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硕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与内在合法性危机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2.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根源是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首先,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多样,跨专业的多,教育专业的少,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其次,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年龄差异大,从20岁到30多岁不等;再次,学生来源性质不同,应届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同在,公费生、自费生、定向生和委培生共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有想直接就业的,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正是这种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3.教育功能的弱化。多元化的需求必然要求有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目前具有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的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学生多元化需求产生矛盾,从而使教育功能弱化。
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现实回归
(一)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面对“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以及培养功能的弱化现象,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应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首先,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次,从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多数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属于以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最后,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成人教育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多来自成人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与学生事务部门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应用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坚持“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外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合法性。在成人教育学初建时期,培养一部分硕士层次的学术人才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成人教育学博士层次教育已有一定规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是博士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成人教育学硕士层次的培养就理应回归其应用性的学科性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二)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多元化和开放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实现培养的多元化,就必须实行培养的开放,而培养的开放则会保证和促进培养的多元化。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成人教育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和多元。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应以培养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方法。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以教育类为主,没有真正走出教育的视域,也没有真正走进成人教育的城堡;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较小,课程学习上表现出相对的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这与成人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很不协调。因此,应该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应用能力。一是要做到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适当减少教育类课程数量,增加非教育类课程比例同时鼓励学生到其它学院或学校选修其它学科门类课程。为了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可以采取灵活的学分计算方法。二是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模块设置,以增强课程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
2.坚持培养模式、方法的开放与多元。对于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应用能力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能力,这里的成人教育问题不仅指成人教育管理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一切问题都来源于管理和研究的实践与对实践的思考,正如杨振宁所说“科学研究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面对原始的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是别人的猜想”。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让学生真正深入管理和理论研究的实践,直面原始问题,增强其对现实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整合、开放设置的基础上,实现培养过程的开放,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第一,坚持分类培养,多元指导。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的培养模式与协作式培养模式相结合。第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方法。“请进来”是指积极聘请校外甚至是国外的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管理者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术讲座,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合作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走出去”是指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校内或院内培养,可以积极走出学院,与不同学院合作培养;要敢于和善于走出校园,与其它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尤其是成人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见习,进行联合培养。只有实行开放教育,学生才能深入实际、直面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应用能力,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姚远峰.成人教育学发展的代价研究[J].成人教育,2007(2):36—37.
[2]王永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05—04—05.
[3]王永斌.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J].江苏高教,2007(4):21.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就业对策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从独立到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20几年,但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1987年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2007年,已增至49个。[1]
截止到2006年,我国每年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约180人,历届毕业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在就业激烈的大背景下,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据2007年的一份就业调查显示,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较难,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9届职业技术教育学毕业生为例,24名同学普遍认为工作尤其难找,竞争激烈,要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一情况在其它院校中也较为常见。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以及严格的职业准入要求:首先,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尤其是招收研究生层次人才时,都会提出“只限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的要求,而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就业中这种现象也存在。在此专业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严格的性别限制使得许多毕业生在工作面前无能为力,遭到拒绝。其次,在生源方面,由于此专业的研究生多是文科功底学生跨专业报考,之前专业与职业教育联系较少,所以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显得捉襟见肘,在应聘时鲜有显著优势。再次,用人单位诸如“政治身份必须为党员”、“本科毕业学校必须为211工程院校”的要求将一批优秀学生拒之门外。
(二)毕业生质量下降及就业意愿的集中:在传统高校培养机制的影响下,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削弱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学毕业生选择沿海、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事业单位以及知名企业,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小企业则被排除在就业意向之外,择业观念的局限性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了缓解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解决人才供需失衡,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合理制定招生规模,不应一味追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而盲目扩招。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提供优越待遇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以及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就业,支持全国职教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要完善培养机制:首先,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综合考虑师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招生人数,力求做到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最佳搭配。同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遴选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教授相关课程,积极引进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或者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人才。其次,在生源方面,应出台政策鼓励有工程学科基础以及职业院校出身的考生前来报考,以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特点。再次,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其课程设计的逻辑核心应当是工作实践,我们应当从工作结构而不是学科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即转向“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重构职业教育课程框架。把学生职业实践置于课程的中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职业实践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2]
(三)高校改变就业指导不力的现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在指导内容方面要增加因人而异的内容,针对该专业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关就业指导。第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和实习岗位,以培养学生的相关工作能力。第三,不仅要进行就业指导,还要进行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增加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为此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创业案例分析、创业理论分析等,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便利。
(四)个人积极调整就业观念:首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当今社需求和就业形势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要摆着“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原则找工作。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合理调整就业意愿。在就业方向上,转变非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事业单位不就业的高姿态,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可将目光转向广大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适合的岗位上行为职业教育作出相应贡献。
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大多数该专业学生本科所学专业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相脱节,在校期间,研究生务必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学术水平。也可以寻找实习机会,在具体的岗位上锻炼未来职业所需的能力,以增强自己的含金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提高外语、计算机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明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基本认识与策略选择,200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报告.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就业对策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从独立到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20几年,但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1987年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2007年,已增至49个。[1]
截止到2006年,我国每年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约180人,历届毕业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在就业激烈的大背景下,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据2007年的一份就业调查显示,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较难,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9届职业技术教育学毕业生为例,24名同学普遍认为工作尤其难找,竞争激烈,要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一情况在其它院校中也较为常见。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以及严格的职业准入要求:首先,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尤其是招收研究生层次人才时,都会提出“只限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的要求,而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就业中这种现象也存在。在此专业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严格的性别限制使得许多毕业生在工作面前无能为力,遭到拒绝。其次,在生源方面,由于此专业的研究生多是文科功底学生跨专业报考,之前专业与职业教育联系较少,所以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显得捉襟见肘,在应聘时鲜有显著优势。再次,用人单位诸如“政治身份必须为党员”、“本科毕业学校必须为211工程院校”的要求将一批优秀学生拒之门外。
(二)毕业生质量下降及就业意愿的集中:在传统高校培养机制的影响下,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削弱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学毕业生选择沿海、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事业单位以及知名企业,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小企业则被排除在就业意向之外,择业观念的局限性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了缓解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解决人才供需失衡,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合理制定招生规模,不应一味追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而盲目扩招。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提供优越待遇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以及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就业,支持全国职教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要完善培养机制:首先,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综合考虑师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招生人数,力求做到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最佳搭配。同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遴选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教授相关课程,积极引进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或者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人才。其次,在生源方面,应出台政策鼓励有工程学科基础以及职业院校出身的考生前来报考,以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特点。再次,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其课程设计的逻辑核心应当是工作实践,我们应当从工作结构而不是学科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即转向“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重构职业教育课程框架。把学生职业实践置于课程的中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职业实践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2]
(三)高校改变就业指导不力的现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在指导内容方面要增加因人而异的内容,针对该专业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关就业指导。第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和实习岗位,以培养学生的相关工作能力。第三,不仅要进行就业指导,还要进行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增加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为此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创业案例分析、创业理论分析等,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便利。
(四)个人积极调整就业观念:首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当今社需求和就业形势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要摆着“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原则找工作。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合理调整就业意愿。在就业方向上,转变非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事业单位不就业的高姿态,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可将目光转向广大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适合的岗位上行为职业教育作出相应贡献。
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大多数该专业学生本科所学专业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相脱节,在校期间,研究生务必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学术水平。也可以寻找实习机会,在具体的岗位上锻炼未来职业所需的能力,以增强自己的含金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提高外语、计算机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艺术硕士教育 调查问卷 课程设置 学生反馈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是在教育部批准艺术硕士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教育初始时期,试图通过对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状况在教学、学习以及课外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得到量化分析结果的跨学科研究课题。采用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体系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状况的主观意见反馈做第一手资料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数据收集和分析目的是除了常规的理论研究之外,规范和改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微观体系,从量化的参数分析结果研究该体系是否能够达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艺术硕士教育目标的要求;研究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元素如何对教育成果产生影响;研究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教师和学生在通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学习和教学之后,对整个艺术硕士教育直观的综合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调查问卷的背景
此次学生跟踪调查问卷是接续第一次调查问卷的思路,针对第一次问卷的分析结果和倾向性结论设计而成。学生是艺术硕士教育的受体,针对教育的主观感受能够最直接地反映浅表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切入点。这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依据项目立项的研究意图,多方面地触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学校教学和学习方面相关问题的想法和态度。综合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其他数据采集的分析结果,完成一个初步的、基于实际接触得到的数据分析报告,同时为建立进一步分析课程设置数学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在2014年。调查的目的是,直接了解学生经过音乐演奏专业硕士课程学习之后,对教学体系中的具体问题的直观感受和评价。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2012年入学的音乐表演专业(包括钢琴、声乐和器乐演奏等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问卷制作的封闭式问题对调查对象完全一致、分析归纳数据简单准确,与项目最终的目的比较吻合。这次问卷发放的范围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39所院校。
第二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39所院校中的钢琴和声乐专业的艺术硕士学生。调查问卷共发放了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占97.5%。
二、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一共分为十个问题。前五个问题涉及学习的感受和收获。第一个问题即“艺术硕士阶段学习与本科阶段学习的最大差异”,从“课程深度、考试要求、学习目的性、没有差异”等方面了解学生从本科到硕士阶段对学习差异的综合感受。这是一个多选题。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试图得到经过两年学习的学生对艺术硕士专业课程的直观反映。四个选题的设置也是通过一个先期阶段调查之后得到具有比较典型问题的回答。再次在问卷中设置,是想进一步确认这些问题存在的普遍性。
第二个问题也是一道多选题,即“你认为表演能力的提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A技术技巧、B作品理解、C创造发挥空间、D稳定心理素质、E音乐会项目设计”。这个问题是针对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那一个方面而设。尽管最终的考核形式会以演奏和论文的方式,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收获会有侧重。这些问题能够反映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三个问题即“毕业音乐会能否全面反映艺术硕士学习的真实收获?A全面反映了学习成果、B需要论文的理论补充、C部分反映、D差距很大”。毕业音乐会是音乐专业表演专业艺术硕士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演奏技艺的最终呈现方式。各个院系艺术硕士教育对表演实践和理论学习各有侧重。这个问题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如何看待毕业音乐会的考核效果。
第四个问题即“专业理论课对表演的帮助在哪几方面?A 更容易理解作品、B 使表演更趋理性、C 更容易记忆作品的演奏要点、D与提升表演水平关系不大、E 更好地把握作品整体结构”。这个多选题涉及到了目前表演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与表演实践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先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对于理论课与实践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做过理论上的分析。该问题是想得到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五个问题即“专业(实践)课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尖锐直接的问题。同第一个问题类似,是一个能够从数据上得出直接结论的问题。有的时候简单直接的感受更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直逼问题的实质。
后五个问题则侧重了解课程设置的几个特定内容。第六个问题,“选修课的必要性”。选修课是一个充分体现教学理念特点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一个衡量指标,也充分体现了各个学校在教学方面的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的配置。第七个问题,“列出对自己能力提高影响最大的三门课程”。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范围做比对。设置的目的是试图证明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分类。是否存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教师与学生之间等各种分类关系在学生中的影响。第八个问题,“你认为毕业论文的作用:A 音乐会作品的文字阐释、B表演技能提高的理论阐释、C 艺术硕士学习的全面总结、D与专业表演关系不大”。毕业论文是表演艺术硕士衡量毕业学习成果考核毕业成绩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原来理论硕士学位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地位可能具有了新的位置。这个问题是艺术硕士教育从尝试到成熟过程的一个标志。特别有意义的是毕业论文与毕业音乐会之间的关系。第九个问题,“艺术硕士学习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哪几方面?A提高音乐表演技能、B事业进步的阶梯、C就业的需要、D走一步算一步”。这是一个单选题,目的是考察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的前瞻性判断,同时,考查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第十个问题,“简短一句话,说一说艺术硕士学习的感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往往最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套用前一题的四个选项。也就是,回答问题的性质基本上可以用第九题概括艺术硕士学习必要性的具体体现来归纳。
三、调查问卷数据简析
“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与“考试要求”占回答比例最多的两个选项。这说明艺术硕士阶段学习的方向性更强,动力更加明确。课程深度差异的比例并不占优势。当然,这与问卷没有做学校之间差异性区别有关系。
第二题中“创造发挥空间”和“稳定心理素质”这两项比较少。“技术技巧”的提高占有绝对多数。这说明我们大多数被试学校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基本上给予了正面的肯定,那就是提高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作品理解”和“音乐会项目设计”这两项的衡量标准一个是思考方式和处理方式的改变,一个是处理大型项目的筹划能力。从这方面能够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素质的正面影响和学习能力的细节方面的注重是值得肯定的。第三个问题,毕业音乐会在艺术硕士学习中,既是一个学业上考查技术技巧的方式,又是一个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时刻。同时各个培养院校对毕业音乐会的认识也存在差异。A和C项近70%的学生给予了毕业音乐会的正面肯定。B项其实是我们认为毕业音乐会在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硕士学业中的真实功能,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更侧重后者的地位。可以看出给予这项认可的人数只有20%,甚至还有相当部分回答认为毕业音乐会并不能如实反映学习的成果。
在涉及到作品分析、表演控制、音乐演奏记忆和作品整体结构把握等学习的四个方面。回答基本上肯定了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有近40%的人给予了负面的回答。理论课与表演艺术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还有进一步密切和完善的空间。对选修课的正面肯定其实是对表演专业个性化教学的一种期待。
毕业论文的要求曾经是艺术硕士学习要求中的热点问题。从问题的回答来看,对于毕业音乐会的认识的回答比例比较吻合。毕业论文与毕业音乐会之间的关系的确是教学和学习两方面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回答第八题时,大约有超过50%的学生都将此作为了多选题,也就是选择了两个以上选项做勾选。这一方面说明当时设计问题的时候不够严密,同时也说明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事业选择的压力。设计此题的意图,是想将学习的动机进行各个层次上的剥离,试图在新的就业和事业升级的形势背景下,考查学生学习的动机。
最后一题的回答结果:A 项占36%的回答认为艺术硕士的学习提高了音乐表演技能;B项 87%的回答涉及了事业进一步发展;C 项80%左右的回答涉及了就业;D项几乎没有回复。四个方面的回答比例恰好能够佐证上一个问题的空缺。
这个科研项目立项初期的计划,就是对所有采集的数据做初步的归类整理、归纳和浅层次上的分析,不做结论性的结语。这份学生调查问卷的初步数据统计,比较明确地说明了经过一个周期学习的学生对当前表演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直接想法。这些多样的想法和态度已经顺着问卷设计者的思路归拢成为一组组目的性和方向性明晰的数据,为建立数学模型做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些可靠的依据。
(注: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编号:008-105564GK196)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1(6).
[2]李占秀.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2(6).
(1、3.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117;2.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目的是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它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学术型学位有着明显区别。文章从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学习内容、学位论文撰写三个方面对教育硕士的实践性特质进行了分析,指出提升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教育硕士的职业性特征是其实践性特质的核心。
关键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性;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01—0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6年设置的,目的是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变化,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招生学科、专业基本涵盖了基础教育的全部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体系和培养模式已经形成。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梳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获取硕士学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三种学习方式、三种招收对象(见表1),虽然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但培养目标和重要性是一致的。
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扩大、招生对象范围以及专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有的培养单位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划等号,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论文开题及答辩等环节上均无明显差别。对于教育硕士而言,着重提升其教育实践能力,突出其教育的职业性特征非常重要。所以,有必要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在培养过程中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其本质特点。
二、教育硕士的实践性特质
教育硕士的实践性特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即在教育硕士培养的各环节中,体现出与基础教育紧密相连的特征;二是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环节。具体如下:
(一)培养目标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首先,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为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育硕士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实践。所以,实践性特点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始终,这也是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的核心所在。
其次,培养目标中的“专业实践为导向”体现为: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教育硕士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它在学位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与教育学硕士学位有明显的不同”。教育学硕士属于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的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为主,但更强调的是教育实践。
最后,培养目标中的“专业实践为导向”还体现为:不同类别的教育硕士其专业实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三种学习方式、三种招收对象(见表1),但培养目标和重要性是一致的。因此,要细化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上,依据不同类别教育硕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要加强其实践性锻炼,提高教师教育的技能;对于在职教育硕士,要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服务于教育实践;对于师范生教育硕士,则应加强网络学习中的监督和考核,注重假期面授的实效性。
(二)课程学习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硕士所有课程的设置均要与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相连,要突出实践性,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的设计要突出课程学习中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运用。
以某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为例:
教育硕士的课程以模块方式呈现,共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总学分至少为34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为6门(12个学分左右),分别为:政治理论、外国语、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教育的社会学基础、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专题。
专业必修课为4门(10个学分左右),其中有3门课程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进行设置;一门课程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自主设置。
选修课程的学分不少于6个学分。选修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所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基本是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而设定的,如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方面的内容、中小学班级管理方面的内容等;专业选修课程由各专业自主设置,但不得少于两门课程、4个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模块为6个学分左右,主要以“档案袋”的方式呈现,包含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教育见习、实习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体会与收获。
(三)学位论文凸显实践性
1.论文选题要有实践价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要源于教育硕士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工作,并且在研究学科和研究方向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论文选题要来源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论文写作要与实际结合。论文撰写要在大量占有充分详实的文献资料,或实地调查访谈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过程中要着重体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案例,体现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成果。论文的撰写时间应不少于8个月。
3.论文答辩要体现实践特色。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可采用答辩会、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可以将论文答辩与观摩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将论文答辩与研究的课题相结合,多种方式,灵活体现,突出其实践性特色。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Z].2010,5.
[2]董盛.教育硕士:历经十年招生体系形成[N].中国教育报,2007,11,09.
[3]杨秀莲.网络环境下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以D大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为个案[J].电化教育研究,2012(9).
何莹(1991-)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教育学硕士,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摘 要:《师说》、《进学解》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的经典作品,两篇文章作为姐妹篇,内容充实、与古为新,蕴藏深厚文学研究价值的同时,更对语文教育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文章主要从新时期语文教育研究的角度,分析韩愈的这两篇经典文章,对于中国语文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师说;进学解;语文教育
对语文教育内容的启示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作者在《师说》中强调了“传其道”的重要作用,虽然作者所说之“道”与我们今天的“道”有很大差距,这与时代的变迁有关,但这与我们如今继承发扬语文学习中学习文字所蕴含的道理并不矛盾。此外,所谓“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绝对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连“句读”都不懂,更加不可能顺应时代潮流,语文教师应该将学生从小抓起,识其“句读”,我们的学生将来才能“明其道”。
《进学解》说到“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这段话是说《周诰》、《殷盘》文字艰涩,不易读懂,《春秋》的褒贬严明谨慎,《左传》释经,浮夸虚大,《易》的变化很奇但有法则,《诗》的义理很正,词句华丽。到了《庄子》、《离骚》、《史记》、《汉书》所记,扬雄和司马相如的曲调虽然不同,但工力却是相等的。如果能够掌握这些文章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韩愈在评价如何学习这些著作的时候,更是在告诉学生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儒家经典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对我们,尤其是接受高等语文教育的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对于语文教育目的的启示
《师说》提到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这从一方面说明学生受教育的目的是明其“道”、胸中无“惑”。语文的“道”既包含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包含我们对于文字内涵理解赏析的能力。“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专长都各不相同,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语文能力方面的特长,但是必须要有正常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教育需要在语文方面有专门特长的人来教导,然后培养出能够学会“语文”的人。
《进学解》第三段“夫大木为,细木为桷”,即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那么语文教育的目的自然具有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各种学科教育理应各司其职。语文就是语文,不能与数学、政治等其他混为一谈。语文教育目的的重点也应该是学会“语文”。“抵排异端,攘反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在今天,很多人忽略语文的教育,一味看重所谓“数理化”的实用性和外语的有利作用。而我们同样应该通过语文教育,将语文提高本来的地位提高上去,为语文“正名”。
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师说》主要就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学生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责,自然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极大的启示。语文教师理应打破传统封建权威的师生关系,做好“传到授业解惑”的职责,小学语文教师重“句读”,高等语文教师重在“道”。韩愈的观点也是在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即“传道、授业、解惑”,在各个阶段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关注并充分引导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同时,教师也要“好为人师”,“不耻下问”,不能被世俗压制住求学进步的机会。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晨”说明时间之早,《进学解》强调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勤”。尤其是语文教师,比如在早晨监督学生“早读”,阅读范文,多读才能有进步。同时,教师也需要博览群书,在当时社会,教师对于《庄子》、《离骚》、《史记》、《汉书》等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现代教师在阅读、理解经典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讲话,学生反驳,教师继续讲道理,这种对话式教学也应该对语文教师有所启示,上课不能满堂灌,不能遏制学生的思想。语文新课程改革对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的反思之一,就是教师灌输太多,很多课文讲解都是在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师拼命灌输术语、作者思想、文章的教育意义,忽略学生的感悟。然而,教师的教并不等于学生的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学”。
对于语文教育对象的启示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强调学生要学会与他人为师。“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中塑造了一个不拘于时像老师学习的人物。其实不论在什么时代,学生都应该多读书,“通习”,不要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多学习。尤其是现在信息时代,学生更不能过分沉迷网络,而应该多读经典,多与周围的人交流。同时也要“不拘于时”,标新立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精辟的语句,讲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显而易见,这句话告诉学生,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要“勤”、要“思”。所谓“勤”,即:“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段话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多听、多说、多写、多运用。“提要钩玄”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法,学生要把握重点,领会实质,融会贯通,既要“博学”又要“精约”。说到“思”,韩愈认为应该:“抵排异端,攘反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异端学说,佛道二教的邪说必须加以排斥和抨击,对于儒道缺漏的地方加以弥补,精微的地方加以发扬,对于儒道加以继承。联系到语文教育,同时,学生也要思考“语言”的规律是什么,那些不正规的、不符合语言规律的糟粕就应该被去除,语言的博大精深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
对于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启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里《师说》指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教师不应该站在教学中至高者的位置上。教师只是在某些领域比学生早知道一些知识。教师也应该与学生相互学习,语文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比如说学生可能来自不同地域,本身有着深厚的地域语言功底,教师向其请教,自然有助于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面。而学生,更应该虚心向教师学习。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当然,学生必须尊敬老师是必须的,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近代称老师为“臭老九”,都是应该严厉训斥的,教师的地位理应得到充分尊重。
《进学解》在第一段国子先生讲话结束以后,第二段“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学生直接开口反驳了老师,没有唯唯诺诺相信老师的每一句,这是相当进步的。老师在听完学生的论述以后也并没有训斥学生,而是在文章第三段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心服口服,这是一种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不畏权威,老师通情达理,给现代师生关系树立了典范。这与《师说》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也很一致,师生教学相长,和谐融洽。(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程方平.新师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视听说;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现代教育媒体是指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发展起来的用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育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是多种教育技术与教育资源的总称。目前学界把教育媒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教育媒体,如教科书、学习参考书、讲义、挂图、实物、标本等;另一类是现代教育媒体(又称电教媒体),如幻灯片、投影、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卫星通信技术等。现代教育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体的延伸。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无线电广播、扩音系统相当于耳朵的延伸;摄影机、摄像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听觉得延伸;录像机、录音机的信息存储计算机的逻辑运算相当于人脑部分的延伸。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中,把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看成是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个体系。
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环境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在此模式下,作为教育工作参与者有必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英语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因特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英语教学
1、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历史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我国学者戴正南、黄正光(1998)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入阶段。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萌芽阶段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发明了唱片和留声机,他们用于辅助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30年德国出版了第一部论述外语教学中使用录音的教学法著作——《信语言教授中的留声机》的论文集。20世纪30至60年代,科学地迅速发展又丰富了教育技术和媒体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向前发展。不久,以录音机为主要设备的语言实验室问世,并很快在英语教学中推广应用。这一发展标志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行为主义“听说教学法”的鼎盛时期。美国教学法专家Stack指出:“建立在‘听说法’基础上的教学体系的主要环节,就是在语言实验室中进行大量的练习。语言实验室把教师从无穷的句型重复中解放出来,从而可能利用课堂时间于‘创造性’的语言活动”。20世纪70年代,各种不同类型的录音机、录像机、卫星传播、计算机等为英语教学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尤其是90年代后期,在教学上的运用从过去的听说转变为视听说,从视听说到阅读、写作、翻译、文学等课堂教学,从原来的语言实验室教学到校园网教学从本土化的教学、大国际的网络教学到全球一体化教学等。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改变着教育,在改变着教学的模式,在改变着学习的模式,在改变着教师与学生,在改变着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在构建多元化、多元化的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社会。
2、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英语教学
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要通过英语交际活动和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掌握。具体来说,这不仅要求教材真实地接近生活,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进行交际性教学,尽量避免使用母语解析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运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能力,这是对教师能力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还要善于营造一个使用英语的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运用英语学习和思考。英语教学要改革,要达到制高点,我们没有理由不使英语教学数字化,我们没有理由不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
3、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英语教师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应当作为现代英语教育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现代英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一是要掌握三种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文化、外国语言与文化、计算机语言与计算机文化;二是要掌握三种理论:教育理论、语言学理论、跨文化交际;三是要掌握三种媒体:大媒介(电子系统)、多媒体(幻灯、投影、录音等)、综合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结合构成的信息网络);四是要掌握三种技术:编制技术、使用技术、维护技术;五是要掌握三种方法:教学方法、科研方法、创新方法;六是要具有三种个性品质:勤奋、思索、创新。英语教师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跨文化交际、现代教育技术学和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适应现代教育辅助教学工作的需要。英语教师还应掌握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如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教材、软件、网络的一般编制技能和技巧。同时还要掌握上网,获取、运用网上信息服务于教学的技能。
关键词:教学计划 课堂情境 多媒体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71-02
高校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视听说课是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坚持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不断促进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水平和听力技能。
1 影响视听说教学的教方面因素
(1)教学计划的安排。
在视听说教学中,安排要合理,课程过于紧凑或者课程过于松散,都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在知识掌握和相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对学生通过在不同学期和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合理安排视听说教学的训练。听说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所以,在授课时,教师还应注意视听说课堂时间和方式,师生应该尽量多互动,避免模式单一,采取各种手段如:解释、补充、强调、重复等,来满足学生对听力的要求,这样互动的方式还可以减轻对学生学习的压力,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提高视听说教学水平。
(2)教学内容的选材。
视听说教学的选材应该广泛、灵活。大学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语学习目标,大一、二阶段侧重英语基础(如日常会话类和歌曲类内容),而高年级阶段的视听说课程则侧重对英语的赏析,使不同阶段的视听说教学内容训练内有衔接性、针对性、提高性。同时,也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知识水平选择出符合教学内容的视听说课件,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电影原声材料、名著以及英语歌曲等,学生自身产生了兴趣,也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听力材料内容要新颖,内容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和步伐,调节不同学生的视听说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兴趣才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在整个视听说课堂中部分老师训练时间长、模式单一,听一两遍录音后简单对对答案,没有利用其他的听说手段,教学互动效果差,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所听的材料不感兴趣。因此,在视听说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电脑等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多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鼓励、赞许的眼光等。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通过英语的表达方式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充分体现了视听说的教学的目的所在。
(4)文化背景知识。
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了解掌握相应的背景知识有利于视听说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在视听说教学的视听前、中和后三个环节中形成一个跨文化背景下的立体的视听说教学体系。教师要注重文化渗透,充分利用视听说教学的优势,尽可能的选择反映不同的文化的视听说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2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策略
(1)创设视听说课堂情境。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听说能力的训练最佳有效的成果,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设视听说课堂情境,让课堂安多姿多彩。同时,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视听说课堂中文化教学、情感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掌握语言,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课堂上根据教学安排,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对话练习及分组展开讨论,课堂上有意识地输入英语国家的人文特色,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或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创造对话的背景,了解所学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把对文化的学习和把握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既要“会说能道”,又要有内容,说得恰如其分,促进学生进行英语思维的思考,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愉悦、兴致盎然的美好情感,并真正实现语言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2)灵活运用视听说课堂教材。
为更好地完成视听说教学任务,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鼓励学生欣赏或学习优质的音、视频资料,如,英文歌曲,英文歌曲中蕴涵了西方历史、文化、思想和情感,英语歌曲将英语语言与特定情景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音技能和增加英语词汇量,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好地促进英语学习。可进行英文歌曲(MV)欣赏与歌词填空、经典英语散文诗歌听读与背诵等方面训练。当今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语言实际运用环境,因此,教师可选用影视英语教材,影视材料展示了原汁原味的生活口语,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生动的画面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既进行了语言听说训练又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采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英语的运用和内涵。
(3)注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创设生动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大学生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愿望。所以,应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有效的互动式听说教学。要通过语音视频的科技设备在真实具体语言环境中,通过听、说的同步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语言感官,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作为有生命力的语言,是交际沟通的工具,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利用视听说教程当中真实人物语言情境的表现,在观看完短片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表达法进行模仿和表演再现,以直观、生动、有趣、逼真的教学情境与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知识自然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注意评价策略的科学性。
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评价策略的科学性。教师应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克服不敢开口说英语的胆怯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情感教学法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英语口语课堂氛围的关键,如师生之间缺乏尊重和信任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不应该采用点评式评价。如果过多运用点评式评价就会打断学生的语流、思维,大大增加学生的焦虑感,出现“聋哑英语”的问题。教师要在情感教学法方面做更多的思考,注意评价策略的科学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信、放松、积极热情的学习。
3 结语
视听说课是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视、听、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把视听结合起来,是为了“说”。视听说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应根据教育部的《课程要求》,创设视听说课堂情境、灵活运用视听说课堂教材、注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评价策略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邢继强.The Application of Audio-lingual Teaching Method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J].科技信息,2010(11).
[2] 陈坚.谈谈成人英语视听说教学[EB/OL].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2003-05-27.
[3] 沈小莲.听说教学法过时了吗?――从语言输入的角度重新审视外语听说教学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315-317.
[4] 王玲玲.运用听说教学法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J].华章,2011(31):2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general university graduate education Orientation training, education, enrollment forms and other issues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定位 模式 知识 实践
Keywords: positioning modeknowledgePractice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也获得了急速增长。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2002年6月,全国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就达726个,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已达9693个〔1〕。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又有了大幅增长,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增至人472000人。如此庞大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要由我国的普通高校去承担,如同普通高校本科教育面临的教育改革一样,当前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又有哪些问题值得研讨呢?便是本文所想论及的。
一.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具有不同行业背景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从此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中便有了两种培养模式: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的要求〔2〕。
专业学位制的实施历经了十多年后,分析一下两种学位模式实践中的特点,或许对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能有一些参考意义。
专业学位制虽然起步晚,但却显示出较强的发展趋势。有关参考文献表明,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得好的学校,不仅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且是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3〕。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最熟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什么,所以若能真正以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相应专业背景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机制极易发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因为它既能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培养硕士研究生应具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能利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究机构的便利条件,培养硕士研究生所学理论的转知能力,从而使硕士研究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综合培养。专业学位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使高校和生产科研单位获得了很大的收益。高校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进了高校教师与生产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管理者与生产科研机构管理干部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高等学校开放式办学奠定了基础,为高等学校参与技术创新找到了切入点,为高等学校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造了条件。对生产科研机构而言,专业学位教育机制不仅为他们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专业应用人才,而且研究生的论文研究课题大都来源于企业生产与科研实际,为他们解决企业发展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中,将科研立项、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结合在一起,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完成了科研任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果也十分显著,该校与海信集团联合培养计算机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其72%的研究生论文课题都有了相应的产品上市,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3〕。
下面再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情况。1978年恢复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填补了由于十年文化革命造成的严重人才断层,为国家经济腾飞和科技进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知识人才,形成了各个领域中坚力量和精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就读的研究生群体的结构状况渐渐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背景与当初大不相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种环境下,本科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和质量差别很大,进入硕士学位学习后,多数研究生亦很少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位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形式也和本科生差别不大,能形成产品的论文研究成果比率很低。且不论他们中有多少真的符合“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定位,仅就其就业方向的设定便值得商榷。如果高等学校的教师来自这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今后的教师队伍基本上就成了走出家门进了校门的“两门”人员。长期保持这种学习习惯使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深入实践第一线的自觉性和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能力都比较差。这就不难理解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产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比率为什么不高,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数量为什么不多。而且事实上,绝大多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走向了社会实际领域,而不是以大学教师为伍。
作者认为,除数学、理论物理等纯理论学科外,重新定位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硕士生知识结构,以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也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最紧缺的人才。
二.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
若把科技创新的类型分为两种,那么,一种是“发明”创新,另一种则是“融合”创新。即一类人从事发明“科学知识”的创新研究;另一类是从事利用现有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现实中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包括高校教师)所开展的科学研究皆属“融合”创新。从事科技融合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两种能力:“转知为智”〔4〕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所谓“转知为智”就是不但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升华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所谓“学习”就是要培养会学习的“学习型”人才,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能力,或者说,具有知识更新的自我“造血”功能。加强实践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真正理解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论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规律。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应在知识、理论、方法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引导研究生把所学知识升华为能力的智慧。
关于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作者以为除少量培养知识创新的纯理论学科外,应面向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具有相应学历的在职人员,以弥补目前研究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知识的状况。大学本科生毕业后应首先走向经济与社会第一线,既能学习实践知识,又能发现自身的理论缺欠,然后再接受研究生教育,毕业后再回到企事业单位,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这样的硕士研究生在接受教师顺馈教育的同时,又把他们在实践中学得科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反馈给了教师,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客观上又起到了厂校交流的功效。当然目前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硕士生培养模式尚存在很大困难,但如能有国家的政策引导,企业的积极配合,逐渐增加有实践经验的硕士生比例也会慢慢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王根顺,焦炜:21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点布局的战略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2
〔2〕 杨玉良: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教育部网站》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