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改革背景
(一)时代的发展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教育的竞争。因此,人的因素逐渐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才观的变化。
这种人才观的变化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冲破了以往经济模式对人的束缚,个人才能被赋予更大的价值,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成为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或者说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在人力资源上担负起更大的使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代替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人才观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批量生产”,培养统一规格、整齐划一的人才,而应该努力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人。换句话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这个目的如何在作为学校教育实施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可以称得上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我们该怎样评价课堂教学?过去课堂教学评价更多的是强调鉴别和选拔的功能,而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观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更应该实现其促进和发展的功能。
(二)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理念要求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育背景
1.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按照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2.符合当今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第三次全教会以及刚刚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比如纲要指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当前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如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正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3.有助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次全教会对素质教育进行了重新诠释,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体现这一教育目的,那么这将有助于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现代课堂教学观的确立
三、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四、基础性、全体性、发展性
五、课堂教学的要素分析
要想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对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非常复杂、非常广泛的,但众多的因素中毕竟有一些影响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到底包括哪些,迄今为止并没有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三要素说。这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的观点,认为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2)四要素说。这是在三要素基础上提出的,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组成,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控制者,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教材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教学手段则是连接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媒体。
(3)多要素说。如李秉德的“七要素说”: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教师、学生。吴也显:构成性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物质条件;过程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结果。
1.动态考虑: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最活跃的两个要素。
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教学气氛和课堂师生关系。
2.现代课堂教学观的确立
现代学生观:不可替代的教学活动主体,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应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和空间。
现代教师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具备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二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以满足
学生多样的需要,再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
现代教学目的观:知识在教学中只是基础和手段,双基是基础,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核心。
现代课程观:课程实施——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
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从五十年代的听评课开始,到八十年代开展的现代教育评价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其评价标准的建立基本上是沿用苏联式的一堂好课的标准,研究方法大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法,即从一堂好课的标准出发逐步分解形成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终形成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比较全面,便于操作。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这种研究方法往往过于死板,使评价标准具有强加于人的感觉,而且很难使评价标准成为评价对象自我调节的内在标准。
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求面面俱到,只从几个大的维度着手,不涉及具体的条目,只是从宏观层面,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共性出发,对各学科具体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起导向作用,不能直接用作各学科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工具。
(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确定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现代教学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独特性的差异观等。
2.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确立的标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并为从事具体课堂教学的人员所认可。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应做到:一是应反映既定的教学目的;二应体现课堂教学内在的规律;三应体现课堂教学自身丰富多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3.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这样不仅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
4.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评价标准呈内隐状态,因此评价的可操作性就显得特别重,否则再好的评价标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很重要。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1)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不同学科的不同特色。
**前三条是目标的具体内容,最后一条则是目标本身的表述。
2.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
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
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教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避免传统教教材的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
(2)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
(3)应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3.教学过程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体现这一特点:
(1)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学生应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并且能采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2)教师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教师应创设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
(3)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活动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以及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力。
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特点和方式,但不管什么学科都可以通过活动探究的方式,在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参与课堂教学、生活和社会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
(5)课堂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填平不齐”,而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4.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学效果的检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1)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
(2)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社会性的形成。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是从几个大的维度着手,不涉及具体条目;只是从宏观层面,从课堂教学的共性出发,主要对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导向作用,不能直接用作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工具。
另外,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并不是上述维度都必须体现每一堂课中。课堂教学评价还应该考虑面向不同层次的问题。
七、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确定——注重多元化
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往往比较唯一,主要是教育行政官员和教研人员等,这就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比较片面,有时甚至失之公允。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确定则应该注重多元化,鼓励多主体参与评价,主要包括:专家、行政官员、教研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
八、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体现多样性
多主体参与评价,必然会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应体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具体又可以从不同的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中展示。不同的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按评价信息收集的途径来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由过去的成绩测验法转为采取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成果分析法等结合使用;
按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来分:由过去过于注重定量分析向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转变。适当的定量分析是必要的,比如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时的调查次数等。但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比如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心理状态等是无法用简单的数字、统计等方法加以评价、衡量的,不能将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硬性量化,有时精确的数字反而离科学的分析更远。要克服以上不足,我们必须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促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实践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按评价主体来分:由过去过于强调他评向在重视他评的同时更关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转变,尤其重视教师、学生的自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久的作用,因此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促使评价对象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尤其值得提倡。
教师的自评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体验、内在价值往往是受忽略的。即使是现在进行的一些教育教学改革,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个体体验时,同样忽略了“教师情感体验”这个极其关键、起着中介作用的因素。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积极的态度、没有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又如何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如果说学生需要在教师创设的和谐氛围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中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教师情感、态度同样需要关注,他们也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一样,首先是一个生命个体,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具体到评价这一环节,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其他人评价教师为主,教师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仅仅根据学生、其他家长或他人提供的信息和,来判断一位教师的工作表现难免有失公允,课堂听课所获得的信息又往往不够全面,因此让教师自我评价就十分必要。
同时,通过自评,可以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生的自评
在日常评价中,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更好的了解,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九、课堂教学评价过程的展开——强调人文性和发展性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以测验为中心的评价,而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评价。换言之,整个评价过程更注重体现人文性和发展性。它强调将完整的有个性的人作为评价的对象,并通过评价促使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它主张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更多的采取个体参照评价法;对教师而言,也应该重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体验,注重通过评价促使其获得发展、取得进步。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主张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组织评价活动。
附录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以小学社会课中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环境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这一主题的学习为例: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解决学习的例子。主要是评价学生搜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评价指标:
搜集信息资料的来源
是否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信息资料,如通过周围的人和部门,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书籍等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料。
资料的数量和种类是否具有多样性、丰富性。
资料的信度是否可靠、详细。
资料是否具有全面性,能够反映不同意见、不同看法。
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能否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比较和进行再加工。
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能否在对信息资料进行处理的同时,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评价方式:
采取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作品分析进行评价。
2.附录2:学生自评
以“人口变化和我们的生活”为例来说明我们确立的学生自评。
个人活动记录与评价表
姓名班级:小组课题
1集体活动总次数你参加次数缺席原因
2承担的具体任务完成情况好一般较差
3完成任务的主动性主动完成在催促下完成
4小组讨论中发言情况经常有时不太发言
5与同学合作情况很好一般很差
6提出了什么积极建议
7查阅了那些有关书籍和资料
8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
9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
10对自己在活动中最满意的是什么?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11你认为本小组的活动组织活动如何?
12你认为本小组活动中态度最认真及贡献最大的人是
13组长意见
从以上5个方面出发,我们试制订小学社会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小学社会学科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评价内容评价指标A级标准
1.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体现能够比较准确地体现综合课程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课程的理念,比较有效地使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与教材编制的基本思路有机融合。
能够全面、具体、科学地体现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比较准确地制定符合社会生活和社会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形成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知识目标,突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教育目标。
2.教学准备和环境创设(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
(3)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4)教学反馈和评价内容的选择根据学习内容组织和创造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条件,注重直观、趣味、形象生动,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资料,利于学生的体验、探究、反思、表达和创造等活动。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
选择适当的教学反馈、评价内容及形式,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对学生客观地评价。
3.学生活动(5)多种方式的学生参与
(6)自主合作学习的体现学生能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游戏、模拟、角色扮演、制作、调查、参观等丰富多彩。
学生能够自主和合作学习结合,学习过程探讨交流充分,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4.教学策略和方法(7)体现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学习
(8)体现师生相互学习、合作学习
(9)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注意引导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计划。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探讨。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围绕这些内容组织和指导学习活动。
5.教学效果(10)学生能力方面的效果
(11)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态度获得和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序号评价项目评价要点权数等级得分
1教学目标⑴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注重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以及能力的提高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获得。
⑵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不同学科的不同特色。
2教学设计⑶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⑷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
⑸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
⑹教学设计有序、恰当,重点准确、难点突出。
3教学策略与方法⑺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⑻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⑼采取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学能力⑽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强的课堂教学机智。
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⑾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语言应规范、精炼、生动,教态自然大方?
5教学效果⑿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
教师教学的主要舞台是课堂教学,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科学的、多种相宜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上的正确反映,那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一、教学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与完成任务服务的,作为政治教师应做到:围绕教学目的和任务来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有思想教育,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摸透学生的思想、学习各方面的情况,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设问精心选择,难易适度,有的放矢,所问的问题要富有启迪性,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否寓教于乐,符合教学规律
任何一种教法,都应该符合教学规律,要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和教学的特殊规律,还要符合德育原则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启发式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中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促使他们由教室走向社会大课堂,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增长知识才干。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效果,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不断补充新知识,摸准时代的脉搏。在教改中乐于努力,学习先进教法,力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否注重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能力培养目标是教学的主导因素,它制约着教学过程,规定着教学途径方式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在政治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听课观察,结合课内外的活动,逐渐培养其比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知识归类能力等等。
四、课堂45分钟的实效如何
一、做好课堂观察前的准备
进课堂之前能事先了解内容,充分与授课老师沟通,了解该老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考,他将从哪里着力,他希望听课者关注哪些教学环节,得到哪方面的反馈,从而共同确定听课的重点。昆虫学家、商人和教师结伴在黄昏散步。昆虫学家听到蟋蟀叫声;商人听见银元掉地的声音;教师听到茅草屋朗朗的读书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在什么地方,就会在什么地方得到收获;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到教室干什么?我们的想法是我要自我成长,先要有自助,然后才能对别人实施帮助。”因此,进教室前就要开始思考:思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的统一,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联系;思考“假如我来上课,我该怎么处理”?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二、课堂观察要加强思考
1、思考自己进入课堂的目的。陈瑶说过:课堂观察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说明课堂观察是有目的的。进课堂,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是先自助后帮助,即成长自己的同时帮助授课者,达到共同研究提高的目的。不要单纯的认为,校长、主任进入课堂就是为了讲台上的老师。
2、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理念和追求,这种思考会使我们在课后的交流中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的统一。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课堂观察追求有效教学。
3、需要思考“假如我来讲,我该怎样?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课堂观察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在课后交流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具体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这种思考使观察者置身其中,在观察和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吸纳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同伴互助”,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课后对话要讲平等
课堂观察后的资料分析、评议交流和自我反思可以起到激励教师、改进教学、共同提高的作用。要把握以下几点:
1、环节设计很重要。要创设注重全体参与、平等交流的形式。就像我们追求教师少讲,学生多活动,也就是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一样。课堂观察后的交流也应该这样。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中介绍的步骤,可供借鉴。
(1)你确定的主题对你和其他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明确主题)
(2)就相关主题,你有什么特别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有什么问题和困惑需要大家共同讨论?(讲课者谈感受)
(3)大家就相关主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困惑?(全体参与)
(4)请大家对困惑发表看法。(合作讨论) 转贴于 (5)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质疑询问)
(6)对讨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梳理。(教研组长的作用)
2、以平等交流为基础。课后交流是一种研究,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交流中促进参与者思想提升。因此,需要以平等交流为基础。参与者要坚信对话者有对话者自己的思考和他的打算,而且有他的道理。不能认为只有我的东西对,我的东西管用。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和逗号。需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事实上,当一个人不愿意听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想听他说;而当自己什么也不敢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屑于同他说。失去独立和平等的对话关系,就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
3、这样的话语结构,授课教师易于接受。以学论教告诉我们,交流时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可以这样说,“我注意到”、“我发现”。这样的话教师易于接受,彼此是平等参与的主体,针对问题,互相探讨,达到“双赢”。
为了“双赢”的目的,可以采用这样的话语结构:“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将这样设计……”,“我这样设计,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将这样设计……”它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观察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我这样设计,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规定了参与者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授课老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困惑和问题;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将这样设计……”“我这样设计,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同时赋予了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质询权利,在这样的话语结构中,没有谁的意见不会被接受。
总之,课堂观察是一种立体性的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课堂观察总是观察者以认真负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等多种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高效的课堂观察是准确的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而讲求技巧、充满智慧的评议氛围更易于参与者敞开心扉,各抒己见。从而在集体反思中,发挥大家的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评价,因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反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由于评价者自身观念的滞后,由于课堂评价标准存在某种偏差,课堂教学评价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很多误导,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传统、评价内容浅显、评价层次低等问题,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知识目标,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很重要的指标,而《课标》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因此,树立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在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整体实现”。以往的数学课程过分重视数学学科自身体系的完整和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与掌握。新的数学课程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的评价目标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度量、评价课堂教学时,把观察重点从教师的行为转到学生的行为上来加以评价,反映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新认识。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要考察学习目标的科学性与适切性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同时要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是否依据学生认知与情意发展的要求,要从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去评价教学过程。也要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与探索勇气进行鼓励与支持。
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而不在于选择和判断。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奖惩教师,而应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注重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突出主体性、个体潜力、个性的差异及创造性。另外评价方案的制定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在实践中收集合理化建议,虚心接受评价对象的意见,坚持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最关注的是它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促使教师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体是看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因此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应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填写问卷和座谈。反映其对教学结果情况的感受或对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看法。通常从教师素养、教学活动和了解学生程度来评价数学教师课堂教学。
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有着它特定的行业规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应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伦理学、美学等方方面面教育科学知识,了解学生身心活动和发展的规律,增长教育机智。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得到充分尊重。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指引问题解决思路,组织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习习惯与技能,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等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而对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不能完全照搬,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活动要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领会数学思想与方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探究未知,揭示矛盾;或者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选取典型事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并提出新课题。当代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究者。
教师应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二)同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他人评价法指的是被评价者自身之外的他人对被评价者所进行的的评价。如学校领导、教研人员、同行、学生家长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都是他人评价。同行评价者对课堂教学、教材以及对教师的要求都比较熟悉,这使他们的建议,对教师的提高及工作的改进都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它有助于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行通常从教师师德、业务水平、教学活动和教师的效绩几方面来评价数学教师课堂教学。
师德包括爱岗敬业、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数学教学规律、以人为本,关爱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对数学知识信息加工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处理教材,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制定改进教学计划。
教学活动中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重视学法指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行评价可以考虑教师的效绩情况。如教学成绩、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都可以列入评价范围。
(三)教师自我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法指的是被评价者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以达到相应的评价目的。如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以有目的地收集、整理有关个人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资料,建立教学档案袋。内容应包括: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目标的阐述;单元和课堂教学计划,为学生编制的测验题目;教学计划、教学心得、自我评价、就学习问题与家长沟通的信件;反思记录等。它能够较为完整地描述教师的工作表现,促成教师的反思以及对课题教学进行分析。
教师每周或每月对自己的档案袋评价作一次小结,以帮助教师自我检查和回顾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教学的活动进行改进和控制,纠正偏差,使教学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不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师生发展与教学的成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刘爽教师的课堂清新自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创设生动趣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周教师安排了简单活跃的拍手活动作为课前游戏,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简便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我的想法,进取主动地去探索。
2、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中周教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在理解完过山车中2+2+2+2+2表示5个2相加,周教师提问,如果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这时周教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比较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到达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本事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在练习上,周教师也颇费苦心,经过我会连、我会选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能够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贴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构成技能。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值得商榷:
1、从图中来,没有回图中去。课的伊始,刘爽教师很好的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从而提炼出了3道题目的解决方式。但剩下的大多数时间,周教师都是根据算式理解含义,基本上没有再回到图中去。其实就2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对抽象的算式的理解远难于对形象的图意的理解。
2、3×4与4×3的板书,混淆视线。这节是表内乘法的起始课,虽然很多小朋友已经明白有乘法这种计算,个别小朋友还会背乘法口诀。可是在意义的理解上还一知半解。课上,刘教师有意图的把3×4,4×3这两个算式写在上和下,然而在讲解这两个算式的意义时问题出现了,学生不明白哪个算式表示4个3,哪个表示3个4。我觉得在板书的书写上能够避免这种算式写在上下位置,或者提炼其他的数据作为素材。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二
周二,听了倪教师上的一节数学课。这是一节学了8、9的认识和加减法后的“用数学”的课。倪教师上的课数学味很浓,很重视学生思维本事的培养,同时亲切、自然的教态以及对多媒体的恰当、自如的运用都体现了她的综合素质和功底。这是这节课整体带给我们的印象和感觉。下头具体谈谈听后的体会和感想:
1、课始的听算训练,我觉得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听的本事和算的本事。有效利用这2---3分钟,使孩子们静下心来,长期坚持训练为学生的注意力和计算本事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具有激励性的课堂教学语言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以及对整个课堂组织教学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年级孩子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又不持久,所以教师上课过程中穿插着丰富而有变化的鼓励性语言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如“你是第一个智慧星”等。
3、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流程自然、顺畅,重点突出。重点部分有各个层次学生的回答,也有同桌的对答,对学生观察、语言表达本事和归纳本事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有教师清楚的归纳总结语,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4、练习部分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的设计,使课堂动静结合,缓解了学习疲劳。练习题都是学生的易错题,经过确定和说理由,很好地突破了难点。使整个课堂到达了顶峰。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三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资料。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一样的.情景,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一样,有的是所用材料不贴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明白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仅有唯一的一个次品。今日,听了张教师执教的《找次品》,本人认为张教师在教法、学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努力改变以前过于强调理解学习、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程倡导的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进取交往”等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人人动手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本节课,张教师用“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引入,经过课件这样一段动态的影像资料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给眼睛和心灵极大震撼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不但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并且了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情景中。
二、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索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身边的实例活动,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我的身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继续探寻知识,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1、新课开始,张教师首先安排了从3个正品中找出一个次品来,就是从3瓶口香糖中找出一瓶少了3片的,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也为下头探究如何找次品作好铺垫,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增加课前准备题从三瓶中找次品,利于学生进入研究状态,也研究照顾到中下层次学生。
2、紧之后张教师刻意安排了从4瓶中找次品这个环节,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为后面研究5和9瓶中找次品打基础,看似渺小,其实起奠基作用,让学生感悟从4瓶中找就要比从3瓶中找多了1次。为接下去体现划归的数学思想做准备。也为最佳策略的成因探索埋下伏笔。
3、最终安排从5瓶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
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从不一样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但研究到学生用天平来称在操作上会很麻烦,以前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张教师让学生用手模拟天平来进行实践探究。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在那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便于学生理解每项数据、每种符号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必须的基础。
三、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优策略。
在解决9瓶口香糖中有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必须能找到这个次品的问题时,张教师首先经过让学生自我动手操作,尝试称出从9瓶中找出次品的方法,以及发现最佳方法:平均分成3份去称,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数最少。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列表板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初步掌握这种分析方法。《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待测物品数量为3的倍数时,仅有平均分成3份称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次数最少,其它任何一种分法都比它多。之后用12去验证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最终运用规律解决27、81、243瓶…中去找次品,让学生感悟那里其实有规律可寻。学生经过比较,自悟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案,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促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本事。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任课教师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主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工作的管理实践中,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要坚持以课程改革理念的“三个维度”为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即: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及教师的因材施教过程三方面来评价。
一、情意过程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学管理者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情意过程。
1.教学氛围
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教者要把握好评价的时机,给学生适时适当的表扬及赞许,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上课伊始,一位教师请三个学生读课题,并分别给予了“读得真流利”、“这一次有进步”、“精神状态再饱满一些,你就会读得更好”等评价。这些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整堂课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又如,另一位教师在学生读错课文时,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你一定是太着急了吧?别急,把第二句话再读一遍。”当学生再次读完之后,教师又对他说:“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错误改正了。现在老师将第二小节的朗读权奖励给你。”在这样充满关怀的评价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被激发吗?
2.学习自主性
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认知过程
1.转变角色
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帮助学生传递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是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和欣赏者。这就要求教者选择的教学方式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评价课堂教学要关注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让学生有效地经历认知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和树立创新的意识。
2.体现开放性
教学内容要做到向课前开放、向课堂开放,课堂上要形成探究、讨论、争辩、认同的热烈气氛,学生能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由评价,真正体现生命激情的参与,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学内容要向课外开放,作业设计开放性要强,具有延伸性。
3.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不仅要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分享,而且要积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要求。
这个方向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中要引导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机械或死板,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探究,也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合作,不能流于形式。问题是你面对的问题值不值得探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多个人做比一个人做要好。
4.开拓思维空间
教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开放形式的思维,答案不求统一,重视思维过程的扩展,积极正面引导,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因材施教
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整齐划一的发展,每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领悟新事物都明显存在着差异,过去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把差异明显,学习困难的儿童视为差生、后进生一类,殊不知,这种评价对多少学生心灵造成伤害,多少学生也因此厌学、弃学、辍学,这些也不用举例,比比皆是,这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新课程标准》以理性的思考清晰道出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这种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并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克服教学评价的单一化,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多维化,才能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阶段都有很好的发展。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能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教学。
1.尊重个性差异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尊重“儿童文化”、发挥“童心”、“童趣”,给学生一片放飞的天空。
2.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尤其是学困生,教者要给予切实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充满想象和激情,使课堂不仅是充满生机的活泼的课堂,而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参与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再现,是学生整体在课堂的思维活跃程度的写照,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真情流露。因此,协调统一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学生课堂思维的参与深度和广度问题,只要教师的主导起了作用,学生主体的思想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外在是否表现为活动,这种课肯定具有实质上的活动。
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促进同事之间相互学习、共同研讨评课的良好风气的形成,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结果,而是要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课评得恰如其分,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执教者的积极性,升华评课者自身的认识,还可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理念;课堂效率
同种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描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的直接评价就是来自教师的语言评价。而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现状是评价语言单调,苍白无力,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的评价就落在了表面的几个字,“某某同学回答得很好”“你真聪明”“真了不起”“你真棒”等。我个人认为,在课堂评价中,要从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角度给予学生评价,评价学生为什么好,哪个角度找的好,这样就给了学生明确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会成为真正有效的评价,因为学生知道了他什么地方是优秀的,
哪些方面还有待于提高,在无形中会完善自己的习惯,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的答案有时非常新颖、时尚,甚至是我们没有涉及的知识,这时好的评价将会激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探求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动力源泉。若回答不是很理想,我们更不能直接将其一棒子打死,而应询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回答,给予更多的引领,使他们的思路逐渐走向正确的轨道。
有效的课堂评价是赋予现今教学理念的灵魂。把握教学评价的时机是衡量教师是否优秀、是否具有较高理论修养、是否具有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依据。我们的评价一定要适度,不能对与不对都说好,为了学生所谓的面子。只要教师根据事实,就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信息回馈,相信学生一定能收益,当然应尽可能找角度给一些肯定,语言尽可能的委婉。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老师的评价是学生最在意的,好的评价会成为学生不断努力进取的催化剂。
总之,要想把握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有效评价是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相信将有效评价积极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结合优美的语言,会点燃更多学生的希望。
一、确立全新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的评价方式,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惟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书面知识考查,重结果、重成绩、重区别,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
以前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主要以教学效果为主。但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的实施,因此,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必须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才能对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
因此,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从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价: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过程
1.教学氛围:是否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大胆尝试、乐于合作。
2.学习兴趣: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3.学习自信心:能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4.情感态度:学生能否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师生情感领域是否融通。
(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能不能维持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否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就要求学生以短文形式改写,有些课文以短文形式出现,则要求他们改编成对话形式,以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教学能力:从讲授的准确程度和严谨情况判断教师的逻辑能力,从讲解时能否随机应变判断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及时调整能力。
3.教学内容:是否精选了教材,是否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是否让学生明确了教学重难点。
三、以小组评价为主的初中英语课堂
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它的评价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小组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我是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英语学习记录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
一、注重评价的人文关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对学生的评价,老师应渗透情感因素,要全身心投入,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如阅读流利、充满感情时,教师应满怀喜悦地对他(她)说:“你读得真棒!”当学生读得不理想时,教师应友好地添上一句:“再努力一下,你会读得更好!”……只有动之以情,方可晓之以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心理安全和放松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课堂上,教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包括语言激励、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等等。充满机智的语言激励,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满笑声,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刘燚老师在执教《雨点儿》一课时,出题后指名学生读题,她是这样评价四个读题学生的:“你是笑着读的,可见你打心眼里喜欢它。”(生一)“你叫得真亲热!”(生二)“你读得真顺溜!”(生三)“你的儿化读得特标准!”(生四)……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十分高涨。除语言激励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应该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应有学生评价。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对自己、对他人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的范围也很广:可以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通过评价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在评价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实际,采用分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平时对学生各方面表现、能力的观察,在心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当学生发言、练习时,教师用一把弹性的尺子(即不同的要求),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作出评价。不管是教师评,还是学生评,都应关注纵向重于关注横向,不能经常性在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作横向比较,而应引导学生关注被评价者前后学习情况的纵向变化。
五、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能激发学生内驱力的评价,一定是内容翔实、有根有据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学生评价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创新、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的落脚点更多。作为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即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使表扬具有情景性,然后再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继续发展,适应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六、巧用否定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