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管理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下面本文着重就施工单位在乡村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留意的问题作论述。
一、停止充沛的施工准备
在停止施工准备工作中应留意以下问题: 1.要树立严谨、标准的内部约束、考核、鼓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 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要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停止剖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计划、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根据。 3.研讨施工图纸,吃透设计企图,廓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一切控制点停止加密、维护、记载。 4.依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停止本钱预测剖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根据。 5.停止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材料整理有全面的理解。 6.树立工地实验室,并申请暂时资质。对施工中拟运用的各种原资料取样实验,树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7.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实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卦、事故处置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 8.依据工期请求、技术规范、机械设备才能、资料供给、自然条件等停止综合剖析,选择最佳施工计划,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二、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人力、资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时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图平衡。
三、认真做好实验段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顺应的过程。经过实验段施工,能够初步控制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谐和状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段施工之前要编制施工方案,明白施工办法、技术请求、实验检测内容以及到达的质量规范。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载、剖析、总结,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理论和理论根据。 四、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1.依据进度方案、质量请求和机械的消费才能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恰当的余量。 2.全套机械的消费才能是由其中消费才能最小的机械决议的,因而,增强机械的统一分配,一直坚持机械的最佳组合,进步机械的运用率。 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扫除毛病,进步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停止。 五、实在做好防洪排水 1.施工前,要分离施工计划和施工图中的排水设计,制定防洪排水计划,做到永世性排水设备与暂时性排水设备相分离。 2.路基路面施工要选择适宜的位置和方式,一直坚持纵横坡度和碾压的平整度,使雨水能疾速排走,避免边坡坍塌梗塞水沟。对排水艰难或地质不良地段,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3.合理布置桥梁施工次序,主河槽根底应尽量在枯水时节施工,桥梁预制场应建在洪水位以上,汛期施工时,机械、资料、设备用过后尽快撤离现场,减少灾祸损失。 4.下雨期间要经济上路巡查,及时疏浚水沟,减少路基积水。要理解天气变化状况,采取应对措施,减小雨水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六、重点管理质量通病 1.彻底处置脆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
2.认真处置路基与桥涵接头,避免桥头涵顶跳车。
3.严厉控制道路的线型与标高。
4.确保构造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七、增强进度控制
2006年11月16日至2006年11月17日,由卫生部疾控司、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心脑血管防治研究中心承办,“有一切”社区健康网协办的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如期举行。卫生部疾控司慢病处处长孔灵芝等领导,及著名心脑血管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等十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出席了大会。大会就我国心血管病的防治任务和行动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在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杨敬致欢迎辞后。卫生部疾控司慢病处孔灵芝处长首先就如何深入开展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进行了动员报告,并指出社区慢病防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并且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到会专家相继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滥用抗生素等,指出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任务、策略,并给出心血病社区防治的指南。从国家政策的高度上巩固了大家从社区防治慢病的信心。
大会第二天由浙江省杭州、嘉兴、绍兴的三个代表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代表城市、城镇、农村进行了工作汇报,着重提出网络信息化推进社区慢性病服务模式的转变,对利用“有一切?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规范、规模、信息化所做的尝试进行了一定的诠释与感想,并针对实际工作出现的问题对专家进行了提问和热烈的讨论。令人振奋人心的是使用了U1000.net健康管理平台后大大提高了社区医院的运作效率,使浙江的三个试点都取得了可人的成绩。这种由浙江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全国首创的社区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的广泛赞誉。特别是经过了大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培训指导,利用“有一切R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系统”科学管理高血压人群,活跃在杭州社区的“健康管理专员”活动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这种从国外引进的疾病管理模式.能使已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得到了更有效的治疗,更重要是的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大会最后由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和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表示:本着要有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意识,而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控制的好坏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当前的形势是有利的,要利用好局势做到避免“试点成功,推广失败”。在还不成熟的方法体系下,我们需要唤醒病人的健康意识;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要做到控制和检测,让病人随时感到安全和及时。合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平台系统,使本项目成为让国家骄傲、医护人员自豪和病人满意的人性化工程。
[关键词] 音视频设备;流程管理;工厂监督检查
[作者简介] 钟浩,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工程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工厂检查员,研究方向: 电子产品检测、认证技术和项目管理,广东 深圳,518055
[中图分类号] F2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17-0003 音视频设备(AV)类产品包括DVD、MP3、MP4、有源音响和为音视频设备配套的电源适配器等CCC认证产品。近两年来,AV类产品的质量事故报道时有发生,有源音响的泄漏电流测试指标超标,导致消费者人身伤害的事件;有关市场购置的AV类产品,内部结构和非金属关键零部件与型式试验样品不一致,导致过热,引起火灾的报道。CQC加强了该类产品制造工厂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工厂监督检查要求“与时俱进”。据了解,2011年,某CQC分中心该类产品工厂检查结论为第2项的工厂监督检查任务约占该类产品监督任务总量的70%以上。
目前CQC的工厂检查资料递交流程要求:检查组组长或其委托的检查组成员负责查厂资料顺利递交到CQC分中心检查部,确保递交的查厂资料的完整,使用的表单为最新版本,尤其关键的是要保证做到递交的纸质查厂资料的时效性(即资料递交准时,内容有效)。某CQC分中心的AV类CCC认证产品监督检查结论第2项的查厂资料递交流程如图1所示。
一、目前流程存在的弊端
1. 受查工厂在40个工作日整改不符合项,检查组在收到工厂整改资料的10个工作日内递交查厂资料。每个工厂检查任务完成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检查组(主要是检查组组长)和工厂,同时受所查工厂的规模、申请人数量、管理水平、配合程度和检查组全体组员的工作效率等诸多因素影响。检查组组长的工作量大时,查厂资料积压在检查组组长的待处理时间就较长。面对CQC要求的查厂资料上报时效性要求,工厂检查组组长肩负着不小的压力。
2. 受查认证工厂的认证相关人员变动大,影响不符合项的整改时间。受查认证工厂被开具了不符合项,必须40个工作日内整改。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小企业的联络人和或质量负责人变动频繁,40个工作日可能已发生变动(人员离职或休产假等)。工厂的人事更替变动造成检查组与工厂联络困难。同样地,检查组与工厂新认证相关人员沟通,往往由于新认证相关人员刚接手,不了解查厂情况和整改要求,导致工厂不符合项整改时间超期现象的发生。
3. 查厂资料存在问题,一般由CQC分中心快递退回检查组长或其委托的检查组成员整改。但整改问题严重时,检查组组长或其委托的检查组成员需要联系受检查工厂处理查厂资料的“疑难杂症”,有时需要工厂补充相关客观记录。查厂资料补充整改后,检查组长或其委托的检查组成员确认无误,快递回CQC分中心。该环节存在资料递交缺失风险。在上述的查厂资料邮寄流程的过程中,涉及到CQC分中心工作人员、检查组、快递人员、工厂认证相关人员等,某分中心已发生过查厂资料的部分文件记录遗漏,甚至出现查厂资料丢失的严重事件。
4. CCC认证查厂报告规定查厂的当天出具。当工厂检查组离开受检查工厂时,检查组会将工厂检查报告和有关查厂资料当面交给受检查工厂联络人留存工厂。当查厂资料退回工厂检查组整改,涉及到查厂报告页内容更改,必须替换留存工厂对应报告页,检查组就必须联络工厂的认证联络人/认证质量负责人,邮寄正确的工厂检查报告页给工厂,并落实工厂是否收到。受查工厂更替了原来的报告页,同一份报告的报告页纸质有新旧不同之分。如此的查厂报告以及行为,有损CQC的“质量权威”形象。
5. 国际认证的查厂,一般不会在工厂的现场提供查厂报告。3C认证在工厂现场提供查厂报告,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不一致。
二、改良的措施与建议
1. 建议制定责任事故负责分配制度,检查组和分中心技术委员会专业小组或临时的专家评审组负责比例如下:
工厂检查组70%,分中心技术委员会专业小组或临时的专家评审组30%;
工厂检查组(70%):非专业检查条款的责任事故:组长60%,组员40%;
专业条款的责任事故:组长40%,组员60%。
(注:组长可授权组员共同申诉责任事故,以上相关方的百分比可调整)。
2. 维护CQC的“质量权威”形象,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查厂资料必须经过分中心技术委员会专业小组或临时的专家评审组的评审后,统一由分中心专人打印纸质资料,并追踪确认受查工厂收到相关查厂资料,告知工厂资料必须备存。
3. 减少监督查厂资料递交流程的环节。工厂检查组负责在工厂现场完成查厂记录,包括受查工厂的不符合项,给出查厂预结论。建议2个工作日内将电子文档发邮件至CQC分中心留存。待受查工厂的不符合项整改资料电子文档也在40个工作日内发邮件至CQC分中心。分中心检查部专职人员审核电子文档的查厂记录,判断工厂的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电子文档的查厂资料通过后,再经技术委员会专业小组(临时专家组)定期评审查厂结论。通过后, CQC分中心主任审批后,专人负责网上填报最终的查厂结论,并打印工厂检查资料,落实查厂资料的后续工作。如此,可降低查厂资料在传递过程中的缺失风险,提供查厂报告的做法和国际认证查厂事后提供查厂报告的做法一致。
4. 减少工厂检查组的工作量,减轻检查组组长的工作压力。工厂检查组在工厂检查现场,只需要完成查厂记录,给出工厂检查组的查厂预结论,签署一份告知书,内容包括工厂如不及时通知CQC人员变动,后果自负;工厂的整改措施证明资料电子文档Email至CQC分中心邮箱;日常事务及时联络CQC等要求。告知书双方留存,工厂扫描Email发至CQC分中心邮箱。建议检查组在查厂后2个工作日Email查厂资料。查厂资料的电子文档由分中心检查部专职人员审核把关,查厂预结论由技术委员会专业小组(临时专家组)评审。如此,较好地统一了AV类3C认证产品监督查厂的评审尺度,更好地提高监督查厂质量,促进环保。
【关键词】财务共享,会计工厂,模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涉及地域越来越广,在传统的财务模式下,各地分支机构分散式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能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已成为大势所趋,该模式能帮助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提供更加高效和专业的服务,同时有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中国石化集团作为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海外业务扩展迅速,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在传统财务工作管理模式下,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且工作效率低下。为了适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战略目标要求,在集团公司加快财务管理转型,“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背景下,公司于2014年7月设立了中石化财务共享中心东营分中心,正式启动了财务共享试运行工作。
二、财务共享试运行及存在的问题
中石化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将过去的“分级管理、分开核算”转变为“分级管理、集中核算”,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但在试运行过程中,受单位间核算差异、手工记账效率低、部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因素影响,制约了财务共享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流程不畅通,业务存在交叉,影响共享服务效率
财务共享中心按照会计业务专业性设计共划分8个业务运营部,分别为资金运营部、应收运营部、应付运营部、资产运营部、档案运营部、费用报销运营部、总账运营部;这样的部门划分只是基于业务专业性的角度考虑,没有考虑业务的完整性、连续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部门间业务交叉、业务流转等问题。例如成本费用核算业务首先由应付运营部进行挂账核算,再经过成本运营部费用分摊才能结束,一笔业务需要在多个部门间流转完成,影响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和效率。
2、单位间的核算差异,影响财务共享的服务效率
由于不同分子公司会计流程、业务处理规范不一致,需要分别进行核算,影响了共享服务的效率。例如工程项目挂账业务,有的单位要代扣印花税、有的单位不用代扣印花税,同一类业务因单位不同出现核算差异,影响记账效率。
3、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影响了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
目前繁琐的、重复性的记账工作由核算人员独立手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记账的效率性和准确性;同时核算人员对业务内容、核算方式理解不一致,容易造成核算入账差异,影响核算的标准性、规范性。例如对于办公用品采购业务,有的入账办公费科目,有的入账物料消耗科目。
4、财务人员的重新培训影响了财务共享成本
在目前的财务共享模式下,对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再经过较长时间的ERP操作和业务知识培训才能上岗工作,造成财务共享成本的提升。
综上所述,目前的财务共享流程和传统手工记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财务共享模式运行的羁绊,要建设一流财务共享中心必须建设一流财务共享流程。因此,需要重新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必要的优化,本文提出了建设“会计工厂”的理念,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流程化、标准化、自动化的会计信息平台,实现70%以上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财务共享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会计工厂”模式的构建
1、会计工厂的内涵。会计工厂是将生产经营流程与财务核算流程有机结合、将一般语言转化为会计语言的会计信息系统。当企业提交财务处理申请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将该项经济业务的基础信息分类采集录入系统,通过系统内转换逻辑将基础信息自动转化为会计凭证。
2、会计工厂工作流程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一笔经济业务经过会计工厂处理生成财务记账凭证的过程共分三个阶段,分别为企业申请阶段、信息收集阶段、凭证生成阶段。
(1)企业申请阶段。企业人员准备经济业务的相关原始单据并邮寄给财务共享中心,同时在财务共享自助平台(FSS)发起服务请求的阶段;
(2)信息收集阶段。即一般语言阶段,共享中心业务人员对原始单据信息进行收集的阶段,原始单据信息包括业务发票信息、合同信息、代扣税信息、其他附件信息等;
(3)凭证生成阶段。即会计语言阶段,系统根据定制的后台逻辑自动将基础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输出会计凭证的阶段。
3、“会计工厂”流程示意图
4、“会计工厂”业务流程
下面以“外委修理费”业务为例,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工厂”业务流程介绍如下:
(1)企业申请阶段。企业财务人员整理业务相关原始单据资料并邮寄给财务共享中心;同时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共享自助平台(FSS)提交服务请求,服务请求中按照要求填列相关基础信息内容,包括业务描述、物料采购合同号、原始单据张数、成本中心等信息;
(2)信息收集阶段
a.扫描质检阶段:共享中心档案运营部人员对企业邮寄的原始单据的规范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原始单据扫描归档;
b.一级派工阶段:共享中心档案运营部派工岗人员根据企业提交的服务请求中的业务描述判断业务分类进行一级派工,将该笔业务派工到应付运营部;
c.二级派工阶段:应付运营部派工岗人员根据原始单据内容进行二次派工,将该笔业务派工到“外委修理费”业务流程;
d.基础数据收集阶段: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前端派工结果自动调用“外委修理费”凭证模板,生成不同基础信息收集界面,应付运营部基础数据收集岗人员登陆系统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录入工作。其中:
信息收集岗登陆基本信息收集界面,按照申请单附件内容录入“费用项目”、“成本中心”、“WBS元素”、“订单”、“金额”、“附件数量”等信息;
信息收集岗登陆发票信息收集界面,根据发票内容录入“供应商名称”、“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发票金额”、“税率”、“税额”信息;
信息收集岗登陆合同履行信息收集界面,根据合同履行内容录入“合同流水号”、“本次付款金额”、“质保金”等信息;
信息收集岗登陆代扣税信息收集界面,根据税收通用完税证内容录入代扣税“税种”、“税务机关名称”、“税额”等信息;
系统校验阶段: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后台配置的校验逻辑对各界面录入信息(特别是供应商、发票金额、税额等信息)进行校验,生成校验结果供审核岗人员核查,对存在问题的校验结果由审核岗人员直接进行修改。
(3)凭证生成阶段
a.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后台配置分配转换规则,自动将基础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生成预制会计凭证;
b.应付运营部审核岗人员对系统自动生成的预制凭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通过XI接口写入ERP系统生成正式记账凭证,并将记账凭证号回写至共享自助平台对应的服务请求,结束该笔业务流程。
四、财务共享模式下推行会计工厂的优势
财务共享实施后,通过对全部业务流程进行再改造,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会计产品的输出工厂。与传统的财务信息系统相比,会计工厂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共享服务效率。会计工厂模式下,我们对所有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打破了目前共享内部业务划分,从业务完整性角度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使之既符合业务专业性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业务连续性的考虑,避免出现内部业务交叉现象。
2、灵活模板配置,满足不同企业核算需求。会计工厂模式下,在标准的会计模板中定制了灵活、可变的定制化字段信息,可以根据不同企业核算要求、核算特点设定不同会计模板内容,满足不同企业区域化、个性化核算需求。例如针对不同地方地税税种定制不同的代扣税项目信息录入模板。
3、规范统一会计核算流程。会计工厂模式下,所有的经济业务都将严格按照核算的标准流程进行业务处理,将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方法和标准编码贯穿到系统中去,标准化的过程能够使各分子公司将各具差异的业务用统一的标准处理,为公司统一财务核算标准的贯彻执行提供了保证。
4、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会计工厂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对业务流程和规则进行了标准化管理,从而优化消除了多余的协调以及重复的、非增值的一些作业,同时,专业化分工的实现最终将使从事该项工作的员工技能要求降低,从而能够将高素质财务人员置换为更低成本的人员以达到降低财务共享成本的目的。另外,将分散的会计业务集中在“会计工厂”处理,把复杂的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更明细,有利于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五、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工厂”的运行保障
会计工厂的建立初步规范统一了会计业务流程、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但是在建立一流财务共享的目标下,还需要对会计工厂的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进一步提升财务共享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1、优化流程,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
会计工厂的实施初步实现了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但前期业务派工、凭证基础信息的采集还需要人手工完成,因此,还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减少系统中的人工干预节点,进一步提升系统记账的自动化程度,具体改造内容如下。
(1)信息自动采集功能。在系统中开发发票信息自动采集功能,当发票扫描归档时自动获取发票内容信息,并关联到互联网发票信息系统进行发票真伪辨认(对于增值税发票可以直接自动完成发票认证工作),同时系统将发票信息内容自动转换为记账凭证相关信息,完成发票信息的采集工作;
(2)建立会计信息传输接口。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与集团公司合同系统的信息传输接口,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提交服务请求上的合同号自动关联集团公司合同系统获取相关的合同、合同履行内容并自动转换为记账凭证相关信息,完成合同信息的采集工作;
(3)规范集团公司合同系统内的合同分类。从源头规范集团公司合同系统内的合同分类,并将依据合同类别派工的逻辑定制到系统中去,实现系统的自动一级派工机制。
2、构建风险控制点,加强风险管理
(1)系统风险点控制
a.源头上加强系统访问权限控制。通过用户权限管理,来确定哪些企业用户可以使用哪些功能,记录用户操作的日志,以备跟踪;建立数据备份策略,当数据库出问题时,保证企业管理信息数据尽可能得以恢复。
b.加强系统运行安全控制。安装入侵侦测设备,随时检测企业网络中的数据,检查是否是攻击的数据包,然后报警或停止对方的访问请求,从而保护系统不受攻击;同时通过安全扫描软件,定时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扫描,及时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
(2)业务风险点控制。一是在系统中增加自动校验逻辑,对供应商、发票金额、税额、税率等信息建立多维度的校验逻辑,确保录入信息准确性;二是在系统中增加人工审核节点,对会计模板的准确性、会计产品的正确性进行审核,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3、丰富会计产品内容,提供多样化服务
一是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会计模板,丰富会计核算内容;二是在系统内建立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分析模板,比较业务收入与各种费用之间的收支差额,绘制数据曲线,分析问题,查明原因;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分析角度,统计包括物料管理、价格趋势等多元化信息,做好生产经营预算、分析、风险管控等价值管理工作。
六、结论
“会计工厂”是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思想相融合的产物,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标准会计记账模板镶嵌到系统中来,实现规范化、流程化的自动记账工作,目前会计工厂已经成为财务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利器。今后,随着企业信息化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取得突破与成功,势必带来会计工厂的日臻完善与成熟。
参考文献:
[1]Accenture. The Shared Services and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Association. Shared Services.2004.
关键词:变电设备 “工厂化” 检修探索
中图分类号:U2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2年8月20日人民网甘肃频道以《检修公司“工厂化”检修稳步推进》为题报到了甘肃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具备“工厂化”检修工作条件后,对750千伏及以下隔离开关、330千伏及以下断路器、35千伏及以下所用变等设备开展集中工厂化检修的事件,在行业内部引发反响。目前,随着“大检修”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变电设备检修已经越来越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工厂化”检修成为电力设备检修的发展趋势。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就变电设备检修新模式-----变电设备“工厂化”检修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变电设备“工厂化”检修释义
1、释义。工厂化检修是指用提前修好的设备直接将被检修的设备替换下,换下的设备整体返厂(车间)或送至在当地建立的专门从事设备检修的基地、车间,然后通过在“工厂”内对设备开展全面的检修或改造,提高或恢复设备性能的一种电力设备的检修模式。这种检修将有效保证设备检修质量,大幅度减少检修时间,降低现场检修的安全风险和检修成本。
2、“工厂化”检修的特点。一是在“工厂化”检修车间内进行检修不受停电时间的限制;二是“工厂化”检修不受备品备件不足的限制;三是设备在“工厂化”检修车间内调校不仅减少(同变电站内现场调校比较)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便于提高调校的质量;四是检修车间的温度、湿度及防尘等都大大优于室外的检修工作现场。五是大幅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指标,从而可以较大幅度提高输变电设备可靠性。 六是大幅度降低了变电站内现场检修的安全风险;七是 “工厂化”检修模式是在检修车间内完成批量工作,专业化程度高人员、器具得到了有效的使用备品备件统一采购保管,避免了变电站内现场检修的浪费,提高了设备检修效率。八是“工厂化”设备检修能有效地保护了变电站内检修现场的环境,能够大幅减少对变电站的破坏和污染有效地保护了变电站干净整洁的环境。九是“工厂化”设备检修能够改善了专业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
二、“工厂化”检修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工厂化”检修取得实效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制定工厂化检修实施方案,协调“工厂化”检修基地的筹备工作以及“工厂化”检修具体工作的开展。
2、确定检修范围。领导下组成立后,通过对电网设备可靠性、运行状况及检修工作分析,发现需要进行技改或者完善检修的设备,进行初步确定将试点检修的设备。进而提高设备检修的效率有效缩短停电时间及提高检修安全系数等方面展开。
3、制定电力设备的检修方案。领导小组在确定检修范围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对设备厂家的完善化方案进行认真评审,随后结合实际情况编写制定了“工厂化”检修实施方案方案对检修设备的选择、基地的布置、基地人员及设备的配置、备品备件的准备及检修作业流程的制定等方面进行明确。
4、硬件、软件建设。一是按照“工厂化”检修工艺及实际运作的需求完善休息办公区、备品工具保管区、卸货区、拆解组装区、整组调试平台区、成品保管区、加工区等七个功能区域内的检修工装设备、仪器仪表、包装运输架、小型物品的搬运流转机等。二是对检修车间配备专业检修队伍,同时制订检修标准化流程图,对各个检修流程进行规范管理。三是汇编各类设备的检修工艺文件及完善化检修方案和工艺要求收集相关隔离开关厂家的技术说明书,编制了工厂化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并制定完善各类技术管理制度。四是完全依照工厂的管理模式对“工厂化”检修车间实行规范化管理,明确班前及班后检查的项目要求指导工作人员定期清理工位工作环境养成依章办事的好习惯。
三、变电设备“工厂化”检修注意的问题
1、建立“工厂化”检修的评估机制。2012年10月11至12日,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组织系统内有关专家对中国电科院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管理规范》、《省公司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管理规范》以及《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修订)等状态检修相关标准进行审查。按照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工作部署,在中国电科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在各省电科院成立“省公司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以进一步提高对公司设备状态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对于什么情况下采取“工厂化”检修,什么情况下实行现场检修要建立相关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为今后“工厂化”检修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2、 电网设备的非统一性。目前电网设备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致使各种型号的设备种类繁多,安装方式、检修工艺迥异。为此实施“工厂化”检修前期就需要对所管辖的电网设备进行统计分析,遇有问题时可联系检修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3、“工厂化”检修后设备功效的检验。对电网设备进行检修后就有必要保证设备的质量问题,为此在推行“工厂化”检修时应提前与设备厂家签订这方面的技术协议,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修和质量认可。
4、建立健全“工厂化”管理制度。“工厂化”检修与现场检修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检修环境更加苛刻、工艺要求更高对人员的管理及培训也有新的要求。
总之,输变电设备检修由变电站内现场检修转变为“工厂化”检修是供电企业设备检修的一次创新,同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深化管理创新、贯彻节约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柏民杰, 石岩鑫. 浅析变电运行设备的状态检修流程优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7) [2]黄继攀. 对变电设备检修的若干问题分析[J]. 广东科技, 2008,(22)
关键词:信贷工厂;中小企业;标准化;流程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为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出口方面的大份额直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转移劳动力,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但相比之下,其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贡献却极不相称。表现如下,其一,在直接融资方面――准入障碍,即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其二,在间接融资方面――银行“惜贷”,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量只占全国贷款总量的2%-3%。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谓是雪上加霜。
此处我们重点分析银行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惜贷”问题,在与大企业议价受挫的压力下,中小企业可以提供客观的利润引诱下,为何银行业仍然不愿放贷给中小企业。站在银行角度分析,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点:一是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存在着信息不透明 、企业控制权不明确、抵押物缺乏等问题,更容易发生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放贷胆战心惊。二是规模不经济。中小企业的贷款特征为短、频、急,实证显示“中小企业贷款的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户均贷款数量仅为大企业的0.5%,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即使按现行规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多可以上浮30%,银行的综合成本仍然很高。”
二、原有贷款决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
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经济集中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过程中,在贷款营销、贷款审查、贷款执行、贷款检查和贷款收回的全套流程中突出体现了银行的“惜贷”思想。目前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有两种套路:一种是“按给大企业贷款的路子,就相当于拿个小眼筛子去筛选”,过关率很低,中小企业跨不过门槛;另一种相对应的就是“按给个人办信用卡的路子,这又像是拿个大眼的筛子去筛”,企业的通关率倒是提高了,但是银行的坏帐率又会明显增加。
从对银行原有的贷款流程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原有的贷款决策中存在着流程复杂,手续繁琐等若干问题。纵向来看,信贷决策权过于集中,管理机构呈“金宇塔”型,管理链条过长;横向来看,权力制衡机制没有起作用,约束乏力,责任虚置。贷款决策环节上的逐级上报和“集体审批”,造成了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据统计,城市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6个月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这也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另外在贷款审批权限集中上收的同时,过分强调了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责任控制,而激励机制又很难落到实处。如建立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究制度。其次我们分析原有的流程中并未得到显示的相关步骤:第一是贷前的营销。传统的信贷管理理念僵化,市场营销能力严重不足,过多依靠行政手段进行调控,缺乏系统性的行业分析和风险研究;短期行为严重,层层下达考核指标,导致基层行信贷经营行为短期化。第二是贷中的决策现状的分析。虽做到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但定量分析中过分依靠财务报表进行判断。财务报表信息可能存在着信息失真和伪饰现象,同时由于其自身局限性一些诸如企业经营者素质、员工素质、产品竞争能力、行业发展前景等都无法得到显示。最后就是贷款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目前的工作重心是侧重于事后管理,而事后管理又侧重于风险损失的管理和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转化和处置上,缺乏对于全程的监控和管理,特别是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信贷工厂对贷款决策的改造针对以上问题,银行正积极推进信贷决策的改造,主要是推进决策的流程化,标准化,通过重新构造银行的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以及文化理念,颠覆性地改造传统的银行模式,因此我国部分银行适合引进“信贷工厂”(Credit factory)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标准化、流程化的操作。信贷工厂是由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标准化的、以工厂流水线形式进行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方式。具体来说,“信贷工厂就是以流水线的形式处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和风险控制,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划分为营销、销售、业务申报、审批、支用、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等环节,就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每一个生产流程都有专人负责,批量发放,批量生产,有人每天每月每季对准次品进行预警,对次品进行软回收再组合或通过法院渠道硬回收。”建行和中行先做吃螃蟹的人,率先通过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将信贷工厂模式引入中国,杭州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也相继引进。
信贷工厂对信贷决策的主要改造是按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双重标准来执行的。第一,标准化。首先是指信贷产品的设计标准化,按照设计好的标准化信贷产品对中小企业授信融资。在市场调查基础上。考虑到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整合,。标准化的设计符合中小企业融资数量广、额度小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个营销小企业信贷业务成本大、速度慢的缺点,便于批量化的生产。其次是信贷审批发放的标准化。即对中小企业客户和业务进行批量化处理,由于信贷产品的标准特性简化了审批程序,因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审批效率。第二,流程化。即在产品开发完成后 ,将小企业业务流程划分为多道工序 ,强调专人专岗和业务流程端对端操作。 “主要工序包括市场营销 、业务受理和尽职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以及集中清收等六个主要环节。”这样便将前、中、后台的业务相分离,按统一的标准分岗处理,提高了规范性也缩短了响应时间。这样审批环节从原来的近10个减少为现在的4个,审批时间从原来的近20个工作日缩短到5 个工作日以内,专业审批人可在审批权限内直接批复,审批实效得以提高。
自2007年来建行镇江模式的成功之后,信贷工厂模式在我国可谓是遍地开花,它的出现一方面适时的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需求,以建行为例原本2-3个月才可完成的业务现在五天就可办理成功,同时又降低了门槛,提高了风险容忍度,使得更多企业能得到金融服务;另外一方面也适时的满足了银行的战略重点转移,中小企业信贷能给银行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在政策层面上,政府是乐于见到此种景象的,不仅在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力度上加大手笔,同时政策层面对于建行的镇江模式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潘华富,蒋海燕. “信贷工厂”模式的探讨--突破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局的银行解决思维,浙江金融,2009(5)
[2] 林春山,“信贷工厂”模式的运行机理研究.新金融,2009 (10)
[3] 晓川,银行“变脸”成“信贷工厂”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现代工商,2009 (7)
[4] 潘华富,蒋海燕.“信贷工厂”模式的探讨,银行家,2009 (5)
[5] 安丽娟,李昕.“信贷工厂”模式的SWOT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 (4)
[6]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经济研究, 2002 (6)
“工厂思维”是外贸企业典型的思维方式。它最大的特色是每接一个订单,利润都可以先计算出来,如果没有客户退货等特殊情况的出现,既定的利润就能够顺利实现。
为什么“工厂思维”会影响到品牌的成败?
一、以“获得”来决定“投入”
这个“获得”经常是按单个订单来计算的,注重短期收益。面对订单,工厂内部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能不能做?决定能不能做的要素包括利润、技术和交货期。
用这个思维来做品牌,麻烦可就大了。举一个例子,当企业要进行广告投放时,你能够先计算好广告可以带来200万元的生意,再决定进行180万元的广告投入吗?没有任何一家广告公司和媒体敢用这种计算方式。
以短期的投入产出的想法来做品牌,对品牌的成长就不会有耐心。决策者用急功近利的心态做品牌,执行团队将不会稳定。
二、简单化操作
代工企业的操作流程是内部复杂、外部简单。参加展会,认识客户,拿到订单,按期发货,这是代工企业做外贸的操作流程;内部流程包括打样、生产、质检、包装、物流等等,相对外部操作复杂得多。
做品牌的操作流程与做工厂大不一样:内部需要人员管理及成本管控,外部存在着复杂多变的渠道、终端和市场等流程,还必须面对媒体等相关资源。这些外部流程不像内部流程那样容易掌控,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如果外部流程没有做好,内部流程再好也是无用功。
不少外贸工厂面对做品牌时复杂的变局,觉得太麻烦、太漫长,没有人愿意沉下心来培育品牌,而是继续沿用惯有的简单化操作——用钱开路,依赖外包。但依赖外包来发展品牌,工厂赚的还是生产制造的钱。工厂以为自己有品牌,其实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型,只是借助外包模式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打进了国内市场而已。
三、忽视隐形成本
相对工厂的显性成本,做品牌的成本常常是隐形的,而且“埋伏”在工厂老板未知的地带。
做工厂是以销定产——按照订单来安排生产,国外的客户肯定会支付所有的货款,相应的成本很快就被订单本身所消化。做品牌却不是这样,你把产品生产出来,如果卖不出去,那么这些成本就永远无法冲抵,你还得搭上运输成本。
如果你想继续坚持,那你就要在市场推广、终端促销方面进行投入。“埋伏”的成本又被挖掘出来了——在哪些区域投入?投入多少额度?投入后的效果如何?
总的来说,做工厂考验的是对固定因素的控制能力,各种成本可以估算出来。做品牌考验的是对变化因素的竞争能力,考验的是对渠道利益分配的平衡能力,考验的是对隐形成本投入的判断能力。
四、“人围着产品转”
工厂的跟单员,是以完成订单为主线,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疏通和协调。工厂的很多运营环节,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产品技术开发、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等,都是以产品为核心。概括而言,工厂的运营是“入围着产品转”。
一、采用节能型的工厂电气设备,有效地降低工厂生产的电能消耗
(一)挑选节能类型的工厂照明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工厂生产过程所配置的照明设备的电能消耗量并不大,可是因为工厂生产需要的照明设备数量比较多,其所形成的电能消耗就会大幅度提升,所以,如果工厂能够将内部的照明设备均换成节能类型的设备,则能够在根本上节省一定的电能消耗,从而为实现工厂电气设备节能发展奠定基础。一般而言,目前国内工厂所选择的节能类型的照明设备大多是荧光灯或者高压钠灯等,而上述所提及的节能类型照明设备不仅照明稳定性较高,并且还具备较长的使用年限、较强的防腐蚀性能等性质,在降低电能消耗量之际也可以有效地推动工厂的生产进度。
(二)挑选高效率、先进化的电动机。一般而言,作为维持工厂日常运作的源动力,电动机直接关系到工厂的电能消耗量与生产效益。所以,当代工厂应当通过优秀的技术研发,选择与使用高效率的电动机,在真正意义上为优化工厂生产流程提供最有效的发展条件。与此同时,在日常的生产运作过程中,工厂管理者、电气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若发现电动机存在着安全隐患,就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换掉原本运行效率逐渐下降的电动机,选择新型、高效率的电动机,比如可以选择Y型高效电动机。
(三)配置合理的电气设备变频器。现阶段国内各工厂选择的电气设备数量日益增加,不断增加的电气设备在根本上需要更多、更强的助动力。与此同时,工厂一般会处于长时间运作的状态,而如果工厂仍然选择应用普通类型的阀门来进一步控制电气设备的风量与流量,则会在根本上大大增加了工厂生产的电能消耗量。相反地,如果工厂选择变频调节的方式来控制风量与流量,不仅能够降低工厂内部电气设备的输出功率,减少电能消耗,而且还能为实现工厂电气设备节能发展提供先进化的技术基础。
二、加大对工厂电力计量的监督控制力度,避免不合理的电量浪费现象
工厂要加大对电力计量的监督控制力度,换而言之,即是深入地分析与掌握当前工厂生产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关键性电能计量设备的实际运作情况,同时还需要实时留意与调查有关电力计量设备的实际质量与使用效果,并定期收集与研究电力计量设备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探讨出能够有效优化电力计量设备运行过程的方法与途径。则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因为电力计量工作的不足而给工厂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当代工厂所配置的电力计量设备的可靠性与高效性,逐步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除此以外,工厂也可以按照电力计量管理的结果,制定并落实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电力计量改善措施,尽可能减少工厂日常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的电能消耗现象,为实现工厂电气设备节能发展、电力计量精细化管理奠定强有力的监督基础。
三、适当调节工厂的用电时间,降低工厂生产的用电成本
众所周知,国内各工厂都普遍出现了“峰谷用电”的问题,而所谓的“峰谷用电”,即是在白天的工厂生产期间,工厂的电能消耗量比较大,而在晚上的生产过程中,工厂的电能消耗量就相对比较小,所以,为了缓解用电高峰期的用电紧张局面,并且降低电力成本,国内各工厂应当充分发挥工业生产D的峰谷效应的优势,科学有效地将用电高峰期的电能需求逐步转移到用电低谷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工厂当前的电力供需。而且工厂选择“削峰填谷”的方法来缓解用电紧张的问题,其不单单能够有效地平衡工厂生产各环节、各阶段的用电供需情况,而且还能够通过峰谷电价的差异性来进一步降低工厂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电力成本,从而为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前提基础。
四、配置合理的无功补偿设备,为工厂正常生产提供高质量电能
事实上,工厂是通过估量电气设备的功率来监督与控制生产过程的实际用电情况,一般地工厂电气设备的功率越大,则所配置的电气设备的运作效率则会越强,而目前国内各工厂要优化电气设备运作效率,就务必要从生产过程供配电系统着手,适当地增加与配置无功补偿设备,行之有效地为工厂电气实现无功补偿提供装置支持。而且无功补偿设备可以让工厂生产所需的电气设备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并且还可以在提升电气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有效地优化整个设备运行系统的操作流程,最重要的一点是其能够为当代工厂实现正常、高效的生产目标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电能供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上了专业化生产的道路,企业之间则分工合作,形成了主机厂――供应商/生产商的金字塔结构。这无疑是符合现代工业社会要求的高效的生产制造模式。但由于历史和政策因素,以及产品转型不及时,仍有少部分中小企业沿袭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显然,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的生产组织、原材料组织、物流组织等各方面的复杂度比专业化、单一生产模式更高,因此在同等的利润率要求和竞争强度下,前者需要比后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为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工厂建立集成质量控制信息库的生产装配线时,根据工厂要求,对部分需求较迫切的生产管理流程与质量信息流的整合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生产管理信息的低成本整合
该工厂产品种类多、批量小,且产品种类还有增多的趋势。其中部分产品生产周期长,涉及的专业多、零件种类多。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该工厂为一场两地生产模式,两生产单位间距离几十公里,存在相当数量的厂内远距离物流要求。因此生产任务的下达、生产过程的控制、质量信息的传递等,都面临着头绪繁多,不易梳理的困难,而采用大型ERP软件则需投入较大的单项成本。针对上述问题,在建立质量信息流时,针对生产管理各环节,主要在信息化、作业计划、物料供应和设备维护方面进行了信息和流程整合。
2.1 信息资源共享
工厂在物资、财务、人力等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专业管理软件,但没有集成到一起,资源没有共享性,为工厂经营管理增加了许多无谓的管理成本。信息资源共享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各部门依旧采用原有软件,但针对各套专业管理软件的数据库信息,编制了数据提取和转换专用程序。专用程序分为两部分:运行在各管理部门单机上的客户端,负责各专业管理软件信息库数据的提取、上传以及从服务器端的数据读取;运行在工厂服务器上的服务器端,负责前述各数据库信息的格式转换,转换后的各数据库信息以统一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根据工厂对各部门管理信息的权限要求,各客户端更新数据时,相关数据将自动上传到服务器;而客户端提出读取非本客户端类别的其他数据库信息时,服务器端软件将只把符合权限要求的信息按字段提取并转换回原数据格式后,发送到提出请求的客户端。采用这种方式,以较小的成本整合了现有的各类数据库信息,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员工重新学习软件的时间成本。
2.2 作业计划编制优化
由于前述信息资源共享已将库存信息库链接至生产计划部,生产计划部门对库存信息库拥有相关的访问权限,因此作业计划的编制主要针对各种产品争夺生产资源以及工序衔接的矛盾,特别是工厂两地间的工序间流转问题,以库存资源种类和工序种类为设计变量,以同期生产产品种类为约束,以库存资源消耗量最小和工序衔接数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离散优化数学模型。作业计划以优化模型的优化结果作为主要参考源,实施计划编制。上述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之一,即工序衔接数量函数,受到工厂产品种类多的影响,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高质量模型。因此实际建模时对产品种类划分了大类,按照大类分别预先确定了设计变量和相应的约束,并建立了目标函数。在具体使用中,由使用人员根据当期需要生产的产品大类,调用相应的目标函数即可。更改设计变量和约束,与优化模型的其他部分组装等工作由优化程序后台自动完成。
在信息资源共享模块中,由于整合了物资部门的数据库信息,因此完成的作业计划将同时下达至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据此提前拉动采购计划的编制,确保物料供应。
2.3 质量、进度信息整合
针对工厂产品各工序之间的产品流转主要还是批量流转的现状,对过去分别属于两个部门的生产质量信息和生产进度信息在信息流的存储、流动以及反馈各环节进行整合。信息流动以生产进度为采样节点,生产进度信息主要包含批次和批次件数,质量信息在规定的工序处采集。当某工序完成后,相关的质量信息、检验信息即时进行工序检验和数据采集。当数据采集完成后再进入下道工序。为此对各工序检验配置检验结果的信息采集模块,具体为:一般工序主要采用气动检具等自动化的专门检具,检验结果直接通过检具数据线传递至车间级服务器;少数重要工序检验配置台式或便携式计算机,以便于使用精度更高的传统检具。为实现质量信息跟随工序流动,质量和检验信息除上传一份至工厂服务器外,同时将某工序每批次的质量和检验信息,在生产进度信息的相关工序项下建立两个单独的表单,供生产调度部门调用查阅。
实际中可能发生生产进度与生产计划不符的情况,主要包括生产进度因质量、物料等达不到生产计划要求,和生产计划因客观原因不再适用两种情况。对前一种情况,由于资源信息共享的建立,生产进度在生产计划部门可直接监控,并根据影响进度的原因采取对策,例如安排加班、加急采购等。同时针对与质量相关的问题,除监控外还建立了专门的反馈环节,对出现的质量和进度问题进入专门建立的限时上报流程和周报流程进行处理。周报内容中涵盖所涉及问题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处理情况、后续安排五个要素。对处理情况和后续安排两项要素,同时反馈至车间信息监控平台。对后一种情况则由生产计划部门修订计划后,按正常程序下达至生产单位和采购部门。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