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社会网络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网络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网络论文

第1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一、数据与方法

1.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两项调查,一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于2007年在北京市和湘潭市进行的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感知问卷调查;二是吉林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于2008年在长春市进行的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感知问卷调查。两项调查均使用了基本相同的调查问卷和方法,考察了三城市居民关于食品风险的感知、行为倾向、信任和政策需求,三地数据分别代表中国大城市、大中型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公众风险感知情况。三城市调查均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入户调查方法,先在城市社区名册中随机抽取若干社区,再在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若干家庭,最后在被抽中家庭中用Kish表随机抽取1人作为调查对象,被访者是现居家中的18周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北京、长春和湘潭三市共获得有效问卷2153份,三个城市的有效问卷数分别为987份、506份和660份。2.变量与测量方法(1)因变量。我们在调查中询问被调查者:假如市场上的一般黄瓜卖1块钱1斤,您愿意花多少钱买没有喷撒农药的黄瓜?以此测量被调查者对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2)自变量。本研究中的主要自变量是个人讨论重要社会问题的讨论网络,具体测量方法采用提名生成法(Name-generator)。提名生成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的要求,让每个被访者提供自己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姓名、个人特征以及这些成员的关系等信息[32]。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描述社会网络的情况。我们要求被访者回忆跟自己讨论问题最多的5个人,以及这些人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类型、讨论的问题、关系亲密程度等。然后计算社会网络的密度、管理人员的比例、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等指标。以此为基础,我们建立了研究的自变量,包括:网络规模、平均熟悉程度、网络密度,网络中亲属的比例、讨论食品安全人数的比例、管理人员的比例、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3)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健康状况、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程度、自己或者家人的经历、自己最近七天的健康状况、已有的食品风险知识等。3.分析方法由于因变量是一个连续变量,我们在对其做对数处理后,使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结果

本文使用SPSS软件分析社会网络特征对有机蔬菜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的模型一中分析的社会网是讨论网,即与被调查者讨论任何重要问题的成员构成的网络。统计结果表明,个人讨论网络的密度和网络中管理人员的比例显著地降低了公众对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网络中讨论食品安全人数的比例和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则显著地增加了公众对有机食品的购买意愿。研究结论也表明,相比较基准模型(仅仅包括控制变量的模型),在模型中增加网络特征变量,显著地增加了模型的解释能力。就控制变量而言,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相关知识都显著地影响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女性的购买意愿显著地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公众对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显著地降低;文化程度和相关知识显著地增加了公众对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在只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成立)。在前面的文献综述中我们提出网络影响风险行为可能存在两种机制,即传递知识(信息)和提供支持。根据以往研究的结论,一般认为密度较高的网络更可能提供社会支持,同时网络中的管理人员因拥有较多的权力资源而更可能提供支持[32,33],而网络中讨论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员和受高等教育的成员则更可能提供知识和信息。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点,我们又单独分析了食品安全讨论网的情况,这时的网络成员仅包括那些与被调查者讨论食品安全的成员。我们的假设是:由于食品安全讨论网的成员都会讨论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这种网络中知识和信息传递是必然存在的,而社会支持的传递则不一定存在。从表2模型二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食品安全讨论网中,只有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显著地影响公众对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而其他网络特征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们的推测,既网络密度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更可能是通过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而降低了公众对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而网络中讨论食品安全人数的比例和网络中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通过提供信息而增加了公众对有机蔬菜的购买意愿。

三、结论与讨论

第2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客体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是被网络社会主体认同的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包含着作为价值灵魂的、作为价值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价值精髓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价值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构成的内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完善的有机整体。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象就是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全部认同,是对这四个方面高层次的认同。

1.静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对稳定性要求是指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导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灵魂,应起到“擎天之柱”的作用,坚持不动摇,昭示其主导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主题,应彰显“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共同实现的一致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精髓,应展示传承和革新相结合的一贯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为参照,应体现评价与选择相结合的正确性。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容的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因此,在网络这一特殊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必须牢牢把握认同的整体性,是对四个方面广泛的认同,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对其中部分或个别的认同。作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一致的追求目标、一贯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四方面价值最终都应以维护网络社会发展的稳定有序为标准。如果不能保持这种价值实现上的相对稳定性,必然导致网络社会认同主体的“无所适从”,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社会主体对其认同的广度。

2.动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绝对发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绝对发展性要求是指指导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旗帜,必须持续不断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上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目标,必须紧跟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新变化,做到内容上的丰富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动力,必须不断挖掘其新潜力,体现作用上的拓展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规范,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形势,突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此,网络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也必须与时俱进,表现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相适应的程度,是对其四个方面的深刻认同。而不仅仅是对这四个方面在知道层次上的知道或了解,更主要的是达到自觉层次的内化和践行。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契合不断提高着的网络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保持蓬勃的生机,一旦失去活力,它必然影响到网络社会主体对其认同的深度。

二、共性与特性: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环境性因素

著名德育学家檀传宝认为:“环境是指生物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4]由此,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环境性因素是指在网络社会主体所生存的网络空间中,影响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1.共性:现实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力关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到底是依存还是独立的关系,虽然国内外学者观点不一,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而言,无论是在网络社会环境中的实现还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其认同的对象是共同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网络社会还是现实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体上也是共同的,最终都要归结为“人”。作为网络社会中主体的“人”归根到底还是作为现实社会主体的“人”存在。因此,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在本质上的实现与否,离不开现实社会环境价值导向力因素的影响。现实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力是指现实社会环境对其主体价值观念的形成总是表现出方向上相同或相似的推动作用力。从现实社会主体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划分,现实社会环境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家庭环境的育养、学校环境的教化、社会环境(是指有别于家庭、学校的环境)的规范。这些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从目的上看,现实社会环境对其主体价值观的导向显然是正面的,即希望构建符合社会整体要求、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体系。但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当前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不断涌现,诸如家庭环境育养方面的失范、学校环境教化方面的失误以及社会环境规范方面的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必然导致人们选择正确价值体系的偏差。当现实社会的人参与到网络社会中时,现实社会环境的这种消极影响显然不会消失,将同样作用于网络社会中价值体系的认同。这种共性的价值导向力也必然致使在网络社会环境中对于价值的认同对象出现是与非的区别。

第3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1.选择职业目标时提供建议和参考。通常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会存在诸多困惑,而这些问题也大多是“以讹传讹”的“谣言”,并非是某些职场人士的亲历经验,但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不好区别真伪,从而凭空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因此,就业社会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最真实、权威的建议和参考意见,让自己的求职、就业更加有的放矢。

2.提供深入了解目标职业的生涯人物访谈对象。对于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来说,求职前一定有自己较为清晰的目标职业,但此时也仅仅是理想中的职业,面对诸如对职业知识、技能、任务、机器、工具和设备等职业的具体要求等问题时还没有清晰的答案。通过面对面地与自己有着相近经历、学历背景等相似性较高的生涯人物访谈,大学生可以快捷、准确地获取相关职业的横向信息,避免了准备的盲目性及对目标职业的刻板印象。

3.提供目标职业的相关信息。目标行业的核心因素如准入条件、核心知识结构、必备的能力结构、职业发展途径等,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就业社会网络资源,即通过行业、职业、岗位,业内领导、员工等多种途径获取的多种信息,分析综合后可以更充分地了解目标职业的全面信息,以便于大学生提前确立工作目标,更好地做好入职后的生涯规划。

4.提供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机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既传播了先进文化,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服务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绝知此事要躬行”,见习与实习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历练机会,帮他们获得最真实的工作经验和职业体验。就业社会网络资源可有效避免一般单位因多种原因无法为大学生提供对口见习与实习机会的尴尬,为大学生职前锻炼提供充分的见习和实习机会,让他们更有机会了解自我、给自身合理定位,进而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入职后更能发挥出优势。

5.提供单位招聘的信息。一般来说,单位公开的招聘信息尽人皆知,这些工作职位面向众多求职者,因此投递简历、面试、接受背景调查、实习、转岗等系列过程是每个最终获取相应职位的求职者必走的程序,其间所花费的时间、承担的风险自不必说,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大学生善于利用就业社会网络资源,则有更多接受单位隐性职位应聘的机会。

6.提供重点向单位推荐的机会。大学生就业社会网络资源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就业信息环境,同时他们在圈内掌握的信息也一定是行业内最前沿、最精准的,加之业内人士推荐的员工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和青睐。若大学生能很好地利用就业社会网络资源推荐的求职信息,积极主动地表现出自己的综合实力,则可更为快捷地获得更优的工作机会。

7.提供就业岗位。大学生如果能从新生入校起就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就业社会网络资源,积极主动地与他们定期沟通,有规划、有目的地参与资源内单位见习、实习,就会获得他们对自身进行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定位有效引导,更会较早完成由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因认同企业价值观而与企业发展同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这样一来,在大学生进行正式求职时,已和社会网络资源内的用人单位“熟悉”了,双方自然会省去招聘、应聘、面试、笔试等诸多海选程序,而直接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总之,如果大学生从新生入学时就有步骤地开发自己的就业社会网络资源,那么在大学期间及毕业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和组织的社会关系资源共同构筑成大学生就业社会人脉网络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职业发展支持。这对大学生职业目标的建立、职业准备必备清单的获得,见习、实习机会的取得,以及岗位推荐和顺利就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学生就业社会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Kristen.W.Gustafson在《Graduate!》一书中谈论找工作的途径时说:“你从来不知道飞机上坐在你身边的人或者你叔叔的一位朋友可能知道你梦寐以求的公司正在招聘一个职位,要集众人智慧。”[3]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就业社会网络资源,可以更好地提升求职成功率及就业质量,增强就业稳定性,充分实施“就业自救”。

1.内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要为自己的就业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在学校的帮助与引导下尽快熟悉校园及所在城市的各种资源,核心专业课程及其链接的职业等内容,经常与自己的父母及大家族中的兄弟姐妹沟通交流,让父母及更多的“内部资源”了解自己在学什么,将来可以干什么。同时让他们多帮自己留意自己配偶及身边可靠社会关系资源的从业行业背景等信息,找机会及时帮助自己传播学习信息与内容,多了解对于职场人士最通用的技能及素质都有些什么要求,以得到他们最直接有效地帮助,见习、实习及求职前,及时告知他们自己要干什么,并真诚地期望得到他们何种帮助等。

第4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舆情传播模型的研究,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欧美基于“Publicopinion”视野开始对舆情传播模型进行研究,Sznajd–Weron运用离散分析个人怎样受到外界社会群体的影响,并提出了Sznajd模型[22],Sznajd假设个人意见只有+1和-1表示,每个人的意见受邻里或群体的影响并影响着邻里以及群体,各群体或者子系统意见将会趋于一致。在Sznajd模型中,用+1或者-1表示个体意见,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意见并不是非左即右,往往处于两者之间,呈现出连续的状态。很多学者用离散模型修正对Szanjd模型进行修正,在连续模型中,混合模型[23]和边际动力模型[23]对后来研究影响较大,混合模型和边际动力模型与Sznajd同样,进行模型模拟结构并未解释模型,缺乏理论模拟解释。ShuguangSuo和YuChen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提出Sznajd修正模型—社会网络动力舆情传播模型[24],假设个人意见只有+1和-1,通过对模型连续的观测,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选取一个点,并随即选取某一个邻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内成员总会达成一致,具有相同的观点。但现实中,社会长期存在多种观点,而且在交往过程中也总是与多个系统以及系统外成员进行交往,为此我国学者潘新、邓贵仕、佟斌针[4]对这种情况进行,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舆情传播模型,试图解释舆情传播连续性和交互性;最后解释为在社会网络中,信息受体(个人)并非直接全部接触信息源的观点,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信息源的观点,在整体网络中存在持不同观点的受体且成一定比例;否则整体网络中所有受体观点将趋于一致。在舆情前传播阶段,体育赛事在关注的群体中观点较为一致地传播。一旦突发成型舆情事件,社会各界(自媒体)加入到体育赛事舆情事件传播中,形成更复杂更宽广传播系统并带入多种观点。为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体育赛事舆情传播模式,试图揭示体育赛事舆情传播规律,路径以及传播宽度和速度。

2赛事舆情社会网络结构

斯坦利•沃瑟曼、凯瑟琳•福斯特[25]分析认为,社会中的人、组织彼此间关系可以表述为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型或规律,这种个人、组织之间关系将对彼此产生影响。社会网络分析不仅可以描述行动者个体与其周边邻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连接,并且可以借助计算机工具对行动者和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可视化建模,使研究者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行动者的关系和关系图式[27]。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可以用一种基于关系模式或规则进行表述,然而WEB技术发展,传统的社会关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通过量化和可视化两个角度对社会行动者实体关系进行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最常选用社群图和社群矩阵两种研究方法,已经成为社会网络分析重要方向。社群图通过节点和连接线描述行动者之间关系,社群矩阵分析行动者角色及其关系。体育赛事舆情事件传播行动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有接受也有传出,为此赛事舆情事件传播表述需要采用有向图。突发赛事舆情事件传播社会网络传播模型通常采用关系矩阵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构图。本文研究对象仅为体育赛事网络传播舆情传播,研究该事件网络传播集合内部各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1—模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时,整体网结构、行动者在整体网地位和角色以及网络内部结构特征都是1—模网络分析重要内容[21],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自20世纪40年代在社会理论和实证发展之间因为缺乏中层理论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90年代受到多个学科的重视,时至今日,社会网络分析提供了很多用于结构测量的参数[28]。按照网络规模可以将其分为整体网络结构、局域网络分析和个体网络分析[29]。本文测度赛事舆情事件传播,对体育赛事舆情传播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1-模网络整体结构。网络整体结构主要通过行动者之间紧密关联程度进行描述,即密度和中心度,密度反映整体网络凝聚力的总体水平。巴恩斯研究了随机网络模型,指出网络图密度最大值为0.5[30]。Lauman,Marden[31]对网络整体结构研究指出:整体网络中核心结点极其重要,可通过分析核心结点数量及链接结点测度核心结点的重要性。整体社会网络核心结点测量为中心度测度提供了可能和大量的参数,行动者中心度和组群中心势就是社会网络中心最常用的两个参数。Proctor和Loo-mis[32]认为行动者中心度和组群中心势是分析行动者中心位置的指标,反映其在社会网络中具有怎样的权利以及中心点位,这也是早期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中心度反映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联系紧密程度,反映该行动者在整体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在整体网络中拥有“权力”大小。整体网络中行动者点度中心度就是该行动者直接联系行动者数目。说明整体网络集中趋势为中心势,中心势描述整体网络差异性程度,整体网络中心势描述额该网络整体的集中趋势。由于行动者在整体网络角色和地位不同,起到作用也各异。斯坦利•沃瑟曼[25]、罗家德[28]等在对整体网络进行分析研究时指出,社会网络是通过结构等价描述和探讨个体行动者在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如何嵌入到整体中网络中的,两个行动者接受和发向网络中所有其他行动者的关系是相同的,那么它们结构等价。Burt[33]通过研究指出欧几里得距离法通过度量成对行动者传播距离来测度整体网络行动者角色和地位。成对行动者距离构成观测矩阵,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度量的是行行动者与列行动者的欧几里得距离。在整体网络中,并不是所有的行动者直接联系,通过中介传播必不可少,Burt将这种非直接并通过中介传播的联系定义为结构洞[33],结构洞也是描述行动者位置和角色重要概念。结构洞的存在使得部分处于中间位置的行动者居于重要的联络位置,因而在整体网络中对资源和信息流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构洞计算相对复杂,目前关于结构洞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Burt的结构洞计算和Borgetti中间度计算,结构洞计算测量主要是测量有效规模、效率、限制度以及等级度,限制度在整体网络结构洞测量中最为重要,是指该行动者在整体网络中在多大程度上拥有运用结构洞的能力或者协商能力[29],测量数值越大,限制能力越大,测量数值越小,行动者跨越结构洞可能性越大,结构非冗余信息源能力也越强[34]。在社会结构网络中,联系越紧密,联系关系越强,越易受关系的限制,在舆情传播过程中,弱联系有利于信息传递。组成整体网络基本要素就是行动者及子群,测评行动者、子群关系,是测度整体网络内部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凝聚子群在整体网络测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整体网络中行动者之间具有较强、直接、紧密、经常的或者积极关系的行动者子集合[25]。在舆情传播网络中,凝聚子群指该社会网络行动者之间关系特别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内部结构的团体,从而成为交流传递信息的集合。本文采用κ-核分析凝聚子群,κ-核是每个节点至少与一定数量(κ)相邻结点链接形成凝聚子群,凝聚子群内部行动者关系紧密,有利于信息传播和分析;不同凝聚子群行动者交叉重叠则更加有利于信息的扩散。

3实证研究

3.1“广州马拉松”舆情事件概况

2012年11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举办马拉松比赛,10公里选手陈杰和5公里选手丁喜桥比赛中突发休克,最后经抢救无效先后死亡。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等新闻网站在第一时间报道了相关新闻,赛事组委会也通过各类渠道积极对外消息。由于体育赛事本身受体人群庞大,经微博等自媒体爆炸式传播,形成强劲舆论影响力,仅新浪微博上与广马死亡事件有关的微博就达到135万条之多。本次赛事受到了政府官员、媒体、医疗行业等等关注。2012年11月18日当天,随着第一名运动员猝死,舆情掀起了一个小高峰;2012年11月25日,第二名运动员经抢救无效死亡后,掀起舆情传播高峰。随着组委会信息公开,舆情在此刻达到高峰后逐步下降。2012年11月26日,广马引起的新闻报道共1520篇,网名跟帖179万次条。广马舆情,主题事件影响大,波及范围较广,传统媒体在整个事件扮演着信息源等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赛事组委会和广州市体育赛事主办单位积极应对,及时公布信息,尤其是在后半阶段,国内主流媒体正面引导和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赛事负面影响。赛事组委会积极与媒体沟通,并通过新媒体及时公布信息,成为本次舆情事件应对的关键点。

3.2数据处理与采集

3.2.1社会网络分析概念描述本研究用关联矩阵表示舆情传播网络结构,节点表示舆情传播行动者,边表示行动者之间关系。基于赛事舆情事件传播速度快,为此假设赛事舆情传播在某一节点时间内,为静止状态[4]。分别用+1和0表示舆情传播系统的两种观点,即在初始状态下,系统中所有用户的意见被随机设为+1和0,进而对网络传播链接进行计量[21]。基于社会网络舆情传播分析主要就是对网络结构、角色地位进行分析,本文选择测量对整体网络结构、行动者网络角色和地位、整体网络内部结构[4,35]进行测量和分析。整体网络结构分析参数为密度、中心度和中心势,行动者角色和地位参数主要为欧几里得参数和结构洞限制度,整体网络内部结构参数为κ-核。3.2.2赛事舆情网络传播数据采集本文以2012年广州马拉松舆情事件为研究对象,选取公共信息发表平台和个人信息交换平台进行数据截取。公布信息平台选取了40个节点,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大洋网、南方都市网、网易、新浪、腾讯新闻等以新闻传播为主线的信息平台;选取了天涯网、猫扑网、搜狐论坛、凤凰论坛、百度贴吧等以论坛和交流社区为主线的公共信息平台,以优酷网、土豆网、凤凰视频网、百度视频、酷六网等以视频为信息平台。选取自媒体舆情行动者40个,主要来源于微博、博客、微信等自媒体,通过挖掘各结点之间关联线以及评论进行数据采集。信息传播由信息源往受体方向传播,信息员向受体传播的方向性,为有向社会网络结构。舆情传播过程中,信息源将信息传递给受体,受体在一定程度上又将影响信息源,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模式。在有向社会网络关系中,信息受体既可以反作用影响信息源,也可能并不发送信息影响信息源,为此存在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通过网络循证数据,整理排列出80×80互动关系矩阵,运用PAJEk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广马有向舆情传播结构图,具体见图1。

3.3整体网络结构侧度

3.3.1密度分析密度是社会网络分析常用指标,尤其是在无向网络分析中,指网络实际连接数量与理论可能存在最大连接数量之间的比值,密度越大,表明行动者之间连接越密切,信息交流就更为顺畅;密度越低,情况相反。由于密度受测评传播网络规模的影响,社会网络最大联系数为N×(N-1),当增加一个行动者时,增加的社会网络最大连接数较大,但实际连接数相对固定,尤其是在网络规模较大时。为此社会网络分析专家引进了点度概念用语测评社会网络密度,点度是指在社会网络中,行动者所拥有最大连接数量。通过Pajek软件测量广马舆情事件密度可知,平均密度(矩阵)为0.156,平均点度为24.95,即一个行动者将与24.95个邻居进行信息互动,实现信息传播。由此可见,在广马舆情事件结构图中,各节点相互联系紧密。尤其是传统公共媒体间存在信息互动,这成为推动广马事件迅速传播最直接原因,扩大广马舆情事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增加受关注程度,造成关注过于集中,给广马赛事带来不良的影响。3.3.2点度中心性分析点度中心度是基于行动者与它接邻行动者节点数,节点入度是邻接至行动者的节点数,出度是邻接到自行动者的节点数。在社会网络中,点度中心度出度是扩张性测度,入度则是接受性测度。对出度测量,有利于掌握信息扩展的途径,对入度的测度,有利于掌握信息发展的态势。表1为广马舆情事件点度中心度的测度数据。广马舆情事件传播节点的点度范围4~95,整体传播点度密度为0.45472,lc老蔡通过网络传播邻居数量最少,在社会网络中,相对孤立,对网络传播产生的影响最小;以人民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出入度较高,网络传播邻居的数量最大,影响相对较大,成为网络传播有力推手。3.3.3行动者距离在社会网络中,行动者距离是用来描述一个行动者到另一个行动者之间最短距离,也称为“测地线”,尤其是在六度空间理论发展起来之后,行动者距离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2显示,广马舆情网络结构图中,各行动者之间的距离,其中最大距离以76号行动者“联合早报”到17号行动者“静如山岳”为代表,最大距离值为12,最小为1,大部分行动者之间的距离为1和2。在舆情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距离越短,传播速度就越大,造成的影响力也越大。整个广马舆情传播的平均距离为2.93833,信息传播速度较快。

3.4行动者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

3.4.1行动者整体结构等测度———相似性检验行动者整体结构等价用来说明两个行动者接受或发向网络中其他行动者的关系是相同的,那么认为其在结构上是等价的,主要是测评行动者在网络结构中多大程度上的相似。图3通过Pajek测度的相关系数图。通过图3可知,除了在对角线相关系为1外(行动者与自己在结构上是完全对等的),非对角线元素中没有等于1的元素,这也就是说在建议关系上没有结构等价的行动者。其他行动者之间相关系数各不相同,行动者等价结构也各不相同,各自在社会网络中影响力也各不相同。为此行动者相互替代之后,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网络传播,为此结构等价性较小,可替代程度也较小。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在网络传播依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大众媒体在舆情传播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能被取而代之。3.4.2结构洞分析结构洞主要用于测评社会结构网络非直接联系以及关系断链的现象,由于社会网络结构传播过程中,行动者之间非直接联系,造成行动者信息传播的缺失,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结构洞存在使得处于中间位置的行动者居于重要的位置。为此本文根据结构洞特征,对广马舆情事件结构洞指数和中间中心性进行测度。在结构洞测度中,主要测度社会网络限制度。社会网络限制度是衡量一条纽带的重要性或独占性指标,代表了一个行动者与邻接行动者关系的比例,占这个行动者对所有行动者管理的比例。限制度是指行动者与对方的关系会对对方产生的影响,这种限制取决于行动者对方强连接节点与行动者之间的纽带强度。图4是通过Pajek测度的广马舆情事件限制图(图4)。从图4可知,广马舆情网络结构中,存在大量的传播结构洞,各指标之间的限制度程度不一至,说明了信息传播的制约性,各自受制约的程度大小不一至,最大为62号“体育咨询榜”,受64号“zg赵哥”约束性达12%,这就意味着62号“体育资讯榜”有12%的信息是通过“zg赵哥”这个行动者传播出去的。通过图4可知行动者受结构洞影响力约束相对较小,这说明行动者在舆情信息传播过程中,行动者接收多个行动者的信息,不易受单一其他自媒体或传统媒体的影响。点度中介度就是在网络中所有其他行动者之间的测地线,经过该行动者的测地线比例,对信息传递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也就是占据更为重要的中心位置。通过表2可知,大洋网、搜狐新闻和星岛新闻点度中介度相对较高,点度中介度值分别为0.146023、0.122810和0.109847,在整个网络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这说明这些网络占据较多信息资源,并为扩大自媒体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促使信息资源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的传播。但通过表2可知,整体网络中介中心势并不高,这说明在广马舆情事件中,直接信息传播在整体网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受中介影响较小。

3.5整体网络内部结构测度

κ-核就是每个节点至少与一定数量κ的其他节点相邻接的子图,来界定舆情传播中存在的小团体数量,κ-核界定了相对密集的子网络,相对密集κ-核有利于信息在子网络传递。测度结果显示,广马舆情事件κ-核的最大值为17,结点数共有17个,占全部节点21.25%。通过图5可知,κ-核的值在15级以上的占整个舆情网络的66.25%,说明在该舆情事件中存在联系紧密的凝聚子群,该子群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通过彼此信息的互动,掌握大量的舆情信息,通过凝聚子群约束性进而占据了传播途径的重要节点。

4结论与建议

通过研究表明:广马舆情事件传播网络中整体密度较高,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信息互动传播频繁;各行动者信息互换距离较短,从而导致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通过对行动者整体网络结构等价性的侧度发现,行动者在整体网络中地位和角色相对独立,虽有结构洞的存在,但约束力相对较小,对信息传播制约有限,尤其是点度中介值较低,说明信息以直接传播较多。通过对整体网络内部结构测度,发现广马舆情事件广泛存在凝聚的子网络,子网络存在加速了信息在子网络行动者间的共享和交换,从而促生多中心的传播网络结构。

4.1组建多中心并行舆情网络结构

由于举国体制以及政府办赛等原因,我国发生体育赛事舆情事件,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主办方新闻会,经由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具有信息传播渠道单一性以及传播时间阶段性的特点,显然不能适应体育赛事突发舆情事件的复杂性特点以及自媒体网络传播迅速发展的需要。构建并行化、连续性的多中心网络结构,替代机械、僵化、费时的信息传播管理模式,实现并行舆情网络管理流程,提高舆情管理者对传播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确保对舆情事件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体育赛事舆情事件发生时,不同利益主体将从不同的角度传播信息,强调网络传播不同利益主体共同利益和协助重要性,在舆情传播管理中尤为重要。由于互连网络技术发展,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面对面的信息传播途径,扩展了多元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多元灵活组合的可能,多元主体相互依赖,共享信息,形成动态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将原有信息管理传播网络纳入体育赛事突发舆情事件管理系统,增强信息管理深度和广度,建立横向舆情评估体系,实现突发舆情事件管理的即时性、完整性和通达性,完善多中心并行舆情监控与协同应对。

4.2关注舆情事件网络引导时机

突发舆情危机时,当持某一观点信息源占据优势时,网络受众就会迅速靠拢,形成“集聚效应”[36]。突发舆情事件主要体现在个体信息交换以及信息共享之后的群体,这种群体行为属于非常规状态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好奇、恐慌心理,导致的临时性、非正式的弱关系。舆情事件在社会中受关注程度越高,这种临时的、不稳定弱关系就越容易形成。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社会公众既是信息受体,也是信息的传播者,通过自身将信息传播到其他结点。基于社会网络舆情网络分析不仅关注信息内容,更关注信息传播者与受体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舆情监控管理过程中,选择合适时机,选择关键位置,通过舆情引导的方法对舆情发展进行干预,将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或引导受众的观点,起到较好的舆情引导作用。同时建立透明的舆情传播平台,促进受众在透明的平台下理流和理性探索,支持理性化的多样性,提高公信力。

4.3增强核心网络效应

第5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国内医药卫生领域应用研究的可视化图谱。经计算,得到节点数271,连接数234,同时我们取出现频次≥5的17个关键词,得出高频关键词词频表,另取中心度≥0.10的28个关键词,得到高中心度关键词,发现高频关键词与高中心度关键词并非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一些高频关键词并非与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被引频次和中心度都比较高的关键词包括社会资本、自感健康、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它们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此类研究热点。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从研究内容看,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疾病传播与防控研究、卫生政策研究。一是在疾病传播与防控研究方面,有作者通过分析社会网络在艾滋病、吸毒、性传播等过程中的作用,来探讨预防干预疾病的方法,相对应的关键词有艾滋病预防、网络结构、流行病学研究、安全等。二是在卫生政策研究方面,有作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网络互动进行分析,对健康风险管理的整体网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情感支持网络、信息支持网络,建立非正式的健康风险机制,形成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其中,对社会资本与社会支持在居民就医行为以及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很广泛,代表性的关键词有自感健康、心理、生命质量、社会支持、调查分析、危险行为、信任、影响因素、行为、对策、社会参与等。还有作者对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知识创新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分析,以增强公立医院的创新能力,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为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网络结构、干预等。从方法的技术运用角度看,通过共现分析、可视化技术来研究和展现某一特定医药领域的合著情况、研究热点、发展方向等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国内医药领域的主要应用。共现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学科情况,监测学科领域动态发展情况,多角度揭示信息的内容关联和隐性知识。将提取的共现矩阵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如Ucinet、Pajek、Gephi等)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快速定位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2讨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医学领域近十几年发表的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情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2.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医药卫生研究取得的成绩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情报学研究的最新手段,将它创新性地运用到医药卫生科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更快地获得某些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发展前沿,同时能较直观地进行国家间的对比,从而找出差异,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提出具有时效性的决策参考。通过对比表1和表2我们发现,有些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中心度并不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的统计频次的方法显然不适用于对研究热点的探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能够从网络的个体属性、整体属性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出更多深层次的信息。通过可视化技术直观展示关键词网络,可增强研究问题的现实感,使人们更容易了解网络内部结构,揭示隐性知识。国内医学界运用社会网络可视化工具探测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热点、作者和机构间的合著网络等的研究构成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热点。虽然社会网络分析在卫生政策领域的应用研究数量有限,但研究大多规范、操作严谨,将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理解,产生了多样化的研究成果。如陈嘉伟等通过建设医院科室团队的社会网络结构来分析医院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院知识创新能力提供借鉴;王欢等将每户家庭作为一个节点,了解农村贫困家庭所处的健康风险和分析网络的结构特性,并构建了健康风险管理的整体网。

2.2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医药卫生研究的不足

第6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的相似

一、形式都具有主观性。无论是网络舆论、新闻舆论还是社会舆论,就其形式而言都是主观的,它们都是人们面对客观事实、客观现象或现实问题,经过主观意识加工而形成的态度和意见。社会舆论是人们对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共事务所产生的意见、愿望、态度、情绪、期待、评价和想象的公开表达,新闻舆论是新闻媒体自身表达或借助被报道对象之口表达的对社会事务的意见和评价,而网络舆论则主要是网民通过互联网所直接表达但通常又被网站或论坛管理者遴选、过滤过的社会意见。在这里,无论是“表达”、“评价”抑或是“意见”其形式都是主观的。

二、内容都具有历史性。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的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都会受到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它们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虽然处于不同社会和不同地位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倾向,人们对待同一客观事实、客观现象和现实问题的意见也是千差万别的,但舆论的内容都是时代和社会关系的反映。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都不可能是超时代超社会的,它们都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议论都具有评价性。舆论的形成离不开议论,而没有评价性的议论是不存在的。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都是公众(通常情况下新闻媒体也被定位为公众代言人)面对客观事实、客观现象和现实问题的评价和判断,这种评价和判断决定着舆论的倾向性,也决定着其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一般来说,任何个人或团体,在舆论的正面评价下往往更自觉地保持其原来的行为,而当面临舆论负面评价时,一般会自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规范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来源于其评价的力量。

四、表达都具有公开性。不公开表达的群众意见不能形成为舆论,公开性是舆论的天然属性。舆论之所以会成为一种人们不可轻视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它的公开性,因为公开性具有加强社会规范并迫使人们遵守的功能。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都是人们面对客观事实、客观现象和现实问题所公开表达出来的内心意见,并通过公开传播来吸引和影响广大公众的。

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的区别

一、传播的工具不同。社会舆论往往是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口传心受,并以一定的意见、情绪、态度甚至行动表现出来;而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则是社会舆论与媒体的乘积,是两者博弈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实质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它们不是与社会舆论相对立的“另一种舆论”,它们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舆论表达形式。就舆论传播来说,借助新媒体,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往往比社会舆论形成更快,传播更广。

二、舆论表达的层次性不同。一般来说,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往往具有自发、直接、不确定、混乱、盲目、片面和情绪化等特征,处在舆论的表面的感性层次;而新闻舆论具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特征,处于确定的、有序的、条理化的、自我负责的理性认知层次。这是因为,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组织化的媒介,其所传播的信息受到“把关人”机制的影响,建构的是一种理性、平衡和专业化的信息和意见传播体系。

三、舆论主体不同。社会舆论的主体是具有社会参与自主性、对具体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网民;而新闻舆论的主体是新闻从业者。虽然网民、新闻从业者也是社会人,但与一般的社会人群又有区别。截止到2009年,我国的网民仍然大致以30岁以下、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城镇年轻人为主体;②而新闻从业者则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人士,与一般公众相比,他们大多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面广,信息灵通,熟悉社会公共事务,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见解往往更客观、全面和深刻。

四、舆论客体不同。新闻舆论的客体是基于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这些事实是经过新闻选择和加工过程传播给公众的。社会舆论、网络舆论的客体既可以是被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也可以是没被媒体报道的鲜为人知的事件,甚至还可以是未必存在、属于想象领域的事物,如传说中的“UFO”事件。

五、舆论存在形式不同。新闻舆论包括新闻媒体的各类新闻报道和“社论”、 “编者按”、“记者观察”之类的文章或评论;网络舆论包括新闻后跟帖、论坛留言、博客或微博客文章等;社会舆论则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行为举动表现出来。其中,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在存在形式上的最大区别在于,以文字留言形式表现出来的网络舆论具有可视性和可读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我国新闻媒体被视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新闻舆论往往具有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起着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新闻舆论作为舆论的主流地位也不是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所能代替的。但由于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因此它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为千千万万普通公民提供表达意见的场所,新闻舆论也无法全面地传达极为复杂的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因此,新闻舆论、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必须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共同推动社会前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91页。

第7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internet 道德意识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tnternet据统计一,到19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了t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作和学习方式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急高速公路的雏型t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t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t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人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

    眼下的t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母,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o 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道德规范方面

    2.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之约束力明显下降。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从历史的运动来看,人类社会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表现为道德规范的适用对象的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世界的发展对形成和发展道声德标准,制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领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网络中,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为和其它勘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电子邮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到字母的大小写,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范。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等等。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 转

 2.3网络道德规范向法制化转化

    具体的道德规范在量上的积聚并不是无止境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向法律法规的转化。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体在网上的行为和关系。例如美国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和“隐私权保护法”,新加坡的“internet管理体系”。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并在97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

    3道德行为方面

    3.1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特点

    internet直接介人“交际”领域,为人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其一,网上空间具有虚拟性,可以“相识不相见”,从而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其二,网上空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且覆盖广裹。上网者可以定向抵达一点,也可以同时抵达多点,从而形成颇具规模的“交际圈”,为人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交友、择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其三,网上交友可以“匿名进人”,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交谈者可以对对方的真实身分一无所知。这也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分进行交往,使交际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正是由于internet的自身特点,使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了新特点:既直接又间接。直接:网上提供许多聊天或交谈渠道,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同时性谈话。间接:所有谈话都是通过屏幕上的字母和语句来完成,听不到对方声音和语气,看不到表情。internet为人们“撒谎”和“说真话”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3.2出现大量不规范行为

    杜尔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注:「美杰克.d.道格拉斯等:《越轨社会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3页。)在网络发展初期,新旧道德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例如:某个人通过某个isp或b s传播了侵权或违法的信息,那么isp业者或bbs站长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过错的责任还是无过错的责任?如是过错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其过错呢?这引起了多方争议。至今,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2)规定冲突的行为。在网络世界上,新的道德规范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受到传统道德规范的抗拒,这种不同规范体系的并存、冲突、必然造成网上行为的两重性。例如:现实生活中要求人们遵守纪律,承担责任,而在internet中,更强调言论自由和不受控制,不要对任何事情负责,两者并存的结局便导致大量的不负责任的谩骂,虚假信息等等。

第8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以CSSCI中2006-2010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相关论文为数据源,以利用普赖斯定律所确定的核心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该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展现。根据子网类型,探索出国内数字图书馆领域主要存在4种合作模式,即单点型、双核型、发展型和完备型,以期为国内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合作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CSSCI 社会网络 合作模式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不同学科的学者相互合作来完成,合作研究日益成为影响科学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故由此催生了学术界对合作现象的研究。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4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中心计划署以及美国国家航天航空事务委员会联合发起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简称DLI),随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数字图书馆迅速成为图书情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的数字图书馆事业起步相对较晚,文化部于2000年开始在全国倡导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数字图书馆研究是国内图书情报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门话题[1-2],因此,本文以数字图书馆合作研究文献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数字图书馆领域的作者合作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2.1 数据来源

以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数据源,检索策略为篇名中包含“数字图书馆”和中图类号“G250.76”下的文献,检索时间段为2006-2010年,共检出文献1 087篇。剔除无作者文献和会议通知等非研究性文献2篇,共获得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相关文献1 085篇。

衡量某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研究论文数量的变化,统计文献数量并绘制相应的增长曲线,对于评价该领域所处阶段,预测其发展态势起着重要的作用。2006-2010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如图所示:

由图1可知,2006-2010年,除了2007年略有下降外,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论文数量基本呈平稳发展状态。笔者在统计过程中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已不再是泛泛地探讨,而是逐渐深入到各个具体的方面,如数字资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在经历了“概念期”后正逐渐走向“务实期”。

2.2研究对象

由于发文量是衡量作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核心作者则是特定学科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因此,本文以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核心作者为研究对象。

普赖斯在1969年出版的《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指出: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这就是普赖斯定律,可表示为:,其中:表示撰写篇论文的作者数,为该领域内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为全部作者的总数[3]。因此,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现有的1 904位作者中,前44位应为高产作者,同时,按照普赖斯的理论,数为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的下限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最高产作者所发的论文数。根据统计结果得知,=23,因此核心作者发文量应为4篇及以上。综上所述,选择发文量为4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67位。去掉4位独著作者,得出符合条件的合作作者63位,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2.3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对社会网络中各种关系结构及属性加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4]。该方法已被证实可以应用于作者合作关系分析及网络机构阐释[5]。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对研究人员合作发文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合作的紧密程度、合作模式及主要合作团队。本文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核心作者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对作者合作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3.1总体合作分析

在合作研究中通常使用两个指标即合作率(collaboration rate,CR)和合作度(collaboration level,CL)衡量总体合作情况。合作率是指作者人数大于等于2的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合作度是指所有论文的平均作者合作度,即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统计发现,在1 085篇论文中,合著完成的有536篇,所有论文共涉及作者1 904人次。因此,数字图书馆领域作者的合作率和合作度分别为49.40%和1.75。所有相关文献作者人数的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1 085篇相关文献中,独著论文最多,占总数的50.60%;合著论文次之,占总数的49.40%。可见,国内数字图书馆领域整体合作程度相对较高。在合著论文中,尤以2位、3位、4位作者合著论文较多,占合著论文总数的96.64%。

3.2整体网络分析

整体网络(whole network)是指网络中所有行动者之间全部联结所构成的集合。对于整体网络而言,网络密度(density)则是体现网络特性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网络中所有行动者之间实际联结的数目与可能存在的最大联结数目的比值,比值越大,网络的联结密度则越大,即网络的连通性就越好。本次研究中,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图的密度为0.0381。可见,网络节点间的关系较为稀疏,网络的连通性不够好,网络整体结构较为松散。这种相对过于稀疏的网络对于科研合作的开展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是极为不利的。

综上所述,合作度测量的是某领域作者的合作情况,而网络密度测量的是作者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作者合作度相对较高而网络密度却过于稀疏,这充分说明了在合作网络中存在的小团体相对较多,团体内部合作较多,而各团体间交流却较少。

利用自编的VBA程序,构建表1中的63位核心作者的合作矩阵,将生成的矩阵导入Ucinet [7] ,继而利用可视化工具NetDraw绘制合作网络图,如图3所示。

图中每个圆点代表一个作者,节点的大小代表不同的度(degree),即与该节点直接连接的节点数,节点越大,说明该作者在网络中越处于中心地位;节点之间的连线则表示不同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发文的情况,连线越粗,表明合作的机会越多。从图3可以看出,该合作网络是由63位核心作者单独发文或共同发文而形成的多个子网。结合相关成果[4,6]对合作模式的探索,根据子网类型,本文将国内数字图书馆领域作者合作模式分为4种,即单点型、双核型、发展型和完备型。

4.1单点型模式

单点型模式即单点型子网,这是因为与这些核心作者合作发表文章的其他作者不是核心作者,没有保留在分析样本中,因此这部分核心作者在网络中表现为单个的孤立点。由图3可知,左上方所显示的17个作者在整个网络中表现为一个个的孤立点,与其他作者并没有形成合作关系,这些作者所形成的合作模式即为单点型模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科研过程中作者研究兴趣或方法等存在差异,正在探索寻找或没有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目标的合作伙伴;即使研究方向相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距,也阻碍了这种潜在合作关系的形成。显然,这种模式对于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是极为不利的。

4.2双核型模式

双核型模式即双点型子网,是指仅有两个作者合作发文所形成的子网络。在图3中,有14名作者两两合作形成了7个双核型子网,如朱庆华与张银犬、吕娜与余锦凤等。这种合作模式主要表现在同一高校或科研单位的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作者群就某一学术问题展开实时实地的交流与讨论,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但这种合作模式并没有将产学研结合考虑来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取长补短,忽略了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以及跨校、跨单位、跨地域的合作。同时,这种合作关系可能会随着学生学业的完成而中断,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4.3发展型模式

发展型模式即非完全子网,是指在有n个节点的子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并非都有直接连接的图。在这种合作模式下,网络中存在多个行动者,每个行动者所拥有的权力并非相等。该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①在单个子网中,没有任何一个行动者拥有绝对的支配控制权力,行动者之间彼此需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才能达到其共同目标;②在单个子网中,某个或某几个核心行动者连接着网络中各个分散的节点,维持着网络的整体结构;③在多个子网中,某个或某几个核心行动者起着连接子网内部各分散点或各分离子网的作用,发挥着广义上桥连接的功能,维持着整个网络的完整性。

图3中存在3个子网属于发展型模式,即分别为以张晓林、毕强、董慧为核心的子网络。这些学者在网络中拥有绝对的支配地位和较强的信息控制能力,如果他们从网络中撤出,整个网络会变成一盘散沙,严重地影响到整体网络的完整性,影响到信息在子网中的传播,这对科学研究是极为不利的。同时,在子网中,并不是每个行动者之间都有过直接的合作关系,行动者可以通过核心作者寻求可能的合作伙伴,这就为潜在合作提供了一种可能,更有利于完备子网,促进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

4.4完备型模式

完备型模式即完全子网,是指在有n个节点的子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直接连接的图。在这种合作模式下,由于行动者彼此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不会因为某个行动者对资源加以控制而影响信息在子网中的流动与共享,资源的流通效率明显得到提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突破了信息孤岛所带来的局限。此模式的理想化状态为网络中所存在的每个行动者拥有均等的权力,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呈现均衡性,不存在权力的制衡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合作网络很难达到这种完美的状态,大部分子网都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图3中,以刘玉照为中心,由其学生刘建准、岳修志3位所构成的子网便是完备型模式的最理想化状态,但由于该合作子网是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合作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之后3年便再没有合作。

结论

鉴于近年来数字图书馆仍是图书情报领域热门的研究主题,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模式的主要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2006――2010年国内发表相关论文1 085篇,论文数量除2007年略有下降外,5年期间基本平稳。国内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更加务实,逐渐深入到各个具体的方面,充分表明我国数字图书馆在经历了“概念期”后正逐渐走向“务实期”。

第9篇:社会网络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网络课程 五环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128-03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创建的背景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其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认证的重要依据。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效果并不令人乐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年,与毕业实习同时进行,工作压力较大,且学生散布在全国各地,面对面辅导难以实施。第二,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偏大,经验缺乏,再加上学院在这方面对教师们的培训偏少,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第三,传统的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已经落后于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方式,过程监控手段落后,质量控制效率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能解决远距离教学指导、教学资源零散不便共享、教学信息传播不畅、教学经验传承受限、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监控管理困难等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专门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

“模式”来源于英文单词“model”。通常被翻译为“模型”、“样式”或“典型”等。“模式”一般指研究对象的理论的逻辑框架,或是指某种实务的执行标准或模仿的样式,体现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具有标准型、规范性、普遍性等特征。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活动程序则突出教学模式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结构指其包含的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及其之间有规律的联系。

根据学院的需要、高职学生的需要、实践环节教学的需要以及高职实践教学规律,笔者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见图1)。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五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等理论指导下创建。在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配置教师队伍、改革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是,学习不是灌输的,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积极地建构和改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是建构和互动的过程,学习需要真实环境,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经验有关,学习者应自己规划课程学习,学习者的互动、反思和协作在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为高职实践环节创设一个互动、交流、协作、反思的教学环境。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发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看作为教学的基础,将自我实现和追求自由作为教育教学目的,让学生自主选择有生活意义、实践意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认为学习即“自我主动学习、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主动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教育的目标即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及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学校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受到尊重的良好学习条件,将学生置于真正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构架科学的网络课程即自主、自由、有意义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程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目标分解表述如下:

1.专业能力: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文献处理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查阅及综述,数据分析,论文及设计(实验)方案撰写等环节,完成专业对应岗位的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的能力;掌握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综合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奋严谨、团结协作的优良工作作风。

3.方法能力:计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三)操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高职实践教学环节的自然顺序和安排,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安排,明确实施主体在各个环节中任务及关系(见图2),此模式分五个工作环节,教师、学生平行推进,教管穿插监管。

1.动员面授环节。此环节是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工作实施启动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知道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明确要达到的目的,清楚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历哪些过程,如何使用课程网站(如何注册、查询信息、提交信息、与老师学生交流、协作、获取帮助等),如何利用网络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如何选题,如何检索文献,如何编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文本等,如何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阅读已经毕业的学生的作品范例。面授讲解演示、案例分析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2.选题开题指导。选题开题对于高职生来说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鉴于选题的重要性,在此阶段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拟定参考选题、组织小组讨论、参照毕业生选题先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选题方法细化指导、制作开题报告模板及开题报告写作向导、反复与学生商讨修改等,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成功选题和开题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架。

3.作品创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创作含设计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成果。首轮指导,教师为学生的文章整体结构、基本立论及研究方法把关。第二、三轮指导,教师重在对学生的重要论据及数据获取的途径及准确性进行审核。第四轮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对文字进行精加工,对文本格式进行编辑,准备交稿。

4.应用价值检验。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交企业方实习导师、实习单位领导或业内专家,征求一线专业人士、专家的修改意见,检验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5.作品评价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在三个层面展开。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尤其是对学生的创新制作成果、发明专利成果、学术论文成果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支持,提高学生创新创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校级层面。主要强化检查与评估功能,通过查询网络课程数据,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督导部门联合开展工作。(2)系及专业级层面。承担主要的管理功能,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施方案,并在网络课程上,对选题、指导、考核、成绩评定环节作出具体的规定,有效组织教师做好过程性指导工作、组织系(或专业)教学小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审评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制定完整科学的管理规定,确保各项举措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调动学生、教师、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调对指导教师(含校内专职指导教师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监督。(3)指导教师层面。利用网络课程完成学生的过程性指导,从选题开题、设计实施、论文写作、平时表现、作品质量、原创程度、成果及获奖、企业反响、设计成果展示或论文答辩等多个方面指导学生,使他们达到预期目标,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条件。由于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使毕业设计(论文)课程顺利实施,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学生分别进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使师生清楚了解整个实践环节的过程和要求,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时间要妥当安排,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实施流程(见图3)要清晰可控。网络环境要不断优化,并随时提供客户服务工作。

(五)师生、企业专家角色

1.教师角色。(1)服务者、导师:通过网络课程及其他沟通方式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各种服务,在选题、写作、质量把握、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2)学习同伴:通过网络课程与学习同伴交流、协作,一起解决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过程遇到的问题。

2.学生角色。(1)主动参与者:探索毕业设计(论文)课程信息和网络教学环境。(2)建立联系: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学习意义。(3)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中,并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课程上。

3.企业角色。(1)协作者:面对面协助实习生解决工作中,通过网络课程的协作合作功能指导毕业生有效解决在毕业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2)检验者:在工作中试验、检查实习生毕业设计(论文)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3)指导者: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角度指导帮助实习生完善毕业设计(论文)。

(六)教学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环境为过程性教学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评价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整合了先进的课程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内容,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密切将课程教学和职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研究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程教学更规范化,操作简单,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增强,有效减少了课程教学中的重复劳动,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课程教学革新方面,更有效地发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提升教师研究水平。在“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项目全体人员学习课程开发理论、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调查研究各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未来走向,学会科学评价教学和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均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在某学院旅游大类、商贸大类专业4届学生中实施,通过对2011届、2012届涉外旅游、会展管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后发现成绩总体上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对教学改革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共享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它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的、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结合就业实际的、理论学习和工作真实任务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进行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将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课程化,充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学芹,蔡燕.浅谈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其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2(1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桂教人[2009]62号);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1JGZ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