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电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保电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电工作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电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保电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EPC;核电业主;施工现场;质保监督

当前我国核电项目逐步从原来的业主、承包商的“传统业主”建设管理模式发展到业主、总承包商、专业分包商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以下简称EPC)。随着管理模式的转变,业主施工质量管理的职责、接口及管理地位、作用等均产生了较大转变,核心工作从原来传统的直接管理转向监督管控。现行有效的核安全法规《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及其相关导则中并未明确提出质保监督的概念,也缺少其实施的规范和要求,如何有效开展施工质保监督,充分发挥其促进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值得各核电业主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质保监督与质保监查的关系

质保监查在法规中是指通过对客观证据的调查、检查和评价,为确定所制定的程序、细则、技术规格书、规程、标准、行政管理计划或运行大纲及其他文件是否齐全适用,是否得到切实的遵守以及实施效果如何而进行的审核并提出书面报告的工作。质保监督是指对某个特定领域或正在进行的质量有关活动进行调查、观察和验证,分析相关信息、客观证据和资料的活动,以评价质量保证体系某个方面的运行情况是否有效。质保监查、质保监督是业主对工程总承包商及其施工分包商的质量保证实施监督管控的两种主要方式。两者比较,质保监督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一)更灵活。质保监督可以是非计划的,根据重复发生或突发质量问题进行质保监督,而质保监查是计划好的,以书面通知被监查方监查的具体安排。同时质保监督可以对质保大纲中的某管理要素实施质保监督,而质保监查是覆盖管理的所有要素。

(二)更具时效性。质保监督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可以根据工作的进展即时介入,而质保监查必须经过严密的计划并留给被监查方较充裕的时间准备。

(三)更有针对性。在活动时间受限的情况下,质保监督可以针对某一活动,贯穿几个部门,而质保监查主要验证某个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一般以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为监查对象。

二、EPC模式下加强核电工程施工现场质保监督管理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质量监督专业力量薄弱。核电快速发展,在建项目增加,有质量管理经验的骨干稀释。业主机构、人员配置精简,质保岗位数量减少,质保监督专业力量较为薄弱。利用有限资源,确保质保监督的有效性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二)现场质保监督工作面广量大。参建单位多,业主与各层级承包商之间的质保接口增多,现场质保监督工作面广量大。有效依靠或借助各层级承包商质保力量开展施工质保监督,减少重复劳动,是摆在业主面前的现实课题。

(三)质量监督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核电技术快速发展,项目管理实践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现场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等相应变化,这些都对业主质保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质保监督人员尽快掌握相关核电技术和管理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支撑质保监督的有效实施,是业主面对的一大挑战。

三、ECP模式下加强核电工程施工质保监督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实行分级监督与联合监督相结合的质保监督模式。根据物项或服务对安全的重要性,质保监督可以充分借鉴质保分级的原则,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对所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的管理高度也逐级提高,保证质保监督工作的实效。1.业主对总承包商,总承包商对分包商开展的质保监督。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质量情况,确定开展此类质保监督的频。2.业主主导对分包商开展的质保监督。针对施工现场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高质保级别要求的、关注的重要物项安装过程等,由业主主导开展质保监督。3.业主联合总承包商对分包商开展的质保监督。根据总承包商年度质保监督计划,挑选出施工现场重要分包商或进行关键部位施工的分包商,参与总承包商对此类分包商的质保监督。

(二)运用计划与非计划相结合的质保监督方法。确保质保监督工作能得到较全面的覆盖,根据监督的主题、目的和实施方法不同,可分为计划性质保监督与非计划质保监督。计划性质保监督是根据年度、季度质保监督计划安排,进行某个特定领域或核电业主关注的重点主题验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非计划质保监督是计划性质保监督的补充,一是对已发现/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或潜在质量问题进行调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而安排的监督;二是对承包商进行的一些特定或重要项目的施工,选取相应质量计划见证点而开展的随机质保监督。

(三)采用多维量化的质保监督评价标准。EPC管理模式下,每次质保监督的实施是否有效,还没有一个量化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多维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评价每次质保监督实施的有效性,以确保质保监督实施的质量和效果。主要评价指标如下:1.影响度。通过对质保监督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问题的影响程度,是否会造成一般、较重或严重质量管理失控,按不同的权重,进行量化评价并寻找根本原因。2.预警度。质保监督完成后,定期评价其监督范围内是否继续出现类似问题或新问题,致使质保监督的预防作用失效,进行量化评价。3.规范度。质保监督小组组成的合理性,监督计划编制的符合性,实施过程的合规性,质保监督报告的严谨性等方面,对质保监督的规范度进行量化评价。4.满意度评价。策划质保监督满意度调查表,对质保监督人员技能进行调查并量化评价。

(四)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与经验反馈平台。一是建立共享的数据库,将质保监督的CAR、OBN及质量问题单作为数据,为进行质量趋势分析、经验反馈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定期开展质量趋势分析,分析质量波动情况,发现原因,跟踪质量隐患和处理情况,避免质量事故发生,同时可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下阶段质保监督的方向与重点。三是建立统一的经验反馈平台,组织开展经验反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共享机制,积极地进行经验总结,确保参建单位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五)提高各层级质保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质保人员不仅要熟悉相关的管理要求,应掌握一定深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质保监督时,才能发现深层次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后果。一是明确各层级质保人员的工作经验、学历、培训方面的资格要求,除监督人员必须掌握的通用知识和技能外,应使监督人员了解被监督方的施工流程、关键工艺,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定期组织各层级质保人员,开展经验交流,相互学习,以实际案例为教材,组织相互授课、相互讨论;每次质保监督前,开展实战预演,模拟被监督方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工艺,为质保监督做好充分准备。四、结语核电业主开展施工质保监督,是履行营运单位法定质保监管责任,促进核电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业主更应高度重视并系统构建施工质保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其有效性。业主质保监督既要借鉴同行的良好实践更要结合自身实际。

作者:陆君 胡可荣 单位: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2篇:保电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评价;能力标准;能力证据;判断方法

作者简介:李福东(1982-),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心培训部,讲师;曾旭华(196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心培训部,副教授。(湖南长沙41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JA1003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34-03

职业能力评价,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取得职业活动绩效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对照特定职业能力标准,从而判断职业能力水准的过程。确定能力标准、搜集能力表现的证据和根据能力标准做出判断是职业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环节。开展学生职业能力的科学评价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是完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环节。其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准确获得职业教育的核心参数,提高职业教育体系设计和教育质量控制;二是帮助教师深入系统分析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为教师提供教学法方面的直接技术支持;三是获得大量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数据和认识,开展国际职业教育的比较和借鉴。

一、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

1.典型的职业能力模型

(1)关键能力模型。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于1974年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1]关键能力模型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受到广泛的认可。

(2)胜任力素质模型(冰山模型)。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提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并由此建立胜任力素质模型。[2]在该模型中,人的素质有六个层面,分别是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该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它是区别绩效优异者与平庸者的关键因素。

(3)PISA能力模型。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是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PISA能力模型中包含三个评价主题: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其评价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可比性。严格地讲,PISA只针对15岁左右学生开展国际化的素质测评,但其模型构建和评价方案设计为职业能力测评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4)多元智能理论模型。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的观点,将个人的智力划分为8中类型:数理逻辑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不同的个体按照智力特征对各项能力赋予不同的权重。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按照职业的典型智力特征区分职业的类型和层次,建立能力发展或潜在能力发展的空间,帮助我们对各个特定职业或工作领域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更为精准的描述,并且对传统的关键能力的分类方法提出了新的质疑。

(5)KOMET二维能力模型。2006年,德国科委设立了“个人学习成果与教育过程控制测量能力模型”重点研究课题。该课题组建立的KOMET能力模型,是一个跨职业领域的能力结构模型,包含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能力要求,即“能力的级别”;[3] 另一个维度是“能力的内容结构”。根据这一模型,可以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四个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确定出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归类,如图1所示。

KOMET能力模型有3个能力级别和8项能力指标,共同构成了对职业能力进行解释的框架,通过开放式的测试题目反映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从量和质两方面确定某一测试成绩属于哪一能力级别。KOMET能力模型体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阶段性和职业能力的动态发展性,并实现了开放性的能力测评,代表了当前职业能力内涵的最新成果。

2.职业能力指标体系

(1)英国职业核心技能标准体系。1999年英国国家资格与课程委员会认定了职业教育中的六种核心技能,即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学习和业绩的自我提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规定前三项是“主要的”或“硬的”核心能力,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必修课,后三项属于“更广泛的”或“软的”核心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未被要求强制培养。该模型突出职业培训的作用,对确定的、体现具体任务职责的技能和绩效进行考核鉴定。

(2)KOMET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在KOMET能力模型下,职业能力包含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整体化设计能力三个能力等级,环保性、创造性等八个评价指标,每个指标都有确切具体的含义,是测评方案中评分指标建立的依据。如图2所示。

(3)我国职业能力指标体系。21世纪初,我国教育部文件中提出的职业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即为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这种认识的定位在兼顾企业需要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全面素质发展,借鉴了德国的思想。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界重点围绕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各种研究和探索。如从企业招聘需求的角度建立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5]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指标体系;[6]文献[7]建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两大部分,分别对应2和6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包含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4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8]针对某一特定专业建立的由专业综合能力、专项能力、单项能力组成的三级指标体系;[9]从机械制造视角出发,建立职业发展能力、个人管理和适应能力、团队工作能力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10]文献[11]构建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大学生职业能力二级指标体系,并设计具体的测评方案。从现有研究情况看,各种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综合能力的评价,但在指标论证、权重的确定以及体系的典型性方面有待完善。

二、表现职业能力的证据

明确职业能力内涵并建立能力模型后,职业能力评价的第二个环节是找到能体现能力的某种形式的证据,并确定证据的数据和收集途径。职业能力的证据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三种评价模式。

1.基于行为样本的证据

行为样本的评价模式是学校教育评价的典型模式,一般在正规的学校或脱产培训机构中实施,典型的有考试、职业证书考核等。其基本假设是:职业能力可以通过有限的一些典型活动来体现;只要评价项目(行为样本)设计合理,完成这些评价项目所需的能力与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等值的。其基本做法是,选取最能体现或代表所需职业能力的活动项目,让被评价者完成这些项目,然后根据项目完成的效率与质量,对照评价标准,做出职业能力水平的评价。每一评价项目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以判断项目完成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

基于行为样本证据的评价优点是评价项目数量大,而且形式规范,便于大规模实施,测量结果也容易处理,而且能全面鉴别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职业能力的真实性问题。即样本项目本身并非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完成的,很多项目是虚构的,而不是实际的工作行为,因此大大限制了评价的有效性;二是单独的考试、测验形式,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要素进行分项测评,因此不是对整体的、综合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易陷入片面性。针对这一问题的改进方案是开展设计课题或综合作业,把许多能力要素都纳入一个综合性的任务或问题中。三是对每次考核都要全面记录,大多要人工完成,行为记录工作繁杂费时。

2.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证据

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评价模式是企业在职培训最常用的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所需的证据,主要来自对被评价者在真实工作的现场观察记录或其他操作记录(产品、录像、服务追踪调查等等)。[6]具体实施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通常从日常的真实工作情境中,综合考虑典型性、重要性、发展性等因素来筛选典型工作任务,以确保评价效度。二是由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组织,由现场师傅来实施评价,即实践人员就是评价者。三是由评价组织者和执行者共同来核对记录的准确性,检查记录工作的细节。确认了评价证据的可靠性后对照已有的能力标准对被评价者的能力做出判断。

来源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证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确保评价项目的真实性,鉴别出的能力与实际工作的相关程度非常高。另外,与行为样本证据不同的是,工作现场观察的对象是完整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孤立的行为样本。但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评价项目数量仍然是有限的,这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信息的丢失,带来评价的偏差。其次,需要现场工作人员直接参与能力评价的组织实施,涉及到资源调配、人员协调、标准统一、组织保障等方面问题,给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带来额外的负担。对此,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技能评定小组,制定与企业整体生产计划配套的能力评价实施规划,根据评价任务、评价规模大小等,有序组织评价,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社会专门机构合作。

3.基于已有绩效的证据

一个人的职业能力状况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职业行动中,还体现在工作过程中获取的多种形式的绩效或成果中,如产品、典型事例、资格证书、奖励等。[8]因此,我们可以基于被评价者已取得的绩效,依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职业能力评判。这种评价模式获取证据的主要方式是查阅工作绩效记录,辅助方式是相关的追踪面谈、口头和书面提问、模拟操作等等。评价组织者首先要明确职业能力的标准,并建立各个能力指标与具体绩效的对应关系、权重、范围,形成评价大纲;然后通过专题访谈、个人工作纪录和人事档案查阅等途径,收集和整理证据,形成职业能力证据的个人资料库;最后由评价小组进行集中评审,确定能力等级。比如,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职业能力评价时,可以收集个人的设计产品、技能证书、所获各类奖励、突出事迹等作为绩效证据,然后进行综合评判。

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表现工作能力的各类资料或成果,主要通过能力档案进行评价,而不需要另外组织专门的评价项目,因此明显减少了评价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个人能力档案还可以帮助被评价者加深自我认识,进行工作经验总结。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形式的证据非常适合于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评价,如对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评价,但不适合初级职业者或刚入职人员。

以上三种表现职业能力的证据形式,各有其优势与劣势。基于行为样本的评价证据所及范围广泛,而且易于标准化,也便于同时对大量被评价者进行评价,但突出的缺点是缺乏工作任务的整体性,且容易脱离职业实际。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能力评价的真实性,但因为项目数量有限,仍然存在偏差,且在企业现场开展,存在多方面的组织协调问题。基于已有绩效的评价证据来自个人工作表现的资料,适合于评价高级技能,但必须以评价者已有的工作表现为前提,因此仅适合职后培训或岗位评价,而不适合初级职业者和入门者。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被评价者的岗位类型、工作特点、职业层次等因素,并将多类证据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提高职业能力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职业能力的判断方法

建立了职业能力模型,找到了表现职业能力的证据,实现职业能力评价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如何根据能力证据和能力标准对职业能力等级进行评判,这就是职业能力的判断方法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职业能力的判断方法进行探讨。在宏观层面,主要关注国外有关职业能力评价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保障;在微观层面,我们以最新的职业能力开放性测评为重点,阐述职业能力评价实施的技术要点。

1.职业能力评价的宏观制度

(1)德国。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教考分离”考试考核办法,其《职业教育法》中对各种职业培训都规定了严格的评价标准、考试考核标准以及实施的严格程序。[1]按程序规定,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只负责教学和培训,全部考试考核都由德国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和工商协会组织进行,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一个学生若毕业当年考试不合格,可来年再考,但最多允许补考两次,凡经二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终生不得再考该职业的资格证书,必须转学其他职业。这种办法有效保证了考试考核标准的统一和效果的公正,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科学认定,也是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的公正评估。

(2)日本。正确评价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已被日本政府作为促进职业能力开发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日本特别制定了“职业能力评价制度”,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其核心是技能考核制度、企业内部技能考核及技能认定制度三大部分。另外,还有老年护理服务技能考核制、事务处理技能考核制和办公自动化技能考核制。

(3)美国。美国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技能标准制度(National Skill Standards Act,简称为NSSA)、关键工作评价体系、职业群体系、职场成功技能体系和职场记录体系五种形式,其中NSSA是最主要的形式。[12]NSSA于1994年3月由美国国会颁发,提出了开发与实施统一的国家技能标准、规范美国技能评价制度的要求,以解决技能评价工作中的混乱问题,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由基础标准、专业标准和特别标准三部分构成。

(4)英国。英国在建立的职业核心技能标准体系基础上,确定了21个核心技能考核认证机构,主要对交流、数字应用及信息技术三项技能进行考核。[4]核心技能的考核以标准为依据,以证据作为考核技能水平的手段。核心能力考核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核心技能证书。自我评估是学习者根据能力标准和要求对自己的评价提供合理的有说服力的依据。内部评估一般由教师进行,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讨论、调研、实习等活动积累的证据进行评估。外部评估由颁发资格证书机构指派专门的评估人员采取不同的评估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打分。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都要按照标准为学生划分出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并且做到评分标准公开化,评分信息公开化,评价方法公开化。

2.职业能力评价的技术途径

职业能力评价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德国在2007开始实施的KOMET职业能力测评方案,以开放性测评题目为主要手段,并可以实现职业能力的国际比较,代表了当前国际职业能力评价的方向。[3]

(1)测试题目的开发。本世纪初,德国不来梅大学在多个研究项目中,以不同职业为例,编写和实验了多套笔试题目,用来作为职业能力发展评价的核心工具。在此基础上,德国以黑森州教师为主的科研团队开发出来第一套KOMET测试题目。测试题目开发应包括以下几个准则:涵盖职业和企业工作实践中的某个现实问题;包含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测试题目允许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题型是开放式的,没有所谓的“正确”或“错误”答案;答案设计范围广泛,除要求掌握本职业的工具性能力外,还需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要采用该职业所特有的方式方法进行解题,以方案规划为主;测试的重点是方案层面的设计,而不是具体技能层面的实现;被试者要以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态度和方式解答,记录解题过程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2)收集背景数据的问卷设计。只有了解职业教育各个相关参数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不同影响,能力评价项目才能正确发挥其评价功能,并进一步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实践提供建议。背景数据收集问卷涉及的范围一般包括:学生的个人特征、实习(培训)企业的特征和实习(培训)情况;职业院校的特征等。2009年,我国在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实践中,北京教科院职成教研所、北京师范大学和一批来自一线的职业院校教师根据我国的文化教育背景对德国的背景调查问卷进行了本土化处理。

(3)评分表的设计。在职业能力评价实践中,要对被试者的解决方案进行评定,要求描述和评价职业能力的各项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如德国的KOMET测评方案中的8个职业能力指标中,每一指标设置了5个观测评分点,用于对被试者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评分。

(4)测试样本选择和测试时间。在德国,KOMET项目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学生作为被试者,来自两个州的能源和楼宇技术方向电工、企业运行技术方向电工两个专业共700名学生参加了测评,其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各350名,31名教师参与了阅卷评分工作。

2009年4月,在北京CDP项目院校进行了第一个测试点的职业能力测评。项目抽取了高职、中专和技工学校电气类专业学生参加了测试,包括7个专业,7所职业院校共831名学生和38名专业教师参加了测试。

KOMET项目突出职业能力的纵向发展性测评,确定了两个测试时间点,即在职业教育期间,分别于第二年和第三年组织测评。测评在职业院校的普通教室完成,用时5个小时。每个学生总共需要解答两道题,每道题答题时间为2小时。

(5)测试结果的评价。按照KOMET的设计,每个测试者的职业能力通过两道开放式的综合测试题来评价,由两名评分者分别对答案进行独立评分。对8个评价指标共40个评分点进行打分,对每一个指标的得分进行统计并求取均值。对照四个能力等级要求的分值表,确定被试者的能力级别。

KOMET职业能力测评方案为代表的开放性测评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一方案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发和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科学和系统地设计学习任务、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对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学校和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力。

四、结语

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严格地说,职业能力考核也必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实践进行。同时,各国职业能力的传授途径和方式、职业能力评价的政策环境、制度体系等差异巨大。这就决定了职业能力的证明和鉴定是非常困难的。但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都离不开能力标准、能力证据和判断方法这三个核心环节。职业能力评价都应当服务于教育改进和个人成长帮助的目标。在方案设计层面,应当充分体现个人职业生涯的阶段性、能力发展的动态性。总之,需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关职业能力评价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准确界定职业能力的内涵,设计科学的评价实施方案,以构建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太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林颖.我国胜任力研究十年[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3):

84-89.

[3][德]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理论基础与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5]张宇明,吴文丰,伍秀君.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4.

[6]杨永娟,宣仲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

[7]贺宪春,杨翠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9-12.

[8]周标,刘鲁平,叶棠和,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及建模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9-73.

[9]梁伟,白锋.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54-56.

[10]牛同训.企业视角下高职生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与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0, (7):67-6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