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1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九年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全体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具有重大使命.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展开课程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经历,行使信息技术受教育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还必须从基础教育的特性出发,为打造学生适应信息化生活,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个性化发展的人生平台,进而为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上机实习对学习计算机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是无法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学了也记不住.以"实例操作"展开教学内容,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加强上机操作,能够边讲边练,方便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当然,由于我校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农村,上机的机会很少,我在注重上机的同时,也要对书本中的重要概念做加强讲解。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五、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并且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并不大,导致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六具体工作:

1.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灵活制定学习内容,上课以实践为主,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加大课堂管理力度,教育学生严格按照上机守则操作.

第2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学科教学计划

科目信息技术

年级六实

教师翁

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

2004年9月

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教学计划

2004年9月

一、班

班级学生接触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设计的时间已较长,有较好的基础,可以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综合性训练,在课程整合、计算机工具论方面加以实践。同时也应注意班级学生的实践水平差距,针对性地培养相应的信息素养。

二、

教材主要分为两块应用内容:

网络知识应用和综合性课程整合练习

1、网络知识应用着重点在于网上搜索素材能力的培养和网络交流(电子邮件)应用能力的形成,如web收发、申请、加入新闻组讨论等。

使学生掌握信息工具主动学会学习。

2.课程整合练习,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其它课程,如语文、科学、思品等知识,借助已学的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来表达学生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

一、学会利用因特网查询资料的能力;

二、利用网络交流沟通、讨论的能力(Email、新闻组)。

三、通过实践形成学生的计算机工具论观点,使用计算机综合性地解决有关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性学习的意识。

四、

1、以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评析反馈的方法开展教学。

2、运用多媒体教学,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3、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发挥学校网络的作用。

4、采用新课程思维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5、注重利用机会,开展学生的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人文思想的发展。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

日期

单元及总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2

9.1-9.7

1

制作中英文名片

2

3

9.8-9.14

上机:画图、word制作名片

2

4

9.15-9.21

2

网络作文写作

第3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从课程设置看,我区自1999年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来,信息技术教育曾经红火一时,各校争先恐后地开设信息技术课。至2007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中小学新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学科由原来的独立学科被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教材的问题,开课年级的问题,课时的问题,教学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

从硬件配备看,我区于2005年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为每所中学配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及一间计算机教室,小学也初步建成多媒体教室和农远资源接收室。小学计算机教室是自筹经费建成,购置的计算机配置低,数量也不足,现在设备老化严重,不能正常运行。

从教材建设上看,2005年长春市电教馆组织省内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家编辑出版了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现已改版两次。

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看,我区99%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专业不对口。现有约40%的专任教师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的大专班和本科班在职培训,并获得学历证书。目前,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41人,具有计算机专业学历的有15人。

(二)我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调研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缺少检查力度。教师的教学相对随意,教案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没有实用性。

2.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不统一,版本混乱

从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被纳入到综合实践课程里,教材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各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不统一。

(1)由于我区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一的局面。初中继续沿用长春市电教馆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但教材版本混乱,更新不及时。同时,部分小学使用综合实践教材,综合实践教材只有五、六年级才有部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而区教育局要求小学只在三、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因此,导致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难以真正开展。另外一部分小学则使用长春市电教馆开发的教材,但往往版本老旧难以满足学习需要。给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教研活动的开展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一些学校没有为学生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师自编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3.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课时难以保证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前,我区信息技术课开课年级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课时为每周2课时。自新课改实施后,教育局重新统一开课年级与课时,规定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为每周1课时。后来初中信息技术课调整为每周2课时。调研中发现,我区各个小学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有在五、六年级开课的,也有在三、四年级开课的,少数学校一、二年级也上信息课,课时为1课时。初中基本按照教育局要求在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课时又不统一。

4.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甚至没有考试和考评。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学学段和初中学段学业结束,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没有一个综合考量。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6.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属于半路出家,对本学科知识缺少系统的认识。还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学校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教师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专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免会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7.信息技术设备不完善

此次调研的6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部分学校由于计算机教室建设不达标,不能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设备严重老化。即使有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法实践,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个别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8.学校领导不重视

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由于部分学校近年来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信息技术教室建设长期无法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导致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二、建议

(一)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创新,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合理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情境创设和意义建构;立足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配备水平,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保证信息技术课正常有效地开展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配备要达到标准,能满足教学需要。

教学管理要明确到人,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领导分工,狠抓课时计划、教学常规、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管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地实施。

全区对信息技术教学要统一管理,统一信息技术教材,统一开课年级,统一课时。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坚持发展性、诊断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上机操作与电子作品结合、一次考试与学生多次选择考试结合。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估督导检查,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方案。

(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岗培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建议每两年至少要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

(五)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教研实效

第4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 全面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初中七年级把信息技术课作为选修课,编写了信息技术教材。在新教材中含概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用于文字处理的Word、用于数据处理的Excel、幻灯片制作的PowerPoint、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用于网络漫游的Internet、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 Express等信息技术软件。这本书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根据市教研室教学计划安排,要切合本校教学实际,安排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上好新学期初中信息技术课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 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各个软件教与学的特点;由教学生“学会”变成教学生“会学”,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首先吃透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对课本中Word、Excel等十余个软件逐一操作,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的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知识会更主动、兴趣会更浓,培养好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己学习、迅速掌握新开发的软件有很大好处。

二、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上好信息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我认为提高学生素质并不仅仅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所能给予的。换句话说光凭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而不注重信息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培养不出高素质学生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要根据本校自身实际,尽量讲好各个软件,但不能求全,以免光片面强调硬件因素,使本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受限。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上好信息课。要把那些又能讲、又能练的软件讲好、练熟。对那些学生机无法使用的软件,点明要点,在教师机上进行演示。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克服机房计算机配置的不足,使全体学生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三、针对当前各班学生的差异、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各个环节的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掌握信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差异是实际存在、不可避免的。那么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如何做到上好这门课程,使学生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呢?

我们认为这需要加强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研究。从电子备课、课堂讲解、上机训练、个别辅导、布置作业等。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学好所讲的内容,掌握重点、排除难点,又要灵活处理好问题,这在上机课中是经常出现的,象机器出现故障,软件设置出现问题,学生操作不当等,处理不好,很可能就完不成教学要求,更不能使一些差生达到教学目标。

上机中为了减少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可以把学生分成好、中、差几类,对学生进行辅导时,真对三类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没有计算机液晶投影仪这类高档设备教室网络软件情况下,只凭信息课教师一人是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这个时候要充分发挥那些计算机特长生的优势,辅助教师完成为同学排除障碍,指导其他学生具体操作等工作。利用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带动差生,互相协作、共同进步。通过课堂45分钟让全体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信息知识。课上知识扎实了,课下才有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积累,以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第5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数字星球系统;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一、前言

1.数字星球系统

数字星球系统是信息时代最先进的教学仪器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单位数字化教学仪器。它通过国际先进的三维图像处理平台,方便教师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结合精密光学技术,瞬间展示于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上,动态立体地再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象与过程。

2.将数字星球系统引入教学的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潮,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数字星球系统正是在这种改革与创新的浪潮中出现的,它的出现为教育环境与教学过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何将它更好地运用于地理教学设计中,这是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而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能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达到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者应具备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即“备课”,可以概括成“三备三写”:备教材、背学生、备教法;写学期教学进度、写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科学有效的一种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应是设计者在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的结果。具体来说,应具备以下教学理念。

1.具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教学设计深受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和技术,它们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数字星球系统使得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瞬间将平面、静态的图片转变为立体、动态的图像,可以极大地满足教学的应用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运用传播理论的有效指导,将会极大地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在设计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时,七年级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对海陆变迁原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视频、动画、数字星球演示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认识上从感性逐步上升为理性。

2.融入地理新课程标准

在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科学地解读课程标准的每个部分,理解其中蕴藏的深层含义。如,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这方面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数字星球系统的运用可以极大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将其发挥到最大效益,还需要地理教师在科学地解读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实践,将教学效果最优化。

3.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在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作为设计者应该多考虑如何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如,在设计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中东》这节课中石油的运输路线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策划主要的石油运输路线,由小组代表在课上发言,在数字星球中指出每条石油的运输路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注重创新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教学设计时,除运用系统本身的各种资源外,还应学会开发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如,讲授“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时,设计者就可以利用数字星球模拟不同的运输线路,由学生讨论选择哪条线路。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分小组讲解小组内的研究成果。因此,此种形式下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与研究能力的提高。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合理有效的设计理念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如今在以新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形势下,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是顺应课程改革的必要出路,而设计理念的提出可以为教学设计者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因此对它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家清.新概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3.

[3]胡再,邓涛.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2010(08).

[4]黄莉敏.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要素与流程[J].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论文集,2010(08).

第6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整合

要让英特尔未来教育进入课堂,首要的基础便是学生们要会使用计算机,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高,因此首先就得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们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在网上与同伴交流的能力即:1.熟练使用浏览器浏览因特网。经常浏览网站,获取最新信息。2.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资源。3.熟练运用工具下载网络资源,并进行归纳、整理,获取有用信息。4.能熟练使用基础软件,包含Word、Excel、PowerPoint、压缩解压如RAR、媒体播放器、迅雷、QQ等等。

由于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语文综合素养是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习惯、语言品位、语言行为等方面。因此,初中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整合性的根本在于它的学科交叉性和它支持知识联系的整体性。所以我想语文课程的定位在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中,除了与信息技术课整合外,还应该与艺术活动课、科技活动课、历史课、政治课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科资源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这里指的不仅是学科内容上的整合,更是训练要求上走向综合,一节课完成的不只是比较单一的几项要求,而是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在上这一课时,我设计出一个题为“人与自然”的单元教学计划。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爱我祖国山河”这一主题。师生一起讨论,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济南冬天的山水特点;2.济南冬天给人的感受;3.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然后全班按分成的若干小组,讨论具体工作步骤。接着就分头行动,有的上网找图片、文字,有的画画,有的制作演示文稿等。通过这些活动,就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使同学们掌握了济南冬天的知识,倡议同学们保护共同的、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最后我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在班级网页上了“人与大自然”作品。在这里,确切地说,课文内容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范本,它融信息技术、美术、思想品德、活动于一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

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提出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应不同的学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好“Intel未来教育”每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因为单元计划中的框架问题--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知识的掌握,各层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至关重要。

“Intel未来教育”进行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设置了合适的单元计划后,接着要考虑单元计划中的“框架问题”的设计如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通过实践,我认为在“Intel未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原则应该是:设计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提出“框架问题”之后,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提出完成单元计划教学中的问题需要做哪些事情。提出的问题中,有些是以前学过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的新知识点,这正是这个单元计划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一些提出的技巧,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设置一些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来,然后教师再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水到渠成,让学生自然而然建立对新知识的认识。

让学生在单元计划“框架问题”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还学到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Intel未来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在应用中的困惑

第7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混合学习;动态分层;QQ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2-0046-04

一、引言

混合学习作为信息化教育的新产物近年来备受追捧,其开放性与多元性特征使教学更多地倚重学习者自身,这极好地契合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倡导理念,满足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彼此间存在一定差异,能力上更是参差不齐,因此目前混合学习的整体实施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常常是部分学生受益良多、部分学生却收获甚微。

如何在混合学习实践中让每位学生得到最好发展,将混合学习带来的教育收益最大化,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究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个问题,扎根混合学习理论,结合动态分层的优势,借助目前广泛流行的QQ软件平台,设计了更加优化的混合学习模式,并在七年级信息技术课中尝试应用。希望本研究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借鉴,同时为学校教学的开展和新时期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启示。

二、基于动态分层的混合学习

对混合学习的认识,各个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国际上典型定义认为:混合学习的核心是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人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和为适应“合适的”学习风格而传递“合适的”技能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绩。[1]

李克东教授从传播学角度认为:混合学习是把传统面对面(Face-to-Face)的教学与在线(Online)学习两种模式进行结合,从而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2]

何克抗教授从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角度认为:混合学习是把传统学习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

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从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将混合学习界定为课堂面授与课后在线、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方式的双结合,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动态分层是依据个体的兴趣、特点、能力等将其划分为不同层组,针对不同目标开展不同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依据个体发展随时调整其层组归类。应用于教育中就是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等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指导,并根据习得情况调整学生层次。[4]动态分层体现了教学民主原则、因材施教思想,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凸显及自尊心的培养。[5]

基于动态分层的混合学习是将二者交叉,无论在课堂或课外,还是面授或在线,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教师将学生良性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学生接受不同的任务、实施不同的步骤、追求不同的目的;同层次学生则竞争协作学习,并伴随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断调整层组构成。基于动态分层的混合学习是混合学习的一种优化模式,意在能兼顾优生与差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彰显学生个性。

三、QQ群下开展动态分层混合学习的可行性

QQ作为一种即时通讯软件在网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又成为辅助师生教与学的有效工具。QQ的普遍性、时效性、多功能性等优势使其成为支撑动态分层混合学习的良好平台。借助QQ开展动态分层式混合学习,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软件层面

QQ应用广泛,大部分学生都有QQ账号,且操作简单,只要会打字,便能实时交流,语音、在线视频更是拓展了沟通途径、增加了趣味性。QQ群组聊天、资源共享功能为“分层”与“层内协作”提供了便利。QQ空间能帮助学生进行学结,学生可用写日志、编辑相册等方式抒发心得、描绘学习过程。QQ的追踪记录功能更为学习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回看聊天记录,学生可反思学习、改进不足,教师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总之,QQ独特的优势、完善的功能为开展动态分层混合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在实行者层面

因混合学习融合了数字化学习的部分,学习者必须有一定的网络应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故学习群体一般是中学生及以上层级。他们使用QQ软件轻而易举,在群组内沟通也无任何障碍,且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就教师而言,需要将学生合理分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学习追踪、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层组结构,而这些正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总之,从师生的能力水平来说,可以轻松借助QQ开展动态分层混合学习。

3.在课程层面

“动态分层”关键是可分,就课程而言,要确保其传授的知识能合理分类且学生在选择性学习的同时获得最优发展。换而言之,即要求教学内容通俗易懂且之间能够融会贯通。而像信息技术、文史类、实验类等一大部分课程,其知识结构松散、概念性弱、易于理解和掌握、扩展空间大,很适合分层教学。

在这些课程中采用分层理念,借助QQ融入混合学习模式,不仅能很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更能推动学生的广泛化、个性化发展。总之,依托QQ在适当的科目进行动态分层混合学习,不仅可行,亦将是大有裨益的。

四、QQ支持下的动态分层混合学习模式

1.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网络学习共同体”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组成,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基于互联网而建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6]在QQ支持下构建基于动态分层的网络学习共同体,首先教师要全面剖析每个学生,在综合学生的智力特点、认知水平、习得能力等的情况下,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且师生一起为三个层组起名字。之后教师建立三个QQ群,分别以每个层组的名字命名,并让每个学生都申请一个QQ号,实名制加入自己所在的群组中。教师一方面作为三个群的总领导者管理一切资源及活动;另一方面可邀请一些专家、科任教师等加入三个QQ群做“助学者”,协同组织学习活动、管理群内资源等。学生作为“学习者”在这些“助学者”的引领下,在群内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其构建形式如图1所示。

2.动态分层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

本文结合动态分层的优势,借助QQ平台优化设计了混合学习模式。动态分层混合学习应以一定课时为阶段,因为学生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故在同一阶段内,保持学生层次不变,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每节课都应不同,做到每节分层设计,以保障不同层次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得。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师生需要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并将学生重新分层。具体包括:学生分层(阶段性)、课前分析、课堂面授、课后在线学习、反思与调整(阶段性)五个环节,具体如图2所示。

(1)学生分层(阶段性)

这部分主要是在一个阶段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认知等方面特征,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层次,以便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地分层设计活动,避免揠苗助长。

(2)课前分析

在每节课前,教师都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确定好他们的教学起点。此外,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将其按照难、中、易指标分层编排,并最终设定三个不同起点的学习任务,旨在能以“高―难、中―较难、低―易”对应关系将学习任务指派给学生。前期分析与分层设计有助于确保课堂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一定的进步,增加自信和满足感。

(3)课堂面授

课堂上,要求学生人手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各个层次学生在明确教师分配的任务后,先整理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教科书、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重要的是学生要能从网上下载一些支持资源。接着学生可以在建立好的QQ群学习共同体内围绕学习任务共享资源、交换意见;也可以一个层组的学生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而教师则要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分组给予指导、答疑解惑。最终,教师需分别在不同层组内组织课堂总结及学习评价。

(4)课后在线学习

课后,教师要统一安排时间组织学生QQ在线学习,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作业和练习来巩固学生认知。教师在不同的群内布置不同的作业和练习题目,各层的学生围绕自己的作业,在QQ群的学习共同体内整合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进行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主作业的过程中,助教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料、学习建议的方式辅助学生。之后学生完成练习题目来强化学习效果,期间对不明白的问题可在群内请教同学或教师。在练习过后,教师分别在不同的群内组织评价,并要求每位学生在空间内以日志形式记录评价、抒写学习心得。

(5)反思与调整(阶段性)

在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师生要通过查看课堂活动资料、QQ聊天记录、空间日志等,回顾和评价这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状况,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并反思不足之处、制定策略,争取在下一阶段改进。此外,教师在整体把握上一阶段教学情况、学生进步程度及学生当前水平的前提下,要将学生重新分层,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3.动态分层混合学习的实施

动态分层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颠覆了以往传统的同步教学。我们结合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了动态分层混合式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拓展与创新空间大且饶有趣味,易于学生进行探究协作学习,但由于生活中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程度和应用方向不同,故学生间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访谈和简单上机测试初步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发现16%左右的学生对网络搜索资源、办公软件操作轻车熟路;73%左右的学生知道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掌握word等基本应用;其余一部分学生计算机使用技能匮乏。

鉴于上述情况,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先对学生QQ软件使用、网络资源搜索做简单培训。之后依据学前测试结果,将学生编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分别命名为“信息A组”、“信息B组”、“信息C 组”,同时建立三个相对应的QQ群。学生、班主任、副班主任、其他几位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构建三个QQ群为基础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课上通过分层制定学习目标、指派任务、开展活动,让C组学生真正学懂本节课的知识点、B组学生熟练巩固教学内容、A组学生得到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提升。每次课后的当晚6时,师生登录QQ一起做作业、巩固练习,如图3分层指派作业,并分组交流。待所有活动结束后,学生在空间内记录学习感受和收获等。

在一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反思不足,教师一方面修正策略,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平日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调整学生分组,师生共同迎接下一阶段的到来。

从总体应用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喜欢这种轻松且新鲜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且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而该模式对于教学的真正价值,还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来验证。

五、结束语

如今,混合学习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QQ平台凭借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等特征为混合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所有学生得到最好发展,除了依靠信息技术的优势外,我们更要不断去优化学习模式。本研究将动态分层的思想融入混合学习,意在能兼顾所有学生,不管智力高与低、能力强与弱,都使其真正学有所得,让教育成果公平地惠及每个人,培养更广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3]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4]苑惠娟,孙永全,苏子美等.动态分层异步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13,35(5):71.

第8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1.努力改变教学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掌握课改的目标和实质,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整合多种课程资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时,希望各位教师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新授课的教学必须做到:展示概念、公理的提出过程,展示性质、法则的发现过程,展示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展示问题、结论的探索过程,展示思想方法的深化过程。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符号感和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其次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富有思考性、新颖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的、主动(地)的、自信的、富有个性(地)的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果实,感受、领悟和欣赏到数学的美。

再次教师也是教学的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引导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尽可能地把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在教学中要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体现数学的价值。一方面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能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把课题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及时的关照与帮助,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一定要有效地防止两级分化。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等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画图、快速计算等在数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了解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猜测、观察、实验、尝试等基本方法,体会“做数学”。所有初中数学老师要尽快掌握“几何画板”等常见教辅软件的使用技术。

4.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我们要改变过去以笔试为主的单一数学学习评价模式,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的热情、信心和勇气,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如要看学生是否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愿意与同伴交流、与他人合作;是否能不断反思自己并改进、提高自己;是否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手段的科学化;评价过程的全程化等。

第9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

一、 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八年: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三册,内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从到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共22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 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初二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有考的任务,所以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1)

查阅更多 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四)在教学环节方面,学校对小班数学教学的备课、上课、练习与辅导、考核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1.备课要做到“三备”:(1)备教材,要有统一的目标;(2)备学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要有不同要求;(3)备过程,要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特别注重分层备课,要针对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分别安排不同的课堂练习和不同的课后作业。

2.上课要做到“三关注”:(1)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2)关注分层施教,注意个别辅导;(3)关注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练习与辅导都要双轨并行。练习要做到分层练习和教师面批这两点,辅导要坚持进行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

(2)

查阅更多 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