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微电影广告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电影广告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电影广告论文

第1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一、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的发展借助着互联网的传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最广为人知的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使一个草根组合,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微电影是微博产生后的衍生事物,目前在学术界,对于微电影还没有一个准确而通用的定义,百度上对微电影作如下介绍:微电影(Micm n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至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通过众多的微电影作品,我们对微电影归纳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1.时间短。相比较传统电影的时长,微电影一般在几十秒到几十分钟之间。

2.制作周期短。微电影的制作周期一般很短,有些剧本几天就可以完成,最长的制作周期也不会超60天。

3.投资成本小。微电影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小,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二、微电影产生的背景

任何新的传播媒介、传播现象或传播行为的出现,总是有其特殊的技术背景、社会背景、媒介环境所推动的。微电影在我国市场的出现与新媒体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微电影是Web 20时代的必然产物

近几年高科技的发展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脑虚拟技术与3D技术在电影中广泛应用,而互联网Web 20的技术发展为微电影的产生提供了最合适的土壤生长,中国电影市场近几年的发展形式大好,微电影的出现填补了在网络时代传统电影的空白,它是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的结合产物。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单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接收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观看电影的观看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试听习惯。

(二)影视技术在群众中的普及催生了微电影的产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降低,电影制作的门槛越来越低,甚至用普通的数码照相机和手机就可以自己拍摄制作微电影。这些设备由于携带方便,成本低廉,拍摄效果清晰,受到影视爱好者的青睐。而影视拍摄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尝试制作、微电影,这也成为微电影迅速发展与壮大的直接驱动力。影视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为微电影制作提供了一个最可靠的物质基础。

(三)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互联网和影视技术的发展只是微电影生成壮大的直接环境,如果在宏观的社会环境下来看微电影的发展壮大,我们可以在价值与空间看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多元化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多元化文化也随之产生,显现出了百家齐放的现象,以前某一媒体或者某一类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社会的发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心理状态、价值观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草根文化逐渐取代了精英文化,权威被渐渐淡化,中心意义被大大地削弱了,多元化社会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社会形体存在,微电影的产生使传统电影从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走向了民间大众,每个人都可以拿起自己手中的设备器材,成为一名导演,创作属于自己的电影,使创作团队更富有草根性。微电影的创作将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向百姓的细小叙事进行了一个飞跃性跨越,如果说技术发展与影视技术的普及是微电影发展的土壤,那么多元化社会的意识形态就给微电影的发展添加了成长的化肥。

(四)“碎片化”的社会传播语境的形成

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手机电话、平板电脑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让人们感受到信息就在身边,唾手可得。由于移动网络的发展和人们对于信息的诉求增加,人们以前一些琐碎、凌乱、无意义甚至无聊的时间突然变得重要起来。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里,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诉求、平等话语方式和新型消费模式都极其渴望。正是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微电影内容紧凑,短小精悍,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特征正好满足了接受群体即时消费的诉求,它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包括上班坐车、工作午休、下班堵车等时间,利用平板电脑或者移动手机在网上观看一部“微电影”,如同置身影院一般,感受激情与浪漫、刺激与温馨。

三、微电影传播的特性

微电影作为全新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带给接受群体全新的感受,内容让大家易于接受,另一方面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可以使接受群体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共鸣与愉悦,给人们一种视听盛宴搬的享受,微电影的传播具有以下特性。

(一)全民参与、草根互动

微电影让传统的电影艺术从“高处不胜寒”回归到了全社会参与、全民互动的平民化时代,微电影的低成本、草根制作、全民参与的特点迎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对于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摄像器材的价格下降以及影视作品的制作普及,使得微电影的创作可以被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化影视人士所掌握。更多有创作 电影的人们可以通过制作微电影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意味着微电影将成为创意的集中地。并且由于微电影制作时间短,微电影可以更快速的关注社会热点,形成更大的话题性,形成“蝴蝶效应”达到广泛的传播性以及全民的参与讨论,扩大传播的影响范围。

(二)微电影的营销性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微”这个词汇成为流行的前缀。随着3G手机和Wi-Fi技术的成熟运用,人们通过手机上网、无线上网渐渐成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的主要途径。从博客到微博,从电影到微电影,网络平台为各个厂家以及品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一些新网络媒体的利润点,已经越来越具备短小精悍的特性。各种视频网站的推出,为微电影提供了更具有广泛传播的平台。

(三)借微博之势

在2010年微博红透大江南北后,微电影在2011年借助微博的成功也迅速上位,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新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媒体平衡,随之带来了各种营销手段与创意思维模式的改变。微电影的产生就是利用微博传播效应的新型营销方式。其利用电影的叙事魅力和影响力,加上微博、社区分享等新型媒体的迅速传播与互动效应,微电影正在成为又一个新型的传播模式。

四、微电影的传播途径

(一)3G手机成为主要传播工具

从传播工具看,以web20和3G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传输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了564亿,已经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其中以手机视频用户和手机微博用户涨幅最为明显。仅在2012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2 500万人,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而微电影内容短,数据量小,成为网民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收看的节目的新宠,只要在网络稳定且具备相应的使用终端,每个网民都可以便捷地在互联网上满足学习与娱乐的诉求,同时,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网络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共享各种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与在线的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正是基于此,互联网才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媒体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二)移动传媒成为微电影传播的主要载体

目前,在写字楼、电梯内、公交车、轻轨客车、地铁等人流较大的地方,普遍都安装有移动传媒播放器,其具有密闭空间,播放时间短、受众群体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密闭的空间内,由于受众群体的位置相对固定,有利于将注意力放在移动媒体播放器上,以减轻在密闭环境下的心理压力。目前很多广告片通过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推广,比如2013年春节百事可乐推出的《把乐带回家》系列片,在一定传媒上进行大肆传播,通过巨星的演绎以及完整紧凑的故事情节,突出家庭的观念,让人们在新年期间接受百事可乐的广告创意,大大提升了百事系列产品在新年期间的销量。

(三)互动形式广泛

新媒体下的微电影传播,推翻了以往传统电影的影院式传播推广,受众群体利用自己的电脑、手机在视频网站、电子杂志中找到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微电影,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播放,还可以在观看时与其他网民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言论与新的,就可以转载到自己的空间,并进行分享,成为微电影传播的一分子,通过分享,让自己身边的朋友进行关注,增加点击率,扩大影响力,有的微电影甚至可以达到日点击上万人次的纪录。一些系列微电影的拍摄,创作团队会在网上征集各种创意,根据网民的不同意见,对影片拍摄不同的结局,以满足于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这一点,传统的电影是很难做到的,

(四)广告创意借助微电影进行推广

由于广电总局反对在电影中硬性植入广告,一些品牌将目光瞄准了微电影,各品牌可以将自己的广告创意与品牌理念在微电影中进行推广,借助于受众群体的广泛传播,将自己的品牌理念通过微电影的形式深入人心,大大提升自己的品牌力。

五、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方向

“微电影”象征着草根也可以拿起摄像机拍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导演或者演员,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的方式也丰富了我国的影视文化产业。还大大拓宽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了电影内涵。微电影的产生适应了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如何将微电影这种新兴的艺术形态通过传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播媒介更好的传播下去,并加以合理的管控,避免他走过多的弯路,目前,如何让微电影盈利是微电影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微电影的播放平台都是免费对观众开放的,实施微电影版权保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微电影在传播途径上盈利的可能性很小,只能寻求广告商的赞助,在影片中进行植入广告,但是这样又会与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性与独立性相冲突。如何寻求新的盈利模式是微电影面临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也许这会直接决定微电影的生死。

[参考文献]

[1] 李皓.浅谈新媒体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世界,2011(07).

[2] 本刊编辑部.老男孩的青春成长录——对话肖央[J].影视制作,2011(05).

第2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我喜欢广告,但大学四年里,主业却是电影学。大家说想进国际知名4A广告公司并不难,但是没有人脉,没有经验,没有专业背景,想要进入就难上加难。我投过奥美,投过睿狮,可是简历都石沉大海,毫无音讯。这时候我才明白,单靠苍白的简历,是无法打动心仪公司的HR的。于是我加入相关的小组,努力认识4A公司的职员,请教本校广告学院的老师充电补课。终于有一天,在网上结识的J公司的姐姐告诉我他们老总和HR要到我们学校做校园招聘宣讲会,面向全国招聘8名客户执行。只是,她不知道,之前我已经连续三次投过她这家公司了,哪怕官网上写明了“请勿重复投递简历”。

重复投递简历,会增加人力资源筛选简历的负担,容易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没有过人的专业素质,没有丰富的实习经验,如何脱颖而出?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涯,于是在简历里特意附带了一封信,写上了这样一段话:

一直以来都是电影爱好者、摇滚迷、论文狂和马不停蹄的公益志愿者,大学期间毫无职业规划,但我用最青春、最宝贵的四年真正发展了兴趣和人格。四年的生活常态概述就是:

小情小调:逛美术馆、看画展、看摇滚现场,围观各种电影节和影展。

苦中作乐:周三中午不吃饭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赶往北京电影学院某个专业的小教室,当个死皮赖脸的蹭课生;不停写影评最后终于在电影杂志上发现了自己的笔名;竭力去认识那群我想认识的各领域前辈达人。

社会主义活雷锋:固定献血、在打工子弟小学当老师……

信里的这些文字,我不知道谁将会读到它,但我坚信这比简历更真诚,更能说明有个我这样的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在那封信的开头,我这样写道:我知道重复投简历是我的错,但是,如果想要拜访一个重要的人,总应该多敲几次门,而不是转身离开。

带着这样一封信连同简历我来到宣讲会,不想却被人山人海吓昏了,不仅有本校的同级校友,更有名校的研究生,甚至有海归特意从英国飞了回来!

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当大家蜂拥着走向HR递交简历时,我突然发现,刚刚发表过演说的北京区总经理就站在角落,竟然没有人上前跟他有更多的交流。这真是令人疑惑,难道大家听长达两个小时的宣讲会,都只为心急火燎地到现场投递简历吗?

于是我鼓足勇气,走向总经理,聊刚才听他讲自己奋斗历程的感想,聊我个人的志向爱好,给他看我的信,我的经历。我本想留下总经理的联系方式,但是他面露难色:“要不,你就先关注我的微博吧。”

当晚,我就注册了微博ID,开始了连续一个月的微博跟踪:不错过任何一条关于J公司广告作品和动向的微博评论,更时不时在后面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广告,难道不可以是个人的推销和公关吗?

终于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宣讲会时的那个总经理竟然也关注了我!我到现在还记得最终面试时经理说的话:“你的微博让我很震惊,非常有特点!”其实,那正是我为了这次面试,在整个招聘期间苦心经营的结果啊。

第3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摘要:

微电影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广泛。借此契机,教师吸取微电影发展趋势中的特征,将其中适宜教学的特色运用在课程实践中,更新教学方式及思路,进而形成影视教学的新特色。本文总结了微电影发展趋势中的六个重要的特征,借此分析了趋势引导下学生创作的三个重要方面,以促进影视专业教学思路的转变。

关键词:

微电影;趋势;教学引导;教学思路

目前国内对微电影的关注度颇高,微电影的创作群体也呈增长趋势,其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微电影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各种微电影网站建立,形成微电影的平台,集中了相对优势的微电影资源;诸多的微电影节成立并相继持续举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短片电影的评选盛典,亦是专业或非专业创作群体的作品得到认可的有效途径。针对现今微电影发展的热度,在尾随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冷静思考的是微电影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微电影已然呈现出的某些特征,极有可能持续呈现或强化呈现,未受关注的特征,也有可能被微电影平台吸收并成为完善其发展的一个部分。

从教学的角度思考,总结微电影现阶段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及时抓住微电影平台中的前沿脉搏,是训练并指引学生短片创作的优势路径。目前,微电影已经呈现出的明显特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运作,即微电影和广告的结合形成的以宣传产品或品牌理念为导向的短片作品;二是自由创作,即自由群体为主导的不受商业驱动的短片创作,在主题选择和影片风格上较为多样化。这两类都得到了网络传播和电影节评选的双方关注,形成微电影平台上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在这个框架之下,微电影的发展趋势得以从微电影创作本身及社会认可两方面探查。其自身形态的变化和市场、受众产生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微电影发展趋势中的众多特征都从以上因素中展开。

一、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诸多优势,从自身角度来讲,其更注重对传统电影的优质因素进行吸收。传统电影的制作讲究画面、声音、特技等,因此制作周期较长,视听感受效果较好,适宜在大屏幕放映。微电影的制作改变了以往拍摄电影短片的方式,及时吸收新科技的元素,采取了制作大片的架势,声画效果精良。从某些品牌商拍摄的微电影,如康师傅、诺基亚等,可以看出,由于有着充足的经费支撑,这类微电影的视听效果良好。即使是学生制作的微电影,也往往采用高清设备,追求声画效果。随着学习电影制作的人越来越多,对国外相关书籍的翻译增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电影作品的品质得以提升。所以,精良的声画效果是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得以强化的一个特征。

第二个趋势可以总结为电影姿态。一方面基于视听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基于业界对微电影认可的模式。现今流行的较具有权威性的审视方式即通过微电影节的举办评定作品的成绩。以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为例,从结构上看,该项目基本遵循了常规电影节的模式,其各种奖项的设置呈现出电影姿态。所以,业界对微电影的认知,并不局限于短片和学生这样的关键词,而是把微电影当成电影进行的赏评。

有的微电影节在奖项设定中增加了“创意奖”“传播奖”“人气奖”等不同于传统电影短片评审的奖项,此类奖项有助于体现出微电影某些方面的特质。不过现今人们对微电影和电影短片的认知观念会在主观感受上产生不同的倾向,因此在电影短片的荣誉认证中往往不设立此类奖项。但“电影姿态”的这个趋势在微电影发展过程中会有持续呈现,其变化有待于人们对微电影认知观念的转变。这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观影习惯,更是受众对电影短片概念的更迭。

过往对电影短片的认知,往往界定在未能够正式走向电影拍摄岗位的电影从业人员的习作,以此证明自身拍摄电影的能力,并借助这样的短片作品,敲开电影生涯的大门。所以,过往的大学生创作的短片,尤其在技术设备的限制下而形成的质朴的声画效果,会比较容易得到观看者的谅解和接受。微电影的兴起和繁荣将这种局面逐渐打破,最重要的改变是认知和习惯。微电影的创作已不仅局限在专业人士的范畴,门槛的拓宽使得微电影的创作走向了自娱自乐的媒体环境。也就是说,对于微电影作品的赏析和认可,一方面可以有着权威的途径,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创作群体的自我欣赏。而随着平板客户端的普及,微电影的传播路径又增加了一个更显自由的层面。

诸多APP如魔力视频,都会设有微电影频道,形成一个类似传统的电视频道的平台,观众可以在这个平台里自由点播。这对刺激微电影的平民化创作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这个平台里,准入门槛依旧很低,但传播力量却很强大。所以,媒体环境的宽松包容了这种自娱自乐的精神,也成为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的第三个重要趋势。

而微电影节的系统化、常态化将会成为微电影发展的第四个趋势。目前的微电影节很多,各地、各高校以占据半壁江山的姿态纷纷举办微电影节,所以微电影节的权威性荡然无存。但随着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以及主办方是否能坚持在微电影节评比的路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以维持电影节的运作,将会形成部分微电影节的常态化发展,进而系统地、有序地循环,将微电影节提升到一个高度,使之更具有权威性,甚至面向国际。与此相悖论的是微电影究竟能够生存多久的问题。作为时代潮流中的一分子,微电影的兴盛实则和微博等此类新兴事物密不可分。

微电影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随着潮流演变而调整自身状态,还要结合电影及电影短片的特质。现今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微电影的“微”性究竟如何定义。除去动画微电影、广告微电影这两种因传统收视习惯形成的长度限制,其余类型的微电影创作都会出现30分钟以上的作品,所以微电影和电影短片的区分度不明显,“微”特征和电影短片交融混杂。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微电影和电影短片的关系更像是同一事物的外形和内涵,微电影是该事物的外在形态,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包装存在,而电影短片则是沿袭了传统电影创作技法的实质内容。这个问题值得思考的一面就是,微电影的发展趋势之五———回归电影短片的本体,微时代的终结。

当人们对各种“微”事物失去兴趣之后,微电影的市场活力悄然下降,这个时候会有一个新的名词取代微电影,但微电影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除非微电影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形成不同于电影短片的独特气质,从而在电影的范畴内稳步扎根,形成独特的风格,进而延续生存。鉴于和电影短片的密切关系,微电影作品中剧情片占据了主导优势。以宣传某产品为主的微电影、或以动画形式表现的微电影等,都倾向于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唤起受众对作品的情感认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微电影节在作品类型的引导上,并没完全照搬传统电影短片的评审模式,对作品类型加以强调。

所以,纪录片和实验片在微电影创作中较不受关注,尤以实验片最为突出。实验片的创作实际上是有难度的,这需要对电影的学习和认知达到较深的程度。但是,实验片对电影风格的开发,对固有形态的突破是有先锋作用的。而微电影的传播平台实际上给实验片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互联网的掩护使得实验性的微电影能够得到相对自由的表达,甚至可以有大胆的尝试。以实验片为主导的、在电影风格、形式、题材等多方面产生突破性发展的微电影极有可能成为微电影的独特气质,进而逐渐形成微电影不同于电影短片的发展空间,形成微电影发展的第六个趋势。

二、趋势引导下的学生创作

在目前的影视教学过程中,微电影创作被诸多专业老师认可。结合课程设计和微电影的特征,在较短的教学周期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影视创作且产生成就感,微电影实则较为适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引导起到关键性作用。应和微电影发展趋势的教师引导会对学生创作作品的收效产生事半功倍的意义,这完成的不仅是一门课的教学工作,更是用教师的眼光和见识对学生创作的思路、学生认知影视作品的观念、甚至是学生把握时代信息的方向起到的影响。介于本文整理出的微电影发展的六个趋势,教学引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精良的视听效果。

影视专业的专业优势不仅体现在先进且专业的设备使用,更关乎最终呈现在影视屏幕上的视听效果。学生的创作一般都能够完成较工整的构图、光线、色彩等传统视觉效果的配搭,也能够实现符合录播标准的声音效果的拾取,但不够精致。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作业的拍摄往往强调影视创作某一环节的学习,有侧重的方向;二是思维导向。对于课程学习,较常见的认知是:完成课程作业即可。后者对学生作品效果的欠缺起到更深层次的影响。实际上,每一次的课程创作都可视为微电影创作练习,这里容许存在课程的侧重点,但无论侧重于影视创作的哪一个环节,最终都会指向银幕呈现。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转变思路,让学生有意识地追求精良的视听效果,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设备中先进的硬件资源,亦能够树立更高的标准,不断进步。

第二是以情节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讲故事是做剧情的基础,一个好的故事才具有成为好电影的前提。从目前的几个较有影响力的微电影节的举办可以看出,各种大赛对学生创作微电影的导向,即:偏重剧情类微电影创作,并常常辅以某一家广告商的形象宣传。这就结合出两种意识:一是讲故事,二是重经济。故事讲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作品是不是够好看,有一个好的故事基础,才有可能创作出有意思的情节。实验片不太适合学生创作。实验片在电影认知、创作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是较高的。学生创作应仍以剧情片为主,因此需要讲好故事。

经济意识的欠缺,直接决定了学生创作时自我意识的淡泊,这并不是不提倡导演为中心,而是更强调对市场的尊重。一部微电影作品,即使再短小,也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没有观众,就等于是没有完成该作品的生命历程。作者电影理论对学习中的学生创作是很有影响的,加之早些年互联网并没有如今发达,电影的传播载体以影院为主,短片创作及推广仅限于学院环境,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中国学生的作品往往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作品题材较偏门,内容较为晦涩难懂。微电影的宣传、引导给现今中国学生短片创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这就是市场意识。

所以,“以市场为导向”不单单是指作品的传播、放映形成的买卖市场,还包括学生头脑意识中对市场的认同感。真正的艺术作品是雅俗共赏的。因此,既要把自己看成作者,又要把自己看成导演,既不能在作品中失去自己,又不能过于沉浸在自我中,从而培养起注重市场需求的学生创作,这也就不太可能为了市场而创作,流于低俗。目前较为普及的开发学生作品市场潜力的行为往往是将创作出来的作品上传至互联网,形成展映平台,从而告别孤芳自赏。

但其实,学生作品中出现的服饰、学习用品等道具,以及拍摄环境等,都具有市场价值。对于此种市场价值的挖掘,也应纳入学生市场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持续多年的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直采取和企业合作的办法,以命题、半命题的形式向大学生征集作品,其中包括视频创作。这种方法其实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予以实施,但有所欠缺。

这也关乎市场意识的培养,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市场因素,只注重作品拍摄。因此,命题的范围狭隘,思路容易受到局限。大赛中的半命题、命题形式给予影视教学的优异启示在于拓宽命题的范围,将触角伸及更广阔的领域。以某广告命题实则就是市场意识的强化,不仅在于创作中某品牌产品的出现,还在于拍摄经费的提取及后期宣传的制作。因此而形成的产业链的意识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自我沉浸的怪状,形成更全面的创作姿态。

第三是简浅入手,倡导积极的价值观念。学生的创作容易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会受到韩剧、台湾剧、独立电影等影响,在故事讲述尤其是情感表达上过分纠葛。刚开始创作的学生,一方面是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到适于创作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是眼高手低,倾向于剧情复杂晦涩的创作。

从广告型微电影和公益型微电影作品中得到的启发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注意选择简单而又浅显的主题,以命题或半命题的方式带动创作,这样可以有效抑制不知所措的境况,避免复杂的情节创作,又可以很好地牵引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好讲故事的本领。高年级的学生更需如此。

微电影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作品要在短时间范围内完成完整的情节刻画。因此,集中某一个点展开情节设置,从简浅的主题入手,不用担心题材是否庸俗,也不用担心故事是否平淡,只要抓住主题的灵魂,同样能够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微电影节在作品征集上明确给出微电影创作的有益启示,即价值观念的导向。

比如第三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以清明节、端午节为主题,制作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微电影。清明节和端午节的主题从弘扬中国文化的积极意义上对学生作品中容易出现的灰暗情调予以抵制。以90后为主要群体的大学生,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较喜欢重口味,容易表现生活中的灰暗题材、主人公的失落情绪、畸形的情感链条、变态的人物关系、阴险的内心世界等。独立电影对大学生的影片创作产生过影响,这也是造成学生作品价值观倾向的原因之一。

第4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关键词 艺术终结;生产性受众;日常生活审美化;视觉

中图分类号 J90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宋丽丽,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24

引言

1895年电影诞生,100多年后“微电影”大行其道。在电影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我们能清楚地说出第一部电影是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却无法轻易分清第一部微电影出自何处。这就是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微电影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区别于经典电影时代的“现代主义美学”的区别之一:即艺术和非艺术的边界被逐渐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也逐渐交融。于是,从1817年起,黑格尔提出了“艺术终结”的惊人论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兼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不仅相信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预言,并以这一观点的当代阐释者著称,1984年,他写了论文《艺术的终结》,1997年,推出了专著《艺术终结之后》。今天,“艺术是否终结”这仍然是无数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在笔者看来,艺术至少在今天还没有终结,毕竟我们还有职业的艺术家和专门的艺术鉴赏机构,离“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想时代还有很大差别。如果说“艺术终结”,那么我们可能指的是传统的艺术概念似乎已经终结,艺术的内涵被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扩充了。尤其是近些年网络上出现的微电影让“人人都是艺术家”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了现实的证明。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第一,我这里提到“艺术终结”,并不是完全赞同黑格尔和阿瑟·丹托关于“艺术终结”的推断。如前说述,我认为“终结”的只是传统的精英的、高雅的、深度的艺术概念,在新时代艺术的内涵被扩充了。我借用艺术终结的语境主要来分析微电影这种新媒体影像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而这一方面体现在与传统现代主义美学的区别,另一方面也区别于现有的电影长片。第二,需要对“微电影”概念做一点界定。目前,对微电影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比较通行的认识是,从微电影的“电影”属性去界定:“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但目前也存在着将“微电影”、“微视频”、“短片”、“短视频”、“短电影”等概念交叉混用的情况。这些概念中包含了纪录短片和网友用手机拍摄的新闻短片(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等。为了更清晰的表达我的观点,笔者将本文中“微电影”界定在:在新媒体平台(网络、手机、新媒体终端)播放;具有“电影属性”的叙事和表达;短的影像作品。

一、创作主体:从“受众”到“生产者”

受众(audience)是与大众传播相对应的一个主体,也是大众传播语境下的一个概念。受众也被称为“受传者”,通常是指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受者,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然而随着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为受众创造了更多的参与内容生产和实践的机会,受众不再囿于“受”的角色,而是有更多“传”的能力。社会学教授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和布莱恩·朗赫斯特提出的关于受众研究的新范式:即受众角色从“接受主体”到“诠释主体”再到“表演主体”的演变。费斯克在《电视文化》中,从“生产性文本”推及“生产性受众”(the productive audience),认为“受众是意义的生产者”,“受众具有‘游牧式的主体性’”以及“受众具有‘生产的”’。费思克非常乐观地看到了受众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下的主动性、主体性和本体性,从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变成参与者,进而变成创作者。虽然在新闻传播领域下受众的主体性还有很大障碍,如政府的议程设置、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受众在微电影创作领域早已经成为创意产业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是微电影生产链的上游和下游部分(即生产者很多也是消费者)。

2005年胡戈的《一个馒头的血案》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微电影”最早的雏形,但《一个馒头的血案》利用《无极》的素材进行“恶搞”,对原作进行了颠覆和解构,它与真正的原创的“微电影”尚有距离。但从这开端,“草根”和“恶搞”进入了公众视野。“恶搞”实际上就是“解构”,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去消解艺术和非艺术的边界,去质疑精英导演们的影视作品,并且用一种片段的、非圣化、不登高雅之堂、无深度的方式来娱乐大众。自此之后,一批以各种影视经典为母本,以当下社会时政为素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母本画面重新剪辑并配音,生产全新意义的、以自娱娱人为目的的影像文本大量涌现。由于恶搞作品把一系列“经典”去神圣化,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达成了多元社会里的影像去魅。这包括“作品的去神圣化”和“作者的去精英化”这两个方面。

从目前微电影的来源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草根网友自拍上传、各类微电影大赛征集以及广告商、明星、专业团队合力打造与营销。微电影是从草根网友自拍上传开始的,但目前这类作品的影响力最低。原因显而易见,一是非专业的拍摄必然导致情节拖沓甚至无情节、制作粗糙、审美性质差;二是无盈利目的、也无盈利的能力,传播面小、关注度低。因此部分有创作理想并具备一定影像拍摄知识和能力的准专业网友将目光投向了各类微电影大赛。同时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分享网站为了赚取观众关注度进而赢得广告商的青睐,他们举行大量微视频大赛来吸引“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的网友的注意。但这种大赛基本上都是命题作文,比如中影集团《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2010)、“形象微电影大赛”(2012)等。由广告商定制、明星加盟、专业团队制作的微电影是近几年最热的微电影类型,但因其强烈的商业目的、有意识的网络推广营销使得这类微电影并不具备美学意义上的讨论价值,只能说从广告营销的角度开拓了更多的可能,以及再次验证了明星象征资本的强大影响。

目前很多民营视频分享网站如优酷、土豆、爱奇艺等都致力于“UGC”(User Generate Content)的内容生产,并且微电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都使得电影美学创造的“权力”从职业导演身上,下放至普通观众手中。观众不仅是微电影的消费者,更有可能成为“生产者”和“传播者”。

二、内容文本:后现代美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从艺术自身的发展来看,新的艺术媒介和艺术种类不断涌现。照相机的出现,使过去以逼真摹仿为特征的西洋传统绘画丧失了固有的价值,画家必须寻找可以和照相机抗衡并且具有不同于照相机特点新的表现艺术,于是多种形态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艺术出现并繁荣起来。摄影机的出现,使得传统戏剧的地位和影响早已今非昔比,其重要性逐渐被电影和电视所取代,并且影视艺术,不仅已经成为当代大众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而且也在努力寻求摆脱传统文学中心主义的束缚,向着视觉中心主义的方向发展。

(一)镜像世界:观众与微电影构建现实的认同

19世纪俄国文艺批评家、美学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艺术终结之后,前卫艺术、观念艺术、影像艺术成为了新艺术形式。观念艺术理论先驱者约瑟夫·库苏斯(Joseph Kosuth)强调:物质性的艺术形式实际处于艺术创作的末端,而观念性的因素才是艺术的中心。艺术家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创作,艺术作品可以由方案、照片、地图、文字、行为、电影和录像等一切能够传达观念的形式构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视觉艺术的存在基础。由观念艺术的概念引发到创意美学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影原初的“恶搞”雏形其实就是在现实语境下表达某种“观念”(对《新闻联播》的思考、对名导演执导的大制作影片的思考),引发了观众思考。尽管创作者自身最初可能单纯为了“好玩”而拍摄,并且也没有想到能够引发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但从胡戈自身来说,后期他们开始自觉的担当起“斗士”的角色,出品了一批有意进行反讽的恶搞片。同时启发了其他网友照此思路对现实进行反讽,比如针对三鹿三聚氰胺事件,恶搞的《画皮》微电影就把一个抓妖的故成了一个抓毒奶粉凶手的荒诞故事。这种对现实的关照,但又不以纪录片的照相本性来反映现实,而是如镜面一样用二维平面去表现三维空间,让观众对微电影所构建的现实产生认同感。

法国电影学者让一路易·博德里在《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一文中指出:“由于被反映的影像不是身体本身的影像,而是已被赋予了含义的某个世界的影像,所以人们可以把认同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与影像本身相关,它派生于作为第二级认同的核心的特质,并承载着一种不断被领悟和重建的第一性。第二层面使第一层面显现出来,并将其放到‘起作用’的位置一一这就是先验的主体,它的位置被摄影机占取了。”博德里在这里是要强调,电影观赏过程中的两次“同化”或“认同”,一次是观众与银幕上人物影像的认同,另一次是对摄影机为代表的电影所构建的现实的认同。微电影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使得它的制作门槛并不高,因此,人人都可以将自我对社会的思考用影像这面镜子来构建,并且借由互联网广泛而廉价的分享平台进行传播,唤起更多人对这个“镜像现实”的认同感。因此微电影从这个层面来讲,它具有比电影长片更明显的现实指向性和时代先锋性。

在首届“南方多媒体短片节”上荣获“青年导演奖”的微电影(“剧情短片”)《9路汽车》,它大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辆开往市区郊外的公交车,遭遇三名社会无业游民的打劫,面对歹徒锋利的刀,人们纷纷老实交钱,虽然里面有很多健壮的青年大汉但无一人反抗。劫匪在收钱过程中没有收一个农民工老人的钱,原因是他手中的钱太少,然而戏剧性的一处就出现了:在劫匪抢劫完毕后即将下车时,一个被抢的青年男子瞬间拦住其中一名劫匪,要求必须抢劫这个农民工老人,才让他们下车。人们纷纷反应过来,不是想到齐心协力的制服劫匪,拿回自己的钱财,而是强烈要求劫匪“公平”抢劫。劫匪头目就在众人的抗议中,重新抢劫了农民工老人。望着劫匪们下车后逃逸,一阵极大的满足感在众人心中展开。车内恢复了平静,人们开始把矛头指向农民工老头。人们怀疑他装傻,不相信他只有这么一点钱,于是人们纷纷上前翻他的包和行李,并逐渐升级到要求他脱下袜子和内裤接受检查。在农民工老人的哀求声中,伴随着嘈杂争吵的公交车启动,行驶在大路上,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这部作品所折射的人性的恶是具有穿透性的,反映了时下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误读,对弱势群体集体冷漠甚至反“同情”的一种人性异化的现实情况。观众看完此片会引发自己的思考,联系现实情况(如“小悦悦事件”),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也同时对自身进行反思式的自省。

另外,这种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不仅体现在真人演绎的微电影,同时一些动画微电影也超越了传统动画片儿童话语和收视低龄化的特点,发生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转向。比如《黛子小姐》和《电池统治史》这两部动画短片在这个题材上用童话的方式讲述了“环保”这个沉重的话题。

(二)梦幻世界:数字时代造就的视觉和碎片美学

自由的参与使得网络世界中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艺术家”,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了,微电影以其意义的模糊性、影像的碎片化、情节的互动性、视觉听觉的沉浸感、规则的不确定性、观赏者的随意性、作品的商品化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艺术对“宏大叙事”、“真理”、“本质”的价值诉求。虽然其中不乏对现实困境进行反思的微电影精品,但微电影的“微”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电影长片和纪录长片一样通过完整故事的描述、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来表达,因此微电影更多的是创作者思想灵感的纪录、“点”叙事而非“线”叙事的、大量使用数字技术营造出的一种犹如“梦境”的视觉和碎片美学。

一个比较客观的现象是,微电影并不适合进行重大题材的叙事,也不大可能通过影像去再造一个宏大的空间场景,它更适合创作实验性的作品。比如,实验性微电影《裂变》是在单一视觉角度中以多次重复的方式暗示人的“裂变”与世界的“裂变”。动画微电影《溶》(郭思文导演)的实验性较为极端,全片基本上都是“喷墨”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运动,简单的构图却含有中国水墨画的气质。《写在某些日子》(崔莹导演)基本上是一个人的情感絮语,在“王家卫式”的叙事基调充满着内心宣泄。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这些微电影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个体表达,不少作品从个体出发,强调个体的“我”对世界的认识。

这让我想起20世纪50-6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和60年代初期法国的“新小说派”。来源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本体论上的人本主义色彩,“新浪潮”电影和“新小说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美学极大地表现出“意识银幕化”和“反情节”的美学倾向。在叙述方式上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把现实、想象、回忆、梦境、潜意识的活动交叉连结在一起,故事情节不连贯、不完整,缺乏逻辑性。到了微电影盛行的“微时代”,这种“意识银幕化”和“反情节”的美学得到了延续。

“微电影”的影像语言一般非常简洁,它借鉴了商业广告和MV影像叙事的特点,影像语言简洁,凝练,它如同海明威在小说中创造的“电报体”,既具有商业广告般的言简意赅,又有MV的影像表意和抒情的特点。比如《老男孩》中,“筷子兄弟”的演唱就是一段MV式的影像表达,而南艺传媒学院为一款智能手机拍摄的“微电影”《云端之上》则刻画了二战时期一对恋人分离时的细腻情境,将恋人之间几十年的等待紧凑地压缩在三个浓缩的片段里。由于时长较短,“微电影”在交代情节上要简明扼要,所以大量的“微电影”使用了字幕和旁白,这种形式也让情节变得简洁、清晰。

总结起来,微电影的创作具有“短、近、纯、巧”几个特点。“短”,就是叙事篇幅基本接近于文学中的短篇小说和戏剧小品;“近”,就是离现实近,离生活近,离时代近,离大众的感情近。“纯”,就是尽量做到“一个主题,一个人物,一组事件,一条线索,一段过程,一个故事”;“巧”,是指构思巧妙,设计机关、开辟视角、借用手法,让欣赏者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微电影的意义表达。

南方多媒体短片节选择了5分钟作为参赛作品的时间长度标准,对于越来越享受自我、也越来越有倾诉欲望的当代人来说,5分钟应该是一个提示,它肯定不是短片长度的绝对标准,但它是一次宣告:如有可能,让表达更加简洁。正如《每个人心中的电影院》的导演之一俄罗斯大导演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所阐述的:“短,比长有更高的要求”。

三、审美过程:从“一言堂”到“自由的审美”

在长时间以来,中国人的审美一直笼罩在“一言堂”式的权威审美语境下。期间八个“样本戏”是唯一的美学标准,中国人对红色(国旗的颜色、的颜色,代表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颜色)和绿色(革命者衣服的颜色、中国80年代大一统的审美颜色)的热爱程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缺少必要的文化启蒙和美的演进过程,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之后似乎一下子从一片“绿色海洋”跨越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什么是美?如何审美?这成为当下懵懂的中国人要思考的问题。于是,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行为艺术热衷者将自己关进笼子,而当下中国年轻人更多的用微电影的方式来理解美、创作美。

多媒介传播方式直接导致了从word(文字)到Image(影像)的观念转变。如前所述,微电影“意识银幕化”和“情节碎片化”使得审美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多维的循环过程。在以前的经典电影时代,对电影意义的理解是有某种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如《闪闪的红星》就是表现了革命历史时期少年儿童自发加入到中来,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话语的解读。《红高粱》也是通过对爱与欲望的纾解,来张扬被捆绑的人性。一般来讲,传统的电影长片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建构”的,有着强烈的价值表达。而微电影相对来说,它反对“单向度审美”而赞成“多向度审美”,反对“权威审美”而赞成“大众审美”。对微电影中的表达意义,网友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解读:有的人看到情节的荒唐和非理性,有的人看到悲观的价值观,有的人看到对社会的讽刺,有的人则就是“无意义”的纯娱乐消费。没有权威意见,甚至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究竟哪种审美是正确的。

微电影《老男孩》是一部怀旧题材的典型代表作品,作品以主人公王小帅和肖大宝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带领观众重回90年代的中学校园。从使用的道具到唱的歌曲如李春波的《小芳》、动画片《花仙子》的主题曲、迈克杰克逊的《BiIlie jean》、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等都充满着浓郁的怀旧色彩。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存在着明显两种意见:一种是现实主义语境下的解读,直指80后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困境:结婚、买房、就业,影片用一种怀旧的方式规避现实矛盾;另一种则是站在80后群体的立场上,认为是80后群体在梳理自己逝去的青春,是一种集体的怀旧。更有人从传统电影长片的内容匮乏出发,指出这部微电影给出了为了发展的方向。无论哪种解读方式某种程度上都是成立的,但又不完全正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当今微电影审美过程的概括。

同时,微电影与传统的电影在审美过程上的区别还体现在:传统电影与观众之间是单向的、滞后的反馈;而微电影与观众之间是双向的、几乎同步的反馈。传统媒介在编、读之间进行的是单项交流,而基于视频分享平台的微电影,可以进行单向、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交流。微电影的播放平台无论是手机、终端还是视频网站,上传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注”、“评价”、“回复”反馈,观看者和观看者之间的“转发”、“评价”、“再转发”的过程同样构成了微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观众对微电影的喜恶是当下被反映出来的,并且用“关注数”、“转发数”、“点击率”等指数直白表现。

号称“全球首部微博电影”的三部曲(灵思网络影视中心拍摄):《微博有鬼之目击者》《微博有鬼之私信》《微博有鬼之@谁谁》就借用三个风格迥异的故事多角度揭示了全新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生态和复杂人性,并藉此片唤起网民对微博应用的理性思考。三部微电影的点击率和关注度都很高,并且还引领了对微博话题的热烈讨论。

四、审美结果:从“深度审美化”到“浅度审美化”

后现代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平面感,反对文艺向深度开掘,追求一种轻松的享受。后现代主义主张颠覆一切深度模式,其一是反对康德模式,即区分主体与客体、时间与空间的模式;其二是反对黑格尔模式,即区分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的模式;其三是反对弗洛伊德模式,即区分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本我的心理分析模式;其四是反对萨特模式,即区分真实与非真实、异化与非异化的存在主义模式;其五是反对索绪尔模式,即区分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模式。

后现代主义美学经历这样几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从重经验到重体验、从静观到震惊。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是现代美学以来一个非常显著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后现代语境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现代形式主义美学家贝尔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美学概念:“有意味的形式”。贝尔所说的意味就是一种意境,是艺术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特有韵味。这种韵味通过形式化的线条、色彩等表现出来,并且形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微电影运用MV式的影像表达方式,使用数字媒体的虚拟真实技术,给观众呈现出一场场的视觉盛宴,但又不期望观众对其进行批判的、思辨的“深度”审美,而鼓励“发帖”“转发”的视觉消费和将品牌信息孕于其中的商品消费。消费性的指向导致了观众的“浅度审美化”倾向。

从人的审美方式上来说,后现代主义美学还经历了一个从“经验”到“体验”、从“静观”到“震惊”的变化。这里借鉴了本雅明的对于“经验”、“体验”、“静观”和“震惊”的理解。但是自大工业的复制文化兴起以后,艺术作品中的意蕴消失了。因此对经验、传统的继承便不再重要,人也无须再同审美对象展开具体的交流。人所能做的只是不断接受和体验这些物品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在体验中感受着由“震惊”带来的。人们制作和消费微电影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反思”,娱乐性、消费性、商品性才是其最终诉求。表达“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微电影”会更轻松地使用流行,元素,运用幽默,搞怪,恶搞、惊悚等表现手段,都让观众在短暂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感官和情绪的愉悦。

即使是如前说述的某些微电影的“现实主义”取向,以及观众对微电影表达意义引发了现实语境的思考,微电影都是用一种形式主义的“浅表达”方式来体现。碎片化的“点”叙事、明星代表的“消费性”和“商品性”面孔的加入、视频网站和广告商的推波助澜,都使得微电影的审美带有“浅度审美”的特征。

五、结论

微电影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微电影必将成为影像世界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大众传播中举足轻重的信息和文化现象中重要的艺术形态。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成熟以前,电影带有一定的精英话语形态,虽然今天电影的大众文化消费性凸显,但微电影却是草根文化的大众狂化。从艺术行为转向娱乐行为,从艺术表达转为信息传播,微电影变为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中国微电影的“新新浪潮”正在涌动,它必将成为人们审美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必将影响美在生活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关]柯蒂斯-卡特,黑格尔和丹托,杨彬彬译,论艺术的终结,文学评论[M]2008,(5):56-57.

[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John Fiske,Television Culture,Roudedge,1987,

[4]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刘悦迪。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8][10]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英文电影片名对于英文电影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它不仅可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的感情基调,还可以吸引观众,增加电影票房。因此,弄清楚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对恰当的汉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语言、艺术性、文化及商业性等四方面简析英文电影的基本特点,以期为汉译铺平道路。

随看世纪之交中国与海外影视作品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文影片涌入中国的影视文化市场。英文电影片名也逐渐成为英语语言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新课题。论文百事通英文电影片名对于英文电影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它不仅可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的感情基调,还可以吸引观众,增加电影票房。因此,弄清楚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对恰当的汉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文电影片名的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虽然偶尔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长片子名较长,但总的来说,片名短小精练占绝大多数。英文片名中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段.如比喻和矛盾修饰法等等,从而使片名显得更加生动。另外,带有较强英美文化色彩的成语习语、典故、俚语也经常出现在片名中。因此,本文拟从语言特色、艺术性、文化色彩及商业性等四方面简析英文电影的基本特点。以期为恰当的汉译铺平道路。

一、语言特色

显而易见,英文电影片名的语言特色是言简意赅,结构简单。很多英文片以故事的男或女主人公姓名来命名,如:ForrestGump,JaneEyre,Evita。EdwardScissorhands,HarryPotterVanHelsing;以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或关键时间来命名,如:GrandHotel,PearlHarbor,TheApartment。ConAir,Sahara;有的影片以整个剧情的发展来命名,这样的例子不少,如:TheCole,DieHard3,BriefEncounter。ALotLikeLove:也有的影片是以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来命名,如:Serendipity,Ghost等等。这些词语绝大部分极其简洁,就一两个字。但是,毫无疑问,有时一些片名也比较长,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WhenaManLovesaWoman,ItHappenedOneNight和IKnowWhatYouDidLastSummer。但是,片名短小精练占绝大多数,长片名数量极少。

笔者以国际权威电影指南等为规范,对1487部英语电影片名做了精确统计,得出以下数据:三个字以内的电影片名占75%,其次是

四、五个字的片名,占影片统计总数的15%:第三位是五个及以上字的片名占总数的10%。以一个长句子作为电影片名更是微乎其微,数量极少。

此外,英文片名大量地使用词组,尤其是名词性词组,如:AWalkintheClouds,DanceWithWolves,AlmostFamous,HomeAlone和IntheBedroom。在英语中,名词占主要地位。动作、变化、质量和情感完全可以借用生动的英语抽象名词加以表现。在不牺牲任何重要词义的前提下,名词使用优先权不仅可以简化表达方式,而且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语言选择。因此也就不难解释名词词组何以在片名中占主导地位。1928至2000年奥斯卡62部最佳影片中,50部片名为名词词组,4部为介词词组(如,OulofAfrica),3部为完整句子(如ltHappenedOneNight),3部为分词词组(如DrivingMissDaisy)。2部为形容词词组(如AllQuietontheWesternFront)。名词主导性促成了英片片名中人名、地名、事件名的大量涌现,如:WyattFarp,FrinBrockorich,Casablanca,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ANighttoRemember,而这些专有名词的的高频率使用也进一步巩固了名词的主导地位。

二、艺术性

电影是一门现代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英文电影片名能充分体现其独特的艺术性。一般说来,电影片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片名中巧妙的使用修辞手段。修辞手段作为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经常出现在英文片名中。片名中修辞方式的使用使片名显的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片名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段有比喻、拟人、矛盾修饰、对比、讽刺、押韵等。每种修辞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以及达到某种效果的方式,如画龙点睛或产生想象、引人入胜或煽情等等效果。以“反语”为例,反语是以表面含义与实际含义含意相反为特征的表达或措词。英文片名中若运用“反语”这一修辞手段会引发观众深思,吸引观众观看电影。再如:比喻在英文片名中运用能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群众的丰富联想:同时优美流畅、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引导观众去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观众的审美愉悦,其效果显而易见。请看下列例子:

SenseandSensibility(alliteration)

Tiger!Tiger!Tiger!(repetition)

TrueLies(oxymoron)

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metaphor)

TheGreenGreenGrassofHome(alliteration)

OldWivesforNew(contrast)

显而易见,片名中修辞方式的使用使片名显的简洁、鲜明、生动用力,同时激发观众的审美愉悦。除此之外,片名中修辞方式的恰当使用能达到“五美”效果:语言的联系美(beautyinassociation——simile),变化美(beautyinchange——irony),均衡美(beautyinbalance——contrast),侧重美(beautyinemphasis——repetition)和音韵美(beautyinsound——alliteration)。观众面对恰当使用修辞方式片名审美愉悦被激活,好奇心被勾起,从而走进影院观看影片。

三、文化性

相当数量的影片名中使用了带有英美文化烙印的成语习语、典故以及俚语,它们是体现英美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一英语语言的精华所在。电影的主要作用是反映现实,再现大多数人密切关注的事件。所有好的电影都是特定时代文化和思想潮流相结合的产物。影片名中较好地体现了影片文化性.其主要表现在影片名中使用了带有英美文化烙印的成语习语、典故以及俚语。

众所周知,英美人士大多信仰基督教,这对英文影片名影响极大。大量的英语典故来自圣经,基督教和神话传说,它们对英文片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让我们来看看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七宗罪》。这部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手法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这七条死罪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gluttony(饕餮)、greed(贪婪)、sloth(懒惰)、lust(欲)、pride(骄傲)、envy(嫉妒)和wrath(暴怒)。Seve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如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等等),在这部电影里“七”可谓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了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七”暗示宿命的罪与罚。新晨

电影AmericanBeauty《美国蔷薇》片名根源也在于此。Americanbeauty指的是产于美国的四季开花的红蔷薇。蔷薇花美丽、圣洁,代表崇高神圣的爱情;尤其是红蔷薇,更是初恋者赠送的佳品。据神话传说,有一位爱神亲手采摘蔷薇花送给自己的恋人,由于心情过于急切。动作有些慌乱,一不小心手指被花枝刺破,鲜血洒在了蔷薇花的花瓣上,把本来雪白的花瓣染成了红色。爱神拿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蔷薇花去会见恋人,恋人见到后十分激动,以百倍的感激之情回报了爱神的忠贞。以后红色的蔷薇花就表示爱情的纯真和坚定,尤为恋人们所钟爱。电影以花喻人,以花传情,名花和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除了典故及神话传说在英文片名使用外,带有大量文化信息的习语、成语及俚语也经常出现在片名中。比如:FirstWivesClub《发妻俱乐部》这部妙趣横生的喜剧片,讲述的是一群糟糠之妻怎样报复另娶新欢的陈世美老公们:片名中的firstwives指的是男士的第一任夫人。与中国文化中的大小老婆毫不相关。再如: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的TheThirdMan《=黑狱亡魂》起初译为《第三者》,结果被中国观众误认为是婚姻:其实TheThirdMan指的是片中车祸事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再比如影片Rambo:FirstBlood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是为误译:“firstblood”是英语习语,意为“首战告捷”。

四、商业性

电影既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艺术属性:同时又是一种物资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并且电影通过各种传播媒体手段在市场上流通。因此又具有其商业属性。电影名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标志,而且是电影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电影名在市场中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因此电影的片名同时又具有商业广告性因素,这就要求片名能唤起观众的心理认同,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比如根据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捷(MichaelOndaatje)所著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影片TheEnglishPatien《英伦情人》,讲述的是以二战为时代背景下男女主角一段超越道德界限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保留小说原题对熟悉原作小说的欧美观众很有吸引力。

片名商业价值的另一体现是其新颖醒目,善于煽情。比如:ItHappensOneNight,SisterAct,TheNet,TheRock,TheDeparted就十分新颖别致,悬念十足,引人入胜,成功地体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

[3]吴爽,从电影片名看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郝启成,英文影片名翻译的可行之道,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3卷第1期,2005年1月。

第6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新媒体科技影像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引发了一场新的媒体更替浪潮。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国产电视、电影的发展道路和播放渠道带来全新的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中国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含“新媒体”的词汇开始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广义上讲,新媒体是一个具有时效性的概念。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出现的媒体就叫做新媒体。但就目前普遍意义上的概念来讲,新媒体特指那些基于数字通讯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数字化交互式媒体,例如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解析》,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6期,46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中国电视、电影的多种类营销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播放平台的多元化也为电视、电影的播放路径提供了更多更广的选择,同时目前中国的网民的巨大数量以及手机媒体平台和各种移动媒体的广泛普及使得电视、电影的受众群也充满了巨大拓展的潜力。

从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电视图像,与此同时,电影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十余年,黑白默片电影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有声电影也已经普及。这个时候的电视是黑白的,电视节目质量粗糙,电视机价格昂贵,因而电视的使用和推广非常艰难。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在1949年这一年当中美国家庭电视机的数量增加了好几倍,电视台的数量也在增加。而进入电影院的电影观众数量却在1948年至1952年之间减少到了之前人数的百分之五十。” (陈福刚、周启元:《从影视竞争到影视合流》,载《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3期,74-75页)电影业发展遭到了重创,迫使电影业采取各种手段在抵抗电视的压迫,争取更多的电影观众。在此期间,宽银幕电影、立体、环幕电影等进入了研制开发的阶段,很多电影制作者试图充分的发挥电影不同于电视的特殊的时空内涵和视听优势。在电视、电影互相抗衡、在竞争当中不断汲取对方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较量中,谁也没能彻底战胜、取代对方。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电影已从以前的主要以电影院票房收入为获取利润的方式发展为多渠道产生效益。影视互补进入了新的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电影与电视的合流从制作、传播、人才等各个方面进行起来。

新媒体本身具有一些人们公认的特点,如,新媒体的传播属性的本质是具有传播的双向性,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概念变得模棱两可,因为每个人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每一个自媒体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者,比如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平台赋予了每一个个体传播身份的多重性,传播方向的发散性,同时也能够使得新媒体拥有超越了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范畴。由于新媒体本身属于数字技术发展到成熟时期的独特产物,所以它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拥有更高的效率、更便捷的操作方式以及更自由、更主动的接受信息方式,同时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的速度和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新媒体加快了影视合流的步伐,电影、电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得电影观众既可在电影院观看电影,也可通过互联网络,使用计算机、手机、车载媒体等多种媒介播放平台来收看电影。观众也可通过两种方式在电视上收看电影,一种是通过电影频道的播出来收看,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上的电影资源库来进行点播播放观看,而且还能通过网络收看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电视剧,现在还出现了在电影院通过数字卫星发射收看电视节目,比如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节目的播出引来观众的追捧,在4月12日总决赛当天,除了电视直播,还在万达影城全国银幕同步直播。这种电影院看电视的方式,让观众体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传播方式的变革增加了电视、电影被观众看到的几率,扩大了电视、电影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特色就是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我国的电视、电影从业者应该清醒地看到多元化媒体时代正不可后退的飞奔而来。电影数字化以来,它的发行和放映的过程也愈发地趋向于电视的发行放映方式,通过卫星同步转发信号,数字电影院同时接受并译码出信号放映给影院的观众看,这种方式省去了耗时、耗力的电影发行环节之余也大大地降低了被盗版的危险,因为这些数字信号都是被加密过的。数字电影放映的过程跟数字电视一样,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荧幕大小之别以及观影的环境不同。

第7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在谈及文学艺术发展时,我们首先来对“文学艺术”和“进化论”两个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文学艺术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既包括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也包括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还包括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当然还有综合艺术,如电影、曲艺、戏曲、戏剧等等。关于进化,《辞海》对其的解释是:“进化,亦称‘演化’,旧称‘天演’。生物逐渐演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而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始,“进步”和“演化”两个词逐渐合并,最终人们习惯将其称为“进化”。由此认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总趋势是进化的,实质就是肯定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整个漫长的人类文学艺术史中是不断演化和进步的。

关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总趋势是进化还是退化抑或是非进步的问题一直是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当然,各种观点都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例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出发,从我们现在感悟到的身边的文学艺术的变化发展出发,笔者认为文学艺术发展的总趋势呈现进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艺术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性

中国的语言词汇中有“否极泰来”,“周而复始”,“生老病死”等等这样一些阐释事物发展规律的词语,实则蕴含着万事万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依附于一定的自然规律这样的道理,文学艺术也是一种事物、一种现象,不论文学艺术是为写实人生而服务,为娱乐大众而服务还是作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文学艺术终究逃脱不了其由社会中的人创造的这样一个基础,既然由人创造,那么他的发展总趋势就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消亡势必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如果依据安东尼·孔帕尼翁的说法,他认为艺术不可避免地依附于一种发展模式,即黑格尔哲学或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式。黑格尔哲学强调的是事物发生、发展、灭亡这样的一个模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强调了生物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实际是一种不断进化。

二、文学艺术的发展在今天的地位和表现

1、文学艺术样式的创新

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距离古代的文学样式,虽然不能说是有所增加,比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论述文体各篇中,在篇名中提到的文体共有三十三类,如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笺、诔、碑、论、说等等,但是,文学艺术的样式却一直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创新和繁荣,除却大家熟知的古代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今的文学样式由于受到科技时代网络的冲击和影响,受到“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影响,网络文学大行其道,博客、微博、各种网站论坛为现代人提供了尽情展示文学艺术特长的舞台,一句话就能引起大家的讨论或者产生广泛共鸣的微博,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普通大众,特定的字数限制,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的新形式,涵盖众多的内容多半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再以中国为例,从19世纪晚清出现的报告文学[1](文学与新闻的综合体)到20世纪出现的革命文学[2](积极进取精神、批判现实主义与革命事业的直接关联)等等这些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文学样式,都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之上的创新,不管其生存的时间长短,总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文学样式都取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为特定的时代服务过,甚至短时间内文学艺术对社会、对人生所产生的影响总有其相对积极的一面。此外,电影艺术的发展当称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从古代没有电影到早前的简单的黑白电影放映机再到如今的3d(4d)立体影院[3]的纷纷建立,电影无疑是文学艺术样式的一种新鲜样式,结合了科技和人类无限的创意,电影也是将纸质或者人类脑海中的文学艺术搬上荧屏与大众分享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文学艺术的样式。

2、文学艺术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扩展

古代文学艺术的传播由于受到交通、科技、阶级观念等的局限,传播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口口相授或者口口相传、书面记录是主要传播途径和方式,而今天我们来看被归为文学艺术范畴的一切内容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明显已经大大扩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相继出现,街头彩印、屏幕广告、杂志等等都为文学艺术开启了几乎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地涌向社会的大门,这就为后来的文学艺术受众的越来越广泛化提供了中间桥梁,也为文学艺术更加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条件。

3、文学艺术受众的广泛化

古代文学艺术完全不像今天这般,纵观世界亦是如此,文学艺术是贵族、宫廷等阶级的人所能享受的待遇,因此文学艺术自古似乎就被与“高雅”“博学”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蔓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也更为普通和广泛,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开始寻求知识的无国界化,地球村概念的推广更是加大了人类彼此了解的欲望,文化、文学艺术随之大量充斥人们的生活之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多媒体技术使得文学艺术在世界的很大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庞大的消费者和创造者,文学艺术不再是一部分人独有的专权,它走出了“小家碧玉”的束缚,显然开始全方位地接受世界“观众”的淘洗和品评。换言之,这种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文学艺术的普及显而易见,比如媒体行业的发展,使得电视节目蒸蒸日上,前几年流行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就是一个让文学艺术走进寻常百姓、走向通俗易懂、走向全民受教育的很好的例证。笔者自始至终认为,虽然媒体的发展背后,更多的利益冲击和虚假作业必不可少,也许“百家讲坛”的某些章节的理论水平和价值也有待商榷,但是,从文学艺术走进广大人民群众方面来讲,它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转贴于

4、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推广

从文化教育狭义的概念来讲,主要指学校教育,最早诞生的学校是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古埃及的这些学校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尊日神、忠国君、敬长官、孝双亲,以造就文士为重要目标,即训练继起的统治者和他们御用的爪牙,同时教授书写、词令。中国奴隶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从古至今,文化教育一直比较重视的书写、辞令还有六艺,其实就是早期的文学艺术,它与现在的文学艺术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显然都存在较大差距,当今学校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包含文学艺术的人文科学(学科)的重视,小学、中学、大学开设的众多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学科,文理分科产生的对文学艺术类考生的优势等等都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5、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作为精神食粮的需求增长

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快节奏的生活和现代人的压力也使得人们常常感慨精神荒原的不断侵袭,不然,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的《荒原》如何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生活的空虚状态和人类面临的精神荒芜已经成为潜在的威胁和杀手。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认识到,文学艺术对填补人类精神荒原的重要作用,于是,哪怕闲暇时多读一本书,周末去看一场电影或者演唱会都可能使人身心愉悦,生活充实。由此可见,文学艺术在人类未来发展的历程中,将会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由此产生的反作用,也会越来越促进文学艺术的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虽然对进化概念中低级、高级的定义还不是非常清晰,对种类多与少等等的判断也未可知,但我们相信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着曲折和坎坷,在人类不断探索的实践下,文学艺术的发展终将继续朝着进化的方向踏步前行。

注释:

[1]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第8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人生最痛苦的失业,莫过于在北风呼啸的12月,在别人喜滋滋地盼着年终奖的12月,在连最朴实的老总也不愿意进一个新人分享丰收喜悦的12月。

莫陌在职场生涯的第5年,迎头撞到了这场最无情的getfired。她庆幸自己尚未婚配,虽然老爸老妈偶有怨言,总归还是忠心耿耿地敞开怀抱,承包了她失业后的生活开销。

“我年轻,又没背景,公司需要裁员,当然首先向我开炮。”失业第一天,面对老妈的询问,莫陌说。老妈想说什么,被老爸拉走了。“没有背景”这个理由,基本可以封住任何唠叨老人的口,因为这无异于表明一件事:我的痛苦与你们有关。莫陌并非为了刺激父母才这样说,而是缘于她内心真实的想法。

莫陌所在的公司关系网错综复杂,有老板的小姨子、客户的儿子、省市领导的太太的弟媳等等。作为搞研发的莫陌,虽然技术上贡献颇多,但如今十个技术人员也顶不过一个领导亲戚,小公司要在惨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仅靠产品是万万不能的,关系才是硬道理。

离职一周后,段小龙在微博上私信莫陌:出来坐坐,告诉你一些事。段小龙是莫陌的同事,一个喜欢用韩国雪花绣面膜的小哥,有背景,人圆滑,稳稳地坐在人事部门,原本与莫陌八竿子打不着,但两人都喜欢打羽毛球,便在公司的羽毛球比赛中一来二去混熟了。

段小龙将会面地点安排在近市郊的一间KFC,莫陌转了三趟公交才到。

“你搞地下工作吗?”一见面,莫陌忍不住责怪段小龙。

“安全第一。”段小龙向她挤了挤眼。

微博

如果这是一场电影,镜头一闪,应该由市郊的KFC,直接切换至市中心高端写字楼的某层。莫陌已经是第三天加班,甚至有一天晚上连地铁都停班了,她只好睡在办公室。她加班做的却并不是分内事,而是帮主管写论文。主管谭强的初始学历是大专,工作两年后套了个专升本,做了研发主管后,深感知识不够用,又去读了个在职的研究生。知识这东西,不够用的人永远不够用,够用的只有文凭。谭强研究生的论文憋了几个月,连开题报告都写了三次才艰难通过,离Deadline仅有两周,他的论文却依然处于开题报告阶段。

“你是咱们部门学历最高的,我觉得你的知识储备非常不错,以后大有可为。”谭强很少夸赞下属,尤其对莫陌这样名牌大学毕业,年轻无背景的下属。“我最近实在太忙了,咱们部门有十个新项目,都得亲自抓。你瞧,硕士论文写了都没时间改,要不你帮我修改一下吧,这个星期我会尽量少派活给你。”

莫陌受宠若惊地望着谭强,除了满口答应,她想不出自己还有第二个选择。

当莫陌打开只有一个开题报告的“论文”,忍不住问谭强是不是发错了,谭强说没有错,顺便打来一个挤眼的符号。

高考前不堪回首的日子猝不及防地又一次闯入莫陌的生活。她每天八点以前赶到办公室,晚上十点以后才下班。

五天后,莫陌准时交货。此后的两个多月,她都提心吊胆,生怕论文通不过。终于,谭强宣布请客,为自己顺利拿到硕士文凭。庆功宴上,莫陌没有得到任何优待,谭强甚至有意地避开了可能与她目光交汇的时刻。

吃完饭,莫陌心里像堵了一盆毛血旺,她忍不住连发几条微博:“如今有几个领导的论文是自己写的?难怪大家都恨方舟子!”“帮领导写论文累到吐血,结果连个谢字都没有。薪水里面是否有一项是帮领导干私活?”吐槽完毕,总算舒服了一点,睡觉。

莫陌的微博用的是网名,除了头像是一张她自认完全不像自己的照片,并且为了发泄方便,她并没有添加自己的同事。

QQ群

“知道吗,你只要有一次,你用公司的电脑或WIFI刷微博,我们就可以看到你的ID,然后点进去,看到你的所有微博。”段小龙说。

“为什么你不早告诉我?”莫陌的眼睛不由自主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窗外天气晴朗,她却感到一丝寒意,像一条蛇,悄无声息地爬进了大门,经过赭石色的地板,越过橙色的椅子,停歇在她的背部。

“我既不是负责监视的,也没心思八卦,那是阴暗老男人才干的事。”段小龙意味深长地笑笑,莫陌的眼中浮现出谭强那四喜丸子似的脸。“是在决定裁你的时候,我才知道你犯的是什么事儿,但那会儿告诉你也晚了呀。”

“因为这个裁我?”

“不完全。你的罪名是传播负能量,影响员工士气。”

刚吃进去的奥尔良烤翅在莫陌的胃里翻腾,似乎要重新变成“战斗鸡”。传播负能量,什么时候裁掉一名员工的原因也变得如此“青年导师”范儿了。

不用段小龙提醒,莫陌主动把镜头切换到了自己创立的那个QQ群。

前台

那个QQ群创立有一年半了,起初,里面只有三个人。主意是秦小莉出的,但因为莫陌的QQ级别高,所以由她创立群,并且充当了管理员。三个女孩岁数差不多,中午常在一起吃饭,喜欢聊各种八卦,主要是明星八卦,偶尔也说点办公室八卦。

因为秦小莉的主管提醒她,不要在食堂太张扬,她便提议创立一个小QQ群,以掩人耳目。后来,QQ群里又来了两名志同道合者,其中一个是公司前台王娟。

狗仔队想知道明星的事,通常只要买通明星所在小区的保安。前台小姐与小区保安对八卦有着相似的敏感,何况他们所处的位置,最为方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王娟的座位正对着电梯口,即使她的眼睛盯着电脑屏幕或低头接电话,目光也从未放过那些进出电梯的人。通常在电梯里调情的人,在电梯门开的一瞬间,尚未来得及调整自己的仪态,而这绝对无法逃过火眼金睛的前台。

终于有一天,王娟在QQ群中八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那就是广告部的某个美女是公司一个副总的小三。那是八卦姑娘们的狂欢节,大家对王娟提供的信息逐条分析,热烈讨论。至今,莫陌还记得那种快乐。无论对那广告部的美女,还是那个年青有为的副总,大家都没意见,她们只是享受着窥探到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的满足感,那就像穿起一件一年没有穿的冬装,却在口袋里发现了一百块钱。

然而,那也是她们最后的狂欢。那件事情后,王娟忽然不怎么在QQ群里说话了,整天隐身,叫她也不应。见面时问她,她说最近在复习想考研,上班时偷偷看书。没有了爆料天后,大家起初不太适应,后来也习惯了,依然说着悄悄话,享着小乐趣。

车门

如果没有段小龙,莫陌永远也不知道,就在那次狂欢的第二天,王娟就被那个副总叫去谈话了。王娟是公司一名大客户介绍进来的,副总对她态度上有几分客气,话却说得一点儿也不客气。

“她竟然不告诉我们,这个死女人!”莫陌几乎想跳起来给王娟粉嫩的小脸上留五个手指印。

段小龙的表情颇为不屑,说:“你太天真了。她如果告诉你们,你们的QQ群就会马上沉寂,即使你们足够聪明,保持在QQ群里谈话的习惯,但不再谈论公司的事情,难道副总就不知道是王娟向你们递话了?她已经自身难保,干吗还冒死去救你们,侠女啊?”尽管段小龙的话通俗易懂,莫陌的心里还是升起一丝悲凉,看着曾经的好姐妹在虎口下狂欢,却可以一句话都不说,一份工作如此重要,还是人情温暖那么的不重要。

两人又说了一些公司八卦,直到天黑,各自点了份套餐,为表示感谢,莫陌主动买单。段小龙则提出送莫陌到地铁站。坐在他开了暖气的小车里,莫陌觉得这算是那个工作了五年的地方,留给自己的唯一温暖。

“今天与你一席话,我觉得离开这个变态的公司,无怨无悔了。”临下车,莫陌说。

寒风吹得她几乎站立不住,她迅速关了车门,隔断那一车的温暖,只看到段小龙一脸气急败坏,嘴巴一张一合,在叫嚷着什么。

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在找到新工作之后,莫陌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开设“我的前公司是极品”讲座,收获的无不是一片同仇敌忾。愤怒被点燃,理智只能在角落里哭,慢慢地,她竟然觉得自己在那些事件中,是完全无辜的。

第9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

5月7日,王颖在山东书城举行新书《自私》的会,本刊对其进行了专访。

王颖的第一本小说《倾车之恋》,讲述了主人公李郁怀抱着一个她深以为耻的秘密生活,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好了;伍娟在孤独的路上愈行愈远,觉得自己永远不会被爱了。她们看不到世界,只看得到自己,勇敢、孤独而狭小。一场车祸到来,改变了一切,她们将怀抱着改变所带来的新的秘密生活。王颖从女性的爱情入手写人对于宿命唯一能做的反抗――让自己相信爱、接受爱、而又不被爱所奴役,同时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写社会的变迁,从80年代到21世纪,这三十年在女性的视点里,呈现出特别的质感。《为荷包记》则是王颖记录儿子荷包成长的一本随笔集,主要是记录小荷包的言行,说话者有趣,写文者有趣,文中家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妙趣横生,让读者再一次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

《自私》是她在经历一场人生的变故后,直面自己和人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了一些个人的“私事”。

写东西是我和世界交流的方式

《齐鲁周刊》:很多读者对您的笔名“火锅”很感兴趣,能谈一下这个笔名的由来以及多年之后您对于这个笔名的理解吗?

王颖:首先声明,我本人并不爱吃火锅。2000年我申请一个论坛的ID,电脑下压着一张报纸,报纸上是一则冰淇淋火锅的广告,于是随手就注册了“冰淇淋火锅”的ID,之后便被人简称为火锅。人们赋予一个词汇特殊的含义总是很容易,比如“蓝”可以是“忧郁”或者“平静”,“火锅”可以是“沸腾”和“包容”。但事实上“蓝”只不过是一种颜色,“火锅”只不过是吃食物的一种方式。“火锅”于我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这个词现在被用来指代我,只能说人的生活充满了偶然和随机。

《齐鲁周刊》:写作对于您有什么意义?

王颖:我喜欢写。小时候写日记,大学写信,进入网络时代之后,论坛时帖子灌水,博客时博客,微博r微博,微信时公号文发朋友圈,一样都不漏下。写东西是我和世界交流的方式。特别是当我养病的时候,远离人群,写作就变成了一个更加纯粹的事。写,会让我感觉到“在活着”。

每个人肯定都拥有某种和世界交流的方式。找对了方式、并且将之操练得漂亮的人,存在感会得到满足。

《齐鲁周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学总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日常是平淡、复杂的,而文学却充满了彩排。您在写作的时候是怎么对待生活的素材的呢?您倾向于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吗?

王颖:真实的生活在进入文字的时候肯定是经过选择的,选择的标准是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一个作者很难只描述,而不表达态度和立场,所谓“白描”是最难的。但表达态度和立场的方式同样也是可以选择的,有的表达得精彩,有的表达得拙劣。

《齐鲁周刊》:我读这几本书,总感觉有一种生活的情趣在里面,您认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写作有没有一些恒久不变的东西在里面呢?

王颖:没有。我自己一直在变,写的东西也一直在变。我也没有从一开始就规划好千年写作大业,决定写什么或者不写什么。我不太喜欢自己以前写的东西,这就是所谓“悔少作”吧。《倾车之恋》写了三年,之所以写得这么慢,是因为写着后面的,已经不能够再忍受前面的,只好不停地修改和重写。

这说明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一直在改变。一个写作者当然只能写符合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东西。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恒定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写作的态度――要用最朴素和最直接的方式来写。

《齐鲁周刊》:到目前为止,您出版了三本书,每本书的写作过程都是多久呢?

王颖:如前所说,《倾车之恋》断断续续写了三年,《为荷包记》从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开始写,一直写到孩子八岁。《自私》的历时更长,最早的文章写于2000年,最晚的文章写于2016年年底,当然,大部分的文章都是近两年写的,因为不再喜欢以前的文章了。下一本即将出版的书是影评集子,定名为《迷魂记》,名字出于希区柯克的名作,它是一部象征意味和寓言意味强烈的电影。影评是我的专业,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写,但是影评这种类型的文章有个特点,就是时效性比较强。有的对象为快餐电影的影评,写过之后再重新阅读的必要性并不大。同时,作为一个影评人,本身的审美观也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因此,若想结成一本集子,所有的评论文章应该不受限于时效性,也与作者当下的审美观不相悖。所以,边写边删,以求最后留下的都是可以重复阅读、不受限于电影文本本身的有价值、也有自己的特点的文章。

《齐鲁周刊》:从一个作者或是评论者的角度,您喜欢自己哪一个阶段的创作?

王颖:我当然喜欢自己最近的作品。年轻时候的作品比较轻松,但是现在看来感觉很多地方远远不够,过于轻薄和稚嫩。生病期间写的不错,但现在的状态和生病时候的状态也已经不同。现在不会再想写当时想写的东西了,也不会再用那种方式去思考。人总是在变化之中,而人也总是最能够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觉得它是更理想的、更正确的。

没有关系的人才能互相理解

《齐鲁周刊》:您的新书《自私》的书名很有意思,您在前言中提到“自私”有两种含义,一个是“自己的私事”,比较容易理解。能具体谈一下第二种含义吗?

王颖:所谓一病解千愁。“病”使人摆脱了很多角色,也将人从各种欲望中解救出来,而只剩下一个纯粹的任务:活下去。健康人很难理解,这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作为一个病人,我最高兴的事就是再也不用遵循各种游戏规则,在不同的人群中玩着不同的游戏。游戏规则驱逐了非正常人,也给了非正常人以正常人所没有的自由,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这就是自私。当然,这是相对的自私,相对的自由。但是世界上哪里又有什么绝对的事呢?

《齐鲁周刊》:在会上您提到,一旦找到了“自私”这个关键词,整部书的框架就豁然开朗了,按照“小事―病中―过往”一路排了下来。能谈谈这种结构安排的含义是什么吗?

王颖:这个思路就是:一个人如何走向自私之路。“小事”是日常生活,“病中”是对生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最终将我带到了一种特别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如我在序言中所写:“在一个神奇的时刻挡在我和原初之间的大海和草原、沼泽和高山都已经消失不见”。过去的事情以一种新的质地出现,展现出以前从未发现的新的寓意。现在和过去以特殊的方式连接在了一起,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并去做符合自己本性的事。这是自由,也是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