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外贸的业务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贸的业务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外贸的业务流程

第1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贯穿式案例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 外贸流程

一、“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简述

“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一家公司的一笔出口业务为例,从市场调研、贸易磋商、合同履行到出口结汇及业务善后,以一笔业务的讲解和处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分组成立一家外贸公司选定一种出口商品和买家,跟随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提出的要求,同步完成一笔出口业务。在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同步进行,在模拟业务流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外贸业务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的职业能力。

二、采用“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动因

1.“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并不陌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只是就某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在讨论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是在国际贸易实务这一门课程中,教师对于任何知识点的讲解和问题的处理,都围绕着一笔出口业务展开,在业务的履行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我们的教学正是伴随着处理这一笔出口业务所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制造和提出问题,学生就跟随教师不断的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不断被解决,我们这一笔出口业务就成功完成,我们这门课程也圆满结束。

2.“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弥补了项目教学的不连贯性

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现在通行的是项目教学法即打破课本的章节,将课本知识融入到各个项目中,通过项目的操作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这种教学方法的确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的职业技能。但是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将课本内容和职业能力分解成几个项目,而并没有注重项目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完整的课堂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的项目,“贯穿式”案例教学方法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他即继承了项目教学的优点又通过一个完整的出口流程将整个课堂的项目完整的贯穿,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学生的操作结果也易检验,易查看。

3.使学生更易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流程

就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而言,本身就是对整个外贸流程的讲解。所以,采用“贯穿式”案例教学,以一笔出口业务为例来讲解整个外贸流程非常适合这门课程的教学,而且以业务流程的方式来教学,加强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直接挂钩,直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背景

教师以一家外贸公司的一笔出口业务为例讲解整个外贸流程,例如:广东思风外贸有限公司出口一批长毛绒玩具到美国纽约MAGIC公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5-8人一组)成立外贸公司选定出口商品和进口方,履行一笔出口合同,合同履行完毕后,每组同学提交:选定产品的国际市场调研报告、出口产品信息展示、报价核算详细过程、交易磋商环节往来邮件、销售合同或形式发票、信用证申请书、信用证、汇票、海运提单、报关单等相关的阶段性结果和单据作为学生过程考核的依据。

2.“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本课程职业岗位群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根据高职高专的职业岗位定位的要求,我们这门课程针对的职业岗位是外贸业务员。

(2)本课程能力目标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定位,我们来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作为外贸业务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开发客户的能力;交易磋商的能力;签约能力;履约能力以及合同善后的能力。这五大能力也正是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要训练的能力目标。

(3)“贯穿式”案例过程中外贸流程的讲解方法。根据能力目标,我们把外贸流程分为十二个流程来讲解。业务流程一:国际市场调研,并要求学生制定外贸业务经营方案,培养学生开发客户的能力。业务流程二:产品展示,商品相关知识的学习,并要求展示该组出口商品的详细信息。业务流程三:贸易术语。业务流程四:出口商品的报价,价格计算,要求能根据给定资料计算商品的价格。业务流程五:交易磋商。业务流程六:合同的签订。业务流程七:落实信用证。业务流程八:办理出口运输。业务流程九:办理保险。业务流程十:办理商检报关。业务流程十一:制单结汇。业务流程十二:业务善后。这十二个业务流程就包含了整个外贸业务的全过程,教师演示完外贸业务的全过程,就要求学生提交外贸业务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4)“贯穿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流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配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说分小组汇报教学、模拟角色教学、设立情景表演教学、报告教学、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更易接受所学知识。

四、“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反馈及评价

通过“贯穿式”案例教学使学生能独立签订并履行完整的国际贸易合同,并保证合同条款的正确性和操作过程的准确性,熟练地与有关方面当事人建立各种关系,换位思考,增强学生公关意识及沟通与协调能力,使学生能独立处理履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正确进行索赔和理赔工作。使整个课程教学浑然一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本实现各项能力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用俊,白林.商科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模拟公司”实践模式的运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许彦斌.运用“模拟公司”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初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4).

[3]焦雨生,汪琳.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6).

第2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1.1国际结算课程实训国际结算实训软件以国际结算综合实训课程的构成要素为主线,将综合实训的要素贯穿到各个章节的内容和各个实训模块的设计中,力图达到使分散所学的国际结算理论知识系统化、理论知识在业务处理的实际操作中感性化的目标。该平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结算实训环境的营造,让学生进入实训室就如同进入银行的结算部;二是模拟实训资料的配备,包括模拟银行国际票据、模拟各类账簿和会计报表、模拟企业印章和国际会计印章、点钞券、外币识别、点钞机等。通过完全仿真的综合实训模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银行职业习惯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富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实操动手能力。

1.2国际货物运输课程实训国际货物运输课程实训选择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货代业务相结合的专业教学软件,该软件以真实工作场景及其工作任务为参考,来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在软件模拟中,学生可以分担不同角色,比如:货代公司、船公司、航运公司或者是报关公司,学生可以进行各种(比如:销售管理、接单、订舱、装箱、报关、费用结算、船公司等)业务的模拟操作。可进行多方面的业务操作:货物托运单的填制、随附单据的准备、集装箱数量的预算、考查地理知识、向客户报价、最后确认运价、订舱单的填制、对货物进行报关、对货物进行报检、送货通知的填制、送货通知的下发、收取送货通知、最后对报关报检单据的整理等相关国际货物运输流程业务的操作实训。

1.3报关实务课程实训报关实务课程实训通过软件模拟初仿真的工作场景,把教学过程变成了生产过程,把学习任务变成了工作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工作的体验。培养了学生进出口报关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进出口企业、报关与报检单位、国际货运公司等国际物流企业的报关员、报检员、外汇核销员、国际货代操作、国际货代揽货、单证处理等岗位的工作。另外,该课程实训环节还可以通过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对进出口货物报关中工作过程有个初步的接触和感受,从而让学生学会处理业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可以使学生锻炼出好的思维习惯。

1.4商务谈判课程实训该环节主要通过建设国际贸易商务谈判实训室进行,实训室具备角色分演实训区、商务谈判实训区。其中,角色分演实训区主要是让学生扮演各个实训岗位角色,如:进口商、出口商、货代公司工作人员、船代公司工作人员、港口工作人员、堆场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商务谈判实训区主要是模拟现代企业合作交涉、磋商的实景,让学生身临感受,互相沟通,师生互动,角色扮演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综合技能的模拟实训

各门实践性课程的模拟实训环节虽然强化了外贸流程中各方面的单项技能,然而由于各门课程独立开课,这使各项技能还是处于独立分割的状态,所以各环节的实训使学生对外贸业务中总体业务流程及操作环节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鉴于这一原因,我们的教学体系中需要增加把各种单项技能综合起来从而形成系统实践技能的训练。对于这一环节,我院目前主要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软件的训练系统来实现的。

2.1外贸流程模拟实训外贸实习平台高度仿真外贸流程,不管是业务流程还是单证操作方面,该平台都与现实行业几近相同,这种操作方案也突破了实训教学的真实性难题。它自身所具有的数据高仿真性及开放性可以保证模拟与现实外贸场景的同步更新。在本环节可以通过实习平台让学生体验到仿真性较强的国际贸易中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三条主线的的运作方式,也可让学生体会到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角色的当事人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各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使学生通过亲身的操作学会外贸公司应该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我院在该环节安排的外贸实习平台训练系统的实训,使学生通过进行进出口业务流程的模拟操作(主要包括: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申请报检报关以及信用证等业务流程操作)和进出口相关单证的业务模拟训练(主要包括:内外销合同的签订、填制进出口预算表、商业发票的制作、装箱单的填写、报关单、报检单、海运提单、保险单、投保单等),这两个环节(外贸业务流程操作和单证操作)作为外贸业务的两个重点都得到了训练。这种教学方式,我院经过多年来的操作,方案逐步完善,效果也愈来愈好。

2.2参加全国性的外贸技能大赛技能大赛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快速提高和升华构建了良好平台,接受大赛的锤炼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院组织学生参加了大学生POCIB。POCIB是一个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重点培养学习者的外贸综合业务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专业模拟的不足和校企合作的困境,POCIB类的专业竞赛成为主要培养手段。POCIB类专业竞赛可以间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等方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我院安排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实验室实训及参与校外竞赛,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较强的锻炼。但与深入企业实习相比,还是缺乏和企业的亲密接触,所以有些能力还缺乏锻炼。因此,到企业的实战还是必不可少的。

3企业实战实训

第3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外贸跟单员需要逻辑思维清晰,理解和反应能力强,勤奋好学,工作灵活细致认真有耐心,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11.做好大客户资源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实现大客户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负责大客户的业务推广、业务宣传等工作;

3.在巩固现有大客户的前提下,对现有大客户进行深度开发和多元营销工作,提升现有大客户层次,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4.参与市场调查、竞争对手研究、营销策划等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营销决策提供相关市场信息和开拓市场的建设性意见,及时反馈有关市场开发和营销进展情况;

5.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查询、赔偿等有关售后事宜;

6.服从上级对管理工作的协调,及时为上级提供市场信息和服务支撑;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服从上级安排。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21、负责订单跟进,与相关部门对接,及时了解生产进度,以保证客户交期;

2、配船订舱,给客户寄单据;

3、外贸业务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31、在公司业务流程运作过程中以客户定单为依据,跟踪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的情况,

2、严格把握“报价单”,精确地报出产品国际销售价格。

如发现报价单上有疑问时,应及时上报。

3、负责外贸定单在企业内部计划、生产、包装、运输等过程的跟踪;

4、生产过程应跟踪、验货,做到质量保证。

5、做好租船订仓,申请开证,催交装运,办理保险,商检报关及接货验收等,并独立联系货代。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41、销售人员职位,在上级的领导和监督下定期完成量化的工作要求,并能独立处理和解决所负责的任务;

2、按照公司贸易业务的操作流程及管理制度执行和跟踪监督贸易业务;

3、协助实施公司贸易业务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

4、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事务性工作。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5(1)出货安排跟进;

(2)协助业务跟进内部事宜;

(3)协助业务跟进包材;

(4)跟进生产进度。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61、在企业业务流程运作过程中,以客户定订单为依据,协助业务做好跟单方面的工作;

2、缮制合同,跟踪订单进度和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

3、做好整理工作,安排验货及出运相关工作。

4、可以读懂客人的英文邮件,在跟单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跟外国客人沟通解决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71、协助外贸业务员开展外贸工作,处理相关外贸业务;

2、负责订单审核、结算、售后服务等工作;

3、处理货物打样、出货等事宜,及时、准确的向客户反映情况;

4、全程跟踪货物出口操作,(从发货、出口报关全程运输和完成信息反馈等全程跟进);

5、制作外贸单据、报关单证等出口文件;

第4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仿真 “体验型”教学模式 “诊所式”教学

一、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建设现状

两年来,我一直承担商丘学院商学院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流程这门实践课程,主要针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我院在2010年建立了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室,通过软件设立了一个仿真的涉外商务和国际贸易平台。学生通过扮演: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等五个不同角色进行互动式进出口贸易业务操作,并自动配有完整电子商务网站、海关、船公司、保险公司、税务局、检验检疫局等部门与各个角色交互。

通过在实验室建立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熟练运用交易磋商的各种技巧,掌握外贸业务流程和惯例以及体验国际贸易不同当事人的地位,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了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了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自2001年底中国入世以来,广大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贸人才,仅有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演练是不够的,我们要牢牢确立能力本位的“体验型”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为方向,以实践为中心,使学生体验外贸岗位的真实工作状态和要求,在处理实际业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系统融合、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

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途径,大部分企业较认同的方式有:校内企业外贸活动仿真、校内外贸流程模拟实训、校外实习等。据此,我们确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拟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面向企业,立足岗位;优化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1]。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模拟实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要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力争变“教师主导型”为“学生主导型”,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极强的实践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综合系统的能力训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

具体来说,除了我们已经在用的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演练以外,还有如下两种较为可行的“体验型”教学方式:

(一)推广“诊所式”的贸易教学

“诊所式”教学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能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用于法学专业,也可以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推广实施诊所式教学的基本方法是:第一,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内设业务办公区、样品陈列间和商务谈判室以及保险、报检、报关等公共服务区。第二,设立模拟公司,每一模拟公司有4名成员,分别扮演外贸业务经理、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的角色。两个不同的模拟公司彼此间互为出口公司和进口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并依次完成价格条款、包装条款、保险及装船条款等外贸商务谈判。第三,要求学生以设立模拟公司、模拟商品展销会的形式,自主设计产品目录,完成商品的布展、现场推销和外贸业务的洽谈[3]。

贸易“诊所式”仿真教学强化了学生在真实外贸背景下的外贸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谈判技巧。由于模拟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模拟过程中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诊所式”课程教学好比将学生置于驾驶席,而不是乘客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客户访谈、客户咨询、调解和辩护角色的扮演,学会如何处理“案件”。

(二)鼓励、支持灵活多样的校外实习

模拟是为了实践服务,但毕竟不同于实践。因此,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我们要直接从实践中学习。首先,就学校而言,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外贸实战技能。如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结算部等相关人员来学校举办讲座;组织学生考察贸易实务部门,熟悉贸易实务的具体环节,写出调查报告;邀请已毕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做法、变化[4]。学校和企业可根据需要,适时地组织学生下到企业基层实习培训,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亲身体验外贸工作实践,并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学校,这样就能有的放矢,更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就学生而言,应鼓励学生通过亲戚朋友或社团组织介绍,建立起与当地外贸公司联系的桥梁,开展营销、代销、中介服务、经纪业务等创业活动,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和熟悉进出口外贸业务的流程,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感性认识。

三、小结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等相关课程在实践操作方面的延伸,应用性很强。目前我院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够全面,必须牢牢确立能力本位的“体验型”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实验课教学改革,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满足企业对外贸业务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7).

[2]刘娟.关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建设的思考[N].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第5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

一、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函电》课程简介

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外贸函电》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它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各环节所涉及到的信函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与外商进行沟通,并能较好地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函电》教学中存在问题

1.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在《外贸函电》的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实验实训课时占整个课时的比例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白在实际进出口业务中如何用英文函电与外商进行沟通,也无法体验到具体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

2.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

《外贸函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本科生而言较弱。英语基础不扎实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3.“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很多高职院校讲授《外贸函电》的教师往往是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普遍缺乏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知识,更不用说在外贸公司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缺少对具体贸易案例的分析。而从企业招聘的有些老师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不能较好地将其丰富的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本课程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素质,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教学的素质。

三、 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函电》教学改革方法

1.理论教学方面

(1) 教学内容模块化

传统的《外贸函电》在章节编排上一般遵循: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合同——支付——运输——保险——索赔——仲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比较繁杂,很难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环境中。应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即将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子模块, 先把子模块内容理解透彻, 然后再进行统筹和整合。根据以上主要内容, 笔者拟将其分为三大模块来进行教学:

模块1: 交易磋商。内容包括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合同;

模块2: 合同履行。内容包括支付、运输、保险;

模块3: 善后处理。内容主要包括索赔、仲裁。

(2)教学组织职业化

在《外贸函电》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应真正体现“职业化”,即实施“角色扮演法”,将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流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模拟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出口商、进口商、银行等角色。具体来说,如在交易磋商模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两组,各组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分角色进行信函的撰写。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了解了进出口贸易操作的内容。

(3) 教学方法案例化

《外贸函电》本身具有较强的实务性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收集各外贸公司的真实的业务函电,作为教学案例发给学生。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不能盲目,要针对本专业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语言水平,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认识到实际案例的复杂性,提高其全面思维的能力。

(4) 双语教学

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外贸函电》理论上应使用全英教学。但全英教学的前提是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针对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的特点,全英教学法并不适合。因此有必要因材施教。如果在讲授专业知识、专业术语的内容时一味追求全英授课,学生可能会反应较慢,很难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用汉语向学生讲解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外贸业务流程和该类信函的写作方法及步骤。

2.实训操作方面

《外贸函电》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仅仅有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真正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都建有自己的校内实训室,配备有各种关于进出口实训方面的软件。但有关外贸函电方面并没用独立的实训软件,一般都与单证实训软件结合起来。例如世格外贸单证教学系统、亿学外贸单证与函电实训系统等。《外贸函电》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的外贸场景,撰写不同业务场合中的信函,完成从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价、还盘、签约成交、催促装运、信用证、善后事宜等完整的一笔进出口业务操作。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现在众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都已经与众多知名外贸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学生可到这些公司进行专门的外贸业务实习。这些实习公司同样可以为《外贸函电》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了解外贸流程,熟悉如何通过函电与外商进行交流。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以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3.师资水平提高

(1)提高任课教师的外贸知识

这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例如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外贸经验的专家对任课教师进行定期的进出口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这些具备实战经验的专家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传达在具体的进出口业务中用函电进行沟通的方法。但是光有这点还不够,教师还需要亲自到企业中实践,有了亲身体会才有真切感受。为此任课教师应该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通过实践学习积累丰富的外贸经验。除此之外,任课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或者向身边做外贸的朋友请教外贸经验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提高来自企业的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企业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这些教师可以经常将自己在企业的各种成功与失败的业务经验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贴近实际,这些知识比课本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但这些专家可能存在教学能力不高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其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更出色地进行教学。例如可以组织他们听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讲课,也可以组织教研室教师听这些教师的讲课,并在课后及时交流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翠. 高职《英文外贸函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基于外贸业务流程. 现代商贸工业[J],2012(1):99-100

[2] 罗小玲,杨小凤. 案例教学法在外贸函电教学在中的运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J],2011(3):185-186

[3] 卢玥. 刍议基于模块化的《外贸函电》实训教学方法. 宜春学院学报[J],2011(5):169-171

第6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一、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直接进出口自主权。这些情况使我国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熟练掌握外语而且具有外贸专业知识,尤其是有外贸行业从业经验的实用型人才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我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能进入外贸行业的很少,很多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但对英语的实本文由收集整理际使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听、说方面,很难适应国际贸易工作的需要。这就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理论轻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究其原因,首先,高校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不能结合外贸业务的实际做法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其次,目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安排很少,即使有实践教学,大多也是采用模拟软件来进行,与实际业务存在很大差距。

2.课程设置存在弊端。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由通识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几部分构成,通识课是教育部规定的,为了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上求全求多,所占课时较多,而对总课时又有严格限制,这势必会挤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课时,使得本来就占比不多的实践教学的课时也受到影响。

3.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校内实践主要采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训和案例教学法两种方式。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训存在“重流程、轻内容”和“重流程、轻两端”的缺陷。外贸模拟软件大多让学生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来做具体的业务,填写相应的单据。但对单据内容的正确性却不进行审查。重视学生对进出口业务流程的掌握,却忽视了国际商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市场开拓和国际化运作的两端。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在案例讨论和分析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并能增加对理论的运用能力。但案例教学对所用案例要求较高,必须是来自于实际外贸业务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并应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外贸易业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有丰富的外贸实践经验。但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符合此要求的教师很少。

4.校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校外实习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校外实习主要是由学校与外经贸企业、银行、海关、商检、运输、保险等部门达成合作协议,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与外经贸业务相关的实际操作情况。在实际的外贸经营管理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和实践经验。同时,学生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机会了解外贸实务。但是,由于前几年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多,而学校与外经贸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的实习基地数目很有限,合作企业和部门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据调查,一般而言企业每次愿意接收的实习学生数目不超过10人,这就造成目前校外实习基地难以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这就客观上限制了实践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效果。

二、“3+1”培养模式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西安培华学院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将培养定位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定位建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了“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校上课,最后一年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解决以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课,优先选聘“双师型”教师来担任,或者请有外贸业务从业经验的老师走上进课堂,将理论知识与其实战经验相结合。另外由学校通过制度安排,将专业课教师轮流送到外贸公司挂职,掌握国际经贸企业的实际业务处理方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以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2.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在“3+1”模式下,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所有的课程调到前三年学习,压缩一些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给实践教学提供时间保证。

第7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一、商务函电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和必修课。多年来大多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训课辅助的教学模式以及卷面考核为主、实训为辅的考试模式。

(二)教学方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逐一的讲解课本信例,学生背诵一些模式化的句子就可以了,虽然这些非常必要,但是却产生了所学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和学生贸易流程不熟悉弊端。

(三)师资条件

担任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他们所具有的外贸知识多半是自学或是利用假期进行短期培训,很多外经贸知识只能从理论上掌握。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按照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英语函电课程是通过大量的技能训练把基础英语技能与外贸英语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具备撰写国际商务英语书信的能力,而且还具备填制合同、审核信用证、修改信用证的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要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进行英语函电业务流程导向的教学。

三、课程改革思路

(一)教学内容

1 以国家相关文件为指导,整合课程资源。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以国际贸易流程为线索,重构课程结构。改革以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根据公司业务的不同,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公司日常应用文书写作和公司间业务往来信函写作。

3 以企业真实业务为案例,优化教学内容。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的学习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且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掌握基本规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深化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应该是:一方面将企业专家能手请进课堂,为学生上课,用他们的实战经验现身说法,为学生提供指导、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让学生进入企业,将部分教学内容搬到企业去上,使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更能将所学内容和今后的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用人单位和市场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自觉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项目化教学法。理论教学中,全程基于进出口之间的同一交易项目,依照业务进展流程,来拟定不同交易环节的案例和函电写作背景。教学中做到案例真实化,流程完整化,思路清晰化。明确项目任务掌握商务英语函电是拓展外经贸业务培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而熟练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英语技能就是阶段项目任务。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首先实施并完成该项目,以便对项目全面进行了解,更好地指导学生。

2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业务流程导向教学法。业务流程导向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案例使学生熟悉外贸进出口业务的每个环节的往来信函、填制的各种单据,了解外贸业务的每个步骤直到完成这笔业务。

4 案例教学法。每一个具体案例都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尽早熟悉真实工作环境下的业务要求。

(三)自编教材

第8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1.经营上的独特性。一般的生产企业经营品种相对单一,而外贸企业涉及的产品品类繁杂,涉及行业众多。与一般的商贸业务比较,外贸企业业务涉及到众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牵涉环节众多,因而单证、票据、文件要求较高,处理过程较为繁杂,牵涉面很广。而且,近年来,随着外贸竞争日益激烈,外贸企业的交易条件明显恶化,DA、TT等放账业务比例增大,账期延长,极易导致客户违约风险。同时,由于合同执行地在国外,运输过程较为漫长,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加大处理难度。

2.财务结构的独特性。一般的外贸企业自有资金较少,负债率较高,主要依赖客户资金和银行借款运转。在资产结构方面,流动资产占比较高,应收账款和存货是其中的重点。相对应的,外贸公司自有资金和长期负债等长期资金相对较少,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类债务,如票据质押短期贷款、客户短期资金占用等。因此,应避免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短期资产长期化。同时,对于出口型企业,外币应收账款远大于外币应付账款,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提高财务风险;对于进口型企业,外币应付账款大于外币应收账款,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财务风险。

3.内控基础相对薄弱。在传统的外贸企业中,由于业务两头在外,业务采购销售合一,业务员占据绝对主动地位。企业的客户、订单、流程等知识载体个人化特征日趋突出,导致企业对业务人员个体的过度依赖,企业的内控基础薄弱。由此,在管理方面,表现为许多外贸企业对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制度约束,业务人员包办了业务的全过程,而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不审核、不监控、不提醒情况时有发生。在信用管理方面,企业缺乏严格内部控制和客户管理体系,在客户信用调查方面严重依赖中信保。

4.对政策了解不及时或应对不当。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开始转型,对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下降,导致外贸政策环境频繁变化,包括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出口退税率已经连续降低。在税务征管方面,从2009年开始,由于电子信息的广泛使用,税务部门可以通过调用海关、外管方面的信息,税务部门对外贸企业的检查力度在增强等。而多数人意识还停留在传统外贸环境中,缺乏了解政策变化积极性,更难做到恰当应对。

二、加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建议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发现风险点,并提前实施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步骤主要包括:(1)积极利用信息系统,强化数据的分析,建立企业正常运转的指标体系,为后续监控提供基础;(2)加强日常数据监控,实施指标包括日常现金收支,贷款占用、银行资源等,短期指标包括企业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的变动,及时发展异常情况;(3)建立风险管理应对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异常情况,要提前制定改进方案,如压缩授信规模、限期清理高龄存货等。

2.规范内部控制建设。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是防范风险的关键。外贸企业应参照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外贸企业的特点,规定业务处理程序;定期职务轮换;适当授权和分权;实行限制接近制度;分离不相容职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等制度。对于不相容的职务,要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另一方面,公司高层要给予内控制度足够的重视,提升制度执行力,才能保障内控的顺利推行。

3.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设立信用管理的专职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客户资信的调查、分析、评估,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档案;未经信用部门审核,业务部门不得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和采购协议。要结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和外部环境,制订企业的信用政策;对于重大的业务和金额,要有信用管理部门牵头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制度,任何个人不得擅自进行决策;重视应收款项的清理,按照应收帐款性质、债务人情况和账龄,分类管理,对超过信用额度、已经逾期的应收帐款,要提醒相关部门注意收款风险,对有逾期账款的客户必须收妥货款后才能备货出运。

4.加强部门的沟通和信息搜集。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归口管理的原则,让各自不同的部门负债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和政策的搜集。并在企业内部建立部门间定期沟通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反馈政策变动。如财务部和运营部要定期进行存货的实地盘点,保证存货安全,账实相符,对残损变质积压的高龄存货提醒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变现,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

第9篇:外贸的业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审计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为了使自身仍然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必由之路。内控制度逐渐变成对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经营活动成败与否的衡量准则。企业出现的不合法经营、会计信息偏离事实以及经营失败等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缺乏内控机制或者内控机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由于进出口公司也不例外,因此,对进出口公司内控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改进策略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即企业自身为了确保业务以及经营活动行之有效以及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及时发现、防止或者纠正舞弊以及错误,力保会计信息完整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而有针对性的在企业内部所制定并且执行的一系列程序、措施以及政策。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目标即将虚假会计信息降到最低水平,确保资产得以完整以及安全,内控之基本目标是尽其所能帮助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公司治理旨在确保公司按照正常轨道高效运行,防止经理或者董事等人对股东利益造成损害。公司只有使治理制度不断完善,才能够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构成一个完整的内控机制的要素应当和管理者对企业所采取的运营方式紧密相联,并且和管理过程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包括控制活动、内部监督、风险评估、控制环境、信息以及沟通。实施内控的基本途径为: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审计控制、实物控制、风险控制、授权批准以及组织规划控制等。

二、进出口贸易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进出口贸易公司所制定的内控制度能够对财务以及进出口业务环节里特别摘要的控制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在公司运行、经营以及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想上并未对内部控制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内控机制还不够健全,某些操作仍然沿袭着以往的习惯做法,并未形成有条理、有系统的规章制度,缺乏固定的、科学的流程。而各种制度以及条例是使内控机制得以落实的根本保障,如果制度自身就不够完善、科学、可行,内控机制就仅仅是一纸公文,成为摆设而无法发挥内控的实效,这对企业长足发展以及日臻完善无疑是一种障碍。

(2)内控观念较为淡薄

由于会计业务不断发展,为了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得以稳步发展,有力预防金融风险,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制度。但是有些进出口公司会计人员却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业务操作并未遵循应有的规则,缺乏责任感以及事业心,轻易相信他人,认为同事之间应当相互信任以至于不讲原则,将自己业务上对应的各种密码以及口令等都全部告知他人,相互之间都对彼此的业务以及公司财务状况了如指掌,使得内控机制的建立与对应的考核之间相互脱节;更有甚者使得内控机制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并未真正贯彻执行,形同虚设,有令不禁以及有章不循现象较为严重;少部分公司更是忽视内部控制,并未建立对应的机制,使得业务流程无章可循,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此外,有些公司管理者也缺乏必要的内控意识,这样就使的公司所建立起来的内控制度并不严格,并未形成一种良好的公司内控的氛围。上述种种情况都可能使公司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

(3)对业务流程缺乏有效控制

进出口贸易公司对应的业务流程主要涵盖进出口前相应的准备、对进出口合同进行商讨、报验以及备货、信用证的改正、审证以及催证、租船订仓、办理报关以及保险、议付等一系列环节。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进出口贸易公司并未针对上述流程制定相应的内控规则,难以对这些流程进行有效、准确的控制,不仅不利于交易顺利完成,使经营目标难以按照预期实现;甚至可能给对方可乘之机,利用对方国家严苛的法规条文造成贸易壁垒,抑或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致使我方蒙受大额赔偿损失。进出口贸易公司相应的业务流程控制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单证管理较为薄弱。单证管理决定了索赔、议付以及进出口合同相应的履行方式等环节能否顺利实施,是公司对应的进出口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当前很多公司对单证管理并不严格而且非常松懈,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传递不快、职责不明、报关不严、流程不畅、处置不当等问题,造成业务流程缺乏应有的控制,给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风险。

第二,业务人员全程包办整个流程。进出口业务自身对应的整个流程和那些制造业有所区别,制造业各个环节分别对应着各自的操作人员,而进出口业务往往是将所有业务以及整个流程全部交由相关人员,这些包办行为使得公司流程、订单、客户等资源载体日益呈现出个人化特征,使得公司不得不过分依赖业务人员,而缺乏对业务流程应有的约束以及控制。

第三,对国际结算方式缺乏严格的控制。进出口贸易中,国际上常见的结算方式为银行保函、汇款、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以及托收等,而信用证为举足轻重的方式,由改证、审证以及催证等环节组成。但是,很多公司并未对上述环节实施严格控制,因此难以觉察订立信用证过程中对方设置的某些陷阱条款以及软条款,使进出口公司时常蒙受信用证欺诈带来的损失。

(4)风险控制缺失

很多进出口公司对风险缺乏有效管理以及控制,表现为风险信息滞后、分散、缺失,风险决策的方法以及机制落后,且交易决策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缺乏科学、积极、可行、有效的规避风险对应的措施,财务、经营等部门之间互相冲突、互相脱节。因为管理措施滞后以及管理手段落后,使不少公司遭受了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三、强化进出口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1)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在公司各级工作人员中,审计人员对内控占有特殊而又至关重要的地位。公司内部审计作为内控机制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对内控机制其他环节进行监控之重要作用。现代公司管理中,内部审计者肩负着新的使命以及职责。所以,审计部门对应的工作不再仅限于监督公司内控是否得以落实,同时还应当协助组织经营软控制环境,协助内控机制设计。管理者应当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促使员工在业务活动中自觉向职业道德以及办事标准看齐。进出口公司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完善其内控制度,对境内外相关结构经济管理以及财务活动定期的监督、评价以及检查,建立重要经济指标对应的偏离预警报告机制。为了使财务监督切实有效,对境外机构对应的管理人员的离职,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对应的审计,而对某些对外合作项目以及合同等,实施单项审计,监督、评估机构所设立的内控机制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是否行之有效,努力健全内控机制,确保公司圆满完成其预期的目标。

(2)对业务流程加强控制

强化对业务程序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进出口贸易公司所制定的内控机制是否行之有效。业务进出口业务持续时间长、环节复杂并且风险大,所以,公司必须强化对业务各个环节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变所有业务都有业务人员全程包办的局面,减少交易决策不科学的盲目性以及主观性。如,在出口业务中,针对出口前一系列准备工作、办理保险、租订船舱、签订合同、报关储运、收汇核销、合同磋商、安排生产等环节,公司应当将其所对应的责任层层落实,明确规定其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责任部门以及不同环节间互相协调以及衔接等事项,如对逾期却未退税或者未核销的报告和相应处理措施予以明文要求,制定防范套汇、逃汇、骗汇以及骗取出口退回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交易进行井然有序,摆脱公司对相关业务者过分依赖,对交易实施有效管理以及控制。

(3)健全内控制度

制定内控机制旨在确保公司内部相应的经济业务能够依据既定计划顺利落实,防止公司内部易于出现的舞弊行为或者差错,使会计资料保持完整与真实。第一,使凭证流转流程规范化,加大内部牵制力度。财务管账时,对审核、开票、记账、经办以及审批收付款等财务工作进行严格分离。对于收款凭证,财务人员应当开票之后再审核,之后收款,最后记账和制单。对支出凭证来说,应当报批之后再经办,经审核以及审批之后付款,最后将其交由会计人员进行记账以及制单。第二,对授权批准进行控制。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必然会对所有经济业务予以相应的授权,尤其是在货币资金支出方面一定不允许超出审批权限,必须得到领导审批才能够允许那些大额资金以及货币支出,使资金以及货币流动完整并且安全。第三,内部会计机制必不可少。对会计记录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会计凭证予以明确规定。对内部会计职责、具体分工、权限以及组织形式明确规定,规范报表、复核账簿、审计凭证的方法。

(4)强化风险管理

进出口公司对应的风险具有复杂性以及多样性,且渗透于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因此,风险控制对进出口公司完善内控机制十分必要。首先,对风险控制点予以准确确定,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一是为客户建立资信档案,甄别优质客户,保证交易安全,为进出易打好基础;二是为业务交易建立跟踪档案,规范审核合同之流程;三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再次,主动采取措施,积极防范风险,重点在于对合同予以严格评审,对合同条款中的细则进行推敲,对其理解进行理性评审。

参考文献:

[1]欧秀英. 中小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16) .

[2]桂未名.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国际商务财会, 2008,(12) .

[3]郑兴铎. 完善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 财会通讯, 2001,(10) .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