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第1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与建议

作者简介:马松梅(1983-),女,河南商丘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王玲(1974-),女,江苏淮阴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0-007)、石河子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84-02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重点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工作方法和程序。[1]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多方面,是人类以土地为载体所进行的物资、能量、价值的不断交流和转换过程,而土地利用规划学就是对这些过程活动所做的综合部署与统筹安排,[2]其目的是使人地活动处于动态平衡中,从而保持人口、资源、生态等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学在土地利用和管理科学中起着龙头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和教学,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复杂的土地利用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基本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学工作阶段所需的调查分析能力、综合规划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并且最终培养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文本(例:土地的整理与复垦、土地评价)的编制方法。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发展为当前的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中心,这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学滞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土地利用的技术保障。[3]因此,尤其是目前的课程设计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的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特点、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预期为培养土地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

一、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本研究具体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阐述以下几点: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合适的、难易程度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做到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适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

第二,要注意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要能联系社会发展、经济、生态、环境等与土地利用问题密切相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涵盖的多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引导、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学中注意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巧妙引入,使学生了解规划各层次(如总体规划与上下层次的规划等)的衔接,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规范与总体规划的关系与区别。

第五,以具体案例为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实际调研的方法、步骤等,并能够在具体案例中充分展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第六,根据实际范例,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相关软件或图纸制作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管制图等,并能够独立负责、完成一个土地利用规划学专题文本的编制。

二、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感觉困难较大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完设计专题,通常只介绍设计过程、步骤和方法,而学生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例如查阅、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用地结构的空间布局、设计、修改及确定布局方案,完成设计图及设计图纸等。这些过程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仅要熟练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很多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很多如前所述的相关课程知识。此外,还需要了解许多相关的政策与依据等,所以说理论性和综合性都较强。当需要学生把土地利用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学生通常缺少全面综合把握土地利用各相关要素、相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通常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2.“真题真做”难以实现

“真题真做”通常缺少现实的支撑平台(如设计院、设计公司等)及规划方案评审程序,这样学生只能在实验室练习,不能参与调研及资料收集等重要环节,而且缺乏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学习的机会,最终造成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程序认识不全面。另外,土地利用规划的选题非常关键,选题的大小和内容决定了它是否适合学生有效完成。题目太大,在短时间内学生无法圆满完成任务,而题目太小又起不到锻炼的目的。而“真题真做”式的现实选题又很难实现,所以仅仅基于数据资料的课程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而且任务安排的不同,还会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成绩评定不够合理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设计综合性较强,课程设计的工作量较大,学生通常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学生分组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但是,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教师很难客观地了解团队里每一位同学的工作量。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有小组内的部分同学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这一方面增加了教师客观评定成绩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

1.加强实践环节,尽可能实现“真题真做”

理论联系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加强与相关实践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才能保证学生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问题,提高编制规划文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更容易实现,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分成若干个专题,使得每组学生的专题内容及侧重点各不相同。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方案构思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成果表达能力等。通过方案构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通过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的专业知识,客观准确地制订出相关的规划成果图,并表达自己的规划意图。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能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采用过程评价体系

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中,引入过程评价体系,即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过程的评价,做到评分标准的细化与量化,打分有理有据,从而提高出勤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第2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基础》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子网掩码 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专业早已不是人们心中的热门专业,褪下那层华丽的光环后的计算机学科,少了几分神秘,却增加了几分质朴和实用。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并且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IP地址与子网划分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该门课程必讲的内容,可分为IP地址的分类、默认子网掩码和如何划分子网三个小章节。通常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讲授过于简单,通常只讲授前两个小节,即IP地址的分类,以及各类地址的划分范围,而且子网掩码也只是讲到A、B、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对于第三个小节的子网划分则不加以涉及。其实,子网划分才是这部分的精华所在,通过学习子网划分,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如果没有子网划分,学生学习了IP地址与子网掩码,也只是知道了一些数字,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实际应用更是无从谈起。

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涵盖如下几个知识点。

1.IP地址的分类

现在常见的IP地址是IPv4(即IP地址版本4),共32位,4个字节,包括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IPv4分为A、B、C、D、E五类,需要掌握这五类的划分范围: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三个字节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前两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两个字节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中前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地址为主机地址。同时还要掌握包括十进制的书写,如A类地址的首字节范围0―127,以及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的书写00000000―01111111。教师在授课时还要涉及二进制与十进制间转换的计算,为子网划分打下基础。

2.子网掩码的分类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A、B、C类IP地址都有其默认的子网掩码,其中连续为“1”的二部分(二进制)对应IP地址的网络地址,连续为“0”的部分为主机地址部分。如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表示对应的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三个字节对应的是主机地址。

3.公网地址与私网地址的划分

在教学中要提及公网(有)地址和私网(有)地址的概念,使学生了解IP地址有“公/私”之分。公网地址可以出现在Internet中,而私网地址只能用于个人组网中使用。例如最常见的C类地址192.198.1.0―255,是一个典型的私网地址,用于个人组建局域网使用,其中192.168.1.0表示该地址的网络地址,而1―254表示该网络中的主机地址范围,255则是该网络的广播地址,用于向全网络发送广播数据。

4.子网划分

在这一小节中,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划分子网,划分子网是为了将大的网络分成多个小的网络,有利于节省IP地址资源,提高网络性能,避免一个网络范围过大而造成网络性能降低;其次要明确子网划分在什么位置。子网存在于传统IP地址中的主机地址中,在IP地址的主机地址部分中从左向右取连续的“1”(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至少取两位。如C类地址的第四个字节是主机地址部分,从中取连续的“1”为子网地址,剩余部分为子网中的主机地址。而与IP地址相对应的子网掩码也要取相应的位数,如“11100000”,前3个“1”是子网地址部分,共有23=8个子网,后5个“0”为子网中主机地址,共有25=32个主机地址。在默认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中,可以通过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AND)运算来得到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再进行“与”运算,即1与1为1,1与0或0与1为0,0与0为0。所得结果即为给IP地址的网络地址;将子网掩码变“反”(即1变0、0变1)后在与IP地址进行“与”运算,可得该IP地址的主机地址。

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进行运算,操作相对复杂,而且不适合在子网划分中使用,我们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简单快速的子网划分。

①引入网络地址“块”的概念,一个“块”即是一个子网。用256减去子网掩码中最后一个非255的数,可得一个“块”的大小。如子网掩码255.255.255.192,192即为最后一个非255数,256-192=64,则64为一个“块”。

②可以划分成多少个子网?

将最后一个非255数转化为二进制,如上面的192,转换成二进制“11000000”,其中“1”的个数为2个,则子网数量为22=4个。

③每个子网中主机数量是多少?

子网中主机数量为最后一个非255数转换为二进制后,其中“0”的数量,如上面的“11000000”,有6个“0”,则每个子网中主机数为26=64个,其中子网网络地址和子网广播地址为每个子网的第一和最后一个地址,所以每个子网中合法的主机地址为2n-2个,上题为26-2=62个。如果运算熟练后,第①、③步骤可合并计算,即“块”的大小-2等于一个子网的合法主机数量。

子网划分例题:网络地址为192.168.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求各个子网的划分范围。

①192转化为二进制是“11000000”,所以子网数量为22=4个。

②每个子网中的合法主机数量:256-192=64,一个“块”的大小是64,64-2(子网地址和广播地址)=62。

③各个子网的划分范围为:

教师在这部分内容授课中,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IP地址,如全“0”地址、直接广播地址、受限广播地址等。也可以结合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来进行授课,讲解IP地址工作在OSI/RM的第几层,具体的作用是什么;并可以与MAC(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相对比,如这两个地址的区别是什么,各工作在哪一层,地址的表示形式是什么,等等,通过对比授课来帮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

掌握子网划分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且具有一定的计算难度,教师在授课中从以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实际的划分实例来训练学生的划分能力和熟练程度,通过学习子网的划分,使学生对于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磊.网络工程师考前培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美]Todd Lammle.CCNA学习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3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 “DL”教学模式;工学交替;教学计划;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128-03

工学交替作为企业和学生互利共赢的培养模式,已经受到职业院校广泛认可。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然而,根据目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要实现工学交替并不容易,因为它牵涉到学校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顶岗实习和教学计划相冲突的矛盾,这个问题就如一个“瓶颈”,如果解决不好,工学交替就很难实现。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魏崴经过探索和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DL”教学模式,应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使工学交替取得显著成效。

1 “DL”的定义和内涵

1.1 “DL”的定义

“DL”是英文Doing by Learning的缩写,意为“边做边学”或“工作中学习”。它是针对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而设计的一种业余学习模式,目的是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一种灵活、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收到在学校课堂上不可能收到的效果。

1.2 “DL”模式下车间和课堂的关系

“DL”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将课堂搬到车间,使学生在做中学,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观察和思考,以悟得新知;同时将习得的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相联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终将工作内容转化成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在不经意间理论和实践就已融会贯通。

“DL”教学模式也是将车间搬到课堂,让学生在学中做,即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必然会有弄不懂、疑惑不解的地方,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些令学生“挠头”的问题设计几个教学模块,在校内车间式的教学实训基地给学生解惑;还有一些知识技能可能在眼下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用不上,却和学生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未雨绸缪,通过设计几个教学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后劲十足。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DL”教学模式淡化了车间和课堂的界限,将车间和课堂融为一体,如图1所示。

1.3 应用“DL”教学模式的意义

“DL”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理论上行得通的东西,在实践中做起来可能难度远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做一做,比单纯的纸上谈兵要来得更具体、更全面,也更直观。对于某些技术性的工作,最优秀的往往不是学历高的人,而是有操作倾向、操作能力和操作经验的人。

“DL”教学模式是对校企合作的完善和深化。这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促使职业教育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使企业生产现场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反映,有利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能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技术应用、创新的能力。

2 工学交替的瓶颈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瓶颈。单从教学角度出发,工学交替的主要瓶颈是教学计划与顶岗实习发生冲突。

2.1 传统教学计划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计划都是在新生入学之前就编制的,一经确定,不容更改。教学的开展完全是按照教学计划展开,哪个学期开设哪些门课程,每一门课程的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模式都明文规定,各教学部门必须组织教师在教学计划的框架下按部就班地上好每一门课,决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否则将视为教学事故。

2.2 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

企业的用工需求随着企业生产计划浮动,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产计划取决于企业的效益和产量,而效益和产量受经济形势的制约很大。例如,金融危机造成汽车销售市场需求锐减,汽车产销量降低,企业生产计划发生变化;而随着国家振兴汽车产业政策的落实,国内车市需求突飞猛进,一汽集团公司企业生产计划再次调整,对用工需求也发生井喷[1]。从而可见,如果企业产销两旺,用工需求就会直线飙升;如果形势不好,经营惨淡,用工需求就会一路下滑。

2.3 传统教学计划与顶岗实习的冲突

企业会在用工需求量大的时候向学校请求支援。企业的求助相当于主动地为学生送来顶岗实习的机会,这是学校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企业来学校要人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可能是学期初,也可能是学期末,甚至可能是学期中,正好赶上很多课程刚进行一半。这就导致部分课程的教学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在学校完整地进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段一般至少是一个学期,有的要持续一个学年。在顶岗实习所在的学期,教学计划中相应的课程教学不能按原来的模式进行。这就造成学校无法按照事先制定的传统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些课程不但不能去掉,反而要通过工学交替使这些课程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毕竟采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初衷是要培养出比传统培养模式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3 应用“DL”教学模式突破工学交替的瓶颈

“DL”模式要求在实施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不能让企业适应学校,而是学校要主动调整教学计划甚至重构课程体系来适应企业的要求。下面就介绍如何在DL模式下通过调整教学计划、重构课程体系来突破工学交替的瓶颈。

3.1 以“DL”模式实施部分专业课程教学

和实习内容对应性强的专业课程采用“DL”教学模式,将课内专业知识与实习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堂上讲授理论,尽可能在车间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到生产现场为学生授课,但这样做可能会干扰正常生产秩序,所以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可行的办法是教师针对实践课的内容开发出学习页、引导文和实验指导书,学生在这些教辅资料的帮助引导之下边工作边学习,这更符合“DL”模式的思路。教师既可以到车间进行监督和答疑,也可以通过批改学习页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疑惑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答疑。实在无法在实习中完成的课内实践内容,就将车间搬到课堂,在车间式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教学。这样使理论课堂、实习岗位、校内车间式实训基地三位一体,互为补充,极大限度地提高“DL”课程的教学效果。

3.2 将“DL”课程编入教学计划之中

将采用“DL”教学模式的课程直接编入教学计划之中,作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凡是“DL”课程均开发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模块,不牵涉其他任何课程,也不需要其他课程作为支撑,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完全编入课程模块之中,不要和教学计划中的任何课程发生先后顺序问题。这样处理以后就使得每一门“DL”课程都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另外,需要将所有“DL”课程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事先可以将其放在除了第一学期以外的任意一个学期,为了叙述方便姑且将其放在第三个学期,如图2(a)所示。假设学生第二学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就要将预先编入教学计划的所有“DL”课程调整到第二学期,把第二学期的课程调整到第三学期进行,如图2(b)所示。通过这样的调整,新的教学计划完全能适应顶岗实习时间不确定的特点。

3.3 实现“DL”课程教学内容柔性化[2]

“DL”模式的特点是学生一边在企业顶岗实习,一边在学校业余学习,这就使得“DL”课程的教学要受到企业生产时间、强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着一切服务企业、一切为了学生的指导思想,实现“DL”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柔性化。“DL”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密切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并根据学生需求和企业实习岗位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将实习岗位上与该门课程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车型等转化为教学内容充实到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惑有所解、疑有所答,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通过“DL”课程教学内容柔性化,彻底突破工学交替的瓶颈。

4 结束语

应用“DL”模式成功地突破了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瓶颈。但是“D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但只要坚信“DL”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扫除障碍、突破瓶颈,使“DL”模式不断完善深化和发展,工学交替的成效也会随之日益显著。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确保教育教学质量。“DL”模式如果只是为了学生就业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应对目前企业大量临时用人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则“DL”模式就不会有其生命力,也不可能成为一种示范。应该将“DL”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寻找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地加以完善[3]。

参考文献

[1]陆俊松.“DL”模式下企业实习管理的配合与协调[J].职业教育研究,2009.

第4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也就是在课程教学计划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应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计算机学习平台,将课程学习的进程和学习资源呈现在校园网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上,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校园网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学习。这满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法上,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教学时充分利用网上的图书馆资料和服务器上的学习资源,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同时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的问题。由于本校教学采用大教室教学,一共可容纳200名学习同时学习。为了让大多数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我们在机房内建成了局域网,通过共享资源等方式,达到学习目的。

二、搞好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活跃计算机课堂学习气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取网络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本校教学系统中安装有相关的在线互动软件,可以组建小范围的局域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比赛、相互讨论,也可以进行师生交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如为了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范围的打字比赛,看看谁能最终胜出。再如,可以进行PPT教学内容与制作的展示,让学生做裁判员,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利用考试测试方法设计促进学生学习

考试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因为要给学生一个可信的成绩,而且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考试测试的方法上,利用网络进行精心设计,也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设计上,采用校园网提交作业方式,让学生完成平时作业,记为平时成绩。在教室内,通过考试系统随机抽题,让学生现场答题,保证学生考试的公平性,因为这样做,尽管相邻两位同学坐得很近,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答题,但是由于是随机抽题,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避免相互抄袭的情况发生,让学生考出真实的成绩。

四、结语

第5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文类课程

教学发展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111-02

目前,广西各个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及教学资源库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教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语文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总体上看,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即使是部分办学理念较为先进、改革力度较大的学校取得了一些先进的经验,但是在推广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重视。

一、广西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广西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面临着不少的问题,语文类课程教学发展受到制约,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建设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地域及方言的差异对学生普通话水平产生较大影响。

(一)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发展受到制约。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时候,由于受到规定的2800学时的限制,不断地进行课程的调整,部分学校甚至直接对课程进行压缩,尤其是语文类课程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少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直接把语文类课程如普通话教学砍掉,尤其是部分工科类的专业,整个教学计划是没有开设任何语文课程的。可以说,高职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起步阶段就陷入了困境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地推进,限制了高职语文类课程教学形成自身的特色路。

(二)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建设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广西已经批准建立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共有48个,其中各市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共14个,各高校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共34个。实际上,广西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较大,占据了广西高校的半壁江山,而高职院校仅有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7个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仅占高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20.5%。近年来,国家出台加强经费投入力度的政策,通过“以测促培”手段,加大推广普通话力度,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建设了普通话测试点、测试站。从现状看,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还有亟待改进的地方。

(三)地域及方言的差异对学生普通话水平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广西高职学生来自各个方言区,多数来自农村,母语是当地方言,推广普通话任务艰巨。尤其是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非文科专业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更为薄弱,并且未获足够重视。

在当前语言环境中,以方言、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在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方面是词汇使用不够丰富,另一方面是不同程度的存在错别字使用情况。

在一些民族地区,学生们日常交流较常用民族语言或方言来展示,例如在桂林、柳州地区,桂柳话算是“强势语言”,很多学生在课后都用桂柳话来交流。受调查学生有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其母语为方言,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多数都以方言为主要语言,许多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已经内化为他们的语言模式,存在对汉语的书面语掌握不熟练、量词使用不对、语序颠倒、词汇量不够丰富等问题,这对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有效表达产生了影响。

二、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语文类课程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普通话辅导,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能力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在职业认知和顶岗实习中强化学生职业语言能力。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普通话辅导。教育教学的关键之一在于师资队伍的水平,推广普通话工作更是需要擅长普通话测试工作的教师。高职院校提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推普工作中,应建立一支专门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师资队伍,既有教师资格又有普通话测试员资格,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骨干作用。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更是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行的大背景下,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尽管如此,学院并未设置普通话测试站,普通话是作为公共选修课来开设的,每个学期只开3个班,受益学生覆盖面非常有限。建议今后定期开展各种普通话讲座、培训等普通话辅导工作,对学生的词汇使用规范、语音矫正等方面内容进行辅导,使学生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就业中拥有更强的自信和竞争力。

近年来,也有一些教学改革理念比较先进的学校开始矫正改革过度的问题,比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始逐渐意识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组成的重要方面,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把课程全部砍掉,又开始在教学计划中把语文等人文素质课程重新加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并且,在重新开设课程后,并未删减课程,而是加入了演讲与口才、人际沟通等系列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这些学校非常重视普通话测试和推广,并把通过普通话测试纳入到素质教育范畴,对于取得普通话证书按照一定的学分计算。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对于推广普通话以及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今后高职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能力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强烈的“职业”属性,因此非常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工种也越来越多。不同的职业对人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的认知、交流的方式不尽相同,这些特点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举止上,就会体现出一定的“职业性”。这些不同职业的人在心理和思维上较容易形成职业定势。因此,不同的职业形成了不同的职业用语,这些用语可能包含专业术语、行话、爱好等系列的特征。久而久之,形成了职业语言这样一种在特定的社会团体内部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日常交际用语。

职业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反映出不同职业的特点。例如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教育性和修养性;护士的语言应该礼貌而亲切,具有一定的安慰性和解释性;警察的语言应该具有法律性、管理性等特点。这样的语言能够使得职业的服务对象更加信服,也使得职业人的工作开展更为顺利。可以说,职业语言能够促使人们在职场当中更加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知,高职院校除了继续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外,应该把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到一定的高度上,更加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工作。

(三)切实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沟通是汉语应用能力的一个具体展现,写作则是汉语应用能力的实际操作。正确掌握和应用汉语,不是靠短期培训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平时多说、多听、多写、多实践。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提高汉语应用能力,一方面得先培养好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日渐频繁,汉语言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学生要懂得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断地探索各种语言的风格,那么其在社交中一定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在学习上,也会使得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有所加强。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自身良好的书面写作能力。目前学生们普遍存在提笔忘字、写错别字,书面语跟口语、方言使用不恰当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写作的质量和写作水平的发挥。因而,学生在掌握了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反复训练,熟练地写出有较高水平的文章。语言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汉语的应用能力也在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在应用写作或者沟通能力训练等课程中增加实训环节。在训练模块中,进行分主题的职业口语模拟实训,在实训中要求学生展示和掌握行业、职业的专业术语、特色语言,使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职业语言、职业行为的规律有一定的认知,并且经过训练之后能够养成特定的职业风范。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欲望,也更加激发他们对于语言学习的热情。

(五)在职业认知和顶岗实习中强化学生职业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单是在课内完成的,还要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职业认知阶段,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和产品的介绍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可能用到的词汇和常用语,使学生明确,作为一名合格的从业者应掌握职业语言技能,为将来的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能够在毕业之后更快、更好地适应所承担的职业角色。

【参考文献】

[1]管成红.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

[2]赵旭艳.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0(2)

[3]塔娜.高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0)

[4]沈理玮,张红霞.弘扬人文理念创新高职语文教学思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5]朱小利.怎样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6]韩明睿.素质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6)

第6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装饰施工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42-02

装饰施工是一门研究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操作方式的课程,是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完美的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装饰施工课程,充分结合所有与工作过程有关的工作技能、技术工艺,对建筑活动进行详细描述,对装饰施工课程进行教学规划和设计。

1 装饰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装饰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装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工作过程中对装饰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装饰课程的教材并没有及时的更新,导致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进行及时更新,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装饰施工课程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性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该课程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探索新装饰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刻不容缓。在装饰施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一般都是先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再去进行实践教学,而在实践中,学生真正能接触到的东西也十分有限,这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建筑市场的特点,将课本知识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

此外,装饰施工课程的考核模式多为试卷考试,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完全依靠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到工作过程中,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准确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多种考核办法,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职业技术能力。装饰施工课程是以媒体教学为主,但实训环节多停留在到参观装饰施工工地、观看装饰施工图、编制装饰施工方案上,学生没有足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也只是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认识各种材料,对装饰材料的内部构造缺乏认识,这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手足无措[1]。

1.2 装饰施工课程教学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由于装饰施工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后来发现,就算用尽所有办法,学生对课程还是不感兴趣。如果讲课本以外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立马就来了,但在课堂上对课外知识讲解过多,不仅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对于该掌握的理论知识也没掌握透彻。

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都不太感兴趣。装饰施工课程教学中对于装饰构造、施工图的讲解多是通过图片来展示,由于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很难凭借几张图片去了解装饰的内部构造。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参与,每天都在被动的接受知识,时间久了,自然会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率[2]。现在的装饰施工课程教学,依然秉承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单一性,难以适应高校学生的发展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思维的培养也十分有限,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

2 工作过程基础下的装饰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1 革新装饰施工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选择装饰施工的教材时,要保证教育的质量,及时更新教材或参考资料,对工作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于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杂志、查阅网上最新的资料等方式,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掌握装饰施的发展动态,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2.2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装饰施工课程的教学方式上,针对课本内容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能够清晰直观的了解装饰施工的工作流程、内部结构等知识。对于一些重难点的教学内容,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建立装饰模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使用更加直观、科学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交流互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装饰施工课程的考试形式也应该有所变化,传统的考试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水平都不能准确体现。在考试成绩和评价标准上,应把日常表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逐步加大对实践性考核的重视,改变传开卷、作业等考核方式,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改变教学计划的实施方向

将装饰施工课程先教学后实践的课程教学计划,转变为将实践场地作为教学课堂。在一个阶段内,要求学生以完成一个实际课题为教学任务,选择一个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装饰项目,结合教材理论设计图施工方案。把实际操作放在前,课堂讲解放在后,学生通过授课老师或实践指导老师的帮助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装饰项目的设计工作时,教师及时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总结,学生对自主设计方案不完整的地方进行修改,保证教学任务的质量。在装饰施工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限定制作工期,举行各种竞赛,通过奖优罚劣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3]。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要一个装饰施工项目的操作流程,让学生学习装饰材料及施工技术,将图纸转变为实际作品,装饰效果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合理装饰施工方案、合适的装饰材料,对装饰的重要性。

2.4 加强教学实训

加强教学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理建立教学实验场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建立教学实践场地,满足各专业的实训需求。如装饰构造模型、建筑室内装饰、室外装饰施工等实训项目,可以保证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完成墙面、地面的装修施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基本技能,将理论教学上升到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与装饰施工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努力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为课堂教学、顶岗实习提供有利的实践机会。

3 结语

装饰施工工作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要求装饰施工课程要进行不断的革新,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目前装饰施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材版本过于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实践活动不够完善等。通过革新装饰施工的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实训、改变教学计划的实施方向等措施对装饰施工课程的进行改革,不断增强学生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 冯兴国,熊宝莲.浅谈建筑装饰施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现代装饰,2012(2):71.

第7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1.1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优化教学计划的方向模块必将成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深入用人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本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密切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1年的教学计划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2.75+1.25”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把4年的培养过程分成两个部分:“2.75”指在校进行理论课程和部分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1.25”指在校内实验实训和在企业学习的时间,以实践训练为主,包含部分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尽早与用人单位接触,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缩短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周期。事实证明“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密切了校企关系,提高了办学质量,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力学材料并重,构筑课程教学体系

力学是构建土木工程学科重要的理论工具,材料是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力学和材料是培养学生建造能力的基础。设置以力学为中心的课程群,既联系到数学和物理,又联系到结构和岩土工程,强化力学课程群的教学,即强化专业基础中主干课的教学。当代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结构,将产生新型结构体系,种类丰富的建筑材料应用于施工,将产生新构造、新工艺、新技术,材料类课程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十分重要。为此,改革“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增加“新材料性能测试”设计性、开放性试验课程,增加“趣味结构力学实验”和“新材料结构模型创新实践”的选修课程十分必要。基于此,地方高校必将培养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3遵循“卓越计划”,锻造学生建造能力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导向,构建“建造能力”的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共建稳定的校外课堂,建设校外课堂教学的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那么建立一套公正、合理、准确、全面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则更为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和运行等环节,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研究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领会从事工程师岗位的工作方法。因而以“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和“建造技术与管理”等课程教学模式为试点,努力锻造学生的建造能力。

1.4培养引进并举,优化师资队伍

以高水平、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应该积极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措施,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在一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聘请企业中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派送专任教师队伍中年轻博士去企业锻炼,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科学研究和参与工程实践攻关相结合,地方高校一定能够建设一支高水平“工程型”的教师队伍。

1.5完善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应以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努力完善教学管理与监控机制。在认真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土木工程的特点,积极改进并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分为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信息系统两部分。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由两个亚系统组成:一是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学院教务科→系(中心)→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另一个是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科→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班干部→学生。这是一个逐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质量管理系统。而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包括质量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反馈等,正是由于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持续完善了质量评价体系,因而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其成功经验可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迪。

二、突出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造就高素质人才

由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基础实、技能强、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因而地方高校更应“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贴近地方建筑实际,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突出建造能力的培养。每个地方高校都有其自身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特点、特色,因而突出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必将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盐城工学院2005年土木工程专业成为学校“小范围、大幅度”四个试点改革专业之一,2009年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了比较完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为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奠定了良性循环基础。

2.1理论教学夯实专业基础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学院应该在院长领导下,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专业系主任与企业专家共同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力学和材料科学作为从事土木工程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教学计划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土木工程专业通过搭建“五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和水力学)与土木工程材料并重的教学平台,来体现“力学材料并重”的理论教学特征。同时将“弹性力学”和“新型建筑材料”列为选修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一定基础,并且突出特色,努力编写适合自身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精品课程。如《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和《土木工程材料》等。

2.2实践教学突出建造能力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在施工一线工作,具有出众的建造能力是该专业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实验条件,强化学生建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与建筑工人打成一片,学在工地、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强化设计能力,积累施工经验,由工地对学生进行考核,由工人对学生作出评价,在工地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该对照行业标准和注册建造师的培养标准,努力创造条件在校内搭建施工实训现场,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自行搭设模板和脚手架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3通识课程体现素质培养

地方高校还应高度重视教书育人理念的确立,高度重视优良学风的形成,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只有通过通识课程、公共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安排,才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艺术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等。

三、落实毕业设计目标,切实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与一般教学实践环节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它是毕业前最后的综合训练阶段,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应注重工程实践性、适用性,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的地方本科院校,更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条件,选择合理的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到设计、施工或监理单位实习,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3.1精心组织,严格遴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严格遴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实际设计(科研)工作背景和有指导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相关专业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为了进一步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适当增加校外指导教师的比例,特别是聘请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基于此,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2把握关键程序,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为毕业设计的关键步骤,决定着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通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了解选题的研究背景和已有成果;通过中期检查则可督促教师的指导进度,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内容的正确性,考核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总体表现,提出整改意见,为毕业设计顺利展开提供保证;通过毕业答辩,完成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的全面评价,也是对指导教师的最终考核。总之,通过以上关键程序,可以切实把握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设者。

四、结语

第8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

0 引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最大思想障碍来定制论文自各门课程的本位主义,要完成、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首先要求教师强化整体意识、淡化本位思想,由各门课程的"单兵作战"转向各门课程之间互相协作、"综合作战"。教师是关键,教师应精通所授课程的内容,具备相关学科的综合能力。教材应能反映出学科的核心概念,典型方法,以整体、连贯的思维综合全部内容。显然,教师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教材的内容亟待更新、出版周期也亟待加快。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专业教学现状

1.1 基础知识水平不一

很多一般本科院校中,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而部分来自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对计算机接触较早。就计算机操作能力上面而言,有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甚至超过部分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这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由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相关先进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高校的理论课的设置一般会相对滞后一点。高校要想自己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则在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

1.3 培养目标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脱离不了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1 要转变教学观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是令人震惊的,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的优秀人才需求量也是巨大的。我们高校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相应的动手能力。要注重课程设计,多增加实验课程,因为现在好多学生对讲授理论课程不是很感兴趣,要是能够用做实验的方式来讲解,则效果会好的很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验课上都应该采取小班上课的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会有一个保障,同时要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式,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实验是对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一个验证。

2.2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对所讲授的课程重要知识点进行理论课考试或者实验考查。现在的考核方式应由知识点考核向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核转变,这样就可避免学生"学了后面忘记了前面"的现象。

2.3 实施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作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我国众多高校开设的主要专业,肩负着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并具备软件开发等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2.4 培养有特色的计算机类教师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对我们高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因此要培养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个关键;教师队伍是否有特色,直接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也具有特色,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先进的教师队伍一般都会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工程经验、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良好的教学水平。

3 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引擎

课程综合化改革涉及学科内容的多方面因素,其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的多种复杂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照一级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纵横联系、学术深度、方法论及其内在体系,遵循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综合考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环节的安排,最终达到知识系统的相容性、完备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既着眼总体统摄,又注意局部优化。

3.2 加强基础与专业技术课程的综合

在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时,对基础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据结构等基础课程以"计算模型与计算机"为主线进行综合,以训练学生的数学化思维方式;对电路、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计算机体系机构、计算机接口技术、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以软件开发方法学与计算机应用为主线进行综合,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3 是注意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环节的综合

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基本实验技术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实践环节的实施质量对专业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选取各门课程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术作为实验内容,培养基本实验技能。

4 结论

综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上,可以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双语教学、培养特色教师等方面进行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可以从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通过校企联合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训练、企业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来进行改革,努力打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于金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10:17-21.

[2]朱勤,顾翔,邵浩然.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9):86-88.

[3]熊晓波.浅谈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J].教学研究,2012.8:93-96.

第9篇: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不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1]。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既了解专业基础技术又懂得实际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完全对接的,建立符合生产需要的特色课程,并采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教学方法。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就是要突出高职教学改革,形成高职人才培养特色。要求课程设置的原则必须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落脚点[2]。在教学方法上要面向典型工作项目(案例),突出专业技能、知识运用和职业素质养成;对课程的评价要突出职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职业素质提高等三个方面。结合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要求,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1课程设置: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习

《现代化工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高职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基础技术和职业技能以外,还必须掌握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所以我们把《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确定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化工企业运作和经济活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现代化工企业的基本运作规律,掌握企业日常管理的基本原理、市场营销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和营销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定《现代化工企业管理》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为了完善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们不仅存在着就业的压力,同时存在择优竞岗的挑战。通过《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增强毕业生自身的竞争实力,使之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高职《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进行项目

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对现有课程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项。以项目化教学代替过去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案例创设教学项目,教学活动通过以教师引导和学生操作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典型工作项目(案例)而进行。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将教室和生产车间结合在一起,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3]。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创设或选择好项目案例(必须是生产实际项目),并以完成项目中的问题作为主线,引导学生进入到完成实际项目过程当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个人分析、操作,与小组协作讨论以完成整个项目,使问题得以解决。而后对完成项目案例过程所应用的知识、技术,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实行工学结合,边学边做,边工作边思考边总结,做到手脑并用、理实结合。教学的重点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掌握应该掌握的,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职业能力得以提升。

3高职《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进行项目

化教学改革的设想根据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要求,《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必须进行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做到校企合作,理实一体,以提升学生化工企业管理职业技能,使之成为既掌握化工专业技术又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1)实施项目化教改革,形成高职课程特色根据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建设标准的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融入职业标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体现示范性与导向性;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4]。《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从性质上说是一门管理类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程。按照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建设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上应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工学结合,做到“课程结构面向工作项目,课程内容面向高技能及知识运用,课程实施面向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评价面向‘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技能训炼。(2)以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结构项目化课程是以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进行重构的课程,课程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安排,围绕着各个精心选择的典型产品、服务或决策等项目来进行。以校企合作单位福建金鑫硫酸化工有限公司为实例,按照这个逻辑思维来重构《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结构,将《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对照教学计划要求归纳出以下七个学习项目,二十个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3)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开展教学活动以完成典型工作项目的活动作为教学方式以实施教学。教学过程分为:布置工作任务(包括理论学习内容)、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活动的总结、评价验收等五个阶段进行。以PDCA循环方式进行管理。计划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作好工作准备。要准备的内容有:拿到任务清单、划分工作小组、选出各小组主要负责人(即主刀手)、组内分工,各组分别研究实施本项目的步骤、手段和准备所需工具。执行阶段:活动展开,学生按要求开展工作,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这一阶段,教师在一傍观察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工作项目,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检查阶段:进行活动总结。学生根据执行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小组总结、讨论和体会。指出工作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主要不足或缺憾。处理阶段:也就是评价验收阶段。一是各小组之间互相点评,打出成绩;二是老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点评验收,把本章节相关理论知识引入到项目中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改进,打出成绩。完成教学任务。(4)课程教学评价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评价,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项目实施过程(教学过程)评价(20%)。按照学生实施项目的活动开展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在技能方面的表现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应用情况。包含学生小组间互评打分和老师评价验收打分两部分组成;第二部分是实施项目的活动结果(作业完成情况)评价(20%)。主要是按照完成项目的报告打分。第三部分是期未考试评价(50%)。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能力应用考试。第三部分是学习纪律评价(10%)。主要是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这是集学生掌握技能、知识和学习态度三位一体的过程性综合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