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生问题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第1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排队时间长最受诟病

年龄越大看病越勤

综合多项数据可知,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上海社科院建议,未来医疗改革应着力降低药价和看病成本,让低收入者看得起病。

一成人买药治小病

当出现一般疾病(如感冒、发烧、咳嗽等)时,近四成居民会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地段医院(社区医院),有近三成居民选择区县级医院(二级),近两成居民选择市级或国家级医院(三甲),另有一成居民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吃,另有极少数人选择私人诊所或私立医院或不就医,硬挺着。

年轻人更愿自己对付

第2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1: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状况

 

2:城市外来务工的学习心理特点。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主要以电话方式和实际调查为主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外来务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四、现状的分析主要是心理现在状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有比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有75%的人认为学习是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有25%的人认为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还有其他没有考虑的有16%。调查好表面,有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对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他们都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也就是说。学历越高收入就越高。

 

他们对学习态度也有明显的不同。有67%的人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对学习热情是中等。9%的青年害怕学习,他们也占了相对的比列。还有就是有90%的人都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还有部分人是因为上班没有时间学习。

 

在我的调查中有55%的青年认为学校老师能给自己传授知识和能让自己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有45%的人认为学校来时能力有限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能学到比较使用的知识,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被试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收入,其次为:住房。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收入、住房、农村医疗保障、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五、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思考与建议

 

第3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当前,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一个分量最重的话题――民生。在今年全国政协开幕大会上,贾庆林强调:“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生,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最深切关注。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主流媒体的地市级党报,如何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关注民生、聚焦民生、报道民生,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已成为地市党报在新时期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

把关注民生作为党报的神圣职责。大量的实践证明,党和政府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是完全一致的。作为一张地市级党报,只要我们寻找到双方具体的契合点,选取科学的切入角度;只要我们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党报的服务性、说服力、公信力,就能取得既关注民生又宣传工作的双重效果。近年来,《锡林郭勒日报》本着全党办报、开门办报的办报思路,广大记者编辑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实际,采写和拍摄了大量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的优秀新闻作品。如通讯《乌珠穆沁草原的新鲜事》、消息《牧民有了养老保险》、图片《这真的不是梦》、现场短新闻《嘎达布其镇牧民的读书日》、短评《人人都要有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乌珠穆沁草原为什么遇到草荒?》等等,这些来自一线、来自生活、关注民生的新闻报道,从标题中就足以看出对民生关注的广度和深度。这些新闻作品在努力做到有高度地贴近、有深度地贴近的同时,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还有《锡林郭勒日报》开设的《两转双赢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情暖民生》、《创业者风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聚焦劳动保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栏目,以关注民生、科学发展为重点,面向市民、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栏目中许多来自民生方面的报道,说出了百姓最真实的话语、群众最真实的感受,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关注民生作为党报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办报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名党报工作者,只有报道群众关心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才称得上实现了报道的价值;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写出事实准确、立意公允、观点鲜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闻报道。民生话题,是报纸取之不尽的报道题材。从问题的产生、发展到问题的反映、解决,乃至产生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找到新的办法,民生话题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大的新闻。2009年,《锡林郭勒日报》记者乌力吉、赫力勤采写的《神州大地无孤儿》不仅在第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通讯类三等奖,还荣获了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蒙文报刊新闻三等奖。《神州大地无孤儿》作者之所以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正是他们把关注民生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找准新闻的切入点,以“小民生”折射“大民生”,叙述了当年被送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上海孤儿在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的危难时刻,主动为灾区孤儿捐款的感人事迹。这充分说明,只要党报工作者秉承“高度决定影响力”、“深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把关注民生作为落实“三贴近”的新举措,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把关注民生作为党报题中应有之意。我们知道,党报有通达社情民意、传递人文关怀、凝聚百姓意愿、引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民生新闻不能仅仅停留在“反映”和“传递”这个层面上,应该胸怀全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视野更广。把关注民生真正落实到报纸宣传工作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实现新闻宣传价值的最大化。党报要从队伍建设、选题策划、稿件采写、编辑思路、言论立意等方面入手,力争把民生新闻做得更有引领性、前瞻性,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民生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对改善民生的信心。近年来,《锡林郭勒日报》从报纸定位、栏目设置到稿件采写,都是围绕“为民办报,关注民生,执笔为民”这一“民生”主题来策划运作。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选题上要把握好关注民生这个热点,用事实说话,引语有很强的说服力。广大编辑、记者的理念在变、视角求新、文风求实,在努力通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化、农牧民的新鲜事来折射出改革开放新时代千里草原的大变迁。从《牧家女拓出新牧场》、《牧民包海峰发明的多功能发电机获国家专利》、《衣食住行看变化(组图)》、《联户经营就是好》、《镶黄旗培养出首批蒙古族石匠》、《东乌旗在转移牧民中建立党支部》、《查干德日苏嘎查123户牧民中98户已迁入城镇》这些优秀作品的标题中我们感受到,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标题制作力求做到标新立异、吸引人,内容上时刻牢记以人为本这条主线,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尝到和看到了“两转双赢”“转人、减畜,增绿、增收”等政策措施所带来的实惠。可谓是,以小见大,生活小角度反映社会、民生大主题。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日报社)

第4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据悉,《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是由中国知名重卡制造商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和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得到了商务部《汽车观察》杂志、交通部《中国交通报》等媒体的大力支持,新华信公司在全国作了大量翔实调查,范围涉及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等全国主要卡车用户集中区域,历时一年,调查司机万余名,并抽取700名典型司机进行深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卡车用户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活质量、工作环境需要大力改善。改善与提高中国卡车用户生存状况,需要用户、汽车厂商、社会机构、媒体共同努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

蓝皮书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中国的卡车司机一年中有80%以上的时间行驶在路上;跑长途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车上睡觉,一两个月才沾一次床;50%以上的人患有颈椎病和胃病;他们当中只有58.9%的人购买了保险。数据显示,中国卡车用户以男性为主,其比例超过95%。41.4%重卡用户单次驾驶超过9个小时。由于工作时间比较长,司机为了提神经常要抽大量的烟,对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在蓝皮书现场,卡车司机代表对自己真实生活和工作状态的讲述,生动地印证了调查报告的结论,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卡车保有量大约为1000万辆,是世界上卡车保有量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而很多卡车配备的还不止一名司机,可见卡车司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加上他们的家人,这个群体的数量将更为可观。如果卡车司机长期处于非良性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对社会无疑是个不和谐因素,甚至会造成不可预知的社会危害。

《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的首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汽车行业主管部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汽车生产企业、公益慈善机构、新闻媒体、普通卡车司机等300多位代表参加了仪式。中国重卡的领军企业陕西重汽在蓝皮书后,与潍柴动力、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等零部件配套企业一起联合发出了“关怀卡车司机,共建和谐社会”的倡议书。倡议书呼吁政府主管部门、生产企业、运输公司、社会福利机构、卡车司机的家人朋友、卡车司机自己一起来关怀卡车司机,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公平、放心的运营和生活环境。

在发出倡议同时,陕汽率先垂范,推出了“卡车司机关怀工程”,从品质、服务、品牌和人文四个方面,通过全面实施产品关爱工程、新产品价值工程、“大S服务”工程、品牌领先工程、四季送真情、陕汽关怀基金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持久关怀。从中人们发现,本次陕汽的客户关怀内容已经从传统的对产品性能和使用状况的关注延伸到客户的经营和生活质量的关怀,比如提高保修里程、提供全球最大的服务网点、推出四季送真情活动、设立200万元的客户关怀基金等。这些全新举措不仅体现出陕汽一贯的务实作风,而且体现出中国卡车企业在服务理念上新的突破,也为其他企业和其他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第5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油价变动;国民幸福指数;石油定价机制;宏观调控;新能源

长时间以来,幸福的研究往往是采用定性的方法,但随着幸福指数的提出,幸福感已能被这一指标数字化。科学家们发现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可大致归为以下五类:生产总值、社会健康因素、社会福利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因素。

一、研究背景

随着“十”的顺利召开,交通、油价、民生已成为热点讨论话题,三者都与国民幸福指数有着紧密的联系。成都作为全国拥有私家车数量第三的城市,油价的变动对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通过全面分析油价变动对国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来调整我国的石油定价机制,使得我国石油价格稳定,减少所受国外价格变动的影响。另外,通过实施可行性方案,从侧面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从而改变国民目前高度依赖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的生活方式,并以此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创建绿色环保社会,提高国民幸福指数。

二、国民幸福指数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2004年5月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大卫·布兰奇劳尔和英国瓦维克大学安德鲁了奥斯瓦尔德建立了幸福模型:r=h[u(y,s,z,t)]+e,其中r代表自我报告的幸福指数或满意度水平,u代表一个人实际的效用或福利,h是关联实际效用和报告福利的函数,y为实际收入,s为亲情,z是一系列统计上的与个人相关的特性,t为时间段,e为误差项。

2.国内研究

2012年国庆前期,央视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而早在90年代,我国学者便开始研究幸福指数。蔺丰奇在《新坐标——国民幸福指数》中给出了GNH量化的计算方法,从社会健康、福利、文明和环保的角度定义幸福,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社会指标对幸福加以间接的计量。GNH核算体系由五大指数构成:即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 % +社会健康指数×b % +社会福利指数×c % +社会文明指数×d % +生态环境指数×e %。(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三、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情况分析

根据荷兰Erasmus大学的RuutVeenhoven教授对中国三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到了2001年却下降到了6.60。近几年的数据中,还能看到2004年的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是3.79,2005年是3.73,2009年是3.64,2010年为1.64。以上数据表明了中国近年来的国民幸福指数呈下降的趋势,而影响这一指标下降的因素在各个方面,例如环境、社会福利等因素也应该被积极考虑。同时该数据也充分说明了即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够保证国民幸福的持续增加甚至是保持稳定。政府还需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在这方面做出更多有效措施。

四、石油与国民幸福指数的联系

国民幸福指数,受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五大指数影响,石油与这五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石油对生产总值指数的影响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以住房、私家车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国民在生活中对石油的消耗也日益加快。截止到去年,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已超过7000万辆,按照年均行驶1.5万公里,每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来估算,一年便要烧掉几千万吨的汽油。这样庞大的数字着实让人一惊。

《201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提到,我国“十二五”期间私人小轿车的需求增长还存在一定的刚性,年均销量增速将继续保持在一成以上,而交通运输用油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物流业的发展继续增长,用油所占比重也将呈上升趋势,农林牧渔用油将保持稳步增长。以上这些因素都将导致中国石油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石油对社会健康指数的影响

石油作为一种烃类化合物是有毒的。汽车尾气的排放,一方面造成大气污染,另一方面被人直接吸入体内危害健康。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尾气在太阳光强光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即光化学烟雾,能够对眼睛、鼻腔、喉咙造成很大危害。

此外,与石油相关的产业也存在许多其他的安全隐患。譬如不少发生锈蚀的输油管道、储油罐、储油库,随时都有泄露或是爆炸的危险。

3.石油对社会福利指数的影响

2008年受经融危机和原油需求预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油价变动与国际油价波动相比稍滞后。在调查中,面对油价的变动,消费者们普遍希望政府能多采取措施来缓解该现象对国民造成的压力。例如大幅减税、进行与民生有关的领域补贴、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收费标准等。除了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与国民的福利挂钩,交通出行方面也不容忽视。譬如法国的一些城市就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公交服务。

4.石油对社会文明指数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中,许多机器的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因此,石油的利用价值大大提升。当今,地缘政治的风波制造了炒高油价的契机。由于一些国家或民族、种族间矛盾、冲突等问题的爆发区域正是石油资源的产地,所以这些地区的紧张局势无疑会对油价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给石油市场带来新的阴影。

5.石油对生态环境指数的影响

就成都地区来说,已拥有多家石油相关企业。越来越多的公司成立运行之时,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日益倍增。我国石油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宗旨,树立“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倡导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五、解决方案

1.调整石油定价机制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在市场调节石油价格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石油的供需关系制定石油价格的最高与最低界限。并且政府要支持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格局,放宽和完善石油行业上中下游的准入门槛,打破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首的石油三巨头的垄断,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参与石油市场竞争,适时适当地减少政府行政和价格干预,真正让市场在石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稳定石油价格水平,抑制油价的无序上涨。

(2)保证石油库存、完善石油战略储备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尚是空白,整个石油供给体系完全依赖于进口石油,所以在应对进口石油中断的能力和抵御市场变动的能力十分微弱,这就造成了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和石油价格的变动。因此我国要想推进石油定价机制的完善过程、增强应对冲击能力,就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

(3)建立石油勘探开发专项基金,保证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为了更好的保障大多数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我们要建立石油勘探风险专项基金, 以确保在国际油价低迷时本土石油资源勘探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一定的石油资源储备,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石油供给安全,最终达到稳定油价、提供和谐健康社会的目的。

(4)确定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标准,合理分配利益

就目前而言,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过大,便相当于把我国石油消费部门的利润转移到了这三大公司之中,这是对石油消费部门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说,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我们必须及时确定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标准,合理分配利益,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人们的对社会公平的满意度。

2.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进行成品油税费改革

据调查报告结果来看,只有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对成品油税费征收制度进行改革、制定合理的燃油税征收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经济与民生问题协调发展。

自2008年末宣布我国成品油税费改革政策将于2009年1月1日实施开始,就有不断反对的声音。不少消费者认为国家征收的燃油税过高,超出了人们一般承受水平。于是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燃油税费保持在消费者所能承受范围内”,要么国家调低燃油税费,要么消费者减少对燃油的消耗。而我们知道,要想让国家在短时间内调整制定出新的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消费者要想减轻自己的消费负担就只能通过减少原油消耗。这样一来,便可抑制原油消费、减缓环境恶化进程。但若征收过重的燃油税会抑制人们对成品油的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并且,税收的征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燃油税费征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我国政府在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开发利用新能源

据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7000万辆,成都的私家车持有量位居全国第三。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发展新能源、缓解社会对石油的依赖对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意义重大。具体可以发展汽车新能源、研发生物燃料等。

4.提倡多种出行方式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交通方面也飞速发展。短距离出行时步行一举值得提倡。另外,保证低碳生活、强健体魄,单车出行有被广泛采用的价值。对于长距离的出行,相比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在油费消耗、交通压力、环保等各方面,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焦建玲 于炜彬等:关于我国石油价格体系的若干思考[J],管理评论,2004.

[2]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理论学刊,2009.9.

第6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统计工作 准确性 建议

统计是党和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有力武器,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和政府的“智囊团”、科学决策的“参谋部”。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反映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科学管理水平。统计工作与经济工作密切相关,统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工作,统计部门撰写的一些调查报告经常成为党政机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应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1、统计工作触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统计工作几乎能触摸到国民经济的每一根神经,它的重要性非同寻常。像一幅统计对联里说的一样:计山计水计经济囊括四海,统天统地统社会包揽五洲。横批:天下归一统。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不无道理。

2、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看,统计的重要性类似于军事情报,它常常能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事实上,在许多国策的制定过程中,如实施计划生育、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等等,统计数据的参考价值都是功不可没的。统计工作不仅仅是对政府部门如此重要,对企业经营同样重要。对一家企业而言,切实加强自身统计功能,定期统计各方面数据,对企业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作深入调查,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大胆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和设想,同样能为企业领导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企业的各项管理就将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

二、准确统计是统计工作重要性的根本保障

统计工作是如此的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却又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统计数字水份多。因此我们不得不开始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思考:准确统计应该是统计工作重要性的根本保障,实事求是本是统计工作的灵魂。当然,造成统计数据“湿水”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统计业务人员在统计数据时出于业务生疏、人手不足、时间仓促、检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多种原因而导致数字的偏差,如计量单位混淆、小数点位置偏移等等,如果不及时发现,这种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是很大的。另外还受到“主观影响”,即出于“人”的主观愿望而直接导致了数据的失真。不论是什么“人”,不论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后果都是一样的:统计数据失真,统计形象受损。

三、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各级政府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和统计工作业已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却日益成为阻碍统计工作发展的大问题,这就迫切要求要加快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当然,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对于如何加快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笔者只能从表层上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从统计力量上看,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统计的投入。当前基层统计工作量相当繁重,统计时间非常紧张,而统计经费不足,统计人员严重缺乏,县、镇一级统计人员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量,可还是忙不过来,这种情况下,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必 然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2、从统计对象上看,当前的统计方法制度还应进一步精简统计要素,压缩统计范围,更多关注一些民生问题。统计不必过分关注那些要考核的经济指标,而更应多关注一些和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实际问题,使统计在为领导服务的同时,更能为老百姓服务。真正好的统计方法制度应该是能让老百姓都熟知、都说有用、都夸好的统计方法制度,而不是只为几个考核指标而忙的统计方法制度。

第7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背景资料: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需求急剧上升。管道运输作为石油天然气主要输送方式,承担了浙江省60%的石油和99%的天然气的运输,且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省管道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已建石油天然气管道2814公里,预计到2020年将达7100公里,届时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将建有70米管道(不含城市燃气)。

随着管道建设的快速推进,新建和已建管道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管道建设及其安全保护已成为关系到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的重大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管道建设和保护工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能源安全, 2014年7月31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条例将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时突出了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等权利人利益的保护。

把好建设“源头关”

近年来,管道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两起:2013年11月22日,青岛市黄岛区一处中石化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并在8个多小时后发生爆燃,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2014年6月30日,大连市金州新区一条中石油输油主管线因第三方施工造成爆裂,原油大面积泄漏,引起至少3处大火,并伴随着爆炸。

这些惨痛的事故引发了国人的强烈关注,在痛心背后,是人们对管道安全的担忧。国务院对青岛11.・22事故的调查报告指出,除现场处置人员违规操作直接导致爆炸发生外,规划建设混乱、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应急处置不力等都是重要原因。也就是说,这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实从规划建设,到日常维护、隐患排查,直至应急处置各个环节都蕴藏着必然。这些管道事故对浙江管道建设和保护发出了警告,促使我们以更为积极、审慎的态度对待管道建设和保护问题,防止此类悲剧发生。本条例在各管道建设和保护各环节充分吸取了相关事故教训。

凡事预则立。在规划环节,条例对管道发展和布局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管道企业管道建设选线方案的编制、审核备案等作了具体规定,最大限度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安全性,避免在规划阶段埋下安全隐患。

而在建设环节,条例始终遵循“绷紧安全之弦,排除安全隐患”的立法思路。据悉,条例对管道建设工程质量、管道安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管道建设使用产品的质量等作了规定,对管道保护专项验收的主体和内容进行了明确,并规定管道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正式交付使用;同时,条例还对特殊情况下管道建设的防护改线及其方案评审论证、管道需要设置警示牌的特殊区域等作了规定,力争在建设阶段保障施工质量,排除安全隐患。

套上监管“紧箍咒”

从各类安全事故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安全监督的漏洞和运行保护的松动往往是“第一事故原因”。对此,条例将管道企业规定为管道保护第一责任人,对其管道保护人员和技术装配配备、岗位安全责任制、经费投入、巡线制度、重点监测区域等作了明确,对其排除或报告外部安全隐患的义务、其与乡镇街道的信息沟通机制作了规定,确保管道企业履行好管道保护的主体责任。同时,对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作了详尽的规定,明确了相关主管部门对危害管道安全或者建设行为负有的查处职责,对外部安全隐患的及时协调排除或报请政府排除的职责,对相关可能危及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的组织协调、批准等职责。

此外,条例对其他主体影响管道安全的行为也作了限制:对其他施工单位进行可能危及管道安全施工的,要求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对危害管道安全或者建设的禁止作了较为详尽的列举。同时,条例鼓励社会主体对危害管道安全或者建设的违法行为举报,并规定相关部门应当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事故应对方面,条例吸取历次管道事故教训,注重未雨绸缪,在专门设置的“应急预案”一章中,对管道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装备配备以及应急救援演练作了强调;同时,对管道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采取的封闭、隔离、疏散、撤离和环境治理等措施作出规定,并对单位和个人的报警义务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协助、配合义务作出规定。

确保用地补偿合理到位

管道建设中,埋设管道对土地用途有一定限制和影响,管道埋设后的土地复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土地使用效益。调研中,各地各方面普遍反映,管道建设在用地补偿、土地复垦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如,临时用地合同签订主体、签订内容不规范,用地补偿内容不全面,补偿标准较低,权利人知情权得不到保障,补偿款遭截留或者挪用现象较为突出,管道建设完成后管道企业复垦义务履行不到位、复垦质量不合格等。为切实保护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条例作了一系列规定。

关于临时用地的补偿问题,条例予以了明确,规定临时用地合同应当对临时占用土地补偿,拆除、搬迁建筑物造成损失的补偿,采伐、迁移地上种植物、养殖物造成损失的补偿,改变种植、养殖方式造成损失的补偿以及临时用地期限、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等事项作出约定。

在临时用地合同订立过程中,为保障土地权利人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对此,条例要求管道企业在签订临时用地合同前,将合同内容向土地使用权人、物的所有权人公示,并将管道埋设对权利行使产生的影响或者限制书面告知权利人。

第8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求职已然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一种途径。凭借着其信息量大、针对性强、成本低、无地域限制等优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络求职以其快速、高效、经济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求职者的青睐。但网络求职由于受自身虚拟特性的发展限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本次科研项目针对大学生对网络求职的意向、经历、动因、信任度等方面分析,以及大学生对于网络求职的前景认知、大学生对于网络求职存在的意见与建议。造成网络求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用人单位,专业招聘网站方面的问题,也有求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内涵

首先,由于网络覆盖面太大,因此我们将网络定义为微中端的招聘平台,比如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但现在使用微信的人很多,因此微信平台也是参考的重点。

其次,大学生的分类多端,因而我们把目标群体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户籍、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渠道的分类研究。

再次,在研究内容中,我们主要针对网络在不同群体间的认知度,信任度的问题展开调查。如何提高网络招聘的公信度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例如各招聘网站在各大校进行宣传讲座,让更多莘莘学子意识到该网络招聘渠道的存在,在成功落实自身管理的基础上,向学子体现它的安全性与成功率,从而提高社会公信力。

最后,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网络真正发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也需要政府的就业保障机制的确立。

互联网等是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的有效补充,本研究调查得知,当前大学生利用网络作为主要途径来获取就业信息的比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二、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调查情况

为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见以及信任度的情况,我和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00份,收回调查问卷81份。调查对象本科生占87.35%、大专及大专以下占5.36%、研究生及以上占3.11%;男性占53%,女性占47%;年龄段在20~25之间,以20~22之间为主。在调查中,主要访问了和我们同辈的大三及大四的学长学姐,并来到地铁站进行深入调查。定性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对网络求职的意向、经历、动因、信任度等方面分析以及大学生对于网络求职的前景认知。网络就业信息的获取与爱上网的大学生之间有何联系与互相影响也是调查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的方式,运用直接观察法(访谈)、个案研究(对个人,社会集团进行深入的研究)的方法随机抽样和配额抽样(选择不同类型的人,主要以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和地铁站的上班族为主)。

调查显示,88.7%的上海市大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其中27.7%同时拥有手提电脑和台式电脑。同时,有近四分之三(73.0%)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上海大学生的平均网龄约为7年(6.92),每天电脑上网平均时间约3个小时(178.65分钟),手机上网平均时间为71.46分钟。由此可见,上海大学生在网络使用硬件配置上有较高水平,上网也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

表1是数据统计显示的大学生使用网络普遍行为的结论,结论显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很大,使用网络的各种行为也很丰富,这更说明,如今,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与各种行为。在求职方面也一定是如此。

现在很多同学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已经通过网络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从问卷的情况来看,将近49.64%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通过网络寻找到工作,21.3%的受访者表示从未通过网络求职。由此可以论证我的说法――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和求职途径。可是,在是否有寻找工作受骗的经历的一题中,32.81%的受访者表示有过被骗经历,45.6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过被骗经历,其他人表示没有过求职经历。这一项调查深刻反映了网络信息量大且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有许多虚假信息

虚假信息以及损害求职者利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许多同学反映,网络提供的虚假信息经常使大学生就业陷入被动的情况。部分企事业单位为了实施低成本战略,在招聘员工时随意夸大其实力和员工待遇。部分就业中介机构收取较高的中介费,使大学生上当受骗。所有这些,均导致就业信息质量明显下降,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混乱的现象。网络上经常出现了的高薪陷阱、合同陷阱、抵押陷阱、非法中介陷阱、冒充知名企业陷阱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信息获取主动性缺乏

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在投递简历后便常常陷入被动等待,甚至无法确知自己的简历有没有成功到达招聘人员的简历库。另外,网络求职的等待期有时候相对更长,有些甚至石沉大海。这种求职方式因为缺少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没有交流对象,大学生在网上求职处于被动的状态,影响了大学生求职的人际能力的发展。

(三)网络求职环境存在一定的混乱与监管不力

这也显示了我们做这份论文的必要性――引起对大学生求职安全与利益保障的重视并发出对当今社会莘莘学子应该给予的诉求。

四、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求职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求职的独立性

网络以其信息量大,不受时空的限制,大学生应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网罗信息的同时看到社会给予大学生的机会之丰富,这样增加了大学生对就业的信心和可选择性。同时网络求职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共享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优点使其不必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能找到求职机会,实现就业,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求职的独立性。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去做的事情。

(二)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

这既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把浪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充分运用到个人的培养上。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三)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学能力

1.如阅读、使用工具书、网络、利用文献资料、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2.表达能力,主要有口头的、书面的、图表和数字的表达能力。

3.环境适应能力,如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应付挫折、独立工作等能力。

4.创造能力,如从事科研活动、提出新见解、新发明等。

5.自我教育能力,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等。

6.只有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才能让工作来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工作。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使用频率和范围的增加,计算机网络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理念,网络就业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就业方式。而当今社会,大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以网络就业的方式寻找工作机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改变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道路。为降低网络就业的负面影响,认清网络就业真面目,大学就业指导老师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就业的指导,提高大学生网络就业成功率。

就业保障乃生存保障,是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l件,在我国社会芸芸众生的劳动所得是基本收入来源。而及时获取及有效利用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础,大学生寻找工作的途径也在变得多样。

参考文献:

[1]曹荣瑞,江林新,廖圣清,董少校.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调查档案,2012-04-05.

[2]章启天.大学生就业信息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第9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何谓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一种量化,即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他还把影响效用的因素分为物质财富、健康长寿、环境改善、社会公正、人的自尊五大类。英国心理学家罗斯威尔等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后认为,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幸福=P+5E+3H。其中,P代表个人性格,包括个性、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生观、世界观、忍耐力等;E代表生存需求,包括健康、交友状况、财富等;H代表高级心理需求,包括自尊、自我期许、雄心、幽默感等。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库克则将幸福指数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幸福指数,包括人们自己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社会参与、未来保障等方面;另一种是国家幸福指数,包括人们对国家当前的经济形势、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状况、政府、商业形势、国家安全状况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我国学者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指数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看法。有的学者指出,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人们的幸福感,主要包括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感、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还有学者指出,幸福指数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出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个人所处社会阶层、个人生存状况和改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也有的学者把幸福指数具体化为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要素构成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

幸福指数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没有一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的幸福。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在当代中国,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大约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将贫穷列为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些非物质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之后,人们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安全保障以及社会公平等非经济因素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此外,由于幸福与人们的主观感受分不开,因此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不同的文化教育、等也会影响人们对幸福的评价。

国民幸福指数有什么作用

一个国家把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说明大多数社会成员已经开始摆脱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约而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我国而言,通过各种调查统计来研究国民幸福指数,有助于我们了解国民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层次、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进而制定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政策,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国民幸福指数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风向标”。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指标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到开始关注包括幸福指数在内的人文社会环境指标、强调社会个体的内在体验和感受,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重视并用好国民幸福指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国民幸福指数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测量仪”。一般来说,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进步与否,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能否很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能否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最大利益、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这些标准来看,我国以往比较重视的GDP等仅仅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指标,是难以全面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状况的,并且在实践中可能导致政策选择上的片面化。从一定意义上说,GDP是一个侧重于物质方面的量化指标,国民的福利增长、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况等不可能充分体现在GDP数字之中;而反映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幸福指数则是一种更加全面、人性化的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GDP指标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指标更加全面、科学、完善。

国民幸福指数是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表”。社会要良性运转,关键是要和谐稳定。而社会能否实现和谐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如何。如果一个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幸福指数却不能随之提高甚至出现下滑,那么就有必要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和政策导向进行认真反思。国民幸福指数可以反映社会需求结构的态势、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社会整合程度的状况,观察国民幸福指数可以为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国民的判断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变革和转型的效果,而国民幸福指数走势正是国民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预测指标。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密切关注各项重大政策对人民群众整体幸福感的影响,关注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和走势,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福感的状况,将其作为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表”,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国民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这也决定了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努力。毋庸置疑,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之上的,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大,生活富裕、物质财富充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相反,经济条件差、物质生活水平低则会大大降低人们的幸福感。同时,政治建设方面的民主状况、法治状况,文化建设方面的精神文明状况、国民教育状况,社会建设方面的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安全稳定状况,生态建设方面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个人的家庭状况、教育状况、健康状况、职业状况等,都对人的幸福感、对国民幸福指数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程度。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尤其应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