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册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1.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试图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
2.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关物体的冷热的事实材料,整理、研究这些材料。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有关冷热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经历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材料准备:每组只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水槽、热水、冷水、小塑料袋(每组两个)、皮筋或线绳、天平或自制小秤。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冷热不同的水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教学内容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四.小结教学媒体一壶热水,一壶冷水,几只杯子.小塑料袋,红墨水,冷水和热水教学媒体气球皮,试管,小秤,皮筋或线绳.教师行为.引入:今天感觉教室外边冷还是热?.准备.好热水与冷水.给热水分类4.整理平时发生烫伤的场合,怎样避免烫伤?1.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来教师行为研究吗?.提出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在这节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行为1.学生到教室外体验一下.2.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先猜后摸摸两种水.3.用一瓶热水和一壶冷水倒出版商杯冷热不同的水.描述和触摸4杯水的感受,联系课本开水和冰水的插图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学生互相说说,.反馈.1.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看看有什么发现?把装冷水学生行为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把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又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自己互相讨论,.实验..把装满冷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发现了什么?放到热水中,.又发现了什么?教学思路1.初步感受冷热的变化.2.强调冷热是用触觉感受..具体感受惹热水热的的程度和冷水冷的程度.4.应用到实际..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冷水与热水的其他不同.教学思路点.对水的体积的变化的观察,认识到热水上浮的原因。学生互相说说。
教学反思
热胀冷缩(第一教时)
天凝镇中心小学俞再华
教学目标: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观察认识多种液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理解体积的变化可反应出物体的冷热。知道一些水的热胀冷缩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胶塞、红墨水(或用插细塑料管的青霉素瓶代)小水槽、暖瓶(内装热水)另备水酒精食油醋等易分辨的液体。
演示实验:试管、水、酒精灯、铁架台、气球皮,橡皮筋、插管饮料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一、引入热胀冷缩的现象。⒈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或问题?为什么没开就溢出来了?(重在争论增减和水面、体积等变化)观察思考讨论:水为什么没开就溢出来了?提供感知,产生认知失衡,激发思维、争论。培养探求欲望。
⒉举证:试管装水用橡皮蒙紧,放入冷水或热水中。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看清了吗?能想法让大家每个人看清楚吗?初步观察感知热胀冷缩的现象,讨论思考如何改进实验。给学生空间,尝试进行探究思考、学习。
二、实验观察水在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⒈提供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红墨水。⒈认识器材,说说你准备怎样用老师的器材做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正确组装实验器材。自主探究掌握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⒉为什么要加红水?想一想:用一根细玻璃管有什么好处?
⒉提供热水,进行水的热胀实验⒈每个组来一人,领一杯热水。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⒉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⒊提供冷水,进行水的冷缩实验⒈每个组来一人,领一杯冷水。
⒉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⒊说说装水的平底烧瓶放进冷热水中有什么不同的?填空:水有____的性质。什么条件下水体积膨胀?什么条件下水体积缩小?进行实验总结。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三、水的体积变化反应水的温度变化。趣味问答:(有条件可以配图)⒈由于太忙,⒉老师做好实验,⒊平底烧瓶放在实验室讲台上好几天没动有位同⒋学天天来看发现细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早晨下降,⒌中午又上升了,⒍天天如此。这位同⒎学想了好久才明白。你知道吗?⒏二个好朋友相约一起放风筝,⒐各带了满满的一瓶开水,⒑口渴时打开一看,⒈一瓶是满满的,⒉一瓶少了很多,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⒋小明家来了很多客人,⒌可高兴了,⒍忙放了满满一壶自来水,⒎准备⒏烧水给客人泡茶,⒐可妈妈要小明倒掉一些水,、小明纳闷了,⒈这又是为什么学生思考相互讨论,深入理解水的热胀冷缩与生活实践相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其它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提供酒精、食油、醋、等易分辨的液体,利用水的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验证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⒈水能热胀冷缩,⒉酒精、食油、醋、等液体,⒊也能热胀冷缩吗其它液体呢?⒋小组讨论,⒌你们准备⒍选择什么液体进行验证?⒎分领材料,⒏分组实验。学生讨论、猜想、实验验证。尽量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猜想验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总结。说说你今天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固体、气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热胀冷缩(第二教时)
天凝镇中心小学俞再华
教学目标:
继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之后,观察探究气体固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现象培养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知道一些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空气和铜等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建议使用以上)、橡胶塞红墨水细玻璃管(或用口径相当的小气球封口代)小水槽;
自制固体教具(参阅未尾自制方法)和酒精灯、火柴。
演示实验:固体线胀仪、酒精灯、火柴、小水槽。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一、引入新课。出示空平底烧瓶等。上节课我们用它做了什么实验?知道了什么?复习回顾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以旧引新,为知识正向迁移准备,也为学生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方法上奠定基础。
现在空瓶里装着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能想个法让大家每个人看清楚空气会不会热胀冷缩?回忆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方法,尝试改进实验。
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做?需要解决几个新问题?空气会向四下里流动,流走怎么了办?无色无味看不见怎么办?
二、实验观察空气在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⒈提供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红墨水滴瓶。(或平底烧瓶和小气球)进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⒈认识器材,说说你准备怎样用老师的器材做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正确组装实验器材。自主探究掌握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⒉为什么要用小气球封住平底烧瓶的中?
⒈你准备怎样让空气受热受冷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⒉你现在能独立做实验,来观察空气会不会热胀冷缩了?
⒊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⒉提供空气热胀冷缩的生活实例与应用。⒈夏天,停在太阳下的摩托车轮胎突然爆裂,这是为什么?⒉冬天,打足气的篮球,为什么第二天又瘪了?⒊乒乓球踩扁了,你有什么办法?认识思考生活中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发展学生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观察固体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趣味过度:(有条件可以配图)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钢轨,是一根连一根的焊接在一起的。结果,到了炎热的夏天就变得七歪八扭,左右弯曲,甚至还会朝上拱起;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钢轨竟冻裂成几段。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猜想?根据相关信息思考猜想:钢轨会不什么热胀冷缩?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对周围信息作出正确判断,获取知识的意识。
你能证明吗?
用线胀仪演示,铜球会热胀冷缩。说说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进行固体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想不想自己也来试一试?演示自制教具,说明要点与酒精灯的用法,分组实验。
想一想:水泥中面为什么要用切割机切成一段段的?为什么新拉的电线很松很松
五、总结,说说哪些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又有什么猜想?准备怎样去研究?
自制教具:(原文转录)
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一向被列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以下现象:①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②在铜球加热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制约了学生探究心理的发展。为此我们改进了实验的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用直径为长为的护套线,剥去一端塑料护套,长约,把铜丝按玻璃弹子大小围成一个圆,扎紧固定,圆与塑料护套距离。学生做实验时可先用铜环套一套玻璃弹珠(通不过),在洒精灯上加热铜铜环受热膨胀铜环再套一下玻璃弹珠(通过),这样的实验装置教师制作方便,学生能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兴趣高,缩短的实验所需的时间,实验效果好。
浙江省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
朱卫东
××年月日
温度和温度计
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吴斌杰
一、教学目标
⒈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
⒉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同学的研讨发现温度计的构造,尝试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⒊通过比较发现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⒋在比较中发现正确读、写摄氏温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难点: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三、材料准备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红色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干湿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温度计模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⒈引入。⒉观察几种温度计。⒊了解温度计的原理。⒋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⒍课外延伸。实物实物投影片或课件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再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引出课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出示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构成。分发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大家的观察结果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再一次仔细观察来解决你们的不同意见。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的个)”,提示学生:这个问题你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讨论: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分发几种不同的温度计,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出个题目考考你:“℃”,你会读吗?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摄氏度”怎么写?“零下摄氏度”怎么写?观察温度计上的液面,每人各自记下自己观察到的读数。交流一下: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会不同呢?出示三种从不同角度看温度计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认为正确的一种并说说理由。小组讨论概括正确认读温度计的方法。回家找个温度计,尝试测量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带来交流。猜测。思考,验证。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学生交流。通过再次观察解决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再观察。学生实验,观察。学生讨论。学生观察,交流。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试读。学生回忆。写一写。读一读。学生观察,记录。学生思考,交流。学生选择,说理由。学生讨论概括。学生课外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活动。通过猜测冷热和验证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作一次强化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温度计的兴趣。重视学生对温度的读写感受。引发学生对不同认读结果的思考。及时给予必要的材料辅助。将活动引向课外,为下一次活动作准备。
测量物体的温度
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吴斌杰
一、教学目标
⒈经历测量液体(水)、气体(空气)、固体(沙子)的温度的过程。
⒉在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⒊尝试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分工和合作,尝试小组内相互评价。
⒋通过阅读引起学生对温度测量的深度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测量空气时的耐心等待。开水的测量。
三、材料准备
选择供学生练习测定气温的场地。
小组用:温度计只、开水、热水、温水、冷水,各种装水的器皿。
四、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植物的一生》一单元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植物结果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较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课,在这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课堂上做交流。通过交流与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认识果实的构造,懂得辨别果实,辨认植物的可食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认识植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多姿多彩的植物》这样一课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栽小葱》这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后,对探究植物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热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让学生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课《植物结果了》更是带领学会认识了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这一课会很有成就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3.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
4.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探究:
1.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2.能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
学生发言
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
二、成果展示
1.谈话:同学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和记录,一定有不少丰硕的成果想要跟大家分享,下面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小组展示种植记录
2.谈话:同学们的种植记录都非常的精彩呢!下面我们选取了两组种植记录,请大家认真再看一看,小组讨论一下,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
三、探究植物的果实
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
出示西红柿和黄瓜
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组实验汇报
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
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四、应用
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
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
小组讨论分类
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
小组讨论发言
五、拓展
1.谈话:植物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还未人类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你们知道人们都利用植物做了些什么吗?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师的教学必须先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教学活动中围绕学生 “最近发展区”展开,有效促进儿童发展。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根据三年级孩子们认知水平进行指导,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一、探究前的目标指导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科学探究前,我都会先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让他们明白探究的目标,这样有的放矢往往能让事情事半功倍。如教授《鲫鱼和青蛙》时,我先播放关于水里的游锸悠担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发现水里有哪些动物?接着,引出教学的主题《鲫鱼和青蛙》,让孩子们谈谈对它们的认识,鼓励他们提出探究问题,明确探究目的,激发探究欲望。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当孩子们明白了探究的目标后,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鲫鱼和青蛙》其中的教学目标是:对青蛙和鲫鱼的生长过程做出猜想。我围绕这个教学目标鼓励孩子们进行大胆的猜想:
学生A:青蛙和鲫鱼是不同类的,青蛙有腿,能上地面,但鲫鱼只能在水里。
学生B:青蛙的腿不是一出生就有的,是慢慢才长出来的。
……
通过这样有效的科学猜想,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求证心理,能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当中,提高了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时的方法指导
1.分工合作,明确目标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决定了小学科学的学习形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鲫鱼和青蛙》要求学生认识青蛙和鲫鱼的发育区别,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在教学中,按照孩子们的意愿,我将他们自由组合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择了自己想探究的内容,第一组是观察蝌蚪和小鲫鱼的外形;第二组是了解蝌蚪和鲫鱼是怎样长大的;第三组观察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最后一组是把青蛙和鲫鱼分类,了解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特征。接着我让各个小组先选好小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等,让每个组员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和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在探究时,孩子们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2.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科学课开展的各种主题的探究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有观察必然就会有记录。在探究前,我要求孩子都准备自己的科学记录本,及时记录在科学探究中的真实的情况,杜绝随意涂改数据的现象。如《鲫鱼和青蛙》中,孩子们想去探究鲫鱼和青蛙外形特征,它们制作了一个探究卡,记录探究的情况:
当孩子们记录下一定的数据,我就指导孩子们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筛选,明确探究的重点内容,在记录时对重点探究内容要做详细记录。还要及时整理记录的信息,化零为整,使孩子们对探究的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3.重视偶发事件的引导
课堂的偶发事件,是指课堂教学目的无直接关联影响教学过程的刺激事件。让孩子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遇到偶发事件也能镇定对待,及时处理好。孩子探究过程中,我猜想他们可能会来到池塘边观察。于是我预先对他们进行了偶发事件教育。我叮嘱他们外出观察时必须注意安全,要是真的不小心掉下池塘了,要镇定,寻求大人的帮忙,千万不要自己轻举妄动,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的同伴救上来。要是发现同伴们的探究结果是跟猜想的截然不同时,孩子们要重新共同分析不同之处,再进行详细的探究,力求小组内意见要统一。偶发事件教育使孩子们时刻保持充分的心理准备,力求使探究的工作顺利进行。
4.善用教学评价,促进孩子进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在教学中,我努力创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常用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促使孩子进步。《鲫鱼和青蛙》探究时,当小组长分配不合理时,我及时评价:“小组长这么认真的态度,我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但分工时,要思考哪些环节需要的人员的数量,这样才保障探究的效果”。 当孩子们盲目作记录时,我及时评价:“你们真认真,相信科学一定逃不过你的眼睛!但要是孩子能抓住重点来记录,那你的记录就会更容易整理。”这样,我在肯定孩子们的努力之余,通过比较婉转的形式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完善每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探究后的总结指导
1.指导总结自己的个人收获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在孩子们完成探究工作后,我指导他们及时对自己的探究工作进行总结,引导他们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收获都说出来与其他小伙伴们分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下是教学中的一个片断:
师:在《鲫鱼和青蛙》的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个同学愿意和伙伴们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学生A:经过这次的探究活动,我明白团结合作是很重要的。
学生B:我们小组探究结果是经过几次才统一的,这让我明白坚持就是胜利。
……
从孩子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的确在探究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孩子们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就更浓了。
2.指导撰写探究报告
探究报告是整个探究系统性的总结,可以将探究中零散的信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中,我重点指导孩子们撰写探究报告,让他们明白科学探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从问题的提出,到对问题的假设与猜测,以及探究过程的有效记录和探究结论的陈述,我都会对他们进行方法的指导,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一份系统的探究报告,记录自己在探究中的收获,便于分享交流。
四、总结
一、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端正写字教学工作的态度
本学期写字教学能够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巩固识字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加强基本功练习,打下扎实的写字基础
本学期写字教学中能够做到把握教材的特点,以教材安排的字为练习范例,加强书写规范的教学,做到指导与练习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练写内容,努力做到课堂指导和课后练习相结合:为了突出写字教学是一门持之以恒的功课,课外根据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命题人:
一、问答题(注释)
1、
画下面度数的角.50°
120°.
【答案】
如下图所示:
【解析】
略
2、
用如图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分别画出65°、90°、135°的角.
【答案】
画角如下:
【解析】
略
3、
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90°135°160°75°.
【答案】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解析】
略
4、
作图题.(1)用量角器画出15゜和165゜的角.(2)用一副三角板分别画出75゜和120゜的角.
【答案】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解析】
略
5、
用量角器画一个115°的角.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略
6、
(1)如图,李平同学要从A点过马路,请画出他安全过马路的最短路线.
(2)
在A点对面马路边有一个岗亭,已知岗亭与A点的连线正好与马路边成60°
夹角.请用一个小“☉”号标出岗亭的大概位置.
(3)______求出马路的实际宽度.
比例尺1:1000人横道.
【答案】
(1)过A点作公路上斑马线的垂线(如图中虚线),沿这条垂直线段走就是最短的路线;(2)过A点作∠MAB=60°,AB与与马路对面边的交点B就是岗亭的位置,这样的点有两个B、C;(3)3÷11000=3000(厘米),3000厘米=30米;答:马路的实际宽度是30
米.故答案为:30米.
【解析】
略
7、
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
【答案】
如下图所示:.
【解析】
略
8、
根据下图求∠l,∠2,∠3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答案】
∠1=
150o
;
∠2=
120o
;
∠3
=90o
;
∠l+
∠2+
∠3
=360o
【解析】
略
9、
下图为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以后的图形。其中∠1=
40°,你知道∠2等于多少度吗?
【答案】
70°
【解析】
略
10、
已知∠1
=30°,求∠2,∠4,∠5各等于多少度。
【答案】
∠2=
90°-30°=
60°,
∠5=180°-30°=
150°
,
∠4=180°-150°
=30°
【解析】
略
11、
如图所示,已知∠1=60°,∠2=53°,求∠3和∠4的度数。
【答案】
∠3=67°,∠4=37°
【解析】
略
12、
按要求画角.用量角器分别画出35°、90°、135°的角.
【答案】
根据题干分析画角如下:
【解析】
略
13、
画一个150°的角,并在图上写出角的名称和度数.
【答案】
画图如下:.
【解析】
略
14、
在下面画一个锐角.
【答案】
如图所示:,这个角就是锐角.
【解析】
略
15、
画角:80°
130°.
【答案】
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解析】
略
16、
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65°的角.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一副三角尺中的角的度数分别是30°,45°,60°,90°用它们进行拼组得不到65°的角;故答案为:×.
【解析】
略
17、
你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下列度数的角吗?(1)105゜(2)135゜(3)15゜
【答案】
根据题干分析,画角如下:
【解析】
略
18、
用量角器画出下面的角.25°
70°
130°.
【答案】
根据题干分析画角如下:
【解析】
略
19、
画角时,量角器的______要和射线的______重合,______和______重合.
【答案】
画角时要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刻度线和射线重合.故答案为:中心,端点,刻度线,射线.
【解析】
略
20、
只有用量角器才能画出角.______.
【答案】
因在三角板上有30度的,60度的,45度,90度的角,所以用三角板也可以画出30度的,45的…角.所以不是只有用量角器才能画角.故答案为:错误.
【解析】
略
21、
画下面度数的角.50°
120°.
【答案】
如下图所示: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4课时
练习六(1)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判断长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估算并计算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
3.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难点:
估算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灵活应用相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
54-13
54-18
34+49
49+14
69+26
25+63
48+27
36+35
二、梳理知识。
(预设6分钟)
师生回忆复习所学知识。出示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
2.能正确、熟练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会估算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周长。
三、练习(21分钟)
【基本练习】
练习六第2-3题
自主练习单:
完成书本第2-3题
先完成的同学思考:
(1)在第2题中,你能用不同方法数或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2)在第3题中,计算各图形周长时,怎样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者算法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对比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4、5题。
比较,说说求栅栏或者线的总长度就是求什么。
追问: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不一样?
指出:虽然计算方法不一样,但这两题其实都是求图形的周长。
【操作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6题。
先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
提问:这题要先知道什么?
【估算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7题
给出规格相同的练习本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估计和测量、计算活动。
提醒学生先估计封面的长和宽,再估算出它的周长。
【创编练习】
一个长方形分成A、B两部分,这两部分哪一部分的周长大?
四、课堂总结
20、(本题共10分)如图,∠AOB=90°,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AOB的平分线OC的任意一点P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E、F。(1)证明PE=PF;(2)若OP=10 ,试探索四边形PEOF的面积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21、(10分)如图,在ABCD中,∠DAB=60°,点E、F分别在CD、AB的延长线上,且AE=AD,CF=CB.(1)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2)若去掉已知条件的“∠DAB=60°,上述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2.(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梯形 中, 两点在边 上,且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1) 与 有何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当 时,求证:四边形 是矩形.
23、(10分)某中学开展“八荣八耻”演讲比赛活动,九(1)、九(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图所示。(1)根据下图,分别求出两班复赛的平均成绩和方差;(2)根据(1)的计算结果,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24、(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Q是CD边上的两点,且DP=CQ,过D作DGAP于H,交AC、BC分别于E,G,AP、EQ的延长线相交于R.(1)求证:DP=CG;(2)判断PQR的形状,请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直线y=-x+6与坐标轴分别相交于点A、B,点P是直线AB上的一点,Q是双曲线 上的一点,若O、A、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在图中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并求出点Q的坐标和写出相应 的值。
26.(本题满分10分)(1)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 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 (如图②).小明认为 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乘法(第4课时
电影院)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第4课时电影院
(共9题;共72分)
1.
(5分)一页信纸有18行,每行有22个字,一页信纸大约能写多少个字?
2.
(5分)列竖式计算。
①67×21=
②34×84=
③85×20=
④77×23=
⑤45×30=
⑥46×33=
3.
(20分)用竖式计算
(1)26×38
(2)52×88
(3)26×29
(4)52×25
4.
(10分)学校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操场上有男生306人,女生站成11排,每排32人。
(1)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共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5.
(5分)(2016·湖南湘潭)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165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两车同时出发,相遇时行驶了几小时?
6.
(5分)计算
.
7.
(12分)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8=_______
8×8=_______
4×6=_______
7×4+7=_______
49+7=_______
9×5=_______
4+4=_______
6×8+30=_______
1×9=_______
35+7=_______
1×1-1=_______
9×9-9=_______
8.
(5分)看图回答问题
9.
(5分)王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32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参考答案
一、第4课时电影院
(共9题;共72分)
1-1、
2-1、
3-1、
3-2、
3-3、
3-4、
4-1、
4-2、
5-1、
6-1、
7-1、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
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8和10中间的数是7。
二、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
2.
(5分)填空
3.
(2分)在方框里填数
4.
(2分)接着画
①
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
④
_______
5.
(2分)在横线上填上“+”、“-”。
3_______2=5
4_______1=3
6.
(2分)看图意,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分)在方格中填数
8.
(3分)看算式,先画去,再填数。
(1)4-2=_______
(2)5-3=_______
三、计算题
(共6题;共22分)
9.
(1分)口算。
(1)2-2=
(2)5-0=
(3)5-4=
(4)3+0=
10.
(5分)看图写得数.
11.
(5分)小动物表示几?(从左到右填写)
12.
(1分)口算
0+2=_______
13.
(5分)开火车.
14.
(5分)口算
2-0=
四、解答题
(共1题;共15分)
15.
(15分)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这幅图中的小朋友正在练武,通过看图,可以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练武的同学一共有几人?还可以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三、计算题
(共6题;共22分)
9-1、答案:略
9-2、
9-3、
9-4、
10-1、
11-1、
12-1、
13-1、
14-1、
四、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