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业汇报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课标解读
2011年新修订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确定本节的评价标准:一是要求“运用资料说出……”评价标准应定位在评价学生对农业分布特点的表述情况,包括对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分布的表述;二是“举例说明……”重在评价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将中国农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发展联系起来,以达到学生能在总体上认识中国农业生产及其发展之目的。在具体内容的编排方面,文字简明扼要,大量使用图表资料,直观形象;活动设计丰富多样,利于教师引导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第一框题:“让‘土地奉献’的产业”。阐述什么是农业,通过醒目的标题,凸显农业离不开土地,通过农业分解图的漫画与学生活动,说明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通过介绍我国一些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来阐述我国农业历史的悠久。
第二框题:“我国农业的发展”。教材通过“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以及“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的条形统计图充分肯定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涉及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成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一是农业生产的成果: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品种丰富多样;二是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三是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第三框题“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与第四框题“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在实际教学中,可对教学顺序稍作调整,将第六框题“畜牧业分布”的内容提到第五框题前来学习,因为第三、四、六这三个框题都是讲农业的分布。第三框题“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教学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结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通过 “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掌握中国小麦、水稻的分布区并分析其原因。第四框题“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教学中,经济作物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的经济作物往往适合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因而在分布上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可对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达到基本了解。第六框题“畜牧业分布”教学中,因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畜牧业,即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它们均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和分布区域。农耕区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第五框题:“农产品出口基地”。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国在沿海部分地区建立了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产品。除此之外,我国还发展了一系列的新型农业:“外向型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等。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概念;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在世界上的主要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运用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牲畜品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查阅资料,了解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畜牧业的生产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农业的分布,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农业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联系家乡的实际,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家乡农业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重难点剖析
重点:农业的概念及发展的主要成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主要种类及分布。什么是农业,是学生学习本节必然要掌握的概念。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分布情况,引领学生用地形、气候等旧知解决新问题,既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又逐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这是教学中关注的焦点。
难点: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农业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通过分析学情发现,农村生活过的学生很快就能把所看到的农业现象等感性材料转化成学习资源,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进行分析,易领会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但从感性到理性分析的思维训练仍比较困难。城市的学生没有对农业景观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存在很大障碍,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五、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正文中使用了2幅漫画、2幅条形统计图、3幅地理分布图、6幅景观图,共13幅图表(表1),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使用。
六、活动建议
本节设计了三个活动,前两个均利用生活化的图片,使教材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基于问题的活动设计,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活动一:什么是农业?根据漫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所看到的农业现象、农业景观与“农业”的概念产生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发言,只要所说内容属于农业的范畴,都要及时鼓励。在学生回答过程中,要注重纠错,因为学生对农业的认识易产生片面性,农业不等于种植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今年以来,我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给、维护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当前畜牧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频发、畜牧业项目执行情况不好已成为我区畜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行署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分析当前的严峻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理顺思路、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刚才,地区畜牧水产局牛贵河局长通报了全区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和近几年畜牧业项目情况,地区扶贫办李毕生主任通报了草地生态畜牧业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各县市区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下面,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兽医工作
自今年7月份以来,我区相继发生了三起重大动物疫情。一是7中旬,百里杜鹃管理区发生的家畜O型口蹄疫;二是9月底,黔西县铁石乡(黔西县种羊扩繁场宏宇养殖分场)新引进的种养发生布氏杆菌病;三是自9月下旬以来,市千溪乡、大河乡、放珠镇相继出现生猪大批死亡现象,最终确认发生猪支原体肺炎。同时,也出现了羊的大量死亡的现象,经确诊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继发呼吸系统感染所致。这三起疫情给我区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使我区畜牧业生产、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广大养殖户造成了较大损失,同时,也使政府及农牧部门的形象受损。
这些疫情发生后,在地委、行署的直接领导下,有关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防控预案,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紧急行动、相互配合,依法严格实施隔离、扑杀、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疫情检测等多项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将损失和影响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重大动物疫病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在我区密集发生,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三起疫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充分暴露出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不设法尽快解决,全区公共卫生安全将无法保证,实现畜牧业大发展将是空话,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也将受到严重制约,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认真分析这三起疫情,我认为至少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重大疫病风险重视不够,存在着麻痹、侥幸心理。有些职能部门、单位或个人,不是时时刻刻紧绷动物防疫工作这根弦,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以及我区周边动物疫病多发的严峻形势,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潜在威胁没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应有的高度警惕性,甚至抱着“赌博”的心态对待防控工作。一些人认为我区地处边远山区,有自然屏障保护,病原不易传播,免不免疫一个样,我们不会出现问题、不会“中招”;有人认为发生疫病没什么大不了,治疗一下就可以;有人认为发生疫情后象征性地杀几头畜就可以解决问题;还有人认为,反正现在检疫、监测到位,即使有疫情,也是神不知、鬼不觉,没人会追究。因而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出现了不重视、思想松懈、组织领导不力、监督管理不到位、防控措施不落实等问题。最近爆发的三起重大动物疫病,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如果我们思想上真正重视,法规、制度以及决策措施真的得到较好落实,很可能就不会发生或者少发生。
二是家畜引进过程中的动物疫病防控存在很大的漏洞。近年来,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我区从全国各地引进畜禽(有种用、也有商品畜禽)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大大增加。对这种风险我们本应有清醒的认识,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筑好防控动物疫病传入的“防火墙”,使得一些动物疫病乘隙而入。突出的问题是:对畜源地的疫情不详细调查,不认真进行风险评估;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审批,擅自引进;不进行认真检疫或检疫工作流于形式;不进行隔离观察,直接让家畜进入农户或养殖企业;对非种用畜禽这个更易潜伏和传播动物疫病的载体的引进,有的管理部门采取放任的态度,没有予以特别的重视。
三是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抓得不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免疫是基础、检疫是保障。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要实施强制免疫,免疫率要达到100%,动物产地、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但是,目前基层防疫制度不落实、检疫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还很突出。一些地方防疫针无人打,或打不下去,或少打,或不是在规定时间内打、或打的疫苗因保存不善而失效,存在不少免疫空白点。从地区畜牧局组织的春防检查情况看,多数县市(除织金、纳雍外)在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免疫方面存在着一项或多项不合格的情况,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由于宣传不到位,群众自觉接受免疫的意识不强。一些养殖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制度没有很好建立,防疫的相关设施、设备缺乏,防疫措施不得力。在检疫方面,不进行现场检疫、不认真检疫、票证与检疫对象不符等现象依然存在。在防疫监督方面,对引种引畜的监管十分乏力,对活畜禽及其市场的监管也不到位,在动物免疫、标识佩戴、档案建立、依法办案等方面的督促指导力度也不够。
四是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及应急处置能力较弱。目前,由地、县、乡、村四级构成的纵向监测网运转不灵,基础工作无人做,上下信息不通畅;由动物防疫管理机构与养殖场(户)、屠宰场、交易市场等生产经营者之间构成的横向监测网运行乏力,相互之间的有效联系机制没有建立,防控作用发挥不明显。这些情况导致重大动物疫病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处置,往往是疫病大规模爆发时才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工作相当被动。今年发生的三起疫情,充分反应出我们日常的动物疫情监测工作不到位,对当地的家畜流动状况不了解,对可能的疫情风险不掌握;也体现出我们疫病诊断水平不高,争取时间快速确诊、快速处置的意识不强。比如,这次市猪的疫病是10月9日才送检,11日(离发病时间约20天)才经省兽医部门确诊,羊的疫病是10月21日才送检、25日(离发病时间1个月)才确诊。确诊时间的推迟,贻误了战机,也影响了防控的效果。再从处置来看,这三起疫情在处置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发病初期,第一时间的反应和处置上还有欠缺,比如:消毒不到位、隔离措施不力、物资准备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等等。
五是体系建设仍很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缺设施。全区有233个乡镇兽医站中,相当一部分办公用房简陋,有的甚至没有办公用房。全区建成的村级兽医室仅占村总数的12%。乡镇兽医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地区及县级必要的兽医监测诊断设施、试剂缺乏。第二,缺人。乡镇站人员配备不足,村级防疫员也没有按要求配齐,且一些基层防疫人员还常常被抽调或安排其他工作。第三,缺技术。不少基层兽医站人员不是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能动手的技术人员十分缺乏。由于平时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演练不够,在关键时候难以适应防控工作的需要。第四,工作经费不足,动物防疫的物资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应对突发疫情的需要。
二、关于畜牧业项目建设
近年来,国家、省及社会各界大力帮扶试验区,畜牧业投入不断增加,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初步统计,国家及省共支持我区畜牧业项目149个,其中中央项目96个,投入中央资金1.2亿多元;省项目53个,投入省级资金5322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区畜牧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畜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化养殖水平较快提升、畜产品产量大幅增产。但是,也要看到当前项目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据统计,目前到达建设期限,但仍未完工的项目有27个,占总项目数的18%。包括:地区牧科所乌蒙鸡原种场扩建项目;市优质肉牛基地项目;大方县优质肉牛基地项目;威宁县岩溶地区退牧还草项目,的草地综合治理项目、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县级动物卫生监督站建设项目;大方、金沙、织金、纳雍和赫章县级动物防疫站(测报站)建设项目;今年的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购羊数和购牛数情况完成也不好,离项目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项目建设中的困难矛盾协调解决不力。当前,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困难和矛盾主要是:配套资金不到位、原材料涨价、用地难以解决、气候条件限制、家畜种源制约、疫病风险制约,以及项目原有设计或批复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等等。除此之外,也不完全排除主观上的原因,有的单位拿到项目后又打起小算盘,比如:想等待其他项目一起捆绑使用;想改变用途又在犹豫、观察时机;想等待追加资金又长期不能落实等。对待以上困难和问题,有关项目单位不积极主动汇报、寻求支持;有的经过一些努力仍得不到解决,于是失去信心,长期搁置;有的是因为领导变更,对原来的项目不感兴趣,或不愿意去设法解决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有的领导或政府部门很少主动过问项目进度情况,也不主动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在协调处理过程中遇到相关部门的相互推诿、扯皮,最终导致项目一拖再拖。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不显著、示范作用不强。虽然近些年来我区确实涌现出了一些不错的建设项目,但从总体上看,一些项目成效不显著、典型示范能力弱的问题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有的项目长期没能建成;有的项目建设质量不高;有的项目建设内容严重走样;有的项目建成后因难以为继而迅速垮掉;有的有圈无畜或有畜无圈。最突出的是重建设、轻管理、缺指导,不少建设项目因管理水平差、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运行机制落后、责权利不明、服务保障不到位,导致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难以体现。这种局面不仅不能起到项目应有的示范带动效应,而且还影响了当地群众和一些想投资的人士对我区畜牧业的信心,也不利于我们继续争取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我区畜牧业的投资。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及项目建设
(一)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坚决遏制重大动物疫病上升的势头。
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动物疫病是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威胁。畜牧业发展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让家畜少发病、少死亡同样也是发展。当前在疫病防控方面必须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曾经说过,“病毒是检验我们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的最好标尺,是最客观、最公正的试金石,它是不可欺骗、不可隐瞒的,它一定会在防控工作最薄弱的环节爆发”。近几年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应该给我们很多启示,我区最近发生的三起疫情也一定给了我们很多教训。这些启示和教训告诉我们,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仅仅是死亡几头家畜那么简单,它对当地、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导致政权更迭。我们可以试想,若今年百里杜鹃管理区的口蹄疫疫情发生在杜鹃花开的旅游季节,会怎么样?一定会全区封锁,限制旅游!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因此,各级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的极端重要性,从工作部署、组织落实、政策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时,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和畜牧兽医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指挥,第一时间组织制定处置方案;要全程指挥、督导疫情的扑灭过程。要将动物防疫工作列为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和“双评双考双挂钩”重要内容。今年七月,行署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责任书的落实情况、疫病防控效果将成为考核各级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重要依据。
二是强化措施,严密防控外来动物疫病。要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以及《无规定动物疫病管理技术规范》。对动物的引进必须把握好五关,即:畜源地疫情风险评估关、家畜质量审核关、申报审批关、检疫监督关、隔离观察关。需要强调的是,今后,凡政府部门通过项目或其他方式组织引进的家畜(不管是种用还是非种用),必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指定的场所由专业技术人员先进行一定时期的集中饲养、观察,确定无疫病风险、健康后才能进入养殖场(户);对企业、农户自行引进少量商品畜的,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必须严格履行检疫、监督义务,并派技术人员指导先行进行分群饲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疫病传播的情况。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引种引畜责任制,谁引进谁负责,各县(市、区)要明确专人对引种引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对监管不力的也要追究相关责任。各县(市、区)尤其是家畜调入量较大的地区,要高度重视动物隔离场建设,确保调运的畜禽得到及时的隔离、观察,确定安全后才能投入生产养殖。为加强引种引畜工作,我建议地区畜牧局立即组织成立一个家畜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有关领导及畜牧兽医专家组成,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这样的小组。其职责就是统筹、指导、监督辖区内的家畜引进工作,从政策上把握引种引畜的宏观计划、监督引种引畜过程中执行制度、法规的情况,从技术上对引种引畜进行具体指导、全程参与。同时,地区畜牧局要加强对全区引种引畜工作的宏观掌控,建立定期统计制度和疫病风险警示制度,同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于今年年底前制定、完善全区开展家畜引进的具体制度,坚决堵塞引种引畜过程中的漏洞。
三是打牢基础,认真抓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认真落实“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的防疫制度,不断完善“巡回免疫补针”、“畜禽补栏申报免疫补针”等免疫补针制度,确保我区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除此之外,对我区已发生过的羊布病、猪支原体肺炎、羊感冒等疫病也要开展重点地区的免疫。要采取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科技赶集等方式,提高群众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实行动物防疫工作包保责任制,县、乡、村兽医工作人员包乡、包村和包组,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包规模场(户、小区),层层明确和落实责任。要突出重点,注意抓好公路沿线、老疫区、项目区、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和养殖密集区的动物防疫工作。
四是落实制度,强化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防疫法》以及农业部制定的《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等都对动物疫情监测做出了明确要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的通知》()也对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在疫病监测、诊断、预报、预警等方面的职责予以明确。应该说怎样干、谁来干都十分清楚。因此,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注意明确重点监测对象,重点把握我区饲养量较大的猪、牛、羊、禽的重大疫病,特别是近两年已经发生过的重大疫病进行监测。要规范监测的方式,设立定点乡、村、场、户,每月(或定期)进行一次抽检、监测。要认真执行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发生疑似重大疫情时,畜牧兽医部门要立即向县政府、地区行署报告,在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试验室检测诊断,必要时送省兽医部门诊断,切不可因为我们的疏忽贻误战机。要落实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地区畜牧局要随时掌握了解国内外、省内外和区内外疫情信息动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县(市、区)通报疫情信息。地区畜牧局要针对我区重大疫病多发的态势,尽快组织一次全区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适时把握疫情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提出防控指导对策。
五是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加快硬件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我区基层兽医站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同时,各县(市、区)也要不断加大对乡镇兽医站及县级兽医部门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要将乡镇及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正常开展。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加快地区及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要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库建设,统筹规划、超前谋划,本着在建一批,申报一批,筹备一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进行申报。要加强兽医专家队伍建设,采取培训提高、人才引进、外地参观学习和邀请兽医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兽医专家队伍。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请地区畜牧局就培训事宜拿出详尽的方案。要不断提高村级防疫人员的待遇,今年7月国务院已决定将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由每年1000元提高至1200元,我们各级县(市、区)也要相应提高补贴标准。要严禁将防疫人员用于“不务正业”的情况,要让其一心一意务正业、专心致志搞防控。
(二)以高度的责任感大力推进畜牧业项目建设
推进畜牧业发展,项目是核心、是载体,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充分认识抓好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全面摸清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各县(市、区)要加强对畜牧项目建设工作的调度和领导,要对近年来实施的各类畜牧业项目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要重点检查项目的进度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情况。要认真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研究解决影响项目进度的主要矛盾,坚持杜绝项目久拖不建、久建不成、建成不用、用而无效的情况。
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项目建设。要建立一套好的机制,严格执行每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项目运行机制。要确保项目进度,县乡党委、政府要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切实负起责任,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及时协调畜牧业建设项目的用地、用水、用电、配套资金等相关工作。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质量,要建立项目监理制,加大监督的力度,坚决防止偷工减料、项目缩水、擅自改变建设内容等违规行为。要强化考核机制,把项目建设质量与领导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对在项目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要给予奖励、重用,对项目建设不力的县(市、区)及单位,要暂缓同类项目的申报。地区畜牧局要有专门人员负责项目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每月在全区范围内汇总、通报一次畜牧业项目进展情况。
三是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项目资金,保证农业项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农民群众能够真正从中受益。各地要按照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确保配套资金真正落实。要经常检查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严格要求,从严管理,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纠正、严肃处理、及时整改。要通过敲打、警示,做到警钟常鸣。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专户、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和滞留。
四是不断创新项目建设的有效机制。在项目实施对象的选择上,要本着“扶弱要能做强、扶强要能做大、扶大要能做优”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重点选择有“做强、做大、做优”能力和实力的对象来承担项目。在项目资金的来源上,坚持政府投入与项目承担者投入相结合的原则,使政府的项目投入发挥“发酵剂”的作用。要千方百计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我区畜牧业项目建设。要善于把增加投资与盘活存量资产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投融资模式。要积极出台项目鼓励政策,大力实施政府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支持畜牧业项目建设的有效形式。要继续探索项目“滚动发展”机制,认真总结这几年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有针对行地进行完善和调整,使这项好的措施在实践中得以不断推行,并有长远的生命力。要大胆探索项目建设“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真正形成“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发展”的良性局面。
五是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带动效应。当前,我区畜牧业处在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时期,需要投资建设的地方、领域很多,不可能都通过立项建设来解决。这就需要通过重点项目来发挥“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项目首先要做到“能学”,有一定典型性。这就要求项目立项要符合当地的资源、气候、市场、群众基础、投资能力、宏观发展方向等要求;其次,项目要做到“可学”,确实有经验。这就要求项目的运行必须做到“技术先进、管理一流、效益良好”,让群众有收获、有希望、有效仿的动力。此外,要善于打造“亮点”。要求每一个项目都成功,都取得良好的经济好社会效益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抓重点,集中优势资源着着打造一批畜牧项目的“精品”和“亮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有典型性、交通较为便利、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在资金支持上重点倾斜,在技术指导上加大力度。要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场(户)联系制度,帮助发展。
(三)扎实做好秋冬畜牧业工作
要全面完成今年畜牧业发展目标,必须认真做好秋冬各项工作,从思想、行动、措施上抓好落实。
一是落实措施,确保家畜越冬安全。近两年由于气候变冷,我区冷季凝冻现象突出,不少家畜发生冻死的情况,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家畜冻死从表面上看是天气原因,但也与饲养者管理不善、我们畜牧部门技术指导不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汲取教训,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提早部署,提前做好家畜越冬指导工作。近期,地区畜牧局和各县(市、区)农牧部门要组织开展一次“家畜越冬技术入户活动”,通过组织宣传专场、发放技术卡片、广播电视及报刊进行科普、乡村、场(户)现场指导等形式,广泛宣传家畜越冬的基本技术、指导养殖者做好越冬安全。要实行包保制度。地区畜牧局领导、各相关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分别落实包保的县(市、区);各县(市、区)农牧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分别落实包保的乡村、农户、养殖场。切实做到家畜越冬技术指导的全覆盖,不漏乡村、不漏场(户)。包保人要迅速下到包保对象进行越冬准备情况检查,对每一个场(户)存在的不利于越冬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同时,要积极协调、指导、监督改进意见的真正落实,天气不转暖、包保不脱钩。(去年冻死现象较严重的大方、纳雍等县,更好做好这项工作!)请地区畜牧局及各县(市、区)农牧部门尽快拿出包保的行动方案。对于包保指导不力,导致今冬家畜严重发生冻死现象的包保责任人,将根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是加强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要坚持检疫工作“四到位”(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检疫人员、检疫设备),确保产地和屠宰检疫率达到100%。特别要抓好“三素两精”(抗生素、生长素、激素,瘦肉精、蛋白精)和病畜、瘟禽产品生产等违规违禁品的检测力度。要加强对兽药、饲料批发市场管理,加大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饲料、兽药使用环节的监督力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在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劣兽药、饲料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查漏补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各级畜牧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书,认真梳理检查,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要重点查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是否完成;重点查国家、省,尤其是地委行署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是否落实(如: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能繁母猪保险);重点查各项政策、法规、制度是否得到认真执行;重点查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是否过硬;重点查我们工作中还有哪些漏洞和不足;重点查在未来的60天内我们还有哪些机遇需要把握(如:由于今年天气干旱,部分县(市、区)人工种草受到影响。要在抓好已种牧草田间管理的同时,抓住当前土壤墒情好的机遇,抓紧补种。尤其要充分利用好我区冬闲田面积大的特点,积极推进冬闲田种植牧草)。要通过查找,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再苦干60天、冲刺2个月,力争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四是明确思路,认真谋划明年的重点工作。今年已只剩2个月,2012年即将到来。各地各部门要抓紧研究明年的重点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做到提早谋划、提早部署。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注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地委、行署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要求上来。要确定明确工作的目标,要对畜产品生产、动物防疫、人工种草、质量安全、技术服务、项目建设等分别制定具体的、可考核的指标。要明确重点内容,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狠抓几项影响全局的大事,如:项目申报及重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等等。要落实责任,对每项工作分别确定责任人,明确目标及时限。
一、督查目的
加强我局2014年度绩效考评指标工作落实过程管理,及时而全面地掌握各项指标工作的落实进度、质量和实际成效,查找指标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与对策,使考评导向和要求成为真抓实干、推动落实、促进改革、转变作风的“助推器”和“指挥棒”,引导各县区局、各直属单位、各科室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局党组重要工作安排的贯彻落实。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推动我市水产畜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督查对象及内容
(一)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主管局
1.市绩效办下达各县区2014年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第28项(城区为23项)三级指标工作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推进落实的情况;
2.市水产畜牧兽医局2014年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分解到各县区承担的工作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推进落实的情况;
3.推进各项指标工作落实所建立的台账、收集的材料等情况。
(二)承担局2014年度职能指标和共性指标工作任务的各直属单位、各责任科室
1.我局2014年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职能指标)中各项三级指标工作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推进落实的情况;
2.2014年度绩效考评党的建设和行政管理指标(共性指标)中各项三级指标工作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推进落实的情况;
3.推进各项三级指标工作落实所建立的台账、收集的材料等情况;
4.与具体承担考评指标工作的基层单位进行工作落实对接的情况。
三、督查方式
由局绩效办抽调人员组建督查工作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听取各县(区)局、各直属单位、各责任科室对所负责的指标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并结合各相关考评指标的评分细则(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点多面广的指标工作进行个别现场考察核查。
四、督查程序
(一)听取汇报。每次督查活动开展前由县(区)局、各直属单位、各责任科室对所负责的三级指标工作进行自查,查工作是否按时推进、采取什么措施、落实进度如何、达到什么效果,或工作推进有何困难、如何应对、能否赶上进度;查台账是否规范建立、原始数据采集及证明材料收集是否符合要求、与基层落实的情况能否相互衔接。同时,填写《2014年度绩效考评指标工作落实自查表》,并在督查中实事求是向督查组进行汇报。
(二)全面检查。督查组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结合各相关考评指标的评分细则(标准)对各县(区)局、各直属单位、各责任科室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工作的推进落实是否漏项、缺项,检查工作的联动衔接是否有力、有效。检查工作的落实进度和质量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检查台账的证明材料收集是否规范、对工作落实或完成的证明是否充分。同时,相应选择个别工作落实点进行现场考察核查。
(三)结果反馈。督查组根据检查情况分别填写《2014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督查情况反馈表》反馈给各县(区)局、各直属单位、各责任科室,并对不能按照考评指标评分细则(标准)要求推进工作,以及不符合绩效管理要求的各种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敦促责任县区局(直属单位、科室)限期整改,属重大问题的立即报告局党组研究处理。
五、时间安排
(一)定期督查。分别对局机关各责任科室、各直属单位、各县区局进行1次定期督查,对各县区局的督查日期暂定为I1月上旬,对各直属单位、局机关各科室的督查日期暂定为11月中旬。日期如有变动以通知为准。
(二)不定期督查。视工作推进情况灵活掌握,另行通知。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局、各直属单位、各责任科室要高度重视绩效考评督查工作,充分认识督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督查的协调、配合、参与等各项工作,确保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基本情况
据预测,2009年全区出栏生猪38.6万头,同比增长5.7%,存栏18.2万头,同比增长15.93%;出栏家禽XX万只,同比增长2.85%,其中鸡1450万只,鸭280万只,鹅210万只,白鸽65万只,存栏家禽452万只,同比下降24.7%,其中鸡392万只,鸭32万只,鹅18万只,白鸽1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5.305万吨,同比增长12.9%。
虽然今年我区畜牧业受到年初的冻灾、饲料涨价及下半年大猪价格下降影响,但全区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家禽存栏、出栏小幅增长,家禽生产受疫情影响不大,年中生猪补栏正常,存栏量恢复,生猪存栏水平已经基本回复正常。我区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1.62亿元,同比下降6%。
二、主要工作回顾
(一)、全力抓好抗冻救灾工作。今年初持续寒冷阴雨天气影响,家禽抵抗力普遍下降,防疫形势严峻。我中心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扎实工作,讯速开展灾后畜牧业生产抗灾复产工作,把冻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中心把抗冻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两次召开救灾抗灾紧急工作会议,对抗灾救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同时,我中心及区动物防疫监督所组成2个工作组,会同各镇(街)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深入四个镇(街道)指导抗灾救灾、核查灾情、慰问受灾养殖场(户)。 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加强受灾的畜禽圈舍损毁的防风编织布、棚舍等生产设施的加固修复,提高畜禽圈舍的抗寒保暖性能,为畜禽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强化灾后动物疫病防控,防止灾后疫病流行。针对灾后容易造成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中心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雨雪冰冻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09]17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加大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力度,重点加强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疫病的紧急免疫注射工作,禽只重点加强禽流感疫病的免疫注射,防止灾后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保障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确保奥运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确保奥运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我中心及早部署,精心组织,科学防控,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成立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整个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二是组织开展动物防疫监督专项整治检查工作行动,督促屠宰场、动物产品加工及冷藏仓库、规模饲养场户全面落实防控和消毒措施,重点检查规模养殖场,让其与区动物防疫监督所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承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明确动物防疫责任,认真履行动物防疫义务,自觉配合动物防疫机构的检查、监测和管理;要求畜禽养殖场建立涉及养殖全过程的养殖档案,填写好《佛山市畜禽养殖和免疫档案》,确保畜禽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三是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已实施强制免疫并经检疫的动物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重点抓好全区4个畜禽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强化进场牲畜凭免疫耳标、产地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等入场待宰索证登记制度,有效地杜绝染疫动物及其产品上市流通,确保不让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传播,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我区涉奥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树立安全意识,严格自律措施,并落实了两名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严加巡查和监管。五是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检测工作和补免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效果。六是严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值班制度,责任到人,实行24小时值班。
(三)、迎接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考核工作荣获好评。9月22日-23日,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考核组对我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考核。考核组听取了我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查阅了我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体系建设、执法队伍建设、执法制度完善及行为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及动物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情况等方面的材料,实地检查了荷城肉联厂和杨和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屠宰场。检查结束后,考核组进行了座谈反馈意见,对我区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区领导重视、部署得当、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区镇各项工作全部到位,各种资料、制度、方案、记录、设备齐全,尤其是生猪的产地检疫以及屠宰检疫监管到位,这在全省范围内都是走在了前列。最后,检查组要求我区要发扬成绩,继续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为迎接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考核工作做好准备。
共4页,当前第1页1
(四)、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根据农业部《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农医发[XX]8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我中心成立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规范新耳标各项使用制度、程序,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以明城镇夏少珍猪场为开展二维码标识试点单位。试点工作遵循“统一部署、操作规范、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总结经验”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高明区夏少珍猪场开展二维码标识试点工作的推进,实现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过渡期内纸介质资料与电子档案并存,生产原始记录与牲畜随身数据一致的目标,摸索出畜禽养殖标识及疫病可追溯制度实施过程的实际经验。2009年10月前,对试点工作进行前期验收;在12月中进行全面总结。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科、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监督和指导夏少珍猪场二维码标识试点工作的开展;我区农业局、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制订、组织和实施试点工作方案;明城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移动智能识读器的管理,二维码标识的发放、数据审核、数据录入和传输等具体工作;夏少珍猪场负责有关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明城镇农业服务中心和高明区农业局报告。试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沟通反映,我中心会同各级参与部门协调解决,不断摸索出实际操作经验。试点工作对我区二维码标识推广实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狠抓动物防疫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我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始终贯彻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扎实开展了以预防接种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常年免疫和及时补针相结合,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我区清净无疫的态势。
1、做好防疫物资贮备、发放
我畜牧中心采购了足量的疫苗和消毒药,保证了免疫注射、畜禽栏舍及周围环境消毒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据统计,今年共组织发放禽流感疫苗1482万ml,猪口蹄疫浓缩苗89.8万ml,猪口蹄疫合成肽苗15.8万ml,牛亚洲ⅰ疫苗1.3万ml,猪瘟90.7万头份,猪瘟脾淋苗4.7万头份,猪蓝耳疫苗24万ml,消毒药物31吨。
2、全力抓好畜禽免疫预防接种
我区推行畜禽常年免疫结合冬季集中免疫的做法,制定畜禽免疫程序实行常年免疫,耕牛、家禽散养户实行冬季集中免疫。对散养的猪只,由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兽医站)的兽医人员进行免疫接种。而对于规模养殖场,我中心坚持开展巡查,对辖区内存栏500羽以上的养禽和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进行普查登记,不断更新辖区内家禽养殖场的详细情况,记录好养殖场地址,联系电话,存栏数量,种苗来源,免疫情况,疫情病史等资料。我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规模场进行监督检查,对存栏应免未免疫的禽畜,督促场主免疫;对超过免疫保护期限或经监测抗体水平不及格的禽畜进行再免,提高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据统计,今年免疫注射疫苗:猪口蹄疫疫苗56.8万头,猪瘟疫苗56.8万头,耕牛亚洲ⅰ疫苗0.4万头,家禽规模场禽流感疫苗2457万羽份,家禽散养户畜禽禽流感疫苗110569羽份,应免免疫率100%。由于抓好了重点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动物主要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区生猪、家禽的因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和5%以下,均在省要求的控制范围内。
3、加强疫情监测
今年我区抽样送往佛山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检验样品数量如下: 猪口蹄疫血清样品960份、鸡血清样品1800份。送检样品其中猪口蹄疫、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率达98%以上,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95%以上。我中心实验室还要自行对各个养殖场和交易市场进行监测抽检,据统计,今年合共检测猪血清500多份、家禽血清600多份。通过检测,及时、准确掌握免疫情况,查漏补缺,对不合格的畜禽再次进行注射疫苗,提高抗体水平。
4、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
依照法律、法规,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都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畜禽饲养、屠宰、加工等环节中发现染疫病死畜禽及废弃产品,我中心全依照法规的要求对现场进行消毒并将其收集到指定地点集中无害化处理,消灭疫源,防止疫病传播与扩散。我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各镇(街道)的兽医人员会不定期地巡查我区的河涌、山沟,如发现被丢弃的动物尸体,便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打捞、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中心共无害化处理在屠宰场检出的病(死)猪220头,合共20多吨。为推进我区畜禽养殖健康发展,切实解决养殖过程中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问题,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要求我区所有规模养殖场都必须建有动物养殖无害化处理设施。具体要求如下:一是建动物化尸井,选择建在远离畜禽圈舍、道路、水源和畜禽放牧区。化尸井为圆柱形,混凝土结构,直径1米以上,井深3米以上,井底及井壁四周作防水处理,预留井口并加盖密封。进行处理时,在每次投入动物尸体后,应加烧碱覆盖。化尸井在使用时为防止漏臭气,盖好井盖后必须用粘泥浆密封口盖缝隙。二是配套高温蒸煮设备,要有相应高温蒸煮设备。共4页,当前第2页2
5、加强消毒灭原
实践表明,实施大规模、大面积、高频率的清洁消毒,对于控制动物疫病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要坚持实施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防疫重点地区的消毒。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发放使用消毒药物28吨。
6、完善应急机制
健全应急反应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我中心制订了防疫工作,安排专人值班,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开手机,如有情况,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同时抽调中心、监督所及各镇兽医站动物防疫人员健全防疫应急反应队伍,确保快速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
(六)、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
1、开展奶牛专项检查情况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农业部的紧急部署,我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迅速成立专项检查工作小组2个,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于9月16日开始,联合各镇(街道)农办的畜牧兽医人员,对全区奶牛养殖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至19日止,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据检查,我区只有杨和镇清泰村有一养殖场饲养后备奶牛。9月17月下午,区畜牧中心会同杨和镇农业服务中心对该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该场现存栏黑白花后备奶牛10头,从广西购回已两个月,均为怀孕母牛。该场在顺德龙江有一存栏200头的奶牛养殖场,主要从事鲜奶供应。据老板介绍,在高明分场主要是从事未开产奶牛养殖,待母牛产仔后,便即转移到顺德龙江进行挤奶。据现场检查,该场没有任何挤奶设施设备。我中心一直密切监管该奶牛场养殖情况,不时派人检查,确保其安全生产。
2、迅速展开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10月8日市农业局召开会议部署全市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我区高度重视,成立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迅速行动,对辖区内的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奶牛养殖场展开拉网式检查。从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我市尚未发现三聚氰胺流入饲料使用环节(养殖场)的情况。我中心会同区农业局领导在周末休息时间仍坚持带队对辖区10家饲料生产企业、10多家饲料经营企业、1家奶牛养殖场进行地毯式检查,并对辖区内的10家饲料生产企业的所有蛋白饲料原料及部份产品进行了抽样送检。检测结果均不含三聚氰胺。根据市农业局要求,从11月1日起,我区对辖区内所有饲料生产企业抽样送检佛山,每个企业每月抽检2次,每次抽检1-2个主要产品和原料,今年共送样66 份。
3、常年组织开展“瘦肉精”等禁用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瘦肉精”的高压态势。加强了对生猪生产环节进行检测监督,对区内规模养猪场进行了“瘦肉精”残留的抽样检测。据统计,今年共对300多个猪场抽取了600多个尿样进行“瘦肉精”残留检测。今年共在屠宰环节没收、销毁“瘦肉精”阳性猪3批共10头。在我们严格监管下,我区全年无发生因食用“瘦肉精”的动物产品而中毒的事件。
4、在进行防疫的同时,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通过认真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督工作,对已实施强制免疫并经检疫的动物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重点抓好全区4个畜禽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有效地杜绝了染疫动物及其产品上市流通,确保不让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传播。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区牲畜屠场检疫共检肉猪20万头,检疫肉牛3000多头,检出病猪220头,计20多吨,对检出的病死牲畜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市场畜禽产品的检疫等,有效地控制病(死)畜禽,不合格畜禽产品上市,有效地防止了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使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保障了市民的身体健康。
(七)、加强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
1、积极加强对兽药的监管。我中心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印发〈2009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农医发[2009]9号)文件要求,我区以规范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为重点,加强兽药生产环节监管,抓好源头治理。对辖区内的兽药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查。大力整顿和规范兽药市场,今年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按方案要求,做到每季度检查,平时不定期抽查,检查兽药经营门店300个(次),检查面达到100%。农资打假共查处案件1宗,查获销毁假劣兽药数量20多公斤,涉案货值1万多元,罚款2万元。通过市场检查和加大兽药使用的规范管理,使全区兽药市场保持秩序规范有序的局面,预防了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区兽药安全使用,畜牧业健康发展进行奠定基础。
2、加大兽药使用领域的监管力度。通过重点查处规模养猪场(存栏1000头以上)、种畜禽养殖场非法购买使用兽药的行为,加强对兽药使用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好对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兽药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今年组织对全区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共检查规模养猪场1200多户。通过对养殖场的用药行为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对其不定期地抽检,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责令其限期整改,保障畜产品的安全。通过市场检查和加大兽药使用的规范管理,使全区兽药市场保持秩序规范有序的局面,预防了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区兽药安全使用,畜牧业健康发展进行奠定基础。共4页,当前第3页3
(八)、积极开展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工作。为了降低农户养猪风险,调动广大农户的养猪积极性,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养殖户抵御重大病害、灾害等风险能力,努力构建新型生猪产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市场供应,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出台了《佛山市高明区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实施方案(试行)》(明府办[XX年]362号),我中心从5月份开始,积极开展了对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工作,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高明支公司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安排专人深入各乡镇规模养殖场和农户家中,进行广泛宣传。为得到养殖场户的理解和支持,中心领导多次亲临养殖场和养猪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动员,使养殖场户真正认识到开展能繁母猪保险的重要意义,切身体会到国家对养猪产业的关怀和重视,因而能够积极参加能繁母猪保险。截止目前,共办理能繁母猪保险4.2万头,能繁母猪赔款宗数共600多宗,猪只600多头,赔款金额60多万元。
(九)做好我区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发放准备工作
根据粤农电[2009]149号《关于抓紧做好2009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中心迅速展开组织对区内能繁母猪的调查与登记造册工作及收集帐户工作。经核查,今年我区能繁母猪户数为
4821户,存栏量为52189头。目前资金发放工作正有序进行。
(九)大力宣传推广畜牧养殖防疫技术
针对动物防疫形势,我中心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指导养殖场户进行科学防控、依法防控,切实提高广大养殖者防控疫病的知识水平和意识。据统计,合共举办十期的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各镇(街道)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规模养猪场户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人次近1000多人次;我中心还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科技下乡6次;平时下乡深入各养殖场,广泛宣传。以上活动合共派发有关宣传资料XX0多份。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层兽医防疫人员少、经费不足,难以适应繁重的防疫任务。
2、动物防疫体制不完善。我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已出,但体制还未理顺,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和质量。
3、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疫情隐患,动物疫情形势复杂,防疫压力大。
四、2009年工作思路
1、加强畜产品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开展“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禁用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在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禁用药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安全。继续开展兽药市场整顿行动,加强兽药经营环节的监督检查,清缴非法兽药产品。
2、进一步加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畜禽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达100%,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二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三是坚持实施卫生清洁和防疫消毒制度。
一、工作实绩
(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1、积极投入春防工作:在市防指办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积极投入全市重大动物疫病春季强制免疫工作,制定集中免疫、督导和监测方案,配合县区畜牧兽医局做好了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的技术处理工作,并多次参与春防督察和验收工作。
2、科学制定疫病监测方案:根据省动物疫控中心下达的监测方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市动物重大疫病监测方案,把监测任务量化、细化到各县区。要求县区每月及时准确的报送监测结果,并按时向省疫控中心报送《日常监测月报表》、《半年报表》等各类监测报表。截至5月底,牲畜口蹄疫监测了33个场(户、屠宰场),抽检血清样品476份,410份抗体水平合格;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了25个场(户、交易中心),抽检血清722份,568份抗体水平合格;猪瘟监测了26个场(户),抽检血清403份,363份抗体水平合格;鸡新城疫监测了49个场(户、交易中心),抽检血清759份,655份抗体水平合格;猪甲型h1n1流感观察了27个场,750头,未发现临床疑似症状;家畜布病监测了46个场(户),抽检了459份血清,未发现阳性病例;牛结核病监测了19个场(户),抽检210头,未发现阳性病例。
3、积极开展春防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按照省防指办的要求,4月份完成强制免疫工作,5月份组织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我中心组织技术骨干奔赴县区,深入养殖场户一线,全市共采集28个畜禽养殖场、8个散养户、3个交易市场血清849份,分别检测了禽流感(h5)、新城疫、口蹄疫(o型)、猪瘟四种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经检测,达到规定效价水平的血清802份,总体合格率为94.46%,较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禽流感抗体合格率为98.11%,鸡新城疫抗体合格率为98.83%,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91.67%,猪瘟合格率为90.59%,并将监测结果内部通报全市。
4、按时完成送样工作:按照省动物疫控中心的要求,上半年共送检血样423份,其中用于检测禽流感的血清50份、检测新城疫的血清50份、检测口蹄疫的血清168份、检测猪蓝耳病的血清70份、检测猪瘟的血清85份,按质按量的完成了送样任务。
5、动物疫情网络传送工作进入常态化:我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使该项工作制度化,每月初督促县区及时准确的填报《无疫情月报》和《疫情月报》,保障疫情网络的畅通,为疫病的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认真做好了《全国兽医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全国牲畜二维耳标追溯系统》的维护和填报工作。
(二)狠抓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按照市农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中心于5月中旬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市-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专项检查。目前除了蒙城县仍有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未建成外,全市共建成7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中心站),总面积9968平方米,到位仪器设备3129台(套),累计完成中央投资650万元,地方配套283.3万元。三县一区的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改)建土建工程已完工,仪器设备正待省里统一招标采购。
(三)年度考评及调研等工作:一是3月份组织开展了市、县(区)两级动物疫控中心工作考核和上报工作,蒙城县动物疫控中心被推荐评为省级先进动物疫控中心。二是3月份组织开展了我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工作,4月份开展了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的调查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将有关情况汇报给省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三是按照省农委《关于加强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专项活动,加强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四是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畜牧法》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
(四)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1、大力推广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我中心下发了《关于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指导意见》(亳疫控20__7号),要求在 全市范围内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是用锯末、秸秆、稻壳、米糠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物制剂来垫圈养猪,又称为“自然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法”。猪在垫料上生活,垫料里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猪粪尿;同时,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产生热量,能有效的杀死有害病菌,不需要冲洗猪舍,少用消毒药,从而减少了废弃物的排出,饲养几批猪出栏后,垫料清出圈舍就是有机肥,做到了无污染、零排放,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养猪场以及农村养猪户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求每县、区选择条件较好的3-5家养猪场、规模养猪大户进行示范推广,全市新增10家发酵床生态养猪场,推广生物发酵猪舍㎡。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6家利用了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推广生物发酵床面积达1200多㎡,效果比较明显。
2、积极组织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按照省活动办的实施方案,我中心负责起草下发了全市的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动员组织了全市124名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帮扶633个养殖场(户),重点推广“三大集成八项技术”即: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集成技术、奶牛快繁双增集成技术和种草养畜集成技术。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集成技术主要包括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和母猪繁殖障碍防治技术。奶牛快繁双增集成技术主要包括奶牛细 管冻精冷配技术和奶牛日粮科学配制技术。种草养畜集成技术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青贮技术和种草养畜技术。《实施方案》要求每名技术人员全年累计入户帮扶时间不少于60天。采取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指导及现场观摩等方式,其根本目的是培育一批具有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场和技术能人,并带动广大养殖场户发展畜牧规模生产。近期,我们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督导。
3、积极开展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元月份,我中心在利辛县、蒙城县、谯城区三个项目县共选择71个改良设施齐全、人员素质较高、技术水平较高的品种改良站点,开展了国家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截至6月中旬,全市共发放肉乳兼用西门塔尔牛冻精细管28000支,已使用18040支,配种母牛10010头,妊娠9648头,受惠农户7602户;发放荷斯坦奶牛冻精细管6400支,已使用4435支,配种母牛3142头,妊娠2732头,受惠农户307户。该项工作我们近期也开展了专项自查,形成了专项督查材料。
4、做好畜牧业公共信息的录入和更新工作。目前完成了畜牧技术支撑机构信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信息、养殖合作社信息、大型规模养殖场信息、大型养殖小区信息、专家库信息的采集并录入上报工作。为我市畜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电子信息服务。
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以化验室为主抓手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仪器设备配备不完善,仅局限在常规化验和检测工作;二是检测工作经费较紧张;三是防疫物资储备少。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一是人手少,知识更新的慢,全方位的服务理念没有形成;二是没有技术推广经费,仍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工作,不能采取“技物结合”的方式,去引导示范和推广。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畜禽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强力推进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与监测工作的全面展开,尤其夏季猪高热病的防控,为畜牧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继续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和抗体监测工作。
3、开展疯牛病、家畜布病和奶牛结核病的集中检测工作。
4、全面深入推进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的开展,以此活动为主抓手,重点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做好活动的督查和年度的总结考评工作。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市食品药品“十一五”规划》,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组织实施,各方联合行动”的方针,针对我市畜产品生产经营全程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深入组织畜产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力争两年内达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质量水平,健全制度标准、规范生产经营,加强执法监管、构建长效机制的总体要求。
二、示范创建标准
畜产品投入品使用得到有效规范,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兽药、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6月—2009年7月)。主要内容包括: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启动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活动,组织生鲜乳、饲料、兽药、畜产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存在的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具体执法情况开展自查。主要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开展自查等工作来完成。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10年8月)。一是开展检查监测。以市区级为主,采取多方联合的形式,开展全面清理检查,开展多种形式的检验监测。二是推进综合执法。根据农业部推进综合执法的要求,结合示范创建活动需要,加大区市级畜牧业综合执法力度,全面提高执法能力。三是搞好规范整改。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完善记录、台帐、档案,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产品质量追溯、生产经营规范制度,及时督促整改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四是及时曝光查处。对检查监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集中曝光,依法查处,并逐步建立起“黑名单”制度。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0月)。各市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工作进行总结,把一些应对性做法及时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对重点地区和大案要案现场指导、督查督办,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强化活动支撑。各市区要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活动的安排、畜牧兽医部门承担的执法任务,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汇报和沟通,争取在体制改革、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经费支持、手段完善、能力强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要把示范创建活动与日常工作运转结合起来,制定实施检查抽检、内部管理、外部监督、案件查处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制度,力争在集中整治、规范执法、综合执法的运行机制上实现突破。
,县畜牧兽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牧工作会议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局,同时结合市局有关要求和安排,周密谋划、精心部署、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定期督查、严格考核,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夯基础、调结构、育龙头、强科技、攻难关、促增收、奔小康”的“三农”工作思路,突出畜牧结构调整,坚持“林缘牛羊,前塬鸡兔,全县养猪”产业格局,着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养殖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产业,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努力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持续增收,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抓龙头带小区,全力提升产业规模。今年我们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科学规划、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推进舍饲圈养、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继续完善甘肃永盛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和佑苏兴民养殖基地建设,改(扩)建永正良种猪场、石湾子嘉宾牛场等标准化养殖小区。西坡石湾子村支部书记任家斌牵头按照“圈舍简易、品种优良、科学饲养、紧跟市场、突出效益”的原则,筹资70 万元对本村原宏源种业公司制种中心的房舍进行改造,建成了西坡石湾子标准化养牛场,该场占地10亩,现已建成标准化牛舍26间、520?o,配套建成兽医室、消毒室、饲料库、业务办公室..,建50m3沼气池1个,100m3污水化粪池1个;配套建设草棚4间、..平方米,建设260立方米青贮窖2个,运动场..平方米;购大型铡草机2台,打捆机、包膜机一套,农用车1辆,全年青贮玉米秸秆..吨。现存栏早胜、秦川基础母牛80头。并辐射带动周围..户群众发展标准化养牛基地。永正乡友好养猪场建成标准化猪舍4栋,..,现存栏良种猪..头,至目前已出栏肥育猪..头,创产值..万元,创利润..万元;五顷原乡龙咀子村建成肉牛养殖小区1个,共建标准化暖棚牛舍54间,..,入住养牛户18户;周家乡下冯村冯云建成养羊小区1个,建暖棚羊舍4..o,一次性调购波尔山羊..只。
全县新建养殖小区(场)6个,新增规模养殖户..户,占任务..户的..%;规模户累计达到..户。湾子租地种植紫花苜蓿1026亩。
同时,根据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大力开展玉米秸秆青贮工作,建成五顷原龙咀子、西渠、南邑,西坡乡石湾子、高渠、南桥,三嘉乡关川、松树坪、刘川,湫头乡西沟等..个青贮示范点。全县青贮玉米秸秆..万吨,占任务的..%。
三、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切实落实“两强一打”防控措施,全年共用口蹄疫苗注射牛..万头(次),免疫密度..%,注射羊..万只(次),免疫密度..%,注射猪..万头(次),免疫密度..%;用高致病性猪蓝耳苗免疫注射猪..万头(次),免疫密度..%;用猪瘟苗免疫注射猪9万头(次),免疫密度99.1%;用高致病性禽流感苗免疫注射鸡.万只(次),免疫密度..%。公路沿线、城镇周围、养殖密集区及规模养殖场的免疫密度均达到..%。建立建全了疫情测报网络。加强了兽药饲料经营及养殖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所有兽药饲料经营门店、规模养殖场进行了四次拉网式检查,查缴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兽药18件,全部进行了销毁;取缔无证经营户3户,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户,使全县兽药饲料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养殖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抓项目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加大了项目争取力度。年内共争取到项目投资61.35万元,其中:①《国家良种肉牛补贴项目》冻精补贴5万元;②《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重点建设项目》11.25万元;③《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9.5万元;④《兴民养猪场建设项目》35.6万元;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县10个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续建项目和县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市上已经初验,等待省上验收。快速育肥、冻配改良等技术培训班41期、培训骨干4219人(次)。
七、抓科学发展观学习,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全县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始以后,我单位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安排了专职业务人员,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配发了学习笔记,制作了宣传横幅、宣传栏,编发简报26期,职工人均撰写心得体会及调研材料3篇以上,人均记学习笔记3万字以上。通过学习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使工作作风得到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与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一是林缘和前塬养畜进展不平衡;二是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三是缺乏大项目的带动,发展资金相对匮乏。
三、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全县畜牧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及省、市、县产业开发导向,以肉牛羊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技术,着力组建养殖公司、养殖协会,走前塬猪鸡,林缘牛羊的发展模式,扶持带动养殖业快速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积极扶持建设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国家项目扶持,招商引资和启动民资等办法,加快规模养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年内建成4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规模养殖场,重点抓好佑苏兴民养殖基地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石湾子良种肉牛繁育场的改扩建,永正种猪场监控设施安装工作。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以林缘乡镇为基地,以牛羊设施化养殖为重点,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新增规模养殖户200户。
2、抓好草产业开发。全县种植优质紫花苜蓿1万亩以上。建成千亩草带3个,500亩草带3个,其中林缘西坡、五顷塬、三嘉三乡镇,每乡各建1个千亩草带,山河、湫头、西坡三乡镇各建1个500亩草带。林缘养牛规模村全部推行玉米秸杆青贮技术、舍饲圈养和良种冻配技术,重点扶持石湾子、西渠、龙咀子、关川、西沟、等5个千头肉牛养殖规模村,使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并积极争取国家产业和项目扶持。
3、抓好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县好农标准化养猪小区建设》、《县西坡石湾子良种肉牛繁育场建设》等项目的争取工作,力争落实项目资金100万元以上。
4、抓好畜产品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措施,逐级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在搞好常规免疫的同时,突出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到“一严、二准、三集中、四到场、五不漏”,使各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99%以上,城镇周围、公路沿线、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区域免疫密度达到100%。认真搞好防疫监督,严禁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上市交易、严厉打击经营病死及变质肉品、逃避及抗拒检疫的不法行为,重点整治兽药、饲料经营门店,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不出现销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指导带头,全员举动,竭尽全力做好抗洪抢险任务
灾情呈现后,我局指导高度注重,市三防指挥部9月21日上午7时召开紧急会议后,我局立刻召开班子成员和办公室等主要科室担任人会议,研讨和部署农业抗洪救灾任务。会后,局指导亲身带队分赴乐昌、乳源等地,指点展开农业抗洪救灾任务。与此同时,从15日起由办公室指派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亲密关注水情,随时做好抗洪抢险预备。并向局直属各单位和各住宅小区发出了《关于做好当前抗涝救灾的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消弭麻木粗心,时辰坚持警觉,随时做好抗洪救灾预备,确保人身财富平安。局指导率领办公室、人事科当天赶赴我局6个住宅小区,告诉小区内的局属单位和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一楼的住户做好物资转移任务。由于我局指导注重,任务细致,措施落实,我局环园东、浈江南、浈江中3个住宅小区和市委大院28幢的受浸,均无形成严重财富损失。
二、举动迅速,措施得力,指点全市农业救灾复产任务
为指点全市灾区展开农业救灾复产任务,最大限制地减少灾祸损失,消弭灾祸影响,尽快恢复灾区灾民正常生产和生活次序,我局充沛发扬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于9月21日研讨制定了当前农业救灾复产任务意见,明白各级农业部门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高度,充沛认识抓好当前农业救灾复产任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把落实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和尽快恢复生产作为当前农业乡村经济任务的重中之重,实在增强指导,明白责任,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把农业救灾复产各项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做到思想、指导、责任、措施、指挥“五到位”,竭尽全力抓好农业救灾复产任务,努力确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农业乡村经济各项目的、义务如期完成。
在指点全市农业救灾复产任务,重点是抓好如下几项措施的落实:
(一)仔细展开种植业救灾复产任务。一是做好早造农作物的抢收任务,发动组织农民群众对已成熟的早造农作物如早稻、花生、黄烟、蔬菜等进行抢收,减少损失。二是做好清洗泥沙和清沟排渍任务,组织发起农民群众及时清洗沾附在植株、叶片上的泥浆、泥沙,扶正植株,全面疏浚排水沟渠,尽快排干田间渍水,避免烂根死苗。三是增强技术指点,强化田间管理,对受浸较轻的晚造秧苗,补施尿素和钾肥,促进其恢复生长;对蔬菜作物应摘除基部老叶,增施复合肥或蔬菜专用肥;对果树应及时松土、培泥护根和增施钾肥或喷施叶面肥,促进其正常生长。同时,增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任务。四是实在做好晚造粮食生产任务,重点是晚稻秧田受浸严重的地方,组织农民群众重新抢播晚稻,要求在9月23日前全部播完种,确保粮食平安。五是实在做本文来自小草好作物布局调整和优化任务,对受浸严重和作物绝收的田块,迅速发动农民群众改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促进农作物布局的调整。同时,做好作物种类布局的优化,花生种类可选用粤油系列和汕油系列,并发动春植花生的农户留种用作秋植;蔬菜可选用优质、高产、市场适销对路的优秀种类。
(二)努力做好畜牧业灾后复产任务。一是增强动物防疫任务。亲密监视灾后动物疫情,精确掌握疫情动态,指点群众依照无害化的规范处置淹死、病死的动物尸体。增强对畜禽栏舍和周边环境的消毒,避免疫病发作。针对发作洪灾后易发作动物疫病的状况,组织技术力气,突出重点,对存栏畜禽进行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的免疫任务。二是抓好畜禽补栏任务。及时组织养殖户维修畜禽栏舍,指点农户选择优秀种类补栏,加大对农民科学养殖的宣传力度,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康开展。
(三)仔细做好渔业灾后复产任务。一是加固塘基,完善供排水设备,确保水产养殖生产的平安。二是增强鱼塘的消毒处置任务,进一步改善养殖生产的环境条件。三是增强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引导养殖户豢养当地名优鱼类种类,加紧组织鱼苗投放,协助养殖户尽快恢复养殖生产。
(四)实在做好夏收夏种任务布置。强化时节观念,组织农业机械深化灾区展开帮扶机耕机收,实在把好时节关。同时,依据当地实践,统筹做好灾后防疫处置和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农(兽)药、化肥、柴油、农机具等重要农业生产材料物资的调动、调剂和供给任务,尽快组织落实晚造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材料,为攫取下半年农业生产丰收打下坚实根底,做到早造损失晚造补。
(五)及时做好水毁农田修复任务。及时展开农田被冲毁水平的调查摸底任务,充沛发起群众,全面及时清沟、排淤和肃清田间杂物,仔细做好受浸农田的复耕任务。
以上农业救灾复产任务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指导的高度注重,市政府已于7月18日转发各县(市、区)贯彻执行。
三、精心组织,周密布置,仔细贯彻落实全市抗洪救灾任务会议肉体
9月23日全市抗洪救灾任务会议后,我局召开专门会议仔细传达和贯彻落实会议肉体,并对我局当前农业救灾复产任务进一步明白和部署。当前各地必需把农业救灾复产任务作为当前农业乡村经济任务的重中之重,依照早造损失晚造补、水稻损失旱粮补、粮食损失经作补、农业损失非农补的思绪,抓紧抓好农业救灾复产各项任务的落实,努力完成全年农业不减收、不减效的目的。由于当前农业救灾复产任务时间紧、义务重,全局干部职工必需发扬“只争朝夕”的肉体,依照农业时节的要求,按步骤分阶段组织展开农业救灾复产各项任务。
(一)9月25日前,重点是抓好抢收抢播任务
针对受灾的不同作物和不同水平,组织人员分赴灾区,对已成熟的水稻、大豆、蔬菜、玉米等农作物,立刻组织群众动用足够的收割机械进行抢收,做到颗粒归仓,减少损失。对尚未成熟但仍可援救的农作物,要增强田间管理任务。重点是抓好清淤扶苗、开沟排水、补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的落实,促进作物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对受灾比拟严重的田块,要量体裁衣,抢抓时节,迅速发动群众改种晚稻、蔬菜、旱粮及其它经济作物,尽量补偿损失。市组织布置的粮食改种所需种子14万公斤(其中杂交水稻种子12.5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1.5万公斤),要求从7月18日起分期分批送往受灾的县(市、区),21日前送到受灾农户手中,25日前全部种子播种终了。
(二)9月31日前,重点是抓好灾情调查核实和组织展开农业救灾复产示范
1、组织展开灾情的调查核实任务。组织人员对水毁农田、农房以及现代农业设备等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实,摸清此次特大洪灾所形成的损失,为农业救灾复产提供第一手资料。
2、组织展开农业救灾复产示范。在受灾严重地域,组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品种型的农业救灾复产示范点(片、区),点面结合,指点和协助灾区群众生产自救,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三)坚持把效劳任务贯串于整个农业救灾复产的一直,重点做好几项效劳任务
1、组织展开农机帮扶作业。充沛发扬先进农机具的作用,以高质高效的农机效劳,协助灾区特别是重灾区迅速展开农机帮扶作业,加快抗灾本文来自小草复产进度,争取生产时节,为完成恢复灾区生发生活次序作出奉献。一是在成灾区,发起当地和附近的农机户、农机专业户互相帮扶作业;二是对重灾区的重灾户,由农机部门组织农机效劳队进行全帮全扶的农机作业。
2、组织展开技术效劳。充沛发扬“科学技术是第终身产力”的作用,组织农业、畜牧、水产等科研所深化灾区,展开技术效劳,进步广阔农民科学种养水平,进步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做好农资效劳。积极筹措资金,及时组织救灾复产所需种子、种苗和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材料的供给,支持和协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及时理解掌握农资价钱,组织展开农资打假举动,整理和标准农资市场。
4、协助灾区组织展开劳务输出。配合劳动保证部门对灾区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志愿的农民,指点组织展开短期职业技艺培训,引导乡村劳动力输出,同时,进一步发扬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对农户特别是受灾农户的辐射带举措用,使之更有成效地引领农民组织生产,开辟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超级秘书网
5、展开农产品销售效劳。充沛应用粤北农业信息网,加大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效劳任务力度,及时提供各种信息特别是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效劳,努力完成产区与销区、生产与市场的信息对接,抢占市场份额,打响韶关无公害、绿色、特征农产品品牌,促进灾区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加灾民收入。
(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
一、平顶山市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整体结构问题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农业小、工业大、服务业弱”的特征。2012年,以能源原材料等产业为主的二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且基本处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而服务业无论从总量和占比,均不占优势。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产能扩张和重化工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平顶山市的支柱产业很难再有以往的高增长,即使是恢复性增长,价格和产量短期内也不会突破5年前的峰值,比重较高、增速较低的工业是制约经济总体回升的主要因素。
(二)三次产业内部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产高效农业比重低、畜牧业规模小。增加值占一产比重52.7%的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中草药材等效益较高的农产品总量小,2012年产值41.2亿元,占种植业比重33.2%,而耕地面积与平顶山市相近的许昌市产值83.6亿元,占比50.2%。畜牧业是一产中效益相对较高的行业,但占农业比重比2005年下降3.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58.4亿元,低于全省各市68.5亿元的平均水平。二产资源型工业特点突出、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首先,轻工业占比低。其次,能源原材料工业占比高,高技术产业占比低。同时,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少。三产发展滞后、结构层次较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比46%,金融、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不足30%,且以有形服务、劳动密集型为主,智力型、技术业发展不快,新型业态发育迟缓、行业集聚缓慢。
(三)支柱产业发展问题
一是能源产业:总体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短期不会有明显改观,对企业恢复性增长和后续的产能扩张有很大的制约因素。煤炭方面,近几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煤炭市场整体低迷,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电力方面,前三季度全省用电量增长微弱,工业用电基本保持零增长。二是化工产业:该产业市场整体需求不旺,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尼龙66工业丝方面,由于国内帆布企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加上涤纶活化丝有替代趋势,产品需求持续下降,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帘子布方面,由于近期橡胶价格迅速上涨,成本压力加大和库存较高,轮胎企业逐步在限产,产品需求有所下降。三是冶金建材产业:钢铁方面,当前产能过剩,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跌,生产经营形势困难。建材方面,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水泥产能过剩因素影响,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产品价格下滑。四是装备制造和轻纺食品产业:这是平顶山近些年主要培育的产业,但骨干企业主导作用有待提升,产业占比不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足。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三个调整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稳粮、扩经、增牧、提效,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模式,持续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加快转变。重点抓好“四化”:种植规模化,鼓励推动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养殖标准化,通过科学规划布局、转变养殖方式、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广实用技术等多种手段,推动畜禽标准化生产。把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畜牧业。经营产业化,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通种、养、加各个环节,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机械化,具备条件的前提下,综合应用生物技术、农业机械、现代管理知识,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提高机械化水平。
2.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紧紧依靠信息化引领和科技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成长型制造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逐步由产业链的前端走向终端,由附加值的低端走向高端,着力培育五大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五大产业集群:一是能源产业集群,重点是稳住煤、发展电、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二是化工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煤焦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大产业链。三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成套设备、核心基础零部件、三轮机车、高端专备制造四大产业链。四是冶金建材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钢铁、有色金属、建材三大产业链。五是轻工食品产业集群,重点打造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链。围绕这五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根据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培育15个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到1000亿元的专业产业园区。到2018年,15个专业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由2013年的480多亿元发展到4600亿元。
3.加大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生产业与生活业并重,大力发展各种支持生产、便民利民、增加就业的服务业态,重点抓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商贸服务、信息服务等五大产业。现代物流业,在提升传统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着力培育为各方物流提供规划、咨询、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的第四方物流,努力打造豫中南区域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业,依托宝丰魔术、马街书会、汝官窑遗址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山、佛、汤”等优势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叫响“中原大佛、神奇尧山、观音祖庭、近悦远来”旅游品牌,努力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金融保险业,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建业“十八城”、鹰城国际等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信息服务业,实施好“宽带平顶山”、统一电子商务、“智慧城市”推进等10大工程,推动电子商务、信息增值、服务外包等信息产业发展。通过5年努力,争取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
(二)五项保障
1.全面深化改革,为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增添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综合改革力度,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体制。
2.扩大对外开放,为调整结构、加快转型注入活力。增强开放意识,加大招商力度,改进招商方法,完善推进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使平顶山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3.狠抓项目建设,为调整结构、加快转型提供支撑。谋划实施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经济发展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项目“三个重大”,增强发展后劲。
4.加快科技创新,为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增强驱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企业研发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