之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诗歌长河中熠熠生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表现了人类永恒的主题——情。诗歌本质上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诗人用“诗”这一特定形式来作为内心情感的载体,从而一吐为快。“诗言志。”(《尚书·尧典》)“诗缘情而绮靡。”(晋·陆机《文赋》)这些论述都精当地阐明了诗歌的本质就是抒发感情。所以,大凡优秀的诗篇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学习优秀的古诗文,不仅能让学生积累国粹语言,又能使学生受到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教育。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古典诗词是一种充满灵性的艺术,包含着丰富的情感。选人教材的诗歌,大多属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所具有的情感性和审美性,适合培养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
中职生的年龄阶段处于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教育应重视这一特殊关键时期。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血亲关系,在促进道德的形成上有天然的优势,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加强中职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古典诗词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成长史、发展史、心灵史。整个古典诗词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史,呈现出古代文人墨客独特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
因此,加强诗词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态度体验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借助凝练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抒写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可以依托的思想和情感的教育。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传下来的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真挚的情感会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它能以其优美凝练的诗句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中职学校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情感培养的实施
(一)树立生命意识,感悟生命意义,珍惜生存价值
在古诗词中,不乏作者自杀或作品人物自杀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讲述背景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未能正确导向,势必使学生在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时产生迷惑甚至错误的思想。所以,教师尤其要注意对自杀这一行为的正确理解和引导。从我国第一个自杀的词人屈原算起,很多文人骚客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惜以死抗争,这与“士可杀不可辱”的儒家文化心理有很大关系。而文学作品中自杀的人物则是文人笔下塑造的典型。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甚至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为了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选择以血的代价来换取人们的觉醒。教师在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的同时,不能忽视让学生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他们为什么自杀,这都是一种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思想,是一种懦夫的行为。尽管有些文人的作品令后人瞩目,但他们对生命的肆意虐灭却遭到人们的鄙视。我们更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知道.古今中外更多的作家在困难面前从未想过放弃,他们选择了用坚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从而闪烁出生命的光辉。如丈夫在战乱中病死、自己流离失所的女词人李清照:家破人亡、穷困潦倒的曹雪芹:因“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的苏轼:被施以宫刑、忍辱负重的司马迁等。这些文人都遭受了人生的挫折,却愈挫愈勇,最终用手中的笔和生命之心谱写了人生最强的音符。
生命是一种过程的体验,在这种过程中展示生命多彩的一面。多种的生命形态,多种的生命体验,需要生命智慧来融合表达。生命意识是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生命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现代社会在各种压力的影响下,教育工作有时也会偏离人性主题,应利用古典诗词体现古人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珍惜,对中职生实施生命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古人对话,与时代对话,与生命对话,反思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使学生形成丰富而舒展的个性,正直而刚健的人格,形成独立、自由的价值主体,尊重人的生命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生命价值有乐观的态度,充满博爱的精神。
(二)激发爱国热情,抒发民族自豪,增强社会责任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我们用心体会就会被其无限魅力所吸引,情感受到无限感染和激发,心灵受到涤荡和震撼。只有真实情感才能感动人。比如,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无不心灵震撼,动情动颜!诗人面临生存绝境,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只要“天下寒士”得以要居庇护,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这种舍己忘私、关心他人安危的仁爱之心、博怀,不仅令利己者汗颜,更是对当今学生的精神哺育。《庄子·渔父》中早就说过:“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教师自己真正为此而动情,才能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丝丝缕缕牵动学生的情怀。
另外,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中激烈的感情是对祖国灾难的担忧,是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为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来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诗中洋溢的爱国热情必会感染到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的豪情壮志、气吞山河的佳句,在教学中都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激励他们不断磨砺自己,启航、直济沧海。
(三)陶冶人格性灵,体悟道德意境
我国的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在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生的某种“情趣”、“神韵”。这就是诗词的意境美。诗的美,集中体现在意境中,意境是诗词的内核。一方面,它是作家的虚构,实际并不存在,有着虚幻性:另一方面,它能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意境中总弥漫着某种情感。其实“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而意境也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我国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意象,并赋予它们一些固定的意义。
如“露”就是一个在古典诗词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在具体的诗境中大都是表示对人生短促的慨叹。如“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诗十九首》);“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这“露”蕴含着几多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凉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叹息。又如“鸥鸟”原型,在具体的诗境中常是孤独、自由人格的象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鸥鸟的独来独去、飘忽天地之间的特性与诗人心灵深处的孤高、傲岸、寂寞以及对人格自由独立的向往和心灵流浪构成深刻的心理对位效应。
其实,意象的传统审美习惯还有很多。例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鹧鸪——思乡,凄清;东篱——出尘脱俗之境;——高洁品质等等。诗歌中的意象寄寓了丰富的历史与诗人个人的文化内涵,是鉴赏诗歌的重要突破口。
对于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学生来讲,把握诗中的意象,从而体会意象中所寄寓的情感是学习古诗的重要目标。如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笔淋漓,写绝了登高所见之秋景,“无边”,写出林木的广漠,见出秋色的萧瑟:“萧萧”,形容风吹叶落的响声,见出树叶飘落的情景。“不尽”,写出长江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江水汹涌翻腾的气势。让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用心的去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诗中表现的种种意象音韵悠长,壮阔雄浑,造成一种天下皆秋的苍茫辽远的艺术境界。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在这两句诗中充分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蕴。
所以,面对古诗词营造美丽动人的情感世界,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情感教学用诗意的情怀、诗意的语言来触动学生的情弦,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真正体会情感的伟大和崇高,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就会使他们的品德、情感、理想和信念得到升华。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