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期药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周学文1938年出生于辽宁辽阳,年少之时,家境艰苦,但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体育学院运动系后修生理解剖专业。由于表现突出,他随后转学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进一步深造。27岁时,他已悬壶应诊,小有名气。先后师承于名老中医徐荫堂、孙宜林,国医大师李玉奇。周学文医术精湛、品德优良、在学术、临床、教育领域屡屡获奖,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并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周学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他还先后被授予辽宁省名中医、辽宁中医大师等荣誉称号。2017年,周学文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
治脾胃病 多有建树
50余年为徒、为医、为师的历程,周学文深刻地感悟到,虔诚思悟、苦行其道、方能有成。他提出并形成了溯源求本、内外相济、脏腑并调、尤重于脾的系统学术思想。
创毒热病因学,“以痈论治”溃疡病 周学文对溃疡病的系统研究已达40多年。根据该病多发、易复发的临床特点,他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了“病由毒起,热由毒生”的毒热病因学和“以痈论治”的学术思想,将外科“消”“托”“补”引入溃疡病的治疗,经三次规范的大样本临床试验,疗效满意且更安全,已广泛用于临床。
从脾论治,内清外柔治疗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周学文根据临床大量病例观察与研究,提出“脾虚是本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互结、血脉同病”是本病的关键,经过反复临床研究,确立了内清外柔(内清痰瘀,外柔脉络)系统创新的学术思想。临床干预效果满意且可重复,与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对比无差异,为防血脂治疗开辟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肝脾并调,胆胃同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常与溃疡病、肝胆疾病、动力障碍性疾病等伴发且易反复。经过20余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周学文发现本病病位虽在胃,但“肝胆疏泄失常、脾失健运、胆汁不寻常道,返流入胃”是本病的关键,他创立了肝脾并调的学术思想,拟和胃反流、利胆反流辨证治疗本病。经过两次规范、重复的临床试验显示,临床干预的效应可重复,疗效优于吗丁啉且更安全,填补了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空白。
毒损生积,早期防治慢性肝损伤 慢性肝损伤临床常见,病程缠绵但易生多变,初则湿热夹瘀,久则毒损生积,他提出了清肝解毒、化湿通络的早期综合治疗的学术思想。重视“毒、湿、热、瘀、积”的五毒传变,步步阻截。经多年反复临床验证,以卷柏、苦参等为主方治疗慢性肝损伤,疗效显著,不仅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血液状态,同时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肺胃同治,清热降逆治疗咽炎 周学文精于脾胃又不局限于脾胃,对内科其他疑难疾病他也积累了丰富的R床经验。急慢性咽炎,除了呼吸道自身疾病之外,反流性食管炎亦可引起。咳嗽、咽痛、咳痰不爽,治疗易反复且易被忽视,针对本病临床特点,用肺胃同治的理论,拟清热降逆利咽法(以橘络、淡竹叶、川贝母、大青叶等为主方)经规范的临床验证,疗效满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学以致知 文以化人
周学文教授从事中医药教育教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等工作50余载。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863和973等多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部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8项。他长期致力于中医急症的研究,辩证精准,生死边缘,救人无数,建立了15种常见急症的中医辩证诊疗常规,主持研制36种制剂,溃得康颗粒剂等3种新药,获得国家中药新药证书。周学文教授1987年以来受邀国家卫生部药监局参加新药临床医学技术审查工作,任职期间主持了560个中药新药临床医学的技术审评。
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萎缩性胃炎436例中医辨证与胃镜病理变化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中药系列颗粒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2例临床观察》等学术论文50余篇,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消痈生肌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理论基础》、《胃癌癌前病变与中医药治疗》等学术论文10余篇。
周学文教授教导青年一代要学好中医。他说,医者当思路广阔,探微索隐,深中肯綮。他要求学生们要勤于阅读,熟读经典,系统学习与完整掌握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同时博采诸家,开拓思维,不拘泥于一门一派,择其善者而从之。临床是中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他要求学生结合临床实践,反复推敲,反复验证,精心培养出多名省级名中医和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岐黄之术 仁德之心
周学文教授50年如一日,长期奔波劳碌于临床一线,每周出诊,风雨不误,偶尔外出公干,也必争取出诊前赶回。前来就诊患者过多,每每耽误午餐时间,他从不对任何一个病人敷衍了事,耐心细致地看好每一个病患。偶有外地远道而来的病人,他又会加班给患者看病。常有患者来诊焦虑,均耐心倾听,开导患者情绪心理,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用词严谨,用语亲切,避免不应该有的医源性因素对患者疾病及生活的影响。
他曾带队参加辽南抗震救灾;在沈阳桃仙机场与兄弟医院一起组织抢救接收唐山大地震危重伤员300余人;连续6年主动下乡到基层医疗教学;2003年非典肆虐,他依然坚持出诊,其基于“肺胃同治”的理论所创制的中药复方,于北京小汤山医院得到应用。
(3)从慢支急性发作与痰热壅肺证浅谈中西医的“病”与“证“ 刘志涛 卢芳国
医集研究
(5)论述《本草纲目》对中医妇科的贡献 游卉 尤昭玲
基础研究
(7)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肝损害及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研究 徐欣萍 安博 邹军 啜佳然 朱玉群 徐有青
(11)薄芝糖肽抑制大鼠实验性癫痫发作及其机制研究 梁晓玲 史宝龙
药物研究
(13)舒筋活血分散片溶出度的研究 李燕 杨文科
(15)麻仁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测定方法的研究 赵彩霞 闫辉
无
(17)《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影响因子年报 无
临床研究
(18)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李峻 肖祥胜
(20)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 黎汉文 杜嫦燕
(23)中医手法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张凯
(25)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张晓东 顾群浩 朱晓明 陈徽 罗振凌 冯寿全
(27)320排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陈永汉 李宗豪 张刚 田耀辉
(29)创伤性休克apache评分与血乳酸变化的临床研究 郭福东 杨淑霞
关键词药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当前,国家间的高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其核心就是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关键靠人才,尤其是具有深厚理论基础、良好科研素质和超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是传统的“医药大国”,正处在转向“医药强国”的关键时期[1],要想成功实现这样的跨越式发展,医药类专业的大学生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在竞争中适应环境,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包括理论水平、实验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2]。本文拟对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讨论,从现状谈对策,希望能给相关药学教育者和大学生本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药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世界范围内第一个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开发培养的学校是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并于上世纪60年代末实施了一个名为“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行动。此后,世界各地多所大学纷纷仿效麻省理工的做法,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几十年来的经验表明,“本科生科研”计划行动的推广的确大大地提升了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我国医药高等院校的药学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药学理论课程,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实验基本上是按老师设计好的套路,机械重复、验证性地完成就行了,这就极大地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束缚了学生研发能力的发展[3]。这种过分重理论而忽视动手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和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氛围缺失的局面亟待改变,也是当前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者和老师们经常讨论的话题[4]。药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科研能力的发展,这种状况已明显落后于时代,适应不了当前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究一种更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和实际需要的本科生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5]。
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对策
1理论培训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药学的课程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专业知识,涵盖了科研方法和信息检索等多种课程,只有对学生全面的培养,特别是教会学生自己查全查准文献的能力,整理和分析信息的基本技能,学生才能更加高效,在有限的时间中,学会关键性的知识和技能,为研究方案设计做好充分准备和打下扎实基础,这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1.1课堂专业知识教学
课堂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地方,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科研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科研离不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药学类专业不同的课程有其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因课施教,根据不同课程有针对性地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启迪性地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尽可能地提出新的、不同于过去的解决方案。所以,在本科教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质疑。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人云亦云”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自觉独立、创新地观察、发现、解决问题非常重要[6]。
1.2文献检索能力培养
学会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是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研究的一项必备技能。在学生知晓了某个课题的背景,并明确下一步该如何做的时候,老师还得再教学生如何通过文献检索了解此课题为什么要做,如何做。可能有的学生以前学过如何文献检索,掌握了其基本方法和一些常用数据库,但往往真正使用时还不行,要么不能精准使用关键词,要么对于主要数据库使用方法还不熟等等,这就会导致文献漏检或检索太宽,甚至检索不到自己想要检索的东西[7]。此时,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选课题,弄清楚所研究的内容,认真仔细地阅读老师指定的主要代表性文献,在对课题研究初步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界定相应的关键词,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Pubmed、Elsevier、Springer和Google-Scholar等各类网络数据库,在检索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检索策略,并通过阅读综述查找综述中参考文献再次阅读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该课题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细节。
1.3文献管理软件使用
文献管理软件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获得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效率,指导老师应该顺应大数据时代,提供机会并帮助学生学习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值得推荐的是中文医学文献王软件和EndNote软件,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医学文献王软件全面整合pubmed和万方等医学常用中外文数据库,准确检索到所需的文献,可以轻松建立个人的文献库,并通过自定义排序(可按影响因子),除重、添加全文附件和笔记、高级查找、多级目录分类不同专题的文献,重要文献随时调用等功能去高效的管理文献,同时也使论文写作时告别手工录入参考文献的方式(秒插考文献、文献随意增删改,自动刷新重排,改投期刊一键切换著录格式),需要学生好好掌握。另外超强的英文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也是一个重要研究、写作和发表工具,因为其可以检索联机书目数据库、引文编排和定制文稿等等功能,再也不需在输入和按出版物的格式要求编排格式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会起到很好的助手作用。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如何在信息时代,高效的利用前人的劳动成果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在所学专业和关注领域的全面个人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的比选分析和思考归纳,从而深入全面地认识课题背景、研究内容和方向,提出创新思想。
2实践教学
药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动手能力要求高,无论是发现新化合物,研发新型剂,药理实验设计还是建立药品质量体系等等,都是基于实验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必须从实践入手,在具体动手过程中引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和科研思维。
2.1提升实验室建设
一个实验方法先进、实验手段科学的教学实验室,设备的更新置换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能做到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对于那些验证类的实验要减少,对于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要增加,比如增加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交叉学科和药理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借此提升学生的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8]。
2.2革新实验教学方式
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实验任务,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和预期结果老师已教、学生已知,学生是被动的,没有主观能动性,实验往往是走过场,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9],加之受限于时间,必须在2至3小时内完成一个实验,虽然实验的前期工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只用照葫芦画瓢地操作最后几步,这样,学生无法体验完整的科学实验,无法对实验有真正的认识,更谈不上有创新性的收获。一般而言,学生对实验课程是充满好奇心的。有兴趣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实验课程。指导教师应顺势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积极探索,并切实认识到实验课是严谨的、综合的,是需要勤动手和多思考的,并且会有收获的,而不是机械重复地情景模拟和简单验证[10]。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实验内容尽量有新颖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做到与时俱进,跟踪学科前沿、革新教学内容,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新”的基础上去创新。同时,增加有趣的实验课程,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2.3参与课题研究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
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当前我国高校里科研工作者主要是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的不多,即便是参与也是干些诸如机械的数据录入、文字处理等最基础的简单体力工作,很少有机会参与科研方案的设计、课题讨论和结果分析,这就严重限制了本科生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度,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精神,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为本科生搭建科研创新的平台,让他们更早有机会培养科研意识,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掌握最新科研动态,提升实际科研创新能力,意义非常重大且非常必要[11]。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
结语
查新范围
按查新项目的检索要求分为只检索国内文献的国内查新和全面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国内外查新,具体项目数见图1。图1显示,2004-2007年国内查新多于国外查新,但2008年国内查新比例为43.9%(186/424),低于国外的查新比例56.1%(238/424),主要是当年仅要求检索国内文献的中医药项目查新减少所致。
1查新学科分布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学科标准分类》(医药卫生)对查新项目进行学科分类,详见表2。表2显示,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项目查新较其它专业多,中医学与中药学次之,再依次是交叉学科、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基础医学、药学,其余学科比例均较小。
表3为部分学科进一步细分后的统计结果。选择研究项目较多或每年数量有所增长的专业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临床医学类研究较多的专业依次是肿瘤学、妇产科学、普通外科学、心血管病学等,而近几年研究也侧重于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内分泌学、口腔医学等,预防医学类的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以及中医学和中药学研究较多,生物医学工程学每年都有项目查新,卫生管理学2008年增为7项。
2项目负责人职称
查新项目负责人的职称统计见表4。表4显示,20.0%的科研项目由正高人员负责,41.4%的由副高人员负责,38.1%的由中级人员负责,副高人员和中级人员所占比例相近。
分析
1科技投入与人才战略
甘肃省2004-2008年医药卫生项目的科技查新统计结果显示,查新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年平均查新数量比1999-2001的260项/年增加了65.4%,查新数量的增加可能与国家科技创新的政策密切相关。甘肃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制的指导下,加大了科研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增设科研基金项目,增加科技奖项,同时加强科研管理。通过项目申报查新有效防止了低水平、重复研究,确保了科研质量。甘肃省全面实施了领军人才工程,强化了高层次人才的带动效应,副高和中级人员已经成为科研的中坚力量。省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附属医院的查新项目增多,承担了国际前沿科技项目。
比较偏远的基层医疗单位由于受当地经济、政策、科研投入、管理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专业人员科研水平低,项目文本质量差,低水平重复研究问题。在人才培养上,医药卫生行业的传帮带仍起重要的作用。
2科研水平与知识产权意识
查新目的结果显示,成果鉴定多于科研立项和报奖查新,报奖项目比例由1999-2001年的9.2%上升为14.0%;查引和专利申请的查新比例虽然小,但突破了1999-2001年的零记录,表明研究人员开始注重科研水平和知识产权。国内将论文被SCI、EI、ISTP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和引用的情况作为衡量科研成果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论文查收查引也已成为甘肃省科技奖励申报的必备材料。
知识产权保护对医疗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加大专利产权的保护,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医疗机构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单位,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医院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是除医疗和教学外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专利保护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体现。做好医务人员发明创造的专利保护工作,一要加强医疗机构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二要强化发明人对产权的保护意识,从而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
3科研方向及专业特色
查新项目学科分类可反映我省医疗卫生科研方向及专业特色。从整体上看,临床医学专业仍在科研中占主导地位,中药学、肿瘤学、妇产科学、骨外科学、心血管病学的研究比较活跃,尤其是肿瘤治疗方面。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内分泌学、流行病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传染病学等项目较多,表明研究人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较重视。我国中医药学的研究项目数量较大,也是国内项目查新多于国外查新数量的主要原因,占总数的22.9%,且呈逐年增多趋势。
中医药研究已成为我省医药卫生科研的一大特色。目前甘肃省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0〕32号),扶持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展了“西学中”和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活动,大力提升县级以上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高度重视“陇药”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科技体制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促进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与创新。
>> 气管镜:肺科医生的好帮手 你的好帮手 《爸爸的好帮手》 人类的好帮手 妈妈的好帮手 电教人的好帮手 农村音乐教学的好帮手 美容护肤的好帮手 肠胃扫毒的“好帮手” 冬季自驾滑雪的好帮手 方程:永远的好帮手 信托:海外理财的好帮手 高效办公的软件好帮手 环境监测的“好帮手” 一“锅”双星的好帮手 家庭护理的好帮手等 早期诊断肿瘤的好帮手 班主任的好帮手 墨旱莲 乌发的好帮手 助听器,听力的“好帮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另有自建数据库3个(http://:8090,学位论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CBM数据库[2])。通过建设一站式国内外医学文献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对4600余种中英文网络版全文期刊提供一站式检索查询(http://168.160.60.211)。另外还藏有1000余部中医古籍、900余种外文医学史专著和研究生论文、WHO出版物等特色资源。
图书馆面向全国用户提供全文传递、馆际互借、委托检索、定题服务、查新查引等文献信息服务,每周开馆超过60 h,提供7天24小时不间断的全文传递文献服务(http:///webpages/service/qwcd.htm)。除保持传统服务外,还开展各类个性化服务,为科研教学、决策咨询和科技创新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
3 获取文献方法
3.1关于期刊或文献
①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二次文献数据库(如PubMed、Embase等)收录各个出版商或学协会出版的大量期刊全文的查找线索,因此了解某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需先查找二次文献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的文摘,然后通过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全文链接或其他线索获取全文。②若想进一步查找图书馆订购的电子期刊或文献,可通过图书馆一站式整合检索平台(http://168.160.60.211/V)可实现对图书馆订购各类型、各个出版商电子资源的跨库检索,可检索浏览数据库、期刊、文章。③同时,还能定期追踪某种专业期刊的最新文献。因为各个出版商均建立了自身出版刊物的数据库,对于专业核心或经常阅读的期刊,可直接访问出版商的网站,将其网址加入您电脑中的收藏夹或在出版商网站上注册个人帐户,定制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您可以登录某期刊的网页,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完成资源更新提醒服务的注册后,即可定期收到该期刊最新文献的文摘信息及全文连接地址。④若要查找图书馆订购的纸本期刊和图书,可登录图书馆主页(http:///),点击进入“馆藏目录”即可获得图书馆订购纸本书刊的已到馆卷期、馆藏地点等信息。
3.2关于学位论文
收录1981年以来协和医科大学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近6000篇,可检索并在线浏览全文。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http:///lw/b/index.jsp)登录即可。
3.3关于循证医学或临床问题
图书馆订购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Evidence、Micromedex、Clinical Resource均为临床医学相关事实或循证医学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库可检索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信息。
3.4关于实验室
图书馆订购Springer Protocals及Cold Spring Harbor Protocols数据库收录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详细、精确的实验操作记录,可查找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必需的原材料清单、注释和提醒,提醒使用者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3.5关于药学
图书馆订购的Pharmaprojects、R & D Insight、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数据库收录了药物的活性成分、研发状况、工业合成路线、药理学、毒理学数据等信息,是查找药学相关数据的常用资源。
4 常见问题
4.1为什么同一个数据库中有的期刊可以下载全文,而有的期刊不能下载全文?
能否下载全文取决于图书馆是否订购及您所在的电脑是否拥有使用权限。首先,各个数据库,如Science Direct中收录的期刊涉及学科非常广泛,既包括理工类、社会科学类,也包括医学、生命科学等。根据自身的任务和科研人员的需求,综合考虑期刊的质量、出版商的销售策略及价格,图书馆会从各个数据库中选择与医学相关的、学术水平高、成本效益高的期刊订购。因而同一数据库中存在部分期刊订购、能够下载全文,而另外一些期刊未订购、不能下载全文的现象。其次,由于医科院各所院地理位置分散、网络互相独立及各个出版商对于医科院系统的销售策略不同,各个数据库开通访问的范围不同,而且数据库的访问都是有IP地址限制的。
4.2如何知道哪些数据库或期刊是图书馆订购的,我们可以使用的?
通过图书馆一站式整合检索平台(http://168.160.60.211/V)可浏览检索图书馆订购的电子资源,通过图书馆主页(http:///),点击进入“馆藏目录”可检索图书馆订购纸本期刊。
4.3需要的文献但图书馆未订购,该如何获取?
如遇到需要但图书馆未订购的文献,可申请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员将会通过馆际互借等途径帮您找到您所需要的文献。
4.4如遇到数据库使用方面或服务方面的问题,应该向谁咨询?
数据库使用方面的问题或推荐数据库,可以联系图书馆资源建设部;文献传递服务相关问题,可以联系图书馆信息服务部。
5 有关电子资源的合理使用
为保护电子资源及其作者、出版者的知识产权,维护中国医学科学院声誉,规范用户对网络数据库的使用行为,图书馆要求用户重视并严格遵守电子资源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图书馆订购的电子资源。
[参考文献]
[1] http://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Lefkowitz)1943年出生于美国,196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医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及药学3个领域的教授,也是杜克大学心脏研究中心从事基础研究的心脏学家。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他就开始研究这些受体,包括使用放射性物质研究受体的功能及其在细胞壁内的形状。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曾尝试培育一种能在细胞表面与特殊受体结合的分子,这就像为一把小得看不见的锁配制钥匙。由于接受过心脏研究方面的训练,他早期的一些研究工作聚焦于对肾上腺素有反应的β肾上腺素受体,因为他可以借用当时已有的似乎能够对这些受体起作用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人类基因组包含的编码能构成1000种以上类型的跨膜受体,所有这些受体都是相似的。这些受体与眼睛中察觉光的受体、鼻子中察觉气味的受体以及舌头上察觉味道的受体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受体从外部捕捉化学信号,并将其信息传输到细胞内,为细胞提供关于体内发生变化的信息。这些特殊的受体被称为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或简称G偶联受体。表面呈蛇形的G偶联受体7次蜿蜒穿过细胞表面。
莱夫科维茨既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导师。他不但是霍华德·休斯学院工作时间最长(36年)的研究者之一,而且还因为对学生的关心声名远扬。莱夫科维茨先后培养了4代科学家,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聚焦于他为之奋斗几十年的G偶联蛋白受体。他对220多名学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约有50名学生和受训者已经成为知名学者、系主任、院长乃至大学校长,这还不包括医药公司的经理或副经理。杜克大学药学院院长、哲学博士兼医学博士南希·安德鲁斯(Nancy Andrews)对他的评价是:“莱夫科维茨通过点燃自己的激情,帮助其他人发现了他们自身潜在的激情。”在他的学生中涌现出了很多佼佼者,包括和他一起分享奖项的布莱恩·克比尔卡,以及曾经担任杜克大学药学院院长的桑德斯·威廉姆斯(R. Sanders Williams)等。与他同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克比尔卡于1984至1989年期间曾在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其中有一段时间是在莱夫科维茨的实验室。克比尔卡出站后先是在杜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后来去了斯坦福大学。
“他天生就是做教师的料,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天生就是一位非常好的分享者。”杜克大学校长对莱夫科维茨评价说,“你作出了两大贡献。一个是你的科学发现,另一个是你使我们对导师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
莱夫科维茨以前的和现在的研究生一致认为,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导师,是因为他对实验室团队成员有一种纯真的关爱之心,他把每个学生都作为自己大家庭的一员。杜克大学助理教授、原莱夫科维茨实验室的博士后陈伟(音)说:“他体贴入微,胸怀广阔,善于创新,想象力强,他真诚地鼓励与其共事的每个人跳出藩篱,大胆想象。”
“财富五百强”企业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高级研究员、原莱夫科维茨实验室博士后马克(Mark Fereshteh)说:“鲍勃(即莱夫科维茨)是位非常好的倾听者,他非常善于与人打交道,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都能相处甚欢。很多不同领域的人都会去他的办公室,而他总能儒雅和智慧地与之交往。另外,他很喜欢数据,总是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数据。”和莱夫科维茨实验室走出的诸多成员一样,马克至今还经常与莱夫科维茨联系。
杜克大学的助理教授、曾在莱夫科维茨的实验室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阿伦·苏拉(Arun Shula)说:“鲍勃是我遇见过的最好的导师,他以培养学生为荣,也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G偶联蛋白受体研究团队(GCPR)的所有核心成员都来自他的实验室。他希望他的学生在研究中能聚焦于某一个点,同时也鼓励他们研究重大问题。”
莱夫科维茨对自己的评价是:“科研成就几乎可以说是我辅导学生的副产品。我留下的财富既包括科研成果,也包括人(他的学生)。”他还说:“G蛋白偶联受体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涉及生理学的方方面面。我的实验室成员几乎遍及药学的所有学科,唯独没有研究传染病学的,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每周都会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联系,我会和他们谈各种话题,从他们的论文怎么定题目到他们的婚姻大事。”莱夫科维茨如是说。
当他谈及自己何以能够获此殊荣时,他非常无私,对克比尔卡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他强调克比尔卡在过去10年中的工作使这个团队实现了突破:“在过去的10年里,克比尔卡独立作出了全新的贡献。”
杜克大学医疗保健系统主席曹文凯(Victor J. Dzau,华裔)评论道:“鲍勃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的重大发现已成为今天很多疾病领域药物研究的基础。他是医生兼科学家型复合人才的杰出代表,已有无数病人从他的科研发现中获益,他极大地影响和改善了这些病人的生活。”
南希·安德鲁斯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能够认可鲍勃的工作,使我们感到无比激动。鲍勃在我们学院度过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这是我们的骄傲!”
莱夫科维茨在2007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在科学研究领域,总有新的细节有待探索,就像剥洋葱皮一样层层深入。这就是科学的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Duke University. Robert Lefkowitz Share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Medical Researcher Honored for Pathbreaking Studies of Cell Receptors[EB/OL]. http://today.duke.edu/2012/10/lefkowitznobel,2012-10-23.
[2]Ashley Yeager and Karl Leif Bates, The Day “The Call”Came from Stockholm——Duke Celebrates When the Nobel Prize Comes to Campus[EB/OL].http://today.duke.edu/2012/10/dukecelebrates,2012-10-23.
【关键词】中医;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The university Chinese medicine educates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innovation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practice
Song Jian DongZhenghua SiChuandao Ciu Xiaoping ZhaoXiang
【Abstract】The medicine is Chinese nation several thousand years makes the struggle experience's crystallization with disease, has made the extraordinary contribution prosperously for Chinese nation's multiplication, because the medical pattern, the medicine development and the education transform the multiple impacts, the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has received th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How can train the qualified Chinese medicine higher talented person, inherits and carries forward the Chinese medicine enterprise, improves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we have conducted the massive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regard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through revises the consummation only then to raise the plan, the optimized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course content, the reform raise pattern, the teaching way and the method and so on a series of measures, explores positively is suitable for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Higher education; Raise patter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84-0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作斗争实践经验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非凡的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中医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但是,由于医疗模式、医学发展和教育变革的多重冲击,中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2]。我们对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 中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取得成绩
人才培养是中医学术传承与事业发展的根本,如何能培养合格的中医高等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医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通过长期的调研和论证,经过的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并取得一些的成绩,我们学校经陕西省教育厅2007年批准设立陕西省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9]16号),我校中医学专业荣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中医教育必须遵从“诵经典、跟名师、早临床”的成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我们以“夯实中医基础,强化临床技能”为目的,培养具备“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中医临床实用人才。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医学专业内涵建设力度,突出中医特色,取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之长,修定完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强化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探索适用于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中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1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院校教育具有群体性教育的优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系统;师承教育是中医的传统教育方式,通过老师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以及长期随师应诊,更易于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提高临床水平。我们有效的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汲取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两者的优势,形成新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2 优化课程体系,夯实中医基本功基:以强化中医理念、加强临床技能培养为切入点,要求中医相关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启发和引导学生,建立起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模式,树立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心。优化课程体系,采取先中后西,早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强调课堂正确引导,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强化学生对中医经典医著的学习和掌握,夯实中医基础知识[3~4]。
2.3 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汲取师承教育和70年代“开门办学”经验,采用1、2、2三阶段教育方式,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溶入PBL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换位式、病案切入式等教学方法,通过传统教学方法系统介绍基本知识,加入其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4 加强校园中医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注重中医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大力发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离退休教师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名医名师系列讲座”,先后邀请到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杜雨茂、张登本等多位知名教授进行学术讲座,是学生能够领略名师风范,聆听名师教导。同时组织本校博士进行“博士-本科生互动交流”活动,以博士为学习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参观药王圣地,使得同学亲身感受到“《千金方》使万人活,箫鼓年年拜药王”的气氛,学习孙思邈“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充分利用陕西深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加强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校园中医药文化氛围,参观学校国医博览园、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馆。巩固了学生中医学专业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活跃了校园学术气氛。我们先后成立了“国医大师张学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所”和“杜雨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室”,积极做好中医学术的传承工作。
2.5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施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中医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中医高等院校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一项具体措施。在本科二年级时采取导师与学生自愿相结合的形式组成指导结对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模式逐渐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养成探索中医药知识学术内涵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5]。
2.6 坚持实施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制度,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水平的体现。强化过程管理,建立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科研动力。通过重建并逐步完善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制度,学生的论文质量与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同步提高[1]。
2.7 遴选名医临床带教,实习基地建设正在加强:后期临床教学是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关键环节。加强教学医院及实习基地建设,在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遴选中医基本功底扎实、临床能力强、具有较深中医学术造诣的高年资名老中医作为学生的临床导师,对学生进行临床指导,切实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同时扩大学校“国医堂”的规模,在附属医院建立 “名医工作室”,充分利用“国医大师张学文”和“陕西省名老中医”的示范作用,以保证“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
3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 人才培养周期长,远期效果难以在短期内客观评判: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作,而且效果显现需在长远以后,目前难以完整评估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工作效果,仅只能对于前期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3.2 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对断缺,制约工作的广泛开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对断缺,以及诸多环节协调配合,制约工作的长久深入开展。
3.3 加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学习)负担:在医学院校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学习任务十分繁重。通过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对于教师要求更高;学生的学习任务同时也在加重,如开设《难经选读》、《疑难病辨治思路》、《中医思维方法》、《中医文化导论》、《伤寒论思维与辨析》等课程就是在修订培养方案中新增加的,中医经典等级考试等都大大增加了老师和学生负担。
参考文献
[1] 崔晓萍,董正华,史传道,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中医教育,2007,26(6)32-33
[2] 王新陆,实施基因工程 培养传统型中医人才,中医教育,2010,29(3):1-4
[3] 董正华,强化经典课程教学 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9-11
[4] 赵娴,董正华,崔晓萍。培植中医文化根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654转669
【论文关键词】 小儿过敏性紫癜;柯萨奇病毒
HSP是儿童常见的以皮肤、消化道、肾脏等靶器官损害为主的全身性血管炎。近年来HSP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随着近年对COX病毒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COX引起脑炎、心肌炎等感染性疾病中部分患者伴发出现皮疹, 为探讨COX感染在HSP发病中作用, 本文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部分HSP住院患儿进行检测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HSP患儿30例, 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HSP诊断标准[2], 男13例, 女17例, 发病年龄2~12岁, 根据有无肾脏损害表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等)分为HSP组和非HSP组, 同期选取门诊32例年龄相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
1. 2 方法 所有选取患儿就诊当日或第2天早晨取静脉血2 ml送检。ELISA检测COX-IgM, COX-IgM酶标诊断试剂盒购于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室, 速率法测心肌酶谱。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HSP患儿中COX阳性14例, 阳性率46.7%,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COX阳性7例, 阳性率2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4, P=0.028)。
2. 2 COX感染与HSP患儿心肌酶谱关系:COX感染与无COX感染HSP患儿中CK-MB、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药学毕业论文0.05), 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感染患儿中HSPN与非HS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常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痛、肾脏损害(血尿、蛋白尿等)等。其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疫苗接种、花粉等相关, 感染是其重要发病诱因[3], 大量文献报道病毒、结核杆菌、溶血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与其发病相关, 其中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细胞病毒B19等[4, 5]。本试验选用柯萨奇病毒为试验对象, 观察其与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及临床表现相关性。试验结果显示COX在HSP组中阳性率为46.7%, 上呼吸道感染组为21.9%, 两者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提示COX与HSP发病存在相关性, 其可能为HSP发病重要诱因之一。杨秀敏等[6]研究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发现有伴发紫癜病例, 认为其在靶器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直接或间接释放毒性物质引起紫癜, 并在过敏性紫癜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中检测出特意COX-IgM, 进而证明COX感染与HSP发病密切相关。
HSP作为儿童常见全身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常表现为多个靶器官受累, 包括心脏、肾脏、关节、肠道等[7, 8], COX作为一种嗜心肌病毒, 心脏是其重要靶器官, 本组试验中COX感染HSP患儿中CK-MB、LDH显著高于无COX感染患儿, COX感染患儿中HSPN与非HSPN并无显著差异。提示COX病毒感染与HSP患儿心急酶谱异常相关, 可能是HSP患儿心肌酶谱异常重要诱因之一。
总之, HSP发病与COX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在HSP的诊治过程中需积极对COX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 厉洪江, 张迎辉, 刘翠华, 等.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与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2):173-175.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护理干预;腹胀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38—01
腹腔镜手术是最近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手术[1],比较剖腹手术其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如术后创口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恢复快等[1] [2],尤其是术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青年病人更乐意接受,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1] [3]。目前,腹腔镜手术的金标准是胆囊切除术,一般地说,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术,腹腔镜手术都能完成,如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疝气修补术、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还有卵巢囊肿摘除、宫外孕、子宫切除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镜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都能采用这种手术。然而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1~2天经常发生腹胀,这与术后肠功能未完全恢复、腹腔内残留CO2气体等因素有关。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避免和减轻患者术后腹胀,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17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为22~47岁,平均年龄为35.42±5.60岁;51例子宫肌瘤患者,68例卵巢囊肿患者,57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88例),2组患者在年龄、手术原因等方面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禁止其喝水,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第一、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手术前对其进行手术知识教育,为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用关怀的语言安慰患者,解除其手术压力,说明手术的必要性,详细介绍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注意问题,指导患者采用听音乐、看书等缓解紧张情绪,手术前天晚上保证良好的睡眠,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其安心地接受手术。第二、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手术前一天要求患者食用低渣、易消化食物,晚上患者减半进食量,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桔皮水、萝卜汤等),目的是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防止腹胀。禁止患者食用黄豆、淀粉类、牛奶等容易发酵产气食物,以防止加重腹胀[2]。第三、进行护理干预:手术后患者需每天捂住其腹部切口位置翻身(左右各5次)。下肢及下腹部均抬高15度~25度(每天3次每次5s),目的是让其腹部残留的CO2气体下移,以缓和腹胀症状。在下腹部用手进行顺时针按摩(每天3次每次10min)。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对其指导深慢呼吸(每次3~5min),为了减少吞气避免患者用口呼吸、(持续3d)[2] [3]。第四、进行早期锻炼护理干预:叮嘱患者手术完全清醒后立即进行床上早期锻炼(每天每2h做一次),屈伸左右膝关节(每天5次),上抬双下肢(每天5次),屈伸肘关节(每天5次),手进行握拳、松拳(反复5次)。叮嘱患者做术后体操:平卧,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右腿伸直尽量上抬(保持5s),然后放平,左腿伸直尽量上抬(保持5s),然后放平,双腿同时上抬与身体呈90°角度(保持5s),每个动作做10次,每天共2次。
1.3 腹胀判定标准
患者无腹胀感为无腹胀;患者有轻微腹胀感,但切口无胀痛为轻度腹胀;患者有腹胀感,腹部膨隆,切口胀痛,但可忍受为中度腹胀;患者腹胀感强烈,腹部膨隆,切口胀痛,疼痛无法忍受为重度腹胀[4] [5]。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行χ2检验,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 腹胀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越来越频繁,妇科患者由于在手术时、手术中均使用品,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了麻痹,阻碍其脾胃的运化升降,又因为手术时患者肠管暴露,术中常使用CO2扩充腹腔形成人工气腹,术后腹内有气体残留,手术操作给患者肠系膜等的刺激及创伤也使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受到抑制,大多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现象。患者术后被使用大量抗生素,使其胃肠功能发生紊乱,手术前后也有禁食,不能充足补给营养物质,其电解质发生紊乱,也可能出现低钾血症状[3] [5]。当然大多数术后患者怕痛不愿下床活动,使其术后胃肠消化能力严重下降,产气增多[4] [6]。以上这些情况都能不同程度的引起术后腹胀。所以,腹腔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使其尽早排气,以减少患者术后腹胀,使其早日恢复机体功能,这是护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其腹胀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4 小结
本论文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如饮食、心理、锻炼、等,均可预防并且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的现象,使患者胃肠功能早日恢复,对于疾病的早日康复也有明显的效果,对临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民文. 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膈下及肩背疼痛的影响[J]. 北方药学,2011,04:64-65.
[2] 黄娟. 护理干预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胀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3,22:241-242.
[3] 连东芳. 妇科腹腔镜术后焦虑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措施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2:268.
[4] 贾芳. 整体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作用研究[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04: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