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管理沟通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沟通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沟通案例

第1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实施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有情安全管理,是以尊重员工人格、维护员工利益、启发员工心智为切入点,倡导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进行“安全管理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和理解,消除员工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形成共同遵守的安全观和安全行为准则,实现安全管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总厂结合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工具五年来的实践经验,在总厂内部着重倡导五种安全理念,并从这些安全理念的不断培养中打造一种“看得见”的有情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看作至高无上,注重从人本安全的角度来制定各项HSE管理制度,保证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得到控制,安全生产效益得到保证。二是倡导“安全和谐发展”理念。统筹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同步发展,将HSE工作作为总厂的头等大事来抓,以集团公司HSE九项管理原则为基准,做任何工作和事情,首先考虑HSE。三是倡导“人、基、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基层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员工最基本的安全素养,强化安全执行力和基础安全管理建设,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和新方法。四是倡导“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风险是可控的,事故是可预防的”安全工作理念。不断消除员工的麻痹思想和安全风险意识淡漠的心理,提高对岗位危害因素识别和生产安全风险可控的认识和能力。五是倡导“问题在现场、根源在管理、责任在主管”的安全理念。将安全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强化全员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将责任落实到属地主管,注重发挥各级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协调作用,杜绝职责不清、落实不力等不良现象。

2加强“有情安全”的载体管理,营造“我要安全”氛围

为加强“有情”行为管理,总厂加大“有情管理”力度,注重以情感人、以情管人、以情育人,在坚持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围绕风险控制,坚持走HSE创新之路,实施HSE创新战略,注重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总厂先后创新开展了多项“有情型”安全管理创新活动,效果显著,收获颇丰,把过去的安全管理“一条线抓到底”转变为“在有情环境下的全面开花结果”。编制出版《总厂内部事故事件案例选编》读本作为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实践有情管理的载体。总厂将近20年以来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灼烫、火灾等各类事故事件及未遂等案例汇编成册,给出原因分析、教训反思、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教育内容,员工对照案例学习预防,提高了风险意识,推动了安全发展质量。在生产实际中不断摸索风险控制新方法、实施新措施。在一线班组全面推行“班组安全员轮值上岗”制度,让员工人人参与,全员参加安全观察与沟通,感受安全管理过程,此举拓展创新班组安全活动模式,反违章成果更加巩固,基础安全得到夯实。推行实施“HSE隐患报告卡”,促进隐患排查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报告卡”设有隐患位置、可能造成后果、建议、整改及防范措施、问题落实等内容,经运行该方法行之有效,对现场隐患可有效控制,形成了“全员皆兵”趋势,现场不符合明显减少。针对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不能正确辨识危害,防范控制各类操作带来的风险,总厂创造性的开展实施了“在ERP生产派工单背面附加该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指南”的安全管理措施。员工在领受生产任务同时,也了解掌握了该项作业的危害与风险控制措施,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得到提高,践行了安全生产“五同时”要求,推进了员工自主安全管理水平。为增强“有情安全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总厂主管安全领导和安全员长期开展“操作风险提示短信发送”活动,拓展了风险控制方法和手段,全年发送安全短信约120余条,短信采用风险提示、操作指南或安全口诀等形式,依据作业内容不同,随时发送给员工,提示员工操作风险控制指南,提醒注意安全,员工易于接受,“有情管理”效果明显直接。这样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引导的效果往往胜过严厉的处罚和不留情面的批评。强化“属地安全管理”落实,注重属地内有情干预化。推行开展以‘全员参与、明确职责、明确属地、有情干预、过程控制’为内容属地安全管理,经全员培训、设置属地责任牌,明确属地主管职责及属地管理范围,推动了员工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转变,促进了“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这种“有情管理”,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直接或间接引导着员工遵章守纪。安全工作实施“有情”管理,让安全成为员工自身第一需求,员工的安全意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3强化“有情”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素养,打造自主自觉的安全文化行为

开展“我的岗位风险我知道”、“危害因素再辨识”、“54321内涵解读”、“安全经验分享”、“事故事件案例评析”、“交通安全大家谈”等HSE文化学习讨论活动,在各岗位设置“某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目视化提示”及“关键设备设施作业安全动态控制”等各类HSE管理看板,提高了安全目视化管理水平,突出了“现场有情安全管理”。总厂通过各项举措扩大“有情”安全文化辐射面,引导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总厂领导和员工先后撰写了“三个超前抓安全”、“如何履行HSE善意管理”、“做到三铁保安全”、“现场精细化安全技术管理”等安全稿件,拓展提升了总厂基层安全文化影响力。总厂各层级管理者通过对班组HSE活动记录定期点评回复等多种安全传播形式与员工交流沟通,深化了“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开展,总厂管理层平均每人/年与员工交流沟通120余次,填写观察报告120份,岗位员工切身体会到“有情安全管理”带来的安全与健康。

4强化“有情管理”与“严格监管“相结合,构建“严细实”安全责任机制

总厂在严格安全监管同时,不断强化“有情管理”,突出基层班组自主安全管理,总厂要求任何情况下各班组首先做到“四个必须”即安排生产任务前必须先讲明任务危害与风险、班前会三讲必须先讲安全、施工前必须先检查确认人、机、料、环的安全状态、绩效考核会必须先考核安全生产。调动各个层面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坚持安全监督检查不断线,有情安全管理不过场,坚持在安全检查同时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推行“有情安全”管理,全员落实“看、想、改”和“问、查、消、写”工作法。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岗位人员要随时察看工作岗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要想到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等后果,如何应对、如何自我保护。三是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立即整改。总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一要经常对操作员工进行安全提问。二要随时查看员工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要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消除,杜绝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四是及时填写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对现场安全问题进行记录,落实情况及时反馈。

5结束语

第2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关键词】系统集成项目;系统安全需求;沟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06-01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就是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1]”。这个系统需要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要支持用户业务。安全是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针对系统的安全,客户从使用的角度对信息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将其用技术转化为系统自身的属性。然而,设计人员并不熟悉用户的业务活动和业务环境,而客户对技术也缺少了解。尽管双方在进行沟通,但缺乏共同语言,交流存在隔阂。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贯穿各类任务及项目阶段的沟通管理工作。在大英百科全书里,“沟通”一词被解释为“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若信息交换成功,则该沟通是有效沟通;如果信息交换失败,则是无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沟通同时存在于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对系统安全需求的沟通工作大多属于组织外部,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有效沟通能帮助组织之间协作,达成系统安全的目标。

一、从使用体验进行系统安全需求的描述与收集

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有许多,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的攻击、硬件设备故障、人为的进攻等。系统安全需求的描述与收集是系统安全目标完成的首要步骤。项目初期,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常因为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困难而增加难度。项目相关人员因专业差异而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也会做出基于不同专业背景的需求描述。处理同一问题的时,难免不会带有个人的专业色彩。此外,当信息渠道中有人出现的环节时,可能会因为人的理解能力差异,不能理解收到的信息,从而使“译码”过程出现失真。

同时站在系统使用的体验层面上,而不是仅依赖话语层面,可以让系统安全的需求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描述。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或UE)是用户在特定条件下与产品进行交互时所获得的所思、所感、所想。对于和产品设计相关的领域而言,体验是多方面的:产品在用户手中如何被感知的方式、用户对怎样使用产品的理解程度、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对产品的感觉如何、产品提供它们自身用途的好坏程度、产品在用户使用它的整个过程中适应的好坏程度等。通过对用户体验的信息搜集,开发人员可以将系统安的需求进一步细化,全方面的考虑系统安全的需要,减少安全设计的纰漏。

系统是项目结束时才出现的成果,所以项目初期的用户体验需要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的。系统的操作流程因系统需求而定,有的很简单,有的比较复杂。而使用系统的人往往会牵涉到多种类型的用户。项目经理在处理系统安全需求的沟通时,需要分析与系统相关的未来用户,然后为未来用户提供模拟使用的体验机会,从而收集体验信息。由于系统集成项目的需求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而逐步细化的,因此,从用户体验出发的系统安全需求沟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具有同类型的系统原型时,用户体验的方式将是事半功倍的需求分析工具。

二、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的互补

系统安全属性的具体要求在项目初期并不明确,它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而逐步确定的。在系统安全特性确认的过程中,会出现变更,会触发变更流程。变更成本是随着项目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要降低变更成本,开发人员需要在项目初期进行需求分析时尽可能的掌握系统安全属性的信息。不同的沟通渠道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缺点,开发人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应通过多种沟通渠道进行。

沟通常被分为正式的与非正式的渠道。正式沟通指的是,在组织系统内部,以组织原则和组织管理制度为依据,通过组织管理渠道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正式沟通的主要类型包括会议、书面沟通等,例如: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规定的情况汇报等。正式沟通具有约束力强,较严肃,权威性高,保密性强等优点。其缺点是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缺乏灵活性,效率较低。正式沟通一般都是单向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系统以外的途径来进行的沟通。非正式沟通常用来传递和分享组织正式活动之外的“非官方”信息。非正式沟通传播时间快、范围广、效率高、可跨组织边界传播。但是涉及到的沟通主体较多,常会出现传播的信息失真等问题。非正式沟通包括通过组织内的非正式沟通与组织外的非正式沟通,常见的有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非组织的聚会等。正式的沟通往往缺乏反馈机制,沟通效果难以保证;非正式沟通方式灵活,交流效率高,但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

非正式与正式的沟通方式让系统安全属性的信息得更充分的交流与传递。需求分析的沟通中采用非正式的方式可以帮助参与方打开思路,为系统在安全方面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意见交换。非正式的方式具有反馈信息的作用,能让双方的交流更为彻底,还能消除理解上的误区。除了使用非正式的沟通渠道,项目管理中还应采用正式方式以确定彼此的共识,并通过文档记录下来。非正式与正式沟通的互补帮助用户明确安全需求,也帮助开放人员确认用户的安全需求。

三、兼顾各方利益与化解隐蔽性冲突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众多人员协作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当出现庞大的系统集成项目时,单个的承包单位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项目需要,多个承包单位的合作便必不可少。项目建设的参与方越多,就越迫切需要各参与方之间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在项目初期,多个承包及分包单位尽管负责不同部分的系统设计,却需要在系统的需求分析上进行足够的合作,以明确分包内容及系统的衔接。然而,参与项目的组织与个人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利益,对项目工作的收获在期望上也有差别。这种情况可能会致使各方在对任务与行动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存在隐蔽性冲突。当利益差异导致隐蔽性冲突爆发时,参与各方可能会不顾组织的整体利益,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使项目组织陷入混乱的局面。

系统安全是项目约束性成果中必须具备的属性之一。然而,在项目进行时过分强调系统的安全属性会影响项目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对系统安全属性的沟通中,客户及用户不能不顾项目资源及时间限制而肆意夸大安全要求,设计人员也不能为了节省资源而随意地回避安全隐患。因此,在系统安全需求的沟通中,不仅要顾及自己的利益,也需要兼顾对方面的利益,还要通过沟通协调使参与方的利益导向趋向一致。这样的沟通态度与方式才能实现多方的共赢,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化解隐蔽性冲突。

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沟通。然而,沟通的顺利进行并不仅仅取决于准确传递的信息,也依赖沟通方式的优化、参与方的相互协作等。系统安全目标的沟通需求只有在兼顾各方利益并化解隐蔽性冲突后,才会促使沟通顺利进行,系统的安全目标才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柳纯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7

第3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1明确系统整体架构

构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明确系统的整体架构。市检验检疫局在经过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在目前通用的人事工作系统与薪酬软件开发的平台基础上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明确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形式,包括档案浏览、档案更新、档案查询、档案维护、档案统计、档案输出及其他自定义操作等模块;系统应能够实现多种功能,如档案更新模块应实现对资料的修改、删除、添加等功能,档案查询模块应实现精准查询和模糊查询功能,档案统计模块应实现按照职工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政治面貌、工资收入等条件进行相关设置的功能,档案输出应实现输出个人档案、集体档案、人事卡片、单位名册等的功能;实现自动生成符合国家质检总局、金华市统计局等部门要求的各类报表功能,等等。

2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

首先,系统审核人事档案。审核内容包括职工的出生日期、职务、籍贯、参加工作时间、政治面貌、工作经历、学历、职称、资质等信息,确保上述信息准确无误。其次,将经过审核的电子人事档案上传至系统之中,据此建立起人事档案数据库。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工作中,职工很可能因职务变动、工资调整、入党等情况使得人事档案内容发生变化,这时候就要及时将最新的人事档案材料上传至数据库之中,动态更新数据库中的档案信息,确保数据库中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3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效

第4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关键词: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从整体角度来讲,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如果利用人工方式进行管理,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通过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有效保证学生、教师以及设备等对象的安全。

一、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

就我国当前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用户角色定义功能

学校使用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类型不同,他们之间的权限也存在一定差别,因此该系统应该具备允许管理员针对不同用户开展用户角色权限定义功能。

(二)模块及表格调整功能

在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学校需求的变化,部分表格与模块可能不再使用。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充分应用,系统应该具备将已经不再符合使用需求的表格或者模块删除的功能。

二、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

1.数据层部分,该部分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硬件接口、存数据结构以及数据通信等部分的提供,满足用户的不同数据传输和使用需求。稻莶闶切T鞍踩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表述层部分,该部分的作用主要是满足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用户之间的交互需求。一般情况下,表述层中包含用例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边界类。

3.逻辑层部分,该部分主要包含相关用户操作、如用户对系统的管理等。在整个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通常情况下,逻辑层部分会被包含在用例分析所产生的控制类内容中。

(二)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1.消防功能设计,就该功能而言,可以将其设计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安全管理。该部分主要是针对预防校园火灾现象的出现开展的培训工作、检查工作、工作效果奖惩情况等。第二,消防文件。该部分主要由与消防方面有关的上级文件以及学校文件组成。第三,消防台账。该部分主要是包含学校的消防器材、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现象制定的应急预案以及学校容易发生火灾位置的布控情况等。

2.接报警功能设计,对于学校而言,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学校有时会面临一些安全问题。对此,可以将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该功能设计为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第一,治安管理功能。该部分主要包含安全事件的实际信息、处理信息等内容。通过上述信息的统计,保证学校相关人员(用户)对学校当前治安情况的准确了解。第二,接报警管理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部分包含登记接警信息、交办任务、报送信息等环节。通过上述功能的提供,保证校园安全问题的高质量处理。

3.政保功能设计,该功能是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第一,社团管理部分。该部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学校的各个社团,通过该部分功能的应用保证各个社团的管理质量。第二,内部管理。该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本身而言的。例如,需要通过岗位职责的合理确定,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计划总结的管理,保证相关计划实行的有效性。

4.综合功能设计,就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可以将该部分功能设计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基础台账管理。该部分主要包含语言文字部分、科研部分、相关档案管理以及值班时间和人选安排。第二,人事管理。该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的保卫处而言的。第三,设备管理。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校日常运营包含的相关设备,如多媒体、实验室仪器等。

三、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配置方面

为了实现学校对该系统的应用,分别针对学校的浏览器端以及服务器提出两种不同的配置要求。就浏览器端而言,其配置要求为低配计算机。例如,当用户通过笔记本电脑使用该系统时,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响应时间处于0.5s~1s范围内。就服务器而言,其配置要求为专业的服务器或者拥有较高配置水平的计算机。

(二)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界面方面

为了便于学校相关人员的使用,这里将该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成基于web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在网络状态下的任何计算机终端使用该系统。当输入对应网址之后,该系统的用户登陆界面就会弹出来。整个系统界面的美观性、简洁性特点在满足用户审美需求的同时,保证了用户对系统的正常使用。

(三)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运维方面

在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信息查询问题。这种问题大多是由编码过程引发的。因此当用户发现该系统产生这种问题时,可以将其通知给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第二,信息存储问题。该问题的引发原因较多,如数据库被不法分子篡改以及程序运行故障等。对此,当出现这类问题时,需要及时通知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及维护运行,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

四、结论

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工方式难以保证安全管理质量的情况下,可以结合政保功能、接报警功能消防功能以及综合功能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为学校的相关人员提供高效率的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陆芬芳.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2]周柏清,柳t.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179-180.

[3]梅龙宝,赵毅.校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07:67-69.

第5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而随着国家档案局对于档案相关法规的推出,档案存储也越来越正规化,具有规模的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团队越来越被企事业单位所重视。随着现在计算机办公的普及,在长期的业务处理工作中,会积累大量的电子文件和资料,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电子文档进行系统化管理,那么长期积累下来的这些财富会因分散管理而变得杂乱无章,利用起来则十分困难,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网络来实现科技化的档案管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为打造出一套实用、合理的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是用来高效处理档案的工具。利用这样一套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迅速的处理大批量的信息档案(如普通文档,流文件,图片文件等等)。利用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员可以快速和安全的对档案进行保存和利用。这不仅解决了长久以来,档案存储管理的问题;也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让档案的检索和使用变得简单;同时,因为系统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这也间接减少了的人事成本和运营成本。

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关注以及我们办公计算机的性能逐步增强,这使得大型管理系统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软件供应商从过去的小规模开发逐渐转型面向大型、特定类型的进行系统开发。对于现今文档的复杂程度,系统需要采取合适的存储结构来对文档进行组织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要求对海量档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网络要求快速、准确的返回用户的搜索结果。随着如今我们所利用的操作系统越来越先进,我们身边可利用的文档种类也越来越多,同样的文档,不同的版本也会导致文件无法读取,如03版本的office就无法打开07或10版本下的office文档。因此,档案管理系统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文档兼容性的问题。对于以后出现更加高级的文档版本,本系统也要利用系统升级的方式向下兼容所有文档。

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将电子化的文档和档案通过信息收集、批量加工、分类保存、快速检索浏览等方式被进行利用。其主要作用为利用计算机系统将纸质化的文档利用扫描上传等工作进行处理,并通过系统中的档案管理员进行批量的维护管理;可以通过简单易用的检索功能进行文档的检索同时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文档,实现了以下作用:简化了档案管理员以人工维护的方式寻找纸质档案,大大缩减档案寻找的时间,充分利用档案的价值;通过发达的网络路径,即使不在档案保存的总部,也可以快速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档案,优化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档案管理员的工作量,大大降低纸质档案的维护成本,使得档案管理员在工作时间内通过文档管理系统进行档案编研,省去寻找纸质档案的时间,有效的降低档案管理作中所犯的错误。通过系统人员权限的设置,增加了档案控制力度,使得有权限的才可以查看自己所需要的档案,减少档案被盗窃,利用到非法途径的风险。有效充分的利用的有限空间,同时也规避了纸质档案受潮的缺点。通过有效的备份手段,防止非人为性的灾难发生的时候(如火灾、地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如虫害、鼠害造成的损失。

档案管理系统特性:档案管理系统拥有如下特性,让档案维护变得简单。集中式的存储管理可以简单的读取系统中的数据;操作人员权限分配技术,操作人员的权限可以根据的需要自行分配,让系统的安全性有充分的保证;可以自定义数据的存储,强大的搜索引擎保证了使用人员可以快速的定位自己需要的档案,快捷的操作方式,能够在线文档编辑,在线文档预览,提供版本控制,通过审批流的方式控制档案的编辑下载,以保证各种文档修改的唯一性,系统完整的报表和口志功能让系统管理员更加简便快捷的对系统进行管理。

第6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关键词:沟通管理 行为安全观察 气田员工

作为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石油化工生产具有强腐蚀性、有毒有害、高压高温和易爆易燃等特点,因此安全事故较易发生,并往往伴随着污染、中毒和群死群伤等灾害。在这一严峻安全形势下,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十分必要。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法,行为安全沟通与观察管理方法的逐步建立,使企业人员的伤亡事故的发生率能得以降低,应急管理、风险控制及事故预防等工作得以不断强化。

一、内涵

1.涵义

所谓行为安全沟通与观察是指对企业的直线领导(行为主管)进行特别设计的,用于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沟通和观察。通过实施该方法,使安全事故和伤害得以减少,使全体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以提高。通过对安全沟通与观察进行稳步推进,在对属地管理进行强化,对直线责任进行落实,对有感领导进行践行的过程中,使员工自我纠正、主动思考习惯得以养成。

2.主要解决问题

行为安全沟通与观察要将探索和研究企业相关人员在工作场所的可能行为及其后果作为主要解决问题,在对其不安全状态和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实施过程和难点

1.实施前准备

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安全沟通与观察的相关制度和要素、作业计划、相关工具和设备、参与活动人员的情况、观察目标及工作场所等。

2.安全沟通与观察方法主要将以下六步法作为基础:

2.1观察

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对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安全地阻止。

2.2表扬

对员工良好做法和安全行为要积极进行表扬。

2.3讨论

将观察到的各种不安全状态、行为及其后果等与员工讨论,并鼓励员工对各种安全的工作方式进行讨论。

2.4沟通

与员工保持一致的安全工作方法,并获取其承诺。

2.5启发

对于工作地点具有的其他安全问题,引导员工进行积极讨论。

2.6感谢

向员工的各种配合行为予以感谢。

3.注意事项

3.1就不安全和安全行为,以非教导而是请教的方式与员工进行平等的讨论交流,避免员工在领导的压力或纪律的约束下进行承诺,避免双方有冲突观点的现象发生,从而使员工对安全做法自觉接受。

3.2启发和引导员工对更多的安全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使其安全技能和意识得以提高。

3.3避免生搬硬套。可以在工作安排。工作汇报、演练应急预案、安全检查、安全培训与学习现场、施工现场、检修现场和作业操作现场等过程中进行观察;也可以在学习培训班、操作室、办公室、检修工作会、班前班后会、班组安全学习等场合进行沟通。其中,沟通可以集体或单独进行;可以在具体活动中进行完成或在经多次观察后进行集中沟通。总之,要以工作效率高、效果佳和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

三、安全沟通与观察工作的推进

为使行为安全沟通观察工作获得预期效果,也为了使气田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落到实处,需要从以下方面对其工作进行推进:

1.积极行动

根据“尽早上手、尽早推开、尽早实施、尽早受益”的原则,要在对多种形式的采用中,积极学习和交流。企业行政主管要做好典范,在对实效的重视中,带头对有效的安全沟通与观察进行组织。通过将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沟通与观察亲自实施,在引导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上行下效的过程中,使安全沟通与观察成为各级主管和领导的日常行为。

2.转变观念

在领导的带头作用下,要对观念进行转变,对认识进行提高,从而使安全沟通与观察的有效实施得以确保。为使安全沟通与观察工作得以顺利推进,首先需要对思想认识问题进行解决。各企业要强化思考,在对安全沟通与观察意义的充分认识,对安全沟通与观察方向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将安全沟通与观察作为预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作为对有感领导进行展示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将其作为员工进行相互学习,从而使自身安全能力和意识得以共同提高的互动平台,将其作为企业对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严格监督的必然选择。

其次,企业各级领导要对安全沟通与观察的本质要求和真正内涵进行正确认识和理解。在对安全沟通与观察的鼓励性、正面性进行认识,对数据进行收集,对信息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找出,并对其问题进行提前预防和解决。

再次,在对观察沟通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深入进行,要对问题的跟踪进行重视,对安全习惯进行养成。同时,还要采用表扬的方法,对沟通的氛围进行创造,在对员工提出安全管理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激励的基础上,使沟通的效果得以提高。

同时,在安全沟通与观察中,要避免对非处罚性的夸大,要遵循“先停工解决处理,后沟通”的原则。

3.加强培训

要对培训工作进行加强,对学习进行重视,从而使“会沟通、能观察”的技能得以逐步提高。作为企业各级领导应该掌握的安全管理技能,安全沟通与观察是一门艺术,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练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对安全沟通和观察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对专项培训进行集中开展,从而使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沟通与观察的精髓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进而使其安全沟通与观察的水平和质量得以确保。

第7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旅行社

一、中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旅行社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

目前,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结构失衡。这种失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历结构。旅行社业的发展呼唤着素质高、外语好、专业知识扎实、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的旅行社行业,导游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8.9%,旅行社经理队伍中这个比例也仅为26.9%。(2)等级结构。中国目前旅行社的导游队伍中,充斥着大量低水平的导游人员,高等级的导游却太少(中、高、特级导游的人数总和比例尚不到4%,特级导游人员全国只有27人),这与中国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不太匹配,而且还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一一高级导游的流动率过高。(3)语种结构。目前,中文导游的数量已经达到供需平衡,在有些地方甚至供大于求;但外语导游却供不应求,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导游的数量更是缺乏(见下表)。(4)地区分布结构。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却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也就是说,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东西部各有优势。但在导游人员的分布上,东部10省(市)和中西部21省(区、市)基本上各占一半(分别为51.3%和48.7%),很明显的比例失调。(5)专业结构。从横向看,旅行社人力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既有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旅游人才难觅。

(二)机制不灵活,人员流失严重

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留住人才,提高旅游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益。调查中发现,我国旅行社行业的人才流失现象非常普遍。在导游人员中,不同等级的导游人员流失率也各不相同,持资格证书者和特级导游员流失率较高,初级、中级、高级导游人员流失率较低。在持导游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的人员中,目前已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有65471人,占33.2%。其中,持资格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45.3%,持初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6.4%,持中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14.6%,持高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10.1%,持特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37%。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意义认识不清,缺乏专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

调查中发现,多数旅行社还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而是把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管理归属于一个部门,缺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专门人才。通常由办公室的行政人员承担规划、招聘、考核、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忽视业务市场需求对人才的要求,不重视人才的培训,低水平激励,把人力资源等同于一般资源看待。

二、可持续发展的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确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

快速多变的环境和动态的需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运营(职能)层面,无法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为人力资源的瓶颈状况而处于下风。只有从战略的高度思考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才可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偏离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也具有了人力资源保障。也只有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人力资源的状况,才能真正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融入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保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

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段,旅行社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不均衡的。如果不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一到旅游旺季旅行社就招聘人员,而一到旅游淡季却又解聘人员,从而造成员工更迭频繁,忠诚度下降,既增加了旅行社的人工成本,也损害了旅行社的声誉。而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就可以避免这种状况。通过分析旅行社的内外环境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保持一定量的人力资源储备,或者提前招聘、租借一些临时人员等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二)对人力资源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按“价值性”和“唯一性”两个维度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划分为四种形式:独特性、辅、核心和通用性人力资源(见下图),针对不同的人力资源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对企业来说,最为关键的是核心人力资源,他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要尽最大可能留住和激励核心人力资源。

从前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导游人员的流失率是相当高的,流失率最高的又恰好是头和尾西部分——持导游员资格证书的(45.3%)和持高级、特级导游员证书的(分别为10.1%和37%)导游员。这其中固然有地区经济水平失衡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旅行社没有对其拥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或者做得不到位。持导游员资格证书的员工流失严重可以解释为有许多人报考导游员并非出于职业选择,而是为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如游览景点可以免门票等)或出于一时的兴趣;但高级导游和特级导游的高流失率就与旅行社对他们的管理和激励严重缺位有直接关系,而他们正是旅行社的核心人力资源。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并保持合理的员工交换率

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有两种方式:内部流动(如升迁、轮岗等)和内外流动(如招聘、辞退等)。对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来说,人力资源的流动要兼顾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尤其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员工的内部流动具有许多优点,如可以减少招聘和培训员工的费用,提高组织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等。而且适当的员工内部流动可以使组织充满活力,保持员工的创造性张力,减轻他们对重复性工作的厌倦程度,同时也间接地为企业储备了人力资源。但仅仅依靠员工的内部流动尚不能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必须定期、不定期地淘汰一些绩效不佳的员工(如采用末位淘汰制等方法),同时从外部招聘新的员工来补充。通过员工内外交换,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使企业获得新思想和新观念。

(四)建立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知识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大量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在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仅有信息管理还不够,企业必须具备知识管理的能力,把企业信息上升为企业知识,实现质的飞跃。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形成知识共享网络。

旅行社经营的路线通常有很多条,有地方的、跨区域的、全国范围的以及国外的线路,只靠单个导游人员从书本上获得的有限知识是无法满足游客和旅行社发展需要的。旅行社可以通过组建知识管理网络,将游客需求、导游员已有的知识加上每一次导游所积累的经验等信息整合成为旅行社的独特知识,并将该知识管理网络向员工开放,使每一位导游人员都成为多面手。同时,旅行社也可以在需要时从系统里找到足够的信息支持来解决某些突发事件。

(五)重视企业教育,创建学习型组织

未来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是学习型企业,其核心是企业教育。对旅行社而言,企业教育除了正常的导游人员和经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年审培训之外,还应包括有目的地安排导游人员的轮岗(如导游线路轮换)等,这也是完善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导游人员对固定工作的厌倦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求他们不断学习与进步,既满足了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增强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又保证了旅行社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开放其旅游市场,使得中国公民有了更多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同时这也给我国的旅行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只有通过持续的企业教育和员工学习,使旅行社的导游人员和经理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才能满足这种持续增长的需要。

(六)构建区域(地方)乃至全国的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目前,中国每年有两个黄金周以及一个春节长假。在这些时段内,出游的居民数量非常大,旅行社的接待能力经常达到饱和甚至超负荷状态,对导游人员的争夺也会达到白热化程度。但对导游人员短时间内的过度无序竞争只会从整体上给当地的旅行社行业造成损害,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而且也无法保证导游的质量,每年大量的游客投诉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导游人员道德缺失、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等诸多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系统化管理问题。单从一个旅行社的角度出发是难以解决导游人员短期失衡与长期平衡的矛盾,只有通过组建区域(地方)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单个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纳入系统内进行管理和调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导游人员的长期均衡。

第8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目标实现

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是企业存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进入到企业内部管理当中,传统的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企业对于档案信息的需求。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和档案管理。企业通过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目标的构建,寻找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以期完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档案信息使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一、企业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对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而言,最基础的是企业档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管理。所以说,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是基于对企业信息完整性、全面性的采集上。

首先,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无差别式采集。

其次,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同管理系统相协同,发挥人的柔性,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使档案信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最终,使档案信息化管理达到系统化目标。

另一方面,系统要拥有对档案信息进行甄别的能力,例如将具有长远意义的信息进行归档并永久保存成电子档案,对具有短暂性的档案信息进行临时保存。严格对档案信息进行性质分类加工存储,为档案信息的有效输出作贡献,确保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提升信息的质量,为企业技术和未来发展提供精确的信息依据。

二、企业档案信息的输出使用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最终目的即其使用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能够高效地输出相关档案信息,增加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所以,企业档案信息的输出功能构建对于系统整体构建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在系统构建中要注意提高信息输出的形式多样性、速度的便捷高效。

(一)开发档案信息电子借阅形式,增加信息输出的形式。企业通过设置档案信息网址,对可公开的档案信息展示在公开网站上,由此传递给使用者;而对每个企业发展中的机密信息,则通过设置用户权限来限制其传播。电子档案信息借阅形式的开发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是减轻了企业纸质档案信息的借阅地区局限性。其次是改变了纸质档案一次只能借阅给一人的数量局限性。然后通过无人数量限制借阅提升了企业档案信息的借阅量。最后使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能够及时、高效地得到相关档案信息,同时增加外界人士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感、认同感。

(二)主动展示企业档案信息,宣传档案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手段,主动向外展示档案信息,如开展企业文化展示会、在招聘时进进行宣讲等,展示的主要内容是档案信息的结构和重要性。通过企业历史发展和具体事例说明档案信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借此机会将企业的相关档案信息公开传递,提升企业文化传播性。

(三)提升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企业档案信息主要是对信息的服务功能,即对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功能,这一功能的开发不仅节约使用者的查询时间,还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信息服务质量。当代生活节奏日益变快,档案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强调效率,通过档案信息的咨询服务功能,能够摆脱展示和电子借阅的缺陷,得到更为人性化的答案。而对提供咨询信息的企业服务人员来说,拥有丰富的档案知识至关重要,需要拥有适当使用档案信息的私密性信息和公开性信息的职业素质。

三、企业档案信息的反馈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长久生存在于企业档案信息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此循环圈中首先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其次是对档案信息的输出使用,并借此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最终,系统再进行新的信息采集、加工。综上,企业档案信息的反馈对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长远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反馈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同样地,反馈信息的采集最重要的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电子档案借阅者和借阅情况的分析;对借阅者借阅感受的直接访问等都是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举措。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和对档案部门的建议是信息加工的重要指向。

(二)反馈信息的处理。由于反馈信息主要由档案信息使用者的感受、意见和使用产生的效益组成,其目的在于引导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反馈信息中档案信息使用者的感受应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档案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系统的服务职能。

(三)加强反馈信息与企业内部的联系。档案信息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理论依据,加强反馈信息同企业内部的联系,促使企业内部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意见和建议更改档案信息不符合企业内部发展的部分,提高档案信息对经典信息资料的宣传力度,从而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企业档案信息的采集、输出和反馈三个流程的分析,研究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实现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达成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玫.浅析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目标的实现[J].黑龙江档案,2012(02):37.

第9篇:管理沟通案例范文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及“村村通”工程的实现,致使农村道路错综复杂,道路交通中人流、车流、物流日益加大,使得道路运输繁忙,再加之农村公路上参与出行的车辆类型较多、公路等级较低、出行者的安全意识差、交通安全设施不到位等问题,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根据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成本构成,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的总成本进行预测,并对农村公路安全设施选用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农村公路当前的投资状况,就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问题做了些探讨。

一、农村公路中重要的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图形、颜色、形状大小、符号文字等要满足规范要求。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主要包括标志、标线、护栏及其他安全设施等。

1.标志

标志设置时交通管理的设施,是交通法规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也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确切的交通情报,保证车辆安全、顺畅、有序的运行。

2.标线

标线是用以管制和引导交通的设施,是引导驾驶员视线、管制驾驶员驾驶行为的重要手段,可以确保车流分道行驶、指示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进入合适的车道,加快车辆行驶纪律和秩序,使交通得到更好的组织。

3.护栏

护栏是用于防止车辆行驶出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其在结构上具有连续性对行车具有保护、隔离、缓冲和导向的功能。

4.其他交通安全设施

警示墩(桩)只能起警示作用不能制止车辆驶出公路,轮廓标用以指导道路线形轮廓的安全设施,主要用于农村公路中较高等级的公路上,分隔桩用以避免对向车相互碰撞,强行将双向车道分隔开的安全设施,是道路标线的强化和补充:路障设施用于阻止超重或某些干扰大的车辆进入某一路段或村庄,破坏路面,干扰村民,减速带主要用于避免车辆在急弯及长(陡)下坡路段因超速失控而发生事故,反光镜能够使驾驶员通过反光镜的折射观察到隐蔽路段对向来车的情况,以改善驾驶员的通视条件。

二、交通安全设施成本分析

本文所涉及的交通安全设施的成本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投资在交通安全设施上的费用总和。按照计入成本的方法,可以将交通安全设施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主要是指购买、设置交通安全设施所需要的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是除直接成本以外用于交通安全设施的所有费用,包括了设置前或设置后为提高安全设施使用效果所需的所有费用。

根据各类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成本 可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的总成本进行预测。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的成本预测与其他专项成本的预测一样,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基本程序和步骤如图1所示。

建立合理可用的数学模型是交通安全设施成本预测的重要步骤。根据交通安全设施成本构成.可将预测成本抽象为:

C=C1+C2=,I=1-8-C1j+,j=1-28-C2j.. (1)

式中:

C1――交通安全设施的直接成本;

C2――交通安全设施的间接成本;

C11――勘察设计费;

C12――各种材料费用。包括了木材、钢材、水泥和外购材料等;

C13――材料运输费用;

C16――人工费用;

C17――机械台班费用;

C18――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

C19――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C20――建设单位管理费。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监理费、定额站管理费、设计文件检查费等;

C21――维修检验费用;

C22――管理养护费用。

根据式(1)就可以大致预测出各种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的成本,以此成本为依据,结合设置方案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判断出设置方案在农村公路上的经济适用性,为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三、交通安全设施的角度进行整治

对于可导致死亡事故的长下坡路段,拆除坡底弯道右侧的示警桩,设置避险车道 避险车道料坑、端部处理等均采用简化后的形式,达到保证驾驶员生命安全的使用效果即可。并在下坡途中设置3处路面减速带,减速带采用水泥混凝土形式。

道路靠池塘一侧增设示警桩防止车辆越出路外, 示警桩间隔为两米,并在示警桩上贴反光膜作为轮廓标诱导视线。

全段布设道路中心标线,急弯路段两侧以及道路靠池塘一侧设置路侧标线。标线采用常温型,宽度为10厘米。

完善全段的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全部采用单立柱式,三角形与圆形交通标志的外径尺寸分别取O.7与O.6米。

根据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成本构成即可计算出设置方案的总成本,应用实施效果分析中的统计结果。在经济效益计算时 以10年作为该条道路的使用期,而该道路已使用了3年,故表中的经济效益为未来7年内降低的事故损失值。因此,所选用的交通安全设施在经济上适用于农村公路。

四、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对策

农村公路面对的毕竟大多是广大的农民兄弟,枯燥乏味的政治说教显然是行不通的。做好农民的工作,一要靠乡镇配合;二要靠反复宣传教育;三是靠会做农民工作的宣传队伍;四要靠农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

加大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作为县市一级的公路管理部门,一是要努力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统计、摸底,形成翔实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同时及时“下情上达”,为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积极向上反映,也为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资金调配决策提供资料和依据。二是积极与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联系、沟通 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交通规划、公路设计、建设和改造上充分考虑农村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逐步提高公路建设等级标准,并按照技术规范和要求.设置配套的公路安全设施 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将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总之,公路部门要利用各种渠道.把握各种机会努力争取政府对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