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捕蛇者说译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捕蛇者说译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捕蛇者说译文

第1篇: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层级为B。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读通、读懂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含义;二是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合乎规范的现代汉语。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前提。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项:

1、“信”。指译文准确无误.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意思翻译出来。

2、“达”。指译文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指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对于中学生而言,关键是要做到“信”和“达”。

中考翻译文言文还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字字落实,准确翻译,恰当转换古今句式,巧妙处理古代修辞,译出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特点。

[备考策略]

1、通读六本教材

文言文的学习必须“以教材为本”,舍弃教材而单纯训练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同学们通读教材,要达到三个标准:一是正确朗读,二是正确理解句意,三是正确解释重点词语。从一册到六册的文言文课文,同学们都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掌握六种方法

①抄录法。文言文中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

例 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 墓(《岳阳楼记》)

画线部分的“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翻译时都应该照抄。

译为:滕子京被降职远调到巴陵郡(做知州)。

②添加法。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画线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草木”,也省略了介词宾语“之”。

译为:碰到草木,(草木)都(被毒)枯死,(如果)拿(它的毒牙)咬了人,没有谁抵挡得了它的。

③调整法。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诃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

例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输》)

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将“地”调整到“有余”之前,将“民”调整到“不足”之前。

译为: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数方面还不够多。

④删除法。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无实际意义,或者同义结构中词义完全相同的词语中的一个可以删除不译。

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陈涉世家》)

画线部分的“之”是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不译。

译为:停止耕作,到田坎上休息,失望叹息了好一会儿,说:“如果(将来我)富贵了,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⑤替换法。就是将文言词语替换成现代词语,这是翻译的关键,因为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要“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时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例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

画线部分必须“替换”的文言词语有三个:“每”――常常,“时”――当时,“许”――答应。

译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乐毅,(但是)当时的人不赞成这种看法。

⑥对译法。就是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是落实“直译为主”要求的基本手段。

例 可展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侯可传》)

画线部分的“可”(侯可)、“晨”(早晨)、“驰”(骑马)、“发”(打开)、“椟”(木匣)、“出”(拿出)、“券”(田契)、“归”(归还)、“主”(主人)需替换成现代词语,然后按照语序对译成现代语句。

译为:侯可早晨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他的主人。

以上这些方法,在翻译句子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这些方法。

根据平时训练和中考阅卷的情况,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译文言实词。

例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误译:这确实是处在危急和决定国家存亡的秋天啊!

“秋”的意思是“时刻”,这里译为“秋天”是错误的。

应译为:这确实是处在危急和决定国家存亡的时刻啊1

2、误译文言虚词。

例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  (《冯道传》)

误译: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因为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因”介词,表凭借,意为“通过”。

应译为: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3、误用现代词语。

例 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阳城传》)

误译: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工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的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因时代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

应译为: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的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4、不辨感彩。

例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腼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沉湎”是贬义词。

应译为: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5、误译原句语气。

例 此且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隆中对》)

误译:您难道也有(占它的)意思吗?

根据上文“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下文应该是推测的语气。

应译为:您恐怕也有(占有它)的意思吧?

6、不懂修辞。

例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误译:一旦山陵倒塌,长安君将凭什么在赵国存在呢?

应译为:(如果)有一天太后晏驾了,长安君将凭什么在赵国存在呢?

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

[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语句。

第2篇: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1。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什么?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2.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现代汉语里则双音节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在把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原文中的好多单音节词需要变为双音节词,这就是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像“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了“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不难看出,“野”“产”“异”“蛇”“黑”“白”等都变成了双音节词。

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前缀)。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的“担”“骨”,就可翻译成“担子”“骨头”。

二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如“乃重修岳阳楼”的“重”“修”,就可翻译为“重新”“修建”。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于是”“虽然”“妻子”“以为”“交通”“可以”等。

3.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替换法?

文言文的词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有些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却闲置下来,还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需要用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文言文里的原词。

比如,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的是“书”。像“家书抵万金”(《春望》),“一男附书至”(《石壕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其中的“书”都是这种意义。

还有表示人称的词,古代远比我们今天丰富。古代表示第一人称的词有“寡人”“朕”“孤”(这三个是有特定身份的人才用的)“吾”“余”“予”等;现在,人人平等,都是一个“我”。

4.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保留法?

语言在变,但语言又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们在做翻译练习时,有时需要运用保留法,即原样照搬文中语词。这主要指:

第一,古今通用的词语。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长”“短”等。

第二,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我们在翻译时也应该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像《岳阳楼记》的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年号)、“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都属专有名词,翻译时照搬即可。

5.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删略法?

文言文的句首、句中、句尾往往用到虚词,它们主要起某种语法作用,或表达一定的语气,没有实在意义。这些词语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现代文中已经基本不用,也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对于这类虚词,我们在翻译时可删去不译。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的两个“而”。

需要注意的是,删略法适合于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如果把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语也删略了,那就是漏译。比如《捕蛇者说》最后一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以”“夫”和“焉”,都有具体的意思。“以”是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夫”是代词,译为“那些”;“焉”是代词,译为“它”(指这篇文章)。若将这些不该删去的词语也忽略不译,显然句子就不通顺了。

6.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增补法?

增补,指翻译时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省略某种成分,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既可以省主语、谓语、宾语,也可以省介词及介词的宾语。在翻译时,为了使译句完整、通顺,应将古文原句中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这个句子,就属典型的省略句。到底是谁“与坐谈”?跟谁“坐谈”?我们在翻译时都应补出来:(邹忌)跟(客人)坐下来交谈。

习惯上,增补的文字,翻译时应加括号。

7.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调整法?

调整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前面讲到的所有倒装句,还有未讲到的定语后置,以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量结构等。在碰到这些句子的翻译时,我们都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如“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就可翻译成“一天能跑千里的马”,“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比较性选择疑问句)可翻译成“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齐人三鼓”(动量结构)可翻译成“齐军击了三次鼓”,“吾妻之美我者”(“美”属形容词意动用法)可翻译成“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如20xx年广西南宁中考卷的翻译题:“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翻译时,我们得调整“所以”的语序: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20xx年贵州贵阳市考题要求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主要考查点就在“苦”和“劳”这两个使动词的用法上。全句可译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8.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意译法?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第3篇: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 互文 合叙

高考题型一直是稳中有变,其中文言文翻译的文字量和分数值一直在不断加大,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的强化由此可见。进行文言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同时还要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要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除了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外,还要注意文言文中的两种特殊修辞即互文、合叙。

一、互文

互文,指把本当合在一起说出的两个词语或句子拆开,上下各出现一个,理解时需要将两个词语或句子合起来意义才完整。

如:例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个互文句,译时要把“主”、“客”二者行为合并起来:“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

例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能翻译成“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这些方位词的对举都包含了互文现象。而应译为:“木兰到各处的集市备办各种战具。”“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即为“到处叫嚣隳突”。

又如: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战争延续的时间长。

例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意思是“负者行者在路上唱着歌,在树阴下休息”。

例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者悲伤”。

例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可译为:“枝枝叶叶相互交接覆盖。”

二、合叙

合叙,也叫并提,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前后合并叙述,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目的是使句子紧凑,文词简洁。在叙述时,前两件事与后两件事分别对应,把本来可以用两句话叙说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如《韩非子・五蠹》:“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本来可以说成“(夏)桀暴乱而(商)汤征伐,(商)纣暴乱而(周)武征伐”,是平行的两件事,作者却合起来说。因为两件事前后对应,分别相联。又如:“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汉书・韩王信传》)句中“文种”身死,“范蠡”则是“逃亡”的。

再如:例1.《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其意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

例2.《水经注・江水》(课文题《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实际意思是:自非亭午不见曦(日),自非夜分不见月。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文中又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译文应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例3.《出师表》中有多个合叙的例子,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这句话的前面是把“作奸犯科者”和“为忠善者”合并在一块叙述,和与之相承搭配的后面的“刑”和“赏”合并在一块叙述。在理解它时应该分开来叙述:“作奸犯科者”论其“刑”,“为忠善者”论其“赏”。“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性行淑均”即“性淑行均”。此句译文应是:将军向宠,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第4篇: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模式

为了应付高考,一般老师在教文言文的课文时,都是先介绍时代背景,再逐字解释串讲句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死记硬背一些词义和译文。于是为适应这种教法的教学参考材料也便应运而生,不胫而走。似乎这样做,是挖掘了语言因素。仿佛文言文讲读理应是遇到实词讲实词,遇到虚词讲虚词,从词性到词义,从本义到引伸、假借义,从词类活用到逐字的语译,都要一股脑儿地“落实”给学生。这样做,且不说课时所不允许,即便勉强完成了进度,其流弊也是很明显的。

笔者认为逐字解读、逐句串讲,这种“字字落实”的教学方法不妥当,是说它不应当成为处理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仅仅就字论字,就词论词,其实并无助于“落实”。

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所以从理解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来抓词语教学往往“落实”得更好。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相如持璧睨柱,欲以击柱”一语。其中的“欲”,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即断言是“想”的意思。这说明学生对“欲”的一个义项―“想”印象很深。但这里却不宜采用。因为前文叙述得明白,智勇兼备的蔺相如出使秦国时明确说过,“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他是决计不会冒然碎璧毁身而甘辱使命的。这里的“欲”,要取另一个义项―“将”。“将以击柱”描写的是蔺相如做出用璧击柱的样子给秦王看,这是他在与秦王斗智,而决非有以璧击柱的想法。这样处理词语,学生的收益显然比较大,学得实,也学得活。

课文的讲读对象是学生,不能只见字词,不见学生。文言文比白话文字词上的拦路虎一般要多些,但真正成为问题的其实也只是一部分。要准确抓住学生的问题,教学才会富于启发性。所以调查研究是很重要的。有的老师,课前让学生试译课文,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比如讲《赤壁之战》,教师在学生的试译中发现不少学生把“荆州与国临接”的“国”理解为今天的“国家”了。“国”在这里指“孙权统治的地区”,课文上有明确的注解,这说明学生读得不细;“国”当“地区”讲,学生是学过的,在《隆中对》中“国险而民附”、“此用武之国”义均同此。这说明学生对这个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得很不牢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读注解,还要求学生联系《赤壁之战》一文说说这个注解的道理(文中多处对孙权称“孙将军”,显然这时东吴尚不能称为“国家”);而且进一步从文字学的角度说明“国”字从“口”,“口”是围绕、周围的意思,“国”原本指诸侯的封地。这样针对学生的疑难抓字词的落实,学生感到印象很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果不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很难保证效果的。

“字字落实”强调得过分,有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我们感到在有些教学参考资料上,对一些词语所开列出的义项实在太多,往往忽略了解释词义和文言语译二者的区别。比如针对“遽刻其舟,曰:‘吾剑之所从坠。’”(《察今》)和“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例句中的“曰”,就得出两种解释。认为前一个“曰”是“自言自语”的意思,后一个“曰”是“心想”的意思。我们觉得这里就有点把解释和翻译混为一谈的毛病。解释词语,基本要求是“信”,即从该词条的义项中作出正确选择即可。文言语译则还要讲求“达”和“雅”。在上两个例句中,把“曰”分别译为“自言自语”和“心想”,可谓“达”,可谓“雅”,但很难说译为“说”就一定不行。解词和译词是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件事。因为对译文“达、雅”的要求而随即给某个词条增加义项,是不够妥当的。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少则得,多则惑”的原则。以简驭繁,博取约守,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更有利。对于一词多义宜严格掌握,否则既有悖科学,又会加重学生负担,弊多利少。这种问题的产生,与“字字落实”的潮流不能说没有关系。当然,这是就词语训练的角度而言。如果是有意通过文言语译的训释来丰富学生的语汇,锻炼学生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那又另当别论。

在文言文的讲读教学中,应当按照文道统一的原则,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为宗旨。字词的问题尽管所占比重较大,但它绝不是文言讲读的主体,它应被培养阅读能力所统率。摆正这样一个关系,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鸟瞰全篇、从文章整体出发、来统率字词句的教学方法。简言之,既要根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需要,设计出一些具有引导作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力求难易适度,而又要有连贯性。讲读时即以这些问题带领学生去思考,去从文章中找根据来回答。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即可设计这样一些题目:①邹忌长得美不美?②邹忌为了和徐公比美事前做了哪些了解?③邹忌与徐公比美的结果和他事前了解的情况一致吗?为什么?④邹忌谏齐王为什么特别点明“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这样一个事实?是齐王昏庸,连这都不知道吗?⑤邹忌的讽谏成功了没有?何以见得?等等。这种方法把引导学生从内容上、篇章上去思考放在首位,增强了思维的强度,不求“字字落实”,但在学生的讨论中,值得细嚼的字词会得到更突出的暴露,从而也易于得到更好的落实。教法的变化,也给学生带来了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把字词教学摆在恰当的地位,对于深入钻研教材,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的文言篇目中,有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远远不是仅凭“字字落实”所能解决的。比如《项脊轩志》中这样几句话:“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茸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就字词而论,修与不修中体现了怎样一种细腻的情感,这实在是很高明的手笔。这些地方的阅读理解远远超出了词语教学的范围。又如《促织》一文思想内容的深刻性何在?有的教师以之与《卖炭翁》、《捕蛇者说》相比较,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文中“上大嘉悦”、“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等语的难能可贵,从不同作品的对照中提高了学生理解和鉴赏的水平,这显然更不是“字字落实”所能奏功的。

总的说来,文言文的教学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将“人”这一学科主体实现于最前沿,最强调“人文精神”,一切都围绕着“人”设计。中学文言文教学作为体现“人文性”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承担着“夯实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教育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积累,学习只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文言文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第5篇: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一、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关键

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打在那里一下子就能把它打死。文言文翻译也是如此,考生必须抓住翻译的关键,否则会徒劳无功,白忙活一场。总的来说,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有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尤其是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翻译的时候,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准确,那么这个分就遗憾地丢掉了。如:“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 这里即有两个关键词:“承”译为“承受”“秉承”一类的意思;“年”译为“年成”“收成”一类的意思。如果两个关键词翻译错误,这个题就很难得分。

(二)特殊句。

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文言句子,因此丢分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如:“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这是一个“……者,……也”形式的的特殊句式,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成“……是……”,否则就要丢分。

二、把握文言文的翻译原则

具体说来,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初中课本《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只看这一句,似乎可以翻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的意思,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势的。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但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下面几种情形往往需要意译。

1.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假如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轻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再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又如:“金就砺则利。”一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假如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2.使用紧缩复句或言简意赅的句子时。

如:“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这个句子属于紧缩复句,直译不好翻译,只能意译为:“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

3.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

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子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渲染铺陈,因此必须意译作:“(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其实是有技巧可遵循的,具体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留。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也无需翻译。如:“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我们可以直接将其译为:“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再如:“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行军用兵”作为一个成语,我们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地去翻译,只要照抄即可,因而可译为:“深远的谋略,行军用兵的本事,不及过去的那些将领。”又如:“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二)放。

将那些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放弃,否则会使句意不畅。如:“宋何罪之有?”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再如:“夫秦,何厌之有?”“夫”为发语词,无实在意义,翻译时不做理会。又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唆赘余。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为偏义复词,重于“姥”,所以翻译时只需翻译出“婆婆”即可。除此,有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也不一定要翻译。

(三)换。

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2)“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四)补。

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有能力到达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则文理不通。又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翻译为:“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外连衡而斗诸侯。”“外”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对外”“连衡”用作动词,翻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争斗”,因此正确翻译应为:“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五)调。

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将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有的学生翻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再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译为:“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为节操而死的臣子。”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而况人臣乎?(《触龙说赵太后》)译为:“国君的儿子,是他的亲骨肉啊。他们尚且不能靠着没有功劳的尊位和俸禄,而守着贵重的金玉,况且一般人呢?”

需要说明的是,文言文中表达语气的助词,也应根据现代人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换。如“乎”“哉”“焉”等用在句末,可用“啊”“呢”等调换。

(六)缩。

第6篇:捕蛇者说译文范文

关键词: “虎”学 内涵 汉英互译

1.汉语中“虎”学的内涵

虎文化是中国典型的民俗文化之一。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将“虎”这一概念揉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虎的联想有褒贬两个方面。从褒义方面说,虎英勇大胆、健壮有力、坚决果断。从贬义方面说,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分别举例说明。

1.1“虎”的褒义色彩

1.1.1“虎”多用于比喻人的勇猛、威武。

我国古时战事频繁,出现了许多词语形容将领驰骋沙场时的威猛气势。比如用“虎将”比喻勇将、勇猛的人;“虎威”比喻武将的威风;“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比喻勇猛的军队;“虎贲”指勇士、武士,如:“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书・牧誓序》。

现在我们也常用带“虎”字的词语,形容人的生机活力、矫健威猛。“虎生生”形容威武而有生气,如:“他看着这群虎生生的新工人,感到十分高兴。”“虎气”形容有气势,如:“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虎气。”

1.1.2“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其特殊地位,中国人对龙始终抱有尊敬、崇拜的心态,汉语中“虎”和“龙”搭配的词语,用来表示刚强、有胆魄、有生气和活力,代表那些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例如: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壮勇的姿态,如:“这群小伙子干起活儿来生龙活虎一般。”

“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如:“工地上龙腾虎跃,热气腾腾。”

“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

1.1.3“虎”有时用来表示人的体形、身材与姿态的魁梧、健壮。

“虎背熊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体格健壮。如:“只见里面有两个少年大汉迎了出来,都是虎背熊腰,相貌非凡。”――清・李汝珍《镜花缘》

“虎势”:形容健壮。如:“这小伙子膀大腰粗的,长得真虎势。”

“虎头虎脑”:形容浑厚雄健之貌。如:“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老舍《赵子曰》

1.1.4形容开头造大的声势。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如:“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著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元曲选・李逵负荆》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1.1.5形容小孩健壮、活泼可爱。

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心灵手巧的老人们还是给孩子们缝制虎头帽、虎头鞋、虎形枕,包括给孩子起名,也偏爱“虎妞”、“小虎子”之类,寄予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他们长得个个像小老虎一样结实。

1.2“虎”的贬义色彩

1.2.1“虎”字有“危险、贪婪、凶残”之意。

在我们熟知的一些文言文中,不乏“虎”这一形象。如:“苛政猛于虎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或问酷吏。曰:‘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均喻指虎残酷、凶暴的本性。“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易・颐》,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1.2.2由于“虎”和“狼”有着“凶狠残暴、贪得无厌”的相似习性,因而两者搭配更进一步彰显其程度之深。

“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如:“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如狼似虎”:比喻非常凶暴残忍。如:“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尉缭子・武议》

1.2.3用“虎口、虎穴”等比喻“危险的境地”。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大难,侥幸保全下来的性命。如:“况我本是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清・李汝珍《镜花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危险的境地。如:“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

1.2.4“虎”还被用来比喻“恶人、坏事或恶势力”。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养虎遗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1.2.5形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我们也常用“虎起脸”指露出凶相;“虎”指吓唬,恐吓;“虎唬”指威吓;“虎吓”指吓唬。

2.西方“虎”学的涵义

在崇拜狮子与鹰的西方人眼里,老虎并不是最威严的王者,而是代表一种同样强大但更神秘的力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他们看来,“虎”蕴含东方的异国情调,华丽妖艳,精力旺盛,桀骜不驯,像魔法一样难以捉摸,同时也能激起雄性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虎”内涵了一种惊涛骇浪般的威力和燎原烈火状的恐怖。18世纪英国天才诗人威廉・布莱克在参观伦敦塔动物园后写下《老虎》一诗,它或许就是对西方视角下老虎形象的完美诠释,两百多年来传诵不衰。诗中把老虎既匀称又望而生畏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竭尽全力描摹深夜莽丛中火焰似烧红的老虎,赞叹它的雄厚与威力,赞叹造化的伟力。

The Tiger 老 虎

By 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郭沫若译)

Tiger,tiger,burning bright,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燃烧着煌煌的火光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节选)

3.英汉互译中“虎”学的处理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tiger”一词的释义为“large Asian animal of the cat family,with a yellow-brown coat with black stripes”,延伸义为“fierce,energetic,or formidable person”,强悍的人、劲头十足的人;勇士。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含义与东方的“虎”学意义相近。然而,在中英互译的过程中,还是要从其文化根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入手,及时变通,做到形神兼备。

在英汉“虎”学互译时,译者要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翻译时要善于分析两种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生动地生成译文,使目的语读者有着与源语读者相同的理解感受。

3.1采用直译法

对于能够采用直译的词语,译者应尽量选择直译或对应的翻译方法,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的风格和味道,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更强。如:“纸老虎”可逐字直译为“a paper tiger”,由于无论在中国还是欧美国家,“纸”都会被认同为有着易碎易裂、不强韧、不持久的特性。因而虽然称其为“老虎”,却是纸做的,其引申义也很自然地表达出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直译为“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并不会产生任何歧义,通顺易懂。英译后,既保留了源语的本意,又恰当地传达了寓意,外国人看后也能理解和接受。

3.2采用意译法

然而,很多谚语若是只采用直译很难做到形神兼备。所以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谚语中的内涵、寓意,还需要采用意译,甚至添加说明解释的方法。如“母老虎”一词是极具汉语文化特色的词,指的是语言气势汹汹、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女性,要是简单生硬地译为“the female tiger”,不免会让西方人感到理解困难,毕竟他们没有东方的语言环境和生活背景。所以应译成“lioness at home”,这样就更为地道,也容易让西方人接受。

由于汉语特定的文化习俗,长时间使用后形成特定的习惯说法,为了用英语表达同样特定的文化内容,必须译成在英语文化中有相似寓意的语言,所以使用了其它动物词汇。这类词汇错位的翻译十分常用:诸如“虎”、“龙”等动物在西方的地位并不如同东方,甚至南辕北辙。这样,在互译的时候我们就要格外留意。“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帝王的象征,我们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对龙顶礼膜拜;而“龙”在西方却被认为是邪恶的,龙在基督教、犹太教中被认为是恶魔的象征,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英文报刊将“亚洲四小龙”译为“Asian four tigers”,而非“Asian four dragons”。这样一来,东方人心中的“龙”,与西方人所说的“tiger”就同有“强劲、雄起”之意了。再比如,汉语中的“虎”在英语中常用 “lion”表示,而非“tiger”,这与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地理特征是分不开的。西方的百兽之王是狮子,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国旗是以狮子为图案,代表着勇敢和庄严;出产的动画片《狮子王》以狮子作为塑造对象,却并没有“虎王”一说;埃及金字塔也是狮身人面像;还曾将中国形容为“东方睡狮”……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一系列“狮假虎威”的语言用法:“拦路虎”译为“a lion in the way/path”;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在英语中对应语为“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狮子)另外,虎狼一家,有时也会将“虎”译为“wolf”,例如:“狼吞虎咽”(wolf down);“骑虎难下”(have/hold a wolf by the ears)。

在英译汉时,也要遵循以上的原则,例如“work like a tiger”就可以直接翻译为“生龙活虎地干活”,这样就足以表达它要传达的意思。而英语有关“狮子”的习语译成汉语时也常用“虎”来代替,如:like an ass in a lion’s skin(狐假虎威);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虎口拔牙);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另外,an American tiger译为“美洲豹”,并非“美洲虎”。

因而,翻译时我们应根据需要,将源语中的“虎”语或删除,或补充,或用相对等的词汇充分表达出来。由于翻译手法的灵活性,并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翻译手法。对于同一条词语,只要能传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就既可采用直译,又可采用意译,或者二者结合。

4.结语

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每个民族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掌握各民族词语的不同文化背景、深层含义及其差异所在,对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起着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韩作黎.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孙艳.论英汉名词性动物隐喻的文化异同及翻译[J].时代教育,2008,(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