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
首先确定各个年级的教育重点,然后将德育内容的每个方面,具体规划到各年级,不同年级各有侧重,互相衔接。初一年级结合“发展是硬道理”“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等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国情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使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初二结合“争做合格人才”“如何做一个好公民”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教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迈好青春第一步,心系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初三结合“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实施正义行为”等内容,重点进行“共同理想教育”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这样,将抽象的德育教育,化成分段目标实施,分解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在细微之处,潜移默化,使德育目标的落实与学生的常规管理紧密结合,进而内化成道德素质,有效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问题。
二、德育管理,真正做到从“管”到“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道德的本质就是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不在于它是一种规则,外在与人,强加于人,而在于它是人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它丰富和充实了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以往的德育教育往往习惯于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教育权力加以控制,德育教化的功能只是被肤浅的维持着。在新的背景下,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是学生的导师。导师承担起三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沟通交流。导师从关心尊重学生出发,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理在情中,言传身教,学生亲身感受到导师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主体意识、主动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道德信念
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觉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如让学生更多地从情感上去体验。情感的体验是源于生命本体道德内在深层的东西,它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而目前学校欠缺的恰恰是这一点。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展现的机会。德育教育过程的关键点,不在于传授道德知识,而在于培养道德信念。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首先要依赖于道德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例如:在讲授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时,我们开展了体验和助残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生活需要阳光,而残疾人更需要温暖。可见,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教育,不是把社会存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学会怎样做人。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关键词】初中学校 德育管理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154-02
一 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会议上,与会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来开展。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同时,学校教育一直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初中学生仍片面注重升学率、优秀率等,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学习。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还抱着“唯升学独成才”的观念,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些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术、文化内涵,也包括道德修养,它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快速成长和逐渐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惜,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培育、收获。”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学生,不断渗透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初中德育管理的有效方法
1.召开特定德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品德标准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始终坚持德育工作的常态化,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当中。每月都应定时召开主题班会,最好每月安排两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判断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这个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例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上较为关注的“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开展主题班会,针对同学之间如何正确的相处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正确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小矛盾,要宽容对待他人,积极主动地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如,给其他同学主动的讲解不懂的难题。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如果在平时时刻注意,一定可以在班级内形成互帮互爱的良好风气,把班集体建设得更好。
在召开主题班会时,除了要对学生讲授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行为标准外,还要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平时遇到的道德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初中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心理还很不成熟,容易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私下写信,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班上集中解答,召开针对性的班会,帮助学生解惑。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及时纠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制定有效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后,还需要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借助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全面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想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第二,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现代化班级管理模式,即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班干部为班级管理纽带,实现学生之间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学生在班级中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规可循。如保护公物公约、仪表规范制度、在校纪律等,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平时应该遵守什么。同时,教师还应安排班干部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查,做到日检查、周小结。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表现好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表现不好的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德育管理模式。
诚实守信是检验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完美人格的体现。为了督促学生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写入诚信管理内容,为班里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如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早退、考试作弊以及不认真参加集体劳动等不诚实守信的行为,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对于拾金不昧和主动承认自己错误都可以算为诚实守信行为,也要记入个人档案。如果学生在一年之内,档案中出现两次以上不良记录,取消一切荣誉的评选资格,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对于不良记录较多的同学,要重点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在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方法。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渗透道德教育
现在的初中生思想十分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德育教育如果只是简单依靠教师的讲授,很难取得成效。德育工作必须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依托实践活动,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追求真、善、美,在实际行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可以让以往的口号式的教学变为动态的话题,这样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也能实现学生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
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之前,老师要提前做好筹划。实践活动必须立足现实生活,符合时代要求,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选择的主题应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否则就会极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活动也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去社区和街道,帮助广大群众;组织学生收集自己不用的旧书和旧衣服,每天节约一元钱,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学生。这些实践活动,都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总之,在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积极探索,正确把握道德教育工作的本质和方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丽.论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学周刊,2012(29)
通过教学和研究,发现目前中职生中存在一般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散漫现象严重。中职生在校期间整体表现懒散,对自己毫无信心,主要表现在中职生不愿意受到学校制度规范的约束、纪律观念比较单薄、上课自由散漫和行为比较随便,比如无视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作业推拉、课上吵闹、抽烟喝酒等不该存在的行为。(2)攻击性现象明显。在校期间中职生引发的攻击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遇事冲动、性格暴躁、约束能力差,经常欺负同学、侮辱教师、打架斗殴甚至损坏公共财产,这样都严重破坏了学校有序的教学秩序。(3)利欲风气蔓延。中职生在校期间经常受到利益欲望的驱使,发生一些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事情。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私自利、私欲膨胀、是非不分、贪图享受,如果他们不能正常满足自身的利欲时,经常采取不良手段,比如偷窃勒索、考试作弊、早恋、阅览不健康印象读物和进入不健康的娱乐场所等等。
2中职生的德育方法探讨
针对中职生一般行为问题的处理与分析既是教师日常的工作,也是整个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下面给出一些建议帮助老师和学校更好地处理中职生的一般行为问题。2.1教师要准确、全面搜集学生信息一般行为问题的处理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全面信息的掌握,因为只有比较充分地了解学生信息时,教师才会妥善处理,不会遗漏一些问题,所以建议教师要准确和全面的搜集学生信息。首先,建议教师当一名“观察者”,要对学生的平常表现多留心观察,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真实的学生情况;再次,建议教师当一名“倾听者”,教师需要将注意力停留在学生身上学会去倾听学生,这样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诚恳的交流与沟通,这样都有利于一般行为问题的解决。2.2学校应该从德育角度开展规范行为教育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很多中值学校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这是中职学校进步的体现。但是在中职学校继续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时,行为规范的教育出发点应该由维持学校管理秩序向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转变,站在道德教育的立场上展开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注重学生道德判断力和自觉性的培养,引导学生走上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地步。2.3学校应该注重规范教师言行德育方法中比较常用的就是榜样法,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教师正面榜样的重要性。学校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应该对老师的道德素质水平提出新要求,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不允许学生的行为也不应该在教师中出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3小结
关键词:德育;教育;培养;陶冶;创新;形式多样
百年大计,以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与教育为本中,“以德为先”说明德育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的基础上来。多种学科都在开展创新教育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基础进行教育训练,我国的教育目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本身就是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为让人民服务的。而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什么是百年树人?本质来说就的德育的培养。德育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教育过程,而是经过长期的不断的教育培养与陶冶,才能慢慢完成的。然而对于德育教育教学来说,诸多学科给予的教材多为教条形式和空洞的理论。虽然我们提出“德育为先”,但在现实的教育培养中,我们的德育却缺乏“创新”。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其教育形式更需要创新,更需要符合于现在的新时代。在此,我浅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
一、德育工作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真情感交流
首先要“为生表率”。为人师表,何为‘师表’?就是教师只有教师做好表率,才能教育好学生,特别是作为班主任。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和学习的时间都是比较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特别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因为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无形中加入了自己在生活中所对生活理解的,在课堂中会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入教学。所以教师的‘德’的修养及‘表率’是非常之重要。
其次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这样学生才能尊师信任教师。平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期待鼓励的目光,都给学生上进的勇气信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感觉是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力量的鼓励。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俯身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多了解一些他们的爱与恨的事,走进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做好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要偏离‘德’的轨迹,无形中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二、德育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在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多的依赖于课本中条款说教,教师根据教科书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进行教学。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了内心的共鸣,所以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没有受到“德育”的真正理解。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教师想告诉学生“要乐于助人”。于是她推来一把轮椅,请每位学 生轮流坐上轮椅并让每个学生轮流推轮椅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走,亲身体会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与帮助他人的德育教育。教师只是引导不多说,让学生无不感到在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教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用这样的亲身体验式教育应该比简单的说教的教条教育更管用吧?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必须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现实校本和条件,挖掘符合学生现有对知识的理解及的心理和生理 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展贴近学生的德育活动形式教育,可能比我们的教条空洞的教科书内容要好吧。
三、开展德育工作形式要多样化
首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开展德育教育形式要必须多样化,更多可能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实践中来。例如我们可以将“以诚信、明理、自尊”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平常的教育中。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与小缺陷为雏形创作成一首首劝诚性、教育性的诗歌,或者做一些好人好事的班级文艺角落记录等。这些亲切、自然的小诗犹如春风温柔地步入学生心灵的门槛,。让这些一件件好人好事的时刻地鼓励着孩子们的,记录着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无形的鞭策与进步的鼓励,让孩子们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从而不知不觉的到达我们的德育目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注重常态,语言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好的德育首先应当是一种常态的教育,能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结合的教育。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感受伙伴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快乐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课上,教师要以教育者的姿态开展教学,而不是以学科教师的姿态开展教学。例如,我们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强化积极的课堂要求,建立class rules,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恰当与人合作。使语言学习本身成为一个自我努力、自我约束,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生活化的过程就是丰富德育内容的过程。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能够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德育内容会更加鲜活和丰富,如一年级“How many apples do you hav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对话进行延伸,为课文对话增加小伙伴之间进行摘苹果、挖土豆的小竞赛的情节,丰富对话的趣味性,同时补充最后小朋友们把采摘的果实放到一起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情节,让学生们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劳动的快乐和共享劳动成果的愉悦。
第三,丰富语言实践体验,让德育内容和学生的真实思考发生联系。
以活动激感,活动体验的过程就是思考、自我反思、调整的过程。很多时候,有效的方法不是反复地说教,而是通过提问或者任务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如在“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家庭生日书的制作引发学生对爸爸妈妈生日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询问父母生日并主动给予祝福的愿望。
在学习描述不同国家的国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升旗仪式上应当如何做,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看待和保护国旗。
当语言活动不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表层重复和模仿上,而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活动激发起学生新的认知和情感触动的时候,德育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在信息传递中自悟,积极的影响就是德育内容落实的过程。
任何学习都需要量的积累,积极的情感态度也需要大量的积极信息的传递和积累。如在“How do you go to school?”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自然整合,让德育元素不留痕迹地嵌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参考示例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小文段中,“He always waits in line”和“She always looks at the traffic lights”等语言的补充将德育信息和学生正在学习的相关的语言内容恰当整合,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讨论等语言活动传递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积极影响学生的社会行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转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一、学校建立健全德育教育体系,发挥整体育人的优势和功能
学校应当构建一套完整的德育教育组织和体系,充分利用工会、教代会、团委会、政教处等等深入践行“三全”的教育观念。“三全”是指全面、全员、全部。“全面”是指全面培育学生,面向全部学生,教育学生的一切,一切都是教育学生,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全员”就是学校的各个部分、各位老师都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员,每位老师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成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不能把德育看成就是班主任的事情,而应当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服务。“全部”是指通过家长、社会、学校和军民共建单位及校外德育基地、实训基地,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网络合力配合。充分利用、发挥、挖掘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育人功能,切实提高高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学校应务实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我国历来的教育都很重视德育,由“德智体美劳”可直观地看到是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的,但时至今天效果总是不如人意,收效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变快、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焦虑、狂躁及逆反心理,部分极度自卑、自虐,行为过激、冲动等等。因此我们高职学校应切实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一是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有序有列的系统性的心理辅导疏导和预防教育。二是强化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努力改变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和体系,减轻学生因学业造成的心理负担,纠正过去重智育轻品德和重分数轻素质的错误评价倾向,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自我纠正、自我发展的时空。三是给学生开辟心理咨询的时空。在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当学生怀着复杂的心理、心情来咨询时,我们一定要用爱心关怀他们,用静心来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呼吁,包括他们的迷茫以及他们对事情的特殊看法,在此过程中要冷静地理解他们的行为,用心听清他们所表述的内容,用脑分析他们的动机,最后再用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充满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甚至心理治疗。大量的实例也证明德育教学中利用心理咨询法教育学生往往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德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