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

第1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基本上还是教师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讲解,学生认真记录、背诵现,教师成了教参的翻译官,传声筒,学生成了教师和收录机,接收器。教师教得迷惘,学生学得糊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抹杀了,主体意识消失了。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那么,如何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呢?下面把自己的教学探索进行简要总结,请各位老师指教。

一、全面准确把握文言文的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文言,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因而,其特点也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的特点是双音的词多,而文言的特点是单音节的词多,两相对照学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因势得、利导,引导学生利用这一特点逐步完成文白对译。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言语句分成相对独立的词,把握句子的构成。如教学《狼》中的“骨已尽矣,而狼之并驱如故。”就可以划为十二个相对独立的词,骨M已M尽M矣,而M两M狼M之M并M驱M如M故。然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语逐个进行翻译,把握每个词的意义。骨:骨头。已:已经。尽:完。矣:语气词,相当于“了”。而:连词,表转接,译为可是。两:两只。狼:狼。之: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翻译。并:一起。驱:追赶。如:像。故:原来。最后,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连词成句。即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因而,前文例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就必须啬或减少某些成分。按照这一原则,例句可译为:骨头已经完了,可是,那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紧紧地跟着屠户。显然,译文省省去了“之”,增加了“仍然”、“一样”、“紧紧地”、“着”、“屠户”。这样,译文既没有改变愿意,又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同时,还能描绘出当时情况紧急,屠户紧张的气氛。

二、紧密联系现代汉语学习文言文

现代汉语是由文言发展而来的,文言与现代汉语在实质上就存在着一个“源”与“流”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势必就会有着继承、演变和发展的关系。在教学中,就必须先弄清楚,哪些是属于继承的内容,哪些是属于演变的内容。简单地说,继承的内容有时间、地点、人名、官职以及绝大部分纯自然事物名,都有是继承的词语。教师在教学法中,要求学生在翻译的时候照抄即可。而其余的都有是属于演变的词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文言与现代汉语二者之间的源与流和关系,不能走入文言与现代汉语无关和误区。同时,还要强调二者之间双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学生只有学好现代汉语,才能学好文言,现代汉语的词语积累得越丰富,语法掌握得越牢固,文言学起来就越得必应手,如果脱离了现代汉语而孤立地去学文言,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2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教学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学好文言文呢?笔者根据文言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诵读琅琅上口提高记忆效率

诵读即有声之读,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手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诵读。充满朗朗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文言文以生命、活力。方法多种多样: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很多时候,我和学生都陶醉在书声中,忘记了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那优美旋律的朗读声,构成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疏通文义,准确翻译

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学习文言文的重中之重。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准确的翻译文言文,首先必须掌握直译的方法,即要把相对应的实词、虚词译出来,要把省略部分标示出来,要把非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式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表达现象,也要掌握清楚。还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文。其次,要按照“留、换、删、调、贯”六字法进行翻译。留,是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是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补,是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删,是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是指把文言句殊的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格的、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在翻译中只有按照这“六字方针”去做,才能把文言文翻译得又快又准。

3.了解一点文言知识

文言文多是单音词。这一点同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词不同。了解了文言文语言的这一特点,对读懂内容大意以至熟读课文都是很有用的。古今词义明显的变化。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中一些词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了解这样的特点,了解课文基本内容也会遇到困难。例如,一些词的意义扩大了,像“江”、“河”,文言文中多指“长江”、“黄河”。还有一些词的意义缩小了,像“金”,古代泛指金属或兵器,现在一般仅指金子。然而,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的还是古今词义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的词。结合句意和上下文弄懂这样词的意思,无疑对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

4.尝试断句分段学习其乐无穷

文言文离我们现在的环境相去甚远,古人当时又未断句分段。这几年考试,对文言文的标点又相当重视,我在课堂上加大了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初读几遍的基础上,就把无标点、无分段标志的原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试着标点、分段,然后与课文的标点分段比较异同,并且只要言之成理,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可以保留。如在给《桃花源记》标点时,有学生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断句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课文的断句比较,这位学生的断句有道理,也合理,并可见学生在用脑思考,自己在琢磨,读懂了文言文。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思考独立性,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法避免了老师的全堂硬灌,学生的死记硬背,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重视课内,拓展课外

初中阶段,对于文言文的检测主要是以课内知识为主,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课内知识的积累。比如,文言实词,应该侧重掌握它的含义,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现象也要下工夫去识记。通假字也应注意,应当记住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对个别可能导致句子误解、误译的虚词应当有所归纳,对文言文常用句式也应当熟悉。只要对课本的知识点做到了“熟”,就不会害怕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了。当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选用一些课外的东西,用来检查一下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也不失为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但是,不必找得太多,因为这些知识点应当都在课本中出现过,充其量只是“知识搬家”而已。这就像你对某个人非常熟悉,那么,不论这个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即使他“搬”了家,你还是可以认出他来。如果你对他并不熟悉,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搬”了家之后,你就不大可能认出他了。所以,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用在课外的阅读上。

第3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文言语法;归类复习;必要性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古汉语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虽然不要求初中学生对古汉语语法知识有系统的掌握,也不作为语法概念纳入中考范围,但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中考复习阶段,教师对分散在整个初中阶段六册语文课本里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归类,初步给学生比较完整的古汉语语法知识体系,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古汉语,鉴赏古汉语,提高古汉语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古汉语语法知识的归类教学,进入高中、大学学习的学生反馈的信息都是比较积极的。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实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文言句式等。本文对文言句式归类复习例举。

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句式常见的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几种。组织学生复习时,可以按照上述四种句式逐一归类复习。

一、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通常情况下不使用判断词“是”。基本形式有:“……者,……也”,“……,……也”,“……者,……”,“……,……者”等。例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句中“……者矣”和“……者……也”都是表示判断的,相反“是”字作为代词使用并不表示判断。有时用“则”“乃”“为”“非”等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句中“则”表示判断。“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二章》)这是一组双重否定的判断句,加上排比修辞的运用,使语气更强。学生全面地了解了判断句的格式,在阅读文言判断句时就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判断句语气和语义了。

二、省略句

文言文中省略句也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有承前省略,承后省略和对话省略(语境省略)等。省略句顾名思义就是省略了某个词或某一成分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时要联系前后句,否则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如:停数日,(渔人)辞去。(《桃花源记》)(2)省略谓语。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省略宾语。如: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4)省略句子。如:“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省略的“之”字代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全句。(《曹刿论战》)(5)省略介词:如: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6)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座)山。(《桃花源记》)再如:一(只)狼得骨止,一(只)狼仍从。(《狼》)了解了省略句的特点,学生在翻译时就必须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否则句意就不准确,句子也就不顺畅了。

三、倒装句

句子成分中某个成分没有出现在他固有的位置,出于表达的需要,被提前或移后了,这样的句子就叫倒装句。倒装句常见的有: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修饰语后置(分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等。(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突出谓语,将谓语置于主语前,以增强表达效果。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将谓语“甚矣”前置,就起到了强调谓语的作用。(2)宾语前置:①代词宾语前置。如:“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介词宾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③依靠“之”字前置,在这里“之”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3)修饰语后置有两种情况:①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为了突出表达效果,有时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是做中心词“马”的定语,后置在“马”的后面,突出了日行千里的本领。②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状语都是放置在中心词前面的,如果放在中心词后面,就叫做补语。古汉语中,处在中心词后面的补语必须要按照状语加以理解,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状语后置。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于长勺”是做“战”的状语,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应是“于长勺战”,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修饰语,可以将状语放置在中心词的后面,这就有了“战于长勺”。了解了文言文这种独特的语法现象,在理解、翻译句子意思时,就要按照状语来理解、翻译,绝不可以按照现代汉语把它理解成补语。(4)被动句。主语是接受谓语动作行为的,即主语是受事者。例如:小树被风吹倒了。“风”是施动者,主语“小树”是受动者。古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①语义上的被动句,就是不使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中的动词本身带有被动意味,理解时需联系上下文,翻译时需加上“被”字。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帝感其诚”中主语“帝”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因此应翻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挖山不止的精神)所感动。②有标志词语的被动句,初中阶段常见的有:①用“于”字表被动的,如:“百里奚举于市。”(《孟子二章》)“举于”即“在……被举荐”。②用“为”“为……所……”表示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为”即“为……所用”,其作用是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样的复习使学生对古汉语被动句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必将对学生准确地理解、翻译文言被动句有很大帮助。

第4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文言文 字词教学 有效性 初探

文言文是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但是现今农村初中的文言文字词教学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存在着教师强行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低效、无效运行的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都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基本功,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字词教学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次要位置。而实际上文言文中的字词从多个层面上看又是必不可少并迫在眉睫的,它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不能缺失之重。

一、文言文字词教学现状

1、以教师为主体,强行灌输,死记硬背。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尤其突出,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教法单一, 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课堂上,学生成为被动灌装文言知识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就失掉了兴趣,有的干脆买一本助读资料,以免去抄录之苦。

2、不重视积累文言词汇及用法,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文言学习。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文言文,是诗文中的极品,被选为教材的更是精华。但是,无须讳言,许多老师或者偏重人文教育,把字、词、句的理解、翻译都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或者一味侧重背诵,让学生背课文、背注解、背练习题答案。

二、采取策略

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词汇的积累一定要扎实,让学生学一些会一些,并能在将来的学习中运用。

词汇积累分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相比较而言,实词又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在学生学习了一些虚词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用法,进而编成顺口溜。如:“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又如:“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等等。

文言实词的学习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文言实词涵盖面广,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实词的学习,教师大可不必越俎代庖,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作归纳总结。

如:字的通假现象造成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为了避免给学生学习带来难度,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音上去归纳:同音通假,也就是音节相同的。如《狼》一文中的“止增笑耳”(“止”通“只”,音节相同);同韵通假,也就是韵母相同。如《马说》一文中“其真无马邪”(邪通耶,韵母相同);同声通假,也就是声母相同。如《愚公移山》中的“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声母相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字音上去积累通假字,能较好掌握此类字词的音与义,从而达到学习字词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这就是古今异义。古今义差别有以下几种情况:词义范围缩小类。汉语由于词汇的发展变化,数量增加了,分工细致了,词义也就缩小了。例: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今仅指男子的配偶。“致词”古义是“对……说话”,今义是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所说的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词义比古代显然缩小了。词义扩大类。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含在今义之中。例: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已成为河流的统称,词义比过去扩大了。词义的转移类。指一个词原主要表示甲概念,后转移到表示乙概念。例:①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涕”古指眼泪,今指鼻涕。“烈士”本指抱负远大、建功立业的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的人。积累古今义差别较大字词,学生在理解文意时,就不会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在翻译句子时出现以今义释古义的现象。

再如: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起来并不难,学生只需要把学习过的内容作归纳整理。基于任务式的学习,更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果这一步由教师来做,则学习的效果要差很多,学生理解得也不够深入。

第5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背诵;理解;兴趣;迁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下面,我想就如何教好初中文言文浅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还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以上。

二、当今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初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但如今文言文教学中,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文言文本身的因素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无用”加“难懂”,不能提起学习的兴趣。

2.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在考试的重压下,语文教师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不得不把课文支解为一个个与考点相应的知识点。教师上文言文都是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结果学生在麻木地听讲训练中日渐丧失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点兴趣。

3.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明确。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主要是翻译,能弄懂句子、读懂文章就万事大吉。所以,许多学生上课时主要忙于记字词的意思,记句子的译文,而对于文章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色和写作方法等却很少顾及。

4.学生对文言文考试题目类型理解不透彻。以前初中升学考试只考课本上的文言文,如今中考文言文的题目类型已由课内转向课外。但是,有些学生还是去背课内的几篇文言文,而忽视了文言文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掌握。

三、文言文教学应对的策略

那么,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善于捕捉关键句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课文的内容,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例子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最易牵动学生思维的句子,让学生细细研读课文,注意细节,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深地了解文章中的人物。

2.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许多不同,特别传至今日人们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因而,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善于质疑,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开动脑筋,才能发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吸收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扬弃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如:我在上《陈太丘与友期》的时候,轮到学生自主发言时,有个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友人惭’看出,元方父亲的朋友被元方批评后,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可是,元方却‘入门不顾’,这是否说明元方不懂礼貌呢?”听了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然后叫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最后还鼓励全班同学在以后课堂上要敢于提出问题。

3.重视“读”的环节

“读”法很多:范读、领读、跟读、默读、抽读、齐读、诵读等。“读”的功能很多:激发兴趣,明确句读,帮助理解,读出气势等。如读《狼》,读出“其一犬坐于前”的清晰句读,读出狼的贪婪与屠户的机智。“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文言文时,要让“读”贯穿语文课堂。正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化古为今,联系实践,有效进行文言文教学

既然文言文有的课文太深奥,有的太乏味,那么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就应该深入浅出地把抽象变为具体,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所以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汉语的继承现象,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拉近学生与文言的距离。

5.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

课外适当补充文言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中考时才能够从容应答。我的做法是从七年级起,每周用小黑板给学生出两篇课外文言短文作阅读练习并给予适当指导。阅读材料可从《史记》等典籍中摘选,难度及训练重点要与学生的文言知识程度相当。占用时间并不多,课前五分钟或早读课可供利用,教师重在解困答疑。

第6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关键词:古文今译 标准 原则 直译 意译

古文今译,就是准确而通畅地将古文的内容语译成现代汉语,使没有古汉语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不很强的人能了解古书的内容。我国古籍浩如烟海,这些古籍是多用文言写成的,多数人直接阅读原著多会遇到语言障碍,古文今译就是沟通古、今汉语,打通语言障碍,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遗产原貌的最好方法。古文今译不但可以达到理解古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提高古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一、古文翻译的三项标准(基本要求):信、达、雅。

著名学者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信、达、雅”原是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外文的原则,但对古文今译也基本适用。这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百年之下仍有余音绕梁之意,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

1. 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信”即信实,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也就是说要求译文表达再现原文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要忠实于原文。这是对文言文今译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①原文: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误译:苏秦……读书想睡觉,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到脚上。

正译:苏秦……读书〔困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

②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王弥谤》)

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周厉王。

正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 达,即译文要通畅明白。

“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即通达。也就是说要求翻译过来的字句要通顺、明了、自然,即读着顺口,理解起来容易。例如:

③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误译: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正译: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④原文: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误译: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正译: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3. 雅,即译文要典雅优美。

“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信实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也就是指译文语言的艺术性,即要求锤炼译文的语言,以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使译文的语言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在表达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例如:

⑤原文: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译文一: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

译文二:走在前面的招呼着,走在后面的答应着。

译文三: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和。

⑥原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译文一:沙鸥飞散开来又停歇拢来,鳞片闪光的大鱼游来游去。

译文二:沙鸥在湖面上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

译文三:自在的沙鸥飞翔群集,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例⑤的译文三在词语的选择上比较合乎“雅”的要求;例⑥的译文三以对偶句来翻译,情调风格与原作相近,因此比较合乎“雅”的要求。

译文的“雅”是建立在“信”、“达”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谓“雅”。那种不顾原文而随意发挥,甚至凭空增添修饰成分,借以使译文生动优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

⑦原文: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李雪夜取蔡州》)

译文一:李在军中,时常下去了解战士的情况,看见病号和受伤的人,总是亲切慰问,端汤捧药,一点架子也没有。

译文二:李亲自下去视察士卒,对伤病员亲切慰问,不耍威风。

译文油滑俗气与不恰当地使用生僻方言词语,是最伤“雅”的,应注意避免。例如:

⑧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译文一: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

译文二:某人和某人年龄相近,学问也相仿。

二、古文今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 直译与意译

(1)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直译的特点就在“直”字上。所谓的“直”,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是对原文的忠实,忠实于原文的字、词、句,做到三落实,句式、语气也大体和原文一致。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是最接近于原文的一种译法。因此,直译比较适合于古代文件、法令、契约、典籍的翻译。例如:

①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杨伯峻《论语译注》)

②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直译的缺点是容易死板,极端是死译。直译和通顺、畅达并不矛盾,它要求译文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典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文,而将古、今字词绝对对应。不少初学者容易这样误解,致使直译成了“死译”或“硬译”。例如:

③原文:秦青弗止,饯于郊起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学讴》)

译文:秦青不阻止,饯行在郊外的大道上。抚着手杖悲痛的歌唱,歌声震动林木,音响止住了行云。

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④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例④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把“三”由原句作状语调整为补语,这样增补调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这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硬译或死译。

(2)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指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

意译之所以叫意译,就在“意”字上,这个“意”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这种不拘泥于原文的具体字句,侧重于从整体上传达原文的意韵的译法,比较适合于一些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的翻译。例如:

⑤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 (《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意译的缺点就是译文可能与原文有一定出入,其极端是乱译。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情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2.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⑥原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国风》)

直译:“采来采去的苍耳子,斜口筐子可还没有装满。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篮子搁在那大路边。”

意译:“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篮,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她的爱人不久才出了远门,是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着篮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她在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带着个愁惨的面容,又好像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她终竟把她的提篮丢在路旁,尽在草茵上思索。”

――郭沫若,《卷耳集》

从例⑥比较可以看出:直译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谨,有时会表达不清。而意译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的语言风格。

3.古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为原则。

在古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以直译为主),对号入座,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以意译为辅)。例如:

⑦原文: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希望在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⑧原文: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肴之战》)

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两手合抱了!

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两手合抱了!

三、古文今译的应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古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也。”(《论语・为政》)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③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论语・阳货》)

如果将例①中“是知也”中的“知”理解成“知道”义,就是错将“智”当作“知”的结果。这里的“知”是“智”的古字,是“聪明”的意思。例②的“归孔子豚”,有人译作“归还孔子一只小猪”。这和前文意义不相承,原来这里的“归”是写“馈”这一词义的,阳货送给孔子礼物,是想让孔子来回拜,以达到“欲见孔子”的目的。例③的“时”是“伺”的通假字,是“打听、探听”之意。

2.应避免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例如: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⑤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例④中的“犬”字很容易误译为“狗”,其实它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成“像狗一样”。例⑤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是一个判断句,如果将其译成“谁替大王制定了这个计策”,就会失去原文的语势,而应译成“谁是替大王制定这个计策的人”才准确。同样,例⑥的“不过二十里耳”如译作“不超过二十里路”,就没有将仅仅二十里的语气译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超过二十里路罢了”。

3.翻译时不能脱离文章整体来理解。

文章的字、词、句不是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它们是按照表达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有些词、句的多义性正需要通过这种制约得以限定,使人们能够准确理解。换言之,词、句与文章整体的这种制约关系,乃是读者正确理解词、句和全文的必需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词的多义性就不易辨识,许多句子就会出现多种讲法。如《论语・阳货》篇:“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其中前半句在一次成人考试答卷中就有过如下译法:

⑦a.以怀里的宝贝来迷惑你。

b.怀里揣着宝贝而使同伙迷惑。

c.怀里有宝物却使国家迷惑。

d.身怀大志却使国家迷惑。

这些语译,如果孤立地看,都可以讲出一定的道理来,不能说译者是在凭空想象。但从全文所表达的内容考察,文章并没有交代孔子得到了什么宝物还贪恋着谁的东西。况且这种理解和孔子的为人不符,所以a、b译法显然是不对的,而且将“邦”译作“你、同伙”是一种典型的以今律古,是错误的理解。c虽然比较接近文义,但和描写对象的身份不合,所以“宝”只能是个比喻用法。这样,就只能肯定d的语译正确。由此可知,词义和构词规则,只能提供句子的各种译法的可能,文章的整体关系才是确定具体译法的依据。

总之,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文章是个整体,字、词、句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与词、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也就是说,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今译,才能少出或不出错误。

参考文献:

[1]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第7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第8篇:狼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范文

在学生期间,多数学生学习是依靠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缺乏主动性,在语文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这种现象,提出了学讲计划,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语文,积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丰富相关语文知识并同学生分享,这个计划很好的带动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增强了教学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值得推广。它让初中语文课堂改头换面,不再依照原有呆板单一的教师给学生生硬灌输知识的途径进行教学,而增加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中学生学会主动表现自己,将自己学会的知识讲出来,以学生的思维角度来教学生,促进学生们学习语文。但是,百密总有一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实行学讲计划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使得几乎不能够顺利进行,针对出现的问题应该谨慎对待,积极寻找处理的方法,让学讲计划顺利实施,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一、实施学讲计划存在的问题

学讲计划A实施总的来说一共出现3个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讲课教学模式上的问题。现今已经有很多初中语文课堂实施了学讲计划,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虽然课堂表面看起来是实施了计划,但是根本上还是统一模式的学讲计划,缺乏活性。虽然统一模式的教学方式看起来井然有序,方便管理,但是却桎梏了学生的发展,空有所谓的学讲计划的空壳,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质量还是处于未提高状态,这样的固定模式让学讲计划并没有真正的实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依然不足,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二)学讲计划的实施者―教师本身的问题。学讲计划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实施需靠教师在讲课教学之中逐步实行的,带动学生们研究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多数教师的教学思想还处在过去的教学思想之上,不能够合理安排课堂上的讲课和合理的讨论时机,让计划实施受阻,导致学生课堂上接受知识不全面、不理解,再加上教师在备课中缺乏创新性,沿习旧时备课内容方法,同学讲计划所要求的背道而驰。

(三)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学讲计划,将课堂上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根本就不参与其中,使课堂失去了组织性和纪律性,松松散散,学生找不到学习方向,胡乱学习。这样的课堂虽然说灵活,但是却让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重点,如何高效学习,课堂变成了散漫的市场,教师失去了作用。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课堂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和学讲计划所期望达到的成果的完全不符。

二、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让学讲计划真正实施且收到良好效果,笔者提出了3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进行教学中的改变,在教师教学中增加一些同学习知识相关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也不能一直采用这一种方法,应该学会多变,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片段的相关影片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课堂效果才能事半功倍,这样也对于学讲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教师应该把控住课堂的气氛和活跃性,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学、讲分明,每次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充分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更好地消化吸收。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时候,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的父亲,谈一谈对于自己父亲的印象以及父亲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结合文章,深刻体会父亲对于孩子的爱,同朱自清的感情达到一致。而较为难理解的课程,文言文类型如蒲松龄的《狼》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朗读,朗读过后,教师为学生仔细翻译文章并做出详解,为学生解除困惑,在理解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较为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要依靠教师较高的素质以及高超的教学能力、灵活的思维。俗话说的好,学无止境,教师并不是万能的,他们也有不会的知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可以流畅的回答出来,解除学生的疑惑。同语文课本相关的课本外知识教师也同样需要了解,可以向学生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解答而开心,会更多的向教师询问学习,这样对于学讲计划的实施也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