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范伦理学范文

规范伦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范伦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范伦理学

第1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恶化,这一状况促使人们从各个领域对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进行反思。于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生态伦理学异军突起,成为应用伦理学中的一门显学。在人类整体利益的基础上,生态伦理学建构了一整套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但是,这些理论在转化为环保实践的过程中,却遭遇到许多现实的困难。究其原因,除了环保实践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外,在理论上,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研究目的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辨,还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利益协调?尚存有待辨明之处。

一、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辨,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如何理解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生态伦理学界存在着分歧。1975年,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在《存在生态伦理学吗?》一文中阐述了一种代表性观点,他从生态规律转换为道德义务的必要性的角度论证了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性。此后,罗尔斯顿又相继,强调生态伦理学是一门新伦理学,因为旧伦理学只强调一个物种的福利,而新伦理学必须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以弗兰克纳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待需要建构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学。这种观点力图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学对象向外延伸及至子孙后代甚至非人类的动物和所有有感觉的生命,主张对整个世界给予道德关怀和爱护。但是这种对非人类的生物和自然界的关心以及对它们的道德地位的承认,都是以人类的利益为立足点的。

    我们认同后一种观点。伦理学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包括“理论的”和“实践的”两大部分,理论伦理学是从形而上的、先验的哲学原则出发,推论一般道德原理;实践伦理学则从现实生活的具体伦理问题入手,试图帮助人们在具体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当然,这种区分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应用伦理学既不能脱离对自身理论前提的合理性证明,也需要对具体实践领域的道德规范进行形而上的考察。生态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它既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辨,研究生态伦理学成立的理论依据、生态伦理规范的构成,同时还要研究道德规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具体应用,解决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实际遇到的问题。生态伦理学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这种冲突直接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间接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生态伦理学并没有超出传统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追溯伦理学学科发展史,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伦理学始祖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人的德性和幸福的一门学问,幸福就是人的特有本质的实现,对人自身幸福的关注构成了早期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在中世纪,神学成为官方主流的意识形态,伦理学的功能就是为宗教伦理进行理论的论证。但神学伦理学依然没有脱离人这一主体,尽管这些论证都是在承认上帝至高无上的前提预设下展开的。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以调节这一矛盾为目的的规范伦理学应运而生。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标志着伦理学进入以道德判断的逻辑分析和语义学分析为主题的元伦理学阶段。元伦理学主张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价值判断采取中立的态度,这种学术旨向削弱了伦理学本身的实践功能,以至于有人认为,在造成西方20世纪中叶社会道德危机的因素当中,冷落现实生活的元伦理学难辞其咎。所以,20世纪50、60年代,伦理学的研究范式又发生转移,规范伦理学重新复兴,应用伦理学备受关注,伦理学领域又充满了人伦日用的气息。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中,生态伦理学才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受到世人瞩目。从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的问题始终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伦理学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生态伦理学是基于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冲突进行协调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看,生态伦理学的主题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孤立地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说明。在生态伦理这一特定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以生态环境为载体以自然为媒介,以利益调节为目的。人类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最终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生态伦理学中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野。非人类中心主义又包括痛苦中心主义到生命中心主义各种派别,它们的理论立场各有不同,但立论旨标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如果缺乏对大自然的虔敬之情,那么关于自然的权利、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种种探讨,都不足以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得以成立,除去某些理论自身就出自强烈的宗教情怀之外,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保护自然的策略。即便是从保护自然环境的实用目的出发,作为一种宣传的策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似乎也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认为,大自然不可能具有外在于人类需要的内在价值,“如果没有人类,整个世界将变成一片荒野”只是在拟人化的意义上我们才赋予大自然以价值;同时,自然也不是有意识的主体不享有某种被赋予的权利,因而人类也不会对自然负有义务。在这个意义上,人与自然永远不可能成为伙伴关系,人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道德主体人类可以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以自然为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正是人类未能正确处理人类自身利益的表现。例如任意排放工业废弃物、污染大气表现出某些人无视他人的利益,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肆开采表现出当代人无视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缺乏历史责任感。因此,生态伦理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类自身,立足于人类的整体利益。生态伦理学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作为价值主体来看待,就把‘本应关注的有限自然资源在人类中的公正分配的问题抛在脑后”,最终消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

二、人类整体利益包括两个维度,即人与自然维度上的人类整体利益和人与人维度上的人类整体利益。

    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功能只能在人与人的维度上实现以人类整体利益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在当前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对生态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解导致了人们在理解“人类整体利益”上的分歧。在人与自然的维度上,人是作为相对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而言的一个“类”存在,“人类整体利益”是人类作为一个“类”存在而表达的利益,它表达的只是人作为”类”存在的“一种”声音。虽然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声音,但是,各种声音的较量最终取决于各自的政治、经济背景。在政治、经济地位上具有强势地位的社会集团的声音占据了优势,它抹杀了作为人类整体之组成部分的每一分子间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别,遏制了弱势集群的利益要求。这时,人类生态理念的表达既不是根据其正当性,也不是看它是否表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是依据言说者社会地位的高低。因此,生态伦理学如果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维度来理解“人类整体利益”那么,“人类整体利益”所诉诸的只能是某一部分政治、经济强势集团的利益,它所表达的往往是强势集团的话语倾向。边缘人群由于在政治、经济地位上都处于劣势,他们的声音相对微弱甚至被淹没。这导致某部分强势群体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幌子下,压制甚至剥夺少数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达到扩张自身利益的目的。

在人与人的维度上,“人类整体利益”突出的是“人类共同体”这个整体的概念,它既包括共时态上一切“现实的”人,也包括历时态上一切“可能的”人。只有首先确立人类相对于自然界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讨论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以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背景,是生态伦理学基本的前提预设。正是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人类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才具有了意义。环境保护中能动主体的责任担当,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合理分配,这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容构成了生态环境伦理的主题。在人与人的维度上讨论人类整体利益,将生态伦理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就要求生态伦理关照人类整体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需要。出于对人类整体利益的保护,边缘人群基本的生存利益必须予以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类整体利益作为生态伦理学基础的意义。

我们强调生态伦理学应该着眼于人与人维度上人类整体利益的实现,因为这种理解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一,它有利于明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复杂情况。如美国的“明智的利用”和“环境正义”两个运动,前者代表了美国一些既得利益阶层,尤其是对环保有着直接影响的工业企业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而后者则代表着美国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利益,他们所关心的是直接影响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环境。因而两者分别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保护环境会制约经济的发展,限制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会影响到有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为他们工作的人的就业机会。结果便是,当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时,两个本来对立的阶级,反而同时站到了环境保护主义的对立面。这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是纠缠在一起的,抛开人们生活的具体社会情境,单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法理解复杂的社会现实。其次,它有利于深刻认识生态伦理学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症结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在生态伦理学研究领域,同一国家、甚至不同国家的伦理学研究者基本上都能达成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领域不仅不同的国家之间、甚至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阶层之间都存在分歧,例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生态殖民主义、国家内部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对保护环境的责任分担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论上的共识与实践上的分歧共存的现象?原因在于,生态伦理学把研究对象限定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证上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作为与“自然”相对待意义上的“整体”而存在,可以超越国家、民族和阶级身份的限制,因而容易达成共识。但是,伦理学不仅要进行理论的探究,还要对实践提供具体指导,生态环境伦理学尤其如此。它不仅要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还要对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要把生态伦理学理论落实为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仅有抽象的思辨远远不够,理论必须经由人付诸实践,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而就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具体个人而言,他很难有意识地把自身视为“类”的存在,他所能直接感受到的首先是作为个体与周围的他人发生的种种关系。换言之,人并不是直接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的“类”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与他人相对待意义上的“人”而存在的。依照人类的思维倾向,具体的个人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从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出发来理解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建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时,就不能撇开政治经济利益背景,抽象地构建面对自然的“类,的生态伦理学,而应当研究面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的生态理论学。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功能只有着眼于人与人的维度上的人类整体利益,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三、在人与人的维度上,协调同一时代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不同时代的本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生态资源分配和利用中的伦理冲突,促进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归宿

生态伦理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以浪漫的思维方式来争取动物的权利,抒发自己的宗教情怀,或者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平等;也不应只是泛泛而论人类的长远利益,对作为整体的“类”的人给予道德关怀,而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生态伦理在具体操作领域所面对的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拥有不同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具体的人。“如果我们关于环保伦理责任的问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全人类的,那么,这样的伦理责任的落实就明显是软弱的;而如果涉及到一个具体国家或地区的问题,那么环保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就是势利的。”这正说明,由于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而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危及到人类生存并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切时,环保问题已经处于政治、经济诸种利益交织和价值观分歧的复杂背景中。

审思当前生态伦理学研究轰轰烈烈,而环保实践领域冷冷清清的现状,其原因并不在于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肤浅或滞后,而在于生态伦理学本身忽略了理论与现实的衔接,忽略了环境保护所置身的具体情境。“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上,正是因为人类没有管理好自己,所以破坏了自然的和谐。这表明,自然的悲剧往往是社会悲剧的延伸,反过来又加重着社会的悲剧。要把理论层面的生态伦理学落实到实践层面,就必需直面同一时代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不同时代前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生态资源分配中的利益冲突。

由于世界各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地位的人拥有不同的切身利益,这必然会导致人们对生态伦理原则接受程度的不同,甚至在实施中偏离生态伦理规范的初衷。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人们生态道德境界存在差异,生态伦理学就要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在理论立足点上有所偏重。在经济发达国家,可以提倡痛苦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甚至生态中心主义,通过启发它们的宗教情怀和提高道德境界来尊重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而在温饱都难以保障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就应本着人道主义原则首先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暂时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应该予以宽容。在生存得以为继的前提下,再去启发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意识,不过这种启发也应立足于功利的角度而不是德性的角度。脱离了人们具体的生存处境,不顾接受对象在经济阶段上的差异,一味宣讲超拔的生态伦理观,会给人以隔世之感效果稀微。

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既然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先行利用了地球上珍惜的不可再生资源,当前的环境污染也很大部分由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所致,那么发达地区就应当对保护生态环境承担更多的伦理责任。经济发达地区应当主动向不发达地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尽力避免不发达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重蹈环境破坏的覆辙。任何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输出环境污染,甚至进行生态殖民的行为都是应当禁止的。这就是代内公正的问题。代内公正的具体含义“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料切。

第2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2000年,西奥迪尼等人进一步发现,社会规范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在个体行为当时,使规范成为注意的焦点。规范只有在很明显且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才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换言之,规范只有被个体关注,并被个体认为与自己有关时,才真正发挥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这一理论为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区分两种规范,从单纯的规范说教转向营造良好的规范氛围

规范教育不仅是德育的构成,也是德育的基础。西奥迪尼等人将社会规范区分为“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描述性规范是大多数人的典型做法,它告诉人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哪些行为是适合的,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出于对周围情境的适应,大多数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命令性规范则将行为的影响与社会评价联系在一起,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什么是被人们赞同或者反对的行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认可或奖励,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则给予否定或惩罚。那么,两种规范又是怎样影响学生行为的呢?

【案例1】美术课课前,班主任让学生排队去另一栋楼上课,听到指令的学生边说话边走出教室。老师很生气,把学生赶回教室,大声说道:“排队的要求是什么?”几个学生懒洋洋地答道:“快、静、齐。”老师眼神里透出些许无奈,指示学生:“排队!”这一次,学生们安安静静地走出教室排队。但是下楼梯的时候,很多同学又开始说话了。老师很生气:“谁在讲话?”学生暂停说话,但是过了几秒钟就故态复萌,老师更加生气了,喝道:“走,回教室,重新排!”学生们极不情愿地走回教室,如此反复折腾再三。①

案例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规范,并对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导向作用,其中“边说话边走出教室”暗示了“很多同学在说话”的描述性规范,容易引导学生做出说话的行为;而老师大声说“排队的三个字是什么”,“快、静、齐”作为命令性规范要求学生做出不说话的行为。根据规范焦点理论,当这两种规范混在一起并产生冲突时,人们遵从描述性规范的几率更大。“回教室,重新排!”教师以简单的说教要求学生遵守规范或纠正学生行为,尽管折腾再三,却收效甚微,致使排队规范在学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事实上,德育是自律与他律的协调统一。很多教师往往只看到他律的作用,时刻试图将学生行为纳入自己的监督范围,要求学生听话顺从,当老师的“乖孩子”。由于他律的过度控制,导致学生道德自律程度不高,甚至导致学生遵守规范只是为了逃避处罚或获得赞赏。德育活动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将规范化为一种内在需要,从而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当德育活动中的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协调一致,规范氛围呈现出良好的氛围时,德育活动效果最佳。正如一个人走进安静的图书馆,命令性规范“保持安静”与图书馆内安静氛围的描述性规范相一致,个人就会自动做出保持安静的行为。

基于规范焦点理论,上述案例中的老师可以作如下尝试:首先,教师要在教室里强调命令性规范:“排队要‘快、静、齐’,不要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的同学。”其次,要对不符合排队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一旦先出教室排队的学生都做到“快、静、齐”,使得描述性规范与命令性规范协调一致,后加入的学生就会自动遵从排队规范,形成良好的规范氛围,最终让学生把排队规范内化为一种个体自觉。

二、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规范信念

规范焦点理论认为,要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向其宣传或反馈一些有关该行为的规范信息十分必要。对于不了解规范信息的学生,宣传或反馈相应的规范信息,如学习规范、卫生规范、排队规范、劳动规范、文明礼仪等,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规范信念。

【案例2】刚开完会回来的校长说:“你班的孩子又闯祸了!”我知道校长指的是胖胖。原来他又用油画棒在学校一楼的白瓷砖上画上了弯弯曲曲的线条。犯了错的他毫不知情,还在那些线条旁边玩耍。我走过去,问他:“这些是你画的吗?”“不是。”他条件反射地否认,想推却责任。我话锋一转,说道:“请你去找一张抹布,我们一起来把这些线条擦了,让这些墙壁美美的。”抹布来了,他卖力地擦着,那种认真是实实在在的。约两分钟后,我接过抹布,“来,老师帮你擦,这画画应该在――”“在纸上画画。”他抢过我的话。我又接着说道:“你看,你这样,老师要和你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擦干净。哎呀,我的手臂好累呀!”“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在墙上画了!”②

案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宣传“让这些墙壁美美的”和“应该在纸上画”,反馈“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擦干净,我的手臂好累”,向学生传达了“不要在墙上乱画”的规范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作出“我以后不会在墙上画了”的行为规范选择,形成正确、积极的规范信念。由此可见,德育活动要使规范信息对学生行为发生作用,首先,要使学生意识到规范信息的要求,唤起学生的道德认识。其次,要宣传涉及学生当时行为的规范,并对学生当时行为进行评价反馈,使学生认同并接受规范所传递的道德价值,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规范信念。

另一方面,由于规范信念的来源主要有三:对他人行为的直接观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或媒介的传播;以个人知识为基准推测他人的行为。学生胖胖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教师用力擦墙壁的行为和师生沟通互动的过程,改变已有的错误规范信念。可见,充分利用干预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规范信念。

三、使命令性规范成为注意焦点

规范焦点理论提出,规范影响行为的大小取决于规范卷入个体行为发生时关注的程度。也就是说,当某种行为规范与人们的行为有关,并且人们很在意这种规范的时候,人们才会去遵守。一般而言,由于人们在特定情境中往往会自动寻找描述性规范以引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描述性规范很容易成为注意的焦点。

【案例3】上次课结束时,老师布置下次上课要带纸、剪刀、美工刀等用品。这天一上课,老师让同学把这些用品拿出来,下面却有很多同学喊道:“老师,我没带。”老师很无奈,只得说道:“看看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多余的,互相借一下。”部分同学听见老师这样说,便对没带物品的学生大声说道:“我有纸,借你吧。”“我还有一把小刀,喏,给你!”没有带的同学听见了,也大声回应:“给我,给我!”教室里面各种声音夹杂,很热闹,连老师也暂时充当起物品的传递人。也有一些同学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既没有带,也不找其他同学借。在同学动手活动前,老师先讲了基本知识。期间,有很多同学却在“扯闲篇”,老师很恼火,训了学生几句。结果有同学在底下小声顶嘴或插嘴。老师很无奈,显得很没有威信。①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上课要带纸、剪刀、美工刀等用品”这一命令性课堂规范,由于老师采取了“你们看看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多的,互相借一下”和暂时充当物品传递人的态度,使得学生对课堂规范的要求毫不在意,更无意去遵守。而描述性规范“教室里面各种声音夹杂,很热闹”,自动成为注意焦点而影响了学生行为,使得一些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既没有带,也不找其他同学借”,更有很多同学“扯闲篇”。

为了使命令性规范发挥作用,在个体行为违反命令性规范时,应及时进行干预,使命令性规范成为注意焦点。根据规范焦点理论,成为注意焦点的方法有:①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可以令个体注意到相应的规范;②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可以增强注意焦点;③采用否定的陈述比肯定的陈述更容易使相应的规范成为注意的焦点。

教师可以表扬带齐纸、剪刀、美工刀等用品的同学,请某个每次都带齐用品的同学分享课前准备经验。学生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注意到课前准备这一命令性规范的要求,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上课要带纸、剪刀、美工刀等用品”成为注意焦点。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堂表现的小组竞赛,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奖励和惩罚。此举一方面,当个体为小组争光时,会得到小组成员的认可与赞赏,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会提醒个体不要做出违反规范的行为。通过小组的群体压力,提高学生的生理唤醒水平,使课堂规范成为注意焦点。

第3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科学考察船;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体系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新建造各类科考船多达30余艘,约是2008年之前拥有量的1.5倍。但整个行业对科考船的管理相对混乱,船舶管理中有的个别事项多部门重复管理,有的方面却无人问津;并且船员配备问题也难以解决,即使管理经验丰富的单位也存在该问题,造成船员晋升困难,存在船员人才流失的隐患。因此,对科考船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研究和建设应该同步推进。

1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

科学考察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调查船术语》定义为:用于海洋科学调查、应用技术研究、测量或勘探等船舶的统称[1]。目前世界上50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总数不低于500艘。由于国外海洋科考事业发展较早,国外对科考船的管理也比较完善、规范。其中美国不仅科考船的所属单位对科考船的管理比较完善、规范,全国还建立了美国大学—国家海洋学实验室系统的科考船队管理机制对科考船队进行统一管理。我国海洋科研事业起步晚,科考船舶主要归属于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所属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以及教育部等国家机关、教育、科研单位和地方海洋研究机构等。这些单位的管理机制均发展自计划经济时代,面对新的海洋环境需要对其做出更科学、规范地改进。因为这些单位的管理情况大致相同,下面只选用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例分析。1.1A单位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A单位是一个北方的涉海科研单位。自2005年以来,A单位拥有一艘620总吨的近海调查船,现又在筹建一艘4000吨级综合调查船,由于船舶吞吐量限制远远不能满足自身海洋调查的需要,所以其每年均需要租赁非自有船舶开展科研调查工作;并且对于科考船的管理及船员配备,该单位一直是委托专业船舶管理公司实行委托管理。换言之,该单位并没有船舶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标准和管理制度体系等,再加上后勤、安全、调度和装备等部门也都参与船舶相应的管理,导致各部门权限和责任界定不明确,增加了船舶运营及维护成本。随着新船的建造、下水、运营和后续船舶的再建,上述问题将更加凸显。1.2B单位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B单位是一个南方的涉海科研单位,有比较丰富的船舶管理经验,现拥有5艘科考船,整个船舶大队配员180人,其中高级船员占88人,船长12人,轮机长13人。然而,B单位在科考船的人员配备上暴露的问题,从表1(不含学历要求)和现有的船员人数可知,B单位的高级船员在职务晋升上将会出现无岗可派,职务晋升慢,待遇无法匹配等诸多问题。(表1)由表1可知,一艘船舶(不考虑最低配员和多配等情况)只需要8名高级船员,B单位目前拥有5艘船舶,因此40名高级船员即满足配备要求,即使按照双套班子配备也只需要80名高级船员,而B单位至少配备了88名高级船员,这就势必造成有些高级船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上船工作,从而影响他们的晋升时间和工资待遇等。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三副/三管晋升到二副/二管最快只需要18个月相应船舶的资历,然而这些船舶的高级船员配置已处于满编状态,即原有的二副/二管还在该职位上,同样道理,二副/二管,大副/大管的职务晋升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这样势必会影响船员正常晋升和发展及工资待遇等,更严重的将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这也是科研单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科学考察船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

通过对A、B两单位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提出科学考察船舶的规范化管理的措施:组织结构建设,人员配备,制度体系建设。组织结构建设可以使船舶的管理统一,岗位、职责分工明确,从而避免了混乱管理等问题;通过对人员的科学配置可以对船舶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拓展人员发展空间,从而推进科考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可以使船舶的运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1科考船管理的组织结构建设

科考船的组织结构分为岸基和船队建设。组织结构在管理学上又涉及到管理层次,如图1。管理层次[2]与管理宽度有关,宽度较大意味着层次较少,宽度较小则层次较多,其可分为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所谓扁平结构,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而直式结构的情况则相反。二者的各自优势(见表2)决定了其适应于不同的情形。单调、枯燥的困难,有利于组织结构的最高管理者与各个职能部门人员交流工作,上下级关系密切,被管理的船员和科学家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基本组织机构如图2,相关部门的主要基本职能概述见表3。图2的组织结构不是唯一标准,而是根据科考船自身对管理的层次结构设计要求,加上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对很多科研单位科考船管理经验的总结分析提出的基本构架,图中的安全生产、机务、物资和综合管理室可以不是独立的部门,但应该配专业人员负责相关的业务职能。通过图2和表3可知,有了管理组织结构和岗位基本职能,科考船将会管理清晰,分工明确,工作协调、执行能力加快,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等。

2.2科学考察船人员配备

这里讲的人员配备主要是岸基人员配备和船员配备。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对船舶中心的人员配备应按照差额配备的方法,岸基人员按照各部门职能配备1~2位专业人员;科考船的工作时间约为6个月,考虑船员轮休和靠港情况,高级船员按照船舶数量进行3:2的配备,每艘科考船的高级船员既能满足工作要求,又能满足船员的正常轮休,同时所有的职务都存在很大的晋升空间,不会出现长时间的职务降级使用和无法正常晋升等人员拥堵的情况;普通船员则通过人才公司进行人才派遣配备。这样就可使单位的船舶专业人才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2.3科学考察船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科考船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公约和本单位自己的相关制度。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是能使单位人员有效执行单位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结构和相关文件体系。包括:安全管理手册、船舶安全手册、航海日志、法定的其他海事文件和证书、航行文件、甲板操纵、机仓操纵、应急程序、防污染措施、通讯程序、船舶与机器维护计划、安全设备表、船员训练计划等。IMO相关公约如IMO/公约/ILO等;单位的相关制度如考核制度,配件、物料申请制度,作息制度等等。通过科考船制度体系的建立,向本单位和相关的海事管理部门申请审批通过、领取有关的资格证书。

3结论

本文通过相关科研单位的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得出科考船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首次对科考船的规范化管理提出组织结构建设、人员配备、制度体系建设三方面的措施。本文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不仅使科考船管理清晰、分工明确,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自主性;差额的人员配备则不单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还解决了船员晋升发展的难题;而制度体系建设则使得对科考船的管理与社会接轨,合法、合规。然而,本文未对科考船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进行研究,以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科考船的管理也将会在这三方面的基础上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作者:王兆国 彭波 龚奇勇 单位: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参考文献:

第4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模式构建

引言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校风、校貌的重要表现,也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应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完善学生管理体制,建立变分散为集中管理;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拓展学生管理工作空间,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而更加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高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体制特点是党政合一、条块结合、纵横联合、两级运行的管理体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不同的外部时期受到不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因而出现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体制特征。现阶段表明当前高校管理观念陈旧,教育手段落后,教育难以深入,不利于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其次,校系两级管理,系统单位多,进而导致校级领导的管理幅度大,进而管理效率低,效果差,不利于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学生管理体制的落后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二)管理方法陈旧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的金字塔管理系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这种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基本是实行外部控制,不能主动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不允许的”,并不是引导学生“怎样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成为人才”,进而使学生对管理产生对立感。现有的管理模式大多忽视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其自身的社交、组织、管理能力,近乎剥夺大部分学生培养锻炼管理能力的机会。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教育类法律、法规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的有两部,分别为1989年、199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各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定大都是在这两部规章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逐渐深入,学生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这些都在冲击着原有的学生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因而高校管理必须依法治校,学生管理需实现民主法制化。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

(一)完善学生管理体制

完善学生管理体制应大力加强学生管理机构的建设,强化学生管理组织的协调职能,全面建设责任机制,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同时应做到适当的放权,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学校和系别应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两手抓,将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赋予给优秀学生,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管理的时效性。加强年级辅导员制度,辅导员管理学生工作应与学分制相适应,从而强化班级管理,加强专业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融合。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干部,集中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第一,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依法制定全方位的规章制度。对现有的规则条例加以清理和修订,要充分考虑整个社会法制的进步及依法治校原则对学生管理的需求,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及修订原有的规章条例时都应注意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相结合,既要做到对高校学生的规范管理,又要保护学生自身享有的合法权益。第二,要更正将法律作为治理学校和办理事情手段,将法制化理解为“以罚治校,以罚代管”的错误观念。管理学生不是管制学生,管理是管理和服务的统一,要将法律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和最高权威。

(三)改进学生管理方式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及其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多举办与学生利益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其与人交往的能力。第二,加强学生社团的规范与管理,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对社团组织的管理,是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应当做到学生社团必须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应在法律、宪法和校纪校规的范围内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不做违法乱纪违背社团宗旨的活动。在学校同意的情况下,学生社团邀请校外人员进行社会政治及学术活动。

三、总结

新世纪我国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高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将被动变为主动,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将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进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其自我管理。还应当不断加强建设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使得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李辉.论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职业时空,2010.34(01):102

[2]刘大允,李靖茂.论高校和谐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育导刊,2010.12(03):49

第5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教育;问题;措施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之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学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想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必须要提高小学学校的规范化。

一、目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情况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制度来完成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相关的调查可知,大多数小学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缺少完善的约束和激励制度,因而使得一些学校管理者进行职责范围之外的管理工作,或者缺乏进行管理工作的热情,不能为师生提供一个民主的环境。这使得教师不能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教育工作,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知名度,不利于实现学校的正常运转。

2.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主要以学生的管理为主。在小学教育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只注重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意识对教师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虽然小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听教师的讲解,但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程度较低,无法为小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因而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顺利地应用到解题过程中,从而导致小学生的试卷分数偏低,长此以往,将严重降低小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给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3.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比较重视硬件的管理。目前,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因而大量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设备都出现在市面上,部分领导者认为只要引进丰富的硬件设施,就能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对此,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此举虽能够确保小学生通过较多的途径来获取知识,但是学校却缺少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其他内容的管理工作,所以使得小学生无法获得更好的教育,不利于小学生长远发展。

4.小学学校缺乏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管理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称为学生的“第二家长”,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就能加深对小学生的理解,并在为小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按照小学生的思路来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完成教育工作,然而,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却没有开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管理工作,只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自觉来进行,所以容易出现小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心理,不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完成日常的学习,给小学生的后续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

5.小学学校管理的密度较小、精度较低、深度较浅。一般来说,学校管理的密度越高,就表示学校管理的效果越好,亦表示学校将耗费更多的资金来支付校内管理人员的工资,有的学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尽量降低管理的密度,以此来加快资金的流动速度,此举使管理人员身兼多职,无法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一些小学为了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并没有提高学校管理的精度,因而使得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我们无法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使得学生无法掌握大纲内的知识,造成学生成绩偏低,缺乏继续学习的热情,因而大大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对于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要想提高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按照学校管理工作的内容来选取合适的管理形式,进而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6.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没有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文化一体化的步伐,因而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人们更加意识到素质教育的作用,大多数人们迫切希望我国的小学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将死板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要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7.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无法与教学改革保持一致。要想切实提高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以便紧跟时代的潮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充足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8.小学学校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大多数学校与外界的联系较少,无法提高人们对本学校的认识,因而生源较少,不利于学校的健康运转。学校无法获得国外先进的教学观念、改革经验等内容,学生学习内容的合理性较差,不能到达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实现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

1.逐步完善小学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想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必须要逐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从而顺利完成学校的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督促教师全面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投入充足的热情来完成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小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教师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师备课的认真程度等内容会对教学的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3.适当加强对硬件设施以外内容的管理。硬件设施在提高小学教育水平质量方面固然重要,然而教师的综合素质、师生关系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等方面也能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对此,作为管理者,除了对硬件设施进行适当的管理之外,还要聘用知识储备丰富、教学能力较高、能与小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

4.加强对师生关系的管理。步入教育改革新时期之后,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要求严格的知识传授者,而以学生的朋友这一角色来完成教学活动,然而传统的管理工作并不能完成这一转变,对此,学校必须加强师生关系的管理,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进而增加教师的追随者,提高教师知识传播的效果。

5.详细分工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首先面对学校管理面密度较小的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要在管理过程中进行工作的细分,并明确相关人员各自的责任。其次,要站在工作人员的角度上来寻 找管理的最佳办法,而不能一味地压榨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为了完成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我们要根据工作人员职能的不同来选取合适的管理方法,并适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奖励,以此来提高教研组的活力,赢得教研改革的成功。

6.按照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我们不仅要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更新,还要及时转变管理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建立多元因素的评价体系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力求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7.增加小学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小学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阵地,必须及时引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知识研究成果、教学观念和改革经验等内容,以此来完成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对此,学校要时常组织培训,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知识成果。

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作用,还能为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对此,我们必须通过上述要求来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进而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把小学生培养成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参考文献

[1]张卫星.规范化:学校管理的价值追求[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3,11(12):111-112.

第6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当前有些企业根本没有“针织染整工艺设计书”下达染色工艺,其所谓下达的工艺书也非常简单,如:1:10,60℃,60min;或画一张升温曲线……就算是染色工艺了,是非常不完整、不全面的,致使“一次染色成功率”很低,加大了染色成本,影响企业效益、设备利用率,浪费资源、人力,节能减排从何谈起?

管理上规范,产品上档次;质量上标准,产量上规模。为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关键在于提高针织染整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这也是提升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低成本、高利益的智力投资,同时可加快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1 科学规范制订针织染色工艺

染整关键是始于工艺、规范工艺、源头治本。

1.1针对目标制订针织染整工艺

“染整”关键在工艺。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是企业的重要岗位,岗位责任人需要遵守、贯彻、执行企业规定和规章,违反工艺操作需受到制裁、惩罚。染整工艺设计需严谨、规范、正确、有效,是一次染色成功的有力支撑,一次染色成功又能达成企业低成本、高效益。染整工艺设计必须把握住“全局”目标。

1.1.1针对目标设计针织布染色工艺

(1)环保指标;(2)内在质量、外在质量目标;(3)染色纤维(制衣是否拼白);(4)坯布织造结构;(5)染色过程是否易产生疵病。

1.1.2针织布后整理针对目标

(1)符合要求的克重;(2)符合要求的稳定门幅;(3)符合要求的缩水率。

制订针织染整工艺设计思路提示: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合力做保证,尊重“定位”、源头“治本”、“优质、低耗”。

1.2确定质量标准的依据

1.2.1产品最终市场档次,即客户质量要求是确定质量标准的唯一依据

与客户约定的品质标准是制订工艺的唯一依据,从经营部(或业务部)接单就要规范清楚,明白按单绝不能糊涂接单,经生产造成隐患。

业务部门接单必须详细记录客户对品质的要求:(1)坯布全称、规格;(2)坯布组织结构,纤维成分、比例;(3)染色纤维;(4)销售最终地区、档次;(5)环保要求;(6)染牢度要求;(7)素色、拼色尤其是拼白运动服;(8)对色面(正面、反面);(9)对色光源;(10)定形方式;(11)其他后整理细节:拉粒、摇粒、磨毛、抛光……必须清楚,否则不能打样,更不能盲目生产。业务员需填写针织染整加工打样(指导)报告书,随同客户样交技术部门“打小样”;(12)大生产尚需提供:①克重及误差范围;②门幅及误差范围(针内、全门幅、浆切边);③缩水率及误差范围。

1.2.2拟定“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书”

根据业务部门的针织物加工打样(指导)报告书,拟定产品质量目标、定位、档次,选用可靠达标而又成本较低的染化料,组织打小样,拟定“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书”。

1.3深中浅色分档标准

根据针织布染色所用染料百分含量划分色档(表1)。在标准GB 250-1995及ISO 105/A02-1993中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划分色档,即浅色:2级及以下为浅色;中色:介于2~5级之间为中色;深色:5级及5级以上为深色。特深色是有深色中划分出来的,因其染化料用量大,工艺流程长,成本价高,为加工方及漂染企业合理收取费用划分出来的,可归属企业内部标准。有的漂染企业,从浅档中再划分出特浅色,如染棉用的反应性(活性)染料用量总和≤0.1%,染涤用分散染料用量总和≤0.2%。

1.4染料百分用量计算方法

1.4.1纯棉

如表2中示例所示,将打样处方所用活性染料分别接100%力份,计算出染料用量总和。选用染棉“特深色”染整工艺。

1.4.2纯涤

如表3所示,将打样处方中所用分散染料分别按100%力份计算出染料用量总和。选用染涤“中色”染整工艺。

1.4.3涤/棉(65/35)

将打样处方中所用分散、活性(反应)染料分别按100%力份计算出染整用量总和除以65%和35%,即为分散染料对涤、活性染料对棉的百分用量。

示例:染涤/棉(65/35)针织坯布双染“橙红色”(中色)所用染料计算。

染涤(选用染涤“浅色”染整工艺):

分散红ACE 0.5%

分散黄ACE 0.1%

分散染料百分用量总和 0.6%

“橙红色”(中色)所用染料 0.6%÷65%≈0.92%

套染棉(选用染棉“特深色”染整工)

活性艳红M-3BE 1%

活性黄M-3RE 0.7%

活性染料百分用量总和 1.7%

“橙红色”(中色)所用染料 1.7%÷35%≈4.86%

1.4.4提醒染料选用

根据客户质量要求选用“门当户对”的染料进行染色,即选用可靠、达标、成本低的染料。技术主管需制定出染料打样规定,从化验室“源头”治本。(1)浅三元色染料组合名称、规格、生产工厂;(2)中三元色染料组合名称、规格、生产工厂;(3)深三元色染料组合名称、规格、生产工厂;(4)另还要选一组高水洗色牢度的染料组合、染料名称、规格、生产工厂,以应对特殊色牢度要求;(5)常用色染料组合选用:黑色、深蓝、藏青、军绿、咖啡、灰色、大红、艳红、湖蓝、翠蓝……。

第7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英文规范书写 中小学生 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文书写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据调查,目前有80%以上的中、小学生字母书写不标准、杂乱、潦草、东倒西歪、比例不协调,尤其是存在着间距不均、粘连、脱节等现象使得字迹难以辨认。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而且影响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英语交流的实用性。在2010年3月的“两会”期间,科技界有4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建议要加强中、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可见对中、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已不仅仅是教育上的问题,而且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而且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升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快速有效的规范书写教学之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书写教学的本身。

一、中、小学生英文书写的现状

(一)英文书写教学没有引起重视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英文书写教学被严重忽视,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而很少注意书写能力的培养。学校没有给学生展示英文书写才能的平台,教师也不给学生欣赏他人英文书写作品的机会。总之,学校没有把英文规范书写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任务来抓,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教学氛围,因此,英语书写仍然是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二)英文书写教学缺乏示范和指导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英文板书随意性很强,速度快又潦草,因此无法起到示范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文书写的兴趣和质量;有些教师发现了学生的书写错误,也没有及时地加以纠正,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有些教师甚至把“写”完全放到课外,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练字仅仅是为了“练”,而忽略了练字的真正目的。由于没有引导学生把书写与应用相结合,必然导致英语书写教学的无效性。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主动性差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自控能力差。由于以往的书写教学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即使经过了大量枯燥的练习也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书写水平不能明显提高,必然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之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由于英文书写作业形式单一,学生找不到兴奋点,对英语书写也慢慢失去兴趣,作业开始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美观,有的甚至开始逃避书写,导致写字质量越来越差。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觉得书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失去书写的主动性。据调查,80%的学生不重视英文书写,下笔随意,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英文书写教学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多年来英文书写教学依赖的是传统的书写模式,而传统的书写模式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占格框框而已,简单地讲也就是哪些字母占中格,哪些字母占中上格,哪些字母占中下格,因此无法限制学生书写时的随意性,对字母倾斜角度的统一、字体重心的稳定,字母的宽窄大小、间距的准确等都没有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和要领。如什么是大小一致?什么是宽窄均匀?什么是圆润?什么是饱满?什么是流畅?什么是间距精准?如何做到字母之间的不粘连?怎样控制单词的不脱节等都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五)中、小学生对英文书写要求不明确、方法不正确

字母书写是英文书写中最基本的元素,大部分学生在书写中没有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存在字母笔顺、笔画不清,不能准确找到起笔点,运笔走势不明确,转折点过早或过迟,回笔不到位,收笔突然或不到位,字体不饱满,曲线不圆润,笔画不流畅,字母超格或不满格,大小宽窄不均、字体东倒西歪,单词书写参差不齐,句子书写更是存在大小写不分、粘连、脱节、难以辨认等问题。如经常把 写成 ,把“ ”写成“ ”,把 写成 ,把 写成 ,造成k h不分等现象。由此不难看出英文书写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仍然是一个盲点,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

(一)“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概念及内涵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传统英文书写结构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视觉特点,结合结构美学原理,利用人体力学而发明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方法。“五四三”即五线、四格、三笔。

五线是指“上线、中线、托线、底线和主线”。主线即是与上线、中线、托线和底线相交而形成的63°夹角的辅助线,是依据中、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难点及书写特点而设计的,其倾斜度恰好适合手写英文的自然角度,符合人体力学。主线是写好每个英文字母的依托,其作用是控制每个字母的倾斜角度,稳定字体重心、避免东倒西歪,使英文看起来协调一致。

四格是指“上格、中格、下格、主格”。两条主线之间的格叫主格,主格是主线与主线之间具有坐标性质的平行四边形网格,其结构特性符合结构美学的原理。主格是学生写好英文的重要依据,是避免字母与字母粘连、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的标尺。掌握这把尺子,学生在书写英文时就不会出现字母大的大、小的小、宽窄不均的现象,就能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的间距,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不会造成书写英文松的松、紧的紧、粘连和脱节等难以辨认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批改和评阅,避免考试时因误写被误判丢分。我们都知道汉字是单个独立的,即便没有间距,甚至有些粘连,大家也能辨认,但英文却是由26个字母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成的,因此任何字母都可能组合在一起,如果没有间距就单纯是字母的无序排列。字母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单词之间,特别是单词与单词之间都要靠间距来加以区分,所以,我们说“没有间距就没有英文”。

三笔是指“竖、曲线和横”,它是组成英文字母的基本笔画。“竖”是每个字母依主线平行控制字母角度和重心的依据。“曲线”需要准确把握好起笔点,控制好运笔方向及运笔走势,且收笔要到位。 “横”虽然在小写字母中使用率很少,但是必须写直、写平、不能过长或太短,而且要明确“横”的书写位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点”和“横”的字母,“点”和“横”应后写,它在字母中起着秤砣的作用,有稳定字体重心、平衡字体态势、在单词和句子中有点晴之笔的妙用。

五线、四格、三笔的功能是使英文书写方法更简单、书写标准更明确、书写要求更具体、书写要领更统一、书写规律更可循、书写依据更有效,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写出字母标准,字体统一 ,字态协调,倾斜角度协调一致,重心稳定,字体宽窄均匀,字母间距精准,字迹工整、美观大气、流畅洒脱的英文。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四大特点

1.易教。“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简单明了,具有统一的认知、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教法,无论学生英文书写基础怎样,只要教师严格按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教学要求教授,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并掌握英文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它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难解决的英文书写难题。2.易学。与传统的书写教学相比,这种书写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学习“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就能直接掌握书写要领、书写技巧和书写规律。3.规范。“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突出规范书写,将方法和依据并用,矫正、规范和提高同步进行,因此避免学生英文书写杂乱,字母书写粘连,有效控制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限制书写时的随意性,彻底改变传统书写模式的弊端。4.实用。“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许多英文书写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训练后明确了字母书写的标准,掌握了字母书写的要领,统一了笔画笔顺的关系,矫正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真正理解了英文规范书写的技巧和规律。在对参加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培训的学生调查时,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居然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样书写英文的,可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对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具有屏蔽功能。它不仅填补了当前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空白,也是英语教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与常规书写教学的区别

1.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是按照英文字母的传统排列顺序教授书写,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字母形态的再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对字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更不能很好的按照字体结构变化熟练掌握书写规律。2.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法。常规的书写教学中没有明确的书写标准、没有具体的书写要求、没有相应的书写技巧、没有统一的书写要领、没有可循的书写规律、没有有效的书写依据,这就造成了常规书写教学的无效性,使得学生英文书写能力两极分化很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书写教学工具,因此杜绝教师照猫画虎地教学,避免学生依葫芦画瓢学习。3.突破了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今天全世界的英文书写依然是依靠传统的“四线三格”,“四线三格”作为英文书写依据过于简单,功能过于单一,不能为学生写好英文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不具备书写的规范性和矫正功能,亦不能很好的控制字体字态,对字母与字母、字母单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也很难把控,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中存在的东倒西歪、重心不稳定,字体不协调、字母大小宽窄不均等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对学生英文规范书写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书写依据是在传统“四线三格”的基础上做了功能上的完善与升级,增加了“主线与主格”功能。独创的“五线四格”使英文书写依据更加有效,同时这种具有坐标性质的网格结构,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的起笔点、运笔方向、运笔走势、回笔及转折点等,使英文书写依据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和完善,也大大提高了英文书写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以主线为依据,学生就能控制所有字母的倾斜角度,避免东倒西歪的书写现象,按照可循的书写规律使得字体重心更加稳定。以主格为依据限定字体的宽窄、大小,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从而避免字母之间的粘连,控制单词的脱节,使间距看起来精准,字体协调、字态圆润、均匀美观,也限制了学生书写的随意性,为学生规范书写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并对传统的书写教学存在的纰漏进行了修正,对容易粘连、容易脱节、特殊字母的连写、相互补位、不规范书写的常见错误、不能保证字体协调统一等问题都提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突出了英文26个字母“三笔”书写的方法(竖、曲线、横),规范了如何写好“三笔”,如何利用“三笔”,依托“五线四格”来书写,学生会突然意识到写好英文原来竟如此简单,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掌握英文规范书写要领、方法和技巧。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中、小学英文书写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英语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频率亦呈上升趋势,而英文已经成为大众化、社会化、全球化的重要交流工具,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英文已成为现代社会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工具之一。这就使得英文规范书写不仅是教学领域的需要,也是英语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是书写,而英文书写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素,在整个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英文书写教学改革必将引发整个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同样,英语教学改革也必将推动英文书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创新英文书写教学模式,把最简洁、最流畅、最直观、最实用的书写方法传授给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而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将成为英语教师书写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革命性突破。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训练的有效选择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它不需要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需要大量的练习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并通过规范书写的训练内化成为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做事专一的良好心理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对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接受美的感染和艺术熏陶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四)符合中、小学生书写教学的最优化原理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遵循了教学的最优化原理,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学生写字习惯、心理特点、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佳的英文书写方法,提高英文书写的正确率,缩小差异,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让学生学习的是书写方法,掌握的是书写技巧,运用的是书写规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情享受书写的过程,充分感受书写的乐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英文书写教学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学生自主书写的积极性

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书写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书写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书写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书写的创造性,直接有效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差距,找不足,总结书写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展合作学习

让书写进课堂。教师要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让英语课堂充分体现教学的双主体。化整为零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教”与“学”,积极分析思考并从活动中找到得与失。如小写字母‘ ’在书写教学中就是个难点。虽然这个字母很简单,但是由于受汉字书写习惯的思维定势影响,学生很容易把‘ ’写成‘ ’字旁。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书写技巧,教师应安排学生对“竖、 曲线和横”这三笔进行分解的书写训练并给予比较系统的指导。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3人一组,开展相互学习,相互探究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争相指出对方书写的优点和缺点,找出为什么很多学生经常把 写成 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地变被动的书写为主动的练习,从而提高英文书写的准确率和学习效率。

(三)进行有效地示范指导

教师首先要吃透“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精髓,掌握书写要求和书写要领,并能够依靠书写依据熟练地运用书写规律和书写技巧。在教学中严格坚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教学标准,作好示范、指导,同时还要在学生开始练习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教学中要注重树立标杆,典型引路,以书写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开展英语书写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活动展示自己的书写才华,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英文书写水平。

(四)实施愉快教学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倡导的是快乐书写,因为“只有快乐书写,书写才快乐”。所以,教师在书写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情趣化,给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前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按照字母笔画、结构分类改变了依据字母排列顺序教授书写的传统方法,如教写 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曲线”和“竖”的书写技巧,这样,写好了 就等于把 同时都写好了;再如教写 时,把 写好了也就等于把

写好了,以此类推,把 写好了, 也写好了。这样,举一反三的让学生学会找规律,既检测了学生对于书写方法的掌握情况,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了字母的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写字课的传统模式—— “满堂灌”,增添了许多课堂乐趣。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很强,积极性也很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字原来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

第8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1.伦理学

(1)伦理学的概念和类型

(2)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3)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的概念

(2)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3)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4)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和学科属性

(5)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原则

(2)不伤害原则

(3)有利原则

(4)公正原则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1)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的含义和本质

(2)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的形式和内容

 

四、临床诊疗伦理

1. 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

(1)患者至上原则

(2)最优化的原则

(3)知情同意原则

(4)保密守信原则

2.临床诊断的伦理要求

(1)询问病史的伦理要求

(2)体格检查的伦理要求

(3)辅助检查的伦理要求

3.临床治疗的伦理要求

(1)药物治疗的伦理要求

(2)手术治疗的伦理要求

(3)其他治疗的伦理要求

4.临床急救的伦理要求

(1)临床急救工作的特点

(2)临床急救的伦理要求

五、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1. 临终关怀伦理

(1)临终关怀的概念和特点

(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和要求

2. 安乐死伦理

(1)安乐死的含义

(2)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3)安乐死的实施现状

3. 死亡伦理

(1)死亡的概念

(2)死亡标准的历史演变

(3)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六、公共卫生伦理

1.公共卫生伦理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1)公共卫生伦理的含义

(2)公共卫生伦理的理论基础

2.公共卫生伦理原则

(1)全社会参与原则

(2)社会公益原则

(3)社会公正原则

(4)互助协同原则

(5)信息公开原则

3.公共卫生工作伦理要求

(1)疾病防控的伦理要求

(2)职业性损害防控的伦理要求

(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伦理要求

(4)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伦理要求

七、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

1.医学道德修养

(1)医学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

(2)医学道德修养的目标和境界

(3)医学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 医学道德评价

(1)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和意义

(2)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

(3)医学道德评价的依据

(4)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5)医学道德评价的方法

3.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不考核本内容)

(1)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第9篇:规范伦理学范文

论文摘要:在当代语境下,教育伦理学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向:在研究问题上从“教以道德”走向“道德地教”,在研究动力上从“专业主义”走向“实践主义”,在研究重心上从“道德规约”走向“实践反思”,在研究路径上从“伦理应用”走向“教育返观”。

作为一种分析教育与道德关系的“知识体”,教育伦理学是在伦理学与教育学的相互激荡中逐渐形成的:伦理学在探讨道德问题时,往往诉诸教育的力量,促进道德的进步;教育学在讨论教育问题时,常常追究道德的前提,巩固教育的基础。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沿着杜威、纳托普等人开创的路线,教育伦理学不断丰富论域、拓宽视角、更新范式,逐渐成为教育学(或伦理学)家族中的重要分支,甚至在大学里形成了初步的学术建制。本文试图立足当代的语境,勾勒教育伦理学的发展脉络和总体趋向,以为反思和参酌。.

一、研究问题:从“教以道德”走向“道德地教”

单从渊源上说,教育伦理学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智者派,他们宣称可以教人以道德;在中国也可以返回到先秦诸家,他们主张以道德人格为教育的目的。首先从理性的层面对道德的“可教性”(或者说教育完成道德目的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的,当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但是,其后的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从昆体良到夸美纽斯,从洛克、卢梭到康德,往往将这一前提问题“悬置”起来,直接将道德作为教育的目的或内容提出来。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初成,以往有关道德作为教育目的或内容的强调,逐渐使人们意识到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必要性。例如,赫尔巴特从“目的一手段”结构出发,依据康德的先验伦理学,不仅确立了道德之于教育的最高目的,而且奠定了教育学的伦理学基础;新康德学派的纳托普也按照康德的批判哲学,以教育为达成真、善、美目的的手段,建立了教育逻辑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美学的架构;此外,还有贝内克、施莱尔马赫、罗森克兰茨、拉伊等,都将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知识来源。由此,教育与道德的关系,逐渐摆脱了纯粹经验的直觉或感悟,进而获得了伦理理论的理性辩护。总体来说,这些思想家或哲学家集中关注的仍然是“教以道德”的问题,具体涉及“道德是否可以教”、“教育应该达到何种道德目的或传递何种道德内容”两类问题。

然而,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教育伦理学在论域上逐渐有了新的拓展,即从“教以道德”到“道德地教”。这种拓展与杜威的开创性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不仅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教育伦理学”课程,形成了“教育伦理学”著作(EducationalEthics:Syl-labusofCourseofSixLecture-Studies),更为重要的是将伦理的视角从教育的目的(或内容)层面转向教育的程序或制度层面。他认为,学校的道德目的不能仅仅通过直接的道德教学来实现,而必须依托一种更加广泛、间接、生动的方式,即将学校自身、教学方法、课程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在半个世纪以后,彼得斯(PetersR.S.)在《伦理学与教育》(EtI11CSandEducation)中通过“教育”概念的语言分析,提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道德”,旨在“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某种有价值的内容”。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杜威的余绪,直接将“道德”纳人教育的“标准”,即一种能称得上“教育”的活动至少应该满足两个道德上的标准:一是传递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二是传递的方式应该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索尔蒂斯(SolosJ.F.)、斯特赖克(StrikeK.A.)、古德莱德(GoodladJ.)等一批学者的推动下,有关“道德地教”的分析在主题上更加丰富,有的探讨教育(或教学)作为一项事业或实践的道德性质,有的分析教育(或教学)作为一门专业的伦理要求(主要是“教师专业伦理,’),还有的关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承担的道德角色、遭遇的伦理困境、采取的伦理反思等。显然,这些分析直接指向的不是学生的道德发展,而是教师及其实践的道德维度,乃至作为教育(或教学)外部条件的政策或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如果说“教以道德”重在“道德的教育”,那么“道德地教”则偏向“教育的道德”,关涉的是教育的“正当性”问题。就此而言,当代教育伦理学不仅与道德教育理论殊异,而且不限于教师伦理问题的分析。

二、研究动力:从“专业主义”走向“实践主义”

早期有关教育伦理的研究,主要是由教育的道德目的或性质所激发的,常常诉诸教师道德人格的养成和教师行为的道德规约。这些研究一般将教师作为“道德主体”或“道德教育主体”,但是未能明确从教育专业的特性出发,阐明教育伦理与其他社会伦理的区别及其在实践层面的意义。随着20世纪中期以来“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教育作为专业实践、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仅在制度层面得到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确认,而且在理论上引起了广泛而深人的讨论。在这种“专业化”的诉求下,“教育专业伦理”或“教师专业伦理”概念逐渐成为教育伦理学关注的“中心”。这些研究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展开的:一条路径是“社会学式的”,即从专业社会学的立场出发,以社会中相对成熟的专业(如医生或律师的工作)为参照,认为教育(或教学)要想成为一门专业,不仅要以坚实的知识或技能作为基础,而且还要履行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提供独特的社会服务。在这种服务中,专业人员(主要是教师)与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之间并非自愿或对等的关系:前者通常居于支配地位,后者往往处在受动的位置;这意味着专业人员必须承担起对服务对象的道德责任,以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和维护专业人员的社会形象。另一条路径是“教育学式的”,即以教育(或教学)专业中专业人员(教师)与服务对象(学生)之间的具体关系为基点,分析教师伦理的专业特性:与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员(如医生、律师)不同,教师并不是去维持与学生之间的知识鸿沟和社会距离,而是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一种互惠式的关系。不管采取哪条路径,这些研究的动力或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专业化”及其“专业主义”的诉求,其目的都在于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地位。

然而,这种“专业主义”的诉求,不仅在理论上容易遭到洁难(特别是“教育或教学作为一门专业”的预设),而且在实践上容易滑向“技术主义”,因为它强调的仍然是教育(或教学)作为一门专业的知识基础和技能专化。在这种“主义”看来,教育(或教学)是一个工具化、操作化或技术化的过程,因此教育(或教学)的问题不过是技术的问题,可以通过知识的提供、技术的改进予以解决。然而,“实践的”问题毕竟不是“技术的”问题:“技术问题着眼于在既定的目的(价值和准则)的情况下手段目的的理性的组织,以及在不同的手段之间的理性选择。相反,实践问题着眼于规范,特别是行为规范的接受或拒绝(我们可以据理支持或反对行为规范的公认的要求)。”这意味着,需要将教育(或教学)从“技术”的梗桔中解放出来,重新淦释为“实践”,进而凸显其“规范”或“道德”的维度。这里也有两条路线:一是直接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运用“实践智慧"(phrone-sis)概念,否认有关教育(或教学)的工具化、操作化或技术化理解,强调教育(或教学)在道德上的复杂性;二是从麦金泰尔的“实践”(practice)概念出发,认为教育(或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协作活动,是一种具有自身“内在利益”或“卓越标准”的实践,而这种“内在利益”或“卓越标准”就是满足或促进他人的学习,要实现这种“内在利益”,就需要教师拥有某种德性。总体说来,这些研究试图超越“技术主义”的限制,恢复教育(或教学)作为实践的内在品性,重建教师作为实践者的主体价值。

三、研究重心:从“道德规约”走向“实践反思”

不管人们如何定位,教育伦理学都是以“伦理学”为理论渊源的。伦理学的传统乃至分歧,也常常会在教育伦理学的架构中进一步具体化。长期以来,“规范伦理”在伦理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关注的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教育伦理学最初也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教育(或教学)的“道德规约”上,或针对教育(或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的道德问题或困境,或从教育(或教学)所内含的道德品性、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出发,着力探讨特定社会一历史语境中教育(或教学)应该遵循的道德理想、道德原则或道德规则,以及将这些理想、原则或规则内化为教师个人修养、制度内在品性的可能条件。因此,制定规约教育的优良道德规范,就构成了教育伦理学的首要任务。

然而,这种“规范”的立场常常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批评。除了一些激进的怀疑甚至否认道德规范普遍性的观点之外,更多的批评聚焦在道德规范的实践层面:即便是最优良、最完备的道德规范也不足以提高个体在教育情境中的道德判断,不足以应对教育情境中的道德困境或冲突,不足以保证个体在教育情境中的合理选择;相反,教条化地悟守某些道德规范,可能会阻碍个体在实践中的道德成熟,甚至可能造成某种“反道德的”结果,如以忠诚的名义。索尔蒂斯也警告说,教育伦理准则(codeofethics)并不能为其蕴含的基本伦理原则提供辩护;如果这些规范在实践中相互冲突,或者需要为一个人行动的理由进行辩护,那么教育者只是了解准则,就可能对情境做出不当的处理。因此,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伦理的实践最终还有赖于实践者个人的“德性”或“实践智慧”,而要获得这种“德性”或“实践智慧”,又有赖于实践者的“实践反思”。但是,这是否意味着道德规范在教育实践中就没有意义了呢?显然不是。仅有“规范”不足以产生“道德的实践”,但是失去“规范”,就无从确认“实践的道德”。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规范”,而是“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规范”。一般而言,“应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技术”意义上的应用,将道德规范看作是普遍的、自足的、超越情境的,关注个体对这些规范的严格遵循;一种是“实践”意义上的应用,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并不是自足的,它的合理性取决于实践的情境,有赖于个体的实践智慧,即将一般性的规范与具体化的情境结合起来的能力,因此规范不是用来“照搬”或“套用”的,而是为个体实践提供分析的工具,为个体判断提供参照的基点。当代教育伦理学尽管也在不断提出或完善教育的伦理原则,但是也充分意识到这些原则的实践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从业者的实践反思或实践智慧。

四、研究路径:从“伦理应用”走向“教育返观”

这里的“研究路径”,主要涉及“立场”(stand-point)和“方式,"(approach)两个维度。就研究立场而言,教育伦理学也从“伦理学的教育应用”走向“教育的伦理返观”。教育伦理学显然离不开伦理学,需要伦理学提供的概念和命题、理论和方法,但是这种“需要”并不意味着教育伦理学只是伦理学的简单应用或逻辑推演,或者说教育伦理学只存在与伦理学的单向关系。事实上,从杜威、彼得斯以至当今的诸多教育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注意到教育作为一个实践领域的独特性,以及由这种独特性所引发的教育伦理学之于伦理学的“反哺”关系。这种“反哺”可以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为伦理学的已有理论提供新的证据;二是补充或修正伦理学的原有概念、命题或理论;三是提出新的伦理概念、命题或理论;四是形成新的伦理探究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伦理学的建构不能只是从伦理学到教育的“演绎”,还应包括从教育到伦理学的“返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