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与人用来传递心情、表达想法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沟通。沟通就好比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的一座桥——一座心灵之桥,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想法就凭这座心灵之桥到达他人心中,从而让他人来享受你的快乐,感受你的心酸,分担你的忧愁,同情你的悲伤。
世界上的桥形形: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牢固与不牢固之分。心灵之桥也是这样:这桥的大小、长短,以及有多宽,有多牢固,是取决于你与他人关系的紧密程度的。你与他人的关系越好,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那么这座心灵之桥就会很短,也会很宽,当然也会很大,并且十分地坚固。即使再来几千次甚至几万次的由摩擦与误会融合而成的“洪水”,也拿它没办法,也冲不垮你与他人的心灵之桥!反之,你与他人关系不是太好,连一个普通朋友也算不上,那么你与他人的心灵之桥将会变得很长很长,很窄很窄,甚至窄得来让桥两边护栏都搭在一起。那种心灵之桥是极不安全的,不仅窄不说,桥还很长,也极不牢固,简直就是一座废桥!如果发生一次小小的“洪水”,极有垮塌的危险。
我们都知道:桥是有桥墩的。心灵之桥的桥墩就是你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鼓励支持。你越是信任他人,越是相互鼓励和支持,那么桥墩会变得越粗,从而也就会大幅度提升桥的抗洪能力。如果你与他人的来往越多,关系就会越好,那么即使你们的心灵之桥再小再长再不牢固,它也会因你们的友好来往而变得牢固。就算一次偶然冲垮了心灵之桥,也可以再重新建立,并且会变得比上次还要牢固。而你与他人的那座很窄且长还不牢靠的桥,就像是没有桥墩的支撑似的,就算躲过了一场浩劫,仍然还在水面之上,那么也只算是表面现象,其实它已经摇摇欲坠了,起不了任何作用。如果你与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建立起一座像样的桥,那么你将会孤立与群体,孤立于社会,孤立与全世界!
关键词:科任教师;班主任;合作育人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也是整个班级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其除了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态度,还要帮助协调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工作千头万绪,因此,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非常重要。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因为一起教育一群共同的学生而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在具体的合作育人过程中,也必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各种问题与矛盾。如何解决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改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合作育人,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对合作育人意义认知的欠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常常只关注自身教授的课程,如何提升该科目的教学成绩,对与班主任的交流,往往只是反映一下课堂纪律或者作业上交情况,除了在教学方面的合作,基本上对其他方面的合作没有意识或者极少数有合作意识。而班主任也往往以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负责对学生、班级的管理,与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多数时候只是一些零碎信息的沟通,很少有更深一步的合作。科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多数将精力放在学习方面,偶尔会提及思想道德,对于其他方面基本上为零。大多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都是各司其职,科任教师负责教学,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互不干涉,各为其政。
2.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互相不够信任与理解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通常科任教师都会主动去找班主任来解决问题;而班主任遇到关于班级管理的难题时,往往都会去找其他的班主任询问解决,而不是去找科任教师。另外,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在合作育人的主动性上也存在问题,科任教师认为,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与管理者,应该主动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情况;而班主任则认为,科任教师应该主动向班主任反映班级管理与教学情况,主动与班主任讨论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班级活动,多数的科任教师很少参加,关于学生的思想状况,科任教师也很少会积极与班主任沟通。这就足以说明,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缺乏信任,没有做到互相理解。
3.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缺少了互相合作的组织保障
一个班级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加起来数十位科任教师。班主任在与其协调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一个班级中资历很浅的年轻班主任,其与年龄和阅历较大的科任教师之间,协调工作的时候就更不容易了。年轻、资历浅的班主任就会显得人微言轻,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上的意见与观念就难以得到重视。另外,科任教师通常都是主教两个或者是多个班级,一个班的教学上有问题,其他班也会有,在与教学质量较差的班主任进行工作协调的时候,可能不会认真对待。如果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与制度,仅依靠班主任独自来运行合作育人教育模式,难度是非常大的。
二、促进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育人的策略
在当前推行的合作育人教学模式中,也有一部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能够主动合作成功的例子,有的班主任经验丰富、资历深厚,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引导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教学管理团队,团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管理与教学效果非常突出。也有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凭借自己的积极主动、勤奋耐心以及合理高明的沟通合作技术,与班内科任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分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使班级所有教师形成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教师团队,促进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共同朝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共同合作育人,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必须加强引导,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1.培养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主体意识,互相尊重
参与合作育人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主体,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两者之间互相合作,科任教师要有主动合作的意识,班主任也需要在合作过程中主动思索、主动组织策划。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双方要保证每个主体的“自由”与“自律”。“自由”指的是自由的言论环境,充分尊重发言者的发言自由,让其充分表达意见或者见解,不要在发言过程中互相压制或对抗;“自律”是指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在交流过程中,都要互相遵循合作规则,观点的表达和阐述都要有理有据,建立起良好的交流环境,排除身份的干扰,在交流过程中,不存在资历深浅或者上下级问题。双方互相尊重,使合作育人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既包括对对方人格方面的尊重,也包括对双方个人差异上的尊重。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责人,与家长的接触较多,因此对学生们的个人状况更加了解。班主任要主动向科任教师介绍班级内学生的状态或者是潜在的问题,并认真听取科任教师的意见与见解,尽早将所发现的问题制订策略并进行解决。
2.实行“捆绑式”的绩效考核
大部分的学校都有过程性的奖励或者是阶段性的奖励,有的是基于个人绩效,有的是看班级绩效。因此,在一个班级里,班主任与所有的科任教师之间既要合作又存在竞争。如果大家都只看重个人绩效,那么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就容易出现互相抢占时间、彼此缺乏信赖的现象。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要实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双赢”或者“多赢”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将传统的非输即赢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具有合作性、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关系。学校管理者要将科任教师的利益与班主任的利益进行“捆绑”,设计两者之间的共同利益,消除交往障碍。学校对教师整体素养的考核,要将个人绩效与班级整体绩效相结合,个人绩效的考核成果,代表的是对个人的肯定,是教师个人劳动价值与教学成绩的体现,然而,学校要求的不是单科或者多科成绩的优秀。因此,将个人绩效与班级绩效相结合,对整体教育教学成效进行考核,对个人与整体都能起到平衡的作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才能更加真诚地互相交流促进。 3.建立和完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班主任要善于团结各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各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意义,多与科任教师进行思想沟通,主动向各科教师通报班级内的情况,在具体沟通中也要虚心听取各科教师的意见,尊重科任教师,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树立起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威信。科任教师要从大局出发,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有责任感,积极发挥作为教师的表率作用。就目前来看,虽然大家都能够意识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机制来促进合作,单纯地依靠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自觉意识来达到合作育人目的,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使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有很好的保障。
一是,要制定定期的例会制度,促使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养成互相沟通交流的行为习惯。例会都是在指定的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制订策略等,尤其是在一个学期的初始、中间以及期末,必须进行例会探讨总结。例如,在学期初的例会上,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可以共同制订对班级内学生管理与教育的整体要求,以统一标准,包括管理制订的执行、班委的确定与分工以及对学生的奖惩标准等。有了统一的标准,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就能在相同的意识状态下,展开对班级管理与教学的相关工作,并逐渐形成互相合作的亲密伙伴关系。在共同制订相关措施与标准的前提下,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双方都能够深刻理解并明确对学生的管理与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就不发生冲突或矛盾。在学期中或者期末的例会上,双方要针对上一阶段的班级管理与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班级纪律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线,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作业反馈、任务量的控制等进行讨论,通过阶段性的总结,有利于对下一阶段班级管理与教学任务进行方针策略的制定。
二是,要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制度,促进合作交流。选定具体的专题目标进行专题讨论,例如,班级管理状态、整体学习质量、资优生的培养等,经过讨论,针对问题共同商量对策,并分工到个人,明确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双方的具体职责与任务。另外,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要尽可能多地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科任教师或者班主任要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与学生一起策划活动安排,制订活动方案。例如,各种文艺活动与体育活动,科任教师要直接参与到活动排练过程中,为学生们当评委。在一些娱乐表演活动中,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可以参与到表演中,使得双方在学生活动中形成共同的认知,共同认可对班级的管理状态。
[关键词] 合格评定;原则;认证机构;审核;信任;公正性;保密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国际上引进认证认可制度,至今已形成了遵循国际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认证数量迅速增长,同时认证领域不断拓展,认证质量和效果持续提升。
1 认证审核的介绍
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为提升我国质量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诚信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认证认可作为重点发展的生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世界两大国际认可合作组织确定自2008年起,每年的6月9日为“世界认可日”,旨在推动认证认可活动在全球的广泛发展。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强制性要求的认证活动统称为合格评定活动。合格评定活动是科学的,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的合格评定活动是传递信任的过程,通过认证可以给销售者带来信誉和更多利润,同时指导消费者购买满意的商品。
2 认证审核与传递信任的关系的阐述
合格评定活动的本质与价值是传递信任,它提供了按照相关标准、法规和其他规范评价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期望要求的手段。对于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要求,认证的总目标是使所有相关方相信管理体系满足规定要求,认证价值的高与低取决于建立的和传递的信任程度的大与小。这要求管理体系的审核员在审核中遵循合格评定五个基本的也是共同的要素,即公正性、保密性、投诉和申诉、信息公开、管理体系的使用。
3 提升认证机构与传递信任的关系
任何一项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均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存在的。管理体系认证的审核员、产品认证的检查员及认证检测的试验员是实施认证审核的载体,是连接认证机构与组织的桥梁。组织在建立、实施管理体系与产品认证过程中都是直接与审核员打交道的,审核员的信任度直接影响着认证审核的质量。有一段时期,组织对认证审核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对组织的价值体现不起作用,甚至认为花钱就可以买到一张认证证书。近年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在不断整顿认证市场的不良行为,出台了多个规范性文件,给出了管理体系认证的预期结果,对审核员进行必要的继续教育工作。
3.1 保持认证审核的公正性
要想让组织信任认证的结果,认证审核的过程就要具有公正性。公正性是实际存在的客观性,不管是否被认识到。客观性理解为利益冲突不存在或已解决,不会对机构的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公正性特点是客观性,独立,无利益冲突,没有成见,没有偏见,中立,公平,思想开明,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公正性是一个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要素,这些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实施合格评定活动的机构或个人的基本素质:
(1)客观评价:以客观的且无偏见的方式实施合格评定活动。
(2)主动管理利益冲突:识别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利益冲突,且对其主动管理以确保客观性。
(3)身份公正:独立于与合格评定活动的结果有利益关系的任何其他组织或个人。
3.2 提高审核员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在一次实施审核的过程中,组织非常相信认证机构能够帮助组织解决仓库管理混乱的现状,组织的管理者只知道仓库帐物不符,但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审核员在仓库查电子账目时发现帐存数量出现小数位和负数情况,在查库存存货卡时发现,卡存数与实存清点数不相符。经询问是由于入库与出库仓管员为不同人管理所致,由于该组织生产产品数量很大,入库仓管员只管入库数与存货数的存卡数量相加,出库仓管员只管存货数与出库数存卡数量相减,一个月盘点一次,中间环节是否少了实物不得而知,造成实存与卡存总是不相符。电子账目出现小数位是由于计数单位不统一造成。该产品是以箱为单位入库的,一箱中有十袋,一袋中有十包,包是最小单位。有时出库作为样品只出几包,存货以箱为单位,如果出库5包,用5包除以一箱100包,库存就是0.05箱,这个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电子帐为负数是由于先出库再入库所致。审核员详细分析了仓库管理混乱的原因,库存货物数量非常大,应经常抽样查点实存数量与卡存数量是否一致,电子帐要保持计数单位一致。经过审核,审核员为组织提供了改进的机会。认证机构是通过具体的审核发现,以事实为依据,使组织相信认证过程的科学性。通过认证审核,组织非常感谢认证机构能为组织查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仓库帐卡物一直保持一致,使组织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3.3 加强审核员对专业知识和制度的学习与掌握
实施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不仅要求组织的运作符合管理体系标准,最主要是实施结果的有效性。审核员不仅具有公正的审核,还应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及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得到组织的信任。现在经济社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审核员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才能适应认识审核的发展。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均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产品的生产也有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规定了产品或服务一定要有依据可寻,不达标的产品不能投放市场。另外审核员还要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生产许可制度,食品安全制度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赢得合格评定结果使用方的信任,必须将充分的信息提供给对方,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使用方还会对这种信任进行判断,对机构属性的判断是否客观,对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的判断,信息量是否足够的判断,这样才会赢得使用方的信任,才能传递信任。
3.4 保持信息的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均衡
在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需要达到一个均衡,全公开合格评定对象的信息,提供者将不满意,如果不公开,合格评定结果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合格评定结果价值无法体现。因此说,信息即要保密又要公开,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都有相应的程序,要保证公开的信息不保密,保密的信息不公开。保证保密的工作程序与公开的工作程序都是满足要求的。只有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均衡,才能实现合格评定活动即能取得合格评定对象提供者的信任,又能取得合格评定结果使用者的信任。
3.5 加强对组织情况的了解
在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前,对组织的基本情况的了解非常有必要。组织所生产产品所属行业情况,产品依据的国家标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及特殊过程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一次对钢铁厂现场审核时,在审核生产过程检测记录时发现钢板常出现角裂现象,不合格频次较高。审核员经过对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等因素查找原因,通过对结晶器的冷却水水质化验结果发现水质偏硬,喷水嘴有较严重的结垢现象,至反渗透装置经常工作在非标准区,造成钢水冷却后角裂现象。正是由于审核员具有钢铁生产的专业知识,从源头分析找出了产品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生产不良问题。审核员就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不合格记录审核,发现了组织生产的管理短板,找准原因,实施有效的措施,使组织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管理,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组织对认证机构的信任程度也不断提升,也提升了社会公信力,认证审核的价值也得以体现。
3.6 加强管理体系的建立
管理体系是支持和确保机构及其活动持续符合要求的公认的工具和内部机制,管理体系建立后将发挥整体作用。
作为管理体系基础的国家标准GB/T19001,它的使用能使组织系统地确保合格评定要求的持续符合性,并可以使机构组织获益,已实施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可降低成本,能提供系统地确保合格评定要求持续符合性的有效证据。要建立管理体系,就要在整个机构中识别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确保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要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心,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并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以达到持续改进。管理体系要形成文件化,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有助于满足客户要求和质量改进,有助于对重复性和可追溯性提供客观证据。
4 结束语
信任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只有认证机构与组织相互信任,所有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双方的社会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认证审核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战略联盟;合作风险;信任;控制
尽管战略联盟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价值创造选择,许多联盟还是失败了,研究表明联盟的失败率高达50%,这一比率大大高于内部投资和公司购买的失败率,因此需要发展一个对战略联盟风险的好的理解和解释,学习系统的处理方法。
以Das和Teng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联盟的管理中存在两种风险,绩效风险和关系风险,绩效风险是指在充分合作的情况下战略联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风险来自于合作之外的因素,如环境变化、合作者能力的缺乏;关系风险指其他合作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是联盟所特有的,是合作者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本文称其为合作风险,联盟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合作风险的控制不力,因此分析如何降低合作风险是联盟管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限制机会主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正式的手段进行控制:①契约和监控,Williamson(1975)称其为“法律安排”;②激励,如分享专用投资的所有权,为保证合作未来所创造的利益而对机会主义行为的限制;③声誉机制和抵押,Williamson(1975,1985,1993)称其为“私人安排”,尽管相关学者也认识到“气氛”的作用,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没有进一步发展这些想法,因为他认为信任只有超过计算性的利益才有意义,其研究维持了计算性利益的中心地位,没有空间来发展信任的研究,另一个极端情况,如IMP(Industrial Marketing and PurchasingGroup)的研究中,把信任作为一个核心变量,信任被认为是普遍的,以至于自利的作用和机会主义的诱惑被忽视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信任是维持商业合作关系的主线(Barber,1983;Killing,1988;Lorenz,1988),综合这些研究,我们认为信任对合作风险会发生作用,控制在其中也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三者间的关系对战略联盟来讲犹如三角形的三边,缺一不可,又相互制衡,因此在战略联盟管理中研究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缺少其他因素的引入,只有在三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研究才有意义。
本文从分析这些要素的分类维度着手,建立关于不同维度的信任、控制和合作风险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和假设,并进行实证,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定义与分类
1.1合作风险
关系风险是关于合作公司对联盟缺乏投入和可能不利于联盟发展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根据基于资源的观点,公司参与联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得到其他公司的资源,为现实创造竞争优势;是维护自己有价值的资源,保护公司以后的竞争优势,相对应,联盟的合作风险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方是否会不公平地使用或占用己方的资源,可称之为侵占风险;二是对方能否向联盟投入其所承诺的资源,可称之为投入风险。
1.2信任
信任是关于一个人相信另外一个人的话、行动或决定,并愿意以此为基础行动,信任不仅包括人们对其他人的信心,而且包括他们愿意以此为基础进行行动,信任的建立有三种机制:①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②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一般来说,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③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一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契约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zucker,1986),因此,从信任动机特征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信任划分为两个方面:①理性信任,即另外一个或团队将实施一个特定的影响自己行动的主观可能性水平;②感性信任,主要由双方间的感情纽带组成,合作者问相互进行感情投资,表达出真诚的关心和对合作者伙伴的关注,相信这种关系的内在品质,以及这些关系是互惠的信心。
1.3控制
控制是一个限制过程,用以使一个系统的要素通过在追求某一期望的目标和状态的过程中听建立的标准而变得更加可以预测。
从管理学的观点来看,控制从其基本特征上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外在的基于措施控制和内在的基于价值控制,第一种控制强调建立和利用正式的规则、程序和政策来监控和激励期望的行为,要借助于法律或社会制度等强制性力量实现,因此称其为权力控制,交易成本经济学所设置的控制方式大部分都属于这一范畴,第二种控制依赖于建立组织标准、价值、文化和内在的目标来鼓励期望的行为和产出,就是说用来减少组织成员目标的不一致性和偏好的多样性,使受控者实现自我控制,可称其为社会控制。
2 结构模型与假设
2.1信任与合作风险的关系
在理性信任的情况下,由于被信任者往往对信任者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信任者往往会充分意识和利用这一点,保证合作者有着较好的表现,具有较低的主观投入风险,使对方在进行机会主义决策时有更多的顾忌,从而资源对联盟进行有效的投人。
资源依赖的观点认为,组织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权力是由其所掌握的关键资源的多少决定的,组织都在争取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降低对外在单位的依赖,同时提高其他组织对自己的依赖,研究者还发现无论一个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地位的高低是否相同,都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H1 对合作者的理性信任水平与其对合作的投入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H2 对合作者的理性信任水平与其对合作的侵占风险是正相关关系。
感性信任是对合作者好的信念、意图和忠诚度的信心,是表明合作者是否具有一个公平交易和关注联盟中其他合作公司利益的声誉,如果对方具有这样一个声誉,合作者将会更加确信对方将会以好的信念和目的,而不是进行机会主义行为,许多理论观点都认为随着合作历史的增加机会主义风险随着其对立面——信任的增加逐步减少,总的来讲,感性信任暗示着好的意图才能使联盟更好的运作,合作者将会不太担心合作问题。
H3 对合作者的感性信任水平与其对合作的侵占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H4 对合作者的感性信任水平与其对合作的投入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2.2控制与合作风险的关系
适当的联盟控制(如整合机制,管理者的社会化,利益联盟激励计划的使用)可以支持信息流的管理,满足联盟和个体合作者的需要,为了防止对方侵吞自己的资产,合作者将会制定尽可能完备的契约来规定合作中的资产利用方式和过程,保证己方的利益。
投入风险主要是关于合作者投入资产、努力以及产品和服务质量和数量的不确定性,因为合作者至少某种程度地依赖他们的主要合作伙伴,这一合作伙伴至少具有实施对合作者决策的能力,限制交易者的自主权,如在经销商与供应商的关系中,大多数经销商会尝试维持他们的自主,可能会采取一种方法,就是机会主义行为,Brehm(1966)的心理反应理论认为个体的自由受到的限制,他们可能拒绝抵抗,采取行动改善他们的状况。
H5 对合作者的权力控制水平与其对合作的侵占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H6 对合作者的权力控制水平与其对合作的投入风险是正相关关系。
合作者间正式的契约只是将合作中的一小部分义务条文化,而更广泛的内容是非正式决定的,本质上合作者要维持合作关系必须既要履行正式的也要履行非正式的义务,在组织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规则中,都蕴含着某种不言而明的知识,共同的工作风格和价值取向会有助于双方在工作标准上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为了获得对方较好的投入,合作者将倾向于共享组织价值、惯例和文化来鼓励预期的行为,使对方能够自觉按照合作者的预期行动。
H7 对合作者的社会控制水平与其对合作的投入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H8 对合作者的社会控制水平与其对合作的侵占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2.3信任与控制的关系
在理性信任的情况下,由于双方的合作主要是基于一种利害关系,如Williamson(1983)意识到可置信的承诺部分来自于形成共同的抵押,如不可回收的投资,这些投资在联盟失败后会失去大部分的价值,理性信任还意味着己方掌握了某些关键资源,按照资源依赖的观点,资源越关键,资源控制者的权力就越大,实施权力控制的能力就越强,同时由于这种利益性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优势的合作者为了保证双方关系的稳定性会倾向于通过外在法律等措施将这种关系加以确定和固化,保护自己的长期利益。
在理性信任的情况下,双方间往往有着一种比较强的依赖关系,为了保证双方合作顺利,进行良好的沟通,保证双方在合作上的认同也非常有必要,因此双方将尽可能通过文化、关系等因素对合作者进行渗透,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本位的社会里,双方既有很强的利害关系,如果又没有达成良好的默契,那样会导致合作的不稳定。
H9 对合作者理性信任水平与对其实施的权力控制水平是正相关关系;
H10 对合作者理性信任水平与对其实施的社会控制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Vryza和Fryxell发现公司问的(感性)信任中非正式控制和合资企业绩效的关系,Das和Teng(2002)认为善意信任便于控制机制的实施,通过较为简单的措施实现控制目标,从而降低了实施高的权力控制的必要性,在感性信任的情况下,合作者对对方的品质与动机有着较高的信心,这意味着实施高的权力控制假设前提难以立足,因此没有必要实施很高的权力控制。
社会控制往往借助于长期的合作培养起来的感情因素来发挥作用,导致成员问的更好的相互理解和价值共享,通过行为标准因素来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引发期望行为。
H11 对合作者感性信任水平与对其实施的权力控制水平是负正相关关系;
H12 对合作者感性信任水平与对其实施的社会控制水平是正相关关系。
因此可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参见图1)。
3 实证分析结果
(1)问卷设计,借鉴国内外有关度量合作风险、信任和控制的有关指标,结合本研究中的具体分类内涵和特点,采用了18个具体指标来度量模型中的6个要素(具体指标略)。
(2)数据收集,在陕西(70家)、山西(45家)、河南(134家)、四川(51家)、上海市(30家)、深圳市(98家)、山东(105家)、辽宁(52家)等10个省市对各类企业(主要包括国有独资与国有控股、三资企业、集体(合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585份。
(3)模型验证结果,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描述各要素的具体指标进行了检验,18个指标分别在各自的要素中几乎都有较高的因子载荷,都能够非常好地描述其相关的要素,而且各要素的可靠性系数也都超过了0.70,符合统计检验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
本文使用AMOS软件包对预期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模型与实证数据的拟合情况较好(见表1),可以采用这一模型,并具体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4)假设验证结果与讨论,假设1的通过证实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博弈论等学派关于理性合作者行为的一些判断:合作的本质具有交易的一面,要保持己方的存在价值,有必要维护己方资源的安全。
假设2的通过证实了博弈论对合作风险的判断,在合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偏离制度规则的激励的条件,合作者在不影响合作进行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地利用对方资产,学习对方的知识,获得对方的资源(即使以一种不公平的方式)。
假设3、4的通过说明对对方品质、价值观的信任是联盟中降低风险的重要因素,是双方对合作信心的源泉,因社会相似性而产生的人际关系网络特别讲究内外有别的差序信任格局,内部核心交易利用信任,而外部非核心交易主要利用价格,越到外层信任越低,相应地,越到内层契约和抵押的需要也越低。
假设5没有得到实证数据支持,说明即使进行了很高的权力控制,实施侵占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这一结果也表明中国企业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公平、公正合作的原则仍然没有深入人心,企业在合作中不能实施自我控制,自觉地保护对方的合法利益。
假设6的通过进一步证实了Brehm(1966)的心理反应理论,也说明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的观点对于合作控制的观点有所偏颇,他们的研究局限于正式的权力控制,忽视了权力控制的副作用,把合作者纯粹看作是一个理性人,只受利益驱动,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感情、心理特征等因素对合作管理的影响。
假设7、8的通过表明我国企业提高合作质量主要依赖于社会控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关系来固化合作,这证实了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在中国这种东方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
假设9的通过证实了理性信任下交易成本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的关于控制的观点是成立的:合作者是理性的,而且是自利的,需要通过权力性的手段来管理他们的关系。
假设10的通过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中庸之道,即便出于较有利的合作地位,仍然会采取“怀柔”的儒家风范,来感化对方更好的合作,另外处于有利地位的合作者更具有文化输出的倾向,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动风格灌输给对方。
假设11没有通过,这可能与实验方法有关,在感性信任较高的情况下,双方已在很多方面达成了默契,只需简单的契约就可将双方的责任义务规定清楚,无法明确表达出来的东西则由双方的这种默契来解决,这实际上给人们一种假象:合作问题都已经通过契约、行事规则或其他包括心理契约方面的约定所解决,形成了权力控制很强的错觉。
假设12的通过进一步证实了社学研究的一些观点,如关系模型所阐述的各种组织内、外的社会关系和管理体系对人际信任行为的产生和泛化过程的作用,以及心理学关于社会性动机的观点,如自我表现欲、社会角色的需求和动机等因素,都能促使人际信任行为的产生。
4 结论与建议
从整体上看,本文的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预期结构方程模型和相关假设,综合分析所得到的实证结果,可以明确以下一些结论。
理性信任与感性信任下合作风险的程度是不同的,感性信任下合作风险较低,说明感性的信任有效加强了合作者的关系;建立理性信任对控制合作风险的效果较差,而且由于双方关系的不均衡,人处于不利的合作地位,导致侵占风险更高。
相对于权力控制,社会控制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实证结果表明,权力控制不但没有很好地控制侵占风险,而且还可能引发投入风险,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可以提高联盟绩效;社会控制独立地担起了控制合作风险的重任,成为企业解决合作伙伴的忠诚和守信等问题的主要手段,这体现了中国企业经营中人情因素或关系的重要作用,与西方的管理哲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教师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注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人们发现那些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对人对己、对社会都能够保持良好认知及良好心态,能够协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同时在他的班级里,学生们也会感到轻松愉快,往往学习成绩也好。反之,心理失衡的教师,易使学生产生害怕、说谎、缺乏礼貌、违抗、挑衅等不良心理反应。可见,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健康心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而社会是各种人际关系的综合,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对学生来讲,教师在其成长的轨迹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关系,而是教师人格和学生在教育中的相遇。建立在教师的心理健康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不仅使传授知识更为有利,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良好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尊重、理解、信赖以及对学生爱的基础之上的,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依赖心理健康的教师。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是一位利他主义者,有颗包容与仁爱之心,“心理换位”是其思考问题的主要特点。无论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还是在解决学生问题时,或是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都能从对方角度出发,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就乐意与教师接近、交往,学生的心理总是有种温暖的情怀。这样使得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折的学生建立信心,懒散的学生变得勤奋,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固执的学生变得灵活。反之,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易产生极端行为,如讽刺挖苦、打击报复。它不仅僵化了师生关系,淡化了师生情感,使学生处于惶恐与不安中,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发展。
二、教师的健康心理为学生健康心理产生和发展树立了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尤其是处于心理突变期的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多为15-18岁,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经历,心理发展不成熟,好奇心强,容易冲动,周围的一切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会成为学生最直接、最可信、可敬、可亲、可学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严谨务实的求实精神、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学生变得乐观向上、克服学习困难、踏实肯干,日常生活变得有条不紊。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健康心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榜样。
三、教师的健康心理有助于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也都知道“环境造就人”的道理。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与正直之中,就会知道什么是真理与公正;生活在友爱之中,就会去爱护别人;反之,生活在批评、敌意之中,就会偏激和争斗;生活在讽刺之中就会自卑;生活在恐惧之中就会忧虑。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无法回避的,是学生生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为学生营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使身处环境之中的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有人格障碍的教师会使环境变得紧张,使学生惶恐不安,还谈什么学习和心理健康发展。
四、教师的健康心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信息检索 认知范式 社会认知范式 整合认知理论
[分类号]G353
依据库恩(Kuhn)范式理论,贝尔金(Belkin)把情报学理论划分为物理范式和认知范式两大类。研究范式从系统驱动转向认知驱动意味着情报学对用户及其认知研究的深化。而信息检索作为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系统导向和用户认知导向两大发展阶段。情报学与信息检索发展的历史证明,离开对用户的研究而仅仅依靠技术不可能最终解决用户信息需求和利用问题。认知范式从认知视角研究信息检索参加者(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处理者、信息检索者及信息用户)的认知结构、信息行为及人机交互、情境、多元表示等。从1977年德梅(Marc de Mey)首次提出认知观(Cognitive Viewpoint)概念至今,出现了众多的需要进行梳理和总结的研究成果,本文在认知观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检索用户和认知研究的相关问题,试图给出一个相对系统的描述和解释。
1 认知信息检索的历史沿革
1.1 认知信息检索相关概念
1.1.1 认知观及认知信息检索 认知科学认为,人类具有感知、认识外界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是人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调整自己行为适应环境的过程。认知理论应用到情报学(包括信息检索)领域即形成情报学(包括信息检索)的认知观。情报学中的认知观最早由德梅提出:“任何信息的处理,无论是知觉的或符号的,都是通过信息处理设备,由人的世界模型系统或概念体系实现的”。对信息处理主体而言,德梅所说的概念体系是对世界的描述,即世界模型。世界模型由个人的认知结构组成,认知结构在特定情境中受到个人或组织的经验、教育等多种因素制约。
德梅认知观提出后即受到福尔曼(Forhmann)、霍兰德(Hjorland)、泰迦(Taija)等学者的批评。泰迦指出,其缺陷在于缺乏宏观社会视角和信息处理的社会文化背景,没有形成明确的问题概念化方法。由此,在德梅认知观基础上融合社会认知维度形成社会认知观理论。社会认知观倾向于在社会文化、组织、工作任务情境中研究用户的认知结构、信息需求等方面。
社会认知观代表人物为英格沃森(Ingwersen),他与贾维林(Jarvelin)等提出了认知信息检索的概念,继而在研究交互式认知信息检索模型之时提出多元表示准则(the Principle of polyrepresentation),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认知观的情境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研究模型,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认知观的概念内容。
认知信息检索发展历史并不长,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认为,认知信息检索是认知观和社会认知观/整合认知理论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以认知科学方法研究信息检索者认知空间、信息检索系统的信息空间及交互界面,是与传统系统导向信息检索和用户导向信息检索相区别的检索范式。
1.1.2 相关性及情境相关性(relevance)是认知信息检索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就目前的信息检索系统和行为而言,可简单认为,相关性主要是指检索系统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从文档集合中检出的文档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一种匹配关系。关系、直觉、多维和动态是其特征。萨拉萨维克(saracevlc)以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信息检索相关性的5个层级:系统相关性、主题相关性、认知相关性、情境相关性、情感相关性。考斯金(Cosiin)和英格沃森从社会和组织的感知与策略方面分析相关性的维度。尽管相关性研究有待深化,但可以说相关性研究推动了认知信息检索的发展。
情境(context)是认知信息检索的另一个基本概念。认知信息检索研究把用户看作动态的变量,即用户是在其感知的工作任务和信息获取行为的情境中进行检索行为。情境是指包括检索者具有的知识结构、信息检索交互经验等内在的信息素养以及检索者所处时间、地点、社会文化、组织环境、工作任务等外部环境的集合。情境与检索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动机、情感、偏好、系统以及领域相关,用户处在与其积累的经验、文化、组织等情境和当前检索交互的情境之中,产生认知层面的交互才是有效的信息检索交互。因此,可以说情境是影响检索者认知行为和检索效果的重要外部变量。
1.2 系统导向、用户导向与认知信息检索的分野与融合
英格沃森在其1992年出版的专著《信息检索交互》(Information Retrieval Interaction)中,把信息检索研究方法划分为三类:传统信息检索(即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检索交互的认知方法,这三个方法也映射着信息检索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是把用户需求作为常量,用户须按照系统的程序进行操作。它的核心要素是文本表征、系统对象和检索技术,形成严谨的信息检索系统,侧重于通过实验研究改进算法提高检索系统性能。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将计算机技术与检索技术融合取得了丰盛的成果,仍然是目前人们生产和使用的主要信息检索产品,但在用户和相关性方面的深化上遇到瓶颈。
第二阶段,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把用户由信息检索系统常量变为具有多种需求、信息行为的变量,从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研究用户信息需求、查询和获取行为,代表人物有泰勒(Taylor)、霍温斯(Hewins)、斯宾克(Spink)等。
第三阶段,认知导向的信息检索主要研究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认知行为、影响因素及检索模型。认知信息检索在某些方面带有浓厚的用户导向范式色彩,但多数情报学家认为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与认知信息检索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区别。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是把用户作为客观对象,而认知导向的信息检索则是把用户作为信息吸收和利用的主体。
当然,认知导向与系统导向、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发展和继承的关系;同时,前者也不可能取代后者,在信息检索系统实际应用中三者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共同促进信息检索系统检索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1.3 认知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历程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检索发展初期主要以系统观为核心,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认识到系统观存在“过分关注系统,而缺乏用户研究”的缺陷,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与此同时,认知科学迅速兴起并被引入到情报学,给信息检索带来新的生机,产生了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本文认为,认
知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三次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认知观形成、认知观发展成熟、社会认知观和整合认知理论兴起阶段。
认知观形成阶段是指认知心理学应用于信息检索研究中的初始阶段。此时,认知观处于萌芽状态。1977年德梅、1978年贝尔金分别从认知角度分析信息的概念,德尔文(Dervin)以信息使用为核心提出意义构建理论等。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是认知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的起始阶段,最大的贡献是将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中用户需求作为常量的假设转变为变量的假设。
20世纪80年代是认知观发展成熟时期。此时,德梅、德尔文、布鲁克斯(Brookes)、贝尔金、英格沃森等众多学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形成阶段提出的认知观理论,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认知观逐渐走向成熟,对于信息检索的影响为提出相关性、情境等概念,进一步深化用户作为变量的属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进入社会认知观和整合认知理论阶段。认知观研究从个体信息行为转向社会整体信息传递过程。1995年霍兰德(Hiodand)和阿尔布兰森(Albrechtsen)发表《领域分析:情报学的新起点》,引入领域分析方法并以其作为社会认知方法的基础。英格沃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将认知信息检索与系统导向信息检索进行融合的整合认知理论,推动认知观及社会认知观理论在信息检索理论研究与系统实现中的应用。
2 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主要理论
认知信息检索是情报学认知观理论的应用领域之一。德梅的认知观概念为认知信息检索提供了基本假设:信息检索过程存在交互作用,信息传递与接受都存在知识结构的变化,并以改善知识结构为目标。信息检索的实质是用户认知结构的改善。下面针对相关理论和模型分别进行分析。
2.1 德尔文的意义构建理论
特定情境中的需求是用户信息检索行为产生的驱动力,而信息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意义的构建。1972年,德尔文等提出意义构建理论(Sense Making Theory)。德尔文重点研究信息利用中用户的“意义构建”过程,建立“特定情境一(时/空)认知差异一信息使用”三阶段模式,可以描述为:用户信息需求存在于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用户信息查找行为是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断层是信息行为构建的意义即信息问题,需要建立沟通的桥梁才能出现满足用户需求的结果。如图1所示:
德尔文主张用意义构建方法研究和理解用户、构建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她的观点在20世纪末期不断发展,结合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形成了对用户信息活动整体理解的比较成熟的理论,是推动认知信息检索的发展的最初理论基础。
2.2 贝尔金的ASK理论
信息检索研究离不开对用户知识状态、信息需求及其关系的研究。用户知识状态是贝尔金的重要研究方向,他于1982年提出“知识非常态理论”(AnomalousState of Knowledge,ASK),认为检索者的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是认为自身存在着知识非常态,但通常检索者不能准确描述这种状态,即用户的知识结构与其信息需求之间存在“鸿沟”,正因如此用户无法准确查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
ASK理论认为信息需求是产生认知不确定性的原因。根据ASK理论,为了解用户知识状态,需要研究用户所处的情境(包括知识背景、经验等),加强与用户的沟通。ASK理论在认知观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理论作用,是认知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之一。
2.3 威尔逊的信息行为模型
研究认知信息检索必须考虑到用户的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是与人类信息来源和渠道相关的主动或被动行为。20世纪80 90年代,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提出多个信息查找和检索行为模型。其中1996年的信息行为模型较具代表性,如图2所示:
信息行为模型的核心是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行为,实际上是用户针对信息需求的问题解决模型。人的行为离不开特定时空的情境,情境是人类信息需求产生的背景和环境。信息需求产生后,激发机制导致信息查询、利用行为,同时信息行为受到中介变量的影响。威尔逊在模型中提出了中介变量、激发机制、信息查找行为的概念,对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的发生过程与机理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其中,中介变最是指影响特定情境中个人的信息需求的变量,如心理方面、人口方面、人际关系和环境方面的影响要素。激发机制包含两个阶段:①信息用户由于特定情境产生信息需求,在工作、生活情境压力下是否产生信息查找行为;②在中介变量的影响下权衡内在风险/回报、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努力,最终在中介变量影响与激发机制作用下产生信息查找行为。信息查找行为包括注意和检索两种行为,而检索则经历被动检索、主动检索和持续检索三个不同层次。查找得到的信息被用户使用,并反馈到情境中。
2.4 萨拉萨维克的相关性层级模型
萨拉萨维克认为,信息检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穆尔斯(Mooers)信息检索基础上增加用户交互和情境因素,并研究提出信息检索相关性的5个维度,分别是系统、主题、认知、情境和情感。其中,系统相关性通过算法实现,揭示查询请求与系统中信息标引的匹配程度;主题相关性揭示查询的主题与检出文献的主题间的关系;认知相关性揭示用户知识状态和信息需要与检索到的文献的关系;情境相关性揭示环境、任务、问题域与系统检出文本之间的关系;情感相关性则揭示用户的意图、目的和动机和系统检索到的文本间的关系。相关性5个层级的划分实质上为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系统设计指明了方向和最高的标准――信息检索系统要满足用户认知需求,促进用户认知改善。
相关性的5个层级之间存在由系统导向到认知导向程度之间的递进关系,如图3所示:
也就是说系统相关性是相关性最低层级,也是最低要求;认知相关性、情境相关性和情感相关性是信息检索评价的高层,更深入检索者认知心理需求。在系统实现方面,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基本上是利用布尔模型、概率模型和向量空间模型等算法实现的,实质是按照关键词词频确定权重进行词的字面匹配运算,只能完成系统相关性要求。对于主题相关性,采用关键词匹配的一些系统也可以部分实现,但由于标引等问题,关键词的匹配并不意味着主题相关性,也不意味着认知相关性及以上层次的相关性。因此,实践中,信息检索相关性问题仅仅在最底层的相关性层次得到实现,认知、情境与情感相关性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5 英格沃森的认知观理论
英格沃森认知理论受到布鲁克斯知识方程和贝尔金ASK理论的影响,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潜在信息(Potential Information,PI)。英格沃森在《信息检索交互》中引入“潜在信息”概念。PI是信息理解与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对信息接收者(包括处于不确定状态的信息接收者)的认知是潜在的。
英格沃森在布鲁克斯知识方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知方程:
PIδI+K(S)K(S+δS)PI
该方程假设信息接收者感知潜在信息。其中,PI是信息接收者对δI的感知,δI受到真实的知识状态(包括问题域和不确定性状态)K(S)影响。上述作用将K(S)转化为新的知识状态K(S+δS)。知识状态转变创造的信息对其他信息接受者是新的潜在信息PI’。
・五维度。英格沃森在贝尔金指出的情报学5个领域基础上提出5个维度的概念,包括处理正式信息与非正式信息的交流、社会内部及个人信息需求的产生和发展、信息系统研究方法和技术、知识创造和信息系统表达方式、相关性和信息价值五个领域,如图4所示(5个领域分别用数字表示):
提出五维度的英格沃森已经开始关注用户信息需求产生与外界的关系以及信息检索交互过程中用户所处的不同社会内部环境的影响。
・认知信息检索交互模型。1996年,英格沃森形成认知信息检索交互理论,他在《信息检索交互的认知观:认知理论的要素》一文中引入信息空间多元表示概念。多元表示概念描述用户当前的信息需求、问题状态与领域工作任务或兴趣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信息检索中全部交互活动和信息查找都可以视为认知过程,认知行为在全部信息处理要素中均有体现。英格沃森在特德(Turtle)和克劳夫特(Croft)信息空间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整合用户认知空间的描述和界面功能,建立了如图5所示的多元表示的全局模型。
信息检索多元表示全局模型由3部分构成:用户的认知空间、系统的信息空间和用户查询的交互界面。用户认知空间的多元表示要素垂直排列、自下到上显示了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及过程。认知空间的多元表示包含用户认知结构、检索交互经验、知识状态、问题域、信息需求等方面。系统的信息空间表示中,s1-sn表示不同的语义实体/集合,rl-rn表示语义集合的不同描述方法,ql一qn。表示针对语义集合描述的不同查询式,pl-pn表示不同的问题,w表示用户所处的工作任务情境。语义实体S通过描述r形成信息特征化表示,而查询q的对象就是这些特征化表示,从而实现信息空间和用户查询的匹配与交互。查询界面是信息检索交互功能的体现,包含查询模型建模、用户模型功能。用户认知空间与系统信息空间通过查询界面实现信息检索的认知交互。
2.6 霍兰德的领域分析框架
1995年,丹麦学者霍兰德与阿尔布兰森为解决认知观中社会维度缺失的问题,将领域分析方法引入进来,并把领域分析范式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领域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社会角度理解用户信息需求、行业或学科的信息系统功能。霍兰德认为领域分析是一个认识论的框架,是知识组织、知识结构、合作模式、语言交流形式、信息系统和相关性标准在社会信息交流及其角色中的反应。2002年,霍兰德描述了领域分析的11种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规则和主题,分类,信息标引,经验用户知识,文献计量,信息结构和服务的历史研究,文献类型研究,不同范式、假设的认识论和批判研究,语言和知识领域研究,交流结果和机构知识研究,认知、知识表示研究等。可以说,领域分析方法将信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社会研究方法结合领域分析方法研究信息需求、处理和利用问题。
2.7 整合认知理论
2005年,英格沃森和贾维林在《转折:情境中的信息查询与检索》中对传统认知观进行修正,提出整体认知理论(Holistic Cognitive Theory)的概念。2008年,
信息处理发生在信源与信宿之间的不同水平上,认知参加者的信息交流受到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及社会、组织、文化环境影响。因此,信息传递和交流总是在特定情境中的进行的。在信息检索整合框架的6个要素中,认知参加者要素可以细分为:参加者类型、感知的工作任务、感知的检索认知3个子要素。这样,图6的信息检索整合框架增加至9个维度。这9个维度可以分为3类:社会组织任务维度(包括自然工作任务维、自然检索任务维2个维度)、参加者维度(包括参加者特征维、感知工作任务维、感知检索任务维、文献维4个维度)、算法维度(包括算法搜索引擎维、算法接口维、获取和交互维3个维度)。该框架实际上是认知信息检索与系统导向信息检索的整合,为基于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系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基于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系统
基于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系统是以计算机为物质基础,利用认知理论设计具有智能化检索功能的人机交互检索系统。这样的信息检索系统具有更加符合用户认知行为特征、与用户信息需求相关度更高、用户为中心、人机交互等优势,对信息检索系统理论研究、开发与设计、用户服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近年来,信息检索出现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如跨语言信息检索、语义信息检索、基于本体的检索等,但是多数的信息检索系统仍然利用传统信息检索模型,即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作为算法基础。其中向量空间模型在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他们在《论信息检索的整合认知理论》中在扩展系统导向信息检索模型的同时,把整体认知理论改为整合认知理论(Integrated Cognitive Theory)。
整合认知理论是在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界面基础上增加社会文化、组织情境,用户信息检索是在特定的信息查找、工作任务过程、与工作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境中进行的,在图6左侧的2个要素中体现:并没有退出信息检索实践领域,相反仍然占据信息检索系统的核心领域;认知信息检索理论和模型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但也应看到,认知观理论给情报学、信息检索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角度,揭示出信息检索绝对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物理或机械式的匹配活动,更需要从用户认知视角建立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模型。而且,随着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发展,存在突破系统范式真正建立认知检索系统的可能和具体的实现方案。
整合认知信息检索系统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的突破是在系统导向信息检索模型基础上,在模型设计、系统构建、检索交互中增加认知维度和社会认知维度的情境要素。英格沃森提出的嵌入情境和评估标准的信息检索模型,可以看作是整合认知理论信息检索模型的雏形,如图7所示:
信息用户在特定的社会组织文化情境、工作任务情境、查找任务中根据特定的工作任务或兴趣,并针对特定的信息检索情境进行信息查找和获取行为。该信息检索模型实际上是整合认知信息检索与系统导向信息检索模型的综合,是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模型系统实现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控制信任成本供求关系弹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28-02
一、引言
随着Y理论和z理论的提出,信任与控制及其相互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无论是互补还是替代关系,信任在管理控制中的影响已经确立。由于信任是动态变化的,控制就必须努力以动态变化的姿态与信任相匹配。当控制与信任水平相匹配时,可以实现控制机制和信任建立成本的最佳水平。而且,如果控制度一定,信任水平不断发展并且超过与控制相匹配的均衡点,它会给组织带来额外的收益,这些收益源自更高的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本文试图运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原理和弹性概念分析信任与控制匹配的成本。
二、控制与信任
1.控制,控制既是一个组织设置,又是一个调整过程。还是一个组织结果,由此控制就是通过权利、权威和层级的、文化的和非正式的机制。在组织层面,控制被理解为经理们使用的任何机制以确保组织中的单位以一协调和合作的片式行动,以便于所获得资源得到最佳地分配以达成组织的目标。控制机制和控制水平是另外两个重要的概念。控制机制是要求和影响组织成员要做的组织与社的计划和安排;控制水平是控制过程的直接结果,即一方对另一方适当行为的确信程度。控制系统有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组成。
2.信任。在组织管理中,控制和信任的出现都是为了防范风险。所以,信任是信任者在风险性的环境中对被信任者的善意和依赖性所持的积极态度。人际信任不是一个静止的精神状态,它能够随着时闻而变化。Lewit,ki和Bunker指出,信任是动态的,其特征在任何人际关系的不同阶段是清晰的。Elofson还指出信任作为一系定的观察结果能够随时间的变化而发展,这一变化也可被称为动态信任。
3.信任与控制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将信任看作是控制的替代,但是从大量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因此,Reed把信任和控制置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来解释它们的关系。在控制端,任意决定的内容和行为的自主被完全从工作关系中剥夺了。而在另一端信任端,它们被晟大化了。
信任和控制之间无论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都使我们发现当信任发展变化时,控制也必须随之进行动态调整,才能与之相匹配,从而实现绩效最优和成本最低。
信任的建立和与控制机制的匹配可以降低控制成本,但是由于信任的建立而减少的成本仍然显而易见。由于动态信任具有固化特性,一旦建立,不需增加更多投入,也可保持较高水平。监控成本的来源之一就是监督行为。人际信任可以带来收益是因为它可以降低监督他人行为的需要、去除正式程序的需要、使完整的个别性的契约不再必要。
如同关系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的贡献是隐性的一样,由于信任的建立而带来的控制成本的降低也是隐性的。本文余下的部分将试陶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原理分析信任与控制不匹配带来的成奉和信任建立到来的收益。
三、信任与控制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已有研究提出对于组织来说控制机制和信任的建立都不是无成奉的。所以,Crreed和Milea明确指出管理者必须要同时考虑控制机制的成本、未达到最低水平信任的成本和信任建立的成本。虽然信任建立需要花费组织的成本(人、财,物和时间),但是由于信任的建立而节省的监控成本以及由于信任的建立而带来的其它收益,如:组织公民行为,高水平的组织承诺、高工作满意度等,比花费在信任建立上的成本要大的多。相反,由于信任与控制不配配而付出的昂贵的监控成本和由于缺乏信任而产生的其他损失也远比信任建立所花费的成本要大得多。
1.控制与动态信任匹配的成本分析。在自由竞争市场中,供求关系永远在动态的博弈中寻求着价格和产量的平衡。借用供求关系的分析方法和模式,本文将信任和控制用曲线表示。其中信任曲线移动,控制曲线不变。产生控制机制和信任建立成本的是控制投人(人、财、物)和时间。所以本文将坐标系中的纵轴定义为控制投入,将横轴定义为时间(见图1)。当信任与控制机制匹配时,信任曲线m和控制曲线线CO的交点A是均衡点。当信任水乎提高,信任曲线向右移动,信任曲线T2与控制曲线c0的焦点C就是新的均衡点。不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任水平的提高,对控制机制上的投入降低了,控制度下降了。控制随着信任的变化在新的均衡点上实现了新的匹配。从而保持了成本的最理想水平。当信任水平处在较低水平,信任曲线T1位于如的左侧,信任曲线T1与控制曲线CO交于B点。B点成为均衡点。与A点、c点不同,由于信任水平较低,所以对控制机制的投入相对较大,控制度自然也相对较高。可见,控制度随着信任的变化与之进行动态匹配,可以实现信任建立和控制成本的最优水平。信任水平的增加,可以帮助降低控制机制的成本。当控制度不变,信任水平的提高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如果控制度保持在A点。而信任水平已经发展到T2,那么三角形ACD就是信任水平超过控制度带来的额外收益。这些收益来自于更高的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等。
但是,如果控制与动态信任不相匹配,就会造成无谓的成本损失。信任曲线TO和控制曲线CO均衡点A仍然是起始点。当信任水平增加时,信任曲线向右移动到他。如果控制度随着的提高下降到c点,那么就达到了均衡。信任建立和控制机制的成本就是矩形OGCK的面积。但是如果控制度没有随信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而是保持在A点的水平,那么信任建立和控制机制的成本则是矩形OFDL的面积。很显然,矩形OFDL的面积比矩形OGCK的面积大,而超过的部分就是由于控制度与信任水平不匹配造成的无谓的成本损失。再来讨论另一种情况。由于上下级之间交往的时间短或者管理者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水平仍然处在较低水平的曲线T1。如果控制度处在B点,那么控制与信任处在匹配的均衡状态。然而,如果控制度已经下降到A点的水平,那么三角形BMA就是由于控制与信任水平不匹配造成的无谓损失。这个损失源自控制不足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或背信行为。由此看来,由于控制与信任水平比匹配,不仅提高了监控成本,还能够导致其它的无谓损失。
2.控制与信任匹配的弹性分析。弹性告诉我们: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将会引起的另一个变量的百分比变化。当弹性的数值小于1时,则说明弹性。如果弹性越大,曲线的斜率就越平缓;如果弹性越小,曲线的
斜率就越陡。在讨论控制与信任匹配关系时引入弹性概念,目的就是借以分析当信任发生变化时控制对这种变化的敏感性和反应。
从图2不难看出,由于控制的弹性呈刚性,当信任水平较低时,控制成本相当高。但是,只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和发展信任,信任水平的提高会很大程度地降低控制成本。如果输出可测量度和任务可程序化都低,那么结果控制和行为控制均不适合使用。较适台的选择是输入控制或者社会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信任缺乏弹性,信任曲线斜率很陡。与信任存在互补关系的控制则富于弹性,控制曲线的斜率很平缓(见图3)。同样不难看出,由于控制富于弹性,即使信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控制成本的降低仍然不显著。反过来看,正是由于控制富于弹性,对工作任务缺乏可量化的刚性的控制手段,管理者必须多投入时间和精力建立和发展信任,以避免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和背信行为而导致的损失。
四、管理实践的应用
本文运用供求关系原理和弹性概念对控制和信任建立的成本进行理论分析。据此对管理实践提出建议。
1.评估信任水平,谨慎降低控制度。信任水平的提高是降低控制度的重要参考因素。只有当信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控制度才能做相应的向下调整,使控制度与信任水平相匹配,以实现控制机制和信任建立成本的最佳水平。从而降低控制成本。然而,如果信任还未达到降低控制度的水平,管理者便盲目地降低控制度,对下属进行授权和委派,那么,管理者便会将自己置于风险的中心。
2.建立和发展信任。降低控制成本。上下级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建立和发展信任可以帮助降低上级对下属、组织对员工的控制度,减少监控行为,简化控制系统。而这些就是控制成本的主要来源。降低控制度带来的控制空白带由信任来填充。因为信任本身就是一种控制机制。信任的背后并不是毫无依托的。信任的背后是组织的制度。
1、浅层的赏析
浅层次的赏析一般以外在悦目为满足,如有人关注漂亮不漂亮——漂亮的人物、场景、颜色等;也有人关心像不像,如果一幅画儿画得“简直比照片还真”就十分满意了。当然,漂亮也是一种美,但美绝不仅等于漂亮。至于“像不像”,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技巧,而重要的是手段背后作者的意图、情感等深层内涵,如果欣赏仅止于浅层,说明还没有完全进入门径。
2、深层的赏析
深层次的赏析不仅“悦目”,更可“赏心”。所谓“赏心”,就是精神上的体验、共鸣、心灵的震撼,以及所引起的生命意义等哲理性的追问、思考等。
有的作品未必悦目,却能赏心。比如《父亲》,画中的老农绝没有如今挂历上的“大美人”漂亮,但这个形象在1980年问世时,却曾激动过千百万中国人的心,在他那勤劳、温顺、善良又透着几分迟钝和木然的精神状态下,深蕴着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农民的心境和命运。
那么美术欣赏的方法有哪些呢?
①先赏后析,“赏”“析”不可分割。
“赏”,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直觉感受。第一,要静下心来,这时借用古人的“澄怀味象”(去掉杂念,心境澄明地品味物象)四字,再合适不过了。第二,要善于捕捉一瞬间的整体感受,并敢于明确、肯定下来。
“析”,就是把对作品的直觉感受进行理性追究,多问些为什么。所得的结论如果合理,必然也能经得住众多同类作品的检验,这就是找到了某个具体规律。
关于“赏”与“析”的关系,《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体会:“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
②在比较中提高赏析能力
这里建议三种具体方法:
(1)进行“纵”的比较。比如,把某位大师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摆在一起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变化,同时也会感受到一种内在情愫的发展脉络。有人谈过这样的体会:当单独看齐白石的某件作品时,虽然知道好,却总是似懂非懂。有一次在齐白石的大型纪念展览上,同时看到了画家从青年至晚年的许多作品,他忽然开窍了,在平日里看到评论文章时虽是屡见的廉洁,但只有在此时,才对上了号,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体验。
进行“纵”的赏析,还可以把某个国家或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摆在一起观赏。
(2)进行“横”的比较。即把不同作者、不同流派、不同画种或不同民族的作品放在一起看,在对照中,能够更鲜明地看出其间的反差,从而加强对艺术的领悟能力。除了自己思考外,若再参照一定的书本知识,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3)把自己的感受与专家的评论进行对照,特别是公认的定论。平日应注意收集这类资料,再找来作品,边看边想:哪些地方自己看出来了,哪些地方自己全然没有与日俱增或领悟错了,而经人家一提才似有所悟。当然,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真正感受。
③反复赏析,找准赏析“焦点”
学游泳必须“泡”在水中,学赏析也要多“泡”在作品中。
多赏析作品是为了求广度,反复赏析某一件作品则是为了求深度。两方面结合进行,视觉经验不断丰富,审美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得快。
史书上记载了唐代画家阎立本对六朝大画家张僧繇的作品反复赏析的故事:“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得虚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天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从这里可见,有些作品确实非一次能看进去的,必须反复琢磨才行。
反复琢磨的问题之一,就是寻找赏析的“焦点”。这个“焦点”是画家最精心做文章的地方。有的比较隐含不显露,有的虽很明显,但由于欣赏习惯所致容易忽略,甚至不愿接受。比如看印象派的画,“焦点”在光色之美,这是印象对油画的最大贡献之处。如果用观赏古典油画的习惯去寻找它构思立意的巧妙,或是人物内在精神刻画的深度等,往往会大失所望。而有些现、当代作品焦点在观念。
关键词:人才特质;信号机制;斯潘塞模型
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信号体系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高学历失业;而员工内在的情商、逆境商等隐性特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完善人才市场信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斯潘塞(spence,1973)开创性地研究了将教育水平作为“信号传递”的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贺尊(2012)认为须阻止文凭信号的模仿与复制行为,使信号发送成本与其生产能力形成负相关,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信号传递与甄别的作用。劳可夫,刘思华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加强社会公众人才质量观念和人才市场信号观念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与人才市场信号相关的法制体系,建立各种人才市场信号的评估和鉴别机构,逐步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并在高等院校实行“宽进严出”的学术考核机制。上述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但没有从人才本身属性上研究导致信号机制失灵的原因,而人才的本身属性是人才市场信号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
目前,关于人才特质的研究,本文并不对此做过多赘述,本文认为人才的特质是由显性特质和隐性特质构成。本文将人才的隐性特质作为一个信号纳入人才市场信号机制建立起基于人才特质的劳动市场信号模型。
1 人才特质
人才特质是指人们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生理特点和思想行为以及潜在能力的总称。本文认为:人才的特质分为显性特质和隐性特质。
显性特质,就是可以通过教育程度、工作职位等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学历、等级证书、职称等。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常常以显性特质作为招聘的依据。
隐性特质,就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检验才能辨别出来的特质。主要包括情商、逆境商。隐性特质一般来说难以培养,或者培养的成本远远大于显性特质的培养。
由于人才的隐性特质引发人才市场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人才市场信号机制部分失去应有的功能。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门槛日益降低,本科文凭代表的高能力信号功能日益弱化。高能力者为使自己与低能力者区分开来,会寻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信号。所以,高能力者选择接受更高的教育水平,将其以前的位置让给了低能力者,结果是双方都选择追加教育投资,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人才市场信号机制不仅要实现人才的鉴别,更重要的是使人的才能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单一的以文凭为信号的机制并不能实现这种导向作用。
2 人才市场信号博弈模型
员工的受教育年限和成绩等对雇主来说仅仅是反映其能力的一个信号而不是能力的全部。在现实中,即使名牌学校学习本身并不一定对生产率提高有特别的效果。即使选修课程多、成绩好对从事特定工作的效率也不一定有帮助。仅仅将受教育程度作为能力的信号定然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下边我们讨论将纳入人才隐性特质的劳动市场信号模型。
按照信号博弈的表达方式,该博弈可以表示如下:
员工的隐性特质用r表示。员工清楚自己的隐性特质属于高还是低,然后选择自己的显性特质。有两个厂商同时观察到员工的显性特质和隐性特质,然后同时提出愿意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率。员工接受工资较高的一份工作。若两厂商工资相同,则随机决定为谁工作。用w表示员工接受工作时的工资率。员工的显性特质和隐性特质共同构成了员工的生产能力v(r,d),c(r,d)代表员工的能力成本。
均衡需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给定w(r,d),雇员选择净收入最大化的显性特质,即
显性特质的边际生产力小于能力边际成本。也就是说,如果仅以显性特质作为支付工资的评判标准,即能力成本过大,而在低能力员工中隐性特质成本远远大于显性特质成本,因此应聘人员均选择高教育而忽视隐性特质的培养。若加入隐性特质信号,则低能力员工即使选择培养显性特质也不会去培养隐性特质,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仍可鉴别高能力员工和低能力员工从而实现人才的识别。
因此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显性特质的员工收益都要高于信息完美市场;因此需要将隐性特
纳入,构建相对完全信息市场,实现员工收益与效率的均衡。
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才特质的阐述,将人才的隐性特质纳入新号机制从而将人才市场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为人才市场完全信息博弈,从而实现不完全信息转换为完全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市场信号机制对于公司的招聘有着重要作用。招聘中遇到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种情况,其他情况暂不讨论。
第一种情况,该应聘人员显性特质与隐性特质都比较优秀。此类应聘人员可被称为“金子”,是公司急需的人才。
第二种情况,应聘人员的显性特质不是很弱,隐性特质比较强,该类应聘人员应被称为“钢”,此类应聘人员可以招收并加以以锻炼。
第三种情况,显性特质很优秀而隐性特质比较差。此类应聘人员可以称为“铁锈”,不予招聘或予以辞退。
参考文献
[1]劳可夫,刘思华.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信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11):18-20
[2]寇宗来,基于文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高学历失业.南方经济,2012(12):69-83.
[3]spencem.signalinginretrospectandtheinformationalstructureofmarket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2,92(3):434-459.
[4]贺尊,生产能力与工资合约的交互关系:基于文凭信号视角.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28(6):22-2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