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横穿西伯利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横穿西伯利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关键词:新亚欧大陆桥;竞争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新亚欧大陆桥背景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日照、连云港等港口城市,穿越中亚地区,抵达鹿特丹等欧洲口岸,横贯亚欧大陆,全程长达10800公里左右,把大西洋与太平洋通过大陆联结起来,实现了海路联运。1990年9月12日,新亚欧大陆桥初步形成,它以我国北疆铁路与原苏联土西铁路接轨为标志,是一条以铁路为主,航空、公路、管道运输以及光缆通讯一体化的新型陆桥。[1]1992年国际陆桥开始营运,我国于1993年决定沿桥全线开放开发,开始了沿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的战略规划。

二、新亚欧大陆桥的优势

1.运输距离短。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里程为11880公里,新亚欧大陆桥全程缩短1000多公里。与海运相比,其距离优势更加明显。对于我国到欧洲的货物,尤其是西部地区要出口欧洲的货物,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其运距比经西伯利亚陆桥可缩短2000多公里,比海运距离缩短了上万公里,运行速度也比海运快得多。

2.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新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段位于北半球暖温带,与横穿俄罗斯的第一亚欧大陆桥相比,它避开了高寒地区,铁路运输更加安全、持久。我国沿海港口受季风气候影响,港口无封冻期,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地作业。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沿海港口建设投资巨大,不断完善港口作业设施,使得港口作业的吞吐能力进一步加大。

3.我国国内物流迅速发展。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最近几年年均增幅在20%以上,有利于推动国内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发展物流离不开铁路运输的支持,而新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是横贯我国东西的运输大动脉,物流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它的依赖。因此物流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激烈竞争,必将进一步激发它的运输能力,新亚欧大陆桥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4.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我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期间进行了许多大型铁路、公路工程建设,这些建设有的沿陇海线并行,有的将陇海线与其沿线地区联系,起到了陇海线辅线的作用。这能为新亚欧大陆桥提供更多的货源和运输机会,提高其利用率。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的进出口不能继续仅依赖东部沿海港口。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可以使西部地区的货物直接装箱向西运往欧洲,一来缓解东部港口的作业压力;二来减少向东货运量,缓解铁路东行的压力。

三、新亚欧大陆桥目前存在的问题

1.运输费用高。新亚欧大陆桥的每公里运费为0.142美元/TEU,而西伯利亚大陆桥每公里运费仅为0.060美元/TEU,海运每公里运费为0.045美元/TEU。另外,中哈过境换装费相当高,单单铁路段的运费,通过新亚欧大陆桥的货物每箱就要比西伯利亚陆桥高出160美元左右。为了促进新亚欧大陆桥过境运输业务的发展,政府从2001年开始取消了对大陆桥过境运输的双倍付费。即便如此,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费还是不低。

2.运输速度慢,日运行距离短。新亚欧大陆桥里程虽短,但沿途装卸次数增加,货物线上停留时间变长。新亚欧大陆桥从连云港到莫斯科平均运行时间为26天,到鹿特丹需要30天,而西伯利亚陆桥的运行时间分别是10天、14天。[2]新亚欧大陆桥的日均运行距离也远小于西伯利亚大陆桥,导致了亚欧大陆桥长途运输时间成本过高。因此,新亚欧大陆桥的长途运输量不多,短途运输相对较多。

3.换轨问题。阿拉山口口岸是新亚欧大陆桥从中国通往哈萨克斯坦的唯一出境通道。由于中国和前苏联的铁路轨距不同,经常因为阿拉山口到哈萨克斯坦的多斯托克的换装问题造成货物运输堵塞,再次增加了运输时间;换装又涉及多次,还会引起许多其他问题。

4.沿途各国具有利益矛盾、冲突。任何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都是不同的,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相比于中亚、西亚国家,我国处于绝对顺差,出现贸易摩擦在所难免。另外,与第一亚欧大陆桥的竞争,使得跟俄罗斯也有利益冲突。这些都使得新亚欧大陆桥的全面发展面临不利的影响。

四、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建议

1.调整运输价格,降低运输成本。新亚欧大陆桥沿线途经过许多国家,其运价将由沿线各国的铁路、口岸等多个运输环节决定,运输成本的构成比较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价格过高,都将引起整条路桥运输价格的提高。建议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建立一个超越国界的大陆桥运价协调机制,协调各国、各环节的运输费率问题。国家还可以减免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的铁路建设基金和一些其他税费,进一步降低新亚欧大陆桥的货物运输成本。

2.改善铁路运力。铁路运力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新亚欧大陆桥运输效率提高的瓶颈。我国所能做的只有改善陇海兰新线的铁路运力。为此,必须制定铁路系统的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传统铁路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火车速度,还可以增设铁路复线减轻主线压力。

3.加快口岸换装,压缩口岸滞留时间。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个联络协调机制,它对提高口岸效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铁路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的相关方针政策,加快完善信息系统,加速铁路通道现代化建设,以此促进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政府也要加大对口岸联检单位的资金支持,增加在编人员,争取实现24小时通关作业,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对过境货箱的查验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4.加强沿桥各国国际运输的协调。目前我国政府倡议建立了“新亚欧大陆桥协调机制”,目前该协调机制运行状况良好。建议再建立一个超越国界的协调委员会,根据国际运输市场的行情变化,制定新亚欧大陆桥运输一体化的促进政策,使得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输不受某国政府的干预,减少运输通关中的灰色问题。这个委员会还要监督相关政策的执行,协调解决各国在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果可以的话,该委员会建立一定的惩罚机制,对于妨碍运输的机构给予一定的处罚。

参考文献:

[1]芮杏文,等.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1998(8).

第2篇: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想要在汉斯岛上插上一面国旗,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去年7月,当加拿大士兵带着国旗来到这座位于北冰洋上的小岛时,他们甚至还带上了用于固定旗杆的石头。不久,加拿大外交部长比尔•格雷厄姆特地乘坐直升机前往视察,并且宣布汉斯岛“永远属于加拿大”。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丹麦政府的书面抗议。

事实上,这座引起两国争执的小岛面积不过1保称椒焦里,该海域从前甚至还被蔑称为“地球最北端的茅坑”。然而,如今对于丹麦和加拿大两国来说,汉斯岛的意义绝不仅于此――它拉开了即将在极地区域内上演的无数场领土和领海纠纷的序幕。

关于北极地区的边界划分已被列入周边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它们所要争夺的是对数量可观的资源以及航线的控制权,而引发这一系列争夺的原因就是北极地区气温的急剧上升。在地球上,没有什么地方像北极地区这样,气候的变化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早已虎视眈眈,迫不及待地等着冰层融化后进入北极地区开采能源;另一方面,生物学家和气候研究人员则担心这片人迹罕至的处女地会难以逃脱冰层融化、海水上涨和物种灭绝的命运。

破天荒的一年

“北极地区直接决定着全球未来几十年内的气候状况。”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研究员福尔克说,“我们观察到,北冰洋里的冰山已经急剧减少,终年结冰的地层也在逐渐消失。”

2005年被专家们称为“破天荒的一年”:根据卫星资料显示,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之间海域的冰山数量空前减少,一艘俄罗斯的科研考察船竟然在没有破冰船的帮助下,首次穿越著名的“西北通道”(横穿加拿大北极群岛、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终年处于结冰状态);一向都无法通行的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通道”竟然也出现了一个多月的解冻期。

当浮冰融化后,更大面积的深色海水被暴露出来,阳光直射吸热能力远高于冰雪的海水,从而导致该地区的气温继续上升。“我们担心到本世纪末,北极的夏季到来时,冰山将不复存在。”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环境物理学教授乔治说,“根据预测,在2100年前,北极地区的温度将会上升4℃~7℃,而北极的永冻区也将向北缩短数千公里。那样的话,该地区的地层都会出现塌裂,街道、管道和工业设施都面临着沉陷的威胁。

建立在永冻区上的西伯利亚城市雅库茨克正在经历着乔治教授所预言的这种灾难――今年来,该市大约有300余栋大型建筑物倒塌,湖水渗漏到地底,而河流的水位却在不断上涨。

北极是块“大肥肉”

长期以来,人们对北极地区的财富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北冰洋地区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眼下,挪威和俄罗斯已经展开了北冰洋巴伦支海钻井权的争夺战,加拿大也已开始在北极圈内的岛屿上开采钻石,不久其产量将达到世界天然钻石产量的10%~15%。

随着北冰洋浮冰消融和航海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旦北冰洋航道贯通,将使亚、欧和美洲之间的航线缩短6000公里到8000公里。比如,从英国伦敦通向日本东京的海运线,目前需要绕道巴拿马运河,如能穿行加拿大北极群岛地带的话,整个航程将由现在的2保竿蚬里缩短为1保叮赐蚬里。到那时,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将无用武之地,世界贸易平衡将被打破。

虽然围绕北极的各个国家都摩拳擦掌,对这块“大肥肉”志在必得,可他们都忘了,许多沿岸的居民才是北冰洋大面积融冰的最大受害者,譬如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在过去,我们这里一到10月底就开始结冰了,如今却要等到圣诞节才开始结冰。”白令海峡一座小岛上的因纽特居民抱怨道,“以前的冰通常都有好几米厚,但是去年的冰却只有30厘米厚,好多人建在冰面上的捕鱼棚都沉到海里了。”

在加拿大,无论是温哥华以北的萨克斯港,还是伊魁特的佛洛比西尔湾,易碎的海冰都极大地威胁着因纽特人的狩猎传统,海豹、海象和北极熊这些动物也大量减少。最典型的当属丘吉尔港:每年秋天,大量北极熊都会聚集到这里,等待哈得森湾结冰。如今,冬天来得越来越晚,而北极熊赖以捕猎的浮冰则提前融化了,于是这些北极熊再也无法捕获足够的猎物,以增加自己体内的脂肪层。“冰层融化期提前一周,每只北极熊的平均体重就会下降10公斤。”阿尔伯塔大学的北极熊研究员伊安说。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预计,北极熊的数量在未来30年~50年内将会减少三分之一。同样受到威胁的还有驯鹿、旅鼠和北极狐。

“这些动物的生活区域已经开始向北退缩。”北极动植物保育组织的专家玛丽亚说,“终有一天它们会发现自己无路可退。”

藏在冻土里的“炸弹”

北极地区的气温将继续上升,这已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因为在北极地区,有一颗潜藏在1500米深处冻土里的“炸弹”才刚刚开始发挥它的巨大威力――

第3篇: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人们常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形容运动员,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优秀的职业运动员,甚至就连一些业余运动员的认知功能都比普通大学生发展得更好,因为他们具有“超焦”能力。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描述一系列在三维空间移动的场景,如开车、横穿马路或是体育运动,尽管这与真正的运动没有关系,但是职业运动员在具有干扰项的环境下对大量移动目标的注意能力,以及追踪大视场、高速运动的物体的能力和感知深度的能力比业余运动员更好,而业余运动员在这方面又优于普通大学生。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训练的结果。

从人体汗液中提取抗生素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人体汗液中的物质可以对抗包括肺结核在内的很多已知病原体。科学家发现,汗液中的化学物质人汗腺抗菌肽能够在略带酸性的含盐汗液中激活,刺透有害细菌的细胞膜,最终杀死这些细菌,例如“超级细菌”和致命的肺结核细菌。科学家希望利用人汗腺抗菌肽研发新型抗生素,其长期功效将超过传统抗生素,因为细菌无法快速进化出针对人汗腺抗菌肽的抗药性。

西伯利亚人为何能抗寒

在一项针对西伯利亚族群的遗传学分析显示,当地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可能与特殊的基因相关。此前的研究发现,在寒冷气候下生活的人群,其体内一对名为UCP1和UCP3的基因表达更为活跃。这些基因帮助身体把储存的脂肪直接转化为热量,而不需要经过肌肉运动的化学能转化或大脑调节干预。新研究在肯定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又发现了另外两组基因的变体ENPP7和PRKG1,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也体现出积极的作用。

夫妻关系差 女性易得病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关系差的夫妻,更容易患上多种疾病。夫妻对彼此关系感到焦虑时,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会提高,这种激素水平和某些免疫细胞有关,会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研究还发现,不良的夫妻关系,对女性身体健康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女性对婚姻的情感依赖更多。夫妻关系差时,女性更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的情绪。不过,这种负面影响并非永久性的,当夫妻关系转好时,身体的免疫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世界上最省油的汽车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近日宣布,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最省油的汽车”,百千米油耗仅约为0.9升。这辆名为XL1的汽车的动力由一台排量仅为0.8升的小型柴油发动机和一个独立的电动马达及电池组提供,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59千米。XL1还能在全电动的模式下行驶50千米,此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平均而言,XL1每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有21克。由于采用了碳纤维材料,XL1整车重量仅为795千克。XL1首款车型将于2013年年底制造完成。

“近视基因”被发现

英国研究人员分析了4.5万名屈光不正患者的基因状况,发现了24个与近视有关的基因。其中包括与视觉信号传输、眼组织构造和眼部发育有关的基因,携带这些高危基因

者患近视的风险是常人的10倍。此前研究发现,近视与用眼过度、户外活动少等环境因素有关,而这项新的研究则证实遗传因素也与近视密切关系。

石墨或可制成人造肌肉

美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石墨前所未有的特性和功能。他们采用不同的高分子膜对石墨进行分层处理,以创造出一种可伸缩的“软性”材料,未来或可用于制成人造肌肉。当接触电源时,人造肌肉可延伸出一定的面积,而当电源切断时,该肌肉便恢复松弛状态。通过电压的调整,可控制人造肌肉的伸缩程度,而其伸缩度可超过100%。

“纸质”太阳能电池

为了保证透光率,通常太阳能电池板使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制成。日本一个研究小组以木浆中的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压缩加工,成功研发出厚度仅有15纳米的透明材料,并以此为基板,将光电转换有机材料和配线用压力嵌入,从而制成纸质太阳能电池。这种纸质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只有3%,远不及一般发电用太阳能电池10%~20%的转换率,但和玻璃基板太阳能电池差不多,而且便携易用,制造简单,成本极低,将来可能大有用武之地。

打印“人造耳”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牛耳细胞在3D打印机中打印出人造耳朵,可以用于先天畸形儿童的器官移植。研究人员首先利用3D相机拍摄数名儿童现有耳朵的三维信息,然后将其输入计算机,3D打印机会据此打印出耳朵模子。研究人员随后在模子中注入特殊的胶原蛋白凝胶,这种凝胶含有能生成软骨的牛耳细胞。此后数周内,软骨逐渐增多并取代凝胶。3个月后,模子内出现一个具有柔韧性的人造外耳,其功能和外表均与正常人耳相似。

剖腹产儿童易患过敏

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分析结果显示,剖腹产儿童患过敏的风险高于顺产儿童。研究人员评估了1200多名新生儿在1个月、6个月、1岁以及2岁时的情况,结果发现,到2岁时为止,如果接触宠物皮屑、螨虫等居家常见的过敏源,剖腹产儿童患过敏的比例是顺产儿童的5倍。这项研究表明,早期暴露于微生物环境将对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和过敏发作产生影响,而儿童在顺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母体细菌可能对他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有益影响。

第4篇: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铁路上本来空荡荡的,一列火车也没有,这也是偷车贼敢横穿铁轨的原因。但是,一声火车的汽笛突然响起,离偷车贼不到十米远的铁轨上竟出现了一列火车,向卡在铁轨上的轿车冲了过来。

舒斯特和偷车贼目瞪口呆:这火车是从哪来的?短得只有三节车厢,像是临时拿来凑数的古董火车。它的样式太古老了,居然是早被淘汰的蒸汽机火车,以跟自行车差不多的速度晃晃悠悠地将铁轨上的高级轿车撞了出去。

舒斯特见被撞开的轿车打着旋儿向自己撞来,连忙躲闪到一边。偷车贼却趁机攀上了火车,钻进了第二节车厢里。当舒斯特追过去时,偷车贼得意扬扬地向他挥手这时候,第三节车厢的一个窗口出现了一个中年女人,穿着老式的碎花裙,茫然地看着窗外。

舒斯特大怒,快步跑向火车车尾,火车的速度并不快,他的手指很快碰到了车尾的栏杆。只要握住栏杆,腰一用劲,舒斯特就可以登上火车了。“别上去!”一声尖叫吓得舒斯特打了个哆嗦,他停顿了一下,立刻被火车甩下了数米远。一回头,他看到一名铁路工作人员正在不远处招手,神情焦急。再一回头,他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那列火车周围的环境像是被小石子投进水塘一样起了涟漪,空气仿佛能用肉眼看到一样扭曲起来,火车不见了。

“它不见了?”舒斯特结结巴巴地对刚跑过来的老铁路工说。老铁路工一脸惊悸地说:“你真幸运!要是上了那列火车,你就再也下不来了。那是‘果戈里幽灵火车’啊!”“果戈里幽灵火车?”舒斯特满脸疑惑,他自幼在西伯利亚生活,最近才搬到这里,根本不知道老铁路工在说什么。

老铁路工叹了口气:“这列幽灵火车太出名了,1933年消失在前面不远的隧道里,之后又神出鬼没。算了,我说了你也不信,还是自己回去查报纸吧。”舒斯特冷汗淋漓,他虽然不知道老铁路工在说什么,但火车神秘地消失在自己眼前却是不争的事实。回到警察局,他把事情一说,同事们都大吃一惊,也有人说他是夜班工作太累,导致产生了幻觉。头儿给他放了三天假,让他回家休息。

舒斯特却不愿意闲着。根据被盗车上遗留的指纹,他查出偷车贼名叫伊达,住在贫民区,惟一的亲人是七十多岁的奶奶。老奶奶的眼睛都快瞎了,她并不知道伊达失踪的事。舒斯特走遍了伊达所有可能去的地方,询问了他的伙伴们,两天后,确定伊达真的失踪了。

舒斯特又跑去铁路部门询问,铁路部门也许是不想让恐怖事件吓到乘客,拒绝回答任何关于幽灵火车的问题。舒斯特就一头钻进了图书馆和档案馆,寻找与“果戈里幽灵火车”有关的新闻和档案。他搜索了大量资料,直看得头晕眼花。

第二天晚上,舒斯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一辆车停在公寓门口,车上坐着一位年迈的老人。老人一见舒斯特就问:“你就是那位刚刚见到‘果戈里幽灵火车’的警官吗?西索伊,那名老铁路工跟我说了你的事情。听说你在寻找关于幽灵火车的资料,或许我们可以互相帮助。”

老人叫托尼,原籍意大利,今年84岁,是“果戈里幽灵火车”两位幸存者中至今惟一尚存人世的。虽然事情过去七十多年了,但一提起幽灵火车,他仍激动万分。

著名大作家果戈里逝于1852年。1931年,他的尸体被迁葬时发现头骨失踪了,几经波折,他的一位亲戚找到了头骨,并带到驻防的意大利。1933年春天,亲戚将装有头骨的匣子委托给一名意大利军官,让他带回俄罗斯给一名律师,这名意大利军官就带着弟弟托尼和朋友们一起踏上了旅途。

托尼当时8岁,这个调皮的男孩在旅途中搞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恶作剧。他偷来了那个装有头骨的匣子,打算在火车经过隧道时,趁着黑暗把头骨摆在桌子上,等骤见光明时吓大家一跳。火车离隧道还有数十米,托尼突然感到一阵心悸,他触目所见的所有人,包括哥哥和他的朋友们,都脸色难看,眼睛里闪烁着惊恐。

男孩看着越来越接近的黑暗隧道,像是一只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准备吞噬自己,不知为何,他心里有个声音在催促:“快离开这里!快走!”于是,他溜到了车厢的接口处,趁着火车要进入隧道速度减慢,哆嗦着跳出了火车。

由于衣服厚实,托尼并没有受伤。他抬起头,火车头刚好驶进隧道口,一团团黏稠的白雾包裹住了火车。几秒后,他清醒过来,四周一片死寂,蒸汽机火车的响声突然没有了。他大着胆子跑到隧道口向内看,发现白雾已经散去了,隧道里空荡荡的,火车不见了。

一个同样因为心悸而提前跳下火车的年轻女孩也跑了过来,证实托尼并不是在做梦。两人走了很久,才找到村庄报告此事。警察半信半疑地带他们回到现场,经过调查,通过隧道后几公里处就是下一个车站,这列火车的确没有再出现过。当局仔细搜查隧道,没有任何痕迹证明火车曾经经过,甚至连燃煤留下的煤烟颗粒都没有。火车连同车上的104名乘客,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民间出现了许多谣传:有人说,这是果戈里大师不忿头骨被偷走,从阴间回来,带走了自己的头骨和整列火车;有人说,这是隧道闹鬼。从此,这条隧道被封闭了,不允许车辆通行。

第5篇: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一个时代的物质出路与精神出路

“在路上”这个语词的风行始于1957年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自传体小说《在路上》:一伙追求个性自由的青年男女开车横穿美国,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使他们的思想、心态随之发生了种种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许多美国青年也是这样在州际高速公路边大拇指向下,向司机示意搭车,藉此穿越美国广大的地域,以行走的方式认识美国社会。

如今的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喧嚣统治和挤迫着一切,城市日益沦为各种平庸文化的集散地,到处都是为物质奔忙而精神失衡的人。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大转折期,各种思潮混杂交错,许多有志青年试图通过“行走”的方式思考社会的走向和一己的人生——物质上没有出路的时代,精神寻找成为一种出路——浪迹天涯是人生的叙述方式。艰苦的长旅中,自我与大地保持了一种诗意的关系。

1984年,河南的刘雨田成为首位徒步走完长城全程的人;1985年,32岁的尧茂书在无后援的情况下,在长江上漂流了1100公里,行至金沙江通伽峡段时船扣人亡;1988年始,上海的余纯顺徒步中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行程4万多公里。1996年,46岁的余纯顺因走错路线,在6月地表已达70度高温的罗布泊沙漠中因干渴脱水而亡。

那时、那一个年代,我的心也常常“在路上”。我曾写道:“漂泊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漂泊也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原始的和本源的力量不断催促我们一次次踏上孤旅。每一个漂泊的目的地都是漂泊的一个后果,预测这个后果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创造漂泊,不断踏上未知的旅程,或者说不断地在移动。”

“在移动中坚守着人类的精神高地。移动中的许多个夜晚,移动者怀着惊异的心情聆听天籁的同时,也在通过独自面对大地和星空找出有关生存的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最原初的记忆业已恢复,最深的根源业已掘出。”

然而,千千万万曾经被“尧茂书们”激动过的大众,他们的激动很快就冷却了——激情并不可靠,如果没有不断深化的思想质料作为给养,激情很容易被旷野里浩大的风吹息。而“在路上”者自己也会在一个个雾气笼罩的寂寥与充满忧悒的雨霁中,生出对生命的意义、价值诸方面的惶惑和茫然。

当然,这不是要否定“在路上”者,恰恰相反,“在路上”者孤独的精神会让我们生出难以释怀的敬意: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显出了它的悲怆和瑰伟。

在路上的欣悦

在旷野里听雨、望云、观星并不都是那么诗意;鞋中的一粒沙子都要他们在前行中步步承受。随着行程的完结,“在路上”似乎失去了证据;随着“行路者”的消亡,“行路者”犹如从来不曾存在过。留下的只有在“走”中的仰观俯察和内心思绪变化的种种精神线索:沮丧、绝望与信心的回升,以及以如许代价才见到天地之大美后的那一种明亮的忧伤。

当时日消逝,遥远的在场、富于弹性的生命、聚散随风的早年心像、一处处曾经驻留的驿站……都只能通过回忆完成。每一次回忆都是雾霭中一波波温馨的晚潮。

我自己有过这样的回忆。在乡下的时候,村长指派我每天到公社去拉饲料。腊月里,寒星还冻在天上时,就牵上老牛去饮水,套上车出了村口上了道,太阳还没出,就这样吱吱呀呀慢慢腾腾地颠着。经常是打一个小盹忽又惊醒,因为土路窄,两旁是沟,迎面来了大车,小牛车非给挤到沟里去不可。

秋凉时节,抬头高粱地,雁阵在前方。老牛回头哞哞冲我叫。上坡、下道、绕过长满苇草的锅底坑,木棍猛敲牛腚,向着开阔的漫岗地撒个小欢。这一刻内心特别敞亮。原来我和前面的老牛一样,都活在眼下。

这种“在路上”的内心欣悦是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到的。在与大地的亲近中,不断澄清原有的疑惑并滋生新的体验,不断进行自我定位,进行道路和思想的双重探索。可是,谁愿意来赴这场宴席呢?谁能认识到这场宴席的价值呢?谁愿意离开都市的繁华而选择这样的宴席呢?

生命是一种被流放

《愤怒的葡萄》是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读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作家斯坦贝克随大批破产农民一同向加州迁徙。“五千户农民即将饿死,情势尖锐紧迫!”沿途所见令他极为震惊。这以后,斯坦贝克站在底层的立场上写出了为弱势群体说话的长篇。小说中,约德开着破汽车载着全家背井离乡横穿沙漠,从风沙侵袭久旱无雨的俄克拉荷马州到加州去讨生活。斯坦贝克由此展开了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广阔画卷。

契诃夫的《萨哈林岛旅行记》也曾带给我很大的震动。1890年,为了调查萨哈林岛上那些被沙俄流放的囚犯,契诃夫忍受着肺病和严寒,坐小船漂过汹涌的西伯利亚河,行程六个月……《萨哈林岛旅行记》让我找到了自己认定的“走路”方式。迎着电视台的镜头,并通过镜头告诉公众:我在走路,这是一些人喜爱的方式。然而在我心里,“走路”本是一个人的营生和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名声是微不足道的。

1986年我赴山东临沂地区调查那里的旱情。沂蒙山区历史上有“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说。我进到那里时,尚有近两千个村庄不通汽车。攀上顶端平坦的崮子下望,周遭是一片连天的灰黄。一个掮着铁桶的老汉从很远的小路走来,在山腰拨开碱蓬和蒺藜,把桶接在石缝下,泉水滴滴答答敲着桶底……老汉躺在桶边上睡熟了。差不多有两个小时,一只小甲虫横穿过老汉布满褶子的脸,他醒了,坐起来向桶里望去,只接了小半桶水……

我与自己的约定是:在寂静的视野中平静地观察并记录寻常百姓为了生计、为了信仰或是为了寻常生活,攀爬高山、涉流水,走阡陌纵横的乡道,走船以载之的水道,走山涧中岩羊踩出的已经风化成沙砾的碎石道,走雪原中通向炊烟缭绕的屯子的雪道,走储木场铺到江边为运木船、为抬原木而临时铺就的木道,走丘陵漫坡草场上蜿蜒至炮台云朵间的悠悠盘山道……在道路上会采撷到种种的乡间轶闻、族群细节。热土父老的生存境况与精神负累也都会有诸多的铺陈。

美籍波兰作家切斯拉夫·米沃什在为约瑟夫·寇德卡的画册《流放》作序时写道:“既然‘流放’是20世纪最基本的特征,那么作为一个要真实表现民众的艺术家,他自己的生活也必须处于某种意义上的‘流放’。”所言与“在路上”有些相近,你表现“在路上”,你自己当然也要“在路上”。你“在路上”是为“在路上”者进行“声音的传递”。你要闪躲那些公共感叹并用独特性对自己进行支撑。你要深切地理解他们,莫要把他们的声音给传递歪了。

那么,都传递些什么呢?蹲在门口认真地往嘴里扒拉高粱米粒儿;扁担钩钩住水桶,吃力地拽上来一桶清水;蹲在一旁看老马在石槽里吧唧着嘴;围帘里高高地装起3000斤玉米,三匹马过高土坎时大口地喘,左右乱撞,车老板吼着抽打着;“喜鹊乱叫大雨要到”,用木橛子刮锨上的黏土的汉子正仰头看天——地都干成了老婆子脸,爽爽地下一场才好哩。

就是这些家常日常庸常,就是这些艰辛却并不以艰辛为艰辛的一切,就是因为抱着“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的想法,农民希求的仅仅是小小的、简单的幸福。这也是一代代现实主义作家、画家表现过的。

许多人一提到现实主义就觉得落伍,以致现实主义已经成了一个“隐蔽的传统”。事实上,不同形式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宽广的上升空间,也用不着去刻意区分,重要的是合适于自己。摄影也并不曾发明过什么,它只是以镜头这种方式打捞着当代视觉资材的流失。

谁都不能无视和有意搁置乡村剧变。在中国乡村延续数千年的道德、价值观,延续百多年并孕育了无以计数的乡土文化、艺术的乡村文明,今天不但已呈颓势且已大面积溃败:妇女临流在青石上捣衣,老汉在磨房推着碾子,豆腐坊飘出了豆香,冬日的铁匠铺前聚拢着晒太阳的农民和在他们腿间穿来穿去的狗、鸡……如许的出作入息式的乡村田园素描,在日常的乡村生活景象中已越来越少。还有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间技艺——乡里的石匠、窑匠、漆匠、竹器匠、小炉匠、纸扎匠……极少有年轻的后生愿意去学了。即便是旷远的西部,机器的嚣声也在日近。

第6篇: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2.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

A.第一大洲 B.第二大洲 C.第三大洲 D.第四大洲 3.世界上的山峰是号称“地球之巅”的

A.厄尔布鲁士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珠穆朗玛峰 D.阿空加瓜山 4.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A.里海 B.黑海 C.死海 D.贝加尔湖 5.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6.南亚夏季风的源地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湄公河 B.印度河 C.恒河 D.黑龙江 8.世界上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死海 D.波罗的海 9.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10.非洲大陆的地形主要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11.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地中海和大西洋 B.地中海和黑海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地中海和红海 12.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

A.东非高原 B.南非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埃塞俄比亚高原 13.世界的平原是

A.东欧平原 B.密西西比河平原 C.亚马孙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 15.世界上面积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阿拉伯高原 D.巴西高原 16.东南亚的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A.越南 B.老挝 C.柬埔寨 D.泰国 17.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菲律宾 18.根据降水的特点分析,马来群岛应该是

A.夏季多雨 B.冬季多雨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19.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20.马六甲海峡沿岸的三个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 B.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 D.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 21.南亚的两个岛国是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和印度

C.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D.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22.下列南亚的国家中,位于内陆山区的是

A.尼泊尔 B.斯里兰卡 C.马尔代夫 D.孟加拉国 23.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犹太教和基督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24.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是

A.尼罗河 B.恒河 C.印度河 D.湄公河 25.南亚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高原、平原 B.平原、高原、山地 C.山地、平原、高原 D.平原、山地、高原 26.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季发生在

A.3-5月 B.6-10月 C.10-12月 D.1-2月 27.南亚地区的黄麻主要分布在

A.德干高原 B.喜马拉雅山区 C.恒河下游地区 D.印度河平原 28.印度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A.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B.恒河平原

C.喜马拉雅山区 D.东高止山以东地区 29.霍尔木兹海峡位于

A.地中海与红海之间 B.地中海与黑海之间 C.阿拉伯海与波斯湾之间 D.阿拉伯海与红海之间 30.下列有关西亚农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高是制约西亚农牧业发展的条件 B.阿富汗、伊朗等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是羊毛和地毯 C.西亚农业多为节水灌溉农业 D.西亚的灌溉农业区主要位于两河平原 31.下列西亚国家中,不濒临波斯湾的一组是

A.伊朗和沙特阿拉伯 B.阿曼和科威特

C.叙利亚和土耳其 D.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初一地理下册期中试题32.下列欧洲西部国家中,北极圈不通过其领土的是

A.挪威 B.丹麦 C.瑞典 D.芬兰 33.下列叙述,与瑞士不相关的是

4

A.风光秀美,有“世界公园”之称 B.经济富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C.生产精密仪器和钟表,有“钟表王国”的美誉 D.海滩阳光灿烂,旅游者畅饮啤酒 34.下列国家中,濒临地中海的一组是

A.法国和希腊 B.爱尔兰和冰岛 C.波兰和德国 D.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35.巴基斯坦的居民大多信奉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36.欧洲的半岛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 C.亚平宁半岛 D.巴尔干半岛 37.荷兰的特色产业是

A.发达的海洋渔业 B.驰名世界的郁金香花卉种植 C.优质钢材的冶炼 D.行销世界的畜牧业产品 38.下列欧洲西部国家自然景观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挪威冰雪皑皑的山峰 B.瑞士阳光灿烂的海滩

C.西班牙陡峻幽深的峡湾 D.法国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 39.有关西亚社会情况的介绍,正确的是

A.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B.耶路撒冷和麦加都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C.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黄色人种

D.世界上规模的清真寺位于地中海滨的耶路撒冷 40.有关西亚国家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特阿拉伯占据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B.伊朗和伊拉克扼守着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的领土全部位于亚洲境内 D.西亚东部的阿富汗与我国相邻 41.纬度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43.在美洲,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

5

A.印第安人 B.欧洲移民 C.因纽特人 D.黑种人 44.下列关于南美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两大洲干燥地区分布很广,热带沙漠面积很大 B.两大洲都有面积广阔的热带气候 C.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两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

45.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航行到西印度群岛,途经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6.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温和干燥 B.寒冷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湿润

47.当2010年1月1日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我国迎来了新的一年。此时,英国伦敦(中时区)是: A.2010年1月1日0点 B.2009年12月30日 16时 C.2009年12月31日16时 D.2010年1月1日8时 48.在西亚面积的国家是

A.伊拉克 B.伊朗 C.沙特阿拉伯 D.科威特 49.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A.黄河 B.恒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50.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因宗教文化引起的冲突是:

A.巴以冲突 B.海湾战争 C.阿以冲突 D.埃以冲突

二、读图

1.读下页两幅南亚风向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在A图中,南亚地区的主要风向是 ,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 季。(每空2分)

(2)在B图中,南亚地区的主要风向是 ,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 季。(每空2分)

(3)为什么北方冷空气难以侵入到南亚次大陆?(3分) 2.读东南亚略图,回答问题(共25分)

(1)天然橡胶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图中字母代号是 。锡矿砂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图中字母代号是 。(每空2分)

(2)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每空2分)

① (岛屿) ② (岛屿)

③ (岛屿) ④ (岛屿) A (国家) C (国家) D (国家)

(3)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2分),在图中的代码是 (1分)。

3.读右下“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题目。(共14分)

(1)填出图中序号表示的气候类型:(每空2分) ① 气候 ② 气候 ③ 气候 ④ 气候

第7篇:横穿西伯利亚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26-06

史料的开发和运用是实施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偏离教学目标而盲目开发史料的现象。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了10年,但一些教师或是囿于传统观念和《教学大纲》的影响,或是没有充分地理解和利用“课标”,在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时,背离了“课标”的要求。“课标”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也理应成为教师开发教学史料的重要依据和准则。下面,笔者就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利用“课标”有效开发教学史料的问题。

各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有所差异。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将两次工业革命“合一”,分别以《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和《欧美的工业革命》为标题进行介绍,人民版和人教版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为两课介绍,人民版以《走向整体的世界》来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因为无论哪个版本,都要依据“课标”来实施教学。

笔者最近听了两节公开课,都是这个内容。这两节课有一个共同之处:运用了大量的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史料进行教学,但这些史料要么是对史实的“佐证”,要么是对“影响”的简单“说明”和“描述”,大多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比如:在讲解电报、电话的发明时,只是简单地提供了这则史料:“电磁感应现象的揭示,推动了以电力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等的发明都依据了电磁理论”,至于电报、电话的发明对于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意义,则没有深入分析,这是对史实的佐证;在讲解垄断组织时,仅停留在“垄断组织对生产力的影响”上,“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有计划地进行,并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它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没有看到垄断组织在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国际投资、生产和贸易等方面)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对“影响”的简单描述;在讲解国际分工时,运用的史料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1870年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至于“国际分工”究竟“明显”在哪里、这种“国际分工”又如何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等都没有被揭示出来。

这偏离了“课标”的要求,“课标”对本课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具体到本课来说,就是“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里的表述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是“了解基本史实”,第二个层次是“探讨影响”,这两个层次之间存在递进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从两个不同的行为动词(“了解”和“探讨”)的表述和两个层次间的关系来看,本课的重点是第二层次,即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探讨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应成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上述教学中所开发的史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过于重视对基础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本身的复述、记忆和理解,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去深入分析问题,提升思维层次,更没有将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揭示出来;二是没有依据教学中的“核心”主线——“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的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从整个专题来看,主线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包含三个阶段: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为此,本课所要突出的重点就是如何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这个主题。这里的“发展”,应体现在外延和内涵两个维度上,外延是“市场范围的扩展”,这是地理范围的意义;内涵是“市场间联系的密切”,指的是与市场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结果。从“外延”来看,主要体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更多的地区被“殖民”、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去的过程。从“内涵”来看,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又具体体现在国际化生产和贸易的扩大、金融资本的发达、国际分工的深入、劳务、技术输出和人员流动的频繁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又有内在联系,而交通、通讯的进步是促进这些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围绕这些内容开发史料,将这个“主题”讲清、讲透,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笔者在此择取几则史料进行说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得到了非常显著而快速的发展,并带动了农业的发展。而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科技的进步。

材料1: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例如,在冶金术方面,许多工艺方法(贝塞麦炼钢法、西门子—马丁炼钢法和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给发明出来,使有可能从低品位的铁矿中大量地炼出高级钢。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科学和大量生产的方法不仅影响了工业,也影响了农业。……将近19世纪末时,天然肥料让位于形式上更纯粹的、必须的无机物。……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50英亩的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地收割庄稼、打谷脱粒……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从这则材料来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新发明、新技术、新能源、新动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水平都有大幅提高,使得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7倍。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机械自动化生产工具的发明,农业的生产效率也迅猛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和国际化水平日益增强,农业正在成为一种面向国际市场的、大规模的商业行为,并进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农业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生产国际化的特征和趋势,这是扩大再生产的必然结果,也无疑会促进世界贸易的扩大和世界市场的拓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美、德等国家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4位,而到1894年就跃居首位。1860年至1900年间,美国工业制成品的价值增长了7倍,工业投资的总额增长了9倍。这样,在世界范围内,既增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整体“控制力”,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基础,也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业品生产国之间以及以一组国家为中心的工业品生产国和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多边国际贸易体系,世界贸易以网络状的形态朝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态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00万英镑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万英镑、1900年的404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万英镑”。从根源上分析,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的扩大。而贸易的扩大是加强世界各地联系、形成统一世界市场的重要纽带。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为国际贸易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成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材料2:到1914年时,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巨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诸大海的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公里的电缆。到1914年时,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几条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建成打开了诸大陆经济开发的大门,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于1869年和1885年铺设了第一条铁路;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于19O5年建成;柏林到巴格达和好望角到开罗的铁路也于1914年基本铺设完工。世界铁路线长度,从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万公里,增长了五倍。

此时,大吨位轮船在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已在世界市场上大体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各国贸易往来的规则和惯例,这保障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为了拓殖世界市场,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还运用武力征服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现在,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了世界的中心。”但是,世界市场不是“中心”(主角)的“独角戏”,而是“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边缘”(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互动”作用的场所。此时,对于工业化的欧洲而言,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获得原料来源和市场,同时,对于殖民地经济来说,也暂时无法离开世界经济的支配了。例如:

材料3:英国曾用船把大量纺织品和资本运到印度,资本主要是用于铺筑铁路……从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哩。……(印度)铁路和其他大型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这说明,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舍的经济联系,两者各取所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种殖民的过程,不仅是欧洲人大量索取殖民地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的过程,对殖民地而言,也获得了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基础设施、丰富工业产品和金融资本的商机,同时促进了农业经济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市场经济这条纽带,将欧美工业国与亚非拉农矿业国家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了。随着市场经济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越来越多国家开始主动或被迫接受最惠国待遇的理念和政策”。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无疑,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互动”影响时,就产生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正如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剩余资本的增加和国际金融资本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为资本的国际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材料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英国在1880—1914年间,资本流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上升到7%—9%;同期法国和德国分别为3%和2%。澳大利亚在1880—1891年间,资本流入占GDP的比重平均是9.5%,随后的10年间平均为2.5%;加拿大在19世纪80年代,资本流入占GDP的比重平均是6%,20世纪前10年为7%,1910—1913年为14%。资本在国内积累的愈多,利润降的愈低,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市场的需要也就愈大。实际上,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到1914年时,英国在海外的投资已达40亿英镑,占其全部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法国的投资达450亿法郎,相当于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的投资达220至250亿马克,为其全部财富的十五分之一。

随着欧洲“剩余资本”的大量输出,更加强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主导性地位。资本输出的过程,就是密切输出国与受授国之间经济联系的过程。资本不仅投资于工业生产领域,也在大量地投资于交通和通讯领域,进而实现着全球经济的空前统一。资本输出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扩大市场的手段。“19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及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世界市场获得了新的发展。从内容上看,世界市场由原来的以商品销售市场为主,发展到兼有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工业资本在世界市场的统治地位为金融垄断资本所取代;从地域上看,资本主义得到全面扩张,囊括全球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我们不妨从资本发展的几个阶段来进行观察:

材料5:工业革命在1770至1870年的第一个阶段中造成了工业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工业越来越建立在一个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并正在逐步控制经济生活。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个阶段中,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又发生了另一变化,这一次是出现了金融资本主义。这种新形式的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投资银行家方面;投资银行家开始成为在经济事业中居支配地位的人物。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工业生产正在达到非常巨大的规模,以致公司无法筹集到必需的资金。……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该材料从经济组织形式和资本的角度将两次工业革命进行了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取代了垄断性的贸易主义,是发达的工业资本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金融资本主义取代了工业资本主义,更加满足了扩大化工业生产的需求。金融家开始在对经济生活的决定性控制方面取代了实业家,金融垄断资本取代了工业资本,进而促进了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反过来,工业的发展又会产生更多的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的去处,进一步促进输出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经贸联系。经过如此递进性的反复,像滚雪球一样,世界市场越来越庞大,融合度越来越高。资本国际化与生产国际化同步发展,成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国际化、交通运输工具的飞跃发展和资本输出的扩大,国际分工也向纵深发展。

材料6: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分工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业部门和农矿业部门之间的矛盾以世界的规模向纵深发展。随着内燃机在运输中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垂直一体化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在金字塔顶端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型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如,在拉丁美洲,古巴的糖,巴西的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的香蕉,阿根廷的粮食及肉类,乌拉圭的牛羊肉,都在出口中占到70—90%以上。同时,拉美国家的进口市场,也为美、英、德、法四大国所垄断。……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的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所需的全部工业用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非洲情况亦如此。

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初级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工业化的英国与它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垂直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间的分工)的分工关系,但这种分工是“单线”的,是“一对多”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却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随着美、德等国的崛起,以及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精密仪器等一系列新工业部门的产生,各资本主义强国分别在一个或几个工业部门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比如,德国在化学工业及电器、精密仪器等方面比较领先,而英国在钢铁、机械等部门尤为出众。于是在这些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开始发展成一种“水平式”(或“互补式”)的国际分工格局(即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之间的分工)。同时,工业化国家和殖民地之间,也逐渐形成了依据工业品和农矿业之间的比较稳固的生产分工关系,这是一种“垂直式”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众多殖民地之间多重复杂的“金字塔”式的关系。这种分工格局,相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单线”分工格局而言,规模更大,内在联系更为复杂和密切,“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与“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对立与统一。这样,就导致了由少数金融寡头(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增加和流动也是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改进和新医药科学的应用(如接种疫苗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迅速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1900年的40100万。伴随着新式交通工具的发展,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移。

材料7: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将近100万移民。……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观点看,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

大批移民从欧洲向外迁移,意味着欧洲和海外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牢固。人口的流动,也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以及国际间的资本流通。这意味着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欧洲移民所移居地区的空前的经济影响,促进了世界性的劳动力市场的成熟。

上述几则史料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意义:材料1证实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材料2证实了交通和通讯技术进步带来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材料3说明了发达工业化国家与落后殖民地国家之间以市场经济为纽带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材料4、5阐释的是金融资本输出对于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材料6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变化对于扩大世界贸易、密切各地经济联系的意义;材料7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阐释了人口流动对于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意义。

通过这些史料,我们就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以市场经济为框架,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以生产发展和国际贸易增加、金融资本输出、人口和技术流动、国际分工加深为媒介,一个统一的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研读和分析,学生的思维会逐步走向深入,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比单独地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能源等领域的成果要有意义得多,更为关键的是紧扣了课标的要求。

精选范文推荐