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校本培训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培训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培训论文

第1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评估;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特点

1.效益的多样性。企业培训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有的可以量化,比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等;而有些却难以量化,如对企业员工的影响方面,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所有这些一般只能用“好”、“差”等定性的语言来描述。因而,在建立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指标时,除了尽可能地选用可量化的指标外,还必须使用一些定性的指标。

2.效益的难分割性。企业效益的提高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中到底有多大一部分是由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所产生的?这个问题还处在研究中,即使人们能提出很好的分割方法,也难以完全把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所产生的效益分割出来。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评估的难度。

3.效益的缓慢性和长期性。人力资本经过培训后,其效益一般是慢慢地产生的,有的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出它的效果,而往往是经过一段时间内才能显现,并在长时间内产生。因此,在进行效益评估和设置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设置能反映短期经济效益的方法指标,而且还要设置一些能反映长期效益的方法和指标。

4.效益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好坏与受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有关,效益的大小无法事先用契约来规定,也无法事先准确地预测。因此,在对这样的效益进行评估时,难以得出准确的数字结果,而较适合于用模糊语言进行评判。

二、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进行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科学规律办事。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设置效益评估指标时,要力求客观、准确,切忌主观臆断;第二,评价指标的选取、数据的计算等问题要有代表性、可比性;第三,要运用科学先进的评估方法、技术及工具,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真正起到评估工作应有的作用。

2.全面性原则。由于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内容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培训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能从整体上衡量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效益。

3.可测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要有相应的标准,以相同的标准作为统一尺度,来衡量被评价对象的表现。对于定性指标的测量只要建立详细的评价标准,也可认为是可测量的。

4.针对性原则。首先要明确效益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调整培训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优化培训结果。因此,应建立切合实际且实用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围绕培训目标进行效益评估。

三、人力资本培训投资短期效益的评估

山企业培训效益的特点得知,企业培训的效益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较明显的效果,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培训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效益是无限的,因而要正确评价培训的效益,应分别进行短期效益的评估和长期效益的评估。这里,首先讨论短期效益的评估。

培训投资短期效益的评估可采用菲利普斯提出的以结果为中心的投资回报率方法。计算投资回报率,就是要使用培训的利润和成本数据。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是用净利润除以成本。净利润是培训的利润减去成本,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报率二培训的年净利润/培训的总成本×100%

这里,培训的总成本包括企业进行培训的开发、实施整个过程中所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培训设施费用、参与培训人员(开发人员、受训员工、管理人员和讲师)的工资福利、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用等。

培训的年净利润是指员工接受培训后为企业创造的总利润与受训员工在假设不接受培训情况卜将创造的总利润之差,也称为增量利润。受训员工在不接受培训情况下创造的总利润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而得,此不赘述。

四、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

1.人力资本培训长期效益分析。人力资本培训长期效益可从经济效益、科技效益和管理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经济效益。在培训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接受培训的员工操作会更为熟练,在实践中应用培训传授的知识,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等。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指标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牛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改进、资金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故障率或事故率的降低等。(2)科技效益。企业的培训还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科技效益,主要表现为企业员工的技术和知识的更新,科技意识的提高,此外还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等。其主要评价指标有:职工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技新领域的开拓等。(3)管理效益。企业人力资本培训能够产生一定的管理效益,特别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能产生较好的管理效益要在较长时期内才有所体现,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法。主要评价指标有:企业员工团队协作水平的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品牌价值的提升、企业形象的提升、企业员工管理素质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2.构建长期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上述分析,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3.长期效益评估的步骤。长期效益可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应用在管理中解决许多复杂、模糊不清的相关关系如何转化为定量分析的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基于模糊数学模糊集理论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在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过程中,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具有典型的模糊性,因此,本文结合培训效益自身的特点和评估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企业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

(1)建立因素集。因素集是指能直接反映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指标的集合,记为C,共由16个指标组成,即C=(C1,C2,A,C16)

(2)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总的评判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V=(V1,V2,A,Vn),其中Vi代表第i个评判语,模糊综合评判的目的就是在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基础上,从评价集中选出一个最佳的评判结果。本文在对培训投资长期效益进行评估时,采用五级评价标准,即设V=(V1,V2,V3,V4,V5),其中V1、V2、V3、V4,V5(分别代表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3)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即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值最大,管理效益和科技效益所占评价指标权重较小。而管理效益和科技效益的权重值依培训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效益的权重值相对较大,科技效益的权重值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这里,我们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计算上述指标的权重,权重记为w,w=W1,W2,A,W16)。

(4)建立模糊评判矩阵。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各个效益指标进行模糊评判,确定各指标对评判等级的隶属度,模糊评判矩阵R的元素Ri,的计算公式为:Rij=对指标iC进行Vj评价的所有专家人数/参评专家的总人数其中,Rij表示指标Ci对于评价Vj的隶属度。由以上公式得出C中各

由因素集C、评价集V和模糊评判矩阵R就构成了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模糊综合评判。由上面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向量W,与模糊判决矩阵R进行合成,可得到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B:

Y=W·R=(Y1,Y2,Y2Y4,Y5)

其中Y1、Y2、Y2、Y4、Y5、分别具体反映了评判对象在最终评价结果上的分布状态。例如:相对于评语集为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最后得出Y=(0.25,0.55,0.28,012,0.15),则表示培训效果隶属于好的程度最大,为0.55,说明培训效果是较为显著的,企业进行培训投资取得了预期的效益。

第2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4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4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4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4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4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4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4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第3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笔者认为,校本培训评价不应只注重量,更应注重质;它不应只关注教师的现在,更应关注教师的未来;不应只考虑学校、社会的意愿,也应考虑教师个人的意愿;不应只考虑教师个体发展,也应考虑教师群体发展。解决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专业成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教师都不能拒绝成长、要在端正态度、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善于合作、乐于学习中成长。

第一,教师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应把评价的权利交给教师。教师通过自评、互评找到问题,明确方向,获得动力。这也是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教师通过反思,发现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校本培训评价的对象不仅要包括交教师,还应包括培训者、管理者。在评价的时空范围上,不仅包括结果评价,更应该包括预评价、过程评价。评价耍注重过程。注重结果的评价,对教师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校本培训往往是一个较长周期的行为,注重过程可以更有利于实现不断反思、不断探讨、不断行动,使研究更有成就。关注过程,就要慎做结论。关注个体的心理感受,引导主体反思总结,才是评价所追求的目标。

第三,建构校本培训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为导向,制订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发展指标,通过多元化评价,指导教师发现问题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1)评价目标协约化: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照学校的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2)评价指标梯级化:不同阶段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从教师的年龄差异、基础差异入手,本着为学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制订具体的评估指标;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发展追求。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制订相关评审条件,构建以校为本、分层评价、梯次提高的校本培训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性评价在一个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的评价是不同的,前一个发展性评价应该是后一个发展性评价的基础,后一个发展性评价应该是前一个发展性评价的提高,并依此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3)评价主体互动化:教师评价实行家校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上下互动,强调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

(4)评价方法多样化:运用课堂调研评价法、典型案例评价、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袋评价等形式,实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共性比较评价与个体差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参与激励、目标激励和信仰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方式,以期达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①积累了一套开展校本培训评价的基本做法。一个重心——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为重心。两条路径——一条是自我发展路径,另一条是外部支持路径。三个特点——实践性、创新性、生成性特点。四个方法——学、思、做、写。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更合理。课题研究促成教师不断检查自身的教学言行,重新审视和考察已有的专业水平,围绕合理的发展目标定位。从课堂观察发现,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更加平等,开始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学生也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③教师的学习习惯得到改善。主要表现为“三多”——是虚心求教的多了、自我反思的多了、撰写教后记的多了。④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校本培训评价课题研究,湖北省当阳市草埠湖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现有省骨干教师人数1人,市、镇骨干教师13人,市优质课二、三等奖获得者10人,与课题研究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课题研究,我校已形成了写论文成风的良好氛围,每学期总有七、八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⑤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反映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多。

第4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项目的实施,探索班主任培训新模式,改革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2.引导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注重工作细节,理解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改进班主任的教育行为,提高工作实效,促进班主任工作从职业走向专业。

二、培训内容

针对中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安排,围绕“班主任每一天”、“班主任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六个模块深入学习、交流、研讨。

三、培训原则

1.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班主任日常工作为线索,以案例式互动研讨的形式,使学员学会在复杂的班主任工作情境中如何决策与应对,提高班主任实务工作的能力及技巧。

2.主体性原则。在培训实施及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学员的主体地位,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员的问题和需求,尊重学员的经验与智慧。利用网络优势,为学员搭建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平台,以可持续的培训活动作为培训的跟进保障。

3.创新性原则。创新培训模式,以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为线索,形成六组典型案例,将案例分析、参与式讨论、论坛互动、自学、咨询答疑等有机结合。

四、培训方式

为了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以学校或学区为单位组织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培训采用集中培训(每个模块至少一次)与教师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五、培训的组织管理

1.学校或学区要成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领导小组,分别由校长、分管领导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2.确定辅导教师:

学校或学区从*年参加*县百名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的学员(高中和部分小学也可从现任班主任)中择优选取若干名为本次校本培训的辅导教师承担本次培训的主要任务。

3.学校或学区要制定班主任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科学安排培训时间,4月10日前报班主任培训办公室审核备案。

4.学校或学区要做好对班主任集中培训对象的考勤、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做好培训过程有关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培训工作,为建立长效的班主任校本培训机制奠定基础。

六、培训对象

对象:全体班主任及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七、培训时间

1.总体安排:

2009年3月-2009年11月,上半年完成2-3个模块,下半年完成3-4个模块。

2.具体安排:

2009年3月:选实验中学、东干中学、*小学和*小学(学区)进行试点培训;

2009年4月2日:召开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会议;

2009年5月:中期检查考核;

2009年9月:组织班主任工作案例评比;

2009年11月:组织班主任工作论文评比;

2009年11月下旬:全面检查考核、总结表彰。

八、培训领导小组

为了保障培训效果,特成立“*县2009年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班主任校本培训办公室

主任:*

成员:*

九、其它

1、学校或学区要建立参训教师的交流平台,要建立班主任校本培训QQ群,以便让班主任及时交流探讨。

第5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一、背景分析,为校本培训定位

上盘中学创建于1958年,曾被评为市乡镇中学办学水平“一级(甲)学校”,被授予“督导评估合格完中”,并通过了临海市a级办学等级测试。学校以“加强基础——求发展 严谨治学——扬个性”为办学宗旨。现有班级34个,教师11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本科学历有96人,占87.3%。

变革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师。新世纪的教育,“教师”的时代正成为历史,一个全面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需要改变教育方式,需要接受新的培训。我们认为,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校本研训集体。要确保课改的全面推进,同样有赖于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研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与自我研修的培训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校本培训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

1、校本培训领导组

(1)成员名单

组 长:金征斌

副组长:宋志凌、李华、尤亚辉

成 员:徐利军、李杰志、屈伟青、尤匡青、王宁、徐能兴

(2)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

(1)成员名单

组 长:金征斌

副组长:宋志凌

(2)工作职责 负责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参与校本培训业务考核工作。

3、校本培训业务考核组(另文公布)

四、培训内容

(一)培训目标

1、树立“备课”的全程观念,落实新课改、新理念的教育思想;熟悉新教材体系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理解和熟悉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

2、针对现代教育教学、学校生存和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通过“备课”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全面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常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3、以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为主要形式,以“邀请式”听课制为亮点,以“课例”研究为校本培训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学科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展“四个一”的活动,组织校级教学评比,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二)培训任务

上盘中学校本培训五年计划安排,今学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专题研修,2019学年上学期培训主题为“备好课”,分五个专题进行,分别为:备课与师德行为、备课实务与新技能、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教学反思。本学年的主题分两阶段完成,第二学期学习主题为“教科研培训”,继续学完其余四个专题,即:“如何做好课题、如何做好教研科研论文、如何做好案例、课件制作”。

(三)学习目标

本学期的五个专题的学习目标如下:

(1)备课与师德行为。抓好生本备课,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

(2)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学会有序备课,掌握教学设计技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3)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讲究科学备课,联系备课实际需要,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

(4)集体备课。做好备课组的工作,各学科在教研组,备课组的共同组织下,完成各学科的集体备课。

(5)教学反思。抓好教师备课工作中的教学反思环节,促进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完善课堂教学。

五、培训过程

(一)培训方式

1、个人自学。以个人强烈的提高本人教学能力意愿,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

2、主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视频观摩,帮助教师了解备课实质,培养六个意识,即:对话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动态生成意识、角色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知道备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有效备课的策略,

3、课堂研学。

(1)“邀请式”公开课。以“邀请式”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培训成果,要求每位教师至少上1节多媒体公开课,课后集中评议,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在组内学习推广;找出不足,在后续备课过程中加以改进。

(2)说课。就选定的公开课例进行说课,以说课稿的形式提交学科组,供同学科教师研讨、交流,深化教师对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思想内涵,提高备课的理论素养。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6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一)工作目标

1、使全校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乐清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二)工作重点

1、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xx学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3、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

4、继续鼓励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工作。通过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5、学校将根据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

(三)支撑条件: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领导工作小组(见附件),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培训起止日期、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一)培训日期:20xx.2.12-20xx.7.9

(二)主要内容:师德培训、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心理健康。

(三)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与自学相结合。

1.专题讲座形式:聘请校内外教育专家指导教师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解读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内容,教学模式,考试与评价制度,新课程中的教与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教师修养,教师教育能力研究等讲座。

2.自学–反思–总结。

鼓励教师(尤其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主动自觉地开展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活动。

3.实践与交流形式:(1)开展案例教学分析与研究。(2)开展主题研讨,认真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集体研究,共同提高。(3) 开展教学论坛,论文评比,课件制作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4) 开展校与校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5) 开展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中来。

4.开展“青蓝工程”活动。青年教师与校内骨干教师或者乐清市内名师结成师徒关系,每学期由青年教师备一节课并作课堂展示,由名师评课,力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完成培训任务所采用的相关措施和办法

1.提高认识,校本培训是一种自我需要,努力形成校本培训良好氛围。

2.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确保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

第7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词:骨干教师;校本培训;“二型七环”模式

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中骨干人才的影响和带动,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然而,在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经费困难,时间限制,针对性不强。而校本培训顺应了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这种“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培训具有目标的直接指向性、组织的自我指向性、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因此骨干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中,我们根据“因材施训”的原则,对骨干教师的校本培训从模式类型Ⅰ到模式类型Ⅱ通过分层──研训──指导──定向──专修──独创──发展,形成了“二型七环”的骨干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提供拓展的广阔空间,并提供目标实现的可能。

一、“二型七环”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教师发展的需求具有多元化,教师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师培训的多样性。一方面,不同时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的发展要求各不相同,造成了教师的差异;另一方面,在大体相当的时空条件下,教师的素质或发展期望,包括教育教学的观念与水平、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与情感态度等又因人而异。这些个体的差异,要求我们按照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可供选择的培训模式。

二、“二型七环”模式构架

模式类型Ⅰ:分层──研训──指导──定向。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信息技术(高级),目标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现代性创新型的骨干教师。校本培训运作的基本程序:分层建组,提出目标;分组教学,进行研讨;分类指导;教学技能综合考核;反思总结;各自确定发展方向。被评估确定为优秀层的教师可以进入模式类型Ⅱ的培训。模式类型Ⅱ:定向──专修──独创──发展。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增加专业特长培训和课题实验研究,目的是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校本培训运作的基本程序:分类定向专家指导专家研修(确定要点课题进行研修,或送培专修,或外出挂职锻炼)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独创的教学方式,并确定新的发展方向。

三、“二型七环”模式的具体操作

1.建立目标。我校对每位骨干教师提出了终身追求目标:“高尚的师德修养,广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业务专长。”面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又具体地提出了不同要求,从教龄上分“三年”、“六年”、“十年”三个阶段,从角色位置分“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和“校级骨干教师”四个层次。并明确提出了各级骨干教师的具体标准。省级骨干教师:要有省级优秀课或观摩课和省级论文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同时要参加省级科研课题实验。市级骨干教师:有市级优秀课或观摩课和区级范围的获奖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或在市级教研范围做过教研教材介绍,有市级研究专题。区级骨干教师:要有区级优秀课或观摩课和区级范围的获奖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在区教研范围做教材介绍,有区级或校级研究专题。校级骨干教师:有校级优秀课或观摩课和校级获奖论文,能在校内或教研组内做教材介绍或教学经验介绍,有校级研究课题,在区校科研验收中获一等奖。

转贴于 2.建立制度。如何从制度上保证研究,我校建立了新课程研讨制度,确定每周四下午第八节课程时间为“新课程教研日”,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还建立“校长课改讲坛”、“教育改革创新论坛”,要求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高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研讨课、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提供一个研究的问题等,举办教学开放周、学科教学观摩研讨。同时,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教研工作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条件之一。通过这些制度保障,使教学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3.建立机制。在骨干教师培养中,我们对不同素质的教师,采取了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做法,坚持抓一部分、带一部分、促一部分的策略,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机制,即学校自培工作三级台阶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第一阶段,带教制。对教龄在3—4年内这一层次的年轻骨干教师,实行师徒带教制,学校挑选同组内师德优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务过硬的中年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与新骨干教师签订正式带教合同书,期约为一年,学校规定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要听年轻骨干教师一节课,并认真分析讲评。年轻骨干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2—3节课,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写好听课体会。学校还规定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开放式的,全体教师都可以随时听课,与其研讨交流,认真组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汇报课,开展名教案、名课、优秀课件的评比活动,定期对他们的教案、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班级管理等进行观摩、交流。一年后根据合同上要求逐项考核评估,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师徒双方予以奖励。第二阶段,帮教制。对教龄在六年内这一层次的骨干教师,为确保年轻骨干教师“断奶”后仍能在比较长的周期内得到全方位悉心帮助,继续实施帮教制。带教老师不再由学校指定,而由青年骨干教师根据所需自己选择,在得到所选择老师认同后再次建立帮教合同,一年一次。帮教制主要是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群体力量,由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具体负责,通过加强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对这些青年骨干教师继续在组内加以培养、指导,做到“六个一起”,即一起分析教材,一起把握教材难点、重点,一起设计教案,一起试卷命题,一起听课、评课,在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上带着(或者说是“逼”着)青年骨干教师一起上。这种以校为本的研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职培训融为一体,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第三阶段,导师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各方面都成熟起来,逐步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有的已崭露头角,有的已成为省市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了。对已经成长起来的这一层次骨干教师我们要求他们打造品牌,既备课品牌、教案品牌、课堂教学品牌,从而促进他们的业务能力精益求精。

我校的张学春老师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建构了“数学科五环节”模式这一独创的模式,模式流程图如下: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考察中,我们留心观察,以“公平选优,以才取人”的原则选拔优秀的苗子(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再次实行导师带教制。指定学校师德优良、教学业务过硬、教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级教师,全方位地对这些青年骨干教师悉心指导培养,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一会儿给教师讲,一会给学生讲,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表现出来。有的时候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的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这种全新的培训,构建了一种新的校园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了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1—2年时间的指导培养,使之成为区市级乃至省级、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优化了骨干教师的素质,提高了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他们的工作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价值更能得到体现,他们的高层次需要更能得到满足。

第8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一、背景分析,为校本培训定位

上盘中学创建于1958年,曾被评为市乡镇中学办学水平“一级(甲)学校”,被授予“督导评估合格完中”,并通过了临海市a级办学等级测试。学校以“加强基础——求发展 严谨治学——扬个性”为办学宗旨。现有班级34个,教师11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本科学历有96人,占87.3%。

变革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师。新世纪的教育,“教师”的时代正成为历史,一个全面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需要改变教育方式,需要接受新的培训。我们认为,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校本研训集体。要确保课改的全面推进,同样有赖于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研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与自我研修的培训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校本培训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

1、校本培训领导组

(1)成员名单

组 长:金征斌

副组长:宋志凌、李华、尤亚辉

成 员:徐利军、李杰志、屈伟青、尤匡青、王宁、徐能兴

(2)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

(1)成员名单

组 长:金征斌

副组长:宋志凌

(2)工作职责 负责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参与校本培训业务考核工作。

3、校本培训业务考核组(另文公布)

四、培训内容

(一)培训目标

1、树立“备课”的全程观念,落实新课改、新理念的教育思想;熟悉新教材体系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理解和熟悉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

2、针对现代教育教学、学校生存和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通过“备课”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全面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常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3、以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为主要形式,以“邀请式”听课制为亮点,以“课例”研究为校本培训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学科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展“四个一”的活动,组织校级教学评比,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二)培训任务

上盘中学校本培训五年计划安排,今学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专题研修,2011学年上学期培训主题为“备好课”,分五个专题进行,分别为:备课与师德行为、备课实务与新技能、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学公开课、教学反思。本学年的主题分两阶段完成,第二学期学习主题为“教科研培训”,继续学完其余四个专题,即:“如何做好课题、如何做好教研科研论文、如何做好案例、课件制作”。

(三)学习目标

本学期的五个专题的学习目标如下:

(1)备课与师德行为。抓好生本备课,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

(2)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学会有序备课,掌握教学设计技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3)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设计。讲究科学备课,联系备课实际需要,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

(4)集体备课。做好备课组的工作,各学科在教研组,备课组的共同组织下,完成各学科的集体备课。

(5)教学反思。抓好教师备课工作中的教学反思环节,促进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完善课堂教学。

五、培训过程

(一)培训方式

1、个人自学。以个人强烈的提高本人教学能力意愿,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

2、主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视频观摩,帮助教师了解备课实质,培养六个意识,即:对话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动态生成意识、角色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知道备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有效备课的策略,

3、课堂研学。

(1)“邀请式”公开课。以“邀请式”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培训成果,要求每位教师至少上1节多媒体公开课,课后集中评议,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在组内学习推广;找出不足,在后续备课过程中加以改进。

(2)说课。就选定的公开课例进行说课,以说课稿的形式提交学科组,供同学科教师研讨、交流,深化教师对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思想内涵,提高备课的理论素养。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听课、评课。同伴协助,互相听课评课,检验备课的实际效果,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为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切实提高备课实效。

(4)教学反思。对个人的备课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备课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1  

更多关于【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的文章 >>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5)集体备课。分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备课方法,解决“不会备课”和“备课不科学”的问题,使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立足课堂,以课例研究为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以教研组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契机,先在校内教研活动周中开展各学科“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经过同学科老师的互助研讨,骨干引领,选拔出优秀教师参加教研区及以上教学活动。全体同学科教师群策群力,认真听课、磨课,帮助开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行“邀请听课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必须邀请“一定数量”的同事去听自己的课至于什么时间去听,以及去听什么内容,听完后如何听取他人意见,均由教师自己安排的教学交流制度。对于学校中的高级教师,他们主要承担两项工作,一是教师开设示范课,二是接受教师的邀请;课后再进一步反思、总结;课例研究负责人整理相关资料,完成课例研究报告。通过以上活动,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六、培训原则:

全员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定期活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长期培训与阶段培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结果与评优相结合。

七、培训范围和对象:

全体任课教师。根据教师自身发展要求,分二个目标层次,全员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

八、培训课程日程安排:

(见附表1《上盘中学2011年度校本培训课程安排表》(上)

九、培训时间:

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集中培训以安排时间为主,另时改变以短信通知为准。

十、管理措施:

校本培训由校长任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主要责任人,有教科处、教务处和年级组具

体负责实施,由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德教主任具体安排好分管项目的培训工作。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按照学校培训方案制定与落实具体计划。

(1)由教科处、教务处协商制定2011年度校本培训活动计划,并由校长室审核、批准。

(2)有关受训教师要规范、真实地填写好“培训手册”,有关活动的负责人要真实填写“教学教研活动记录手册”。

(3)由教科处负责组织培训及各项竞赛和考核工作,相关科室负责培训项目的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出勤、态度、效果、活动等主要内容),每学期末统一交教科处,由教科处负责汇总统计,计算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的学分,年终予以公示,有关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中。

(4)根据上级规定计算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的总分(培训态度10%、学习表现15%、作业成绩25%、出勤考核25%、培训成效25%,共计总分100分)。

(5)校本培训经费按《上盘中学开放式培训的实施方案》执行。加大培训过程中的各项作业、竞赛和考查优秀者的奖励力度。校本培训表现优秀与合格者,学校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考核结果与职评、评先进、年终考核挂钩。

(6)由教科处负责校本培训的申报和总结工作。于2011年9月做好上中2011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安排表、参训教师名册,上报审批。年末写出书面总结,整理好规定材料上交。

十一、考核办法:

(1)由教科处负责组织培训中的各项竞赛和考核。

(2)相关科室负责培训项目的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出勤、态度、效果、活动等主要内容),每学期期末统计。

(3)根据上级规定计算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的总分(培训态度10%、学习表现15%、作业成绩25%、出勤考核25%、培训成效25%,共计总分100分)。

【2】

更多关于【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的文章 >>

第9篇:校本培训论文范文

2009年,我县装备站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为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按照“抓常规装备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抓现代装备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市装备站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我县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各项制度、计划,装备投入方案。我们采取积极主动汇报,争取教育局领导的重视支持。还分别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措施,各项指标落实,责任到人,与分管签定了目标责任状,层层抓落实,确保市装备站的考核目标落到实处,上半年,我县装备站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目标抓项目建设,对照规划促均衡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们始终围绕市装备站目标要求和工作要点,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全面展开工作,并制定了三年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年初我们相应制定了工作计划,工作要点。我们依照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财政厅[2007]157号文件精神,把公用经费计划好、统筹好、管好、用足。今年,教育局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为了抓好装备工作上水平,我县装备投入公用经费,由原来10%提高到12%,全部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目前依照计划投入项目确定如下八项:

1、城关二小网络计算机教室55台液晶计算机,投入19万元,已进入安装。

2、全县中小学备课室配液晶电脑167台,投入56万元,每个乡镇平均13台以上,含学校和原有的电脑已达到5人一台计算机,基本能满足教师备课要求。

3、班班通试点已启动,已经局长签字同意,拟投资60万元,在清明河乡中学建起21个班的班班通工程,文昌阁中学七年级11个班的班班通工程。此工程正在招标中,确保暑期落实到位。

4、网络光纤进校园,全县所有的中学、中心小学连接宽带与互联网相联,由各中小学校自建。

5、中心小学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按照“三新一亮”标准,全县建15个标准实验室,投资60万元,已在招标中,暑期建设完毕,下学期开学交付使用。

6、环保教室在沙河明德小学办一个学校试点,正在询价中,暑期落实到位。拟投资10万元。

7、图书室建设继续走“阳光行”的路子,我县已签定了实小、伍洛镇小等六个学校合同,可望下学期投入使用,达到了市装备站的目标考核要求。

8、体育设施根据国家的要求,装备站以帮扶的名义,投入20万元,每个乡镇的乡村完小,全部建起标准的运动场,配齐篮球架、单双杠、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此项目分二次完成,暑期六个乡镇落实到位,十月份落实六个乡镇,确保接受验收。

以上投入含去年的60万元的滚动投入,总计投入达280万元,2009年12%的公用经费,全部投入到装备建设。为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迈开了新的步伐。

二、开展活动求形式多样,探讨研究上技术水平

电教部门是一个业务部门,既要抓建设,又要抓管理和应用,我们抓管理和应用的一个重要途经就是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2009年上半年,我们以各校开展校本培训,课题实验,召开了实验室管用现场会,电教作品评比,教师课件制作比赛,操作比武考试等活动抓好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不同程度提升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我们的培训分等次,从实际出发,针对教师的薄弱环节,展开培训,装备站制定了管理应用工作重点,抓好校本培训,所有的项目学校每月有二次校本培训,培训有计划、有专题、有记载能经得起不打招呼的检查。我们把校本培训硬性要求纳入考核,年终评先作为重要依据之一。今年的校本培训工作扎实,各校培训保证了时间,达到了要求,对促进应用奠定了基础。

2、开展电教课题实验活动,探讨教育技术的研究,我们按省信息化发展中心申报“十一五”课题实验要求。全县三所中小学参与了省电教馆的课题实验工作,装备站采取培训、指导、检查督促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对课题实验的探讨与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3、开展电教作品比赛评比活动,省电教馆、市装备站的安排部署,2009年我们自上而下组织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大赛,送省电教馆论文课件300多篇,开展了教师电教作品大赛、教育软件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教师实验课比赛多次。由于我们活动组织严肃认真,在全市优质实验课参赛中我县二名教师获一等奖、小学英语口语比赛二名获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二名学生选入省电教馆参赛、二名教师自制的课件参加国家NOC大赛评比。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教师积极探讨研究新课题,操作技能也不断提升,达到了以活动促应用,以应用上水平的效果。

三、健全制度抓管理应用,采取举施促水平提高

为了强化管理,我站制定了管理应用的各种制度,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资源整合制度、光盘播放、电子备课制度、奖惩制度十一种;抓好远程教育工作,我们还专门统一编制了十种运用登记册,促进各校抓远教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有力地推动了运用的层面。我们十分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年初重新拟定了考核细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举措、实行分管包乡镇、责任到人,平时采取定期、不定期到学校抽查,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随带摄像机,抓住两个典型:一是好的典型,对照课表内容按要求接受资源整合资源上好课的好典型,我们当场摄像,进行表彰。上半年,在影视频道通报表扬了四所学校,清明河方庙小学、吴铺镇小、义堂中学、伍洛中学。二是抓差的典型,我们发现设备损坏、制度不全、措施不力不能按要求接收中央电教馆的资源上课的学校,文字通报批评,并记入考核档案,连续发现二次不能整改,不能落到实处,不评为先进。2009年,我县装备站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为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按照“抓常规装备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抓现代装备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市装备站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我县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各项制度、计划,装备投入方案。我们采取积极主动汇报,争取教育局领导的重视支持。还分别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措施,各项指标落实,责任到人,与分管签定了目标责任状,层层抓落实,确保市装备站的考核目标落到实处,上半年,我县装备站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目标抓项目建设,对照规划促均衡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们始终围绕市装备站目标要求和工作要点,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全面展开工作,并制定了三年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年初我们相应制定了工作计划,工作要点。我们依照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财政厅[2007]157号文件精神,把公用经费计划好、统筹好、管好、用足。今年,教育局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为了抓好装备工作上水平,我县装备投入公用经费,由原来10%提高到12%,全部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目前依照计划投入项目确定如下八项:

1、城关二小网络计算机教室55台液晶计算机,投入19万元,已进入安装。

2、全县中小学备课室配液晶电脑167台,投入56万元,每个乡镇平均13台以上,含学校和原有的电脑已达到5人一台计算机,基本能满足教师备课要求。

3、班班通试点已启动,已经局长签字同意,拟投资60万元,在清明河乡中学建起21个班的班班通工程,文昌阁中学七年级11个班的班班通工程。此工程正在招标中,确保暑期落实到位。

4、网络光纤进校园,全县所有的中学、中心小学连接宽带与互联网相联,由各中小学校自建。

5、中心小学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按照“三新一亮”标准,全县建15个标准实验室,投资60万元,已在招标中,暑期建设完毕,下学期开学交付使用。

6、环保教室在沙河明德小学办一个学校试点,正在询价中,暑期落实到位。拟投资10万元。

7、图书室建设继续走“阳光行”的路子,我县已签定了实小、伍洛镇小等六个学校合同,可望下学期投入使用,达到了市装备站的目标考核要求。

8、体育设施根据国家的要求,装备站以帮扶的名义,投入20万元,每个乡镇的乡村完小,全部建起标准的运动场,配齐篮球架、单双杠、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此项目分二次完成,暑期六个乡镇落实到位,十月份落实六个乡镇,确保接受验收。

以上投入含去年的60万元的滚动投入,总计投入达280万元,2009年12%的公用经费,全部投入到装备建设。为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迈开了新的步伐。

二、开展活动求形式多样,探讨研究上技术水平

电教部门是一个业务部门,既要抓建设,又要抓管理和应用,我们抓管理和应用的一个重要途经就是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2009年上半年,我们以各校开展校本培训,课题实验,召开了实验室管用现场会,电教作品评比,教师课件制作比赛,操作比武考试等活动抓好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不同程度提升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我们的培训分等次,从实际出发,针对教师的薄弱环节,展开培训,装备站制定了管理应用工作重点,抓好校本培训,所有的项目学校每月有二次校本培训,培训有计划、有专题、有记载能经得起不打招呼的检查。我们把校本培训硬性要求纳入考核,年终评先作为重要依据之一。今年的校本培训工作扎实,各校培训保证了时间,达到了要求,对促进应用奠定了基础。

2、开展电教课题实验活动,探讨教育技术的研究,我们按省信息化发展中心申报“十一五”课题实验要求。全县三所中小学参与了省电教馆的课题实验工作,装备站采取培训、指导、检查督促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对课题实验的探讨与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3、开展电教作品比赛评比活动,省电教馆、市装备站的安排部署,2009年我们自上而下组织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大赛,送省电教馆论文课件300多篇,开展了教师电教作品大赛、教育软件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教师实验课比赛多次。由于我们活动组织严肃认真,在全市优质实验课参赛中我县二名教师获一等奖、小学英语口语比赛二名获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二名学生选入省电教馆参赛、二名教师自制的课件参加国家NOC大赛评比。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教师积极探讨研究新课题,操作技能也不断提升,达到了以活动促应用,以应用上水平的效果。

三、健全制度抓管理应用,采取举施促水平提高

为了强化管理,我站制定了管理应用的各种制度,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资源整合制度、光盘播放、电子备课制度、奖惩制度十一种;抓好远程教育工作,我们还专门统一编制了十种运用登记册,促进各校抓远教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有力地推动了运用的层面。我们十分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年初重新拟定了考核细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举措、实行分管包乡镇、责任到人,平时采取定期、不定期到学校抽查,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随带摄像机,抓住两个典型:一是好的典型,对照课表内容按要求接受资源整合资源上好课的好典型,我们当场摄像,进行表彰。上半年,在影视频道通报表扬了四所学校,清明河方庙小学、吴铺镇小、义堂中学、伍洛中学。二是抓差的典型,我们发现设备损坏、制度不全、措施不力不能按要求接收中央电教馆的资源上课的学校,文字通报批评,并记入考核档案,连续发现二次不能整改,不能落到实处,不评为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