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就是力量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转眼间,我已在黄兴学校待了1多了,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已步入了8年级。学习对我们很重要,在这个时代里,没有知识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老师常和我们说:“你们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里来,学的是两件事:1是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是要学做人。
回想起以前在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时,上课很少有人发言,因为同学们听不懂老师讲的题目,有时,还会被老师批评。但是,自从来到黄兴学校,我们的命运就改变了,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有那么多的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忘我的操劳;当老师们了解到我们的学习基础差时,便开始帮我们补习没有学过的内容,语文老师帮我们补习古诗,古文。从中帮助我们分析其中的含义,并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数学老师帮助我们补习些基本运算知识,从四则运算,到现在的一元二次方程。即使有一个同学不会,她也会再讲一遍。还有英语老师,知道我们基础差,就从音标开始教我们,学发音是。她看着同学们的口形,有一个不会,她也会耐心的教导;由于学习英语对我们太难,于是,她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编写适合我们的教材,把我们没有学过的内容穿去,为了使我们的课堂有一个活跃的气氛,她还会想一些新奇的小游戏,使教学的过程中充满欢声笑语。
刚来黄兴学校的一年里,班中的同学都不愿去学习,感觉学习很累,上课也吵吵闹闹的,记录很不好。同学之间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起来,老师让我们安分点,我们一点也不听,总是和老师作对,成为全校有名的差班,也成为让老师们头痛的学生,无论老师怎么讲,我们都不去理踩。但是,自从上了8年级,在众多老师的关注下,我么感觉到自己长大了,老师们用一颗赤诚的心感动了我们,班主任并常用校训:'高尚做人,智慧做事。'来 教育我们:让 我们 学会 用一颗聪明的头脑来作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是啊,是啊!他 的 发言正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真实现象。面对这次期中考试,我想我们一定会考出好成绩,考出我们的进步。)
星期三上午,全校师生欢聚在操场上观看了两场童话剧,其中《三只小猪》使我受益匪浅,你们齐心协力,共同设计陷井,打败狼父子。
话剧《三只小猪》里,小猪一家四口在森林中快快乐乐的过着幸福的生活,可狐狸为保住性命与狼父子狼狈为奸,想吃了小猪,但三只小猪同心协力战胜了狼父子。我认为只要团结一致、勤于动脑、认清各种事物的本质,再危险的事情也会解决,因为三只小猪团结一心想尽办法才打几狼父子,如果三只小猪不团结狡猾的狐狸便会乘虚而入一网打进;小猪们没自顾自地逃跑,而是团结起来共同想办法,在门上钉钉子,使撞门的狼金钟免不了受皮肉之苦,并设计陷井困住了狼,量后打死了可恶的狼。这表明只要团结有智慧,无论何时何地,多么艰难的环境也会绝处逢生。就如我们的一次拔河比赛,眼看标志即将落入他人之手,老师急中生智,喊起号令,大家团结一心挽回了局面。
在我们身边,像三只小猪那样团结,善良具有智慧和集体,数不胜数,例如:四川地震中抢险的士兵,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尽力挽救废墟下和生命。如果世界上多些三只小猪那样的人,将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气氛,我们生活的地球会更加美丽。
我也要加入善良、团结有智慧的集体,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玉田实验小学六年级:东梅风儿
2、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3、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4、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一、指导审好题,围绕文题和中心论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审好题,才能明确中心论点,确定议论的范围和重点,这是深入分析问题的前提,它指示着分析问题的方向。围绕文题和中心论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才会使写作的思路开阔,对问题看得全面,把思想引向深入。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往往是面对文题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所以思路狭窄,感到无话可说。因此,指导、鼓励学生面对文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学生提的问题可能肤浅,这说明他们对问题的认识还处于表面化;学生把问题扯远了,这说明他们的思路缺乏逻辑条理。只有让他们把问题提出来,才能发现问题、因势利导,把问题想在关键处。
我在指导学生写《平凡与伟大》时,和学生一起研究,提出了如下六个问题,有力地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1、你怎样理解“伟大”和“平凡”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这个题目为什么把“平凡”和“伟大”连在一起?你如何理解?
3、有人说“伟大”产生于“平凡”,你能举例证明吗?
4、有人说“平凡﹦平庸﹦碌碌无为﹦没出息”,这样看对吗?
5、“伟大”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这个思想基础与从事平凡的工作之间有什么关系?
6、你想从什么角度入笔写这篇文章呢?
经过对这些问题的热烈争论,学生们提高了认识水平,开拓了思路,大大地引起了作文的兴趣。
二、指导从文章中心出发,抓住关键进行分析
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中心思想,所以分析问题最忌东拉西扯、游离中心、似是而非、抓不住关键。
有的学生写《知识就是力量》,只写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知识,只论述了对知识的消极依赖,而没有揭示出掌握知识后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方面的巨大推动力量。这就是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分析到点子上,这样似是而非的例子在学生作文中也是常有出现的。
抓住关键进行分析,也就是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就要从文章题目所规定的中心出发,善于从众多的现象中识别主、次,进行综合概括。为此,我在学生作文前和写成草稿后很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并在讲读课和指导课外阅读中,经常训练学生编写文章提要、编写段、层提纲,以培养学生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观点、抓住纲要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在作文时善于抓住关键分析问题,是有直接裨益的。
三、指导揭示本质进行分析
分析问题在抓住关键的基础上还要揭示本质。揭示本质才能触及要害,才能把问题分析得透辟、深入,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分析问题不善于揭示本质,是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个最突出的弊病。其表现是,写起文章来往往是简单证明:论点﹢现象的罗列﹢结论。
怎样才能对问题进行本质的分析呢?很重要的是必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心理学认为,概括分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理性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撇开事物的非本质因素。比如论述“天才出于勤奋”,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只举几个名人大家勤奋成才的事例还是不够的,因为那毕竟不过是几个个别的现象,这样的分析还不是本质的分析。只有对这些个别的事例进行理性的概括,才能揭示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即对勤奋作具有普遍性规律的阐述,才能给人以理性的指导。
四、指导具体地分析问题
学生在作文中评论事物、发表看法,常常是笼统的分析,不善于具体分析。比如一个学生写《心底激起千层浪——在海伦·凯勒事迹的感召下》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
海伦·凯勒为我的生活道路指明了方向。两年来,面对自己成绩的落后,我曾这样埋怨:生在农村,先天不足,从小就没得到培养,能好吗?而海伦·凯勒,一个盲聋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讶。我豁然开朗,于是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再徘徊,而是大踏步地朝前走。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训练 积累
写作是信息的输出,高考英语写作是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但是当前许多学生反应英语写作无法把握。纠其高考英语写作问题的完成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语言表现力和构思敏捷性问题等都急需解决。鉴于此,本文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比较常见的问题,对怎样指导学生提升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如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多方面积累
通过多方面的累积语言、词汇,训练语法运用能力,这样能够解决高考英语作文过程中语言表现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语言累积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这几方面进行训练:
1.让学生累积精彩语言。这些精彩语言的累积要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我累积,然后小组内互相沟通,保证积累的内容更多,互相之间也可以更正语法、词汇等问题。例如:“You couldn’t see my tears cause I am in the water.” Fish said to water. “But I could feel your tears cause you are in my heart.” Answered water.这样的精彩词汇学生累积起来会感兴趣,而应用到作文中也更为有用。
2.让学生累积成语内容等。例如: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An idle youth,a needy age.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都是应用率较高,而且有比较容易记忆的成语。而对于成语的记忆要让学生明确中文与英文表现方式的不同,要鼓励学生多积累,而不是感觉自己的想法来创造,避免出现错误。
3.让学生累积能够引出话题的句子。所谓“能够引出话题的句子”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找到写出作文开头的窍门,帮助学生完成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积累,比如: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 / It is a common belief that … 人们一般认为……Many people insist that … 很多人坚持认为……等。这些都是较好的引出话题的词汇与句子内容。
二、互动性指导
在高中英语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运用互动指导的教学模式可以转变学生构思敏捷性的问题,因为在互动的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良性互动,然后在互动后完成写作,就能够更好地贴近生活,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活内容就是作文内容”的概念。互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内容:
1.师生互动。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表演生活中的沟通场景,以此来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形成作为构思灵感。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辩论内容“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rought people”,教师与给小组的同学进行辩论对话,模拟辩论双方的情境。通过这种情况的模拟互动,学生能够快速回忆生活中“Computer”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会反思这种变化的不良影响,多种信息的快速涌入,自然为学生带来了写作动力和写作灵感。
2.生生互动。教师布置完写作任务之后,应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怎样完成构思,有怎样的技巧。最后小组汇报,而在小组汇报时,老师则要扮演好组织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适时地介入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技能与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则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独立探索完成初稿就是引导学生用学过、讨论过的知识自己建构文章,并带有个人的独创性,是合作的补充和升华,而不是千人一面。
三、模拟化训练
所谓的模拟化训练就是要依靠“模拟高考”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运用语言和快速构思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学习没有捷径,考试是有捷径的”,通过考试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整理摸索出一套完成考场作文的方法,能够从考核题目之中迅速找到突破点,最终面临高考也会清醒对待。为了更好地完成模拟化训练要做到:
第一,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历年的高考试题内容进行高考英语作文命题趋势研究。比如对于试题的命题内容与思路、解题方法、分值大小、参考答案制定等研究,学生在训练中可以得到启发与收益。同时还可以避免很多资料质量低劣题目的不良影响。
第二,要模拟出更为真实的考场环境,虽然高中生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能够做到自我提醒,投入到考核模拟环境之中,但是教师还是要尽可能提供与高考类似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高考写作的时间控制是较紧的。总之,高考英语模拟作文的内容设计凝结了出题老师的心血,能够保证考核形式要求与高考题目接近。
综上所述,高考英语写作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尝试开展多方面的语言积累训练,开展互动性的指导练习,并运用模拟化训练提升学生的临“考场”的发挥能力。
参考文献:
一、让文题包含亮点如今,话题作文盛行,对题目的写作要求一般是“自拟题目”。我们可采用下列方法使文题有亮点。首先,拟一个富有文采的题目,使读者一见钟情,深深地被吸引住。可套用歌名,例如《好人一生平安》、《让世界充满爱》、《我是一片云》;引用名言,例如《知识就是力量》、《风雨过后有彩虹》;运用修辞格,例如《小河,你告诉我》、《那年夏天没有错》、《都是“非典”惹的祸》等。这些文题较有文采,能够吸引读者。
二、让语言充满亮点
作文的内容确定好之后,就要靠语言来表现。妙语连珠,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要让自己的作文生动、活泼,就应该多在语言上营造亮点。
1.运用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经常运用的描写方式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外貌描写等。文章中如果大量运用动作描写,可通过一系列动词,把要写的事情的经过具体、详尽、真实地再现出来。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冬天百草园捕鸟乐趣的那一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根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了“扫”、“露”、“系”、“牵”、“看”、“啄”、“走”、“拉”、“罩”这几个动词,把捕鸟的经过真实地呈现出来,使人仿佛看见大雪天,在一个荒园里,有两个少年扫开一块雪,支起竹筛在小心翼翼地捕鸟。此外,我们还应注重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其他描写方法,这方面的例子有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鲁迅的《孔乙己》等。
2.引用歌词、名言警句、歇后语、广告、标语、对联等。如歌词:快乐着你的快乐,忧伤着你的忧伤;风雨过后见彩虹。名言警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定: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电线杆上挂鸡毛掸子――胆(掸)子真大。另外恰当运用新出现的词汇,如下岗、克隆、信息高速公路、入世、电子汇兑、平台、黑客等,可使文章充满时代气息,为文章增色。
3.巧用修辞手法。在初中,我们学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它可使语言形象生动,亲切感人。如:“创新,是喷涌而出的漱玉灵泉;创新,是阳光冲破乌云时一泻而下的一地赤金;创新,是心情郁闷时的豁然开朗;创新,是秋天枝头上挂着的红艳艳的硕果;创新,是通向成功的那座桥梁;创新,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灵感。”这段话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多方面、多角度描写了创新带给人们的巨大惊喜和收获。如描写冬景:在一片空荡的原野上,树木孤独无助地站着,他寂寞、屈辱。这段话中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成为文章的亮点。
4.活用句式。为了使文章富于变化,不呆板、不单调,可灵活运用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倒装句等,还要尽量用短句。如:在金黄的麦田中,父亲挥镰割麦,他,汗流满面也顾不上擦,也不去地边的柳树下歇息,只是一味地,拼力地,面朝黄土,背朝蓝天地,整日地,挥镰割麦。
三、让形式拥有亮点
作文可采用日记体、书信体、对话体,使形式别具一格。在作文时可采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也可采用书信的形式,人称的变换可让人觉得你的作文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分外亲切;还可采用对话体,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突出中心。如台湾作家林海音的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大量运用了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如:过了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看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这段对话把英子早上起来迟了,不想去上学,妈妈犹豫不决,爸爸硬逼英子去上学的情景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此外,还有童话、寓言、小说等形式,大家在写作时要根据作文内容的需要慎重选择。
孔子说:“信,言欲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由此可见,语言有文采是何等的重要。它不仅是学生文化底蕴的外现,同时可对读者(阅卷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达到高考《考纲》上写作要“力求有文采”的高要求,成为高考作文得分的主要增长点,所以作文就必须注意语言的锤炼。 如何进行语言的锤炼呢?
1、要学会准确地选用词语。作文因词成句,因句成段,因段成篇。可见,词,是构成作文的基础,若在这方面独具特色,对准确而明晰地表情达意,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准确地选用词语,关键要注意两点:
其一,选好关键词。关键词,常在句中起着以一当十,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用好了这些词,表情达意才有基础。请看这样一个语段――
人民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的渡江区域。
――《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在一个简单的导语中,作者用了“冲破”、“横渡”、“均”三个常用词语,准确而又形象生动地表现我人民渡江时锐不可当、无坚不摧的气势,读来有一种排山倒海的酣畅淋漓感。如果把“冲破”改为“冲进”,将“横渡”改为“渡过”,文章还是能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是却没有了原来的磅礴气势。
其二,要用好修饰词。修饰词的运用,能使句子表意更加准确完整。作者也常常在修饰词中融情寓意。请看这样一个语段――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彭荆风《驿路梨花》
如果把这段文字写成“我们开始烧火做饭。火、米饭和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撵走了。我们躺在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很感激……”就完全体会不出小茅屋的主人的体贴入微、热情周到和我们的无比感激,究其根源,是因为后一段文字没用修饰词。
2、巧用修辞。修辞是雕饰语言的常用手段。作文中能适时用上几处,一定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段名言:“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方能办到。”
这段话中既有排比,又有比喻,还有对比,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形象、更有力地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再如: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段描写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突出了安塞腰鼓的壮阔美、豪放美与火烈美。句式长短变化,整散结合,读来很有气势。
由此可见,在文章中注意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不仅有利于描摹事物的特征,还有利于说清道理。
3、可适度地引经据典。古典诗文、名人名言,经典故事,有着以一当百的表意功能,若能在作文中适当地引用,不仅有助于意思的表达,而且能使文章显得古朴典雅,增强其文学色彩。读读下面的句子你就会有所感悟的:
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最美的水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杨朔《荔枝蜜》)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徜徉友谊的牵挂。引用诗文,让我们具体感受牵挂的内涵与美好。
诗词、名句犹如一粒粒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因此,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会使你的文章流光溢彩,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会体现考生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再如: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爱迪生品读一千多次的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最终一举灭吴雪辱;兰斯・阿姆斯特朗品读癌症的痛苦,最终战胜了病魔,回到了深爱的自行车赛场。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盘重生。引用名人故事,气势之中蕴含深刻哲理。
锤炼语言,需要我们认真地阅读些名家的名作,学习一些常见的手法,并准确而又灵活地运用到作文中来。
4、渗透哲理。不管是议论类文,还是记叙文、小说,富有哲理味的语言都是对文章品位的提升。比如:
――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能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看客顶礼膜拜,祈祷的是来生的幸福;熙熙攘攘的人们,争取的是今天的富足。可是,走得太快,忽略了路边的风景;想要太多却失落了最珍贵的心情。
这些语言富含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培养 写作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19-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
一、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往往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流行书籍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很多学生更愿意选择流行书籍,觉得名著枯燥乏味。其实,名著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是思想的精华,精神的力量。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告诉他们多读名著。可以每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向学生推荐名著的书目,让他们在假期里有计划地阅读名著。一个人只有多阅读名著,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品味。作文是一个人书面表达能力的展现,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语言的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词语是写作的材料,只有多读、多看,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写作的时候才有内容可写。书读得多了,写起作文来才能文思隽永,优美的词句层出不穷。比如: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学生,经常去学校的图书室借书,大块头的名著读了一本又一本,每一次作文,他都能洋洋洒洒写出一千多字,并且速度很快,其他学生望尘莫及。
二、教学生要热爱生活
作文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超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凡。因为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所以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田园诗篇。学生应该多走进自然、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起人来,也可以像鲁迅先生说的:杂取这种人,合成一个人。只有阅人无数,经历丰富,作文时才不会黔驴技穷。学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回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多和父母去田里参加各种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把劳动当作一种享受。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既帮助了家人,又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写作打下生活的基础。否则,写起作文来就文思堵塞,无从下手。
三、教学生要仔细观察生活
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生动细腻的文章来。比如:你要写一棵树,整天坐在家里苦思冥想,就算你想三天三夜,也写不出来。只有走出家门,来到你要写的那棵树面前,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研究,树的根、茎、叶、花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都要你去观察、去探讨,才能把那景物写得栩栩如生。
四、拓宽作文训练广度
很多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经常是把一道作文题写在黑板上,就让学生自由写。学生闻作文色变,难以下手。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很难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我们要拓宽作文训练的广度,抓住作文的最佳时机,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一个人在亲身经历某件事的时候,内心的感触一定很深,会有一吐为快的感觉。学生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校外活动的时候,得到了体验,有了感悟,就会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候布置作文,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老师最好能够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他们的写作材料就会丰富起来,写作的角度就拓宽了。
五、老师多写下水文
最近,我在布置学生作文的时候,也和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主要写的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事情,内容真实可感。当我在作文讲评课上朗读下水文时,学生知道老师在写他们,特别兴奋,一个个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当读到某某同学做什么事的时候,他们的眼光又会不约而同地向那个同学扫去,笑眯眯地看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一次,我教他们一种比较新颖的作文结构,在给他们写之前,我先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他们听,告诉他们,这样的结构使文章的条理清晰,又容易找到内容写。结果,那一次作文,学生写得特别好,很多同学在45分钟里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并且很有文采。老师真的有必要露一手,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否则,学生发牢骚,我们就束手无策了。
六、积累运用诗歌名句
学生为了考试,背诵了很多诗词,其中有很多诗句富含哲理,简练而又优美。比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出了他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仍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登高望远的情怀;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诗句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如果学生能在作文中多引用,文章会蓬荜生辉,增添文采。
七、积累运用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是富有文采,蕴含哲理,总结性强的。一句名人名言,比我们罗里嗦几百个字更加有表现力。作文的时候,如果能准确运用名言,文章就会增添文采,提高作文的质量。比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这些名言就有很强的表现力,在作文时应该多运用。
八、教学生学会做人
要作文,先做人。做人是作文的根本,很难想象,一个人连做人都不会,能写出好文章。爱国、善良、真诚、守信、勇敢、宽容、孝敬父母、尊重别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把它们丢掉。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写出反映现实的作品来。就像鲁迅、托尔斯泰、雨果等文学巨匠,他们都是关心国家和人民,一心为人民呐喊,所以流芳百世。
总而言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从以上几点入手,不断努力,写好作文就不会是一个梦想。
参考文献
[1]《论语》
[2]《陶渊明集》
[3]《李太白全集》
[4]《东坡乐府诗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