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计算机成本核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成本核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成本核算

第1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关键词: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并轨;实践

中图分类号:F606.6 文献标识码:A

医院成本核算就是医院在进行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的时候所消耗的物质资料的价值以及一些必要的劳动价值的核算,简单地说即是医院在各项活动运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及物化劳动的总和。具体的说它是由业务费、原材料费、劳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公务费以及必要的管理费几种成本组成的。医院之所以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医院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这也是医院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对医疗成本核算的监督所必须要做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医院的成本核算可以划分为: 药品单位、服务单位及医疗单位。

1会计与成本核算的机构设置及其经历的核算模式

在财务科管理上会计组和成本核算办在行政上是并列的,分别各自使用会计软件和院内计算机中心开发的经济核算系统软件,分别各自负责着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成本核算的基础是会计组提供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将医院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仔细的划分为间接成本和科室层面的直观性成本数据,再通过经济核算系统的核算,把间接成本分摊后,汇入相关的成本科室中去,进而得出相关的成本核算报表。在过去,成本核算的数据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录入的,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则是按照医院的管理要求进行具体的选择的,成本核算的范围较为分散致使分院一些科室并未及时的纳入成本核算的范畴,其核算数据并不完整。而且,由工作人员手写录入的成本数据,很容易产生错误、出现差错,对今后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08年以后,会计组开始实施新的并轨措施即在处理会计的原始凭证的时候,也一同进行各科室的明确数据的手写式录入,但这样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弊端,因为手写录入所要做的工作过于庞大,且涉及的人员过于冗杂,没有坚持多久即宣告失败停止了。在这一阶段录入的科室的成本数据是比较准确的,不过由于会计员不了解成本核算科室及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有可能造成差错,手写录入的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并轨模式的探索

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并轨的可行性模式是核算办新的规划,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总结了并轨模式失败的一些原因,归纳整理为:(1)手写录入要处理的数据过于庞大,直接导致了并轨模式实施的失败。(2)会计软件公司的软件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和支持会计组实施并轨模式的实施。(3)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或没有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于数据的处理不当。(4)缺乏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且缺乏群众的支持。

核算办在分析了上述并轨模式实施失败的因素以后,能够正确的对形势进行认识和分析,并及时的作出必要的应对。因为受到会计软件技术情况的一些限制和约束,所以工作人员要把会计组作为医院层面的数据中心,重视医院核算单位明细成本数据中心的核算办的作用,进而重新规定直接成本数据的整理核算科室的任务,将主要工作转入核算办的管理范畴。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还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的科室中有关占地面积、人员数量、财政状况等最基本的资料纳进核算的整体范围之中。依据《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规范成本核算的相关规定,医疗费、医药费等一些具有福利性质的费用也需要进行必要成本的核算。其解决的难点在于处理科室直接产生的大量成本数据。在和设备科、供应室、药库、计算机中心以及总务科等不同部门的协调沟通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中心所提供的技术可以把财务人员核算的各个科室的成本报表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上报给核算办。

根据并轨的需求医院的计算机中心,研发出的会计数据、HIS系统数据、导入核算数据的新的软件功能,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点击经济核算系统的菜单,并且将统一格式的数据整理后进行转换,使其成为标准数据文件,最后将这些检验以后的数据文件汇入到经济核算系统里。如今正在实行的并轨模式主要表现在会计组的成本数据衔接上,一般是由会计组的工作人员将成本费用数据发送给核算办,再由核算办的核算人员初步的把会计数据浏览一遍,接下来他们会根据规定仔细的将这些数据分成四个类别:(一)要再次进行整理汇编的科室明细成本数据;(二)需要在权责发生制下多个会计摊销的数据;(三)成本以外的部分数据;(四)能够导入核算系统的部分会计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第二类已经整理过的成本数据的时候,要注意核算单元编码和核算单元的对应关系、核算科目编码和核算科目之间的对应以及关导入前的先行复核凭证总额系等诸多问题,并且要在各部门进行数据整理之时一同进行数据复核,将工作流程尽量简化。在处理这些数据中的第四类会计数据的时候,要在浏览数据的同时,对核算单元、科目等进行复核。同传统的手写式录入方法相比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是一次质的飞跃,它具有更科学的计算方法,更简便的计算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核实时的错误率,缩短处理数据所需的时间,甚至,可以将原本一个月才能处理好的数据,在一周之内就完成了最终的核算。

进行每月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数据核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并编制调节表的制定,可以有效地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质量。表格的格式可以参照银行存款余额的调节表,可以设置为四列,左边的两列设置的内容是需要调整的成本核算项目的名称及其金额,右边的两列设置的内容是需要调整的会计核算项目的名称及其金额。调节表的内容一般是不变的,会计数据里面的第一类和第三类数据,均需要经过调节表去实现与总额平衡项目的要求相符。但是,核算办所提出的和会计组对帐调节表的要求,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来自会计组的阻力,后在各个科室领导的协助下,经过一定的努力沟通,消除了误会开始了正式施行,至今日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坚持月末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对帐能够有效地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理想的并轨模式

成本数据如果能够在会计处理的初步阶段就直接的并入到各个核算单元之中去进行处理的话,无疑会使得会计核算更加的趋于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当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从会计系统将一些工作时所需要的数据资料直接导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是将工作的重点也一同转移到了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层面上了,完成了职能的最终转变,这时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各自发挥着完全的作用,可以说这就是理想的并轨模式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于红莉.我区公立医院实行科室核算应关注的问题探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26-29.

[2] 方学功.对医院会计核算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卫生经济研究,2004(6):55.

[3] 卢志强,朱苏谨.浅谈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04(8):69.

第2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作用和地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也是实现成本决策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现今的形势下,企业的管理和核心主要是财务管理,在获得效率和效果的财务控制前提下,应尽量控制成本及核算成本,使财务控制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把财务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并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一、成本核算及控制管理的地位及重要性

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及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内容。企业在进行某一个工程或对某一个项目进行投资时,应先对其进行成本核算,若不进行成本核算,企业盲目对其进行投资,会造成财务管理信息的严重失误。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实施控制。在当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 从企业债权人、投资者和管理者到财务管理部门都应密切注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及时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流动信息,掌握企业资金运用的规律,为企业债权人、投资者和管理者正确作出经营、投资、筹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目标及实施要求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从而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进行更科学、更严格、更精细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一)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目标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是对企业资金运作的基本形式,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也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应使同类产品在性能和质量都有保证的情况下,对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进行合理的估算,降低成本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实施要求

1.成本核算和控制思想革新、合理化,加强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推动成本管理的前提。过去在我们的企业中都没有成本意识,也没有意识到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过去我们只做传统的算账报表,只计算所支出的财务成本,不计算本身成本核算;只重视事后结算,不重视事前先预算和决策;只依赖于人工操作,手动管理,不主动接受现代化市场信息,对市场的经济发展和要求难以适应,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应加强成本意识的观念,使工作人员认识到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要性,将成本意识的观念贯穿到成本管理的各个领域, 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完善成本管理的制度,保证企业的预算成本多于支出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2.成本核算与控制科学化,实行系统全面的成本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不仅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还加速了对信息化的处理, 使财务人员及时、合理、准确的做出有利的决策,为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对企业下一步发展作出决定性策略。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之一,但成本核算和控制不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从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3.提前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定额定量

企业需要不断地持续发展和壮大,对资金的运作都有一定的强化要求,提前进行成本核算和定额是成本管理及企业管理最关键的措施,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的水平和组织条件下,应对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进行提前核算和定额,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特点进行成本控制,对人员的工时、工事进行成本核算,控制不必要的消耗费用, 减少成本, 定额定量,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

4.合理完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及时、合理的完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了解其重要性,设置合理有效的成本费用考核指标,合理的使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运用到企业的运作当中,为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有效地分析及下一步投资提供有效、完整的资料。

第3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1.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1)计算机信息手段应用不充分在医药企业成本管理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计算机管理方式的普及不全面,是阻碍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方法,促进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向信息时代靠拢,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发展。(2)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制约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关系到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效率的高低。但是,由于企业普遍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规范,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会计核算的随意性,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计算方法,导致成本核算的信息不全面、不及时。(3)成本预算失控等问题由于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预算失控是医药企业中较为常见的成本管理问题。成本预算缺乏合理的控制和约束,以至于总部对门店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造成阻碍。总部对门店的物流配置、门店自身的资金流通也因此失去控制,无法正常运转。2.医药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1)售价核算的弊端许多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依旧使用传统的售价核算方式,及“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虽然核算操作简单,但是售价核算的方式会给管理者造成视觉误区,而且容易出现错账、虚账、假账的不良行为,对医药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不规范是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财务管理中出现多样的会计核算模式,即使有明文规章制度,缺乏对实际应用的监督,也不利于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系统化运作。(3)会计核算方式滞后当前许多医药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沿用着传统的会计审核模式,没有普及信息化的计算机会计审核方法。滞后的会计核算方法,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耗时长、不准确,还增加了工作负担,得不偿失。(4)会计核算的效率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程序繁琐、效率低,很难做到票据、实物流动、资金运转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药企业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原因有采购不统一,资金应用效率低,以及不规范的会计审批操作,直接导致会计核算效率不高的问题出现。

二、优化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创新方法的有效措施

1.发展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1)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发展医药企业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一般以总部统一管理和授权门店两种成本管理模式为主,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将统一管理和授权管理相结合。资金的流动统一由总部进行集中调动、筹集和分配,门店需要时,按照资金审批流程进行申请;同时门店将店面每日营业款进行结算,保留门店经营所需,其余的款项上缴总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资金的高效实用,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2)完善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医药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商品繁多、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而且还相对较为分散。完善医药企业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是通过管理科学化节约成本的重要形式。不合理的存货管理方式造成的浪费,是成本核算管理的缺陷。完善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注重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存货的损耗;合理规划商品有效期内的使用范围;做好财务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3)规范会计核算,重视成本预算管理预算作为账目管理中重要的财务指标,重视成本预算的作用,要抛弃流于形式的成本预算方法。全面规范会计核算的流程,重视成本预算的管理,从控制成本预算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量化考核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能保证医药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4)建立计算机成本管理系统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成本核算管理中,促进医药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推广。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重视管理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显然,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药企业经营规模的发展。建立九三级成本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促进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优化会计核算创新方法的途径优化会计审核创新方法的主要途径分为“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四种会计核算模式。(1)“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以总部财务部门对所有的门店财务进行整合、审查、核对。门店主要以报账工作为主,并根据管理和经营的需求制定辅助账目。总部定期对门店的资产、损益和财务进行统一核算。(2)“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区域财务部门直接管理门店的账目,并对总部报账。简单来说,就是区域总部定期核算门店的资产、损益和财务,总部定期核算区域总部的资产、损益和财务,从而确保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准确化。(3)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和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和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重要是针对医药企业中非直营经营模式的会计核算方式。根据店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审核模式,确保医药企业经营模式多样化的正常运作,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进步。坚持会计审核的基本原则,保证会计审核的信息全面、客观。

三、结束语

第4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开展,使公立医院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受到影响,总体收入下降,民营医院依赖成本优势迅猛发展。在双重压力公立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医院成本核算的需求日益强烈。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当前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问题及实践路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促进公立医院获得持久竞争力。

关键词: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实践路径

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使公立医院收入下降及民营医院的迅速发展,使公立医院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在收入降低,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立医院亟须加强自身成本核算,强化管理严控成本,才能使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试图发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问题,并对其实践路径进行思考,以期促进公立医院良好发展。

一、当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对成本核算管理意识薄弱。

成本管理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公立医院财务人员由于常年处于稳定的工作环境中,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且竞争意识较弱,致使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公立医院进行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专注于专业技术的提高,对于成本控制方面意思薄弱,未能将成本管理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医院要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生存,必须通过成本管理进行绩效考核,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二)基础工作薄弱,成本管理较难实施。

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仅对成本核算出了原则性的要求。现有的会计制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成本核算口径,导致医院间的成本核算形成的数据资料不具可比性,形成的成本核算数据参考价值大大降低。核算方法不完善,对各项费用没有明确的界限,未明确划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且未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导致成本核算不精准,核算方案不合理。

(三)机构设置较为零碎,成本管理不精细。

公立医院的经济核算和考核部门大多单独成立,没有设立在财务部门中,出现机构设置重复的现象。致使财务数据不统一,部门之间协调较为困难。且各机构与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不易实施统一协调的核算管理,导致财务数据碎片化,降低了财务数据的使用价值。若利用现有财务数据进行成本核算管理,需付出较大的时间精力,成本较高。

(四)计算机网络自动化程度低,信息平台有待完善。

现阶段,医院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步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在每年都要投入资金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升级。虽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据的采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手段,但当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一些医院的成本核算软件落后,仍存在手工帐与计算机账共存的情况。

二、关于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路径

针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措施。

(一)提高财务人员成本管理意识。

公立医院提升利润空间的途径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两条途径。全院人员全面认识到医院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从而从根本上转变经营观念。医院领导层应立足战略层面,深刻认识成本核算的意义,将“价值链”管理理念融入到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当中,加强成本核算,切实有效的在医院实施成本核算。进行相应的文化建设,开展成本核算宣传教育活动,使全院职工意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的必然性,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提升医院工作者参与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重视基础工作,创造实施成本管理的条件。

规范财务体系,对核算主体及其经济活动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在核算时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优化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管理模式,转变以科室为主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处理成本核算与奖金的关系,将服务质量、降低收费等因素纳入到成本核算管理中,形成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精细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

(三)整合条线机构,将成本管理精细化。

整合医院的各线条机构,将经济核算与考核部门纳入财务部门,避免出现财务数据重复,核算口径不一致的情况。财务部下设专门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根据医院日常实际发生的产品消耗及使用按照统一的核算口径及时登记入账,严格落实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使医院的各项费用能够合理分摊。提升科研投入,细化费用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严格控制其他费用支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并将费用控制情况与部门绩效挂钩,促进成本降低,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

(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网络自动化程度。

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电算化水平,加大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医院特殊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其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建立一个容量大、技术性强的数据库对成本核算数据存储使用,借以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进行完整的清产核资工作,对原有的资产进行详尽细致的统计核算,全面准确地将统计数据录入计算机。购入先进的成本核算软件,并将成本核算软件与财务系统进行合理衔接,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需要,生成复核医院实际经营情况的操作步骤,使其能够对所需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核算,提高公立医院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反馈速度,令成本核算人员可以实时、全面、真实地掌握相关信息,并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经营决策。

三、结束语

在医改实施后收入降低,民营医院迅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切实有效实施成本核算管理成为当前公立医院提高自身竞争力,得以生存的必然选择。当前公立医院存在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所做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不足,结构条块化现象严重,以及信息网络技术欠发达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成本核算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提出提高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在基础工作上的资金精力投入,整合各线条机构,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措施,以期促进公立医院获得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一、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工业企业进行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能够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与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竞争,管理者能够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理智的判断决策,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从工业企业自身来说,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能够为企业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二、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现状

(一)成本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不规范会导致工业企业严重浪费成本费用,资金不明流失,成本运用不合理。导致成本核算不规范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来源于报账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是目前报账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报账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不是很扎实牢固,其工作并不是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担任。不能胜任业务,工作中细节不是规范正确。另外一个原因没有处理好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之间的联系,二者严重脱节。忽略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不能够联系工业企业的自身实际,管理决策缺乏针对性和正确性,对成本会计管理的忽视,认识不到核算和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上两个原因导致成本核算不规范。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

在众多企业中不注重监管工作,为了局部利益,部门之间委托会计核算人员出纳一些费用,而对成本费用的去处不得而知。会计核算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数据的真实性。监督工作不全面,对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分配不合理,监督方法不科学规范。监督的不合理,导致核算失误。

(三)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我国在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晚,还认识不到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在工业企业运行中的重要性。不能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盲目重视节约成本费用。

(四)不能灵敏地把握时机与准确地进行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工作不够科学具体,对市场动态掌握不及时,随波逐流,不能对市场行情与企业生产做出预测,错过抓住最佳的发展机遇。

三、加强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报账人员的职业素质与处理好核算和管理的关系

对报账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培训,制定有关报账人员的企业员工规章制度,考核报账人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建立激励机制,使更多的人员加入到培训工作,以此丰富报账人员的专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其专业素质,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严谨缜密。工业企业管理阶层认识到核算与管理同等重要,认识到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核算和管理两手一起抓,二者不能脱节。联系自身实际,在实际的生产还是其它管理中,需要成本费用的环节,注意决策的针对性和正确性。

(二)完善监督机制体系

针对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现象,需要完善监督机制体制加以解决。监督的范围有核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岗位工作表现等。考核工作人员的出勤,查看有无缺席现象,监督部门是否定期举行会议,以旁听者的角色听取监督会议,以了解核算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定期巡检,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记录工作表现,实行员工的工作表现奖惩制度。

(三)转变成本控制观念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在节约成本费用的同时,合理规划成本费用的使用,符合市场经济下的要求。为了转变观念,学习新思想、新技能知识是其当务之急。工业企业抽出业余时间,组织培训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员工的新认知和新型核算管理模式,建立制度规范。观念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

(四)提高把握时机的灵敏性与市场调研的准确性

不要随波逐流,要有对市场经济有独特的见解,深入投入到市场调研当中,了解市场行情,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对市场做出科学预测,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与市场经济体制背景,抓住机遇,制定出成本核算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对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在工业企业的对策分析可知,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能够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挑战,为工业企业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正常运行。其工作发展还面临着成本核算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不能灵敏地把握时机与准确地进行市场调研,针对问题其对策有提高报账人员的职业素质与处理好成本会计核算、管理之间的关系,完善监督机制体系,转变成本控制观念,提高把握时机的灵敏性与市场调研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普鸿富。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刍议[J].科技视界,2014

第6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根据相应对象进行分配、归集,进而对总成本、单位成本进行计算。成本核算的基础为会计核算,计算单位为货币。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先对后勤经营管理费用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计入成本,以有效管理与控制后勤管理费用。根据使用途径对已发生费用进行分配、归集,进行各类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的计算,并将真实成本资料提供给成本管理。

2后勤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内容

2.1资产类成本管理

1)现金。

现金为食堂库存现金核算,也是采购人员周转应用的备用资金。一般后勤都应进行现金日记账的设置,遵循收付款凭证,由出纳人员根据业务产生先后依次进行登记。最后必须对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与结余数进行计算,并准确核对结余数和实际库存数,确保其符合账款,然后进行库存现金日报表编制。

2)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指在银行后勤开设账户内各项款项存入的核算。一般只允许后勤进行一个银行账户地开设。款项向银行存入、提取或存款支付,都应做好借记、贷记科目工作。

2.2库存物资成本管理

库存物资成本管理是指对食堂内各种主、副食品与燃料等一次购买分批分期使用的各种物资的核算。根据购入时具体支付价格、运费等对物资实际成本进行计价核算。物资购入时,通过检验入库,借记该物资内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相关内容。使用领取时,应进行出库单地填写,并对库存物资明细账、明细表进行登记。明细核算时,应严格遵循物资类别、种类与规格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应定期、不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清查盘点,确保其符合账目。如物资需随购随用,可进行“伙食支出”直接借记,在批量采购中,其主要类型包括粮食、蔬菜、食油、肉类等。

2.3固定资产原值成本管理

固定资产原值成本管理为后勤结余资金购置与固定资产条件物资相符的核算,也就是非财政投入的固定资产,如燃具、餐具等。当固定资产增加时,应进行该项目的借记,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其明细核算应严格根据固定资产类别进行。

3后勤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措施

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作为后勤会计工作的内容,其核算是否准确,管理是否到位都与后勤经营管理具有直接关系,为更好地提升后勤成本管理水平,做好会计工作,必须选取行之有效地措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1规范后勤成本管理

通过后勤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应对后勤财务收支、伙食开支等内容进行监督。后勤应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根据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对成本核算进行规范,后勤不具有商业化、市场化的特点,应遵循“钱账分管、钱物分管”的原则,对后勤会计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做到明确分工,相互制约。

3.2后勤会计岗位职责制度的建立

通过后勤会计岗位职责制度的建立,可对会计岗位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可将后勤成本管理各个阶段责任进行有效落实,同时,应将会计人员考核纳入后勤成本管理工作考核相关内容,以此作为奖惩、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

3.3后勤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明确分工、责任落实为后勤财务机构内部分工的主要特点。在后勤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中,要求出纳不能进行会计账目检查、会计账目登记与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的兼任。同时出纳会计库存现金应通过经营负责人、会计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账目。

3.4规范财务岗位分工和会计资料保管及归档

1)对会计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明确,进行会计档案资料借阅、保管归档制度的建立。

作为后勤所有成本管理工作的记录凭证,会计档案资料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对后勤效益加以维护,更能为后勤成本管理提供依据。由此可见,规范财务岗位分工,会计资料保管、归档对规范会计工作及财务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进行会计资料电子档案的设置,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可对电子档案信息直接快速处理。

在当日工作结束后,电子档案可实时通过计算机直接进行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统一集中归档。并进行档案管理信息的添加,同时进行分类号设置,确保档案标号与工程代号一致,进行各级类目的合理安排。随后进入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4结语

第7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建设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使我国的经济不断增强,就要通过经济管理,而成本核算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途径。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能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成本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成本对象、成本的变化情况,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改革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医院员工的成本观念,节支降耗,增强医院竞争力,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人民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为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考核依据。

1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及要点

当前医院已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的,具有经营管理的实体,又面临市场经济管理的众多问题。如果医院成本核算不能真实反映其财务成果,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求医院管理者了解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在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在经济理论、会计实务和医院管理的不同范畴中也不相同。在经济学中,成本属于价值范畴,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其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在会计实务中的成本,是指医院在经营服务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本,是依据管理决策的不同目的和需求,而采取的相关成本信息及其成本类型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概念。尽管各种成本的名称、概念及内容不同,但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构成了成本核算这一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

2医疗成本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2.1系统相关使医疗服务的医疗成本表现为多样性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多个不同学科的子系统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保障子系统所构成。如我们医院是一个综合医院,有数十个不同学科和相关辅助科室,每一个科室因专业不同而使成本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不同,即使同一学科,也因对同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方式不同,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构成不同。因此,医疗服务成本在医院这个复杂的多系统中表现为多样性。在评估对象的层次上分为院级、科级、单病种和单项成本;在成本特性上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在成本的计入方式上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

2.2医疗服务的技术特点使医疗成本表现为多变性医疗技术服务不同于企业,医疗服务具有不确定性。每一项技术和服务的提供都会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时间、选择方式、应用程度不同,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所不同。就是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病人来说,因其诊治方式、病情程度不同也可以使医疗成本发生变化。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医学技术服务为主的医疗服务也在日新月异,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应用,仪器设备不断更新。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它伴有的高投入、高效率、高风险等特性使其成本变化多,幅度大。一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可以改变成本的构成,或使效率提高而大幅度降低成本,或因投入高而使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医疗服务成本的不确定和变化性,使医疗服务成本的衡量变化快,其分摊测算比企业产品成本测算更具有复杂性。

3成本项目的确定

从医院宏观管理的角度,医院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费用支出的数额、构成和水平,医院成本核算主要用于补偿医疗服务耗费,确定医疗价格,综合反映医院经济管理质量和经济决策等。从医院微观角度,医院中各种实物如药品、医用材料、各种工具、办公用具等,固定资产(如房屋、大型设备)的折旧、维修等;其中药品医用材料、工具、办公用品属于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增减,而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固定成本,一般情况下不变。市场经济下医院已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进入市场,政府对医院补偿逐年减少,必须要求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市场、开拓市场、不能靠政府、也不能再等,医院会计必须由单纯的“收支型”转变为“经营型”,提取折旧,实行成本核算。核算的项目主要包括各个科室或核算单位的人员工资、医用材料、药品、办公材料、水电暖费、维修费及房屋、家具、设备的折旧。

4做好成本控制

4.1建立成本控制标准是医院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通过控制使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目标成本的允许范围内。成本控制的内容如下。

4.1.1材料成本的控制材料成本占科室总成本的比重一般在20%~30%,材料消耗是科室成本的重点,首先对医用材料实行动态定额控制,消耗定额根据实际消耗和业务收入增长因素制定,由各库房会计控制在定额内;其次,对药品材料库房实行限量库存,各库房的库存量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的消耗量,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再次,对贵重、量大的医用材料和实行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采购价格和采购成本。

4.1.2公用经费的控制电话费、水电费、差旅费、办公用品、离退休人员活动费、工会福利费等均是可控成本,加强公用经费管理与控制,对降低医院营运成本,提高行政后勤工作效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具有现实意义。对差旅费实行经费定额,结余留用超支不报的管理办法;电话费实行限额管理办法;对各科的水电费消耗情况进行核算,使其损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离退休人员活动费和职工福利费、采用“定项、定额管理,节余留用,超支不报”的管理办法。

4.1.3对人员工资成本的控制每个科室的人员应按医院管理学定编定岗,使人员工资费用掌握在定额内,以防有的科室人员超支,而造成工资成本加大。

4.2进行医院成本控制差异分析标准一经制定后,就必须作为各方面应共同遵守准则和依据,并加以贯彻和执行,目标成本作为一种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实际成本常会与目标不符。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为标准成本的差异或成本差异。成本差异是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目标程度的信息。为消除这种偏差,要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4.2.1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由于变动成本是和病人数量或工作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化的,所以在考核中剔除由于工作量增加而导致的变动因素。变动成本主要包括药品和医用材料两部分。各单位药品、医用材料的成本金额应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因此,变动成本的差异就表现在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方面。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不应由耗费变动成本的科室负责,而应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部门造成变动成本价格差异的因素很多,应具体分析和调查,才能明确最终原因和责任归属。数量差异是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使用药品、材料的临床或医技科室的成本控制业绩。数量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有很多:如操作疏忽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等。有时用量增多也并非科室的责任,如材料质量低劣或规格不符也会造成用量超标,如果遇有疑难或特殊病例会使数量差异加大。

4.2.2固定成本差异分析固定成本差异有两种: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耗费差异指固定成本的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额。由于固定成本与工作量变动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考核时不考虑工作量的变动情况,而以原来的核定数位标准,实际数超过标准数即视为耗费过多。能量差异是指固定成本预算数与固定成本标准之间的差额。它反映未能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医疗服务能力而造成的损失。

5增强成本效益观念

在评价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因为成本又是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消耗,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品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科室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却必要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科室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换代,致使一些科室降低成本使用一些陈旧的设备,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检查效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长期发展下去影响医院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如有的医院为降低成本买一些淘汰的CT机,CT片不清晰,影响病人的检查结果。

6医疗成本核算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6.1医院经济的复杂与特殊决定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性成本核算起源于企业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其理论及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商品生产,但由于医疗服务行业的复杂与特殊其经济运行规律亦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故不能照搬企业成本核算的办法。企业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不是同时进行,需要有储存、运输时间等环节;而医疗服务的生产与销售几乎是同时发生,无需储存。医疗技术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个体,不能像企业那样可以批量生产和易于标准化,医疗服务项目的繁杂,也是医疗成本的构成多样,分摊也更加繁琐和复杂,因此,医院的医疗成本核算办法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医院实际,反复测算、修改、论证、积累经验,并加以改进。医院经济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基础十分薄弱,无法直接套用一些国外医院的经济管理方法;而且由于我国医院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公立医院也大有不同,也不能照搬其管理模式和方法。只能是借鉴国外医院经济的有益经验与教训,引用适用的方法和手段,并结合国情、院情在实践中加以去粗取精地为我所用。

6.2在医院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增强医疗成本核算的实用性

6.2.1推行医疗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用满意度来衡量的,满意不仅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求环境美、耗费少。合理的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由于医疗收费是由政府统一定价的,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冗员和仪器设备闲置。

6.2.2实施医疗成本核算需要更新观念,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医疗成本核算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临床医技科室,更需要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单位的参与配合。因此,实现医疗成本核算首先要有医院各级领导观念更新和充分重视;需要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在成本核算实践中院领导亲自挂帅,组建成本核算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在全院各级部门宣传、组织学习和培训成本核算有关内容。只有各级领导明确了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概念、内容等,才能充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在全院员工中增强经济意识,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减少浪费、控制成本。

7医疗成本核算的难点

核算医疗成本的难点是内部服务定价和管理费用成本的分摊。由于医疗服务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其专业分工精细,且各学科和保障部门之间联系密切且复杂加之我国医疗服务又是按项目收费,使医疗成本的各种数据庞大。所以首先要确定各供应保障部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实行内部转移定价,内部转移价格对于提供服务的单位来说表示收入,对于接受服务的单位来说,则表示成本。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标准的方法很多,如:市场价格法,即按同类服务的市场价格确定内部服务定价;协商价格,即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后确定价格;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法,即以全部成本或全部成本加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如果以上供应保障和管理单位的成本核算完成了,才能够将其作为间接的管理成本分摊到各直接收费的医疗服务单位,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才能够完成,但由于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约束,好多医疗服务成本不能直接从收费中得到补偿,核算结果可能出现内部交换价格高于政府定价的现象。如:供应室的消毒价格高于政府规定价格使临床各科难以承受。因此如何使医疗服务的内部交换定价更趋合理,是医院测算成本和分摊成本的难点。必须组建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内部服务定价组,在探索内部服务的合理定价,正确反映成本的同时,力争将其对科学效益评估和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降至最小。

8计算机网络在医疗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实现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提高医疗成本核算效率。由于医疗服务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其专业分工精细,且各学科和保障部门之间联系密切且复杂,加之我国医疗服务又是按项目计费,使医疗成本核算的各种数据庞大繁杂,如果使用手工方式分摊计算十分不易。尤其对大型综合医院要做到统计及时准确、数据分析可靠和可信,其困难更是难以想像。因此,在实行成本核算的同时,全方位地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医疗成本核算要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收集、存储分析和信息共享,依赖于各终端录入人员操作的规范和录入的准确,依赖于各种收入和成本数据的分类与编码标准化。

第8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所谓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及报告来核算物流成本的模式。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单轨制和双轨制。单轨制是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变动成本、物流成本等信息。双轨制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之外重新构建另一套成本核算体系来反映物流相关的成本费用。显然,单轨制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双轨制是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针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进行研究。

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1.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三、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乐恒.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四)[J].物流技术及应用,2008,(3):40-45.

[2]张梅琳.物流成本初谈[J].上海会计,2006,(7):10-11.

第9篇: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经济效益

一、现阶段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目前医院普遍对成本核算认识不足。首先医院很多管理者缺乏现代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普遍存在着重医疗、轻理财,重收入、轻支出,重投资、轻效益等问题,经营管理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医疗设备盲目购进,忽视回收成本难、使用率低等,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医院维持成本急剧增长;更有甚者认为科室收支核算就是成本核算,认为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了绩效分配,把成本核算当成绩效分配的手段,造成开大处方、滥检查及“乱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不仅加重了病人经济的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医院声誉,损害了医院形象。其次在医院内部,不少人认为成本核算是财会部门或成本核算部门的事,与其他业务部门关系不大。其实成本核算是涉及医院管理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工作,它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它涉及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核算单位的划分、收入的分割、费用的分摊、成本核算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衔接等,仅靠财会部门或某一成本核算科室无法单独完成。

2.医院成本核算理论方法不完善。现有医院成本核算原理与核算方法都是借鉴或模仿企业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当前医院成本核算采用的是为事业单位设计的《医院会计制度》,医疗单位与企业相比,无论是业务性质,还是核算对象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医院采用计提修购基金,固定资产仍保持以原值进行核算,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现在的净值;对于费用企业按成本核算对象以直接计入和间接分摊,医院的管理费用现在是在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间进行分摊计入;企业成本核算的核心在于经营机构的收益最大化,一般采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种统一的会计模式。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不是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医院的成本核算,不仅需要测算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成本,有时还必须考虑所提供服务的社会成本,这也意味着不能简单地把企业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简单移植,也不能简单应用事业单位的核算体系。

3.成本核算信息化还欠成熟。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目前尚没有统一规范的成本核算软件,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多采用手工记账核算,效率低下,由于成本核算涉及面广且复杂,专业分工细,数据庞杂,若用手工方式归集、分摊计算将十分困难,这样在耗费了大量人力资源的同时,对成本核算的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也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医疗市场的覆盖面变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医院一些医疗收费、核算已实行网络连网结算,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不能及时加工、分析、存贮、共享信息化的数据,不能适应医院新的发展要求。成本核算技术落后也是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4.成本核算方案不科学,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医院分为不同类型,按业务特点区分有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医院开展医疗活动有不同的特色与侧重点,根据医院不同特点在医院内部有的科室投入多、业务量大、收益也高,有的科室起辅助作用投入少、业务量少、收益也低。如医院单纯以经营效益来考核衡量经营业绩,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工资奖金分配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造成只重视经营效益,不全面核算成本,最终形成业务收入高的科室奖金高,业务收入低的科室奖金低或没有奖金,影响部分科室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5.科室收入的正确划分难以解决,管理费用的分摊较为复杂。医院的医疗收入一般放在临床科室,这就牵扯到其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的分成,由于分成比例没有规定具体方法,各医院执行的比例也缺乏相关事实依据来论证,管理费用如何合理的分配到各科室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医院按人员数量进行部分管理费用的分摊,这种分摊方法不能正确的反映管理费用的成本。

二、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及具体内容

所谓的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疗机构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耗,分配医疗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级:一级核算是以医院为核算对象;二级核算是以各成本科室为对象;三级核算以医疗项目或是病种为对象。

1.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在成本核算对象的每一级中,因其核算的具体内容不同,还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管理角度进行分类。其一是以直接为病人提供各种医疗服务的部门为成本核算对象;其二是以医院内不直接面对病人,而是为各医疗业务科室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各种实物、技术保障的部门为成本核算对象;其三是以医院的药材处、科、药库、药局、制剂室或药厂等部门或单位为成本核算对象;其四是以医院的机关和行政管理科室为成本核算对象。

2.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医院级成本核算、主要包括了医院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及结余等,其中,医院资产根据流动性标准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负债则是医院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净资产是医院资产除去负债后的余额;收入则是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取得的业务收入和从事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以及从财政和主管部门取得的补助经费;费用是医院在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中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i结余则是医院在一定时期内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其次,是部门级的成本核算,可以分为医疗业务科室的成本核算、药品部门的成本核算、保障服务科室成本核算以及行政管理部门成本核算。医疗业务科室的成本核算包括了医疗收入和医疗成本;药品部门的成本核算包括了各药库、药局、制剂室和药材管理部门的药品收入与成本;保障服务科室成本核算则主要是对负责保障服务科室的直接及间接成本进行核算;行政管理部门成本核算则是根据此部门没有业务收入,只针对其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

最后,是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主要包括投入、产出和效益,投入包括该项目直接和间接投入的成本,如各种人力成本、医用设备类成本、医用器材成本、管理费用成本及其他成本等;产出包括该服务项目获取的直接收入或内部交换价计收的间接收入。

三、改进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1.提高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意识,领导重视、成立相应的组织。成本核算是涉及医院管理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工作,它

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它涉及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最小核算单位的划分、收入的分割、费用的分摊、成本核算系统与医院其他系统的衔接等,仅靠财会部门或某一成本核算科室无法单独完成。应在院长统一领导下,在有关科室、部门和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由财务部门或成本核算科室具体实施。

2.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财务体系。引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念,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会计体系基础上设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和医院成本核算帐簿体系。医院成本核算需要设立医疗成本、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账户,同时设立相应的明细账簿、建立完整、系统的成本核算操作平台。

3.实行多级成本核算并建立岗位。医院成本核算可以划分为多个级次,从院级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单病种成本核算到项目成本核算。医院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将医院划分成临床、医技、行政管理、辅助科室和后勤等核算单元,划分越细,核算就越准确,也就越有利于成本控制和利润考核,产生的供医院管理层参考决策的信息也会更加充分、详实。

4.成本核算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加强医院网络、软件建设,寻找一套最适用的成本核算软件做支撑,亦是保障成本核算数据准确性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医院要加强网络建设,建立包含成本核算管理功能模块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临床医技科室、实物管理库、行政后勤、各收费点及账务核算管理部门进行计算机联网,保证自动实现全院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存贮、传输、汇总、分析和共享,适应网络经济时展的需要,推进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科学化,加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步伐,建立以医疗为主的数字化采集、传输、储存信息系统,设立成本核算的模块,提高信息网络对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

5.建立健全财产物资出入库制度。严格执行物资供应管理制度。对各种物资的采购、入库、出库,应严格按医院制度办理。

6.做好成本计价、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其他材料按入库价先进先出或者以加权平均价格计入费用,卫生材料领取后按照进价,由各科室领用,经单位汇总后各科室和全院消耗数量与金额应当一致。严格控制卫生材料和业务费用的增长,卫生材料和业务费用是构成医疗成本的主要因素,要严格控制。

7.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与分配一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医院成本核算在归集与分配费用时,应按照各科室、班组受益程度进行。属于单一科室支出的费用,直接归集到这个科室,属于几个科室共同承担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按受益程度进行分配,谁多受益,谁多承担费用,做到分配合理,分摊公平。

8.管理费用的全成本核算。管理费用作为医院成本核算中的重要内容,不应仅仅依据相关科室人员数量进行分摊,还应将科室的经济收入、固定资产占用量等多项指标按照权重的比例纳入管理费用的分摊依据。

9.对成本核算进行绩效管理。将核算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从而调动了各科室成员的积极性,调动医院工作人员参加市场竞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创夺专业一流水平。

10.及时汇总分析,考核、并进行改进。进行医院成本全过程监控,即科室核算并汇总为全院的成本核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成本变动原因,建立成本考核制度,各个部门一般都会有几个主要的目标,每一个主要目标下又会有许多分目标,这些分目标都可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发现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时改进,促进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